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电子货币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一)

论电子货币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一)

论电子货币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一)
论电子货币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一)

论电子货币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一)

摘要:电子货币作为货币演进的最新形态,与传统货币相比,能够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电子货币取代传统的银行券和硬币作为主要的交易和支付工具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世界性发展趋势。电子货币除了具有货币的一些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其自身从发行到流通这一过程中的一些特有的属性。本文在解析电子货币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子货币对传统银行业的挑战,并就电子货币对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应对电子货币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电子货币银行金融

一、电子货币相关概念解析

20世纪以来,电子商务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作为其支付工具的电子货币也随之产生和发展。电子货币的产生被称为是继中世纪法币对铸币取代以来,货币形式发生的第二次标志性变革,并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应用与发展不仅会影响到电子商务的进行,而且会影响到全球的金融体系。

(一)电子货币的定义

电子货币就是由消费者(及相对的特约商户)占有的,存储在一定电子装置中,代表一定的货币价值的“储值”或“预付价值”的产品。具体而言,这里所讲的电子装置通常包括两种形态:以IC卡为媒质的智能卡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电子货币载体。电子货币的货币价值以数字信息的方式存储在电子装置载体中,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储值卡、智能卡,以及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支付的货币形态。电子货币不是纸质的,也不像电子资金划拨一样涉及到银行,这种新的货币形态可以离开银行的中介作用,在交易过程中不用同存款发生密切联系。就其现阶段而言还只是一种新的支付形式,还要以现有存款为基础。

(二)电子货币的特性

1、电子货币是以计算机技术手段为依托,通常以各类电子设备(如智能卡)及计算机存储器为价值载体的货币

电子货币主要有卡类和计算机两种载体。以卡类为载体的电子货币,卡中的芯片能够根据事先存储在里面的程序和外部销售终端或其他设备(如电子钱包)的指令存储和处理信息。借助特殊的设备和终端,卡中代表金钱的信息可以被识别,并且按照指令进行转移。而以计算机为载体的电子货币进行交易时,需要借助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交易前要先下载或从发行人那里获得专门的软件,通过特殊的软件和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实现电子货币数额的计算和转移。这种强大的存储和处理能力是传统的提款卡所不具备的。提款卡主要是通过输入密码同中央数据库相联系,通过中央数据库增减相应的金额,卡本身不存在代表电子货币信息的增减。

2、电子货币是一种信息货币

电子货币说到底不过是观念化的货币信息,它实际上是由一组含有用户的身份、密码、金额、使用范围等内容的数据构成的特殊信息,因此也可以称其为数字货币。人们使用电子货币交易时,实际上交换的是相关信息,这些信息传输到开设这种业务的商家后,交易双方进行结算,要比现实银行系统的方式更省钱、更方便、更快捷。

3、电子货币价值传送的无纸化

电子货币是现实货币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虚拟化,是一种没有货币实体的货币。电子货币是在电子化技术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无形货币。一般来说,电子货币的价值通过销售终端从消费者手里传送到货物销售商家手中,商家再回赎其手里的货币。商家将其手里持有的电子货币传送给电子货币发行人从其手里回赎货币,或者传送给银行,银行在其账户上借记相应金额,银行再通过清算机构同发行人进行结算。整个过程是无纸化的。所谓无纸化是与票据、信用卡相比较而言。而且,电子货币可以在各个持有者之间直接转移货币价值,不需要第三方如银行的介入,这也是电子货币同传统的提款卡和转账卡的本质区别。电

子货币在这一点上,很类似于真正货币的功能。

4、电子货币是可以进行支付的准通货

电子货币能否被称为通货,关键在于电子货币能否独立地执行通货职能。就目前而言,电子货币可以起到支付和结算的作用,但电子货币只是蕴涵着可能执行货币职能的准货币。首先,电子货币缺少货币价格标准,因而无法单独衡量和表现商品的价值和价格,也无法具有价值保存手段而只有依附于现实货币价值尺度职能和价值储藏职能;其次,由于电子货币是以一定电子设备为载体—智能卡和计算机,其流通和使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设施条件及软件的支持。因此,尚不能真正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最后,尽管目前电子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执行支付手段,但是现有的各种电子货币中的大多数,并不能用于个人之间的直接支付,而且向特约商户支付时,商户一方还要从发行电子货币的银行或信用卡公司收取实体货币后,才算完成了对款项的回收,电子货币不能完全独立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可见现阶段的电子货币是以既有通货为基础的新的货币形态或是支付方式。

二、电子货币对传统银行业的挑战

伴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银行的主要功能由依赖于存、贷款数量的资金中介功能,向为顾客提供电子清算服务和信息服务功能的重心倾斜。在这一变化中,传统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信用创造等在法律上如何定位;二是如何保证电子货币的安全性,以及如何规避电子清算系统风险;三是银行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如何向信息化经营转变,与金融电子化趋势相适应。

(一)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

目前国际间对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这一金融监管的对象的认识尚存在较大分歧。欧洲大陆各国认同这样的观点,即电子货币的发行应该包含在金融机构的业务中,其发行主体应该属于金融监管的对象之一。1998年,欧盟委员会在欧盟理事会提交的指令草案中规定,发行电子货币的机构与传统意义上的“信用机构”享有同样的市场准入权利和相同的竞争条件。这体现在:第一即使电子货币发行机构无意从事传统信用机构所提供的全部金融服务,它依旧有权在整个欧盟成员国范围内自由从事经营活动;第二电子货币发行机构只接受设立地成员国一国的管理和监督,这也使其在经营条件上与传统的信用机构完全相同。在美国和英国,占主导性的观点则是,若对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进行严格的监管和限制,会损害民间机构的技术开发和创造精神,把电子货币的发行限定于金融机构还为时过早,因为一些证券公司、特殊贷款公司、非银行支付供应商、信用机构也能提供电子货币服务。如果将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限定于中央银行,则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因为货币主权是中央银行独有的利益,它来自货币发行权,即能使市场参与者将其负债作为货币的权利,该利益反映在对生息资产通过以发行货币的方式进行无息或者低息融资的回报上。如果法定货币被私人电子货币所取代,这部分中央政府收入来源就会丧失或者减少。如果由中央银行以某种形式发行电子货币,不仅可以向消费者提供无风险的电子支付产品,还可以换回货币主权收益的损失。但这样做的代价很大,因为政府的介入会冲淡市场活力的发挥,抑制私营领域的发展,阻碍进一步的金融创新,而且高风险的新兴商务可能会浪费纳税人的钱财。从目前来看,各国只允许银行发行电子货币,从而有利于对其监管。

(二)银行的结算职能

随着小额结算方法的多样化,以及开放式网络结算服务使用者队伍的不断扩大,结算业务作为银行固有业务的地位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结算业务的提供者已超出银行范围。例如电信、交通、旅游等行业发行的名目繁多的、储值性质的磁卡或IC卡,实际上已成为新形式的“结算帐户”。例如储值卡的发行公司,在销售卡时,即与购买者之间产生了借贷关系,这笔资金是在储值卡使用时逐步清算的。这种资金清算,与银行存款用作结算的作用相似。而且,如果这些行业能用更低的价格,通过电话、因特网,提供更贴近顾客需求的服务,那么在结

算业务领域,银行将可能被其他行业夺去更多的机会。

另外,以往企业间交易的买卖双方,其资金授受都是通过银行中介进行的,银行可以从中收入一定比例的手续费。但是,随着金融EDI的应用,促进了货款的相互抵冲及企业间的差额结算,这对企业无疑有效地削减了手续费支出。同时,随着企业EDI应用的发展,这种结算方法必将在企业集团内部普及。其结果是,双方的交易信息不必通过银行即可相互交换,货款的抵冲也不必经过银行即可进行,银行不仅丧失了手续费的收入,而且无法掌握企业的资金流向。这对银行的结算职能及资金监督职能又是一个挑战。

(三)结算网络的国际竞争

电子货币、电子结算发展的结果,将为使用者跨越国境利用由外国经营者提供的结算服务创造了更多机会。特别是由于因特网的发展而形成了世界范围的通信网络,以电子货币进行的结算服务,已出现无国籍化的动向,国内金融机构与外国机构之间将处于直接竞争的环境。如何增强结算网络的国籍竞争力,已成为各国银行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同时,为了保护使用者利益,1997年5月,10国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会议(G10)下设的电子货币作业部的报告书中指出:关于跨越国境的电子货币及电子结算的使用,在法律、行政、司法等方面的管辖权问题是复杂的,并且某些方面可能是不明确的,即使是对国内的使用者,其保护措施和监督体制也不尽完善。因此,由外国主体发行的电子货币和提供的结算服务,目前应限定其范围。

三、电子货币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冲击及应对策略

我国已由中国人民银行为牵头单位,配合国家各主要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联合建设中国金融数据通信网和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充分利用金融系统电子化基础设施,加强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职能,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以逐步确立和完善我国支付清算体制,加快实现全国范围内银行卡跨行、异地支付业务授权及清算信息自动交换。目前,我国金融卡发卡量超过10300万张,全国金融卡信息交换中心和清算中心已建立,金融卫星网拥有646个卫星站,覆盖了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和700多个县,全国电子联行平均每天往来5万多笔,转汇金额平均每天达800——1000亿元,大大提高了转汇效率,缩短了资金在途时间,平均每天为企业减少利息开支500万元。金融卡的发行,使得消费群体、商业领域和银行之间形成了互相支持、简易方便、安全可靠、促进发展的紧密关系,非金融卡发卡量突破1亿张,广泛地应用于交通、水电、煤气、医疗卫生、安全保卫等方面。

(一)电子货币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冲击

1、对银行生存和经营的挑战

电子货币的普遍使用,使得网络银行的出现成为必然。就目前而言,网络银行有两类:一种是完全依赖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网络银行,另一类是指传统银行运用公共互联网,把网上银行业务作为银行零售业务柜台的延伸,达到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目的,并节省银行的经营成本的模式,完全意义上的网络银行即第一类网络银行。根据美国BoozAllen和Hamilton公司1996年4月公布的调查报告,网络银行经营成本仅相当于经营收入的15%——20%,而传统银行的经营成本占到了收入的60%,开办一个互联网银行所需的成本只有100万美元,还可用电子邮件等技术提供一种全新的真正的双向交流方式,而建立一个传统银行分支机构需要150万——200万美元,外加每年的附加经营费用35万——50万美元。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网络银行业务成本优势显著,对传统银行的经营已构成威胁。

浅谈银行业的电子商务

浅谈银行业的电子商务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电子商务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近几年来,中国银行业的电子化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如何使电子商务在银行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仍是需要研究的课题。我国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相继已有20多家银行的数百个分支机构开展此类业务,但综合水平仍然较低。银行业是应用信息技术最早,也是应用层次最高的行业之一。在新经济时代,由干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微利时代影响了整体资金利率的走向,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滑波,抑制了资金利率的上扬,从而影响银行的存款业务的发展。时代呼唤银行业改革。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导致运输和通讯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从而推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业的迅速发展,把世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加快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此,Internet的产生以及进入商业性应用以后,电子商务这一全新的经济运作模式,实现了超常规、跳跃方式发展,对人们的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电子商务大潮冲击下,人类社会未来的经济运行和生活方式都将主要由网络技术来支撑,谁拥有网络技术,谁就是成功者;谁失去它,就可能会被市场淘汰。本文从经济、技术、法律、管理等多方面对我国银行业电子商务现状进行了讨论,并且论证了在我国发展中,银行电子商务所面临的困难:认识问题、网络建设问题、安全问题、支付方式和信用卡处理统一化问题、企业应用系统开发问题、法律问题,最后,对我国未来银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做出了几点建议:提高全民族电子商务意识,增强商业信誉,加强人才培养;构造银行业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的综合保障体系;建立适合银行业务实际的金融互联网络;创造发展环境,完善保障机制;尽快构建国家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框架等。 【关键词】银行业、电子商务、现状、困难、建议

商业银行产品介绍---电子银行业务

电子银行业务 电子银行业务概述 电子银行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服务渠道,已经对银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正在进一步改变着银行业服务方式、管理模式和竞争格局。所谓电子银行是指银行业提供的各种电子化服务渠道的总称,银行采用计算机、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改造商业银行传统的工作方式,为客户提供传统的和创新的金融服务。广义上讲,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企业银行和无人自助银行等都属于电子银行的范畴。 1997年10月,商业银行在因特网上建立了主页,向外界宣传商业银行业务,为广大因特网用户提供业务指南。2000年初,总行首先在会计结算部成立网上银行处,网上银行业务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四个城市开始试点,随着网上银行业务逐步在广东、江苏、浙江、吉林、深圳、青岛、厦门、大连、宁波等分行推广,业务领域不断扩大,并相继开发了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新的电子银行产品。目前,电子银行是增强我行竞争力、深化集约化经营的主要手段,正在逐步成为我行业务的主流之一。 第一节网上银行 一、网上银行综述 1、概念 网上银行是指通过因特网这一公共资源及其技术实现银行与客户之间安全、方便、友好的虚拟电子银行,是商业银行为适应信息社会中电子商务蓬勃兴起的新趋势而推出的高新技术产品。网上银行业务是指以因特网为媒介,为客户提供账户信息查询、转账付款、在线支付、代理业务等金融服务的一种业务。 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使得客户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只要借助因特网便可以进行银行业务交易,充分享受到安全、快捷、方便的服务。尤其是对于分支机构众多的集团公司,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设计了特别的业务处理模式,可使集团公司总部随时随地掌握各分支机构的资金信息,灵活调度资金,成为集团公司理财的好帮手。客户访问商业银行的网站和登录的时间只需几秒钟,电子付款指令转账付款的资金只需2小时就能到账。 2、服务对象

电子商务促进商业银行服务转型.docx

电子商务促进商业银行服务转型 一、电子商务相关概述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是商业银行在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所开辟的一条新道路。电子商务的不断兴起,使得大多数团体及组织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着不一致的见解。比如,国际商会就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而言,对电子商务有了全新的定义,即电子商务可以很好地实现整个商业活动的目标,促使商业银行具有电子化等特点。从技术方面而言,电子商务是多种技术的统称。不仅如此,美国学者认为,电子商务也可以称作是现代化服务与创新的方法,这样全新的方法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的大量需求。 (二)电子商务的主要特征。与较为传统的电子商务活动相比,现代化电子商务具备诸多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电子商务的虚拟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现今大多数交易方式为电子交易,电子交易的优势便是无须卖家与消费者之间面对面交易。整个交易过程均是在互联网中进行,使得电子商务具有虚拟化的特点。从卖家的角度出发,卖家可以在互联网中发布产品的相关信息,便于消费者浏览,最终实现电子交易的目的。第二,电子商务的跨越时空性。电子商务具有跨越时空性的特点,主要是由于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受到时空的限制,大幅度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经济运行成本。较为传统的商业银行,其服务时间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现代化电子商务的服务时间为二十四小时。所以,电子商务具有跨越时空性的特点。第三,电子商务具有较高的交易效率。因整个交易过程在互联网中进

行,并且诸多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探索与购物,电子商务为众多消费者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同时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购物渠道。 (三)电子商务对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近年来,由于电商购物的方式逐渐呈现出增长趋势,致使商业银行的发展处于劣势。大多数电商是在互联网中进行交易,直接忽视了商业银行与客户的存在,同时也未能重视商业银行与融资客户之间的关系,给商业银行的服务与创新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科学技术的兴旺,促使电子商务俨然已成为广大人民消费的方式,消费者在互联网中的交易,成就了现今的电商与微商,同时为电商所开展的业务奠定了成功的基石。不仅如此,科学技术的成功研发,无疑给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在电子商务环境的影响下,促使大多数商业银行向金融领域转型,为金融业务的开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比如,第三方支付等。受到第三方支付的作用,使得第三方支付在金融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更多的商业银行将运营方向进行转变。综上所述,电子商务对商业银行的服务与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二、“大数据”背景下问题的提出 “大数据”最先被IT业知名机构Gartner提出。一般来说,就是要找出以前收集的数据中忽略的信息,并根据相应的法律,整合相关信息,形成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推测。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大数据”方法将在企业未来的生产决策中展现更加重要的作用。公司的战略发展、产品设计和风险管理与控制领域将通过大数据进行综合分

论电子货币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

论电子货币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 摘要:电子货币(Electronic Money) ,是指用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方法将该数据直接转移给支付对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解释:电子货币:可以在互联网上或通过其他电子通信方式进行支付的手段。这种货币没有物理形态,为持有者的金融信用。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这种支付办法越来越流行。 关键词:电子货币银行金融 一、信息货币的种类 储值卡:是指某一行业或公司发行的可代替现金用的IC卡或磁卡。如电话充值卡神州行等。 信用卡:是银行或专门的发行公司发给消费者使用的一种信用凭证,是一种把支付与信贷两项银行其本功能融为一体的业务。特点:同时具备信贷与支付两种功能。 电子支票:是一种电子货支付方法,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移动存款以完成结算。 电子货币:是一种表示现金的加密序列数,它可以用来表示现实中各种金额的币值。随着基于纸张的经济向数字经济的转变,电子现金将成为主流。特点:匿名性、节省交易费用、节省传输费用、持有风险小、支付灵活方便、防伪造及防重复性、不可跟踪性。种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Internet网络环境使用的且将代表货币价值的二进制数据保管在微机终端硬盘内的电子现金;一种是将货币价值保存在IC卡内并可脱离银行支付系统流通的电子钱包。 二、电子货币相关概念 20世纪以来,电子商务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作为其支付工具的电子货币也随之产生和发展。电子货币的产生被称为是继中世纪法币对铸币取代以来,货币形式发生的第二次标志性变革,并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应用与发展不仅会影响到电子商务的进行,而且会影响到全球的金融体系。 (一)电子货币的定义 电子货币就是由消费者(及相对的特约商户)占有的,存储在一定电子装置中,代表一定的货币价值的“储值”或“预付价值”的产品。具体而言,这里所讲的电子装置通常包括两种形态:以IC卡为媒质的智能卡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电子货币载体。电子货币的货币价值以数字信息的方式存储在电子装置载体中,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储值卡、智能卡,以及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支付的货币形态。电子货币不是纸质的,也不像电子资金划拨一样涉及到银行,这种新的货币形态可以离开银行的中介作用,在交易过程中不用同存款发生密切联系。就其现阶段而言还只是一种新的支付形式,还要以现有存款为基础。 (二)电子货币的特性 1、电子货币是以计算机技术手段为依托,通常以各类电子设备(如智能卡)及计算机存储器为价值载体的货币 电子货币主要有卡类和计算机两种载体。以卡类为载体的电子货币,卡中的芯片能够根据事先存储在里面的程序和外部销售终端或其他设备(如电子钱包)的指令存储和处理信息。借助特殊的设备和终端,卡中代表金钱的信息可以被识别,并且按照指令进行转移。而以计算机为载体的电子货币进行交易时,需要借助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交易前要先下载或从发行人那里获得专门的软件,通过特殊的软件和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实现电子货币数额的计算和转移。

中国电子货币的应用实例介绍——中银卡

中国电子货币的应用实例介绍—— 中银卡 一、中银卡 (一)中银卡发展过程 1979年10月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与香港东亚银行签订代理东美信用卡业务协议书,并开始办理此项业务。从此,信用卡在中国出现。 1980年1月中国银行与香港南洋商业银行签定代办“发达卡”(Federal Card)业务协议书,发达卡进入中国。 1980年4月中国银行与香港美国运通公司签定代办“美国运通卡”(American Express Card)兑付私人支票业务协议书,国内开办运通卡兑付私人支票业务。 1981年7月中国银行与日本株式会社东京银行和日本株式会社百万信用卡服务公司签署代办“百万信用卡”(Million Card)业务协议书,在国内开办百万卡取现业务。 1981年9月中国银行与香港东亚银行签署代办维萨卡(VISA)和万事达卡(MasterCard)业务协议书,VISA 和MasterCard 进入中国。 1982年7月中国银行与香港南洋商业银行签定发达卡直接购货业务协议书,并在多个商家建立了特约商户关系,使国外信用卡在中国可以进行直接购货。 1982年8月中国银行与百万信用卡公司,日本东海银行

签定百万信用卡直接购货业务协议书。 1982年9月中国银行与香港汇丰银行签定受理VISA和MasterCard直接购货业务协议书,在国内率先开办VISA和MasterCard直接购货业务。 1983年1月中国银行与日本株式会社JCB国际公司,日本三和银行签定了受理JCB信用卡直接购货业务协议书,JCB 卡进入中国。 1983年4月中国银行与香港美国运通公司签署受理美国运通卡直接购货业务协议书。 1983年5月中国银行与香港花旗银行签定了受理大莱卡(Diners Club Card)直接购货业务协议书,开办大莱卡直接购货业务。 1985年初,身处沿海开放特区的中国银行珠海市分行发行了地区性使用的中国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 1986年6月1日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发行地区性使用的信用卡——“长城卡”。(以外汇券为结算货币) 1986年10月中国银行总行作出了在全国中国银行系统推广信用卡业务的决定,并统一命名为“长城信用卡”简称“长城卡”(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自此国内通用的人民币信用卡诞生了。 1987年中国银行在国内首家发行第一版长城提款卡。 1987年3月中国银行加入MasterCard国际组织,成为该组织的主要会员银行。

电子商务对银行的影响

最佳答案 电子商务不仅能使金融业增加收益,增强竞争力,也促进金融机构向全能服务型发展,逐步向网络化金融转变。无疑,商业银行与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将为各自的创新提供更为强大的动力,不仅可以通过借助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包括贷款在内的更多创新服务,也为银行开辟新的发展契机。 电子商务是网络银行产生的商业基础,可以说没有电子商务的发展,就不会有网络银行的兴起。同时,电子商务也将是银行业保持创新的源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日益丰富而价格不断降低,电子商务正反馈网络效应逐渐显现,企业网上商务价值体系的也不断发展成熟。 电子商务不仅能使金融业增加收益,增强竞争力,也促进金融机构向全能服务型发展,逐步向网络化金融转变。无疑,商业银行与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将为各自的创新提供更为强大的动力,不仅可以通过借助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包括贷款在内的更多创新服务,也为银行开辟新的发展契机。 电子商务时代,电子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引发了一场深刻的银行革命。电子银行的发展给传统银行业提出了挑战,同时了给银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它改变了银行现有的结构、银行与客户的关系,并进而对银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电子商务时代银行将能有效地解决内部管理的规范化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银行通过内部网络可加速内部的信息交换,节省办公成本,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将有效地解决银行内部管理的规范化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银行内部的组织机构将更加精简和专业化,调动更加灵活,指挥层次将更少。 电子化的银行是一种开放性的系统,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使得高层管理者与下层员工之间实现流畅的信息流通,高级决策层与下级操作层的联络能力大大加强,担负传递和监督任务的中层管理机构将日渐萎缩。扁平的管理层次使银行业能够实行以市场、效益为导向的灵活发展战略。 2、银行业将大大提高其信息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网络银行的快速信息传输查询功能使得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互通更加迅捷。银行能够快速地了解各家客户的各种信息,确定是否向某企业发放贷款及以何种方式发放多少贷款。由此而来,银行更能兼顾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了银行业针对世界上的每一个客户的需求而适时、适地地提供服务的能力。网络银行的出现提高了银行业的信息服务水平,银行可以更及时、便利地向客户发布有关政策,如利率的调整、汇率的变化、新服务介绍、广告服务等,而且发布信息的表现形式将更加丰富多彩。 随着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信息将可能取代资金而成为金融业最重要的资源。当前,银行业的竞争,从各种意义而言,既是服务手段的竞争,也是电子银行的竞争。哪家银行电子化程度高,则该银行就可做到信息灵,成本低,服务好,在竞争中就能更好地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西方各家银行均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买先进的硬件和软件,并投入巨资用于引进人才和培训人员。据统计,在美国花旗银行每年在电子银行方面的投资极为可观,几乎每年投资都在8.5~9亿美元之间,为其税前利润的一半,占其总资本的0.5%。借助电子银行,各种新的金融工具、金融服务项目不断产生,银行业的服务效率将大大提高。 3、传统的银行竞争格局和发展方式将发生变化

商业银行电子化的风险控制

商业银行电子化的风险控制 银行的电子化发展水平是实施电子化风险控制的基础,我国银行电子化建设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的,90年代进入全面开发应用阶段。其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实现柜点电算化。在此期间,各营业网点初步实现了计算机操作,但这只是手工处理的计算机化,是单纯的手工操作的模拟,主要目的是将营业人员从繁杂的手工记账中解放出来,采用的仍是传统的风险控制手段,并未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化风险控制。第二个阶段是城市综合柜面业务网络系统的推广,实现了以城市为中心的计算机系统区域互联。目前,计算机、通讯技术已在银行柜面业务、清算业务、经营管理和信息服务等领域得到全面应用。企业银行、流动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国际收支申报等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产品不断推出,电子化日益成为各家银行创新产品、抢占市场、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电子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以及商业银行业务安全发展的需要,各商业银行越来越开始关注利用电子化手段对银行的风险进行控制,积极发展银行的电子化风险控制管理系统。在银行的电子化风险控制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 1、对银行电子化风险控制的作用认识不够

在实践中,很多银行和银行的从业人员没有真正意识到银行电子化风险控制是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银行风险控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传统的控制思想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银行内部控制的需要。世界银行业的实践表明,银行业创新与银行业风险加剧一直是国际银行业发展中最为鲜明的特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几乎每一场银行危机及其引发的金融风暴都与银行创新有关。实践证明,只有利用高科技手段不断地对内部控制进行完善,才能防范风险,实现银行业的长远发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对银行电子化风险控制的作用认识不够,存在着“重创新、轻控制”的现象,因此我们应该在银行业发展创新的同时,加大银行电子化风险控制建设的力度。 2、银行电子处理软件系统不利于实施实时控制 我国的银行软件开发历程也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最初人们在设计和开发电子处理系统软件的过程中只是要电脑完成人们指定的功能任务,只重视“计算机如何完成任务”方面的程序设计,对电脑本身运行过程中如何检查的问题没有考虑或考虑较少。后来人们注意到内部控制的要求,设计了账务处理系统之外的审计软件。但是,目前我国各个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利用电子设备和软件程序对银行业务进行审计还仅仅停留在事后审计阶段,对数据在电子系统中的流动过程缺乏实时性的审计监督。因此,各商业银行应更新软件开发思路,

浅论电子货币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

浅论电子货币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 摘要:电子货币作为货币演进的最新形态,与传统货币相比,能够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电子货币取代传统的银行券和硬币作为主要的交易和支付工具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世界性发展趋势。电子货币除了具有货币的一些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其自身从发行到流通这一过程中的一些特有的属性。本文在解析电子货币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子货币对传统银行业的挑战,并就电子货币对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应对电子货币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电子货币银行金融 一、电子货币相关概念解析 20世纪以来,电子商务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作为其支付工具的电子货币也随之产生和发展。电子货币的产生被称为是继中世纪法币对铸币取代以来,货币形式发生的第二次标志性变革,并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应用与发展不仅会影响到电子商务的进行,而且会影响到全球的金融体系。 (一)电子货币的定义 电子货币就是由消费者(及相对的特约商户)占有的,存储在一定电子装置中,代表一定的货币价值的“储值”或“预付价值”的产品。具体而言,这里所讲的电子装置通常包括两种形态:以IC卡为媒质的智能卡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电子货币载体。电子货币的货币价值以数字信息的方式存储在电子装置载体中,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储值卡、智能卡,以及利用计算机络进行支付的货币形态。电子货币不是纸质的,也不像电子资金划拨一样涉及到银行,这种新的货币形态可以离开银行的中介作用,在交易过程中不用同存款发生密切。就其现阶段而言还只是一种新的支付形式,还要以现有存款为基础。 (二)电子货币的特性 1、电子货币是以计算机技术手段为依托,通常以各类电子设备(如智能卡)及计算机存储器为价值载体的货币 电子货币主要有卡类和计算机两种载体。以卡类为载体的电子货币,卡中的芯片能够根据事先存储在里面的程序和外部销售终端或其他设备(如电子钱包)的指令存储和处理信息。借助特殊的设备和终端,卡中代表金钱的信息可以被识别,并且按照指令进行转移。而以计算机为载体的电子货币进行交易时,需要借助个人计算机和互联,交易前要先下载或从发行人那里获得专门的软件,通过特殊的软件和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实现电子货币数额的计算和转移。这种强大

中国电子支付的趋势与未来展望

中国电子支付的趋势与未来展望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支付服务的分工细化正在改变支付服务市场的传统格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创造出新的支付方式,也意味着会产生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不同经济体新型支付方式、服务提供者以及与市场安排相关的安全与效率、公平竞争、消费者保护等政策目标所采取的监督管理方法不尽相同。安全与效率始终都是所有中央银行密切关注的问题。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中央银行鼓励服务提供者尽可能地提高效率。 一、我国电子支付的发展趋势支付通常可以划分为现金支付和非现金支付,而非现金支付还可以分为纸基支付和电子支付。就客户使用的支付服务而言,每类支付也可能涉及多种特定的支付方式和市场安排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纸基支付的电子化处理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电子支付的发展。电子支付是以电子方式进行的支付。它所涉及的支付方式包括各种类型的卡基支付、网络支付等。就卡基支付而言,按发行机构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为银行卡和非银行卡;按物理介质划分,可以分为磁条卡和芯片卡等。由于尚未建立统一的分类标准,关于电子支付的划分还存在交叉。以移动支付为例,它既可以归属到卡基支付也可以归属到网络支付。 在我国电子支付中,银行卡支付和网上支付已经成为主流。截至2008 年上半年,我国银行卡的发卡数量超过16 亿张,环比增长2.2%,同比增长25.4%,是2006 年同期的1.6 倍。银行卡消费初步实现了从“借记卡消费”向“信用卡消费”的延伸。银行卡消费金额(剔除房地产、大宗批发等交易)占社会消费品总额的23.4%。银行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农村地区银行卡业务也得到迅速发展,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成果显著。截至2008 年上半年,共有17 个省(市、自治区)4.5 万个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网点以及 1.5 万个农村地区邮政储蓄银行网点开通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迅速发展必将推动广大农村地区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 近年来,我国网上支付也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2008 年二季度,网上支付业务超过5.9 亿笔,金额逾75 万亿元,同比增长43.9% 和58%。每笔网上支付的平均金额超过了12.7 万元。与票据相比,网上支付在交易笔数、交易金额两个方面都已明显超越(2008年二季度,票据业务2.1 亿笔,金额60 多万亿元,每笔平均金额近30 万元)。这些数字不仅反映了银行业将传统的现金管理业务通过因特网延伸到了客户的办公室所取得的成绩,也反映了银行业与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的合作成果。就我国支付体系发展全局来说,我国电子支付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看,扩大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会拉动支付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因此,电子支付的快速发展必将成为我国支付服务市场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非金融机构第三方电子货币支付服务的挑战 随着对支付清算业务的深入了解与把握,非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逐渐尝试直接提供支付服务。这种情况在多用途储值卡的发展过程中尤为突出。为了吸引更加广泛的客户群体使用多用途储值卡,这类服务提供者还称其为“电子货币”。某些公司甚至将自产自销的“令牌(Token)”命名为“虚拟货币”,模糊了人们关于货币的认识。 从支付服务看,第三方提供的电子货币服务无外乎卡基支付服务和网络支付服务。卡基支付服务主要使用卡中的储值来替代传统的纸币和硬币,因而方便了面对面的小额支付。同样地,基于网络或者软件设计的服务产品,最初主要用来方便开放网络中的小额支付。就非现金支付工具来说,非金融机构提供的电子货币服务仍旧居于补充地位。国际社会从上世纪90 年代中期开始非常关注电子货币的发展。十国集团中央银行支付结算体系委员会还多次组织专家小组进行全球范围内的调研活动。其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对货币政策和铸币税的影响、

谈电子商务促进商业银行服务转型.docx

谈电子商务促进商业银行服务转型(一)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是商业银行在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所开辟的一条新道路。电子商务的不断兴起,使得大多数团体及组织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着不一致的见解。比如,国际商会就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而言,对电子商务有了全新的定义,即电子商务可以很好地实现整个商业活动的目标,促使商业银行具有电子化等特点。从技术方面而言,电子商务是多种技术的统称。不仅如此,美国学者认为,电子商务也可以称作是现代化服务与创新的方法,这样全新的方法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的大量需求。 (二)电子商务的主要特征。与较为传统的电子商务活动相比,现代化电子商务具备诸多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电子商务的虚拟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现今大多数交易方式为电子交易,电子交易的优势便是无须卖家与消费者之间面对面交易。整个交易过程均是在互联网中进行,使得电子商务具有虚拟化的特点。从卖家的角度出发,卖家可以在互联网中发布产品的相关信息,便于消费者浏览,最终实现电子交易的目的。第二,电子商务的跨越时空性。电子商务具有跨越时空性的特点,主要是由于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受到时空的限制,大幅度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经济运行成本。较为传统的商业银行,其服务时间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现代化电子商务的服务时间为二十四小时。所以,电子商务具有跨越时空性的特点。第三,电子商务具有较高的交易效率。因整个交易过程在互联网中进行,并且诸多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探索与购物,电子商

务为众多消费者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同时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购物渠道。 (三)电子商务对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近年来,由于电商购物的方式逐渐呈现出增长趋势,致使商业银行的发展处于劣势。大多数电商是在互联网中进行交易,直接忽视了商业银行与客户的存在,同时也未能重视商业银行与融资客户之间的关系,给商业银行的服务与创新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科学技术的兴旺,促使电子商务俨然已成为广大人民消费的方式,消费者在互联网中的交易,成就了现今的电商与微商,同时为电商所开展的业务奠定了成功的基石。不仅如此,科学技术的成功研发,无疑给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在电子商务环境的影响下,促使大多数商业银行向金融领域转型,为金融业务的开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比如,第三方支付等。受到第三方支付的作用,使得第三方支付在金融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更多的商业银行将运营方向进行转变。综上所述,电子商务对商业银行的服务与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二、“大数据”背景下问题的提出 “大数据”最先被IT业知名机构Gartner提出。一般来说,就是要找出以前收集的数据中忽略的信息,并根据相应的法律,整合相关信息,形成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推测。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大数据”方法将在企业未来的生产决策中展现更加重要的作用。公司的战略发展、产品设计和风险管理与控制领域将通过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商业银行作为依赖信贷和商业风险的重要企业,也将受到“大数

浅谈我国银行业的电子化发展(20201119111657)

浅谈我国银行业的电子化 发展 【摘要】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银行业而言金融电子化的发展水平将决定其生存能力功能创新、网上生存和竞争已经成为未来商业银行的主要特征代表着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银行电子化已经在我国银行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哪家银行电子化程度高哪家银行就能在金融创新中捷足先登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银行业;电子化;信息技术 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银行业而言金融电子化的发展水平将决定其生存能力我国银行从开始使用计算机以来经过了从单机应用到城市综合网络;从储蓄、会计等传统业务应用到代发工资、代收代付公用事业费等中间业务应用;从同城通存通兑到异地通存通兑、电子汇划;从柜台服务到自助银行银行电子化已经在我国银行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 用哪家银行电子化程度高哪家银行就能在金融创新中捷足先登在激烈

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电子化是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推动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先进信息技术的采用极大地提高了银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效率促进了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的不断创新传统的银行经营和服务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电子银行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了全新的“ AAA ”式服务即以任何时间( Anytime )、任何地点 ( Anywhere )、任何方式 ( Anyhow )与客户交换信息和服务突破了时间、空间和方式的限制为客户提供每天24 小时的全天候金融服务金融电子化不仅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 江泽民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指出“ 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贸易方式发展的方向”电子银行是实现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银行一直担当金融中枢的角色最有能力影响其他行业应用电子商务的进程和水平银行应成为电子商务最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电子银行的优势在于其便利、快捷交易成本大大低于传统 银行而且网络技术可以很容易地进行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为网上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年电子银行营销活动实施方案

农村商业银行2013年 电子银行营销活动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行电子银行产品营销,抢占电子银行市场份额,强化营销效果,拓展优质客户,突破业务瓶颈,促进辖各项业务均衡、快速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目标 以推动业务转型和服务“三农”为重点,以综合营销和专题营销为手段,建立多渠道协同发展,各层次广泛覆盖,各产品综合销售的经营模式,进一步增强“黄河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POS终端”、“支付宝卡通”和“短信银行”等产品竞争力和市场渗透力。 1、黄河卡新增发卡张; 2、 3、 二、活动时间 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三、活动内容 进一步完善营销机制,创新营销方式,强力推进规模增长,提高同业占比,同时兼顾质量和效益,开展“开户有礼”、“交易抽奖”、“营销激励”三项活动。 (一)开展“电子银行开户有礼”主题活动

以扩大电子银行客户规模,培养客户自助服务意识,同时带动电子银行客户的渗透率上升为目的。 1、活动对象:网上银行、支付宝卡通、手机银行、短信银行新签约客户。 2、活动规则: (1)活动期间客户签约我网上银行或支付宝卡通,即可免费获赠网银UKEY一个或价值30元礼品一份(符合条件客户只获赠一次)。 (2)短信银行新签约客户免收活动期间的月服务费。 (二)开展“客户电子交易抽奖”主题活动 通过交易抽奖活动,进一步提高电子银行客户的使用意识和自助服务意识,提高渗透率、替代率、动户率和收益率。 1活动对象:网上银行、支付宝卡通、手机银行签约客户。 2、活动规则: (1)对活动期间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支付宝卡通办理资金性交易(动账交易)的个人和企业签约客户,省联社电子银行中心按照客户号进行抽奖。 (2)网上银行和支付宝卡通两类交易合并抽奖,手机银行交易单独抽奖,并分别设置以下奖项: 一等奖5名,价值2000元礼品一份; 二等奖10名,价值1000元礼品一份; 三等奖20名,价值500元礼品一份; 纪念奖50名,价值200元礼品一份。 3、抽奖资格:个人网上银行签约客户活动期内办理资

《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论文分析

《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论文分析 一、选题原因 相关背景 根据老师的要求,我广泛地阅读了刊登在《金融研究》上的有关中央银行的很多文献,本来选取了刘锡良的《从独立走向合作—中央银行未来发展趋势》和孙凯的《关于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探讨》,准备通过这两篇文章相对应进行分析和评述老师课上强调的很重点的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课题,来完成我的这份作业。不过刚刚过去的11.11给我带来了很大震撼的同时,给了我灵感和启发。 现实意义 前两日落下帷幕的淘宝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刚刚落下帷幕,而阿里“双十一”交易额突破1亿只用了55秒;达到10亿用了6分7秒;50亿用了38分钟,最终的统计数额显示阿里当日总交易额达到350.19亿。这些数字让我非常震惊,我认识到我大一的时候正好是第一届的双十一(其实应该是三个十一:11.11.11),而当时网购并没有被大众如此青睐。但是只是经过了屈指可数的几年,电子交易竟已经如此深入人心,传统百货的生存压力不言而喻,而电子货币似乎也即将成为不可小看的领域。 理论意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无论是大额支付还是零售贸易,电子商务交易量都是急剧增加, 而这种趋势则会为我们的社会带来很多改变。其中,我比较关注作为一种基于网络的支付结算工具——电子货币的发展。同时因为电子货币产生的目的在于替代交易支付中的现金, 所以其对中央银行的影响就显得更为突出。因此,我选择了尹龙在2000年第四期《金融研究》上发表的《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这篇论文。 由于他的参考文献都是外国文献,而我通过在外国读书的同学只找到了一篇,因此我又参考了他在《金融研究》上发表的另外两篇文章,分别是《对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与监管问题的研究》和《货币性质的再认识与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作为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二、论文框架 本文首先谈到伴随电子商务而出现的电子货币是货币形式发生的第二次标志性变革。而这次变革直接对现有体系提出了挑战,对中央银行产生了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在此之后,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电子货币的相关概念;电子货币对央行地位的影响;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电子货币的风险及监管和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的问题。而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 电子货币的相关概念

电子货币的现状与未来概要

电子货币的现状与未来 电子货币作为货币的一种新形式的发展,一个新的经济名词,近几年已逐渐广泛地用于人们的经济生活中。电子货币从实验室脱颖而出而走向市场至今已将近20年,虽然在整个支付系统中仅占微小的份额,但电子货币的发展前景仍是不容小嘘的。现在就让我们逐步走近这个即熟悉又陌生的领域,去探知认识电子货币的昨天今天和未来。 电子货币的概念 美国后现代小说家William Gibson在其1984年出版的小说Neuromancer中首次提出了Cyberspace的概念,以及这一未来空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他指 出:“Cyberspace是人们和银行打交道的地方。它事实上已是银行保存你的钱财之处,因为Cyberspace的一切都是直接的电子交换。” 电子货币就是这种电子交换的载体。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有关电子货币的定义至今尚未统一。不过一般来说,是指在电子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在交易或消费过程中充当“支付”职能的货币替代品。国际清算银行(BIS1996年10月的报告和欧洲央行(ECB1998年的报告较具代表性的体现了电子货币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由电子存储的货币价值; 代表向发行者的索偿权; 具有一定的储值上限; 可在发行者业务系统之外广泛用于支付; 在支付过程中无卷入银行账户或发行系统的必要。 电子货币优势所在

尽管电子货币尚未深入人心,但它确实已经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电子货币的存在与发展有它的意义与优势所在。 (1电子货币在交易和消费是十分方便,它不必使用现金支付,省却了数钞的麻烦,支付方式甚至不必面对面。 (2电子货币的使用十分安全。使用电子货币就不必为身上带有巨额现金而提心吊胆。即使银行卡丢失,也可挂失,没人能侵害持卡人的利益。 (3电子货币具有通用的职能。如入了国际组织网络的银行卡以及互联网上通用的电子钱包,不受地域国界的限制,可在全球通用,出国就不必先换外币,省却了许多麻烦。 (4另有一项附带的优点,即是电子货币的使用增加了社会效益。它减少了现金流通量,从而减免了对钞票的印刷、保管、押运、兑换、回笼等麻烦,能大量降低成本,提高社会效益,给社会和个人带来更多的便利。 电子货币的现状 目前,对电子货币的使用情况尚无全面统计。欧洲央行从1996年开始通报硬件电子货币的流通。一年以后,软件电子货币也被纳入统计之列。硬件电子货币的使用规模在过去7年半间增长了140倍,至2003年6月达2.8亿欧元。然而,与其它非现金货币相比,硬件电子货币只占非现金支付量的0.2,尚处于小规模发展阶段。软件电子货币的使用,在规模上更是微不足道。 经过10多年发展,电子货币在整个支付系统中仅占微小份额这一事实,令急于宣 告电子货币时代到来的人们大失所望。但对了解电子货币的微型付款属性的人来说,这些尚属意料之中。事实是,物理现金与钱夹均未消失,但人们正逐渐认识到生活质量可以通过减少等待取款付款、寻找购物停车位、凑零钱付停车费等等得以提高。看来,更为重要的是电子货币所带来的付款文化上的变化。 电子货币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发展电子商务平台战略研究

商业银行发展电子商务平台战略研究 目录 商业银行发展电子商务平台战略研究 (1) 第一章绪论 (2)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2) 研究方法 (2) 第二章商业银行电子商务业务概述 (2) 2.1 传统电子商务的概述 (2) 2.2商业银行电子商务的现状 (3) 2.3商业银行发展电子商务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3) 第三章商业银行在电子商务竞争中的SWOT分析 (4) 3.1 SWOT 分析和阐述 (4) 3.2 银行商城的优势 (5) 3.3 银行商城的劣势 (5) 3.4 银行商城的机遇 (5) 3.5 银行商城的威胁 (6) 第四章商业银行发展电商战略目标 (6) 4.1 大数据系统的建立 (6) 4.2 实现互联网金融创新和转型 (7) 4.3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 (7) 第五章银行发展电商存在的问题 (7) 5.1 金融脱媒加剧 (7) 5.2 机制体制的局限 (8) 5.3 用户体验服务亟待提升 (8) 5.4、人才与经验的缺失 (8) 第六章、商业银行发展电商的战略措施 (9) 6.1 加强跨界联盟 (9) 6.2 加速银行体制改革,提升工作效率 (9) 6.3 发挥银行金融优势,建设差异化电商平台 (10) 6.4 积极做好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10)

第一章绪论 研究背景 以前,银行处于电子商务产业的最末端,处于明显被边缘化的地位。甲方是支付宝,乙方是银行,支付宝依靠市场优势,对银行的叫价能力极强,支付交易手续费被支付宝压到3‰甚至更低。而银行在线下刷卡的交易手续费可以高达3%,这是银行信用卡的一块重要收入。 所以如果是银行的用户在自己平台上买东西,由银行去带客户前往不同的商家,就不会被第三方支付机构挤压了。 其实“支付业务”都还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是,整个这笔交易中,银行能够掌握交易数据。 以前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普遍不向银行提供交易明细。举个例子,银行只知道自己的用户在支付宝花了150块钱,但它根本不知道这150块是买了什么东西。而这些数据,正是阿里云的核心价值。所有银行都知道,用户数据决定了未来的生存竞争力,何况这个用户本来也是自己的持卡用户。这是银行有动力用现在这种模式做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的根本原因。 研究意义 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取决于信息流、物流、现金流三个方面共同协同作用,就目前商业银行发展电子商务而言,其虽然有现金流的明显优势,但在信息流、物流上尚无法与京东、阿里巴巴相竞争,越来越多商业银行推出自己的电商平台,可仍存在定位不清晰,业务模式未成熟的情形。因此,本文通过对银行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和传统电商业进行分析比较,一方面为银行发展电商明确战略定位提供一定的建议,另一方面对银行发展电商的业务切入点进行深入探讨。 研究方法 本文将对国内传统电商业与银行发展电子商务进程进行阐述,通过分析商业银行发展电商的战略目标、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三步对其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并通过SWOT分析得出银行发展电商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此对银行电商的业务模式选择提供意见和建议。 第二章商业银行电子商务业务概述 2.1 传统电子商务的概述 广义而言,电子商务是指以电子设备为媒介进行的商务活动;狭义而言,电子商务是指基于服务器和浏览器的方式,在互联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在全球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买卖双方不见面地而进行各种商务活动,并实现消费者的网上交易、商户之间的网上买卖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商务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创新型商业运作模式。可以说电子商务是利用微电脑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进行的商务活动。 根据交易中参与对象的不同,通常将电子商务分为 3 种模式,即:B2B

农村商业银行年电子银行营销活动实施方案

农村商业银行年电子银行营销活动实 施方案

农村商业银行 电子银行营销活动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行电子银行产品营销,抢占电子银行市场份额,强化营销效果,拓展优质客户,突破业务瓶颈,促进辖各项业务均衡、快速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目标 以推动业务转型和服务“三农”为重点,以综合营销和专题营销为手段,建立多渠道协同发展,各层次广泛覆盖,各产品综合销售的经营模式,进一步增强“黄河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POS终端”、“支付宝卡通”和“短信银行”等产品竞争力和市场渗透力。 1、黄河卡新增发卡张; 2、 3、 二、活动时间 1月1日— 12月31日 三、活动内容 进一步完善营销机制,创新营销方式,强力推进规模增

长,提高同业占比,同时兼顾质量和效益,开展“开户有礼”、“交易抽奖”、“营销激励”三项活动。 (一)开展“电子银行开户有礼”主题活动 以扩大电子银行客户规模,培养客户自助服务意识,同时带动电子银行客户的渗透率上升为目的。 1、活动对象:网上银行、支付宝卡通、手机银行、短信银行新签约客户。 2、活动规则: (1)活动期间客户签约我网上银行或支付宝卡通,即可免费获赠网银UKEY一个或价值30元礼品一份(符合条件客户只获赠一次)。 (2)短信银行新签约客户免收活动期间的月服务费。 (二)开展“客户电子交易抽奖”主题活动 经过交易抽奖活动,进一步提高电子银行客户的使用意识和自助服务意识,提高渗透率、替代率、动户率和收益率。 1活动对象:网上银行、支付宝卡通、手机银行签约客户。 2、活动规则: (1)对活动期间经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支付宝卡通办理资金性交易(动账交易)的个人和企业签约客户,省联社电子银行中心按照客户号进行抽奖。 (2)网上银行和支付宝卡通两类交易合并抽奖,手机银行交易单独抽奖,并分别设置以下奖项:

电子货币对货币理论的影响

浅析电子货币对货币理论的影响 摘要:电子货币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对现有货币金融体系提出了挑战。通过对电子货币在货币理论中的定位为基础,分析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货币需求、传导机制和金融控制等都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制定应具有前瞻性,深入研究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是制定电子货币时代货币政策的必然要求。 关键字:电子货币,货币理论,货币政策 电子货币是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化设备及各种交易卡为媒介,应用计算机技术,将电子数据储存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电子信息传递,实现流通与支付功能的货币形式。电子货币的发展减少了公众对央行基础货币的需求,这就势必削弱以往货币政策的效果,甚至可能使其失去作用。因为这种货币政策以基础货币为主要调控对象。但实际上,只要央行将调控重点转移到利率上来,货币政策仍有很大的用武之地。我国电子货币的使用在短期中可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因为,货币漏损率和超额准备率的下降,可以提高货币乘数。而长期中货币数量调控的效果也会下降,所以我们也要尽早做好向利率调控转轨的准备。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电子货币作为货币流通现代化的产物,在提高金融体系运转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电子货币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对传统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产生了巨大冲击,必须加强电子货币监管,全面推进货币改革。 一、电子金融的业务范围 (一)电子银行 1、电子银行业务概述 电子银行是一种新型的银行服务方式或渠道,客户不需要到银行网点,只要通过电脑、电话、手机、 ATM 、 POS 等电子终端,就可以方便地获得账户查询、转账汇款、缴费、网上购物、外汇买卖、国债、基金、保险、股票等等多方位的金融服务。一般来讲,电子银行家族成员包括自助银行、家庭银行、企业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 自助银行以ATM、CRS、DCD及POS机为主,体现在客户可以自行选择和操作机器设备进行自我服务。这种服务方式1972年3月起源于美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