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古代城市选址的横向类比

中国古代城市选址的横向类比

中国古代城市选址的横向类比
中国古代城市选址的横向类比

中国古代城市选址的横向类比

建筑规划概论结课论文

摘要:城市(城廓、古居民点)的出现与分布既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文化背景、政治因素、交通条件、战争背景及社会历史条件都是左右城市选址发展的要素,不同功能种类的城市在进行建城选址时会对这些要素进行取舍。并且,随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步提高的生产力水平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性, 人类社会选址的侧重点从自然条件逐渐向社会环境偏移。本文将从讨论城市起源的基础上,用横向类比的手法分析不同种类城市在各自的建立、发展、迁移历史上对选址要素的权衡。

关键词:城市选址、城市起源、城市种类

古代没有“城市”这一概念,只有“城池”(城墙和护城河)和“城廓”(城:内城的墙,廓:外城的墙)等概念。“城“和“市”在最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指用作防卫而围起来的墙垣,是防御性的概念,是为社会的政治、军事等目的而兴建的;“市”则是指城中特定的交换场所,是贸易、交易的概念,是生产活动、经济活动所需要的,其形态是开放的、外向的。这两种初始的空间形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变得丰富和扩大,并相互渗透,界限模糊,杂陈在一种新的环境形态之中,最终形成了内容多样、结构复杂的聚居形式——城市。

一、城市起源

历史发展到今天,城市的内容和形态千差万别,人们从各自的认识和需要出发,给城市下了许多定义。但城市首先是一种居住形态大概是无可否认的。在《雅典宪章》认定的城市四大功能中,居住是城市的第一活动,它和游憩、工作、交通一起,并列其中。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人文复杂,这使得古代城市的起源在人类安身立命之外又交融着其他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保障

安全保障的需要是古代城市起源的最主要动力,也是早期人类对小型聚居地的最基本要求。在古代农业社会,人类在自然界的生存抗风险能力较差,洪水猛兽等自然力量都能对人类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为了生存,人类需要群居以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为了自我保护,人类将自身与自然中危险因素隔离,从树上安家(有巢氏)、洞穴为室(山顶洞人),到后来的筑城墙、扎篱笆、围栅栏,都在极力避开自然界中的危险。

人类的灾难不仅来源于自然,还来源于人类本身。当时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利用原始简陋的工具,在未开垦或开垦不完全的土地上获得粮食产品,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相比之下,利用武力掠夺他人的财产、土地及劳动力,是更为直接、简便、可行方法。在战争过程中,为了掠夺他人的财产,同时避免自己的财产被掠夺,需要相当多的集中人口,还需要必要的防护设施,人们自愿或不自愿地相对集中居住,并在居民点外围挖壕沟、夯土墙、砌石墙,修筑防御设施。古史传说也有“帝既杀蚩尤,因之筑城”。然而,受限于低下的生产力,早期城市相较起农村,只不过地域人口较为集中,其防御性仍较弱,在有些地域只有王城

才建有防御性的城墙。而后,随建造技术提高及劳动力资源增加,修筑城墙渐渐成为建立城市的一项必备条件。在工业革命以前,判断城市的重要标准是“具备完整的城墙”。由此可见,安全防御需求对人类原始聚集乃至古代城市起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2、政治因素

国家政府机构的建立和行政处理的需要对古代城市的形成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农业剩余形成人口剩余,他们游弋于区域的各个角落。国家政府处理机构能承种聚合因子的作用,吸附农业生产有限聚集能力之外的人口,形成较大规模的人口集中。并且国家依靠其强制力量获得税赋,形成经济基础。在这些机构之外,还可以吸收和供养一批与处理机构相应的社会性人员,从事文化、政治、宗教及生活服务。所以绝大部分城市的起源,都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确立有重要的关系。

例如,在中国古代城市大量兴起的第一个高潮,公元前21世纪左右,周武土灭商夺取政权后,迁国都至镐京,又营建洛邑为东都。东都、西都自然成为政治、军事、经济的重镇。同时周土又“分封建国,以固疆土”,“周武时八百国”,每一个诸侯国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国,都有各自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推进了一大批地方性城市的发展。正是这些荒芜的地区,经过诸侯政权的发展,才成为春秋战国最主要的城市。

可见国家政权的确立对古代城市形成、发展的推动作用,中国早期城市基本上都是政治军事型的。

3、土地的有限性与工商业发展

在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中,土地及农业生产能力是有限的,其对古代城市的形成也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与中国的城市不同,古代西方许多国家由于缺乏充分的土地资源和自然生产条件,使农业产品总供给不能满足总需求,土地的有限性使大量的人古被挤出农村,这些人为了生存,必须从事脱离土地之外的其它物品的生产,并用这些物品换回自己所需要的农产品。因此,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在这种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了工贸化城市,推进了西方古代文明

的发展。从古希腊到古罗马,从商朝到唐初,东西方城市的繁荣一度达到巅峰。此时城市发展已出现资本主义生产萌芽,商业、手工业繁盛,同时城市的选址原则更加成熟、多样;自然条件处于从属地位,发达的技术水平使城市条件不利的区域也可以建立坚固的城市。

二、城市种类与选址

纵观古今兴建、迁移、繁盛、衰落的千万城市,它们的起源几乎都可追溯至人类对安全的苛求、生产力的发展及政治的因素。但如此浩如烟海的城市间存在相似相近的种种联系,我们在研究它们选址兴衰时不妨对它们这些存在形式上的、呈现特征上接近的个体进行分类,从而进一步阐明其中的实质。

中国明清以前主要城市的起源做一简单的归纳, 不难看出, 中国古代城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政权城市

回顾历史,最早的城市殷的形成,是由于商王盘庚在此定都而来。此后, 商朝歌、周沣京、秦咸阳、汉长安、洛阳及曹魏时期的邺城等一些古代重要的、规模较大的历史名城的起源, 都与中央政府定都有直接关系。此外, 春秋时期的燕上都、赵邯郸、齐临淄、秦云阳等众多城市的形成都与地方政府有直接联系。可以说中国城市中, 绝大部分以“某州”命名的都是由这种方式发展演化而来的。

以洛阳为例,其作为政权城市的代表,早在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因优越的自然条件及山河相辉的地理环境,被轩辕黄帝选中,成为教民捕鱼、打猎、稼种、观日月星辰、发展早期农业生产的活动基地;至夏代,再次由于其地势避水且正居国中,大禹亦以此处作为抵抗洪水的起始点,并将其作为基准点,进行分封土地及纳贡;而后商代占卜活动盛行且水患严重,都城迁移频繁;自周后,统治者意识到其重要地位:居全国中央且各地朝贡里距相等,于是在洛阳建立王城和成周城,作为东都,加强控制,奠定了以长安和洛阳为轴的都城建设战略;以后到秦,汉唐连接西东,打通汉中,修建官路与水系交通系统,并开拓西域通商道路,以洛阳为中心的交通设施日趋完善,通往全国的交通骤道直通无阻,关隘密布,更加安全,城镇不断发展。

政权城市是政治统治的中心,通常能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起来,它们在早期曾有小规模的人类活动聚居,但真正形成城市却是王朝定都迁都至此,带来大量的大批军队和王室成员、殷商贵族;且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政权所在地城市往往伴随着大量的人日迁移,政变、迁都、战争都能左右城市兴衰甚至存亡。由政权所在地推进而形成的城市在形成上有其独特的复杂性,往往是人文、自然、交通、哲学在政治因素上的综合呈现,政治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条件,其他因素仅仅是铺垫政治决策的基石,所以,其选址主要受政治局势走向的影响,多选择在一国核心,统领全局,攻防相宜之处。

2、军事城市

军事堡垒与军事重镇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又一重要类型,这类因设防驻兵而建成的城市军事人口在城市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很大,随着战争的胜利、建国建制、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屯川垦荒,则城市兴起。

据史料记载,汉朝初年为抗击匈奴,在中国北部调配了许多军力,军队驻扎沿阳关连绵不断,在驻军附近,有一些军市专门为了满足驻军的需要而设立,这些军队、军市、堡垒在与西域外敌的对峙过冲中形成了一批批固定的城堡,最终发展成为军事性城市,其中包括耳熟能详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城镇;而后朝沿长城派驻军事力量的辽东镇、蓟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等城市亦属于这一类型;至明清,军事城市不再单单局限于与北方外族势力拉锯产生的内陆边疆城市,一些海防城镇如山东矜州(蓬莱)、威海卫,江苏的宝山、金山卫,浙江的镇海、台州等地,也逐渐发展起来。

军事城市在选址上的先决条件是该地区的战略地位,交通、自然退居次要,文化、贸易也鲜有考虑,所以这些城市因为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与生存环境,发展的波动性很大,以周朝武王在洛阳附近建立的土城、周城为代表的大批军事城镇后来都因战略地位下降,军队调迁或随战争的失败而渐至荒废。不过,也有一小部分得以长存的军事重镇,如武威、张掖,它们不断扩张最终成为地方政权的所在;如大同镇,镇海,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寻找到了新的经济价值而渐至发达,因其选址兼顾了经济条件而存在发展空间,以至日渐繁荣。

古时选址建城所考虑因素很多,其中交通利弊对于一个城市的选址发展举足轻重,它直接决定一个城市的发展空间甚至存在形态,同时,也不乏有城市是依凭交通环境形成建成的。

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陆路交通开发代价高昂且相当困难,因而一切能通航的水域就为人类提供了最经济、最便捷的交通条件,水道便自然成为物资交流、人员流动和文化传播的最重要的通道。特别是由于水运的载重能力大,因而运输尤其是粮食物资的运输主要以水运为主。但是,由于我国地理条件的制约,天然河流大多为东西流向,同时,水系间亦多互不贯通。为了克服天然障碍,开凿人工运河以沟通水道便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从春秋时期邢沟的开凿,到元代京杭大运河的形成,大运河在成为中国各种商品流动的重要通道的同时,促使了一大批运河沿岸城市的产生。如隋唐时期运河沿岸的淮(安)、扬(州)、苏(州)、杭(州) 四大都市,运河与黄河主要转运中心汁州(开封)、唯阳、泅州。至明清时期,全国主要的33个城市,有16个位于运河沿岸,另外有10个位于长江沿岸。

在这种沿河地理位置下形成的城市有一共同特点:城市建筑不十分规则,多依照地理特点建城,但城市的地址通常是固定不变的,它们通常依靠各自的河流,修筑码头、仓储建筑为城市的基本骨架。扬州、泉州等地就发现多次改建、重建的痕迹,城门及当地政务机关都经历迁移,但装卸货运的码头位置几乎未有变更,从侧面反应出作为交通城市交通条件是其存在的最主要前提。同时,这些城市因为交通线路得到良好的贸易环境,一部分发展成为后来重要的商业城市,拥有集中于河道两侧的繁华商业空间;而另一部分则由于其交通运输地位的下降而渐至没落,如泉州就因为海盗侵扰、海禁和港日淤塞,商人不再往来,自明以后一踞不振。

除去古代大力兴建的水路,陆路交通也造就了一系列城市的兴盛衰亡。因丝绸之路的开拓,商队与西域游牧民族间的贸易催生沿通商道路聚居的补给点,其规模逐渐壮大,最后成为一座座交通城市,如青海的岭南(今河源),甘肃的平凉、静宁、天水等。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历经两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开始迅速发展,并带动商业大进步。在中国的部分富庶地区,基于优良的农业生产条件,人民在保证食粮供应的生产投入后,可以根据当地其独特的物产,开辟新的手工业活动场地,早在汉代,此处已出现独司一职的专业化作坊,而后发展成为私营的较大规模的工厂,乃至最终形成城市规模的聚落。

景德镇便是最好的实例,早在汉代,出产优质高岭土的平镇开始烧制瓷器;至宋真宗景德年间,其人口、产量经过五代时期的扩充优化,已具规模,遂正式在景德镇建镇;到了明清,据《景德镇陶录》记载:“陶户与市肆当十之七八,土著居民十之二”,景德镇还有大量的外地劳动力,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业游徒,每月不下数万人,工匠来自八方,器成天下走,城市人口至少在十万以上。

除了从手工业诞生出的城市,资本主义的萌芽也催生了另一种专业城市,由于地方性行业性会馆建筑不断增多,票号、典当大量出现,吸引人口集聚,带动了一些小型村落的繁荣,如平遥、太谷为票号业中心城市。

这些城镇通常有较为活跃、专业化的生产或商业活动,从而城市布局并不严整规则,不以官府、庙宇为中心,而是在选址兴建之初就因原料产地形成生产点,并发展形成城区,同时城市也无深沟高泉的防御城墙,它通常是在不规则城区形成后,围绕它加修不规则的城墙。相较而言,这些专业城市比综合性城市更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因为专业城市往往对某一产业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其他产业部门都是围绕主导产业而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往往随着主导产业的兴衰而兴衰,这些专业化城镇后来经商业大资本的冲击,相当一部分趋于萧条。

三、结语

影响城市选址的因素有自然、交通、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意识形态等等,理想状态下,一个能够繁荣发展、长久兴盛的城市城址应该具备合适的地理形势、充足的水源、便捷的交通、便利的政策等条件,但由于城市的起源不同、城市的种类不同、建立城市的初衷不同,在为城市进行选址时只能根据该城市的自身属性及特质在多种因素中择最重点,作为选址的指导性原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迈进,人类生产力多有发展,能够利用科学技术克

服许多在过去阻扰建立城市的不利自然条件,如水源的引流等,所以,部分城市的选址在对各种条件的权衡中追求特性的最大程度表现,轻视了自然条件的地位。但是,地理形势优越与否、自然条件宜居与否,是制约城市发展前途的关键,纵然城市在建立伊始有强大的交通、军事、手工业、贸易、政治支持,这些要素忽有一日发生巨大变更之时,失去依凭的城市便会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中凋敝衰亡。

城市的选址、建立、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完整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影响城市选址的自然、交通、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亦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只有在兼顾各个方面得出的城市城址才能确保城市能够历经战争变革、朝代更迭、文化冲撞长存不衰。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都城的变迁与中华民族的融合》

2、《凭吊洛阳、长安两京古代城市规划传统思想探源》

3、《近代中国传统手工业城市衰落略论以景德镇为例》

4、《先秦城市选址与规划思想研究》

中国城建史(复习整理)

原始居民点的形成与城市的产生 一、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社会组织形式从“血缘家族”到“定居文明”。 新石器时代中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使以原始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固定居民点产生。 公元前7000——4000年,产生土地耕作者居民点。 地点: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黄河流域。 国家: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中国等。 原始居民点的特点: 选择基址:山之阳,水之阴,地势高亢,土地肥沃,自然环境条件好。 布局特点:有简单分区,一般包括居住区,制陶工场,公共墓地,公共活动场所,有防御工事、壕沟和围墙。 二、城市的产生 金属工具的使用,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产生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商品生产。 不从事生产的“商人”的出现,标志着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产生,城市随之开始形成。 最早的城市产生于公元前4000——3000年,是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产生的。 城市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早的城市是人类劳动大分工的产物 三、城市的形成条件 ?经济条件:有广大的农村,提供城市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物质财富。 ?社会条件:有一定的社会组织条件和制度。 ?自然条件: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基址、物质资源。 ?技术条件:有一定的生产技术和掌握这些技术的人。 ?规划条件:按一定的目标与要求,应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建设。 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只有近300年的历史中国城市建设史 中国的远古城市 四千多年前,当父系氏族公社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中,我国开始出现了具有一定规划格局的“城”的雏形----部落和部落联盟的城堡。 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三个发展阶段: . “聚”、“邑”的形成 《史纪·五帝记》:“舜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城”的产生 《吴越春秋》:“鲧,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 “城”----土地、鼎、戟 . “城”与“市”的结合 从“大同”到“小康”,标志着私有制的产生。从而,有了固定的交易场所,“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各易其退,各得其所”。 当具有了防御功能的“城”与专司商品交换的“市”结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最早的意义较为完整的“城市”。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

浅谈交通发展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作者:某 单位:某 完成日期:2010-10-30

浅谈交通发展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交通,让城市更兴旺! 商业风起云涌,全球化不可抗拒之浪潮。身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该如何把握住中国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引言 摘要: 中国的城市发展所经历的是一条与欧洲封建时代城市发展不同的道路。在近代,更偏重于政治军事的中国城市落后于了欧洲工商业充分发展的城市。商业之兴,首要任务是交通。本文浅谈中国古代交通发展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并与欧洲城市化进行对比,强调交通在当今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交通、商业、城市 正文: 众所周知,商业的发展使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得以产生。马克思曾指出:“首先引起工商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从马克思的话中,不难理解出:真正的城市不是建立在农业劳动的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工商业发展的基础上的。 中国古代城市逐渐从军事堡垒发展到政治、军事中心再到具有经济调节功能的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商品经济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不可否认其他的因素,如人口繁衍、政治、军事等等。商品经济与城市发展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城市的存在为前提;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扩大,依赖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肯定商业发展在城市发展的重大意义。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在影响商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众多因素中,人类可以大有作为

的“交通”对商业发展扩大的意义,并通过探讨,以启发当今中国城镇化发展。 在影响商业发展的众多因素中,交通是最重要的一方面,也是最受人影响的一方面。交通的发展与商业的发展也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对交通的要求,因而促进了交通的发展;另一方面,交通的兴建又促进了商业发展。纵观中国古代商业大城市,大都是交通发达之地。有的城市更是直接因交通而兴起。早在商朝时期,就有了“车马”、“步辇”、“舟船”等交通工具。战国时期,因为战争需要,有兴修了许多通行战车的道路。中原各国道路交通纵横交错,还在沿途设驿站。水路上不仅利用长江黄河等天然水道,而且相继开凿了灵渠、鸿沟等人工运河。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车同轨”法令,大修驿道,对过去杂乱的交通路线加以整合,大大促进了沿途的贸易往来,推动了商业发展。汉朝之后,在秦朝原有道路基础上,继续扩展延伸发展交通网,并开辟丝绸之路。秦汉时期水运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海上则开辟了沟通世界两大帝国——东方的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的海上航线。这又带动的东南沿海的贸易发展,从而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但由于这个阶段交通规模有限,交通对商业进而对城市的发展的贡献也有限。 隋唐时期,我国的水陆交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隋朝时完成了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这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运河,修建了纵横交错的两条驰道。唐时开辟了新的海上航线,加强了东西方交流和联系,广设馆驿,形成以京都长安为中心的驿路系统。这使得唐朝京都长安发展为国内外交通的重要枢纽和中心,进而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还有因运河而大兴的扬州等城市,到唐后期,成为水路枢纽,因方便南北运输,大量商人集聚,大大促进人口繁衍,使得商业兴茂,城市迅速发展起来。从此上更加可以看出交通通过影响一系列因素进而影响商业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发展的重要意义。 宋元时期,古代交通进入鼎盛时期。宋朝将指南针应用到海船上,使航海技术大大提高。宋朝已把帆船作为海上交通的重要工具,从广州、泉州等地出航东南亚、印度洋以至波斯湾。元朝沿海航运事业最发达。元朝除继续开挖运河,使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外,又开辟了以海运为主的漕运路线,从海上最多时年运粮达360 万石。元朝的幅员之大,盛于前代;驿路分布之广,也为前代所不及。在全国水陆通道上,遍设站赤(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通向全国及至境外的稠密的驿路交通网。 明清时期,我国古代交通日趋衰落。明代造船业的规模最大,出现了造船高峰。这一时期在交通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就是明朝大航海家郑和,从公元1405 年到1433 年先后七次渡洋远航,把我国古代航海活动推向了顶峰。由此也带来了我国的大规模人口迁徙——下南洋,从而带动了两地的贸易,进而促进了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城市发展,中国的许多南方大城市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发展起来的。但是好景不长,不久以后明清两朝相继实行了海禁,航海事业从此就一蹶不振了。东南沿海一带的海上贸易由此终止,只剩下一小部分的走私贸易。城市的发展也慢慢衰落下去。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纷纷侵入,近代交通工具火车、轮船和汽车相继兴起,铁路、航线和公路不断开辟,遂使我国以帆船为主要工具的古代水上运输业,以畜力车、人力车为主要工具的古代陆路运输业和以邮驿为主要方式的古代邮政通信业,日趋衰落并逐步废弃。相比发明火车、轮船的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仍然笼罩在封建主义重农抑商政策下的中国的城市化几乎停滞。 从中国古代的城市发展中,我们不难看出交通对商品经济乃至对城市化发展

中国城建史参考书单

?参考文献 ? ? ?汤道烈、任云英,《中国建筑艺术全集·古代城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张冠增,《西方城市建设史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赵立瀛、刘临安,《中国建筑艺术全集·古代陵墓》,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朱士光,《古都西安》,西安:西安出版社,2003 ?XIAN- an ancient city in a modern world-Evolution of the Urban form 1949-2000(现代世界中的古老城市: ?西安城市形态的演进1949-2000,Editions Recherches/Ipraus (ISBN9978-2-8622-060-4),2007 ?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贺业钜,《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叶骁军,《中国都城发展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汪德华,《中国城市规划史纲》,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张驭寰,《中国城池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贾鸿雁,《中国历史名城通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葛剑雄,《体国经野-历代城市行政区划》,长春出版社,2004 ?张松,《城市历史保护学导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齐康,《对立与统一——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刘易斯·芒福德[美]著,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1850~1928)[英]著,金经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 o-morrow) ?(英)霍尔,童明译,《明日之城》,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美)哈维著,黄煜文译,《巴黎城记:现代性制之都的诞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埃德蒙·N·培根[美]著,黄富厢、朱琪译,《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张京祥著,《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斯皮罗Poisson,《·科斯托夫[美]著,单皓译,《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意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Michel 模式和城市The Monuments of PARIS》, I.B.T AURIS,1999 ?米歇尔·科恩[法]著,刘凡、谷光曙译,《消失的建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派屈克·纳特金斯[英]著,杨惠君等译,《建筑的故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我国古代地城市规划思想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中国古代文明中有关城镇修建和房屋建造的论述,总结了大量生活实践的经验,其中经常以阴阳五行和堪舆学的方式出现。虽然至今尚未发现有专门论述规划和建设城市的中国古代书籍,但有许多理论和学说散见于《周礼》、《商君书》和《墨子》等政治、伦理和经史书中。 夏代(公元前21世纪起)对“国土”进行全面勘测,国民开始迁居到安全处定居,居民点开始集聚,向城镇方向发展。夏代留下的一些城市遗址表明,当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工程技术水平,如陶制的排水管的使用及夯打土坯筑台技术的采用等,但总体上,在居民点的布局结构方面都尚原始。夏代的天文学、水利学和居民点建筑技术为以后中国的城市建设规划思想的形成积累了物质基础。 商代开始出现了我国的城市雏形。商代早期建设的河南偃师商城,中期建设的位于今天郑州的商城和位于今天湖北的盘龙城,以及位于今天安阳的殷墟等都城,都已有发掘的大量材料。商代盛行迷信占卜,崇尚鬼神,这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城镇空间布局。 中国中原地区在周代已经结束了游牧生活,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期间兴建了丰、镐两座京城。在修复建设洛邑城时,“如武王之意”完全按照周礼的设想规划城市布局。召公和周公曾去相土勘测定址,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城市规划建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图2-1-1)。同时,《周礼》书中还记述了按照封建等级,不同级别的城市,

如“都”、“王城”和“诸侯城”在用地面积、道路宽度、城门数目、城墙高度等方面的级别差异;还有关于城外的郊、田、林、牧地的相关关系的论述。《周礼·考工记》记述的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图2-1-1 周王城平面想象图 战国时代,《周礼》的城市规划思想受到各方挑战,向着多种城市规划布局模式发展,丰富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模式。除鲁国国都曲阜完全按照周制建造外,吴国国都规划时,伍子胥提出了“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他主持建造的阖闾城,充分考虑江南水乡的特点,水网密布,交通便利,排水通畅,展示了水乡城市规划的高超技巧。越国的范蠡则按照《孙子兵法》为国都规划选址。临淄城的规划锐意革新、因地制宜,根据自然地形布局,南北向取直,东西向沿河道蜿蜒曲折,防洪排涝设施精巧实用,并与防御功能完美结合。即使在鲁国,济南城也打破了严格的对称格局,与水体和谐布局,城门的分布并不对称。赵国的国都建设则充分考虑北方的特点,高台建设,壮丽的视觉效果与城市的防御功能相得益彰。而

中国古代城市特点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1中国古代城市总的特点: ①中国古代城市始终都是封建社会型的城市,城市有变化和发展,也有不同类型的城市,但发展方式上没有根本变化。 ②中国古代虽然统治力量在更换,但城市始终是统治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没有出现由于朝代的更换城市衰退、缩小或废弃。 ③中国古代大部分时间是中央集权统治,有完整、庞大的官僚机构,封建都城规模远比欧洲中世纪大,一般城市的规模也 不小;而且由于中央集权的控制,许多城市是以加强军事、政治目的而修建起来,由经济发展而完全自发产生发展的城市较少。 ④城市中统治阶级是中心,宗教也是封建统治利用的工具,宫殿、官署衙门是城市布局中突出的主要建筑物,与儒家思想结合的封建理制和等级观念支配着城市规划思想。 ⑤中国封建社会有两大类型: 一是从政治军事统治要求出发而新建的城市,一般多有整体规划意图布局规划方正规则; 一是由于经济地位的原因在原地不断发展扩建的城市,布局不太方正规则,有一定的自发性;居住方式为里坊制和街巷制,商业为集中设市和分散的市和商业街。 总体而言,中国古代早期因政治军事需要新建、规则形式的、采用里坊制、集中设市的城市要多一些,后期因经济原因在原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不规则的、采用商业街和街巷制的城市要多一些。 1、古代城市具有哪些特征?(1)城市所处位置大都是交通便利之处,成为商品市场和贸易中心,农产品的集散地; (2)手工业匠人在城市的专业化和集中化趋势不断增强,城市对乡村和周围地区的影响逐渐扩大,成为手工业生产的集中地; (3)城市的规模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对外的吸引能力,总体规模较小、数量很少; (4)城市消费规模超过生产规模,城市的消费主要靠农村的地租和税赋来支撑,这时,城乡关系是对立的。古代城市的这些特征使城市功能逐步多样化,一些城市管理问题也开始突出,相应的法律条文也开始产生 首先,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主要可分为两个方向:以《周礼考工记》为代表的,伦理的、社会学的规划思想,以及以《管子》和后期的风水理论为代表的自然观的、功能性的规划理论。 《周礼考工记》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中最具影响一部著作,它很早就提出了我国城市,特别是都市的基本规划思想的城市格局。它提出的“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基本上已经奠定了之后几乎所有城市的基本格局。城市不仅仅是一个供人居住、生活的场所,城市已经成为了一种“工具”,在其中暗示着一种社会关系和秩序。高大宏伟的府邸和低矮简陋的普通住宅,时时都提醒着人们统治者的权威;清晰地街坊和宽广笔直的街道暗示着人们要规规矩矩,不能违背’礼‘制。 相比于《周礼考工记》的限制性,在《管子》一书及后世的一些有关风水的理论中则显示了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中的理性、功能主义的一面,《管子》主张从实际出发,不重形式,不拘一格。要因天时,就地利,不为宗法封建与礼制制度所约束,所以,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即使如此,《管子》也提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这些理论对后世风水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 市朝一夫,指市场的大小如一夫之地,即方百步,东西、南北各长140米左右 《考工记》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里的国也就是国都。它是一座方形的城,即方方九里之城。其总体布局为城的每面有3个城门,即都城12门。有南北向的街道9条,东西向的街道9条,即九经九纬。也就是说,通向每个城门的有3条平行的街道,构成左出右入,车从中央的街道格局。经涂9轨,指经纬之途皆“容方九轨,轨谓辙广……凡八尺……积七十二尺,则此涂十二步也”①。一步按1.4米计,则每条街道的宽度为16米左右,也是相当宽畅的。左祖右社,指祖庙建在东边,社稷坛建在西边,左右对称。面朝后市,指朝廷要建在王宫南面,或指宫殿大门向南,市场要建在王宫北面,即朝廷在前,市场在后。市朝一夫,指市场的大小如一夫之地,即方百步,东西、南北各长140米左右。朝廷宫室市场占地一百亩.(一夫,一百亩)建筑师营建都城时,城市平面呈正方形、边长九里,每面

人教版2020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学案岳麓版必修2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 概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依据朝代顺序,掌握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大致过程和内容。 2.认识古代商业的重要内容是城市商业,理解我国城市功能变化。 3.理解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一、商业的发展 1.商周: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已经产生;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2.春秋战国:出现有强大实力的商人;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3.隋唐: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各地商人来往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4.宋元 (1)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 (2)元代广泛流通纸币,古代商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 5.明清 (1)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2)经济作物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3)广泛使用白银,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 (4)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了徽商、晋商、闽商、宁绍商人等大商帮。 [易混易错] 商帮和会馆的形成是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结果,并不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 [思维点拨] 1.中国古代商业起源较早,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发展繁荣;从发展趋势上看,城市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 2.影响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稳定的政治局面,政府开明的政策,内外交通的便利等。 二、城市的繁荣 1.自周秦迄唐代 (1)凡县治以上的城市,都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场所,设市令或市长管理。 (2)实行坊市制,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与民居隔开。 (3)县城以下,一般禁止设市。 (4)城市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2.唐代至宋代 (1)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形成街市。 (2)城郭和乡村也被允许置市贸易。 (3)出现夜市、晓市、草市等。 (4)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控。 (5)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6)唐宋时期,海上贸易的兴盛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繁荣。 3.明清时期,除南北两京等传统大都会外,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图解识记] 古代城市的发展与演变 [思维点拨] 古代草市的特征 (1)远离城镇;(2)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区;(3)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4)受到政府机构的管理。 三、“重农抑商” 1.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取向发生矛盾。 2.表现 (1)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汉代: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 (3)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4)明清时期 ①表现:对商业发展不采取鼓励政策,对商人进行盘剥;禁止民间出海贸易。 ②影响:并未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是导致中国落后于

古代的商业与城市

商业:从先秦大商到明清商帮 城市: 从规范之美到自由之风 商路:从大漠驼铃到南海云帆 政策:从重农抑商到闭关锁国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日升昌,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座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大街的繁华地段,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日升昌票号创立后,极大地加速了商业运转和货币流通,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掀开了中国金融史的光辉一页。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商业经济和城市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是亘古不变还是流变纷呈?在“以农立国”的农耕时代,它们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还是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的繁荣?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历史,去探究商业、城市发展、繁荣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历代统治者因对商业不同的态度而产生的不同后果。 商业:从先秦大商到明清商帮 情境探究:(展示《乔家大院》、“红顶商人”胡雪岩资料)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具有哪些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或图片情境,使学生知道商人产生、春秋战国大商人的兴起和明清商帮的发展概况,理解商业的繁荣发展,进而感悟日益丰富的优秀商业精神和源远流长的中国商业文明 学生探讨:学生根据《学案》上的提示归纳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历程与特点。 1、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历程: 时期商业特点 商周时期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私商成为主体 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海上“丝绸之路”

宋元时期纸币夜市 明清时期商业新特点◆商业市镇的兴起 ◆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出现雇用关系,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 ◆形成地区性的商业集团——商帮 2、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特点: ①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繁荣的前提。反过来,商业的进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②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发展艰难而曲折。中国古代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相关。 ③商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官府的控制,特别是海外贸易基本上由官府垄断,实行“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的贡赐贸易。 ④发展呈现不平衡性,各个时期、不同地域发展都不平衡。 ⑤商业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 教师点拨: 商业是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呈现出繁荣景象。但这是相对的,商业活动受到官府严格限制,主要集中在城市进行。从全国范围来看,“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电视连续剧《走西口》《乔家大院》说的都是明清时候的巨商,他们靠着勤劳和智慧,把握住商机,从事着大宗买卖,他们的产品是在市场上销售的。所以,既体现了当时我国的商业经济的发展,又作为我们商业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推动着商业经济的发展。“红顶商人”胡雪岩说明了,当时的一些大商,亦商亦官,这种情况易于导致腐败。 从商人发展的角度来说,经历了从先秦的个别大商人到明清商帮的发展过程,表面上反映的是商人数量不断增多,深层的是商业资本越来越雄厚,商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这不是全部,因为,厚重起来的不只是物质财富,还有商业活动留下的文化遗产,还有商人千年的精神财富,这笔财富已经进入到中华文明的骨子里。 城市: 从规范之美到自由之风 承转过渡:商业经济的繁荣必然促进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临淄,赵国的都城邯郸,楚国的都城郢都成为当时著名而繁华的商业中心。 情境探究:引用《木兰辞》中的诗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提问:木兰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把东西买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木兰能在短时间内把东西买齐,说明了什么? [观察比较]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图,分析长安城与东京城的布局各有什么特点?比较二者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多媒体演示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城镇布局,让学生形象而直观地理解城市格局和功能的演变过程。

中国城建史考研试题分析及复习资料复习要点

中国城建史——历届考研试题分析及答案复习要点 一、历年考题整理: 1.中建史每年1道题,周礼考工记考过三次,重要的都城考过:汉长安,隋唐长安,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宋东京;概念考过城郭,比较题考过唐宋比较。 2.按照时间顺序,比较重要的都城分别有:淹城,汉长安,曹魏邺城,隋唐长安,(东都洛阳),北宋东京,平江府,元大都,明清北京。其中没有考过又相对重要的是曹魏邺城。 3.书本第八章分类总结考过周礼的影响,近代史没有考察过。 4.历年考题几乎没有重复考察,只有周礼考工记连续考两年,再出现也是有可能的。 5.都城结合平面图,考试拿分。 1.宋东京规划要点(2007) 答:1. 后周世宗柴荣主持,主要力量没有集中在宫城修建,而是适应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提出要求。 2.平面不方正规则,三套城墙,三条护城河,皇城,里城,外城。 3.道路井格,以宫城为中心,也有斜街,水工设施多,号称四水贯都。 4.有集中的市,主要转变成商业街,瓦子出现。 5.破除坊里制,转向开放的街巷制。 6.防御技术进步,建立消防瞭望亭。 2.汉长安建设的过程及规划要点(2006)

答:修建过程: 1. 汉高祖刘邦,将秦朝离宫、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在长乐宫以西建未央宫,在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修建武库。 2. 汉惠帝时,修建城墙,建东市西市。 3. 汉武帝时,在长乐宫以北建明光宫,未央宫以北建桂宫、北宫,在西面城外修建宏大的章宫。 规划要点: 1. 平面配合地形呈不规则矩形,按《周制》中建制,主要宫殿在南,东西市在北。 2. 与战国时期不同,将官署、市场、居民区布置在城内。 3. 宫殿占地面积大,占1/2以上 4. 实行闾里制,闾里与宫城相参。 3.谈谈你对《周礼·考工记》对中国都城的影响是“历代遵从,千古一致”的这一观点的看法。(2005) 答:《周礼·考工记》的“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的建设方法的确对于中国历代的大都城建设都影响深远,但是不能把它作为一条贯穿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主线,因为这种影响并不是在所有的城市都能体现出来的。北魏洛阳只有宫城居中,左祖右社;隋唐长安则更多的体现出《城制》,如旁三门、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宫城居中(但偏北)而市却在宫南。元大都则比较全面的体现了《城

中国古代城建史复习

中国古代城建史复习 一、原始社会居民点及殷周时代的城市 1、《周礼》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将国家制度中严格的等级观念运用的到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体现封建制度中君臣、父子、上下的尊卑,导致古代城市严整、有韵律感、程式化;城市规划的独特艺术观——礼乐制度的建立:本质即是城市的物质环境的创造要为精神世界——政治制度的建立而服务。(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序,故群物皆别;和,故白物皆化) 2、《周礼·考工记》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选址、定朝向方位:匠人建国,水地以县,置築以县,以景为规,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潮汐。 规划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道路规划: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环涂以为诸侯经轨,野涂以为都经轨。 城邑建设体制:三个等级:王城、诸侯封国国都、宗室和卿大夫采邑在城市规模、城市道路和城市门阿之制上的等级观念。 礼制营建制度: 城邑规划制度: 典型案例:唐长安、宋汴梁、元大都、明北京 城与廊的概念:城郭均为防御性的构筑物。(筑城以卫君,造城以守民)(三里之城,七里之廊)廊一般比城大或城一般在廊内。 邑:泛指所有的居民点(邑外为之郊,郊外为之牧,牧外为之野,野外为之林)

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成。 市:日中为市,招天下之民,聚会天下货物,各易而退,各得其所。 城与国:防御性构筑物。 周代的第一次建城高峰原因:政治举措——分封诸侯,便于统治。 第二讲: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城市建设 1、周代第二次城市建设高潮: 原因:春秋晚年战国初年,各路诸侯因为政治、军事需要及满足封建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改造旧城,营建新城,并调整城市的分布布局等城市建设活动。 重大成果:1、扩大城市规模,除保留城继续提供政治活动之外,更加建广阔的外廊以为经济活动场所。 2、改造依附于宫的后市,发展成为城市独立的集中商业区作为外廊的主体,以供城市各阶层之需。 3、改革官府手工业区的同时,并增辟民间手工作坊区,扩大工商业者的闾里。调整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压缩城内公室用地,增加工商业及居民用地,为积极繁荣城市经济创造条件。 4、城市规划格局也不为旧制所约束,主张“城郭不必中规”“道路不必中准绳” 5、以往强调的礼制规划秩序,也渐为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要求,适当兼顾礼制的新规划秩序所替代。 2、列国都城一般都有大小两城组成,并呈现多种组合形式。(咬合、环套、分离、并联) 3、《商君书》的规划思想: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和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及城

中国古代人居城市环境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人居城市环境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历程 摘要:人居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系统,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建设居住家园的场所。在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中国古人侧重于融人居、山水和人类心灵为一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本文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为引导,分析探讨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历程,对比分析古代与近现代城市人居环境的不同,概述近代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 1.引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中所包含人居环境的意义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出自东晋陶渊明的《饮酒》,其意义是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我们可以从这句诗里面看出所包含的城市建设是让城市生活的优点与乡村环境的美丽和悠闲结合起来,使城市居民更容易接近自然、融入自然,体现出“在人境”和“无车马喧”。其次,从诗中可以看出陶渊明的哲学思想,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这是一种境界,一种不为世俗打扰的境界。在人居城市环境建设中,体现在中国古人人居环境寄情于郡邑和山水,建设在山川形胜与艺文荟萃之中。 2.古代时期人居城市环境的发展过程 2.1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的人居环境结构较为简单,但已经有了初步的分区。首先在居民点中有了居住地与墓葬地的区分;其次,人们又逐渐倾向于将生活和劳作场所区分开来。这些原始居民点的初夏,为城市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奠定了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基础。夏朝的城市发展所具有的基本要素缺少,但是,作为区别于普通乡村型的人居环境,城市型人居环境已经初具特征。到了商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进一步的推动了城市的建设,以商朝都城之一的郑州商城为例,可以看出社会发展的阶级分化特征在城市人居环境的空间分布上有了充分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开始注意城址的选择,城市的布局要求因地制宜,强调了城市的供水、排水、防洪,体现当时人们对于城市人居环境的追求。 2.2秦汉时期 这一时期的城市人居环境,是作为皇帝及其王朝所服务的环境和工具。秦汉时期国家大一统,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使得突出政治功能的大一统郡县城市体系得以建成。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秦汉时期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例如,有考古工作者在秦汉宫殿遗址下发现了陶制的下水管道,而且断面很大,并推测当时城市排水系统已经比较完善。其次,秦始皇大造宫苑,造六国宫殿,是为了满足其“朕即国家”的政治追求。如秦即开始建设、汉代建成的皇家园林上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型皇家庄园,兴盛时“宦官奴婢三万人,养马三十万匹”。 2.3三国志隋唐时期

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简史

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简史 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先后发生了畜牧业、农业、手工业的分工,产品有了剩余,为了互通有无,不同部落间的交换活动成为经常的现象。这种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换是最原始的商业活动。传说神农氏时,“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就是原始商业的反映。 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了不从事生产、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阶层。《尚书·酒浩》记载有殷人“肇牵牛远服贾”,意思是说商代有人专门用牛车到远处做买卖。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代后期出现了铜币。但是,当时商业行为主要发生于方国部落之间,并且是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商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只起着微小的作用。西周时,商业成为社会经济不可缺少的部门。但是,商业由奴隶主官府垄断,并没有专门的职官来管理市场。《周礼·地官·质人》记载:“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凡卖亻卖者质剂焉。”“质人”就是管理市场的经纪人。市场交换的商品有奴隶、牛马、兵器、珍宝等,凡成交的商品都要由“质人”给买卖双方立书契券约。那时的商人和百工一样,是属于奴隶主贵族的,称为“工商食官”,他们主要是替奴隶主贵族经营,为奴隶主贵族的需要服务。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私商兴起,有的大商人周游列国做生意,参与各国的政治活动和各国之间的交际,能和诸侯“分庭抗礼”。弦高假借郑国君命犒秦师的故事是很出名的。可见当时大商人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地位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更加促进商业的发展。到了西汉,“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都城长安及洛阳、邯郸、临淄、宛城、成都等大城市,都发展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各中等城市均设有市,连军队驻地、屯戍地区也设有军市。当时城市的市场有固定的地点,叫做“市井”。长安城最初有东、西二市,后增至九市。市井同宅区严格分开,周围有墙,叫,市门叫。市内设有供摆设出卖商品的店铺“商肆”(又叫“市肆”),同类商品集中在一起,称做“列肆”。另有存放货物的仓库“店”,或称“邸 舍”、“廛”。官府对市井控制、管理很严,市门有专职的门吏掌管。市内设官署,置“市令”或“市长”管理、监督交易,还有专管治安的官吏。市井官署设于市楼(旗亭),楼皆重屋,上悬大鼓,以击鼓来通知开市和闭市。闭市后,市门关闭,不再有任何营业活动,逗留市内不去的人要处罚。凡在市井营业的商人,须向市井官署登记,交纳市租。四川新繁出上的汉代市井画像砖,较全面地表现了当时城市中的市井容貌,是我

论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三个阶段

论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三个阶段 关于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意见:一种观点认为,“从本质上看,城市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它是统治阶级——奴隶主、封建主——用以压迫被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并认为:夏代“是古代城市开始时期”。“…夏鲧作城?,虽是一种传说,但是揆诸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这个传说却是与实际相符合的。”同时还指出:“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限制,周以前的城市还是不多的。中国古代城市的大量兴起,主要是在封建时代。”〔1〕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文明时代之前城市和乡村的对立早已存在”,“我国古代城市的出现应该在原始社会后期。”〔2〕 此外,还有学者则认为:“我国的城,最初见于早商时代”〔3〕;有的说:“邑在殷末已在成立过程中”〔4〕;有的说中国古代都市“周代始有之”〔5〕;也有人认为:我国古代“完全意义上的城市兴起,从春秋初年开始”〔6〕。 上述有关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时间为什么存在着如此大的差异呢?我们认为:其关键就在于对“城市”概念的理解与认定有较大的出入。事实上,在探讨城市的历史时能否有一个科学、明确而大致相同的概念,是客观地揭示城市起源、尤其是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基本前提条件。 众所周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定型的渐进变化过程。城市的产生也是如此。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就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由“量变”到“质变”的历史时期。 一般说来,城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从本质上讲,城市主要是就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作用而言,尤其是指一种不同于乡村生活方式的经济生活。因此,城市的本质特征既不与“城”相同,绝不是专指城墙建筑;也与“市”相区别,不仅仅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但从其基本特点来看,它又与“城”和“市”有内在的联系。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真正的城市只是在特别适宜于对外贸易的地方才形成起来。”〔7〕因此,他还进一步指出:“真正的城市存在本身和那些简单的许多独立家庭当然有所区别,这里全体不是部分的简单总和。”〔8〕很明显,马克思所指的“真正的城市”,其标志是通过其特有的不同于乡村的经济生活方式表现出来的。可以认为,中国古代的城市形式,必须基本满足下列四个基本要素,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即:有环绕居民区能够起防御作用的墙垣设施;有相对集中的非农业人口;有进行经常性的商品交换的场所;在地域上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中心作用。在这几个要素中,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达,城墙对于现代城市来讲,虽然是可有可无,但对中国古代城市而言,则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维护城市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根据古今城市的本质和特点来看,可以认定:城市是一个人口集中、非农业各类产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与文化的中心。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城市还以四周环绕有城墙为其基本的标志。如果说,这个“城市”概念从其内涵与外延来讲,是基本上反映了城市的本质和特点而较客观、科学的话,那么这样的城市在中国历史上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第5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与城市(学生版)

第5课古代中国的商业与城市 【学习目标】 1.理顺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线索,记住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基本概况; 2.对比记住周秦至唐、宋代以后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 3.记住重农抑商政策产生原因、发展历程,全面把握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 【感悟高考】 1.(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 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2.(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 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 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3.(2017·海南高考·4)“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 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 4.(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5.(2017·海南高考·6)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知识梳理】 问题引领商业与城市基础知识梳理 1.隋唐、 宋元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原因如何? 2.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阶段主要表现 商周商朝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春秋战 国 ①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 ②商业繁荣,形成了著名都会; 隋唐 繁荣 表现:①南北经济往来密切,商贸蓬勃发展;②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 原因:①政治上统一;②大运河开通。 宋元 新高峰 ①货币;②城市a,b,c,d;③对外贸易 明清 空前 活跃 ①城市-- ②农产品;③货币;④商人--,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 快。⑤劳动力-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一、商业的发展 二、城市的繁荣 (一)城市功能与格局变化 项目周秦迄唐宋代以后 时间定时启闭打破时间限制,夜市、晓市兴盛。 空间①坊市分开,实行严格的坊市制①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形成街市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及影响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得特点及彩响 摘要:中国就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得历史。在古代拥有着緊荣得城市经济与深厚得城市文化底蕴,其城市规划得特点也异常鲜明,影响深远。文章就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得特点与影响做了初步得探索,多元融合得中华文化使城市表现出包容性与丰富得活力,封闭与稳定得社会秩序使城市表现出极强得统一性。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得一些观念,对当今得城市规划仍有很大得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规划;中国古代;特征;影响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得特点 (一)中央集权下得“搭齐划一” 我国早期得城市总体形态受到以井田制为代表得早期农耕制度得影响。所谓井田即“方里为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井田制得形成,造就了中国古代城市方格网得特征。贺业矩在《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一书中指出:“把城市视为一大块井田,利用井田阡陌得经纬,构成道路网,按照井田制,将它划分成若干等面积得方块底盘,充作城市营建用地; 同时规定,以井田得单位——夫作为城市用地得单位。”由此,奠定了中国古代城市方格网状得总体空间格局。 以间为房屋得基本单位,几间并联成一座房屋,几座房屋围成矩形院落,若干院落并联成一条巷,若干巷前后排列组成小街区,若干小街区组成一个矩形得坊或大街区,若干坊或大街区纵横成行排列,其间形成方格网状街道,最后形成以宫殿、街署或钟鼓楼等公共建筑为中心得有中轴线得城市,这就就是中国古代城市得特点。 中国古代得城市具有明显得风格统一,整齐划一得特点。其中得原因:一就是该城市规划格局本身得优越性。二就是秦朝以来确立得中央集权制度,“车同轨, 书同文”,城市得格局当然也要按照规定被标准化。 这种城市规划得格局,中心明显,主次分明,有明显得对称轴,左右呼应,街道得脉络清晰。根据这种城市规划得方式,所有城池得规模与形制,都有一定得层次标准。都城都就是最高大坚固得,其下得诸侯、郡县城市则以行政等级得高下来确定规模。就城市本身来说,首先,会选择城市中心得位置,“仰观天象,俯察经纬”, 确定中心后以此为基?点,向四周扩散,进而框定城市得总体范围,该中心在都城往往就是皇宫所在地,在郡县则往往就是钟鼓楼或行政机关所在地。其次,城中普遍都有一条以中心街道或宫殿建筑构成得“中轴线”,城市以此左右对称布局,譬如唐长安城得朱雀大道。再次,中国古代对

最新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及影响培训讲学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及影响 摘要: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拥有着繁荣的城市经济和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其城市规划的特点也异常鲜明,影响深远。文章就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和影响做了初步的探索,多元融合的中华文化使城市表现出包容性与丰富的活力,封闭和稳定的社会秩序使城市表现出极强的统一性。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的一些观念,对当今的城市规划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规划;中国古代;特征;影响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 (一)中央集权下的“整齐划一” 我国早期的城市总体形态受到以井田制为代表的早期农耕制度的影响。所谓井田即“方里为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井田制的形成,造就了中国古代城市方格网的特征。贺业矩在《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一书中指出:“把城市视为一大块井田,利用井田阡陌的经纬,构成道路网,按照井田制,将它划分成若干等面积的方块底盘,充作城市营建用地;同时规定,以井田的单位——夫作为城市用地的单位。”由此,奠定了中国古代城市方格网状的总体空间格局。 以间为房屋的基本单位,几间并联成一座房屋,几座房屋围成矩形院落,若干院落并联成一条巷,若干巷前后排列组成小街区,若干小街区组成一个矩形的坊或大街区,若干坊或大街区纵横成行排列,其间形成方格网状街道,最后形成以宫殿、街署或钟鼓楼等公共建筑为中心的有中轴线的城市,这就是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 中国古代的城市具有明显的风格统一,整齐划一的特点。其中的原因:一是该城市规划格局本身的优越性。二是秦朝以来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车同轨,书同文”,城市的格局当然也要按照规定被标准化。 这种城市规划的格局,中心明显,主次分明,有明显的对称轴,左右呼应,街道的脉络清晰。根据这种城市规划的方式,所有城池的规模和形制,都有一定的层次标准。都城都是最高大坚固的,其下的诸侯、郡县城市则以行政等级的高下来确定规模。就城市本身来说,首先,会选择城市中心的位置,“仰观天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