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解决问题教案

解决问题教案

解决问题教案
解决问题教案

解决问题教案表格式全册

课题 解决问题(二)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6-7 13-9 17-8 12-5 6+13 12+4 2.比多少。 比比 教师: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想。 二、新授 教学例6。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知道小雪、小华各套中多少个? 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怎么解决? 3.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比多少。 出示:小雪套中8个,小华套中12个。 教师: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摆小雪的个数,第二 行摆小华的个数。学生动手摆小棒,并向学生说明小雪和小华 的个数要一个对一个地摆,这样便于观察。 提问:哪一行摆得多?并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个数,说出 小华比小雪多了几个。 教师边提问边检查学生摆得是否正确,再指定一、二个学 生摆给大家看一看。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启发学生 思考,小华比小雪多得的个数,就是小华比小雪多摆了几个。 创意增减

4.教师: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小华比小雪多摆了 4根小棒,就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了4个。那么大家想一想, 这一道应用题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的问题又是什 么? 教师: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应该怎样想呢?(就是要求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 教师:用什么方法计算? 5.请学生列式:12-7=4(朵) 口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4个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21页的“做一做”。 2.方民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圆白菜。圆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里,告诉我们两个数,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首先要分清哪个数比较多,再想比较多的数是 哪两部分组成的,从它里面去掉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 下的就是比另一个数多的,用减法计算。 板 书设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计算。 教 学 反 思 年月日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教学内容: 课本第5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 和方法,知道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3、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到小括号的作用。 4、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 好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样性,提升解决问题的水平。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昨天我们去游乐园,今天,我们去面包房看看, 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吗?

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 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 面包?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还剩多少个面包?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个)46-22=24(个) 方法二、8+22=30(个)54-30=24(个)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 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54-8-22(2)54-(8+22)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种综合算式有困难教师实行点拨指导。特别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第20页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 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初步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具体情景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能够分清给出的已知条件中,哪些是解决问题需要的,哪些已知条件是多余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想一想,算一算。 6+5= 7+8= 8+4= 11-5= 15-7= 12-8=看到这些题,你想到什么? 2. 独立完成 13-9= 16-7= 17-6= 12-6= 15-9= 14-7= 18-9= 12-5= 11-4= 16-8= 13-6= 17-8= 集体订正,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 师:同学们,你最喜欢看的是什么体育节目?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师:看来,大家都非常热爱体育运动,一谈起体育运动,大多数同学都兴奋不已。今天我们再次到运动会上去看一下比赛最激烈的足球比赛怎么样? 出示20页的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把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还有几人没来? 二、探究新知。 1. 解决问题:还有几人没来? 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自由说一说。 师:“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还没有用上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这道题怎样列式呐?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用减法16-9. 师:那么你怎样计算呢? 先想一想,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 师: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利用学具摆的,让学生一边说,一边到展台展示。 2. 操作交流,解决问题。 方法1:从总数16中一个一个地圈,一共圈去9个,还剩7个,所以16-9=7. 方法2:把16分成10和6,10-9=1,1+6=7 方法3:…… 方法4:…… 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小结:在解决这类题时,首先要根据题目中所给信息,发现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找要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把有用的留下,最后列式解答。 三、巩固训练 1. 做游戏。 先摆出11~18等数字卡片,表示几位小朋友分别拥有的图书本数,四个同学分贝拿一张“-9”、“-8”、“-7”、“-6”的卡片,任意在某个数的前面停下,表示借9本书,同桌列式回答。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弟子规》(节选一),初步理解内容。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谦虚、勤勉,虚心接受别人批评和建议的意识,并认识到攀比的危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弟子规》(节选一)。 二、读熟文章。 1、师范读一遍《弟子规》(节选一)。 2、看“温馨点击”,师简介《弟子规》(节选一),书中依据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诲,提出了为人处世、言行治学的一般准则,用来教育儿童。全文三字一句,琅琅上口,非常便于记忆和朗诵。 3、师领读两遍文章,注意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4、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师补充解释,一起看后面的文意。全班齐读一遍。 5、学生借助注音,自己练习读,把文章读流利熟练了。 6、全班齐读一遍,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7、指生读,点评,注意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8、分排比赛读。 9、男、女生比赛读。 10、看谁能最快背诵下来。 教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背诵《弟子规》(节选一),深入理解选文内容。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谦虚、勤勉,虚心接受别人批评和建议的意识,并认识到攀比的危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节选一),同学们都能流利地朗读下来,全班齐读一遍,分排比赛读一遍。 二、背诵文章 1、自由练习背诵,也可以同桌互背。 2、全班齐背一遍。 3、指生背诵,纠正错误读音,点评。 4、分排比赛背。 5、男、女生比赛背。 6、全班齐背一遍。 三、活动广角 1、现在有些小朋友爱比谁的玩具多,谁的文具好。你能用《弟子规》里的语句劝劝他们吗? 2、讨论交流:当有人指出你的缺点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结合上文,讲一讲应当怎么做。 四、评价表现 1、自我评价。 如果你能熟练朗读背诵,就将两个苹果都涂红,如果还不太满意,就涂红一个。 2、教师小结。 教后反思:

《解决问题》教案

《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第20~21页。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和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使学生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教具学具 课本20页教学情境图。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出示题: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 学生独立思考,师指名汇报并引导全班交流。 师:我们剩下的是不是也需要放在一个盘子里呢?(学生讨论) 师:那么我们把草莓都臟盘子里需要几个盘子呢?(生:9个) 设计意图:对上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也为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埋下伏笔。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出示教学情境图--租船问题。 1.获取信息。 师:你能讲一讲图中的故事吗? 同桌之间互相讲一讲,最后指名讲一讲。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指名汇报:每条船每小时9元,每条船限乘4人。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老师安排同学们坐船时遇到了下面两个问题(出示题)。 (1)18名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几条船? (2)计划2小时,50元够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师适时指导。 师引导全班交流,答案只要合理都应给予肯定。

3.讨论:怎样分配乘船的人数比较合理呢? 师指导:每条船安排的人数尽可能接近,不能相差太多;每条船最多安排4人。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三、拓展练习 1.出示P21第2题。 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并提醒学生统一单位后再计算。 2.出示P21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两种不同形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 四、课堂小结 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什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第二单元例5) 【学习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例5 【课程标准描述】 【学习目标】 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歩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评价学习方案】 1.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审题,明确要解决哪两个问题。以评价学习目标1。 2.通过分析数量关系的训练,使学生明确当一个问题缺少条件时,必有把条件补足,才能进行解答,以评价学习目标2。 【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目标? 1、谈话: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们喜欢做什么? ?2、出示教材32页情境图,谈话:画面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他们在画画,其中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4、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1、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谈话:看到这个画面,你有什么想问的?学生自由发言。(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2、自己独立思考。?(评价目标1) 三、展示交流?点拨归纳 ?1、小组讨论交流。 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男生人数:?????14—5=9(人)???????????? ???美术兴趣小组人数:?????????9+14=23(人)? 3、观察比较两个算式的联系。? 明确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就必须先解决第一个问题。?(评价目标2)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连除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2)

连除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例4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时,教材结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效地突出了三位数除一位数的运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用情境导入的方法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加了对数学的熟悉程度。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掌握基础乘法的运算,通过分步骤和用多种解决问题,列出综合算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理清条件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本课用一课时完成教学。 【教学目标】: 1、学会用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并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会列综 合算式。 2、通过分步骤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列出综合算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力和列算式的能力。 3、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难点:多角度思考问题,了解每个步骤的含义,最终列出综合算式,尝试多种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解法、引导法。 学法:讨论交流法、练习巩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卡片。

57×40= 40×25= 82×50= 39×5= 93÷3= 804÷2= 128÷8= 245÷7= 指定一名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教师:上一课时我们了解了连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那我们今天的方法和解决技巧又是什么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第53页例4. 引导学生读出已知条件:共有60人,平均分成2队,提问:那么每队多少人?我们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回答:60÷2=30(人) 现在每队要平均分成3组,要求每组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30÷3=10(人)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那你们能不能将其合并成一个算式呢? 学生思考。 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60÷2÷3=10(人)。 还有其他方法吗? 学生思考。 教师引导:现在总共60人没变,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那么总共分成了多少组? 学生回答:60÷6=10(人) 列出综合算式:60÷(3×2)=10(人) 总结: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例4. 2、你们能验算一下吗?我们求得一组10人,那么3组呢?(3组30人) 一队3组,现在2队,总共多少人,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3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指定两名学生写在黑板上,然后集体订正。 (2)提问:我们可以运用哪两种计算方法?每个步骤的含义是什么?

《弟子规》教学反思(全)

《弟子规》教学反思(全) 《弟子规》是中华民族的经典,它关系到家国,人格。薄薄一本书,在每代人的虔诚阅读和信奉中,嵌入了人类的精神史。下面是《弟子规》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 第一课时 教学反思:《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弟子规》这本书是古代中国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但是在目前的现代社会里,也有着越来越明显的现实意义,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个人把它当作员工的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所以教学时我在让学生充分读完《弟子规》总序后,跟学生解释完它的意思, 使学生明白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整节课下来,感觉学生较感兴趣。 第二课时 教学反思: “入则孝”中关于孝道的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去实行,那带给父母亲的欢欣快乐就不是有形的东西可以媲美的。所以在教学这一重点的时候我也是通过反复诵读以及故事说理,以达到教育学生的作用。以孝敬教育来讲,在今天的社会里,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很多人忙于赚钱,忽视父母,往往等到父母去世后,才知道忏悔,可是来不及了。对孩子的教育更不消说,只知道一味地呵护,无所不依其求,只知道找他们要成绩,根本不注意

孩子的道德根基的培养。最后在引导学生交流的时候,学生都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明学生平时都能仔细的观察生活并认真思考。 第三课时 教学反思:当今社会,成就越大的人,往往是感恩心理越重的人,道德水准越高的人。而一切感恩的心理正好是从孝敬父母,爱护兄弟姐妹开始。一个人只有时时牢记自己是谁,才能反思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给的,从而牢记父母的生命是爷爷奶奶给的,乃至弄明白所有生命都是天生地养的。然后才有可能敬天、畏地、感恩父母,孝敬祖宗,亲爱同胞。所以,教学的时候我注意通过故事引导学生自行体会其中道理,从最后交流心得的结果看来,学生能从中体会并有所收获。 第四课时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背诵,我运用多种游戏调动学 生的积极主动性,目的基本达到,学生已经初步会背诵;在游戏“对句”中前后句对应朗诵效果会更好;课堂中还应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多讨论,并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行动体现出来,通过学习加强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五课时 教学反思:今天我们的社会,由于意识形态的西化倾向严重, 传统道德出现滑坡,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少尔虞我诈、坑蒙拐骗、不尊老爱幼、贪财腐朽等丑恶现象,这都是人们不愿接受道德约束的必然后果。这样的现象,我们的社会很经常遇见,教学的时候,在讲解完经文大意之后,我让学生自己举例说说现实生活中,你的长辈有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掌握小括号的作用和用法。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教学难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练习插图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的题目,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用法今天老师先带小朋友到草地上去看看好吗?不过看了以后还要解决几个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探索,巩固新知 1、投影出示第9页做一做主题图,学生独立解答后合作交流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如观察小鸟、花朵、蜜蜂等,由此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同时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2、出示第11页第3题。学生观察后问:他们带20元钱买票够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讨论。通过解决问题,既巩固了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增强学生的数感。 3、完成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并说说怎么算总分。通过计算各队总分,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完成第5题思考题求:一共有多少个方木块?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算式可以是:3X3X3-2=25(个)3X3X2+7=25(个)3X3+3X3+7=25(个)[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思考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 三、课堂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有什么收获?你能把我们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四、课堂作业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4、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跷跷板乐园图。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弟子规教学反思(上)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弟子规》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意思是说:“诸位!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行为时常谨慎、守信,博爱大众,而亲近仁者。工作之余,则可研习六艺之文。”《弟子规》这本书是古代中国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但是在目前的现代社会里,也有着越来越明显的现实意义,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个人把它当作员工的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所以教学时我在让学生充分读完《弟子规》总序后,跟学生解释完它的意思, 使学生明白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整节课下来,感觉学生较感兴趣。 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入则孝”中关于孝道的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去实行,那带给父母亲的欢欣快乐就不是有形的东西可以媲美的。所以在教学这一重点的时候我也是通过反复诵读以及故事说理,以达到教育学生的作用。以孝敬教育来讲,在今天的社会里,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很多人忙于赚钱,忽视父母,往往等到父母去世后,才知道忏悔,可是来不及了。对孩子的教育更不消说,只知道一味地呵护,无所不依其求,只知道找他们要成绩,根本不注意孩子的道德根基的培养。最后在引导学生交流的时候,学生都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明学生平时都能仔细的观察生活并认真思考。 第三课时教学反思: 当今社会,成就越大的人,往往是感恩心理越重的人,道德水准越高的人。而一切感恩的心理正好是从孝敬父母,爱护兄弟姐妹开始。一个人只有时时牢记自己是谁,才能反思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给的,从而牢记父母的生命是爷爷奶奶给的,乃至弄明白所有生命都是天生地养的。然后才有可能敬天、畏地、感恩父母,孝敬祖宗,亲爱同胞。所以,教学的时候我注意通过故事引导学生自行体会其中道理,从最后交流心得的结果看来,学生能从中体会并有所收获。 第四课时教学反思:

数学教案解决问题教案

第九课时解决问题(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2.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87+917—8 l6—715—511+2 2.★★★★★★★★ ●●●●● ★和●一共有多少个? 3.△△△△△△△△△△△ 还剩多少个△?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 2.板书: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什么这样列式? 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 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有用吗? 介绍多余条件。

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如:第(1)题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总数用加法。 (2)、(3)两题是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用减法。(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0的“做一做”。 提问:这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第十课时解决问题(二)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6-7 13-9 17-8 12-5 6+13 12+4 2.比多少。 教师: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想。 二、新授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二年级上册 9《解决问题2》教案

《解决问题2》教案 教学内容 除加(减)混合运算,教材第104~106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能运用除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思考问题。 3、建立学习的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学习除加(减)混合运算,理解算理。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课件演示坐车来到水上乐园的动画)师:我们已经来到了水上乐园的入口处,如果你是售票员,你想知道什么呢? 活动内容 学生思考后可能回答: (1)有多少个儿童,有多少个成人,分别要买多少票? (2)买一张儿童票比买一张成人票少花多少钱? 活动二 师:从图中,你还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请大家尝试自己解决。 活动内容 学生独立观察画面,寻找信息,并能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在黑板上板书并讲清自己的思路。 关注要点

能否认真观察画面,寻找有用信息。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关注学生是否能清晰地讲解算式的含义。 活动四 师: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这几组算式,你能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吗? 师:当有除法和加减法时,应该先算什么? 活动内容: 学生观察后自由发言。 都是先算除法。 关注要点 能否完整清晰第1发言,并能专心倾听别人的讲话。 活动五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有什么收获,或者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 教学反思 在讲解的过程中同学们基本上能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又显得有些乱,计算顺序容易出现问题。

解决问题教案 (2)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8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4.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跷跷板乐园图。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爱玩跷跷板吗?今天我们到跷跷板乐园去玩一玩好吗? 2.投影出示跷跷板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有一种写一种,特别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算) 5.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明确各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只不过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4×3+7=19(2)2×6+7=19(3)2×8+3=19 ……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二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

幼儿园小班《弟子规》教案

幼儿园小班《弟子规》教案 幼儿园小班《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并且被广为流传的一种儿童启蒙的读物,对孩具有进行启蒙教育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弟子规》教案,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幼儿园小班《弟子规》教案一、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理解总序含义。 2、学习诵读弟子规。 二、活动准备: 本段大范例,《弟子规》教材,《弟子规》视频。 三、活动过程1、教师给幼儿讲述“百善孝为先”的故事,引出《弟子规》总序内容。 2、教师出示本段内容的大范例,逐字讲解《弟子规》总序内容,让幼儿初步理解总序含义。 3、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平时是怎样做的,鼓励幼儿大胆发言。教育幼儿懂得“首先在家里,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说话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朋友相处时要有爱心,并且要亲近品德好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

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其他有益的知识本领了。”的道理。 4、幼儿在古典音乐的伴奏下诵读《弟子规》P1—10,感受经典美文的'韵律感。 5、结束活动:“今天我们学了弟子规的总序,知道了首先在家要孝顺父母,回家以后,每一位小朋友都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吗?” 篇二:幼儿园小班《弟子规》教案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弟子规》中“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的含义。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背诵《弟子规》中的两句经典原文。 3、体验活动的快乐,萌发感恩父母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动画故事《卧冰求鲤》。 2、白板教具:爱、孝。句卡: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步理解“亲爱我,孝何难”的意思。 1、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家里有谁?他们爱我们吗?他们是怎样爱我们的? 2、提问:

解决问题教案1

解决问题 一、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教材P32例11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会解决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方法过程目标: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掌握基本的分析问题的思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数学问题,大到国家的发展,小到一个家庭的生活开支,今天我也把我家的账本带来了,请同学们帮我看看。 幻灯:(1)张老师一家开支434.7元,平均每个人开支多少元钱? (2)张老师一家开支434.7元,平均每天开支多少元钱? 请生分析找出缺少的条件,并补充条件再解答。 师:从刚才同学们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同学们的思路是很清楚的,那么这节课就在已有的知识基础是继续来解决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 (二)教授新课 1、师:那怎样把两道题合并为一道题呢? 生将练习二小题编为一道题。 板书:张老师一家三口7天共开支434.7元,平均每个人每天开支多少元钱? 生读题(师提要求重点词语要重读)。让学生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几问题。 师:能不能一步算出平均每个人每天开支多少元钱?(不能)既然不能,那么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请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生回答,师板书。 板书: 先算三口人平均每天开支多少元钱?先算7天平均每个人开支多少元钱? 434.7÷7=62.1(元)434.7÷3=144.9(元)再算平均每个人每天开支多少元钱?再算平均每个人每天开支多少元钱? 62.1÷3=20.7(元)144.9÷7=20.7(元) 综合算式: 434.7÷7÷3 434.7÷3÷7 =62.1÷3 =144.9÷7 =20.7(元)=20.7(元) 答:平均每个人每天开支20.7元钱. 师:对比这两种方法在思路上有什么不同? 生回顾解题思路 小结: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虽然出发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找到的突破口不同,但都要弄清楚题目的数量关系,再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解答,解答的每一步是求什么一定要心中有数。师:明白了吗?(生答)那我可要考考你们了。 2、模拟练习 幻灯:根据算式提问

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1.课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每一堂课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手段,积极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为目的,最终让学生形成一种新型的数学思想,养成数学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本课设计上力求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先阅读理解,找出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列出综合算式,鼓励学生大胆说、放手做,学以致用,体现了良好的数学素养. 2教学反思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灵魂。因此,数学教学活动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也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感悟到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数学思考。进行数学思考要有运用数学符号描述事物的能力、空间观念、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等。而这些都是在学生不断地受到思维锻炼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怎样凸显数学思维优势,给予学生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智慧之旅呢? (一)精选素材,挖掘思维内涵 "主题图"是人教版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富有儿童情趣和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但其丰富的内涵有时会使教师难以理解和把握,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挖掘蕴含其中的教学因素,并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得到发展。在教学时,老师以三年级准备集体舞活动这一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这个看似平常的方案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充分采撷这些信息,并重新加以选择构建、归纳、处理、抽象出具有典型性与应用性的连除应用题的知识,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迫切希望了解的,更是探究本课应用题的起点。这种内驱力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学生的大胆提问.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主动实践的学习过程。在冷静的思考与激烈的碰撞中,随着这些源于生活、源于学生的问题一一解决,知识脉络也逐渐清晰起来。 (二)精心引导,凸显思维能力 1.有效预设,有的放矢 "凡事则预立。"虽然在教学中会产生一些非预设性的生成,但其实有很多是来自于精心的预设。虽然说课堂教学有些生成是无法预料的,但还是有章可循的。要在预设时,加强科学性、计划性,为动态生成预留"弹性时空",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只要课前工夫到,准备充分,加上教师的教学机智,课前的预设是可以为课堂的精彩生成奠定基石的。只有把预设做得深入、具体、可操作,教师才能抓住随时生成的课堂资源,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教师联系实际让学生自已提出问题,拉近了知识与学生的距离,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而且还创设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讨论、相互争辩的氛围,培养了学生在相互交流与评价的过程中研究和探索的精神,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达到了发展与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这样下来学生会说多了,条理层次也比刚刚清楚了。 2.适时点拨,有效引导 《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于是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多了。。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没有错,然而由于有些

弟子规 教案

弟子规教案 第一课 一、教学内容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二、教学目标 1.诵读《弟子规》的总叙部分,理解基本意思。 2.了解《弟子规》包含五个部分以及这五个部分的大意。 3.使学生懂得《弟子规》这本书是给小孩子讲做人道理的,是根据圣人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在诵读的基础上会背诵。 2.使学生明白做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要讲信用;对别人有爱心,并且要与有仁德的人做朋友,学习他的优点与长处。做到了这些,如果我们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认真学习书本上的文化知识了。 四、教学准备 查阅书籍或上网搜索有关《弟子规》的图片和小故事。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趣味导入

(1)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是哪儿呢?(显示PPT) 同学们,看看这是哪儿呀?全班齐说!(小小国学图书馆) (2)“小小国学图书馆”里收录了祖国许多宝贵的书籍,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哦!让我们轻轻地推开国学图书馆的大门,一起进去看一看,图书馆里的学生们在干什么呢?(显示PPT)(3)请大家仔细地看,用心地听。(点击视频) 听出来了吗?对,他们在诵读《弟子规》呢!《弟子规》可是古时候的孩子上学必读的一本书。(显示PPT)让我们像他们一样走进图书馆,共同来学习《弟子规》,好吗? 2.《弟子规》题解 (1)“弟子规”是什么意思呢?首先谁知道“弟子”是什么人? (“弟子”指的就是学生。) (2)教师补充:除此之外,从大的范围来讲,弟子也可以说是每一个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说“活到老,学到老”,人,可以说一辈子都在学习,既然都在学习,那么理所当然就是学生了。 (3)“规”是什么意思?(PPT显示:“规”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恪守的道理,做人应遵循的规范。) (4)我们从这三个字,就可以了解这本书的用意在哪里了。《弟子规》这本书是给小孩子讲做人道理的,就是教我们如何做好一个善良的人,做好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好一个有礼貌的人。 过渡:了解了《弟子规》是什么意思,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它的总

《解决问题》备课教案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材第72页例8.“做一做”及第73~75页练习十六第4~11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能力。 3.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填空。 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4平方米=()平方分米 1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00平方分米=()平方米 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情景引入】 小明家装修,要贴地砖,你会根据这个情景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讨论、交流。 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教学教材第72页例8。 出示例8情景图。 铺客厅地面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 2.阅读与理解。

(1)学生读题,获取信息。 思考: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已知客厅是一个长方形及长6米和宽3米,而地砖是一个正方形,边长是3分米。要求用多少块地砖? 3.分析与解答。 (1)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2)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 先求出客厅的面积,列式为:6×3=18(平方米), 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再求出每块地砖的面积,列式为:3×3=9(平方分米); 最后求出要用地砖的块数:1800÷9=200(块)。 答:铺客厅地面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方法二: 先分别求出长和宽可以铺多少地砖: 长6米=60分米,铺地砖块数:60÷3=20(块) 宽3米=30分米,铺地砖块数:30÷3=10(块) 再求一共铺的地砖块数:20×10=200(块) 答:铺客厅地面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4.回顾与反思。 (1)通过以上的分析、解答,思考:如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引导学生汇报、归纳。 验算:9×200=1800(平方分米)=18(平方米),结果与客厅面积相等,解答正确。 小结:要求数量,可以用总面积除以每一块地砖的面积。在计算时,注意要将单位统一。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7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用两种方法解答,并说出你的解题思路,进行验算。

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案

221《解决问题》单元教学设计(第一稿)体育西小学数学科二年级备课组林练执笔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1、联系生活实际,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2、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3、初步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六、单元评价要点 1、能正确进行加减混合、乘加、乘减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5节

第1节《解决问题(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2. 、培养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3 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难点:重点:掌握解决问题

的步骤和方法,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2节三、预计教学时间:四、教学活动)基础训练(一 、口算:15= 6= 514×9= 23--3= 47-30+ 10= 8+17= 6×7= 32+20= 8×4-、解决问题(根据条件填写线段图并列式不计算)2枝,他们一共有多少枝?16枝铅笔,小刚有26小红有)枝( : ()枝?枝 :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1、问: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说出完整的数学问题) 2、小组讨论:要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这是几步计算的解决问题?为什么?能用线段图表示吗?如何列式? 比较不同的方法------展示不同方法------、小组汇报3.

《弟子规——信》教学反思

《弟子规——信》教学反思 《弟子规——信》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反思、心得体会!《弟子规——信》教学反思新的学期,新的开端,新的起点。学期伊始,我们组内每人一节展示课如火如荼的展开了,经过充分的准备,我顺利地完成了本次展示课活动。为了今后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工作,现将本节展示课,总结如下:一、注重复习、展示学生。首先,课一开始,我便让全体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背诵前面所学内容,学生们都能整齐流利的背诵,为了鼓励学生,我为每一组加了一颗星,使每个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们学习的劲头更高啦!此外,在课堂上,我通过个别朗诵、齐读、男孩女孩对抗赛等都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二、注重与语文学科相结合,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

习。如文中的生字(利用游戏“火眼金睛”训练学生认识文中的生字,学生兴趣盎然。),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加强学生的基本素养。三、注重游戏教学。学生接触古文知识较少,学习的难度加大,学习时就感到吃力,从而影响他们学习国学的兴趣。我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注重开展游戏教学,在课堂上采用“火眼金睛、小小复读机、接龙、寻找外星人、小火车”等游戏,深受学生喜爱。以往的很多游戏只能让个别学生参加,寻找外星人的游戏却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真正起到了复习巩固的目的,游戏中同学们集体朗读掩护外星人,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在热烈的气氛中,临近下课学生们还丝毫没有疲惫的感觉,都在积极认真地读,效果很好。四、利用视频讲解、故事与原文字句有机结合,紧密联系生活并注重品德教育。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我将字句含义编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