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农业标准化论文

农业标准化论文

农业标准化论文
农业标准化论文

农业标准化论文

摘要:杨凌在农业标准化建设方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解决”三农”问题,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方面正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重要措施,也是加速我国农业国内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近年来,杨凌按照“现代农业看杨凌”的总体要求和”建体系、创模式、保安全、树品牌、促发展”的思路,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以体系建设为引领,在我国农业高科领域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

一、农业标准化相关概念、表现形式、内容和目的

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和特性的文件。标准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

农业标准:对农业的产地环境、投入品、产出品及其生产经营活动所做的统一规定和制定的技术要求。

农业标准化: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他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规范的生产和管理轨道。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武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周永锋 一、农业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农业标准化是指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标准化原则,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和实施管理,促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迅速推广,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农产品的流通,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竞争力为目的一系列活动过程 二、农业标准化方法原理 农业标准化方法原理是在标准化原理基础上的发展和延伸,是指导农业标准制定及实施过程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具体有如下四个方面。 1.简化原理 具有同种功能的标准化对象,当多样性的发展规模超出可必要的范围时。即可消除其中多余的、可替换的和低功能的环节,以保持其构成的精炼、合理,使总体功能最佳。 2.统一原理 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对农业标准化对象的形式、功能、或其他技术特性确定的一致性,应与被取代的事物功能等效。 从农业现代标准化的角度来说,统一的实质是使对象的形式、功能(效用)或其他技术特性具有一致性,并把这种一致性通过农业标准确定下来。 统一化的目的是消除由于不必要的过程多样化而造成的混乱,为农业生产的正常活动建立共同遵循的秩序。 当然农业过程中还有一些事情不能统一的现象,如不同经纬度或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同一种作物播种时间,就无法统一;同一作物的种植密度在适宜生长的环境中不同区域也无法统一。但这并不能证明统一化原理的不适用。 3.协调原理

农业标准系统的功能有赖于每个标准本身的功能,以及每个相关标准之间相互协调和有机联系来保证。为使农业标准系统有效地发挥功能,必须使农业标准系统在相互因素的连接上保持一致,使农业标准内部因素与外部约束条件相适应,从而为农业标准系统的稳定创造最佳条件。 协调原理的主要应用方面: 农业标准内部系统之间的协调; 相关农业标准之间的协调; 农业标准系统之间的协调。 4.优化原理 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农业标准体系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常用“优化”方法有:优选法;加权系数法;费用效果分析法;成本价格分析法;经济阙值分析法。 三、农业标准化遵循的原则 1.超前预防原则 农业标准化的对象要在依存主体的实际问题中选取,而且更应从潜在的问题中选取,以避免该对象非标准化而造成损失。 2.协商一致原则 农业标准化的成果应当建立在相关各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 3.统一有度原则 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对标准化对象的特性和特征做出统一规定,以便充分实现标准化的目的。 4.变动有序原则 农业标准应以其所处环境的变化,相应的新科学成果的出现,按规定的程序适时修订,以保证标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5.互相兼容原则

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只有真正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逐步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才能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1.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 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即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科技兴农”的载体和基础。它通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转化成农业标准,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它融先进的技术、经济、管理于一体,使农业发展科学化、系统化,是实现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农业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建立健全涵盖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的标准体系,农业生产经营才有章可循、有标可依。农业标准化工程的核心工作是标准的实施与推广,是标准化基地的建设与蔓延,由点及面,逐步推进,最终实现生产的基地化和基地的标准化。 2.我国农业标准化现状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农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农产品总体上已经告别短缺状态,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中国农业生产进入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和优化生产结构,发展高产、优质及高效农业的新阶段。1996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标准化会议,提出农业标准化工作要以“两个根本转变”为指针,以加快“两高一优”农业为发展目标:以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和农业监测体系为基础,狠抓农业标准和农业监测工作的实施: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典型示范,注重实效。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业标准化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尤其需要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及分级方面加快制定修订或运用国际标准,,为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2003年5月21日发布的《全国农业标准2003年-2005年发展计划》中提出如下目标:运用世贸规则和国际通行做法,加快中国农业标准的制修订速度,以期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业标准体系:到2005年中国要进一步完善包括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的农业标准体系。计划还要求,2009年中国农业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比率要从2003年的20%提高到60%以上,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2880项:制修订地方标准9000余项;中国农业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重点是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等有害物质残留限量标准和相应检测方法标准。另外,有关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产地环境要求及加工技术规范等也在该计划之列。

农业标准化的形式

农业标准化的形式 一、简化 1、基本概念 简化即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事物)的类型数目,使之在既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 2、应用范围 农业品种的简化:由于农业生产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决定了某一地区的优良品种在地域上具有最大优势。在某一特定区域,进行有大量品种背景下的针对性优良品种的选择以剔除其它多余品种的选择干扰,从而提高效率,保持良种,提高产品质量。 农业技术的简化:将有些复杂的弹性农业技术转化成简单明了的农业标准,用以指导农业生产。 二、统一化 1、基本概念 统一化是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 2、分类 统一化分绝对的统一和相对的统一。 3、应用原则 适时原则:干预是统一化的原因。干预的时机是否恰当,对事物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把握好时机,是实现统一化的关键。统一的时机要选准,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 适度原则:适度,就是要合理地确定统一化的范围和指标水平。统一化是有度的。 等效原则:统一是有条件的,首要条件是其等效性,也是对统一化的起码要求。 先进性原则:统一的目标是,使建立起来的统一性具有比被淘汰的对象更高的功能。此即先进性。 4、统一化的要求

对于绝对统一的农业标准化对象,保持先进性的统一化的结果,取决于多方面的研究成果、生活消费习惯、已经形成的制度。 对于相对统一的农业标准化对象,主要是在确定灵活度时,如何使所规定的定量化指标先进合理。 三、农业综合标准化 1、基本概念 农业综合标准化指针对不同的农业标准化对象,以考虑其整体效果为主要目标,把所涉及到的全部因素综合起来进行系统处理,以能保证农业标准化对象达到最佳水平。 综合标准是指为了达到确定的目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和实施标准综合体的标准化活动。 2、基本特征 (1)系统性系统科学和系统分析方法同农业标准化具体内容相结合的产物。 (2)目标性建立健全一整套农业标准技术体系,以促进本部门或本企业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加工技术水平,推动技术改造和扩大经济效益。 (3)整体协调一致与最佳性考虑农业标准化对象系统的总效果,而不要求各相关要素单项指标最佳。 3、应用基本原则 (1)必须把农业标准化对象及其相关要素作为一个系统来为开展工作。 (2)应以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为目标,当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有矛盾时,应以局部效益服从整体效益。 (3)农业综合标准化对象的范围应明确并相对完整。 (4)农业综合标准化的全过程应围绕确定的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5)农业标准综合体的标准之间应贯彻低层次服从高层次的要求。 (6)应充分选用现行标准,必要时可对现行标准提出修改要求。 (7)农业标准综合体内各项标准的制定及实施日期、有效期、标准水平应相互配合、协调。 (8)积极采用农业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农业标准。

建设中国农业标准化体系

建设中国农业标准化体系 一、现状 保证农产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健康和贸易公平,提高产品质量,促进经济合作是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以此为目标,经过各有关方面的不懈努力,农业标准化工作已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1、农业标准化体系基本形成。到目前为止,农业系统制定的国家标准已超过300项、行业标准达到900项、地方农业标准15000项,标准范围从原来只涉及少数农作物种子和种畜方面发展到了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农机、再生能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基本涵盖了农业的各个领域,贯穿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2、农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健全。国家农业主管部门设有专门分管农业质量标准化的机构(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部门都设有标准化管理机构。在技术方面,成立了全国性农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和技术归口单位20多个,负责对标准的技术性和实用性进行审查。 3、农业质量监督体系从无到有。到目前为止,已经组建国家级质检中心13个,规划筹建部级质检中心179个,范围涉及农产食品和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药、农机以及生态环境、药残、安全等方面。这些机构中已有120家通过了国家认证。 4、农业标准化法规逐步建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农业的特点,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部门规章,这些法规和规定,有力

地指导了我国的农业标准工作,也规范了农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和质检体系建设,使农业标准化纳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为依法行政,依法治农奠定了基础。 5、产品质量认证开始起步。参照国际上质量认证的通行作法,组建了中国水产品质量认证中心和中国农机产品质量认证中心。通过认真学习国外经验,如美国水产品认证体系HACCP,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证体系,并在种子、饲料、兽药等一系列产品方面进行认证前的试点,准备摸索经验,扩大认证领域。 6、农业标准化受到社会重视。标准化的运用,大大地加强了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速度和先进技术的普及,规范了生产经营活动,又节约了成本,还完善了产品质量,这种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加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把加快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列为2000年工作的重点。 二、挑战 1、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有了明显的提高,长期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农产品全面短缺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产品供求正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问题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已经从资源约束转向资源配置和市场需求的双重约束。表面上看,这是生产量增加、消费制约、进口冲击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实质上与缺少标准化有很大关系。

乌苏市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方案

乌苏市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方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将越来越取决于农产品的质量、品种、品质和流通,强化农产品质量意识,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是我市农产品闯市场、树牌子、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手段和迫切任务。为有序、有效推进我市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根据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适应市场、服务企业,加强管理。目标是建立科学高效、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的管理体制;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农业标准体系;建立面向市场、反应快速的运行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开放式工作模式。 二、主要任务是: (一)抓好农业标准制定和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 一是选择一批具有我市地方特色,市场前景广阔的农产品,制定地方标准。 二是逐步建立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办示范区取得经验和示范区的影响带动效应,推动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对现有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抓好示范带动,尽快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各乡镇配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可根据各自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对比国家、行业现行有关的产品标准科学选择、确定和组织一批农业标准示范项目的实施,先确定示范点,后逐步扩大规模,形成优势。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严格采用标准化示范方式,促进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普及。用标准培训农民、使农民从标准中学到新的技术、技能、技巧、诀窍等,提高生产者的素质。 (二)尽快组织一批无公害农产品项目的生产和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这是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一个突破口。目前,我市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要求,建立了四棵树镇万亩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八十四户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已确定了番茄、辣椒、毛芹菜、莴笋等四个符合标准的无公害蔬菜,并积极组织有关方面做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申报工作,争取获得批准; (三)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监督体系。争取尽快把农产品检验监测网络建立健全起来。重点对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

农业标准化概论模拟试题word精品

农业标准化概论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农业标准化 2. 质量管理 3. 生态农业 4. 有机食品 5. 贸易壁垒 二、简答题 1. 世界的标准按层级分类可分为哪几类? 2. 质量特征包括哪些? 3. 产品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的区别? 4. 农业标准化和农业质量认证的关系? 5.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区别? 6. 绿色壁垒的特定? 三、论述题 1. 农业标准制定、修订的原则及程序? 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业标准化概论模拟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农业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用微生物业的标准化,即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原理,把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成标准,加以实施,并取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过程。 2. 质量管理: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活动。 3. 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指以农业生态学原理与方法为依据,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功能与配套技术,使发展生产与合理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整体、协调、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体系。 4. 有机食品: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 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 5. 贸易壁垒:一个国家为限制外国商品进口而设置的贸易障碍,是对国际间商品和服务交换活动加以限制的各种措施的总称。 二、简答题 1. 世界的标准按层级分类可分为哪几类? 答:可分为六类。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公司 (企业)标准。 2. 质量特征包括哪些? 答: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 3. 产品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的区别? 答:产品认证的对象是特定产品,而质量体系认证的对象是供方组织的质量体系,两者的共同点是都要求对供方组织的质量体系进行体系审核。 4. 农业标准化和农业质量认证的关系? 答:(1)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标志与动力,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质量农业的根本要求。 (2) 认证是产品质量的证明,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3) 标准化是认证的重要依据,而认证是实现标准化的有力保障。

农业标准化对农业发展的意义与深远影响

编号:SM-ZD-21425 农业标准化对农业发展的意义与深远影响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农业标准化对农业发展的意义与深 远影响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目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表现为农产品供求出现结构性、阶段性过剩,质量安全问题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非常突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新技术、新机制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成为新阶段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和山东等地农业标准工作的成功实践表明,农业标准化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组装成农业标准,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农业发展科学化、系统化,是推动农业产业升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收入若干政策意见》中,已经把“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之一。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

宣恩县农业标准化实施方案.

宣恩县农业标准化工作实施意见 (讨论稿 为推动我县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用标准化的理念来管理和规范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竞争力,创名优品牌,促进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全面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决定》 ,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竞争力为目标,围绕我县规模农产品、特色优势农产品和加工产品,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突出茶叶、蔬菜、果品、中药材、生猪、烟叶等主导产业,抓住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流通环节三个重点,健全农业标准、农业监测和动植物疫病防治三大体系,实施“放心农产品”工程,构建“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的标准化格局,全面提升我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高我县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形成优势产业,创名优品牌, 促进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财政增长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二、工作目标 坚持“ 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带动、农民实施” 的原则 , 建立三个体系, 结合我县新型工业经济建设和质量兴县规划, 以主导产业建设为重点,以龙头企业为依托 , 重点抓好中药材、干鲜果、茶叶、大米、烟叶、蔬菜等农业标准示范区建设。 (一优质大米产业:以珠山粮食购销公司和沙道粮食购销公司为依托,重点抓好覃家坪贡米、木龙寨大米两个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 (二中药材产业:以民丰药业、汤木瓜等公司为依托,主要抓好椿木营竹节人参、七叶一枝花、木瓜等名贵药材的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 (三茶叶产业:以伍家台贡茶总厂为依托, 主要抓好万寨、晓关、椒园、长潭河等茶叶种植区的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 (四烟叶:以县烟草公司为依托,重点抓好各烟叶生产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

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工作总结

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促进农业增效、农 民增收、提高企业整体形象 (工作总结) 河南聚泰禽业有限公司是鹤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创建于2006年,法人代表为张巧云,注册资本100万元。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集种鸭饲养、孵化、饲料加工、苗雏销售、屠宰加工、熟制品生产销售等为一体的跨两市三区一县的大型畜牧养殖加工企业。 近年来,公司一班人精诚团结,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以人为本,以带动广大农民致富为己任,积极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实行区城化布局、规模化养植、专业化生产,走出一条独具独具特色的农业经济结构之路,形成了商品鸭综合标准化示范基地,把农业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层次,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继续增收,大大提高了企业整体形象。 一年来在市、区质监局的指导帮助下,公司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宣传、广泛动员、发动群众、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目前,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创建农业标准化工作已完成并取得明显成效,很受群众欢迎,现将我公司开展创建农业标准化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 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既要政府组织又要群众参加,需要有关部门配合;又要各村委的支持,为了保证项目进展顺利,成立了有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以主管镇长刘统军为组长,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梁军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各管理区区长为成员的示范项目领导小组。为了项目进展迅速,聘请农业专家董树贵担任技术顾问,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梁彦生为组长,抽调技术骨干为成员,组织技术工作组,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和技术指导,印发了《大来店镇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把推广农业标准化纳入全镇经济发展规划,按排了专项资金和专用交通工具。 (二)深入宣传广泛动员群众 农业标准化工作对群众来讲是一个新事物,对部分机关干部来说一是个陌生概念,专业性又强,取得社会认可,是否最终能转化成经济效益,需要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大来店镇有力的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一是召开由全体机关干部和各村领导参加的专题动员会议,对此工作进行宣传、动员、安排、层层分解任务,落实到户,对有关部门签定责任书;二是利用各村广播、板报、庙会、会议等多种形式集中时间、人员进行宣传;三是印发宣传资料,把农业标准化的好处、意义、作用编印成资料,下发5000多份到农户;四是印发科技资料进行宣传,把农业标准化的技术标准、制成模式图发到群众

农业标准化试题库

2009年质监护农“春雷行动” 全省农业标准化知识竞赛 标准化人员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 1.标准化工作应纳入()计划。 2.不符合()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 3.产品未经认证或者认证不合格而擅自使用认证标志出厂销售的,由()责令停止销售,并处罚款。 4.根据《标准化法》,企业对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产品,可以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 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部门申请()。 5.《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自()年起实施。 6.制定企业标准应当充分听取()、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的意见。 7.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标准复审周 期一般不超过()。 8.出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应该按照()标准执行。 9.标准化工作的监督、检查、管理人员违法失职、徇私舞弊的,给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 事责任。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处理有关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的争议,以()为准。 11.制定我国标准应当以相应()为基础。 12.()是草拟标准、审查标准的有效组织形式。 13、对于国际标准中通用的基础性标准、()应当优先采用。 14、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应关系除等同、修改外,还包括()。 15、对采用国际标准的产品,按照()的规定实行标志制度。 16、"国家鼓励"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对采用()的产品制定必要的鼓励政策和提供必要的优惠条件。 17、国家标准由()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 18、国际标准化组织于()年7月发布的ISO第二号指南(第四版)中规定了标准化的定义。 19、ISO国际标准必须严格经过()个阶段的审批后,才能成为正式的ISO标准。 20、对企业使用采标标志的产品实行()制度。 21、国家标准由()出版。 22、截止2000年,ISO共有技术委员会(TC)()个,分技术委员会584个。 23、凡符合条件的采标产品,企业可以使用采标标志,并在采标产品的包装、标识、标签或产品说明书上自行印制()。 24、采标的我国标准文本,必须是产品的性能指标和( )等技术内容都采用了相关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标准。 25、()统一设计采标标志图样。 26、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直属企业,向其主管部门或当地()备案。 27、企业在使用采标标志期间,如发现使用采标标志的产品质量达不到采标标准要求时,应()使用采标标志,并报告受理备案部门。 28、对使用采标标志的产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情况进行()。 29、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在每年()月提出编制下年度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原则要求,下达给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与管理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30、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于()年发布。

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畜牧业生产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一家一户“小作坊”式饲养已逐渐被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所取代,国内外消费市场对畜产品提出安全、优质、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新要求,日益突出的畜禽生产污染成为阻碍畜牧发展的瓶颈,如何保留畜牧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产品质、量上有新的飞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循环发展?理性的思考告诉我们,标准化建设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标准化建设是畜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必然要求,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是促进畜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产业化程度的有效途径,是解决畜牧生产污染、保障生存空问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畜牧业标准化发展 1前言 为加快我国畜牧业标准化建设步伐,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农业部组织编制了《全国畜牧业标准体系“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全面阐述了我国建设畜牧业标准体系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了畜牧业标准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以及加强畜牧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等方面[1]。 目前,我国畜牧业标准管理机构基本健全,管理体制逐步完善,畜牧业标准对于推动畜牧业技术进步、规范畜产品市场秩序、提高我国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标准化管理工作得到

加强。畜牧业标准管理体系基本建立[2]。畜牧业标准管理部门为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畜牧总站为技术支撑机构,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畜牧业标准的技术归口管理。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牧业主管部门也都设立了相应的质量标准管理机构,有些省成立了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畜牧业标准管理逐步趋向规范化和科学化[3]。 2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禽生产的主要方式,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根本特征。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规划科学化、生产规模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企业化、防疫程序化、污物处理无害化”的要求,发展规模养殖,改善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规范管理制度,提高生产技术,实现畜禽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生态化[4]。 2.1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规模、规范饲养、生态平衡”的要求,支持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化规模养殖场,使之符合畜禽生长、疫病防控、环境保护、生产管理等要求[5]。抓改造,就是要对已经建起来的粗放型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尽快改进和完善动物防疫和环保基础设施条件,确保符合疫病防控和标准化养殖要求。密度太大的规模养殖场,要下决心调减养殖规模,减少场内养殖数量,满足防疫工作需要[6]。 养殖小区是由传统分散饲养向标准化规模养殖的一种重要过渡形式,关键是要做到人畜分离、集中管理,切实解决好防疫配套和粪

《农业标准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标准化概论复习题 (课程代码212202) 一、名词解释题 1、标准:是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2、标准化: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3.质量管理: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对内)、质量保证(对外)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活动。 4、质量认证:又称为合格认证,是由产、销以外的第三方公正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和标准对产品、服务或过程、环境等进行检测、评价、审核、判断、验证的活动。 5、质量方针:是指由某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颁布的该组织总质量宗旨和方向。 6.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将整体预防污染的环境战略持续地应用到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7、无公害食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优质农产品或初加工的食用 农产品。 8、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9、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 10、绿色壁垒:绿色壁垒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是商品进口国在实施贸易管制时,以保护生态、环境、资源以及人和动植物健康为由,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卫生检验检疫制度、检验程序以及包装规格和标签标准等提高对进口产品的要求,增加进口难度,对进口产品设置贸易障碍。 11. 贸易技术壁垒:是现代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章、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认可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产品制定过分严格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从而提高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目的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 12 关税壁垒:是指一国对进口商品以较高的商品税率征收保护性关税,使其市场销售价格上升,竞争能力削弱,从而保护国内市场免受冲击,保持稳定。 13、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 14、农业标准化效果:就是运用农业标准化原理与方法,以制定和贯彻农业标准为手段,

农业标准化对农业发展的意义与深远影响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标准化对农业发展的意义与深远影响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151-76 农业标准化对农业发展的意义与深 远影响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 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目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表现为农产品供求出现结构性、阶段性过剩,质量安全问题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非常突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新技术、新机制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成为新阶段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和山东等地农业标准工作的成功实践表明,农业标准化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组装成农业标准,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农业发展科学化、系统化,是推动农业产业升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收入若干政策意见》中,已经把“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如何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如何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程序、方法。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建设 引言:三农问题一直本届政府工作的重点,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农民收入永远是政府的重点工作。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是选取一个点,带动一个产业,辐射一个区域,由示范区起到龙头的带动作用,带动农业的发展,使农业发展呈现一个新的局面。本文作者将从如何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出发,讨论示范区的建设与预期效益。 1.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概念与建设目的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是指围绕农、林、牧、副、渔业特定项目以示范推广农业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组织管理完善的农业生产、加工、经营和管理的区域。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目的一是发挥示范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尽快带动本地区农业实施标准化生产,促进本行业生产、加工、经营和管理过程进入标准化状态,逐步改变人们的传统农业生产观念和思想意识。二是用农业标准化促进我国农业向市场化快速转变,使农业走向新的集约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道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农业产业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三是围绕“选好一个项目,建好一套体系;形成一个龙头,树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积极培育“标准化农产品”的市场品牌,实现农产品质量的真正安全。 2.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方法 2.1建设示范区前的筹备工作 在接到示范区项目实施的批准文件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围绕示范区任务书所确定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做好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2.1.1筹备与启动会议 示范区项目启动。项目所在地标准化管理部门要协助/指导项目承担单位尽快召开一个准备充分的启动大会,将示范区项目的内容和任务及时向相关各方进行通报,同时成立项目启动筹备小组,协商示范区建设的启动事宜,做好项目启动准备的各项工作。 2.1.2 出台相关文件 第一次会议需要以当地政府文件形式出台相关制度,具体包括: (1)示范区建设的规划安排 (2)确定示范区建设的机构和成员名单 (3)相关部门的任务分工与协调工作机制 (4)示范区建设的配套经费落实与资金管理办法 (5)示范区管理、监督检查与激励制度 (6)示范区建设的其它必要制度 2.1.3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与办事机构 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地方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技术监督、农业等有关部

我国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及政策环境分析

我国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及政策环境分析 (一)标准化定义标准化,就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这个活动过程由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监督标准实施三个互相关联的环节组成,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标准化的实质: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标准化的目的: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农业标准化是指与农业有关的标准化活动,是运用标准化原理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促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迅速推广,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的活动。其目的是将农业的科技成果和多年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制订成文字简明、通俗易懂、逻辑严谨、便于操作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向农民推广,最终生产出质优、量多的农产品供应市场,不但能使农民增收,同时还能很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其内涵就是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农业标准化的对象主要包括:农产品、种子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安全、卫生要求;试验、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方法;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术语、符号、代号等。(二)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1、农业标准化体系基本形成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高度重视农业标准化工作,会同各有关部门和地方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截至2011年10月,制修订农业国家标准2196项、行业标准3706项、地方标准16000多项,覆盖了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为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农业标准范围从原来的少数农作物种子、个别种畜标准,发展到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饲料工业、农业机械、乡镇企业、农村能源与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贯穿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2、地方政

质量兴农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

质量兴农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 动能的若干意见》强调,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坚持质量兴农, 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标准体系。 四川是农业大省,近年来把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作为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建设农 业强省的重要突破口,取得了初步成效,形成了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经验做法, 成都的探索实践具有典型性。 在根据形势变化加强农业标准制定修订的基础上,以标准化示范园、示范场、示 范基地的创建为抓手,辐射带动农业标准化各项举措落地。四川根据平原、丘陵、山区和高原地区不同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以及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格局的差异, 大力开展粮油、蔬菜、水果、茶叶等绿色食品原料化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创建; 针对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农业标准化创建模式,大 力推进菜果茶标准化示范园、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现 代经济作物产业标准化基地等不同示范点、示范面的建设,以此推广标准化生产 方式,扩大标准化覆盖面。 把农业标准化有机融入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和园区中提升其建设水平。同时,积 极推进农业标准化与“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 产品地理标志)认定相互促进。开展“三品一标”的认证,是对农产品在生产、 收购、加工等环节的质量把关,是将农产品质量优势变为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 四川充分利用“三品一标”认证带来的品牌溢价,激励经营主体推进标准化建设,形成了农业标准化与“三品一标”认定相互推进、有机互动的格局,“川字号” 农产品在全国的影响力明显提升。 突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中的重要主体地位。推进农业标准 化的关键是提升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的标准化生产能力。例如:四川省苍溪县以华朴等龙头企业为依托,走“龙头企 业+专业合作社+园区”的发展路子,强化推广猕猴桃标准化生产技术,极大地提 升了果品的质量,成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全国安全健康食品供 货基地、国家出口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 以质量监管和政策支持为保障推进农业标准化。四川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测体系的基础支撑作用,为推进农业标准化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发挥农 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在贯彻实施农业标准化中的作用,积极鼓励经营主体开展农产

关于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情况的汇报

关于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情况的汇报 为了适应农业市场变化的要求,我市把实施农业标准化,作为推进农业经济国际化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来抓,强化领导,加大投入,创新工作,农业标准化生产取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基础在于广大农民和企业全力参与,关键是增强他们自觉实行标准化生产的意识,做到自觉主动实行标准化生产。为此,我们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加大标准化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一是每年选派大批技术骨干,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采取田间指导、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方式,指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去年以来,共举办培训班余次,培训农民多人次,编写印发“农业标准化 年农民培训工程的范围,工程实施以来,已培训各种农业技术人员余名,达到村村都有名标准化生产技术明白人。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农业、妇联等部门举办全市妇女实施农业标准化培训班,共办班期,培训妇女人。今年四月,在市委组织部组织的新任副科级干部培训班上,由我对农业标准化进行了专题辅导,使刚走上领导岗位的副科级干部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四是搞好集中宣传教育。在今年月日农业法律法规

集中宣传活动中,就农业标准化的意义、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宣传。通过以上措施,农业标准化知识得到了比较全面 (二)加强农产品标准制定,形成了全市的农业质量标 为保证农业生产有标可依、有章可循,我市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制定了大蒜、椒干、茶叶、花生、黄烟等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被上级有关部门采用并颁布实施。至某年月,由(上级市)市统一组织,各县市分别承担编写的项有关种植业方面的农业标准通过了(上级市)市农业局和(上级市)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审定,被确定为(上级市)市地方标准,基本涵盖了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领域,(上级市)市要求各地不能重复制定的标准。下步,关键是宣传普及贯彻这些标准。为尽快促进我市标准化生产,我市先后制订并印发了《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条件与栽培管理技术》等标准技术规范,指导全市蔬菜标准化基地的建设与生产;总结归纳国内现有标准化有关知识,编写印发了《农业标准化应用指南》,全面系统的介绍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认证标准等知识,为进一步提高全市标准化生产水平、搞好产品质量认证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目前,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都建立了相应的标准规范,

农业标准化

第七章农业综合标准化 农业综合标准化是系统工程理论应用于农业标准化产物,是为了达到确定的目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和实施标准综合体的标准化活动。 第二节农业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一目标性二协调性三系统性 第三节推行农业综合标准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步骤 基本原则是:必须把农业标准化对象及其相关要素作为一个系统来开展工作。 应以系统的整体利益最佳为目标,当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矛盾时,应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农业综合标准化对象的范围应明确并相对完整。农业综合标准化的全过程应围绕确定的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 农业标准综合体的标准之间因贯彻低层次符合高层次的要求。应充分选用现行标准,必要时可对现行标准提出修订要求。 农业标准综合体内各项标准的制定及实施日期、有效期、标准水平应相互配合、协调。积极采用农业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农业标准。 农业标准综合体所包含的标准可以是不同级别的,即可包括国家标准,也可有行业标准地方和企业标准,以及直接或间接采用的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但农业综合标准体所包含的标准的数量应当适当,尽力做到保证实现农业标准化对象系统的整体的目标的情况下,使农业标准的数量维持在最低程度。 实施步骤:在国际水平和国内现状分析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本行业、本地区、本部门、本企业实际,选择农业综合标准化对象立项。立项是开展农业综合标准化工作的前提。 成立农业综合标准化项目领导小组。

设计农业综合标准体系表。 确定农业综合标准化目标。 制定与实施标准。 经济效果分析。 第四节农业综合标准表 农业综合标准体表系大都以农产品龙头,围绕该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相关要素制定的一整套标准。这套标准是以综合标准体系的整体目标为出发点,按照体系的内在联系和层次机构将该整套标准用图表表示出来,形成了该产品的综合标准体系表。非产品则以其核心内容为龙头。 第八章农业监测和农产品的质量监督 农业监测体系是指提高农夫产品、农用生产资料和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由各类具备农业产业技术和监测能力的检验、测试机构组成的监测网络。 第一节农业产品质量监督的种类 一国家监督1把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直接实施的监督检查 2 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进行的行业内部的监督检查3县级以上的地方政府部门组织监督抽查 二社会监督1社会团体监督2新闻舆论监督3消费者监督 第二节农产品质量监督的意义和作用 1 从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来看工商管理、技术监督和农业部门通过加强农产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种子和农业生产资料,保护农民的利益 2贯彻农业技术标准来看,建立能够行使监督职能的机构,建立起必要的监督制度,才能保证农业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