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叙述CO

2

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能正确书写二氧化碳与水和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能举例说明二氧化碳的利与弊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

2、学会利用对比试验探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二氧化碳利与弊的讨论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2、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对化学问题的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增强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和社会意识。

教学重点:

利用生活经验或化学实验探究CO

2

的性质

教学难点:

CO

2和H

2

O反应的实验探究

教学方法:

合作讨论,问题探究,实验探究

教学用品:

试管试管夹烧杯集气瓶酒精灯塑料饮料瓶小喷雾器滤纸紫色石蕊溶液稀盐酸稀醋酸

教学过程

[导入]以《半个西瓜三条人命》为题的报道导入

师: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以《半个西瓜三条人命》为题的报道,这是发生在吉林省德惠市某农村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男孩将半个没吃完的西瓜放入自家久未开启过的菜窖,半个多小时没见男孩出来,其父母先后进入菜窖查看,结果无一人生还。是什么夺去了一家三口的性命呢?原来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二氧化碳。

生:倾听

[板书]二氧化碳

[新课]

一、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并把知识分成三个板块。

师:同学们关于CO

2

的知识知道哪些呢?

生:思考回答

师:有目的的板书,并就学生知道有关知识追问:“你怎么知道的?”对于CO

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由教师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说明用石灰浆抹墙利用了这个反应。

师:CO

2

无毒但不能供给呼吸,所以才发生半个西瓜三条人命的悲剧,空气中含

有0.03%的CO

2

,如果超过正常含量,达到一定体积分数就会影响人体健康,同

学把书翻到116页

生:一名同学读表6-1,其他倾听。

师: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之前,如何检验这些场所中CO

2

含量是否会对进入的生命构成威胁?

生:讨论回答。

师:同学看黑板,同学们知道这些都是关于CO

2

哪些方面知识呢?

生:学生回答。

师:[板书]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影响

二、探究CO

2

的物理性质

师:通常CO

2

是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变成液态或固态。固态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变为气态,即干冰升华,干冰升华会吸收热量,所以干冰可做制冷剂,用飞机向云层中撒干冰可达到人工降雨的目的。

[板书]人工降雨

师:研究气态物质的物理性质,除了关注它的色、态、味还有密度和溶解性。同学们知道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你们能用事实或设计实验来证明吗?生:讨论回答

师:出示一充满CO

2

气体的塑料袋,松开手同学们观察有什么现象?

师:演示实验

生:回答现象

师:此实验能证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二、探究CO

2

的物理性质

师:同学们喝汽水时,打开瓶盖会昌气泡,这是因为CO

2

溶解在汽水中的缘故,

可见CO

2能溶于水,通常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的CO

2

气体,增大压强溶解的还

会更多,汽水就是利用增大压强的方法溶解了更多的CO

2

,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证

明CO

2

可溶于水。

师:同学们的实验台上有一个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塑料饮料瓶,向其中加入大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塞振荡。观察现象。

生:分组实验

师:巡视

师: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小组代表汇报现象。

师:为什么瓶子会变瘪,你能解释吗?

生:思考回答

师:此实验证明CO

2能溶于水,你能设计其它实验来证明CO

2

溶于水吗?

生:讨论设计实验并汇报实验方案

师:引导学生评价方案

三、指导探究CO

2

与水反应的实质

师:CO

2

能溶于水,那么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否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呢?下面同学们来做一个实验,实验中用到一种药品叫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是固体,把它放入水中石蕊固体会溶解形成紫色溶液,也就是说紫色是由石蕊引起的。

师:我们的实验是向一支试管中加塑料瓶中的液体少许,向其中滴几滴紫色石蕊溶液,与滴瓶中的石蕊溶液对比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生:学生分组实验

师:巡视指导实验

师: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汇报实验现象

师:同学们猜测一下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的呢?

生:大胆猜想

师:引导学生作出合理猜想

师:同学们的猜想正确与否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下面先来分组设计实验,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设计实验验证三个猜想。

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师:请各组同学展示实验方案

师: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教师适时点拨,明确设计思路,引出课本114页6-14实验。

生:翻看教材114页6-14实验图

师:每组同学都分到四朵用石蕊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的小花,向第一朵小花喷酸,

第二朵喷水,第三朵直接放入CO

2的集气瓶中,第四朵喷水后再放入CO

2

的集气

瓶中,并引导学生说出二、三、四朵小花实验是验证相对应的哪个猜想?

师:实验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取小花用镊子;第二,喷酸时小花要放在表面皿上;第三,把实验现象记录在115页表格中;第四,要仔细对比观察现象;第五,小组同学要注意合作,下面同学们开始实验。

生:学生分组动手实验,并记录实现现象

师:巡视并指导实验

师:同学们实验中观察到哪些现象?

生:汇报实验现象

师:和同学一同分析现象,喷稀盐酸和稀醋酸小花均变红得出酸能使紫色石蕊变

红的性质,分析其它三朵小花变色情况得出是CO

2和H

2

O反应的产物使紫色石蕊

变红的结论,并引导学生说出CO

2与H

2

O反应生成是一种酸性物质

师:这种酸性物质为碳酸,它的化学式为H

2CO

3

[板书] H

2CO

3

生:书写化学方程式

师:下面同学们再做一个实验,把试管中变红的溶液倒入另一支试管中一部分,对其中一支试管加热,对比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生:汇报实验现象

师:展示其中一组的两支试管,分析生成H

2CO

3

不稳定,分解生成CO

2

和H

2

O,并

指出H

2CO

3

常温下就分解,加热分解得更快。

[板书] H

2CO

3

=CO

2

↑+H

2

O

四、CO

2

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师: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除同学们知道的这些用途外,CO

2

还有哪些其它用途呢?同学们把书翻到116页

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板书]写出其它用途

师:CO

2对我们人类如此有用,空气中CO

2

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其实不是,CO

2

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下面同学们阅读教材117页,明确什么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的危害和如何减缓温室效应。

生:总结温室效应概念、危害、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教学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呢?谈谈你的收获和启示?

生:谈收获和体会

对我们人类有利也有弊,其实任何一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CO

2

种物质对我们都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练习]

师:下面我们做几个练习

生:练习自测题纲中习题

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设计

学校:周至县楼观台九年制学校姓名:巩永超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学生已对氧气性质有所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发展,对学习二氧化碳有帮助。 2.二氧化碳的性质较容易掌握,但是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生成物不易理解,这一节课,我们让学生做实验的同时运用多媒体模拟一些实验过程,激发了他们的做实验的兴趣,为实验的成功提供了保证。 二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2.过程和方法:学会使用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并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五教学准备 1大理石、稀盐酸、醋酸、石灰水、胶头滴管、试管、烧杯、水槽、集气瓶、铁皮架、玻片、塑料瓶、铁架台、纸袋、、蜡烛等。 2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二、活动1: 1观察,闻气体的气味,并记录。 CO1展示一瓶 2

2演示:如图所示 2观察并记录,思考:说明了什 么问题? 培养学生观软瓶内倒入CO3演示:向集满2察实验,分析水,振荡3观察并记录,思考和讨论:说问题的能力。演4明了什么? 示:4观察并记录,思考和讨论:以上现象又说明了CO有哪些性2质? 现在同学们可以归提出问题:55自读教材,归纳CO的物理性2纳CO的物理性质和部分化学性质,并画出记忆要点。2质了吗? 三、活动2 1演示:取活动1(2)中所得 1观察和记录。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2提出猜想,设计方案要,证明2提出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紫色(4)水气润花力。3点评、总结、板书: 3交流总结。 CO + HO = HCO3 222 4演示:将上面的溶液再加热 4观察和记录。 5提问:进入久未菜窖或干涸的5思考、口答。深井之前,应注意什么?

二氧化碳的性质导学案

6.3.1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 2.认识二氧化碳的用途。 3.知道温室效应的危害及预防。 学习过程: 【演示实验1】 1.观察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得出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________________(可从气体的颜色方面) 2.阅读课本P117实验6-3,认真观看演示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师友核对答案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示实验2】阅读课本P117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6-4,认真观看演示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实验中得出结论。 【演示实验3】阅读课本P118实验6-5,认真观看实验视频,描述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小组合作讨论) 区分 1 2 3 4 烘干第四朵花

现象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程式) 【思考】怎么检验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是什么呢? 【总结】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1】性质决定用途,阅读课本P119-120,总结二氧化碳的用途。 【总结】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主学习2】阅读课本P120-121,总结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及改善措施。 1.影响: 2.措施:a. b. c. 【思考】1.二氧化碳对环境有影响,属不属于污染气体? 2.二氧化碳能使人窒息,是不是有毒。 课堂总结:我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 1.CO2的物理性质: 2.CO2的化学性质: 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Word版

《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 西安市周至县西周中学蒲蜜蜜 【教材分析】:《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选自义务教育教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内容是继水之后比较系统的研究的第二种化合物,其性质和制取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之一,跟水一样,二氧化碳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按照新课标要求“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围绕三维目标开展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认识并掌握二氧化碳性质和用途,在学习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化学素养。 【学情分析】: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自然和生物学科中学生都有所了解,知道它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灭火、制汽水、鸡蛋保鲜、也知道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等,为什么它有这样的用途呢?是由什么性质决定的呢?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方法,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大化学观”,培养学生化学素养。 【教学目标】 1 .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重点难点) 2.了解温室效应的危害、减缓措施,增强环保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3. 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系列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及合作交流技能;通过“实验—探究”、“讨论—归纳”,培养学生

“归纳、总结、质疑、辩论问题能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4.运用所学知识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贴近:使学生学 习“真实的化学、有用的化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教学难点】: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创新点】:通过自制教具,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发乡土教材,让学生参与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运用“讨论、实验、探究、归纳”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提问──假设──实验──结论”为主线的思维程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学习“真实的化学、有用的化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仪器与药品】;酒精灯、火柴、烧杯、集气瓶、塑料瓶、塑料吸管、阶梯蜡烛、试管、试管夹、试管架、滴管、紫色石蕊、澄清的石灰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猜谜语:有一种物质,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的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的先锋”;建筑师称它是“粉刷匠”;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导致“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学生认真思考揭开谜底是“二氧化碳”。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二氧化碳,引发学生思考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知道二氧化碳就在我们身边,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吧!

最新二氧化碳性质导学案

精品文档 【九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 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 备课日期设计者使用日期使用者 学习目 标 【目标导学】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会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3、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4、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重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难点: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原理的探究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定向自学】 【知识点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实验探究:向 燃着蜡烛的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 1.如图所示,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往烧杯中倾倒时,梯形白铁皮架 上的两支点燃的短蜡烛产生的现象是 试根据此实验现象总结出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结论: 应用拓展培养学生 的实验能力,观察 分析的能力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①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2、二氧化碳本身毒性,但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含量 时,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浓度大时甚至会使人死亡。因此在 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注意换气通风。如果进入二氧化碳含量可能超标的地窖时 应该进行试验。 (2)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实验探究:实验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复习回顾】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了__________ ,同时释放______________ 。 【知识点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氧气色、味、态 密度 溶解性 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氧气比较) 问题:1、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为什么?用干冰冷藏食品的优点 有哪些? 2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探究:实验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向一个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入1/3的水, 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二氧化碳 (填“能”或“否”)溶于,使瓶内气压。复习回顾 承前启后 自主预习 以作业的形式 发放给学生查 找资料预习 合作探究以小 组形式实验讨 论总结知识点 步骤现象结论 1.向紫色石蕊试纸上滴稀醋酸 2?向紫色石蕊试纸上喷水 3.将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入二 氧化碳中 4.将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入二 氧化碳中 取四条紫色石蕊试纸,分别作下列实验,将现象填在下列空格内 结论:通过上述对比实验可以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写出二氧化碳与水 ;将第四次试验中变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色的石蕊试纸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3)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用吸管吹入二氧化碳,看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 讨论: 为了使用石灰浆抹的墙壁快点干,常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你知道其中的原因 吗?刚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这是为什么? 【精拨展示】 师生合力突破本节 课重点,难占 八、、

(教学设计)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 一、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1)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尝试自我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性质;熟练地操作相关的实验。 2.过程与方法:(1)学会设计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方案; (2)体验探究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过程和乐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学以致用的乐趣;(2)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自我设计实验,熟练地操作相关的实验况而制定的。 三、教学方法 1.实验探究法 2.问题讨论法 3.情景导入法4.多媒体辅助法5.总结归纳法四、教具、学具准备 二氧化碳、石灰水、胶头滴管、试管、烧杯、铁皮架、玻璃片、塑料瓶、蜡烛等五、教学过程 【引入】猜猜看 1.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 2.“喷泉”实验 3.“水”变“牛奶” 4. 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 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 建筑师们称它为——“粉刷匠” 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 它是谁呢?它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二氧化碳

【展开】学生以小组形式活动。教师将实验内容提前印成学案发给学生。课堂上简单讲解实验注意事项。而后学生分组实验,边实验边填表分析每个实验的现象与结 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论。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板书填表来认识CO 2 学生实验: 实验1:观察气体实验 实验2: 密度实验在杠杆天平的两端挂上质量相同的两个水杯。杠杆平衡后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象倒水一样倒入其中一个纸盒或杯子里。观察。 实验3:灭火实验 实验4:溶解性实验向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一半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 实验5:与水反应实验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滴入2滴紫色试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一段时间,观察。加热试管,使试管内液体沸腾,观察水溶液颜色。 实验6:与石灰水的反应 试管中取少量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一段时间,观察石灰水变化。与水反应实验 学案表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景慧慧05211066 一、教学设计思路 故事引入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 知识归纳 综合运用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环境的情感。 二、教案 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及相关方程式的书写; 2.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4.通过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领悟知识要点,通过设计并完成实验,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讨论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和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体会到人只有了解自然,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 2.形成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善于合作、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态度。 3.让学生了解温室效应对人类可能产生的危害,树立关注社会、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意识。 重点和难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反应的原理.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探究实验分析法,把部分教材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 仪器和药品:自制简易天平、试管、导气管、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木条、饮料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

1.CO2的密度与空气相比 (A)比空气大(B)比空气小(C)与空气相等(D)无法判断 2.CO2 在水中的溶解性是 (A)难溶于水(B)能溶于水(C)微溶于水(D)易溶于水 3.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将CO2通入水中(B)将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CO2倾倒入放着燃着蜡烛的烧杯中(D)将CO2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附2:课堂练习二 4.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液变成 (A)红色(B)紫色(C)蓝色(D)无色 5.常温下,二氧化碳跟水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氧化反应 6.下列性质中,与二氧化碳灭火无关的是 (A)它能溶于水(B)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 (C)它的密度比空气大(D)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 布置作业: 1.课后习题 2. 二氧化碳的功与过 3. 思考:日常生活中,为了装饰我们的房子,我们给墙壁刷石灰水,当石灰水变干时墙壁会被一白色的物质覆盖,变得很白。在这过程中,为了使效果更好,人们常在房中放一盆炭火,这是为什么呢?你能利用你所学到的知识解释吗?

初三化学二氧化碳学案

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 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矿物燃料的燃烧;人类、动植物的呼吸;动植物尸体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其他有机化合物的燃烧等都会产生二氧化碳。 二、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 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在地窖,山洞或者干涸的深井底部要做灯火实验) 三、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A、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几乎无味的气体。 CO2 加压降温后变成无色的二氧化碳,继续降温可编程雪花状固体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可以用向下排空法收集气体)(1.977g/L) 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加压会溶解得更多。(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1L水大约能溶解1L二氧化碳气体 D、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在-78.5摄氏度直接升华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A、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可以用来灭火) 两只蜡烛的实验实验现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实验结论:1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2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反应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 + 水→碳酸 CO2 H2O H2CO3 碳酸受热:碳酸→二氧化碳 + 水 H2CO3 CO2 H2O 石蕊是一种有机物,其水溶液呈紫色。当它遇到酸性溶液时,颜色由紫色变为红色;当它遇到碱性溶液时,颜色由紫色变为蓝色。实验室里常用石蕊试剂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C、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此反应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反应文字表达式:氢氧化钙 + 二氧化碳→碳酸钙 + 水 Ca(OH)2 CO2 CaCO3 H2O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 四、二氧化碳的制备(固液常温型)如过氧化氢制氧气 1、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 A、反应原理(文字表达式) 碳酸钙 + 稀盐酸→氯化钙 + 水 + 二氧化碳 不用浓盐酸的原因(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不用稀硫酸的原因(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使之与稀硫酸脱离接触,使反应不能继续进行) B、收集的方法向上排空法(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用排水法(能溶于水) C、操作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2、将块状石或石灰石放入瓶中。3、塞上塞子。 4、由长颈漏斗中加入酸液。 5、收集气体

最新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教材研究的是碳的单质及其碳的化合物,其中,学生最熟悉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两种气体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极其密切和广泛的一种重要物质。本节教材内容主要讲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最后联系到用途。呈现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即,难度不大、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对象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CO2的知识,例如喝汽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产生等;从学生心理特征上来看,往往渴望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甚至为此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然而,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能力方面看,对于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是不熟悉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意义。 三、教学设计思路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用生活中的材料创设问题情景,整堂课围绕一瓶可乐展开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兴趣,调动思维。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将结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同时,把课堂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完成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挖掘本质的能力,从而树立科学的探究观和世界观。 四、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a、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b、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 c、初步初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6.3二氧化碳的性质-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义务教育教科书 化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是继学习了空气、氧气、碳单 质的知识之后的又一种物质,本节课的内容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它对于“如何学习有关元素及化合物知识”起到一个很好的巩固作用,同时为后面学习“燃料”、“酸碱盐”等知识作好准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指导下,结合对教材的分析,我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简单了解自然界中碳的循环,知道温室效应的概念。 2.过程和方法:通过分组实验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理解温室效应的利与弊,树立“关注社会,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实验认识二氧化碳性质,形成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思想。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化学反应原理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根据最近发展区,我对学生做出了以下分析: (1)知识状况:对如何学习物质的性质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2)能力状况: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对化学探 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 (3)心理状况:思维活跃、探究欲强,对化学实验充满好奇心。 三、教法和学法 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法和学法。 教法:情境引入法、问题教学法、实验演示法、科学探究法; 学法:分组实验法、分析归纳法、讨论法。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 导学案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 一、学习目标 ? 掌握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掌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二、预习导学 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常用药品:______或_______和________。 (2)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4)收集方法:可用收集,因为。不可用收集,因为。 (5)检验方法:将气体通入,若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6)验满的方法: (7)补充: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2、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物理性质(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 (2)二氧化碳_____于水。 (3)在加压和冷却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会变成无色液体,甚至变成雪状 固体。通常固态二氧化碳叫做“_____”,“干冰”易升华,可做灭火剂, 人工降雨,冷藏食品等 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____,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色,化学方 程式为:。 碳酸极不稳定,易______:H2CO3== CO2↑+H2O;此时红色石蕊试液变___色。 (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途灭火、气体肥料、致冷剂、人工降雨和化工原料等。 三、实验内容 一、实验目的 ?练习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 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仪器及用品 (一)实验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验装置选取: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_____________装置。 (三)实验仪器选取:要组成所需装置,需选用以下哪些仪器?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步骤: (一)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连接装置:将装置如图连接。注意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应伸到接近集气瓶瓶底处。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关闭弹簧夹 ,从长颈漏斗处倒水,若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 ③加药品:在锥形瓶中放入几小块大理石(石灰石),小心地注入15mL 稀盐酸(注意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保持长颈漏斗下端伸入到液面以下,观察试管里发生的现象,以及反应中产生气体的颜色。记录实验现象 ④验满气体:一段时间后,用__________________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则满。用玻璃片盖住已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备用。 ⑤检验气体:将导管拿出,将玻璃片滑开一段距离,再向集气 D B C E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课题三《二氧化碳性质探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 从整个初中教学看,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要求掌握的重要的化合物知识之一,安排在空气、氧气、水之后,金属、以及酸碱盐之前,占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从本单元的知识结构看,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它的实验室制法,是本单元的核心和重点。学好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利于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也为以后学习金属及酸、碱、盐知识打好基础。 从教育目的看,它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对整个地球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由于CO2含量的增加造成的温室效应已引起了全人类的共同关注,全面系统的研究CO2的性质具有现实意义。 2、教材的内容及特点: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讲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最后联系到用途。呈现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即,难度不大、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b、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 c、初步初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相互

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a、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b、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4、教学重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作用 5、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二、学生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CO2的现象和知识,例如喝汽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产生等。 从学生心理特征上来看,初三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外界事物及现象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往往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甚至为此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 然而,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能力方面看,什么叫实验探究、如何实施实验探究,却是学生不熟悉的,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意义。 三、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 (1)、亲手实验与认真观察是学习化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本节课我改课本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实验,一切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了4个探究实验,列举了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在兴趣中启发思维、探求规律。 (2)、思维的活跃才是真正的活跃。所以,在学习“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和“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反应”时,我以“提出问题──形成假说──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为主线的思维程序,让学生从设计方案到得出结论,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3)、新课标指出:化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生活,才能真正使学有所用,激发学

二氧化碳的性质导学案

二氧化碳的性质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②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 ②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培养语言表达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认识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二氧化碳的探究实验认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掌握知识,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化学反应原理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 1、猜一猜:它是谁? 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 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 建筑师们称它为——“粉刷匠” 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⑴、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①三态变化:

②干冰的用途: ③观察与思考: A、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上述现象? B、像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立即盖上瓶盖,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 思考:我们平时打开汽水或啤酒盖时,常有大量的气体产生,这是什么气体呢?这是利用哪一点性质呢? 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课本探究实验6—3 结论: ②情景激趣: 在很久以前,人们发现在阿尔卑斯山脉有个奇怪的山洞,凡是人牵着狗进去,人安然无恙,而狗却莫名其妙的死了,有人说这是专门吃狗的魔鬼在作怪。当地人把这个洞叫做“屠狗洞”。

真的是魔鬼在作怪吗? 思考:进入屠狗洞的狗会死亡,人会感到胸闷,可以推测二氧化碳的具有什么特性? ③设计实验 久未开启的菜窖、请你设计并确定能否进入 ④探究实验 实验6—5 思考:A、CO2和H2O反应生成什么物质使石蕊变红? B、加热后,红花怎么又变紫了? ⑤提出问题:以前我们经常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澄清石灰水,它的原理是什么呢? 总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标 学习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建议 知识讲解指导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可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无论呼入的新鲜空气还是呼出的浊气中都含有二氧化碳。虽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识,但都是零散的、不成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第1课时) 祈禄山初中胡饶阳 设计思路: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认识二氧化碳气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学会使用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并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总结。 基本教学模式和手段 这节课采用“创设情景——提出假设一一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 式。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积极参与指导、确立学生在化学教育中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学内容分析 1 ?学生已对氧气性质有所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发展,对学习二氧化碳有帮助。 2.二氧化碳的性质较容易掌握,但是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生成物不易理解,这一节课,我们让学生做实验的同时运用多媒体模拟一些实验过程,激发了他们的做实验的兴趣,为实验的成功提供了保证。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方法】情景引入、实验探究、小组交流合作、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怎么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演示】取少量实验后瓶中的液体,滴加石蕊。 【提出问题】 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了? 介绍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评价方案 观察并指导学生实验情况 小结: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写出化学方程式 【趣味实验】 加热实验中变红的紫色小花 【知识拓展】 二氧化碳溶于水及和水反应的情况 学生:有没有生成新物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识石蕊 培养学生在实验中观察现象:紫色溶液变红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方 法。 体会实验探究的一学生进行猜想般过程 设计方案通过小组内交流及 小组间的交流,提咼了其进行实验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意 识。 展示成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体验学习的乐趣观察,红色变成紫色 介绍碳酸的不稳定性,易分让学生深刻体验到 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化学来源于生活,又 服务与生活 学生聆听,认识水吸收二氧化碳 的过程中溶解与反应的程度 培养学生归纳的整 理能力 树立关注环境、热爱 自然的意识,培养学生社 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辩证看待 事物、全面认识与评价自

二氧化碳制取导学案

姓名班级组别评价 化学导学案 备课人王国良上课时间11月3日审核人赵海新 课题二氧化碳的制取课型预习展示 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取、操作步骤、检验、验满及收集; 3、通过对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方法的探究,归纳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重点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装置;从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导学过程 学生笔记 教师复备 情境创设: 温故知新: 1、常温 ..时,实验室可用和制取O2,发生装置应选,理由是:反应物的状态为和;反应条件为(填“需要”或“不需要”加热。收集氧气的装置可选或,理由分别为、。 2、检验O2时可将伸入集气瓶,如果则气体是O2;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时只需将放在集气瓶,如果则O2已满。 新知初探: 知识点一: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及反应原理 根据已学知识和生活中的经验,请大家思考,都有哪些化学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这些反应中哪些较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呢?请大家根据资料提示进行讨论或实验探究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的药品。 温馨提示: 1、含碳可燃物充分燃烧(氧气充足)都能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能生成CO) 2、含CO32- 离子的化合物能与酸反应生成CO2,如:碳酸钙、碳酸钠等固体和稀盐 酸或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能生成CO2; 3、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要求为:①所制气体较纯净;②反应速度不易过快或过慢, 应适中,便于收集;③装置简单、便于操作;④原料廉价易获取; 4、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常温时能挥发出HCl气体; 5、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Ca CO3 项目能生成CO2的反 应及原料 所制气体是 否较纯净 反应的难易 程度 反应速度是 否适中 原料是否廉 价易获取 是否适合实验 制取CO2 讨1 动植物呼吸 2 蜡烛燃烧 论 区 3 木炭燃烧 4 高温煅烧石灰石 实 验 区 5 碳酸钠粉末与稀 盐酸或稀硫酸 6 碳酸钙粉末与稀 盐酸或稀硫酸 7 块状石灰石或大 理石与稀硫酸 8 块状石灰石或大 理石与稀盐酸 思考:实验室制取CO2为什么不选用浓盐酸呢? 我的结论:适合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为:或和 反应原理: 知识点二: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 依据已学过的实验室制取O2的相关知识,结合在本节课中你的收获,老师相信你 一定能轻松完成下列问题并归纳小结。 1、发生装置:下列所给的装置中适合实验制取CO2发生装置有:,简述你 的理由。 我能小结: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有:及 2、收集装置:温馨提示: ①CO2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②CO2的密度(1.977g/L)比空气(1.293g/L)的大. 根据提示,实验室收集CO2时,你选择装置是:。 我能小结:确定气体收集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有:及 学以致用: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有剧毒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 溶于水形成氢硫酸。硫化氢燃性,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2O2 2H2O + SO2实验室里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 实验室制取气体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从上图选) (选做:为了防止多余的有毒硫化氢气体逸出污染环境,可将其。) 知识点三:CO2的检验及验满 生活经验:1、将燃着的木条伸入CO2中,木条熄灭,说明CO2不支持燃烧; 2、CO2的特性: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你能对CO2进行检验和验满吗? B A C D E A C B D C D E 点燃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新人教版 知识目标: 1)学习习二氧化碳制取。 2)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知道二氧化 碳的用途及对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 能力目标: 1)依据演示实验,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2)初步形成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识的感性认识上升为对知识的理性认识。 2)生初步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用途以及对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和水、石灰水的反应原理。 一、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仪器:烧杯、铁架台、锥形瓶、试管、试管夹、长劲漏斗、集气瓶、火 柴、酒精灯、盖玻片、双孔塞及导管。

2.药品及相关物质:碳酸钙、稀盐酸、汽水、蜡烛、沙子、石蕊试纸、紫色 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教学挂图。 (二)讲授新课: [导语] 大家好!我们开始上课。再学习新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上结课的内容。 [引言] 上结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制取,可以将上结课的内容概括为三个方面。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来制的。 2)制取原理(固+液——)(不加热)。 3)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检验用澄清的石灰水。 好!刚才我们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现在我们开始学习今天的内容。 [提问] 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我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同学们对二氧化碳有多少了解呢? [学生回答] 植物的光合作用,一种气体肥料,灭火等。 [引言] 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现在我在给同学讲一个故事。 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有一个奇怪的峡谷,如果一个人带着狗走进峡谷时,人能顺利通过,但狗却昏死过去,当人弯腰就狗时,人也昏倒,人们称此谷为“鬼谷”。难道世界上真的有鬼吗?(停顿)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导学案(2)

编号:2013(上)--44 2013学年第一学期大墩中学化学科九(13)、(14)班学案 学习时间:13周1(11月25日) 编写:朝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 小组 号 【学习目标】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和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新课学习】 一、二氧化碳的用途 回顾二氧化碳的性质,并且阅读课本119-120页,完成以下填空;完成填空以后,把它的用途与对 应的性质连起来。 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2、影响:会造成 ; 3、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 ; 4、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措施有: (1)减少使用 ;(2)开发和利用 ; (3)大力 ;(4)倡导“低碳”生活。“低碳”就是 。 【讨论交流】日常生活中,我们怎么做才算“低碳”?说说自己的举措。 。 【检测反馈】 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用作燃料 B.作温室效应 C.用作气体灭火剂 D.用作碳酸类饮料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既与物理性质有关,又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石墨用于电极材料 D.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3、下列的与对应不正确的( ) A .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它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B .干冰能作致冷剂是因为干冰升华能吸收大量的热 C .二氧化碳能够制汽水,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 D .二氧化碳能做温室肥料,是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大气中CO 2的含量增多引起温室效应。 (1)造成大气中CO 2含量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填编号) 。 ①生物的呼吸 ②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③煤和石油的大量使用 ④利用太阳能 (2)某同学为了验证CO 2对大气温度的影响,设计了如右图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 中气体的温度较高。 (3)实验A 的作用是 。 (4)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补充题】有关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计算 1、某同学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质量分数,取四份 (1)经分析,在第1份样品测得的数据中, (填物质)完全反应了。 (2)表格中m = g 。 (3)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4)20g 样品中的碳酸钙恰好完全溶解,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 g 。 2、我国石灰石资源十分丰富,它是石灰厂和水泥厂生产生石灰及水泥的主要原料之一。某同学从当地石灰石矿取回若干块矿石样品,他用了以下方法检测当地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这种石灰石样品12g ,把80g 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1)12g 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为 g ; (2)m = ; (3)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4)石灰石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5)请在右边图中画出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

初中化学教案: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化学教案-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标 学习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建议 知识讲解指导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可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