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地理—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高中地理—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高中地理—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高中地理—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高中地理—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能源概述

1、概念: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统称为能源。

2、分类:

(1)按形成和来源分类:

①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生物能、水能、风能等。

②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热、核能。

③来自月球、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而形成的潮汐能。

(2)按利用的技术状况分类:

①常规能源:被人类利用多年,现在仍大规模使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②近若干年才被利用的能源,如核能、地热、海洋能、太阳能、沼气;或过去利用过,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如风能。

(3)按性质分类:

①可再生能源:使用后仍可更新或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生物能、风能等。

②非可再生能源:是经过地质作用在亿万年中形成的,开采以后,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二、矿产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存在的问题:滥采、滥用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甚至枯竭,废弃物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污

2、解决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强勘探,跨区域调配,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开展矿区土地复垦等。

三、世界能源问题

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存在地区差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以俄罗斯、中国、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为代表。南半球常规能源丰富的国家主要有南非、澳大利亚等。从总体上来说,发展中国家能源的生产量大于消费量,而发达国家消费量大于生产量,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和不合理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目前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以核能为例,美国发电总量最大,法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核能所占比例最大。我国核工业经

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核电设计建设和运营水平明显提高,核电工业基础已初步形成。目前形成了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三个核电基地。

世界上能源完全自给的国家为数甚少,主要有俄罗斯、加拿大和英国。中东是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区和出口区,主要出口到西欧、美国和日本,其中绕道好望角的海上航线被西方国家称为“海上生命线”。由于石油比煤炭更容易运输,更容易使用,发热量更高,而且基本是无灰燃料,所以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目前是以石油为主,将来还是以石油为主。中国现在是以煤炭为主,将来还是以煤炭为主,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因为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广,储量大,开采和使用都比较方便。而石油储量有限,除了可作为燃料,更应作为化工原料。

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目前能源消费构成中都是以常规能源为主。但对于中国来说,除了继续保持和发挥煤炭的优势以外,还应大力开发水力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新能源,以能源结构的多样化促进经济的快速、良性发展。

四、关注我国目前的能源问题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很快,2004年我国成为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能源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目前不仅1/3以上的石油消费需要进口,而且由于生产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过大,导致电力需求出现较大缺口,为弥补电力供给不足,缓解近两年的电荒,各地纷纷增加了发电机组和发电量,增加了对电煤的需求,从而使煤价不断上扬。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发能源、保护资源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当务之急。

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立足国内,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一要坚决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二要抓紧制定专项规划;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四要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五要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另外,还要积极开展“能源外交”,从多渠道拓展我国的能源供应。

高中地理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一、命题趋向 1.理解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了解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的特征,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2.以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为例,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后果。 3.理解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及发展问题的相互关系。 4.举例说明应如何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知识梳理 1.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 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 (2)据图说明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和自然资源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 用有何变化 资源问题表现产生的原因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非可再生能源主要表现为: 集中在资源 总量小,人均 拥有量少 总储量不 足,利用效 率低,人口 数量大 积极开发新能源;采用新技术,提高利 用效率;实行保护性开发,尽可能延长 其利用期限;控制人口数量 可再生资源 (以水资源为例)水资源不足; 浪费现象严 重;污染严重 自然原因: 时空分布不 均;人为原 因:过度开 采地下水、 浪费、水质 性污染等 开源:修筑水库、开渠引水、合理开发 与提取地下水,废水处理再利用、海水 淡化、人工降雨等措施; 节流:农业生产中,调整种植业结构,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工业生产中,提高 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强 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水资源忧患意识, 倡导公民遵守《水法》,在社区、学校、 家庭中倡导节约生活用水 主要 表现 具体内容原因典型事例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 健康的农药任意排放 泰晤士河上的悲剧 环境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和生活中大量垃圾堆 放 污染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

河南省初、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大赛电子教案

2007年河南省初、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大 赛

关于转发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关于开展2013年河南省初、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评选活动的通知》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研室、市区各中学: 现将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关于开展2013年河南省初、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评选活动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见附件),请根据要求选派人员参加会议。 附件:关于开展2013年河南省初、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评选活动的通知 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二○一三年九月二十五日 附件:关于开展2013年河南省初、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教研室: 为展示课改以来我省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验成果,交流教学经验,进一步推动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河南省普通中小学、幼儿教育优质课教学评选活动的通知(教基研〔2013〕314号)》的精神,按照我室年度工作计划和地理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一号通知的安排,本届初、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评选决赛阶段的活动定于2013年10月12日—17日在平顶山市举行。现将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决赛阶段内容安排 1.说课:(1)通过说课选出一等奖;(2)说课时间为10—15分钟;(3)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说课。 2.讲课:(1)从初、高中决赛教师中分别选出4—6位进行讲课;(2)采用现场课形式,讲课时间为40分钟;(3)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3.评课:(1)讲课教师所在地推荐一位教研员或教师主评,时间5分钟;(2)评委评课5分钟;(3)自由评课15分钟。 二、决赛阶段时间安排 1.初中说课、讲课、评课活动:10月12日—14日。 2.高中说课、讲课、评课活动:10月15日—17日。 三、决赛阶段地点安排 1.报到地点: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公交线路:(1)长途汽车站下车即到;(2)从火车站乘2路、4路、20路公交车到新华路站下车即可到达。 2.说课、讲课、听课地点:平顶山市三六联校。 四、附件 1.2013年河南省初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评选听课观摩活动安排 2.2013年河南省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评选听课观摩活动安排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2013年8月25日 附件1: 2013年河南省初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评选 听课观摩活动安排 1.报到时间:10月12日全天。 2.报到地点: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公交线路:(1)长途汽车站下车即到;(2)从火车站乘2路、4路、20路公交车到新华路站下车即可到达。 3.听课时间:10月13日—14日。 4.听课地点:平顶山市三六联校。

最新高中地理-区域开发知识点

一、 北海油田 1、 开发背景 (1)1965年始北海发现油气田 (2)油气消费比重增加和世界性“石油危机”,供需矛盾突出 (3)英国病的困扰 2、 开发条件 ① 有利:油质好;距离发达国家近,运输方便。 开采技术 的进步 ② 不利:风大浪高,水深流急,生产成本高 。 3、 区域产业发展 石油工业发展成英国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带动了生产海上平台、钻采设备、钻探船、运油船等的机械制 造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和建筑工业的发展。 4、 资源开发的意义 增加财政收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带动工业部门发展(如上所述) 推动英国区域经济发展 二、 柴达木盆地 1、 开发背景 (1)丰富的资源 能源资源:石油和天然气 有色金属:锡,铅锌、锑、银、铜矿等 非金属矿:石棉 盐矿:钾盐,食盐 (2)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 2、 区域产业发展 (1)发展盐化学工业:察尔汗盐湖,钾肥生产 (2)油气资源综合利用:冷湖—十大油田 (3)矿物开采:锡铁山的铅锌矿;茫崖的石棉—全国最大 3、 资源开发的意义 (1)改变了长期以来钾肥依赖进口的困局 (2)满足了青藏两省区油气需求 (3)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资源优势转 为经济优势

三、 产业结构调整 1、基本概念 (1) 产业结构:指国民经济中三大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2) 产业结构调整 2、德国鲁尔区 ①区位条件 (1)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2)水资源充足 (3)廉价便利的水运 (4)接近国内外消费市场 (5)科技力量雄厚 (6)城镇密集,劳动力丰富 ②产业结构调整原因 原有四大支柱工业:煤炭、钢铁、化学、机械制造 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1)煤炭、钢铁成本过高,利润下降,竞争力弱; (2)新兴工业部门兴起,传统工业地位下降; (3)煤炭资源趋于枯竭,开采成本上升; (4)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矛盾日益突出。 ③产业结构调整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旅游等第三产业; (2)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改造传统工业,发展高新技术; (3)发展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拓展和完善交通网; (4)严控工业“三废”的排放,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3、上海产业结构调整 ①背景 解放前远东金融、贸易和经济中心 解放后生产型城市,全国制造中心,形成初级产品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 (1)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随着资源、能源的价格上涨,经济效益滑坡; (2)第三产业的总值和就业人口比重偏低,制约上海经济发展; (3)土地、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污染加剧; (4)厂房设备老化,产品档次低,竞争弱。 ③调整措施 (1)有利条件: 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基础雄厚,经济实力强;科研水平高。 (2)调整方向: 单一生产功能转变为综合服务功能; 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 因地制宜形成区域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使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协调。 第二、三产业相对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二产业的比重升高的现象。

能源资源的开发教案

第十四讲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课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考点一: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一)能源的分类 [情境导入]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能源,人类社会的进步更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应用,你会对能源进行分类吗? [自主复习] 人类使用的能源很多,能源是如何分类的?请同学们结合已学知识完成下表:(学生讨论填表) [诱导点拨] 按基本形态:一次能源:从自然界直接得到的能源。如煤炭、石油等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所得到的另一种形态的能源。如如电 力、汽油、焦炭等 (二)资源开发条件 [学法指导]课件展示:

[诱导点拨]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有:(开发条件不同于开采条件,区域的开发条件包括区域的资源状况、市场条件、交通条件等;而开采条件仅是资源状况中的一项。) [典例解剖1](2010·四川文综)下图是20XX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 构图。读图回答7~8题。 (1)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2)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 ) 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解析】①省天然气比例较其他省份大,为四川省;②省原油比例较大,为黑龙江省;③省水电所占比例较其他省份大,水电主要是黄河上游的水能开发,为甘肃省;④省煤和石油比例大,应为河北。 第(1)题,四省能源结构以矿物能源为主,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高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与地理)复习的一般思路

高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复习的一般 思路 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内容大体分成三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区域地理实际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理论在区域中的实际运用。区域地理复习的一般思路如下: 一、把握区域特征: 主要是掌握区域地理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一个区域特征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部分。复习时一般可这样分析区域: 1、自然特征: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 ⑴位置特征:包括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海陆位置、山河位置等)例如美国本土位于西经75———西经123之间,北纬30——北纬49度之间西接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接墨西哥湾和墨西哥高原,北与加拿大接壤 ⑵地形特征:包括地势特征、地形类型、分布、起伏大小以及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等 例如美国地特征为:地势东西高,中间低;东部为古老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脉,西部为年轻、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落基山脉等),山脉间有宽广盆地,中部为广阔平坦的平原。 ⑶气候特征:包括气候类型、降水和气温等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资源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 例如美国气候特征为: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地形对气候影响显著、易受寒潮、飓风威胁等 ⑷河流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①水系特征:主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如太平洋水系等)、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的深浅、河流弯曲度)、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间关系)、流域面积、水系排列形式等。 ②水文特征:主要是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断流、干涸)、含沙量、结冰情况(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等。 ③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河流中上游地面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在河流中下流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2、人文地理特征:主要包括人口、居民、城市、交通、工业、农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 ⑴居民:主要从人种、人口及分布、民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分析。 ⑵农业:农业结构、地域类型、区位条件、农业生产特点等分析 ⑶工业: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特点、区位条件及评价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条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分析。 ⑷城市: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最新

第2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课标要求】 ⊙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基础积累】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组成:可持续发展是由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一个复合系统。 3、基本内涵: ①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不仅重视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要求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方式,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②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的目的都是改善,提高人类 生活水平,创造一个人人享自由、健康的社会环境。 ③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特别是保证以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体现公平。 ①时间上的公平,又称。人类赖以生存的和都是有限的,需要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②空间上的公平,又称。 ③要求:之间,之间, 之间是平等的,应互相尊重。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优先考虑的问题。 2、持续性原则: ①核心:指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不超越资源与的基础上,保持发展的。 ②要求:人类必须保持、,做到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 ③目标:实现、、和的相互协调。 3、共同性原则: ①核心: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球各国、各地区、每个人的共同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遵义市高中地理优质课比赛听评课记录

2015年4月6日-10日遵义市高中地理优质课比赛 听评课记录(主要为评委老师发言) 绥阳中学罗红宇 2015.4.10一、罗红宇评课内容(部分讲课教师): 何艺(正安县一中) 优点:仪表正规,形象气质佳。讲授知识清楚,教学目的明确。关注每个学生学习。 不足:以传统教学为主,老师讲的太多,学生参与少。教学手段单一。有知识上的错误,课堂气氛不活跃,较沉闷。 李恒(航中) 优点:讲课语言精炼。图片,材料收集新颖典型,教学组织实施有序,讲解知识逻辑性强。教学方法恰当。 不足:口头禅太多,学生回答问题有错误的地方没给学生纠正。没对美国硅谷地中海气候的海洋性特征强进行分析。 李凌云(四中) 优点:刚开始上课时师生间相互大声问好,激发学生兴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创设情境教学,带领学生做活动,能使学生从情境和活动中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学生参与程度高,师生互动好,最后正确的结论由学生讲出来,说明学生学懂了知识,学生的收获很大,本堂课效果显著。 不足:口语多。幻灯片呈现太多,切换频繁,使人眼花缭乱。学生回答的问题后点评不到位。学生错误回答地中海气候全年降水均匀,没有给学生纠正。 陈露(余庆中学) 优点:教态自然,形象气质佳,普通话好。能打乱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不受教材的束缚。体现了是用教材,不是教教材。前后知识过渡自然,注重收集身边的地理资料来说明、分析地理知识。 不足:传统教法,关注学生不够。过多地分析硅谷的地形,对本节课无意义。设问简单,学生没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讲课时有些字读错。 田茂胜(务川中学) 优点:讲课有激情,自信,声音洪亮。语言表达优美。注重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 不足:地道的传统教学,满堂灌。设问简单,自问自答,学生简单的附和回答。教学随意,讲课不严谨。普通话急待提高。教材钻研不够,出现许多知识性的错误, 一、田霞老师(遵义四中)点评: 1、教学目标的确定符合课程标准,联系学生实际,从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以及美育目标,很好的把握学生心理,考虑个体差异进行系统设计。 2、教学进程设计,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问答的形式,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力以及原有知识储备,并有机结合课本自身实际,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导学案

高二地理 DL-2013-02-13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省为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结合实例,理解中国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 【重点难点】 2.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学法指导】 读图分析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 结合实例,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 【学习过程】 【自学评价】 一、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 包括____、风能、______、潮汐能、______等。 2.非可再生能源 (1)类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等矿物能源。 (2)特点: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__________________。 二、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____________。 2.市场________。 3.位置适中,______________。 三、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如图中的①____、②____、③____、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逐步形成了以________运输为主、________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1)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煤为输____。 (2)发展炼焦业:为____________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________。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结构 2.措施 进行____________,主要构建了煤—电—铝、______________、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______。 3.效果 形成____结构,实现了________的升级。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加强矿区的生态环境建设:通过__________措施,结合土地的复垦,充分利用厂矿的人力、财力和科技优势,建立集约经营的高效蔬菜、水果及______生产基地。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以__________为先导,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1)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引起空气污染的煤矸石,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和填充露天矿坑及塌陷区;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2)对于废水,主要采取__________的办法。 3.调整产业结构 (1)对原有__________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旅游业。 【疑难辨析】 一、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开发条件评价的容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开发条件所决定,具体如下图所示。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案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人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基本原则。 3.运用资料举例说明人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二、过程与方法 1.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通过对各种图形的分析学会正确的读图方法、提高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3.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实现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必然。【教学重点】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原则。 2.实现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意义。 【教学难点】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原则。 2.运用资料举例说明人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已经对环境问题有直观深刻的感受,也知道要保护环境。但对可持续发展之路无系统深入的了解。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讲练结合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播出了一部中国拍摄的短片《2032:我们期望的未来》,片中接受采访的中国人各用一句话描述自己对20年后的期望(图5.7)。全球公众都听到了中国强有力的声音。

师:20年后,你期望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拥有我们所期望的未来?我们先来看段视频(“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追问:视频中主要反映了目前我们面临的哪些环境问题呢? 学生:雾霾、水污染、乱砍滥伐、过量开采煤炭、地面塌陷等。 教师引导学生简单回顾上节的内容“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然后结合视频进行点拨:“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让人们意识到单纯依靠科技去修复环境,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在发展中产生,必须在发展中解决。人们迫切需要寻找一条正确的处理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出路,使人地关系逐渐走向和谐,这就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预习情况检查: 提问: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学生: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追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哪三个方面? 学生: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追问: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遵循哪三个基本原则? 学生: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追问: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哪些人的共同努力? 学生:政府、企业和公众。 追问:为实现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人类已经做了哪些尝试? 学生:消除贫困、发展绿色经济、提倡可持续消费等等 评价:大家对课本的阅读很仔细,预习得很不错。 三、深入分析: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过渡: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行动。下面我们来一起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基本原则。

高中地理《澳大利亚》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二地理学案——《澳大利亚》 班级:姓名: 考纲要求:不同尺度区域(澳大利亚) 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了解澳大利亚位置和范围; ② 掌握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③ 能用整体性的原理分析澳大利亚各地理要素间的联系。①通过从纬度位置、地形、 洋流等方面分析澳大利亚气 候的成因,学会分析特殊地 区的气候形成原因; ② 通过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 业发达的原因,学会分析某 区域农业的区位的方法。 明确各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的 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形成 整体性思维方式。 重点: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分析。难点:澳大利亚主要气候的形成原因。 自主探究】时间8 分钟 一、填图绘图 (1)描绘出:120°E、150°E 经线 和 南回归线。 (2)填出:太平洋、印度洋、澳大利亚 大陆、墨累河。 二、位置与范围 (1)经纬度位置:位于南半球中低纬 度,南回归线和穿过本区中部。 (2)海陆位置:东临甲,西临乙;南与南极大陆相望。 (3)范围:澳大利亚大陆、及附近的一些岛屿。 三、自然环境

1. 地形与河流:

(1) 地形特点①总体特点: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起伏和缓。 ②分布 (2) 河湖分布:C 为全国最大的河流,源于大分水岭西侧,向西南注入 ;D 为全国地势最低处。 3. 气候与植被 (1) 分布特征:呈半环状分布 (2) 环境特征:气候面积广大,以草原、荒漠为主。 4. 特有动、考拉、鸸鹋、鸭嘴兽。

三、人文地理特征 1. 人口和城市 (1) 主要分布:集中在地区。 (2) 人口增长特点:目前人口增长缓慢。 (3)主要城市:首都为堪培拉,悉尼为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2. 发达的经济 (1) 发达的农牧 业 ①优势条件:地广人稀,草场和可耕地多;自然条件适宜发展农牧业。 ②地位:是世界上重要的羊毛生产国和、羊毛输出国,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 发达的工矿业 ①优势条件:矿产资源丰富,铁矿主要集中在,海运便利。 ②地位:煤和铁矿石大量出口,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3) 经济转型:目前,超过工矿业和农牧业,成为澳大利亚的主导 产业。 【合作解疑】时间15 分钟 1、澳大利亚1 月气温的分布特点以及降水的分布特点?

高中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最新

【水平目标】 结合案例,了解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开发中的主要问题,说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考点扫描】 一、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能、、太阳能等。 2.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指、石油、等能源,对人类历史来说是,而且开发利用不当,易造成的破坏。 二、资源开发条件 1.开发原则:资源开发要,不仅要考虑区域的状况,而且要考虑和。 2.山西煤炭资源开发为例: (1)资源状况:①,②,③,④。 (2)市场广阔:我国对能源需求还会,能源缺口进一步,以为主的能源消费 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这为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位置交通:位置,输煤、距离近。交通,有京包、石太、太焦、大 秦、神黄等铁路通过。 三、能源基地建设 1.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 ①人均资源量;②人均能源消费;③单位产值的能耗; ④以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⑤受到威胁。 2.采取措施: (1)扩大开采量,形成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能力,形成以为主,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一方面,建设电站,变;另一方面,发 展业,为工业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原因:单一、低下、问题严重。 2.综合利用模式:结合本区、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主要构建了、 、三条产业链。 3.效益:产业结构转变为以、冶金、、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采掘工业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的升级。 五、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山西省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采取的有效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是: 1. 2. 3. 【考点精练】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四类:常规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B、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天然气等 C、非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地热 能、沼气等 D、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2.关于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以石油为主 B、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以煤炭 为主 C、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D、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世界的 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3.下列关于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初中、高中地理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教学视频专辑

以下为初中、高中地理视频专辑(专辑名称—视频个数) 浏览时请按下CTRL+点鼠标左键就可直接打开 这里只有几万视频中的一部分,更多视频请到https://www.sodocs.net/doc/7a17056618.html,浏览 -------------初中地理视频专辑列表----------------- 初中地理七八年级优质课视频专辑(46) https://www.sodocs.net/doc/7a17056618.html,/playlist_show/id_16580287.html 初中地理七八年级优质课视频专辑(5) https://www.sodocs.net/doc/7a17056618.html,/playlist_show/id_16545580.html 七八年级初中地理优质课视频专辑(42) https://www.sodocs.net/doc/7a17056618.html,/playlist_show/id_16545578.html 广东省新课程初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暨观摩(18) https://www.sodocs.net/doc/7a17056618.html,/playlist_show/id_15118090.html 初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视频(34) https://www.sodocs.net/doc/7a17056618.html,/playlist_show/id_15118017.html 初中地理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集锦教学视频(35) https://www.sodocs.net/doc/7a17056618.html,/playlist_show/id_16702151.html 新课程初中地理广东省名师课堂优质课课例(3) https://www.sodocs.net/doc/7a17056618.html,/playlist_show/id_16702154.html ---------------高中地理视频专辑列表------------------ 高中地理优质课视频(35) https://www.sodocs.net/doc/7a17056618.html,/playlist_show/id_16581902.html 高中地理优质课视频专辑(23) https://www.sodocs.net/doc/7a17056618.html,/playlist_show/id_16581898.html 新课程高中地理名师课堂实录 https://www.sodocs.net/doc/7a17056618.html,/playlist_show/id_10687034.html 广东省高中地理名师课堂课例示范(19) https://www.sodocs.net/doc/7a17056618.html,/playlist_show/id_10686959.html 2010年浙江省高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暨观摩(8) https://www.sodocs.net/doc/7a17056618.html,/playlist_show/id_10686857.html 新课程高中地理特级教师课例示范(7) https://www.sodocs.net/doc/7a17056618.html,/playlist_show/id_10686773.html 高中地理教学视频(13) https://www.sodocs.net/doc/7a17056618.html,/playlist_show/id_6595332.html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结构图

中国地理知识纲要 (结合地图册及教材配套使用) 一中国地理概况 1-位置范围和行政区划 位置:半球、温度带、纬度带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范围:四至(东南西北),陆地面积、海洋面积。 相邻地理单位:陆上邻国(14),海上邻国(6),邻海(4个),岛屿。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制度(省县乡),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省会、轮廓。省区之最。2-人口分布和民族特征 人口: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人口分布特征(人口分布不均衡,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人口问题(详见必修二)。 民族: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风俗习惯。 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二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中国地形地势总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主演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概况和特征。 主要山脉:走向,位置,意义。 地形特征对我国的影响:对气候、对河流、、、 主要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分布地区及成因。 地形地势答题模板:地形:以**为主;地势:**高**低;地貌特点。 2-气候 中国气候总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气温特点:夏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夏季风) 冬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冬季风) 中国降水特点:时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南北方差异、中国降水量图解读。 中国温度带:主要温度带——分布地区、农业生产特色。 中国干湿区:划分依据、分布地区。 中国雨带:移动规律、移动原因。 主要气象灾害:分类、多发季节、成因、分布特点。 气候特征答题模板:气温特点、降水特点、气温降水的季节差异大小。 3-河流湖泊 基本概念:内外流河、区,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内外流区分界线。

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四节 区域差异 第2课时 我国四大地区及西部大开发课时作业 湘教版必修3

第2课时我国四大地区及西部大开发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图,其中甲图为土墙平顶屋,乙图为砖墙斜顶屋。据此回答1~3题: 1.甲、乙两传统民居分别位于( ) A.新疆、四川 B.甘肃、浙江 C.陕西、江苏 D.贵州、广东 2.导致甲、乙两地传统民居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河流 3.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推测甲地民居门窗最不可能的朝向是( ) A.东北和西北方向 B.西北和西南方向 C.东南和东北方向 D.东南和西南方向 解析:1.B 2.C 3.A 第1题,甲图中传统民居为土墙平顶屋,说明该地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乙图中传统民居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景观,屋顶坡度大,屋檐较长,说明该地位于湿润地区,地形起伏小,地势低平。结合四个选项可知,甘肃、浙江符合上述特征,故B项正确。第2题,甲、乙两地传统民居屋顶的差异主要是对当地降水条件的适应。降水多,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降水少,对排水要求小,屋顶为平顶,故C项正确。第3题,据第1题分析可知,甲传统民居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该地冬季气温低,盛行寒冷的偏北风,所以甲地民居门窗最不可能的朝向是东北和西北方向,A项正确。 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被称为我国的“中三角”。读图,回答4~6题:

4.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中三角”地区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 A.工业基础雄厚 B.水陆交通便利 C.自然资源丰富 D.劳动力素质高 5.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中三角”地区( ) A.商品农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B.经济联系密切,发展潜力巨大 C.城市带动农村,城市化水平高 D.生态环境良好,环境质量优良 6.三城市所在平原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历史上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但现在其地位逐渐下降,除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外,其主要原因是( ) A.城镇化迅速发展,粮食种植面积减小 B.大量的退耕还湖,导致耕地面积锐减 C.随棉花价格上涨,棉花种植面积增大 D.休耕制度的实施,导致耕地大量闲置 解析:4.C 5.B 6.A 第4题,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中三角”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两地都在长江沿岸,水陆交通便利;长三角的工业基础更好,劳动力素质更高。第5题,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中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但机械化水平不高,A错;三个中心城市距离较近,经济联系密切,发展潜力巨大,B正确;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不及长三角地区高,C错;“中三角”地区重工业及冶金工业发达,环境质量较差,D错。第6题,三城市所在平原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地位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人口快速增长,城镇化快速发展,耕地面积减小;城市周边地区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对其有重要影响。 下图示意我国四大区域城市化速度的阶段差异。读图,回答7~ 8题: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30讲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案人教版

第30讲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 基础全面梳理 一能源结构与分类 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2007年) 1.结构 我国能源以A□ 01煤炭、石油为主;世界能源以B□02石油、煤炭、天然气为主。2.分类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潮汐能、□ 03太阳能等 非可再生 能源主要包括□ 04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1.□0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02交通比较便利。 三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形成了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01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1)建设□ 02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2)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变输煤为输电的不利影响:一是发电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加剧水资源紧张; 二是加重本地区的环境污染,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四 山西省能源的综合利用 在分析“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相关问题时,常用到的术语有:能源的综合利 用、调整产业结构、构建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等。 五 山西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 (1)生态问题的成因??? □ 01露天矿表土的剥离 井矿巷道的建设 矿区□ 02道路的铺设 (2)措施:通过工程及生物措施,结合土地的□03复垦,建立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以□ 04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广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 以□ 05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1)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06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07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等。 4.治理“三废”,建设生态环境 (1)“三废”的产生:□ 08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 (2)治理措施??? 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提高煤炭的□ 09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推进□ 10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知识框架

一、区域 主要特征:①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②区域内部有相似性和区域性,区域之间有差异性 ③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功能 ④区域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基本含义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影响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 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对外联系 区域大致可划分为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 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指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二传以外的其他各业 (区域开发方式: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发展阶段特点:①人均GDP少②人均收入少③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导,工业刚起步④预期寿命短,教育程度低⑤内部经济差异 小⑥缺少大型中心城市⑦交通线数量少,密度低⑧区域开放程度地 ⑨人口结构以从事农业为主 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特点:①第二产业比重最高②第三产业加速发展③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④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加强⑤区域表现出不平 衡态势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加强⑦交通运输路线多且密集⑧对外 开放程度提高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特点:①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②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③第三产业比重最大④高科技成为区域发 展的主导力量⑤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形成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高⑦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小⑧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 工业化阶段补充:1.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区位条件是什么?(结合P4美国) ①气候:纬度高,气候冷湿,热量不足,适合牧草的生长 ②水源:五大湖提供充足的牲畜饮用水 ③饲料:临近玉米带饲料供应充足 ④交通:交通发达便于乳畜产品的快速运输 ⑤市场(主导条件):东北部城市密集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⑥政策:政府政策支持形成乳畜业基地 ⑦科技:科技水平高、加工能力强、冷载保鲜水平高 2.美国中部形成玉米带、小麦带的区位条件: ①光照: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②热量:夏季高温,热量充足 ③水源:降水丰富,且有密西西比河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④地形:大平原,平坦开阔⑤土壤:黑土,土壤肥沃 ⑥市场:国际国内市场开阔⑦交通:水运铁路交通发达 ⑧科技:技术先进,种子的研发能力强 GDP:东>中>西 产业结构:全国、东中西部均为2>3>1(工业结构:南轻北重,东轻西重)

能源资源的开发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教案 学校:嘉应学院 年级及班级:1306班 授课教师:黎玉娟 授课时间:第 10 周星期二第 4 节 上课题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必修3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4月第3版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P4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文字材料和图表材料,尝试评价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2)学会阅读饼状能源消费结构图,理解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及影响。(3)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具体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文字材料和图表材料,尝试评价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2)学会阅读饼状能源消费结构图,理解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及影响。(2)小组合作探究及阅读相关图表,了解我国如何加强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充分认识能源对人类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能源消费观念和环保意识。 (2)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态度,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特别要理性地看待山西省能源大省的地位。 【教学重点】 掌握资源开发条件的分析思路。结合文字材料和图表材料,尝试评价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教学难点】 通过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分析,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具体措施。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读图分析法、探究学习法 【教具】打印图纸(中国煤炭分布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分钟) 二、引入新课(3分钟) [讲述] 请同学们翻到39页,阅读文字部分,了解一下我们新章节中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方法指导] 学习资源的思维方法:资源条件——开发现状——今后出路——环境保护(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过渡]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本章的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山西省为例。 【板书】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山西省为例 三、讲授新课(25分钟) [提问] 那么什么是能源呢? [学生回答] 可以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提供动力和热量的自然资源。[讲述] 同学们都知道,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充足的能源,充足能源供应是保证经济发展跟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分析

区域地理分析 一、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板块位置/相对位置/区域位置。 2.地形:① 地形以XXX 为主,分布在XX 。 ② 地势XX 高XX 低(由XX 向XX 倾斜),起伏(大/小)。 ③ 海岸线长/短、曲折/平直,多/少半岛,岛屿,海湾。 ⑶ 气候类型与植被类型 ⑶ 水系特征:① 水系形态(放射状,向心状,掌状,扇形,羽状/树枝状),多/少支流,湖泊,河网密度大/小; ② 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流向; ③ 河道(弯曲,地上河),河床坡度。 5.土壤、自然资源 ⑷ 河流水能资源开发(水电站/水库区位)优势 ① 河流峡谷地带,蓄水条件好。 ② 地势落差大,水能储藏量大。 ③ 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冬季不结冰。 ④ 库区地质条件稳定安全。 ⑤ 本区经济、技术力量雄厚。 ⑥ 国家政策支持。 ⑸ 河流航运价值分析(以莱茵河为例) ① 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 ② 河网密布,降水丰富,流量大,无结冰期。 ③ 河道宽阔,运河相连,通航里程长,河海联运。 ④ 流经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航运需求大。 ⑺ 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措施 治理目的 建设水利工程 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 修建分洪、蓄洪区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 修筑河堤,疏浚河道 防洪和航运 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 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 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 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 ⑴ 水文特征(一般): ① 流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汛期; ② 含沙量; ③ 结冰期,凌汛; ④ 流速(快/慢),水能(大/小) 。 ⑵ 水文特征(内流河): ① 内流河,补给类型(冰雪融水,地下水,降水); ② 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断流(有/无); ③ 含沙量大,结冰期(有/无)。 ⑴ 气候特征描述: ① 降水:总量(多/少),季节变化(XX 季多,XX 季少)。 ② 气温:夏季XX ,冬季XX ,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提前/推迟)。 ⑵ 影响气候的因素: ① 纬度因素; ② 大气环流因素; ③ 海陆因素; ④ 洋流因素; ⑤ 地形因素(海拔、迎/背风坡)。 ⑹ 湿地作用: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森林作用: 地区 森林的环境效益 山地、丘陵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较干旱地区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城市 美化环境、减弱噪音、调节气候 交通线两侧 美化环境、减弱噪音、吸烟滞尘 热带雨林分布区 维持全球碳氧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大气成分、促进水循环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