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SDS-PAGE电泳检测

SDS-PAGE电泳检测

SDS-PAGE电泳检测
SDS-PAGE电泳检测

周次第周,第次课编写时间2012

章节名称实验一、蔗糖酶的提取及其性质的研究——分离产物的SDS-P AGE电泳检测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教学时数 6 时间分配

授课要点教

重点:1.SDS—聚丙烯酰胺电泳法的原理。

2.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的方法

难点:SDS-PAGE的操作方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SDS—聚丙烯酰胺电泳法的原理。

2.学会用此种方法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二、实验原理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是对蛋白质进行量化,比较及特性鉴定的一种经济、快速、而且可重复的方法。该法主要依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对其进行分离。SDS与蛋白质的疏水部分相结合,破坏其折叠结构,并使其稳定地存在于一个广泛均一的溶液中。SDS—蛋白质复合物的长度与其分子量成正比。由于在样品介质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加入离子去污剂和强还原剂后,蛋白质亚基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亚基分子量的大小,而电荷因素可以被忽略。SDS—PAGE因易于操作和广泛的用途,使它成为许多研究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

SDS是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的简称,它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到电泳系统中能使蛋白质的氢键和疏水键打开,并结合到蛋白质分子上(在一定条件下,大多数蛋白质与SDS的结合比为1.4gSDS/1g蛋白质),使各种蛋白质—SDS复合物都带上相同密度的负电荷,其数量远远超过了蛋白质分子原有的电荷量,从而掩盖了不同种类蛋白质间原有的电荷差别。这样就使电泳迁移率只取决于分子大小这一因素,于是根据标准蛋白质分子量的对数和迁移率所作的标准曲线,可求得未知物的分子量。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实验仪器

微型凝胶电泳装置;电源(电压200V,电流500mA);100℃沸水浴;

Eppendorf管;微量注射器(50μl或100μl);干胶器、真空泵或水泵;

带盖的玻璃或塑料小容器;摇床等。

试剂

⑴ 2mol/l Tris-HCl (pH8.8):取24.2g Tris, 加50ml蒸馏水,缓慢的加浓盐

酸至pH8.8(约加4ml);让溶液冷却至室温,pH将会升高,加蒸馏水至100ml。

授课要点教

⑵ 1mol/l Tris-HCl (pH8.8):取12.1g Tris, 加50ml蒸馏水,缓慢的加浓盐

酸至pH6.8(约加8ml);让溶液冷却至室温,pH将会升高,加蒸馏水至100ml。

⑶ 10% (w/v) SDS: 取10g的SDS,加蒸馏水至100ml。

⑷ 50% (v/v) 甘油: 取50ml 100%甘油,加入50ml蒸馏水。

⑸1% (w/v) 溴酚蓝:取100mg溴酚蓝,加蒸馏水至10ml,搅拌,直到完

全溶解,过滤除去聚合的染料。

⑹ A液--丙烯酰胺储备液(配制含30% (w/v) 丙烯酰胺和0.8% (w/v) 甲

叉双丙烯酰胺的溶液100ml)在通风柜中操作,取29.2g丙烯酰胺,0.8g 甲叉双丙烯酰胺,加蒸馏水至100ml,缓慢搅拌直至丙烯酰胺粉末完全溶解,用石蜡膜封口,可在4℃存放数月。

⑺ B液--4×分离胶缓冲液:取75ml 2mol/l Tris-HCl (pH8.8),加入4ml 10%

SDS, 加21ml蒸馏水,混匀,可在4℃存放数月。

⑻ C液--4×浓缩胶缓冲液:取50ml 1mol/l Tris-HCl (pH6.8),加入4ml 10%

SDS, 加46ml蒸馏水,混匀,可在4℃存放数月。

⑼ 10%过硫酸铵:取0.5g过硫酸铵,加入5ml蒸馏水,可保存在密封的

管内,于4℃存放数月。

⑽电泳缓冲液:取3g Tris,14.4g甘氨酸,1g SDS,加蒸馏水至1l, pH 约为8.3, 也可配制成10×的储备液,在室温下长期保存。

⑾ 5×样品缓冲液:取0.6ml 1mol/l Tris-HCl (pH6.8),加入2ml 10% SDS, 5ml 50%的甘油,0.5ml 2-巯基乙醇,1ml 1%溴酚蓝,0.9ml的蒸馏水混匀,可在4℃保存数周,或在-20℃保存数月。

⑿考马斯亮蓝染液:1.0g 考马斯亮蓝R-250,加入450ml甲醇,450ml 蒸馏水及100ml冰醋酸即成。

⒀考马斯亮蓝脱色液:将100ml甲醇,100ml冰醋酸,800ml蒸馏水混匀备用。

四、操作步骤

1.灌制分离胶

⑴组装凝胶模具: 可按照使用说明书装配好灌胶用的模具。对于

Bio-Rad的微型凝胶电泳系统,在上紧螺丝之前,必须确保凝胶玻璃板和隔片的底部与一个平滑的表面紧密接触,有细微的不匹配就会导致凝胶的渗漏。

⑵将A液、B液及蒸馏水在一个小烧瓶或试管中混合,丙烯酰胺(A液

中)是神经毒素,操作时必须戴手套。加入过硫酸铵和TEMED后,轻轻搅拌使其混匀(过量气泡的产生会干扰聚合)。凝胶很快会聚合,操作要迅速。小心将凝胶溶液用吸管沿隔片缓慢加入模具内,这样可以避免在凝胶内产生气泡。

⑶当加入适量的分离胶溶液时(对于小凝胶,凝胶液加至约距前玻璃板

顶端1.5cm或距梳子齿约0.5cm),轻轻在分离胶溶液上覆盖一层1mm~5mm的水层,这使凝胶表面变得平整。当凝胶聚合后,在分离胶和水层之间将会出现一个清晰的界面。

2.灌制浓缩胶

⑴吸尽覆盖在分离胶上的水后将A液、C液和蒸馏水在三角烧瓶或小

试管中混合。加入过硫酸铵和TEMED,并轻轻搅拌使其混匀。

⑵将浓缩胶溶液用吸管加至分离胶的上面,直至凝胶溶液到达前玻璃

板的顶端。将梳子插入凝胶内,直至梳子齿的底部与前玻璃板的顶端平

齐。必须确保梳子齿的末端没有气泡。将梳子稍微倾斜插入可以减少气泡的产生。

⑶凝胶聚合后,小心拔出梳子,不要将加样孔撕裂。将凝胶放入电泳槽内,如果使用Bio-Rad的微型凝胶系统,可预先接好电极。将电泳缓冲液加入内外电泳槽中,使凝胶的上下端均能浸泡在缓冲液中。

3.制备样品和上样

⑴将蛋白质样品与5x样品缓冲液(20μl 5μl)在一个Eppendorf管中混合。100℃加热2 min~10min。离心1s,如果有大量蛋白质碎片则应延长离心时间。

⑵用微量注射器将样品加入样品孔中。将蛋白质样品加至样品孔的底部,并随着染料水平的升高而升高注射器针头。避免带入气泡,气泡易使样品混入到相邻的加样孔中。

4.电泳

⑴将电极插头与适当的电极相接。电流流向阳极。将电压调至200V(保持恒压;对于两块0.75mm的胶来说,电流开始时为100mA,在电泳结束时应为60mA;对于两块1.5mm的胶来说,开始时应为110mA,结束时应为80mA。)。

⑵对于两块0.75mm的凝胶,染料的前沿迁移至凝胶的底部约需30~40分钟(1.5mm的凝胶则需40 min~50min)。关闭电源,从电极上拔掉电极插头,取出凝胶玻璃板,小心移动两玻璃板之间的隔片,将其插入两块玻璃板的一角。轻轻撬开玻璃板,凝胶便会贴在其中的一块板上。

5.考马斯亮蓝染色

这种染色方法在单条电泳带中蛋白质最小检出量为0.1μg的蛋白。通常可以根据所需要的敏感度来选择是使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或银染色。

⑴戴上手套避免将手指印留在电泳凝胶上,将凝胶移入一个小的盛有少量考马斯亮蓝(20ml已经足够)的容器内(小心不要将胶撕破)。或将玻璃板连同凝胶浸在染料中轻轻振荡直至凝胶脱落。

⑵对于0.75mm的凝胶,可在摇床上缓慢震荡5分钟~l0分钟,对于

1.5mm的凝胶,则需10分钟~20分钟,在染色和脱色过程中要用盖子或封口膜密闭容器口。弃去染液,将凝胶在水中漂洗数次。戴手套以避免将双手染色。

⑶加入考马斯亮蓝脱色液(约50ml),清晰的条带很快会显现出来,大部分凝胶脱色需要1h,使用过的脱色液则可用水冲洗掉。为了脱色完全,需数次更换脱色液并震荡过夜。

6.干胶

⑴用一张l0cm×l2cm的Whatman 3MM滤纸覆盖凝胶,用一张玻璃纸或塑料保鲜膜覆盖在凝胶的另一个表面,小心不要将气泡裹进去,这样会导致凝胶的破裂。可用一个试管作为卷轴推赶,可以有效的除去气泡。

⑵将滤纸置于干胶器上,开启加热和抽真空开关,并盖上带有密封圈的盖子。待凝胶烘干后小心取出即可。

五、结果观察

根据凝胶中标准品与待测样品的相对迁移率判断待测样品的大致分子量。

本次课程采

用的教学手

段(启发式、

讨论式、研

究式等教学

方法及教学

仪器设备)

启发式、研究式

思考题或作业⒈利用SDS—聚丙烯酰胺电泳法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与利用凝胶层析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有何不同?

⒉ SDS在该电泳方法中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文献1.陈雅蕙等;《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北京

2.张龙翔主编,《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北京

3.王秀奇等编,《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北京

4.白玲等,《基础生物化学实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上海

SDSPAGE电泳常见问题分析

SDS PAGE 电泳常见问题分析 1. 配胶缓冲液系统对电泳的影响? 在SDS-PAGE不连续电泳中,制胶缓冲液使用的是Tris-HCL缓冲系统,浓缩胶是pH6.7,分离胶pH8.9;而电泳缓冲液使用的 Tris-甘氨酸缓冲系统。在浓缩胶中,其pH环境呈弱酸性,因此甘氨酸解离很少,其在电场的作用下,泳动效率低;而CL离子却很高,两者之间形成导电性较低的区带,蛋白分子就介于二者之间泳动。由于导电性与电场强度成反比,这一区带便形成了较高的电压剃度,压着蛋白质分子聚集到一起,浓缩为一狭窄的区带。当样品进入分离胶后,由于胶中pH的增加,呈碱性,甘氨酸大量解离,泳动速率增加,直接紧随氯离子之后,同时由于分离胶孔径的缩小,在电场的作用下,蛋白分子根据其固有的带电性和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所以,pH对整个反应体系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实验中在排除其他因素之后仍不能很好解决问题的情况,应首要考虑该因素。 2. 样品如何处理? 根据样品分离目的不同,主要有三种处理方法:还原SDS处理、非还原SDS处理、带有烷基化作用的还原SDS处理。 1)还原SDS处理:在上样buffer中加入SDS和DTT(或Beta巯基乙醇)后,蛋白质构象被解离,电荷被中和,形成SDS与蛋白相结合的分子,在电泳中,只根据分子量来分离。一般电泳均按这种方式处理,样品稀释适当浓度,加入上样Buffer,离心,沸水煮5min,再离心加样。 2)带有烷基化作用的还原SDS处理:碘乙酸胺的烷基化作用可以很好的并经久牢固的保护SH基团,得到较窄的谱带;另碘乙酸胺可捕集过量的DTT,而防止银染时的纹理现象。100μl样品缓冲液中10μl 20%的碘乙酸胺,并在室温保温30min。 3)非还原SDS处理:生理体液、血清、尿素等样品,一般只用1%SDS沸水中煮3min,未加还原剂,因而蛋白折叠未被破坏,不可作为测定分子量来使用。 3. SDS-PAGE电泳凝胶中各主要成分的作用? 聚丙烯酰胺的作用:丙烯酰胺与为蛋白质电泳提供载体,其凝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泳成功与否,与促凝剂及环境密切相关; 制胶缓冲液:浓缩胶选择pH6.7,分离胶选择pH8.9,选择tris-HCL系统, TEMED与AP:AP提供自由基,TEMED是催化剂,催化自由基引起的聚合反应进行;

SDS-PAGE电泳标准操作流程

SDS-PAG电泳标准操作规程(网上) 3. 程序: 端平齐。放于制胶架上夹紧,下端紧贴密封条。 3.1.2分离胶的配置 3.122 灌胶混匀后用移液枪将凝胶溶液沿玻棒小心注入到长、短玻璃板间的狭缝内(胶高度距样品模板 梳齿下缘约1cm)。 3.1 . 2.3液封在凝胶表面沿短玻板边缘轻轻加一层水以隔绝空气,使胶面平整。静置约30min观察胶面 变化,当看到水与凝固的胶面有折射率不同的界限时,表明胶已完全凝固,倒掉上层水,并用滤纸 吸干残留的水液。 3.1.3浓缩胶的配置 混匀后用移液枪将凝胶溶液注入到长、短玻璃板间的狭缝内(分离胶上方),轻轻加入样品模板梳,小心避免气泡的出现。约30分钟,聚合完全。 3.2.1安装电泳槽将制备好的凝胶板取下,小心拔下梳子。两块10%勺凝胶板分别插到U形橡胶框的两边凹 形槽中,可往上提起使凝胶板紧贴橡胶。将装好玻璃板的胶模框平放在仰放的贮槽框上,其下缘与 贮槽框下缘对齐,放入电泳槽内。倒入1X tris-gly 电泳缓冲液。 3.2.2 样品处理对于蛋白样品直接取80 pl的样品,依次加上20Q 5x buffer (加了B-巯基乙醇),混匀。 对于菌体或组织等固体样品,取少量样品加100ul 2x buffer (加了B-巯基乙醇)煮沸10分钟。 3.2.3 加样用移液枪取处理过的样品溶液10 p l,小心地依次加入到各凝胶凹形样品槽内,marker加 入到其中一个槽内,为区别两块板,marker可加在不同的孔槽中。 3.2.4电泳将电泳槽放置电泳仪上,接通电源,正负极对好。电压调至约150v保持恒压。待溴酚蓝标记移 动到凝胶底部时,关电源,把电泳缓冲液倒回瓶中。 3.2.5剥离胶把电泳槽取出,两块板拿下来,用刮片从长短玻片中间翘起,再把浓缩胶刮掉,取下。 3.3. 染色放于加有R250染色液的染色皿中,染液漫过胶即可,置于摇床上,转速约为45r/min,时间约1小时, 完成后染液倒掉并用水洗掉染液。 3.4. 脱色取出染色过的胶放于加有脱色液的染缸里,脱色液漫过胶即可,置于摇床上,转速约为45r/min,时间 约1小时,本底色脱净,条带清晰可见即可,完成后倒掉脱色液。 3.5. 拍照将脱色后的胶置于透明文件夹中,把胶上面的气泡赶出(用前也可用酒精棉球擦干净文件夹),放到 扫描仪上,拍照。 4. 注意事项 4.1 根据目的蛋白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胶片浓度。一般为100KD-50KD选用10%交;50KD-30KD选用12%胶; 30KD-10KD选用15%交。4.2 要根据样品浓度来加样品溶解液。每加一个样品后换一支吸头或清洗吸头后再点另一个样品。4.3 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胶时,倒胶后常漏出胶液,那是因为二块玻璃板与塑料条之间没封紧,留有空隙,所以这步要特别留心操作.4.4 电泳完毕撬板取凝胶时要小心细致不能把胶弄破。 4.5 电泳缓冲液可重复利用,如果胶上出现不正常痕迹,就要及时更换新液。 4.6 分离胶高度控制得当,确保 有大约1cm左右的浓缩胶空间。过长或过短均不能得到理想的电泳结果。 4.7 电泳染色液注意进行回收再利用, 一般可重复使用2-3次。4.8 AP和TEMED是催化剂,加入的量要合适,过少则凝胶聚合很慢甚至不聚合,过多则聚合过

SDS-PAGE分离胶配方表-及其原理

SDS-PAGE电泳原理: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简称Acr) 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 酰胺(简称Bis)在催化剂作用下,聚合交联而成的具有网状立体结构的凝胶,并以此为支持物进行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根据不同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的差异及分子大小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迁移率将蛋白质分离成若干条区带,如果分离纯化的样品中只含有同一种蛋白质,蛋白质样品电泳后,就应只分离出一条区带。 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打断蛋白质的氢键和疏水键,并按一定的比例和蛋白质分子结合成复合物,使蛋白质带负电荷的量远远超过其本身原有的电荷,掩盖了各种蛋白分子间天然的电荷差异。因此,各种蛋白质-SDS 复合物在电泳时的迁移率,不再受原有电荷和分子形状的影响,而只是棒长的函数。这种电泳方法称为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称SDS—PAGE)。由于SDS-PAGE 可设法将电泳时蛋白质电荷差异这一因素除去或减小到可以略而不计的程度,因此常用来鉴定蛋白质分离样品的纯化程度,如果被鉴定的蛋白质样品很纯,只含有一种具三级结构的蛋白质或含有相同分子量亚基的具四级结构的蛋白质,那么SDS—PAGE 后,就只出现一条蛋白质区带。 TEMED:通过催化过硫酸铵形成自由基而加速丙烯酰胺与双丙烯酰胺的聚合。 过硫酸铵(AP):提供驱动丙烯酰胺与双丙烯酰胺所必须的自由基。 SDS—PAGE 可分为圆盘状和垂直板状、连续系统和不连续系统。本实验采用垂直板状不连续系统。所谓“不连续”是指电泳体系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缓冲液、pH 和凝胶孔径等所组成。 1.蛋白样品浓缩效应 在不连续电泳系统中,含有上、下槽缓冲液(Tris—Gly,pH8.3)、浓缩胶缓 冲液(Tris—HCl,pH6.8)、分离胶缓冲液(Tris—HCl,pH8.8),两种凝胶的浓度(即孔径)也不相同。在这种条件下,缓冲系统中的HCl 几乎全部解离成Cl-,两槽中的Gly (pI=6.0,pK a=9.7)只有很少部分解离成Gly 的负离子,而酸性蛋白质也可解离出负离子。这些离子在电泳时都向正极移动。C1—速度最快(先导离子),其次为蛋白质,Gly 负离子最慢(尾随离子)。由于C1—很快超过蛋白离子,因此在其后面形成一个电导较低、电位梯度较陡的区域,该区电位梯度最高,这是在电泳过程中形成的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导致蛋白质和Gly 离子加快移动,结 果使蛋白质在进入分离胶之前,快、慢离子之间浓缩成一薄层,有利于提高电泳的分辨率。 2.分子筛效应 蛋白质离子进入分离胶后,条件有很大变化。由于其pH 升高(电泳进行时 常超过9.0),使Gly 解 离成负离子的效应增加;同时因凝胶的浓度升高,蛋白质的泳动受到影响,迁移率急剧下降。此两项变化,使Gly 的移动超过蛋白质,上述的高电压梯度不复 存在,蛋白质便在一个较均一的pH 和电压梯度环境中,按其分子的大小移动。分离胶的孔径有一定的大小,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来说,通过时受到的阻滞程度不同,即使净电荷相等的颗粒,也会由于这种分子筛的效应,把不同大小的蛋白质相互分开。

(完整版)SDS-PAGE蛋白电泳方法

SDS-PAGE 一. 实验原理 SDS 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蛋白质溶液里加入 SDS 和巯基乙醇后,巯基乙醇能使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还原, SDS 能使蛋白质的氢键、疏水键打开并结合到蛋白质分子上,形成蛋白质-SDS 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SDS 与大多数蛋白质的结合比例为 1.4:1。由于十二烷基磺酸根带负电,使各种蛋白质的SDS-复合物都带上相同密度的负电荷,它的量大大超过了蛋白质原有的电荷量,因而掩盖了不同种类蛋白质间原有的电荷差别。SDS与蛋白质结合后,还引起了蛋白质构象的改变。蛋白质-SDS复合物的流体力学和光学性质表明,它们在水溶液中的形状,近似于雪茄烟形的长椭圆棒,不同蛋白质的 SDS 复合物的短轴长度都一样,约为 1.8nm ,而长轴则随蛋白质的 Mr 成正比的变化。基于上述原因,蛋白质-SDS 复合物在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不再受蛋白质原有电荷和形状的影响,而只与椭圆棒的长度有关,也就是蛋白质 Mr 的函数。 二. 试剂器材 30%凝胶贮液(100mL):称取试剂Acr 29.2g和Bis 0.8g置于100mL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约60mL双蒸水,充分搅拌溶解后加双蒸水定容至100mL,置于棕色瓶内4℃贮存,每过1-2个月应重新配制; 注意:丙稀酰胺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并可通过皮肤吸收,其作用有积累性,配制时应戴手套和口罩等。 分离胶缓冲液(1.5 mol/L Tris-HCl,pH 8.8,100mL):称取Tris 18.2g 溶于约80mL 双蒸水,用6mol/L的HCl 调整pH值至8.8,加双蒸水定容到100mL,4℃ 贮存;堆积胶缓冲液(0.5 M Tris-HCl,pH 6.8,100mL):称取Tris 6.0g溶于约80mL双蒸水,用1mol/L的HCl 调整pH值至6.8,加双蒸水定容到100mL,4℃ 贮存;

SDS-PAGE电泳注意事项

SDS是阴离子去污剂,作为变性剂和助溶试剂,它能断裂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使分子去折叠,破坏蛋白分子的二、三级结构。 强还原剂如巯基乙醇,二硫苏糖醇能使半胱氨酸残基间的二硫键断裂。 在样品和凝胶中加入还原剂和SDS后,分子被解聚成多肽链,解聚后的氨基酸侧链和SDS 结合成蛋白- SDS胶束,所带的负电荷大大超过了蛋白原有的电荷量,这样就消除了不同分子间的电荷差异和结构差异。 浓缩胶的作用是有堆积作用,凝胶浓度较小,孔径较大,把较稀的样品加在浓缩胶上,经过大孔径凝胶的迁移作用而被浓缩至一个狭窄的区带。 聚丙烯酰胺凝胶由单体丙烯酰胺和甲叉双丙烯酰胺聚合而成,催化聚合的常用方法有两种:化学聚合法和光聚合法。化学聚合以过硫酸铵(AP)为催化剂,以四甲基乙二胺(TEMED)为加速剂。 不连续体系由电极缓冲液、浓缩胶及分离胶所组成。浓缩胶是由AP催化聚合而成的大孔胶,凝胶缓冲液为pH6.7的Tris-HCl。分离胶是由AP催化聚合而成的小孔胶,凝胶缓冲液为pH8.9 Tris-HCl。电极缓冲液是pH8.3 Tris-甘氨酸缓冲液。2种孔径的凝胶、2种缓冲体系、3种pH值使不连续体系形成了凝胶孔径、pH值、缓冲液离子成分的不连续性,这是样品浓缩的主要因素。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经常应用于提纯过程中纯度的检测,纯化的蛋白质通常在SDS 电泳上应只有一条带,但如果蛋白质是由不同的亚基组成的,它在电泳中可能会形成分别对应于各个亚基的几条带。 注意问题 1.样品处理 上样缓冲液的作用:形成SDS-蛋白复合物,使其带负电;SDS和巯基乙醇使蛋白质解离,综上两点为了在电泳中,只根据分子量来分离。 SDS作用:去蛋白质电荷、解离蛋白质之间的氢键、取消蛋白分子内的疏水作用、去多肽折叠,还有助溶剂的作用。 2. SDS-PAGE电泳凝胶中各主要成分的作用 (1)浓缩与分离胶凝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泳成功与否,与促凝剂及环境密切相关。 3. 提高SDS-PAGE电泳分辨率的途径 待凝胶在室温凝固后,可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使用。忌即配即用或4度冰箱放置,前者易导致凝固不充分,后者可导致SDS结晶。一般凝胶可在室温下保存4天,SDS可水解聚丙烯酰胺。 4. .“微笑”(两边翘起中间凹下)形带原因 主要是由于凝胶的中间部分凝固不均匀所致,多出现于较厚的凝胶中。 处理办法:待其充分凝固再作后续实验。 5. “皱眉”(两边向下中间鼓起)形带原因 主要出现在蛋白质垂直电泳槽中,一般是两板之间的底部间隙气泡未排除干净。 处理办法:可在两板间加入适量缓冲液,以排除气泡。 6. 带出现拖尾现象 主要是样品融解效果不佳或分离胶浓度过大引起的。 处理办法:加样前离心;选择适当的样品缓冲液,加适量样品促溶剂;电泳缓冲液时间过长,重新配制;降低凝胶浓度。 7. 带出现纹理现象 主要是样品不溶性颗粒引起的。

SDS-PAGE电泳实验步骤

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 一、实验目的 学习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一定的pH条件下解离而带电荷。当溶液的pH大于蛋白质的等电点(pI)时,蛋白质本身带负电,在电场中将向正极移动;当溶液的pH小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蛋白质带正电,在电场中将向负极移动;蛋白质在特定电场中移动的速度取决于其本身所带的净电荷的多少、蛋白质颗粒的大小和分子形状、电场强度等。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一定量的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聚合而成的三维网状孔结构。本实验采用不连续凝胶系统,调整双丙烯酰胺用量的多少,可制成不同孔径的两层凝胶;这样,当含有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溶液通过这两层凝胶时,受阻滞的程度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迁移率。由于上层胶的孔径较大,不同大小的蛋白质分子在通过大孔胶时,受到的阻滞基本相同,因此以相同的速率移动;当进入小孔胶时,分子量大的蛋白质移动速度减慢,因而在两层凝胶的界面处,样品被压缩成很窄的区带。这就是常说的浓缩效应和分子筛效应。同时,在制备上层胶(浓缩胶)和下层胶(分离胶)时,采用两种缓冲体系;上层胶pH=6.7—6.8,下层胶pH=8.9;Tris —HCI缓冲液中的Tris用于维持溶液的电中性及pH,是缓冲配对离子;CI-是前导离子。在pH6.8时,缓冲液中的Gly-为尾随离子,而在pH=8.9时,Gly的解离度增加;这样浓缩胶和分离胶之间pH的不连续性,控制了慢离子的解离度,进而达到控制其有效迁移率之目的。不同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等电点,在进入分离胶后,各种蛋白质由于所带的静电荷不同,而有不同的迁移率。由于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存在的浓缩效应,分子筛效应及电荷效应,使不同的蛋白质在同一电场中达到有效的分离。 如果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由于SDS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且这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使蛋白质变性,特别是在强还原剂如巯基乙醇存在下,蛋白质分子内的二硫键被还原,肽链完全伸展,使蛋白质分子与SDS充分结合,形成带负电性的蛋白质—SDS复合物;此时,蛋白质分子上所带的负电荷量远远超过蛋白质分子原有的电荷量,掩盖了不同蛋白质间所带电荷上的差异。蛋白质分子量愈小,在电场中移动得愈快;反之,愈慢。蛋白质的分子量与电泳迁移率之间的关系是: M r =K(10-b·m) logM r =LogK—b·R m , 式中M r ——蛋白质的分子量; logK——截距; b——斜率; R m ——相对迁移率。 实验证明,蛋白质分子量在15,000—200,000的范围内,电泳迁移率与分子量

SDS-PAGE电泳的基本原理及浓缩胶浓缩样品的原理

SDS-PAGE电泳的基本原理及浓缩胶浓缩样品的原理 SDS-PAGE(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目前最常用的分离蛋白质的电泳技术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中引进SDS,SDS能断裂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破坏蛋白质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强还原剂能使半胱氨酸之间的二硫键断裂,蛋白质在一定浓度的含有强还原剂的SDS溶液中,与SDS分子按比例结合,形成带负电荷的SDS-蛋白质复合物,这种复合物由于结合大量的SDS,使蛋白质丧失了原有的电荷状态形成仅保持原有分子大小为特征的负离子团块,从而降低或消除了各种蛋白质分子之间天然的电荷差异,由于SDS与蛋白质的结合是按重量成比例的,因此在进行电泳时,蛋白质分子的迁移速度取决于分子大小。当分子量在15KD到200KD之间时,蛋白质的迁移率和分子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符合下式:logMW=K-bX,式中:MW为分子量,X为迁移率,k、b均为常数,若将已知分子量的标准蛋白质的迁移率对分子量对数作图,可获得一条标准曲线,未知蛋白质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电泳,根据它的电泳迁移率即可在标准曲线上求得分子量。 SDS-PAGE电泳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①溶液中SDS单体的浓度 SDS在水溶液中是以单体和SDS-多肽胶束的混合形式存在,能与蛋白质分子结合的是单体。为了保证蛋白质

与SDS的充分结合,它们的重量比应该为1∶4或1∶3。②样品缓冲液的离子强度因为SDS结合到蛋白质上的量仅仅取决于平衡时SDS单体的浓度,不是总浓度,而只有在低离子强度的溶液中,SDS 单体才具有较高的平衡浓度。所以,SDS电泳的样品缓冲液离子强度较低,常为10-100 mM。③二硫键是否完全被还原只有二硫键被完全还原以后,蛋白质分子才能被解聚,SDS才能定量地结合到亚基上从而给出相对迁移率和分子质量对数的线性关系。Sample buffer 中的β-巯基乙醇的浓度常为4-5%,二硫苏糖醇的浓度常为2-3%。前者有挥发性,最好使用前加入。 SDS-PAGE缓冲液系统的选择,Tris-Glycine、Tris-Tricine、Tris-硼酸盐或者其他? 一般来说,在被分析的蛋白质稳定的pH范围,凡是不与SDS发生相互作用的缓冲液都可以使用,但缓冲液的选择对蛋白带的分离和电泳的速度是非常关键的。Tris-甘氨酸系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缓冲系统。Tris-甘氨酸系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缓冲系统。如果要测定糖蛋白的分子量,最好采用Tris-硼酸盐缓冲系统,对于分子质量小于15 kDa的蛋白样品,可以使用SDS-尿素系统,也可以采用Tris-tricine缓冲系统。 积层胶(或称浓缩胶)的作用原理?

SDS-PAGE电泳操作规范

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 一简介 作用原理:聚丙烯酰胺凝胶为网状结构,具有分子筛效应。它有两种形式: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在电泳的过程中,蛋白质能够保持完整状态,并依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蛋白质的形状及其所附带的电荷量而逐渐呈梯度分开。而SDS-PAGE仅根据蛋白质亚基分子量的不同就可以分开蛋白质。该技术最初由shapiro 于1967年建立,他们发现在样品介质和丙烯酰胺凝胶中加入离子去污剂和强还原剂(SDS即十二烷基磺酸钠)后,蛋白质亚基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亚基分子量的大小(可以忽略电荷因素)。 二作用 SDS是阴离子去污剂,作为变性剂和助溶试剂,它能断裂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使分子去折叠,破坏蛋白分子的二、三级结构。而强还原剂如巯基乙醇,二硫苏糖醇(DTT)能使半胱氨酸残基间的二硫键断裂。在样品和凝胶中加入还原剂和SDS后,分子被解聚成多肽链,解聚后的氨基酸侧链和SDS结合成蛋白- SDS胶束,所带的负电荷大大超过了蛋白原有的电荷量,这样就消除了不同分子间的电荷差异和结构差异。SDS-PAGE一般采用的是不连续缓冲系统,与连续缓冲系统相比,能够有较高的分辨率。浓缩胶的作用是有堆积作用,凝胶浓度较小,孔径较大,把较稀的样品加在浓缩胶上,经过大孔径凝胶的迁移作用而被浓缩至一个狭窄的区带。当样品液和浓缩胶选

TRIS/HCl缓冲液,电极液选TRIS/甘氨酸。电泳开始后,HCl解离成氯离子,甘氨酸解离出少量的甘氨酸根离子。蛋白质带负电荷,因此一起向正极移动,其中氯离子最快,甘氨酸根离子最慢,蛋白居中。电泳开始时氯离子泳动率最大,超过蛋白,因此在后面形成低电导区,而电场强度与低电导区成反比,因而产生较高的电场强度,使蛋白和甘氨酸根离子迅速移动,形成以稳定的界面,使蛋白聚集在移动界面附近,浓缩成一中间层。此鉴定方法中,蛋白质的迁移率主要取决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而与所带电荷和分子形状无关。 三电泳过程 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电泳时,它的迁移率取决于它所带净电荷以及分子的大小和形状等因素。如果加入一种试剂使电荷因素消除,那电泳迁移率就取决于分子的大小,就可以用电泳技术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1967年,Shapiro等发现阴离子去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具有这种作用。当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足够量SDS和巯基乙醇,可使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还原。由于十二烷基硫酸根带负电,使各种蛋白质—SDS复合物都带上相同密度的负电荷,它的量大大超过了蛋白质分子原的电荷量,因而掩盖了不同种蛋白质间原有的电荷差别,SDS与蛋白质结合后,还可引起构象改变,蛋白质—SDS复合物形成近似“雪茄烟”形的长椭圆棒,不同蛋白质的SDS复合物的短轴长度都一样,约为18A(1A=10的负十次方米),这样的蛋白质—SDS复合物,在凝胶中的迁移率,不再受蛋白质原的电荷和形状的影响,而取决于分子量的大小由于蛋白质-SDS复合物在单位长度上

SDS-PAGE电泳注意事项

SDS-PAGE电泳的操作规程 一、样品处理 取适量体积的样品溶液(样品含约为0.5-5ug),加入5×样品缓冲液,用振荡器混匀,于95℃水浴中煮5分钟,并于离心机中12000r/min离心5分钟待上样用,煮完后室温冷却。非还原不用煮。 二、配制凝胶溶液和灌胶 A、预先计算好所需浓度胶的体积及配胶所需要的各种试剂的体积,按这些数据依次加 入试剂并混匀,然后灌入预先装好并且用双蒸水试漏过的板层中(先是分离胶), 在胶的上面加一小层水饱和的异丁醇,置于平整的桌面让其自然凝固。 B、待分离胶凝固后(以胶与异丁醇界面有折射为准),到掉上层的异丁醇,用双蒸水 冲洗三次并用吸水纸吸干。然后灌入预定浓度的、按步骤A配制的浓缩胶,插入加 样梳(注意赶走气泡),平置于水平桌面,自然凝固。 C、待凝固后,放置1小时使胶充分交联凝固。 三、电泳 1、拔掉梳子,用双蒸水冲洗加样孔,去除杂质及未凝固的胶溶液,然后装好电泳装置, 加入电泳缓冲液(如阴阳极缓冲液不同,需要分别加入相应的缓冲液,另外,阴阳极电泳缓冲液不要混在一起) 2、用20ul的微量加样枪上样。 3、电泳开始时,恒压模式下用80V的电压电泳,待指示剂溴酚蓝进入分离胶时,把 电压提高到130-150V左右,直到溴酚蓝快走出分离胶时,终止电泳,切断电源,拆下凝胶分别切下上、下角标记胶的方向及区别是哪一块胶。 4、清洗胶架、玻璃及其他附件。 四、染色、脱色及结果的分析与保存 1、把剥下的胶浸入染色液中,放在脱色摇床上摇1小时。 2、取出凝胶块,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然后置于脱色液中脱色,摇荡脱色直到底色基本 脱完。 3、脱完色的胶用凝胶成像系统照相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SDS-PAGE电泳的基础原理和试验步骤

SDS-PAGE电泳的基础原理和实验步骤 概述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简称SDS-PAGE)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最常用的一种蛋白表达分析技术。此项技术的原理,是根据检体中蛋白质分子量大小的不同,使其在电泳胶中分离。在大肠杆菌表达纯化外源蛋白的实验中,SDS-PAGE更是必不可少的操作,其通常用于检测蛋白的表达情况(表达量,表达分布),以及分析目的蛋白的纯度等。 SDS-PAGE作用机理 蛋白中含有很多的氨基(+)和羧基(-),不同的蛋白在不同的pH值下表现出不同的电荷,为了使蛋白在电泳中的迁移率只与分子量有关,我们在上样前,通常会进行一些处理(上样缓冲液)。即在样品中加入含有SDS和β-巯基乙醇的上缓冲液。SDS即十二烷基磺酸钠(CH3-(CH2)10-CH2OSO3-Na+),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它可以断开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破坏蛋白质分子的二级和三级结构;β-巯基乙醇是强还原剂,它可以断开半胱氨酸残基之间的二硫键。电泳样品加入样品处理液后,经过高温处理,其目的是将SDS与蛋白质充分结合,以使蛋白质完全变性和解聚,并形成棒状结构同时使整个蛋白带上负电荷;另外样品处理液中通常还加入溴酚蓝染料,用于监控整个电泳过程;另外样品处理液中还加入适量的蔗糖或甘油以增大溶液密度,使加样时样品溶液可以快速沉入样品凹槽底部。当样品上样并接通两极间电流后(电泳槽的上方为负极,下方为正极),在凝胶中形成移动界面并带动凝胶中所含SDS负电荷的多肽复合物向正极推进。样品首先通过高度多孔性的浓缩胶,使样品中所含SDS多肽复合物在分离胶表面聚集成一条很薄的区带(或称积层)。 电泳启动时,蛋白样品处于pH6.8的上层,pH8.8的分离胶层在下层,上槽为负极,下槽为正极。出现了pH 不连续和胶孔径大小不连续:启动时Clˉ解离度大,Proˉ解离度居中,甘aaCOOˉ解离度小,迁移顺序为(pH6.8)Clˉ>Proˉ>—COOˉ。在Clˉ与Proˉ之间和Proˉ与—COOˉ之间都将出现低离子区,同时也出现高电势,高电势迫使Proˉ向Clˉ迁移,—COOˉ向Proˉ迁移。如:一个Clˉ领路,—COOˉ推动,蛋白在中间,这样就起到浓缩的作用了。在浓缩胶运动中,由于胶联度小,孔径大,Proˉ受阻小,因此不同的蛋白质就浓缩到分离胶之上成层,起浓缩效应,使全部蛋白质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当蛋白质进入分离胶时,此时Proˉ,Clˉ,甘aa离子在pH8.8的溶液中,Clˉ完全电离而很快到达正极,甘aa电离度加大很快跃过蛋白质,而到达正极,只有蛋白质分子在分离

SDS-PAGE电泳实验步骤

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 一.实验目的 学习SDS-聚丙烯跌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一定的pH条件下解离而带电荷。当溶液的pH大于蛋白质的等电点(pl)时,蛋白质本身带负电,在电场中将向正极移动;当溶液的pH小于蛋白质的等电点吋,蛋白质带正电,在电场中将向负极移动;蛋白质在特定电场中移动的速度取决于其本身所带的净电荷的多少.蛋白质颗粒的大小和分子形状、电场强度等。 聚丙烯酰胺礙胶是由一定量的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聚合而成的三维网状孔结构。本实验釆用不连续凝胶系统,调整双丙烯酰胺用量的多少,可制成不同孔径的两层凝胶;这样,当含有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溶液通过这两层凝胶时,受阻滞的程度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迁移率。由于上层胶的孔径较大,不同大小的蛋白质分子在通过大孔胶时,受到的阻滞基本相同,因此以相同的速率移动;当进入小孔胶时,分子董大的蛋白质移动速度减慢,因而在两层凝胶的界面处,样品被压缩成很窄的区带。这就是常说的浓缩效应和分子筛效应。同时,在制备上层胶(浓缩胶)和下层胶(分离胶)时,釆用两种缓冲体系;上层胶pH二一,下层胶pH=; Tris—HCI缓冲液中的Tris 用于维持溶液的电中性及pH,是缓冲配对离子:Cl-是前导离子。在时,缓冲液中的Gly为尾随离子,而在卩日=吋,Gly的解离度增加:这样浓缩胶和分离胶之间pH的不连续性,控制了慢离子的解离度,进而达到控制其有效迁移率之目的。不同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等电点,在进入分离胶后,各种蛋白质由于所带的静电荷不同,而有不同的迁移率。由于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存在的浓缩效应,分子拜效应及电荷效应,使不同的蛋白质在同一电场中达到有效的分离。 A B 如果在聚丙烯酰胺;疑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由于SDS带有大董的负电荷,且这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使蛋白质变性,特别是在强还原剂如疏基乙醇存在下,蛋白质分子內的二硫键被还原,肽链完全伸展,使蛋白质分子与SDS充分结合,形成带负电性的蛋白质一SDS复合物:此时,蛋白质分子上所带的负电荷董远远超过蛋白质分子原有的电荷量,掩盖了不同蛋白质间所带电荷上的差异。蛋白质分子量愈小,在电场中移动得愈快;反之,愈慢。蛋白质的分子董与电泳迁移率之间的关系是: M产K(10") logM r=LogK—b ? R n, 式中M, 一一蛋白质的分子量; logK——截距: b 斜率: R.——相对迁移率。 实验证明,蛋白质分子量在15,000—200,000的范国内,电泳迁移率与分子量的对数之间呈线性关系。蛋白质的相对迁移率心=蛋白质样品的迁移距离/染料(涣酚蓝)迁移距离。这样,在同一电场中进行电泳,把标准蛋白质的相对迁移率与相应的蛋白质分子董对数作图,由未知蛋白的相对迁移率可从标准曲线上求出它的分子量。 SDS-聚丙烯脱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具有简便、快速、t 复性好的优点,是目祈一般实验室常用的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方法。 三、试剂及主要器材

SDSPAGE蛋白电泳手册

蛋白电泳手册 SDS-PAGE及Westernblot 蛋白电泳 蛋白质的电泳分离是重要的生物化学分离纯化技术之一,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根据所采用的支持物不同,有琼脂糖凝胶电泳,淀粉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其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由于无电渗作用,样品用量少(1-100μg),分辨率高,凝胶机械强度大,重复性好以及可以通过调节单体浓度或单体与交联剂的比例而得到孔径不同的凝胶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的应用。 PAGE原理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简称Acr)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简称Bis)在催化剂作用下,聚合交联而成的具有网状立体结构的凝胶,并以此为支持物进行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可根据不同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的差异及分子大小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迁移率将蛋白质分离成若干条区带。 SDS-PAGE原理 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打断蛋白质的氢键和疏水键,并按一定的比例和蛋白质分子结合成复合物,使蛋白质带负电荷的量远远超过其本身原有的电荷,掩盖了各种蛋白分子间天然的电荷差异。因此,各种蛋白质-SDS复合物在电泳时的迁移率,不再受原有电荷和分子形状的影响,而只是棒长的函数。这种电泳方法称为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称SDS—PAGE)。实验使用过程中,还加入DTT或者***,以打开蛋白间的二硫键,破坏蛋白质的四级结构。SDS—PAGE最常采用垂直板不连续系统(分离胶与浓缩胶)。

索引 蛋白电泳(SDS-PAGE)…………………… 电泳试剂总表……………………………………………………制胶……………………………… 上样及电泳…………………… 染色 蛋白提取 蛋白定量 Bradford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使用说明 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使用说明 Lowry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使用说明 蛋白分子量标准(图) 考马斯蛋白胶快速染色液 Westernblot WesternblottingDAB检测试剂盒 WesternblottingECL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

SDS-PAGE电泳试剂配制

SDS-PAGE电泳试剂 1) 30%储备胶溶液:丙烯酰胺(Acr)29.0g,亚甲基双丙烯酰(Bis)1.0g,混匀后加ddH2O,37O C溶解,定容至100 mL,棕色瓶存于4O C; 2) 1.5M Tris-HCl(pH 8.8):Tris 18.17g加ddH2O溶解,浓盐酸调pH至8.0,定容至100mL; 3) 1M Tris-HCl(pH 6.8):Tris 12.11g加ddH2O溶解,浓盐酸调pH至6.8,定容至100 mL; 4) 4?分离胶缓冲液:0.4gSDS溶于1.5M Tris-HCl(pH 8.8),定容至100mL; 5) 4?浓缩胶缓冲液:0.4gSDS溶于1M Tris-HCl(pH 6.8),定容至100mL; 6) 10?电泳缓冲液(pH 8.3):Tris 3.029g,甘氨酸14.415g,SDS 1g加ddH2O溶解,定容至100mL; 7) 10%过硫酸铵(Aps,现配):1g AP加ddH2O至10mL; 8) 2?SDS电泳上样缓冲液:1M Tris-HCl(pH 6.8)2.5mL,β-巯基乙醇1.0mL,SDS 0.6g,甘油2.0 mL,0.1%溴酚兰 1.0 mL,ddH2O 3.5mL; 9) 考马斯亮兰染色液:考马斯亮兰R2501.25g,甲醇225 mL,冰醋酸50 mL,ddH2O 225mL; 10) 脱色液: 甲醇、冰醋酸、ddH2O以2∶1∶7配制而成; 11) 分离胶(12.5%): ddH2O 4mL,30%储备胶5 mL, 4?分离胶缓冲液3mL, 10% Aps 0.1mL(现配),TEMED(N,N,N’,N’-四甲基乙二胺)10μL; 12) 浓缩胶(5%):ddH2O 2.65mL,30%储备胶0.85mL,4?浓缩胶缓冲液1.25mL, 10%Aps 50μL,TEMED 5μL。 Tricine(三羟甲基氨基甘氨酸)- SDS - PAGE蛋白质电泳 1 Tricine - SDS - PAGE蛋白质电泳溶液准备

SDS-PAGE电泳常见问题

SDS-PAGE电泳问题总结 蛋白质条带为什么走到下面逐渐变宽发散? 回答:多数情况是因为小分子在胶里的运动不规律,这种情况常发生在高浓度胶或凝固不一致的胶里,你可以加大阴极的缓冲液浓度,可能会有点改善 胶凝的快慢不在于TEMED多少,在于APS的量,APS提供自由基,TEMED帮助自由基作用, 是催化剂,对凝固速度影响不是太大,可以试试加大APS的量 丙烯酰胺在凝胶中的百分比分离胶的分辨范围 15 % 15~45 kDa 12.5% 15~60 kDa 10 % 18~75 kDa 7.5% 30~120kDa 5 % 60~212kDa 来源于《蛋白质技术手册》汪家政 每种浓度的变性胶的分离范围不是指能跑出哪个范围分子量的蛋白质,而是指在这个区 间内,蛋白质迁移率基本和分子量成正比,也就是线性关系,为了数据的可靠性,大家 尽量根据这个来选择自己配胶的浓度。 下层也就是阳极缓冲液的作用当然是导电,用普通TRIS缓冲液做阳极缓冲液,一样跑得好,阴极就不一样了,需要提供离子强度和SDS环境,而在电泳过程中,阴极缓冲液的一些离子损失,而且与样品接触,不适合再次使用
至于有些时候跑太大浓度的胶,因 为药品,BUFFER配制过程的一些问题,导致会出现蛋白带无法电泳到分离胶的最下方,胶跑得难看情况比较多,一般来说,15%的胶已经能够跑出大约15KDa左右的蛋白,对于普通 SDS-PAGE已经几乎到了极限,还跑不出来的MARK带,就不必去追究商品的问题了 SDS-PAGE胶的凝结速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凝结速度越来越快,温度降低则反之。所以,夏天时胶凝结的比较快,而冬天脚的凝结速度则变慢,甚至不能凝结,解决此类问题较可行的方法是:冬天在原配方的基础上加倍过硫酸铵和TEMED的使用量,可很好的解决胶凝结速度过慢的问题。 做SDS-PAGE的时候,除了蛋白量上样一致,最好体积也一致,这样跑出来的胶各个泳道之间的band能做到一样宽,方便后面的比较,特别是WB。做法就是拿1X的上样缓冲补全要加的样做到体积一致,否则跑出来会有的宽有的窄,特别是上样体积相差较大的 加入染色液后,先放入微波炉里加热5-10秒,使染色液微热即可(千万不要加热太久, 否则冰醋酸就挥发了)。然后放水平摇床上摇20分钟,最多半小时就染好了。脱色也很 简单,不用脱色液,直接用去离子水,放微波炉里煮沸5分钟左右,然后将水倒掉,再换上新的去离子水煮,这样反复几次,就可以了。效果可能比正常的脱色稍差一点点,不 如那样清楚,只要电泳时比平时多上1/5的样品就可以了,关键是这样省时省材料(用不

SDS-PAGE 蛋白电泳分析

实验二SDS-PAGE 蛋白电泳分析 一、目的 掌握SDS-PAGE 电泳原理与方法 二、电泳原理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简称Acr) 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简称Bis)在催化剂作用下,聚合交联而成的具有网状立体结构的凝胶,并以此为支持物进行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根据不同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的差异及分子大小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迁移率将蛋白质分离成若干条带,如果分离纯化的样品中只含有同一种蛋白质,蛋白质样品电泳后,就应只分离出一条区带。 SDS 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打断蛋白质的氢键和疏水键,并按一定的比例和蛋白质分子结合成复合物,使蛋白质带负电荷的量远远超过其本身原有的电荷,掩盖了各种蛋白分子间天然的电荷差异。因此,各种蛋白质-SDS 复合物在电泳时的迁移率,不再受原有电荷和分子形状的影响,而只是棒长的函数。这种电泳方法称为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称SDS—PAGE)。由于SDS-PAGE 可设法将电泳时蛋白质电荷差异这一因素除去或减小到可以略而不计的程度,因此常用来鉴定蛋白质分离样品的纯化程度,如果被鉴定的蛋白质样品很纯,只含有一种具三级结构的蛋白质或含有相同分子量亚基的具四级结构的蛋白质,那么SDS—PAGE 后,就只出现一条蛋白质区带。 三、试剂配制 1.30% 丙烯酰胺:将29g 丙烯酰胺和1g N,N’-亚甲双丙烯酰胺溶于总体积为60ml 的水中。加热至37℃溶解之,补加水至终体积为100ml。用过滤器(0.45μm 孔径)过滤除菌,查证该溶液的pH值应不大于7.0,置棕色瓶中保存于室温(丙烯酰胺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并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其作用具累积性。称量丙烯酰胺和亚甲双丙烯酰胺时应戴手套和面具。可认为聚丙烯酰胺无毒,但也应谨慎操作,因为它还可能会含有少量未聚合材料)。2.1M Tris-Cl: 称取12.191g Tris 碱溶于80ml 蒸馏水中,用浓HCl 调到所需pH 值,定容至100ml。 1.5M:Tris 碱18.15g 去离子水80ml 浓盐酸调PH 值8.8 加去离子水定容至100ml 3.1 M DTT:称取3.09 g DTT,加入到50 ml 塑料离心管内,加20 ml 的0.01 M NaOAc (pH5.2),溶解后使用0.22 mm 滤器过滤除菌适量分成小份后,-20℃保存。 4.10% SDS: 20g SDS 溶于200ml 纯水中。 5.10% 过硫酸铵:1g 过硫酸铵溶于10ml 纯水中,现用现配。 6.2×SDS 上样缓冲液:1.0 mol/L Tris-Cl(pH6.8)10ml,10%SDS 40ml,50%甘油40ml,0.2g 溴芬蓝,定容至100ml。 7.10×Tris-甘氨酸电泳缓冲液,3g Tris 碱和18.8g 甘氨酸,加入10ml 10%SDS,用去离子水补至100ml,配制成10×Tris-甘氨酸电泳缓冲液;取50ml 10×缓冲液,稀释至500ml,配制成工作浓度1×Tris-甘氨酸电泳缓冲液。 8.考马斯亮蓝R250 染色液:1gR250 溶于250ml 异丙醇、100ml 冰乙酸和650ml 去离子水的混合液中,过滤去除颗粒状物。 9.脱色液:乙醇/水/冰乙酸分别为50ml,850ml 和100ml。 四、实验方法 1.10%分离胶的配制7ml(小板为5ml):按附录添加适量的试剂,立即倒胶,加水封胶待凝固。

SDS-PAGE电泳标准操作流程

SDS-PAGE电泳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SDS-PAGE电泳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电泳操作有序进行,保证电泳的安全性、有效性。 2.范围与职责 适用SDS-PAGE电泳操作岗位。配制岗位操作人员对本标淮实施负责,QA检查员、生产主管负责监督。 3.程序: 3.1. 制胶 3.1.1组装胶架 将洁净、无水的玻片对齐,形成空腔,插入塑料框的凹槽 中,注意箭头向上,并确保下端平齐。放于制胶架上夹紧, 下端紧贴密封条。 3.1.2 分离胶的配置 3.1.2.1 10%分离胶配方如下表: 3.1.2.2 灌胶 混匀后用移液枪将凝胶溶液沿玻棒小心注入到长、短玻璃 板间的狭缝内(胶高度距样品模板梳齿下缘约1cm)。 3.1.2.3液封

在凝胶表面沿短玻板边缘轻轻加一层水以隔绝空气,使胶 面平整。静置约30min观察胶面变化,当看到水与凝固的 胶面有折射率不同的界限时,表明胶已完全凝固,倒掉上 层水,并用滤纸吸干残留的水液。 3.1.3浓缩胶的配置 3.1.3.1 5%浓缩胶配方下表: 3.1.3.2插入制胶梳 混匀后用移液枪将凝胶溶液注入到长、短玻璃板间的狭缝内 (分离胶上方),轻轻加入样品模板梳,小心避免气泡的出现。 约30分钟,聚合完全。 3.2. 电泳 3.2.1 安装电泳槽 将制备好的凝胶板取下,小心拔下梳子。两块10%的凝胶板分 别插到U形橡胶框的两边凹形槽中,可往上提起使凝胶板紧贴 橡胶。将装好玻璃板的胶模框平放在仰放的贮槽框上,其下缘 与贮槽框下缘对齐,放入电泳槽内。倒入1X tris-gly电泳缓 冲液。 3.2.2 样品处理

对于蛋白样品直接取80μl的样品,依次加上20μl 5x buffer (加了B-巯基乙醇),混匀。对于菌体或组织等固体样品,取少 量样品加100ul 2x buffer (加了B-巯基乙醇)煮沸10分钟。 3.2.3 加样 用移液枪取处理过的样品溶液10μl,小心地依次加入到各凝 胶凹形样品槽内,marker 加入到其中一个槽内,为区别两块板,marker可加在不同的孔槽中。 3.2.4 电泳 将电泳槽放置电泳仪上,接通电源,正负极对好。电压调至约150v保持恒压。待溴酚蓝标记移动到凝胶底部时,关电源,把电泳缓冲液倒回瓶中。 3.2.5剥离胶 把电泳槽取出,两块板拿下来,用刮片从长短玻片中间翘起,再把浓缩胶刮掉,取下。 3.3. 染色 放于加有R250染色液的染色皿中,染液漫过胶即可,置于摇床 上,转速约为45r/min,时间约1小时,完成后染液倒掉并用 水洗掉染液。 3.4.脱色 取出染色过的胶放于加有脱色液的染缸里,脱色液漫过胶即可,置于摇床上,转速约为45r/min,时间约1小时,本底色脱净,条带清晰可见即可,完成后倒掉脱色液。 3.5.拍照

SDS-PAGE凝胶电泳操作

SDS-PAGE凝胶电泳操作 一、常规试剂的配制 1. 30% 聚丙烯酰胺贮液:丙烯酰胺150g,甲叉双丙烯酰胺4g,双蒸水500ml,滤纸过滤后,棕色瓶避光4℃保存; 2. 1.5mol/L,pH 8.8 Tris-HCl分离胶缓冲液:18.15g Tris,用1mol/L HCl定容至100ml,棕色瓶避光4℃保存; 3. 1.0mol/L,pH 6.8 Tris-HCl分离胶缓冲液:12g Tris,用1mol/L 调pH至100ml,棕色瓶避光4℃保存; 4. 10% SDS溶液:10g SDS加水定容至100ml,完全溶解室温保存; 5. 10% AP溶液:0.1g AP(过硫酸铵)加水定容至1ml,用前新鲜配制; 6. 1×SDS-PAGE电泳缓冲液:25mM Tris(3.0285g/L),192mM甘氨酸(14.41g/L),0.1%SDS (1g/L),pH 8.30; 7. 染色液:0.25g 考马斯亮蓝R-250溶解于45ml甲醇,45ml水,10ml冰醋酸,过滤除去杂质; 8. 脱色液:45ml甲醇,45ml水,10ml冰醋酸; 9. 固定液:50ml甲醇,40ml水,10ml冰醋酸; 10. 2×SDS-PAGE上样缓冲液:10% SDS 0.4ml,0.375M Tris-HCl(pH 6.8)0.333ml,甘油 0.2ml,1% 溴酚兰10μL,β-疏基乙醇100μL,加水定容至1ml,分装后-20℃保存。 二、样品的处理 1. 蛋白含量较低的酶制剂或原料样品 (1)粉剂(或颗粒)样品 称取样品1g,加入3-5ml蒸馏水进行搅拌溶解1h(搅拌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4000rpm离心10min,取离心上清液等体积加入20%的三氯乙酸聚沉30min,离心,弃去离心上清液,用70%的丙酮溶液洗涤沉淀,4000rpm离心10min,重复洗涤3-5次,将丙酮洗涤液吹干,加入适量(1-3ml)PBS溶解沉淀,溶解液即可用于电泳实验。 (2)液体样品 液体样品经离心后,取离心上清液等体积加入20%的三氯乙酸聚沉30min,离心,弃去离心上清液,用70%的丙酮溶液洗涤沉淀,4000rpm离心10min,重复洗涤3-5次,将丙酮洗涤液吹干,加入适量(1-3ml)PBS溶解沉淀,溶解液即可用于电泳实验。 2. 蛋白含量相对较高的酶制剂或原料样品 (1)粉剂(或颗粒)样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