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原油脱水及污水处理

原油脱水及污水处理

原油脱水及污水处理
原油脱水及污水处理

1第四章原油脱水及污水处理

油气田地面工程概论

2

原油脱水

?

原油和水在油藏内运动时,常携带并溶解大量盐类,如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

z

在油田开采初期,原油中含水很少或基本不含水,这些盐类主要以固体结晶形态悬浮于原油中。z

进入中、高含水开采期则主要溶解于水中。

?

对原油进行脱水、脱盐、脱除泥砂等固体机械杂质,使之成为合格商品原油的

工艺过程称原油处理,国内常称原油脱水。

3

原油中的含水给生产带来的主要问题

原油中含水、含盐、含泥沙等杂质会给原油集输和炼制带来很多麻烦:

z 增大了液体量,降低了设备和管路的有效利用率;z 增加了集输过程中的动力和热力消耗;

z 引起金属管路和设备的结垢与腐蚀,使其寿命降低;z 破坏炼制工作的正常进行;

z

原油含水使原油密度增大,降低了原油的售价。

4

原油脱水

由于原油中所含的盐类和机械杂质大多数溶解或悬浮于水中,原油脱水过程实际上也是降低原油含盐量和机械杂质的过程。

5

合格原油的含水标准

?

“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规定:

z

出矿合格原油的质量含水量不大于1%;z

优质原油含水量不大于0.5%。

?

较先进的炼厂进装置的原油要求:

z

含水不大于0.1%;z

含盐量不大于3~5毫克/升。

6

?

盐含量不达标时的处理方法:

向原油中掺入2%~5%的淡水,对原油进行洗涤,使以固体结晶形态存在的盐类溶解于水中,然后再脱水,使原油含盐量降低至允许的范围内。

7

第四章原油脱水及污水处理

第一节原油中水的存在方式第二节原油乳状液第三节原油脱水的基本方法第四节含油污水处理

8

第一节原油中水的存在方式

?游离水

z

在常温下用简单的沉降法短时间内就能从油中分离出来

z 大部分游离水在油气水分离时被脱出。

?乳化水

z 很难用沉降法从油中分离出来z

它与原油的混合物称为油水乳状液。

9原油脱水和原油乳化液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在含水原油中乳状液的性质直接影响着原油脱水的难易。

10

第二节原油乳状液

一、乳状液及其类型二、原油乳状液的生成机理

三、原油乳状液的性质11一、乳状液及其类型

乳状液是一种或几种液体以液珠形式分散在另一不相混溶的液体之中构成的分散体系。

乳状液中被分散的一相称作分散相或内相,另一相被称作分散介质或外相。显然,内相是不连续相,外相是连续相。

12

一、乳状液及其类型

根据内相与外相的性质,乳状液主要有两种类型:

z

一类是油分散在水(水是外相,油是内相中,如牛奶,简称水包油型乳状液,用O/W 表示;z

另一类是水分散在油(水是内相,油是外相中,简称油包水型乳状液,用W/O 表示。

13鉴别乳状液类型的方法

?

染料法

选择一种只溶于油相而不溶于水相的染料,取少量加入乳状液中摇荡之。

z 若整个乳状液均被染色,则油相是外相;z

若只是液珠呈染料之色,油便是内相。鉴别常为黑色的原油有一定的困难。

14

鉴别乳状液类型的方法

?

稀释法(冲淡法

取一水滴或油滴与乳状液相接触,易于和乳状液掺和者既是外相。

?

电导法

多数油相都是不良导体,而水相是良导体,故测定乳状液的电导可以判断何者是连续相。

15

鉴别乳状液类型的方法

?

显微观察法

由于原油和水的透光性不同,可用显微镜判断乳状液的类型,在显微镜下,水是透明的,油是黑色的。

z 若液珠不透明,则为O/W 型乳状液;z

若液珠透明,则为W/O 型乳状液。

16

乳状液显微照片

O/W 型

W/O 型

17

形成乳状液的必要条件

①形成的乳化液的两种液体不能混溶;②必须有足够的搅拌使一种液体以液滴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液体之中;

③必须有乳化剂的存在。两个不相混溶的纯液体(例如油和水不能形成乳状液,必须要有乳化剂起着稳定作用。

18

乳化剂的作用

?

使乳状液稳定的物质称为乳化剂,乳化剂分散于油水界面上形成界面膜,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

z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乳状液得到一定程度的稳定;

z

界面膜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阻止了在布朗热运动下,水珠在碰撞时的合并,使之形成稳定的乳状液。

19

二、原油乳状液生成机理

1. 形成原油乳状液的主要因素:

z 原油中含水,且油、水两相互不相溶;z

原油中含有某些天然乳化剂。如沥青质、胶质、粘土、砂粒等,多数具有亲油憎水性质,因而一般生成稳定的W/O 型乳状液。此外,油田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化学剂都有乳化剂的作用。

z

在开采和集输过程中有强烈的搅拌作用。

20

二、原油乳状液生成机理

2. 原油乳状液的类型:

除油田开采的高含水期外,世界上各油田所遇到的油水乳状液绝大多数属于

W/O 型乳状液(因为如沥青质、胶质、粘土、砂粒等多数具有亲油憎水性质,因而一般生成稳定的W/O 型乳状液,其内相水滴的直径一般在0.1微米以上,在普通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内相液滴的存在。

21

二、原油乳状液生成机理

3.原油乳状液的生成

z

开采过程中:

当油、水混合物沿油管从井底向上流动时,

在井底的不同深处,压力从下到上逐渐降低,溶解在原油里的伴生气不断逸出,而且体积不断膨胀,油、水搅拌越来越激烈,当油、水混合物通过油嘴的时候,压力突降,流速剧增,原油碎散,大大增加了原油乳化程度。

22

二、原油乳状液生成机理

3.原油乳状液的生成

z

在地面集输过程中:

从井口到计量站,从计量站到转油站,油、

水、气多呈气液两相混合状态输送,在集输管线和设备里,油、水的激烈搅动也会促使乳化。

23

二、原油乳状液生成机理

4.防止乳状液生成的措施:

z

采取措施使油井少出水,多出油(如合理注水、封堵水层等措施

z

尽量减少搅拌条件(如减少不必要的弯头、闸门,尽量简化流程,减少泵剪次数;

z

尽量减少油、水相混的时间。

24

三、原油乳状液的性质

?

分散度?粘度?密度?电学性质?

稳定性和老化

25

三、原油乳状液的基本性质

1.分散度

z

分散相在连续相中的分散程度,常用内相颗粒平均直径的倒数表示或比表面积(颗粒总表面积和总体积的比值表示。

z

乳状液内相颗粒直径越小,分散度越高,乳状液越稳定。

z

乳状液通过强烈的搅拌后,分散度增大。

26

三、原油乳状液的基本性质

2.粘度

影响乳状液粘度的因素:

z 外相粘度z 内相体积浓度z 温度

z 乳状液的分散度(分散相粒径z 乳化剂及界面膜的性质z 内相颗粒表面带电强度z

内相粘度

27影响乳状液粘度的因素

?

外相粘度

原油粘度越大,生成W/O 型乳状液的粘度越大。

k o e

?

μμ=乳状液粘度

原油粘度

待定常数

内相体积浓度

28

影响乳状液粘度的因素

?

内相体积浓度

含水率较低时,粘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缓慢上升;含水率较高时,粘度迅速上升;当含水率超过某一

数值时,粘度又迅速下降,并发生转相(W/O 型乳状液变为O/W 型或W/O/W 型乳状液。

29

原油乳状液粘度与含水率的关系

30

影响乳状液粘度的因素

?

温度

温度升高乳状液粘度减小。

?

乳状液的分散度

内相粒径越小、分散度越高,粘度越大

溶剂化薄膜的总体积增加

内相颗粒表面带电引起的电滞效应的电位高

31

原油乳状液的粘度特性

?是典型的非牛顿流体?

具有剪切稀释效应

即剪切率增大,表观粘度减小

?

表观粘度下降的幅度与乳状液含水率有关含水率越大,下降幅度越大

32

三、原油乳状液的基本性质

3.密度

原油含水、含盐后,其密度显著增大。

φ

ρφρρρρw o w

o w

w o o V V V V +?=++=

1(乳状液体积含水率

33

三、原油乳状液的基本性质

4.电学性质

z

原油乳状液的电导率除取决于含水率和水颗粒的分散度、在很大程度上还决定于水中的含盐、含酸、含碱量。

z

乳状液的电导率随温度增高而增大。

34

三、原油乳状液的基本性质

5.稳定性和老化

?乳状液的稳定性:

乳状液不被破坏,抗油水分层的能力。从热力学观点看,原油乳状液属不稳定体系。水滴仍有合并、减小油水界面,使系统界面能降至最低的趋势,只是由于天然乳化剂构成的界面膜有较高的机械强度阻止了水滴的合并沉降。

35

乳状液不稳定的表现

?

沉降

z

指由于油相和水相的密度不同,在重力作用下将上浮或下沉;

z

沉降的结果是乳状液分成了上下两层浓度不等的乳状液;

z

使乳状液的均匀性遭到破坏,但乳状液并未真正破坏。

36

乳状液不稳定的表现

?

絮凝(也称聚集

z 指乳状液的液珠聚集成团;

z 在形成的絮团中,原来的液珠仍然存在;z 絮凝是可逆的,搅动可使絮团重新分散;z 絮凝是由液珠间的范德华引力造成的;z

液珠带电后产生的双电层斥力对聚集起阻碍作用。因此,加入电解质可以改变乳状液的聚集速度。

37

乳状液不稳定的表现

?

凝并(也称聚结

z 指聚集的絮团变成一个大液珠;z 凝并是不可逆的;

z

凝并导致液珠数目的减少和乳状液的完全破坏即油水分离。

絮凝是凝并的前奏,凝并是乳状液破坏的直接原因

38

乳状液不稳定的表现

?

反相(也称变型

z 指乳状液从O/W 型变成W/O 型,或者相反;z

反相过程是乳状液中液滴的聚集和连续相分散的过程,原来的连续相变成了分散相,而分散相则变成了连续相。z

引起反相的原因:

乳化剂类型的变更、相体积的改变、温度、增大剪切

39

三、原油乳状液的基本性质

5.稳定性和老化

?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

z 分散度和粘度

z 乳化剂的类型和保护膜的性质z 内相颗粒表面颗粒带电z 油水密度差z 温度z 水的pH值z

时间

40

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

?

分散度和粘度

z

分散度越高,水滴越小,布朗运动越强烈,越能克服重力影响不下沉,原油乳状液越稳定。

z

原油粘度越大,水滴越不易下沉,原油乳状液越稳定。

41

影响原油稳定性的因素

?乳化剂的类型和保护膜的性质:

z

乳化剂是低分子有机物,如脂肪酸、环烷酸和某些低分子胶质,形成的界面膜强度不高,乳状液的稳定性不高;

z

乳化剂是高分子有机物,如沥青质等,形成的界面膜有较高的强度,使乳状液有较高的稳定性;z

固体乳化剂,如粘土、砂砾、石蜡等,形成的界面膜强度很高,乳状液的稳定性也很高。界面膜的机械强度高,乳状液的稳定性高。

42

影响原油稳定性的因素

?内相颗粒表面颗粒带电

内相颗粒界面上带有极性相同的电荷是乳状液稳定的重要原因。?油水密度差

乳化水滴在原油内的沉降速度正比于油水密度差,密度差越大,油水容易分离,乳状液的稳定性较差。

43

影响原油稳定性的因素

?

温度:温度升高,稳定性下降。主要原因:

z

主要乳化剂(沥青质、胶质、石蜡等在原油中的溶解度增加,减弱了内相颗粒界面膜的机械强度;

z

内相颗粒体积膨胀,使界面膜变薄,机械强度减弱;

44

影响原油稳定性的因素

?

温度:温度升高,稳定性下降。主要原因:

z

加剧了内相颗粒的布朗运动,增加了互相碰撞、合并成大颗粒的机率;

z 水和油的密度差增大,水滴易于在油相中下沉;z

降低了原油的粘度,水滴易于下沉。

45

影响原油稳定性的因素

?

水的pH值:

pH值增加,内相颗粒界面膜的弹性和机械强度降低,乳状液的稳定性变差。

?

时间:

随着时间的延长稳定性增强。

46

三、原油乳状液的基本性质

5.稳定性和老化

?原油乳状液的老化

原油乳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逐渐稳定,乳状液的这种性质称为乳状液的老化。在形成乳状液的初始阶段,乳状液的老化十分显著,随后减弱,常常在一昼夜后乳状液的稳定性较很少再增加。

47原油乳状液的老化

?

导致原油乳状液老化的原因:

z

乳状液形成时间越长,由于原油轻组分挥发、氧化、光解等作用,使乳化剂数量增加;

z

原油内存在的天然乳化剂也有足够时间运移至分散相颗粒表面形成较厚的界面膜使乳状液稳定。

48

第三节原油脱水的基本方法

49

第三节原油脱水的基本方法

?

原油脱水包括脱除游离水和乳化水,其中关键是乳化水的脱除。

?乳状液的破坏称为破乳。

?

原油乳状液的破乳过程是由分散水滴相互接近、碰撞、界面膜破裂、水滴合并、在油相中沉降分离等一系列环节组成,常称之为水滴的聚结和沉降。

50

第三节原油脱水的基本方法

从热力学观点看,原油乳状液属不稳定体系。水滴仍有合并、减小油水界面,使系统界面能降至最低的趋势,只是由于天然乳化剂构成的界面膜有较高的机械强度阻止了水滴的合并沉降,所以原油乳状液破乳的关键是破坏油水界面膜,促使水滴的聚结和沉降。

51

原油的脱水过程

1.破乳

原油乳状液中的油水界面因乳化剂的作用形成的膜被化学、电、热等外部条件破坏,分散相水滴碰撞聚结的过程。2. 沉降

破乳后的水呈游离状悬浮于水中,在进一步的碰撞过程中形成更大的水滴,靠重力作用沉入底部。

52

第三节原油脱水的基本方法

z 化学破乳z 重力沉降z 加热z 机械z

电脱水

为了提高脱水效果,上述方法经常联合使用

53

第三节原油脱水的基本方法

?

常见脱水方法的共同点是:

创造良好条件使油水依靠密度差和所受重力不同而分层。

?

脱水前应尽可能脱出原油内析出的溶解气气体的析出和在原油内上浮、以及气泡吸附水滴将严重干扰水滴的沉降,降低脱水质量。

原油脱水知识

原油电脱水机理研究 第一阶段查资料相关知识了解(2011.11.01) 1.为什么要进行原油脱水? (1)采油时为了保持油田压力,实现油田长期高产稳产,采用注水开采的方法。 随着注水量增加,原油含水量不断上升。 (2)原油含水,水中就会不同程度地溶解有Nacl、Cacl 2、Mgcl 2 等盐类和其它 杂质,这些物质会使原油严重乳化。 因此,为了确保原油的质量,在原油加工成各种石油产品之前,必须进行原油脱水处理。使原油中水的体积分数小于0.2%,盐的质量浓度小于3mg/L。 2.原油脱水目前有哪些方法?(破乳的方法) (1)加热沉降:加热使得原油粘度下降,水和原油的比重差增大,原油对水滴悬浮力减小,同时水滴的动能增大,界面上有机物的溶解度增大,界面强度减小,这样都有利于破坏双电层。 (2)过滤法:过滤法是使乳化液通过过滤柱,通过加压使得乳化液进入滤料层,因固体吸附剂对乳化液中的油和水具有选择吸附特性,乳化液中的水被吸附出来,从而完成破乳。该方法对吸附剂的要求较高,且过滤柱的制作工艺繁杂。 (3)离心法:离心法是利用油水之间密度不同,在高速离心场作用下使乳状液破乳实现油水分离的方法。离心场越强,破乳效果越好。但高速离心设备日常较难维护,目前只适合在实验室或需要占地较小的情况下使用 (4)化学脱水:使用破乳剂,使新形成的界面膜亲水能力大于憎水能力,这样原油膜变得脆弱,有利于水滴之间的合并。 (5)磁处理法:磁处理法是对原油乳状液和破乳剂进行磁处理,然后再进行脱水。此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大幅度提高原油的脱水效果,降低破乳剂加入量,降低原油脱水温度,提高脱后污水质量。但只是在实验研究阶段,未进行产业推广和应用。 (6)电脱水法:在电场作用下,靠电的作用将原油水颗粒的界面膜破坏或削弱,强迫水颗粒合并。 (7)声化学法:声化学法是将声波能量辐射到加入了少量破乳剂的原油乳状液中,使之产生一系列超声效应,如搅拌、聚结、空化、温热、负压等,从而使乳化膜破坏进而破乳脱水。由于超声波良好的传导性使得此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乳状液。超声与破乳剂的良好协同作用,可突破传统的破乳剂用量及温度要求,所以目前研究和应用都比较广泛。 (8)微波辐射法:微波辐射法是利用微波辐射能量来进行破乳脱水的一种技术。在微波辐射下乳化液分子内部形成高频变化的电磁场,破坏油水界面膜,实现油水分离。此种方法处理时间短,能耗较低,能广泛适用于各种油样类型。 (9)微生物法:微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对原油乳状液的变构作用及微生物分泌的天然破乳剂对原油进行破乳脱水的一种技术。此技术药剂用量低、脱水快、效率高、脱出水水质较好、运行费用低,且生物破乳剂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但是由于性价比原因,最终能否在工业应用中推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油品检测基础知识

油品检测基础知识 一、原油的组成 原油的化学组成复杂,它是混合物,由多达几百种不同结构的烃类形式存在。主要是C、H还含有少量的S、N、O的烃类衍生物及Na、Mg、Ca、Ni、V等金属化合物。 原油的烃类主要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二、原油的物理性质 1、颜色与气味 多数是从棕色到黑色,但也有透明或黄色的,它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其胶质与沥青的含量。胶质与沥青的含量越多,其颜色就越深。 它有很浓的气味,这是由于容易挥发的有机物的缘故。若含S与N化合物时,就会散发很难闻的臭味;若含芳香烃多时,则有一种芳香气味;若含胶质和沥青多时,气味较浓;若含汽油等轻质馏分多时,有浓的汽油味。 2、密度(依据GB/T 1884-2000测定) 密度与其组成有关,含胶质、沥青及烷烃越多,密度越大。其密度一般波动在650~980㎏/m3,大于1000㎏/m3的原油很少见。密度现有15℃、20℃、桶/吨及API(密度指数)等几种表示方式。具体几种密度的换算见GB/T 1885-1998《石油计量表》。 原油密度换算表的几点说明(执行GB/T 1885-1998)

(1)将测量的密度体积换算成20℃的密度体积。 (2)由计量单位换算表将视密度→标准密度(20℃)→ →15℃的密度→吨桶比 →计算出API (注API=141.5/15℃密度-131.5) (3)注意:再查看温度与密度时,温度用靠近法,密度用内查法。 如:38.8℃表中没有就靠38.75℃来查。 密度807没有就将808与806的一同查出相加÷2得出20℃的密度体积。 3、粘度(依据GB/T 1995-1998测定) 粘度的大小随液体成分、温度、压力的不同而不同。 含烷烃多的粘度较小;含胶质、沥青多,粘度较大;馏分沸点越高,粘度越大;随着温度的增高而降低。 4、凝点(依据SY/T 0541-1994测定) 原油中含有一些大分子的烷烃或环烷烃,俗称石蜡与地蜡。它们在较低温度下易结晶成固体,是原油产生凝点的重要因素。 凝点与含蜡量及蜡的熔点有关,含蜡越多,蜡熔点越高则其凝点越高。凝点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原油在低温下贮存和使用。 5、闪点(依据GB/T 261-2008测定) 原油的沸点越低,其闪点越低。闪点是贮运原油的重要指标,因为贮运温度不允许超过闪点。

原油电脱盐的基本原理

原油电脱盐的基本原理 存在于原油中的水和溶于水的盐份,一般可以通过洗涤罐和沉降罐依靠油水密度差的重力沉降来脱去水和盐,但是由于原油中的水与油是以乳化液的小水滴形式存在时,仅靠此法来脱水和脱盐,则效率低,效果差,难以脱净,不能满足炼油厂深度加工对原油品质指标的要求。国内外技术专家仔细深入地研究了原油中以乳化状态下存在的小水滴在原油中运动的种种特性,提出了施加高压电,加破乳剂,加温和注水混合等一系列综合措施与技术参数,借助物理凝聚与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达到高效脱净原油中水和盐的目的。 一、原油中微小水滴的受力与运动分析 在原油电脱盐过程中,原油和水(含盐)的分离主要还是依靠油水密度差的重力沉降来实现的,但是这个密度差很小,水滴在粘稠的原油中沉降时受到可观的阻力,影响分离速度。 根据斯托克斯定律:粒子(小水滴)在介质(原油)中沉降时受到的摩擦阻力可以表示为:F=6πηru 式中:f 为粒子在沉降中受到的摩擦阻力 η为介质粘度系数 r 为粒子的半径 u 为粒子的沉降速度 而在粘稠的介质(原油)中,粒子(小水滴)的沉降速度 u 又可以表示为:式中:d 为粒子直径 △p 为油水密度差 g 为重力加速度 可见,增大油水密度差△p 和减小分散介质的粘度η均有利于加大水滴的沉降速度,而沉降速度又与水滴直径平方成正比,所以在原油电脱盐中,我们要力图控制各种因素,创造条件使微小的水珠聚结变大,加速水滴沉降的油水分离过程。 二、破乳剂对原油电脱盐的作用 微小水珠聚结变大成大水滴的主要障碍是其表面有一层坚固的乳化膜,而破乳剂具有亲水亲油两种基因结构,它比乳化剂形成乳化膜具有更小的表面张力和更高的表面活性,使用破乳剂更可破坏乳状液的稳定性,使小水珠易于聚结。 乳化液的具体特性与原油及其中存在的乳化剂有关,目前国内外尚无广谱效力的破乳剂可供工业上通用,因而对每一种原油而言,均要通过具体的实验评价,才能选出一种(或几种)有针对性的有效破乳剂型号,其评选的标准是破乳速度快,油水界面清楚,脱后油中含水少,脱出水中含油少,用量少,价格低,毒性小。在特殊情况下,也有采用几种破乳剂按一定比例进行复配的方法,对付某些原油,破乳效果比使用单一破乳剂效果好。 三、电场对原油电脱盐的作用原油中乳化液比较稳定,单凭破乳剂的热化学沉降方法往往达不到脱盐要求,且耗费时间,设备也过于庞大。实验证明:施加一定强度的电场,对加快原油脱水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原油中乳状液的微小水珠无论在交流还是直流电场中,都会因感生而产生诱导偶级子,顺电场方向的两端带上不同电荷,接触电级的还会带上静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微小水珠的运动速度加快,动能增加,在互相碰撞中,其动能和静电引力势能便能服乳化膜的障碍而彼此迅速聚结起来,变成较大水滴,加速沉降和

论原油脱水性研究

论原油脱水性研究 为了确保炼油厂和油田的開发安全正常运行,必须对原油进行脱水处理。目前,原油脱水方法主要包括:重力沉降脱水、旋流分离脱水、热化学脱水、电脱水等。近年来,以生物法和微波辐射法为代表的新型原油脱水方法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并进行国内工程化应用的研究,相信在未来这些技术将会改变以往的原油脱水方式。 标签:原油脱水;破乳法;超声波法脱水 1 原油中水的存在形式及原油含水对生产的影响 水主要以 3 种形式存在于原油中,包括游离水、乳化水和溶解水。目前有的油田的含水率已高达90%以上,原油含水后产生了较大影响,主要是含水后的原油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由于原油在开采时水须连同油一起采出,这样使管道和设备的利用率降低;当形成“油包水”型的乳化液时,原油的粘度较纯油来说明显增加,再加上水的比重较原油大,增加了原油运输时的摩擦阻力;在原油处理过程中,对原油进行加热使其升温时,由于水的比热相对原油更大,这样就使燃料的消耗量增加;由于地层中的水有一定的矿化度,所以其中的碳酸盐会在管道和设备的内壁集聚,造成盐垢,堵塞管道,同时在硫化物较多的情况下,水的存在会使腐蚀不断进行,损坏设备穿孔与金属管道;对于炼厂加工,由于水的存在,会使塔内气流线速度增加,甚至出现冲塔现象,影响所获得蒸馏产品质量等。 2 原油脱水方法 2. 1 沉降分离。 沉降脱水是依靠油水密度差,在密度差作用下产生的下部水层水洗、上部原油水滴的沉降,在这两种方式共同作用下使油水分离。该种方式主要用于脱除油田现场开采出的原油或高含水原油脱水前的处理。这种方式经常需要的设备有沉降罐和游离水脱除器。采用该种方式,进罐油水混合物一般无需加热,节省燃料;罐内无运动部件,操作简单,自控水平要求低;原油体积和密度变化小,轻组分损失少。但是若采用该种方式,则消耗时间较长且效率低,并且不适用于汽油比大、含水率低及油水密度差小的原油脱水。 2. 2 旋流分离。 旋流分离是依靠流体旋转产生离心力的方式进行油水分离,用离心力代替重力沉降。该种方式相对于沉降式脱水,提高了分离速度与效果,降低了分离时间。常用的离心式油水分离设备是水力旋流器及沉降式离心机等类似设备。旋流器由入口段、收缩段、分离段和出口段四个回转体通过顺序连接的方式形成的。对于液-液水力旋流器,混合液体进入旋流器后会对流体产生静应力,在这个力的

原油脱水影响因素分析

原油脱水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介绍了原油中水的存在形式、危害,阐述了原油乳状液的生成、稳定性及其破乳、脱水机理。同时通过分析联合站原油破乳数据,分析了温度、加药浓度、及加药方式对原油破乳的影响。 【关键词】原油低温脱水加药破乳剂 1 乳状液的破乳机理1.1 加热破乳机理 对于原油乳状液,提高温度,一方面可以增加乳化剂的溶解度,从而降低它在界面上的吸附量,削弱了保护膜;另一方面,升温可以降低外相的粘度,增加了分子的热运动,从而有利于液珠的聚结;此外,温度升高,使油水界面的张力降低,水滴受热膨胀,使乳化液膜减弱,有利于破乳和聚结,所以升温有利于破乳。 1.2 破乳剂破乳机理 破乳剂加入后向油水界面扩散,由于破乳剂的界面活性高于原油中成膜物质的界面活性,能在油水界面上吸附或部分置换界面上吸附的天然乳化剂,并且与原油中的成膜物质形成具有比原来界面膜强度更低的混合膜,导致界面膜破坏,将膜内包裹的水释放出来,水滴互相聚结形成大水滴沉降到底部,油水两相发生分离,达到破乳目的。 2 脱水 原油脱水前,应尽可能脱出原油内析出的溶解气,否则气体的析出和在原油内上浮、以及气泡还经常吸附水滴将严重干扰水滴的沉降,降低脱水质量。故此,姬三联合站进油80%来自增压点,增压点内一般设有缓冲罐以及气液分离器设备,达到对油品中融解气分离的作用,如此便有利于联合站内实施更好的破乳以及脱水,所以加强增压点站内缓冲罐应用有利于联合站站内脱水。 原油和水两相的密度差是油水分离的推动力,而分散介质的粘度则是阻力,油和水这两个互不相溶的液体的沉降分离,基本上符合球形粒子在静止液体中自由沉降的斯托克斯定律,即 3 热化学脱水工艺流程 热化学脱水工艺有开式和闭式流程。主要加药方式有一下几种: (1)井口加药、管道破乳、大罐沉降脱水工艺。 井口加药有三大好处。第一,充分发挥药剂破乳效能;第二,起一定程度的

DSP-1油品脱水安全保护系统操作说明

目录 一、前言 (1) 二、系统构成 (3) 三、功能说明 (5) 1、水中含油监测仪 (5) 2、总线控制器 (5) 3、嵌入式脱水监控站 (6) 4、控制阀 (7) 5、嵌入式脱水监控站的特点 (7) 四、控制原理 (9) 五、现场安装 (10) 六、DSP-1油品脱水安全保护系统操作说明 (12) 1、进入系统: (12) 2、显示信息: (12) 3、一般操作: (13) 4.高级操作 (17) 5.系统接线 (18) 联系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前言 人们的需求 很多人许多年来希望油品脱水能摆脱原始的人工方式,真正实现油品贮运生产自动化,这样就能提高油品的质量增加效益;就可以杜绝由于操作人员松懈而造成脱水跑油事故;就可以使操作人员脱离现场恶劣的工作环境,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就可以避免脱水带油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面临的现状 目前绝大部分罐区油品脱水还停留在人工脱水阶段,即使少部分安装各种自动切水器,由于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缺乏本质安全保障,大多无法正常使用,主要问题如下: 机械杠杆式自动切水器:原理简单,机械工作反应不灵敏;要求油水比重差大,对各种油品适应性差;没有任何安全保护;缺少人机界面,现场使用处于失控状态,主要反应可靠性差,不符合安全要求。 脱水罐式自动脱水控制器:工艺过程复杂必需清罐安装回油管;系统需安装脱水罐及相应的工艺管线、阀门,投资费用高;室内控制仪与现场点对点电缆连接单台控制,无法与计算机连网,技术水平低下;主要反应安装困难,故障率高,无故障保护。

原油脱水方法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851355705.html, 原油脱水方法综述 作者:陈思奇张嘉兴李欣洋 来源:《当代化工》2016年第08期 摘要:目前,随着油田不断的深化开采,我国的大部分油田都已经进入了中后期,国内 各油田为了提高采收率,通常采用注水与三次采油的开发方式。注水使采出液含水率不断上升,而高含水原油对生产及运输均有很大的危害。简要介绍了原油含水对生产的影响及原油中水的存在类型,并综述了目前常用的原油脱水方法,分为物理方法,如重力沉降脱水、旋流分离脱水;化学方法,如加入破乳剂;电脱水方式及几种新型脱水方式,如超声波法、微波辐射法、生物法等,提出了国内今后的原油脱水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原油;生物法;脱水;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TE 6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460(2016)08-1860-04 Abstract: Now,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oil field exploitation, most of our oil fields have entered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s. In order to improve oil recovery, water injection methods and tertiary oil recovery are always used in oil fields. Water injection methods enhance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crude oil. High water cut in crude oil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In this article, the impact of water in crude oil on the production was described as well as types of water in crude oil, and current crude oil dehydration common methods were introduced, such as physical methods including gravity settling dewatering, dewatering cyclone separator; chemical methods including adding demulsifier; electric dehydration and several new methods, including electrical pulse dehydration, ultrasonic dehydration, microwave radiation dehydration, biological metho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rude oil dehydration technology was also proposed. Key words: crude oil; biological method; dehydration; high efficiency 1 原油中水的存在形式及原油含水对生产的影响 水主要以3种形式存在于原油中,包括游离水、乳化水和溶解水。(1)游离水,常温下用简单的沉降法短时间内就能从油中分离出来,在油中呈悬浮状态。(2)乳化水,与原油的混合物称为油水乳状液。乳状液是一种或几种液体以液珠形式分散在另一不相溶的溶液之中构成的分散体系[1]。油水乳状液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油分散在水中,简称水包油型乳状 液,用O/W表示;另一类是水分散在油中,简称油包水型乳状液,用W/O表示。油田中的含水原油主要以第二种状态存在,在对脱水方法的研究中,也主要是对该种形式的乳化液破乳问题进行的,这种乳化水须采用特殊的方式才能将其除去。(3)溶解水,水以分子的形态在烃类化合物分子间存在,呈现出均相的状态。

原油脱水技术研究

86 原油与水形成稳定的油包水乳状液。原油含水增加了原油集输成本并且给原油炼制带来一定的影响,造成设备腐蚀、结垢。本文从原油乳状液性质及其影响因素、破乳剂以及原油脱水技术等方面对原油脱水进行了研究。 1?原油乳状液性质 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含原油成分、原油粘度、界面张力、水的矿化度等。胶质、沥青质等作为天然乳化剂,提高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原油粘度越大、乳状液界面张力越低,乳状液的稳定性越好;矿化度越高,增强了对乳化剂的抑制作用,降低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剪切作用、温度以及时间等。随着剪切力的增加,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现象;温度升高增加了分子运动,降低了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乳状液稳定性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1-2]。 2?原油脱水技术2.1?热沉降脱水技术 热沉降脱水技术机理为,通过加热增加乳化剂在原油中的溶解度以及水滴的布朗运动使得水滴聚集沉降;原油与水遇热后,膨胀体积系数不同,原油的膨胀程度远远大于水,产生较大的油水密度差,使得水分在重力作用下加快沉淀;随着温度的升高,原油的粘度降低减少了水滴运动时的摩擦力,加快水滴凝聚沉淀,进而达到脱水的目的。 2.2?热化学脱水技术 热化学脱水技术是将含水原油进行加热,然后在原油中加入破乳剂破坏原油乳状液稳定性,进而达到原油脱水的目的。其原理为,破乳剂分子粘附在乳化液滴上替换胶质、沥青质等天然乳化剂,破坏油水界面,将膜中包含的水释放出来。目前常用的破乳剂类型主要有AR系列破乳剂、AP系列破乳剂、AE系列破乳剂、SP系列破乳剂,均属于非离子型破乳剂。塔河油田原油表现出高含胶质、硫化氢,采用热化学脱水技术再经过沉降脱水,最终原油含水小于0.5%。 2.3?超声波脱水技术 超声波脱水技术是利用超声波在油、水中良好的传导性,其作用在不同性质的流体产生不同的位移效应,当超声波进入原油乳状液后,乳状液中的水滴发生移动不断聚集成大水滴,在重力作用下油水分离。该技术在胜利油田取得了良好的应用。通常该技术与破乳剂协同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原油脱水效果,并减少破乳剂的使用量[3]。 2.4?电脉冲脱水技术 电脉冲脱水技术综合了直流式电脱水技术与交流式电脱水技术的优点,具有电泳脱水与震荡脱水的特性,电脉冲产生瞬时大功率,破坏乳状液的乳化膜使得原油达到脱水的目的。该技术在大庆油田取得了良好的应用。 2.5?微波脱水技术 微波脱水技术是利用微波产生的高频电磁场,破坏油水界面使得原油脱水。该技术具有脱水效率较高,尤其在稠油脱水方面应用效果良好。胡同亮等对含水率为30%的大庆原油和辽河原油采用微波分别处理7min、11min,再静置 30min 后的脱水率均达到了93%以上[4]。 3?结束语 原油含水增加了原油集输成本并且给原油炼制带来一定的影响,造成设备腐蚀、结垢等问题。目前常用的原油脱水技术主要有热沉降脱水技术、热化学脱水技术、超声波脱水技术、电脉冲脱水技术、微波脱水技术等。不同技术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在矿场应用时应加以优选。 参考文献 [1]丁洋,熊祥祖,魏世辕,等.?微波破乳法原油脱水技术研究[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5):15-18. [2]陈通.?稳定原油脱水工艺的措施[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0(2):83-84. [3]刘宏魏,高秀军,郭丽梅,等.?新型原油脱水方法[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7(3):32-33. [4]张红,李少平,韩戎.?微波处理原油脱水试验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0,(1):29-30;1. 原油脱水技术研究 曹鹏1,2 1.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5 2.延长油田丰源实业总公司 陕西 延安 716000 摘要:目前我国大多油田开采已经进入中高含水期,产出的原油伴有大量的产出水。原油含水增加了原油集输成本并且给原油炼制带来一定的影响,造成设备腐蚀、结垢。因此,开展原油脱水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原油脱水?工艺技术?原理?破乳 Study?on?crude?oil?dehydration?technology Cao?Peng?1,2 1. Xi'an Shiyou University ,Xi'an 710065,China Abstract:At?present,most?of?the?oilfields?in?China?have?entered?into?the?middle?and?high?water?cut?stage,and?the?output?crude?oil?is?accompanied?by?a?lot?of?output?water.?Crude?oil?increases?the?cost?of?crude?oil?gathering?and?transportation?and?also?brings?some?impact?on?crude?oil?refining,resulting?in?equipment?corrosion?and?scaling.?Therefore,it?is?particularly?important?to?carry?out?crude?oil?dehydration?technology?research. Keywords:crude?oil?dehydration;process?technology;principle;demulsification

重质原油

(下述石油产地证为阿曼、伊拉克、阿尔及利亚)。 重质原油- 数据 TABLE1: GENERAL DATA SPECIFICATION规格RESULT结果TEST METHOD方法SPECIFIC GRA VITY @15.56/15.56℃ 15.56℃下的相对密度 0.8823 ASTM D-4052 API 28.9 ASTM D-1298 SULPHUR CONTENT(total) 硫分(总量) WT% 2.09 ASTM D-2622 **H2S CONTENT 硫化氢含量 PPM 65 NITROGEN CONTENT(total) 氮含量(总量) WT% 0.20 ASTM D-4629 BASE SEDIMENT & WA TER 油脚和水VOL% TRACE<0.05 微量<0.05 ASTM D-1796 WATER CONTENT 水分VOL% TRACE<0.05 微量<0.05 ASTM D-4006 SALT CONTENT 盐分 P.T.B 13 ASTM D-3230 KINEMATIC VISCOSITY @ 10℃ 10℃下的运动粘度 *mm2/sec 32.99 ASTM D-445 KINEMATIC VISCOSITY @ 20℃ 20℃下的运动粘度 *mm2/sec 21.08 ASTM D-445 KINEMATIC VISCOSITY @ 40℃ 40℃下的运动粘度 *mm2/sec 10.16 ASTM D-445 POUR POINT 倾点 ℃-14 ASTM D-5853 R.V.P. 瑞德蒸汽压 PSI 6.00 ASTM D-323 ASPHALTENES 沥青 WT% 2.62 IP-143 WAX-CONTENT 蜡含量 WT% 5.4 BP-237 DROP MELTING POINT OF WAX 石蜡滴熔点 ℃54 IP-133 CARBON RESIDUE CONRADSON 残炭量(康氏法) WT% 6.26 ASTM D-189 ACIDITY TOTAL 酸值(总量) MgKOH/gr 0.12 UOP-565 NICKEL CONTENT PPM 18.0 UOP-800

常见的油液脱水方法和比较

常见的油液脱水方法和比较 1、液脱水的基本方法 油液脱水的基本方法可以区分为:化学方法、物理化学方法和物理法。 (1)化学脱水法 化学脱水法是利用水与加入试剂之间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这种相互作用所发生的产物易于从油品中分离。 (2)物理化学脱水法 物理化学脱水法的原理主要利用吸附现象。某些物质可以有选择地吸收油中的水分。除了纯粹的吸附现象之外,吸附过程还存在有吸附剂分子和水分子的相互吸引现象,同时会伴随有各种化学相互作用。 (3)物理脱水法 物理脱水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分为这样几组:力场作用脱水,热物理作用脱水,热物理现象和质量交换现象脱水,多孔层脱水。 (I.)力场脱水法 力场(重力、离心力、电力)脱水法的作用原理是利用微小水珠在场力的作用下进行聚集的现象,然后将之清除。重力和离心脱水过程是利用油水的密度不同,电脱水是利用电场内水滴极化的结果。 (II.)热物理现象和质量交换现象脱水法 利用热物理现象和质量交换现象脱水法是利用在这些现象下乳

化水受到的物理变化。将水加热使其蒸发和将水冷却使其结晶的办法都属于这类脱水法。有时为了加强液压油内水的蒸发或迅速减小溶解水的数量,脱水过程经常在真空下进行。 质量交换过程脱水主要是利用脱水剂进行萃取。 (III.)多孔物质脱水法 a.滤层用斥水材料制作,多孔层只能使油液通过,而油液内的乳化水则通不过。 b.多孔层用吸水材料制作。多孔层在液压油通过过程中,强烈地吸水,直到饱和状态。 c.多孔层材料用亲水和疏水纤维配合,利用水珠同纤维的相互作用,水珠凝聚变大,进而从油液内清除掉。 2、脱水方法的比较 (1)化学脱水法 化学脱水法使用的是在烃内不溶解的金属氢化物。比如氢化钙、氢化锂、氢化铝,或是碳化物以及某些金属的氧化物。 虽然化学法除掉水分的效率很高,但在实际使用中有一定的困难。使用需有专用的设备以及复杂的配套设备,并且有效试剂的价格也相当昂贵。 (2)物理化学脱水法 是根据某些用作吸附剂的物质能将水分子截留在自己的活性表面上进行脱水。 这种方法多使用具有大孔隙度的固体材料。经常使用的有天然材

集输原油脱水工艺流程设计与站场实施

集输原油脱水工艺流程设计与站场实施 油田原油脱水工艺技术的实施,是油田生产的必要组成部分,必须将原油中的水分离出去,才能达到外输原油的质量标准。重视原油脱水工艺技术的研究,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生产效率。因此,本文结合油田原油的特点,采取最优化的原油脱水技术措施与站场设计,脱出原油中的水和机械杂质,使处理后的原油达到外输原油的质量标准后,进入到外输系统,完成原油集输处理的任务,提高原油脱水的效率。 标签:原油集输;外输系统;脱水工艺;站场设计;质量标准 哈拉哈塘油田哈 6 区属典型碳酸盐岩油藏,是塔里木油田近几年重点产能建设区块之一,原油生产能力100×104 t/a,其中稀油80×104 t/a,稠油20×104 t/a。为了降低基建投资并节省运行费用,适应碳酸盐岩油藏开发需要,在地面工程设计阶段,开展了原油脱水工艺试验优化设计。通过对哈拉哈塘油田哈 6 区原油脱水工艺优化,每年节约破乳剂约180 t,同时实现了原油脱水流程密闭,减少了由于H2S 挥发造成的安全隐患。 1 优化设计方案的确定 哈拉哈塘油田哈 6 区属典型碳酸盐岩油藏,是塔里木油田近几年重点产能建设区块之一,为了降低基建投资并节省运行费用,适应碳酸盐岩油藏开发需要,在地面工程设计阶段,开展了原油脱水工艺试验优化设计。 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哈 6 区北部油井以稠油为主,南部以稀油为主,稠油井需要掺稀生产,客观上需要将稠油和稀油分开处理,为油田掺稀提供足够的稀油资源。该方案将稠油和稀油完全分开处理,稀油采用二段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借鉴稠油油田处理工艺,稠油采用大罐沉降处理工艺。设计参数为可研阶段采用的设计参数,参考了轮古区块的试验结果:稀油脱水温度60 ℃,稠油脱水温度80 ℃,净化油含水率≤ 1%,污水含油量≤ 1 000 mg/L。该方案的优点是稠油采用大罐沉降工艺,有足够的时间保证稠油的处理效果,缺点是处理工艺采用非密闭工艺,而且原油中含有的硫化氢气体挥发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伤害。 1.2 初步设计阶段 在初步设计阶段稠、稀油分开处理,二段脱水均采用热化学脱水器工艺设计方案。为克服稠油大罐沉降的非密闭性弊端,将稠油二段脱水改为热化学脱水工艺,原油脱水试验的目 的是确定原油脱水工艺和设计参数。试验结果如下:①稠油一段沉降沉降温度35 ℃,加药量300mg/L,沉降时间 3 h,脱后油中含水率小于10%;②稀

原油脱水净化

第五章原油脱水净化 1、原油中含有杂质需要对原油进行净化,简述杂质的危害? 2、.形成稳定乳状液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3、影响原油乳状液粘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形成稳定乳状液必须具备的条件及防止生成地控制方法。 6、油水乳状液的类型可用哪些方法来鉴别? 7、原油乳状液的主要理化性质有哪些? 8、电脱水器有直流和交流两种电场,它们的脱水原理分别是什么? 9、有人说:“电脱水法既适用于油包水型乳状液也适用于水包油型乳状液。”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0、温度升高乳状液稳定性降低,为什么? 11、温度对乳状液有何影响? 12、重力沉降罐存在水洗现象,请解释水洗现象,并简要说明水洗对重力沉降的作用。 13、简述重力沉降罐的工作原理。 14、乳化剂对乳状液所起到的两方面作用是什么? 15、原油脱水有哪些方法?并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 16、举出原油脱水的基本方法,并简单说明各自的特点。 17、简要介绍交流和直流电脱水的原理。 18、何为偶极聚结?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电分散? 19、何为电分散现象,并解释产生电分散的原因。 20、交直流电场皆能促使含水原油脱水,请简单说明两种电场中的聚结方式及各自的优缺点。 21、将原油乳状液置于高压交流电场中,为什么会促进乳状液破乳、油水分离? 22、双电场电脱水器中电场是如何布置的,并解释双电场电脱水的原理? 23、描述溶解气析出对乳状液的破坏过程。 24、含水约为40%~60%的大庆原油脱水应该有几个过程?它们是怎样的顺序?这个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25、掺水输送是稠油输送的一项重要措施,请简述掺水输送原理。 26、下图为掺水集输流程,请参考此图说明掺水的目的和原理,以及掺水的比例如何确定?

船用重质燃料油质量指标及其影响

船用重质燃料油质量指标及其影响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和航运业的激烈竞争,为降低能耗成本,船舶燃油重质化已成为大趋势。原大型低速船用柴油机使用重质燃料油向用高粘度重质油发展,新造船中速柴油机也大多使用重质燃料油。原有的的一些船舶中速柴油机过去燃用柴油或轻质燃料油,现也有些公司通过改造和安装船舶燃油调合系统,使用“中间油",即掺烧重质燃料油。另一方面.各炼油厂为满足市场汽油、柴油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普遍改迸工艺流程,对原油深加工。有些地方炼厂则以进口的直馏渣油作为再加工的原料。再则,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重质燃料油大多是中间商采购轻、重组份油自行调合而成。这样就造成了目前国内市场的重质燃料油质量每况愈下,并且质量很不稳定。因此,迸一步了解重质燃料油的质指标及对船舶的影响,为把住船用重质燃料油入口关具有现实意义。 1 现行船用燃料油标准 1.1 国际ISo船用燃料油标准 1987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国际船用燃料油标准---ISo8217 标准(初版)。后经修订,1996年颁布Iso 8217 -1996 标准(第二版)。 ISO8117----1996 标准对粘度、密度、倾点、残度、灰分、含硫、含钒等多项参数,确立了质量要求。该标准颁布后,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有效地控制了船用燃料油质量的恶化。该标准中将馏分燃料油分为4类,残渣燃料油分为15 类。标准中船用馏分燃料油简称DM,船用残渣燃料油简称RM。市场上所称的重质燃料油就是指残渣型燃料油。国际船用燃料油标准后又经过修订于2005年11月颁布了IS08217 - 2005标准(第三版)。“2005标准”与“1996标准”相比作了以下变化:①残渣性的规格从15种减为10种;②粘度指标的温度由100℃调整到50℃凑③残渣油水分的上限降低至o.5%(v/v):④RMA30、RMB30和RMD80 三个规恪的密度上限略有降低;⑤增加了废润滑油控制指标;⑥最大硫含量规定为4.5%(m/m)等。 此外,在国内还有行业标准,如:SH/T0356---1996 燃料油标准等。尽管标准众多,但在航运界,普遍认同执行的是ISo 8217_1996和IS08217_2005 标准。现在人门所称的180号、380号燃料油就是Iso 8217 -1996标准中的RNE1801和RMG380,对应于GB/T 17411---- 1998 标准中的RME25和RMG35,即是过去常说的1500s(雷氏粘度)和3000s(雷氏粘度)重油。而120号燃料油(过去称1000s)则是运动粘度(50度)不大于1200mm2/g 的残渣型燃料油,目前供需双方一般相约120号燃料油按iso 8217 _2005 或(1996)标准中的RMD80 指标执行(粘度除外) 2 重质燃料油质量指标对柴油机机的影响 2.1 运劫粘度 供货一般以此粘度为规格划分。粘度直接影响输送性能和柴油机的喷油雾化效果。粘度过高,增大泵送船程阻力,影响喷油油束的形状,造成雾化不良,不能与空气均匀混合,以致燃烧不良。粘度过低,油束角度太大,同样不能喷射到设计的位置与空气良好混合,也会造成燃烧不完全,功率下降。船舶上一般根据燃油系统各单元的要求进行加温,使之达到合适的粘度。 2.2密度 密度是计算装载量和进行贸易量交接换算的指标。由于密度大小与燃料油的化学成分和馏分组成有关,一般而言,密度过高的燃料油,其质量热值相对较低。 2.3 闪点 闪点是鉴定油品发生火灾危险性的指标,闪点愈低,火灾危险性愈大。按标准,闪点不低于60℃,否则就不能装船使用。 2.4 倾点

第四章-原油脱水及污水处理.学习资料

1第四章原油脱水及污水处理 油气田地面工程概论 2 原油脱水 ? 原油和水在油藏内运动时,常携带并溶解大量盐类,如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 z 在油田开采初期,原油中含水很少或基本不含水,这些盐类主要以固体结晶形态悬浮于原油中。z 进入中、高含水开采期则主要溶解于水中。 ? 对原油进行脱水、脱盐、脱除泥砂等固体机械杂质,使之成为合格商品原油的 工艺过程称原油处理,国内常称原油脱水。 3 原油中的含水给生产带来的主要问题 原油中含水、含盐、含泥沙等杂质会给原油集输和炼制带来很多麻烦: z 增大了液体量,降低了设备和管路的有效利用率;z 增加了集输过程中的动力和热力消耗; z 引起金属管路和设备的结垢与腐蚀,使其寿命降低;z 破坏炼制工作的正常进行;

z 原油含水使原油密度增大,降低了原油的售价。 4 原油脱水 由于原油中所含的盐类和机械杂质大多数溶解或悬浮于水中,原油脱水过程实际上也是降低原油含盐量和机械杂质的过程。 5 合格原油的含水标准 ? “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规定: z 出矿合格原油的质量含水量不大于1%;z 优质原油含水量不大于0.5%。 ? 较先进的炼厂进装置的原油要求: z 含水不大于0.1%;z 含盐量不大于3~5毫克/升。 6

? 盐含量不达标时的处理方法: 向原油中掺入2%~5%的淡水,对原油进行洗涤,使以固体结晶形态存在的盐类溶解于水中,然后再脱水,使原油含盐量降低至允许的范围内。 7 第四章原油脱水及污水处理 第一节原油中水的存在方式第二节原油乳状液第三节原油脱水的基本方法第四节含油污水处理 8 第一节原油中水的存在方式 ?游离水 z 在常温下用简单的沉降法短时间内就能从油中分离出来 z 大部分游离水在油气水分离时被脱出。 ?乳化水 z 很难用沉降法从油中分离出来z 它与原油的混合物称为油水乳状液。 9原油脱水和原油乳化液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在含水原油中乳状液的性质直接影响着原油脱水的难易。 10

扑救原油与重质油品火灾的对策

扑救原油与重质油品火灾的对策 原油与重质油都属于沸喷性油品,火灾中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发生沸溢或喷溅的现象,如:轻、重原油、重油、渣油、蜡油和焦油等。发生沸溢或喷溅,往往来得比较突然,致使大量燃烧的油品涌出罐(池)外,不仅能造成大面积火灾,而且会直接威胁在场灭火人员和灭火装备的安全,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从此类火灾的实际情况看,它除了具有一般油品火灾的特点和规律外,还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不仅要从理论上认识它,而且还要掌握扑救中的一些战术措施,增强扑救这类火灾的能力。 一、油品发生沸溢和喷溅的条件 沸溢和喷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油品在燃烧过程中由于热波作用,其中的自由水、乳化水汽化沸腾,大量的蒸汽泡在上升过程中被油薄膜包围成油泡,这种油泡群从油罐(池)向外溢流的现象,叫做沸溢。而含水的原油或重质油品,油罐底部有水垫层时,热波头一到达水层,使水汽化沸腾,产生大量蒸汽,聚集在油层和水层之间,形成一定蒸汽压力,当压力超过油层的重量时便发生把油抛向上空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喷溅。这两种现象可单独发生,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先后在同一油罐中发生,因为产生这两种现象的条件不同,发生的时间也不同,其危害性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弄清这两个概念对于预防和扑救这类油品火灾有着实际意义。 1.发生沸溢的条件

(1)贮存液体有较高的沸点和较大的粘度; (2)油品中含有自由水、乳化水,比较均匀地悬浮在油层中。 发生沸溢的过程: 当火焰将热传给液面后,由于热波作用,靠近液面的油层温度上升,油品粘度变小,水滴靠向下沉积的热,同时受到向心运动的热油的作用而蒸发变成蒸气。这样,液面下面像开锅一样沸腾,气泡被油薄膜包围形成大量油泡群,到油罐容纳不下的时候,就会溢出罐外,形成沸溢。 2.发生喷溅的条件 (1)液体燃烧时,液面受热之后以热波形式向下传热,能形成高温层, (2)高温层的热波头温度高于水的沸点; (3)油罐底部有水垫层。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喷溅过程: 油液面接受的热,以热波的形式向下传热,形成高温油层,当高温油层的热波头接触水壁时,水便汽化变成大量蒸汽,蒸汽压力逐渐升高,使蒸汽压力达到足以把其上面的油层抛向上空,形成喷溅。 在现实中,发生沸溢要比喷溅早得多。沸溢和喷溅发生次数相比较,主要还是沸溢较多。沸溢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油含水。造成油含水是多方面的,油品中水的含量对热波速度有很大影响。实践证明,油品中含水越多,则热波速度越快,但含水超过4%,燃烧不稳定;含水量3.8%时,热波速度可达到5.92毫米/分;含水0.1%时,热波速度达3.62毫米/分。所以,在灭火时注意不要把水打到油罐内。

扑救原油与重质油品火灾的对策(最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扑救原油与重质油品火灾的对策 (最新版)

扑救原油与重质油品火灾的对策(最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原油与重质油都属于沸喷性油品,火灾中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发生沸溢或喷溅的现象,如:轻、重原油、重油、渣油、蜡油和焦油等。发生沸溢或喷溅,往往来得比较突然,致使大量燃烧的油品涌出罐(池)外,不仅能造成大面积火灾,而且会直接威胁在场灭火人员和灭火装备的安全,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从此类火灾的实际情况看,它除了具有一般油品火灾的特点和规律外,还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不仅要从理论上认识它,而且还要掌握扑救中的一些战术措施,增强扑救这类火灾的能力。 一、油品发生沸溢和喷溅的条件 沸溢和喷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油品在燃烧过程中由于热波作用,其中的自由水、乳化水汽化沸腾,大量的蒸汽泡在上升过程中被油薄膜包围成油泡,这种油泡群从油罐(池)向外溢流的现象,叫做沸溢。而含水的原油或重质油品,油罐底部有水垫层时,热波头一到达水层,使水汽化沸腾,产生大量蒸汽,聚集在油层和水层之间,形

脱水防锈油说明书

脱水防锈油 本产品由脱水剂,防锈添加剂、中轻质石油分馏配制而成。 能在室温下将工件表面的大量水份脱除,具有脱水、防锈的双重属性能,工序间防锈期七个月以上。 一、应用范围:本品适用于钢铁件的加工、以及金属的电镀、表面处理、化学除锈、水 剂清洗等工序间需脱除水份的防锈。简化防锈工艺,提高防锈质量,同时也适用于各种金属制品,运输防锈及长期储存防锈。特别适用于钢铁常温发黑或磷化后的脱水封闭。 二、质量指标:符合航空工业产部Q/6S90—79标准。 1、外观棕红色透明油状液体目测 2、脱水性45#钢合格 3、湿热试验5天SY2756—76S 45#钢合格 4、腐蚀试验5天SY2752—74S 45#钢合格 5、迭片试验5天SY1576—77S 45#钢合格 6、人汗置换性45#钢SY2754—77S 合格 三、使用方法: 1、金属制品在表面活性剂中清洗干净,经水冲洗,再浸入脱水油中,表面有热处 理盐渍和磨膏时,可在水剂清洗液中洗净,经自来水漂洗,再浸入脱水油中脱 水,浸油时间为一分钟以上,并且要不时振动零件,对于有孔隙、肓孔内腔等 零件更要注意翻动,拌动,以使脱水彻底。 2、油槽底部应设计成锥型,并装有排水阀门,以便定期排除沉积在底部的水和污 染特等,在离油槽底部不低于200mm距离处应设有活动的网状或多孔隔板, 防止工件沉底影响脱水效果。 四、注意事项: 1、在常温下使用,避免明火,防止发生火灾。 2、油槽在不使用时应加盖,以免油品污染和挥发。 3、需脱水的金属件一定清洗干净后再转入此品中。 4、要经常注意排除置换出来的水份,当发现油已经严重乳化或脱水能力明显下降时可 更换新油。 包装贮存:170公斤/铁桶包装,贮存期两年,不能露天存放,防止日晒雨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