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从考生答卷存在的主要问题谈如何有效复习 郭福斌

从考生答卷存在的主要问题谈如何有效复习 郭福斌

从考生答卷存在的主要问题谈如何有效复习  郭福斌
从考生答卷存在的主要问题谈如何有效复习  郭福斌

高考复习

《从考生答卷存在的主要问题谈如何有效复习》

——以全国卷Ⅰ主观题为例

陕西省西安中学郭富斌

2007年高考试卷分为全国卷和地方卷两大类,陕西省文科考生使用的是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笔者参加了一年一度的高考评卷工作,感悟颇多,既有对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的,也有对考生答题情况的。前者,谈论的人很多,且不乏高见,故不再赘述;后者,反映了考生的学习情况,但与我们的历史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是必须重视的问题。下面就考生答卷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作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复习建议,旨在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教、学、考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考生平均得分情况统计

历史学科在文科综合试卷中的总分是100分。据陕西省考试管理中心对文史类考生115573人的统计,学生平均得分为56.54分,难度为0.56,与2006年全国卷Ⅰ历史部分的难度基本持平。历史学科第一卷满分48分,学生平均得分为25.67分,比2006年高5.31分,统计难度为0.53,难度略高于主观性试题。第二卷分值52分,学生平均得分为30.87分,比2006年低1.66分,统计难度为0.59,比2006年有所增加。其中,容易题分值18分,占34%;中等题分值34分,约占64%。从试题结构、布局、分值看,符合试题命制应以中等题为主的原则。各题具体得分情况见下表:

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而答非所问

基础知识薄弱是历史学科最难解决的老问题,主要表现是:历史概念不清,历史线索混乱,对基本史实识记忆不准确。尽管2007年直接考查基础知识的试题数量有所下降,但其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不容怀疑,我们依然要高度重视。

如选择题第22题是非常基础的试题,但有67.7%的考生将此题答错。非选择题的第38、40题也有部

分应用基础知识回答的设问,但由于学生平时的基础知识薄弱,所以失分现象也非常普遍。第38题总分32分,而学生的平均分不到20分。第40题第(1)问,很多学生不知道“绍兴和议”宋金分界线的划分,黄河、长江、长城、渤海、燕山、四川、吐蕃、大理、黑龙江等都被当成宋金分界线。更有甚者,把曲江与淮水、郑州与建康、黄河下游与浙江拉在了一条线上,而将此作为分界线。第40题第(1)问,陕西考生平均得分只有1.89分。答对的人数只有28.96%,该问难度为0.47,是第二卷中难度最大的。第40题第(2)问,一些考生答不出金都南迁“促进了民族融合”这样非常基础的知识;一些考生关于少数民族的基本知识匮乏,答非所问,以为“金迁都燕京,使女真族迁入中原地区,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渐渐形成了新的民族——满族”。

二、不会利用给定的条件和要求审题

1.忽视试题设置的时空条件,抛开限制回答问题。

暂且抛开答案内容正误不谈,仅从试题时空要求来看,问题也很典型。如38题第(3)问,一些考生置1939年9月21日这样明确的时间于不顾,把材料一的背景确定到1942年,认为“《联合国家宣言》签订,美国已加入反法西斯同盟”;一些考生对材料二提供的1940年12月17日的时间视而不见,判断其背景是珍珠港事件爆发或“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后,为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还有些考生认为,是二战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第(4)问把时间限定在抗战时期,但不少考生把时间下延,答到二战结束以后,其回答如下:“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别国的建议,由起初的对华贷款变成为租借,实质是想控制中国财政。”“中国作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反法西斯。”“美苏争霸,美国为防止中国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而对他们造成威胁,加大了对华援助。”

2.忽视题目的设问要求,随意变更问题方向。

38题第(2)问,要求比较材料一、二中罗斯福“主张”的异同,学生在审题中出现了两类问题:一是一部分考生不考虑“主张”本身的内容,而是关注罗斯福“主张”提出的方式,故回答说:“材料一中是罗斯福想动用国家权力向国会提出,希望以法律形式实施,材料二则是通过新闻媒体通告全国,希望得到人民认同”。二是一些考生把异同点仅理解为不同点,只答不同点。

38题第(3)问,要求回答的是国际背景,但一些考生答成了国内背景。相当一部分考生回答是:“国际背景就是罗斯福新政。”“美国在经济危机后采取了一系列促进贸易、发展海外贸易的措施;美国在国内经济得到一定恢复的条件下,实力不够强大,想采取借助他国势力,实现对外侵略的想法。”“为稳定美国社会防止法西斯专政。”

38题第(4)问,要求从中国抗战作用角度回答问题,但一些考生却从美国自身的角度作答,而形成以下答案也就不足为奇:“美国看到法西斯势力逐渐衰落,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指日可待。”“美国处于经济恢复期,需要和平的社会环境来发展经济。”

三、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较差

1.文字阅读能力较差。

从38题第(2)问的答题情况可知,不少考生对材料的解读不当,或抓不住中心,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对罗斯福对待中立法的态度出现误判。有相当一部分考生认为罗斯福主张中立,不支持战争任何一方,或认为罗斯福仍旧采用绥靖政策。还有考生从材料中得出了“罗斯福主张美国退出战争”的结论。二是对美国废除禁运条款的动机理解完全错误,如有些考生以为材料一废除禁运条款的目的是为了向法西斯国家运输战略物资。三是把材料一、二中美国的援助方式和援助力度倒置。如有些考生认为:“材料一是美国将军火送上门,而材料二中由购买方自己来运输采购,美国不再承担本国船运送军火的风险。”还有考生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进行比较,从中得出美国的态度是:“由援助战争转为利益计算。”“第一次讲话中声明美国承担任何风险,而第二次讲话中表明丢失问题要求赔偿。”“前者主张废除禁运条款,而后者又支持禁运条款。”四是错解废除禁运条款的结果。部分考生认为:“禁运条款的废除对美国独立带来不利,阻碍美国发展。”五是把军事援助误解为经济行为。废除禁运条款的核心目的是给反法西斯国家军事上的援助,一些考生将其理解成一般的经济行为,认为美国“利用商品市场关系,发展本国经济”。此外,还有考生割裂材料一、二的关系,认为罗斯福是分别从军事、经济角度发表谈话,因而形成以下答案:

“材料一中运送物资是为了战争胜利,材料二中运送物资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前一次重点贸易为一般商品,而后一次贸易为军火。”

2.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38题第(1)问:“罗斯福为什么主张废除中立法中的禁运条款?”其答案是:“有助于扩大本国就业,

..........

加强国防建设;禁运改变了美国的传统政策

...................,实际上是不中立的(禁运偏袒了一方,使海军强国失去获得

军火的机会);战争地带经常发生变化

.......................。”其中加着..........,不可能由国会立法予以长期确立,应由行政部门确立

重点部分就是材料一中的原话,但由于学生提炼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差,大部分学生只能正确归纳出第一层次内容,而能正确归纳出第二、三层次内容的学生很少。38题第(4)问第一层:“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其答案“状况:分为贷款和租借”就在材料三的标题中。

40题第(1)问:“指出1141年南宋与金‘绍兴和议’所确定的双方界线。”宋金分界线,在图8中通过图例政权部族界的提示,至少可以直接看到淮水。第(2)问:“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其答案内容一共四点,对应的就是材料二中赞成迁都者的四点理由,连论证的顺序都没有调整,考生只要把这四层意思翻译和概括成现代汉语即可。而实际上学生答得并不理想,平均分只有9.81,及格率56.6%,满分率才1.32%。

3.不少考生在解读信息时出现价值偏差。

主要表现在38题的回答上。从38题第(2)问的作答情况看,不少考生对罗斯福废除禁运条款和实行租借法的动机表示质疑、批判和矮化,因而出现了以下这些回答:“材料一想发战争财,材料二开始对反法西斯国家援助,但始终不做赔本买卖。”“材料二主要是为了通过军事订货来增强美国的经济实力。”“将损失转嫁到别国来攫取利益。”“表面坚持中立,而背后却往战争国输送军火。”“都是为了控制他国军火生产。”“控制军火贸易,垄断军火市场,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积累资金。”“在国外发展生产,以侵略别国来发展自己。”等等。上述答案暴露的共同问题是:部分考生把美国这种援助反法西斯战争,维护人类文明和正义事业,为人类进步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使美国成为民主国家兵工厂的政策断定为是美国想发战争财的自私行为。

对于38题第(4)问“美国对中国援助的目的”,有些考生认为美国的援助完全是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回答说:“美国对华贷款、对华租借物资都是因为想从中获得更大价值,使中国背上沉重的包袱来发展未来的经济,他们对华的帮助都是有阴谋的。”“通过对华倾销来大量争取贸易差额。”“美国处于经济恢复期,需要和平的社会环境来发展经济。”“中国是一个原料大国,美主要是想霸占中国市场。”有些考生则认为美国对华援助的行为包藏一定的政治动机,故回答说:“美国看到法西斯势力逐渐衰落,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指日可待。”“美国对华援助完全属于帮助自己来打拼天下,借别人的手,来帮助自己实现自己的地位。”“中国是人口大国,正日益崛起,美通过援华,一方面可以壮大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美国为了让别国信任自己,装出具有同情心,是为了在华取得利益,扶植在华代理人,寻找美国在华的有力工具。”“表面看来美国是在帮助中国,其实正是在一步步要挟着中国,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关于此问,还有考生认为,美国对中国的援助是理所当然:“从抗日战争以来,美国对中国的援助只不过是当年侵略战争中搜刮来再还回中国的‘援助’,因而中国根本无须领情。”

看到考生的这些答案,我们的心情是非常沉重的。我们看不到对历史的尊重、理解、包容,看到的是狭隘、自私、冷漠,毫无疑问,这是需要我们在今后历史教学中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

四、用语不规范表述空洞而缺乏逻辑

对文献材料进行筛选与概括,对答案行文进行组织与归纳本是文科考生必备的能力。但从卷面上看,一些考生这方面的能力很差,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语不规范、不准确,表述空泛。

考生在概括38题第(2)问相同点时,有的回答说“实质相同”,但“实质”是什么却语焉不详。有的考生说:“罗斯福两次讲话中虽然主张不同,但讲得有条有理,头头是道,说明罗斯福是个很聪明的、很会处理与各国关系的政治家。”这样的答案缺少必要的历史分析。在归纳不同点时,考生把不同说成“看问题的方向不同”或“罗斯福在材料一中与材料二中讲了不同的话”,表述抽象、空洞。还有考生知道正确答案,但不会组织语言,如把租借法的内容表述为“材料二主张不光用自己的军火保卫自己的家园,还

要用自己的军火保卫自己周边的家园”。考生在谈及40题第(2)问金迁都的影响时,有的回答说“有利于对南方地区的管理”,这一回答的本意可能是说有利于控制中原地区,忽略了南方是一个很宽泛的范围的客观情况,更何况当时南宋还控制着淮河以南广大地区。

2.语言表达缺乏逻辑性,甚至自相矛盾。

一是不合逻辑。如38题第(2)问,相当一部分考生在比较异同时,把不同点放在前面,相同点放在后面,不符合一般的逻辑习惯。还有一些考生把美国的强大归因于中国的抗战,说“中国抗日战争对美国成为世界强国奠定了基础”。二是主体错位。如40题第(2)问,考查金迁都燕京的原因,一些考生本末倒置,不从金的发展需要角度分析,而是从宋的角度分析,认为:“宋在战争中失败,金的势力壮大和宋朝的腐败便是根本原因。”三是因果不分。如40题第(2)问,有考生把迁都原因归结为“有利于统治中原地区,有利于同各民族融合”,错把影响当原因。四是自相矛盾。如38题第(2)问,有考生在前面已经说明材料一中废除了禁运条款,但后面又认定罗斯福还在继续中立政策,认为:“罗斯福主张废除中立法中的禁运条款,对法西斯采取中立政策。”有的考生把对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达当成本质差异,在分析材料一、二不同点时则说:“材料一主张做事承担风险,材料二鼓励冒险,谁破坏谁负责。”

3.表达的角度单一,层次性差。

一是不分层次,把不同层次的问题混在一起回答。如在回答38题第(2)问时,许多考生不分异同点,笼统地回答,让阅卷人在他的表述中找答案。二是角度单一。如在回答40题第(2)问时,大部分考生只会从燕京的战略地位角度回答,只有少数学生懂得应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分析原因,从民族融合、文明发展、对北京地区发展的促进等方面陈述影响。

4.落笔太随意错别字较多。

近几年的考生答卷中错别字之多,令阅卷老师啼笑皆非,已经成为历史答卷中不应有的一道“风景线”。如把利益写成利“义”、地形写成地“型”、行为写成“形”为、关税写成“官”税等等。当然,这不是历史学科独有的问题,错别字问题在整个文综答卷中普遍存在。通过对近几年文科综合试卷的评阅,我们能明显感到学生汉语语言表达能力的下降。语言简练,用词准确,逻辑严谨,表述流畅,见识卓越,有深厚汉语功底的试卷难得一见,而考生中相当多的人未来的职业肯定是和汉语语言的传承密切相关,希望这一问题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5.部分考生对答题卡还不适应。

尽管陕西省已经是第二年采用网上阅卷,但今年仍有不少学生因将答案写错位置而失分。主要是因为全国卷Ⅰ的试题总数从前两年的39道题增加到40道题,各科试题在第Ⅱ卷中的顺序相应调整,而一部分学生在平时练习中已经形成了37题历史、38题政治的思维定势,在没有看清题目的情况下,答错了位置,等反应过来时,已经无法进行补救。

复习建议

根据2007年学生答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建议在以后的教学与复习中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教材阅读部分以适应变化

阅读内容在人教版教材中大约占25%,尽管教材的使用说明中非常明确地说,阅读部分的内容是给学生作阅读参考的,不作统一要求,但《考试大纲》没有明确说明阅读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而且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教材的阅读部分还占了相当高的比例。2004年全国文综卷Ⅲ阅读部分考了20分;2006年全国文综卷Ⅰ中涉及阅读内容的分值更是高达41分;2007年全国卷Ⅰ中,仅选择题考查阅读内容的分值就有24分之多。虽然我们认为阅读内容在高考中大量出现是不合理的,但我们必须接受这一现实,在高考复习中不可忽视阅读部分内容的学习。

二、适当拓展教学范围以开阔视野

2007年的历史试题特别重视对教材知识的拓展和课外知识的考查。如试卷中所出现的皇帝谥号、赫德路的命名、美国租借法案等知识点,或完全来自教材以外,或与教材联系不紧密;湘军的组织形式、新军的特点、金迁都燕京等知识点,则是教材内容的扩展,命题触角更多地向课外延伸。试题的这一变化出人意料,让考生极不适应,但也向我们教师透露出一个信息:学生要具有比较深厚的知识积累和相对广博的知识视野。应该说,这对今后高中历史教学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我们必须跟上命题方式变化的步伐,在教学中要适当拓展内容范围,注意开阔学生视野。在高三复习

教学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如何做好这方面工作值得研究,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在日常教学中只讲解课本和考试大纲是不行的。从近两年高考历史题的出题状况与分析看,高三教学中要注意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注意对历史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这些方面适当扩展学生知识面,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2007年文综历史题得分高的考生,基本上是课外知识相对丰富的学生,而死读课本、知识面相对狭窄的考生分数基本不高。

三、重视阅读能力培养以提高效果

近年来,高考对材料阅读能力的考查力度越来越大。2007年全国卷Ⅰ除主观性试题完全依据材料设计外,选择题中有一半的试题都以材料形式出现,以材料形式出现的试题合计有76分之多,创历年之最。材料呈现方式多样,以文献材料、照片、曲线图、表格、地图等多种形式出现,考查学生材料解读、识图、图文转换、分析比较和概括等能力。此外,文字材料的阅读难度也增大。因此,加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力度已成为备考的当务之急,提高阅读能力则是必由之路。首先,要重视在新情境下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拓展,注意为学生营造新的学习情境,将教材知识“活化”,让书本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其次,要把材料阅读能力的提高落实到每一节课,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答材料题的能力。在此提几条具体建议供参考:

第一,先看问题后读材料,带着问题读材料。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一是针对性强。可改变学生漫无目的、盲目的阅读状态。二是节约时间,效率高。高考试题中,有时会出现所设计的问题与所提供的材料关联不大的情况,读完问题就会发现运用所学知识就能解答问题,根本不用再去细读材料。三是材料题的设问本身对答题有提示作用。因为设问中往往能揭示材料的层次和逻辑关系,有助于阅读、理解材料和组织答案。

第二,尽量用试题所涉及的教材内容回答问题。材料题的设计中,一般都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的要求。从主观题的命题立意来讲,就是要考查学生在新的历史情境下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但并不排斥教材知识,而是要求学生能建立教材知识与所给材料之间的联系。我们留心一下就会发现,在高考试题中,主观性试题答案与教材原文往往有所重合。有些问题要求回答的是隐性信息,仅据材料很难回答,需要将材料中的显性因素与教材知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完整的回答。

第三,阅读材料时,要重视材料标题、出处等信息。一些学生在读材料时,只读材料正文的内容,不留意材料的出处,觉得用处不大。其实,材料出处往往能帮助我们确定答题的时空范围,起到定位作用。2007年全国卷Ⅰ38题第(3)问“罗斯福讲话的国际背景”较难判断,但是如果注意到两则材料的背景时间分别在1939年9月和1940年12月,即可明确此问的答案肯定与1939年、1940年的国际大事相关。

第四,善于利用试题背景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来确定答案。自实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以来,每年都有部分主观性试题的答案直接来自于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材料。2007年全国卷Ⅰ38题和40题的答案中都有大量内容来自材料本身。据我们的统计,38题有14分,40题(1)(2)问有10分,几乎占到总分的一半。

(作者地址/陕西省西安中学,7100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