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QT图形视图框架(The Graphics View Framework)

QT图形视图框架(The Graphics View Framework)

QT图形视图框架(The Graphics View Framework)
QT图形视图框架(The Graphics View Framework)

软件架构 4+1 视图模型

RUP 4+1架构 软件需求分析的复杂性 图1 软件需求分类的复杂性

RUP 4+1架构 RUP4+1架构方法采用用例驱动,在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软件进行建模,从不同视角对系统进行解读,从而形成统一软件过程架构描述. 用例视图(Use Cases View),最初称为场景视图,关注最终用户需求, 为整个技术架构的上线文环境.通常用UML用例图和活动图描述。 逻辑视图(Logical view),主要是整个系统的抽象结构表述,关注系统提 供最终用户的功能,不涉及具体的编译即输出和部署,通常在UML中用类图, 交互图,时序图来表述,类似与我们采用OOA的对象模型。 开发视图(Development View),描述软件在开发环境下的静态组织,从程 序实现人员的角度透视系统,也叫做实现视图(implementation view)。开发 视图关注程序包,不仅包括要编写的源程序,还包括可以直接使用的第三方SDK 和现成框架、类库,以及开发的系统将运行于其上的系统软件或中间件, 在UML

中用组件图,包图来表述。开发视图和逻辑视图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映射关系:比如逻辑层一般会映射到多个程序包等。 处理视图(Process view)处理视图关注系统动态运行时,主要是进程以及相关的并发、同步、通信等问题。处理视图和开发视图的关系:开发视图一般偏重程序包在编译时期的静态依赖关系,而这些程序运行起来之后会表现为对象、线程、进程,处理视图比较关注的正是这些运行时单元的交互问题,在UML中通常用活动图表述。 物理视图(Physical view )物理视图通常也叫做部署视图(deployment view),是从系统工程师解读系统,关注软件的物流拓扑结,以及如何部署机器和网络来配合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可伸缩性等要求。物理视图和处理视图的关系:处理视图特别关注目标程序的动态执行情况,而物理视图重视目标程序的静态位置问题;物理视图是综合考虑软件系统和整个IT系统相互影响的架构视图。 RUP4+1架构方法从1995年提出后在业界获得广泛应用,并得以发展完善,在具体应用的时候结合公司环境和项目实际进行适当裁剪。 【参考资料】: 1.IBM developerwork 运用RUP 4+1视图方法进行软件架构设计 https://www.sodocs.net/doc/7d15752610.html,/developerworks/cn/rational/06/r-wenyu/index.html 架构蓝图--软件架构"4+1" 视图模型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7d15752610.html,/developerworks/cn/rational/r-4p1-view/ RUP4+1架构方法 https://www.sodocs.net/doc/7d15752610.html,/Leo_wl/archive/2010/12/09/1901715.html 2.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中点Bresenham直线扫描转换算法的思想。 2掌握边标志算法或有效边表算法进行多边形填充的基本设计思想。 3掌握透视投影变换的数学原理和三维坐标系中几何图形到二维图形的观察流程。 4掌握三维形体在计算机中的构造及表示方法 二、实验环境 Windows系统, VC6.0。 三、实验步骤 1、给定两个点的坐标P0(x0,y0),P1(x1,y1),使用中点Bresenham直线扫描转换算法画出连接两点的直线。 实验基本步骤 首先、使用MFC AppWizard(exe)向导生成一个单文档视图程序框架。 其次、使用中点Bresenham直线扫描转换算法实现自己的画线函数,函数原型可表示如下: void DrawLine(CDC *pDC, int p0x, int p0y, int p1x, int p1y); 在函数中,可通过调用CDC成员函数SetPixel来画出扫描转换过程中的每个点。 COLORREF SetPixel(int x, int y, COLORREF crColor ); 再次、找到文档视图程序框架视图类的OnDraw成员函数,调用DrawLine 函数画出不同斜率情况的直线,如下图:

最后、调试程序直至正确画出直线。 2、给定多边形的顶点的坐标P0(x0,y0),P1(x1,y1),P2(x2,y2),P3(x3,y3),P4(x4,y4)…使用边标志算法或有效边表算法进行多边形填充。 实验基本步骤 首先、使用MFC AppWizard(exe)向导生成一个单文档视图程序框架。 其次、实现边标志算法或有效边表算法函数,如下: void FillPolygon(CDC *pDC, int px[], int py[], int ptnumb); px:该数组用来表示每个顶点的x坐标 py :该数组用来表示每个顶点的y坐标 ptnumb:表示顶点个数 注意实现函数FillPolygon可以直接通过窗口的DC(设备描述符)来进行多边形填充,不需要使用帧缓冲存储。(边标志算法)首先用画线函数勾画出多边形,再针对每条扫描线,从左至右依次判断当前像素的颜色是否勾画的边界色,是就开始填充后面的像素直至再碰到边界像素。注意对顶点要做特殊处理。 通过调用GDI画点函数SetPixel来画出填充过程中的每个点。需要画线可以使用CDC的画线函数MoveTo和LineTo进行绘制,也可以使用实验一实现的画直线函数。 CPoint MoveTo(int x, int y ); BOOL LineTo(int x, int y ); 实现边标志算法算法需要获取某个点的当前颜色值,可以使用CDC的成员函数 COLORREF GetPixel(int x, int y ); 再次、找到文档视图程序框架视图类的OnDraw成员函数,调用FillPolygon 函数画出填充的多边形,如下: void CTestView::OnDraw(CDC* pDC) { CTestcoodtransDoc* pDoc = GetDocument(); ASSERT_VALID(pDoc);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立体图形的视图

立体图形的视图 (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2012·六盘水中考)如图是教师每天在黑板上书写用的粉笔,它的从左面看的形状图是( ) 2.(2012·菏泽中考)如果用表示1个立方体,用表示 两个立方体叠加,用表示三个立方体叠加,那么下面图是 由7个立方体叠成的几何体,从正前方观察,可画出的平面 图形是( ) 3.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则此三视图所对应的物体是( )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4.如图是一个几何体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三视图,根据图示,可计算出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________. 5.(2012·内江中考)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那么组成该几何体所需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少为________.

6.如图是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堆砌而成的几何 体,那么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中,面积最小的 图形是从____面看到的. 三、解答题(共26分) 7.(8分)画出如图所示的立体图的三视图. 8.(8分)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分别画出你所看到的几何体的三视图. 【拓展延伸】 9.(10分)用小立方块搭一个几何体,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这样的几何体只有一种吗?它最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是等腰梯形. 2.【解析】选B.从正前方观察,应看到两行三列,共四个立方体,且第一行中间的为三个立方体叠加;第二行只有中间能看到小正方体,且有两个立方体叠加. 3.【解析】选B.根据三视图的长对正,高对齐,宽相等的方法判断得出. 4.【解析】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直径为8,高为13的圆柱体,其侧面积为:8π×13=104π. 答案:104π 5.【解析】根据主视图与俯视图可以分析出该实物由两层构成,底下一层必有3个小正方体,第2层最少可有1个小正方体,故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少为3+1=4. 答案:4 6.【解析】该几何体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从左面看到的图形由3个小正方形组成,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所以面积最小的图形是从左面看到的. 答案:左 7.【解析】从正面看,下面是一个横着的长方形,上面是一个竖着的长方形;从左面看,下面是一个横着的长方形,上面是一个三角形;从上面看,是一个大正方形中右上角有一个小正方形.

--软件架构+__4+1__+视图模型

架构蓝图--软件架构"4+1" 视图模型 级别:初级 Philippe Kruchten, 高级技术专员 2005 年1 月01 日 本文基于多个并发视图的使用情况来说明描述软件密集型系统架构的模型。使用多重视图允 许独立地处理各"风险承担人":最终用户、开发人员、系统工程师、项目经理等所关注的问 题,并且能够独立地处理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本文分别对五种视图进行了描述,并同时 给出了捕获每种视图的表示方法。这些视图使用以架构为中心的、场景驱动以及迭代开发过 程来进行设计。 引言 我们已经看到在许多文章和书籍中,作者欲使用单张视图来捕捉所有的系统架构要点。通过仔细地观察这些图例中的方框和箭头,不难发现作者努力地在单一视图中表达超过其表达限度的蓝图。方框是代表运行的程序吗?或者是代表源代码的程序块吗?或是物理计算机吗?或仅仅是逻辑功能的分组吗?箭头是表示编译时的依赖关系吗?或者是控制流吗?或是数据流吗?通常它代表了许多事物。是否架构只需要单个的架构样式?有时软件架构的缺陷源于过早地划分软件或过分的强调软件开发的单个方面:数据工程、运行效率、开发策略和团队组织等。有时架构并不能解决所有"客户"(或者说"风险承担人",USC 的命名)所关注的问题。许多作者都提及了这个问题:Garlan & Shaw 1、CMU 的Abowd & Allen、SEI 的Clements。作为补充,我们建议使用多个并发的视图来组织软件架构的描述,每个视图仅用来描述一个特定的所关注的方面的集合。 回 架构模型 软件架构用来处理软件高层次结构的设计和实施。它以精心选择的形式将若干结构元素进行装配,从而满足系统主要功能和性能需求,并满足其他非功能性需求,如可靠性、可伸缩性、可移植性和可用性。Perry 和Wolfe 使用一个精确的公式来表达,该公式由Boehm 做了进一步修改: 软件架构={元素,形式,关系/约束} 软件架构涉及到抽象、分解和组合、风格和美学。我们用由多个视图或视角组成的模型来描述它。为了最终处理大型的、富有挑战性的架构,该模型包含五个主要的视图(请对照图1):?逻辑视图(Logical View),设计的对象模型(使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时)。 ?过程视图(Process View),捕捉设计的并发和同步特征。 ?物理视图(Physical View),描述了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反映了分布式特性。 ?开发视图(Development View),描述了在开发环境中软件的静态组织结构。 架构的描述,即所做的各种决定,可以围绕着这四个视图来组织,然后由一些用例(use cases)或场景(scenarios)来说明,从而形成了第五个视图。正如将看到的,实际上软件架构部分从这些场景演进而来,将在下文中讨论。 图1 -"4+1"视图模型

利用“4+1”视图建模方法进行“网上选课系统”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利用“4+1”视图建模方法进行“网上选课系统”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所学专业:软件工程 年级班级: 2010级软工-2 班 所属小组:第六组 组负责人:耿奇云 组内成员:耿奇云郜振南杨建威 成员学号: 1010107041 1010107040 1010107054 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 2012年12月19日

一、引言 (一)运用4+1视图方法:针对不同需求进行架构设计 要开发出用户满意的软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软件架构师必须全面把握各种各样的需求、权衡需求之间有可能的矛盾之处,分门别类地将不同需求一一满足。Philippe Kruchten提出的4+1视图方法为软件架构师"一一征服需求"提供了良好基础,如图1示。 图1运用4+1视图方法针对不同需求进行架构设计场景视图:场景视图关注案例描述,即对案软件需求的功能描述和非功能描述;对应于UML建模中的用例建模。 逻辑视图:逻辑视图关注功能,不仅包括用户可见的功能,还包括为实现用户功能而必须提供的"辅助功能模块";它们可能是逻辑层、功能模块等。 开发视图:开发视图关注程序包,不仅包括要编写的源程序,还包括可以直接使用的第三方SDK和现成框架、类库,以及开发的系统将运行于其上的系统软件或中间件。开发视图和逻辑视图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映射关系:比如逻辑层一般会映射到多个程序包等。 处理视图:处理视图关注进程、线程、对象等运行时概念,以及相关的并发、同步、通信等问题。处理视图和开发视图的关系:开发视图一般偏重程序包在编译时期的静态依赖关系,而这些程序运行起来之后会表现为对象、线程、进程,处理视图比较关注的正是这些运行时单元的交互问题。

立体图形的截面与三视图

第 1 页 共 4 页 立体图形的截面与三视图 1.截面:一个平面与一个几何体相交所截得的图形叫做截面。 2.三视图法: (1)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叫做主视图; (2)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叫做左视图; (3)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叫做俯视图。 【经典例题】 例1 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可能出现哪些图形?请分别画出。 例2 用一个平面去截三棱柱最多可以截得五边形;用一个平面去截四棱柱最多可以截得六边形,用一个平面去截五棱柱最多可以截得七边形;如果用一个平面去截n 个棱柱,最多能截得 边形。 例3 从一个正方体上截去一角(一个四面体)使得剩下部分的棱分别为12条、13条、14条、15条,问应该怎样去截,并画出示意图。 例4 如图2-1是由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立方体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立方体的个数,请画出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例5 用小方块搭成的一个几何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得到三视图如图2-2,试确定该 例6 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其中有各种各样的立体图形,已知一个十二面体如图2-3所示,试求该十二面体的顶点数和棱数。 例7 牧童放牛时,在牧场中相距8m 处打下两根木柱,在木柱之间系紧一根带一个环 的绳子,环能从一根木滑到另一根木柱,用一条3m 长的绳子把牛系在环上。 (1)请画出牛能够到达的地方所组成的图形吗? (2)求出它的周长(用含π的代数式表示); (3)求出它的面积。(用含π的代数式表示); 图2-1 图2-2 图2-3 十二面体

第 2 页 共 4 页 【经典练习】 1.如图2-4,是由几个小立方体块搭成的几何体,小正方形内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其主视图、左视图正确的是( ) 2.一个球的内部挖去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正方体的八个顶点都在球的表面上),用一个 平面去截这个几何体,是截面形状的有( ) 3.如图所示,下面几何体的截面是( ) 4.一块方形蛋糕,一刀切成两块, 两刀最多可切成四块,那么五刀最多可切成( ) A 7块 B 12块 C 14块 D 16块 5.如图所示,图中是由若干个小正方体所搭成的几何体,则从图中的左面看这个几何体所看到的图形是( ) A 6 B 7 6.请画出图2-5中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 7.如图所示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 立 方块的个数,请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D .4个 A B C D A B C D 图2-4 图2-5

体系结构蓝图—软件体系结构的+视图(中文版)

体系结构蓝图—软件体系结构的+视图(中文版)

————————————————————————————————作者:————————————————————————————————日期:

本文基于多个并发视图的使用情况来说明描述软件密集型系统架构的模型。使用多重视图允许独立地处理各"风险承担人":最终用户、开发人员、系统工程师、项目经理等所关注的问题,并且能够独立地处理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本文分别对五种视图进行了描述,并同时给出了捕获每种视图的表示方法。这些视图使用以架构为中心的、场景驱动以及迭代开发过程来进行设计。 引言 我们已经看到在许多文章和书籍中,作者欲使用单张视图来捕捉所有的系统架构要点。通过仔细地观察这些图例中的方框和箭头,不难发现作者努力地在单一视图中表达超过其表达限度的蓝图。方框是代表运行的程序吗?或者是代表源代码的程序块吗?或是物理计算机吗?或仅仅是逻辑功能的分组吗?箭头是表示编译时的依赖关系吗?或者是控制流吗?或是数据流吗?通常它代表了许多事物。是否架构只需要单个的架构样式?有时软件架构的缺陷源于过早地划分软件或过分的强调软件开发的单个方面:数据工程、运行效率、开发策略和团队组织等。有时架构并不能解决所有"客户"(或者说"风险承担人",USC 的命名)所关注的问题。许多作者都提及了这个问题:Garlan & Shaw 1、CMU 的Abowd & Allen、SEI 的Clements。作为补充,我们建议使用多个并发的视图来组织软件架构的描述,每个视图仅用来描述一个特定的所关注的方面的集合。 架构模型 软件架构用来处理软件高层次结构的设计和实施。它以精心选择的形式将若干结构元素进行装配,从而满足系统主要功能和性能需求,并满足其他非功能性需求,如可靠性、可伸缩性、可移植性和可用性。Perry 和Wolfe 使用一个精确的公式来表达,该公式由Boehm 做了进一步修改: 软件架构={元素,形式,关系/约束} 软件架构涉及到抽象、分解和组合、风格和美学。我们用由多个视图或视角组成的模型来描述它。为了最终处理大型的、富有挑战性的架构,该模型包含五个主要的视图(请对照图1): ?逻辑视图(Logical View),设计的对象模型(使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时)。 ?过程视图(Process View),捕捉设计的并发和同步特征。 ?物理视图(Physical View),描述了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反映了分布式特性。 ?开发视图(Development View),描述了在开发环境中软件的静态组织结构。 架构的描述,即所做的各种决定,可以围绕着这四个视图来组织,然后由一些用例(use cases)或场景(scenarios)来说明,从而形成了第五个视图。正如将看到的,实际上软件架

5.bim5d模型视图

五.模型视图 业务背景 多专业模型整合后,需要对模型进行查看\浏览\剖切等操作,指导现场施工模型视图主要内容: 1、通过楼层\专业构件类型过滤显示模型 2、显示图元树 3、显示机电系统 4、构件属性 5、模型信息 6、视点 7、查看组合构件明细 8、轴网显示\轴网设置 9、显示施工场地 10、模型观测视角 11、纹理贴图\实体 12、漫游 13、在模型上按路线行走 14、排砖 15、在模型上测量 16、三维剖面操作 17、切面操作 18、查看钢筋三维 19、专项方案查询 20、高级工程量查询 21、导出IGMS文件、导出3DS文件 22、模型界面右侧工具条 23、小地图 24、右键功能 备注:

在进行操作前,需要导入模型,导入模型参见【项目资料】。模型信息在操作前需要导入进度计划、预算书、图纸等,导入参见【项目资料】、【时间视图】、【合约视图】 1. 通过楼层\专业构建类型过滤操作步骤 (1)、勾选‘首层’ (2)、去掉土建、钢筋和粗装修专业勾选,查看机电模型 2. 显示图元树 点击模型界面右边栏的【图元树】中的构件,模型界面会选中并定位到该构件;

在图元树窗口点击右键,选择【选择同名称图元】,会选中图元树中所有构件名称相同的构件; 在图元树窗口点击右键,选择【选择同类型图元】,会选中图元树中所有该类型的构件;

在模型界面选择一个构件,右键选择【同步选择状态到图元树】(右键前要先打开图元树窗口),会在图元树中选中该构件;

备注: 图元树材质设置参见【工具栏】3. 显示机电系统 点击【视图】—【系统】

4. 属性 点击模型界面右边栏的【选择】按钮,选择模型中的一个梁,在属性窗口下查看属性; 5. 视点 点击【保存视点】,把当前模型界面所显示的图形保存为一个视点,方便查看和编辑

CATIA V5R19工程 图详细制作教程

[第五章工程制图] 5.1 用户设置 5.1 用户设置 下拉菜单Tools->Option->Mechanica-> Drafting打开工程图的环境参数设定界面,用来设定不同的参数。草绘设置界面如下: 常规(General) 5.11 常规(General) 1:标尺(Ruler) 1)显示标尺(Show ruler)

2:网格显示参数 (Grid) 1)网格显示(Display):选上该选项,可以在草绘环境里显示网格线。 2)网格捕捉(Snap to point):选上该选项,可以智能捕捉到网格的交点与曲线的端点。 3)允许变形 (Allow Distortions):定义网格H间距和V间距是否保持同样的数值。 4)H 间距 (H Primary spacing):如果不勾选 (Allow Distortions)选项时,H 间距跟V间距将保持相同的数据,勾选的话可以设置不一样的距离。 5)H 刻度 (H Graduations):默认值是10,在每一个H V间距里,再分10个刻度。 6)当勾选允许变形(Allow Distortions)选项时,V值选项激活,可以输入不同的V值间距与V值刻度数值。如果不激活,V值间距与刻度数相等于H值。 3:工程图背景颜色(这里修改只对R14以前的版本有效) 4:模型树显示(Tree) 1)显示参数 (Display parameters) 2)显示关系式 (Display relations) 3)显示视图特征(Display features under views) 5:视图轴 (View axis)

1) 在当前视图中显示视图轴 (Display in the current view) 2)可缩放 (Zoomable) 3)参考尺寸 (Reference size) :修改显示大小 6:启动工作台 (Start Workbench) 1)启动工作台时隐藏新建对话框 (Hide new dialog box when starting workbench) :选上时,将隐藏新建工程图对话框。 7:图纸单位(Paper Unit) 1)单位(Unit):修改图纸创建时的尺寸单位。 布局(Layout) 5.12 布局(Layout) 1:视图创建 (View Creation) 1)视图名称 (View name):勾选选项,创建视图时自动创建视图名称。 2)缩放系数 (Scaling factor):勾选选项,创建视图时自动创建视图比例注释。3)视图框架 (View frame):勾选选项,创建视图时自动创建视图框架。 4)拓展局部和剖面规格 (Propagation of broken and breakout specifications) 5)根据轮廓定向辅助视图和剖视图 (Auxiliary and section views orientation according to profile): 6)视图轴系基于 3D 轴系 (View axis system based on 3D axis system):勾选选项后,视图坐标方向将保持一样。默认不勾选,视图方向可以基于特征方向来定位。 2:新建图纸(New Sheet)

模型视图结构

Qt之模型/视图 (2014-01-08 15:48:01) 转载▼ 标签: 分类:Qt qt qt使用mvc qtableview qlistview qtreeview 关于Qt中MVC的介绍与使用,助手中有一节模型/视图编程 (Model/View Programming)讲解的很清晰。 Qt包含一组使用模型/视图结构的类,可以用来管理数据并呈现给用户。这种体系结构引入的分离使开发人员更灵活地定制项目,并且提供了一个标准模型的接口,以允许广泛范围的数据源被使用到到现有的视图中。 模型- 视图- 控制器(MVC)是一种设计模式,由三类对象组成: ?模型:应用程序对象。 ?视图:屏幕演示。 ?控制器:定义了用户界面响应用户输入的方式。 在引入MVC之前,用户界面的设计往往是将这些对象组合在一起。MVC 的解耦带来了灵活性和重用性。 如果视图和控制器对象相结合,其结果是模型/视图结构,仍然分离了数据与呈现给用户的方式,但提供了基于相同原理的简单框架。这种分离使得它可以在几个不同的视图中显示相同的数据,并且实现新类型的视图,

而无需改变底层的数据结构。为了灵活地处理用户输入,则引入了委托的概念。在此框架引入委托的优点是:它允许项目数据显示和自定义编辑。 模型/视图结构 模型与数据源进行通信,在这个体系结构中为其它组件提供了一个接口。通信的性质依赖于数据源的类型以及模型的实现方式。 视图从模型中得到模型索引,这些都引用到数据项。通过为模型提供模型索引,视图可以从数据源中检索数据项。 在标准的视图里,委托呈现数据项目。当一个项目被编辑,委托与模型直接利用模型索引进行通信。 模型/视图/委托通信 模型、视图、委托使用信号和槽相互通信: ?模型的信号:通知视图关于改变由数据源保持的数据。 ?视图的信号:提供了关于用户交互显示的项目信息。 ?委托的信号:当编辑时告诉模型和视图编辑器的状态。

立体图形展开图截面视图

七年级数学培优班综合集训-1 一、几何体 1、分类 圆柱:上下底面平行且为互相重合的圆,侧面是曲面. 棱柱:上下底面平行且为互相重合的多 边形,侧面是多个长方形或正方 形. 圆锥:一个底面且为圆,侧面是曲面. 棱锥:一个底面且为多边形,侧面是多 个三角形. 圆台:上下底面平行且为相似的圆,侧 面是曲面. 棱台:上下底面平行且为相似多边形, 侧面是多个梯形. 球体:只有一个曲面,在每个方向上都 对称分布. 2、构成 ○1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2面面相交得线(与平面相交得直线,与曲面相交的曲线),线线相交得点. 3、顶点,棱,面 侧棱数侧面形状侧面数总面数 名称底面形状顶点数棱 数 n棱柱

4、棱柱:所有 都相等,上下底 面形状大小都相同,侧面 都 是 . 可分为直棱柱、斜棱柱;也可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 二、展开图 1、将某一个几何体的表面沿着它的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这个平面图形就叫该几何体的 平面展开图. 平面展开图与折叠成几何体是一个互逆的过程. 棱柱:棱锥:圆柱:圆锥:2、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留剪,不会出现“田”字型,“凹”字型) 1-4-1型(6种) 2-3-1型或1-3-2型(3种) 2-2-2型(1种) 3-3型(1种) 三、截面 1、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出的平面图形叫截面,截面与几何体形状有关,与平面截几 何体的角度方向有关. 2、正方体截面 n棱锥

圆柱截面 圆锥截面 截面必须是平面图形 截n棱柱,最少是三角形,最多是(n+2)边形 与平面截出是直线,与曲面截出是曲线. 四、三视图 1、定义:从正面看到得图形叫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叫左视图,站在正前方从上面看到得 图形叫俯视图. 2、几种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 ○1正方体:○2长方体: ○3圆柱○4圆锥 ○5圆台○6四棱锥 ○7球 3、小正方体组合图的三视图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要求必须会由主视图和左视图判断出小方块的个数(即往俯视图上填数字) ★要求必须会由带数字的俯视图画出主视图和左视图. A组: 1.写出下列几何体的名字

MFC中文档视图框架和文档模板之间的关系 四个类常用的成员函数

文档对象:是用来保存数据的。 视图对象:是用来显示和编辑数据的。 应用程序框架:框架是用来管理不同文档显示界面的。例如你有一个数据网格显示界面,还有一个图形显示界面,它们的数据可能都来自你的文档,但是视图不同,怎么办用框架。为什么不用视图?为的是把界面管理独立的拿出来。 文档模板:MFC把文档/视图/框架视为一体,只要你创建文档/视图框架结构的程序,必定会为你创建这三个类。这个工作在在应用程序初始化时完成,如下: [cpp]view plaincopy 1.BOOL CMyHtmlApp::InitInstance() 2.{ 3. CSingleDocTemplate* pDocTemplate; 4. pDocTemplate = new CSingleDocTemplate( 5. IDR_MAINFRAME, 6. RUNTIME_CLASS(CMyHtmlDoc), 7. RUNTIME_CLASS(CMainFrame), // main SDI frame window 8. RUNTIME_CLASS(CMyHtmlView)); 9. AddDocTemplate(pDocTemplate); 10. } 单文档:就是一次只能打开一个文件,和你的文档类型支持的多少无关。你完全可 以做一个单文档的支持所有图象格式的程序,只不过它一次只能打开一个文档罢了。 多文档:就是你可以打开多个文件,和文档类型也无关。你也可以作一个可以同时 打开多个文档的程序,但它只支持一种文档类型。 何时需要文档/视图框架结构?

首先你可以不使用文档视图这种框架结构,即便是在MFC中。你可以在你需要的时候选择使用这种方式。你可以完成一个只有视图没有文档的程序,例如一个基于对话框的应用。 哪什么时候需要呢? 当你想将你的数据层和界面层分开的时候。 通常我们对数据的操作放在文档类中,例如存取,打开,关闭。在这里你可以尽情的对你的数据进行操作,如果你需要,在对数据进行了改变后,对视图做一下更新,那么程序会将你对数据所做的改变呈现给你的程序的用户。由此可见视图的作用就是提供一个用户和数据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界面,它的作用就是在需要的时候显示数据,并在需要的时候提供输入界面。当用户输入后实际的数据操作工作是由文档类来做的。 那框架类有在做什么呢? 框架类是为了便于管理你的文档类和视图类而存在的。通常我们的操作都是通过视图窗口完成,消息由视图进行接收并且进行处理。所以消息映射定义一般在视图中。 但如果一个应用同时拥有多个视而当前活动视没有对消息进行处理则消息会发往框架窗口。另外框架窗口可以方便的处理非窗口消息。 再来说一边典型的单文档程序的生成过程(不完整,只挑有用的) ? ?1、CwinApp对象被建立,这个对象是全局的且只能有一个,名字叫theApp。 这时你可以完成一些工作,例如对注册表的操作,(如果你想写一个不修改注册表的软件,需要在这里做写工作) 2、在InitInstance()函数中创建文档模板,文档模板以CruntimClass静态成员 指针做构造参数。 3、执行MFC框架默认的命令行参数。命令行参数有很多其中之一是,Cmd1 它会创建一个新文件。(如果没有命令行参数则执行默认的ID_FILE_NEW) 4、文档模板的实例根据三个类的动态创建信息创建出文档、视图、框架。 5、对文档、视图、框架进行初始化。

4+1 视图模型

developerWorks 中国 > Rational > 架构蓝图--软件架构 "4+1" 视图模型 级别: 初级 Philippe Kruchten , 高级技术专员 2005 年 1 月 01 日 本文基于多个并发视图的使用情况来说明描述软件密集型系统架构的模型。使用多重视图允许独立地处理各"风险承担人":最终用户、开发人员、系统工程师、项目经理等所关注的问题,并且能够独立地处理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本文分别对五种视图进行了描述,并同时给出了捕获每种视图的表示方法。这些视图使用以架构为中心的、场景驱动以及迭代开发过程来进行设计。 引言 我们已经看到在许多文章和书籍中,作者欲使用单张视图来捕捉所有的系统架构要点。通过仔细地观察这些图例中的方框和箭头,不难发现作者努力地在单一视图中表达超过其表达限度的蓝图。方框是代表运行的程序吗?或者是代表源代码的程序块吗?或是物理计算机吗?或仅仅是逻辑功能的分组吗?箭头是表示编译时的依赖关系吗?或者是控制流吗?或是数据流吗?通常它代表了许多事物。是否架构只需要单个的架构样式?有时软件架构的缺陷源于过早地划分软件或过分的强调软件开发的单个方面:数据工程、运行效率、开发策略和团队组织等。有时架构并不能解决所有"客户"(或者说"风险承担人",USC 的命名)所关注的问题。许多作者都提及了这个问题:Garlan & Shaw 1、CMU 的 Abowd & Allen 、SEI 的 Clements 。作为补充,我们建议使用多个并发的视图来组织软件架构的描述,每个视图仅用来描述一个特定的所关注的方面的集合。 架构模型 软件架构用来处理软件高层次结构的设计和实施。它以精心选择的形式将若干结构元素进行装配,从而满足系统主要功能和性能需求,并满足其他非功能性需求,如可靠性、可伸缩性、可移植性和可用性。Perry 和 Wolfe 使用一个精确的公式来表达,该公式由 Boehm 做了进一步修改: 软件架构 = {元素,形式,关系/约束} 软件架构涉及到抽象、分解和组合、风格和美学。我们用由多个视图或视角组成的模型来描述它。为了最终处理大型的、富有挑战性的架构,该模型包含五个主要的视图(请对照图 1): ? 逻辑视图(Logical View ),设计的对象模型(使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时)。 ? 过程视图(Process View ),捕捉设计的并发和同步特征。 ? 物理视图(Physical View ),描述了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反映了分布式特性。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指导(一、二)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指导(一、二)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直线的扫描转换算法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中点Bresenham直线扫描转换算法的思想。 实验环境 Windows系统, VC6.0 实验内容 问题描述:给定两个点的坐标P0(x0,y0),P1(x1,y1),使用中点Bresenham直线扫描转换算法画出连接两点的直线。 中点Bresenham直线扫描转换算法原理见课本。 实验基本步骤 首先、使用MFC AppWizard(exe)向导生成一个单文档视图程序框架。 其次、使用中点Bresenham直线扫描转换算法实现自己的画线函数,函数原型可表示如下: void DrawLine(CDC *pDC, int p0x, int p0y, int p1x, int p1y); 在函数中,可通过调用CDC成员函数SetPixel来画出扫描转换过程中的每个点。 COLORREF SetPixel(int x, int y, COLORREF crColor ); 再次、找到文档视图程序框架视图类的OnDraw成员函数,调用DrawLine函数画出不同斜率情况的直线,如下图:

最后、调试程序直至正确画出直线。 实验要求 1写出中点Bresenham直线扫描转换算法的程序并在vc6下编译和调试通过,画出具有各种斜率范围的直线(仅使用GDI函数SetPixel函数)。 2按规定的实验格式写出实验报告,包含实验代码(自己写的画线函数),结果(截图)。

实验二、多边形填充算法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边标志算法或有效边表算法进行多边形填充的基本设计思想。 实验环境 Windows系统, VC6.0 实验内容 问题描述:给定多边形的顶点的坐标P0(x0,y0),P1(x1,y1),P2(x2,y2),P3(x3,y3),P4(x4,y4)…使用边标志算法或有效边表算法进行多边形填充。 边标志算法或有效边表算法原理见课本。 实验基本步骤 首先、使用MFC AppWizard(exe)向导生成一个单文档视图程序框架。 其次、实现边标志算法或有效边表算法函数,如下: void FillPolygon(CDC *pDC, int px[], int py[], int ptnumb); px:该数组用来表示每个顶点的x坐标 py :该数组用来表示每个顶点的y坐标 ptnumb:表示顶点个数 注意实现函数FillPolygon可以直接通过窗口的DC(设备描述符)来进行多边形填充,不需要使用帧缓冲存储。(边标志算法)首先用画线函数勾画出多边形,再针对每条扫描线,从左至右依次判断当前像素的颜色是否勾画的边界色,是就开始填充后面的像素直至再碰到边界像素。注意对顶点要做特殊处理。 通过调用GDI画点函数SetPixel来画出填充过程中的每个点。需要画线可以使用CDC 的画线函数MoveTo和LineTo进行绘制,也可以使用实验一实现的画直线函数。 CPoint MoveTo(int x, int y ); BOOL LineTo(int x, int y ); 实现边标志算法算法需要获取某个点的当前颜色值,可以使用CDC的成员函数 COLORREF GetPixel(int x, int y ); 再次、找到文档视图程序框架视图类的OnDraw成员函数,调用FillPolygon函数画出填充的多边形,如下: void CTestView::OnDraw(CDC* pDC) { CTestcoodtransDoc* pDoc = GetDocument(); ASSERT_VALID(pDoc); // TODO: add draw code for native data here //绘制之前先把整个窗口涂上背景色(白色)以便于下面的填充 RECT Rt;

软件体系结构 4+1模型案例

案例教学1:4+1视图方法进行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要开发出用户满意的软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软件体系结构师必须全面把握各种各样的需求、权衡需求之间有可能的矛盾之处,分门别类地将不同需求一一满足。本文从理解需求种类的复杂性谈起,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展示了如何通过RUP的4+1视图方法,针对不同需求进行体系结构设计,从而确保重要的需求一一被满足。 1、呼唤体系结构设计的多重视图方法 灵感一闪,就想出了把大象放进冰箱的办法,这自然好。但希望每个体系结构设计策略都依靠灵感是不现实的--我们需要系统方法的指导。 需要体系结构设计的多重视图方法,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需求种类的复杂性所致。以工程领域的例子开道吧。比如设计一座跨江大桥:我们会考虑"连接南北的公路交通"这个"功能需求",从而初步设计出理想化的桥墩支撑的公路桥方案;然后还要考虑造桥要面临的"约束条件",这个约束条件可能是"不能影响万吨轮从桥下通过",于是细化设计方案,规定桥墩的高度和桥墩之间的间距;另外还要顾及"大桥的使用期质量属性",比如为了"能在湍急的江流中保持稳固",可以把大桥桥墩深深地建在岩石层之上,和大地浑然一体;其实,"建造期间的质量属性"也很值得考虑,比如在大桥的设计过程中考虑"施工方便性"的一些措施。 和工程领域的功能需求、约束条件、使用期质量属性、建造期间的质量属性等类似,软件系统的需求种类也相当复杂,具体分类如图1所示。

图1 软件需求分类的复杂性 2、超市系统案例:理解需求种类的复杂性 例子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更好地理解软件需求种类的复杂性,我们来分析一个实际的例子。在表1中,我们列举了一个典型的超市系统的需求子集,从这个例子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需求可以分为两大类: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QT动画框架

动画框架(The Animation Framework) QT的动画框架也是引入至QT4.6,很有可能是配合图形系统框架为了下一代UI 做的铺垫 动画框架的类: QAbstractAnimation The base of all animations QAnimationGroup Abstract base class for groups of animations QEasingCurve Easing curves for controlling animation QParallelAnimationGroup Parallel group of animations QPauseAnimation Pause for QSequentialAnimationGroup QPropertyAnimation Animates Qt properties QSequentialAnimationGroup Sequential group of animations QTimeLine Timeline for controlling animations QVariantAnimation Abstract base class for animations 类别 狭义的来说,Animation Framework指的是以QAbstractAnimation为基类的几个相关的Animation类,主要用途是用于动画QWidget/QObject的属性(property) 稍微放宽一点来说,还包括QTimeLine,顾名思义,它并不直接绑定并修改某个对象属性,而是根据设定的时间轴,发送信号,用于绑定特定slot,执行相关操作,所以应该不止动画,也不限于属性,你可以用它来做任何你想做的和时间轴相关的事。 其次,还有专用于QGraphicsItem的QGraphicsItemAnimation类,它主要和QTimeLine配合,控制QGraphicsItem的坐标变换矩阵 再广义一点,QT状态机在状态转换时可以绑定设置控件属性,你也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动画效果,当然,如果不和一个Animation类配合的话,属性值的改变是瞬间完成的,没有中间动画过程。 特性 动画曲线 标准的Animation类,通过设置关联属性的起始和结束值,使用线性插值计算中间过程的属性值。QTimeline类也可以设置中间任意点的参数值。这样的动画效果可能不一定是你所需要的:比如模拟一个球的落地弹跳过程。通过设置动画曲线(Easing Curve),你可以制定参数的变化过程符合特定的曲线规律。

模型-视图-提供器 模式

引言 随着像https://www.sodocs.net/doc/7d15752610.html,和Windows窗体这样的用户界面创建技术越来越强大,让用户界面层做多于它本应做的事是很常见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职责划分,UI层经常沦为一个包含实际上应属于程序其他层的逻辑的容器。有一个称为模型(Model)-视图(View)-提供器(Presenter)(MVP)的设计模式,特别适合解决这个问题。为了表明我的观点,我将为Northwind数据库中的客户建一个遵循MVP模式的显示屏幕(display screen)。 为什么在UI层包含太多的逻辑是很糟糕的?在既不手动运行应用程序,也不维护丑陋的自动执行UI组件的UI运行者脚本(runner script)的情况下,位于应用程序UI层中的代码是非常难于调试的。虽然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个更大的问题是在应用程序的公共视图之间会有大量的重复代码。当执行某一特定业务的功能在UI层的不同部分之间拷贝,通常很难找到好的可选重构方法。MVP设计模式使得将UI层中的逻辑和代码重构为更加易于测试的新型的、可重用的代码更加容易。 图1演示了组成一个范例应用程序的主要层。注意对于UI和表现(Pesentation)有着各自的包(Package)。你可能会想它们是一样的,但是实际上项目中的UI层应该只包含各种不同的UI元素――窗体和控件。典型地,在一个Web窗体项目中是https://www.sodocs.net/doc/7d15752610.html, Web窗体、用户控件、服务器控件的集合;在Windows项目中,它是Windows 窗体、用户控件以及第三方库(Libraries)的集合。这一额外的层就是将显示和逻辑分隔开的层。在表现层,你拥有实际上实现UI行为的对象――诸如验证显示,从UI层收集用户输入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