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海南省人文风俗情况一览

海南省人文风俗情况一览

海南省人文风俗情况一览
海南省人文风俗情况一览

海南省人文风俗情况一览

南海风光

海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岛上终年气候宜人,四季鸟语花香。地处中国最南端的南海上,长达1580多公里的海岸线曲折多变,风光旖旎。沿海沙岸占50%—60%,沙滩宽达数百米甚至上千米,平缓延伸,多数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沙白如雪,岸边绿树成荫。

湛蓝的海水、柔和的沙滩、和煦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尽显海南岛迷人的南海风光。

推荐景区:三亚、海口、海南东线

与海同乐

到海南就是来到了水上运动的天堂,这也是众多人选择海南度假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海水浴、日光浴、海上摩托艇、游船、帆板、垂钓、潜水、沙滩体育运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人尽情享受。

潜水是海南的主要水上运动项目。海南岛海域广阔,港湾众多,波平浪静,海水清澈见底,海底平坦,海底生物繁多,是进行潜水的“绝佳之处”。潜水时可观赏海底珊瑚、海洋生物及地震陷落的海底村庄。

传统的垂钓也是海南理想的游乐项目。三亚西岛洁净的海水,丰富的南中国海鱼类资源,使垂钓成为与朋友家人共享好时光的理想活动。

推荐景区:三亚、海口

民族风情

海南省的居民包括汉、黎、苗、回、彝、侗、瑶等2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岛域风貌丰富多彩。以黎苗风情最具特色。

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黎语支,文化特征与我国南方的壮族和布依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分杞、孝、润、赛和美孚五个支族。他们世代聚居在海南岛中部及西南部。村落多位于海南中线、西线热带丛林。村寨周围长满茂密的树木或刺竹,至今保留浓郁古朴的民俗民风。

黎族传统住宅以茅舍为屋,称为“船形茅草屋”。传说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而来的,所以住船形屋被作为传统保留了下来。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喜庆佳节,黎族男女要相互对歌或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每年农历“三月三”是黎族的传统节日,海南的黎族人民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以三亚最为热闹,而海南中线一带最具原始特色。

黎族人很早就掌握了纺织技术。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就是从黎族人那里学到了先进的棉纺技术。黎族人织的黎锦一般以黑、棕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黄等色相间,花纹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等。黎族的传统服饰为男子缠红色或黑色头巾,上衣开襟,布巾缚腰;妇女的服饰各支系不同,筒裙黎族是共同的服饰。

推荐景区:三亚、海南中线、海南西线珠海旅游编辑整理https://www.sodocs.net/doc/809844555.html,/ 严禁私自转载

海南清明节习俗-

海南清明节习俗| 不同地方都有其当地的习俗,在海南,过清明节的时候,有哪些特别的习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南清明节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海南清明节习俗 海南清明节习俗:踏青、放风筝 除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也是海口人的清明习俗,或在田野游玩,或在郊外放风,感受乡野气息。“还没放假我就策划好了,一家人一起郊外踏青去。”上班族张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平常工作忙,有时周末还要加班,这次要借着清明小长假的机会,带上孩子一起去乡村游玩,“一家人围坐在草地上,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聊着天,看着孩子们嬉戏打闹,想想都觉得很棒。” 清明放风筝的习俗由来已久。据称,古人会在清明时,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祸疾病都写在风筝上面,然后等风筝升到天空时就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逝,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放风筝是清明的习俗,我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带上家人出来放风筝,大家都乐在其中。”市民王先生笑着告诉记者,“中国有句古话叫‘鸢着长寿’,经常放风筝还有利于长寿。” 海南清明节习俗:“饭珍”五花肉都不能少 “每到清明,我们一家人就要回老家祭祖,妈妈一大早就会起来准备祭祖的食物,这一餐的搭配就是‘饭珍’和五花肉,香喷喷的‘饭珍’加上可口的五花肉,总是让人垂涎欲滴、百食不腻,”市民叶小姐说道。 叶小姐口中的“饭珍”,指的是饭团。老一辈的海口人对清明节饭团有着难以舍弃的情结,他们认为饭团象征着“圆满富足,合家团圆”。“米饭刚出锅,还正冒着热气,妈妈就会拿勺子舀出一些饭放在手掌上,然后用双手熟练地裹饭团。”叶小姐说,饭团越圆,就意味着家里越“团圆”,“妈妈的手经常让饭烫得通红,一些白雾还从她的手心里飘散,几十年来,年年如此,从未间断。” 除了饭团,海口人扫墓祭祖时还会带上五花肉,富足的家庭还会准备一只烤乳猪。“因为过去贫苦的年代,一块五花肉是贫苦人家对美食的最高定义,于是到了清明,很多人一定用这道‘最高规格’的五花肉供奉给祖先,祈求家族世世代代富足美满,” 海南清明节习俗:添土上坟,扫墓祭祖 海南人清明祭祖时,还有吟诵祖训族规的民俗传统。海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会会长符策超说,海南汉族人均为大陆移民,唐以前汉族人迁居海南约有2万人,宋代迁入约10万人,清代激增至200多万人。入琼的姓氏约100多个,入琼始祖约300多人。为了纪念入琼始祖,后人纷纷在各地建有‘祖庙’,多在清明之际便举行祭祀活动。这些祭祀活动中,往往有八音伴奏,念唱祭文,追颂入琼始祖功德。 “民间祭祀过程中,还要念诵祖训族规格言,而这些祭文、祖训、族规均是一篇篇绝妙的歌谣。”符策超对记者念诵小部分符氏族训三字经,“爱祖国,孝父母,友兄弟,和夫妇,笃亲族,讲团结,睦乡邻,慎交友……”今天听来,这些祖训歌谣仍具有教育意义。 海南人扫墓时,以猪、鹅、鱼、糕果点心祭祀,焚香化宝。也有同姓居民抓猪拉羊到始祖坟上祭祀,祈求后代子孙繁荣。,清明祭祖分两种,先为祭“己祖”,以一户或几户为单位,在家中祖先牌位前摆放好“三牲”、干饭等祭品,人人跪拜。后为祭“众祖”,以几十户或几百户为单位,同姓氏的宗族均参加。将备好的祭品带到先人坟墓祭拜,清除杂草,添上新土。清明节传说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

海南节日习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海南节日习俗 篇一:海南的传统节日 海南的传统节日 海南旅游肯定要了解一下海南的文化,因为海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那么海南当地有什么需要了解的传统节日呢?其实海南的节日是比较有特点的,容易让人难以忘怀.下面为大家说说海南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 1、军坡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琼山市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为期四天的。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 2、三月三: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欢度的习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农历“三月三”期间)均举行海南国际椰子节,它是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 3、儋州民间歌节:每年中秋为儋洲民间歌节。歌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儋州山歌、调声对歌比赛和“赏月”等项目。

4、海南欢乐节:每年十一月下旬举办的“海南欢乐节”,活动内容包括精选海南岛代表性的特色节目和国内外风情 表演,12辆欢乐花车、数十个表演方阵和游客团队构成陆上巡游,欢乐彩船、旅游快艇、漂流皮筏、观光竹排构成水上巡游,热气球、滑翔伞等构成空中巡游。 5、公期,也称“村节”或“军坡”,是海南部分汉族地区农村最受重视的民间节日。海南的公期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重仪式,一种是重吃喝。现在除了少数地区重仪式外,绝大多数地方都是重吃喝型,人们叫“吃公期”。重仪式型 地区每逢公期都要摆案集众拜祭“公祖”,要进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祭神仪式,还有“军坡戏”。 6、龙水节:海南各地人民自古就有端午节洗“龙水” 的传统习俗,一方面洗去身上病魔和晦气,强身健体,一方面纪念与端午有渊源的历史人物和传说中的神仙。在澄迈的盈滨半岛,由于地理位置独特,沙滩洁净、海水湛蓝,传说也更加引人入胜。当地群众相传,古时候南海龙王的三公主帮助海南岛上的人民抵御外来海妖,激战之后,把化身留在海边,而盈滨半岛就是三公主的龙头所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龙头都会向海里吐出龙涎,于是人们纷纷前来洗龙涎水,沐浴龙恩,祈求三公主赐福人间。 7、3月下旬或4月上旬在海口举办的海南国际椰子节,是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

海南春节习俗 海南过年的习俗_

海南春节习俗海南过年的习俗 在海南人看来,所有的民俗都是按人的意志、人的愿望,人为地做出来的,所以,在海南方言中,所有的民俗行为前面均加上一个“做”字,如做清明、做亲家(即结婚),而北方人“过年”,海南方言叫“做年”。需要说明的是,“做年”指的是“做旧年”即过春节。而北方所说的过元旦,海南叫“做新年”。不过在海南乡下,“新年”是不当年来“做”的。海南俗话“年怕中秋,月怕十五”。一过中秋,乡下就筹备着“做年”:阉公鸡、填肥鸭、圈家猪、备做年钱。一进入阴历十二月下旬,“做年”的气氛就越来越浓烈了!首先是十二月二十四送“灶公”。传说中,“灶公”是玉帝派来人间监督善恶之神,每年的这一天都要上天向玉帝汇报。为此,家家户户都用竹把或竹枝将屋前屋后、屋内屋外、屋上屋下全面打扫干净,香炉也要打扫干净并换上新炉灰,夜间则备酒果设祭,为“灶公”送行。一送完“灶公”,一家之长就忙于“发市”。在过去,各乡镇的“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唯有年前几天“市”,才“发”一“发”!卖三鸟的、卖金银香烛的、卖京果糖糕的、卖“公仔幅”(年画)的、卖“王乐膏药”的(即走江湖)、卖碗筷陶盆的、卖“祭年桔子”的、卖各种衣服的……有卖就有买,买猪肉的、买干菜的、买湿菜(即时令蔬菜)的、买“拜公”祭品的、买过年穿的衣服的、买年画对联的……整个上午,每个“市”上,挑担子的、提篮子的、推车子的、抱小孩的、年老的、年少的、男的、女的……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农民们用担子挑年货、用车子推年货。他们把辛苦一年的积蓄都掏了出来!把一年的消费能量在这几天内都迸发了出来!“发年市”的熟人见面互问的话语便是:“哥二!‘鸡阉’(即已阉了的公鸡)肥了不?”“三嫂!有‘鸡阉’做年不?”“三婆!您屋(即您家)做工作么仔(在外面做工作的孩子)要回来做年不?”“二公!你屋南洋有‘年批’(指南洋亲人寄回来的过年信)寄回不?”人们满怀“做年”的喜悦,把买来的年画贴在客厅里,把对联贴在门楣上,有的人家在家具、果树上还贴上“利市”红纸。年前几天,家家户户都在忙浸糯米、磨米浆、做年糕,文昌等地方则是忙于做米花糖、花生糖(这些年糕果做的量都很大,既是自家吃,也当礼品送,一般都是吃到整个正月底)。每到这个时候,在大、中、小城市里工作的达官贵人也好、文人雅士也好,贩夫走卒也好,引车卖浆也好,光宗耀祖也好,口袋干涩也罢,都大车小车、大包小包携妻带儿女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海南有句歇后语“三十晚上-刀砧不得闲”。因为在海南,无论多拮据的人家,腊月三十,借钱借米也要杀鸡杀鸭,红烧肉、猪蹄子、荤菜、素菜七大盘八大碗的摆满香炉前的八仙桌子上,候祭祖先仪式完毕后,便放鞭炮,候饭菜已凉透后才拿下来全家围着火炉吃年饭(俗称“围炉”)。除夕晚上,男女老少洗澡后,个个换上新衣服,也即是送旧迎新之意。即使是在票证时代,平常攒也要攒下煤油,从三十晚上开始,室室点灯,家室有灯,夜以继日,一连数天直至初四天亮才罢。俗称“发灯”,取“添丁发财”之意。三十夜,不少人“守岁”,彻夜不眠,直至初一降临,这时,按照时辰,家家户户争相燃放过年喜炮,意为“迎春接福”,接着各晚辈给长辈人叩头、行礼、祝贺“添福添寿”,长辈则给晚辈--发“压岁钱”。初一凌晨,无论老少都得起床吃“斋饭”(即为清净洁白以怀念祖先)。“斋饭”不但类似于伊斯兰教的清真食品,而且正如北方人过年必吃鱼(年年有余)一样,吃的东西还须有吉祥寓意,其中必有清炒茄子(茄子,海南话寓意一年比一年好),清炒水芹

人文旅游的特点

人文旅游的特点: 1.综合性 旅游资源的综合性首先表现为旅游资源多是由不同的要素组成的综合体。如山岳景观是由高耸挺拔的山体与林地、云雾等组成;峡谷景观是由谷地、河水及林地组成;一些气象、天象景观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彩虹、夕阳、佛光等,都是阳光光线与一定质量的大气作用的结果。由于这些景观形成因素都有相对不确定性,因此对其开发利用应注意不同因素作用条件的满足。人文旅游资源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如古村落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它是由多种物质或非物质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概括起来可称为生态、物态、文态、情态要素。生态要素是指影响村落与环境的关系的要素,如风水、地貌、水文条件等;物态要素指村落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体系,如牌楼、民居、宗祠等;文态要素指形成古村落的文化艺术及思想内容,如牌匾、绘画、雕刻等;情态要素指村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上四方面在古村落整体景观的形成上缺一不可,某一方面的破坏,可能导致整个景观的破坏。 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还表现在旅游资源开发上。由于单一资源的开发往往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有限,在实践过程中,常将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共同开发,以形成互补优势。如西湖风景区虽然以湖泊为主,但还包括山丘、林地、古建、古桥等一系列资源类型。这些资源类型上虽有所不同,但开发中都应服从于一致的主题,资源类型间达到协调统一。 综合性要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都应具备整体的眼光,用联系的方法来看待问题。开发中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进行破坏式开发建设;保护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从联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地域性 地域性是指旅游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存在地域差异,带有地方色彩。旅游资源的地域性是由以下方面引起的:首先,由于地域分异因素(纬度、地貌、海陆位置等)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地貌、水文、动植物出现地域分异,从而导致自然旅游资源出现地域性。如赤道雨林景观、温带大陆内部的荒漠景观、南极的冰原景观等分别出现于不同的地表区域。其次,由于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有紧密的联系性,这种联系性在农业社会及其以前的历史时期,甚至表现为强烈的依赖性,自然景观的地域性也导致了人文景观的地域性。如不同民族具有风格各异的文化活动、风俗习惯、村镇民宅等。 地域性是旅游流产生的根本因素。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自然与文化环境,而旅游者天生有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这使得旅游者在一定的条

甘肃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文本

甘肃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 刘旭光 内容提要:人文旅游是对特定人类文化的审美与体验,包含着三层含义:首先是对自然景观的人文观照;其次,是对特定时空中的人的生活方式的观照;最后是包含在这种生存方式中的精神因素的体验与感受。由此出发来考察甘肃的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陇东、陇中、甘南、河西走廊以及敦煌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人文历史特点而具有了各自不同的特征。 关键词:人文旅游甘肃资源当代价值 一、关于“人文旅游”的构成 如果我们把“人文”两个字,理解为“人类文化”,那么从旅游源源学的角度来说,人文旅游就是对特定人类文化的审美与体验。这里包含着三层含义:首先是对自然景观的人文观照,也就是说,在自然物中去探寻人类自身的发展历史与实践过程;其次,是对特定时空中的人的生活方式的观照,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文化历程与风神情态,甚至是不同的社会形态,这本身构成了对异民族与异社会形态中的人的好奇;最后是包含在这种生存方式——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中的精神因素的体验与感受,宗教、道德、审美、艺术等等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东西。 这就构成了人文旅游资源的多层次性与多样性。这种多层次性使得以下一些因素必然可以成为旅游资源。一、自然。这个自然并不因为其美而成为旅游资源,而是因为它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痕迹与文化的成果,它可以不美,但它必须饱含意蕴;二、风土人情。这是生活在文化中的人的形态,是地域性的、民族性的,说到底,必须是独特的;三、宗教生活、艺术、历史遗迹、奇特建筑等体现着审美趣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与民族性格的物质形态。

以上因素构成了人文旅游资源的基础。让我们从这种基础出发,对甘肃省的人文旅游资源进行一个宏观的分析,从而揭示其人文历史价值及当代旅游价值,并从当代人观游需求的角度对它的资源进行提炼。 二、甘肃人文旅游资源的地理与历史根基 从自然地理学的角度来讲,甘肃省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东西狭长,南北较广,是我国南北跨度最长的一个省,从而也是跨气候带最多的一个省。其东部(通常称为陇东地区)的天水、庆阳与平凉地区,处黄土高原之上,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渭河与泾河穿过该地区,气候较为温润。南部为陇南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也是秦岭与岷山、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交接地带,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因此多山而险峻,也是连接四川与陕甘的必经之路,在文化也是也是连接藏汉的中间地带。陇中地区是以兰州为中心,由渭河、洮河、黄河三河谷地为主体的地区,干旱少雨,但却处于中心,北接河西走廊,东连陇东,西通青海。甘肃西南部为青藏高原边缘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藏、回、土、东乡、保安等民族聚居于此,此地以高原风光胜,以民族文化胜,佛教和伊斯兰教在此地区有深厚的根基。陇中往北为河西地区,该地区延河西走廊展开,地貌丰富,高原、大山、冰川、草场、大漠、戈壁、绿洲相间而布,此地区因在黄河以西而得名,自古是汉区与西域地区的联结处,也是古丝绸之路的繁华地段。再向北是酒泉与敦煌地区,地处温带荒漠,地貌以沙漠与戈壁,还有绿洲为主。从地理上讲,甘肃省是一个从南向北,从亚热带向温带荒漠逐

海南民族风俗和民俗介绍

海南民族风俗和民俗节庆活动 1)海南民族风俗 海南省的居民,分属于汉、黎、苗、回、藏、彝、壮、满、侗、瑶、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朝鲜、土家、哈尼、僳僳、高山、锡伯、门巴、纳西、仫佬、哈萨克、鄂伦春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与苗族的生活习俗。据历史记载,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早在远古时代,黎族同胞就在这块土地上刀耕火种,民族风情质朴、敦厚,长久以来就以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绚丽的织锦工艺著称于世。黎族同胞主要聚居在五指山区地势较平的山麓或临河的盆地,村寨大小不等,错落有致。低矮的茅草房掩映在严严实实的椰子树与槟椰树间,树的空隙间用竹篱笆围成小块菜地,各色蔬菜娇嫩欲滴。清澈的小溪淙淙流过房前,让人有“走进山间别墅”的感觉。槟椰是黎胞走亲访友的贵重礼物,以数目多少表示情意厚薄。 2)特色活动 海南民俗节庆活动: 海南省的居民包括汉、黎、苗、回、彝、侗、瑶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丰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的生活习俗。 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他们世代聚居在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区及西南

部,现有人口130余万。黎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黎语支,文化特征与国南方的壮族和布依族有着密切的渊源。黎族又分杞、孝、润、赛和美孚五个支族。 黎族村落多位于山谷坡地或山间盆地之中,村寨周围长有茂密的树木或刺竹。黎族传统住宅以茅舍为屋,称为“船形茅草屋”,传说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而来的,所以住船形屋被作为传统保留了下来。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喜庆佳节,黎族男女要相互对歌或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每年农历“三月三”是黎族的传统节日,黎族人民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 黎族人很早就掌握了纺织技术。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就是从黎族人那里学到了先进的棉纺技术。黎族人织的黎锦一般以黑、棕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黄等色相间,花纹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等。黎族的传统服饰为男子缠红色或黑色头巾,上衣开襟,布巾缚腰;妇女的服饰各支系不同,但筒裙是她们共同的服饰。 海南岛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衍生了许多独特的民间节庆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琼山市将举行一年一度风情独具的换花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琼山市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为期四天的“军坡节”。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欢度“三月三”的习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农历“三月三”期间)均举行海南国际椰子节,它是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每年中秋为儋州民间歌节。歌节的主

3海南风土人情

三、海南风土人情 正月十五换花节 是琼山府城一年一度的独具风味的大盛会,换花节原是琼山物有的民间节日,历史悠久,但是以前换的是香,而不是花,意在香火不绝,如今传统的换香变成了换花,其活动的形式、规模、范围、区域也逐年扩大,形成了凝聚着友谊、美好、幸福、欢快为一体的新的娱乐。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海南一些地方的仍保留着换花节这类民俗节日,其中尤以府城的庆典热烈而令人难忘。换花节的高潮出现在当日夜晚,最壮观的场面出现于海口市海府路至琼山市府城镇地段。如今的换花节来自以前海南的元宵换香习俗。当年,府城作为琼州府驻地,每年农历元宵总举行灯会,花灯竟放之夜,成千上万的年轻男女、老少便出门赏灯。当时没有路灯,人们为了夜行方便,手里都拿一把点燃的香烛用以照明,路遇没有香的的人便送他几枝,有时偶遇朋友,也用香烛互相交换,互相说几句祝福的话语,由此演变成了海南岛上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特殊的方式。到了后来,随着电灯的出现人们渐渐发现花更能代表心意,又轻巧灵便而且还能免掉在人挤人中被香烛的火苗烫伤,于是就大力提倡用鲜花代替香烛和青树枝叶。从此,每到农历正月十五,不分民族、年龄的大批人潮便会涌到府城镇来参加换花节。卖鲜花的摊点一个接一个,姑娘们和小伙子们手上拿着鲜花,如果在进行的路上,若是遇到称心的异性或朋友,或者看中了另外一个人手中的鲜花,就会主动迎上去,

与他(她)交换手中的鲜花,相互祝福。这个人就可以提出与对方交换各自手中的鲜花。在一般情况下,一方是不能推辞另一方的换花要求的。互换鲜花之时,双方都彼此互道祝愿之词,祝词的内容也是因人而异。现在的换花节跟以前比起来似乎少了种气氛。一是拿花的人已不多了,虽然现在的换花节比以前更热闹了,但人群也变的复杂了。走在路上,总会有小伙子恶意的来抢你手中的花;二是大伙似乎都是去凑热闹的。走在路上只看到你来我往的人群,以往互道祝愿的景象已基本看不到了。 海南国际椰子节 每年3月底或4月初,在海南省海口、三亚、通什、文昌等地都要过椰子节。节日期间活动丰富多彩:海口有"椰子街"并开办椰子灯会;在椰子之乡文昌县品尝鲜美椰子;在通什市,黎族和苗族将过他们盛大的狂欢节"三月三",可观看到黎族、苗族人民的婚俗和祭祖典礼;三亚有"国际龙舟赛"和"民间武术比赛"。节庆旅游日程下午三亚国际饭店集中,住国际饭店。参加开幕式,游览椰子街,观看椰子市灯笼展示。住国际饭店。到椰子县文昌尝椰子,参加三月三黎、苗族通什市联欢和婚礼仪式,以及向祖先献祭。住国际饭店。 文昌元宵的送灯 文昌元宵送灯是一项传统项目,到了农历正月十五夜晚,人们掌着一盏盏花灯(花灯整个可见72个大小红"喜"字和36个"寿"字。在灯的正面还印有"招财进宝","连生贵子"等吉利的词或思古幽情的人物风景画),由一个"灯主"领队,排成长龙,敲锣

海南春节各地过年的民俗风俗调查

海南春节各地过年的民俗风俗调查 海口市第一中学初三(15)班王佳、李泽涛、梁振国、李华彬、蔡林宏 一、选题目的 在民间,特别是农村地区,有过小年和大年的习惯。 小年,即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送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他所在的一家,在过去一年的表现。到除夕再把灶王迎回来,供在厨房。大年,从腊月最末一天开始,一般认为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为止,亦有未出正月就是年的说法。 为了让人们了解海南春节各地过年的民俗风俗,我们确定了具体的活动目标:①通过从一些农村的老人嘴里了解海南过年习俗的状况,向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依据②为了保护和继承海南民间好的民俗风俗,加强同学们保护非物质遗产的意识,同时呼吁全社会都参加到保护继承和发扬海南民间的风俗行列中来 二、活动计划 (1)前期准备 制定活动计划,确定活动的地点、时间和经费,准备好调查所需要的用品。 (2)第一次调查(1月~~1月中旬) 我们上网和到图书馆查找资料,了解文昌、海口乡村、陵水、三亚的过年习俗,并做好有关资料的登记。 (3)第二次调查(1月下旬至二月) 我们实地去调查了一下各地的民俗风情,收集了有关过年风俗的资料,访问当地居民,亲身体验了当地的民俗。 (4)总结调查 整理收集的资料,对各地过年的民俗风俗进行了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三、实施过程 (1)收集资料:(1月~~1月10号)到图书馆、翻阅报纸或者通过网络了解各地过年风俗.(2)问卷调查:(1月~~1月15号)制作一些问题,从各地人们手里得到一些关于过年风俗的资料,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的进行实地调查,减少了我们调查的时间。 (3)调查分析:根据从网络、图书上和各地人们问卷调查的情况,确定了我们此次调查的目标,做好有关登记,开始实地调查 (4)实地调查:(1月20号~~2月) 三、结果展示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与分类

第七讲人文旅游资源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别和内涵 [教学重点] 人文旅游资源的类别与内涵 [教学难点] 人文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价值如何通过旅游开发外显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对比分析 复习前面讲述的旅游资源的概念、特点、分类 旅游资源是客观存在的、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旅游资源的特点:整体性、地域性、可创性、易损性 根据基本成因和属性划分,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是天然赋予的、具有美学、科学意义的自然遗产。 一、人文旅游资源概念 1、概念:所谓人文旅游资源是指人类历史长河中遗留的精神与物质财富中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二、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为有意识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具有人为性、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等的特点。 1、人为性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为适应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需要人为建造的,不是自然形成的,是人类社会科技、生产方式、文学艺术等的结晶和体现,是人类发展史的载体,是研究人类发展史的主要资料。 2、时代性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因此,人文旅游资源的产生与它的时代有关,体现了当时的科学水平、生产能力、审美标准和道德风范。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资源的性质、风格和建筑方式是不同的,具有鲜明的社会时代性。 3、民族性 人文旅游资源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特征,不同民族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也有很大区别。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各民族都形成有各自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社会风俗习惯,从物质文化到精

清补凉及海南历史风俗

海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实践教学论文 (二○一二至二○一三学年度第二学期)论文题目:清补凉与海南历史风俗 学生姓名:樊学志 学生学号:310046 所在学院:农学院 年级专业:2012级生物科学专业 任课教师:丁艳平 完成日期:2013年 06 月 16 日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制 清补凉与海南历史风俗 (樊学志,2012级生物科学专业) (段祥义,2012级生物科学专业) (陈秋宇,2012级生物科学专业) (王高鑫,2012级生物科学专业) 【内容摘要】在海南历史发展进程中,著名小吃清补凉诞生。清补凉与其他美食或者风俗文化一样,丰富了海南的风俗文化,极大地丰富了海南人民的生活。在海南岛发展成国际旅游岛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海南岛旅游,清补凉作为一种特产,即给广大游客带来一味风味卓绝的美食,也让更多的人通过一种食物了解海南更多的历史文化风俗。 【关键词】清补凉,海南,历史风俗 海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朴实的海南人民。而海南清补凉也是由来已久,在海南的历史风俗文化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清补凉,是由海南人代代传承下来的,既有可口的风味,也蕴含着许多可以代表或者展现海南历史风俗的因素。 一、海南历史风俗概况 (一)海南历史发展 海南的历史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为三亚市落笔洞古人类文化遗址、石贡遗址、东方市的付龙园遗址和文昌市凤鸣村遗址等。 海南岛的原始居民在距今3000年前(相当于历史上的商周时期),因自然条件的变化,陆续迁移到平原、台地、河岸和海湾地带生活,从事原始农业、手工

业、狩猎、捕鱼和采集活动,开创了海南岛的文明。秦末汉初原始社会开始瓦解,先从岛的北部开始,逐渐向东部、南部沿海及内地山区推移,延续时间很长。五指山少数民族地区在清末民初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的残余。 1988年,海南岛成为经济特区,实行更加灵活开放的经济政策。1988年4月26日,中国共产党海南省委员会、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挂牌,定海口为省会。海南建省后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二)海南省的主要风俗 海南简称琼,由于盛产椰树,故又有椰岛之称。这个海岸线长达一千五百多公里的中国第二大岛,与东南亚多国接邻,素以海南鸡饭闻名于海内外。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海南人结合本地风俗,又融合不同民族的习俗,逐渐演变出了很多风俗习惯。而在美食方面,海南岛的风味菜式非常丰富,不止一味,其中以四大名菜最为著名。 1.军坡节 每年一度的军坡节便是海南人民历代纪念冼太夫人最为隆重的民间节日,各乡各村军坡节的时间都不一致,各地根据冼夫人当年出征实际到达时间而定纪念日。各自供奉神主也不同,一般以一乡或一村为单位,每到军坡节,人们都要纺制当年冼夫人的百通小令旗,祈求一“令”传下,百事百顺,还要大摆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各村还要组织秧歌队,舞狮队,“装军”,“行公”,摹仿冼夫人当年壮观的出军程序和仪式,组织队伍举着刀枪举行阅兵仪式,一连数天。这时期,过火山、上刀梯、婆祖巡游、道士跳神舞、装神穿腮等举行一些独具海南的地方特色、富有神秘色彩的民俗活动,让人大开眼界。 军坡节的一个重要习俗是大摆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大吃大喝是免不了的。晚上,各乡各村都要请戏班剧团来演琼剧、临高木偶戏、放电影等,连续几晚,大过戏瘾,处处都显示出一派兴盛祥和的气氛,像征着海南人民结束了动乱不安、长期受盗匪欺凌、受强权压迫的悲惨历史,过上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节日壮观、恢宏的场面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及文化活动令人叹为观止。 军坡节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传承,时代演变,民间弘扬,如今已经发展为海南民间最负盛名、规模最大、最为隆重、独具海南民俗特色、且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的民俗节日。

英国人文旅游资源的特征

英 国 人 文 旅 游 资 源 的 特 征 学院:社会发展学院 学号:1011224938 姓名:潘莉莉 成绩:

英国人文旅游资源特征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国家国内与国外旅游业发展迅速。人们越来越热衷于走出国门去体验外国的风土人情。而英国作为一个历史十分悠久、在历史上及在当今世界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国家,其旅游资源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并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了解英国的人文旅游资源,不仅能使我们更好的游览英国更能增长我们的眼界,本文将主要介绍英国英国人文旅游资源的特征。关键词:英国人文旅游资源交际礼仪民俗传统旅游景点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旅游业的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十分发达。旅行社、旅馆和餐饮服务业的发展都得益于发展迅速的旅游业。英国旅游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与它的多种有利条件是分不开的。首先它拥有巨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其次,英语是世界上主要的交际语言,外国游客到英国旅游语言障碍不大。再次,英国旅游资源十分的丰富,既有伦敦、伯明翰等著名的城市,又有风光绮丽的农村。还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雕塑绘画等诸多古迹,对外国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最后,英国政府重视法展旅游业,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旅游发展的措施。政府及民间的旅游组织十分完善。英国对旅游业的规划和管理十分的规范化,富有特色在英国任何一个名胜古迹,都设有“旅游者咨询中心”,负责想游客免费提供各种咨询、赠送图文并茂的旅游图,并帮助制定合理的旅游计划,预订旅馆和车票。为了适应不同消费层次旅游者的需要,英国旅游业也实现了多层次的、全面的服务。此外英国旅游部门还十分注意根据英国人的特点经营旅游点,注重文

海南各地民俗或文化庆典

一.海南特色的著名传统节日 1.军坡节(屯昌、万宁、海口) 军坡节,也称“公期”(农历正月上旬至三月中旬),即闹军坡是海南人特有的风情习俗。较大的军坡庙会有梁沙婆祖军坡、屯昌屯城镇圣德娘娘军坡和屯昌的枫木军坡,万宁龙滚芋头军坡。军坡节时,村中都要选一个较大的场地来“装军”演戏,贩售土特产,同时招待亲朋好友一同度过节日。军坡节祭祀神为南北朝时期南方女英雄冼太夫人。节日多在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二日举行,各村庄以传说洗夫太夫人出征到本村的日子为军坡节日,俗称"发军坡",以海口最为隆重。节日一般为4天,每逢节日,海口和屯昌等地成千上万群众到海口新坡镇洗太夫人庙朝拜。朝拜者在洗太夫人神像前烧香祈祷,后领取一面"百通小令旗"带回。全省现有51座洗太夫人庙,有庙的地方都有祭祀活动。军坡节是海南黎族的传统节日,据说世代相传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各地各支系的黎族却在不同的时间举行这个盛大的节日,而对于军坡节的来源也有着不同的解释。实际上,"公期"主要是文昌一带的叫法,在海南的绝大多数地区一般叫"军坡",实质是同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有些文昌人反而不知道什么是"军坡",而海南其它地区及云、广地区的人一般明白什么是"公期"。因为文昌是海南的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是大部分大陆人移民海南的第一站,同时它也是海南主要的文化发源地之一,"公期"是"军坡"的一种文雅叫法。 2.换花节(海口) “换花节”起源于“换香节”,唐末已存在元宵张灯结彩、换香活动。“换香”蕴含着当地老百姓互换香火,有换吉纳祥,发财旺丁的寓意。后来出于节庆安全考虑,1984年,府城民间“换香”习俗改为“换花”,“换花”逐渐成为人们元宵闹春的主要活动,并演变成年轻人追求爱情的新习俗。换花节原是海口府城特有民间节日,历史悠久,据说源自唐代。但是,从前换的是香,而不是花,意在香火不绝。海南建省办特区后,传统的换香变成了新潮的换花,活动的规模、范围、区域逐年扩大,形成了凝聚友谊、美好、幸福、欢快为一体的新的娱乐形式。 3.三月三(五指山) 三月三节是海南黎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资源,是黎族文化最具体最典型的表现,也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其民俗主要特色与价值是黎族生产、生活、娱乐等整体民俗风貌的集中体现,是世人了解黎族文化和历史的窗口。节日这天,黎族村寨的男女老少带着粽子和糕点,从四面八方来到五指山一带。白天,小伙子们打鱼,姑娘们煮饭烤鱼,然后将祭品放到有天妃和南音化石的岩洞口,祭拜祖先。同时,青年男子背枪荷箭到深山密林去找猎物,把猎物献给心爱的姑娘。现在每年三月三,海南黎族各聚居区都要举行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庆祝活动,有赛歌会、簧火晚会、彩车比赛、花灯展览、民族传统体

民俗文化-海南饮食文化

支教小学:执教者:课目: 教学时间:2013.7.24 年级:五年级执教者:张三课型、课时:新授课、1课时课目民俗文化——海南饮食文化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学习海南饮食民俗的历史,掌握饮食的基本知识,了解海南饮食文化的点滴精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联想,增强对海南饮食文化的认知和体悟 3、情感与态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激起学生对家乡文 化的热爱,提高文化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欣赏饮食图片,把握图片中对海南饮食文化的情感,从不同角度去学习体会 海南饮食文化的历史和内涵。 教学难点 1.注重学生自身对老师授课内容所体现的真、善、美的感受,切身体验海南饮食文化的魅力。 2.通过联系的方法(具体表现为学生和老师对授课内容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学校 迁移能力,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准备教学过程中会展示的图片,条件许可采用多媒体播放幻灯片,另外也在个人的mp4上准备图片 学生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没有系统的了解海南饮食民俗,要耐心的教学、解答,让他们充分调动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让他们掌握所学知识. 教材分析新课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三个维度,人文科学注重情感性、客观性、和不确定性,以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教学要求 1.通过欣赏、学习海南饮食民俗的历史,掌握饮食的基本知识,了解海南饮食文化的点滴精华。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讨论、联想,增强对海南饮 食文化的认知和体悟,激起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提高文化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必须要呈现所要表达的内容,不是笼统的介绍首先要做什么,接着要怎么做,最后怎么着,这样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要把做什么这部分完整呈现出来) 课程导入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海南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海南风味菜肴属于粤 1 / 4

海南传统文化

在文化不是十分发达的地方或时期,民俗与迷信的界线不大好区分。作为一个旁观者也不宜以自己的道德、价值观来对人家传承了千百年的风俗作好恶的判断。“文革”就是个例子,在除“四旧”的旗织下,当年热衷于这类活动的人,从本人到家庭都遭受了浩劫,也就是二、三十年的时间,一切又死灰复燃。只能说民俗有超出我们想象的生命力。我之所以拍这些照片,发这样的贴,不是为了猎奇,而是想告诉包括我在内的有兴趣的人们,有一些人在过着与我们不同的生活。下面是我转来的关于“军坡”的一些介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 谈谈海南的“公期”习俗Z T 谈谈海南的“公期”习俗 [什么是“公期”?] “公期”是海南的一种地方文化习俗,是一种年度的区域内祭神活动。这种活动不但海南有,在云南、两广的一些地区同样有这种习俗,而海南的“公期”是最有特色的。 实际上,“公期”主要是文昌一带的叫法,在海南的绝大多数地区一般叫“军坡”,实质是同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有些文昌人反而不知道什么是“军坡”,而海南其它地区及云广地区的人一般明白什么是“公期”。因为文昌是海南的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是大部分大陆移民移民海南的第一站,同时它也是海南主要的文化策源地之一,“公期”是一种雅文叫法的“军坡”。 [“公期”所拜的神都是哪些神?] 所拜的神都是冼太夫人手下的将领及归顺了的黎部族首领,有些是后来的一些汉人杰出将领,绝大多数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这些人死后受海南人民所供拜,有“公祖”和“婆祖”,这些神中相当一部分是“婆祖”,这是因为冼太夫人手下多为女将的缘故。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些神绝对不是海南人民的血缘祖先,这些神海南人民称其境主,如:三家境主。一个境主一般管辖一个乡大小的地域,该区域里的境民供奉其为神,每年的“公期”都要祭拜他。“公期”和“军坡”都是根据地域而定的,住在这个境里就要祭拜这个境的境主,如果你搬到了另一个地区则又要祭拜这另一个地区的境主,这些也说明了“境主”不是血缘的祖先而是一个地域神。 [“境主”的由来] 这是因为海南的汉人都是大陆的移民,当年海南的大陆汉人移民来到海南后凭借汉人军事上的强大逐渐霸占和蚕食当地黎人的土地,就象美国的白人蚕食印地安的土地一样,这个过程当中免不了要跟当地黎人做斗争,而这些“境主”就是当年维护汉人利益的杰出代表,他们死后汉人依然借助他们的灵魂来吓唬当地黎人。于是就有这些神。 这些情况也说明的“公期”是汉人文化,而且是移民文化。

《中国旅游地理》【1191】20秋西南大学第四章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一、 单项选择题 1. 阿房宫、唐长安、宋汴梁、清圆明园等都是因为()因素而遭受的破坏。 现实需求与保护的矛盾 旅游发展所造成的破坏 自然因素影响 战争和政策失误的影响 2. 颐和园是以下哪种园林的典型代表呢?() 私家园林 皇家园林 宗教园林 民族园林 3. 安徽黟县西递、宏村,江苏周庄属于以下()旅游资源。 民族建筑 特色村镇 城市旅游

人造景观 4.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皆盛发展的时期是园林发展的哪个时期()。 发轫期 奠基期 转变期 鼎盛期 二、 判断题 5. 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都是重要的道教圣地。 对 错 6. 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主题公园是旅游资源。 对 错 7. 长城作为全世界闻名的旅游资源,最初是始于军事作用的。 对 错 8. 敦煌莫高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对 错 9. 藏族有“望果节”也是重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对 错 10. 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乐山的“三苏祠”,浙江绍兴的鲁迅故居都是今天重要的旅游资源。 对 错 11. 工业旅游需特别注重旅游者的安全与生产的安全,对旅游者的参与活动必须做出必要的限制 对 错 12. 通常认为人造旅游景观最早起源于现代西方。 对 错 13. 宫廷礼制建筑如皇城、宫城、庙坛,在改朝换代后,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对 错 14. 水也称为人文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在某些人文资源中要常常利用水来装饰,如园林。 对 错 15. 民族园林是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与宗教气氛的园林。 对 错

16. 洛阳龙门石窟是我国佛教的典型建筑。 对 错 17. 城市是旅游客源地,但不是旅游接待地。 对 错 18. 祈年殿、圜丘处处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对 错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对 错 20. 天坛是重要的礼制建筑典范。 对 错

人文旅游资源

第二章中国旅游资源概述 人文旅游资源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人文旅游资源指的是能够吸引人们的股金人类文明活动的成果,即古今人类所发明创造的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和。 2.“_________”和飞腾的_________是我国古代建筑最具特色的外观特征。 3.通常见到的用于建筑物表面的彩画有_________、苏式彩画和_________。 4.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主要由地面的“_________" 和_________ 的“地宫”两部分组成。 5.世界上的园林形式主要有中国_________园林、_________的几何规则式园林和西亚园林。 6.佛教的主要经典有《经藏》、_________ 和《论藏》三藏。 7.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三绝”是指北京景泰蓝、_________和江西景德镇瓷器。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长城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而今我们所看到的长城是()时期重修的。 A.隋朝 B.唐代 C.元朝 D.明朝 2. ()位于北京永定河上,被马可·波罗称为“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A.洛阳桥 B.安济桥 C.卢沟桥 D.广济桥 3. 天坛的主体建筑是仿“()”而建的 A.明堂之制 B.左祖右社 C.左昭右穆 D.天圆地方 4. 我国最早的园林形式叫“囿”,产生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殷商时期 D.秦汉时期 5. 颐和园的“园中之园”是() A.寄畅园 B.谐趣园 C.静心斋 D.网狮园 6. 外八庙中最大的一座寺庙,又称小布达拉宫是() A.须弥福寿寺 B.普宁寺 C.普陀宗乘之庙 D.雍和宫 7. 苏州园林中以湖石假山见长,是为我国元代园林之代表的() A.沧浪亭 B.狮子林 C.留园 D.拙政园 8.佛教外传路线中,传入泰国、柬埔寨和我国云南傣族地区的() A.汉传佛教 B.藏传佛教 C.大乘佛教 D.小乘佛教 9.()位于我国杭州西湖景区,清代康熙皇帝南巡时曾赐名“云林禅寺”。

海南民俗风情

海南民俗风情 海南的文化多资多彩,如三月三,每年的三月三,海南人民都会举办歌唱会,或其他节目。海南不但拥有悠久的历史,而且风土人情浓厚。如今海南已成为国际旅游岛,来岛旅游的游客更多了,从经济方面看,海南经济好转,然而,岛外旅客的游玩,也会使美丽富饶的海南岛富有更多生机。海南有诸多市县及地区,每一个地区的民俗风情也不尽相同的,而且海南又是一节日比较多的省份,有不少地方的节日和风俗习惯都是鲜为人知的。这里就介绍几个海南人民的民风习俗。 一、三月三盛会 黎族人民举行“三月三”盛会的历史已久,清人张庆长的《黎岐纪闻》就有记载:“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齐集于旷野间,男弹嘴琴(口哨),女弄鼻宵,互唱黎歌,有情投意合者,男女各凑一处,即定配偶”。有关“三月三”的传说民间曾有两种,一种是相传很久以前,聚居在昌化江畔的黎族遭受了一次特大洪灾,人畜死亡,只剩下一对兄妹--天妃和南音,他们坐在一个葫芦里,飘到燕窝岭上被树枝卡住,才幸得生存,兄妹二人长大成人以后,便决定分头寻找伴侣,相约每年三月三再回到燕窝岭下相会。以后每年三月三,鲜花烂漫红棉争艳的时候,南音和天妃娘子跟子孙们便在这里迎接春天,为纪念他们,黎家就称石洞为娘母洞,三月三也就自然成了黎家的盛大节日。但在海南都是说黎苗族三月三。 静谧夜晚,篝火熊熊,黎家、苗家阿哥阿妹深情对望。突然间,远处传来嘹亮悦耳的莺啼声,黎家歌后王(女不)大、苗家老阿公盘

德招燃起手中的火把,传递给年轻的黎家、苗家阿哥阿妹们,顿时,无数熊熊火把星星点点般照亮山区上空……“火光熊熊象征黎苗同胞日子越过越红火,火光冲天象征黎苗同胞生生不息”。其实,现在在海南每年都会举行三月三盛会,全省人民都可以一起狂欢。 二、公仔戏 海南公仔戏又称木偶戏、傀儡戏或手托木头戏,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艺术品种之一,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因为它的产生比海南大剧——琼剧还要早,故琼剧艺人称公仔戏艺人为“师兄”。 公仔戏的公仔(木偶),头部用木头雕刻而成。初期的头部较小,约30厘米,上半身由藤竹编织成肩膀,下半身用袍裙遮掩,再以靴、鞋代脚,两手用木刻,偶身插以木棍或藤条,以便操纵,中躯主棒插入头部藏于体内。整体约宽一市寸、高一市尺半左右,后来木偶的头部增大,约有40公分,眼睛改进为能转动,舌头能伸能缩。 木偶的表演由导演者在幕后操纵,导演者一手撑偶像中的主棒,一手撑偶手双棒,导演操纵偶像时,手与曲肘并用。操纵木偶的表演程式有手势左右摆动、拱手作揖,跺脚、拂袖、跑马、射箭、上下步、扇花、晃牛耳、打虎架、滚翻、跳跃、舞步、眼睛转动、胡须拂动,嘴张合、舌伸缩,手抓拿等约20种,根据剧情的需要而灵活运用。公仔戏早期只演武打“科白戏”,只有念白,没有唱腔,伴奏为锣鼓。清康熙年间公仔戏已形成“板腔板为主,并有少量曲牌”的唱腔体系,唱腔来源于吸收兄弟剧种的腔调和本地民歌的曲调。公仔戏艺人的特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人文旅游资源也称为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它是自从人类出现时起,由于人类活动所产生,经过开发达到引起旅游者兴趣和滞留目的的一切事物。通俗讲还是能产生旅游效果的一切人类文化遗存,都认为是人文旅游资源。因此它涉及面广,范围大,类型多。大致可分为古代工程与建筑、古代城市与园林、古墓葬与博物馆、宗教圣地、古文化遗存、纪念地、民俗民情等几个方面。 我国是人类重要发源地和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长达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东方文明,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艺术结晶和文化成就,形成了丰富多彩且世界绝无仅有的人文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主要有: 首先是历史性。对于历史文物来说,它们都是历史上先人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物质遗存,国际上叫文化遗产。它必须是已成为历史的,有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地理条件因素。并从结构、形式到内容、格调都打着时代的烙印,在人类进化或社会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代表性,特别是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 其次是综合性。人文旅游资源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如古村落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它是由多种物质或非物质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概括起来可称为生态、物态、文态、情态要素。生态要素是指影响村落与环境的关系的要素,如风水、地貌、水文条件等;物态要素指村落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体系,如牌楼、民居、宗祠等;文态要素指形成古村落的文化艺术及思想内容,如牌匾、绘画、雕刻等;情态要素指村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上四方面在古村落整体景观的形成上缺一不可,某一方面的破坏,可能导致整个景观的破坏。 三是地域性。地域性是指旅游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存在地域差异,带有地方色彩。由于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有紧密的联系性,这种联系性在农业社会及其以前的历史时期,甚至表现为强烈的依赖性,自然景观的地域性也导致了人文景观的地域性。世界上的文化物质遗存是不同民族人民创造的,它们与民族和民族感情不能分割,与民族地理特色不能分割,因此在风格和造型、色调上明显地表现了一个民族的特征和意志,同时也表现为显著的地方特点。如不同民族具有风格各异的文化活动、风俗习惯、村镇民宅等。 四是强有力的生命力。人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包含着人类的思想意识,体现着创造者(个人或集团)的思想意识,而且这种创造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从未停止过,众多的文化景观能够长久保留下来,经受时间的考验,说明它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延续至今,耐人寻味。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在发掘和保护历史文物和古迹方面做了许多工作。1958年国务院公布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已达5000余处,截止2002年国务院先后公布了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268处。 [练习与思考]除上述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外,你所知道的还有哪些特点,请与同学分享。[知识小链接] 南京明孝陵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于此。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明孝陵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翌年马皇后去世,葬入此陵。因马皇后谥“孝慈”,故陵名称“孝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至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孝陵建成,历时30余年。明孝陵也是我国现存古代最大的皇家陵寝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1961年,明孝陵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在第2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