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如何利用文本资源研读教材

如何利用文本资源研读教材

如何利用文本资源研读教材
如何利用文本资源研读教材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中文本课程资源的利用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先研读教材、吃透教材,然后才能用好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完成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并非易事。如何化难为易,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单元前后和课文前后的导读训练、课文的注释及旁注、教师用书和作业训练,吃透文本本身的内容,达到熟悉教材、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编辑的编排目的,从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一、利用教材文本资源研读课文,设计教学

1、研读课文本身

教师研读课文是教学设计准备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前必须研读文本。只有教师先“入门”,才能对学生加以引导,否则是误导。语文能力的培养大多是在研读课文的过程获得的,首先是读,然后才能“研”,阅读课文是“研”的基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间双向、互动的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不是消极被动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指导学生具体深入地思考课文的质量和深度,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的情节、人物思想等做出反应。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获得信息的同时,发现自我,获得阅读成功的喜悦。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语文标准》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教学时,教师要明确朗读要求,让学生先读“正确”,再读“流利”。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朗读,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自由的读、充分地读,读出语气,读出感情。这样,在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感悟;引导学生默读的方法,引导学

生一边读一边想;养成略读的习惯,“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在阅读方法的指导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读、画、圈、点等多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的口、手、脑多种器官并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重视阅读的感受和体验。教学设计应体现阅读方法的指导,突出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而不是纯理性的甚至是机械的分析,在弄懂“写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怎么写”的问题,并要求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鼓励学生独立判断、求异创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可以开展阅读活动课,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也可以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评价,激发学生体验生活,真正做到与文本对话。

(3)设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新课标强调“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指导学生阅读应充分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培养语感,注重积累。学习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学不好语文。教师要“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养成背诵优美篇段、积累运用喜欢的句段和名言警句的习惯。“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在朗读的过程中,从作品的声律、气韵中体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进而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投入情感,达到语言熏陶、潜移默化的目的。

2、利用单元导读,把握单元重点

初中语文教材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成六个单元。每个单元提示不仅概括了本单元的篇目和内容,而且设置了悬念,引你热切渴望走进这一单元,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童年趣事”的单元导读:童年是金色的。这时展示了一幅幅童年生活的画卷。有人童年受到呵护,也尝到各种酸甜苦辣的滋

味;有人童年单纯可爱,可身上也留下了社会的印记;有人童年远未定型,却表现出了未来的某些个性。“童年的生活和感受是深藏在人们心中的无尽的宝藏,也是生命长河不竭的源泉”,这个概语与本单元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贾平凹的《月迹》,程海的《三颗枸杞豆》,王安忆的《我们家的男子汉》,宋学孟的《柳叶儿》是一一对应,且“这里展示了一幅幅童年生活的画卷”这句话成了很好的导语,也是单元教学设计的主线,更是本单元教学设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3、围绕单元后的积累运用和写作训练进行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教材在每个单元后都安排有诵读欣赏、写作和语文实践活动,这些都是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延续巩固及运用,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将相关训练贯穿其中,达到提高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彩四季”(《春》、《济南的冬天》、《三峡》、《夏》)这个单元后的诵读欣赏《古诗词三首》,韩愈的《早春水部张十八员外》写早春特有的景致,辛弃疾的《西江月》写夏季山村夜景,刘禹锡的《秋词》写晴空鹤飞冲天的动人秋景。诵读欣赏也是围绕本单元多彩四季的主题,诵读欣赏时提醒学生将古人与现代人写四季景色进行比照,看他们是如何抓住四季特点来写的,你从中有什么启示,其后是文笔精华挑选的又是写四季美景的优美片段,让学生再巩固积累,本单元的写作要求抓住景物特点,作具体描绘,写一篇景物观察笔记,所以单元后的训练是积累与运用的训练,教学设计时绝对不能偏废。

4、借助注释及旁注,研读课文

有些课文,特别是名家名篇,课文下都有详细的注释。它们注明了作者的国别、出生年月、代表作以及文章的背景,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所以在课前预习时,不可忽视,有的要设计到课前预习的练习。课下注解给读者传达了多种信息,在课前预习的提问或作业

设计中要抓住重点,以帮助学生读懂课文。

贾平凹的《月迹》、鲁迅的《故乡》等设计了[感悟。品味。欣赏],即旁注。教师在检查预习时对旁注里的提问可进行抽查,摸清学生预习的效果和理解课文的程度,以便教学时对症下药。

5、借助课后作业,确立能力的训练点

新教材课后一般都设计了充分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探究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并为单元后的“综合学习与探究”作必要的铺垫,是突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基本技能的具体体现,是课文对学生能力训练点的最基本的要求。在教学设计中,有的可以溶入课文中完成,有的可在完成全文后单独讨论,但绝不能置之不理。否则,教师是否引导到位、学生是否具备了应有的能力,教师无从知道,完成教学目标更是一句空话。总之,学课文是为了提高能力,而完成“探究练习”的程度则是语文素养的具体体现,是检验以“教”导“学”是否成功的尺子。同时,作业的完成情况又及时反馈给教师很多信息,有利于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所侧重,做到查漏补缺。

二、借鉴教学辅助用书,帮助梳理文本,设计教学

与课本同步的《教学参考书》、《教师用书》等教学辅助用书能帮助教师理解教材,优化设计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流程,教学设计时可以为我所用。但不可照搬给学生,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加以筛选,加以综合,整体把握灵活处理,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组织教学时方能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三、利用地方开发的训练题,理解文本,设计教学的重难点

省编《课堂作业》和县教研室编发的《单元训练题》每课设计作业有三步:水平测试,基础级;提高训练,发展级;综合运用、创新级。第一步字词训练重在积累。第二步精选课文中的重点段落,重在阅读,第三步的课外阅读篇目与本课在结构或主题上有相同点,可以训练学生

比较阅读,培养创新能力。

另外,课文还安排了单元、期中期末检测题,这些练习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有利于学生夯实基础,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既方便了教师,又能满足学生提高能力的要求。教学设计之前,教师可以将之设计到教学的不同环节,作为完成教学目标的训练,不至于纸上谈“兵”、前“功”尽弃。

总之,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作为教师只有充分运用好手中的文本资源,潜心研读教材,备学生、备方法,语文教学设计才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才能逐步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不断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益才能真正提高。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高效优质备课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实现备课的优质高效 人类历史上已经经历了两次技术革命,现在正在进行着的是第三次技术革命,三次技术革命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三次技术革命是以电脑网络的 广泛应用为基础,第三次技术革命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必然给教育的发展 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已越来越显示出极大的优势。运 用的面已经越来越广;参与运用的教师越来越多;使用技术越来越成熟。传统 的备课方式已经很不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势。传统备课中教师受到很大的限制:备课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由于各种原因,教师资料不全; 翻看课程标准、教科书、书写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主要功夫用在了书写上,误 了作业批改与辅导分析学生;还有发现问题后,只有本校的本科的几个教师往 往解决不了,造成教师整体水平较低……总之,关于备课有很多不足之处。如何 实现备课的优质高效呢?我们充分利用现在的网络资源优势提高广大教师的备 课实效,达到解放教师、资源共享、高效便捷。在实际中我们是这样做的:(一)收藏中国教育部、中国教育报主页,收藏有关本学科的教学改革动态的 有关网页。教学首先要与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为此我们将中 国教育部、中国教育报的主页添加到收藏夹中,每天到这些网站上查阅中国的 教育新闻、教育形势、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法律法规,学习一些好的典型。 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必须走在教改的前沿,关注教改信息。到有关网站上了解 整个教育、本学科的最新教育教学改革动态、课程的形式、教学模式、教育教 学改革的理论依据以及教学改革的效果等,使自己永远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保 持教育的先进性。 (二)备课中课程标准等资料缺乏问题的解决。一般来说,几个教师合用一套资料,特别是具有教学指导性的课程标准,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达到每位教师 人手一本,由很多教师教没好好看过课程标准。以我们物理学科为例,全校的 物理教师有8人,物理课程标准只有3本。有了网络,我们在网络上一搜,即可找到,并立即下载下来,放在一个固定的文件夹中,这个文件夹就叫“物理 科课程标准”,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学习,需要时可以随时打开,也可以打印 出来查阅更方便。并且还有课程标准的学习说明,让每一位教师有条件明确本 学科的教学方向。备课必须以《课程标准》为准绳,合理的编辑、组织、选择 教材中有价值的内容,灵活地选择教学素材与学生共同探索。下载多种版本的 教材准备使用,这些教材各有特色,我们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它们的特色, 研究《课程标准》的要求,去粗取精,设计好教案。再就是在网络上搜集与本 学科的竞赛辅导材料及历年的竞赛试题。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 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多引导,多培养,搞好竞赛辅导,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 中遨游。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准备好竞赛辅导材料及历年的竞赛试题。我 们将这些竞赛辅导材料进行分析筛选整理归类,在平日的学习活动中加强这部

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与利用教材资源和开发利用课本外的阅读资源

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与利用教材资源和开发利用课本外的阅读资源 对教材的使用与处理,从理论上说源于课程标准。教师们常说教材是教学的指南,其实课程标准才是教材和教学的指南。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与处理不仅要从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 水平出发,还要全面深入地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同时又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教材使用与处理,是教师在吃透教材与摸清学情的情况下对教学材料”进行重组整合、创造 再生的过程。 (一)教材的使用与处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材内容的心理化 将教材内容引导到学生心理层面上,让教材内容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使 教材内容同学生的经验与体会建立联系,搭起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 2?教材内容的问题化 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设置情境、问题链接”探究平台” 引导学生尝试、探索、调查、实验、合作,并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 生的问题意识,使之生成更多、更深刻的问题。 3?教材内容的操作化 听来的记不住,看到的记不牢,只有动手做过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要通过学生的主动性作业”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 4?教材内容的结构化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美国心理学家 和教育家布鲁纳也指出:简单地说,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关联的。教学中,要注 意知识的前联后串,把握知识的结构。如章节知识小结可由学生自己整理,让学生通过作业”把握教材的内部联系。 5?教材内容的最优化 根据教学的目标任务、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提炼内容的精髓,建构必要的 知识背景,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使学生能以最少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掌握课程内 容。 (二)新课程下教材使用与处理的新要求 1?要求教师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更宽,树立新课程意识 教师要以新的课程理念(包括学生观、教材观、课程资源观、教学观、师生观)来重新审视 自身的教学实践,审视学生,审视教学设计,不能局限于教科书和即时的教学实效。 2?优化教学内容要紧扣目标 要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合理地安排教学顺序, 加强知识间的联系,重视知识的系统化;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浓缩、调 整、选择等艺术处理,以减轻教材的难度,减缓知识的坡度,使教学内容更趋于合理化,让教材的教育、教学功能得以充分实现。教师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知识基础促成知识迁移,作为教学突破口,这对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3?摸清学情,以学定教,把教材”处理加工成学材”

如何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

如何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顾名思义是教学中有利于教学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同时也应该包括一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老师综合修养、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教学模式的因素。对这些因素的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促进老师们的有效教学,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教学效率,也为创造有活力课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课程教学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和保障也是教学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开发为丰富教学内容提供条件和保障。与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联系学生生活、自然实际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就必须开发利用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为教学的实施提供条件和保障,为探究性学习和实验教学提供条件和保障。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有重要意义。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开发利用多种生物课程资源,对于实施新课程和深化中学生物教学改革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比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 探究式”学习方式等。而化学学科的独特性,又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比如:实验资源、多媒体资源、模型资源等,它们是保证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比如:可利用的学校课程资源有化学实验室及相应的仪器设备、化学文献、化学教学软件、投影仪、音像资料、生活经验等。从各种媒体中也可获得更广泛的化学课程资源。 在教学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老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明确学科和

目标教师在使用资源之前,首先要明确学科的特殊性以及这节课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容易被唤醒的,如果他们的学习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么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连同渲染的课堂气氛,只要作用于儿童的心理,就能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达到学生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信息技术最可能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提供比较大可能性和比较好的视听觉效果。二、尊重学生,共享资源备课是一件比较繁琐的事情,上课前就要用大量的时间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而课堂上的使用仅仅只需要几分钟。如何使收集到资料能够有效运用呢?老师可以这样做的:课前让学生认真预习,要求找出概念、定义,读熟例题,可以参考相关辅导资料,有疑问的、有不同见解的地方在书上做出标记。每节课开始时让学生阅读教材,借此检查学生的课前阅读情况,在学生阅读时老师来回巡视,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阅读分析,同时也检查了学生对要学习内容的预习情况。这样做,大致了解了学生对数学概念、定义、应用题理解程度,还知道了学生在哪些方面比较困难,灵活调整教学的侧重点。而让学生参与到资源的收集与整理,提高了老师所准备的资料的时效性,也促使老师更加精心地去把握住教材与学生。从老师自身来讲,老师在备课、上课、与学生的互动中获得了更大程度的提升。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渴望从多方面去主动获取学习信息,并且在教学流程中地位是与老师平等的,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在学习中,学得积极、有趣,学习能力得到锻炼,为自主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三、灵活运用,注重生成当老师们手中拥有了大量的资源,就要合理灵活地利用这些资源,首先,老师们资源的使用是为了强调教学重点,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开展读后续写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开展读后续写课堂教学 —应对浙江2016年高考英语新题型“读后续写”的教学 【摘要】在浙江2016年高考英语改革中,出现了“读后续写”这一题型。针对这一全新的题型,本文结合高考读后续写的写作要求,探讨如何充分利 用教材资源,通过“读—续—评”相结合,开展读后续写课堂教学,提 高学生读后续写能力。 【关键词】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教材资源;课堂教学 一、引言 作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浙江和上海将于2016年10月首次使用新题型。在四大新题型中,读后续写是全新的题型,并且难度较高。这一题型无疑成为师生最为关注的焦点(刘庆思、陈康,2016)。读后续写是一种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的考查形式,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刘庆思、陈康,2016)。读后续写,是“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阅读和续写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并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解读文本,基于文本进行续写以及针对续写进行多元评价,是提高学生读后续写能力的关键。 二、理论依据 阅读和写作是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充分吸收有助于有力表达(姚旭辉、周萍等,2014)。语言习得通过语言输入来完成,教学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语言输入上,以促进语言习得(Krashen,1982)。读后续写是一种将语言输出与输入紧密结合、旨在加速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方法(王初明,2013)。阅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是学生获得词汇、短语、句型等语言结构和知识,学习如何谋篇布局以及如何利用文字表达情感的有效途径。续写作为写作的一种,是语言输出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续写之后的评价环节则是对续写质量的检测。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方式,有助于续写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开展读后续写课堂教学的实施 (一)充分利用教材 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英语教材体现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并且决定了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资源,也是高中英语教师组织英语教学的主要工具。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紧扣《课标》,符合学生英语学习和教师英语教学的需要。因此,针对读后续写的日常教学,我们可以选择教材里记叙文题材的文章。 例如:Book 1 Unit 3 的Reading和Using language这两篇文章以及Book 2 Unit 4的Reading这篇文章。除了这些没有结尾的记叙文,其实人教版教材里很多带有记叙性文章或故事片段,稍加改动和设计也可以给读后续写提供材料,例如:Book 1 Unit 1 Reading里安妮的故事和Book 2 Unit 5 Reading里乐队的故事。虽然这两篇文章讲述的都是真实的故事,有它们自己真实的发展和结局,但是仅仅作

如何合理利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思考题资源

洪桥镇中心小学陈晓梅 【摘要】在人教版教材使用了10年中,逐步感觉数学经常面对全体学生,忽略了对优等生的辅导,所以合理的利用数学教材中的思考题资源来提高优等生的思维能力是一项值得重视课题。 从点题到追问,让学生充分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再举一反三,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合理的使用教材中的思考题,并做好了必要的扶优工作。 【关键词】思考题合理利用教材 【正文】在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新教材中,每一册都编排了一些思考题,这些思考题看似不起眼,很多的教师也对此很不重视,往往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里,很快的把自己的想法和正确的答案告诉学生,最后再补上一句:“有些同学是不是没有听懂!没有关系,考试一般都不会考到的。”其实这样做违背了教材设计的初衷,也没有好好的利用课本上的有效资源,还极大程度上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解答数学思考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给抹杀了。而且在现在的教育要求下,很多老师每天都在关注着如何来辅导后进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辅导那些优等生,所以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些思考题来提高这些优等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来合理的利用这些教材中的思考题资源呢,在这里我就谈谈一些自己浅薄的看法。 一、适当点题,给予充分的思考时间。 所谓思考题,当然要给予思考的时间,思考题都是一些比平常练习稍难的一些拓展延伸题,成绩再好的学生也不可能不思考就能答出来的,所以思考的时间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对部分思考题来说,“点题”也是十分必要的,也就是对一些重要的条件加以分析,并引导学生把隐含的条件寻找出来利用。 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117页思考题 100个和尚共吃100个馒头,大和尚一人吃3个,小和尚三人吃1个,问大和尚、小和尚各有几个 此题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材中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思考题之一了。即使学生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方程,此题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相当困难的。如果象这类题目也要求全体学生都能掌握,根本不现实。在教学中,我鼓励每一个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引导他们进行交流,也可以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思考。经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与人交流后,教师再给予适当的思路点拨。 可能有的孩子会这样解答: 把一个大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当成一组, 100÷(3+1)=25(组), 这25也就是大和尚的人数,再用总人数100减去大和尚人数25, 100-25=75(人)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一、发现和搜集有效学习资源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做有心人,注意引导学生开发课外的学习资源。例如在“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引出有关天气的生词sunny,windy,cloudy,这其中sun,wind,cloud都是已经学过的单词,教师可以设问“Can you make a rule out of these three words?”启发学生进行观察、分析、从而由学生自己总结出--y是形容词后缀,并结合这个规律进行思考,学习snowy,showery,misty 等生词。这样的教学能帮助学生化不知为知,使有限的词汇知识化为无限的生成单词的能力。教师应该引导组织学生搜集、利用学习资源,有意识的把学生的阅读积累和相关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在学习七年级牛津版英语教材第三单元关于节日的话题时,教师要求学生自由的讨论关于圣诞节的词汇,他们主动的查字典,相互帮助解决难题。这样的活动使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单单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学习。小组中进行合作探究,互问互答,老师适时的点拨,及时进行个别辅导,教师主动参与到各个小组的讨论。这样的活动形式,在不经意中展示了新的理念带给学生的乐趣,使英语课堂不再是枯燥无趣的言语操练。 二、组织学生营造有效教学资源 积极的心理氛围是有效教学资源,教学中就要营造有效教学资源。教学中要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特别是初一的学生,刚进入中学阶段,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上课的前十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Warming up)。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如“Let me guess.”或“Follow me.” 等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学习七年级牛津版英语教材第三单元关于节日的话题时,课本内容是万圣节,多媒体上首先跳出了会说话的一个大南瓜灯笼,切开了眼睛、嘴巴、鼻子的可爱图片。学生对课文内容充满了好奇的欲望,都不由自主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本课中又给学生拓展了圣诞节的一些知识。学生对圣诞节多多少少都有所了解,尤其是他们都喜欢的圣诞歌曲,如Jingle Bells、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等。在引导学生谈论对圣诞节的认识前,通过动画的圣诞老人的图片,手里拿着铃铛,自然而然地把优美的歌声引进来,音乐是想象的翅膀,电脑多媒体营造的画面是想象的天空,学生的脸上充满了愉悦的表情,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地哼唱歌曲。通过以上的铺垫,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小组讨论激烈,学生主动查找并掌握好多关于圣诞节的词汇,例如Christmas card、Christmas carol、Christmas Eve、Santa Claus、sleigh bells、reindeer、Chimney、Christmas dinner等。学生用英语表达的欲望被激发,课堂

【教育资料】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口语交际_北师版学习专用

专项部分口语交际 一、教学目标 《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对(3—4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4条目标要求: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上述各项目标,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 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倾听能力:听别人讲话,能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表达能力:能用通顺的话把自己的意思说明白。 应对能力:听了对方说的话,自己能就内容提出问题、进行补充、表达意见;自己说话后,人家提出问题能作出恰当得体的回答。 口语交际的基本素养——注意文明态度,提高语言修养。 二、指导 第三单元《怎样爱护小动物》 【教材分析】 《怎样爱护小动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本单元以“可爱的小生灵”为主题,教育学生要爱护自然界中的动物,懂得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小动物、热爱生命的思想感情。因此,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安排了报纸上的一则消息,由此话题引出“怎样做才是真正地爱护小动物”,指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实例来说明。这个内容非常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也符合小学生喜爱小动物

的心理,因此很容易激起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设计理念】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情境教学正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把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入手创设情境作为教学过程的启动契机,从而带动语言的训练,促进智力的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因此,本课将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开始。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能清楚、准确、勇敢地说出怎样爱护小动物,以及为什么要爱护小动物。声音洪亮,语言通顺,举止大方。 2.在表达的过程中,通过多方评价规范口头语言,培养学生说话的良好习惯,并学会倾听。 3.懂得爱护小动物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乐于交流,认真倾听别人的谈话,在交流中发展口语交际的能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回答)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动物园的“鸟语林”看看。(教师相机讲解) 播放课件1:动物园里人来人往,人们在“鸟语林”观赏各种鸟类。开始有人把手里的面包投向小鸟,接着又有人把香肠、薯片……扔给了小鸟…… 2.鸟儿们怎么样了呢? 播放课件2:鸟儿们都无精打采的……管理员叔叔把消食片放到了鸟食盆里,等鸟儿们来吃。 3.看了这些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是真正爱护小动物呢?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实现备课的优质高效 文档

人类历史上已经经历了两次技术革命,现在正在实行着的是第三次技术革命,三次技术革命都极大地促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三次技术革命是以电脑网络的广泛应用为基础,第三次技术革命在促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必然给教育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已越来越显示出极大的优势。使用的面已经越来越广;参与使用的教师越来越多;使用技术越来越成熟。传统的备课方式已经很不适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势。传统备课中教师受到很大的限制:备课流于形式,仅仅为了应付学校检查;因为各种原因,教师资料不全;翻看课程标准、教科书、书写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主要功夫用在了书写上,误了作业批改与辅导分析学生;还有发现问题后,只有本校的本科的几个教师往往解决不了,造成教师整体水平较低总来说之,关于备课有很多不足之处。如何实现备课的优质高效呢?我们充分利用现在的网络资源优势提升广大教师的备课实效,达到解放教师、资源共享、高效便捷。在实际中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收藏中国教育部、中国教育报主页,收藏相关本学科的教学改革动态的相关网页。教学首先要与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为此我们将中国教育部、中国教育报的主页添加到收藏夹中,每天到这些网站上查阅中国的教育新闻、教育形势、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法律法规,学习一些好的典型。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必须走在教改的前沿,注重教改信息。到相关网站上了解整个教育、本学科的最新教育教学改革动态、课程的形式、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以及教学改革的效果等,使自己永远坚持教育的准确方向保持教育的先进性。 具有教学指导性的课程标准,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达到每位教师人手一本,由很多教师教没好好看过课程标准。以我们物理学科为例,全校的物理教师有8人,物理课程标准只有3本。有了网络,我们在网络上一搜,即可找到,并立即下载下来,放在一个固定的文件夹中,这个文件夹就叫“物理科课程标准”,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学习,需要时能够随时打开,也能够打印出来查阅更方便。并且还有课程标准的学习说明,让每一位教师有条件明确本学科的教学方向。备课必须以《课程标准》为准绳,合理的编辑、组织、选择教材中有价值的内容,灵活地选择教学素材与学生共同探索。下载多种版本的教材准备使用,这些教材各有特色,我们实行对照、比较、分析它们的特色,研究《课程标准》的要求,去粗取精,设计好教案。再就是在网络上搜集与本学科的竞赛辅导材料及历年的竞赛试题。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多引导,多培养,搞好竞赛辅导,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准备好竞赛辅导材料及历年的竞赛试题。我们将这些竞赛辅导材料实行分析筛选整理归类,在平日的学习活动中增强这部分同学的辅导,不流于形式,在教学中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收藏与本学科教学相关的多个网站。经常到一些教育教学网站上实行浏览资料,搜集一些自己需要的材料,有疑问也能够实行查阅。 (三)齐心协力有目标的实行校内资源共建。同一学校的年级备课组采取集体备课,实行资源共建。同一个部分内容实行章节分工,每一章的每一节由一个教师设计教案,集体参与讨论,集中集体智慧,修改定稿存档且备份,形成校本特色教案。这些教案是教师们集体完成的,这样能够减轻教师备课负担,提升集体备课质量,让广大的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研究新课

如何有效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

如何有效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 一、作为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能力的培养。 说句实话,现代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有很多,但我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最基本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1、终身学习能力。一位教师,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要有自己广博的知识背景,这样,才能与学生保持信息上的对称,才能让学生觉得你这位老师不错,才愿意上你的课,这样,你的教学效果自然而然就会好。而要做到这些,我们教师不仅仅是要了解和掌握学科以内的专业知识,发展状况,更需要了解学科以外学生可能接触到的知识。再说了,现在讲究学科整合,教师不能只掌握单一学科的知识,要求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又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教师的教育功能。 2、善于获取和积累外部现有教学资源,并对它进行加工处理、推陈创新的能力; 3、时刻关注新闻报道或媒体信息、及时捕捉教学信息,根据教学要求,自制原创试题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能力; 4、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自制教学课件、教学积件用于解决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能力。

5、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资源库应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分类并及时更新;同时还要收藏自己觉得有价值的学科网站。(介绍自己的教学资源库)二、课堂教学资源的分类、来源及存储。 (一)教学资源的分类 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和化学学科特点,我觉得,我们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以下分类: 1、根据资源的完整性与否,可分为整体资源和素材资源。比如,我们常说的教学设计、上课课件、中考试题即为整体资源;而如图片、某些为解决某个专项问题的视频、动画即为素材资源。 2、根据我们通常应用的资源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七大类:试题资源;课件、积件资源;教学预设也就是教案资源;论文资源;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资源;新闻报道资源、专业书籍等。 (二)教学资源的来源 教学资源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资源:教案、课件、积件、论文、教学反思、教学案例、课题报告;各省市中考试题,优秀教师试题设计等。 2、身边资源:本市、本县或区里的期末试题或中考模拟试题、学校老师命制的试题。本市、本县、本区举行教案比赛、课件制作比赛、自制教具

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合理利用资源

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合理利用资源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资源这一概念的内涵也越来越宽泛。它不仅仅包括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料,以及人、媒体、策略、方法以及环境条件等要素。所有能够改善,促进学于教的人、媒体、策略、方法以及环境等都可称之为教学资源。因而教师要深刻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合理的利用这些资源,使其真正的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远教资源的普及,如何利用好资源,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我们老师有效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作为一名教师,正面临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挑战,必须改变传统的简单化灌输和传授,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视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这些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中一些疑难问题,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要择优筛劣,让资源为课堂教学推波助澜 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现。教科书、图书、报刊杂志、电视电影、广播网络、民情风俗、教学基地……多方面、多渠道地为我们提供教学资源。但是,教学资源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的,如果选用不当,其效果会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例如有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以面对挫折为话题的作文时,在引导学生了解挫折的原因时,展示了很多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社会因素的材料,让学生看得应接不暇.其中也有“5.12汶川地震"这个元素,但该老师并没有利用好这个资源,而是一点带过,没有让学生从悲惨的画面中去体会自然因素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无比抗拒,在自然灾害面前,人们面对挫折的态度怎样?(不放弃,不抛弃,对生命执着)。我想老师在筛选资源时,要抓“重点资源”如“汶川元素”就可覆盖好几个知识点,如:造成挫折的原因,面对挫折的态度,从中受到什么启示等。这样以直观、熟悉、新颖的资源,更容易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愉快地接受挫折能带给我们智慧、方法、能力这一道理,从而勇敢的面对挫折,这样教学的效果就不一样了。繁多的画面与资料的展示反而让学生有些迷茫。 因此,精选教学资源确实重要。我们在筛选教学资源的时候,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确定选择的方向,再围绕解决教学重点或难点进行精选,并对所选取资源运用的效果进行预设,这样的话,教学资源才会最大限度地为课堂教学推波助澜。 其次,利用生成课堂资源,达到有效教学 我国教学史上有关“动态生成资源”问题的探究由来已久,在记录孔子教育思想的《论语?述而》一篇中就有这样的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学生处于求懂而未懂透、想说而说不出的积极思维状态中时,教师才给予启发开导,教师举其一,学生应该“反”其三。这里已经蕴涵了教师在“动态生成资源”中的作用,体现了“教学过程要注重动态生成资源”的观念。而真正提出课堂生成理论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她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文中指出:“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一理论的提出,目的是为突破传统教学“特殊认识活动论”的框架。虽然在此文中并没有对“课堂生成性资源”做出一个具体的定义,但是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把生成性资源理解为:在课堂教学情境中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共同思考与共同发展中产生的超出教师教案设计的新问题、新情况,即表现在言语、行为、情绪方式表达中出现的“节外生枝”的情况。它具有动态性,是稍纵即逝的。准确、及时地捕捉到这些生成性资源并对其加以合理利用,将使课堂不断涌现精彩、鲜活的画卷。小课堂中蕴含着大智慧,只要你用心,意外也精彩! 再次,恰当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资源设置悬念,让学生愉快地解决问题

从案例比较,谈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从案例比较,谈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长兴古城中学钱虹 十一月底观摩了浙江省第三届《历史与社会》优质课评比,有幸聆听了十二位教师的精彩讲课,受益匪浅。下面以《科学技术的力量》这一课为例,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案例1)和省优质课参评者蔡彦老师的课(案例2)做一个比较分析,以期剖析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的问题,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所谓教学资源,就是指那些可供学习者使用,能帮助和促进学习者学习的信息、人员、教学材料、设备、技术和环境。只要能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的任何资源都可以被教师攫取为课堂教学服务。《历史与社会》教学具有价值的资源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它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互联网以及遗址、文物等物质资源,同时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教师对电脑、网络信息和各种音像资料的利用已经驾轻就熟。案例1以神舟六号发射现场直播片断导入,案例2以一段录像呈现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的科技成果,有声有色的资源被充分的利用,并且在教学中吸引了学生的眼睛,抓住了学生的心。但是对于物力资源中最根本的教材和人力资源中最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学生的开发利用略有欠缺。 一、尊重教材,合理处理教材文本资源 教育界流行一句话──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从教材与教学的关系上讲,教学活动是过程性的是活的东西,而教材作为课程的主要载体,则是静态的死的东西。因此,要把教材灵活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就应对它进行科学适度的加工和处理,使之更适合于活的、具体的教学活动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吃透教材的精神实质,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灵活恰当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处理。教师在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具体的教学深广度、选用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完全可以也应该作适当的调整和处理。可以说,科学并大胆地处理教材既是教师的权利,又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比较1 两位教师都已经在利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搬用教材,照本宣科。根据教师自身、所教学生的实际和特点及教学目标选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合理的取舍增删。(本课的课标:回顾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概括当前科技发展的突出特点。) 比较2:

如何高效利用教材资源

如何高效利用教材资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全国都掀起了课改之风。而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则成了这次改革大潮的弄潮儿,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迎风而上。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如何能更好的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是摆在教师面前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认真的研究和探讨。我就结合这次培训的内容和自己两年来课改,谈谈自己对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资源中的教材资源的浅显认识,希望各位老师予以包容、批评指正。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从含义上来讲,“教学资源”是指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或社会实践教学所需的专业知识载体、学科专业知识和相关资料、教学组织者、学习者、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场所和条件等内容。“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材、组织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所需的资料、辅助性学习资料、教师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要素。 在众多的课堂教学资源中,教材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首先要改的就是教材。长期以来,我们把教材看成是汇集了人类知识精华的著作,在教学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是教学的出发点、内容和依据,提倡课堂教学应“以本为本”、教师备课首要应“吃透教材”,

学生学习应“围绕教材”、学校考试应“紧扣教材”,试题答案要和教材“保持一致”,其实这种传统教材观与新课改精神不相符。领悟新教材观、读透新教材教参,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础和关键。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我们学校已经使用人民版的新教材两年了,从开始的排斥、反感,到现在的欣赏,我们经历了很长的历程和艰辛的探索。对于教材的使用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做法,比如上新课之前给学生布臵相应的任务,要求他们研读教材,全面的去理解教材。但这些似乎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学生不能去深究教材,而我们在上新课时也只是引导学生完成学案上的相关知识,对教材的利用率不高,不能充分利用教材,教材的精华不能很好的展示给学生,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我们不能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深加工,不能融入自己的和学生的思想。如何提高教材的利用率,使学生去深挖教材,一直是我思索的一个问题。而让我对这一问题有了新的观点,对创造性运用教材的理念有更深认识,是前一段时间参

利用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包促进有效教学

利用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包促进有效教学 新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为了更好的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变教师在教学中“主讲”的角色定位,使教师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指导学生学习、研究学习方法、创建学习环境上来;为了能给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自由选择的可能性;为了能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科学指导,在网络环境下独立自主的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下面,就具体谈一谈我们是如何利用“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包”,提高有 效教学。 一.利用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包备出实效 第一册至第六册教学资源包内有几种常用版本的教材及大量相应的教学资源,让老师们能广泛地吸取各种版本的教学内容,打开了老师们的视野,更细致地了解教学内容,在比较中提取精华,完善自己的教学。分类收集了各个教学内容的教材分析、教材比较、背景与故事、教案与课件、练习与操作、活动与游戏、教学反思、考试与评价等研究成果。在资源库信息支持下课题组利用这些素材开展集体备课、再次备课,体现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快捷性。具有集体智慧的互补性,以集体的智慧保障个体的教学质量。具有教学资源的共享性。以前,我们每次参加教学竞赛或准备教研课时,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搜索资料,甚至还需要跑到一些兄弟学校去借阅不同版本的教材,以及一些相关的资料、素材,进行对比,优化教学过程。一堂课准备下来,身心疲惫,效果又并不太好。但是,自

从有了资源包以后,这一切变得简单起来。今年11月,李淑萍老师执教了一节低年级示范课《有趣的搭配》,就尝到了资源包的甜头。轻点鼠标,打开了资源包,首先进入“教材比较”这一栏,各种版本的电子教材呈现在眼前,像《有趣的搭配》这一课,每个版本的教材在这一内容的处理是不同的,看完“教材比较”这一板块后,便对于自己所要执教的内容心里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紧接着,又进入|“教材分析”、“数学背景与故事”这两栏细细阅读,整堂课的目标、重点与难点顿时心中有数。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进入“教学设计”这一栏,各种优秀的教学设计、优秀课件资源一一呈现于眼前。就这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堂自认为更优秀的课便设计出来了。还不忘打开“教学反思”这一栏目,细细品读他人执教后的喜悦及深刻反思,根据他人的经验,又重新对教案、课件进行了修改,大功告成。有了如此丰富的资源包的支持,果然这节课获得了成功,取得了衡阳市数学课一等奖。正是“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包“内不同版本的丰富教学资源,为老师对比分析、研究、借鉴提供了 很好的平台。 二、利用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包上出实效 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所以我们面向21世纪的教育开放性和活动性,要求教学不能局限与课堂、书本和校内,必须开放教育空间,拓宽教育渠道,进行开放式的教育活动。那么、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应该是融合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的,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包的最大优势就是能为我们及时提供各类有用的信息,这是数学学习的宝库。例如:教学《位置与方向》时,王红礼老师首先布置学生查找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这一教学环节使教学活动由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自主获取知识让更多的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学生通过搜索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料提交给教师,在课堂上教师展示了部分资料,并把资料放进资源库。课后,学生可进入校园网的数学资源库进行本课有目的的阅读。这一教学环节是通过提供课外学习资源,充实课堂教学资源。 教学《年月日》时,教学伊始,金丹老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切入,

高效的利用教材资源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从含义上来讲,“教学资源”是指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或社会实践教学所需的专业知识载体、学科专业知识和相关资料、教学组织者、学习者、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场所和条件等内容。“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材、组织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所需的资料、辅助性学习资料、教师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要素。 在众多的课堂教学资源中,教材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首先要改的就是教材。长期以来,我们把教材看成是汇集了人类知识精华的著作,在教学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是教学的出发点、内容和依据,提倡课堂教学应“以本为本”、教师备课首要应“吃透教材”,学生学习应“围绕教材”、学校考试应“紧扣教材”,试题答案要和教材“保持一致”,其实这种传统教材观与新课改精神不相符。领悟新教材观、读透新教材教参,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础和关键。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

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我们学校已经使用人民版的新教材两年了,从开始的排斥、反感,到现在的欣赏,我们经历了很长的历程和艰辛的探索。对于教材的使用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做法,比如上新课之前给学生布臵相应的任务,要求他们研读教材,全面的去理解教材。但这些似乎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学生不能去深究教材,而我们在上新课时也只是引导学生完成学案上的相关知识,对教材的利用率不高,不能充分利用教材,教材的精华不能很好的展示给学生,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我们不能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深加工,不能融入自己的和学生的思想。如何提高教材的利用率,使学生去深挖教材,一直是我思索的一个问题。而让我对这一问题有了新的观点,对创造性运用教材的理念有更深认识,是前一段时间参加的赤峰市教师基本功大赛。在这次大赛中,我有幸听了田国华老师所设计的一课《罗斯福新政》,整节课,田老师一直在用教材,没有脱离教材,但又不是照本宣科的用。她一直在引导学生去阅读,同时要求学生去思考,针对课本的某一部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在同学们相互解决问题的时侯,她又会把同学的问题加入老师的想法,提升这一问题的高度。整节课井然有序,学生思考,阅读课本;教师引导,提升。再加上教师过硬的基本功,优美的课堂语言,给我的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培训课件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实现备课的优质高效传统备课中教师受到很大的限制:备课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由于各种原因,教师资料不全;翻看课程标准、教科书、书写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主要功夫用在了书写上,误了作业批改与辅导分析学生.关于备课有很多不足之处。如何实现备课的优质高效呢?我们充分利用现在的网络资源优势提高广大教师的备课实效,达到解放教师、资源共享、高效便捷。在实际中我们是这样做的:(一)收藏中国教育部、中国教育报主页,收藏有关本学科的教学改革动态的有关网页。每天到这些网站上查阅中国的教育新闻、教育形势、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法律法规,学习一些好的典型。 (二)备课中课程标准等资料缺乏问题的解决。有了网络,我们在网络上一搜,即可找到,并立即下载下来,放在一个固定的文件夹中,这个文件夹就叫“学科课程标准”,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学习,需要时可以随时打开,也可以打印出来查阅更方便。并且还有课程标准的学习说明,让每一位教师有条件明确本学科的教学方向。下载多种版本的教材准备使用,这些教材各有特色,我们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它们的特色,研究《课程标准》的要求,去粗取精,设计好教案。再就是在网络上搜集与本学科的竞赛辅导材料及历年的竞赛试题。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多引导,多培养,搞好竞赛辅导,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收藏与本学科教学有关的多个网站。经常到一些教育教学网站上进行浏览资料,搜集一些自己需要的材料,有疑问也可以进行查阅。 (三)齐心协力有目标的进行校内资源共建。我们在网络资源中获取到优厚的教学资源,精美的课件,许多与现实有不相符的地方,我们就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且加进去属于自己的特色,我们现在才有了一定的高度。传统的教具、挂图种类少,适用性差,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到各个网站上去找适合自己的课件,

中考地理命题研究教材知识梳理八年级第3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精精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怀化课标解读 ,怀化知识梳理 自然资源概况定义: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 分类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等 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有计划、有限制地开发利用 非可再生资源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综合利用 中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中国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与人类关系: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小:“人多地少” 类型齐全,但各类土地资源比重不同草地比重大 耕地、林地比重小 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人地矛盾突出 区域差 异明显空间分布 不平衡耕地:集中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及低缓丘陵南方:水田 北方:早地 林地东北、西南边远山区:天然林 东南部山区:人工林和次生林 草地:北部、西部内陆地区(内蒙古高原东部,青藏高原东部、南部) 难利用土地:西部内陆干旱的荒漠及寒冷的高山高原地区 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 合理利用的措施耕地:乱占现象,面积减少

林地:乱砍滥伐,面积减少 草地:草场退化、生产力下降 过度放牧 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解决措施:兴修水库 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且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 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中国的海洋资源丰富的海洋资源生物资源:舟山渔场最大 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砂矿 化学资源:海盐生产;长芦盐场最大 海洋资源的保护:防止海洋污染,禁止过度捕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