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数学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讲课教案

数学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讲课教案

数学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讲课教案
数学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讲课教案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国标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8 单元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了三个例题,分5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是其中的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运算中进行简便计算的两种必要的理论依据,他们是学生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思维素质,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简便计算和计算速度。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加法计算和验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内容。教材安排两个运算定律教学时,采用了不完全的归纳推理,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新课,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组成等式,再例举类似的等式进行分析、比较、找到共同点,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的构建知识。“想想做做”先安排了一些基本练习,以填空、判断等形式巩固对加法运算的理解,接着通过题组对比和凑整等练习,为学习简便计算作适当渗透和铺垫。

(二)学情分析

(三)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设如下教学目标:

(1)教学技能目标:通过利用学生身边的材料,组成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用字母来表示交换律和结合律。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并经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规律的探索,发现和归纳,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

教具学具:为了便于操作、交流和展示、及时与学生互动,本课准备多媒体一套。

二、说教学程序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设定的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预设如下四部分展开教学。

(一)探索加法交换律:

这部分分成4个环节进行

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规律

课始从学校参加吴中区小学生运动会话题作为课堂信息,要求学生根据提供信息提出问题,从而导入新课,进行加法交换律的研究。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用学生身边事情引入新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交流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为下而面的探究呈现素材,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在例举中验证规律

(1)教师组织学生观察两个式子的特点,然后自己照样子仿写等式。

(2)运用自己字写出的等式,再次观察、比较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初步感知其中的规律。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让学生自主活动,规律发现的过程。一方面组织学生写出类似的等式,帮助了学生积累感性材料,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表象,进一步感知了加法交换律。)

3、在反思中概括规律

(1)自己仿写式子,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师生交流的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述和概括的能力)

(2)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

(设计意图:学生在充分感知个性创造的基础上,构建了简单的数学模型,从用符号表示规律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规律,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感。)

4、练习

(1)填空、(2)判断、(3)验算

(设计意图:新课刚结束就配以填空、判断、验算多种形式的联系,既有利于概念的正

确建立,同时也及时地巩固了新知。)

(二)探索加法结合律:

整个探索过程与“交换律”相似,唯一不同的是由于学生已有了探索前面例子的经验,在这里教师可以完全放手,稍加点拨便于引导学生完成探索过程。

1、在情境中感受规律。

以上面4、练习题为内容,让学生提问题过渡到下一环节,非常自然,

(1)学生一起解决“三个项目共得多少分?”

(2)交流学生各自列式,并让学生说清列式理由。

(3)选择两种不同列式,探索规律。

(设计意图:抓住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把加法交换律的学习,迁移类推到加法结合律的学习中来。)

2、在计算中验证规律

(1)教师出示两组题目,让学生观察结果是否相等,为学生接下来题目,探究打下基础。

(2)教师写出左边算式,让学生写出右边算式(与左边相等),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感知加法结合律。

(3)学生依据自己经验,开始写出这一类型的等式题,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与锻炼,并体会认识加法结合律。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逐步从观察——感知——理解,充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揭示加法结合律

(1)小组讨论,观察等式,左边和右边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按照这种规律,你还能写出这样的算式吗?

(3)用字母表示这样的规律。

(设计意图:这里主要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等环节,正直组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由于“运算律”属于理性的总结和概括,比较抽象,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多引导学生独立发现,思考、解答,有利于学生概括出相应的运算律。)

三、实践应用

(设计意图:我准备安排基础训练和拓展训练两个练习层次,通过层层深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知识,形成技能,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乐趣。

1、基础训练,分三个层次

(1)想想做做1:运用了加法的什么定律?

通过寓教于乐的游戏方法进行练习,女生代表加法交换律,男生代表加法结合律,让学生体会在每个等式中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想想做做4,每个学生选一组题独立完成,使学生通过比较,知道应用加法运算律有时可以使两个加数的尾数凑成整十数,使计算简便。

(3)想想做做5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结合律往往要凑整,进行这题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为后头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打好基础。)

2、拓展练习,分二个层次

(1)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通过用图形式字母表示数来巩固加法运算定律,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

(2)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30+28+70+45+72。通过该题训练把一般的规律推广到更多的数字计算中,有利于知识的深化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

四、评价鼓励

(设计意图:及时评价总结,肯定学生的学习,以促进学生更加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使本课学习内容的理解提升到一个更高层面。)

五、教法、学法

以上是本人对本课教学过程的预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生活和活动情景,新授和练习尽可能从贴近学生身边的素材撷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简明扼要的、纲领式的板书反映本课主要内容,体现本课知识的形成过程,知识性、系统性在整个板书中充分体现。)

教研活动是一个教师团队快速成长的生命力,我们深知教研活动的重要性,非常荣幸的是我执教的《加法运算律》得到了很多老师、特别是高研班老师们的共同指导,体现集体的力量,让我们大家在这样的环境中共同成长。

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在加法的计算和验算中接触过四则运算中的一些性质和规律,有较多的感性认识,这是学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而本课的学习,教材安排不完全归纳推理,是属于理性的总结和概括,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

一、本课教材总体思路

基于教材的上述特点,我们采用了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律;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并先后用符号和字母表示出发现的规律,抽象、概括出运算律。教材有意识的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合理地建构知识。

二、对加法交换律教学的思考

1、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加法运算律

第一次试上:

学生在建立了28+17=17+28等式的概念后,再自己举符合这类规律的式子,学生能举出很多,可是有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老师在处理这一环节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举例的价值,只是一味的举例,学生举了很多,而老师也没有适时的总结——任意的两个自然数,不管是一位数、两位数还是几位数相加交换位置都符合这样的规律。正是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不够到位,在接下来让学生用一个式子来概括这种规律,学生显得有些茫然,不知道从何入手。

第二次试上:

总结了第一次教学的经验,在第二次试上的时候老师突出了教学重点——为什么可以用等于号来连接,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后,得到结果相同才能用等于号连接,在举例的过程中也让学生分别说出一个式子,并计算结果,再交换位置计算

结果,然后才能用等于号连接。这样学生对于加法交换律的体验就更加深刻了。只是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应该让学生同桌口头举例,而不要写下来,这样可以节约时间,为下面教学第二个运算律争取更多的时间。

2、对交换律教材编写的想法

看了张齐华老师上的加法交换律一课的课堂实录他把加法交换律用一课时来完成的。在这个一课时中老师尽情的挖掘加法交换律中的内涵,让学生思考,证明。其实如果要让学生真正的领悟其中的精髓,是应该用一节课来和大家共同解读。所以在评课的时候有的老师提出建议,其实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教材整合,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放在同一课时,在彻底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基础上,学生很自然的能迁移到乘法交换律中,这样的课堂可能更顺畅,更容易让学生感受到交换律的意义与价值。

三、加法结合律的教学的看法

在加法结合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延续了加法交换律的教学方式,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得出等式;再给出两组式子,通过计算得到也能用等于号连接;然后学生自己举例。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加法结合律的特点:加数位置没有改变,运算顺序改变了,和没变。这样的教学显得顺畅,但是新意不够,学生投入的激情不够。所以我们还在探索、反思是否有更好的题材与方法来教学加法结合律。

通过说课、上课、评课、磨课的形式,充分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老师们都能出谋划策,在不断试上、评课、磨课的过程中,享受着过程带来的收获,不光是上课老师有收获,其他老师也有收获,这样的收获不光是对这一节课,更多的是对这一个单元的理解,而且对老师自身更是一个提高。

《运算律》听课简录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张齐华

*课前谈话:你们觉得张老师有多大了?从哪儿看出来的?

师: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那我就给大家讲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故事略)根据故事我们可以列出怎样的等式?

生:3+4=4+3

师:观察这一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变。

师:大家同意这个结论吗?(意见不一)的确,仅凭一个特例就得出这样的结论,未免太草率一些,但我们不妨把这个结论看作一个猜想(老师随即将结论中的“。”号改成“?”号)。既然是猜想,我们就应去——

生:验证。

【随想:张老师从一则有趣的故事引出3+4=4+3的等式,而由等式很容易就能联想到在加法中交换两数位置,和不变的结论,似乎很自然。然而张老师这时很突然说仅凭一个特例就能得出结论吗?引起了学生的深深反思,并以此作为引发猜想的导为线。】

师:我们该做怎样的研究?

生:举例子。

师:(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举一些例子)都举了哪些例子能说说吗?

生1:5+3=3+5

生2:6+2=2+6

……

师:像这样一的例子能举得完吗?

师:这些例子都符合我们的猜想吗?(符合)我们把这样的例子叫正例,我们不符合我们猜想的例子叫反例,有同学能举出反例吗?(学生摇头)师:我们班有一位学生举了这样的一些例子。(出示:0+12=12+0;1/5+3/5=3/5+1/5;0.2+0.3=0.3+0.2)举的例子和我们例子都不一样,这样的例子有意义吗?

生1:我们在举例时没有考虑0的问题,而这里考虑到了。

生2:这里还举了分数的例子,让我明白,两个分数相加也符合这个猜想。

生3:还举了小数相加的例子,同样也符合我们的猜想。

师:黑板上举的例子都是一位数加一位数,仅仅举这样的例子行吗?能举一些不同的例子吗?

师:(学生在自备本上再次举例)都举了哪些例子能说说吗?

生1:21+31=31+21

生2:112+122=122+112

师:看来,举例验证猜想这里还有不少的学问,现在我们举了这么多种类的例子,能验证我们的猜想了吗?(学生均表示认同)现在我们可以把这“?”改成“。”号了。(齐读规律)我们该这个规律起个什么名字呢?

生:加法的交换律。

师:在加法交换律中,变的是两个加数的——

生:位置。

师:不变的是——

生:它们的和。

师:原来,“变”与“不变”有时也能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随想:在我们身边太多的课堂中,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在学生很随意地举了一些例子后,匆匆得出结论,似乎这样的教学也观察,比较与归纳。然而这些都显得过于肤浅。张老师在学生举出一些例子后,让学生思考:仅仅是这些例子就行了吗?使学生对即将得到结论产生了疑惑同时把自己的思考引向深入。随着思考深入使学生发现多元化、特殊化的例子是验证猜想准确和完整的前提。学生只有经历这样艰辛的验证过程,才能获得深刻的数学方法与思想。】师:从特例出发引出猜想,并举例验证,从而得出结论,这是获取结论的一种方法。但有时,通过对已有结论进行适当的变换与联想,同样可以形成新的猜想,进而得出新的结论。比如在加法中,交换两数的位置,和不变。(重读加法)那么,在——

生1:在减法中,交换两数的位置,差不变?

生2:在乘法中,交换两数的位置,积不变?

生3:在除法中,交换两数的位置,商不变?

师: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举例)举例是随便举的吗?

生:举出不同类型的例子。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条来进行验证。

师:(学生选择猜想,并举例验证)哪些同学选择了哪个猜想,又举了哪些例子?

生1:我研究的是乘法,我发现交换两个数的位置,积不变。

师:说说你举了哪些例子?

生1:9×3=3×9;1×100=100×1;17×5=5×17。

师:其它同学通过举例是不是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学生均表示同意)

生2:我研究的是减法,举了一个例子:20-5≠5-20。所以认为在减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结果发生了变化。减法中没有交换律。

师:验证猜想一是不是只要举这样的一个例子这够了?(学生点头)没错,要想验证第一条猜想不成立,我们只要举一个反例就可以了。

生3:我研究的是除法,也举了一个例子:100÷5≠5÷100,所以认为在除法中交换两数的位置,结果也发生了变化。除法中也没有交换律。

师:20-5≠5-20和100÷5≠5÷100这两个例子其实是有价值的,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就能发现这两个算式的结果虽然不相等,但有着更深的联系。

【随想:其实听课时,我一直想经历了艰辛的验证,那刻是轻松有趣的练习吧,张老师的课往往出乎意料,结论不是猜想的结束,而是再次猜想的一个触点。由加法交换律延伸到交换律,不是知识的简单扩张,而是知识有效整合与建构。同时我们也发现交换律这个知识已被弱化了,而更多的成为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进行“验证与猜想”思考,以及由“此知”到时“彼知”的数学联想的载体。】师:(出示:一堆红五星与黄五星并用一个集合圈围起来)交换两堆五角星

的位置,它们的数量和会少吗?如果我们把五角星换成其它物体或图形也有这样的规律吗?

师:(出示:12个圆)横着看我们列出怎样算式(4×3)竖着看呢?(3×4),可以用4×3=3×4这样等式表示。如果有更多的圆片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规律。

师:圆忆一下,其实我们在很早的时候就用了交换律这个知识。(媒体出示:数的分成;乘法的初步认识;加法与乘法的验算)

师:完成想想填填:

96+35=35+() 204+57=()+204

45×16=16×() 72○12=12○72

()+()=()+()()×()=()×()思考:能不能只填一种来概括所有的情况?

生:a+b=b+a(a×b=b×a)

师:比较一下,用文字和字母表示哪个更简洁?

生:用字母表示交换律更简洁。

师: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略)

师:最后我们以一个小故事结果今天的课,故事如下:三位学者由伦敦去苏格兰参加会议,越过边境不久,发现了一只黑羊。“真有意思,”天文学家说:“苏格兰的羊都是黑的。”“不对吧。”物理学家说,“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苏格兰有一些羊是黑色的。”数学家马上接着说:“我觉得下面的结论可能更准确,那就是:在苏格兰,至少有一个地方,有至少一只羊,它从这面看是黑色的。

【随想:故事我是第一次听到,觉得很有趣,在数学家近似可笑的话语中也能感受数学思维的一种严谨的美。】

教学《交换律》(张齐华)

一个例子,究竟能说明什么?

师: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那就给大家讲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吧。(故事略)听完故事,想说些什么吗?

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板书:3+4=4+3。

师:观察这一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教师板书这句话)

师:其他同学呢?(见没有补充)老师的发现和他很相似,但略有不同。(教师随即出示:交换3和4的位置和不变)比较我们俩给出的结论,你想说些什么?

生2:我觉得您(老师)给出的结论只代表了一个特例,但他(生1)给出的结论能代表许多情况。

生3:我也同意他(生2)的观点,但我觉得单就黑板上的这一个式子,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好像不太好。万一其它两个数相加的时候,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等呢!我还是觉得您的观点更准确、更科学一些。

师:的确,仅凭一个特例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样的结论,似乎草率了点。但我们不妨把这一结论当作一个猜想(教师随即将生1给出的结论中的“。”改为“?”)。既然是猜想,那么我们还得——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33页的主题图,第3435页的例1(乘法交换律)和例2(乘法结合律)以及练习五中的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能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尝试法、观察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并说一说怎样用字母表示。

二、探究新知。 1、主题图引入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指定多名学生说一说。) 2、学习例1。 (1)出示例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启发学生思考:要解答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主题图中哪些相关信息?指定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边板书:425=100(人)254=100(人)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解法有何异同。 启发思考:这两个算式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即:425=254)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 (5)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学生举例) (6)观察上面几组等式,从中你能发现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吗?(分组讨论交流) (7)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学生齐读。)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杨燕)

北师大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 执教班级:四年级一班执教教师:向绍玉 课时:1课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0~51页 本课时学习”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内容,让学生从具体的计算中发现两个算式中的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计算结果却相同。通过不断地猜测验证,从一般现象上升到普通现象,从而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从而总结出加法交换教材分析律和乘法交换律;接着让学生尝试用字母来表示这样两个规律;最后让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规律。这样的安排不但让学生经历了规律的发现过程,还进一步加深了学 生对规律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的顺利过渡,让学 生在对旧知的计算练习中自觉地观察发现算式的特点,给学生充分 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表达自己的发现,教师只要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学生适度的启发和点拨,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知识技能1、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交换律,知道减法和除法没有交换律,能根据交换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目标2、经历观察、猜想、计算、验证、联想、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能有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发展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通过枚举、观察、比较、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不完全归纳法的演绎

推理能力和运用较合理的数学语言进行归纳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乐于钻研勇于尝试的精神,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策略和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经历观察、猜想、计算、验证、联想、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渗透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方法。 难点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教法采用引导一一探究” 的方式组织教学。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比较,充分地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手段,让学生各抒己见。用猜想一一验证”的 方法进行学习。通过自主观察、比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 教师课件 学生草稿纸 教学过程: 一、揭题“运算律”(运算中的规律) 二、探索规律。 1 .观察算式,分别照样子写一组,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加法交换律:照怎样的样子,观察?再写。 先小组交流,再展示学生的仿写算式,交流自己的发现。 归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板书) (2)乘法交换律:观察算式,有什么想法?准备怎么办? 归纳: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板书) 2 .你能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你的发现吗?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全集)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旧州三小杨成忠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数学活动“1亿有多大?”。 前面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已经掌握了“个”、“十”、“百”、“千”这几个计数单位,并且能够正确地读、写完以内的数。本单元是在上述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因为在多位数中最常用的是亿以内的数,学生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后,比亿达的数的读写就可依此类推了。另外教材还介绍了数的产生、常见的计算工具及使用方法。 掌握大数的读、写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了解数的产生和世界上曾出现过的不同数字以及不同时期的计算工具,学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培养数感。 学情分析 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万以内数,能比较熟练地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大小比较,这样,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就比较容易。 2、亿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并不太平常,学生了解也并不太多,教学中应大量提供一些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联系。 3、亿以内数的读写法和大小比较与万以内数类似,学习中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学生可凭借知识经验自学自悟。难点是大数的改写,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自悟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讨论学习改写方法。 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大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的方法,会读、写大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2、掌握将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3、了解数的产生、计算工具的发展,会用电子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过程与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P27-29 页内容 设计思路: 本节课我创造性的利用教材, 创设学生体育活动的情景, 从学生熟悉和贴近学生生活入手, 通过具体情景,让学生体验加法意义注重学生的小组合作,充分利用学生间的交流初步感知规 律,再通过学生举例验证进而总结出规律,最后抽象出用字母表示规律,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 性、积极性、创造性。练习采用基本练习,巩固练习,深化练习培养学生演绎推理能力。b5E2
RGbCAP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 律。 2、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 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p1EanqFDPw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 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DXDiTa9E3d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 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规律。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课前谈话(讲“朝三暮四”的故事) 我们先来听一个“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的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 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只桃子。几年后,老人的 经济越来越不好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于是他跟猴子商量说: “从今天起,我每天早 上给你们三只桃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只桃子,不知道你们同意不同意?”猴子们听了,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案例名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科目:数学 教学对象:四年级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翟孟鲲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2小节第33—35页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是学生在乘法学习中的重要部分。教材在之前便安排学生学习了乘法,也在本学期前面的学习中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这些知识都为本课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学好本课也为接下来学习简便计算和小数的运算定律铺平了道路。本课的教材内容 本课教材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植树这一情景作为引入,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发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在探索乘法结合律的过程中感知简便运算。同时,要求学生利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建立数学模型,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也加深了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和记忆。最后,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与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比较,将新旧知识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四年级下册的小学生,从知识的起点上看,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并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同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逻辑思维,这些都是学生同化新知的知识与经验基础,对知识的学习起着正迁移的作用。同时,处于这一时期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感,并对数学的学习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们对简便运算的概念还比较模糊,需要教师利用丰富的数学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当中。 三、教学目标 1.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乘法运算定律,并能 将其应用于简便计算之中。 2.体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运算定律进 行简便运算的意识和能力。 3.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养成将数学知识运用 于实际问题的好习惯。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教学文稿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内容及字母表达式。 2、能运用交换律验算加法和乘法。 3、会用乘法交换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教学重点: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出示主题图,向学生介绍“爱心助学大行动”,某商店为帮助贫困山区学生特别举行义卖活动把营业额全部献给希望小学。看,小胖和小亚也来帮忙了。 问: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探究阶段 1、投影演示:(果汁) 师:小亚和小胖各有多少罐果汁?合起来桌上有几罐果汁?谁能列式计算? 板书:8+18=26 18+8=26 师:谁能说出两道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板书:加数+加数=和 师: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是两个加数分别是8和18,和都是26,而不同处只是两个加数的位置不同) 师:因为8+18=26 18+8=26 所以8+18=18+8

(板书) (1)根据我们举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 提示:这些例子都是几个数相加? 两者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怎样? 归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启发学生用符号或字母)。 例:◆+●=●+◆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a+b=b+a 这里的a、b可以是哪些数? 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 练习:根据加法交换律填数。 ()+270=270+80 400+500=()+() ()+56=()+44 a+()=b+() (3)竖式计算74+641 师:运用加法交换律,我们还可以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师:验算时,可以将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再加一遍。也可以用原来的竖式,把每一位上的数从下往上再一遍。 师:为了计算正确,我们应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笔算时,要养成口头验算的习惯。 2、投影演示: (1)图中小箱里共有几罐果汁?大箱里共有几罐果汁?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4×2=8生:6×3=18 2×4=8 3×6=18 师:请学生分别读一下以上两个算式,因为这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 板书:4×2=2×4 6×3=3×6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而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从我班学生整体看来,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学生间的学习差距较大,我班学习优秀、反应灵活的学生有,但个别学生仍存在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自主学习的情况。教学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数学上有困难,不过学习还是很努力的。因此,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将继续放在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上,并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促使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能有所提高,为后面的总复习打下结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数学《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说课稿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3—35页,练习六的第1~4题。 2、教材分析 教材的编写意图 主题图以植树为背景,展示了植树过程中同学们挖坑、种树、抬水、浇树等活动的情境。 例1是在主题图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解答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都在主题图中。例2仍然是利用主题提出问题“一共要浇多少桶水?”从解决这个问题的两种算法中,可以得到乘法结合律的一个实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得出乘法结合律。 3、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引导学生概括出运算定律并进行简算。 (5)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运算定律。 二、说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回忆什么是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目的是为例2中小精灵提出的问题做好铺垫。 2、课前谈话,复习在乘法中几对好朋友,5×2=10、25×4=100 、125×8=1000,主要是调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舒缓紧张环境。 3、课前游戏——师生比赛,计算25×89×4 主要是为了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简算中如何交换结合作渗透准备并由此导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教案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8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并能灵活运用。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从现实的问题情景中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是什么节日? 生:植树节。 师:对呀,春天是植树的季节(展示课件)。咱们学校也组织了植树活动,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这次活动,它们一共要植多少棵树,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展示课件。)这是我们学校植树的信息。 ①这次参加植树活动的男生有36名,女生有22名。 ②男生要植树60棵,女生要植树44棵。 你能算出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植树活动,一共要植多少棵树呢? 二、自主探究,寻找规律 1、体验加法的意义。 师:请你在练习本上做一做(做完的可以同桌交流)。 生汇报,师板书。 ①36+22=58(名)22+36=58(名)

②60+44=104(棵)44+60=104(棵) 师:这两个问题都是用加法计算的,谁来说一说,你为什么要用加法? 学生说想法。 师:这两道题都是要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就要用加法计算。 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问题还要用到加法来计算,谁来举一个例子。 一生举例并列式解答。(师板书。) 师:生活中像这样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多不多?说一个给同桌听听。 2、教学加法交换律。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三组算式,你能发现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时,让学生结合第一组算式说一说,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36+22 22+36。) 师:大家看,这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和相等。这两个算式可以怎么样?(板书:=) 师:第二组算式可以怎样写? (生答,师板书:60+44=44+60。) 第三组算式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 师:大家看,这几个小组总结出了这几道算式中的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以后,它们的和不变。你们小组的结论和它们一样吗?谁能再来说一说。 师:这三组算式都是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它们的和没有变。是不是任意的两个数相加,都有这么一个规律呢?谁能来任意说两个数? 生:38+56 师: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师板书: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教案

第6课时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页例5。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会用字母表示)。并会运用定律进行计算。 2.培养观察、比较、概括、推理的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乘法交换律,并会运用定律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谈话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加法交换律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或公式,或者举一个例子说一说加法交换律?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运算定律(板书:乘法交换律)。 【新课讲授】 (一)分析主题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7页看主题图,从图中你能得到那些数学信息? 看图汇报: (1)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2)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2.通过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同桌说说) (1)负责挖坑、种树共有多少人? (2)负责抬水、浇树共有多少人? (3)他们一共种多少棵树? (二)发现规律、概括规律 1.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来解决这几个问题?先说思路再列式。

2.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4×25=100(人) 25×4=100(人) 2×25=50(人) 25×2=50(人) 5×25=125(棵) 25×5=125(棵) 3.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和大家交流一下? 这三组的算式都是交换因数的位置,而积没有变。 你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2×4=8;4×2=8; 24×5=120;5×24=120 4.上面的两组算式可以用什么数学符号来连接?(等号连接) 2×4=4×2;24×5=5×24 5.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样的规律就是乘法定律中的乘法交换律。 6.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手势、图形、字母等形式表示) 用字母表示:a×b=b×a (三)应用规律 1.乘法交换律有什么用处?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验算、可以简便计算) 2.同学们看看你在做题中是否能用到乘法交换律? 【课堂作业】 1.对号入座78×15=15×() 273×463=()×273 a×c=()×a ☆×△=()×() 2.运用乘法交换律验算(发现在验算时更加简便) 200×267= 400×269= 3.我们刚才做的习题都是两个数相乘,三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会变吗?(自己举例子验证) 4.谈谈你的发现(无论是两个数、三个数、多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都是不变的) 【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新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最新精编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教学案 同庆初中教学设计 (导学模式)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年月日 第一章勾股定理 §1.1 探索勾股定理(一) 教学目标: 1、经历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力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的推理的意识及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勾股定理的由来,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难点:勾股定理的发现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入课题 出示投影1 (章前的图文 p1)教师道白: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贡献,并结合课本p5谈一谈,讲述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介绍商高(三千多年前周期的数学家)在勾股定理方面的贡献。 出示投影2 (书中的P2 图1—2)并回答: 1、观察图1-2,正方形A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正方形B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正方形C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2、你是怎样得出上面的结果的?在学生交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直接发问: 3、图1—2中,A,B,C 之间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后形成共识,教师板书,A+B=C,接着提出图1—1中的A.B,C 的关系呢? 二、做一做 出示投影3(书中P3图1—4)提问: 1、图1—3中,A,B,C 之间有什么关系? 2、图1—4中,A,B,C 之间有什么关系?

以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的正方形面积。 三、议一议 1、图1—1、1— 2、1— 3、1—4中,你能用三角形的边长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吗? 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 在同学的交流基础上,老师板书: 直角三角形边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 也就是说: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b,斜边为c 那么2 2c 2 a= + b 我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的直角边为勾,较长的为股,斜边为弦,这就是勾股定理的由来。 3、分别以5厘米和12厘米为直角边做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学生测量后回答斜边长为13)请大家想一想(2)中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回答是肯定的:成立) 四、想一想 这里的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指的是屏幕的长吗?只的是屏幕的款吗?那他指什么呢? 五、巩固练习 1、错例辨析: △ABC的两边为3和4,求第三边 解:由于三角形的两边为3、4 所以它的第三边的c应满足2 24 2 c=25 = 3+ 即:c=5 辨析:(1)要用勾股定理解题,首先应具备直角三角形这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可本题 △ABC并未说明它是否是直角三角形,所以用勾股定理就没有依据。 (2)若告诉△ABC是直角三角形,第三边C也不一定是满足2 2 2c a= +,题目中并为 b 交待C 是斜边 综上所述这个题目条件不足,第三边无法求得。 2、练习P7 §1.1 1 六、作业 课本P7 §1.1 2、3、4 §1.1 探索勾股定理(二)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拼图的方法说明勾股定理是正确的过程,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2.掌握勾股定理和他的简单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能熟练运用拼图的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难点:用面积证勾股定理 教学过程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经历加法交换律逐步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以及应用符号解决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经历“形成猜想、举例验证”的完整、真实的过程,感悟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 会用个性化的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教学准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算式75+15=90 师:说说这个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加法运算中的一些比较规律性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情境图,激发求知欲。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么?有多少同学会骑车,最远骑到过什么地方? (2)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李叔叔正在骑单车旅行呢!(出示情境图) 2、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2)学生汇报,老师相机出示线段图。 (3)看着线段图再来叙述一下图中信息,说明:简单的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题中的数学关系。 3、解决问题 (1)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么? (2)为什么用加法解决?你是怎么想的? (3)还有其他做法么? (4)两种算法,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4、通过实例发现规律 (1)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加法来解决?谁能提一个,能解决么?师板书算式。 (2)讨论: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几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说!

(3)从这些实例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能给这条规律命个名么?板书:加法交换律 5、验证规律。 (1)通过这几组算式我们发现了加法交换律,是不是任意两个数相加都有这种规律呢?请同学们先在自己的练习本上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 (2)汇报。 6、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定律。 (1)经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不但发现了加法交换律,还通过大量实例进行了验证,你们真了不起! (2)这个定律能不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呢?能不能用一些符合表示两个加数,在练习本上用这样的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 (3)汇报。 (4)语言表达与符号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在这些符号表示方式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5)A、B在这里可以表示哪些数? 7、游戏。 下面我们来根据加法交换律做个口令的游戏。师:25+65 生:等于65+25 8、完成28页做一做。 9、加法交换律的应用。 (1)咱们知道了加法交换律,并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请同学们想一想,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哪些地方用到过加法交换律? (2)下面我们就来算几道题,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38+456 307+348 三、巩固练习: 1、根据加法交换律填上适当的数。 300+600=()+300 ()+65=( )+35 432+168=()+() 280+()=()+() 2、判断下面等式是否符合加法交换律,说明理由。 a+45=45+b 380+20=30+370 3X60=60X3 3、运用加法交换律,你能写出几个算式? 25+49+75=()+()+() 四、总结全课。

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郭台小学肖生军 教学内容:乘法交换律(课件一) 教学目标: 1.经历乘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通过列举生活实例解释乘法交换律的过程,认识运算律丰富的现实背景,了解乘法交换律的用途,发现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经历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渗透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下热身运动,看哪位同学是火眼金睛,算的又对又快。(出示课件二) 算一算: 7×9= 3×5= 9×7= 5×3= 7×9=9×7 3×5=5×3 通过这两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学生讨论交流) 请同学们写出跟这两组算式相似的算式。(学生写算式,老师投影学生的作品。)同学们写的很棒,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乘法运算中一个很重要的定律——乘法的交换律。(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观察并思考(出示课件三) 6×5=5×6

请同学观察这几组算式,把你们刚才所发现到的知识总结一下,和大家交流。(出示课件四) 老师小结: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叫乘法的交换律。 2、学生讨论:用a,b代表这两个数,写出上面发现的规律。(出示课件五) a×b=b×a (乘法交换律) 3、出示课件六——八:对口令。 4、课件九出示习题:填空,开火车。 5、课件十演示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6、知识应用。(课件十一——十二出示)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评价。 三、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这节课主要发现了乘法的一个运算定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叫乘法的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 四、拓展延伸:乘法的交换律,在除法中能使用吗?(课件十三) 五、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51的第2、3题。 六、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 7×9=9×7 3×5=5×3 6×5=5×6 a×b=b×a 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新知识点: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 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方位的技能, 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 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感知。 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加法交换律教案

加法交换律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加法交换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加法交换律,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发现法、讲授法。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师:学习新知之前,我们先来做一组口算题: 35+27 43+65 2、上面这组题都属于哪种运算( 加法运算) 师:那么你们知道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在加法35+27=62中,谁能说说35、27、62的名称 师:你真聪明! 师小结:刚才我们巩固了加法的意义,其实在数学王国里,加法还有很多的奥妙在里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探究加法的交换律 1、李叔叔准备骑自行车去旅行一个星期。今天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40+56=96(千米)为什么还有不同的做法吗 56+40=96(千米) 同样的问题,我们列出不同的两道算式那么40+56表示什么?56+40又表示什么(都是求李叔叔今天一共骑的总路程)。 两道算式都表示李叔叔今天一共骑车的总路程,是多少千米呢(96) 那你能不能用一个特殊的符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40+56=56+40 再仔细观察这个等式,等号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相同点? 相同点:等式两边的两个加数相同。 哪不不同点呢? 不同点:两个加数位置不同。 位置怎样了?板书(交换) 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谁能完整的说一说? 师:像这样的等式你们能在写几个吗20+83=83+20 19+7=7+19 师:像这样的等式多不多,(多)那么同学们能不能用更简洁的方式把它表示出来呢?比如说,我们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字母,图形,汉字都可以 生1:可以用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生2:可以用○+□=□+○ 生3:我们可以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可以写成: a+b=b+a 师:同学们想出来的方法可真多!在数学上通常用字母AB表示两个加数,这个等式就可以写成:a+b=b+a (AB是可以是哪些数呢(表示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 同学们,我们把这个规律用简洁的方式表达了出来,那能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呢 生: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简便运算教案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2、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关注运算定律的表达,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发展数学模型思想。 重点: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难点: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根据加法运算定律,在 ___里填上适当的数。

36+______=56+_____ (38+27)+13=38+(27+ _______ ) (209+26)+44=209+(_____+_____) 二、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乘法交换律 (二)提出问题,独立尝试解决 问题: 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3. 根据题意,你能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问题。 两种不同的列式均板书。) 4×25=100 或 25×4=100 (三)枚举中验证规律,比较中概括规律 问题:我们已经学习过一些运算定律,借助以往的学习经验, 你能继续研究吗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先独立思

考, 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1. 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等式吗(展示学生的举例, 4~5组。) 2. 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3.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 (展示大家的表示方法,让学生自己进行比较。)生回答,师板书。 三、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乘法结合律 (一)独立解决问题 问题: 1.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2.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一共25个小组,每组种5棵树,每棵树浇2桶水。)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单元 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3课时:

新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 1×10= 3×32= 5×11= 2×20= 30×3= 6×20= 学生计算,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口算的) 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算得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 引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 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 ①先算9盒,再加1盒。 12×9=108(个) 108+12=120(个) ②横看,先算2盒,再算5个这么多。 12×2=24(个) 24×5=120(个) ③竖看,先算5盒,再算2个这么多。 12×5=60(个) 60×2=120(个) ④把算式看成12个十,十个十是一百,二个十是二十,合起来是120。 ⑤想:把乘法算式看成12个十,那就可以先写12,再在后面添上1个0。

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并能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2.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借助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方法,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乘法交换律,会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灵活、熟练地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根据加法交换律填一填 甲数+乙数=乙数+() 45+50=( )+( ) 34+( )=26+() a+100 =()+() a+()=b+()□+☆=()+() 2.判断,在符合加法交换律的式子后打√ 230+370=300+300() 70+80+30=70+30+80() 52+a=a+52() 55+45=80+20() 师:同学们回顾一下什么叫做加法交换律? 你可以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吗? 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猜一猜,乘法可能有什么运算定律? 到底你们猜测得对不对呢?下面学习例题 1 后就能明白。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主题图引入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抬水、浇树的一共有多少人?一共需要多少桶水? (3)在这些问题中你能解答那些问题? 2.学习例 1 。 (1)出示例 1 :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启发学生思考:要解答“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需要 知道主题图中哪些相关信息?分析理解后,回答:一共有 25 个小组,每组里 4 人 负责挖坑、种树。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然后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式?(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4 × 25=100 (人) 2 5 × 4=100 (人) (5)自学提示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解法有何异同。 启发思考: 4 × 25 和 25 × 4 这两个算式都求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其 计算结果怎么样?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即: 4 × 25=25 × 4 ) 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把 4 和 25 这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6)自学提示二: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 80 × 9 = 9 × 80 10 × 50 = 50 × 10 20 × 4 = 4 × 20 125 × 8 = 8 × 125 …… (7)根据这些算式用一句话总结你发现的规律。 相同点:每组左边和右边的算式都是两个相同的数相乘,乘得的结果相等。 不同点:每组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算式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 (8)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学生齐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