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评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

评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

《前沿》 2006年第8期

评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

陈子冰

*

(英国诺丹比亚大学马来西亚史丹福学院 吉隆坡)

[提 要]索罗斯是著名金融投资家,他在《金融炼金术》一书中提出了关于经济,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反身性理论,受到了学界和金融界的重视。本文在简要介绍索罗斯其人之后,先从他的思想方法、认识方法评介入手,重点介绍和分析了他的反身性理论,认为他的理论是认识社会性事件的新方法,是辩证法在经济领域中的具体、生动的应用。索罗斯的理论理想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中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发展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索罗斯 金融市场 反身性理论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06]8—0028—04

被称之为“金融大鳄”的乔治?索罗斯(Geoge So-ros ),在上世纪末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严厉指责。但与媒体描写索罗斯为一个苍蝇一样的投机家相反,许多学者认为,索罗斯在将哲学方法运用于金融投资方面很有独创性,更像是一个哲学家而非金融投资家。他那曾被奉为金融投资技术经典之作的《金融炼金术》(The Alchemy of Finance reading the mind of the market ),即被认为是阐述金融领域中思维与实在关系的哲学著作。本文就索罗斯在该书中提出的反身性理论进行讨论和评价,以求在若干方面获得有益的启示。

一、索罗斯其人①

乔治?索罗斯1930年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947年移居英国,并在伦敦经济学院毕业。1956年去美国,在美国他通过建立和管理国际投资资金积累了大量财产。

1979年索罗斯在纽约建立了他的第一个基金会,1984年在匈牙利建立了第一个东欧基金会,又于1987年建立了苏联索罗斯基金会。作为量子基金(Quantum Fund )的经

理人,他使该基金从1968年到1993年的投资记录达到了473:1。1992年他曾扳倒英格尔银行,获利数十亿美元。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他也大大赚了一把。他管理着许多基金,他的基金网络在30多个国家中运作,遍及中欧和东欧、前苏联和中部欧亚大陆,以及南非、海地、危地马拉和美国。他也热心于慈善和公益事业。

索罗斯曾获得社会研究新学院、牛津大学、布达佩斯经济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1995年意大利的波伦亚大学将最高荣誉———Laurea honoris Cause 授予他,以表彰他为促进世界各地的开放社会所做的努力。

1987年4月,在中国武汉召开的卡尔?波普尔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索罗斯在书面发言《我与卡尔?波普尔》中,回顾了他50年代初期在伦敦经济学院读大学本科时,他的导师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哲学对他的深远影响。当他带着波普尔的哲学信念投身于金融搏击生涯之后,经过理论与实践的多次反复,他认为波普尔的哲学尚需突破,提出了反身性理论。此论受到了学界的重视,甚至有评论认为这“标志着哲学认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认识社会历史方法上

?

82?*

[作者简介]陈子冰(1984-),女,辽宁朝阳人,英国诺丹比亚大学马来西亚史丹福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三年级学

生。

的新起点。”

索罗斯善于从国际政治、经济的动态大势上看待金融问题,并从哲学视角看投资,注重蕴藏在价格变动规律背后的哲学逻辑。在1987年世界股市大崩盘发生的前两年,他便预测了该事件,这与他的认识方法和思想方法是分不开的。在金融投资运作中,他重视实事求是地看问题,坦承自己的不足,随时纠正自己认识上的偏差和错误,勇于承认和面对失败,勇于自我批评和反思。这些科学态度和科学家的气质对他经营的成功非常重要。

二、索罗斯的方法

在讨论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之前,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他的思想方法、认识社会经济问题的方法和金融投资活动中的一些技术性方法。这是了解和评价反身性理论的基础。

(一)思想方法

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一书中写到:“可以说,这本著作是我生命历程的写真。它不仅论及了许多我本人最持久的兴趣,同时还融汇了我的思想发展的两条主线:抽象和务实。”②索罗斯将自己的思想方法概括为抽象和务实的结合。

关于抽象,索罗斯认为在他的思想中发端于先,他对抽象问题的强烈兴趣萌生于自我存在的意识开始觉醒的时候。在认识自我、理解自我问题上,他发现思维活动本身就是思维对象的一部分,从而思维活动缺乏独立的赖以裁定的参照点———即缺乏客观性。引申开来,如果承认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过程的参与者———缺乏客观性,则经济学的科学性将是难以成立的。这由此导致了下一个方法问题,即认识社会、经济的方法问题。

关于务实,索罗斯将之总结为生存的锻炼。在他少年时,他父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靠极强的生存艺术熬过了艰难岁月。这成了索罗斯“孩提时代的高等教育课程”,并且在他二、三十年后创立投资工具时,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他青少年时代所学到的生活技巧。

在实际投资活动中,索罗斯把他的抽象兴趣同实际技能很好地结合起来,既发展出了以反身性理论为核心的一系列市场经济理论观点,又成功地使一项对冲基金从400万美元增长到近20亿美元,创造了无与伦比的业绩。

(二)认识社会、经济的方法

前已提及,索罗斯深受波普尔哲学的影响。波普尔证伪主义哲学揭示了人类认知活动所具有的那种本质的不完备性,人们只能在一个不断批判的过程中接近真理,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一切判断都只是暂时有效的并且都是证伪的对象。波普尔主张“方法论统一”,即适用于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和标准同样也适用于社会事件的研究。对这一主张,索罗斯是不同意的,他认为认识自然现象和认识社会现象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即社会科学所研究的事件包含思

维参与者,而自然现象则没有。参与者的思想成为所要认识现象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事件的发展并不具有对于思想的独立性,即在社会事件中,构成不确定要素的,是参与者的思维本身而不是外部观察者的干扰。因此,在自然科学中适用的方法,在社会现象的研究中不再适用。

例如,流行的观点认为“市场总是正确的”,市场价格倾向于对市场未来的发展做出精确的预测。但索罗斯认为,事实上“市场总是错的”,③不是市场价格预示未来,而是参与者的预期塑造未来。因为参与者的认知缺陷是与生俱来的,有缺陷的认知与事件的实际过程之间存在一种双向联系,这导致两者之间缺乏对应,这种双向联系就被称作“反身性”(reflexivity)。反身性概念构成了他的哲学框架的基石。

(三)历时实验

严格地说,索罗斯的历时实验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科学实验。1985年至1986年索罗斯进行的历时实验,实际上就是坚持写日记,以事实为基准把投资决策中涌现出来的想法都记录下来,以反身性理论为指导思想来认识金融形势并做出投机决策,然后再根据瞬息万变的市场动态检验自己的预见,调整自己的决策,实质是边做生意边研究问题。

索罗斯认为,反身性的过程是不可能用科学的方法来加以预言的,历时实验只不过是寻求替代方法的一种尝试。科学的方法是试图按事物本来形态来理解事物的,而历时实验则是实验者指望能够获得所期望的目标状态———追求最大利润的投资操作上的成功。换一种说法,科学的基本目标是追求真理,而历时实验则是追求操作上的成功。后者索罗斯称之为“炼金术”。④

在历时实验中,索罗斯的体会之一是:构造与检验假说的过程,对于最终结果所做出的贡献是毫无疑问的。体会之二是随时记录自己的思想,不辞辛苦的构思与记录令他受益匪浅。在这个过程中,索罗斯将他个人生活中的两大持久兴趣———哲学思考与金融投机———结合在了一起。尽管在历时实验中也有许多错误的构想和操作上的失利,但他在投资绩效上仍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基金创下了最好的业绩。

三、反身性理论

虽然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他的理论尚不能说是很成熟,还很晦涩难懂,缺乏条理化和结构性。我们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他的理论。

(一)反身性概念

在社会性事件中(如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等),人是他所欲认知对象的一部分(参与者),因此不能采用自然科学中强调客观性的方法来认识事件,而应充分认识作为参与者,其在不完备认识基础上的行为决策所造成的结果。

?

9

2

?

可以把参与者理解情境的努力称为认识的或被动的函数,把他们的思维对现实世界的影响称为参与的或主动的函数。则:

y=f(x)认识函数

x=φ(y)参与函数

在认识函数中,参与者的认识依赖于情境,在参与函数中,情境受参与者认知的影响。这两个函数从相反的方向发挥其功能,在认识函数中自变量是情境,在参与函数中自变量是参与者的思维。

二者并不是分别发挥作用的,而常常是一种相互作用,其中情境和参与者的观点两者均为因变量,“以致一个初始变化突然同时引起情境和参与者观点的进一步变化”,索罗斯将这种相互作用称为“反身性”,也可以表述成一对递归函数:⑤

y=f[φ(y)]

x=φ[f(x)]

索罗斯认为,两个递归函数不会产生均衡的结果,只有一个永无止期的变化过程,事件的因果关系不再是由一组事件直接导向下一组事件,相反,则是以一种类似鞋绊的模式将事实联结于认知,认知复结于事实,如此循环往复。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中写到:“我们发现,正是参与者的偏向导致了均衡点不可企及。调整过程所追求的目标中混入了偏向,而偏向在这个过程中又是可变的,在这种情况下,事件进程的指向将不再是均衡,而是一个不断移动的目标。”⑥

例如,金融市场从属于社会学范畴,其运行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它的运行受主体(即参与者)思想的影响。参与者对市场的认识并进而采取的行为,会对市场的状态产生影响,有时甚至是显著的影响,如股市上经常见到的“追涨杀跌”。

(二)反身性理论的应用

索罗斯试图用他的理论分析和解释诸多经济问题,如股票市场的反身性、外汇市场的反身性、信贷与管制的周期等;并对国际债务、贷款的集团体制、里根的“大循环”、银行体系的演进、美国的“公司大精简”等进行历史回顾性研究;又对自由市场与管制、国际性的中央银行等问题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到,反身性关系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运用反身性理论可以解释一系列复杂的经济现象,并可帮助人们做出一些明智的关于未来发展的假设,或帮助人们对复杂问题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关于股票市场中的反身性,索罗斯认为股票价格的波动不是由一种因素简单决定的,而是由“基本趋势”(影响股票价格的宏观因素)和“主流偏向”(市场参与者的观念)与股票价格的变化三者互相作用(即反身性)造成的。具体机制是,基本趋势通过认知函数影响参与者的认

知,认知所引起的变化又通过参与函数影响情境,二者的合成造成股票价格的运动趋势。同时,反过来股票价格的变化又影响基本趋势和主流偏向。结果是这三个变量没有一个可以保持不变。通常三个变量先是在一个方向上,接着又在另一个方向上彼此加强,造成市场股票价格时而上涨时而下跌,形成繁荣与萧条的交替。索罗斯认为这一模型的应用,给他的投资生涯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关于信贷中的反身性,索罗斯的分析认为,信贷取决于预期,预期涉及偏向,于是信贷成为偏向(即参与者的认识和决策倾向)介入历史过程并发挥因果作用的主要渠道之一,具体表现为贷款与抵押之间的反身性联系。一般来说,抵押品是贷方认为有实际价值的对象,对其估价也就决定了贷款的大小。但是,一笔贷款做成了,贷款的行为反过来影响到抵押品的价值,贷款额(尤其是新贷款)越大,则抵押品也越增值,成为借贷的依赖因素和影响因素。当这种高估达到极限后,就极易引发借贷行为的反转(清偿),而这时抵押品的价值则迅速跌落至最低,经济衰退也就来到了。

在对自由市场与管制的研究中,索罗斯提出了若干发人深省的观点。由于市场参与者和市场管制者(政府干预与管理)的认知都不可能完善,这种不完善的认识渗入市场行为中去时,就会造成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或者说内在的不稳定性。所以,索罗斯认为“我们没有理由再相信市场可以尽善尽美地安排好一切”,市场的管制是有必要的,一方面是防止市场不稳定性走向极端,引起崩溃和混乱;另一方面也需防止管制制度形成刚性结构而阻滞市场的发展,甚至导向极权社会。所以,“无论是管制还是放开竞争,在走入极端时都可能是有害的”。⑦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索罗斯在金融市场上叱咤风云,并不是完全靠他的反身性理论。一方面他有哲学家的头脑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则是他对市场的超常实践直觉和成功操作的机智。换句话说,高度的抽象和求生的务实相结合,才是他成功的真谛。

(三)反身性理论的实质

从实质上说,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在哲学上并没有突破性意义。但是在认识社会现象(尤其是金融经济现象)上有创见,在金融领域中发现辩证关系和运用辩证法上有创见。所谓反身性关系就是社会性事物的一种辩证关系。

第一,从认识论上说,索罗斯的贡献在于他把社会现象中人的认识、人在某种认识下的主动行为突出出来,并将这种特性与自然现象区别开来。在认识论上,他还揭示了人的认识一方面受被认识对象的制约,而且这种认识常常是不完全、不充分的,甚至还是错误的;而另一方面被认识对象又由于人在一定思想指导下所做出的行为而改变,因为在社会现象中,人本身就是一个参与者,就是一个重

?

3

?

要因素。社会性事件都是人创造的,所以研究社会性事件时关注人的认识、人的能动性、人的行为活动,以及人与事件的相互作用,无疑是正确的。

第二,从辩证法上说,在索罗斯的《金融炼金术》一书中充分体现了他的经济辩证观和深刻的辩证分析。可以说,对立统一等辩证法规律被他自觉不自觉地生动地应用到了经济金融领域之中,并予以具体化,这也可以视为索罗斯的一个贡献。

例如,他注意到了股票价格变化的辩证性。股票价格的上涨,若是由参与者们认知的缺陷和不理性投机行为推动的,则当股票价格达到一定高度后,与真实经济严重不符时,则价格在参与者们的相反认识推动下,会以崩溃之势下跌,导致了“追涨杀跌”的结局。

他还注意到了经济上许多“盛极而衰”现象,实质上就是矛盾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表现。在金融领域中,因果关系也变得复杂起来。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因素的因和果性质也会发生反转,由于存在反身性,一个因素可能既为因又为果。

辩证法的道理并不难理解,知道的人也很多,但是正确生动地应用到经济金融领域就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了。

四、索罗斯理论思想的启示

索罗斯可以说是一个当代金融投机资本的代表,主要从事的是以赢利为目的的投机行为。他们在金融投资获取最大利润的时候并没有考虑给一些国家经济上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但反面的经验教训也是任何一个国家搞好自己经济的老师。

在索罗斯的理论思想中,有许多可供我国经济发展中应该重视的启示。

(一)正确的市场观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有一种过分相信市场、依赖市场的偏向,以为市场是万能的。索罗斯以其对市场的切身体会,用两点主张取代“市场永远正确的迷信”:1、市场总是表现出某种偏向;2、市场能够影响它预期的事件。索罗斯在1982年提出的《国际性石油缓冲库存计划》,很明显渗透了计划经济、宏观控制的思想。

较之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确有它的优点。但是按照反身性理论来看,市场参与者各有其思想和动机,他们的行为会导致市场的波动,甚至是无理性的混乱。所以,市场经济也需要一定的控制和一定的计划性。不能把计划经济等同于我们过去的那种僵硬的管制体制,而应该理解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防止市场的极端走向,避免经济危机而采取的明智宏观调控和一定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监管行为。

(二)夸大和扭曲的利润价值观的有害性

有趣的是,作为一个追求最大利润的金融投资者,索罗斯却清楚地认识到,若将利润和财富作为价值观的唯一客观标准是有害的。他在《金融炼金术》中写到:“利润———净利———效益———本身成了最终的目标而不是达到目标的手段,我们狂热地用金钱标准去衡量一切。艺术家的价值取决于其作品的售价,更糟的是,我们还经常指望能够从一些本该出于其它动机的活动中获利,政客们收取演讲费、兜售回忆录;白宫顾问成了院外活动家;负责采办的将军们竞相追逐企业里最赚钱的职位;为主管机构服务的律师们也莫不如此。利润动机无所不在。”

这段话,在某种程度上指出了社会腐败现象的一方面根源。夸大和扭曲金钱的价值、赢利的价值,会使社会公益事业受损(如市政建设、医疗服务、行政机关效率等),会构成腐败的基础。所以,市场经济的利润动机和价值观不能弥漫于全社会。

(三)创新和发展认识复杂经济现象的方法

关于反身性理论,索罗斯写到:“我所拥有的只是一种方法,它有助于解释目前金融体系的不稳定状态。它对事件过程的解释不同于我们历来所熟悉且钟爱的自然科学,原因很简单,反身性过程无法以这种方式来解释和预言。”⑨

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也具有很强的反身特性,需要我们创新和发展出有效地认识它、分析它、预测它的方法。反身性理论就是在这方面的一项有益尝试,应该对我们的认识创新有所启迪。

索罗斯在发展他的反身性理论时,也提出了一些不尽正确的观点,例如他从反身性角度出发,否认社会科学概念的科学性和存在的必要性,否认社会科学研究存在客观标准等,都是过于极端的说法。在批评市场的无理智性时,全面否定市场的积极作用,也是过于偏激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我国“入世”的步伐,我国的金融市场必然要与世界金融市场联系在一起,发生在它国的经济波动和金融投机也会在我国有所反映,甚至是重演。所以,研究国际金融投机者的思想和行为,对维护国内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和国家金融安全是十分必要的,何况国内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有待于解决。由此,深入研究索罗斯和其他人物的经济见解还应继续下去。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 ⑨乔治?索罗斯著,孙忠,候纯译.金融炼金术,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译序、第1页、第26页、第293页、第18页、第20页、第307页、第310页.

(责任编辑:方洲)

《前沿》2006年第8期

?

1

3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