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vc双缓冲

vc双缓冲

vc双缓冲
vc双缓冲

双缓冲:VC++双缓冲实现方法

在图形图象处理编程过程中,双缓冲是一种基本的技术。我们知道,如果窗体在响应WM_PAINT消息的时候要进行复杂的图形处理,那么窗体在重绘时由于过频的刷新而引起闪烁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双缓冲技术。

因为窗体在刷新时,总要有一个擦除原来图象的过程OnEraseBkgnd,它利用背景色填充窗体绘图区,然后在调用新的绘图代码进行重绘,这样一擦一写造成了图象颜色的反差。当WM_PAINT的响应很频繁的时候,这种反差也就越发明显。于是我们就看到了闪烁现象。

我们会很自然的想到,避免背景色的填充是最直接的办法。但是那样的话,窗体上会变的一团糟。因为每次绘制图象的时候都没有将原来的图象清除,造成了图象的残留,于是窗体重绘时,画面往往会变的乱七八糟。所以单纯的禁止背景重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进行重新绘图,但要求速度很快,于是我们想到了使用BitBlt函数。它可以支持图形块的复制,速度很快。我们可以先在内存中作图,然后用此函数将做好的图复制到前台,同时禁止背景刷新,这样就消除了闪烁。以上也就是双缓冲绘图的基本的思路。

一、普通方法:

先按普通做图的方法进行编程。即在视类的OnDraw函数中添加绘图代码。在此我们绘制若干同心圆,代码如下:

CBCDoc* pDoc = GetDocument();

ASSERT_V ALID(pDoc);

CPoint ptCenter;

CRect rect,ellipseRect;

GetClientRect(&rect);

ptCenter = rect.CenterPoint();

for(int i=20;i>0;i--){

ellipseRect.SetRect(ptCenter,ptCenter);

ellipseRect.InflateRect(i*10,i*10);

pDC->Ellipse(ellipseRect);

}

编译运行程序,尝试改变窗口大小,可以发现闪烁现象。

二、双缓冲方法:

在双缓冲方法中,首先要做的是屏蔽背景刷新。背景刷新其实是在响应WM_ERASEBKGND消息。我们在视类中添加对这个消息的响应,可以看到缺省的代码如下:

BOOL CMYView::OnEraseBkgnd(CDC* pDC)

{

return CV iew::OnEraseBkgnd(pDC);

}

是调用父类的OnEraseBkgnd函数,我们屏蔽此调用,只须直接return TRUE;即可。

下面是内存缓冲作图的步骤。

CPoint ptCenter;

CRect rect,ellipseRect;

GetClientRect(&rect);

ptCenter = rect.CenterPoint();

CDC dcMem; //用于缓冲作图的内存DC

CBitmap bmp; //内存中承载临时图象的位图

dcMem.CreateCompatibleDC(pDC); //依附窗口DC创建兼容内存DC

bmp.CreateCompatibleBitmap(pDC,rect.Width(),rect.Height());//创建兼容位图

dcMem.SelectObject(&bmp); //将位图选择进内存DC,相当于选择画布,必须选择进内存DC

//按原来背景填充客户区,不然会是黑色

dcMem.FillSolidRect(rect,pDC->GetBkColor());

for(int i=20;i>0;i--) //在内存DC上做同样的同心圆图象

{

ellipseRect.SetRect(ptCenter,ptCenter);

ellipseRect.InflateRect(i*10,i*10);

dcMem.Ellipse(ellipseRect);

}

pDC->BitBlt(0,0,rect.Width(),rect.Height(),&dcMem,0,0,SRCCOPY);//将内存DC上的图象拷贝到前台

dcMem.DeleteDC(); //删除DC

bmp.DeleteObject(); //删除位图

由于复杂的画图操作转入后台,我们看到的是速度很快的复制操作,自然也就消除了闪烁现象。

注意:bmp.CreateCompatibleBitmap(pDC,rect.Width(),rect.Height());

这里面CreateCompatibleBitmap第一个参数不能用dcMem,这样的话创建的是黑白位图。如

果你要创建彩色位图,需要用pDC,它用来创建了内存DC. 详细请见下面的MSDN:

When a memory device context is created, it initially has a 1-by-1 monochrome bitmap selected into it. If this memory device context is used in CreateCompatibleBitmap, the bitmap that is created is a monochrome bitmap. To create a color bitmap, use the hDC that was used to create the memory device context, as shown in the following code:

HDC memDC = CreateCompatibleDC ( hDC );

HBITMAP memBM = CreateCompatibleBitmap ( hDC, nWidth, nHeight );

SelectObject ( memDC, memBM );

2008-11-6 16:45:41

///////////////////////////////////示例代码///////////////////////////////////

HRESULT OnDraw(ATL_DRAWINFO& di)

{

RECT& rc = *(RECT*)di.prcBounds;

HDC memDc=CreateCompatibleDC(di.hdcDraw);

if (memDc!=NULL)

{

HBITMAP bitmap=CreateCompatibleBitmap(memDc,rc.right-rc.left,rc.bottom-rc.top);

SelectObject(memDc, bitmap);

Ellipse(memDc, 0, 0, rc.right-rc.left,rc.bottom-rc.top);

SetTextAlign(memDc, TA_CENTER|TA_BASELINE);

LPCTSTR pszText = _T("测试");

ExtTextOut(memDc,

(rc.right-rc.left) / 2,

(rc.bottom-rc.top) / 2,

ETO_OPAQUE,

NULL,

pszText,

lstrlen(pszText),

NULL);

BOOL b=BitBlt(di.hdcDraw, rc.left, rc.top, rc.right, rc.bottom,memDc,0,0,SRCCOPY);

DeleteObject(bitmap);

DeleteDC(memDc);

}

return S_OK;

}

诊断缓冲区

使用SIMATIC S7-CPU的诊断缓冲区【工控老鬼】 (2013-03-18 17:04:55) 转载▼ 标签: 分类:PLC 工控老鬼 工业自动化 深圳市启程plc培训 西门子plc 西门子plc培训 使用SIMATIC S7-CPU的诊断缓冲区【工控老鬼】Array 问题:

哪些信息被存储在SIMATIC S7-CPU的诊断缓冲区中? 解答: 系统诊断用于识别、评估和显示发生在自动化系统中的错误。为此,在每个有系统诊断能力的CPU 和模块中,都有一个包含所有诊断结果详细信息的诊断缓冲区。 错误被模块的操作系统识别 ?作为整个系统内的唯一编号(起因) ?包括错误发生的位置和时间 并用纯文本显示。历史错误也被记录,因为该错误消息将被自动存储在诊断缓冲区中。 系统诊断的基本功能包括操作系统的所有错误事件以及用户程序的程序顺序中的一些特性,它们存储在诊断缓冲区中,并带有时间,错误编号及附加的相关信息。 此外,用户可以在诊断缓冲区中输入用户自定义的诊断事件(如关于用户程 序的信息),或发送用户定义的诊断结果到已连接的站中(监测设备如PG,OP, TD)。 诊断缓冲区 诊断缓冲区能够 ?更快地识别故障源,因而提高系统的实用性。 ?评估STOP之前的最近事件,并找到引起STOP的原因。 诊断缓冲区是一个带有单个诊断条目的循环缓冲区,这些诊断条目显示在事件发生序列中;第一个条目显示的是最近发生的事件。如果缓冲区已满,最早发

生的事件就会被新的条目所覆盖。根据不同的CPU,诊断缓冲区的大小或者固定,或者可以通过HW Config中通过参数进行设置。 诊断缓冲区中的条目包括: ?故障事件 ?操作模式转变以及其它对用户重要的操作事件 ?用户定义的诊断事件(用SFC52 WR_USMSG) 在STOP模式下,在诊断缓冲区中尽量少的存储事件,以便用户能够很容易在缓冲器中找到引起STOP的原因。因此,只有当事件要求用户产生一个响应(如需要系统内存复位,电池需要充电)或必须注册重要信息(如固件更新,站故障)时,才将条目存储在诊断缓冲器中。 在STOP模式下,用户程序不被执行。因此,不存在因用户程序引发的诊断缓冲条目。 诊断缓冲区中的条目不包括: ?临时性错误 ?统计信息或跟踪记录 ?关于数据或服务质量的信息 ?循环OB启动调用 循环发生的故障事件通常仅在第一次输入,在此之后,只有当引起错误的原因被识别后才输入。这确保溢出不会覆盖重要的条目。通过在线帮助,用户可以分析诊断缓冲条目,并找到可能的原因以及事件的补救措施。

ADC输入级(缓冲器)问题与ESD

实例: https://www.sodocs.net/doc/7e18996867.html,/Analogpassive/20070506040237.htm https://www.sodocs.net/doc/7e18996867.html,/Analogpassive/200705201038441.htm https://www.sodocs.net/doc/7e18996867.html,/Analogpassive/200710271212531.htm

当开关设在位置1时,采样电容器被充电至采样节点的电压(在该例中为VS),然后开关切换至位置2,此时采样电容器上累积的电荷被转移至采样电路的其它部分。这一过程不断反复。 上述不带缓冲器的开关电容器输入可引起严重的系统级问题。例如,将采样电容器充电到适当电压所需的电流必须由连接到模数转换器输入端的外部电路提供。当电容器切换到采样节点(图1中的开关位置1)时,对电容器进行充电需要大电流。这一瞬态电流的大小是采样电容器容值、电容开关频率和采样节点电压的函数。 这个开关电流由下式表示: Iin=CVf 其中,C为采样电容器的电容值,V为采样节点上的电压(本例中用VS表示),f为采样开关进行开关操作的频率。这个开关电流会在采样节点产生较高的电流尖峰(图1)。 当设计模数转换器前端的模拟电路时,必须考虑这个开关电流的影响。由于该电流可以通过任何电阻,所以将产生压降,在模数转换器的采样节点处产生电压误差。如果转换器的输入端有高阻抗传感器或高阻抗滤波器相连,那么这个误差将非常大。 例如,假设电阻器被放置在模数转换器的前端,以隔离传感器并增强静电放电(ESD)保护功能(图2)。在本例中,采样电容器的容值为10pF,开关频率为1MHz。利用上式计算可得,瞬态电流约为25?A。当这个瞬态电流通过10k?的电阻器时,采样节点上将会产生250mV 的电压误差。由于采样节点可能被安排在下一个采样周期之前,因此这是最差情况下的近似

arcgis缓冲区分析

练习5 1.空间分析的基本操作 空间分析模块 (1) 1. 了解栅格数据 (2) 2. 用任意多边形剪切栅格数据(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 (4) 3. 栅格重分类(Raster Reclassify) (7) 4. 栅格计算-查询符合条件的栅格(Raster Calculator) (8) 5. 面积制表(Tabulate Area) (9) 6. 分区统计(Zonal Statistic) (11) 7. 缓冲区分析(Buffer) (13) 8. 空间关系查询 (16) 9. 采样数据的空间内插(Interpolate) (17) 10. 栅格单元统计(Cell Statistic) (21) 11. 邻域统计(Neighborhood) (23) 空间分析模块 本章的大部分练习都会用到空间分析扩展模块,要使用“空间分析模块”首先在ArcMap中执行菜单命令<工具>-<扩展>,在扩展模块管理窗口中,将“空间分析”前的检查框打上勾。然后,在ArcMap 工具栏的空白区域点右键,在出现的右键菜单中找到“空间分析”项,点击该项,在ArcMap中显示“空间分析”工具栏。

执行“空间分析”工具栏中的菜单命令<空间分析>-<选项>设定与空间分析操作有关的一些参数。这里请在常规选项中设定一个工作目录。因为在空间分析的过程种会产生一些中间结果,默认的情况下这些数据会存储在Windows 系统的临时路径下(C:\temp),当设置了工作目录后,这些中间结果就会保存在指定的路径下。 空间分析工具栏 1. 了解栅格数据 在ArcMap中,新建一个地图文档,加载栅格数据:Slope1,在TOC 中右键点击图层Slope1,查看属性

缓冲区相关知识介绍

缓冲区相关知识介绍 这里所说的缓冲区指的是为标准输入与标准输出设置的缓冲区,为什么要设置一个标准输入缓冲区主要是从效率上来考虑的,如果不设缓冲区会降低cpu的效率,因为它总是会等待用户输入完之后才会去执行某些指令!同样设置一个标准输出缓冲区是为了解决打印的问题!总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效率! 接下来讲解一下怎么设置标准输入与标准输出缓冲区。 如果我们不认为的设置的话,系统会自动的为标准输入与标准输入设置一个缓冲区,这个缓冲区的大小通常是4Kb的大小,这和计算机中的分页机制有关,因为进程在计算机中分配内存使用的就是分页与分段的机制,并且每个页的大小是4Kb,因此通常情况下缓冲区的大小会设置为4Kb的大小!并且这个缓冲区的类型是一个全缓冲的缓冲区!所谓全缓冲指的是:当缓冲区里的数据写满的时候(或者可以说达到顶端)缓冲区中的数据才会“写”到标准输入磁盘文件中,这里说的写不是将缓冲区中的数据移动到磁盘文件中,而是拷贝到磁盘文件中,也就说此时磁盘文件中保留了一份缓冲区内容的备份!除了全缓冲外还有不缓冲和行缓冲,不缓冲不太常见与常用,在这里我就不做讲解了!下面讲解一下什么是行缓冲。行缓冲指的是当在键盘上敲下回车键的时候数据会存储在缓冲区中,这是毫无疑问的,同时也将缓冲区的数据拷贝一份到磁盘文件中!那么磁盘文件中备份的内容有什么用呢??本人能力有限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什么用! 当热我们还可以自己设置缓冲区,缓冲区的大小可以由我们自己决定,缓冲区的类型也由我们自己决定!在这里有两个函数,一个是setbuf( FILE *stream , char *buffer ) 另一个是setvbuf( FILE *stream , char *buffer , int mode , unsigned int size ) ;其中缓冲区的类型可以是:_IOFBF :全缓冲_IOLBF :行缓冲_IONBF :不缓冲 下面讲解一下缓冲区是怎么工作的!

内存双通道的优缺点

1 首先走出一个误区,双通道内存不是内存的一种!!而是一种主板和CPU之间的一种内存控制技术。市面上内存都可以用来组成双通道,只要你的主板支持。 2 下面是一篇百度搜到的技术文章,说的很详细 深入了解双通道内存技术 双通道内存技术的原理 双通道技术在当今的电脑应用越来越广泛,相信大家对双通道,使普通的DD的词语并不陌生。那么究竟双通道技术是怎么样的呢?双通道内存技术其实就是双通道内存控制技术,能有效地提高内存总带宽,从而适应新的微处理器的数据传输、处理的需要。它的技术核心在于:芯片组(北桥)可以在两个不同的数据通道上分别寻址、读取数据R内存可以达到128位的带宽。 双通道主板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双通道DDR有两个64bit内存控制器,双64bit内存体系所提供的带宽等同于一个128bit内存体系所提供的带宽,但嵌咚锏叫Ч词遣煌摹Kǖ捞逑蛋肆礁龆懒⒌摹⒕弑富ゲ剐缘闹悄苣诖婵刂破鳎礁瞿诖婵刂破鞫寄芄辉诒舜思淞愕却奔涞那榭鱿峦痹俗鳌@纾笨刂破鳔准备进行下一次存取内存的时候,控制器A就在读/写主内存,反之亦然。两个内存控制器的这种互补“天性”可以让有效等待时间缩减50%,双通道技术使内存的带宽翻了一翻。 双通道内存技术的发展 双通道内存技术最初是从RAMBUS推出的RDRAM内存条开始的。RAMBUS的内存速度非常快,但是总线宽度却比SDRAM内存还要小,因此它不得不结合Intel的双通道内存控制技术提高带宽,达到高速的数据传输速率。不过RAMBUS由于生产成本过高的原因,逐步被市场淘汰,反而让DDR使双通道技术发扬光大。如今Pentium 4采用的NetBurst架构对内存带宽要求非常高,如果内存无法提供相应数据传输率的话,这么快的处理器总线速度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只有通过双通道内存控制技术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最近金邦推出了DDR500内存条,单条的数据带宽以及达到4GB之高,如果使用双通道技术的话带宽将达到8GB之多。 双通道内存技术的应用 前面已经说过,双通道内存主要是依靠主板北桥的控制技术,与内存本身无关。因此如果要使用支持双通道内存技术的话主板才是关键。目前支持双通道内存技术的主板有Intel的i865和i875系列、SIS的SIS655、658系列、nVIDIAD的nFORCE2系列等。Intel最先推出的支持双通道内存技术的芯片组为E7205和E7500系列。 双通道内存D的安装有一定的要求。主板的内存插槽的颜色和布局一般都有区分。如果是Intel的i865、875系列主板一般有4个DIMM插槽,每两根一组,每组颜色一般不一样;每一个组代表一个内存通道,只有当两组通道上都同时安装了内存条时,才能使内存工作在双通道模式下。另外要注意对称安装,即第一个通道第1个插槽搭配第二个通道第1个插槽,依此类推。用户只要按不同的颜色搭配,对号入座地安装即可。如果在相同颜色的插槽上安 1

C语言清空输入缓冲区的N种方法对比时间

C语言清空输入缓冲区的N种方法对比时间:2010-04-20 10:57:36来源:网络作者:未知点击:295次 C语言中有几个基本输入函数: C语言中有几个基本输入函数: //获取字符系列 int fgetc(FILE *stream); int getc(FILE *stream); int getchar(void); //获取行系列 char *fgets(char * restrict s, int n, FILE * restrict stream); char *gets(char *s);//可能导致溢出,用fgets代替之。 //格式化输入系列 int fscanf(FILE * restrict stream, const char * restrict format, …); int scanf(const char * restrict format, …); int sscanf(const char * restrict str, const char * restrict format, …); 这里仅讨论输入函数在标准输入(stdin)情况下的使用。纵观上述各输入函数,获取字符系列的的前三个函数fgetc、getc、getchar。以getchar为例,将在stdin缓冲区为空时,等待输入,直到回车换行时函数返回。若stdin缓冲区不为空,getchar直接返回。getchar返回时从缓冲区中取出一个字符,并将其转换为int,返回此int值。 MINGW 4.4.3中FILE结构体源码: typedef struct _iobuf { char* _ptr;//指向当前缓冲区读取位置 int _cnt;//缓冲区中剩余数据长度 char* _base;

职业发展双通道及干部评价实施规划20150115-(10630)

职业发展双通道及干部评价实施规划 为贴合公司年度战略规划,培养造就一支适合公司需要的专业技术、专业技能人才队伍,更合理有效地配置公司内部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制定本方案。 一、开展职业发展双通道及干部评价体系建设工作的背景 (一)人力资源现状 截止2014 年12 月底,公司在职员工1222 人,其中本科在职员工232 人,硕士在职员工21 人,从下表可以看出,随着职级的增高,员工稳定性越高。 职级厂级副厂级领导经理级主管级一般职能工人 总人数 6 10 79 59 533 530 人数 6 10 74 49 234 136 司龄>2 年 占总人数比100% 100% 94% 83% 44% 26% 人数 6 7 61 36 136 78 司龄>3 年 占总人数比100% 70% 77% 61% 26% 15% (二)开展职业发展双通道及干部评价体系建设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公司20 亿战略计划 3 年完成,2015 年是打基础的第一年,面对新目标,公司人才队伍精兵强将不多,管理基础薄弱,因此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将作为2015 年公司年度规划中的第一要务 开展,在引进成熟骨干人才的同时,搭建平台,积极培养内部人才。针对这一战略规划,人力资 源工作中显现出多方面的不足: 1、存在“官本位”现象,职业发展普遍追求“做而优则仕”,职业生涯通道狭窄单一,而“官 帽”的稀缺性让很多员工看不到发展希望,既影响了资深员工的干劲与稳定性,也让青年员工很难看到希望,吸引、保留、激励人才出现困境,造成公司发展的支撑与保障乏力;

2、经过10余年的发展积淀,公司已经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富有战斗力且敢于担当的专业人才 队伍。然而,人才规模、专业结构和质量已显得与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不相匹配; 3、2014年公司引入并开始实施绩效考核工作,从而帮助公司识别优秀人才,打造高绩效的企 业文化,然而针对这部分优秀骨干人才公司缺乏评价标准、职业生涯规划及相应的薪酬指导。 二、开展职业发展双通道及干部评价体系建设工作的目的与意义 公司已发展10余年,很多老员工随公司一同成长,已经是行业内各岗位的技术大拿,建立 职业发展双通道,搭建干部评价体系,对企业和员工个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企业来讲, 企业必须要充分发挥对员工职业发展的主导作用,使员工朝着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方向不断发展;对员工个人来讲,员工希望通过职业发展的引导,实现个人的职业生涯目标。 三、开展职业发展双通道及干部评价体系建设工作的排期计划 (一)职业发展双通道的搭建 1、职类、职等、职级的定义与划分:归级法 (1)根据公司各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征,将全部岗位进行横向职类划分: 将全部岗位按照工作性质划分为若干大类,即职门; 将各职门内的岗位,根据工作性质的异同继续进行细分,把业务相同的工作岗位归入相同 的职组,即将大类细分为中类; 将同一职组内的岗位再一次按照工作的性质进行划分,即将大类下的中类再细分为若干小 类,把业务性质相同的岗位组成一个职系。 (2)根据每一岗位的繁简难易程度、责任轻重以及所需学识、技能、经验水平等因素,进行职 等、职级的划分,即纵向: 使用岗位排序法对公司目前的岗位进行排序,并划分出职级; 统一职等;

关于数据采集时缓冲区大小的探讨

关于数据采集时缓冲区大小的探讨 在做数据采集时经常碰到缓冲区大小的问题,很多朋友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即使通过调整参数解决了此问题,但还是很难避免下次不再出现此问题,鉴于网上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法不够好,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探讨一下。 在探讨之前,先说明一下,由于我没有真实的数据采集卡,因此我用虚拟的NI PCI-6251采集卡来代替真实的数据采集卡,为此,我在MAX中创建了一个仿真设备,如下图: 紧接着我利用该仿真设备在MAX中创建了一个多通道(双通道)电压多点连续采样任务,如下图: 其各个参数配置如下:

采集模式为连续采样,待读取采样为800,采样率是20K,其余参数均采用默认值。配置好之后点击上面的保存按钮保存该任务。红色框中的三个参数从左至右分别对应于DAQmx定时.vi的采样模式、每通道采样、采样率。如下图: 接下来,我们打开LabVIEW创建一个数据采集演示示例程序。其前面板和程序框图分别如下:

现在我们程序,等待一段时间后程序弹出错误,如下图:

点击继续关闭对话框,此时的前面板运行结果如下: 我们注意到程序已经运行了5610毫秒。出现上面错误的原因是数据采集卡采集数据速度要远快于读取数据速度,致使缓冲区已满。那么我们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 我们来关注在这个数据采集演示示例中的几个重要的参数,采样率(我们用f s表示)、单次循环执行时间(我们用T表示)、每次循环读取的采样数(我们用n表示)、缓冲区大小(我们用N表示)。在本次示例中,各个参数的值如下: f s= 20K Hz (见下图红色部分)

T = 0.1 S (见下图红色部分) n = 200 (见下图红色部分)

缓冲区分析及应用

重庆交通大学《GIS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书 专业:测绘工程 设计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 题目:基于ArcGIS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及应用班级:2010级01班 设计者: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3年6月16日至2013年6月27日

课程GIS原理及应用班级测绘1班指导教师题目GIS缓冲区分析及应用同组人数1-7人 课程设计要求1、了解GIS缓冲区分析的基本原理及算法。 2、了解GIS缓冲区分析的相关应用。 3、相关实例解决——休闲农业区建立和市区住房分析问题。 4、分析问题——怎样利用GIS缓冲区建立来解决该实际问题。 5、解决问题——基于ArcGIS软件缓冲区分析、叠加功能解决该问题。 (1) 数据矢量、栅格之间的转换; (2)缓冲区建立,叠加分析; (3) 综合分析得出成果。 6、结合成果进行相关评价。 课程设计报告书要求设计报告主要包括内容: 1、课程设计目的; 2、课程设计任务及内容; 3、课程设计使用数据说明; 4、课程设计思路及技术流程; 5、课程设计实现的详细步骤; 6、课程设计成果分析讨论及成果展示; 7、课程设计体会(包括取得的成效及主要收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教学工 作的建议) 8、参考文献 要求: ?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后,每个同学均应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及数据; ?设计报告要求文字通畅,排版规范; ?设计报告文字原则上不少于5000字,并装订成册。 上机时间安排 星期 周次 一二三四五六日第17周1-4 1-4 1-4 1-4 1-4 自定自定第18周1-4 1-4 1-4 1-4 1-4 自定自定 指导地点及考核时间1、指导地点:测量与空间信息处理实验室 2、考核时间:第18周星期五上午(答辩方式考核,学生用PPT汇报及演示) 版面要求1、题目用黑体三号,段后距18磅(或1行),居中对齐; 2、标题用黑体四号,段前、段后距6磅(或0.3行); 3、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0”,程序代码用固定值“15”; 4、标题按“一”、“㈠”、“1”、“⑴”顺序编号。

缓冲区分析

1、空间缓冲区分析。 (1)为点状、线状、面状要素建立缓冲区。 1)打开菜单“自定义”下的“自定义模式”,在对话框中选择“命令”,在“类别” 中选择“工具”,在右边的框中选择“缓冲向导”(如图 1 所示),拖动其放置 到工具栏上的空处。 图1提出“缓冲向导” 2)利用选择工具选择要进行分析的点状要素,然后点击,在“缓冲向导” 对话框设置缓冲区信息,如图2及图3所示。 图2 线状缓冲区信息设置1

图3线状缓冲区信息设置2 3)利用选择工具选择要进行分析的线状要素,然后点击,在“缓冲向导” 对话框设置缓冲区信息。 4)利用选择工具选择要进行分析的面状要素,然后点击,在“缓冲向导” 对话框设置缓冲区信息,如图4所示。 图4 面状缓冲区信息设置 2、学校选址。 要求: (1) 新学校选址需注意如下几点: 1)新学校应位于地势较平坦处; 2)新学校的建立应结合现有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考虑,选择成本不高的区域; 3)新学校应该与现有娱乐设施相配套,学校距离这些设施愈近愈好; 4)新学校应避开现有学校,合理分布。 (2) 各数据层权重比为:距离娱乐设施占0.5,距离学校占0.25,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势 位置因素各占0.125。 (3) 实现过程运用ArcGIS的扩展模块(Extension)中的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t)部 分功能,具体包括:坡度计算、直线距离制图功能、重分类及栅格计算器等功能完 成。 (4) 最后必须给出适合新建学校的适宜地区图,并对其简要进行分析。

具体操作: (1)打开加载地图文档对话框,选择E:\Chp8\Ex1\school.mxd。 (2)从DEM 数据提取坡度数据集: 打开工具箱→“Spatial Analyst 工具”→“表面分析”→“坡度”工具;在打开对话框中设置,如图5所示;生成坡度图,如图6所示。 图5 “坡度”对话框设置 图6 坡度图 (3)从娱乐场所数据“Rec_sites”提取娱乐场所欧氏距离数据集: 打开工具箱→“Spatial Analyst 工具”→“距离分析”→“欧氏距离”工具;在打开对话框中设置,如图7所示;生成欧氏距离数据集,如图8所示。

职业晋升双通道

XXX集团公司 技术部晋升体系(管理与专业技术双轨发展) 人力资源部

目录 一、目的 (1) 二、适用范围 (1) 三、晋升原则 (1) 四、晋升要素依据 (1) 五、管理与专业技术双轨发展的职业生涯晋升体系 (2) 六、晋升渠道及方式 (3) 七、竞聘、技术等级评定管理与程序 (4) 八、评定实施 (5) 九、相关表单 (6)

一、目的 为了立足企业的长远发展,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拓展职业生涯晋升通道,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规范职位晋升体系,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XX公司内所有的技术部正式员工。 三、晋升原则 1)、标准公开。职位聘任和职位晋升的评定程序标准公开。 2)、实事求是,注重实绩。以员工的实际条件(能力、潜力和业绩)及职位任职资格要求为依据,客观评价每位员工在公司的实际业绩(国家认定的技术职称仅作参考)。 3)、标准统一。在评审过程中一视同仁,采用统一标准,平等对待所有员工。 4)、逐级晋升,能上能下。即原则上,员工每次职位晋升只能晋升一级,越级晋升要经过评定委员会批准;对在任现职一年内知识、技能水平与工作业绩未有明显提升的员工,经公司总经理批准,部门可降级聘任并报人力资源部执行。 5)、因需设岗。职位设置和聘任以业务发展的需要为依据,不滥设职位。 四、晋升要素依据 1)、基本素质、知识结构与潜力情况 2)、工作业绩 3)、知识、技能、态度和经验 4)、对企业的贡献 申请人所取得的成绩或专利、创造的技术改进等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促进了企业长远发展;

五、管理与专业技术双轨发展的职业生涯晋升体系 1)、管理渠道与专业技术渠道之间可以转换。 2)、管理与专业技术双轨发展的职业晋升体系分为技术管理通道和专业技术通道,如下图: 行政管理通道

空间缓冲区的功能应用举例

空间分析应用及举例(缓冲区的应用) 姓名:侯先成 班级:2014级地理科学(1)班 学号:1409080540010 序号:8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一个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对GIS数据进行空间运算而生成新的信息。这些工具构成了所有空间建模和地理处理的基础。在三种主要的GIS数据类型——栅格、矢量及不规则三角网中,栅格数据结构为空间分析提供了最强的建模环境及空间运算。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与灵魂,是GIS区别于一般的信息系统、CAD或者电子地图系统的主要标志之一。空间分析,配合空间数据的属性信息,能提供强大的丰富的空间数据查询功能。 空间缓冲区分析是指根据分析对象的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他们周围一定距离的带状区,用以识别这些实体或主体对临近对象的辐射范围或影响度。以便为某项分析或决策提供依据。它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和基本的空间操作能力之一。现实中的任何问题都是在各种各样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在对现实的问题进行分析时我们要找出问题的主导影响因素,将研究的问题抽象化,建立模型,这样才便于对问题进一步的分析。 举例: 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发生8.0级强地震,地震造成数万人死亡,上千万人口受灾;并且在地震区山体滑坡、崩塌、地表植被破坏等随处可见,滑坡造成江河堵塞,形成大大小小的堰塞湖上百个。堰塞湖是河流被外来物质堵塞而形成的湖泊,常有山崩、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和流动沙丘等造成。汶川地震中造成的堰塞湖不仅仅造成大片区域的淹没,由于堰塞湖坝体的不稳定性,对下游也是一个极大的洪水威胁,因此堰塞湖成为地震灾区可能导致洪水灾害的一个严重安全隐患。 5月23日唐家山堰塞湖蓄水已超过1亿m3,并且每天以800多万m3的库容量增加,以2m的速度上涨,风险等级正在逐步上升,如果不采取应急措施,遇强降雨随时存在溃坝风险,唐家山堰塞湖成了悬在下游的数十万群众头上的一颗定时炸弹。对于堰塞体较为巨大的唐家山堰塞湖,通过对相关数据的不断监测和分析,堰塞湖水从坝顶溢出从而溃坝的可能性很大。根据中科院的测算,如果1亿m3的洪水决堤,完全能吞噬一座50万到100万人口的中型城市!一旦唐家山堰塞湖溃坝就会给下游地区带来巨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尽管唐家山堰塞湖最终在科学的决策和合理的统筹安排下排除了险情,但是活过头来分析堰塞湖监测和抢险过程中的珍贵数据,对了解和掌握地震形成堰塞湖过程和抢险泄洪的规律,意义都十分巨大,因为它对于科学防治和处理地震形成的堰塞湖及其相关灾害都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线的缓冲区边界的生成

线的缓冲区边界的生成 算法原理:角平分线算法 一、 功能实现流程: 1. 在编辑菜单栏下添加一个子菜单项为缓冲区,并且在工具栏上添加一个工具项。设置text为缓冲区生成,name为buffer等属性,添加单击事件,并为单击事件代码 2.为事件函数添加如下代码 Graphics gra = panel1.CreateGraphics(); BufferForm bform = new BufferForm(); bform.ShowDialog(); double distance = bform.value; List ring=new List(); foreach (Geometry_T geo in choosegeos.Geofeatures) { if (geo.GetType() == typeof(Path_T)) { Path_T pa = (Path_T)geo; ring = BufferofPath(path,distance); } } int n = ring.Count - 1; for (int i = 0; i < ring.Count-1; i++) { gra.DrawLine(Pens.Red,new Point((int)ring[i].X,(int)ring[i].Y), new Point((int)ring[i+1].X,(int)ring[i+1].Y)); } gra.DrawLine(Pens.Red,new Point((int)ring[n].X,(int)ring[n].Y), new Point((int)ring[0].X,(int)ring[0].Y)); 3.添加一个新的窗体,其目的是为了输入缓冲距,窗体设计如下:

空间缓冲区生成算法的概述与比较

空间缓冲区生成算法的概述与比较 摘要:空间分析是空间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关键功能之一,也是评价一个空间信息系统功能强弱的重要指标。缓冲区分析是空间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基本功能之一,是众多空间分析方法的基础。缓冲区分析是指为了识别某地理实体或空间物体对其周围的邻近性或影响度而在其周围建立的一定宽度的带状区。 本文对空间对象的缓冲区分析算法作了说明,讨论了分别利用图形学方法和图像处理的形态学方法建立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对象的缓冲区算法,并且就两种算法的异同做出了分析。 在矢量算法中,各类地理要素根据其空间形态特征分为点、线、面三类,分别以计算机屏幕数据的点、线、面图形对象表示,进行缓冲区分析。 在栅格算法中,地理空间被划分为规则的小单元(像元),空间位置由像元的行、列号表示。以膨胀法原理为基础,进行缓冲区分析。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缓冲区分析;矢量法;栅格法;膨胀法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 是一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新兴技术,围绕着这项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形成了一门交叉性、边缘性的学科。它具有空间数据的输入、存储、管理、分析和输出等功能,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析空间数据,以提供空间决策支持信息,因此,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核心,是灵魂。 空间分析是利用计算机对数字地图进行分析,从而获取和传输空间信息[1]。由于空间分析对空间信息(特别是隐含信息)所具有的提取和传输功能,它已经成为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的功能特征,也成为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缓冲区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空间操作功能之一。缓冲区分析是根据点、线、面实体基础,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的缓冲区多边形实体,从而实现空间数据在其领域得以扩展的信息分析方法。例如,公共设施(商场、邮局、银行、医院等)的服务半径,大型水库建设引起的搬迁,都是一个邻近度的问题。城市的噪音污染源所影响的一定空间范围、交通线两侧所划定的绿化带,既可分别描述为点的缓冲区与线的缓冲区带。

C++编程对缓冲区的理解

什么是缓冲区 缓冲区又称为缓存,它是内存空间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在内存空间中预留了一定的存储空间,这些存储空间用来缓冲输入或输出的数据,这部分预留的空间就叫做缓冲区。 缓冲区根据其对应的是输入设备还是输出设备,分为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 为什么要引入缓冲区 我们为什么要引入缓冲区呢? 比如我们从磁盘里取信息,我们先把读出的数据放在缓冲区,计算机再直接从缓冲区中取数据,等缓冲区的数据取完后再去磁盘中读取,这样就可以减少磁盘的读写次数,再加上计算机对缓冲区的操作大大快于对磁盘的操作,故应用缓冲区可大大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又比如,我们使用打印机打印文档,由于打印机的打印速度相对较慢,我们先把文档输出到打印机相应的缓冲区,打印机再自行逐步打印,这时我们的CPU可以处理别的事情。 现在您基本明白了吧,缓冲区就是一块内存区,它用在输入输出设备和CPU之间,用来缓存数据。它使得低速的输入输出设备和高速的CPU能够协调工作,避免低速的输入输出设备占用CPU,解放出CPU,使其能够高效率工作。 缓冲区的类型 缓冲区分为三种类型:全缓冲、行缓冲和不带缓冲。 1、全缓冲 在这种情况下,当填满标准I/O缓存后才进行实际I/O操作。全缓冲的典型代表是对磁盘文件的读写。 2、行缓冲 在这种情况下,当在输入和输出中遇到换行符时,执行真正的I/O操作。这时,我们输入的字符先存放在缓冲区,等按下回车键换行时才进行实际的I/O操作。典型代表是键盘输入数据。 3、不带缓冲 也就是不进行缓冲,标准出错情况stderr是典型代表,这使得出错信息可以直接尽快地显示出来。 缓冲区的刷新 下列情况会引发缓冲区的刷新: 1、缓冲区满时; 2、执行flush语句; 3、执行endl语句;

从键盘上输入一串字符到输入缓冲区

12.以下宏定义的功能是将一位十六进制数转换为ASCII码,请在空白处填入 恰当内容,使程序完整。 HEXTOA ____MACRO______ AND AL,0FH CMP AL, ____9_____ JNA HEXTOA1 ADD AL,7H HEXTOA1: ADD AL, ___30H_______ ENDM 18. 8086最多可处理____256______种中断,对每一个中断都设置一个___中断码类型_______。 19.8086 CPU有两种外部中断请求线,它们分别是____NMI____和____INTR(可屏蔽中断请求信号)______。 20.CPU____无条件传送___、___查询方式传送_、____中断方式传送______和DMA方式传送。 29____段属性______、__偏移量属性________、__距离属性________;变量具备的三种属性分别是___段属性_______、_____偏移量属性_____、____类型属性______。 31. 8086CPU的标志寄存器共有9个有效标志位,其中有6个状态标志位,分别是__进位标志位(CF)_______、______辅助进位标志位(AF)____、____符号标志位(SF)_____、___零标志位(ZF)_______、____溢出标志位(OF)_____、____奇偶标志位(PF)______。 32.已知X=-1011011B,则X的反码为__10100100B_,X的补码为_10100101B__。 1.下述程序执行后,应将LIST数组中的最大值存入MAX单元,数组元素为 无符号字数据,数据个数在CNT单元中。现已知程序有错,请改正,使之完成预定功能。 1)DSEG SEGMENT 2)LIST DW 1,200,30,400,0,7,4000 3)CNT DB 7 4)MAX DW?(问号) 5)DSEG ENDS 6)CSEG SEGMENT 7)ASSUME DS:DSEGDS:CODE 8)FMAX: MOV DX,DSEG 9)MOV DS,AX 10)LEA SI,LIST 11)MOV CX,CNT 12)CLD 13)LODSW 14)DEC CX 15)CMP AL,[SI] 16)JLE SMALL 17)LODS W 18)SMALL:INC SI

2014年度员工职业发展双通道建设工作总结

2014年员工职业发展 “双通道”建设工作总结 为加快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培养造就一支适应公司战略发展要求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队伍,在行政管理职务晋升发展通道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和推行专业技术人员与技能人员职业发展通道体系,根据《黄河公司员工职业发展“双通道”建设实施细则》文件精神,分公司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相关工作。现将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为保证员工“双通道”建设工作持续推进,分公司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领导重视、精心部署。分公司领导极为重视此项工作,并对工作进行了专项部署。分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印发了《员工职业发展“双通道”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通过印发文件、网上公告、组织专项学习等形式及时对广大员工进行宣贯,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同时给予相关技术支持,关注员工自身职业发展,激发参与热情,立足本岗,专业成才,为“双通道”建设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建立机构、明确职责。为确保“双通道”建设工作长期有效推进,分公司成立了专业技术技能职位评聘与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监督小组、工作委员会3个工作机构,并明确了工作职责,保证了专业

技术技能职位评聘过程的公开化、透明化。三是积极推进、重点激励。分公司积极推进专业技术人员与操作技能人员职业发展“双通道”体系建设,拓宽了人才成长渠道,有效地推动了技术人才专业化、技能人才职业化发展,有助于提高员工专业、专长、专注力,吸引、激励和留住优秀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四是严格遴选、择优聘任。分公司在工作方案中,明确了专业技术技能职位的评审条件、要求和程序,具体量化了职位标准,严格规范流程,充分体现宁缺毋滥,公平、公正、公开的评聘原则。此项工作开展以来,分公司向黄河公司推荐专家1名,下属单位技术带头人1名,推荐人员顺利通过黄河公司及集团公司的评审,于2014年1月1日正式聘任并颁发聘书。五是专业定位、互不兼职。按照工作方案要求,专家聘任后不再兼任分公司行政职务,为最大限度发挥专家作用,分公司成立了由公司专家担任负责人的专业技术标准管理办公室,不仅明确了办公室及负责人职责,还积极提供平台,充分发挥其在生产技术管理、标准化建设、技术改造等方面的作用。六是动态考核,注重贡献。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分公司专业技术技能职位评聘与考核委员会对2014年聘任的公司专家、分公司技术带头人进行了年度考核,评聘与考核工作监督小组对考核过程进行了全程监督。考核以个人述职和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技术技能职位聘用人员的工作业绩、课题任务、著

C语言fflush()函数:清空文件缓冲区(或标准输入输出缓冲区)

头文件:#include fflush()不是标准库文件,经笔者测试,VC6.0完美支持,GCC(GCC4.6.2)不支持。 fflush()用于清空文件缓冲区,如果文件是以写的方式打开的,则把缓冲区内容写入文件。其原型为: int fflush(FILE* stream); 【参数】stream为文件指针。 【返回值】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EOF,错误代码存于errno 中。指定的流没有缓冲区或者只读打开时也返回0值。 fflush()也可用于标准输入(stdin)和标准输出(stdout),用来清空标准输入输出缓冲区。 stdin 是standard input 的缩写,即标准输入,一般是指键盘;标准输入缓冲区即是用来暂存从键盘输入的内容的缓冲区。stdout 是standard output 的缩写,即标准输出,一般是指显示器;标准输出缓冲区即是用来暂存将要显示的内容的缓冲区。 (代码一)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int a; char c; scanf("%d", &a); c = getchar(); printf("a = %d, c = %c \n", a, c); return 0; } 运行结果: 123abc↙ a = 123, c = a (代码二)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int a; char c; scanf("%d", &a); fflush(stdin); c = getchar(); printf("a = %d, c = %c \n", a, c);

缓冲区溢出攻击详细讲解

缓冲区溢出攻击详细讲解 缓冲区溢出(Buffer Overflow)是计算机安全领域既经典而又古老的话题。随着计算机系统安全性的加强,传统的缓冲区溢出攻击方式可能变得不再奏效,相应的介绍缓冲区溢出原理的资料也变得“大众化”起来。其中看雪的《0day安全:软件漏洞分析技术》一书将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阐述得简洁明了。本文参考该书对缓冲区溢出原理的讲解,并结合实际的代码实例进行验证。不过即便如此,完成一个简单的溢出代码也需要解决很多书中无法涉及的问题,尤其是面对较新的具有安全特性的编译器——比如MS的Visual Studio2010。接下来,我们结合具体代码,按照对缓冲区溢出原理的循序渐进地理解方式去挖掘缓冲区溢出背后的底层机制。 一、代码 <=> 数据 顾名思义,缓冲区溢出的含义是为缓冲区提供了多于其存储容量的数据,就像往杯子里倒入了过量的水一样。通常情况下,缓冲区溢出的数据只会破坏程序数据,造成意外终止。但是如果有人精心构造溢出数据的容,那么就有可能获得系统的控制权!如果说用户(也可能是黑客)提供了水——缓冲区溢出攻击的数据,那么系统提供了溢出的容器——缓冲区。 缓冲区在系统中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高级语言定义的变量、数组、结构体等在运行时可以说都是保存在缓冲区的,因此所谓缓冲区可以更抽象地理解为一段可读写的存区域,缓冲区攻击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系统能执行这块可读写存中已经被蓄意设定好的恶意代码。按照冯·诺依曼存储程序原理,程序代码是作为二进制数据存储在存的,同样程序的数据也在存中,因此直接从存的二进制形式上是无法区分哪些是数据哪些是代码的,这也为缓冲区溢出攻击提供了可能。

scanf函数输入时键盘缓冲区

scanf函数输入时键盘缓冲区\n的问题 问题: (1) 回答: (4) 问题: 程序1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char a; char b; scanf("%d",&a); scanf("%d",&b); printf("%d %d",a,b); } 键盘输入 97<回车>96<回车> 输出 97 96 问题1:调用第一个scanf输入时,键盘缓冲区所有的字符为97\n,遇到回车,所以缓冲区把97赋值给a。调用第二个scanf输入时,键盘缓冲区所有的字符为96\n,遇到回车,所以缓冲区把96赋值给b。以上我的分析对吗? 程序2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char a; char b; scanf("%c",&a); scanf("%c",&b);

printf("%d %d",a,b); } 键盘输入 9<回车> 输出 57 10 问题2:调用第一个scanf输入时,键盘缓冲区所有的字符为9\n,遇到回车,所以缓冲区把9赋值给a。调用第二个scanf输入时,键盘缓冲区所有的字符为\n,遇到回车,所以缓冲区把\n赋值给b。以上我的分析对吗?如果对,那程序1中调用第一个scanf时,又为什么不是把97赋值给a后,将\n赋值给b呢?为什么调用第二个scanf时还需要继续输入96<回车>来对b赋值?调用第一个scanf输入时留在缓冲区的\n去哪里了?无端消失了? 程序3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char a[100]; char b[100]; scanf("%s",a); scanf("%s",b); printf("%s %s",a,b); } 键盘输入 abc<回车>def<回车> 输出 abc def 问题3:从输出结果可以看出,字符数组a和字符数组b都在同一行输出。所以字符数组a 的值为{‘a’,’b’,’c’},不是{‘a’,’b’,’c’,’\n’}。字符数组b的值为{‘d’,’e’,’f’},不是{‘\n’,‘d’,’e’,’f’},也不是 {‘\n’,‘d’,’e’,’f’,’\n’}。以上的分析对吗?如果对,那调用第一个scanf输入时留在缓冲区的\n去哪里了?还有第二个scanf留下\n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