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化学关于乙烯烯烃的练习题和答案.doc

高中化学关于乙烯烯烃的练习题和答案.doc

高中化学关于乙烯烯烃的练习题和答案.doc
高中化学关于乙烯烯烃的练习题和答案.doc

高中化学关于乙烯烯烃的练习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

1.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

A.混合气通过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B.混合气通过盛足量溴水的洗气瓶

C.混合气通过盛蒸馏水的洗气瓶

D.混合气跟适量氯化氢混合

答案:B

2.某烯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则该烯烃的名称是( )。

A.2,2—二甲基—3—丁烯

B.2,2—二甲基—2—丁烯

C.2,2—二甲基—1—丁烯

D.3,3—二甲基—1—丁—烯

答案:D

3.以下物质中与1-丁烯不是同系物的是( )。

A.乙烯

B.2—甲基—1—丁烯

C.环丙烷

D.2—丁—烯

答案:CD

4.有A、B两种烃,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关于A和B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和B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A和B不可能是同系物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标准版

目录一、高一化学方程式总结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BaCl 2+Na 2 SO 4 =BaSO 4 ↓+2NaC l(先加盐酸,再加BaCl 2 )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CaCl 2+Na 2 CO 3 =CaCO 3 ↓+2NaC 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 2CO 3 +2HCl=2NaCl+H 2 O+CO 2 ↑ (4)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高温)2Cu+CO 2 ↑ (5)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 2+Na 2 CO 3 =CaCO 3 ↓+2NaC l (6)氧化物的反应 a)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 2O 3 +6HCl=2FeCl 3 +3H 2 O b)氧化钙与水反应:CaO+H 2O=Ca(OH) 2 c)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 2O 3 +6HCl=2AlCl 3 +3H 2 O d)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 2O 3 +2NaOH=2NaAlO 2 +H 2 O e)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 3+3NaOH=Fe(OH) 3 ↓+3NaC l (7)N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a)钠在空气中放置:4Na+O 2=2Na 2 O b)钠与氧气反应:2Na+O点燃Na 2O 2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 2O 2 +2H 2 O=4NaOH+O 2 ↑ 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 2O 2 +2CO 2 =2Na 2 CO 3 +O 2 e)钠与水反应:2Na+2H 2O=2NaOH+H 2 ↑ (8)Fe及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a)铁与水蒸气反应:3Fe+4H 2高温Fe 3 O 4 +4H 2 ↑ b)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 4=FeSO 4 +Cu c)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 2O 3 +6HCl=2FeCl 3 +3H 2 O d)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 3+3NaOH=Fe(OH) 3 ↓+3NaC l e)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 4+2NaOH=Fe(OH) 2 ↓+Na 2 SO 4 f)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 2+2H 2 O+O 2 =4Fe(OH) 3 g)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 3△Fe 2 O 3 +3H 2 0↑ h)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 3+Fe=3FeCl 2 i)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 2+Cl 2 =2FeCl 3 (9)Al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a)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 2O=2NaAlO 2 +3H 2 ↑ b)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 2(SO4) 3 +6NH 3 ·H 2 O=2Al(OH) 3 ↓+3(NH 3 ) 2 SO 4 c)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 3+3HCl=AlCl 3 +3H 2 O d)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 3+NaOH=NaAlO 2 +2H 2 O

高中化学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测试题 第Ⅰ卷(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NH 4+、Ba 2+、NO 3—、CO 32— B .Fe 2+、OH —、SO 42—、MnO 4 — C .K +、Mg 2+、NO 3-、SO 42— D .Na +、Fe 3+、Cl —、AlO 2— 2、已知反应X+Y= M+N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 A 、X 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 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 和N 的总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3、在密闭容器里,A 与B 反应生成C ,其反应速率分别用A v 、B v 、C v 表示,已知2B v =3A v 、3C v =2B v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 A 、2A+3B=2C B 、A+3B=2 C C 、3A+B=2C D 、A+B=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C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D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 5、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 值最小的是 ( ) A .Cl NH 4 B .34HCO NH C .44HSO NH D .424SO )(NH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B 、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 C 、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D 、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7、化学电池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的本质是 ( ) A .化合价的升降 B . 电子的转移 C .氧化还原反应 D .电能的储存 8、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首要原因是 ( ) A 、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 、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 、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9、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 2(气)+O 2(气)2SO 3(气),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 2、O 2、SO 3的浓度分别为L 、L 、L ,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 A .SO 2为L 、O 2为L B .SO 2为L C .SO 2、SO 3均为L D .SO 3为L 10、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 的是 ( )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 (s )+H 2O (g ) CO (g )+H 2(g ),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 2(g )+3H 2(g ) 2NH 3(g ),当增大N 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 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A .①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1、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 (g )+Q (g ) R (g )+S (g )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 ( ) A .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 .反应容器内P 、Q 、R 、S 四者浓度之比为1:1:1:1 C .P 的生成速率和S 的生成速率相等 D .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12、设C +CO 22CO -Q 1(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 1,N 2+3H 22NH 3+Q 2(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 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 升高时,1和2的变化情况为 A 、 同时增大 B 、同时减小 C 、增大,减小 D 、减小,增大 13、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 ) A.反应混合物的浓度 B. 反应体系的压强 C.正、逆反应的速率 D. 反应物的转化率 14、可以将反应Zn+Br 2 = ZnBr 2设计成蓄电池,下列4个电极反应 ①Br 2 + 2e - = 2Br - ②2Br - - 2e - = Br 2 ③Zn – 2e - = Zn 2+ ④Zn 2+ + 2e - = Zn 其中表示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的分别是( ) A .②和③ B .②和① C .③和① D .④和① 15、将氨水缓缓地滴入盐酸中至中性,下列有关的说法:①盐酸过量 ②氨水过量 ③恰好完全反应 ④c (NH 4+)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打印版】

高中无机化学方程式 §1◆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元素 4Li+ O 2 2Li 2O (常温、点燃产物相同) 4Na+O 2===2Na 2 O Na 2O 2+2Na =2Na 2O(此反应用于制备Na 2O) 2Na 2O+ O 2 Na 2O 2 4Na+2O 2 2Na 2O 2 K+ O 2 KO 2 2Na+S===Na 2S (加热可以爆炸) 2Na+2H 2O===2NaOH+H 2↑ (Na 不能把金属从水溶液中置换出来,除了酸,一般是先和水反应) 2Na+2NH 3===2NaNH 2+H 2↑ 4Na+TiCl 4(熔融)===4NaCl+Ti Na+KCl (熔融)===NaCl+K↑ Na 2O+H 2O===2NaOH (与下式对比,同物质的量设计反应浓度相同题) 2Na 2O 2+2H 2O===4NaOH+O 2↑(歧化反应,水不是氧化剂或还原剂) ( 此反应分两步:Na 2O 2+2H 2O===2NaOH+H 2O 2 2H 2O 2===2H 2O+O 2.使酚酞溶液先红后退色 ) Na 2O+CO 2===Na 2CO 3 (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生成盐)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无↑) Na 2CO 3+HCl===NaHCO 3+NaCl NaHCO 3+HCl===NaCl+H 2O+CO 2↑ Na 2CO 3+2HCl===2NaCl+ H 2O+ CO 2↑ 2NaHCO 3 Na 2CO 3+ H 2O+ CO 2↑(考查试剂变质,类似有Na 2SO 3变质) NaHCO 3 + NaOH== Na 2CO 3 + H 2O (易考离子方程式书写,强调不会生成CO 2) Ca(HCO 3)2 + NaOH(少)==CaCO 3↓+ H 2O+NaHCO 3 反应现象对比不同,Na 2CO 3两阶段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2 分) 1. 钠跟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A. 钠的熔点低 B. 钠的密度小 C. 钠的硬度小 D. 有强还原性 2. 某无色溶液中放人铝片后有氢气产生,则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肯定可以大量存在的是( A 。Na+ B.Mg2+ C.OH- D.HCO3- 3. 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灯焰中灼烧时,观察到黄色火焰,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Na+ B. 一定含Na+,也可能含K + C.既有Na+又有K+ D.可能含Na+,也可能含K + 4. 在空气中能生成致密氧化膜的金属是( ) A.Al B.Cu C.Fe D. Na 5. 区别固体Na2CO3和NaHCO最好的方法是() A. 加热 B. 两者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C,溶于水,比较其溶解性 D.两者分别加入NaOH容

液或石灰水 6. 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A. 将钠投入到足量水中 B. 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水中 C. 将钠放入足量稀硫酸中 D. 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 7. 决定金属性强弱的是( ) A.1 个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多少 B.1 mol 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的多少 C.1 mol 金属失去电子的多少 D. 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 8. 用来检验Fe3+是否存在的最佳试剂是() A.H2S B.NaOH C.Na2CO3 D.KSCN 9. 合金有许多特点,如钠一钾合金为液体,而钠和钾的单质均为固体,据此推测,生铁、纯铁、碳三种物质的熔点最低的是( ) A. 生铁 B. 纯铁 C. 碳 D. 无法确定 10. 将5 g 某金属加入到100 mL 2 mol/L 的硫酸溶液 中,当硫酸浓度降到原浓度的一半时(设溶液体积不变) ,金属还没有全部溶解。该金属可能是( ) A.Al B.Zn C.Fe D.Mg

高中化学 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1.只有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才能进行杂化,同时只有在形成分子的过程中才会发生,而孤立的原子是不可能发生杂化的。在形成分子时,通常存在激发、杂化、轨道重叠等过程。 2.杂化轨道的成键能力比原来未杂化的轨道的成键能力强,形成的化学键的键能大。因为杂化后原子轨道的形状发生变化,电子云分布集中在某一方向上,比未杂化的s、p、d轨道的电子云分布更为集中,重叠程度增大,成键能力增强。 3.杂化轨道的数目等于参加杂化的原子轨道的总数。 4.杂化轨道成键时,要满足化学键间最小排斥原理。键与键间排斥力的大小决定于键的方向,即决定于杂化轨道间的夹角。故杂化轨道的类型与分子的空间构型有关。 杂化轨道理论是鲍林为了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提出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孤电子对数及与之相连的原子数间的关系是:杂化轨道数=孤电子对数+与之相连的原子数。杂化前后轨道总数比变,杂化轨道用来形成σ键或容纳孤对电子,未杂化的轨道与杂化轨道所在平面垂直,可用来形成π键。 常见杂化方式 (1)sp杂化:直线型如:CO2、CS2 (2)sp2杂化:平面三角形(等性杂化为平面正三角形)如: BCl3C2H4 不等性杂化为V字型如:H2O H2S OF2

(3)sp3杂化:空间四面体(等性杂化为正四面体)如:CH4、CCl4 不等性杂化为三角锥如:NH3PCl3H3O+ sp3d杂化:三角双锥 sp3d2杂化:八面体(等性杂化为正八面体) 杂化轨道理论认为:原子在形成分子时,由于原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若干不同类型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混合起来,重新组合成一组新轨道,这种重新组合的过程称为杂化hybridation),所形成的新的原子轨道称为杂化轨道(hybrid orbit)。 什么叫杂化?同一原子的能量相近的原有的原子轨道“混杂”起来,重新组合形成新轨道的过程,叫做杂化。 什么叫杂化轨道?新组合的原子轨道叫做杂化轨道。 为什么要杂化?杂化轨道形成的化学键的强度更大,体系的能量更低。 杂化的动力:受周围原子的影响。 为什么杂化后成键,体系的能量降低?杂化轨道在一个方向上更集中,便于轨道最大重叠。 杂化轨道的构型决定了分子的几何构型:杂化轨道有利于形成σ键,但不能形成π键。由于分子的空间几何构型是以σ键为骨架,故杂化轨道的构型就决定了其分子的几何构型。 一.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1)概念:原子在形成分子时,为了增强成键能力,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不同类型(S、P、D…)的几个原子轨道可以相互叠加进行重新组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全册

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 2、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个不完全),周期数=电子层数 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4、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Li 、Na 、K 、Rb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Na 与K 分别与水、氧气反应的情况 分别与出K 、N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4)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5、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F 、Cl 、Br 、I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单质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条件与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4)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5)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核素 (1)核素的定义: A P X (2)同位素: 1 1H 、 2 1H 、 3 1H (3)原子的构成: 二个关系式: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P + 中子数N (3)几种同位素的应用: 126C 、146C 、 2 1H 、 3 1H 、238 92U

二、元素周期律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2)电子总是先从内层排起,一层充满后再排入下一层,依次是K、L、M、N (3)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氦原子是2 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 个电子。 2、元素周期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3、第三周期元素化学性质变化的规律 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钠镁与水反应现象,比较钠镁与水反应的难易(方程式书写) (2)镁铝与盐酸反应的难易(现象,方程式) (3)比较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比较硅、磷、硫、氯与氢气反应的难易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比较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3)向硫化氢水溶液中滴入氯水的现象 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4、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5、在周期表中一定区域可以寻找到一定用途的元素 (1)寻找半导体材料 (2)寻找用于制造农药的材料 (3)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合金材料 6、推测钫(与K同一主族在K的下面)的性质 推测铍的性质 推测量114号元素的位置与性质 三、化学键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1) 本试卷共6页,含30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量90分钟。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H—1 C—12 O—16 S—32 Cl—35.5 Na—23 Mg—24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世界气候大会与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2012至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协议。下列物质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N 2B.H2C.CO2 D.O2 2.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期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 D ) A.单质溴 B.单质镁 C.烧碱 D.食盐 3.下列行为不是 ..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是() A.不偏食,注意营养均衡 B.每天坚持适度锻炼 C. 沉迷网络聊天、游戏 D.不吸烟、不酗酒,远离毒品 4.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垃圾的分类收集 是实现上述理念的重要措施。某垃圾箱上贴有如右图所示的标志,向此垃圾箱中丢弃 的垃圾是() A.危险垃圾B.可回收物C.有害垃圾D.其他垃圾 5.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盐酸B.Fe (OH)3胶体 C.氯化钠溶液D.CuSO4溶液 6. 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不能用排气法收集,而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NH3B.Cl2C.CO2D.NO 7.实验室中,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烧碱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B.液溴用水封保存 C.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D.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8.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点燃酒精灯蒸馏过滤稀释浓硫酸 A B C D 9.据报载我国最近合成新的同位素,其中一种是18572Hf(铪),它的质子数是 ( ) A.72 B.113 C.185 D.257 10. 下列物质中,只含 ..共价键的是() A.NaCl B.Na2O C.HCl D.NaOH

高中化学专题4第1单元第1课时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教案苏教版选修3

第1课时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杂化轨道理论,能从微观角度理解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对分子空间构型的影响。2.通过对杂化轨道理论的学习,掌握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方法,建立分子空间构型分析的思维模型。 一、杂化轨道及其理论要点 1.试解释CH4分子为什么具有正四面体的空间构型? (1)杂化轨道的形成 碳原子2s轨道上的1个电子进入2p空轨道,1个2s轨道和3个2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能量相等、成分相同的4个sp3杂化轨道,可表示为 (2)共价键的形成 碳原子的4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4个H原子的1s轨道重叠形成4个相同的σ键。 (3)CH4分子的空间构型 甲烷分子中的4个C—H键是等同的,C—H键之间的夹角——键角是109.5°,形成正四面体型分子。 2.轨道杂化与杂化轨道 (1) 轨道的杂化:在外界条件影响下,原子内部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形成一组新轨道的过程叫做原子轨道的杂化。 (2)杂化轨道:重新组合后的新的原子轨道,叫做杂化原子轨道,简称杂化轨道。 (3)轨道杂化的过程:激发→杂化→轨道重叠。 3.杂化轨道的类型 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 (1)原子形成分子时,通常存在激发、杂化和轨道重叠等过程。发生轨道杂化的原子一定是中心原子。

(2)原子轨道的杂化只有在形成分子的过程中才会发生,孤立的原子是不可能发生杂化的。 (3)只有能量相近的轨道才能杂化(如2s、2p)。 (4)杂化前后原子轨道数目不变(参加杂化的轨道数目等于形成的杂化轨道数目),且杂化轨道的能量相同。 (5)杂化轨道成键时要满足化学键间最小排斥原理,使轨道在空间取得最大夹角分布。故杂化后轨道的伸展方向、形状发生改变,但杂化轨道的形状完全相同。 例1 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原子轨道都参与杂化形成杂化轨道 B.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参与杂化 C.杂化轨道能量集中,有利于牢固成键 D.杂化轨道中不一定有一个电子 答案 A 解析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其能量不能相差太大,如1s轨道与2s、2p轨道能量相差太大,不能形成杂化轨道,即只有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才能参与杂化,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杂化轨道的电子云一头大一头小,成键时利用大的一头,可使电子云重叠程度更大,形成牢固的化学键,故C项正确;并不是所有的杂化轨道中都会有电子,也可以是空轨道,也可以有一对孤电子对(如NH3),故D项正确。 例2 下列有关sp2杂化轨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同一能层上的s轨道与p轨道杂化而成 B.共有3个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 C.每个sp2杂化轨道中s轨道成分占三分之一 D.sp2杂化轨道最多可形成2个σ键 答案 D 解析同一能层上s轨道与p轨道的能量差异不是很大,相互杂化的轨道的能量差异也不能过大,A项正确;同种类型的杂化轨道能量相同,B项正确;sp2杂化轨道是由一个s轨道与2个p轨道杂化而成的,C项正确;sp2杂化轨道最多可形成3个σ键,D项错误。 二、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形成及分子中的成键情况 1.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BeCl2、BF3分子的形成 (1)BeCl2分子的形成 杂化后的2个sp杂化轨道分别与氯原子的3p轨道发生重叠,形成2个σ键,构成直线形的BeCl2分子。 (2)BF3分子的形成

高中化学方程式(超全版非常推荐)

高中化学方程式(自己整理) 一、非金属单质(F2,Cl2,O2,S,N2,P,C,Si,H) 1、氧化性: F2+H2===2HF (阴暗处爆炸) F2+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 (XeF4是强氧化剂,能将Mn2+氧化为MnO4–) nF2+2M===2MFn(M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2H2O===4HF+O2(水是还原剂) 2F2+2NaOH===2NaF+OF2+H2O F2+2NaCl===2NaF+Cl2 F2+2NaBr===2NaF+Br2 F2+2NaI===2NaF+I2 7F2(过量)+I2===2IF7 F2+Cl2(等体积)===2ClF (ClF属于类卤素:ClF+H2O==HF+HClO ) 3F2(过量)+Cl2===2ClF3(ClF3+3H2O==3HF+HClO3 ) Cl2+H22HCl (将H2在Cl2点燃;混合点燃、加热、光照发生爆炸) 3Cl2+2P2PCl3Cl2+PCl3PCl5 Cl2+2Na2NaCl 3Cl2+2Fe2FeCl3Cl2+Cu CuCl2 Cl2+2FeCl2===2FeCl3 (在水溶液中:Cl2+2Fe2+===2Fe3++3Cl-) Cl2+2NaBr===2NaCl+Br2Cl2+2Br-=2Cl-+Br2 Cl2+2KI===2KCl+I2Cl2+2I-=2Cl-+I2 3Cl2(过量)+2KI+3H2O===6HCl+KIO3 3Cl2+I–+3H2O=6H++6Cl–+IO3– 5Cl2+I2+6H2O===2HIO3+10HCl 5Cl2+I2+6H2O=10Cl–+IO3–+12H+ Cl2+Na2S===2NaCl+S↓Cl2+S2–=2Cl–+S↓ Cl2+H2S===2HCl+S↓(水溶液中:Cl2+H2S=2H++2Cl–+S↓ Cl2+SO2+2H2O===H2SO4+2HCl Cl2+SO2+2H2O=4H++SO42–+2Cl– Cl2+H2O2===2HCl+O2Cl2+H2O2=2H++Cl–+O2 2O2+3Fe Fe3O4O2+K===KO2 S+H2H2S 2S+C CS2S+Zn ZnS S+Fe FeS (既能由单质制取,又能由离子制取) S+2Cu Cu2S (只能由单质制取,不能由离子制取) 3S+2Al Al2S3(只能由单质制取,不能由离子制取)

(完整版)高中化学有机物的系统命名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系统命名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烷烃的命名正确的是( ) A.4-甲基-3-丙基戊烷 B.3-异丙基己烷 C.2-甲基-3-丙基戊烷 D.2-甲基-3-乙基己烷 2.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2-乙基丁烷 B.2,2-二甲基丁烷 C.3,3 -二甲基丁烷 D.2,3,3一三甲基丁烷 3.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1,2—二甲基丙烷B.CH3CH2CH=CH2:3—丁烯 C.CH2ClCHClCH3:1,2—二氯丙烷D.:1,5—二甲基苯 4.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CH3CHCH CH2 CH32—甲基—3—丁烯B. CH2CH3 乙基苯 C.CH3CHCH3 C2H5 2—乙基丙烷D. CH 3CHOH CH 3 1—甲基乙醇 5.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CH3CH2CH2CH2OH 1-丁醇 B.2-乙基丙烷 C. 二甲苯 D. 2—甲基—2—丙烯 6.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 A.;3-甲基-1,3-丁二烯 B.;2-羟基丁烷 C.CH3CH(C2H5)CH2CH2CH3 2-乙基戊烷 D.CH3CH(NH2)CH2COOH 3-氨基丁酸 7.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1,3,4-三甲苯 B.;2-甲基-2-氯丙烷 C.;2-甲基-1-丙醇 D.;2-甲基-3-丁炔 8.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 2-羧基丁烷 B. 3-乙基-1-丁烯 C. 1,3-二溴丙烷 D. 2,2,3-三甲基戊烷 9.下列有机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 ) A. ;2-乙基戊烷 B. ;3-甲基-2-戊烯 C. ;2-甲基戊炔 D. ;1-甲基-5-乙基苯 10.某烷烃的结构为:,下列命名正确的是()A.1,2-二甲基-3-乙基戊烷 B.3-乙基-4,5-二甲基已烷 C.4,5-二甲基-3-乙基已烷 D.2,3-二甲基-4-乙基已烷 11.有机物的正确命名为( ) A.2-乙基-3,3-二甲基戊烷 B.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C.3,3,4-三甲基己烷 D.2,3,3-三甲基己烷

高中参考资料化学人教版选修3 第二章 训练4 杂化轨道理论

训练4杂化轨道理论 [基础过关] 一、原子轨道杂化与杂化轨道 1.下列有关杂化轨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中能量相近的某些轨道,在成键时能重新组合成能量相等的新轨道 B.轨道数目杂化前后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C.杂化轨道成键时,要满足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最小排斥原理 D.杂化轨道可分为等性杂化轨道和不等性杂化轨道 2.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化轨道可用于形成σ键,也可用于形成π键 B.杂化轨道可用来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C.NH3中N原子的sp3杂化轨道是由N原子的3个p轨道与H原子的s轨道杂化而成的 D.在乙烯分子中1个碳原子的3个sp2杂化轨道与3个氢原子的s轨道重叠形成3个C—H σ键二、杂化轨道类型及其判断 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及原子的杂化轨道理论判断NF3分子的立体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A.直线形sp杂化B.三角形sp2杂化 C.三角锥形sp2杂化D.三角锥形sp3杂化 4.在BrCH===CHBr分子中,C—Br键采用的成键轨道是() A.sp—p B.sp2—s C.sp2—p D.sp3—p 5.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 A.CO2和SO2B.CH4和NH3 C.BeCl2和BF3D.C2H2与C2H4 三、杂化轨道类型与分子构型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Cl3分子是三角锥形,这是因为磷原子是sp2杂化的结果 B.sp3杂化轨道是由任意的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混合形成的4个sp3杂化轨道 C.中心原子采取s p3杂化的分子,其立体构型可能是四面体形或三角锥形或V形 D.AB3型的分子立体构型必为平面三角形 7.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BF3为三角锥形分子 B.NH+4的电子式为[H··N H , H · · H]+,离子呈平面正方形结构 C.CH4分子中的4个C—H键都是氢原子的1s轨道与碳原子的2p轨道形成的s-p σ键D.甲醛分子为平面三角形,有一个π键垂直于三角形平面 8.甲烷分子(CH4)失去一个H+,形成甲基阴离子(CH-3),在这个过程中,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高考必备)(最新整理)

目录 一、高一化学方程式总结 (2) 二、氯的化学方程式: (4) 三、氯的离子方程式: (4) 四、铝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 五、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6) 六、铁的化学方程式 (6) 七、高中常用的离子方程式 (7)

一、高一化学方程式总结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高温)2Cu + CO2↑ (5)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6)氧化物的反应 a)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b)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c)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d)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e)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7)N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a)钠在空气中燃烧:4Na + O2 = 2Na2O b)钠与氧气反应:2Na + O2 △ Na2O2 过氧化钠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e)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8)Fe及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a)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高温=F3O4 + 4H2↑ b)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c)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d)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e)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f)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g)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 Fe2O3 + 3H2O↑ h)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i)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9)Al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a)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b)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 c)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d)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e)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 Al2O3 + 3H2O f)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 g)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 h)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CaSiO3 i)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j)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k)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高一化学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共26个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6分) 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是()A.蒸馏B.蒸发 C.过滤D.搅拌 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3.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上警示性标志。下列的化学药品名称与警示标志名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酒精——易燃品???????????????????????? B.浓硫酸——腐蚀品

C.烧碱——剧毒品???????????????????????? D.氯酸钾——强氧化剂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 B.1 mol臭氧和1.5 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6H12O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5.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氦气中有2N A个氦原子 B.14 g氮气中含N A个氮原子 C.2 L 0.3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0.6 N A个Na+ D.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 6.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16 g B.32 g C.64 g/mol D.32 g/mol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杂化轨道理论

第2课时 杂化轨道理论 [学习目标定位] 知道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内容,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确定简单分子的立体构型。 一 杂化轨道理论 1.杂化轨道及其理论要点 (1)阅读教材内容,并讨论甲烷分子中四个C —H 键的键能、键长,为什么都完全相同? 答案 在形成CH 4分子时,碳原子的一个2s 轨道和三个2p 轨道发生混杂,形成四个能量相等的sp 3杂化轨道。四个sp 3杂化轨道分别与四个H 原子的1s 轨道重叠成键形成CH 4分子,所以四个C —H 是等同的。可表示为 (2)由以上分析可知 ①在外界条件影响下,原子内部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形成一组新轨道的过程叫做原子轨道的杂化,重新组合后的新的原子轨道,叫做杂化原子轨道,简称杂化轨道。 ②轨道杂化的过程:激发→杂化→轨道重叠。 (3)杂化轨道理论要点 ①原子在成键时,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可重新组合成杂化轨道。 ②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数等于形成的杂化轨道数。 ③杂化改变了原子轨道的形状、方向。杂化使原子的成键能力增加。 2.杂化轨道类型和立体构型 (1)sp 杂化——BeCl 2分子的形成 ①BeCl 2分子的形成 杂化后的2个sp 杂化轨道分别与氯原子的3p 轨道发生重叠,形成2个σ键,构成直线形的BeCl 2分子。 ②sp 杂化:sp 杂化轨道是由一个n s 轨道和一个n p 轨道杂化而得,每个sp 杂化轨道含有12 s

和1 2 p 轨道的成分。sp 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180°,呈直线形(如BeCl 2)。 ③sp 杂化后,未参与杂化的两个n p 轨道可以用于形成π键,如乙炔分子中的C ≡C 键的形成。 (2)sp 2杂化——BF 3分子的形成 ①BF 3分子的形成 ②sp 2杂化:sp 2杂化轨道是由一个n s 轨道和两个n p 轨道杂化而得,每个sp 2杂化轨道含有 1 3s 和2 3 p 的成分。sp 2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120°,呈平面三角形(如BF 3)。 ③sp 2杂化后,未参与杂化的一个n p 轨道可以用于形成π键,如乙烯分子中的C===C 键的形成。 (3)sp 3杂化——CH 4分子的形成 ①CH 4分子的立体构型 ②sp 3杂化:sp 3杂化轨道是由一个n s 轨道和三个n p 轨道杂化而得,每个sp 3杂化轨道含有 1 4s 和3 4p 的成分。sp 3杂化轨道的夹角为109°28′,呈空间正四面体形(如CH 4、CF 4、CCl 4)。 [归纳总结] 杂化类型与分子间的空间构型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含综合测试题1套,共4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在多电子原子中,轨道能量是由以下哪些因素决定() ①能层②能级③电子云的伸展方向④电子自旋状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下列关于微粒半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层数少的元素的原子半径一定小于电子层数多的元素的原子半径 B.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单核粒子,半径相同 C.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单核粒子,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D.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 3.下列能级中可容纳电子数最多的是() A.6s B.4p C.3d D.4f 4.已知某元素+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该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 A.ⅤB族B.ⅡB族C.Ⅷ族D.ⅡA 族 5.下列符号中表示电子云伸展方向的是() A.K、L、M、N B.s、p、d、f C.p x、p y、p z D.↑、↓ 6.下列各项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减小的是() A.H、Li、Na、K B.I、Br、Cl、F C.Na、Mg、Al、Si D.Si、Al、Mg、Na 7.主族元素A和B可形成组成为AB2的离子化合物,则A、B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 A.n s2和n s2n p4B.n s1和n s2n p4 C.ns2和ns2np5D.ns1和ns2 8.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另外两个电子层电子数之差,该原子核内质 子数为() A.18B.16C.8D.6 9.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f75d16s2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是()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绝对全)

高考总复习之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化学 第一册 第一章 卤素 第一节 氯气 1、NaCl 2Cl Na 22?? →?+点燃 2、22CuCl Cl Cu ?? →?+点燃 3、32FeCl 2Cl 3Fe 2??→?+点燃 4、HCl 2Cl H 22?? ??→?+点燃(光照) 5、32PCl 2Cl 3P 2??→?+点燃 6、523PCl Cl PCl →+ 、 7、HClO HCl O H Cl 22+→+ 8、O H 2CaCl ClO Ca Cl 2OH Ca 222222++→+)()( 9、HClO 2CaCO O H CO ClO Ca 3222+↓→++)( 10、O H NaCl NaClO Cl NaOH 222++→+ 11、↑++?→? +? 2222Cl O H 2MnCl MnO HCl 4 12、O H 8Cl 5KCl 2MnCl 2HCl 16KMnO 22224+↑++→+(浓) 13、2O HCl 2HClO 2+?? →?见光 第二节 氯化氢 14、↑+→+HCl NaHSO SO H NaCl 44 2(浓) 15、↑+?→? +?HCl SO Na NaCl NaHSO 424 《 16、↑+?→?+?HCl 2SO Na SO H NaCl 2424 2(浓)(14、15结合)

17、33HNO AgCl AgNO HCl +↓→+ 18、33NaNO AgCl AgNO NaCl +↓→+ 19、33KNO AgCl AgNO KCl +↓→+ 20、↑++→+2223CO O H CaCl CaCO HCl 2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21、O H Cu H CuO 22+?→? +? 22、O H 2NO 4CO HNO 4C 2223+↑+↑→+ 23、O H 3NO NH NO Zn 4HNO 10Zn 4234233++?→?+?)((极稀) 24、4243324SO H 15PO H 6P Cu 5O H 24CuSO 15P 11++→++ ( 25、O H 3KCl Cl 3HCl 6KClO 223+↑→+(浓) 26、O H 3NO NH NO Mg 4HNO 10Mg 4234233++?→?+? )((极稀) 27、O H 31SO K SO Fe 9SO Cr SO H 31O Fe 6O Cr K 2423423424243722+++→++)()( 28、↑+↑+→++2223CO 3N S K S C 3KNO 2 第四节 卤族元素 29、HF 2F H 22→+ 30、HBr 2Br H 22→+ 31、HI 2I H 22→+ 32、22Br NaCl 2Cl NaBr 2+→+ 33、22I KCl 2Cl KI 2+→+ , 34、22I KBr 2Br KI 2+→+ 35、33NaNO AgBr AgNO NaBr +↓→+ 36、33KNO AgI AgNO KI +↓→+

高中化学知识点练习题及答案案

选修4重难点知识常考点 一、有关反应热(涵义及盖斯定律) 1. 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时放出445KJ热量.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CH4(g)+4O2(g)=2CO2(g)+4H2O(l);ΔH=+890KJ/mol B.CH4(g)+ 2O2(g)= CO2(g)+2H2O(l);ΔH=+890KJ/mol C.CH4(g)+ 2O2(g)= CO2(g)+2H2O(l);ΔH=-890KJ/mol D.1/2 CH4(g)+O2(g)=1/2 CO2(g)+H2O(l);ΔH=-890KJ/mol 2.已知有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Zn(s)+1/2O2(g)== ZnO(s); △H= -351.1KJ/mol , Hg(l)+ 1/2O2(g)== HgO(s) ; △H= -90.7KJ/mol,由此可知: Zn(s)+ HgO(s)== ZnO(s)+ Hg(l),在相同条件下的△H为( ) A.-441.8KJ/mol B.+260.4KJ/mol C.+441.8KJ/mol D.-260.4KJ/mol 二、原电池及电解池 1.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负极 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粗铜作阴极 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D.电解稀硫酸制氢气、氧气时,铜作阳极 2.银锌电池(钮扣式电池)的两个电极分别是由氧化银与少量石墨组成的活性材料和锌汞合金构成,电解质为氢氧化钾溶液,电极反应为 Zn+2OH--2e-=ZnO+H2O; Ag2O+H2O+2e- = 2Ag+2OH-;总反应为:Ag2O+Zn=2Ag+Zn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锌为正极,Ag2O为负极 B、锌为负极,Ag2O为正极 C、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PH减小 D、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PH增大 3、新近研制的溴—锌蓄电池的基本结构是用碳棒作两极,用ZnBr2溶液作电解液,现有四个电极反应:①Zn –2e = Zn2+②Zn2++ 2e = Zn ③Br2+ 2e = 2Br-④2Br-- 2e = Br2,充电时的阳极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分别依次为() A、④① B、②③ C、③① D、②④ 4.用铂作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电解结束后,向剩余电解液中加适量水,能使溶液和电解前相同的是( ) A.AgNO3B.HCl C.NaOH D.NaCl 5.在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烧杯中插入惰性电极,保持温度不变,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 则() A.溶液的pH增大 B.溶液的浓度增大,有一定量的晶体析出 C.溶液的浓度不变,有晶体析出 D.溶液的pH减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