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的概念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的概念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的概念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的概念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的概念

◆【课前热身】

1.如图,把图①中的⊙A 经过平移得到⊙O(如图②),如果图①中⊙A 上一点P 的坐标为(m ,n),那么平移后在图②中的对应点P ’的坐标为( ).

A .(m +2,n +1)

B .(m -2,n -1)

C .(m -2,n +1)

D .(m +2,n -1)

2.菱形O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452AOC OC ∠==°

,B 的坐标为( )

A .2,

B .2),

C .211),

D .21),

3.点(35)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 . (3,5)--

B . (5,3)

C .(3,5)-

D . (3,5) 4.函数2y x =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x >-

B .2x -≥

C .2x ≠-

D .2x -≤

5.在函数1

31y x =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13x < B. 13x ≠- C. 13x ≠ D. 13

x >

【参考答案】 1. D 2. C 3. D

x y

O

C B

A (第2题)

4. B 【解析】本题考查含二次根式的函数中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由于二次根式a 中a 的

范围是0a ≥;∴2y x =+中x 的范围由20x +≥得2x ≥-.

5. C

◆【考点聚焦】

〖知识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常量与变量、函数与自变量、函数表示方法 〖大纲要求〗

1.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会画直角坐标系,能由点的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确定点的坐标;

2.理解常量和变量的意义,了解函数的一般概念,会用解析法表示简单函数;

3.理解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函数值的意义,会用描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 〖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

1.考查各象限内点的符号,有关试题常出选择题;

2.考查对称点的坐标,有关试题在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习题类型多为填空题或选择题;

3.考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有关试题出现的频率很高,重点考查的是含有二次根式的函数式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题型多为填空题; 4.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备考兵法】

1.理解函数的概念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某些点的坐标特点.

2.要进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变化图象识别的训练,真正理解图象与变量的关系.

3.平面直角坐标系:

①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

②点P (a ,b )到x 轴的距离为│b │,?到y 轴距离为│a │,到原点距离为22a b +; ③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P (a ,b ),P?在第一象限?a>0且b>0,

P 在第二象限?a<0,b>0,P 在第三象限?a<0,b<0,P 在第四象限?a>0,b<0; ④点P (a ,b ):若点P 在x 轴上?a 为任意实数,b=0;

P 在y 轴上?a=0,b 为任意实数;P 在一,三象限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a=0; P 在二,四象限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a=-b ;

⑤A (x 1,y 1),B (x 1,y 2):A ,B 关于x 轴对称?x 1=x 2,y 1=-y 2; A 、B 关于的y 轴对称? x 1=-x 2,y 1=y 2;

A ,

B 关于原点对称?x 1=-x 2,y 1=-y 2;AB ∥x 轴?y 1=y 2且x 1≠x 2; AB ∥y 轴?x 1=x 2且y 1≠y 2(A ,B 表示两个不同的点).

4.变量与函数:

①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值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常量.常量和变量是相对的,判断常量和变量的前提是“在某一变化的过程中”,同一量在不同的变化过程中可以为常量也可以为变量,这是根据问题的条件而定的.常量和变量并一定都是量,也可以是常数或变数.

②在某一变化的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与y ,如果对于x 在取值范围内取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函数不是数,?它是指某一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③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含自变量的代数式有意义.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可以是无限的也可以是有限的.可以是几个数,也可以是单独的一个数,表示实际问题时,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④对于自变量在取值范围内取一个确定的值,函数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这个对应值叫做函数的一个函数值.函数由一个解析式表示时,求函数的值,就是求代数式的值,函数的值是唯一确定的,但对应的自变量的值可以是多个.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是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变化而变化的.

⑤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这三种表示法各具特色,在应用时,?通常将这三种方法结合在一起运用,其中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为:列表、描点、连线. ◆【考点链接】

1. 坐标平面内的点与______________一一对应.

2. 根据点所在位置填表(图)

3. x 轴上的点______坐标为0, y 轴上的点______坐标为0.

4. P(x,y)关于x 轴对称的点坐标为__________,关于y 轴对称的点坐标为________,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为___________.

5. 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x y =

有意义,则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x

y 1

=

有意义,则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典例精析】

例1. 已知点A (a ,-5),B (8,b )根据下列要求,确定a ,b 的值. (1)A ,B 两点关于y 轴对称;(2)A ,B 两点关于原点对称;

(3)AB ∥x 轴;(4)A ,B 两点在一,三象限两坐标轴夹角的平分线上.

【分析】(1)两点关于y 轴对称时,它们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而纵坐标相同; (2)两点关于原点对称时,两点的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3)两点连线平行于x 轴时,这两点纵坐标相同(但横坐标不同);

(4)当两点位于一,三象限两坐标轴夹角的平分线上时,每个点的横纵坐标相同.

【答案】解:(1)当点A (a ,-5),B (8,b )关于y 轴对称时有:8

5A B A B

x x a y y b =-=-??∴?

?==-?

?

(2)当点A (a ,-5),B (8,b )关于原点对称时有85

A B

A B x x a y y b =-=-??∴?

?=-=?? (3)当AB ∥x 轴时,有85A B A B x x a y y b ≠≠??∴?

?==-?

?

(4)当A ,B 两点位于一,三象限两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时有:

x A =y B 且x A =y B 即a=-5,?b=8.

【点评】运用对称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点的位置 横坐标符号 纵坐标符号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例2.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是(0,6),(-8,0),求Rt△ABO 的内心的坐标.

【分析】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内心的概念,运用内心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结合实际图形,确定内心的坐标.

【答案】解:∵A(0,6),B(-8,0),∴OA=6,OB=8,

在Rt△ABO中,AB2=OA2+OB2=62+82=100,∴AB=10(负值舍去).

设Rt△ABO内切圆的半径为r,

则由S△ABO=1

2

×6×8=24,S△ABO =

1

2

r(AB+OA+OB)=?12r,知r=2,

而内心在第二象限,∴内心的坐标为(-2,2).

【点评】运用数形结合并借助面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例3 如图所示表示玲玲骑自行车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她9?点离开家,15点回到家,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玲玲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离家多远?

(2)她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多长时间?

(3)第一次休息时,离家多远?

(4)11:00到12:00她骑了多少千米?

(5)她在9:00~10:00和10:00~10:30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6)她在何时至何时停止前进并休息用午餐?

(7)她在停止前进后返回,骑了多少千米?

(8)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分析】小玲骑自行车离家的距离是时间的函数,从图象中线段CD和EF与横轴平行,表明这两段时间她在休息,通过读图可分别求解各问题.

【答案】解:(1)由图象知,玲玲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12点,离家30km;

(2)由线段CD平行于横轴知,10:30开始休息,休息半个小时;

(3)第一次休息时离家17km;

(4)从纵坐标看出,11:00到12:00,她骑了13km(30-17=13);

(5)由图象知,9:00~10:00共走了10km,速度为10km/h,10:00~10:30?共走了7km,速度为14km/h;

(6)她在12:00~13:00时停止前进并休息用午餐;

(7)她在停止前进后返回,骑了30km回到家(离家0km);

(8)返回时的路程为30km,时间为2h,故返回时的平均速度为15km/h.

【点评】如图a所示,表示速度v与时间t的函数图象中,①表示物体从0开始加速运动,②代表物体匀速运动,③代表物体减速运动到停止.如图b所示,?表示路程s与时间t的函数图象中,①代表物体匀速运动,②代表物体停止,?③代表物体反向运动直至回到原地.

(a) (b)

◆【迎考精练】

一、选择题

1.(河南)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和(2,0).

月牙①绕点B顺时针旋转900得到月牙②,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

A.(2,2)

B.(2,4)

C.(4,2)

D.(1,2)

2.(北京市)如图,C为⊙O直径AB上一动点,过点C的直线交⊙O于D.E两点,且∠ACD=45°,DF⊥AB于点F,EG⊥AB于点G,当点C在AB上运动时,设AF=x,DE=y,下列中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式的图象大致是()

3.(天津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线段AB 的两个端点分别是()()41A B --,,1,1,将线段AB 平移后得到线段A B '',若点A '的坐标为()22-,,则点B '的坐标为( )

A .()43,

B .()34,

C .()12--,

D .()21--, 4.(重庆)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2,1BC =,动点P 从点B 出发,

沿路线B C D →→作匀速运动,那么ABP △的面积S 与点P 运动的路程x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5.(黑龙江牡丹江)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的边上有一动点P 沿A B C D A →→→→运动一周,则P 的纵坐标y 与点P 走过的路程s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是( )

A .

B .

C .

D .

D C P B

A

第4

A .

B .

C .

D .

6.(浙江杭州)两个不相等的正数满足2=+b a ,1-=t ab ,设2

)(b a S -=,则S 关于

t 的函数图象是( )

A .射线(不含端点)

B .线段(不含端点)

C .直线

D .抛物线的一部分

7.(山东济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一点()a b ,,若规定以下三种变换:

()()()()1313;f a b a b f -=-如①,=,.,,, ()()()()1331;g a b b a g =如②,=,.,,,

()()()()1313h a b a b h --=--如③,=,.,,,

. 按照以上变换有:(())

()()233232f g f -=-=,,,,

那么()()53f h -,等于( )

A .()53--,

B .()53,

C .()53-,

D .()53-,

8.(山东青岛)一艘轮船从港口O 出发,以15海里/时的速度沿北偏东60°的方向航行4小时后到达A 处,此时观测到其正西方向50海里处有一座小岛B .若以港口O 为坐标原点,正东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正北方向为y 轴的正方向,1海里为1个单位长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则小岛B 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

A .(3035030)-,

B .(3030350)-,

C .(30330),

D .(30303),

9.(山东东营)如图,点A 的坐标为(-1,0),点B 在直线y =x 上运动,当线段AB 最短时,点B 的坐标为( )

A.(0,0)

B.(

22,22-) C.(-21,-2

1

) D.(-22,-22) 10.(陕西省)如果点P(m ,1-2m)在第四象限,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

1

0<

1

<<-

m C .0

1>

m 11.(四川成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2,3),若将OA 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180°

y

x

O B

A (第9题图)

得到0A′,则点A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是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2.(山东威海)如图,A ,B 的坐标为(2,0),(0,1)若将线段AB 平移至11A B ,则a b +的值为( )

A .2

B .3

C .4

D .5

13.(湖北襄樊)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将ABC △向右平移两个单位长度得到A B C '''△,则与点B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01-,

B .()11,

C .()21-,

D .()11-,

14.(浙江绍兴)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 ⊙与x 轴相切于原点O ,平行于y 轴的直线交P ⊙于M ,N 两点.若点M 的坐标是(21-,)

,则点N 的坐标是( ) A .(24)-, B. (2 4.5)-, C.(25)-, D.(2 5.5)-,

15.(浙江杭州) 已知点P (x ,y )在函数x x

y -+=21

的图象上,那么点P 应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 )

y

O (01),

(20)A ,

1(3)A b ,

1(2)B a ,

x

A .第一象限

B . 第二象限

C . 第三象限

D . 第四象限 16.(广东肇庆)函数2y x =

-的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x >

B .2x <

C .2x ≥

D .2x ≤

17.(浙江杭州)某校数学课外小组,在坐标纸上为学校的一块空地设计植树方案如下:第

k 棵树种植在点)(k k k y x P ,处,其中11=x ,11=y ,当2k ≥时,

???

???

?

---+=----+=--]52[]51[])5

2[]51([5111k k y y k k x x k k k k ,[a ]表示非负实数a 的整数部分,例如[2.6]=2,[0.2]=0.按此方案,第棵树种植点的坐标为( )

A .(5,)

B .(6,2010)

C .(3,401)

D (4,402) 二、填空题

1.(湖北荆门)将点P 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P '(1-,3),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

2.(吉林省)如图,点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3.(山东泰安)如图所示,△A ’B ’C ’是由△ABC 向右平移5个单位,然后绕B 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其中A ’、B ’、C ’的对应点分别是A 、B 、C ),点A ’的坐标是(4,4)点B ’的坐标是(1,1),则点A 的坐标是 。

4.(湖南衡阳)点A 的坐标为(2,0),把点A 绕着坐标原点顺时针旋转135o到点B ,那么点B 的坐标是 _________ .

A x 3

y

O

-5

5.(内蒙古包头)线段CD 是由线段AB 平移得到的,点(14)A -,的对应点为(47)C ,,则点(41)B --,的对应点D 的坐标是

6.(广东肇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3)P -,关于原点对称点P '的坐标是 .

7.(湖北十堰)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1,4),将线段O A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OA′,则点A′的坐标是 .

8.(浙江衢州)如图,DB 为半圆的直径,A 为BD 延长线上一点,AC 切半圆于点E ,BC ⊥AC 于点C ,交半圆于点F .已知BD =2,设AD =x ,CF =y ,则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是 .

9.(湖北仙桃)函数2

x x

4y --=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10.(福建龙岩)函数x y -=2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11.(广东梅州)星期天,小明从家里出发到图书馆去看书,再回到家.他离家的距离y (千米)与时间t (分钟)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y (千米) (分)

3 11题

O

B

C E

第8题图

D

O

F

(1)小明家离图书馆的距离是____________千米; (2)小明在图书馆看书的时间为___________小时; (3)小明去图书馆时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千米/小时. 三、解答题

1.(吉林长春)如图,点P 的坐标为322?

? ???

,,过点P 作x 轴的平行线交y 轴于点A ,交双曲线k y x =(0x >)于点N ,作PM AN ⊥交双曲线k y x

=(0x >)于点M ,连结AM .已知4PN =.

(1)求k 的值.(3分)

(2)求APM △的面积.(3分)

2.(安徽)如图,在对Rt △OAB 依次进行位似、轴对称和平移变换后得到△O ′A ′B ′. (1)在坐标纸上画出这几次变换相应的图形;

(2)设P (x ,y )为△OAB 边上任一点,依次写出这几次变换后点P 对应点的坐标.

y

x O

P

A M N

3.(黑龙江齐齐哈尔)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坐标为(23)A -,、

(32)B -,、(1,1)C -.

(1)若将ABC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请画出平移后的

111A B C △;

(2)画出111A B C △绕原点旋转180°后得到的222A B C △;

(3)A B C '''△与ABC △是中心对称图形,请写出对称中心的坐标:___________; (4)顺次连结12C C C C '、、、,所得到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4.(天津市)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OAB ,其中9024AOB OA OB ∠===°,,.如图,将该纸片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折叠该纸片,折痕与边OB 交于点C ,与边AB 交于点

D .

(Ⅰ)若折叠后使点B 与点A 重合,求点C 的坐标;

(Ⅱ)若折叠后点B 落在边OA 上的点为B ',设OB x '=,OC y =,试写出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确定y 的取值范围;

(Ⅲ)若折叠后点B 落在边OA 上的点为B ',且使B D OB '∥,求此时点C 的坐标.

第5题图

单位:cm

5.(河北)某公司装修需用A 型板材240块、B 型板材180块,A 型板材规格是60 cm×30 cm,B 型板材规格是40 cm×30 cm.现只能购得规格是150 cm×30 cm 的标准板材.一张标准板材尽可能多地裁出A 型、B 型板材,共有下列三种裁法:(如图是裁法一的裁剪示意图)

设所购的标准板材全部裁完,其中按裁法一裁x 张、按裁法二裁y 张、按裁法三裁z 张,且所裁出的A.B 两种型号的板材刚好够用.

(1)上表中,m = ,n = ; (2)分别求出y 与x 和z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3)若用Q 表示所购标准板材的张数,求Q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并指出当x 取何值时Q 最小,此时按三种裁法各裁标准板材 多少张?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B 2. A 3. B 4. B

5. D

6. B

7. B

8. A

9. C 10. D

11. C 12. A 13. D

【解析】本题考查坐标与平移,由图3可知点B 的坐标是(-1,1),将ABC △向右平移两个单位长度得到A B C '''△,所以点B '的坐标是(1,1),所以点B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1,-1),故选D. 14. B 15. B 16. C 17. D 填空题

1. (1,2)【解析】本题考查坐标与平移,将点P 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P '(1-,3),所以点P '(1-,3)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P (1,2),故填(1,2).

2. (5,3)

3. (-1,-2)

4. (1,-1)

5. (1,2) 【解析】 本题考查图形平移后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情况,由于平移图形上的所有点均作相同的运动,由A(-1,4)至C(4,7)是先将点A(-1,4)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所以点D 可由点B(-4,-1)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D(1,2).

6. (23)-,

7. (4,-1)

8.

1x y x =+

9. 4x ≤且2x ≠ 10. x ≤2

11. (1)3(2)1(3)15 解答题

1. 解:(1)∵P(2,

2

3

),PN=4 ∴N(6,

23) 把N(6,23)代入k

y x

=得:k=9

(2)∵PM AN ⊥, P(2,2

3

)

∴M(2,y)

∵k=9,点M 在双曲线k y x =

上,把M(2,y)代入k y x =,得:y=2

9 ∴M(2,29

) 又∵P(2,2

3

)

∴MP=3,AP=2 ∴S APM △=

3322

1

=?? 2. (1)如图所示;

(2)设坐标纸中方格边长为单位1,则

P (x ,y )2O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r 以为位似中心放大为原来的倍(2x ,2y );y u u u u u u u u u u u r 经轴翻折(-2x ,2y )

;4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r 向右平移个单位(24x -+,2y );5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r 向上平移个单位(24x -+,25y +)

说明:如果以其它点为位似中心进行变换,或两次平移合并,或未设单位长,或(2)中直接写出各项变换对应点的坐标,只要正确就相应赋分 3. 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写出坐标(0,0) 答出“是轴对称图形”

4. 解:(Ⅰ)如图①,折叠后点B 与点A 重合,则ACD BCD △≌△.设点C 的坐标为

()()00m m >,.则4BC OB OC m =-=-.于是4AC BC m ==-.在Rt AOC △中,由

勾股定理,得2

2

2

AC OC OA =+,即()2

22

42m m -=+,解得3

2

m =

. ∴点C 的坐标为302??

???

,.

(Ⅱ)如图②,折叠后点B 落在OA 边上的点为B ',则B CD BCD '△≌△.由题设

OB x OC y '==,,则4B C BC OB OC y '==-=-,在Rt B OC '△中,由勾股定理,得

222B C OC OB ''=+.()2

224y y x ∴-=+,即2128

y x =-+.由点B '在边OA 上,有

02x ≤≤,

∴解析式21

28y x =-+()02x ≤≤为所求.∴ Q 当02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y ∴的取值范围为3

22

y ≤≤.

(Ⅲ)如图③,折叠后点B 落在OA 边上的点为B '',且B D OB ''∥.则OCB CB D ''''∠=∠. 又CBD CB D OCB CBD ''''∠=∠∴∠=∠Q ,,有CB BA ''∥.Rt Rt COB BOA ''∴△∽△.

有OB OC OA OB

''=,得2OC OB ''=. 在Rt B OC ''△中,设()00OB x x ''=>,则02OC x =.由(Ⅱ)的结论,得2

001228

x x =-+

,解得000808x x x =-±>∴=-+,∴

点C

的坐标为()

016. 5. 解:(1)0 ,3.

(2)由题意,得

2240x y +=, ∴1

1202

y x =-.

23180x z +=,∴2

603

z x =-.

(3)由题意,得 12

1206023

Q x y z x x x =++=+-+-.

整理,得 1

1806Q x =-.

由题意,得11202

2603x x ?-????-??

解得 x ≤90.

【注:事实上,0≤x ≤90 且x 是6的整数倍】

图①

图②

图③

由一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当x=90时,Q最小.此时按三种裁法分别裁90张、75张、0张.

集合与函数概念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高一数学集合与函数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各组对象:?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所有的比赛项目;②《高中数学》必修1中的所有难题;③所有质数;⑷平面上到点(1,1)的距离等于5的点的全体;⑤在数轴上与原点O非常近的点。其中能构成集合的有() A . 2组B. 3组C. 4组 D . 5组 2、下列集合中与集合{x x 2k 1, k N }不相等的是( ) A. {x x 2k 3,k N} B. {x x 4k 1,k N } C. {x x 2k 1,k N} D. {x x 2k 3, k 3,k Z} 2 3、设f(x)学」,则半等于()X 1f(1) A . 1 B . 1 C . 3 D 3 5 5 4、已知集合 A {xx24 0},集合B {x ax 1},若B A ,则实数a的值是() A . 0 B . 1 C . 0 或—D.0或1 2 2 2 5、已知集合 A {( x, y) x y 2} , B {(x,y)x y 4},则AI B() A . {x 3,y 1} B .(3, 1) C . {3, 1} D.{(3, 1)} 6、下列各组函数 f (x)与g(x)的图象相同的 是 ( ) (A) f (x) x,g(x) (.x)2(B) 2 2 f(x) x ,g(x) (x 1) (C)f(x) 1,g(x) x0 x (D) f(x) |x|,g(x) (x 0) x (x 0) 7;l是定义在'■上的增函数则不等式畑"厮一劭的解集

是() (A)(0 ,+ OO)(B)(0,2)(C)(2 , + OO )(D) (2,兰) 7 8已知全集U R,集合A {x x 1或x 2},集合B {x 1 x 0},则AU C U B() A. {x x 1或x 0} B. {x x 1或 x 1} C. {x x 2或x 1} D. {x x 2或 x 0} 9、设A 、B为两 个 -非空集 合, 定义A B { (a,b) a A,b B} ,若A {1,2,3}, B {2,3 ,4},则 A B中的兀素个数为() A. 3 B.7 C.9 D.12 10、已知集合 A {yy x21},集合 B {xy22x 6},则Al B ( ) A ? {(x,y) x 1,y 2} B. {x1 x 3} C. {x| 1 x 3} D. 11、若奇函数f x在1,3上为增函数,且有最小值0,则它在3, 1上 () A.是减函数,有最小值0 B.是增函数,有最小值0 C.是减函数,有最大值0 D.是增函数,有最大值0 12、若1,a,b 0,a2,a b,则a2005 b2005的值为( ) a (A)0 (C) 1 (B)1 (D)1 或1

集合与函数概念单元测试题_有答案

高一数学集合与函数测试题 一、 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各组对象:○1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所有的比赛项目;○2《高中数学》必修1中的所有难题;○3所有质数;○4平面上到点(1,1)的距离等于5的点的全体;○5在数轴上与原点O 非常近的点。其中能构成集合的有( ) A .2组 B .3组 C .4组 D .5组 2、下列集合中与集合{21,}x x k k N +=+∈不相等的是( ) A .{23,}x x k k N =+∈ B .{41,}x x k k N +=±∈ C .{21,}x x k k N =+∈ D .{23,3,}x x k k k Z =-≥∈ 3、设221()1x f x x -=+,则(2)1()2 f f 等于( ) A .1 B .1- C .35 D .35- 4、已知集合2{40}A x x =-=,集合{1}B x ax ==,若B A ?,则实数a 的值是( ) A .0 B .12± C .0或12± D .0或12 5、已知集合{(,)2}A x y x y =+=,{(,)4}B x y x y =-=,则A B =I ( ) A .{3,1}x y ==- B .(3,1)- C .{3,1}- D .{(3,1)}- 6、下列各组函数)()(x g x f 与的图象相同的是( ) (A )2)()(,)(x x g x x f == (B )22)1()(,)(+==x x g x x f (C )0)(,1)(x x g x f == (D )???-==x x x g x x f )(|,|)( )0()0(<≥x x 7、是定义在上的增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 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R| x-3>2} ,{x| 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注意:B 同一集合。 ?/B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A 或B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集合与函数概念测试题

新课标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测试题(1)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5分,共50分)。 1.用描述法表示一元二次方程的全体,应是 ( ) A .{x |ax 2 +bx +c =0,a ,b ,c ∈R } B .{x |ax 2 +bx +c =0,a ,b ,c ∈R ,且a ≠0} C .{ax 2 +bx +c =0|a ,b ,c ∈R } D .{ax 2 +bx +c =0|a ,b ,c ∈R ,且a ≠0} 2.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B ∩[C U (A ∪C)] B.(A ∪B) ∪(B ∪C) C.(A ∪C)∩(C U B) D.[C U (A ∩C)]∪B 3.设集合P={立方后等于自身的数},那么集合P 的真子集个数是 ( ) A .3 B .4 C .7 D .8 4.设P={质数},Q={偶数},则P ∩Q 等于 ( ) A . B .2 C .{2} D .N 5.设函数x y 111+ = 的定义域为M ,值域为N ,那么 ( ) A .M={x |x ≠0},N={y |y ≠0}

B .M={x |x <0且x ≠-1,或x >0}, N={y |y <0,或0<y <1,或y >1} C .M={x |x ≠0},N={y |y ∈R } D .M={x |x <-1,或-1<x <0,或x >0} ,N={y |y ≠0} 6.已知A 、B 两地相距150千米,某人开汽车以60千米/小时 的速度从A 地到达B 地,在B 地停留1小时后再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返回A 地,把汽车离开A 地的距离x 表示为时间t (小时)的函数表达式是 ( ) A .x =60t B .x =60t +50t C .x =???>-≤≤)5.3(,50150) 5.20(,60t t t t D .x =? ????≤<--≤<≤≤) 5.65.3(),5.3(50150) 5.35.2(,150) 5.20(,60t t t t t 7.已知g (x )=1-2x , f [g (x )]=)0(122 ≠-x x x ,则 f (2 1)等于 ( ) A .1 B .3 C .15 D .30 8.函数y= x x ++ -1912是(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D .非奇非偶数 9.下列四个命题 (1)f(x)= x x -+-12有意义; (2)函数是其定义域到值域的映射; (3)函数 y=2x(x N ∈)的图象是一直线;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教师用书)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 1.体验由实例分析探究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的过程,了解集合的含义以及集合中元素的特性,培养自己的抽象、概括能力. 2.掌握“属于”关系的意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初步体会集合语言和符号语言表示数学内容的简洁性和准确性. 1.元素与集合的概念 (1)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通常用小写拉丁字母表示. (2)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表示. 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集合相等:只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才说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 A. 5.实数集、有理数集、整数集、非负整数集、正整数集分别用字母R、Q、Z、N、N*或N+来表示.

对点讲练 集合的概念 【例1】考查下列每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1)著名的数学家;(2)某校2007年在校的所有高个子同学; (3)不超过20的非负数;(4)方程x2-9=0在实数范围内的解; (5)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6)3的近似值的全体. 解(1)“著名的数学家”无明确的标准,对于某个人是否“著名”无法客观地判断,因此“著名的数学家”不能构成一个集合;类似地,(2)也不能构成集合;(3)任给一个实数x,可以明确地判断是不是“不超过20的非负数”,即“0≤x≤20”与“x>20或x<0”,两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故“不超过20的非负数”能构成集合;类似地,(4)也能构成集合;(5)“一些点”无明确的标准,对于某个点是否在“一些点”中无法确定,因此“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不能构成集合;(6)“3的近似值”不明确精确到什么程度,因此很难判断一个数如“2”是不是它的近似值,所以(6)不能构成集合. 规律方法判断指定的对象能不能形成集合,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一个明确标准,对于任何一个对象,都能确定它是不是给定集合的元素,同时还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无序性. 变式迁移1 下列给出的对象中,能构成集合的是() A.高个子的人B.很大的数C.聪明的人D.小于3的实数 答案 D

集合与函数概念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新课标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测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 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5分,共50分)。 1.用描述法表示一元二次方程的全体,应是 ( ) A .{x |ax 2+bx +c =0,a ,b ,c ∈R } B .{x |ax 2+bx +c =0,a ,b ,c ∈R ,且a ≠0} C .{ax 2+bx +c =0|a ,b ,c ∈R } D .{ax 2+bx +c =0|a ,b ,c ∈R ,且a ≠0} 2.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B ∩[C U (A ∪C)] B.(A ∪B) ∪(B ∪C) C.(A ∪C)∩(C U B) D.[C U (A ∩C)]∪B 3.设集合P={立方后等于自身的数},那么集合P 的真子集个数是 ( ) A .3 B .4 C .7 D .8 4.设P={质数},Q={偶数},则P ∩Q 等于 ( ) A . B .2 C .{2} D .N 5.设函数x y 111+=的定义域为M ,值域为N ,那么 ( ) A .M={x |x ≠0},N={y |y ≠0} B .M={x |x <0且x ≠-1,或x >0},N={y |y <0,或0<y <1,或y >1} C .M={x |x ≠0},N={y |y ∈R } D .M={x |x <-1,或-1<x <0,或x >0=,N={y |y ≠0} 6.已知A 、B 两地相距150千米,某人开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 地到达B 地,在B 地停留1小时后再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返回A 地,把汽车离开A 地的距离x 表示为时间t (小时)的函数表达式是 ( ) A .x =60t B .x =60t +50t C .x =???>-≤≤)5.3(,50150)5.20(,60t t t t D .x =?????≤<--≤<≤≤)5.65.3(),5.3(50150)5.35.2(,150) 5.20(,60t t t t t 7.已知g (x )=1-2x,f [g (x )]=)0(122≠-x x x ,则f (21)等于 ( ) A .1 B .3 C .15 D .30 8.函数y=x x ++-1912是( )

集合与函数概念测试题

修文县华驿私立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测试卷(四) (内容:集合与函数概念 满分:150 时间:120 制卷人:朱文艺)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均有A,B,C,D 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把你的正确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每小题5分,共60分) 1.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很小的实数可以构成集合 B .集合{} 1|2-=x y y 与集合(){} 1|,2-=x y y x 是同一个集合 C .自然数集N 中最小的数是1 D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 已知{}32|≤≤-=x x M ,{}41|>-<=x x x N 或, 则N M 等于 ( ) A. {}43|>≤=x x x N 或 B. {}31|≤<-=x x M C. {}43|<≤=x x M D.{}12|-<≤-=x x M 3. 函数2() = f x ( ) A. 1 [,1]3- B. 1(,1)3- C. 11(,)33- D. 1(,)3 -∞- 4. 下列给出函数()f x 与()g x 的各组中,是同一个关于x 的函数的是 ( ) A .2 ()1,()1x f x x g x x =-=- B .()21,()21f x x g x x =-=+ C .2(),()f x x g x == D .0()1,()f x g x x == 5. 方程组? ??-=-=+122 y x y x 的解集是 ( ) A .{}1,1==y x B .{}1 C.{})1,1(|),(y x D . {})1,1( 6.设{} 是锐角x x A |=,)1,0(=B ,从A 到B 的映射是“求正切”,与A 中元素0 60相对应的B 中元素是 ( ) A .3 B . 33 C .21 D .2 2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知识点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知识点 〖1.1〗集合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表示正整数集,Z表示整数集,Q表示有理数集,N表示自然数集,N*或N + R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两者必居其一. ∈,或者a M 对象a与集合M的关系是a M (4)集合的表示法 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x具有的性质},其中x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 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

(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 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 21n -个非空子集,它有22n -非空真子集. (8)交集、并集、补集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0) 〖1.2〗函数及其表示 【1.2.1】函数的概念 (1)函数的概念

①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一个函数,记作:f A B →. ②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③只有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2)区间的概念及表示法 ①设,a b 是两个实数,且a b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 b ≤<,或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记做[,)a b ,(,]a b ;满足 ,,,x a x a x b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分别记做 [,),(,),(,],(,)a a b b +∞+∞-∞-∞. 注意:对于集合{|}x a x b <<与区间(,)a b ,前者a 可以大于或等于b ,而后者必须 a b <. (3)求函数的定义域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①()f x 是整式时,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②()f x 是分式函数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 ③()f x 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 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⑤tan y x =中,()2 x k k Z π π≠+ ∈. ⑥零(负)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 ⑦若()f x 是由有限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时,则其定义域

高三复习 高中数学复习讲义 第一课时函数概念及其性质

高中数学复习讲义 第一课时函数概念及其性质 第1课 函数的概念 【基础练习】 1. 设有函数组:①y x = ,y = y x = ,y = ;③y ,y = ;④1(0),1 (0), x y x >?=?-

(3) ()1f x x =+,(1,2]x ∈. 值域是(2,3]. 【范例解析】 例 1.设有函数组:①21 ()1 x f x x -=-,()1g x x =+; ②()f x = , ()g x = ③()f x =()1g x x =-;④()21f x x =-,()21g t t =-.其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有 . 例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① 12y x =+- ② ()f x = 例3.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242y x x =-+-,[0,3)x ∈; (2)2 2 1 x y x =+()x R ∈; (3 )y x =- 【反馈演练】 1.函数f (x )=x 21-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 2.函数) 34(log 1 )(2 2-+-= x x x f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_. 3. 函数2 1 ()1y x R x = ∈+的值域为________________. 4. 函数23y x =-+_____________. 5.函数)34(log 25.0x x y -=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记函数f (x )=1 3 2++- x x 的定义域为A ,g (x )=lg [(x -a -1)(2a -x )](a <1) 的定义域为B . (1) 求A ; (2) 若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集合与函数概念单元测试

集合与函数概念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集合},{b a 的子集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已知函数x x f -=21)(的定义域为M ,2)(+=x x g 的定义域为N ,则=?N M A.{}2-≥x x B.{}2x x (C )||)(x x f =与33)(x x g = (D )11)(2--=x x x f 与)1(1)(≠+=t t x g 4. (A ) (B) (C ) (D) 5..已知()5412-+=-x x x f ,则()x f 的表达式是( ) A .x x 62+ B .782++x x C .322-+x x D .1062-+x x 6.已知函数y f x =+()1定义域是[]-23,,则y f x =-()21的定义域是( ) A []05 2 , B []-14, C []-55, D []-37, 7.函数 是单调函数时,的取值范围 ( ) A . B . C . D . 8.函数在实数集上是增函数,则 ( ) A . B . C . D . 9.已知 在实数集上是减函数,若,则下列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x y 0 x y 0 x y 0 x y 0

10.已知函数212x y x ?+=?-? (0)(0)x x ≤>,使函数值为5的x 的值是( ) A .-2 B .2或52- C . 2或-2 D .2或-2或52 - 11.下列四个函数中,在(0,∞)上为增函数的是 (A )f (x )=3-x (B )f (x )=x 2-3x (C )f (x )=-|x | (D )f (x )=-2 3+x 12、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在[0,7]上是增函数,在[7,+∞]上是减函数,又6)7(=f ,则)(x f A 、在[-7,0]上是增函数,且最大值是6 B 、在[-7,0]上是增函数,且最小值是6 C 、在[-7,0]上是减函数,且最小值是6 D 、在[-7,0]上是减函数,且最大值是6 二、填空题 13.已知集合M={(x ,y )|x +y =2},N={(x ,y )|x -y =4},那么集合M∩N= . 14.已知f (x )是偶函数,当x <0时,f (x )=x (2x -1),则当x >0时,f (x )=__ 15. 设f(x)=2x+3,g(x+2)=f(x-1),则g(x)= . 16.定义域为2[32,4]a a --上的函数f(x)是奇函数,则a= . 17.设32()3,()2f x x x g x x =-=-,则(())g f x = . 三.解答题 18..已知集合A={-1,a 2+1,a 2-3},B={-4,a-1,a+1},且A∩B={-2},求a 的值.(13分) 19.已知集合A={} 71<≤x x ,B={x|2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测试题

集合与函数概念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已知(){},3A x y x y =+=,(){},1B x y x y =-=,则A B = ( ). A .{}2,1 B .(){}2,1 C .{}2,1x y == D .()2,1 2.如图,U 是全集,,,M P S 是U 的三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 A .()M P S B .()M P S C .()()U M P C S D .()()U M P C S 3.下列各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2 (),()f x g x = = (B) 0 ()1,()f x g x x == (C) 2 1()1,()1 x f x x g x x -=+=- (D )2 (),()f x g x = = 4.函数{}()1,1,1,2f x x x =+∈-的值域是( ). (A) 0,2,3 (B) 30≤≤y (C) }3,2,0{ (D )]3,0[ 5.已知函数2 2 1()12,[()](0)x g x x f g x x x -=-= ≠,则(0)f 等于( ) . (A) 3- (B) 32 - (C) 32 (D ) 3 6.函数2 ()2(1)2f x x a x =+-+在区间(,4]-∞上递减,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a ≥- (B) 3a ≤- (C) 5a ≤ (D )3a ≥ 7.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1)(+-=x x f ,则当0

函数的概念与表示复习讲义与习题.doc

第四讲函数的概念与表示 一.知识归纳: 1.映射 ( 1)映射:设 A 、 B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映射法则f,对于集合 A 中的任一个 元素,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则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B以及 A到 B 的对应法则 f )叫做集合 A 到集合 B 的映射,记作 f : A→B。 ( 2)象与原象:如果给定一个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映射,那么集合 A 中的元素 a 对应的 B 中的元素 b 叫做 a 的象, a 叫做 b 的原象。 注意:( 1)对映射定义的理解。( 2)判断一个对应是映射的方法。 2.函数 ( 1)函数的定义 ①原始定义:设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于 x 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 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称y 是 x 的函数, x 叫作自变量。 ②近代定义:设 A 、 B 都是非空的数的集合,f: x→y是从 A 到 B 的一个对应法则,那么从 A 到 B 的映射 f : A→B就叫做函数,记作y=f(x) ,其中 x∈ A,y ∈ B,原象集合 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象集合 C 叫做函数的值域。 注意:①C B; ② A,B,C 均非空 ( 2)构成函数概念的三要素:①定义域②对应法则③值域 3.函数的表示方法:①解析法②列表法③图象法 注意:强调分段函数与复合函数的表示形式。 二.例题讲解: 【例 1】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相同函数的是() (A) f(x)=lnx 2,g(x)=2lnx (B)f(x)= a log a x (a>0 且 a≠1),g(x)=x (C) f(x)= 1 x 2 , g(x)=1 - |x| (x ∈[ - 1,1]) (D) f(x)= log a a x (a>0 且 a≠1),g(x)= 3 x3 解答:选D 点评: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同主要是从定义域、对应法则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变式:下列各对函数中,相同的是( D ) (A) f(x)= x 2, g(x)=x (B)f(x)=lgx 2 ,g(x)=2lgx (C)f(x)= lg x 1 , g(x)=lg(x - 1)- lg(x+1) (D) f(x)= 1 u 1 v 1 , g(x)= v x 1 u 1 【例 2】( 1)集合 A={3,4},B={5,6,7} ,那么可以建立从 A 到 B 的映射的个数是;从B 到 A 的映射的个数是。 ( 2)设集合 A 和 B 都是自然数集合N,映射 f:A→B把集合 A 中的元素 n 映射到集 合 B 中的元素2n+n,则在映射 f 下,像20 的原象是。 解答:( 1)从 A 到 B 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 A 中的元素 3 可有 3 种对应方法( 5 或 6 精选

集合与函数概念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课标要求: 本章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使学生感受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 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对象,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 流的能力.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本章把函数作为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来学习,强调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运用函数概念建立模型的过程与方法,从而发展 学生对变量数学的认识. 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某些数集的专用符号. 2.理解集合的表示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 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4、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培养学生从 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6.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7.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8.学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理解函数符号y=f(x)的含义;了解函数构成 的三要素,了解映射的概念;体会函数是一种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体会对 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并熟练使用区间表 示法. 9.了解函数的一些基本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分析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恰当 地进行选择;会用描点法画一些简单函数的图象. 10.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11.结合熟悉的具体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奇偶 性和周期性的含义,通过具体函数的图象,初步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 12.学会运用函数的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

高一数学必修①第一章_集合与函数概念讲义

心智家三优教育高一特训营数学教学进度表

¤学习目标: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 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 ¤知识要点: 1.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作集合(set ),其元素具有三个特征,即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两种:列举法,即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 }”括起来,基本形式为123{,,,,}n a a a a ???,适用于有限集或元素间存在规律的无限集. 描述法,即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来表示,基本形式为{|()x A P x ∈},既要关注代表元素x ,也要把握其属性()P x ,适用于无限集. 3. 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集合. 要记住一些常见数集的表示,如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 4. 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是属于(belong to )与不属于(not belong to ),分别用符号∈、?表示,例如3N ∈, 2N -?. ¤例题精讲: 【例1】试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由方程2(23)0x x 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2)大于2且小于7的整数. 【例2】用适当的符号填空:已知{|32,}A x x k k Z ==+∈,{|61,}B x x m m Z ==-∈,则有: 17 A ; -5 A ; 17 B . 【例3】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教材P 6 练习题2, P 13 A 组题4) (1)一次函数3y x =+与26y x =-+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 (2)二次函数24y x =-的函数值组成的集合; (3)反比例函数2 y x =的自变量的值组成的集合. *【例4】已知集合2{| 1}2 x a A a x +==-有唯一实数解,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

数学必修1讲义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得含义: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得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 2、集合得中元素得三个特性: (1)元素得确定性:对于一个给定得集合,集合中得元素就是确定得,任何一个对象或者就是或者不就是这个给定得集合得元素。 (2)元素得互异性:任何一个给定得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就是不同得对象,相同得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元素得无序性:集合中得元素就是平等得,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就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得元素就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就是否一样。 3、元素与集合得关系:2hf7sHC。51kBEbP。 (1)如果 a 就是集合 A 得元素,就说 a 属于A,记作: (2)如果 a 不就是集合 A 得元素,就说 a 不属于A,记作: 4、集合得表示: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得篮球队员},B={1,2,3,4,5}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把集合中得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如:{1,2,3,4,5},{x2,3x+2,5y3-x,x2+y2} aypYuMZ。0DeBxzM。 (2) 图示法:Venn图 (3) 描述法(数学式子描述与语言描述):把集合中得元素得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得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得共同特征。

如:{x|x-3>2},{(x,y)|y=x2+1},{直角三角形}90qy1aJ。2fZxY1j。 5、集合得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得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得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得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得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 (1)子集:真子集或相等 (2)真子集 2、相等关系:元素相同 两个结论:任何一个集合就是它本身得子集,即A A 对于集合A,B,C,如果 A B, B C ,那么 A C 3、空集 结论:空集就是任何集合得子集,就是任何非空集合得真子集 *集合子集公式:含n个元素得集合子集有2?个,真子集有2?-1个 三、集合得基本运算 1、并集 2、交集 *性质:A∩A=A,A∩φ=φ,A∩B=B∩A,A∩B=A, A∩B=B AUA=A, AUΦ=A,AUB=BUA ,AUB包含A, AUB包含B 3、全集与补集 *性质:CU(CUA)=A,(CUA)∩A=Φ,(CUA)∪A=U,(CuA)∩(CuB)= Cu(AUB),(CuA) U (CuB)= Cu(A∩B)al5t6aw。eN17HuK。 选择补充:集合中元素得个数: 四、函数有关概念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函数与集合 概念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 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Ⅰ)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Ⅱ)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 x-3>2}或{x| x-3>2} (3)图示法(文氏图): 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5、“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 ∈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a?A 6、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两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B

2020高一数学必修一:必修一总复习(1对1讲义)

必修一复习一、知识结构 集合 集合表示法 集 合 的 运 算集 合 的 关 系 列举法描 述 法 图 示 法 包 含 相 等 子集与真子集 交 集 并 集 补 集 函数 函 数 及 其 表 示 函 数 基 本 性 质 单 调 性 与 最 值 函 数 的 概 念 函 数 的 奇 偶 性 函 数 的 表 示 法 映射 映 射 的 概 念 集合与函数概念 基本初等函数(Ⅰ) 幂函数 有理指数幂整数指数幂 无理指数幂 运算性质 定义 对数 指数 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 互为反函数 图像与性质 定义定义 图像与性质 函数的应用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函数与方程 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二分法 函数的零点 用已知函数模型解决问题 建立实际问题的函数模型

二、考点解析 考点一:集合的定义及其关系 考点分析: 1.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的三个性质: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 2.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韦恩图; 例1.定义集合运算:.设 ,则集合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 A .0; B .2; C .3; D .6 考点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 经典考题: 例2.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若集合A={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的运动员},集合B={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的男运动员},集合C={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的女运动员},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C. D. 考点三、集合间的基本运算 考点分析 {}|,,A B z z xy x A y B *==∈∈{}{}1,2,0,2A B ==A B *A B A ?φφB φ≠B B A ?C B ?C B A =I A C B =Y

新课标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单元测试题 5

中江中学校集合与函数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集合},{b a 的子集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 设集合{}|43A x x =-<<,{}|2B x x =≤,则A B = ( ) A .(4,3)- B .(4,2]- C .(,2]-∞ D .(,3)-∞ 3.已知()5412-+=-x x x f ,则()x f 的表达式是( ) A .x x 62+ B .782++x x C .322-+x x D .1062-+x x 4.下列对应关系:( ) ①{1,4,9},{3,2,1,1,2,3},A B ==---f :x x →的平方根 ②,,A R B R ==f :x x →的倒数 ③,,A R B R ==f :22x x →- ④{}{}1,0,1,1,0,1,A B f =-=-:A 中的数平方 其中是A 到B 的映射的是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5.下列四个函数:①3y x =-;②21 1y x =+;③2210y x x =+-;④(0) 1 (0) x x y x x ?-≤?=?- >??. 其中值域为R 的函数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 已知函数212x y x ?+=?-? (0) (0)x x ≤>,使函数值为5的x 的值是( ) A .-2 B .2或52 - C . 2或-2 D .2或-2或52 - 7.下列函数中,定义域为[0,∞)的函数是 ( ) A .x y = B .2 2x y -= C .13+=x y D .2 )1(-=x y 8.若R y x ∈,,且)()()(y f x f y x f +=+,则函数)(x f ( ) A . 0)0(=f 且)(x f 为奇函数 B .0)0(=f 且)(x f 为偶函数 C .)(x f 为增函数且为奇函数 D .)(x f 为增函数且为偶函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