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目前中国经济的现状到底有多糟糕?

目前中国经济的现状到底有多糟糕?

目前中国经济的现状到底有多糟糕?

这不是经济危机,只是正常的经济转型调整罢了。

我深入的研究过各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相比起来,欧美日的工业化都是在上百年的时间里完成的,与中国经历的国际环境最接近的,其实是韩国。

我们比较一下。

1980年代的中国=1960年代的韩国。

这十年,都是在经历了战争或者动荡的经济崩溃之后的重建,物资奇缺,可以说是社会休养生息的自然发展阶段。主导产业是食品、五金等必需品的生产。

这个十年,韩国的GDP年均增长率是7.69%,中国是9.75%。

1990年代的中国=1970年代的韩国。

这十年,都是大力推动出口加工业的时代,以纺织业为主导产业,韩国的年均增长率是10.12%,中国是9.99%,基本持平。

为了推动出口加工业,当时的中国实行了一个将汇率大幅贬值的政策,从80年代的1:2逐渐贬值至1:8,并固定了十年,这使得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商品变得十分便宜,相当于发动了一轮惨烈的价格战,一下子就扭转了当时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竞争力对比。1994年中国的汇率最低降至8.6,三年之后,东南亚就扛不住了。

2000年代的中国=1980年代的韩国。

这十年,无论对于中国还是韩国来说,都是房地产-重化工业大发展的黄金时代。韩国的年均增长率是8.64%,中国是10.29%,在最巅峰的1986-1988年,韩国的GDP增长率分别是12.2%、12.3%、11.7%,而中国的2005-2007三年,则分别是11.3%、12.7%、14.2%,都是各自经济史上最耀眼的速度。

这个十年的增长动力,来自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量流入,激发了对住宅和城市交通设施的海量需求。根据统计局的数据,198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是19.39%,1989年是26.21%,十年提升了6.82个百分点;到1999年,中国的城市化率提升到30.89,提升了4.68个百分点;二十年时间,城市化率只提升了不过11.5个百分点。

而到2009年,城市化率已经提升到了46.59%,十年时间竟然提升了15.7个百分点,比过去的二十年都要猛的多。这相当于超过两亿人口的中国人,在这十年间从每天施肥浇水靠天吃饭的农民,变成了工厂、写字楼、研究所里的打工族,你可以想象,期间的生产力变化有多么巨大。

但这个动力毕竟不是可以永远持续下去的。

从2010年-2014年,这五年里,中国的城市化率分别是47.50%、51.27%、52.57%、53.7%、54.77%,可以看到,2010-2011年间的四万亿基建投资,让城市化率有了一个大的飞跃,第一次越过了50%的比例。这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线,从这个时候开始,延绵了几千年的乡村中国,正式转变为城市中国。

最近的三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增长速度已经下降至1个百分点左右,比此前的年均1.5个百分点有了大幅的下降。这也很好解释,在全世界来说,发达国家的普遍城市化率在70%左右,中国至多还有15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潜力还有,但是已经不大了,高水位的增长是肯定要更缓慢的。

于是不可避免的,就进入了经济转型的时代。

在过去的五年,2010-2014,中国的年均增长率是8.49%,韩国同时期的1990-1994年,增长率是7.98%,还要差一点。

而在接下来的五年呢?

1995-1999年,韩国的年均增长率是5.38%。

对于习惯了两位数高增长的人们而言,这显然不是一个容易让人接受的数字。但是没有办法,这就是现实。在接下来的2000-2009年,韩国的年均增长率是5.73%,并在2010-2014年间,下降到3.76%。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十五年,韩国的年均增长率都是在5%-6%之间徘徊。

这是一个城市化-房地产增长动力放缓之后的正常速度,所有的重工业产品,煤炭、钢铁、水泥、汽车、石油、工程机械……都将在泡沫之后经历一场漫长的去库存化考验。以往是从无到有,供不应求,价格暴涨,参与其中的人不管是猫是狗都能赚到大钱。现在,就是从有到优,红海搏杀,大鱼吃小鱼,竞争力强的做大,竞争力弱的退出,是为新常态。

再过几年,一盘散沙的市场整合完成,一个行业几千家的供应商变成只有三五家巨头垄断的时候,这个转型就可以视为完成了。这样,新的巨头挟着海量的规模,更高水平的运营管理能力,出海与跨国公司竞争,才能带来新一轮的增长动力。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被迫退出和转型的,必然是充满痛苦的经历。现在的统计局数据,还有7%,不管是否有水分,都不能改变一个现实:

5%才是新常态的正常速度,你必须习惯。

并且你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这速度下,服务业才是增长的主要动力,工业的增长率会自然的下降到5%以下,钢铁水泥煤炭电力甚至停滞和萎缩,都是正常的。

这就是转型。

接下来,我带你回到1990年代后半期的韩国,看看那接下来的五年,他们发生了什么?

1,房价低迷。

经历了80年代暴涨之后的房价(曾经三年翻一倍,没有朱相国的分税制,照样涨你没商量),从1992年开始回落,大约每年震荡下跌1%-5%左右,直至1998年金融风暴,大幅跌落12.4%,此后才重拾升势,但每年增速基本保持在10%以下。

(中国的房价在过去三年基本持平,未来会如何,我不敢预测,害怕被打脸╮(╯▽╰)╭)2,重工业重组。

排名前30的财阀,其中有8家破产重组,第二大汽车公司起亚汽车被现代收购,第二大钢铁公司韩宝倒闭,四大财阀之一的大宇集团破产,大宇汽车被通用收购,三星汽车被雷诺收购。

(我就问一句,鞍钢、山东钢铁、重庆钢铁、中铝、神火煤炭、奇瑞这些几十万员工的亏损国企,能不能取消政府补贴,让他们破产重组?如果不能,长期过剩的产能又如何化解呢,如果不能,又如何提升整体的市场效率呢?)

3,工业机器人使用大幅上升。

由于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价格攀升,1990年开始逐渐引入机器人,此后20年间以年均12%的复合增长率扩张,使得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升超过了工资的涨幅。目前韩国每一万人配套的机器人数量为396台,密度为全球之最(日本为339台,德国为267台)。

(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安装速度,最近三年复合增长率在30%以上,相当惊人)

4,人口就业转移。

大量的人口从工业部门向服务业迁移,同时段的数据找不到,找到一份2004-2014年的就业变化报告。根据saramin网站的统计,这十年间,韩国从事保健与社会福利行业的人口增长了187%,环保行业人口增长了76%,产业设施管理与支援服务业增长了72%,专业科学技术服务业增长了69%,公共行政与社会保障行业增长了24%,运输业增长率23%,媒体业增长了17%,协会或团体服务业增长了15%。与之相比,农林渔业和矿业分别下降了20%和10%。

(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作用是相当强劲的,因此担心制造业倒闭和工业机器人取代工人的各位,可以歇歇了。)

5,出口产品结构升级。

90年代初的出口产品前五名,分别是服装、半导体、鞋、录像机、船舶。2000年转变为半导体、计算机、汽车、石油、船舶。

(就在短短的二十年前,韩国还是以出口衣服鞋子为主的呢,现在都要轮到越南了,世界变得真快。)

6,高科技产业抬头。

三星在1988年开始生产手机,1993年开始玩“轻薄”概念,推出第一款受关注的超轻薄手机SH-700,直到1999年,超过日本的松下,成为次于三巨头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之后的第四大手机生产商。又过了三年,超过爱立信,晋升至第三名,逐渐成为一个全球瞩目的科技品牌。

(华为2013年做的第一款受关注的手机,定位也是轻薄,经过几年磨砺,如今也坐到第三名的位置了。不过,三星从第三名爬到第一名,整整花了十年,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7,文化娱乐业开始繁荣。

1996年的HOT偶像团体,1997年的偶像剧天桥风云,1998年的网游大作天堂,1999

年的电影生死谍变,都可以视为韩流文化崛起在各个领域的里程碑事件。

最近这个暑假,捉妖记、煎饼侠、大圣归来、滚蛋吧肿瘤君、烈日灼心接连票房大卖,口红效应的言论又开始出现。

如果说这是口红效应,那么今年日本游人数同比增长100%又是怎么回事?去一趟日本的人均消费不会低于8000吧,难道都是去买口红的吗?

(貌似都去买马桶盖,不过日本的马桶盖可不便宜哦)

……

其实,这些都不过是服务业繁荣的一个缩影而已。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该经历的,总要经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