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第八章人的生殖和发育

一、填空题

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其中主要的生殖器官是睾丸。

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其中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

2、雌性激素的分泌是由卵巢完成的;雄性激素的分泌是由睾丸完成。

3、胚胎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分裂开始的,胚胎发育所经的场所有输卵管、子宫。

4、人们在节育方式上结扎输卵管或输精管的目的是阻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

5、胚胎发育到初具人形时,胚胎已发育到第8周。

6、胚胎植入子宫前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分别来自于卵黄和胎盘。

7、试管婴儿指受精过程在试管中完成。

8、在人体器官中,既是主要的性器官,又是重要的内分泌腺的是睾丸的卵巢。

9、受精卵形成和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的场所是输卵管,它不断向前移动形成初期胚胎,并且

埋入子宫内膜。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精卵结合。母亲在怀孕期间,母亲和胎儿通过胎盘进行物质交换。胎儿在母亲体内发育期为280天。

10、人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11、能促使人体出现第二性征的激素是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

12、月经形成的原因是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13、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

14、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前者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后者主要是钙盐,使骨

脆硬。

15、对骨的物理特性起决定作用的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鉴定骨中含无机物的方法是煅烧,脱钙骨的物理特性是柔韧、有弹性。骨的物理特性主要表现在硬度和弹性两方面。

16、人体内最大的、几乎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的细胞是卵细胞。

17、就青春期开始的年龄来说,男孩比女孩晚两年。

18、青春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

19、小明在体育课上造成前臂骨折,在骨的愈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骨膜,取一根猪的长

骨,敲下一小片,称其质量为3g,煅烧后剩余物质为1.6g,由此可知此骨是幼年猪骨。

20、填表:

21、探究“骨的成分和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

(1)将大鱼的一根肋骨浸泡在10﹪的盐酸中,经过一段时间后,骨变得柔韧。这是因为骨的成分中无机盐溶解于盐酸中,剩余的成分是有机物。将一段骨放在酒精灯上煅烧至灰白色,然后轻敲,这段骨便会破碎。这是因为骨中的有机物燃烧后,剩下的是硬而脆的无机物。

(2)从实验结果,可得到结论:骨中含有使骨柔韧的有机物的使骨脆硬的无机物。

22、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期是青春期。

23、连线题:

睾丸分泌黏液消化系统排出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附睾输送精子呼吸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阴囊贮存精子循环系统运送氧气和养料

阴茎排出精液和尿液泌尿系统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精囊腺保护睾丸和附睾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前列腺产生精子,分泌雄神经系统

输精管性激素

第九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一、填空:

1、在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既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又能够成人体细胞的是糖类、蛋

白质、脂肪。只能构成人体,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水、无机盐。既不能构成人体,又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作用又非常大的是维生素。

2、病人不能进食时输葡萄糖液,这是因为葡萄糖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病人几天不吃食物

会消瘦,这是因为贮存在体内的脂肪等营养物质被消耗。儿童青少年需要多吃些奶、鱼等食品,主要是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3、某人患骨质疏松症,应多吃含钙多的食物,贫血患者除了多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外,还

应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患大脖子病的人常吃海带、紫菜、海盐能使病症得到缓解,是因为这些食物能提供碘。

4、“大头娃娃”所吃的“黑心”奶粉中蛋白质含量极少,故影响到幼儿的生长发育。

5、在食物营养成分中,作为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约占体重60%——70%的物质是水,在

食物营养物质中,可在体内作为备用能源物质的是脂肪。

6、某同学刷牙时发现牙龈多次出血,他体内可能缺乏的物质是维生素C,老年人患骨质疏

松症,原因是骨中缺少了钙。

7、一个喜欢吃颜色很白的面食的人,时间长了易患脚气病。

8、小明天天喝牛奶体内任缺钙,可能是体内缺少维生素D。

9、蛋白质、淀粉、脂肪初步消化的部位分别是胃、口腔和小肠,被消化后的终产物分别是

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

10、消化道最膨大的部位是胃,人体内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11、基本没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是大肠。肝炎病人怕吃油腻食物的原因是胆汁分泌过少。不含

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

12、经常酗酒的人,最直接受到伤害的消化器官是胃。

13、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中,进行水浴时,水温是37℃,原因是接近

人体内温度,每的作用强。小明发烧了,妈妈买了许多他平时爱吃的食品,可他不想吃,原因是消化酶的活性受到影响。

14、在清蒸蔬菜是,要尽量浸泡1~2h,这样做的目的是除去蔬菜表面的农药。

15、世界卫生组织倡导使用铁制炊具,原因之一是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16、合理膳食是指能够满足人体对生长和发育需要的膳食,这种膳食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的

比例合理,互相搭配合理,因此又叫平衡膳食。

17、腊八粥、鱼肉粥、八宝饭、荤素饺子等,从营养学角度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营养全面。

18、有些人吃饭狼吞虎咽,这会影响食物的消化,主要影响淀粉营养物质的消化。

19、小明给患有糖尿病的姥姥买饼干,他应该特别注意饼干的营养成分。

20、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21、多吃新鲜的水果有益于健康,因为它们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鸡蛋和鱼含有丰富的蛋白

质;富含脂肪的食物,每单位质量可以提供较多能量;粗粮比精米、白面更富有营养,因为粗粮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 。

22、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肝。

23、我们咀嚼馒头是感觉有甜味,这是因为淀粉在口腔内分解为麦芽糖。

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1、取5ml新鲜血液,立即注入盛有5%的柠檬酸钠溶液的量筒中,轻轻振荡量筒,静置数小

时。(1)、量筒中出现分层现象。

(2)、最上层淡黄色的透明液体是血浆,其主要成分是水;最下层主要是红细胞,其数量最多;这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3)、本实验证明了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中,细胞最多的是红细胞,有明显细胞核的是白细胞,体积最小的是血小板(它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其功能是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

(4)、量筒中放入柠檬酸钠溶液的目的是防止血液凝固。

(5)血液注入量筒后轻轻振荡的目的是使柠檬酸钠与血液充分混合。

2、贫血是指红细胞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过少。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

红色,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3、英文缩写对应的中文名称是:RBC红细胞,WBC白细胞,HB血红蛋白,PLT血小板。

若小明在医院验血,结果WBC色数值为20×109个/L,这说明小明可能患有炎症。

4、血友病患者一有伤口便会流血不止的原因是血液中缺少血小板。

5、在血液的成分中,具有防御、保护功能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6、显微镜下,你观察到的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

7、伤口愈合时,血凝块周围的液体是血清。

8、新鲜的鸡血凝固成块后,马上将血块切开,切面颜色的变化是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

9、某同学的面部长了一个子,其顶部出现了脓头,该脓头的主要成分是死亡的白细胞。

10、某人因刀伤而出血,血喷射而出,这可能伤及了动脉血管。而手臂上的条条“青筋”则

是位置较浅的静脉。

11、血管中,血流速度最快的是动脉。心脏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人体

内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是同时进行。中医“切脉”的位置是桡动脉。

12、小明的下肢受伤发炎,医生在手腕处静脉注射青霉素进行治疗,这个过程中,青霉素依

次经过了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途径。

13、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在人体内的血液循环系统中,肺静脉血管和主动脉

血管中含氧量最高。

14、心脏的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能为心肌提

供营养的循环途径是冠状动脉循环。

15、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能穿过毛细血管并能吞噬病菌的是白细胞。

16、心房收缩时其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人体呼出二氧化碳气体的最终来源是细胞。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血液和肺泡间的气体交换。

17、一位援藏教师由郴州抵达拉萨工作两年后,最可能会出现红细胞增多的生理反应。小明

腿部受伤,血液随心跳一股一股的涌出,这是动脉血管出血。大腿处注射的青霉素,经体循环进入心脏时,首先进入右心房。

18、人体内氧与血红蛋白分离的场所是组之间毛细血管。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

输养料和废物。小明患急性阑尾炎时,体内白细胞的数量比正常值明显增多。

19、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毛细血管。

20、在无同型血的情况下,危险性最大的病人血型是O型。

21、人体内氧浓度最大的部位是肺泡内,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大的部位是组织细胞里。人

体内的氧气最终将用于分解有机物。

22、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2层细胞,穿过2层壁,穿过4层细胞膜。若氧气从

肺泡进入组织细胞内要穿过3层壁,穿过9层膜。二氧化碳从组织内达到肺泡要穿过3层壁,穿过7层膜。

23、呼吸系统最主要的器官是肺。人在呼吸时,保证气管和支气管内气流顺畅通过的结构是

气管软骨。从生物学的角度看,随地吐痰的危害主要是痰中往往有病原微生物。

24、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

膈肌收缩时,隔顶部下降,使胸廓上下径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此时肺泡内的气压低于外界气压。

26、鼻粘膜内毛细血管的作用是温暖冷空气。

27、长跑运动员的肺活量比一般人大得多,主要是因为呼吸肌的收缩力量较强,参与气体交

换的肺泡数量多。

28、用肺量计测量肺活量时,所测肺活量应是重复3次,取其中的最大值。

29、外界气体与肺泡内气体交换时通过呼吸运动方式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和血液

中的气体进入组织细胞是通过气体扩散方式实现。

30、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这些二氧化碳产生于组织细胞。经过组织

里的气体交换后,流经组织的血就会变成含氧少,含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煤气中毒是因为吸入了较多的一氧化碳。

31、向澄清石灰水里吹气,石灰水将变浑浊。人体内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的场所是肺泡外毛细

血管。在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静脉血获得氧气变成动脉血的场所是肺泡外毛细血管。

32、与人体能量供应有直接关系的系统是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33、在不同的部位测量体温,最接近人体内部温度的是直肠。人体维持正常体温的意义在于

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34、人在过度劳累时,常需要补充的物质是糖类,人体吸入的氧主要用于分解有机物;人体

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呼吸作用,利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

35、与维持体温有直接关系的系统是循环系统。

36、在人体的血液循环中,对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起重要作用的是血浆。用显微镜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时,毛细血管的辨别特征是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37、某人尽力吸气2950ml,然后又尽力呼气3000ml,则他的肺活量是3000ml。

38、与人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39、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40、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如果输血时血型不合,会发生凝集现象,阻碍血液循环。

41、若以消耗细胞内的物质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则蛋白质、糖类、脂肪的消耗顺序是糖类、

脂肪、蛋白质。其中的原因是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脂类则是能量的储备物质,所以当糖类消耗尽时,首先消耗脂类,最后才消耗蛋白质。

42、连线:

鼻腔是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咽产生痰的部位

喉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有净化、湿润、温暖吸入空气的作用

气管、支气管发音器官

第十一章人体的废物排入环境

一、填空:

1、正常情况下,原尿中不可能含有的是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原尿和血液相比较,原尿

中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

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被重吸收的物质是葡萄糖。

3、在组成泌尿系统的器官中,形成尿的场所是肾脏,贮存尿的场所是膀胱。肾单位中人体

形成尿液的部位是肾小管。

4、出球小动脉与入球小动脉均流的是动脉血。相对而言,初秋小动脉的血中葡萄糖减少了,

尿素减少了。血液从心脏出发,流经肾脏后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氧气、尿素、尿酸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5、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不能过滤的是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从肾脏流出的血液中所含

的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其特点是尿素明显减少。人体中含尿素最少的血液存在于肾静脉血管或出球小动脉血管。

6、经检测,某人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他可能的病变部位是肾小球。

7、人在冬天寒冷潮湿的日子比温暖干燥的日子里会排出更多的尿液,这是因为人在温暖干

燥的日子里通过流汗排出一部分水。

8、肾单位里形成的尿液,通过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途径排出体外。

9、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消出使间歇的,是因为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

10、进出肾小球的血管类型都是动脉。

11、两端都连接小动脉的毛细血管是肾小球,两端都是毛细血管的是出球小动脉。

12、正常情况下,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比出球小动脉中的大分子物质浓度低。

13、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的生成途径是血液→肾小

球→神小囊→肾小管→尿液。肾小球内流动的液体是动脉血。

14、流动着含尿素最少的缺氧血的血管是肾静脉。

15、只能由一条途径排出体外的代谢终产物是二氧化碳。

16、我们每天应喝适量的开水,这有利于体内废物的及时排出。

17、围绕在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的起始部分和终末部分分别是出球小动脉和肾静脉。

18、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并大量出汗后,最好及时补充含多种无机盐的矿泉水。

19、对初诊为急性阑尾炎、蛔虫病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人,应分别化验他们的血液、粪便、

尿液。

20、某人的尿量为正常人的数倍,还经常口渴饮水,则该人很可能是肾脏的肾小管发生障碍。

21、若肾小球发生病变,其通透性增加,病人不仅尿量增加,还会出现尿蛋白、血尿。肾内

形成的尿液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

22、人体的排泄器官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尿道、肺和皮肤。

23、粪便不是细胞正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24、高温堆肥就是将人粪尿、禽畜粪尿和秸秆等堆积起来,使细菌和真菌等大量繁殖,将其

中的有机物分解,并且释放出能量形成高温,从而杀死粪尿中的各种病菌和虫卵。

25、汗液流到嘴里就会感觉到咸味,原因是汗液了含有少量的无机盐。

26、水、无机盐、尿素的主要排泄途径是肾。

27、同化学肥料相比,人粪尿具有的有点是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成

本低。

28、密闭的沼气中的人粪尿和植物的秸秆在厌氧菌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化是产生高温、产生沼

气、分解出无机盐。

29、人体排尿的作用是排出废物,调节水的含量,调节无机盐的含量。

30、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调节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最重要的器官是肾。

31、肾小体的构成是肾小球和神小囊。

32、血液流经肾和肺等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减少了。

33、原尿流过肾小管时,大部分的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

34、如果人体的肾小球滤过作用发生障碍,血中尿素含量增多,人会出现尿毒症。

苏教版初一下生物笔记(部分)

8.生物有着相同的基本结构 1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1665年英国人罗伯特-虎克研制出能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并命名“细胞” 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除病毒以外的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保护作用、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质——包含线粒体等、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信息)、细胞生命活动控制中心 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保护和支撑作用 液泡——内有细胞液 叶绿体——产生光合作用 细胞核的作用:遗传信息——细胞核、染色体(23条)、DNA——遗传物质 2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细胞数量的增多是通过细胞分裂来实现的。 具体分裂情况:细胞核、细胞质:分成两份,分配到两个细胞中。 染色体:复制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再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细胞的生长:将吸收的营养物质转化为细胞组成物质 液泡:许多小液泡合成一个大液泡 细胞分化:细胞在形态和功能等方面发生变化的过程 组织的形成: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体叫做组织 癌细胞:过度分裂的细胞会发生癌变,形成肿瘤 9生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 植物体的组成 绿色开花植物包括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繁殖器官) 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有分裂能力 保护组织——有保护作用 薄壁组织——储存营养物质 机械组织——具有支持作用 疏导组织——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其中导管:水、无机盐|筛管:有机养料) 人体的组成:头、颈、躯干、四肢 颅腔:内有脑 椎管:脊髓 体腔:胸腔:心、肺 腹腔:肝脏、胆囊、胃 盆腔:大小肠、膀胱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专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专用 第一节食物中含有的六类营养物质 食物中含有的六类营养物质为: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⒈既能构成细胞:主要功能供能 :主要功能备能 蛋白质:主要功能构成细胞 ⒉可以构成细胞,但不能提供能量的营养:水和无机盐 ⑴水:约占体重的60~70 %作用: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而蛋白质为重要成分)、参与各项生命活动 ⑵无机盐:如钙、磷、铁、碘、锌等,缺乏容易得一些疾病 ①缺钙:儿童易得佝偻病,老人或妇女易得骨质疏松症②缺铁易得:缺铁性贫血 ③缺碘:成年人易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易得呆小症 ④缺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⑤缺钙和磷:骨骼和牙齿发育不良 ⒊既不能构成细胞又不能提供能量:维生素。人体每日需要量很少,但作用重要。 维生素A:来源:肝脏、鱼肝油、胡萝卜( 不含维生素A,但含胡萝卜素可转化为维生素A) 缺乏症: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 维生素B1:来源:豆类、谷物、糙米(既粗粮) 缺乏症: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维生素C:来源: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缺乏症:坏血病(既:皮下、牙龈出血)维生素D:来源:肝脏、鱼肝油、鸡蛋缺乏症:佝偻病(儿童易得)、骨质疏松症(老人妇女) ⒋膳食纤维(第七类营养素):不能消化。利排便,预防肠癌、高血脂。来源:粗粮、蔬菜、水果

问:1、健康食品:① 豆类、牛奶 含蛋白质、脂肪、铁、钙均比较多; ②动物肝脏 含维生素A 、维生素D 、铁和锌都比较多。 2、补钙同时应同时补充点 维生素D (可以促进对 钙 的吸收)可增加疗效。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一、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7个器官)和消化腺(5个器官) ㈠消化道:包括 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㈡消化腺:⑴位于消化道外的大腺体(有导管):唾液腺(分泌 唾液 消化 淀粉 )、 肝脏(分泌 胆汁 消化 脂肪 )、胰腺(分泌 胰液 消化 糖类、脂肪、蛋白质) ⑵位于消化道内的小腺体(无导管):胃腺(分泌 胃液 消化 蛋白质 )、 ㈠消化道部分: 肠腺(分泌 肠液 消化 糖类、脂肪、蛋白质 ) ①口腔内有:牙齿(咀嚼食物)和舌(搅拌食物) ②咽、食道:食物的通路 ③胃(主要作用: 暂存 食物 、也可 消化和吸收 ) ④小肠(起始部分称为 十二指肠):(作用:进行 消化和吸收 的主要场所) ⑤大肠(上有盲肠,其上又有阑尾):形成 粪便 ,也可 吸收 ⑥肛门(排出粪便) 二、消化方式 ① 物理性 消化→牙齿 咀嚼 、舌的 搅拌 、胃肠的 蠕动 、 胆汁 的消化 等 ② 化学性 消化→分泌 消化酶 把 大分子 物质→ 小分子 物质 三、消化过程:①淀粉 ????→口腔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小肠肠液 胰液 葡萄糖 ②蛋白质 ???→胃胃液 多肽 ????→小肠肠液 胰液 氨基酸 ③脂肪 ???→肝脏胆汁 脂肪微粒 ????→小肠肠液 胰液 甘油 + 脂肪酸 ④水、无机盐、维生素为小分子物质不用消化,直接吸收到血液 四、营养物质的吸收: 概念:营养物质通过 消化道壁 进入 循环 系统的过程。主要在 小肠 中进行 问:1、直接开口于消化道(既无导管)的消化腺为 胃腺 、 肠腺 。 2、最大的消化腺为

七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重点知识汇总

七年级生物重点知识汇总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19世纪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二、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代人。 第二节人的生殖 一、生殖系统 参看教材第9页的图。 一、生殖过程 1、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胚泡发育成胚胎。胚胎经过8周左右形成胎儿。胎儿经过40周左右从母体的阴道排出。新生儿诞生。 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废物从胎盘经母体排出。 第三节青春期 一、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2、一些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4、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 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第四节计划生育 一、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二、计划生育 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计划生育有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三、计划生育的意义。 1、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 2、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3、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一、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 营养物质。 二、糖类、脂肪、蛋白质 1、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 3、肥肉、大豆、花生等食物含有较多的脂肪。 4、奶、蛋、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三、水和无机盐 1、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2、人体需要含钙、磷、铁、碘、锌的无机盐。 四、维生素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都很少。但其他营养物质不能代替它。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一、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 1、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对食物只具有初步消化作用。 2、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除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以外,胃、小肠等器官中还有许多种消化酶。 3、胆汁也是一种消化酶,对脂肪能起乳化作用,有利于对脂肪的消化。 4、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消化道是一条很长的管道。消化腺分两类:一是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一是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1、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角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2、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这是与小肠的长度和内壁结构特点相适应的。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

2019年苏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 同学们,为您整理了2019年苏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希望帮助您提供多想法。 第一节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 1.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严谨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都有新陈代谢作用。(3)都有应激性。(4)都有生长现象。 (5)都能生殖和发育。(6)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的上述基本特征是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标准。 2.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观察工具,可以帮助人们观察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物体或细微结构。 (1)显微镜的结构 包括镜座、镜柱和镜臂、载物台、遮光器、反光镜、镜筒和物镜转换器、准焦螺旋、目镜和物镜等。其中目镜和物镜是显微镜的最重要部分。 (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光线经反光镜反射,通过玻片标本、物镜、目镜的折射后,将所观察的物体放大,然后在人眼的视网膜上成像。注意: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像,因此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其操作步骤为:取镜安放对光调焦距放玻片观察。观察前,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不让它接触玻片,否则会压碎玻片,损坏物镜(透镜);观察时,一定要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避免物像一晃而过,或根本没有觉察。 (4)计算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 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目镜的放大率正在使用的物镜的放大率。 3.常见生物的种类、形态及生活特性 (1)常见的动物类群 (2)常见的植物类群 4.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冈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物种丰富,特有属、种繁多,起源古老,经济物种丰富,生态系统的类型丰富。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①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生物复习资料 目录 第八章人体的营养 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 第十一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第十二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十三章健康地生活 第十四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 第八章、人体的营养 一、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人体四种主要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人体内八大系统是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 二、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储存能量最多的是脂肪;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蛋白质既能提供能量,又是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加碘的淀粉溶液,呈现褪色反 应。 水:占人体总重的60%--70%,是细胞主要成分之一,参与各项生理活动 无机 盐 缺乏症(食物来源)维生素缺乏症(食物来源) 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豆制品、乳制品)维生素 A 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 (蛋黄、鱼肝油、动物肝脏、 胡萝卜) 磷厌食、贫血、肌无力、维生素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

骨痛 (牛奶、肉类、鸡蛋) B1 食欲不振 (粗粮、谷类的种皮、猪肝) 铁 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 (猪肝) 维生素 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新鲜蔬菜、水果) 碘 地方性甲状腺肿,呆小症(海产品、豆制品、肉类) 维生素D (促进钙和磷的吸收)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蛋黄、鱼肝油、动物肝脏、胡萝卜) 锌 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豆制品、肉类) 3、夜盲症—--缺维生素A ;坏血病—--缺维生素C ;脚气病—--缺维生素B 1;佝偻病—缺维生素D 和钙;贫血--缺铁、蛋白质;牙龈经常出血--缺维生素C;青少年长身体---要补钙、多次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病人手术后--补蛋白质 4、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胆汁能乳化脂肪为脂肪微粒)。 5、 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主要消化和吸收的场所是小肠。 6、 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7. 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 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8、 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淀粉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脂肪酸、蛋白质最终分解为氨基酸。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 9、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大分子),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小分子)。蛋白质在胃内初步分解为多肽(大分子),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先通过胆汁的乳化作用,最终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10、消化过程(了解): 淀粉(口腔、小肠) 蛋白质(胃、小肠) 脂肪(小肠):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含消化酶) 消化物质 淀粉 口腔 麦芽糖 葡萄糖 小肠 蛋白质 胃 胃蛋白酶(胃液) 多肽 氨基酸 肠液 胰液 小肠 肠液 胰液 小肠 脂肪 胆汁(肝脏) 脂肪微粒 甘油 + 脂肪酸 乳化 唾液淀粉酶(唾液) 肠液 胰液

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复习

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复习 第7章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1、一般的说,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 2、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一种透明的液体,是不断流动的,内部含有与细胞生命有关的细微结构,如与细胞呼吸作用有关的线粒体、有与细胞光合作用有关的叶绿体。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是在细胞核。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具有的是坚韧的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 3、细胞数目的增多是通过细胞分裂实现的;细胞体积的增大是依靠细胞的生长。生物体的生长依靠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 4、通过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新细胞,与原来细胞的染色体是一样的,这是由于染色体的复制。这保证了遗传物质在细胞的前后代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5、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 第8章生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 1、根据功能的不同,植物的组织主要分为:分生组织(作用:分裂增生能力很强)、保护组织(作用:保护和控制植物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基本组织(作用:能制造和贮存有机养料)、输导组织(作用:运输水分和有机养料)和机械组织(作用:支持作用)。动物的组织主要分为:上皮组织(作用:保护作用)、肌肉组织(作用:能收缩和舒张,使身体各部分产生运动)、结缔组织(作用:支持、营养、连接和保护)和神经组织(作用: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结缔组织包括:血液、脂肪、骨组织和肌腱等。 2、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的植物体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 3、植物体组成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组成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4、从外形上看,人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人体内的腔包括:颅腔、胸腔和腹腔。胸腔内的器官主要是:心脏和肺;腹腔内的器官有:肝脏、胃、大肠、小肠、膀胱等。 5、酵母菌的生殖方式为:出芽生殖和孢子生殖。 6、组成叶片的组织有:保护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 7、单细胞生物是指:生物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8、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活。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把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把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 蒸馒头或面包时,在面粉中加入酵母菌,是因为酵母菌能把葡萄糖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遇热膨胀,蒸熟的馒头或面包会暄软多孔。 9、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它的结构包括:细胞膜(表膜)、细胞质、细胞核、收集管、伸缩泡、食物泡等。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全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叶公中学七年级生物上、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 一、我们周围的生物 1.生物:有生命的物体 2.生物的生命现象:a生物都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b都能够由小长大(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有关);c都能新陈代谢;d都能生殖、遗传、变异;e都有应激性;f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生物主要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5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个体一般比较微小,结构简单,但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却十分广泛。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 2.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生物。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和土壤等。 3.光和温度是影响生物生存的重要的非生物因素,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 4.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通常都和其生存的环境相适应。 5.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绿色肥厚的茎,不仅可以储存大量的水,还能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根系非常发达,能够吸收沙漠深处的水分。 6.蚯蚓体表的刚毛有助于它们的爬行运动,体表的粘液有助于它们在土壤中爬行和呼吸。它们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可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 7.在炎热的夏季,植物茂盛的地方气温比较低,空气湿度大(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影响环境。 三、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1.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世界人口剧增,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环境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心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等也严重地威胁着我们人类的健康,而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生物学的发展。 第二章探索生命 一、探索生命的器具 1.显微镜的结构:目镜、物镜(观察,目镜长度与倍数成反比,物镜长度和倍数成正比)、粗准焦螺旋(一般调节,顺下逆上)、细准焦螺旋(精细调节,使物象变得更加清晰)、反光镜(反射光线)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放大的是长度,不是面积)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安装;对光;观察(原则:先下后上,先低后高,先粗后细);收镜 3.常用探究器具的种类: 观察器具:显微镜,放大镜解剖器具:解剖剪,镊子计量器具:天平,量筒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脚架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等 4.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跟实际物像呈180度旋转,不影响顺时针、逆时针 5.视野中污点的判断方法:视野中污点只能在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上。转动目镜,污点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第1章人的由来 1、人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减少,草原增加),部分古猿 下到地面进化为人类,在树上的进化为现代类人猿(包括: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2、人类进化的历程 森林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 3、南方古猿学会直立行走对人类的意义:解放了前肢可以进行劳动和使用、制造工具,从而促进 了大脑的发育。而直立人学会了用火又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又促进了大脑的发育。终于产生了语言。 4、露西为上图中的南方古猿阶段的化石,东非人和人化石为上图中的直立人阶段的化石。 3、男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睾丸(作用: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作用: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4、精卵结合的部位是在输卵管,形成了受精卵,意味着新生命的诞生 5、受精卵形成后开始分裂和分化,首先形成多细胞的胚泡→胚胎→胎儿(8周后的胚胎)→产出 后叫婴儿。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6、男性进入青春期的标志是出现首次的遗精;女性进入青春期的标志是出现首次的月经。女性 比男性进入青春期的时间早 2 年,此时男女生的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大脑结构复杂,是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7、第二性征是指除了生殖器官以外的男女特有的征象。如:男生的喉结、胡须、声音的变 化;女生的乳房、声音、骨盆的变化,它们是受性激素的控制而表现出来的。 8、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的基本方针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晚婚、晚 育是指比法定时间晚2~3年。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第2章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含有的六类营养物质为: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⒈既能构成细胞糖类(包括淀粉):主要功能供能 脂肪(如动植物油):主要功能备能 蛋白质:主要功能构成细胞 ⒉可以构成细胞,但不能提供能量的营养:水和无机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人的由来 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森林古猿生活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广泛分布于 亚、非、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2、四种现代类人猿: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其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3、从猿到人进化的原因: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4、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是古人类化石。 二、人的生殖 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睾丸,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前列腺和精囊腺:分泌黏液 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卵巢,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3、生殖过程: (1)受精部位: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2)胎儿在8周左右出现人形,40周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三、青春期 1、一般来说,男孩进入青春期比女孩晚两年。 2、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以及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3)性器官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3、青春期的心理变化:(1)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2) 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3)性意识开始萌动。 人体的营养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2、糖类、蛋白质、脂肪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其中,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3 4、“第七类营养素”是膳食纤维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整理苏教版(最新整理)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1.根据施莱登和施旺的研究,动物和植物都是由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体的和的基本单位。 3.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将标本放在再盖盖玻片。 4.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一般是①染色②撕取实验材料③擦拭载盖玻片④在载破片中央滴清水⑤盖盖玻片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开()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⑥⑤④① C.③④②⑥⑤① D.④②①③⑤⑥ 5.植物体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线粒体⑤液泡⑥细胞核⑦叶绿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④⑤⑥⑦ D.①③⑤⑦ 6.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对人体有害,它主要存在于烟草细胞中的()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核 D.液泡 7.细胞核具有的功能是() A.控制物质出入 B.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C.具有支持作用防止变形 D.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8.把马兰放入沸水中,水变成绿色且有马兰味,如果浸泡在冷水中不会有马兰味,这是因为活细胞中阻止了物质的外流。()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壁 细胞分裂和分化 1.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密切相关,一方面,细胞通过分裂增加 ;另一方面,细胞通过生长增大。通过细胞分化形成 。生物体就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组织、器官和系统按照一定得方式组合而成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 ,保证了遗传物质保持了一定的和。 2.组织是相似,和相同的细胞群。 3.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 A.细胞形态的变化 B.细胞结构的变化 C.细胞生理功能的变化 D.细胞中染色体的加倍 4.一个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仍然能发育成完整个体,这证明() A.细胞有分化能力 B.细胞有分裂能力 C.细胞的全能性 D.细胞有再生作用 植物体的组成 1 植物的组织主要分为、、、、 。 2.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 3.植物组织的功能:基本组织,保护组织 ,输导组织 机械组织。 4.植物体组成的结构层次:。 人和动物体的组成 1 从外形上看,人体可分为哪四大部分、、、。 2.人体内主要的腔有、、。人的脑位于腔内。

【推荐】2020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教学案汇总

【推荐】2020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 册)教学案汇总 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我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及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2.以转基因技术为例, 说出现代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3.概述科学思维的基本过程 [教材梳理] 一、粮食问题 1.二战后世界粮食生产状况 国别内容项目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人口占世界人口1/4 占世界人口3/4 粮食产量占世界的1/2 占世界的1/2 特点人均产粮多、消费少人均产粮少、消费多

2.我国粮食生产状况及产生原因 3.科学合理地应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 (1)作用 在彻底解决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疾病肆虐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2)转基因技术发展历史 诞生→1983年, 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植物培育成功 ↓ 发展→世界首例转基因产品——延熟保鲜番茄, 1993年在美国批准上市二、科学思维的过程[连线] [牛刀小试]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发达国家人口少、人均粮食多、消费少。(√) (2)我国虽然人口众多, 但地大物博, 粮食问题并不严峻。(×) (3)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诞生的标志是延熟保鲜番茄的成功上市。(×)

(4)水稻耐寒、耐盐碱基因是我国获得的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 (5)脊索动物和脊椎动物可能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 2.选择正确答案 (1)粮食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我国在这方面面临的重要问题是( ) A.粮食生产过多 B.粮食供应与消耗不平衡 C.人口增长过快, 缺粮问题日益严重 D.开垦森林过少, 致使农田减少 解析:选C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 而耕地仅占世界耕地的7%, 由于人口迅速增长, 使我国面临粮食短缺这一严重问题。 (2)下列关于推理研究的有关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推理是根据现象提出合理的假设过程 B.通过推理所得结论必须是完全正确的 C.推理过程必须符合基本的逻辑关系 D.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可得出多种结论 解析:选B 推理是对观察到的现象所作出的解释, 即是一种合理的假设, 由推理所得到的结论既可能是正确的, 也可能是错误的, 这就需要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重难突破] 一、粮食问题

(完整版)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doc

七年级下册 ---- 生物复习提纲 ( 以提问 - 答题方式复习 ) 6.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是什么? 水:约占体重的 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缺水 20%以上,就有生命危险!人每天需撮入 2 升左右的水。 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第一节食物的营养成分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长期缺铁患贫血症, 1. 食物中有那些营养成分?其中含量比较多的是那些?幼年缺碘易患呆小症,缺锌影响食欲。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共有六种分别为: 蛋白质、糖类、脂肪(前述上述三种可相互转化)、维生素、无机盐、水共六种,每一种都是人体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必不可少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能直接吸收,但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必须经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 2)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其中含量比较多的是:利用。消化和吸收是由消化系统完成的。 含量较多有三种,分别是糖、蛋白质和脂肪。均为人体需求量最多的有机物质,极其重要,被称为 1. 消化系统由那些组成? “三大营养物质” 。答:消化系统由消化道(七种)和消化腺(两类)组成如下: 2. 您能说出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分别有什么作用吗?消化道是一条长管道:由口腔、咽、食道、胃(暂时容纳)、小肠(消化和吸收)、大肠、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含20 种氨基酸。肛门七种构成。 糖类: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消化腺:一类由最大的消化腺如:唾液腺、胰腺和肝脏构成;一类由消化壁内的小腺体如: 脂肪:重要的储能物质,起保温、缓冲作用;胃壁内的肠腺和胃腺构成。 维生素:含量少,种类多,缺乏时影响正常生命活动甚至患病。且只能从食物中获得。 2. 试验题型:(吃馒头)见书P11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作用大。1)实验为什么用 37 度温水? 水: ---- 生命之源。答:因 37 度接近口腔温度,酶的活性最强。 3. 不同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是那些?2)馒头消化过程中,牙、舌、唾液的作用和联系? 答:糖、蛋白质和脂肪即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食物在消化道内将被分解成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消化。 糖类供能 -- 脂肪供能(备用)--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基本物质。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糖类:含多糖、二糖、单糖 3 种。含糖多的食物:谷类和根茎类等食物中含丰富的糖。牙充分磨碎,舌搅拌属物理消化,是形态改变。 蛋白质:由 20 种氨基酸组成。含蛋白质多的食物:瘦肉、鱼、奶、蛋和豆类等食物中含较多蛋白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质。因唾液中含淀粉酶,能将食物中少量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属化学成份改变是化学消化。 脂肪:分为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都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含脂肪多的食物:蛋黄、花生、豆类和 3. 细嚼慢咽和狼吞虎咽那种更科学?*** 硬果类食物中含丰富的脂肪。答:细嚼慢咽可充分磨碎,利于消化。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快,需大量蛋白质;要多吃奶、蛋、鱼、肉。 4. 食物是如何在胃中消化的呢?* 食物中还有一种“第七营养元素”叫膳食纤维。胃壁内有很多胃腺,胃腺可分泌大量胃液,胃液呈强酸性,其中的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 初步消化作用。同时胃的蠕动研磨搅拌食物形成粥状食糜分批送入小肠消化吸收。 4. 维生素有那些种类、来源(食物中)及缺乏症? 5. 小肠如何消化食物?* 维生素种类多,含量少,只能从食物中获得。小肠盘绕人体腹腔长 6 米,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流入小肠共同将食物进 维生素 A:来源于动物肝、鱼肝油、玉米、胡萝卜。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一步消化。 维生素B1:粗粮如麦片、烧牛肉。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生长迟缓。 6. 胆汁对脂肪的作用是什么? 维生素 C:蔬菜及瓜果。如番茄、青椒、黄瓜。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牙龈出血。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维生素 D:动物肝、鱼肝油、蛋。缺乏时,儿童佝偻病(如鸡胸、 X 形或 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大脂肪接触面,利于消化。 5. 试验题型:那些蔬菜水果中含维 C 最多呢?7. 试说明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用新鲜蔬菜或水果汁分别滴入体积分数为0.01%的高锰酸钾溶液来比较。(见书 P6) ---- 测试淀粉消化是在口腔和小肠:淀粉(通过消化酶)-- 麦芽糖(通过消化酶) -- 葡萄糖 时应用同一支滴管,使用前要清洗干净。蛋白质消化是在胃和小肠:蛋白质(通过消化酶)-- 氨基酸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知识讲解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 点总结

精品资料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达尔文。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3、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4、“露西”时代的古人类能使用工具,“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5、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不能,(1)人类和类人猿都是森林古猿进化来的,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了,(2)现在已不具有森林古猿进化人类的外界条件。 6、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有雌雄生殖细胞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靠生殖系统完成的。 7、男女生殖系统图书9页 8、在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和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睾丸和输精管,在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和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卵巢和输卵管。 9、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10、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 1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的形成是在输卵管中。 12、睾丸是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生殖器官。卵巢是女性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13、分娩:怀孕到第40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14、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2)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15、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16、青春期的性意识: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20、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21、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在人体内的消耗次序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其中脂肪含能量最多。 22、脂肪一般是备用的能源物质。 23、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24、几种无机盐缺乏时的症状: 含钙的无机盐: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鸡胸、X形或O形腿);中老年人特别是妇女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含磷的无机盐: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等 含铁的无机盐:缺铁性贫血 含碘的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 含锌的无机盐: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25、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 一、我们周围的生物 1.生物:有生命的物体 2.生物的生命现象:○1生物都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2都能够由小长大(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有关);○3都能新陈代谢;○4都能生殖、遗传、变异;○5都有应激性;○6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生物主要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5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个体一般比较微小,结构简单,但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却十分广泛。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 2.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生物。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和土壤等。 3.光和温度是影响生物生存的重要的非生物因素,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 4.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通常都和其生存的环境相适应。 5.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绿色肥厚的茎,不仅可以储存大量的水,还能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根系非常发达,能够吸收沙漠深处的水分。 6.蚯蚓体表的刚毛有助于它们的爬行运动,体表的粘液有助于它们在土壤中爬行和呼吸。它们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可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 7.在炎热的夏季,植物茂盛的地方气温比较低,空气湿度大(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影响环境。 三、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1.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世界人口剧增,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环境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心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等也严重地威胁着我们人类的健康,而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生物学的发展。 第二章探索生命 一、探索生命的器具 1.显微镜的结构:目镜、物镜(观察,目镜长度与倍数成反比,物镜长度和倍数成正比)、粗准焦螺旋(一般调节,顺下逆上)、细准焦螺旋(精细调节,使物象变得更加清晰)、反光镜(反射光线)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放大的是长度,不是面积)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安装;对光;观察(原则:先下后上,先低后高,先粗后细);收镜 3.常用探究器具的种类: 观察器具:显微镜,放大镜解剖器具:解剖剪,镊子 计量器具:天平,量筒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脚架 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等 4.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跟实际物像呈180度旋转,不影响顺时针、逆时针 5.视野中污点的判断方法:视野中污点只能在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上。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若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不懂,则污点在物镜上。 6.显微镜下的气泡和细胞区别:形状规则、边缘黑而中间亮白;用镊子轻压盖玻片能变形或移动的是气泡,反之为细胞。

初一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人教版 超全!!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一)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血液的成分:血浆和血细胞。 血液静置后分成三层: (1)血浆:最上层是血浆,是一种溶有多种物质的液体,略呈淡黄色,半透明的。 大部分是水(90%)、蛋白质和被吸收的物质及废物。 功能: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 (2)血细胞 红细胞:处于最底层,不透明。人类及一般哺乳类的红细胞均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里含有一种红色的血红蛋白,它使血液呈现红色。 血红蛋白的特性是:为运输O2的主要工具,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分离。 功能:帮助红细胞运输氧,也能运输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和血小板一起处于中层呈白色。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且数量少。 功能:能抵抗病菌的侵入,如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能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淋巴细胞还与机体的抗传染病功能有关。 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 功能:有加速血液凝固和防止伤口大量出血及阻止细菌入侵的作用。 人体内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则负担血细胞再生的任务。 正常的情况下,血液中的血细胞含量基本稳定,但是当人体某部位有炎症时,体内的白细胞计数包括中性粒细胞计数就会超过正常值,而其他细胞变化不大。如果病人贫血,那么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数值都会下降。因此,医生会参考病人血液常规检查情况进行诊断。 总结: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具有输送氧气和养料,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还能起防御和保护作用,血液对体温调节也有重要的作用。 思考:为什么把血液称做“流动的组织”? 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细胞与血浆共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等功能,因此,血液是一种组织,属于结缔组织。血液可以流动,因此称做“流动的组织”。 (二)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不断分支。 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管壁极薄,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慢,管径较细,一般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充分的物质交换。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有的大静脉管腔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 识点汇总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七年级生物下册结业考试知识点汇 总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 蛋白质 能源物质 脂肪 糖类 维生素 非能源物质 无机盐 水 2、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 3、无机盐的作用: 有机物 无机物

4、维生素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患病。 二、消化和吸收

1、探究试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见书P27—28) 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2、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初步消化淀粉 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消化道与呼吸道在这交汇) 消化道 胃: 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小肠:通过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大肠: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粪便由此排出 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位于消化道外 消化腺 胰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胃腺: 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肠腺: 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胆汁、胰液、肠液最终流到小肠中,在小肠中完成消化 位于消化道内

3、小肠的结构特点: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小肠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等各种消化液 利于消化的特点长,5-6米,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内表面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利于吸收的特点绒毛内有毛细血管,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4、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唾液淀粉酶酶(肠液、胰液)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麦芽糖葡萄糖酶(胃液、胰液、肠液)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氨基酸 胆汁(肝脏)酶(肠液、胰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5、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强烈推荐】苏教版七年级全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七年级全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 一、我们周围的生物 1.生物:有生命的物体 2.生物的生命现象:a生物都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b都能够由小长大(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有关);c都能新陈代谢;d都能生殖、遗传、变异;e都有应激性;f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生物主要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5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个体一般比较微小,结构简单,但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却十分广泛。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 2.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生物。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和土壤等。 3.光和温度是影响生物生存的重要的非生物因素,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 4.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通常都和其生存的环境相适应。 5.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绿色肥厚的茎,不仅可以储存大量的水,还能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根系非常发达,能够吸收沙漠深处的水分。 6.蚯蚓体表的刚毛有助于它们的爬行运动,体表的粘液有助于它们在土壤中爬行和呼吸。它们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可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 7.在炎热的夏季,植物茂盛的地方气温比较低,空气湿度大(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影响环境。 三、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1.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世界人口剧增,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环境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心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等也严重地威胁着我们人类的健康,而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生物学的发展。 第二章探索生命 一、探索生命的器具 1.显微镜的结构:目镜、物镜(观察,目镜长度与倍数成反比,物镜长度和倍数成正比)、粗准焦螺旋(一般调节,顺下逆上)、细准焦螺旋(精细调节,使物象变得更加清晰)、反光镜(反射光线)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放大的是长度,不是面积)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安装;对光;观察(原则:先下后上,先低后高,先粗后细);收镜 3.常用探究器具的种类: 观察器具:显微镜,放大镜解剖器具:解剖剪,镊子计量器具:天平,量筒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脚架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等 4.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跟实际物像呈180度旋转,不影响顺时针、逆时针 5.视野中污点的判断方法:视野中污点只能在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上。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若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不懂,则污点在物镜上。 6.显微镜下的气泡和细胞区别:形状规则、边缘黑而中间亮白;用镊子轻压盖玻片能变形或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