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用舞弊三角理论分析美国世通案

用舞弊三角理论分析美国世通案

用舞弊三角理论分析美国世通案
用舞弊三角理论分析美国世通案

用舞弊三角理论分析美国世通案

一、舞弊三角理论的基本原理

关于企业舞弊行为的成因,理论界提出了企业舞弊形成的三角理论、GONE理论和企业舞弊风险因子理论等许多著名的理论。该理论由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ACFE)的创始人、现任美国会计学会会长史蒂文·阿伯雷齐特提出,他认为,企业舞弊的产生是由压力、机会和自我合理化三要素组成,就像必须同时具备一定的热度、燃料、氧气这三要素才能燃烧一样,缺少了上述任何一项要素都不可能真正形成企业舞弊。压力可能是经营或财务上的困境以及对资本的急切需求,机会可能是宽松的或松懈的控制以及信息不对称,而自我合理化则可能是“我只是向公司借而不是偷” 、“ 我们只是为了暂时渡过困难时期” 、“ 我的出发点是为了一个很好的愿望”等。舞弊三角中的三个因素是两两相互作用的。

企业舞弊产生的原因是由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组成的,这三者也是美国最新的反舞弊准则(SAS No.99)提醒注册会计师应该关注的舞弊产生的主要条件。压力要素是企业舞弊者的行为动机。刺激个人为其自身利益而进行企业舞弊的压力大体上可分为四类:经济压力,恶癖的压力,与工作相关的压力和其他压力。机会要素是指可进行企业舞弊而又能掩盖起来不被发现或能逃避惩罚的时机,主要有六种情况:缺乏发现企业舞弊行为的内部控制,无法判断工作的质量,缺乏惩罚措施,信息不对称,能力不足和审计制度不健全。真正形成企业舞弊还有最后一个要素——借口(自我合理化),即企业舞弊者必须找到某个理由,使企业舞弊行为与其本人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相吻合,无论这一解释本身是否真正合理。企业舞弊者常用的理由有:这是公司欠我的,我只是暂时借用这笔资金、肯定会归还的,我的目的是善意的,用途是正当的,等等。

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缺少任何一项要素都不可能真正形成企业舞弊行为。

二、美国世界通信公司的舞弊三要素

(一)压力因素

在美国世界通信案件中,公司管理层的压力从何而来?从其发展过程看,世界通信公司成立于1983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成为美国的第二大长途电信营运商(仅次于1877年成立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世界通信的成功应归功于其创始人本纳德·埃伯斯在收购兼并方面的禀赋以及首席财务官司考特D·苏利文。从1983年成立至2001年,世界通信共完成了65项重大收购兼并。2002年7月21申请破产保护前,世界通信是一个业务范围覆盖65个国家,拥有85000名员工、1000多亿美元资产、350多亿美元营业收入,为2000多万个人客户和数万家公司客户提供语音话务、数据传输和因特网服务的超大型跨国公司。在90年代,电信市场竞争激烈异常,公司力求壮大资本实力,保持技术更新,扩大电信网络设施,为实施收购兼并等,实行外延扩张策略,最后,铤而走险,不惜采用会计造假手法,以迎合华尔街对世通公司的盈利预测。(二)机会因素

公司管理层在具备舞弊动机时,在何种情形下造就了舞弊机会?世通公司董事会下设三个专门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提名委员会主要是根据埃伯斯的请求,决定其他两个专门委员会的人选,令人费解的是审计委员会基本上名存实亡。审计委员会的职责主要涉及会计和审计。但其成员中居然没有一个委员有会计、审计专业背景,其成员全部由非专业人士组成,这样的审计委员会对世通的会计审计进行监督的效果可想而知。再者,世通公司的内部控制中存在着内部审计不直接向审计委员会负责,而直接接受首席财务官苏文利的领导,缺乏最起码的独立性,加大了内部审计部对世通进行会计监督的难度,同时,剥夺了内部审计部对财务审计的权力,内部审计主要从事经营绩效审计和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内部财务审计的职能外包给安达信,财务会计的双重审计监督被弱化为单一审计监督。由于世通公司治理机制中所存在的缺陷,致使埃伯斯、苏文利之流的造假阴谋屡屡得逞。

(三)借口因素

管理层下令进行会计舞弊是为了符合先前向投资大众提供的盈利预测,因为这样能够提升公司的形象和信誉,有利于在与其竞争对手竞争中不处于下风。一般情况下,接受此类命令的部门领导以管理层命令需要被服从为借口指令下级人员进行操作,对于结果漠不关心,具体进行舞弊操作的财务人员也是因为接到上级的命令而为,即使缺乏必要的会计凭证作为依据。

三、启示

从我国目前发生的许多企业贪污受贿案中不难看出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型式、所处地位都存在着一些弊端,以及实施的全员劳动聘任制、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对美国世通案的研究有着现实意义。根据阿伯雷齐特教授提出的舞弊三角理论,舞弊要发生,三要素缺一不可。只要有效控制其中的任意一环,就有可能防范舞弊于未然。

首先,从压力因素出发,世通公司的会计造假是因为管理当局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和经营规模的必然结果。因此,防范公司舞弊势必要要求公司平稳健康发展,具备充足的资金和相应的人才着手进行扩张和多元化,警慎对待公司发展计划,而非以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使得公司承受巨大的财务压力。

再次,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是确保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内部制度安排,其关键通常包括董事会运作效率和内部控制结构。由世通公司治理机制的缺陷可知,建

立健全内部控制有助于防舞纠错,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根据我国目前企业发展状况,企业内部加强查处力度,如建立奖励举报制度和加强对会计事务所审计业务的合规性抽查。同时,可以从外部出发,监管机构要保证自身的独立性,对于有关人员和机构进行必要的惩处,起到警示作用。目前,我国证监会已制定一系列相关规则并不断修订,加强控制力度。

再次,自我合理化是企业舞弊者的心理安慰,缘于其未把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做区分。作为上市公司,世通公司管理层所做决定出发点必然应是考虑所有股东的利益,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因此,企业管理者转变个人观念,树立公众公司的理念。同时,企业内部应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可只依指令而行。

舞弊三角理论

舞弊三角理论 舞弊的危害不言而喻,其产生也具有一定的原因。对于舞弊成因的分析,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ACFE)的创始人、现任美国会计学会会长史蒂文·阿伯雷齐特(W.Steve Albrecht)提出,企业舞弊的产生是由压力(Pressure)、机会(Opportunity)和自我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三要素组成,就像必须同时具备一定的热度、燃料、氧气这三要素才能燃烧一样,缺少了上述任何一项要素都不可能真正形成企业舞弊。压力可能是经营或财务上的困境以及对资本的急切需求。机会可能是宽松的或松懈的控制以及信息不对称。而自我合理化则可能是“我只是向公司借而不是偷”、“我们只是为了暂时渡过困难时期”、“我的出发点是为了一个很好的愿望”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从舞弊三角理论解析舞弊现象——巴林银行舞弊案的反思等。 舞弊三角中的三个因素是两两相互作用的。企业要想降低舞弊发生的概率就必须想办法同时降低这三个因素。这也是本文所要思考的问题。机会因素——是指企业舞弊行为能够被掩盖起来不被发现而逃避惩罚的可能性。舞弊之所以存在,客观上是因为存在舞弊的机会,即内部控制存在漏洞(内控缺失、内控失效、高管人员逾越内控等)。主要有六种情况:缺乏发现企业舞弊行为的内部控制,无法判断工作的质量,缺乏惩罚措施,信息不对称,能力不足和审计制度不健全。1. 法国兴业银行舞弊案 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员利用制度漏洞,越权交易期货导致公司亏损72

亿美元。在法国兴业银行舞弊案中扮演关键角色的是交易员科维尔(Kerviel)。科维尔最初是在后台管理部门工作的。他对兴业银行的后台管理极为熟悉,这为他隐瞒自己的巨额仓位提供了方便。他利用了制度的漏洞最终酿成了这一惨剧的发生。 2. 日本大和银行舞弊案 日本大和银行债券投资案:1995年9月,因为交易员井口俊英违规在账外买卖美国联邦债券,造成11亿美元的巨额亏损,相当于大和银行1/7的资产。在舞弊案发生后,为了掩盖这笔巨额亏损,井口在11年内伪造了3万多笔交易记录,如此长时间和涉及如此大金额的伪造文件在11年后才被发现。其原因正是由于当时银行并没有取消其债券保管和监督的工作权限。这种局面下,井口在银行中实际上同时垄断了债券交易和监督工作。大和银行的松散管理给了井口可乘之机,这个管理漏洞导致的操作风险最终东窗事发。

世通公司财务舞弊案

世通公司财务舞弊案 世界通信公司成立于1983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成为美国的第二大长途电信营运商(仅次于1877年成立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如果不是司法部在2001年否决了世界通信与斯普瑞特(Srint)公司的合并方案,他很可能成为美国电信业的龙头老大)。世界通信的成功应归功于其创始人本纳德·埃伯斯(Bernard J. Ebbers)在收购兼并方面的禀赋以及首席财务官司考特D·苏利文(Scott D. Sullivan)。从1983年成立至2001年,世界通信共完成了65项重大收购兼并。 2002年7月21申请破产保护前,世界通信是一个业务范围覆盖65个国家,拥有85000名员工、1000多亿美元资产、350多亿美元营业收入,为2000多万个人客户和数万家公司客户提供语音话务、数据传输和因特网服务的超大型跨国公司。 首先发现世界通信财务舞弊的是内部审计部的副总经理辛西亚·库伯(Cynthia Cooper),2002年末被评为《时代》杂志一年一度的新闻人物(此外,还有安然公司的雪伦·沃特金斯(Sherron Watkins)和联邦调查局的柯琳·罗莉(Coleen Rowley))

2002年2月8日,世通降低了2002年度的收入和盈余预测,并计划在第二季度计提150至200亿元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月12日,SEC正式对世界通信的会计处理立案稽查;4月3日,世界通信宣布裁员10%(8500名);4月30日,世界通信的创始人本纳德·埃伯斯(Bernard J. Ebbers)因卷入4.08亿美元贷款丑闻而辞去首席执行官职务;5月9日,穆迪斯(Moody, s)和菲奇(Fitch)等信用评级机构将世界通信债券的信用等级降至“垃圾债券”级别;6月5日,再次裁员20%(17000名);6月20日,因资金周转紧张,推迟了优先股的股息支付;6月24日,世界通信的股价跌破一美元(1999年6元最高股价增达到64.50美元)。6月25日傍晚,上任不到两个月的首席执行官约翰·西择摩尔(John Sidgmore)宣布:内部审计发现,2001年度以及2002年第一季度,世界通信公司通过将支付给其他电信公司的线路和网络费用确认为资本性支出,在五个季度内低估期间费用、虚增利润38.52亿美元。世界通信的股票交易被纳斯达克紧急停牌三天,复排的第一个交易日,股价跌至0.06美元(前一日的股价跌至83美分)。许多美国主流媒体将世界通信的英文缩写“Word Com”改为“Word Con”(世界骗局),正在加拿大进

舞弊三角理论

关于企业舞弊行为的成因,理论界提出了企业舞弊形成的三角理论、GONE理论和企业舞弊风险因子理论等许多著名的理论。该理论由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ACFE)的创始人、现任美国会计学会会长史蒂文·阿伯雷齐特(W.Steve Albrecht)提出,他认为,企业舞弊的产生是由压力(Pressure)、机会(Opportunity)和自我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三要素组成,就像必须同时具备一定的热度、燃料、氧气这三要素才能燃烧一样,缺少了上述任何一项要素都不可能真正形成企业舞弊。压力可能是经营或财务上的困境以及对资本的急切需求。 综述: 企业舞弊产生的原因是由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组成的,这三者也是美国最新的反舞弊准则(SAS No.99)提醒注册会计师应该关注的舞弊产生的主要条件。 压力要素: 1.压力要素是企业舞弊者的行为动机。刺激个人为其自身利益而进行企业舞弊的压力大体上可分为四类:经济压力,恶癖的压力,与工作相关的压力和其他压力。 机会要素: 2.机会要素是指可进行企业舞弊而又能掩盖起来不被发现或能逃避惩罚的时机,主要有六种情况:缺乏发现企业舞弊行为的内部控制,无法判断工作的质量,缺乏惩罚措施,信息不对称,能力不足和审计制度不健全。

借口要素: 3.在面临压力、获得机会后,真正形成企业舞弊还有最后一个要素--借口(自我合理化),即企业舞弊者必须找到某个理由,使企业舞弊行为与其本人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相吻合,无论这一解释本身是否真正合理。企业舞弊者常用的理由有:这是公司欠我的,我只是暂时借用这笔资金、肯定会归还的,我的目的是善意的,用途是正当的,等等。 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缺少任何一项要素都不可能真正形成企业舞弊行为。

世通财务舞弊手法透视(1)

世通财务舞弊手法透视(1)

世通财务舞弊手法透视 世通虚构了近百亿美元利润,在造假金额上创下记录,但其造假手段并不高明。根据目前已披露的资料,世通的财务舞弊手法大致有以下五种类型。 一、滥用准备金,冲销线路成本 滥用准备金科目,利用以前年度计提的各种准备(如递延税款、坏账准备、预提费用)冲销线路成本,以夸大对外报告的利润,是世通的第一类财务舞弊手法。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和司法部已经查实的这类造假金额就高达16.35亿美元。 2000年10月和2001年2月,在审阅了2000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的财务报表后,苏利文认为线路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偏高,体现的利润达不到华尔街财务分析师的盈利预期,也不符世通先前向投资大众提供的盈利预测。为此,首席财务官苏利文下令主计长迈耶斯和会计部主任耶特斯将第三和第四季度的线路成本分别调减(贷记)8.28亿美元和4.07亿美元,并按相同金额借记已计提的递延税款、坏账准备和预提费用等准备金科目,以保持借贷平衡。这类造假手法使世通2000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对外报告的税前利润分别虚增了8.28亿美元和4.07亿美元。

2001年第三季度,为了使该季度对外报告的利润达到华尔街的盈利预期,苏利文勒令无线通信部门将已计提的4亿美元坏账准备与线路成本相互冲销。此举虚增了2001年第三季度的税前利润。 上述会计处理既无原始凭证和分析资料支持,也缺乏签字授权和正当理由。迈耶斯、耶特斯、贝蒂(管理报告部主任)和诺曼德(子公司会计主管)虽然知道这些账务处理缺乏正当理由,也不符合公认会计准则,但最终还是屈从于苏利文的压力,参与造假。 二、冲回线路成本,夸大资本支出 世通的高管人员以“预付容量”为借口,要求分支机构将原已确认为经营费用的线路成本冲回,转至固定资产等资本支出账户,以此降低经营费用,调高经营利润。sec和司法部已查实的这类造假金额高达38.52亿美元。 2001年4月,苏利文在审阅了第一季度的财务报表后,发现线路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仍居高不下。苏利文、迈耶斯和耶特斯商量对策时均意识到,继续沿用2000年度的造假花招,以准备金冲销线路

从舞弊三角理论视角分析企业财务造假

□湖北省优秀期刊 □·12·2014.3从舞弊三角理论视角分析企业财务造假——以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为例 叶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武汉430073) 【摘要】本文以万福生科为例,从舞弊三角理论的压力、机会、借口三个角度分析我国企业财务造假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缓解舞弊压力、减少舞弊机会、消除舞弊借口三个方面防范企业财务造假的对策。 【关键词】舞弊三角压力机会借口财务造假 一、舞弊三角理论概述 舞弊三角理论最早是由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的创始人史蒂文·阿伯雷齐特(W.Steve Albrecht)提出来的。他在该理论中的主要观点就是:企业舞弊由三要素即压力、机会和借口或自我合理化构成。 压力是舞弊产生的根源,也是直接的利益驱动因素。企业舞弊的压力主要表现为融资需求,为了满足上市条件、募集更多的资金,实力不足的企业往往动歪脑筋粉饰财务报表甚至造假。机会是指企业进行舞弊之后将舞弊行为掩盖,使其不被发现或者能够逃避避免处罚的时机。借口是舞弊者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并没有违反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所寻找的理由。 二、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福生科),是一家从事稻米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也是我国“稻米精深加工第一股”。该公司将“信为人之本,德为商之魂”作为核心价值观,然而在2011年9月登陆创业板之后的一年时间内就被发现财务造假,被称为“创业板造假第一股”。下面,本文以万福生科为例,运用舞弊三角理论分析企业财务造假的形成因素。 (一)压力 1.经营困境导致的资金压力。近两年来稻米精深加工行业由于遭遇了产能过剩且产能利用率低的危机,以致万福生科积压了大量的存货,产能过剩却无法将产品销售转化为收入;加上万福生科所提出的“实施稻米精深加工及副产物高效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生产模式”需要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两方面原因导致企业在资金方面严重短缺,资金链面临断裂的危机。 2.各方面给予的业绩压力。企业上市之后受到了来自各方面包括各种监管机构、证券公司、投资者等的监督,业绩上面临的压力很大;同时市场对上市公司有业绩上的要求,如果连续亏损甚至净资产为负值,公司就将被ST甚至退市。可见,业绩上企业面临较大的压力。 3.限售解禁的巨大利益。由于企业即将迎来上市之后首次限售流通股解禁机会,在巨大的个人利益驱动下,万福生科的实际控制人龚永福和其妻子(公司第二大股东杨荣华)选择了继续铤而走险,通过财务造假来维持公司股价,以获取解禁减持收益。 (二)机会 1.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税收等方面的考虑,积极地支持企业上市。在万福生科登陆创业板之前,它所在的常德市在公司上市方面处于停滞状态,而其所在的桃源县则更是从未出现过上市公司,万福生科的上市无疑将极大地提升这些地方政府的政绩,带动地方的经济发展。据悉,自2008年年底,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三级政府便开始为万福生科的上市打点关系、疏通道路。 2.各中介机构的不当行为也促成了万福生科的造假上市。保荐机构,譬如涉及此次事件的平安证券受巨大的保荐上市佣金诱惑,忽略了风险控制和社会责任,盲目将企业包装上市。而会计师事务所和法律机构也受到自身利益的驱使,纵容了万福生科的舞弊行为。 3.高科技概念的掩护。万福生科凭借着其“稻米精深加工”的高科技外衣,得以轻松地获得政府的高额补贴和税收优惠。这使得它在2008~2011年共虚构1.6亿元的净利润之后,可以承受并不高的税负,使其造假没有在第一时间暴露;而且由于其属于一个科技新兴产业,各方面尚未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监管机制,使得万福生科财务造假上市的行为有了可趁之机。 4.内部环境提供的机会。万福生科的实际控制人兼总经理龚永福和其妻子杨荣华共同持有的股份占公司股

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

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 财务舞弊与美国上市公司如影随形 作为世界上财务监管最为完善的国家,美国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但安然、世通等世纪丑闻发生后,世界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美国的上市公司。事实上,美国上市公司在财务上做手脚并非从安然才开始的,美国上市公司的舞弊丑闻在华尔街算不上新闻,只是这些舞弊事件在影响上逊于安然、世通等巨无霸公司,所以没有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安然事件前,美国投资者对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一直持保留态度,因为华尔街频频爆出财务舞弊丑闻。以下撷取美国上市公司近10年中的几个典型舞弊案例。 美国上市公司典型舞弊案及特征 1 从存货做文章 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所以存货高估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美国法尔莫公司利用存货舞弊的手法比较典型。法尔莫公司是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连锁药店。法尔莫的发展速度远超同行,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法尔莫从一家药店发展到全国300余家药店。但这一切辉煌都是建立在通过存货资产造假来制造虚假利润的基础上,法尔莫公司的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了破产。 法尔莫公司的创始人莫纳斯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为了把他的小店扩展到全国,他实施的策略是通过提供大比例折扣来销售商品。莫纳斯把并不盈利且未经审计的药店报表拿来

后,用笔为其加上并不存在的存货和利润,这种夸张的造假让他在一年之内骗得了足够收购8家药店的资金。 在长达10年的过程中,莫纳斯精心设计、如法炮制,制造了至少5亿美元的虚假利润。法尔莫公司的财务总监对于低于成本出售商品的扩张方式提出质疑,但是莫纳斯坚持认为只要公司发展得足够大就可以掩盖住一切。所以,在多年中,法尔莫公司都保持了两套账簿,一套应付外部审计,一套反映真实情况。 法尔莫公司的财务魔术师们造假手法是:他们先将所有的损失归入一个所谓的“水桶账户”,然后再将该账户的金额通过虚增存货的方式重新分配到公司的数百家成员药店中。他们仿造购货发票、制造增加存货并减少销售成本的虚假记账凭证、确认购货却不同时确认负债、多计或加倍计算存货的数量。 财务部门之所以可以隐瞒存货短缺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只对300家药店中的4家进行了存货监盘,而且他们会提前数月通知法尔莫公司他们将检查哪些药店。管理人员随之将那4家药店堆满实物存货,而把那些虚增的部分分配到其余的296家药店。如果不进行会计造假,法尔莫公司实际早已破产。 审计机构为他们的不够谨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项审计失败使会计师事务所在民事诉讼中损失了3亿美元。而对于法尔奠公司来说,不可避免是一场牢狱之灾。财务总监被判33个月的监禁,莫纳斯本人则被判入狱5年。 2 利用并购机会操纵“准备”科目 泰科公司始创于1960年,1973年,泰科在纽约证交所上市。泰科的经营机构遍布100多个国家,雇佣了26万员工,2003年营业额超过300亿美元。

从舞弊三角理论的视角解析内部审计与舞弊防范

从舞弊三角理论的视角解析内部审计与舞弊防范「内容提要」舞弊三角理论将压力、机会和借口作为舞弊形成的三个因素。本文从舞弊三角理论三因素角度,结合内部审计实践来解析内部审计在舞弊防范中的职能和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防范舞弊的对策方法,进一步探讨促进内部审计在舞弊防范方面的功能。 「关键词」舞弊,舞弊三角理论,内部控制,舞弊审计 一、舞弊和舞弊三角理论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1993年发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指出,舞弊包含一系列故意的不正当和非法欺骗行为,这种行为是由一个组织外部或内部的人来进行的。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6号-舞弊的预防、检查与报告》(以下简称《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6号》)中所称的舞弊,是指组织内、外人员采用欺骗等违法违规手段,损害或谋取组织经济利益,同时可能为个人带来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舞弊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原因。对于舞弊成因的分析,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

会创始人,曾任美国会计学会会长的Albrecht教授提出了著名的舞弊三角理论。该理论认为舞弊产生有三个因素,即压力、机会和借口。压力因素,是舞弊者的一种行为动机。机会因素,是指企业舞弊行为能够被掩盖起来不被发现而逃避惩罚的可能性。舞弊之所以存在,客观上是因为存在舞弊的机会,即内部控制存在漏洞。例如,如果存在一个实施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环境,那么被审计单位发生舞弊的概率就会大增。借口因素,是指舞弊者舞弊的合适理由。舞弊者的道德、品质、价值观,会促使其主动犯错,并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借口,使之合理化。产生舞弊的这三个因素之间并不是缺一不可的关系,在任何一种情形下,被审计单位都有可能发生舞弊。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舞弊审计准则SASNo.99中就详细描述了舞弊环境存在的上述三个特征因素,并要求审计人员从这三个方面关注舞弊风险因素。 二、内部审计在舞弊防范中的职能 内部审计在舞弊防范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与内审部门在企业组织结构中的地位和职能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大致有以下三种组织形式:一是隶属于董事会,在这种体系下,内审机构可以对公司行政机构进行监督和检查,权限

舞弊三角论

舞弊三角论 舞弊三角论 编辑本段舞弊三角论要素分析 综述企业舞弊产生的原因是由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组成的,这三者也是美国最新的反舞弊准则(SAS No.99)提醒注册会计师应该关注的舞弊产生的主要条件。 压力要素 1.压力要素是企业舞弊者的行为动机。刺激个人为其自身利益而进行企业舞弊的压力大体上可分为四类:经济压力,恶癖的压力,与工作相关的压力和其他压力。机会要素 2.机会要素是指可进行企业舞弊而又能掩盖起来不被发现或能逃避惩罚的时机,主要有六种情况:缺乏发现企业舞弊行为的内部控制,无法判断工作的质量,缺乏惩罚措施,信息不对称,能力不足和审计制度不健全。在面临压力、获得机会后, 借口要素 3.真正形成企业舞弊还有最后一个要素——借口(自我合理化),即企业舞弊者必须找到某个理由,使企业舞弊行为与其本人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相吻合,无论这一解释本身是否真正合理。企业舞弊者常用的理由有:这是公司欠我的,我只是暂时借用这笔资金、肯定会归还的,我的目的是善意的,用途是正当的,等等。

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缺少任何_项要素都不可能真正形成企业舞弊行为。 三角关系[1] 编辑本段案例:帕玛拉特事件帕玛拉特公司的舞弊三要素 (一)压力因素 在帕玛拉特案件中,帕玛拉特管理层面临着怎样的压力呢?这要从帕玛拉特公司的历史谈起。20世纪60年代初,坦齐(Tanzi)创建帕玛拉特公司。80年代,公司首先进行食品行业内的产品多元化。90年代中期,公司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扩张。这种跨地区的扩张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在公司进行产品多元化后,坦齐又开始走上行业多元化的道路,整个坦齐家族集团不仅拥有帕尔玛足球俱乐部,还经营旅游、建筑公司等。由于跨行业经营的困难等原因,其中﹁些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和投资不利产生了巨额亏损,维持其经营也需巨额资金。再者,90年代意大利开始了大规模的私有化,为了鼓励私人购买,公有企业出售价格是相对较低的,这对于那些企图扩张的企业来说,能够筹集到资金购买这些国有企业就相当于吃到了便宜的“馅饼”。跨地区扩张所需大量资金支持、跨行业扩张产生亏损的弥补和廉价收

用舞弊三角理论透析帕玛拉特事件

66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4年10月号 舞弊三角理论的基本原理 关于企业舞弊行为的成因,理论界提出了企业舞弊形成的三角理论、GONE理论和企业舞弊风险因子说等许多著名的理论。 其中的三角理论是由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的创始人、曾任美国会计学会会长的Albrecht教授提出的。他认为企业舞弊产生的原因是由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组成的,这三者也是美国最新的反舞弊准则(SAS No.99)提醒注册会计师应该关注的舞弊产生的主要条件。其中,压力要素是企业舞弊者的行为动机。刺激个人为其自身利益而进行企业舞弊的压力大体上可分为四类:经济压力,恶癖的压力,与工作相关的压力和其他压力。机会要素是指可进行企业舞弊而又能掩盖起来不被发现或能逃避惩罚的时机,主要有六种情况:缺乏发现企业舞弊行为的内部控制,无法判断工 作的质量,缺乏惩罚措施,信息不对称,能力不足和审计制度不健全。在面临压力、获得机会后,真正形成企业舞弊还有最后一个要素——借口,即企业舞弊者必须找到某个理由,使企业舞弊行为与其本人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相吻合,无论这一解释本身是否真正合理。企业舞弊者常用的理由有:这是公司欠我的,我只是暂时借用这笔资金、肯定会归还的,我的目的是善意的,用途是正当的,等等。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缺少任何一项要素都不可能真正形成企业舞弊行为。 帕玛拉特公司的舞弊三要素 (一)压力因素 在帕玛拉特案件中,帕玛拉特管理层面临着怎样的压力呢?这要从帕玛拉特公司的历史谈起。20世纪60年代初,坦齐(Tanzi)创建帕玛拉特公司。80年 代,公司首先进行食品行业内的产品多元化。90年代中期,公司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扩张。这种跨地区的扩张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在公司进行产品多元化后,坦齐又开始走上行业多元化的道路,整个坦齐家族集团不仅拥有帕尔玛足球俱乐部,还经营旅游、建筑公司等。由于跨行业经营的困难等原因,其中一些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和投资不利产生了巨额亏损,维持其经营也需巨额资金。再者,90年代意大利开始了大规模的私有化,为了鼓励私人购买,公有企业出售价格是相对较低的,这对于那些企图扩张的企业来说,能够筹集到资金购买这些国有企业就相当于吃到了便宜的“馅饼”。跨地区扩张所需大量资金支持、跨行业扩张产生亏损的弥补和廉价收购国企的现金需要,都使帕玛拉特的管理层患上了资金饥渴症。1990年,帕玛拉特在米兰股票交易所上市,从公众手里筹得资金后,管理层就迫不及待 用舞弊三角理论透析帕玛拉特事件 ■ 邓华明 他山之石 O O V E R S E A S E X P E R I E N C E

世通财务舞弊案

世通事件目录 概述 在虚报巨额利润丑闻曝光4个星期后,美国东部时间7月21日,世界通讯(Worldcom)公司正式向纽约南区地方法院递交了破产保护申请。根据破产申请文件,该公司截至今年第一季度的资产总值超过1000亿美元,债务达310亿美元,破产涉及的资金规模是去年12月申请破产的安然公司的两倍,是今年1月份环球电讯破产案的4倍,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企业破产案。 世通公司的前身是创办于1983年的长途电话折扣公司(LDDS),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公司利用兼并、收购等手段疯狂扩张,一次次上演“小鱼吃大鱼”和“快鱼吃慢鱼”的戏法,迅速发展为全美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全球第一大互联网供应商。 2001年,公司高额负债的状况引起美国证券监管机构的关注,今年3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宣布对世通公司过往的兼并事件和公司向CEO伯纳德·埃伯斯提供3.66亿美元巨额贷款一事进行调查。4月30日,埃伯斯迫于董事会和大股东的强大压力黯然辞职。6月,世通新任CEO主持的一次内部审计暴露出更大的丑闻:从2001年开始,世通公司与扩建电信系统工程有关的大量费用没有被作为正常成本入帐,而是作为资本支出处理,这一会计“技巧”为世通带来了38亿美元的巨额“利润”。 6月25日,迫于SEC的压力,世通不得不发布声明,承认至少有38亿美元的支出被做了手脚,用来虚增现金流和利润;同时,该公司2001年14亿美元的利润和今年第一季度1.3亿美元的赢利也属子虚乌有。 假帐丑闻给世通公司带来了灭顶之灾。丑闻曝光的第二天,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即以民事欺诈罪正式起诉世通;正在加拿大出席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美国总统布什怒不可遏,表示要全面调查世通一案。与此同时,世通股票市值急剧缩水到3.35亿美元,公司成为一具空壳,信用等级被降为最低级;一年前允诺向世通提供25亿美元融资的25家投资银行也相继控告世通诈骗25亿美元。 7月21日,世通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 8月8日和9月19日,世通公司又被发现有两笔错帐,该公司财务丑闻涉及的金额增加到90多亿美元。 11月26日,世通公司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达成和解协议。根据这项协议,世通公司必须聘请一位独立顾问,对其会计帐目进行评审并允许法庭任命的一位监督员对其管理状况加以评定。法官将于明年决定对世通处以多少数额的罚款。据报道,世通面临的罚款可能为上亿美元,但如果法官认为世通公司已经进行了改革而且对其处罚毫无意义的话,世通也许可以避免被罚款的厄运。 尽管世通新的领导层在公开场合表示公司将采取一切办法保证财务状况的稳定,继续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并称公司已通过谈判获得了大约20亿美元的融资,在9到12个月的破产保护期内将努力偿还债务并进行重组,但舆论普遍认为,世通存活下来的概率几乎为零。 发家 4月30日,世通公司CEO伯纳德·埃伯斯不得不离开世通时对媒体说:“在我的任期内,Worldcom的财务审计是绝对干净的,我坚信Worldcom仍将作为行业领袖存在下去,并为后来者制定标准。”随着丑闻的曝光,没有人再相信他这句话。 从一名体育教师成为电信业巨头,埃伯斯只用了16年时间。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九好集团造假案例分析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九好集团造假案例分析 【摘要】本文梳理了九好集团财务舞弊案的过程、舞弊的手段,并用舞弊三角理论分析了舞弊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治理财务舞弊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九好集团财务舞弊原因治理 1 案例回顾 九好集团,是一家从事“后勤托管”服务的集团化企业,公司首创“后勤托管”平台服务模式,是连接供应商和客户的一个中介服务机构。九好集团通过种种恶劣手段,将自己包装成价值37.1亿元的“优良”资产,与鞍重股份联手进行“忽悠式”重组,以期达到重组上市的目的。2017年4月21日,处罚决定书显示,九好集团在2013年至2015年,通过各种手段虚增服务收入264,897,668.7元,虚增2015年贸易收入574,786.32元,虚构银行存款3亿元、未披露3亿元借款及银行存款质押。 2 财务造假的方式 2.1 虚增服务费收入 经过多种调查方式确定有125家供应商单位或个人与九好集团无业务往来或者资金往来,九好集团通过无中生有虚增服务费收入;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九好集团84家供应商对应的46家客户确认自身与九好集团业务台账所显示供应商

无业务往来,或双方之问的业务与九好集团无关,九好集团通过捏造交易从而达到虚增服务收入;九好集团与19家供应商的业务属于签订虚假业务合同并确认收入性质,在收到供应商的付款时,再通过个人账户退回到供应商法定代表人或其指定银行账户,九好集团运用资金循环进行虚增服务费收入。 2.2 虚增贸易收入 2015年杭州融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九好集团发生采购业务,之后取消了该业务,并退还收到的货款。但九好集团伪造了该项交易的合同及相关凭证,账上仍对其进行收入确认及应收账款收回,通过这种手段2015年虚增贸易收入574,786.32元。 2.3 虚增银行存款 2015年1月,九好集团通过虚构其他应收款收回、虚构银行存款转人以及转出资金不人账等手段,使九好集团平安银行账户形成虚假资金317,70万元。2015年3月3日,317,70万元资金从平安银行账户转人上海银行账户。此外,九好集团还在上海银行账户虚构郭从军退回购房款1170万元,虚假账面资金扩大至32940万元。2015年3月31日,杭州好融实业有限公司分两笔向九好集团上海银行账户转人资金1.6亿元。九好集团在账面虚假记载收到上海九好等单位其他应收款138,01万元;经过三次红色冲销后,虚假记载

舞弊三角理论作业

舞弊三角理论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舞弊三角理论: 舞弊产生的原因是由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组成的。其中,压力要素是企业舞弊者的行为动机。刺激个人为其自身利益而进行企业舞弊的压力大体上可分为四类:经济压力,恶癖的压力,与工作相关的压力和其他压力。机会要素是指可进行企业舞弊而又能掩盖起来不被发现或能逃避惩罚的时机,主要有六种情况:缺乏发现企业舞弊行为的内部控制,无法判断工作的质量,缺乏惩罚措施,信息不对称,能力不足和审计制度不健全。在面临压力、获得机会后,真正形成企业舞弊还有最后一个要素——借口,即企业舞弊者必须找到某个理由,使企业舞弊行为与其本人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相吻合,无论这一解释本身是否真正合理。企业舞弊者常用的理由有:这是公司欠我的,我只是暂时借用这笔资金、肯定会归还的,我的目的是善意的,用途是正当的,等等。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缺少任何一项要素都不可能真正形成企业舞弊行为。 帕玛拉特公司的舞弊三要素: 1、压力因素这要从帕玛拉特公司跨地区扩张所需大量资金支持、跨行业扩张产生亏损的弥补和廉价收购国企的现金需要。 2、机会因素帕玛拉特属于家族型公众公司,家族集团在企业中占有绝对数额的股份。坦齐是家族企业的首领,也是上市公司的首领,董事会为大股东所控制,为其掏空上市公司——向家族公司转移资产、操纵财务报表大开方便之门。 有国际性投资银行的盲目支持,又有资产负债表上大量的现金做保证,投资者自然对帕玛拉特债券青睐有加。对于帕玛拉特管理层的舞弊行为,银行难辞其咎。 注册会计师审计操作程序不规范,缺乏职业怀疑素养。凭一张传真文件就相信了40多亿资金的存在,注册会计师的不作为,“默许”了舞弊的发生。 3、借口因素公司创始人坦齐承认,他曾向家族公司转移过5亿欧元的资产,并希望用自己持有的公司股票偿还给投资者。言下之意,他虽然挪用了资产,但只要还了就行。总之,管理层采取自欺欺人的说法,使自身行为合理化。 帕玛拉特的启示: 帕玛拉特巨额财务舞弊案虽然发生在意大利,但它警示处于转轨经济中的我们,要注意几年以后可能会发生在身边的一些民营家族企业舞弊之疫。随着我国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民营家族企业必将会有更快地发展。如何防范类似财务舞弊在我国的民营企业中发生,我们要尝试做到: 1、压力因素上来讲,规范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民营企业在进行扩张和多元化的时候必须慎重:只有具备相应的管理人才和资金才有成功的可能,不可盲目地投资高获利的行业却让企业的竞争实力降低 2、从机会因素上讲,第一要强化审计行业外部监管,对社会审计要提高审计失败成本,第二,提高银行对客户的独立性,强化对银行业的监管,尤其是对资金转移的监管;第三,加强上市公司政府监管,强化违规责任,包括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 3、对于借口因素,要防范舞弊就必须使这些民营企业的企业主转变观念,树立公众公司的意识。有时候,家族企业的管理者都会这么认为,公司是自己的,可以为所欲为。的确,在民营企业没有上市的时候,这种想法无可厚非。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财务舞弊动因分析-以亚太实业财务舞弊为例-201306139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毕业论文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财务舞弊动因分析 ——以亚太实业财务舞弊为例 学号 201306139 姓名 丁明超 学院 国际商学院 专业 会计学 导师 孔宁宁 时间 2017 年 03 月15日 论文编号 ____________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Graduation Thesis An Analysis of Financial Fraud Motivation Based on Fraud Triangle Theory ——Taking HAINAN YATAI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s an Example Student ID No. _____ 201306139______ Student Name Ding Mingchao Department/School Business school Major Field Accounting Advisor Kong Ningning Date Mar. 15th .2017 No.__________

目录 摘要(中文) (Ⅰ) 摘要(外文) (Ⅱ) 一、引言 (1) 二、财务舞弊动因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基于财务舞弊三角理论的财务舞弊动因分析框架 (2) (一)压力 (二)机会 (三)自我合理化 四、亚太实业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3) (一)企业简介 (二)亚太实业财务舞弊 (三)运用财务舞弊三角理论分析亚太实业财务舞弊 五、对策建议 (8) (一)完善公司内部治理制度,修补企业内部控制缺陷。 (二)加强对审计行业的监管,增加审计失败的成本。 (三)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四)加强对上市公司高管的责任、主人翁意识的培养。 (五)全面推进全社会诚信建设。 参考文献 (11) 附录外文译文两篇 (12) 致谢 (21)

舞弊三角理论下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7815979854.html, 舞弊三角理论下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作者:李杰李虹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03期 [提要] 本文基于舞弊三角理论视角,对万福生科的财务造假进行分析,发现上市公司财 务舞弊的压力、动机和借口主要涵盖融资压力、业绩压力、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及监管的缺失等,最后对如何防范财务舞弊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舞弊三角理论;财务造假;万福生科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4日 一、引言 中国市场经济改革30多年来,资本市场已日趋发达,但完善程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最显著的例子是当股票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理财渠道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时有发生,不仅对上市公司监管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更让企业中小股东蒙受经济上的损失,对我国市场经济造成不良影响。2012年顶着“稻米深加工第一股”光环的“万福生科”出于各方面压力,承认财务造假,这成为我国创业板造假的第一股。对此,本文从舞弊三角理论视角出发,从压力、机会、借口三个方面对万福生科进行研究,探究上市公司为何舞弊以及舞弊的后果,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二、舞弊三角理论案例分析 从舞弊三角理论出发,对万福生科舞弊的压力、机会、借口分别进行剖析,从个案的研 究合理延伸到我国的资本市场的目前状况。那么,万福生科如此严重的舞弊到底有哪些压力,存在何种机会,又会找哪些借口? (一)压力要素。本文对万福生科财务舞弊的压力可以分为外部压力和内部压力。万福 生科内部的压力主要包括:首先,资金需求的压力。万福生科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需要大量资本的投入,但是由于各种外部因素,万福生科不可能引入战略投资者,再加上自身本身的利润不多,留存收益根本无法满足资金的缺口,故万福生科虚构财务报表,达到上市的法定条件,在股票市场上筹措资金来满足发展的需要;其次,避免退市的压力。资本市场上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果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出现了ST、*ST就可能面临退市的风险,万福生科出于股东、债权人及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压力,避免退市的风险,就只能对财务报表接连粉饰达到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营业利润的要求;最后,公司内部股东套现的压力。我国《证券法》对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的买卖股票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可能正是因为对公司重要股东套现的限制导致了万福生科的股东必须对财务报表持续造假的压力。

世通财务舞弊手法透视.

世通财务舞弊手法透视 世通虚构了近百亿美元利润,在造假金额上创下记录,但其造假手段并不高明。根据目前已披露的资料,世通的财务舞弊手法大致有以下五种类型。sO100 一、滥用准备金,冲销线路成本滥用准备金科目,利用以前年度计提的各种准备(如递延税款、坏账准备、预提费用)冲销线路成本,以夸大对外报告的利润,是世通的第一类财务舞弊手法。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和司法部已经查实的这类造假金额就高达16.35亿美 元。2000年10月和2001年2月,在审阅了2000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的财务报表后,苏利文认为线路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偏高,体现的利润达不到华尔街财务分析师的盈利预期,也不符世通先前向投资大众提供的盈利预测。为此,首席财务官苏利文下令主计长迈耶斯和会计部主任耶特斯将第三和第四季度的线路成本分别调减(贷记)8.28亿美元和4.07亿美元,并按相同金额借记已计提的递延税款、坏账准备和预提费用等准备金科目,以保持借贷平衡。这类造假手法使世通2000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对外报告的税前利润分别虚增了8.28亿美元和4.07亿美元。2001年第三季度,为了使该季度对外报告的利润达到华尔街的盈利预期,苏利文勒令无线通信部门将已计提的4亿美元坏账准备与线路成本相互冲销。此举虚增了2001年第三季度的税前利润。上述会计处理既无原始凭证和分析资料支持,也缺乏签字授权和正当理由。迈耶斯、耶特斯、贝蒂(管理报告部主任)和诺曼德(子公司会计主管)虽然知道这些账务处理缺乏正当理由,也不符合公认会计准则,但最终还是屈从于苏利文的压力,参与造假。二、冲回线路成本,夸大资本支出世通的高管人员以“预付容量”为借口,要求分支机构将原已确认为经营费用的线路成本冲回,转至固定资产等资本支出账户,以此降低经营费用,调高经营利润。SEC和司法部已查实的这类造假金额高达38.52亿美元。2001年4月,苏利文在审阅了第一季度的财务报表后,发现线路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仍居高不下。苏利文、迈耶斯和耶特斯商量对策时均意识到,继续沿用2000年度的造假花招,以准备金冲销线路成本,将难以掩盖利润持续下降的趋势。为此,他们决定将已记入经营费用的线路成本,以“预付容量”的名义转至固定资产等资本支出账户。为了将这类造假伎俩付诸实施,苏利文授意迈耶斯和耶特斯,要求总账会计部给各地分支机构分管固定资产记录的会计人员下达指令,在季度结账后,根据指令借记固定资产账户。例如,2001年4月,诺曼德致电世通固定资产会计部主任,要求他以“预付容量”的名义,对2001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表补做一笔调整分录,借记固定资产7.71亿美元,贷记线路成本7.71亿美元。而当固定资产会计部主任索要原始凭证和做账依据时,诺曼德坦率地告诉他,这些指令来自高层,是苏利文和迈耶斯亲自指示的。2001年的四个季度和2002年第一季度,由苏利文、迈耶斯和耶特斯策划,由诺曼德和贝蒂按照上述方法负责具体实施的造假金额高达38.52亿美元,这对五个季度财务报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固定资产被虚增了38.52亿美元,线路成本被低估了38.52亿美元,税前利润也被相应虚增了38.52亿美元。挤去水分后,世通的盈利趋势与其竞争对手AT&T 大致同向。通过将经营费用调整为资本支出,世通歪曲了其最大费用项目——线路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虚构了巨额的利润,严重误导了投资者

用舞弊三角理论分析美国世通案

用舞弊三角理论分析美国世通案 一、舞弊三角理论的基本原理 关于企业舞弊行为的成因,理论界提出了企业舞弊形成的三角理论、GONE理论和企业舞弊风险因子理论等许多著名的理论。该理论由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ACFE)的创始人、现任美国会计学会会长史蒂文·阿伯雷齐特提出,他认为,企业舞弊的产生是由压力、机会和自我合理化三要素组成,就像必须同时具备一定的热度、燃料、氧气这三要素才能燃烧一样,缺少了上述任何一项要素都不可能真正形成企业舞弊。压力可能是经营或财务上的困境以及对资本的急切需求,机会可能是宽松的或松懈的控制以及信息不对称,而自我合理化则可能是“我只是向公司借而不是偷” 、“ 我们只是为了暂时渡过困难时期” 、“ 我的出发点是为了一个很好的愿望”等。舞弊三角中的三个因素是两两相互作用的。 企业舞弊产生的原因是由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组成的,这三者也是美国最新的反舞弊准则(SAS No.99)提醒注册会计师应该关注的舞弊产生的主要条件。压力要素是企业舞弊者的行为动机。刺激个人为其自身利益而进行企业舞弊的压力大体上可分为四类:经济压力,恶癖的压力,与工作相关的压力和其他压力。机会要素是指可进行企业舞弊而又能掩盖起来不被发现或能逃避惩罚的时机,主要有六种情况:缺乏发现企业舞弊行为的内部控制,无法判断工作的质量,缺乏惩罚措施,信息不对称,能力不足和审计制度不健全。真正形成企业舞弊还有最后一个要素——借口(自我合理化),即企业舞弊者必须找到某个理由,使企业舞弊行为与其本人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相吻合,无论这一解释本身是否真正合理。企业舞弊者常用的理由有:这是公司欠我的,我只是暂时借用这笔资金、肯定会归还的,我的目的是善意的,用途是正当的,等等。 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缺少任何一项要素都不可能真正形成企业舞弊行为。 二、美国世界通信公司的舞弊三要素

世界通信公司(WorldCom 财务舞弊的手法

世界通信公司(WorldCom 财务舞弊的手法 世界通信公司(WorldCom,简称世通)是一家美国通讯公司,2003年因会计丑闻事件破产。 在2006年1月被Verizon以76亿美金收购,重组成为其属下的事业部门。目前公司已更名为MCI有限公司,总部位于维吉尼亚州。 世通公司经历了美国电信业半个世纪以来的风风雨雨:它曾推动了美国反垄断的立法进程,这导致了AT&T的被分拆;它对MCI的收购及其后报出的会计丑闻反映了20世纪90年末互联网泡沫中电讯业的躁动不安。 世通公司一度是仅次于AT&T的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这归功于对其他电信公司的收购,其中最为人知的是对MCI以及美国互联网骨干Tier 1 ISP UUNET的收购。 [编辑]

世通公司的成立和发展 1983年,LDDS公司在密西西比州首府杰克逊成立,公司名字意为“长途话费优惠服务”。1985年,公司推举伯纳德.埃伯斯(Bernard Ebbers)为其首席执行官,1989年8月,公司在收购Advantage公司后上市。1995年,公司更名为LDDS世通,随后简化为世通。20世纪90年代,公司规模通过一系列的收购迅速膨胀,并在1998年收购MCI 后达到顶峰。 [编辑] 1997年11月10日,世通与MCI通信公司对外宣布了价值370亿美元的合并计划,创出当时美国收购交易的历史纪录。1998年9月15日,新公司MCI 世通(MCI WorldCom)正式营业. [编辑] 兼并Sprint 1999年10月5日,MCI世通与Sprint公司宣布将以1290亿美元合并,再创纪录。合并后的公司将一举成为史

案例16 世通公司财务舞弊案

-- 世通公司财务舞弊案 世界通信公司成立于1983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成为美国的第二大长途电信营运商(仅次于1877年成立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如果不是司法部在2001年否决了世界通信与斯普瑞特(Srint)公司的合并方案,他很可能成为美国电信业的龙头老大)。世界通信的成功应归功于其创始人本纳德·埃伯斯(Bernard J. Ebbers)在收购兼并方面的禀赋以及首席财务官司考特D·苏利文(Scott D. Sullivan)。从1983年成立至2001年,世界通信共完成了65项重大收购兼并。 2002年7月21申请破产保护前,世界通信是一个业务范围覆盖65个国家,拥有85000名员工、1000多亿美元资产、350多亿美元营业收入,为2000多万个人客户和数万家公司客户提供语音话务、数据传输和因特网服务的超大型跨国公司。 首先发现世界通信财务舞弊的是内部审计部的副总经理辛西亚·库伯(Cynthia Cooper),2002年末被评为《时代》杂志一

-- 年一度的新闻人物(此外,还有安然公司的雪伦·沃特金斯(Sherron Watkins)和联邦调查局的柯琳·罗莉(Coleen Rowley))2002年2月8日,世通降低了2002年度的收入和盈余预测,并计划在第二季度计提150至200亿元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月12日,SEC正式对世界通信的会计处理立案稽查;4月3日,世界通信宣布裁员10%(8500名);4月30日,世界通信的创始人本纳德·埃伯斯(Bernard J. Ebbers)因卷入4.08亿美元贷款丑闻而辞去首席执行官职务;5月9日,穆迪斯(Moody, s)和菲奇(Fitch)等信用评级机构将世界通信债券的信用等级降至“垃圾债券”级别;6月5日,再次裁员20%(17000名);6月20日,因资金周转紧张,推迟了优先股的股息支付;6月24日,世界通信的股价跌破一美元(1999年6元最高股价增达到64.50美元)。6月25日傍晚,上任不到两个月的首席执行官约翰·西择摩尔(John Sidgmore)宣布:内部审计发现,2001年度以及2002年第一季度,世界通信公司通过将支付给其他电信公司的线路和网络费用确认为资本性支出,在五个季度内低估期间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