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机织学 复习 名词解释

机织学 复习 名词解释

机织学 复习 名词解释

卷绕角:纱线卷绕到筒子表面某点时,纱线切线方向与筒子表面该点圆周速度方向夹的锐角自由纱段——纱线卷绕过程中,导纱控制点与卷绕点之间的纱段

导纱距离: 纱管顶端到导纱器部件之间的距离

精密卷绕:筒子每层纱圈数恒定不变,纱线位置精确,排列整齐

传动点:筒子与槽筒表面线速度相等的点传动半径:传动点到筒子轴心线的距离

气圈:纱线退绕时,纱线一方面沿纱管轴线上升,同时又绕轴线作回转运动。由于纱线的这种运动,形成一个或多个空间旋转曲面(纱线运动的轨迹),称为气圈。

退绕点:管纱卷装表面上受到退绕过程影响的纱段的终点。

分离点: 纱线开始脱离卷装表面或纱管的裸露部分而进入气圈的过渡点。

摩擦纱段:退绕点和分离点之间的蠕动纱段. 摩擦包围角:摩擦纱段对应管纱轴心的圆心角。气圈高度:分离点至导纱器之距。导纱距离:管纱顶点至导纱器之间的距离

浆料:调制浆液的材料统称浆料。黏着剂: 具有黏着力的材料,主浆料.

助剂: 弥补或改善黏着剂某些方面的性能不足而添加的辅助材料。

浆液:由一种或几种黏着剂加若干种助剂在水中调制形成的均匀分散体系

上浆率:浆纱上浆料干重占原纱干重的百分率纱线覆盖系数:浆槽中纱线的排列密集程度开口的含义:在织机上,按照织物组织的要求,把经纱上下分开,形成梭口的运动

综平位置:梭口完全闭合时综框的位置

经位置线:经纱综平时,由织口经综眼、停经架中导棒至后梁所构成的一条折线

径直线:如果停经架中导棒与后梁位于织口和综眼连线的延长线上,则经位置线是一根直线,开口时间:在开口过程中上下交替的经纱走到综平位置的时刻,即梭口开启的瞬间

开口工作圆图:织机主要机构运动时间参数标注在织机主轴回转的圆周图

中央闭合梭口:每完成一次开口运动时,所有经纱都要回到综平位置,再上下分开形成梭口,全开梭口:每形成一次梭口时,重复原位的经纱保持不变,变位经纱上下移动

半开梭口:每次开口时,需继续留在梭口下层的经纱保持不动,而要留在上层的经纱,需略有下降,而后再随同其它上升的经纱一起回升到原来的位置

清晰梭口:梭口满开时,梭口前部的上下层经纱分别均处于同一平面内

非清晰梭口:梭口满开时,前部梭口的上下层经纱均不处于同一平面内。

半清晰梭口:梭口满开时,下层经纱处于同一平面内,而上层经纱不在同一平面内

梭口挤压度:梭子前壁高度与经纱片在梭子前壁处的梭口高度和梭子前壁高度的比值

综框运动角: 在闭口和开口时期内,综框处于运动状态中,所以在织机的工作圆图中,表示综框运动的角度叫做综框运动角

投梭力: 又叫投梭动程,皮结与梭子共同移动的距离

投梭时间: 织机运转中.投梭转子与投梭鼻开始接触时主轴的位置角

织物形成区:从新织入的纬纱到不再因打纬而发生相对移动的那根纬纱为止的区域。以纬纱根数表示,0~6根

打纬力:钢筘对纬纱的最大推动作用力称为打纬力

打纬区: 织口在钢筘推动下,向机前方向移动的距离

经纱上机张力: 指综平时的经纱静态张力机上纬密:在织机上具有一定张力条件下的纬密织造缩率:经纬纱交织时,由于经纬纱屈曲而产生的长度收缩率

织物下机缩率:织物下机后,因经向张力消失而产生的长度收缩率

免疫学名词解释1

免疫学名词解释 免疫(immunity):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 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免疫监视: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衰老凋亡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非己”物质的整个过程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适应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T、B淋巴细胞接受“非己”的物质(主要指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包括清除抗原等)的全过程。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概念:亦称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以及含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派尔集合淋巴结及阑尾等,是发生黏膜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淋巴细胞再循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Ag(抗原,antigen):是指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指能被T、B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及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应答效应的物质。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指刺激特异性免疫细胞,使之活化、

临床诊断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归纳版)

第三章 三、名词解释 1、问诊: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有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史资料的过程,又称为病史采集。 2、主诉: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 3、现病史:是病史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四、简答题 1、问诊包括哪些容: 问诊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家族史。 2、试述问诊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⑴.从礼节性的交谈开始。 ⑵.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 ⑶.避免暗示性提问和逼问。 ⑷.避免重复提问。 ⑸.避免使用有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 ⑹.注意及时核实患者述中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 第二篇体格检查 第一章基本检查法 三、名词解释 1、视诊:是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2、触诊:是应用触觉来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种诊法。 3、叩诊:是用手指来叩击身体表面某部表面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经传导至其下的组织器官,然后反射回来,被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根据振动和音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 4、听诊:是以听觉听取发自机体各部的声音并判断其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技术。 5、嗅诊:是以嗅觉来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方法。 6、清音:是音响较强,振动持续时间较长的音响。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揭示肺组织的弹性,含气量,致密度正常。 7、过清音:是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的一种音响、音调较清音低,音响较清音强,极易听及。 8、鼓音:其音响较清音强,振动持续时间亦较长,在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器官时出现。 四、简答题 1、简述触诊的正确方法及临床意义。 触诊分浅部触诊法和深部触诊法,浅部触诊法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以及浅部的动脉、静脉、神经、阴囊和精索等。深部触诊法用于诊察腹脏器大小和腹部异常包块等病变。

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 内环境指机体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如血浆、组织液、脑脊液、房水、淋巴等。 2. 稳态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各组织器官系统功能在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下保持相对的恒定状态。 3. 反射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反应,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4.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即负反馈,是使机体生理功能保持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 5. 正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方向)一致,以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即正反馈;典型的正反馈有分娩、血液凝固、排便等。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液态镶嵌模型是关于细胞膜结构的学说,认为膜的结构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2. 易化扩散指水溶性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借助膜上的特殊蛋白质(载体或通道)的帮助而进行的顺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有载体介导和通道介导两种 3. 主动转运需要细胞膜消耗能量、将分子或离子逆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 4. 静息电位指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同类型细胞的静息电位数值常不相等。 5. 极化指细胞保持稳定的内负外正的状态。此时,细胞处于静息电位水平。 6. 去极化指膜内电位朝着正电荷增加的方向变化,去极化后的膜电位的绝对值小于静息电位的绝对值。 7. 超极化指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膜内电位朝着正电荷减少的方向变化,超极化后的膜电位的绝对值大于静息电位的绝对值。 8. 阈电位使再生性Na+内流足以抵消K+外流而爆发动作电位,膜去极化所必须达到的临界水平;也可以说是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9. 动作电位指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的短暂而可逆的,可扩布的膜电位倒转。动作电位是兴奋的标志。 10. 复极化去极完毕后膜内电位朝着正电荷减少,即静息电位的方向变化。 11. 绝对不应期组织接受一次刺激而兴奋的一个较短时间内,无论接受多强的刺激也不能再产生动作电位,这一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内兴奋性为零。 12. 局部兴奋阈下刺激引起的膜部分去极化的状态称为局部兴奋。 13. 量子式释放神经末梢囊泡内所含递质的量大致相等,而递质释放又是以囊泡为最小单位,成批地释放,故称量子式释放。 14. 终板电位指终板膜上N2胆碱能受体与ACh结合后,化学门控的Na+、K+通道开放,Na+内流、K+外流,尤其是以Na+内流为主,使终板膜局部产生去极化电位。终板电位属局部电位 15. 兴奋-收缩耦联将肌膜动作电位为标志的电兴奋与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机械收缩衔接起来的中介过程。耦联因子是Ca2+。 16. 等长收缩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增加的收缩形式。 17. 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表现为张力不变而只有长度缩短的收缩形式。 第三章血液 1. 等渗溶液指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约为313m Osm/L,例如0. 9%的NaCl溶液。

药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已整理)

A安慰剂:指由本身无特殊药理活性的中性物质产生的似药制剂 B半衰期: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或效应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是决定临床给药间隔时间的依据表 B不良反应:一些与治疗无关的会引起对病人不利的反应。 B变态反应(Allergy):机体受药物刺激发生异常的免疫反应,而引起生理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 B半数致死量(LD50或LC50):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 B半数中毒量(TD50或TC50):引起50%的动物产生毒性反应剂量 B半数有效量(EC50或ED50):引起50%阳性反应或50%最大效应的量 B部分激动药(Partial agonist):高亲和力+弱内在活性0% < a < 100% B被动转运:药物分子只能由浓度高的一侧扩散到浓度低的一侧,其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药物浓度差(浓度梯度)成正比。 B半合成抗生素:对天然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后获得的,如头孢菌素。 C成瘾性麻药用药时产生欣快感,停药时出现严重生理机能混乱 D对因治疗(治本):针对病因治疗。 D对症治疗(治标):用药改善疾病症状,但不能消除病因。 D毒性作用;指在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的时机发生的危害性反应,较严重,但是可以预知,也是可以避免的一种不良反应。 F反跳现象:长时间使用某种药物治疗疾病,在症状基本控制或临床治愈后突然停药,由此造成的疾病逆转叫药物“反跳”现象 F副作用:用治疗量药物后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 F分布: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作用、储存、代谢、排泄等部位的过程 F.防突变浓度(MPC):抗菌药物防止细菌选择第一步耐药突变的最低浓度 G肝肠循环:许多药物经肝脏排入胆汁,由胆汁流入肠腔,在肠腔内又被重吸收,可形成肝肠循环 G观分布容积:指理论上药物均匀分布所需容积。 G肝药酶:肝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是促使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 H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虽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但仍残存的生物效应。 H活化:由无活性或活性较低的药物转变成有活性或活性较强的药物 H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指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及自身内部的入侵者——恶性肿瘤细胞,消除或缓解由它们所引起的疾病。 H化疗指数:LD50/ED50或LD5/ED95。(即动物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之比,即LD50/ED50的比值来表示或以安全指数即最小中毒量与最大治疗量之比,即LD5/ED95来评价) J局部作用:无需药物吸收而在用药部位发挥的直接作用 J急性毒性:因服用剂量过大而立即发生的毒性作用。 J继发性反应:由于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效果。 J精神依赖性:用药后产生愉快满足的感觉,使用药者在精神上渴望周期性或连续用药,以达到舒适感 J菌群交替症: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后,使敏感细菌受到抑制,不敏感细菌乘机在体内大量繁殖,造成二重感染。J竞争性拮抗剂:受体与药物结合具可逆性;非竞争性拮抗剂:受体与药物结合不具可逆性 K抗菌药: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 K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是指由生物包括为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植物和动物在内,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其他生物功能的有机物质——抗生素及由人工半合成、全合成的一类化学药物的总称。 K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质,对另一些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K抗药性:在化学治疗中,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K抗菌谱: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X围. K抗菌活性: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免疫学名词解释整理

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自我”与“非我”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同时排除非己抗原的,维持机体内环境生理平衡的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 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免疫自稳(immunologic homeostasis):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 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即黏膜伴随的淋巴组织。是指分布在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下的无包膜的淋巴组织。除执行固有免疫外,还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 抗原(antigen,缩写Ag,不是银!):能诱导(活化/抑制)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并与相应的反应产物(抗原/致敏淋巴细胞)进行特异性结合(体内/体外)的物质。 半抗原(hapten):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抗原性),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当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 抗原决定簇(antigen determinant,AD):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抗原表位(epitope):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也称抗原决定基。又称抗原决定簇。 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是一类必须依赖Th细胞辅助才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体的抗原。该抗原由T表位和B表位组成,绝大多数蛋白质类抗原为TD-Ag,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内环境: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2.稳态: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动态平衡 3.易化扩散:在膜蛋白的帮助下,非极性分子和小离子顺浓度或顺电子梯度的跨膜转运, 包括经通道的易化扩散和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4.原发性主动转运:在膜蛋白的帮助下,细胞代谢供能的逆浓度梯度或逆电子梯度跨膜转 运 5.去极化:细胞膜的极化状态减弱,静息电位降低的过程 6.超计划;细胞膜的极化状态增强,静息电位增强的过程 7.静息电位:在安静状态下细胞膜两侧存在外正内负且相对稳定的电位差 8.动作电位: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前体下接受刺激产生一次迅速、可逆的、可向两侧传播的 电位变化 9.“全”或”无”的现象:要使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必须一定的刺激。当刺激不够时,无 法引起动作电位的形成,若达到一定刺激时,便会产生动作电位且幅度达到最高值不会随刺激强度增强而增强 10.阈电位: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 11.兴奋-收缩偶联:将横纹肌产生动作的电兴奋过程与肌丝滑动的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 心机制 12.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不变张力增加的过程 13.前负荷:肌肉收缩前所受到的负荷,决定肌节的初长度,在一定范围内,随肌节长度的 增加,肌肉收缩的张力越大 14.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的所占的容积之比

15.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蛋白质所决定的渗透压,影响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和 维持血浆的容量 16.血沉:将抗凝血放入血沉管中垂直静置,红细胞由于密度较大而下沉。通常以红细胞在 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即血沉 17.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损伤后出血一段时间便会自行停止的过程。包括血管 收缩、.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血液凝固 18.心动周期: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包括舒张期和收缩期。由于 心室在心脏泵血起主要作用,又成心室活动周期 19.射血分数:博出量与心室收缩末期容积的比值,能明显体现心脏的泵血功能 20.心指数:心输出量与机体表面积的比值,放映心功能的重要指数 21.异长自身调节:通过改变心肌的初长度而引起的心肌收缩力改变的调节 22.期前损伤:在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后到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来之前额外使心肌受到一次刺 激,产生的兴奋和收缩 23.房室延搁:兴奋由心房经房室结至心室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时间间隔:此处兴奋传导速 度仅有s 24.自动节律性:心肌在无外界刺激条件下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 25.正常起搏点:窦房结是心传导系统中自律性最高的部分,故窦房结称为正常起搏点,其 他的称为潜在起搏点 26.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其高低取决于心脏的射血能力和经脉回血 血量。 27.收缩压:心室收缩中期血压达到最高值时的血压 28.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每一瞬间血压的平均值

药理学名词解释教学内容

药理学名词解释 1.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2.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的科学。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治疗作用:是指符合用药目的,并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的作用。 4.不良反应:是指上市的合格药品在常规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并给患者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 5.副作用:是由于药物作用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在治疗剂量引起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6.毒性反应:是由于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7.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巴比妥类) 8.变态反应:是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 9.继发反应:是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的不良反应。如二重感染。 ※10.二重感染: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使敏感细菌被杀灭,而耐药菌株大量繁殖,造成二重感染。 11.停药反应:是指患者长期应用某种药物,突然停药后发生病情恶化的现象。(苯妥英钠、可乐定) 12.特异质反应:指少数患者由于遗传因素对某些药物的反应性发生了改变。 13.依赖性: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状态,表现为强迫要求连续或定期使用该药的行为或其他反应,其目的是感受药物的精神效应,或避免由于停药造成身体不适应。 14.最小有效量:是指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低药物浓度,亦称阈剂量或阈浓度。 15.最大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药物剂量或浓度,效应强度随之增加。但当效应增强到最大时,继续增加剂量或浓度,效应不再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又称效能。 16.半数有效量ED50:是指在质反应中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阳性反应的药量。 17.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在质反应中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死亡的药量。 18.治疗指数:药物的LD50与ED50的比值表示药物的安全性,称为治疗指数。 19.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20.首关效应:是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门静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致使进入体循环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21.分布:是指吸收入血的药物随血流转运至组织器官的过程。 22.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改变,又称生物转化。 23.排泄:是指体内药物或其代谢物排除体外的过程,它与生物转化统称为药物消除。 ※24.肠肝循环:由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药物有的直接随粪便排出,但较多的药物可由小肠上皮吸收,并经肝脏重新进入全身循环,这种小肠、肝脏、胆汁间的循环称为肠肝循环。 25.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从某制剂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数量和速度。 26.一级消除动力学:是指血中药物消除速率与血中药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27.零级消除动力学:是指血中药物消除速率与血中药物浓度的零次方成正比。即血中药物浓度按恒定消除速度进行消除,与血中药物浓度无关,也成定量消除。 ※28.半衰期t1/2:通常指血浆消除半衰期,是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状态后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是表述药物在体内消除快慢的重要参数。 ※29.调节痉挛:毛果芸香碱激动睫状肌上的M受体,使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折光度增加,造成视近物清楚,视远物模糊,称为调节痉挛。 ※30.调节麻痹(阿托品)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63862

第一章 免疫(immunity)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 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及其他有害物质。 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和衰老、凋亡细胞。免疫自身稳定(immune homeostasis)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 第二章 造血诱导微环境(hemopoietic inductive microenvironment,HIM)由基质细胞及其所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IL-3、IL-4、IL-6、IL-7、SCF、GM-CSF 等)与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的造血细胞赖以分化发育的环境。 脾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pleen,CFU-S)应用同系小鼠骨髓细胞输注给经射线照射的小鼠,可在受体小鼠脾脏内形成由单一骨髓干细胞发育分化而来的细胞集落,包括红细胞、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等,此称为脾集落形成单位。 体外培养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ulture,CFU-C)用半固体培养技术,在有造血生长因子存在的条件下,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分化为不同谱系的细胞集落,称为体外培养集落形成单位。 初始淋巴细胞(na?ve lymphocyte)尚未接触过抗原的成熟B、T 细胞被称为初始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和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第三章 抗原(antigen,Ag)是指能与T 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 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导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抗原性(antigenicity)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抗原的能力。 免疫原(immunogen)或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或半抗原(hapten)仅具备抗原性的物质。 变应原(allergen)能诱导变态反应的抗原又称为变应原。耐受原(tolerogen)可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的抗原又称为耐受原。 抗原表位(epitope)或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抗原与 BCR/TCR 结合的基本单位。 抗原结合价(antigenic valence)抗原分子上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部位的总数称为抗原结合价。构象表位(conformational epitope)或非线性表位(non-linear epitope)是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通过空间构象形成的决定基。如BCR 或抗体识别的决定基,通常位于分子表面。 顺序表位(sequential epitope)又叫线形表位(linear epitope)是序列上连续线性排列的多肽形成的决定基,如TCR 识别的决定基,通常位于分子内部。 功能决定基是指位于分子表面能被BCR 或抗体直接识别的决定基。隐蔽决定基是位于分子内部,因理化因素作用而暴露才被BCR或抗体识别的决定基. 共同抗原表位(common epitope)抗原分子中常有多种抗原表位,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称为共同抗原表位。 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不用抗原的反应,称为交叉反应。胸腺依赖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TD-Ag)此类抗原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 细胞辅助,故又称T 细胞依赖性抗原。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于此类。 第 1 页共9 页 胸腺非依赖抗原( 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 TI-Ag )该类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需T 细胞的辅助,又称T 细胞非依赖性抗原。

诊断学名词解释

发热 名词解释 1.发热(fever) 2.稽留热(ontinued fever) 3.弛张型(remittent fever)或败血症热型 4.间歇热型(intermittent fever) 5.波状型(undulant fever) 6.回归热(recurrent fever) 7.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 问答题 1.发热的分度有哪几种 2.临床上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有那些 3.临床上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哪几类原因 4.对发热为主诉的患者问诊要点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及题解】 名词解释 1.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2.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3.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4.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5.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6.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7.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问答题 1.①低热—38℃②中等度热—39℃③高热—41℃ ④趋高热41℃以上 2.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见的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3.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②抗原—抗体反应 ③内分泌代谢障碍 ④皮肤散热减少 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4.①起病时间、季节、起病缓急、病程、热度高低、频度、诱因; ②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 ③多系统症状询问

生理学重要名词解释

生理学重要名词解释医教园考研 1、潮气量(tidal volume):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2、余气量(residual volume):在尽量呼气后,肺内仍保留的气量。 3、功能余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余气量补呼气量。 4、肺总容量(total lung capacity)=潮气量补吸气量(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ERV) 补呼气量(inspiratory reser volume) 余气量。 5、肺活量(vital capacity):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6、时间肺活量: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正常人头3秒分别为83%、96%、99%的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比肺活量更能反映肺通气状况,时间肺活量反映的为肺通气的动态功能,测定时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呼出气体。 7、每分肺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 volume)=潮气量×呼吸频率。 8、每分钟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9、生理无效腔(physiological dead space)=肺泡无效腔(alveolar dead space) 解剖无效腔(anatomical dead space) P126-128 10、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及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输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人体安静状态下约为60~80ml. 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人体安静时的射血分数约为55%~65%.射血分数与心肌的收缩能力有关,心肌收缩能力越强,则每搏输出量越多,射血分数也越大。 11、每分输出量(minute volume/cardiac output)与心指数(cardiac index): 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即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约为5~6L. 心输出量不与体重而是与体表面积成正比。 12、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输出量。 13、心脏作功 每搏功(stroke work)P128每分功(minute work)=每搏功(stroke work)X心率P128

药理学名词解释归纳

药理学 名词解释 绪论 1 ?药理学Pharmacology 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一 门科学。 2. 药物diug能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3 ?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 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机体的作用下发生的动态变化规律。 4 .药效学Pharmacody namics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机体在药物影响下 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及机制。 5. 售后调研postmarketing surveillanee上市后在社会人群大范围内继续进行受试药物安 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在广泛长期使用的条件下考查疗效和不良反应,该期对最终确定新药的临床价值有重要意义。 药效学 1 .药物作用drug acti on 药物与组织细胞之间的初始作用。 2 .药理效应drug effect 指继发于药物作用之后的组织细胞原有功能的改变。 3. 兴奋excitation凡能使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加强的作用。 4. 抑制inhibition凡能使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作用。 5?特异性specifity 多数药物是通过化学反应而产生药理效应,这种化学反应的专一性使 药物具有特异性。

6. 选择性selectivity 药物只对某些组织器官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组织作用很小或无作用。 7. 疗效therapeutic effect 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 使患病机体恢复正常。 8 .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称对因 治疗,或称治本。 9 .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症状,减轻疾病的并发症称对 症治疗,或称治标。 10 .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 凡不符合用药目的或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的反应称不良 反应。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效应的延伸. 11 .副反应side reaction (副作用side effect )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 关的作用称副反应,亦称副作用。副反应是药物本身固有的,是因药物选择性低而引起的,一般不严重,难避免. 12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药物在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机体敏感性过高时对机体 发生的危害性反应称毒性反应。一般较严重,但是可以预知和避免。 13 .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 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14?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 长期应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后原有病情加重现象。又称回跃反应(rebound reaction ) 15.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 (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aciton )药物对过敏特质病人 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 16. 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 少数患者对某些药物发生的与往常性质不同的不 良良应。是由于遗传缺陷造成的。 17 .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 指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

免疫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免疫:是指机体通过区别“自己”和“非己”,对非己物质进行识别,应答和予以清除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 2初始淋巴细胞:未接触过抗原的成熟B,T淋巴细胞被称为初始淋巴细胞,分别通过BCR或TCR识别抗原,执行适应性免疫应答。 3免疫细胞:是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身。 4淋巴细胞归巢:是指淋巴细胞的定向迁移,包括淋巴细胞再循环和白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5抗原:是指能与TCR或BCR结合,激活T或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效应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之特异性结合,从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6完全抗原:是指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即通常所说的抗原。例如:各种微生物,异种动物血清,细菌的外毒素等。 7半抗原:又称为不完全抗原。是指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如青霉素,磺胺等。当与载体等大分子物质结合后又具有免疫原性。 8抗原决定基:是抗原分子中决定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抗原与TCR,BCR或抗体特异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 9抗原的结合价:一个抗原分子中,能和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表位总数,称为抗原的结合价。一个半抗原相当于一个抗原表位;天然蛋白大分子通常为多价抗原,含有多种,多价抗原表位,可诱导机体产生含有多种特异性抗体的多克隆抗体。10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是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是需要Th细胞的辅助的抗原。如,多数蛋白质抗原。 11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是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h辅助的抗原。可分为 TI-1抗原和TI-2抗原,如细菌脂多糖,聚合鞭毛素。 12共同抗原表位:在不同的抗原之间可以存在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称为共同抗原表位。共同抗原表位可引起交叉反应含有共同抗原表位的不同抗原称为交叉抗原。 13异嗜性抗原:指一类与种族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又名Forssman抗原。 14同种异型抗原:是存在于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的抗原。常见的人类同种异型抗原有血型抗原和组织相容性抗原。 15外源性抗原:并非由APC合成,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 16内源性抗原:指在APC内新合成的抗原,如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等。17抗体:是免疫系统在抗原的刺激下,由B细胞或记忆B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 18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 19互补决定区:Ig的VL与VH均有3个HVR,它们共同组成Ab的抗原结合部位,该部位因在空间结构上可与抗原决定簇形成精密的互补,故高变区又称互补决定区。 20调理作用:是指抗体,补体(C3b,C4b等调理素)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的作用。 21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是一种细胞毒反应,指表达FcR 的具有杀伤活性细胞(如NK,单核巨噬)通过识别Ab的Fc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

诊断学名词解释和简答仅供参考

二、名词解释 1.症状:是患者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如疼痛、瘙痒。 2.管样呼吸音: 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分布的区域内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即为病理支气管呼吸音,或称管样呼吸音。 3.牵涉痛: 即内脏器官疾病引起疼痛的同时在体表某部位亦发生痛感或痛觉有关。 4.三凹征 :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升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向内凹。 5.抬举性心尖搏动: 心尖部徐缓有力的搏动,可将手指指尖抬起且持续至第二心音开始的较大范围的外向运动,是左心室肥厚的指征。 6.脑膜刺激征: 为脑脊膜及神经根受刺激而引起的症状。常见于颅内感染和珠血等。临床表现为颈项强直、克匿格征(+)、布辛斯基征(+)。 7.生命征: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的指标,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为体格检查时必须检查的项目之一。 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 8.脉搏短绌:9.窦性P波:Ⅰ、Ⅱ、avF, 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余导联直立、倒置、或双相。 10.文氏现象:P波规律地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R-P间期逐步缩短,直到QRS波群脱漏,脱漏后的第一个P-R间期最短,然后逐渐延长,直到QRS波群再脱漏,如此周而反复 11.肾小球性蛋白尿: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及电荷屏障受损,血浆蛋白大量滤入原尿,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 12.红细胞沉降率: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参考值男:0~15 mm/1h末,女:0~20 mm/1h末 13.高蛋白血症:指血浆中的CM、VLDL、LDL、HDL等脂蛋白一种或几种浓度过高的现象。 14.内生肌酐清除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能将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 15.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正常时外周血中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如比值增大,即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 三、简答题 1.简述胸痛常见病因(一)胸壁疾病(二)心血管疾病(三)呼吸系统疾病(四)纵隔疾病(五)其他膈下脓肿、肝脓肿、脾梗死、肝癌等。常见的病因。 2.简述扁桃体肿大和甲状腺肿大的分度标准。 临床上把扁桃体肿大分为三度: I度:扁桃体肿大不超过咽腭弓 II度:超过咽腭弓 III度:肿大达咽后壁中线。 正常情况下甲状腺看不见,摸不着。 生理肿大:看不明显,特点是“摸得着”。 I度:看得见 II度:脖根粗 III度:颈变形 IV度:大等于或大于病人拳头时且多呈结节状 3.神经系统检查包括哪些内容?神经系统检查包括12对颅神经检查,意识障碍检查,感觉功能检查,运动功能检查,神经反射检查及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等. 4.现病史包括哪些内容?

生理学名词解释 (3)

第一章绪论 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2.稳态(homeostasis):细胞外液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相对恒定的状态。 3.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相反的方向改变,以减弱或抑制过强的功能活动。 4.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和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逐渐加强,使某种功能活动不断加强。 5.反射(reflex):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6.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7.神经调节(neuroregulation):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 8.体液调节( humoral regulation )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钠泵(sodium pump):又称钠-钾泵(sodium-potassium pump),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蛋白质,具有ATP酶的活性。每分解一分子ATP将3个Na+移出胞外,将2个K+移入胞内,保持膜内高钾

膜外高钠的不均匀离子分布。作用:细胞内高钾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需条件;防止细胞水肿;势能贮备。 2.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RP):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即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表现为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 3.极化(polarization):平稳的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跨膜电位为内负外正的状态。 4.去极化(depolarization):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或状态。 5.复极化(repolarization):膜电位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6.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静息电位增大的过程或状态。 7.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可兴奋细胞受到适当的刺激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一个迅速的、可逆的、可传导的电位变化。 8.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 TP):能引起Na+通道大量开放,形成正反馈性Na+内流,并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9.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是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引起组织兴奋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 10.局部电位(local potential): 由少量钠通道激活而产生的去极化膜电位波动。 第三章血液 1.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

(完整版)药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的科学,包括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两方面,前者是阐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后者阐明药物在机体内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的过程,及药物效应和血药浓度随时间消长的规律,以达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 药效学 是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作用原理、量效关系及有关影响因素的科学,也是选用药物的主要依据。 药动学 是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过程及体内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治疗作用 凡能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作用。 不良反应 用药后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其它作用。 副作用 指药物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一般症状轻。 毒性反应 药物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器官)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变态反应 指少数人对药物的特殊反应,它也是免疫反应的一种表现,与毒性反应不同。 后遗效应 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绛至有效水平以下时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继发反应 指药物治疗作用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 三致反应 致畸、致癌、致突变 个体差异 个体之间同一药物的反应可以有明显差异 高敏性 对同一个药物,有的个体特别敏感,只需很小剂量就可以达到应有的效应,常规剂量就能产生强烈效应或中毒反应。 耐受性 有的个体对药物敏感性低,需要较大剂量才能达到同等药效 量效关系 药物剂量的大小和效应强弱之间呈一定关系 治疗量 大于最小有效量,并能对机体产生明显效应而又不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 极量 是由国家药典明确规定允许使用的最大剂量,比治疗量大,但比最小中毒量小,也是医生用药选量的最大限度。 效能 指继续增加剂量药效不在提高时的效应。 效价强度 该药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

免疫学名词解释

免疫学名词解释 1.免疫(Immunity):传统概念:指机体对感染有抵抗能力,而不患疫病或传染病。现代 概念:机体对自己和非己物质的识别,并排除非己物质的功能。即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 2.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抗体 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3.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产生抗体或致敏T细 胞)。 4.抗原性(antigenicity):能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又称:免疫反 应性(immunoreactivity)或反应原性(reactogenicity) 5.半抗原(hapten) /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6.抗原决定基(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7.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是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 共同抗原。 8.超抗原(Superantigen,SAg):极低浓度即可激活较多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 答,这类抗原称为超抗原。 9.抗体(Ab):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能与相 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10.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11.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 cAb):只针对某一特定的抗原决定基,纯度高的 抗体。 12.ADCC(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是指IgG与带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结合后, 通过其Fc段与NK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表面的FcR结合,从而导致对靶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 13.补体(Complement,C):正常人或动物体液中存在的一组与免疫有关,并具有酶活性的 球蛋白。 14.白细胞分化抗原:有称CD抗原或CD分子,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 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15.黏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s,AM):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 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 16.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由活化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蛋白质 物质。细胞因子能介导多种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17.白介素(interleukin,IL) :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的细胞因子,后来发现也可作用于其它细 胞。 18.肿瘤坏死因子(TNF):一种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 19.生长因子(GF):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TGF- β,EGF,VEGF,NGF等。 20.趋化因子:由白细胞与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分泌,可结合在内皮细胞的表面,对中 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和激活活性。 如IL-8。 21.组织相容性:指不同个体间进行组织或器官移植时,受者与供者双方相互接受的程度。 22.组织相容性抗原:引起排斥反应的抗原,也称移植抗原。 2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是一群高度多态性、紧密连锁的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 抗原的基因复合体。 24.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由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首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