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

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

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
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

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

注: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仅为大纲版;新课标版未单列中国古代外交,仅零星散见于新人教版必修Ⅱ的中国古代商业和中国古代经济政策框题。本专题含中国古代秦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对外交往概况。

一.知识归纳

1.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概况

(1)秦汉—明初:主动开放

①秦汉:汉朝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影响远及欧洲和非洲。向东与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马韩、辰韩、弁韩)及隔海相望的日本有密切交往。向南与越南有经济技术交流。向西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养蚕缫丝、铸铁术、井渠法和造纸术(应该是唐代)先后西传。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丝绸之路东起长安,经河西走廊,过玉门关、阳关,分南北两路到疏勒(今新疆喀什)会合,越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北上大宛(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和康居(锡尔河流域)到里海北岸,南下身毒(印度),西行大月氏(阿姆河流域),经安息(伊朗)转运到条支(阿拉伯半岛)和大秦(地中海东岸)。汉武帝以后,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它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的联系。安息在汉与大秦进行转手贸易,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至波斯湾后返回。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从海道来见东汉桓帝,这是正史中国与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后汉书》)。

②南北朝:法显西行取经,13年后回国,将旅行经历写成《佛国记》,这部书是研究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交通和历史的重要史料。

③隋唐:隋唐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有很强的吸引力;唐政府鼓励外商来华;唐朝对外交通发达。陆路从长安出发,向东可达朝鲜,向西经丝绸之路可达天竺(印度半岛各国)、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半岛)和欧洲(如拂林即东罗马)等许多国家。水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最远可到波斯湾。唐与朝鲜有商贸、制度、教育、物种、技术、风俗等方面交流。唐与日本有使节(遣唐使)、制度(大化改新)、建筑(奈良

城)、教育(儒学)、商贸(开元通宝)、生活习俗(和服)等方面交流。隋唐与东南亚的骠国(缅甸)和南亚的天竺有使节、技术、宗教等交流。隋唐与中亚的波斯和大食有交往。唐朝时中国人学习了天竺的熬糖法、东罗马的医术、杂技和周边邻国的乐舞风格。唐朝人杜环在非洲留下了行踪。史载东非索马里使者在唐太宗时来到中国。

④明初:一方面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另一方面中外矛盾尖锐,甚至发展为侵略反侵略斗争。郑和下西洋,其最主要目的是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政治目的为主),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它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但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使这一航海壮举悄然结束。

(2)明后期—清前期(鸦片战争前):闭关锁国

明中期,葡萄牙殖民者强占澳门。明中后期,戚继光和俞大猷配合抗倭,取得胜利。明末,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时,在雅克萨大败俄军,签订《尼布楚条约》。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缺乏广泛的外贸需求(主要原因);也由于西方殖民者的侵扰和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明中后期开始实行的闭关政策在清初继续实行,只留广州一处海关通商,并规定由“公行”(政府特许的外贸商行)统一管理外贸事务。

2.从区位角度总结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主要内容

(1)古代中国与东亚的关系

①与日本的关系:

秦汉时期:徐福东渡的故事;汉武帝时,日本有30多个小国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东汉光武帝,“汉委奴国王’’金印;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人日本。

隋唐时期:遣唐使;贸易往来频繁;突出人物:鉴真和吉备真备;日本制度文化深受唐朝影响。

明清时期: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明政府限制私人海外贸易;戚继光抗倭,1565年肃清倭患。

②与朝鲜关系:

秦汉时期:秦汉之际,燕、齐、赵等人为避战乱,数万人迁居朝鲜;三韩多次派人赴汉,会见光武帝;辰韩引进中国先进文化,被称为秦韩号;从朝鲜输入檀弓、果下马等;中国输出铜镜、漆器、铁制工具等。

隋唐时期:唐朝的留学生中,新罗最多,最著名的是崔致远;长安等地设有“新罗坊”、“新罗馆”接待新罗商旅;新罗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制铜、制瓷技艺等;新罗制度、文化深受唐朝影响。

(2)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印度半岛的关系

①与印度半岛的关系:

汉朝:开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频繁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法等西传,印度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人中国。

隋唐时期: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品。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天竺交流加强,天竺遣使唐朝送来郁金香、菩提树。佛教艺术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到天竺。玄奘从陆路到达天竺研究佛学。义净从海路到天竺研究佛学,后来到印度尼西亚等地。

②华侨开发南洋

南洋:泛指东南亚地区。

过程:从唐朝开始,我国东南沿海——带有很多人到南洋诸岛谋生。明朝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人迁徙到南洋诸岛定居,成为华侨。

作用:他们带去先进工具和技术,对南洋开发作出重大贡献。

(3)古代中国与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关系

①陆上丝绸之路

开辟条件: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开辟奠定基础;西域都护设立——有效地保护了商旅往来;甘英出使大秦——进一步了解西行路线;汉朝经济文化繁荣、国力强盛——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路线:长安一河西走廊一敦煌一疏勒一大宛一安息一大秦。

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②海上丝绸之路

开辟:汉武帝以后。

路线:广东沿海港口(广州等)一印度支那半岛一马六甲海峡一孟加拉沿岸一印度半岛南端。

意义:加强了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问的联系。

③郑和下西洋

目的:弘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寻找建文帝。

条件:国力强大,造船业发达,天文地理知识进步,罗盘针使用等。

过程:1405年至1433年,先后7次,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路线:沿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特点: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抵达国家地区多。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局限性: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没有推动海外贸易新时代的到来。它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没有生命力。随着国力衰退,航海壮举便悄然结束。

(4)古代中国与欧洲的关系

秦汉时期:东汉时甘英出使大秦,行至波斯湾。166年大秦王安敦王朝派使者来到东汉。这是中欧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

隋唐时期: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者往还,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传人中国;唐朝的丝绸、瓷器大量运往欧洲。

宋元时期: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中国,畏兀儿族人列班?扫马前往西亚、欧洲,成为我国第一位访问欧洲各国的旅行家。

明清时期:16世纪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教士来华,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绘画、音乐等方面著作介绍给中国,又把中国的儒学和道学介绍给西方,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徐光启等与传教士合译西方科技著作,为中国科技注入新的生机。1685年和1686年雅克萨反击战;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1553年,葡萄牙租占澳门。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5)古代中国与中亚、西亚的关系

秦汉时期:汉朝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铁器、丝绸以及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隋唐时期:唐朝对外往来密切,隋朝和波斯互遣使节,唐朝波斯人在中国开设“波斯店”。唐高宗时,大食与中国通使,持续了一个半世纪。中国造纸术在唐朝时传到大食。

宋元时期:元朝时大量波斯人、阿拉伯人迁人中国,他们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开始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3.中国文化的外传(东学西传)

(1)秦汉文明开始走向世界

①原因: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社会制度先进,封建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正式开通于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便利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

②表现:中华文化从东、西、南三个方向与外部世界展开了广泛交流,开始突破周边近邻范围,走向西亚、欧洲和北非。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法等西传;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和水利工程技术分别传往日本、朝鲜和越南。166年大秦王安敦王朝派使者来到东汉。这是中欧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

(2)隋唐文明基本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

①原因:隋唐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唐朝有很高的国际声望;隋唐对外交通发达,西北陆路和东南海路同时并举;统治者实现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鼓励外商来华。

②表现: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建筑技术传到日本;数学专著《缀术》传入朝鲜和日本,成为其学校教材;纺织即使传入朝鲜、阿拉伯;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入日本;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日本文字;中国儒家经典、佛教传入日本。

(3)宋元文明西传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①原因: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我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和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是最为突出的成就,对外贸易空前兴盛,东至朝鲜、日本、西至非洲的一些国家。

②表现:一是造纸术的外传,朝鲜(4世纪)→日本(7世纪)→阿拉伯国家(8世纪)→欧洲、非洲(12世纪)→美洲(16世纪)→大洋洲(19世纪)。二是活字印刷术外传,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西夏在此基础上使用木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个多世纪,后先后传到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三是指南针外传,13世纪时(南宋时),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为欧洲航海家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四是火药外传,13世纪(元朝)火药和火器由阿拉伯入传入欧洲。

4.外来文化的内引(西学东渐、外物内引)

(1)农作物品种: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

(2)生产技术:唐朝时,波斯的织锦法、天竺的熬糖法、东罗马的医术传入中国;明朝还引进欧洲的水利方法。

(3)科技:明朝时,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绘画、音乐等方面著作介绍给中国。

(4)宗教: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唐朝玄奘西游古印度;伊斯兰教在唐时由阿拉伯传入中国;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来华。

(5)艺术:唐朝时朝鲜的高丽乐、中亚的舞蹈传入中国。

二.规律小结

1.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一些基本规律

(1)条件:政治基础(社会环境)+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对外交通+对外政策;中国古代先进的经济、科技文化是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基础;政府的对外政策,政局的稳定和交通的发展,以及交通工具的进步等,也是其重要条件。

(2)内容:反对外来侵略、援助邻邦国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政府使节互访、对外政策等。

(3)目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宣扬中国声威,扩大在海外的影响,树立大国形象;发展贸易,丰富自己的经济生活,经济上互补互利;学习外国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

(4)特点: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以官方贸易为主;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主,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对外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如回族的形成;我国古代的对外关系以友好为主流;从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前四点又是中国古代贸易的特点。)

(5)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四条渠道:一是贸易,包括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两种形式;二是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等;三是通过宗教人士实现;四是通过战争。

(6)古代对外关系频繁的原因、表现及影响:①原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通发达;实行开明的外交政策。②表现:政治军事外交往来;经济贸易往来;科技文化交流。

③影响:增进了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了中外双方的发展。

(7)对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主流的认识: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平等待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经济文化交流。

(8)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启示: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和民族的落后;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者存,逆历史发展潮流者亡;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往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

2.中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三次高潮

中国是文明古国。张骞通西域后,开始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向

中亚、欧洲,促进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更善于学习和吸收西方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促进中华文明。

(1)随着以汉帝国为一端、以罗马帝国为另一端的海陆两途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中国丝绸、冶铸和水利技术远播中亚、朝鲜、日本和欧洲地区。汉字也传入朝鲜。儒学经典传到日本。传入中国的有佛教、象牙、香料、宝石和多种植物等等。

(2)唐、宋、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进入一个迅猛高涨的新时期(第二次高潮)。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诗歌、汉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入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传入中国的有:印度熬糖法、天文、医学、音乐、舞蹈、佛教及祆教、摩尼教、占城稻等等。

(3)明末清初,伴随着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相对自由活动,欧洲的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第三次高潮。明清之际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许多种文字流传国外。明朝时中国先进的技术、文化传人南洋。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明朝还引进欧洲的水利方法。明朝中后期外国传教士来华,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

3.古代中国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①是清朝政治需要: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成为统治阶级必然引起汉民族人民的反对,使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威胁统治为防范中外结成反清联盟;②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特点的反映:清前期工商业比较发达,但自给自足封建经济仍占领重要地位,使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须和外国“互通有无”,还害怕外商与沿海人民往来滋事;③重农抑商思想进一步发展的结果;④是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发展到顶峰的必然;⑤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结果。

(2)影响:①积极方面,一定程度抵制了外国政治侵略,暂时延缓了殖民侵略,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延续发展;②消极方面,几乎隔绝了中外联系,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三.热点冷点

1.中国古代各时期与主要国家和地区交往的主要史实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2.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阶段特征、政策分析及其与政治、经济、文化、国际环境等方面的联系是高考的冷点。

3.应高度关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复习与训练。

四.高考题例

01.(2006江苏历史2)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倭奴国奉贡朝贺

C.昭君远嫁呼韩邪单于 D.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02.(2004全国四卷文综13)日本大化改新期间向唐朝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①政治经济制度②建筑样式③中国姓氏④儒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03.(2005北京文综12)下列史实反映唐代中印友好交往的是

A.佛教传入中国 B.法显游历天竺

C.义净西行研究佛学 D.鉴真渡海传播佛法

04.(2005北京文综13)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罗盘针

05.(2006广东历史4)下列中外文化交流事件中,发生在宋代的是

A.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内地B.十进位记数法传到天竺

C.活字印刷术开始外传 D.引进玉米和甘薯

06.(2008四川Ⅰ卷文综13)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进了中阿之间的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

07.(2009年重庆文综13)汉武帝时期,一位前往中国的日本人途经朝鲜半岛时可能看到A.作坊里正在生产麻纸B.寺庙里在进行佛事活动

C.工匠用雕版印刷书籍D.许多中国人在那里生活

08.(2009年浙江文综13)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十分繁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耕作技术大体经理了从“刀耕火种”.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

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

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09.(2009年浙江文综17)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

③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号④表明清政府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06全国二卷文综38)(3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力学、化学、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实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致瓦?博尔吉乌斯》)

材料三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

工作之人,则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世宗实录》)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8分)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12分)

(4)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4分)

高考题例答案及解析:

01.B A、D项为西汉武帝时,C项为西汉元帝时。

02.B 排除③项。

03.C 只有C项在时间和方位上都符合要求。

04.D 只有D项在时间和影响上都符合要求。

05.C A项在西汉末年,B项在唐朝,D项在明朝。

06.A 造纸术在8世纪传入阿拉伯,正好在唐朝。

07.D 汉武帝时期是公元前2世纪,造纸术传到朝鲜最早是4世纪,佛教由中亚传到中国中原地区是西汉末年(传到朝鲜更晚),雕版印刷术是隋唐时期中国的印刷术。

08.C 指南针应是南宋末元朝初年传到阿拉伯的。

09.C ①③两项不符合历史事实。②④两项突出意义。

10.

(1)(用发展的眼光看变化,从性质上对比)从领先转为落后。(4分)欧洲是近代科学,中国是古典科技。(4分)

(2)(从经济、政治、思想状况分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刺激了对技术的需求,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3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2分);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动了近代科技迅速发展(3分)。(如答出其它原因,言之有理,可酌情加分,但不得超过该问总分)

(3)(从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经济基础、文化政策等方面思考)君主专制维系腐朽制度(2

分);重农抑商、闭关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3分);自然经济不能提供近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3分);文化专制政策(或崇尚理学、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禁锢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科技发展(4分)。(如答出其它原因,言之有理,可酌情加分,但不得超过该问总分)

(4)评分说明:围绕生产力发展、政治经济变革、思想解放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等任一角度回答,凡言之有理,均可酌情赋分。(4分)

五.新题预测

01.19世纪末,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多次来华考察,在《中国》一书中,他称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商业通道为“丝绸之路”。汉代丝绸之路的走向是 A

A.长安——陇西地区——葱岭一一西亚一一欧洲

B.长安——玉门关——酒泉——今新疆——西亚一—欧洲

C.成都——大理一—身毒一一西亚

D.长安——阳关——安西都护府—一葱岭——西亚

02.据史料记载,两汉时期,作为南北两条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楼兰曾有积粟百万、威服外国的壮举,曾有挟制丝路、左右西域的辉煌,然而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水系的变化和战争的破坏,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楼兰地区由绿洲变成了荒漠。”导致楼兰文明衰落的原因有 C

①人类活动加剧,破坏生态环境②经济重心的转移

③民族之间战争的破坏④两汉中央政府的移民政策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03.至今在荷兰、德国,橘子还被称为“中国苹果”,它是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大陆的。据此可推定 A

A、中国可能是橘子的原产地

B、橘子是汉朝时期经丝绸之路传人欧洲

C、橘子是唐朝时期由阿拉伯人经海上丝绸之路传人欧洲

D、德语与荷兰语同出一源04.在论及隋唐文化时,鲁迅先生曾说,“那时我们的祖先们,对于自己的文化抱有极坚强的把握,决不轻易动摇他们的自信力;同时对于别系的文化抱有恢廓的胸襟与极精严的抉择,决不轻易地崇拜或轻易地唾弃。”能说明鲁迅观点的例子有 C

①接纳了外来宗教②引进西方自然科学

③吸收波斯纺织艺术④学习东罗马的医术

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③④

05.梁启超曾感叹说,“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哥伦布……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之所以出后“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 A

A.受传统经济结构与政治制度的制约B.中国再没有出现明成祖式的开明君主C.明朝顽固推行彻底的“闭关锁国”政策D.中国造船工业比西方落后了

06.下列不属于明清时期中外关系新现象的是 D

A.西学东渐B.中国与外国侵略势力矛盾日益尖锐

C.政府几度实施海禁D.葡萄、石榴等物种传人中原

07.诗人杜牧有“甘英穷西海,四万到洛阳”的诗句。诗中的“西海”是指今天的 D A.红海B.里海C.孟加拉湾D.波斯湾

08.最能反映中国与日本政治关系的材料是D

A.徐福东渡的传说B.《汉书?地理志》记载倭人的生产生活

C.日本出土的汉代铁器、漆器等D.日本出土的“汉倭奴国王金印”

09.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通过陆路和海路均可到达今天的朝鲜半岛。以下技术或物品属于唐朝时开始传入朝鲜半岛的是 B

A.漆器B.茶种C.活字印刷术D.铁制生产工具

10.“舍身取义传道艺,唐风漾溢奈良城”。郭沫若的这两句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D A.张骞通西域B.唐僧义净西游天竺研究佛学

C.郑和七下西洋D.唐僧鉴真东渡日本

11.清人黄遵宪在《蚕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B

A.直接原因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B.实施该政策后与外国完全断绝往来

C.其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

——《中国古代经济史纲》

材料二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材料三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对外贸易的有益之处。(9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禁政策的原因及其危害。(11分)

答案要点:

(1)有益之处:①互通有无;②增加居民收人;③稳定社会秩序。(9分)

(2)①原因:自然经济为主;防止沿海居民与外敌联系,形成海患。(4分)

②危害:阻隔中外贸易;造成人民贫苦和社会不安;沿海港口城市走向衰落;影响商品经济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5分。答对3点即可给5分)是导致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之一。(2分)

人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史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人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史考博难度解析及经 验分享 一、专业介绍 中国通史基础理论、中国政治制度史、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中外孤岛文化比较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史料研读、宋史史料研读、中国古代监察与考核制度、资本主义国家政论制度、魏晋南北朝史专题、宋史专题研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史、国际关系史。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的中国古代史专业考试科目 0602Z5-中国古代史 初试考试科目:①中国通史②断代史③外语 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古代汉语⑤历史学综合(含史学理论、中国通史)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古代汉语⑤历史学综合(含史学理论、中国通史)⑥政治理论 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专业面试构成。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 (1)复试比例 参照报名申请情况,我院拟录取人数与复试人数之比约为1:2。 (2)复试时间 一般为4月中下旬,相关内容将于复试前在新闻学院网站公布。 (3)复试内容与形式 复试内容:包括外语能力(满分100分)、专业水平(满分100分)和综合素质(满分100分)三项。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成绩的及格线均为60分;外语能力考试成绩由笔试(50分)和面试(50分)两部分组成,笔试、面试两项均不低于30分方为及格。各项成绩均及格的考生方有资格参加最终成绩排名。 复试形式:笔试(闭卷)和面试。 A.笔试 外语(满分50分,30分及格);专业水平(满分100分,60分及格)。

专业水平考核内容:考生所报考专业的基础理论、前沿问题等。 外语能力笔试和专业水平笔试一并进行,考试时间3-4小时。 B.面试 外语听力及口语(满分50分,30分及格)、综合素质(满分100分,60分及格)。 学院组织外语考核小组对考生进行面试。小组成员独立打分,取平均分为考生外语面试成绩。 学院组织专业考核小组对考生进行综合素质面试。小组成员独立打分,取平均分为考生综合素质面试成绩。综合素质考核内容:考生的学术兴趣、学术创新能力和学术规范意识等。 (4)跨学科及同等学力加试 跨一级学科报考须加试(笔试)两门业务课,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笔试)两门业务课及一门政治理论课,详情参见《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加试成绩不计入加权成绩,达到60分即为合格。 (5)确定录取 复试最终成绩由考生外语能力、专业水平、综合素质三项成绩加权求和获得(外语能力、专业水平、综合素质权重分别为20%、40%、40%)。学院对考生复试最终成绩由高至低进行排序,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录取工作管理办法》开展录取工作。 四、申请材料 (1)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 (2)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双证硕士还必须提交硕士学历证书,应届硕士生须在入学报到后补交学历学位证书,同等学力人员须提交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相关证书须经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3)能够证明外语能力的有效材料的原件。如:国家大学英语考试(CET)四六级、国家英语专业考试(TEM)、托福(TOEFL)、雅思(IELTS)、GMAT、GRE、俄语等级考试、日本语能力测试、德语语言考试、法语水平测试、外语专业本科学历、海外留学经历等。 (4)硕士阶段的成绩单原件(可去人事档案所在地复印,再盖档案所在地的红章即可)。 (5)个人简历(1000字以内;含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从高中起不得中断;重点说明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工作、研究经历及相关成果等)。 (6)科研和奖励情况一览。 (7)个人学术成果代表作1-2篇(部)原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识记:一、神话的概念::所谓神话,就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马克思语)。 二、上古神话的保存:《山海经》,《诗经》,《楚辞》,《淮南子》 理解:一、上古神话的分类:(P35-39) ◆创世神话——盘古的故事 ◆始祖神话——女娲的故事 ◆洪水神话——鲧禹父子《山海经?海内经》 ◆战争神话——黄帝和炎帝《史记?五帝本纪》 ◆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发明弓箭 除了以上这些类型外,还有一些神话显示了人类英雄突出的个性、勇气,显示了人类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 二、中国神话的民族特色:(与西方神话比较)(P40-41) (一)深重的忧患意识(如:女娲补天、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神话) 古希腊神话的享乐精神更为明显。 (二)厚生爱民(如: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等神话) 古希腊神话不重视普通民众,体现鲜明的天神(或英雄)情结。 (三)为公为群(如:尧杀子让位等神话) 西方神话突出个人英雄行为,张扬自我。 (四)主张顽强抗争(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争神等神话) 西方神话宣扬命定。 总的来看:1.中国神话重点突出人本身的力量和人的社会性;西方神话重点突出命运的主宰力量和人的自然本性。 2.中国神话的实质是将人神化,着眼于现实的人类生活,中心是“人”;西方神话将神人化,着重表现神的故事,中心是“神”。 第二章《诗经》 识记:一、《诗经》概况:包括数量、编订、分类、采集、传播等(P51-53)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 编订——1.采诗说——派官员到民间收集民歌; 2.献诗说——很大部分由卿大夫所献; 3.删诗说——《诗经》经孔子删定。 分类——1.风,国风,各地的民歌; 2.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符合礼仪规范的乐曲; 3.颂,祭祀所以的音乐,歌颂祖先的功德。 用诗——政治参考书,社交工具书,国学教科书

中国古代文化史

中国古代的婚姻习俗 一、春秋时期 古代成婚的年龄,各朝代并不相同。春秋时期,男子20加冠,女子16及笄,即可结婚;又谓?男30而娶,女20而嫁?,是为不失时。《汉书〃惠帝纪》中就明文记载:?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五算?就是罚她缴纳五倍的赋税。其实,中国古代早婚的现象也很严重,宋代曾有?凡男年15,女年13,并听婚嫁?的规定。《后汉书〃班昭传》中就记载:班昭?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汉书〃上官皇后传》中甚至有?月余遂立为皇后,年甫六岁?的记载。但一般都是在20岁前后。 古时男家去女家迎亲时,均在夜间。《仪礼〃士昏礼》谓:?昏礼下达。?郑玄注曰:?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阳往而阴来,日入三商为昏。?并且,?主人爵弁、裳、缁,从者毕玄端,乘墨车,从车二乘,执烛前马?。亦即迎亲的人均穿黑衣,车马也用黑色。此俗与后世以白天迎亲、穿红色服饰的婚俗,迥然不同。自唐代开始,始将迎亲的时间改为早晨。据唐〃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记载:?礼,婚礼必用昏,以其阳往而阴来也。今行礼于晓。?晓即拂晓。此后相沿至今。 古代对刚入门新妇的姿态也很有讲究。据《吕氏春秋》记载:?惠子出,白圭告人曰:‘人有新娶妇 者,妇至,宜安矜烟视媚行。’?所谓?安矜烟视媚行?,尚秉和注曰:?安矜烟视媚行,形容新妇之状态,可谓入微矣。然可意会,难以言诠。安者,从容;矜者,谨慎;烟视者,眼波流动不直睨;媚行者,动止羞缩柔媚安徐也。是皆新妇初入门之状态,反是则失身份。? 二、两汉时期 汉代结婚时,均以青布幔搭成帐篷,用以举行交拜之礼。《世说新语〃假谲》篇记载:?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这种在青庐中成婚的习俗,一直沿续到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就多处提到。 又据史料记载,两汉之际,已经有了贺婚的习俗和新婚之夜听房的习俗。据《汉书〃宣帝纪》记载:?五凤二年诏曰:‘夫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今郡国二千石或擅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贺召,由是废乡党之礼,令民无所乐,非所以导民也。?汉宣帝这一诏书的目的,就在于提倡老百姓在婚礼上设酒宴庆贺。又据《汉书〃袁隗妻传》记载:袁隗与妻子进入洞房后,夫妻俩在说悄悄话: 隗又曰:?弟先兄举,世以为笑。令处姊未适,先行可乎??对曰:?妾姊高行殊邈,未遭良匹,不似鄙薄,苟然而已。?又问曰:?南

近现代中国外交

近现代中国外交史及练习题 一.近代中国的外交 1.清政府:四次侵略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北洋军阀政府: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再一次损害中国的主权 3.国民政府: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对日本侵华奉行妥协退让政策 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原因:①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独立②当时中国综合国力弱,弱国无外交 二.新中国的外交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的外交 ⑴国际形势:冷战时期,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敌视、孤立、封锁、包 围. ⑵成就: ①建国第一年同17个国家建交,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②积极参与国际活动: (1)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

(2)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影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首脑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 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理解和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2.70年代的外交 ⑴国际形势:美苏争霸,苏攻美守 ⑵成就: ①1971年10月25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日益重 要的作用。 ②1972年中日建交。 ③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表明美国孤立中国的失败和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 交的胜利。 ④70年代初国际上掀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3、改革开放后 ⑴国际形势:两极格局解体,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主题 ⑵成就: ①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这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的成功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简表

Ⅰ.①秦汉之际,大量中国人往朝鲜半岛避难。汉时,半岛南部三韩多次派人赴汉,先后见武帝、光武帝。其中辰韩引进中国先进文化,被称为“秦韩”。 ②双方贸易往来频繁,朝鲜输檀弓、果下马入中国,中国传给铜镜、漆器、 铁器等。 Ⅱ.①西汉武帝时,日本三十多国遣使经朝鲜半岛赴汉。②东汉光武帝时倭奴国遣使朝汉,受赐“汉委奴国王”金印,后中国传给铁器、铜器、丝帛等。Ⅲ.两汉时期中越联系密切,越南输象牙、犀牛、珍珠入中国,中国传给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等。 Ⅳ.①西汉以前,中国丝绸少量转贩至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张骞使西域后,汉与西域联系渐频,沟通中西的陆上丝绸之路开通。②丝路沟通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中国的铁器、丝绸、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两汉之交佛教经中亚由丝路传入中国。③汉武帝时“海上丝绸之路”开通,海上丝路自广东沿海始,西至孟加拉湾沿岸,最远达印度半岛南端。 Ⅴ.西亚安息国经陆上丝路与汉频繁交往,又经海上丝路在汉与大秦之间转贩丝绸,大获其利。 Ⅵ.①丝路西端的大秦(罗马帝国)和汉朝都想直接交往,但受安息等国之阻。 97年班超派副使甘英往使,至条支海(波斯湾)则止,不达。②后大秦经海上间接地与汉进行丝绸贸易。《后汉书》载,大秦安敦王朝遣使于166年来汉,献象牙、犀角等物给桓帝。这是正史所载中欧最早的直接往来。★两汉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 ①物质基础:汉朝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强大。 ②政策:汉 的对外政策。 ③交通:张骞、班超开辟发展了中西交通。 ④文化: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这与对外关系发展互为因果。 Ⅰ.隋唐对外交通发达。陆路东达朝鲜,西通印度、伊朗、阿拉伯及欧非多国。 海路自登州、扬州出,东到韩国、日本;自广州出,西至波斯湾。 Ⅱ①7世纪后期新罗和唐往来频繁,来唐留学生以新罗人为多,如崔致远。许多城市中设有“新罗馆”“新罗坊”。②新罗立国参用唐制,设国学,教儒学。③新罗人从唐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制瓷、制铜技术。新罗受唐文化影响很大。 Ⅲ.①隋时,中日互使。自贞观始,日本十多次派出遣唐使。归国的人策动了大化改新,多法唐制。都城建造,效仿长安。学校教授儒学。②双方贸易往来频繁。③对中日交往贡献突出者,有日本的吉备真备和中国的鉴真。Ⅳ.①隋唐时中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互使,交换土特产品。炀帝曾遣使马来半岛。唐中期骠国王子携歌舞团来唐。②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天竺的交往大大加强。贞观时,天竺遣使送来郁金香、菩提树,中国的十进位计数法传到天竺。③对中印交往贡献突出者,有唐玄奘、义净。 Ⅴ.①隋唐时,中亚一些国家频繁来使,带来名马、异药等。②隋时已和波斯互使;唐时波斯受大食侵扰,其王及儿子先后前来求援。波斯商人在中国设“波斯店”。③唐高宗时大食始与中国通使,持续一个半世纪,造纸术也在唐时传到大食。④唐和东罗马(拂菻)通使,其医术、杂技传入中国,中国的大量丝绸、瓷器运往欧洲。⑤史载唐朝和非洲也有往来。唐人杜环到过非洲。索马里使者于高宗时来中国。非洲出土过当时中国的陶瓷残片。★隋唐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 ①物质基础:隋唐经济繁荣, ②政策: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表现在:a.欢迎外人来华; 出访;c.尊重外人生活习俗; 待他国。 ③交通:对外交通四通八达, 步。 ④文化:隋唐时科技文化居世界领先水平,对外吸引力大。 ★隋唐对外关系发展的意义: ①促进了隋唐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 ②大大加强了中国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了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③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亚洲和世界其它地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古代文学史1复习资料

三、先秦三古七段 上古:先秦两汉1先秦2秦汉 中古:魏晋至唐中叶 3魏晋-明中叶4唐中叶至南宋5元初至明中叶 近古:明中叶-“五四6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7鸦片战争至“五四” 先秦文学的特点: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结合 掌握三首诗歌《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蜡辞》: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神话产生与内容:1、自然神话2创世神话3英雄神话 神话的演变1、历史化2、宗教化3、文学化扩充下如何历史化等等 《诗经》又称《诗三百》存目311篇,其中《南陔》、《白华》等六篇“笙诗”,有目而无辞, 故实有305篇。 《诗经》主要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至前6世纪)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采诗、献诗、删诗孔子 风: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60篇。 雅:小雅、大雅,共105篇 颂:周颂31,鲁颂4,商颂5,共40篇。 《毛公鼎》,长四百九十七字, “抵得一篇尚书”。 《尚书》的概念: 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原称《书》,“尚”通“上”,指“上古之书”;又称《书经》。《尚书》的内容:《虞书》2篇,《夏书》2篇, 《商书》5篇, 《周书》19篇。 《春秋》:第一部编年体断代简史。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7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二百四十二年。 《春秋》笔法:“不虚美,不隐恶,以一字寓褒贬。”(教材在扩充) 春秋三传:《左传》与《春秋公羊传》(公羊高)、《春秋榖梁传》(谷梁赤)合称“春秋三传”。《左传》的叙事特征 1、以叙事体现道德评价。2、叙事手法的多样化:倒叙、预叙、插叙、补叙等。3、注重完整叙述事件的过程与因果关系,且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4、富有戏剧性。5、善于写人,个性鲜明,以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段。6、善于写战争。7、擅长细节描写。 《国语》的成书与体制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外交史1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外交史1

中国古代外交史 一.知识归纳 1.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概况 (1)秦汉—明初:主动开放 ①秦汉:汉朝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影响远及欧洲和非洲。向东与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马韩、辰韩、弁韩)及隔海相望的日本有密切交往。向南与越南有经济技术交流。向西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养蚕缫丝、铸铁术、井渠法和造纸术(应该是唐代)先后西传。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丝绸之路东起长安,经河西走廊,过玉门关、阳关,分南北两路到疏勒(今新疆喀什)会合,越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北上大宛(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和康居(锡尔河流域)到里海北岸,南下身毒(印度),西行大月氏(阿姆河流域),经安息(伊朗)转运到条支(阿拉伯半岛)和大秦(地中海东岸)。汉武帝以后,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它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的联系。

安息在汉与大秦进行转手贸易,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至波斯湾后返回。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从海道来见东汉桓帝,这是正史中国与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后汉书》)。 ②南北朝:法显西行取经,13年后回国,将旅行经历写成《佛国记》,这部书是研究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交通和历史的重要史料。 ③隋唐:隋唐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有很强的吸引力;唐政府鼓励外商来华;唐朝对外交通发达。陆路从长安出发,向东可达朝鲜,向西经丝绸之路可达天竺(印度半岛各国)、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半岛)和欧洲(如拂林即东罗马)等许多国家。水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最远可到波斯湾。唐与朝鲜有商贸、制度、教育、物种、技术、风俗等方面交流。唐与日本有使节(遣唐使)、制度(大化改新)、建筑(奈良城)、教育(儒学)、商贸(开元通宝)、生活习俗(和服)等方面交流。隋唐与东南亚的骠国(缅甸)和南亚的天竺有使节、技术、宗教等交流。隋唐与中亚的波斯和大食有交往。唐朝时中国人学习了天竺的熬糖法、东罗马的医术、杂技和周边邻国的乐舞风格。唐朝人杜环在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专题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专题 1.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被动开放 (1)晚清外交: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领土、贸易、关税、领海、司法等主权受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成立总理衙门专管外交、通商和洋务事宜。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人干涉中国内政。《中法新约》第一次使列强取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特权。《马关条约》使众多列强可向中国输出资本,列强掀起了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维新派希望列强支持中国变法。义和团运动以“灭洋”为口号盲目排外。《辛丑条约》划东交民巷为使馆区,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2)南京临时政府外交:南京临时政府发布《告各友邦书》,幻想以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来换取列强对革命的支持。 (3)北洋政府外交: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掌握清政府全部统治大权并最终篡夺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最后以基本接受“二十一条”来取得日本对其称帝复辟的支持。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走上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中共的成立、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都与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帮助有关。大革命时期,1925年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高潮,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 (4)南京国民政府外交:蒋介石在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发动政变,篡夺了大革命果实,并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国共对峙时期,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抗战时期,英美苏等国谴责蒋介石破坏中国抗日大局,英美等国取消了在中国的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企图实现控制中国、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 2.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过渡时期:面对两大阵营尖税对立的国际形势,中国政府采取“一边倒”(倒向苏联)等外交方针(还包含“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团结世界各国人民),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记忆:①尊重主权②不侵犯,③不干内政④等⑤和平),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世界五大国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探索时期:针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的霸权主义,中国的外交方针是“两只拳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完整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 先秦文学 一、填空 1、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结合在一起的 2、约在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发化独立出来。 3、《弹歌》是一首----------言诗。 4、《蜡辞》大约是一首---------事祭歌。 5、先秦时期----------不分,文化呈现一种综合的形态。 6、上古巫史不分,商周之际,--------------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7、西周时期,文化为-----------所垄断,春秋战国之际,兴起了一个---------的阶层,成为文化创造的主要的承担者。 8、先秦文学作者身份发生了由巫到史,到------,再到------的演变。 9、夏商文化以--------文化最有代表性。 10、自西周开始,----------文化成了主流文化。 11、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最有神话学价值。 12、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以----------故事最为著名。 13、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社会。 14、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形到---------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15、雅颂多为---------时期的作品。 16、国风多为---------时期的作品。 17、雅颂多为---------句,较少杂言。 18、《诗经》的句式以---------言为主。 19、《诗经》常见的押韵方式是---------------押韵。 20 、雅颂多出自----------------之手。 21、周族史诗有《生民》、《公刘》、《绵》、-------------、-------------。 22 、------------、--------------是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 23 、《尚书》分-------、---------、-------、--------四部分,其中---------、------------。 24、《左传》的体例是---------史。 25 、 ---------确为先秦“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26 、-----------------最擅长写战争。

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

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

注: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仅为大纲版;新课标版未单列中国古代外交,仅零星散见于新人教版必修ⅱ的中国古代商业和中国古代经济政策框题。本专题含中国古代秦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对外交往概况。 一.知识归纳 1.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概况(1)秦汉—明初:主动开放①秦汉:汉朝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影响远及欧洲和非洲。向东与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马韩、辰韩、弁韩)及隔海相望的日本有密切交往。向南与越南有经济技术交流。向西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养蚕缫丝、铸铁术、井渠法和造纸术(应该是唐代)先后西传。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丝绸之路东起长安,经河西走廊,过玉门关、阳关,分南北两路到疏勒(今x疆喀什)会合,越过葱岭(今

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北上大宛(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和康居(锡尔河流域)到里海北岸,南下身毒(印度),西行大月氏(阿姆河流域),经安息(伊朗)转运到条支(阿拉伯半岛)和大秦(地中海东岸)。汉武帝以后,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它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的联系。安息在汉与大秦进行转手贸易,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至波斯湾后返回。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从海道来见东汉桓帝,这是正史中国与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后汉书》)。②南北朝:法显西行取经,13年后回国,将旅行经历写成《佛国记》,这部书是研究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交通和历史的重要史料。③隋唐:隋唐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有很强的吸引力;唐政府鼓励外商来华;唐朝对外交通发达。陆路从长安出发,向东可达朝鲜,向西经丝绸之路可达天竺(印度半岛各国)、波斯(伊朗)、

中国古代文化史读书笔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古代文化史读书笔记 篇一:中华文化史读书笔记 《中华文化史》读书笔记 武汉大学历史系冯天瑜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思想文化 史的研究,且学术偏好为明清文化史。冯教授对中国文化生态、中国文化特质、中外文化互动等诸多论题进行过考究。20XX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中国文化史》就是由冯教授领衔,并与何晓明教授、周积明教授在中国文化史领域共同创作的研究成果。 冯天瑜教授在其著作《中华文化史》(以下简称“冯著”)“导论”部分指出,“文化史是史学的一个分支,是文化学与史学相结合的一门历史科学”。至于文化史的研究对象,冯教授认为,文化史是“把人类文化的发生、发展作为一个总体对象加以研究??”。笔者认为,所谓文化史就是以人类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文化史是通过历史视角、借助历史理论和方法来解读人类文化的一门学科。对于文化史的研究对象,学者们见仁见智。有人认为,文化史与学术思想

史或典籍文化史同义;也有人认为文化史应集中于精神文化的历史,研究重点如特定历史时期的观念、时尚、宗教崇拜、方言、习俗、娱乐等。 从理论上讲,撰写通史性著作的难度要远远大于专门史。而撰写跨越数千年专门史的难度又大于撰写某一个朝代、某一个阶段专门史的难度。因为人的学力、精力有限。具体到“中华文化史”领域,时间跨越数千年,内容包罗万象,如果不是在此领域潜心研究数十载,断然难以写出如此鸿篇巨制。大概是出于确保著作质量考虑,冯天瑜教授并未独自完成这一课题,而是选择与何天明、周积明等教授合作,以期达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 冯著洋洋百万言,从“人猿相揖别”的上古一直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远古时期人类“质朴的精神之花”一直写到毛泽东思想,对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正如作者在全书“题记”中所写的那样:本书以《中国文化史》拟题,意在研讨中华民族文化的生成机制与发展历程。 一、“中华”的概念 作者在“题记”中首先对“中华”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作者称,“中华”之得名,由来已久。并引用了成书于唐高 宗永徽年间的《唐律名例疏议释义》(似应为《唐律疏议·名例篇》释义——笔者注)中的文字:

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总结

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总结

一、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演变及儒家学说的现实意义 1.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演变 (1)春秋时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就是“爱人”,就是“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百姓“足食”,国家“足兵”,取得“民信”。 (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①孟子把孔子“仁”的学说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善论”。 ②荀子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主张“性恶论”。 (3)汉代: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它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大力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还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提出“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标准。 (4)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发展出现了危机。 (5)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三教合一,我国儒学发展进入一个 辉煌的时期。 (6)宋代: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 为新兴的儒学。 ①二程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 直接联系起来,认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二程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 ②朱熹提出“理气论”和“心性论”。 (7)明朝:王阳明是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号称“心 学”。王阳明宣扬“宇宙便是吾心”“心即理也”“心外无物”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王阳明还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 (8)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促 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 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 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5)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儒家、法家、道家政治思想及其关系 (1)思想特点 ①儒家提出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后,宜用儒家 路线。儒家思想构成了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②法家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动荡年代,实现全国大一统法家 路线能收到奇效。法家思想成为历史进步思想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 ③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路 线为宜。道家思想构成了封建传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 (2)关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 ①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 家路线实现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好的效果。 ②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敝,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 发展生产。 ③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 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的趋势。

《中国古代文化史》教案

邯郸学院 教案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分院(系、部):历史系 教研室:中国古代史 课程名称:中国文化文化史授课班级:2009级历史学本科班主讲教师:李傲雪 职称:副教授 使用教材: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邯郸学院制

1 教 案(首页) 课程名称 中文:中国古代文化史 课程编号 406021060 英文: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学 分 3 授课教师 李傲雪 职 称 副教授 课程性质 学位课( ) 必修课(√) 选修课() 授课对象 专业、层次和班级: 2009级 历史学本科班 共 1 个班 课程学时 48 学时 周学时 3学时 起止周 3—17周 学时分配 理论讲授: 48 学时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 使用 教材 教材名称:《中国文化概论》 作者:张岱年、方克立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年1月 主要参考 资料及指定参考书 1.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至五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至五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至六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6.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审核 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2 周次第周日期节次第5-7节 授课内容绪论授课学时3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介绍“文化”、“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涵义、源流、范畴,构成特点与地位。进而使学生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重点1.对“文化”一词的来源发展进行阐述。 2.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区别。 3.深入理解“文化是自然人化”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难点文化结构层次说 教具和媒体 使用 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文化的涵义: (一)“文化”界说 二、文化的分类与基本结构 (一)广义文化 (二)狭义文化 三、文化的功能 四、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唯一存在的实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精神风貌的体现,是世界上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文化。 (一)中国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 五、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目的和意义 (二)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方法 思考题作业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2.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3.文化结构四层说包括哪四个文化体系?试举例说明 4.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文化? 5.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文化概论?怎么才能学好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历史知识复习考试题目培训资料

中国历史知识复习考 试题目

中国历史 1.我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是() A.商 B.周 C. 汉 D. 唐 2.我国古代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界点是() A. 商朝与西周 B. 战国和秦朝 C. 秦朝和汉朝 D. 南北朝和唐朝 3.下列不属于春秋五霸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鲁国公 D.蔡桓公 4“战国七雄”指() A.秦、齐、楚、赵、魏、燕、韩 B. 秦、齐、楚、赵、魏、晋、韩 C.秦、齐、楚、赵、魏、吴、韩 D. 秦、齐、楚、赵、魏、燕、宋 5.《史记》的作者是() A.司马迁 B.司马光 C.吕不韦 D.孔丘 6.《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A.孙膑 B.孙武 C.张良 D.韩信 7.创造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为中国传统医学所采用的是()A.华佗B.张仲景C.李时珍D.扁鹊 9.下列不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之一的是() A.民族 B.民权 C.民生 D.民主 10.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12.雅典、开罗、罗马与中国古代的()被称为世界四大古都。 A. 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

13.五四运动发生的时间是() A. 1912年5月4日 B. 1918年5月4日 C. 1919年5月4日 D. 1921年5月4日 14.中国第一座水电站是() A.刘家峡水电站 B.鲁布革水电站 C. 石龙坝水电站 D. 葛洲坝水电站 15、在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疆域最大? A.秦 B.汉 C.唐 D.元 16、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 A.1839年 B.1840年 C.1841年 D.1842年 17、我国进行抗美援朝是在哪一年? A.1949.10 B.1950.10

中国古代文化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填空、判断 1、国学:专为统治阶级贵族子弟所设的学校 2、乡学:专为统治阶级下层子弟所设的学校 3、辟雍:是天子设立的大学 4、清代学塾: ①教馆或坐馆,有钱人聘请教师在家教读子弟; ②家塾或私塾,教师在家设馆教授生徒; ③义学或义塾,地方出钱聘请教师在公用场所设馆教授贫寒子弟; ④书院: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大体形成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元,延续于明清,与官学、私学构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书院具有:藏书、供祀、讲学等功能。 5、北宋初年著名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茅山书院、石鼓书院 6、成年礼仪:包括男子冠礼,女子笄礼,可以追溯到夏商二朝,备于周朝。我国先前的成年礼仪以服饰 改变为最大特征 7、封禅礼仪:皇帝祭祀天神、地袛活动中最隆重的典礼。封指筑土为坛祭天,泰山上祭祀上帝;禅指祭地,在泰山下小山举行。 8、三纲五常: ①三纲:董仲舒正式提出“三纲”的学说,班固将董仲舒的“三纲”学说正式概括为“君为臣纲”、“父为 子纲”、“夫为妻纲”。 ②五常:包括仁、义、礼、智、信等五种道德原则。仁——是儒家思想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核心;义——是仁的具体规范之一,即价值标准;礼——具有政治和道德原则;智——即知,指由智慧的知识,具有鉴别是非善恶能力,智从属于仁,是实现仁的重要条件;信——诚实不欺,是为人立身的根本,每个人都应遵守的一项基本道德原则。 9、七出:古代丈夫休弃妻子的七种理由:不顺父母、无子、淫僻、嫉妒、恶疾、口舌、盗窃 10、三不去:亦称三不出,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中,用以规定丈夫不得任意要求与妻子离婚的三种情况,即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11、泮宫:是诸侯国设立的大学 12、太学:是中国最早的大学,即以传授儒家经典知识、研究学问为主要目地的中央官学。它的建立为封建统治者奠定一条根据自己需要选拔官吏的道路。太学的首创是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等人的建议而设立的,置五经博士为教官,太学生称为“博士子弟”,学习内容为“五经”。 13、鸿都门学:是东汉灵帝时在洛阳鸿都门设立的学校,专门学习辞赋书画等技艺,是一所专科性质的学校,在我国艺术教育史上有一定的贡献。 14、三舍法: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兴学内容之一。将太学生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等,凡始入太学的学生为外舍,以后每月每岁考试其业,成绩优异者依次升舍。上舍生按科举的考试法分别规定其出身,并授官职。这种学校与科举相结合的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5、五礼:指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吉礼——是祭祀之礼,祭祀的对象是天神、地袛、人鬼,包括封禅礼仪、郊祀礼仪、祭社礼仪等;凶礼——主要有丧、荒、吊、桧、恤五种礼仪;宾礼——主要指觐见礼;军礼——主要指战事礼仪,也包括田猎,建造城邑等大规模活动礼仪;嘉礼——指冠、婚、睦、敬等。 16、辽宁兴城:明代著名的“宁远城”,清称“宁远州”,明宣德五年(1430)始建,明末袁崇焕镇守宁远 时重修,为明清两代著名的古城。 17、高句丽王城:中国古代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主要分布于吉林省集安市境内以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高句丽墓葬群大约有2300 多年历史,其中一些保存着生动的壁画。 18、辽宁九门口长城:中国唯一的水上长城。 19、五不取:亦称五不娶,是古代礼教以为五种家族女子不能聘娶,即逆家子不取;乱家子不取;世有刑人不取;世有恶疾不取;丧妇长子不取。 20、帝服十二章:帝王服饰最具代表性的冕服是玄衣和纁裳。玄衣即黑色质料的衣服,纁裳是红色围裳,上面皆绣十二章纹。玄衣饰品六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纁裳饰品六章:宗彝、藻、火、粉米、黻、黼。帝王十二章是礼仪典服必须具备的饰品。 21、朝臣补服:文官朝服补子为鸟,武官朝服补子为禽,定九品制。

中国外交史大纲

《中国外交史》大纲 一、教学目标和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熟悉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新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外交事件,掌握中国政府在处理各类外交问题时的基本观点和立场,培养学员分析和解决外交外事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主要内容和关键词 《中国外交史》主要讲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外关系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当代外交现状。本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科学、系统地阐述中国外交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基本史实。 关键词:中国外交、中美关系、中苏(俄)关系、中日关系、中欧关系、中印关系、“一边倒”、“中间地带”、“三个世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等。 三、教学提纲 第一讲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建立 一、确立对外立场和总政策 二、“另起炉灶”与谈判建交 三、“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与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四、“一边倒”与中苏结盟 第二讲抗美援朝 一、朝鲜战争的爆发 二、从战争爆发到中国决定出兵之前的中国的外交活动 三、中国决定参战及参战期间的外交斗争 四、抗美援朝的意义及影响 第三讲日内瓦会议与万隆会议 一、日内瓦会议召开的背景 二、日内瓦会议谈判的症结与中国代表团的贡献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四、“求同存异”与万隆会议的成功举行

五、万隆会议后中国同亚非国家关系的发展 第四讲两次台湾海峡危机与对台政策的转变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及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 二、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 三、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 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初设想 第五讲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与双重国籍问题 一、建国初期边界问题的基本情况及中国政府解决边界问题的基本主张 二、中国同缅甸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三、中国同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等国谈判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 问题 四、中印边界冲突 五、中国与印尼谈判解决双重国籍问题 第六讲中苏关系恶化 一、50年代上半期中苏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 二、苏联的外交新战略和中苏战略利益的分歧 三、中苏两党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理论的分歧和论战 四、反对苏联在军事上控制中国的无理要求 五、两国关系全面恶化 第七讲“文革”前后的中国外交 一、中法建交 二、第二次亚非会议的筹备及其无限期延期 三、“文化大革命”对中国外交的严重干扰 四、改变突出意识形态的外交和同许多国家修复和改善关系 第八讲中美大使级会谈与中美关系的缓和 一、中美大使级会谈的由来 二、大使级会谈的内容及意义 三、“三个世界理论” 四、中美关系的解冻与《上海公报》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关于五四运动与中外文化的交融的思考 五四运动,一场由爱国青年发起的集爱国救亡、思想启蒙、文化革新与一体的伟大的民族觉醒运动,在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个空前活跃、壮观的中外文化交融的高潮。 闭塞落后的中国一时间涌现出大量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人才,“百家争鸣”,学习先进的外国文化,接受外来的新思潮。清政府开始派遣大量的青年学生留学海外,也有大量的的报纸、期刊、书籍来翻译介绍新文化新思潮。如《新青年》有《马克思研究专号》《易卜生号》。五四运动时期中外文化交融改变了中国文化封建保守的格局,空前规模地引进、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开创了文化开放的新局面。 而中日以其地理优势和风俗相近,文化交流尤为灿烂辉煌。从古代互派使臣、商人、学者、僧人,到后来唐朝鉴真和尚六次东渡,而后两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先后打开,互设公使馆和领事馆,大批的中国青年留学日本,中日文化的交流异常兴盛。 在中日文化交流中影响最大的有几个重要人物:魏源、罗森、黄遵宪。 魏源的《海国图志》在日本受到广泛的传播和推崇,成为日本幕末一代维新志士争相传诵的启蒙读物。这是近代中国人自己编撰的关于世界史地的第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当时一部内容最丰富的有关世界知识和海防以至总结鸦片战争史经验的百科全书。《海国图志》是日本人士大开眼界,帮助他们了解到世界各国的情况,还提出了不少加强海防、抵御外敌的建议。 罗森的《南京纪事》第一次向日本人提供了太平天国革命接近真相的详细介绍,引起了日本人的重视。他的《日本日记》是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是近代中国第一部有较高价值的日本游记。 黄遵宪也是近代中外交流史上的一位优秀代表人物,他著有《日本国志》和诗集《日本杂事诗》,它们大大加深了中国人对日本的了解和认识,推动了近代中国人的日本研究,而且成为中国维新运动的重要启蒙读物。 近代的中国经历了很多的变革,但是没有动摇封建制度的改革总是以失败而告终。五四运动,维新运动,戊戌变法等等,表明了随着国门的渐渐打开,有许多有抱负的爱国青年有了改革的思想,主张学习西方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它们或多或少都对中国近代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影响。一些民营企业的创办,重工业开始发展,新式学堂的创办,如京师大学堂的创办在近代中国教育发展史上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古代,由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相比较发达,中日文化交流较多的是中国输向日本。而到了近代,交流的主要趋势逐渐发生逆转。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为什么近代中国会逐渐落后于世界甚至于日本?为什么在中外文化交流如此鼎盛时,外国经济文化政治不断强大,而中国的发展却推迟了如此之久?我觉得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 第一中国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中国是一个很特殊的国家,人口众多,地大物博,所以统治者的管理制度越来越趋向专制,封建思想已经俘虏的中国人民的思想很多年,虽然不缺乏创新之人,但是结果也只是被镇压,并被认作“不入流”的狂民,以致大大小小的改革和运动都以失败而告终,对封建统治并无撼动。 魏源的《海国图志》是一部历史巨作,对日本的影响如此之大,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却没有受到清朝统治集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