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林语堂家族小说研究回顾与展望

林语堂家族小说研究回顾与展望

林语堂家族小说研究回顾与展望
林语堂家族小说研究回顾与展望

林语堂家族小说研究回顾与展望

周琳高侠

摘要:近二十年来,围绕林语堂家族小说的主旨意蕴和艺术特色的研究不断深入。战争题材凸显民族形象,人物塑造具有文化意味但缺乏真实性,主题意蕴不仅展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视,也融入了家国情怀和个体精神诉求。复线式家族叙事结构与和谐的语言风格构成了林语堂家族小说的艺术特色。跨文化影响拓展了林氏家族小说的研究范围。林语堂家族小说的研究存在研究文本单一、家族小说三部曲系统研究少等不足。林语堂家族小说三部曲、叙事结构、跨文化传播意义等问题仍待进一步探讨。

關键词:家族小说林语堂回顾展望

王兆胜于1995年首次探讨林语堂小说中的家庭文化观,开启了20世纪90年代林语堂家族小说的研究热潮。目前,涉及林语堂家族小说的论文11篇,硕士论文3篇,其中专述林语堂家族小说的论文1篇。纵观近二十年来林语堂家族小说的研究,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的探讨都不断深入,跨文化影响拓展了研究视角。

一、思想意蕴

(一)题材多数学者们仅从时代背景角度思考林语堂家族小说中的“战争”设置,尚未涉及题材意义。马瑜指出林语堂将家族小说三部曲的背景都设置为战争,通过书中人物之口表达取得战事胜利的信心,向西方读者重现不放弃的中国形象。林语堂在家族小说中展现战争破坏力,描摹百姓的抵抗,凸显家族文化的力量,实现家国同构,塑造了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内涵的民族国家形象。

(二)人物林氏家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具有独特的文化意味,具有“文化人”的意义。林语堂家族小说中的男性人物形象主要为“家长”和“丈夫”两种类型,“这些形象具有儒道融合、中西融合的复合性文化品格,表现出鲜明的哲理性、象征性、理想性的精神特征和艺术审美特征”,展示了传统家族观念与和谐家庭伦理。林氏家族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则有妻子和姬妾(情妇)两种类型。《京华烟云》的女主人公木兰是典型的妻子形象,也是“理想女性的人格化身,兼有多种文化精神”。姬妾形象最为生动,但也是不完善婚姻制度的产物,折射出传统家族文化中的婚姻观。林语堂家族小说中人物的婚恋模式都为“才子佳人”式,寄寓了深厚的思想情感和社会内容,“林氏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不光是有着一般生理形态上的自然美,她们更透露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积淀的理性的审美观照”。林语堂选择才子佳人的模式既投读者所好,可读性强,又能传达其对东西方文化思考等重大而严肃的主题。林语堂的家族小说虽然探索了人物的生活思想,“但这种思想情绪缺乏主体性、指向性和选择性,不是人物自身的,而是作家强行安排的”。林语堂远隔重洋,缺少生活体验,仅凭道听途说和主观想象虚构人物形象,简单地将人物归纳为几种人格模式,缺乏立体感,“因此没有一个人物有血有肉,能够在故事里真正站起来”。林语堂家族小说削弱了人物矛盾,化解了冲突,也减轻了人物形象的悲剧性,降低了文学美感,“虽得红楼血缘,却未得红楼神韵”。林语堂借家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传统家族文化理念,即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才是能够产生幸福家庭和优良夫妻、父母等人伦关系的文化。但是,林语堂的人物塑造坚持意念化,人物缺乏生活真实性,削弱了文学美感。

(三)主题王兆胜认为林语堂家族小说展示的重要思想内核就是“批判旧的家庭文化劣质时,对其优质部分重新进行审视”。与中国古代传统家族小说中异化母性与母爱、强化父母专制、控诉婚姻制度等有所不同的是,林语堂的家族小说颂扬母性光辉,肯定老人文化的成熟魅力,展现家族成员的团结,是对中国传统家庭文化有益成分的保留与认同。李静则探讨了和谐的家族生活及浮生若梦的意蕴内涵。林语堂在家族小说中展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视,减轻

了对“家”的批判意味,借家族小说“抒发情感、传扬哲理,表现在时代变迁、家庭衍化中,传统文化精神怎样被传承而绵延不绝”。家国情怀是林语堂家族小说主旨意蕴里颇具时代性的部分,“‘家国一体、家庭的命运与国家的兴亡紧密相连是林语堂作品所体现的重要思想之一”。林语堂在家族小说中展现大家庭聚散离合的生活,反映社会动荡和民族灾难,即以小家之生活写大国之兴亡,以“家”建构“国”,展现出海外侨民的爱国情怀,塑造了顽强自信的中国形象。林语堂“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其在异质环境里消泯陌生感、不安全感从而构建心灵家园的努力”。东西方文化交融理想的失败,让林语堂成为精神的“游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了文化理想的栖居地。这一文化乡愁贯穿于林氏青、中、老年时期,让他在创作家族小说时从生存的意义上安排人物的回归结局,寄托个体精神诉求。

二、艺术特色

(一)叙事结构林语堂在家族小说中的叙事结构既有传承也有创新。林语堂的《京华烟云》继承了《红楼梦》的叙事运动原则,以板块的家族活动方式的切割转换构成叙事过程。《京华烟云》中的三大家族——姚家、曾家和牛家通过姻亲关系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各家又各自是不同的意义载体,从而让家族成为社会的缩影,以家族透视历史变迁和时代变化。林语堂的家族小说叙事模式仍属于“家国叙事”,但在叙事中建立了以复线为主的放射性网状结构,同时展示多个家族的变化,提升了家国同构的立体感,“林语堂家族小说的创新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以往家族小说叙事的封闭性,为家国叙事创造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林语堂家族小说也吸纳了西方叙事美学特征,有意地转换叙事角度,打破全知视角的单调乏味,创造了交错穿插的叙事时空。

(二)语言风格林语堂家族小说的语言风格尚无定论。孟庆锴盛赞林氏家族小说沿用了幽默闲适的小品文笔调,更具流动性、开放性和发散性。林语堂在家族小说中用闲适笔调描述人情世故和文化礼仪,侃侃而谈,但在幽默背后也蕴涵着深刻的人生洞察和经验。高竞艳则认为“林语堂家族叙事中的语言风格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见的,不仅给文学创作带来和谐优美的面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三四十年代的家族小说由于紧跟时代潮流而导致的艺术粗糙化倾向”。林语堂淡化了对家之“枷”的批判,减少人物矛盾和冲突,在抒情上保持节制,追求准大团圆式结局,让家族小说的叙事语言风格呈现出独特的东方美学特征——和谐。三、跨文化影响

林语堂以英文创作家族小说,将自己的文化观念、人生理想灌注于家族小说中,展现了立足时代的民族情怀。“林语堂用英语创作的家族小说不仅表达了作家对中西方沟通的意愿,也表现了作家身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士子情怀与担负精神和关注时代大我而压制自身小我。”林语堂家族小说中的道风禅意迎合了西方的审美,满足了西方对东方的好奇,“林语堂使用英语语言和东西‘综合的表现方式公允地向西方展现中国是他成功的重要前提”。林语堂被西方人视为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但在我国却遭受了长期的冷遇,东西方不同的审美效应正说明了林语堂家族小说的复杂性与独特的跨文化影响。

四、问题与展望

近二十年来的研究扩充了林语堂家族小说的研究范围,上文选取了代表性论文,仍然不足以全面包含林语堂家族小说研究的整体特征与内涵。目前对家族小说三部曲的整体性研究不足,在文本选择上缺乏新的解释与开拓,对《朱门》《风声鹤唳》等家族小说缺乏关注,理论支撑不足,存在重复阐释甚至过度阐释的状况。

问题的存在也为林语堂家族小说的研究留下有待拓宽的领域:第一,林语堂家族三部曲的整体研究。尚无论文从整体观深入分析三部曲在家族主题与家族叙事艺术上的继承与分离。纵观林氏家族三部曲对探究林氏家族主题与家族叙事演变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林语堂其他家族小说的单本研究,如《朱门》《风声鹤唳》《唐人街》。对林语堂家族小说的单本研究热点集中于《京华烟云》,在相关检索中并没有找到对《朱门》《风声鹤唳》等单本小说的家族主

题或家族叙事研究,以《唐人街》为代表的海外华人家族小说也有待深入研究。第三,以西方叙事学角度探析林语堂家族小說。林语堂家族小说虽继承中国传统家国叙事,但仍显露出西方叙事艺术特征,以西方叙事学的理论进行研究也能进一步挖掘林氏家族小说的独特艺术风貌。第四,对林语堂家族小说意象使用的研究。策略性地使用意象是中国传统叙事的重要特征,前人论文仅分析“家”“国”两个意象,林氏家族小说中的其他意象使用也有待挖掘。第五,对林语堂家族小说跨文化影响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马瑜.论林语堂小说中的战争书写[D].四川师范大学,2013.

[2]朱东宇.家长与丈夫——《林语堂三部曲》人物论之一[J].北方论丛,1997(5):90-94,105.

[3]朱东宇.妻子与姬妾——《林语堂三部曲》人物论之二[J]学术交流,1998(2):111-115.

[4]汤奇云.论林语堂小说创作中的文化选择与审美追寻[J].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6(2):53-60.

[5]唐弢.林语堂论[J].鲁迅研究动态,1988(7):44-48.

[6]刘锋杰.承继与分离——《京华烟云》对《红楼梦》关系之研究[J],红楼梦学刊,1996(3):221-249

[7]王兆胜.论林语堂的家庭文化观[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5(4):69-74.

[8]李静.浮生若梦——林语堂《京华烟云》家族意识取向研究[J].青年文学,2010(12):110-113.

[9]朱东宇.论林语堂的文化涵养与文化家庭小说[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4):167-186.

[10]章敏.林语堂小说创作中的“家”“国”意象[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S1):200-203.

[11]高竞艳.“家”之恋——论林语堂家族小说的独异景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4.

[12]孟庆锴.林语堂小说叙事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

相关热词搜索:

展望

回顾

家族

感谢您的阅读!

论林语堂的翻译

论林语堂的翻译 作者:英语经贸系杨刚加入时间:2007-3-17 9:16:57 摘要: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但其翻译家的声名却并不彰显,而后人对其译论的梳理仍欠全面深刻。本文通过对其名著《翻译论》以及《浮生六记》译文的仔细解读,在分析林语堂的翻译原则同时强调在中国传统译论的背景下,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其性格气质在翻译选择中的作用。 关键词:林语堂,《翻译论》,《浮生六记》,翻译原则 On Lin Y u-tang’s Translation Abstract: Lin Y u-tang is a famous writer, however, his identity as a great translator is not so noticeable. A profound study of his perspectives on translation still has much work to do. This paper, through a careful reading of Lin Y u-tang’s On Translation and Six Cha 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is intended to analyse his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and, under the traditional background of translation study, emphasize the role that translator’s character plays in translation selection. Key words: Lin Y u-tang On Translation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随着社会进入E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一种随性自然率真幽默的人生态度,渴望在竞争的丛林里找到一块安静的诗意栖居。不过在这些人大谈特谈“性灵”、“幽默”的时候,他们可能很少会想起是谁在当年扯起大旗为之振臂高呼的。后人在享用前人余荫的时候是不会问是谁栽的树。 可是如果我们追本溯源,我们会发现自己无论怎样都绕不开一个名字——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或许这一段话还无法让我们对林语堂有一个很深刻的认识,那么1940年纽约艾迈拉大学(Elmira College)校长给他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时,称赞他为“哲学家、作家、才子、是爱国者,也是世界公民”,“…by the magic of your pen, you have portrayed the soul of your great people to the people of the English speaking world in a way no person has ever done before. In doing so, you have spoken to the people of the English speaking world in their own language with an artistry that is at once their envy, admiration and despair.”这一段话可能会比较有代表性。这位“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内文章”的“幽默大师”留给后人的其实远不仅仅是

高二年级主任寄语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高二年级主任寄语 人们常说,有梦想才能有作为,有行动才能有成功。文学大师林语堂说:“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是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为止。”一个优秀的人不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自己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自己做什么,并且认真的规划,然后全力以赴去完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要做的事,大都要在一个集体的平台上实现,单枪匹马是做不成事的,要依靠这个平台,就要与这个集体的组织愿景对接。在这个集体的愿景之下,实现自己的梦想。 很幸运的是我们高二组跟上了学校民主课堂实践的步伐,我们有幸仰望星空,也必将脚踏实地践行我们共同的理想——“规范、提升、超越”。执著的践行理想的实干家,教育专家戴加平老师,告诉我们:他的信念是——坚守教育的理想;他认为教师人生关键词是——践行。在他看来,教育理想、信念的确立与坚守,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脚踏实地,一方面意味着肯于基础性工作做起,这也正是我们当中很多普通教师的选择。具体工作往往是不起眼的,甚至是琐碎的,而且即使最基础的工作也可能碰到预想之外的情况和困难,对此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善于从小事做起,不断学习和实践,持续积累和提高;另一方面,脚踏实地还意味着保持严谨的作风,不浮躁、不急功近利,尊重科学、求真务实,做到“严谨为学、诚信为人”。 我相信我们每一位崇正人从所承担的任务做起,继承学校的优良传统,使理想信念和创新精神融入实际的教学工作,将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地承担起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一定能够在实践教育信念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历史的沉淀和现代的辉煌中,我们崇正中学也会成为教育星空中闪亮的那一颗!

林语堂的散文

林语堂:《论语》、《人间世》、《宇宙风》 他认为:人要做“冷静超远的旁观者”, “幽默只是一种从容不迫的达观态度” “文章者,个人性灵之体现”。 林语堂的散文创作体现出非常突出的幽默特征,(这种观念来源于西方文化背景,尤其是英国文化)也可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找到深刻的文化历史原因。林语堂散文不仅受到中、外小品文的双重影响,还与其政治信仰、文学主张相投合。这种幽默散文观,不仅包含了他人格与文格、生活与艺术相融合而形成的带有中庸文化色彩的本质,对言志派散文批评理论的构建,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林语堂从1924年5月23日和6月9 日在《晨报副刊》上发表《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和《幽默杂话》,到30年代的《论幽默》、《会心的微笑》、《答青崖论幽默译名》等,非常突出、系统地宣传了他的“幽默”理论。 在林语堂看来: (一)“幽默“是人的天性,是人生的一部分,甚而是一种人生观; (二)幽默是作家在评论和表现人生时,带着温和同情的笑,带着“我佛慈悲”、“悲天悯人”、旁观超然淡远的态度; (三)有广义和狭义的“幽默”,最高的“幽默”是“笑中有泪,泪中有笑”,是“心灵的光辉和智慧的丰富”,是“会心的微笑”; (四)“幽默”与“讽刺”相近,“讽刺”“去其酸辣,而达到冲淡心境,便成幽默”,“愈是空泛的,笼统的社会讽刺及人生讽刺,其情调自然愈深远,而

愈近于幽默本色”。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在现代的中国散文里,加上一点幽默味,使散文可以免去板滞的毛病,使读者可以得一个发泄的机会,原是很可欣喜的事情,不过这幽默要使它同时含有破坏而兼建设的意味,要使它有左右社会的力量,才有将来的希望;否则,空空洞洞,毫无目的,同小丑的登台,结果使观众于一笑之后,难免得不感到一种无聊(Nonsense)的回味,那才是绝路。” 林语堂这一时期的创作,既有表现出“闲适”、“性灵”的幽默小品。如《言志篇》、《我怎样买牙刷》、《论西装》、《论避暑之益》、《我的戒烟》等,也不乏寄“愤怒”、“沉痛”于幽默的杂文小品,如《奉旨不哭不笑》、《论政治病》、《民国廿二年吊国庆》、《如何救国示威》、《诵经却倭寇》、《等因抵抗歌》、《梳、篦、剃、剥及其他》等。这些文章信笔写来,娓娓而谈,各有特色。 《言志篇》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林语堂从容达观、闲适超脱的人生态度: 我要一间自己的书房,可以安心工作。我要几套不是名士派但亦不甚时髦的长褂及两双称脚的旧鞋子。居家时,我要能随便闲散的自由。我冬天要一个暖炉,夏天一个浇水浴房。 我要一个可以依然故我不必拘奉的家庭。我要在楼下工作时,听见楼上妻子言笑的声音。我要未失赤子之心儿女,能同我在雨中追跑,能像我一样喜欢浇水浴。…… 我要院中几棵竹树,几棵梅花。我要夏天多雨冬天爽亮的天气,可以看见极蓝的青天。

文学大师林语堂谈英语学习

文学大师林语堂谈英语学习! 你好,我是陈斌老师。 我是魔术英语的发明者,同时也是上海洛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今天,我和往常一样,要很你分享一些很棒的理念,以及一些非常值得借鉴的英语学习方法。 为了能够更好的通过邮件为你提供服务,我查阅了很多关于英语学习的资料。而其中有这么一份材料,说的是文学大师林语堂谈论应该如何学习英语的。在中国的近现代文学和国学大师中,林语堂是我最敬佩也是最崇拜的人,我也非常赞同他关于英语学习的一些观点。 因此,今天我和向你介绍一些林语堂关于英语学习的方法总结。 林语堂奇人奇事 首先,让我向你简单介绍一下这位奇人——林语堂。

林语堂算得上是中国近代的一位文学大师和国学大师,与他同时代齐名的人,有鲁迅、胡适、梁实秋等人。林语堂可谓爱国到了极致,他在访问美国期间,曾有西方记者诘问:“林先生,你认为中国什么都比美国好,难道中国就没有什么是不如美国的吗?”,林语堂沉思良久,才说:“中国还就只有一样东西不如美国——那就是马桶……”。西方记者晕倒。 关于大师和英语的渊源,要追溯到中国的辉煌文化……就算你没有听说过“京华烟云”,那么,你也不会不知道中国有一本名著,叫做“红楼梦”。作为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和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一度很想我国的这部名著翻译成英文,并且介绍给西方。 但是,大师尝试翻译红楼梦没多就,就放弃了这一打算,因为红楼梦实在博大精深,其中包含了上下五千年中国文言文的全部精粹,并且有极高的文化内涵,绝非普通作品那样,可以轻言“翻译”。 但是,如此名著,不介绍给西方,实在不足以展现中国的博大文化,非常可惜。于是,大师干脆停止翻译,而是自己用英文,比照着名著,自己写了一本现代版的“红楼梦”。这本书,就是“京华烟云”。

翻译家林语堂研究述评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是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大陆对林语堂的全面研究和介绍走过了一个曲折的历程: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的滥觞期,到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沉寂期,一直到七十年代后才进入一个复兴发展期[1]。期间,林语堂的文艺思想、文化观念等都有了深入的认识和挖掘。但这只是对林语堂作为一个作家、作为一个学者、作为一个文化人的研究。林语堂作为一位将中华文化介绍到国外的翻译家,近些年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本文从林语堂的翻译思想研究、林译《浮生六记》的研究、其他译作的研究等角度,对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和综述。 一、对林语堂翻译思想的研究 林语堂著作等身,对于翻译理论的论述却相对较少。最能反映其翻译思想的当属林语堂1933年写的《论翻译》一文。这是他为吴曙天编选的《翻译论》一书(1937年1月,光华书局出版)所作的序论,后又收入林语堂的《语言学论丛》一书中。陈荣东在《一篇不该忽视的译论》一文中对这篇文章进行了介绍。他指出,林语堂在《论翻译》一文中不仅提出了翻译的三条标准—— —忠实、通顺和美,也在阐释这三条标准的说理过程中对于翻译美学涉及的几个重要方面,如翻译审美客体(原作)、审美主体(译者)、审美过程(翻译思维和程序)、审美产物(译作)及审美评判原则(翻译批评标准)等,阐发了精辟的见解[2]。郎江涛和王静指出,在《论翻译》一文中,林语堂从语言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角度阐述了他的译学思想。在继承前人理论精华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指出了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其归化的译法不利于译语语言的丰富,对文化交流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3]。 研究者不仅研读文本,也从不同的角度了阐释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理论。如周仕宝指出,林语堂是中国译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将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翻译理论的学理剖析基础的学者,他无疑给中国的译学理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现代性的理论基点,从而提升了理论本身的学理品性[4]。王少娣分析了林语堂翻译作品的文本选择倾向,认为林语堂的翻译文本大体可以分为哲学、文学和女性三个主题,文本的选择受到了译者的主体性和外部时代大环境因素的影响[5]。周雪婷在从人文精神这一独特的视角对林语堂的翻译观作出了新的剖析[6]。梁金花在则从全球化的角度探讨了林语堂的翻译理论[7]。赵静静特别探讨了林语堂的美译思想。尹昌莉在勒弗菲尔(Lefevere)提出的“改写”(rewriting)理论框架下,从社会文化角度研究林语堂翻译理论与实践,发现林语堂翻译作品在目的语读者中倍受推崇的原 翻译家林语堂研究述评 郑中求 (河南科技学院,新乡453003;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摘要:林语堂是学贯中西的著名翻译家,对于翻译家林语堂开展的研究却相对较晚。本文从对林语堂翻译思想的研究,对林语堂译《浮生六记》的研究和对林语堂译其他作品的研究三个角度出发,对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林语堂;翻译;综述 收稿日期:2009-09-07 作者简介:郑中求(1980~),男,汉族,河北新河人,河南科技学院助教,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

林语堂散文读后感

《林语堂散文集》之读后感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黄琳 林语堂的散文幽默闲适,他会从生活中捕捉有幽默感的事物并透出哲理。并且在读他的散文后,可以看出他是以一种超脱与悠闲的心境来旁观世情。而正是他使用的文字幽默、轻松和自然流畅,使得他的散文独具一格,让人喜爱。 其中一篇《论解嘲》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人生有时颇感寂寞,或遇到危难之境,人之心灵,却能发出妙用,一笑置之,于是又轻松下来。这是好的,也可以看出人之度量。古代名人,常有这样的度量,所以成其伟大。古希腊大哲人苏格拉底,娶了珊蒂柏,她是有名的悍妇,他有解嘲方法,说娶老婆有如御马,御马没有什么科学,娶个悍妇,于修身养性的工夫大有帮助。有一天家里吵闹不休,苏氏忍无可忍,只好出门。正到门口,他太太由屋顶倒一盆水下来,正正淋在他的头上。苏氏说,“雷霆之后必有甘霖。”真亏得这位哲学家雍容自若的态度。 豁达是幽默中蕴含着的一种重要品质。自我解嘲就是用言语或行动不失幽默地为自己掩盖或辩解被人嘲笑的事。,说白了就是当我们

在生活中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就产生了不良的情绪,为了消除或减轻内心的苦闷和烦恼,有意丑化得不到的东西,我们就会自己编造一些“理由”,进行自我安慰,求得心理平衡。 其实我认为自我解嘲是人们心理防卫的一种方式,是生活的艺术,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帮助,也是对人生挫折和逆境的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之事,是一种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与其固执己见,“钻牛角尖”,不如放松一下绷得过紧的神经,来点自我解嘲。 就如同那只拿不到葡萄的小狐狸,他已经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的想要得到高墙上那串葡萄,可是并没有如愿以偿。于是它便安慰自己:“那串葡萄一定是酸的!”在得不到甜葡萄的情况下,只得吃酸柠檬却硬说柠檬是甜的,有意美化得到的东西。 或许大家会觉得这有点可笑“可笑”,但奇趣搞笑要告诉大家实际上却是一种有效的心理防卫方式。可帮助我们松动一下既定的可望而不可即的追求目标,使自己失望、不满的情绪得到平衡和缓解,让我们能够锻炼得更加成熟和坚强。

论林语堂小说的人性观

论林语堂小说的人性观 林语堂旅居海外三十年,以传播中西文化为己任,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中国现代作家。他凭借自身对西方文化的深刻体验、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游走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之间,他站在世界文化大同的理想上,融合中西方文化之精髓,形成其独特的中西文化观,这种文化观深刻影响着林语堂对中西方人性的理解。本文以林语堂海外时期创作的七部小说:《京华烟云》、《风声鹤e唳》、d《朱门》、《红牡丹》、《赖柏英》、《唐人街》、《奇岛》为研究对象,探讨林语堂小说的人性观。特殊的人生经历,促使林语堂对中西方人性进行对比反思,通过理性的思考,林语堂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性的压抑、对个人情感和欲望的排斥,而西方文化则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追求个体自由和地位平等,这是西方人性观的优势所在,因此林语堂的小说中总是绽放着人性的光彩,人的欲望和需求的实现成为林语堂关注的焦点。西方基督教的“原罪”说是最不能使林语堂满意的,中国传统儒家人性善的观点正好弥补了西方人性的缺失,他将这一观点贯穿于小说创作中,塑造出一批大爱大善的人物形象。林语堂结合基督教和道家人性观的共同之处,崇尚人性自然,主张顺应自然,保持本真的人性。林语堂理性地认识道家出世哲学的消极厌世情绪,有感于西方工业文明之下,金钱物质的盲目崇拜,人性的扭曲变异,从而推崇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现世的人性观,弘扬中国传统的家国观念。由此U可知,n林语R堂的人e性观g是建i立s在中t西e方人r性基础之上的,林语堂通过不断地审思最终

形成其兼具中西特色的健全的人性观,实现中西方人性的和谐互补。本文总结林语堂小说人性观的特点,从爱的包容与快乐哲学、自然人性、传统家国情三个角度进行论述,进而分析林语堂小说人性观形成的原因及其价值意义。

林语堂励志人生的散文

林语堂励志人生的散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林语堂励志人生的散文:宁静之道内在的身心宁静由于日常的控制感情,这既无秘诀又无捷径之可言。单凭看一两本书即想身心宁静亦属妄想。获得宁静的惟一办法,行之若素,思之以恒,同时要有信心。 最简单的基本实践先求身体上的镇定,不要用力踏地板。不要擦拳搓手。 不要拍案叫绝怒吼。不要来回地踱方步。不要往牛角尖里乱钻。人在激动兴奋中,动作随之趋于急切。为了避免言行急躁有一最简便的巧妙方法----站稳、坐下、躺了。竭力设法把说话的声音压得低低的。 言行平和必先思想清朗,言行系诸心境,而心境影响言行。一个人的身心是永远相互为用,有一位朋友天生是个急性子,碰一碰他就捏起拳头,提高喉咙,但他有自知之明,易言之,他控制得住自己,每处此境,他立刻把手指头伸直,绝对不容弯起来,竭力地把声音放低,低得似在耳语。他说,“一个人是不可能用耳语跟别人吵架的呀!” 这是控制情感上暴躁、急促、兴奋、紧张最有效的经验之一,谋求宁静的初步当然是先从身体的动作下手,慢慢地会觉得只要压得住

暴躁仓促的动作,情感的热烈自然低降,等到热烈的情感泄了气,又怎么暴躁得起来。这时候我发觉因为不再暴躁,节省下无数精力,因此你不再会常常疲倦得可怕。 遇事冷静,或不感情用事,或恬淡融融。在某些境遇下,即便显得迟钝些何妨。如此待人处事决不至搞到感情破裂的程度。言行修养到这个地步,则对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的态度必然尽情尽理而恰到好处。 人各有其聪明、智慧、个性,为理智和感情的平衡发展,不妨迟钝恬淡冷静一点,此乃中国圣贤所主张的“大智若愚”是也。 为了宁静平和,下列六点,若得经常身体力行,对你今后的生活必有裨益。 1.清心静坐,绝对地就是宁静没有一点儿思虑。 2.静坐完了之后,慢慢地想到自己的心像一面湖,先是澎湃不已,继而风息浪平,继而平静无波,最后宁静得无一丝儿绉。 3.宁静之后想一两分钟,想那美丽最平和的景色,远山红霞,黎明朝暾..曾历其境,又临其境。 4.缓缓默诵清平、朗爽、和宁的字眼、诗词、名句。 5.回忆平生无愧于衷而心安理得的一些往事。 6.求心的一贯宁静,复诵古今完人修身致静名句。一字一句细细咀诵,而临绝对宁静之境。 林语堂励志人生的散文:守株待兔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迷恋机会,有许多人在曲解机会,机会究竟是什么呢?机会确是一样

优美青春伤感文章美文

优美青春伤感文章美文 青春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我们只是爱借着青春的名义再肆无忌惮一次,用时光绘画着未来的颜色,用汗水打造着理想的殿堂,用岁月承载着曾经的梦想,再将他们一一打磨,雕刻成最美丽的模样。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优美青春伤感文章美文一 大约百年之前文学大师林语堂曾经这样写到“”钟表上的时针是在慢慢地移动着的,移动的如此之慢,使你几乎不感觉到它的移动。人的年纪也是这样的,一年又一年,总有一天你会蓦然一惊,已经到了中年。”读到这一段的时候,蓦然回首,十五年易逝的青春年华已经远去,中年已经矗立在面前! 看窗外立秋之后的第一场雨正淅淅沥沥地下着,时断时续,时而细雨绵绵,时而像断线的珠子落到地面啪啪作响,时而倾盆而下,似乎在弹奏一曲激荡起伏的交响乐!往事历历在目,思绪随着时空的变换在自由飞翔,心情也随着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平淡!忆往昔岁月,头顶着跨世纪天之骄子的称号,怀揣着青春梦想,走出象牙塔来到山青水秀的弹丸之地。当现实磨平了棱角,没有想象中的轰轰烈烈,日子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流逝着,就这样无情与冷酷地,悄然之间就将十五年青春年华给捎走了,仿佛挥了挥衣袖,不曾带走一片云彩!而岁月的痕迹已经镌刻成道道皱纹在额头之上,在不知不觉中就将我推到了奔波与困惑的中年面前。

已经是十五年的光阴,不能说曾经沧桑却也历经世事!人生不如意之事常有八九,十五年的历练正是此句最好的写照!有过悲伤与欢乐,但是悲伤多于欢乐,有过希望与失望,但失望多于希望,有过成功与失败,但是失败多于成功!但是不曾懈怠,心依旧阳光灿烂! 这十五年遭遇过误解,白眼,刁难,责骂,此刻依然要感谢你们,因为你们让我明白人的心怀是由委屈撑大。在此刻更要感恩,感恩曾经帮助,指导,鼓励欣赏过自己的人,感恩在迷茫的时候开导过与支持过我的领导与同事兼良师益友,你们的无私帮助和教导才使我一路踽踽而行到今天;相信只要坚持与自信,希望就永远在前方;切身感受到身在异乡的亲切与关怀,没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之感。感恩亲人的支持渡过一个个艰难时刻和坎坷,深深体会到家才是心灵的港湾!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十五年结果用世俗的眼光来看或许惨淡,但心依旧在路上! 在这十五年的岁月流逝带走了青春年华,但带不走那颗尚且年轻且有责任的心;十五年岁月用知识与智慧的光芒覆盖了易老的容颜,却沉淀了内心的成熟与淡定,让人生远离了当初的懵懂与青涩。很喜欢这句话“人生来就是为责任而来。”生或许不易,死更不易!而今上有老下有小的重担在肩,咋肯轻易而去。 我们的人生四十而不惑,不再感叹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亦不再执迷于事非成败,此长彼短,内心从容而淡定。是非成败转头空,

浪漫与古典--林语堂,梁实秋散文风格比较

浪漫与古典 ——林语堂,梁实秋散文风格比较 【摘要】林语堂,梁实秋都是属于闲适派的代表作家,他们的散文都充满了灵性,幽默,闲适的特点。风格差异林氏潇洒自如自在,梁氏严肃雅致自安,都颇能让人回味,而得到社会的广大承认,本文从其创作风格进行了比较从而探究两人的散文特点。 【关键词】林语堂梁实秋散文风格比较 实际上林语堂和梁实秋都曾先后留学欧美,都已经受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也均属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二人的散文都给人以幽默、性灵、闲适的共同感受。但倘苦细细品味、揣摩,却又能觉察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他们不仅仅都是学贯中西的学者,都有着被读者遗忘的经历,更重要是他们都是闲适散文的重要代表。时代的恶劣环境下,20世纪30年代时他们躲在自己的自由世界中,谈笑风生,谈性灵幽默,观时百态,写下许多散文。本文试从两位作家的文艺观视角进行比较,探究其散文创作的不同风格。 林语堂和梁实秋都曾有先后师从白璧德,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是以传统的、保守的文化价值对近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存在的一种反观。白璧德企图恢复古典文化的精神和传统秩序,以此来匡救现代文明的弊端,强调理性和道德意志的力量,崇尚中庸平和的人生境界,认为世界应该是有秩序、有纪律、有规矩的,不能任凭个性张扬、自由膨胀,因此,白璧德自称其为新人文主义。林语堂以“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为座右铭,以张扬个性为天职,终于不肯接受新人文主义的观点,并自觉地站到导师的对立面,为白教授的论敌斯平加恩辩护,而斯平加恩极端推崇克罗齐,认为克罗齐的“艺术即表现即直觉”的美学理论革新传统的文艺理论体系。反对新人文主义的秩序、纪律和规矩的林语堂,发现自己与克罗齐的看法完全吻合,于是他从斯平加恩、克罗齐那里找到了直觉随感式的艺术路向——随意写来,如行云流水。他反对一切思想束缚,既反对桐城派的“义法”也不甘受梁实秋“纪律”的束缚。在论文《金圣叹代答白璧德》中说:“中国的白璧德信徒每袭白氏座中语,淆古人之所以随足为典型,盖能攫住人类通性,因攫通性,故能万古常新,浪漫文学以个人为指归,趋于巧,趋于偏,支流蔓衍,必至一发不可收拾。殊不知文无新旧之分,唯有真伪之别,凡出于人之真知灼见,亲感至诚,皆可传不朽”,表达了对梁实秋文艺观的不满。他的文学思想的核心是“独抒性灵”,认为“文学之生命实寄托于此”。在文章中,林语堂常常引明清言志派、性灵派文人的言论,作为其主张的重要理论依据。他还接受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的表现主义,把性灵与表现理论揉合在一起形成自成体系的文艺思想,对文艺创作提出“个性无拘无碍自由自在的表现”,“真诚无伪”等,其实质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浪漫主义文学观。梁实秋却是新人文主义文艺观的拥护者,他接受正统的西洋古典主义文艺美学思想,这种美学观与中国传统的儒家中庸之道与中和美有暗合之处,认为感情表现要做到“质的纯正”和“量的有度”,极力反对浪漫主义,称其为“不守纪律的情感主义”,从这一点看来,他的文艺思想

林语堂

林语堂 代表作 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 经典语录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我的话》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吾国吾民》 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者亦属罕有。——《吾国吾民》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一夕话》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 ——《苏东坡传》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生活的艺术》 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生活的艺术》 作家的笔正如鞋匠的锥,越用越锐利,到后来竟可以尖如缝衣之针。但他的观念的范围则必日渐广博,犹如一个人的登山观景,爬得越高,所望见者越远。——《生活的艺术》 一本古书使读者在心灵上和长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对,当他读下去时,他便会想象到这位古作家是怎样的形态和怎样的一种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马迁都表示这个意见。——《生活的艺术》 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它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生活的艺术》 ·文学特点 散文创作 林语堂散文所涉领域极广。他认为理想的散文“乃得语言自然节奏之散文,如在风雨之夕围炉谈天,善拉扯,带情感,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如与高僧谈禅,如与名士谈心,似连贯而未尝有痕迹,似散漫而未尝无伏线,欲罢不能,欲删不得,读其文如闻其声,听其语如见其人”。从他创造性地将西方的humour译成“幽默”始,一直到晚年自诩为道家精神,林语堂始终保持这种谈话风的艺术范式,并以闲适幽默为格调、性灵超远为立场。 林语堂的散文半雅半俗,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往往以一种超脱与悠闲的心境来旁观世情,用平淡的话语去赞扬美文,这样便形成一种庄谐并用、私房娓语式的闲适笔调。他的文字自然流畅,幽默而不荒唐,自有意趣。不过有时轻松过度,少了一份厚重。林语堂的这种风格同他对文字的见解有关。他认为:“世上有两个文字矿:一个是老矿,一个是新矿。老矿在书中,新矿在普通人的语言中。次等的艺术家都从老矿中去掘取材料,惟有高等的艺术家则会从新矿中取掘取材料。” 林语堂的文风有别于左翼作家所主张之战斗的文风,而是站在高于现实处,以自由主义

林语堂的三部曲

林语堂的三部曲之情感美 摘要:林语堂,我们国家的一代大师,无论你是读过他的作品,我们都听过这么一个作家。他的文笔轻松幽默,语言简练,把生活描绘的很美满,富有生活哲理,常常显出大智慧。他的作品有他的独特情感的魅力,林语堂的三部曲《朱门》、《京华烟云》、《风声鹤唳》这三部小说林语堂的作品的经典代表,其中的情感丰富,我就那其中打动我的美丽情感分析这三本书中的各一种情感。 关键词:林语堂三部曲小说情感 林语堂在1936年移民美国,用英语创造了大量的以中国为原型的小说作品,并在美国畅销,在赢得美国人的喜爱的同时,也传播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其中他最喜欢的就是这三本,他自己认为这虽然是三本分开的小说,但是三者有着内在的精髓联系,都在寄托着文化理想和精神理想,主要表达了虽《朱门》的童话美、《京华烟云》的超然美、《风声鹤唳》的佛理美,这些主干情感,道出了人世间最美的向往和追求。 《朱门》的童话美 看到这个题目,你是不是想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话呢。这是无比残忍的诗句,《朱门》本就是含着残酷现实的题目,可是里面的情感却带着童话的味道。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两位西安人——记者李飞和名门闺秀杜柔安跨越门第界限的爱情传奇。我很喜欢他用朴素的白话文娓娓道来的故事中含着一些耐人寻味的情感。故事发生在时局动荡的战乱年代,这就为本来已经一波三折的家族命运和纠结不清的情感起伏,最终的美好结局实在不易,就像灰姑娘一波三折被王子寻找到,白雪公主历经千难万险获得自己的幸福。 在战火连天的动荡岁月,身怀六甲的杜柔安,千里迢迢赶到兰州去营救李飞,在经历战争和苦难的磨砺后,有情人终成眷属。有没有想起灰姑娘最后和王子在一起的美好结局?这本书的爱情随让一波三折,在看的过程中有着不断的期待,期待他俩在一起,但是没有最终的障碍,。这本书看着不虐心,爱情是美满的,好人都得到了幸福,宣扬着:美好希望的主题。

从审美视角品读林语堂的翻译标准_以林语堂英译_归去来兮辞_为例

从审美视角品读林语堂的翻译标准 ———以林语堂英译《归去来兮辞》为例 许春翎3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07) 〔摘 要〕 林语堂是享誉中外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其国学根底与翻译水准堪称双绝。其翻译生涯中最伟大的贡献,便是以通俗化的策略,把深奥难懂的中国儒道经典文化,生动地传播到西方世界。1932年初,林氏发表了他最系统、最有名的译论长篇论文《论翻译》,文中提出翻译的三条标准: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的标准。这三条标准在他所译的陶渊明名篇《归去来兮辞》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文通过回顾林语堂的翻译观,特别以他英译的《归去来兮辞》为例,从美学视角看待本部译作,认为该译作是译者与原作者情感互通的产物,具有准确传神美、句式变化美及音韵节奏美等特点。 〔关键词〕 林语堂的翻译观;《归去来兮辞》;美学欣赏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940(2007)01-0126-004 在中国现代翻译史上,翻译"国民性",建立新文化,一直就是翻译家们精心创作的主旋律,它代表了现代性过程中知识分子对于启蒙,科学和理性的追求;然而,翻译的样式也有另一张全然不同的面孔,它书写浪漫、个性、快乐、自由和大千生活,以审美的个人话语汇入到宏大叙事"之中,形成了中国翻译史上一道奇异的风景,这种审美话语的创造者,就是著名的翻译家林语堂。 林语堂的翻译,可以说是沿着现代性的足音,在现代性城市中产生和发展的.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到四十至六十年代的纽约,林语堂历经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和“美国的反文化运动",而以翻译进入中国文学界和美国文坛的林语堂,赖以生存的艺术形式竟是以日常生活为原料的通俗翻译,这不能不让我们对这种熟悉而又鲜见的形式产生一种冲动:它是怎么诞生?有什么样的效果?又是怎样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本文通过回顾林语堂的翻译观,特别以他英译的《归去来兮辞》为例,从审美视角来看,该译作是译者与原作者情感互通的产物,具有准确传神美、句式变化美及音韵节奏美等特点。 一.林语堂的翻译成就 林语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博学型的作家和卓越的语言学家。他兼用祖国和异国语言文字(英文)写作,在国外的声望高于国内,蜚声世界文坛。"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这是对林语堂一生思想以及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两条道路上奋斗的真实写照。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中期,林语堂的性灵文学与和谐美学被认为是与时代主旋律极不和谐的噪音,因而被驱入边缘位置。对林语堂的研究,被打上鲜明的阶级分析的印记。国内对林语堂的研究始于80年代末,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后期进入较为客观的、宽容的、真正文化意义上的研究(杨柳!张柏然,2004:44)。但无论欣赏他或是反对他的人,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他作为翻译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他在“向外国人讲中国文化"方面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林语堂翻译生涯中最伟大的贡献,便是以通俗化的策略,把深奥难懂的中国儒道经典文化,生动地传播到西方世界。他认为,文化只有亲和才能更好地凝聚人类的灵魂。正是出于此,他的通俗译本以自然清新的风格,小到品茶烧饭,大至儒道美学,在他的笔下都是娓娓道来,亲切自然,拉近了文本与读者的距离,展示给读者的是一幅幅轻松自如、亲切备至、平等互爱的生活世界。在美国,林语堂的译本如:《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英译庄子》一直都是热门书籍。林语堂的译本一直都影响欧美人的中国观,甚至前美国总统布什1989年在访问东亚之前还要阅读林语堂的作品。 二.林语堂的翻译观回顾 “30年代非左翼文学家中,对翻译理论作出贡献最大的,当推林语堂。”(陈福康,2000:325)1932年初,林氏发表了他最系统、最有名的译论、长篇论文-----《论翻译》,涉及诸多的翻译理论问题,他在通论翻译标准的过程中阐述了自己的翻译美学思想。他认为,翻译艺术所倚赖的有三条:“第一是译者对于原文文字上及 3收稿日期:2006-07-15 作者简介:许春翎(1983- ),女,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05级研究生

【初一作文】在美好的年华做最好的自己

【初一作文】在美好的年华做最好的自己 人们常说,有梦想才能有作为,有行动才能有成功。文学大师林语堂曾经说过:梦无 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的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现实。但想要使这些梦想变为现实,行动才是唯一的手段的保证。 我看到过许多名人的故事,他们小时侯都有自己的目标,我也知道,他们把目标分成 一小段一小段来实现,最终,达到了梦想的高峰。但是,我始终没有找到梦想,直到今天,我读了《面对自己有梦想才能有作为》这篇文章中的一个故事后,我才找到了自己的梦想。 一条小毛虫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慢慢爬行着。它在路上遇到一只蝗虫,蝗虫问它: 你要到哪里去?毛毛虫边爬边回答: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在大山顶上看见了整 个山谷。我喜欢梦中看到的情景,我要把它变为现实。蝗虫很惊讶地说:你烧糊涂了?还 是脑子进水了?你怎么可能达到那个地方。你只是一条小毛虫耶!对你来说,一块石头就 是高山,一个水坑就是无法逾越的障碍。但小毛虫已经爬远了,根本没有理会蝗虫的话, 继续前进。后来,蜘蛛、鼹鼠、青蛙和花朵都以同样的口吻劝小毛虫放弃这个打算。但小 毛虫始终坚持向前爬行终于,小毛虫精疲力尽,用最后的力气建成一个可以休息的小窝蛹,就死了,动物们都来瞻仰这它,等到它们第二次来的时候,小毛虫贝壳状的蛹开始破裂, 一只美丽的蝴蝶出现了!随着轻风吹拂,美丽的蝴蝶翩翩飞到了大山顶上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这个美丽的传说,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人活在世界上,不能没有梦想;为了自己 的梦想,要付出艰辛和努力。我找到了梦想成为一名记者。我要努力,争取做最好的自己!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林语堂研究论文目录(核心期刊)

1980——1990年林语堂研究核心期刊论文目录 1三十年代林语堂文艺思想论析 彭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03 2书法之韵律与绘画之鲜花——林语堂于“书与画”之透视 姚淦铭艺术百家1990/01 3幽默:林语堂和鲁迅之比较 施建伟鲁迅研究月刊1990/07 4三十年代林语堂文艺思想论析 彭立文学评论1989/05 5法制立国:中国希望之所在——读林语堂的《中国人》 李开中国图书评论1989/03 6论林语堂的幽默观 施建伟社会科学1989/11 7林语堂幽默观的发展轨迹 施建伟文艺研究1989/06 8幽默:林语堂和鲁迅的比较 施建伟鲁迅研究月刊1989/10 9编辑需要胆识——写在林语堂《京华烟云》出版之后 梅中泉中国出版1988/12 10林语堂小传(1895—1976) 鲁迅研究月刊1988/07 11徐铸成称林语堂为“热烈的爱国者”,提出——应以历史唯物主义态度、爱国主义标准评价现代文化名人 黄平鲁迅研究月刊1988/07 12林语堂论 唐弢鲁迅研究月刊1988/07 13林语堂和胡适的“恩情” 陈封雄瞭望1988/38 14关于林语堂其人 伏琛瞭望1988/17 15林语堂英语教学思想简述 李守明课程.教材.教法1988/07 16林语堂论 汪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04 17林语堂谈周作人 鲁迅研究月刊1987/01 18林语堂的审美观与东西文化 陈平原文艺研究1986/03 19林语堂与东西方文化 陈平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03 20略谈林语堂《苏东坡传》的得失 王瑞明社会科学研究1985/01 21是谁“曲解歪缠乱士林”?——评林语堂的《平心论高鹗》

林语堂散文经典语录

林语堂散文经典语录 寄语:宁静、和谐、知足、谦和、仁慈、善良、幽默、快乐、美丽等越来越少,焦虑、贪婪、狭隘、残忍、冲突、功利等越来越多,成了这种世相产生的根源,林语堂以哲学家的态度,杂文家的笔触,写下的这些文字,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灵魂的洗涤。林语堂散文经典语录由收录,欢迎阅读。 一、“近乎人情”是较胜于“合乎逻辑”的伟大考量。 二、尘世是惟一的天堂。我们都相信人总是要死的,我认为这种感觉是好的。它使我们清醒,使我们悲哀,也使某些人感到一种诗意。它使我们能够坚定意志,去想办法过一种合理的真实的生活,它使我们心中感到平静。一个人心中有了那种接受最坏遭遇的准备,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三、任何现实主义的生命哲学必定涉及关于人类生存的一些特定的生态事实,生与死。 四、我在里说,理想的人并不是完美的人,而只是一个令人喜欢而通情达理的人,而他也不过尽力做那么样的一个人罢了。 五、我想苏夫人的这种智慧是自“君子之交淡如水”得来的——水没有刺激的味道,但是人永远不会对之生厌。真诚的友谊永远不会特别表白的,真正的好朋友彼此不必通信,因为既是对彼此的友情信而不疑,谁也不需要什么。一年分别后,再度相遇,友情如故。 六、一个人以为不要紧就什么也不要紧了,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奇妙观念。 七、有时,我们听见别的船上飘来的幽怨悦耳的箫声。音乐在水上,上帝在天宫。在我那童稚的岁月,还能再希望什么更好的环境呢? 八、凡是谈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损害了它;凡是企图证明它的人,都反而伤残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个标识和定出一个思想派别的人,都反而杀害了它:而凡是自称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个真理,等到被竖立成为一个系统时,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 九、悠闲的生活始终需要一个怡静的内心,乐天旷达的观念和尽情欣赏大自然的胸怀。 十、杰作之能使历代人人爱读,而不为短暂的文学风尚所淹没,甚至历久而弥新,

从林语堂的_文化变译_看文学翻译中的改写

第29卷第5期2011年9月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Vol.29 No.5 Sep.2011 从林语堂的“文化变译”看文学翻译中的改写 王友琴 (泉州师范学院应用科技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 摘 要: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代表人物Lefevere在他的力作《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一书中提出了制约翻译的三要素———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其中意识形态是最主要的因素。根据Lefevere的理 论,文章分析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如何受到意识形态和赞助人的影响和操控,从而使翻译结果不同。不过,翻译 毕竟是译者的行为,其中也有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使然。 关键词:文学翻译;意识形态;“文化变译”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24(2011)05-0133-04  收稿日期:2011-02-23 作者简介:王友琴(1979—),女,福建泉港人,讲师,硕士,从事翻译理论研究。 在国际文坛上,林语堂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学者,曾被美国的文化界列为20世纪智慧人物之一。他对中西文化的了解以及对中英文的驾驭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在《四十自叙》中曾说自己是“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1975年因其名作《京华烟云》在中国乃至西方的巨大影响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从20世纪30年代起林语堂用他特殊的方式①向西方读者展现了一个全面的中国———中国的“孔孟之道”、中国文字、中国社会生活、中国妇女、中国的饮食等。可以说,直到如今,美国大多数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林语堂作品的阶段。1989年2月10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谈到他访问东亚的准备工作时,说他读了林语堂的作品,内心感受良深。布什说:林语堂讲的是数十年前中国的情形,但他的话今天对我们每个美国人都仍受用[1]2。《纽约时报》在他逝世时报道:“LinYutang had no peer as an interpreter to western minds of the customs,aspirations,fears and thought ofpeople.”台湾的《中华时报》也同时报道说:“Doctor Lin is 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 in promotingChinese culture internationally in the recent 100years.”[2]20 林语堂并不以翻译作品著称,但他用英文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含很多的节译或编译。例如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吾国吾民》)、The Importance of Life(《生活的艺术》)、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并翻译了沈复的《浮生六记》(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编译了The Wisdom of Confu-cius(《孔子的智慧》)、The Wisdom of Laotse(《老子的智慧》)等。林语堂在文学历史中扮演的是一个文化译介的角色。他在向西方译介中国文化时,为何选择此文本而非彼文本,选用此策略而非彼策略,是受他个人意识形态和所处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以及对他一生起关键作用但到最后又彻底决裂的赛珍珠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起,翻译研究开始走向更为宏观的视角,即文化转向。该学派由J.霍姆斯创立,并经 ①卞建华在《对林语堂“文化变译”的再思考》(《上海翻译》2005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按照雅格布逊(Roman Jakobson)“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translation)的分类和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对“翻译行为”的界定,林语堂“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要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翻译活动———“文化变译”。本文借用这一术语进行论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