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际金融 第六章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国际金融 第六章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国际金融 第六章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国际金融 第六章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18章 第十八章浮动汇率制下的内外平衡 1.浮动汇率下的政策环境和目标与固定汇率下有什么区别? 答案提示:不同于固定汇率下的情况,浮动汇率可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使一国经济达到对外平衡,这样汇率调节就完成了固定汇率下政府必须考虑的内外均衡两个任务中的一个。现在,只剩对内平衡一个目标需要考虑。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的政策目标将只有一个,即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达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2.比较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下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并对之加以解释。 答案提示:在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的情况下,如果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财政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如果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即一国货币当局在浮动汇率下可以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 3.试解释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用”。 答案提示:参考本章第二节。 4.假设A国和B国经济联系紧密,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A国遭遇严重失业问题,遂采取放松银根政策,B国是否会受到影响? 答案提示:B国会受到影响。A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导致物价上升和货币贬值,随着A国出口的增加,B国国内市场将相对减小,不利于B国的就业和生产的增加。 5.试分析在资本完全不流动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 答案提示:通过画图进行分析,此时BP曲线为垂直的。 6*. 试讨论资本不完全流动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与资本完全流动下的作用效果 有何差异? 答案提示:在这种情况下,汇率的变化会引起BP曲线的移动。 7.在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试分析在下列两种情形下,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对国内经济的稳定作用。 (1)国内货币供给突然自发增加;

货币金融学(终审稿)

货币金融学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作业名 货币金融学第一次作业作业总分100 称 起止时 2020-5-5 19:54:06至2020-5-5 19:54:10 间 标准题 100通过分数60 总分 题号:1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贷款人之所以能将借款人未来收入或利润的一部分作为利息据为己有,() A、是因为贷款人对其货币的占有权 B、是因为社会中公平正义的缺乏 C、是因为国家对个人财产的保护 D、是因为贷款人的经济强权 学员答案:a 题号:2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作为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且与商品生产和交换紧密联系的信用是()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学员答案:a 题号: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当货币作为资产成为持有者的财富时,货币是在执行()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学员答案:c 题号:4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根据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个人活期储蓄存款被划入() A、M0 B、M1 C、M2 D、M3 学员答案:c 题号:5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马克思认为导致人们无止境追求货币的原因,() A、是人们对货币的无限贪欲 B、是人们的消费欲望是无限的,无限的消费欲望导致对货币的无 限追求 C、是市场竞争太激烈 D、是因为货币作为抽象财富存在质上无限量上有限的矛盾 学员答案:d 题号:6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在下列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A、缴纳房租 B、银行支付利息 C、分期付款购房 D、餐馆就餐付账 学员答案:d 题号:7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在各种信用形式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信用是() A、商业信用

国际货币金融法律制度

《国际货币金融法律制度》 一、产生 (一)产生背景 20世纪,国际金融业更加发展。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国参加的“联合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合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一个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为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这是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国际法律调整的新时代。 1988年7月,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委员会成员国签署了《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协议,简称巴塞尔协议。目的是在联合国体系之外的国际金融领域建立“巴塞尔体制”。巴塞尔协议是将民间跨国货币资金融通纳入国际法律秩序之始。 国家与国家之间会发生各种经济关系,往往涉及到货币资金通融,涉及到不同的货币,国际金融研究的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的货币关系。 当今的国际社会,没有一个凌驾于所有权力之上的立法机构,故,国际金融关系要用国际条约与国际惯例调节与约束国家之间的关系。 (二)国际经济法概念 国际金融法是国际经济法的一个分支。国际金融法调整的对象是国际金融关系。 国际金金融关系是指:人们在国际金融交往与国际金融活动中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三)国际经济法渊源 1、国际条约 国际条约是创设、确认、变更国际金融法之原则、规则、制度的基本规范形式。国际条约对于缔约国有约束力。国际条约可以分为: 全球性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区域性的:《亚洲开发银行协定》、《泛美开发银行协定》。 2、国际惯例 国际惯例是选择性,或者任意性规定。 国际商会《统一托收规则》;《合同担保统一规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世界银行《贷款协定和担保协定通则》 3、国际国内金融法规 发达国家的国内法有较大影响。国际金融中心所在国的国内法影响更大。 比如:英国的公司法。美国的证券法,证券交易法。日本的证券交易法。 (四)证券兑换和汇率制度 涉外货币制度主要研究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关系、汇率问题。 1、兑换:从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关系研究,有3种情况: (1)确定本国货币为完全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主要发达国家货币,如美元、日元、英镑、欧元,都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

(完整版)货币金融学复习名词解释

P527 1.货币失衡:即货币非均衡,是指货币供给偏离货币需求。 2.通货膨胀:是货币供给量超过了货币需求量,即货币供给大于社会经济活动对货币的实际需要。 3.通货紧缩:也称通货不足,是指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要量,即货币供给满足不了社会经济活动对货币的实际需要。 4.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的趋势和程度的价格指数,其中包括了与人们生活直接相关的衣食住行、水电、医疗、教育等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 5.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也称批发物价指数,是根据商品的批发价格编制的物价指数,反映包括了原材料、中间品及最终产品在内的各种商品批发价格的变化。 6.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NP):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它可以反映全部生产资料、消费品和劳务费用的价格的变动。 7.通货膨胀的类型: 根据物价上涨的方式 (1)公开性通货膨胀:是指市场机制充分运行和政府对物价不加控制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或是政府虽然施加控制,但因通货膨胀的压力太大而未 能生效,价格上涨的特征非常明显。 (2)隐蔽性通货膨胀:是指政府当局采取物价管制而使一般物价水平不能自由上升的通货膨胀。 根据物价上涨的速度 (1)爬行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年率为2%-3%的状态 (2)温和通货膨胀:低于7%的通货膨胀率,或者是低于10%的通货膨胀率 (3)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物价连续暴涨但持续时间不会太久,货币完全丧失价值贮藏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交易功能。 根据通货膨胀可否预期 (1)预期通货膨胀:在经济生活中,人们预计将要发生通货膨胀,无避免经济损失,在各种交易、合同投资中将未来的通货膨胀预先计算进去。 (2)非预期通货膨胀:没有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根据通货膨胀的成因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总需求超出了社会潜在产出之后引起价格水平持续上涨而产生的通货膨胀。P504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要素价格(工资、利润、租金和利息)上涨,致使生产成本上涨,进而导致物价总体水平持续上涨的通 货膨胀。P506 (3)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由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引起的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而产生的通货膨胀。P508 (4)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时,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的变化使物价水平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8.菲利普斯曲线:由菲利普斯研究的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呈反向变化的向下倾斜的曲线。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 (重定向自弹性分析理论) 弹性论(Elasticity Approach ) 目录 ? 1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弹性论)概述 ? 2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的前提假设 ? 3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核心观点[1] ? 4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的主要内容 o 4.1 马歇尔-勒纳条件 o 4.2 贬值与供给反应——J 曲线效应 o 4.3 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 5 举例分析 ? 6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的的评价 ? 7 参考文献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弹性论)概述 弹性论(Elasticity Approach )又称弹性分析法,主要是由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oan.Robinson )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着重考虑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 价格变动会影响需求和供给数量的变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称为需求对价格的弹性,简称需求弹性。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称为供给对价格的弹性,简称供给弹性。在进出口方面,就有四个弹性,它们分别是: (1)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 m ),其公式为 E m = 进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 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 (2)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 x ),其公式为 E x = 出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 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

(3)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 m ),其公式为 S m = 进口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 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 (4)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x ),其公式为 S x = 出口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 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 从上述四个公式可见,所谓弹性,实质上就是一种比例关系。当这种比例关系的值越高,就称弹性越高;反之,比例关系的值越低,就称弹性越低。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的前提假设 1、其他条件不变,只考虑汇率变化对进出口商品的影响。 2、贸易商品的供给完全有弹性,即贸易收支的变化完全取决于贸易商品的需求变化。 3、不存在劳务进出口和资本流动,国际收支就等于贸易收支。 4、收入水平不变从而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就是这些商品及其替代品的价格水平的函数。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核心观点[1] 货币贬值具有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贬值能否扬“出”抑“进”,取决于供求弹性。为了使贬值有助于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必须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的主要内容 马歇尔-勒纳条件 货币贬值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动,进而引起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发生变动,最终引起贸易收支变动。贸易收支额的变化,最终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由贬值引起的进出口商品的单位价格的变化;第二个因素是由进出口单价引起的进出口商品数量的变化。马歇尔-勒纳条件研究的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贬值才能导致贸易收支的改善。现举例说明,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假定中国为本国,美国为外国,人民币汇价从$1¥7 贬值到$1¥8,由此引起出口商品美元单

国际货币金融法论述(doc 11页)

?.(.....) ?.(.....)

国际货币金融法 国际货币金融法的概念 国际货币金融法是调整国际货币金融关系的国际规范和国内规范的总称;在内容上,它涉及到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资本跨国流动、跨国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的管制、关于外汇的兑换与交易、关于各种国际金融资产的衍生工具交易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国际货币金融法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法律制度的基础。在现代国际经济关系中,离开了国际货币金融法所形成的秩序,

各种国际经济活动将难以顺利进行;同时,一国所适用的国际货币金融法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又决定着该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方式和效率。 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这种关系最初表现为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关系。15世纪后,地中海地区逐步成为世界贸易中心,随之出现了跨国界的信用关系。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道开辟后,伴随着欧洲列强对外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扩张的进程,欧洲各国的银行逐步在其他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建立起世界范围内的银行网络。适应金融业发展的需要,大量的调整国际货币金融关系的法律规范便应运而生。 早期调整国际货币金融关系的法律规范主要是各国的国内法。从17到19世纪,英、法、德等国先后颁布了一些金融法规,对国际间的货币兑换、支付关系和信用关系作了明确而详尽的规定,曾有力地促进了国际金融事业的发展。尤其是英国制定的金融法对国际金融关系及国际金融法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世界范围内的国际货币金融法规的制定始于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会议,该会议建立了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核心的世界性货币金融法律制度,首次对国际货币兑换、国际借贷和国际担保等作了有效的国际安排。此后,地区间的国际

第七章国际货币金融法.doc

第七章国际货币金融法 国际货币金融法是调整国际货币金融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其调整范围很广,涉及国际间货币兑换、借贷、收支方式、结算、金融市场、货币体系以及金融机构等多方面的法律制度。 国际货币金融法包括以下在方面的内容:一是国际货币法律制度;二是国际融资的法律制度。三是对跨国银行监管的法律制度。 国际货币法律制度是指依国际条约及国际惯例而形成的货币原则,主要涉及国际货币的确定、各国货币之间的汇兑关系、国际收支的调节及国际结算方面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 布雷顿森林体制的主要内容 1、采取黄金—美元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制以黄金储备为基础,以美元为主要国际货币,并实行“双挂钩”制度:首先,美元与黄金挂钩;其次,其他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2、确立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3、设立资金支持制度; 4、力图取消经常项目的外汇管制。 《牙买加协定》对原《基金协定》有关国际货币法律制度规定的修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汇率制度,取消了货币平价制,各成员自由选择汇率安排;第二,黄金问题,实现黄金非货币化,使黄金与货币脱钩,成为一种单纯的商品;第三,储备资产。《牙买加协定》设想以特别提款权充当国际主要储备资产,建立特别提款权本位制,并加强对国际清偿能力的监督。

国际货币牙买加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大区别在于黄金与货币脱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在汇率安排方面的一般义务: 1、尽量以自己的经济和金融政策来达到促进有秩序的经济增长这个目标,既有合理的价格稳定,又适当照顾自身的状况。 2、努力通过创造有秩序的基本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和不会产生反常混乱的货币制度以促进稳定; 3、避免操纵汇率或国际货币制度来妨碍国际收支有效调整或取得对其他成员国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4、奉行同本款规定的保证不相矛盾的外汇政策。 《基金协定》监督成员的汇率政策的三条原则:第一,成员国有义务不得为妨碍国际收支的有效调整或从其他成员国取得不公平的竞争利益而操纵汇率或货币制度;第二,成员国为消除外汇市场上的混乱状况时,须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第三,成员国在采取干预政策时,应合理照顾其他成员国的利益,包括其货币受到干预的国家的利益。 基金组织的宗旨之一是协助建立成员国经常性交易的多边制度,并消除妨碍世界贸易发展的外汇管制。 根据《基金协定》第14条规定的过渡办法,一成员国可对经常项目的支付和转移加以适当限制,只要这些限制与不断改变的环境相适用,但该成员国得每年与基金组织就保留各种限制措施进行磋商。这种磋商被称为“第14条磋商”。

第一学期货币金融学试题

光华园 光华园学习网 西南财经大学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货币金融学》课程期末考试第一套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 1、证券的期限越长,市场利率的变化对其价格的影响就()。 A、越稳定 B、越小 C、越大 D、越无关 2、《巴塞尔协议》明确规定了银行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即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A、4% B、8% C、12% D、 10% 3、货币市场交易与资本市场交易相比较,具有()的特点。 A、期限短 B、流动性低 C、收益率高 D、风险大 4、能较好地解释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是()。 A、预期理论 B、市场分割理论 C、优先聚集地理论 D、流动性偏好理论 5、货币经营业的性质是()。 A、商业 B、银行业 C、金融业 D、保险业 6、在信用关系的价值运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储藏手段 7、流动性陷阱是指()。 A、人们普遍预期未来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B、人们普遍预期未来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C、人们普遍预期未来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D、人们普遍预期未来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8、各国中央银行确定货币供给口径的依据是()。 A、流动性 B、安全性 C、效益性 D、周期性 9、菲利普斯曲线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是()。 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相关关系 D、没有关系 10、中央银行持有具有较高流动性的资产旨在()。 A、灵活调节货币供求 B、确保经济金融运行相对稳定 C、保障金融安全 D、灵活调节货币供求,确保经济金融运行相对稳定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1—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小题不得分,每题1.5分,共15分。) 1、下列信用工具属于直接证券的有()。 A、银行汇票 B、股票 C、公司债券 D、大额可转让存单 E、商业汇票 2、银行支持商业信用的形式有()。

国际收支-收入分析法

收入分析法 一、国民收入均衡原理 1. 均衡国民收入 均衡的国民收入就是与总需求相等的国民生产总值。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就是指在自然失业率的状态下和总需求相等的国民收入。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总需求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国民收入的衡量,因而总需求永远等于总供给。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总需求指的是实际总需求,它包括消费和实际投资。 而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总需求不是实际总需求,而是意愿总需求,即AD=C+I 。 2. 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构成,总供给由消费与储蓄构成,因此有, C+I=C+S 或 I=S 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决定国民收入: 1) 总需求—总供给法: 可以用解方程的方式来说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均衡条件:Y=C+I 消费函数:C=C 0+cY 投资函数:I=I 0 均衡国民收入:c I C Y -+= 100 2) 投资—储蓄法: 均衡条件:I=S 储蓄函数: S=-C 0+(1-c)Y 投资函数:I=I 0 均衡国民收入:c I C Y -+=10 3. 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在有政府的情况下,消费不再取决于国民收入,而是取决于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等于收入加上转移支付,再减去税收,即YD=Y+TR-TA。 则消费函数为:C=C0+cYD=C0+c(Y+TR-TA) 假设:G=G0 TR=TR0 TA=tY 这样,消费函数可写为C=(C0+cTR0)+c(1-t)Y 引入政府部门后,消费函数出现了两个变化: 一是转移支付的出现使自发消费增加; 二是所得税降低了各个收入水平的消费支出。 如果来自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仍然是c,则来自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现在就是c(1-t),其中(1-t)是纳税后剩下的收入部分。 这时总需求函数可以写为: AD=C+I+G=(C0+cTR0+I0+G0)+c(1-t)Y 推导: 均衡条件:Y=C+I+G 消费函数:C=(C0+cTR0)+c(1-t)Y 投资函数:I=I0 政府购买:G=G0 均衡国民收入: ) 1( 10 t c G I cTR C Y - -+ + + = 4.四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在四部门经济中,进出口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进口的影响上。因而一般假定出口为一个外生变量,即将进口看成是收入的一个函数: M=M0+mY M0为自发进口,即不取决于收入的进口部分。 m表示边际进口倾向,即收入每增加1单位时所引起的进口的增加量。 均衡条件:Y=C+I+G +X-M 消费函数:C=(C0+cTR0)+c(1-t)Y 投资函数:I=I0 政府购买:G=G0

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精答题

自考国际经济法精答题课程代码:00246 1.试述有约必守原则的内容及其限制。(140) 第三章国际货物贸易法(141) 2.试述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要件。(141) 3.试述《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对 风险转移时间的规定。(142) 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法(144) 4.论述《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法律体 系和主要内容。(144) 第五章国际技术贸易法(145) 5.试述国际技术许可中限制性条款的主要 内容。(145) 6.论述《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 协定)的主要内容。(148) 7.试述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限制。 (149) 第六章国际投资法(151) 8.试述发展中国家对外国投资的保护和鼓励 措施。(151) 第七章国际货币金融法(153) 9.试述各国立法对跨国银行进入条件的规定。 (153)

10.试述四层次结构项目贷款的合同安排。(155) 第八章国际税法(156) 11.试述跨国营业所得征税权冲突的协调。(156) 第十章国际经济争端处理法(158) 12.试述国际商事仲裁程序。(158) 第四部分简答题精选 第一章绪论(161) 1.简述国际商务惯例的特点。(161) 2.简述《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以及《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主旨。(162) 3.简述《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和《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中所体现的法理原 则的内容。(162) 第二章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164) 4.简述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164) 5.简述经济主权原则的内容。(164) 第三章国际货物贸易法(165) 6.简述《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 基本原则。(165)

国际货币金融法论述

更多资料请访问.(.....)

更多资料请访问.(.....) 国际货币金融法 国际货币金融法的概念

国际货币金融法是调整国际货币金融关系的国际规范和国 内规范的总称;在内容上,它涉及到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资本跨国流淌、跨国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的管制、关于外汇的兑换与交易、关于各种国际金融资产的衍生工具交易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国际货币金融法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法律制度的基础。在现代国际经济关系中,离开了国际货币金融法所形成的秩序,各种国际经济活动将难以顺利进行;同时,一国所适用的国际货币金融法制度,在专门大程度上又决定着该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方式和效率。 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是随着国际贸易的进展而进展起来的,这种关系最初表现为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关系。15世纪后,地中海地区逐步成为世界贸易中心,随之出现了跨国界的信用关系。美洲新大陆的发觉和新航道开发后,伴随着欧洲列强对外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扩张的进程,欧洲各国的银行逐步在其他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建立起世界范围内的银行网络。适应金融业进展的需要,大量的调整国际货币金融关系的法律规范便应运而生。 早期调整国际货币金融关系的法律规范要紧是各国的国内法。从17到19世纪,英、法、德等国先后颁布了一些金融法规,对国际间的货币兑换、支付关系和信用关系作了明确而详尽的规定,曾有力地促进了国际金融事业的进展。尤其是英国制定的金融法对国际金融关系及国际金融法的进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世界范围内的国际货币金融法规的制定始于二战后的布雷 顿森林会议,该会议建立了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核心的世界性货币金融法律制度,首次对国际货币兑换、国际借贷和国际担保等作了有效的国际安排。此后,地区间的国际货币金融协议、多边和双边国际货币金融协定大量产生,形成了内容丰富多彩的国际货币金融法体系。 严格地讲,国际货币金融法包括国际货币法和国际金融法两个性质有不但又紧密联系的法律部门。国际货币法是指调整国家之间因国际货币治理活动而产生的国际货币关系的国际规范和 国内规范的总称,它规定的是关于国际货币的兑换、流淌和汇率方面的法律规则。它构成一国国际货币金融制度的基础,具有典型的公法性质。国际金融法则是指调整不同国家民事主体之间因跨国金融交易活动而产生的国际金融关系的国际规范和国内规 范的总称,它规定的是关于国际贸易融资、国际贷款融资、国际债券融资、国际股票融资、国际融资租赁等金融交易的法律规则。尽管在不同国家的法律中,此类法律制度往往也可能含有一定的管制法内容,但它在本质上具有私法性质。 国际货币法与国际金融法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简要地讲,国际货币法构成国际金融法的基础,而国际金融法则表明了国际货币法的目的和欲规范的交易的内容。从国际货币金融法的进展来看,一方面,一国的国际金融法律制度实际上建立在该国所采纳的国际货币法制度的基础上,在不同国家的国际货币法体系

现代货币金融学名词解释

现代货币金融学名词解 释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计算货币:计算货币是表示债务、物价与一般购买力的货币,这种货币是货币 理论中的原始概念。计算货币充当交换媒介。在这里,货币的功能仅仅在于便利交换,对经济不发生重要的和实质性的影响。作为计算货币,充当交换媒 介,货币的功能仅仅在于便利交换,对经济不发生重要的和实质性的影响。半通货膨胀:在达到分界点之前,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这种情况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现金余额:即:现金有多少现金余额也就是,若按来说,现金余额就是中“余额栏”的数。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认为递减规律是由人类的天性所决定的。由于这一规律的作用,出现消费不足。 资本边际效率:是所说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三个基本心理因素之一。的,指的是预期增加一个单位投资可以得到的。 预防动机:预防动机(the precautionary motive)又称,是人们为了预防意外的支付而持有一部分的动机。即人们需要货币是为了应付不测之需。无论个人还是厂商,尽管对未来收入和支出总有一个大致估计,但这种预测不一定完全合乎实际,遇到不测之需是常事。为此,人们总需要持有一部分货币以防万一。 流动偏好:流动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流动偏好又称灵活偏好,指人们愿意以或存款形式保持某一部分财富,而不愿以、等形式保持财富的一种心理动机。 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段时间内即使降到很低水平,市场参与者对其变化不敏感,对利率调整不再作出反应,导致失效。 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是通过国家立法和政府行政干预,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安全,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福利的一系列政策、行动准则和规定的总称。其核心是解决市场经济下公民的。 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数与年平均总人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用于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的水平和速度的综合性指标。计算方法:=“出生人口数”除以“总人口数”乘100%。=“死亡人口数”除以“总人口数”乘100%。自然增长率=“”减“”。 保证增长率:保证的是“与人们想要进行的那个以及人们拥有为实现其目的而需要的额相适应的”增长率,其公式可表达为:Gw=Sf/Cr 粘性:粘性是施加于的和由此产生的以一定的关系联系起来的流体的一种宏观属性,表现为流体的内摩擦。 非市场出清:非市场的基本含义是,在出现需求冲击或后,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的状态。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持续的非均衡状态。 相机抉择:相机抉择是指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应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

国际收支理论

第6章国际收支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是国际金融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这一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可以有助于对各国宏观金 融政策的认识,也为一国宏观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国际收支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关于国际收支的决定问题;二是为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 政策选择问题。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探索,从而形成了 不同的国际收支理论。 最早对国际收支问题作出系统分析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D.Hume),他在1752年认为,在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存在着一种自动调节机制,即“价格——铸币流机制”(Price Specie—Flow Mechanism),因此,倡导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这一思想一直支配着国际收支的分析。直到20世纪30年代,国际 金本位制的崩溃,各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混乱,才使得经济学家展开了对国际收支问题的重新研究。其中 有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Robinson)和A?勒纳(A.Lerner)以马歇尔的局部均衡分析为基础而提出的“国际收支弹性论”;马克鲁普和梅茨勒(L.Metzler)将凯恩斯的乘数原理应用于国际收支分析而提出的“国际收支乘数论”;亚历山大(Sidney Stuart Alexander)以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模型为基础提出的“国际 收支吸收论”;货币学派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提出的“国际收支货币论”等。这些理论的提出,不仅丰富了 对国际收支问题的分析,而且为政府制定调节国际收支问题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6.1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Elasticity Approach),是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和金本位制崩溃之后,主要 由琼.罗宾逊在马歇尔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于1937年提出来的,着重分析货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和 贸易条件的影响,其后的经济学家对此理论作了一定的扩展。 (一)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的基本假设 弹性分析法对国际收支问题的分析是建立于以下的基本假设之上的: (1)假定一个经济体的收入、其他商品价格、消费偏好等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单纯考虑汇率变化引起 的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及由此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2)进出口商品供给具有无限弹性,即进出口的变化并不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供给价格; (3)没有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收支主要表现为由商品进出口引起的贸易收支; (4)初始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 (二)进出口商品弹性的基本表达式及弹性分析法的初始结论 根据商品弹性的定义,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可以表示为:

货币金融学计算题

(1)利息率的计算 ?两种计息方法: ?⑴单利法:I=P ×r ×n ; S=P(1+n ×r) ?I为利息额;P为本金;r为利息率;n为借贷期限;S为本金与利息之和,又称本利和。 ?⑵复利法:S=P×(1+r)×…(1+r ) ?I=S-P 练习 ?1、刘大爷把2500元存入储蓄所,存期三年,年利率是5.67%元,到期可得利息多少元?分别用单利法和复利法计算。 ?2、孔大伯向银行借款10000元,月利率为6‰,借款期限为两年。到期时孔大伯应付的利息是多少? 解答 ?1、单利法:2500(1+3*5.67%)=425.25 ?复利法:2500(1+5.67%)*(1+5. 67%)*(1+5.67%)=2500*1.179926954263=2949.817 ?2949.817-2500=449.817 ?2、10000*(1+24*6%)=14400 ?14400-10000=4400 (2)实际利率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i=r-P ?式中,i表示实际利率,r表示名义利率,P表示借贷期间的通货膨胀率?当r>P,则i>0,实际利率为正,表明有利息,借贷资金增殖; ?r=P,则i=0,实际利率为零,无利息,借贷资金保值; ?r<P,则i<0,实际利率为负数,无利息,借贷资金贬值。 (3)股票的相关计算(重点没有,有兴趣可以看一下)

?众城实业股票发行价格为每股6元,总股本为6000万,当年利润为1800万元,请计算: ?1、每股收益?(利润/总股本) ?2、投资回报率是多少?(每股收益/股价) ?3、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 解答 ?1、每股收益=利润/总股本=1800/6000=0.3 元 ?2、投资回报率=(每股收益/股价)*100%=(0.3/6)*100%=5% ?3、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6/0.3=20倍 (4)资金拆借量=持有的现券手数×标准券折算率×每手标准 券的价值 (5)回购交易、购回价格的计算 购回价格=100+回购报价×(回购期限/全年天数)×100 例: ?华龙证券以持有的某种债券现券100手(每手债券为1000元面值)做3天债券回购交易,该券种的折算率为1.20,3天回购报价为2.5%。则初始交易时,该机构可借入的资金=100 ×1.20 ×1000=120000元;3天到期后,该机构需支付的金额=120000 ×〔1+0.025 ×3/360〕=120025元,其中,120000元为本金,25元为回购利息。 练习 ?华龙证券以持有的某种债券现券200手(每手债券为1000元面值)做6天债券回购交易,该券种的折算率为1.20,6天回购报价为5%。则初始

虚拟货币分析

实验:网络虚拟货币应用分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现有的虚拟货币种类,应用现状 (2)明确中央人民银行对虚拟货币的管理条例,掌握网络虚拟货币与现实货币在使用中的不同点,及相互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了解现有的虚拟货币种类有哪些,对多个平台提供的虚拟货币进行分析,明确其功能; 虚拟货币的种类:如果不算上银行系统的电子货币,网络虚拟货币大致可分为游戏币、门户网站或者即时通讯工具服务商发行的专用货币,用于购买本网站内的服务种类类型:百度公司的百度币、腾讯公司的Q币-Q点、盛大公司的点券、新 浪推出的U币米票(用于iGame游戏)、侠义元宝(用于侠义道游戏)、纹银(用于碧雪情天游戏)。 功能: 百度币功能:百度币卡是内含一定数量百度币的虚拟卡或实物卡,在百度币充值页面上填入卡号,通过系统验证后即可获得相应数额百度币。您可以在百度币卡充值页面上列举的经销商处购买: 腾讯Q币的功能:Q币,简称QB,是由腾讯推出的一种虚拟货币,可以用来支付QQ 的QQ行号码、QQ会员服务等服务。通常它的兑价是1Q币=1人民币,用腾讯拍拍网交易一般都是9折。Q币卡目前暂时可以用来支付QQ的所有服务(包括申请QQ行号码、购买QQ靓号、QQ会员服务、QQ交友、QQ贺卡、QQ宠物QQ钻石会员等),还可以购买QQ 游戏(包括游戏大厅中的各种游戏以及QQ堂、QQ幻想、QQ音速、QQ三国)中的道具。 也可以用QB来买穿越火线CF点,腾讯稍后还将推出一系列精彩个性化增值服务 盛大点券的功能: 一、盛大点券转账的功能:您可以将自己账户内的“盛大点券”余额转给另一个盛大通行证 帐号,或者通过转账功能将“盛大点券”转换为部分游戏的游戏货币或时间。 点击圈圈上的“充值”,在充值引导页上点击“更多充值方式”后,选择我要充值下的盛大点券转账 功能,按照页面提示进行操作就可以。 二、“我的账户”功能:您可以查询到您的账户余额、充值记录、转账记录、我的仓库信息, 还可以进行支付密码设置、银行卡一点充设置等重要功能。 三、“我要买卡”功能:您可以查询到如何最快速的购买到盛大卡; 四、“帮助中心”功能:可以帮助您查找到您需要了解的信息 U币的功能:U币。U币是新浪公司提供的在其网站平台上流通的网络虚拟货币,是在享受新浪公司提供的各种付费服务时进行支付的一种手段。使用U币可以下载新浪开发的各种小游戏,还可以在线制作精美的贺卡送给远方的朋友等等。 (2)了解虚拟货币的应用现状;

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

国际收支专题三 一、货币主义学派简介 (一)货币主义产生的背景 1、Keynes主义对传统货币数量论的批评及对货币重要性的轻视引起理论纷争。 2、由于政府对经济形势的判断的信息不完全、政府实施经济政策的时滞和政治因素和 利益集团力量左右政府政策的选择,Keynes主义旨在稳定经济的政策反而导致经济不稳定。 3、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导致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严 重的通货膨胀和70年代出现“滞胀”局面。 4、西方发达国家Phillips曲线消失的现实冲击凯恩斯主义的理论。 (二)主要代表人物:弗里德曼 1、简介 1912年生于纽约,其父母是俄罗斯犹太移民。193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做研究生,1933年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并受芝加哥大学聘请教授经济学理论。1948年升任芝加哥大学大学经济学教授,直到1977年。在这30年里他将芝加哥大学的经济系形塑成一个紧密而完整的经济学派,被称为“芝加哥学派”。期间为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货币在商业周期的角色,这是他学术上的重大分水岭。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曾经在1980、1988和1993年访问过中国。他是极出色的演说家,能以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艰深的经济理论,能随时即席演说,极富说服力,“没多少人能与他说上两分钟”。坚定信仰个人自由,深信自由市场是协调个人活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最佳途径。 2、弗里德曼的学术贡献: A、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十分重视经济理论的实证分析,他的自然率假说、货币 存量变动对经济的影响等都是在对现实数据的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B、持久收入消费理论 C、自然率假说 D、现代货币数量论 E、信奉自由市场的作用,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三)货币主义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货币金融学重点整理版_百度文库

货币金融学重点(整理版) 货币金融学重点(整理版)PS:第四章老师真的什么都没划么? 2012年07月02日 20:17:27 来源:李舒云的日志 货币金融学重点 第一章 1.货币的产生: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产生了商品和商品交换,导致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进行产品交换。 2.货币的定义:一般等价物,具备体现一切商品价值并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基本特征。 包括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银行券,纸币) 3.货币的形式: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判断、定义) 4.货币职能(注意职能之间的关系和具体表现): (1)价值尺度功能 (2)流通手段职能 (3)贮藏手段职能 (4)支付手段职能 5.世界货币职能 价格标准:人们所规定的货币单位及对货币单位的等分,这是作为统一计价的方式而作为的技术性规定 6.货币数量的界定 (1)狭义货币量:现金+活期存款 (2)广义货币量:现金+全部存款+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 我们将广义货币口径中除狭义货币以外的部分称为准备货币或亚货币 7.货币层次划分: (1)第一第二层 (2)基本依据是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不受损失的及时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 (3)我国货币的基本层次 8.货币制度: (1)定义:是指一国由法律所确定的关于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2)构成要素(判断):币材和货币单位的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银行券与纸币的发行准备与流通的规定;黄金准备制度 本位币与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 9.金属复合本位制下:多以贵金属为币材;为无限法偿货币

辅币流通速度快,磨损大,多为贱金属不足值货币,有限法偿,但是兑换主币不受限制 (1)平行本位制:最典型的复合本位制 (2)双本位制:金银比价波动较大,尤其是金贵银贱引起流通混乱时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 (3)跛行本位制:国家无力维持金银固定兑换比率时,使银成为金货币的辅币10.信用货币本位制的危机性(具体): (1)现代信用货币为不兑现货币,没有特定的发行保证,容易出现财政发行,导致通货膨胀 (2)不具备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能力,供给量超过需要量之后就会表 现为币值下跌,物价上涨 (3)商业银行受经济效益驱使,又往往突破存贷控制比例,导致信用膨胀。 我国信用货币遵循:统一发性原则,经济发行原则,计划发行原则 第二章 1.信用:经济活动中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1)产生根源:信用产生的社会制 度根源是私有制,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是社会资金流动的不平衡。 2.信用工具:又称为金融工具,是记载信用标的,保护债权人权利,具备法律效力的书面凭证 3.信用的基本功能: (1)资金配置功能(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促进规模效应形成,促进社会合理分配) (2)信用创造功能 (3)信息传播功能 (4)宏观调控功能 4.信用的形式 (1)最典型的直接信用是证券信用,最典型的间接信用是银行信用,区别在于中介人及中介人在信用过程中有没有进行资金的重新分配 (2)直接信用优点是交易成本低,但在规模、范围、和期限上都受到很大限制,成交概率低,引导资金流动效率也很低。 (3)银行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中最重要最有效地信用形式,克服了其他信用形式的各种局限性,大规模促进社会资金全方位、多层次的流动。 5.信用工具 (1)分类: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 (2)基本要求:偿还性;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

2019年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串讲笔记第七章

2019年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串讲笔记第七章第七章国际货币金融法 第一节国际货币金融法概说 国际货币金融法:是调整国际货币金融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它的调整范围很广泛,涉及国际间货币兑换、借贷、收付方式、结算、金融市场、货币体系以及金融机构等多方面的法律制度。 国际货币金融法的内容:纷繁复杂。本章择要讲述三方面内容:第一部分涉及国际货币法律制度。《基金协定》是国际货币法律体系的基石,依《基金协定》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基金组织”),具有管理和金融两个职能。第二部分涉及国际资金融通的法律问题。国际融资的主要方式是国际贷款、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租赁。第三部分涉及对跨国银行监管的法律制度。 第二节国际货币法律制度 一、现代国际货币法律制度形成与发展 (一)布雷顿森林体制的主要内容。1944年7月,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制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法律制度,其主要内容有: (1)采取黄金-美元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制以黄金储备为基础,以美元为主要国际货币,并实行“双挂钩”制度:首先,美元与黄金挂钩,各成员国有义务确认美国法定的35美元=1 司黄金的官价,同时有权随时按此官价以美元向美国政府兑换黄金;其次,其他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即这些国家的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可按各自的含金量来确定,或者不规定含金量而径行确定与美元的比价。 (2)确立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各成员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各成员国政府有义务干预外汇市场,以保证外汇行市的稳定;对黄金价格的维持,亦同。除非为消除

本国国际收支的严重不平衡,否则各成员国不得对本国货币采取贬值 或升值措施。 (3)设立资金支持制度。当一成员国发生逆差时,有可能会采取 有害于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如竞争性货币贬值),来改善本国的国 际收支状况。为避免发生此等情形,基金组织将向这些逆差成员国提 供资金支持。 (4)力图取消经常项目的外汇管制。根据《基金协定》第8条规定,除有该协定允许的例外,各成员国不得限制经常项目的支付,不 得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并应实行多边支付制度。 1973年2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二)牙买加体系对原《基金协定》相关国际货币法律制度规定的 修改的主要表现。1978年4月,修改原《基金协定》的《牙买加协定》生效。该协定是美国、其他发达国家和或国家三者之间妥协的产物, 其对原《基金协定》相关国际货币法律制度规定的修改,主要表现在 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汇率制度。《牙买加协定》取消了原来的货币平价制,各 成员国能够自由选择汇率安排,即允许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但各成员国仍有义务与基金组织合作,包括实行磋商,并接受基金组 织的监督。 第二,黄金问题。《牙买加协定》实现了“黄金非货币化”,使 黄金与货币脱钩,成为一种单纯的商品。即废除黄金官价,各成员国 按市价从事黄金交易,基金组织不在市场上干预;取消黄金作各国货币 的定值标准;取消成员国和基金组织之间以及各成员国之间的黄金支付 义务;基金组织所持黄金应逐步处理等。 第三,储备资产。《牙买加协定》设想以特别提款权充当国际主 要储备资产,建立特别提款权本位制,并增强对国际清偿水平的监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