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kasrqt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水文地质说明书

kasrqt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水文地质说明书

kasrqt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水文地质说明书
kasrqt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水文地质说明书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一、工作目的及任务

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系北诗镇南村村办煤矿,该矿始建于1991年,1992年正式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为20千吨/年,实际生产能力为60千吨/年,主采3号煤。为进一步查明矿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二OO四年十二月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委托山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一二地质队为其编制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

根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及甲方要求,本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井田内及周边的井、泉等进行详细调查,对煤矿矿坑涌水量进行调查访问,查明井田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最终编制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及其煤矿水文地质图说明书。

二、井田位置及交通

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位于高平市北诗镇南村西南,属高平市北诗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径113°04′26″~113°04′10″;北纬35°48′09″~35°47′24″。据1989年山西省煤炭资源管理委员会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号11—20042,证字【1989】N41178,批准开采3号煤层,井田面积为0.44km2,井田范围由以下来4个拐点坐标连线圈定(6°带):

点号X坐标Y坐标

1 3965400.00 19687500.00

2 3964300.00 19687500.00

3 3964300.00 19687120.00

4 3965400.00 19687120.00

该煤矿主井及风井均为立井,其井口坐标分别为:

X坐标Y坐标

主井3965189.00 19687414.00

风井3965146.20 19687428.00

井田北距沁(水)——辉(县)公路仅4km,西距云泉乡4km,东距礼义镇2km,其间均有乡村公路相连,交通十分方便。

三、工作概况

本次工作自2004年12月11~15日开始进行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随后转入室内资料整理、图件编制及说明书编写,12月17日完成最终成果。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填图比例尺为1:2000,地形图由甲方提供,填图内容包括:地层划分与分布,地表洪水位线、民井、泉水等调查。共划分出Q、P2s和P1x 三个填图单元,完成填图面积0.91Km2,其中井田内填图面积0.519km2;调查生产矿井1个,民井3眼,主要调查其位置、标高、涌(出)水量等。

最终成图工作由山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一二地质队计算机成图中心完成。

四、井田地质

(一)、地形地貌

井田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区,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之势,最大相对高差135m。

(二)、地层及构造

1、地层

井田仅在南部出露有少量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地层,其余均被第四系松散层所覆盖,现结合区域有关资料将该区地层由老至新简述如下:

⑴、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

本组为一套浅海相化学碳酸盐沉积地层,其岩性为灰——深灰中厚层状石灰岩夹泥质灰岩、角砾状泥灰岩组成,为煤系地层之基底,井田内未出露。

⑵、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

主要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的铁铝岩段,岩性为灰色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铝土质泥岩组成,厚约8.10m,具鲕状结构,有滑感,底部常富集成窝子状“山西式铁矿”层,与下伏地层峰峰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井田内未出露。

⑶、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为本区内主要的含煤地层之一,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厚90.2m,主要由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煤层及石灰岩组成。该组发育4~8层石灰岩,以K2、K3、K5、K6较稳定,含煤6~8层,自上而下编号为5~15号,可采煤层为15号,9号为局部可采煤层。

底部以K1砂岩与下伏本溪组呈整合接触。

根据沉积旋回及岩性组合,自下而上可分为三个岩性段:

一段(C3t1):(K1砂岩底——K2灰岩底)。主要由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岩、砂岩及煤组成,厚10.55m,上部15号煤为稳定可采煤层。

二段(C3t2)(K2灰岩底——K4灰岩顶)。主要由砂岩、泥岩、煤层及石灰岩组成,厚32.59m,含不可采煤层11、12号。

三段(C3t3)(K4灰岩顶——K7砂岩底)。主要由砂岩、粉砂岩、泥岩、煤层和石灰岩组成,厚47.06m,煤层有5、8、9号,其中9号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其余均不可采。

本组地层井田内未出露。

⑷、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

是矿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主要由黄色砂岩、黄灰色砂质泥岩、灰色泥岩及煤层组成,上部为灰色、灰黄色砂质泥岩及砂岩互层,局部夹有二层不可采煤层,中部为黄灰色砂岩,砂质泥岩及3号可采煤层,下部为灰色砂质泥岩,有时变为黄灰色细砂岩夹黄铁矿层及灰黑色泥岩。本组厚度44.49m,底界以K7砂岩及下伏太原组呈整合接触。井田内未出露。

⑸、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岩性主要为砂岩、泥岩、砂质页岩组成,底部为浅灰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分选差,泥质胶结,中部以灰绿色,黄绿色砂岩为主,间夹砂质泥岩,顶部为灰色、灰紫色及杂色铝土质泥岩,具铁锰质鲕新诗结构,即“桃花泥岩”,层位稳定,特征明显,为一良好标志层。本组平均厚度53.65m左右,底界以K8砂岩与下伏山西组呈整合接触。在井田南部少量出露。

⑹、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主要岩性为杏黄色、黄绿色砂质泥岩及黄色泥岩互层,其中夹不稳定的黄绿色砂岩,页理发育。底界以K9砂岩与下伏下石盒子组呈整合接触,本组地层在井田南部少量出露,其残留厚度约20m,

⑺、第四系(Q)

为松散覆盖层,不整合于基岩之上,厚0~25.0m,主要为马兰组灰黄色亚砂土、离石组浅红色粘土、汾河组砂砾石组成。

2、构造

井田位于太行山块隆西缘,晋获褶断带东侧,区域地层总体走向北北东向。井田内总体格架构造为一北东的向斜,两翼地层基本对称,北西翼地层倾向北西,倾角5~8°,南东翼地层倾向南东向倾角3~5°,在南部地层走向渐转为近东西向,井田内断裂构造不发育,总体而言,井田内构造不复杂,开采时不受影响。

五、水文地质条件

(一)、水文地质概况

本区属黄河流域丹河水系,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区,地势呈西高东低之势,最大相对高差135m,沟谷较为发育,沟谷及低洼平缓地带均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这有利于地表水在沟谷中自然排泄。井田内分布一常年性小河流,小河流自西北向东南向从井田东北角通过,水面宽度1.0~1.5m,水深0.1m(暴雨季节水深可达0.6m),据调查小河流断面流量为16.7L/s。井田内地下水的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受季节性影响较大。

本次调查河流断面和S01、S02民井主要分布于第四系地层中,含水层为砂砾石及亚砂土孔隙含水层,S03民井含水层为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砂岩。

(二)、井田内主要的含水层

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

含水层岩性主要为马兰组灰黄色亚砂土及汾河组砂砾石,在山坡地带大部分为透水不含水层,在沟谷及季节性河流一级阶地附近富水性较好。本次调查民井中S01、S02沿井田内常年性小河流一级阶地分布,井深为3.8~4.2m,水位埋深为0.6~1.5m,含水层时代为Q,为当地村民生活和灌溉用水的主要水源。本含水岩组水位埋深浅,大气降水及小河流侧向补给为其主要的补给来源。

2、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及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岩组。

主要含水层为基岩风化带裂隙含水层,风化带厚度受地形起伏及岩性的影响变化较大。基岩仅在矿区东部沿山梁出露,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和含水层之间的垂向渗透补给以及同一含水层沿地层倾向的横向补给。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在长期开采3号煤疏排矿坑水的影响下,主要以潜水形式赋存,地下水动态随季节变化较大,其富水性主要决定于风化裂隙的发育程度。据本次调查资料,民井S03井深30m,水位埋深为8.5m,含水层时代为P1x,涌水量为 1.4L/s,为当地村民生活和灌溉用水的主要水源。本含水岩组富水性差异性较大,大气降水为其主要的补给来源。据调查生产矿井资料,风化带涌水量为10m3/d,矿坑涌水量为45m3/d,季节性变化明显,主要水源为侧向补给,煤层水流方向由西北向东南。

3、石炭系太原组砂岩及灰岩裂隙水含水岩组

该含水岩组埋藏较浅,含水层以K2、K3、K4、K5等几层灰岩为主,呈层分布且被泥岩隔水层分隔,相互之间水力联系较弱,各含水岩组富水性受岩石完整程度、岩溶裂隙发育程度及其补给条件等因素影响较大,故不同地层

富水性相差较大。含水层一般接受上部含水层及3号煤矿坑水的越流渗透补给。

4、中奥陶统灰岩岩溶含水岩组。

该含水层埋藏深度较大,主要含水岩性为厚层灰岩和泥灰岩,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较强。据邻近地区资料,本区岩溶地下水位标高599.5~642m低于3号煤层底板标高(底板标高为930~950m),岩溶地下水尚不具备向3号煤层底板充水的可能性。

(三)、井田内主要隔水层

1、本溪组及太原组底部泥岩、铝土质泥岩隔水层

位于3号煤层之下,平均厚度约8.1m ,在正常情况下阻隔或减弱了3号煤奥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2、石炭系、二叠系泥岩、砂质泥岩隔水层

该隔水层分布于各灰岩、砂岩含水层之间,其单层厚度差别较大,埋藏较深时在含水层之间起到较好的隔水作用,但在煤层开采后形成的导水裂隙带内的泥岩减弱或失去隔水性能。

(四)、井田水文地质类型

井田内主采煤层为3号煤层,一般是以顶板砂岩为直接充水含水层的裂隙充水矿体,其含水层富水性弱。据本次调查资料:主井巷道60m处有风华带砂岩裂隙水渗出,排水量为2.5m3/d,自60m处往下干燥没有渗水;风井巷道干燥;采掘工作面顶板一般没有水渗出,但井壁潮湿,底板有少量渗水。据本次调查资料:矿坑涌水量为5~20m3/d。据邻近地区资料,本区岩溶地下水位标高在599.5~642m之间,远远低于3号煤层底板标高(底板标高为930~950m),在没有其它导水构造沟通的情况下,岩溶地下水不具备向3号煤层底板充水的条件。但随着采空区的增大,采空区范围将逐渐增大,采空区积水将成为矿井生产的隐患,故应注意对采空区积水的探明及疏通,避免突水事故的发生,总的来说,3号煤层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五)、矿坑充水因素分析

南村煤矿的主采煤层3号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其顶板砂岩,富水性弱,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据本次调查资料:主井、风井井筒为潮湿或渗水,

而采掘工作面顶底板一般干燥,没有水渗出,总体上其涌水量都不大,对3

号煤层充水是微不足道的。但在煤层开采后,由于采空区周围的岩石应力集中、释放而产生的导水裂隙有可能沟通上部几层砂岩,并导致3号煤层顶板以上地层中形成冒落裂隙带,其冒落裂隙带高度按《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中提供的“冒落带、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经验公式”进行估算:3号煤层埋深57.3~58.5m,平均厚度为4.1m,经计算采空冒落裂隙带最大高度为62.85m。因此采空区冒落裂隙带将导通3号煤层以上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采空区积水、风化带裂隙水、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均有可能被沟通并与3号煤层采掘巷道发生水力联系,对3号煤的安全开采产生不利影响。因此3号煤层矿坑充水主要来源为局部采空区地段及古采空区地段的3号煤层以上各含水层,同时在该两个地段雨季大气降水也是3号煤层矿坑充水主要来源之一。另外奥灰水水位标高远低于3号煤层底板标高,不具备向3号煤

层充水的条件。综合起来,对矿坑充水的因素有以下5点:

1、大气降水对矿坑充水的影响

大气降水通过不同成因的基岩裂隙及松散沉积物孔隙在裂隙沟通的情况下进入矿坑,成为矿坑充水的间接但重要的补给来源。矿坑涌水量受降水的季节变化影响,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特征。

2、老窑采空区积水对矿坑充水的影响

随着井田范围内采空区面积加大,采空区如同“水仓”一样存蓄地下水,在由于种种原因煤层采掘巷道和老窑采空区积水沟通而产生水力联系,老窑采空区积水就会对采掘巷道构成威胁。

3、井筒水对矿坑充水的影响

井壁局部段有渗水现象,但渗水量不大,井筒充水对矿坑充水影响不大。

4、矿坑充水通道

据井田水文地质条件来看,3号煤层矿坑的充水通道主要为矿坑顶板之上的岩石裂隙、冒落导水裂隙带、井筒及开采扰动后的底板岩石裂隙,采掘工作面及巷道顶底板均没有渗水现象,但主井往运输大巷400m范围内底板渗水,顶板滴水。

5、奥灰水对矿坑充水的影响

本区岩溶地下水位标高599.5~642m低于3号煤层底板标高(底板标高为930~950m),3号煤底板标高远高于奥灰水位,在没有其它导水构造沟通的情况下,不存在底板突水问题。

(六)、矿坑涌水量

由调查资料显示,现开采3号煤生产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坑充水主要为顶板砂岩裂隙水、老窑采空区积水沿煤层巷道横向补给的地下水,矿坑涌水量45m3/d,受季节变化影响,雨季大、旱季小。

六、结论

综上所述,井田地质构造比较简单,3号煤层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坑涌水量45m3/d,受季节变化影响,雨季大、旱季小。主要充水因素为大气降水,但由于各种涌水通道的存在,在雨季应该做好地表水的排放工作,巷道通过构造破坏区及老窑区时应做好前期调查、抽放工作,严防不良事故的发生。另外,在生产时应该注意煤层顶板的支护与管理工作,谨防由于3号煤层开采形成冒落裂隙带导致上伏各含水岩层发生水力联系,对巷道系统产生涌水。

七、主要成果

1、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1∶2000

2、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水文地质图说明书

济南泉域水文地质图

《济南泉域水文地质图》说明书

编制说明 全市地表水、地下水水位统一观测活动,由济南市水利局、山东省地质局第一水文地质队(801地质队)、济南市农业区划办公室联合发起,于1982年3月1日上午举行。 此前,济南市水利局邓珉副局长专门召开各区县水利局负责人会议,就各项工作做了具体部署,省801地质队有关同志参加。市水利局、区划办技术组拟定“济南市统测水位技术要求和有关规定”,经省801地质队总工陈振鹏等同志审查修改后,提交各参加单位执行。(附后) 按照分工,市区及东西郊水源地,东郊工业区,由省801地质队负责组织观测。外围农业区,由各区县水利局负责组织观测。各区县所属公社水利站、打井队、各水库管理处、排灌站、河道工程管理单位承担具体观测任务。 这次水位统测活动,包括准备工作,先后参加1000多人,投入工日5000多个,共计完成观测点548处。其中基岩深井261眼,第四系浅井246眼,水库、河道41处。 统测资料由各参加单位技术组负责整理、标图、校核、复查。市水利局、区划办技术组负责全面审查。对某些观测异常数据,根据水文地质单元、井孔岩性、附近地质构造、深浅层水位混合、河道排污渗透影响、水厂及矿坑排水漏斗区等,一一作了分析解释。在勾绘地下水等水位线图时,分别予以处理。 完成“济南泉域水文地质图”。参加人员有市水利局农业区划技术组赵延铸、闫昭秀、茅达海;省801地质队许庆山、贾久明、孙冠群;各区县水利局张文江、叶兴文、谷贺、宋光山等。 完成“济南市水资源初步评价”报告,由赵延铸撰稿,市区划办组织专家评审。报告及评审审结论附后。

济南市水利局农业区划技术组 一九八四年四月 济南市统测水位技术要求和有关规定 为了解济南地区地下水的水面形态和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在区内选择部分机井或民用井,进行地下水位的统一观测工作。为使这项工作顺利进行,取得准确的第一手资料,特作如下规定,希尊照执行。 1、观测点的确定: 市区统测井点,由省水文地质一队拟定,外围三县一区统测点,由省水文地质一队协助水利部门拟定。承包统测任务的各区县水利局及公社水利站,应尽快组织人员,到各拟定井点逐井落实。凡拟定在村庄某一方位或断层两侧的井点,务必按要求选点。 选点应首先选用可以测量水位而未按泵的井点,包括水源不足没使用的井孔。其次选用水泵待修而未提泵的井点。如二种情况均不存在,可选用按泵井点,将泵提出,然后测水。 2、提泵注意事项:凡按离心泵的浅井和按潜水泵的深井,因水位可测,勿须提泵。 凡必须提泵的井点,勿必在2月25日前将泵提出。提泵时,大队管委指定专人负责,注意安全,杜绝事故,并在“测井任务承包单”上签字,以示负责。

煤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

XXX县XXX煤矿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编制人:XXX 审核:XXX 时间:2012年3月26日 威信县XXX煤矿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一、矿井的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交通及矿权的设置 1、地理位置、交通 矿区位于XXX城北东20°方向,直线距离XXX城7km。行政区划属威信县XXX管辖。矿区呈东西向不规则斜长体,矿区东西长约2100m,南北平均宽250m,矿区面积为0.4906km2。开采标高为+980~1140m,地理坐标(极值): 东经:105°4′50″~105°6′25″ 北纬:27°50′33″~27°50′40″ 矿区围拐点坐标见下表(表1-2-1、2)。 威信县花家坝煤矿矿区围坐标表表1-2-1

矿井之间无矿界重叠现象 2、XX~省市主干公路从矿区东部边缘经过。矿区距XX县城7 km,县城扎西镇距市323公里,距720公里。该矿区向北到省珙县火车站约100km,向西到省盐津县火车站约260Km,向南到省威宁县火车站亦约260 km,;向北达省市约250 km,沿长江向东可达、、、等地;公路由矿区向北可达省省会,向东可达西南重镇,向南可达、、省省会,向西可达省市,交通较为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1-1)。

图1-1 交通位置示意图 3、矿权设立情况 花家坝煤矿东北部有南风煤矿,其矿界拐点坐标见表1-1-2;东南部有大湾煤矿,其矿界拐点坐标见表1-1-3;西部有柳尾坝煤矿,其矿界拐点坐标见表1-1-4。花家坝煤矿矿区围无其他矿业权设置,矿界清晰,无矿权重叠。 花家坝煤矿区与相邻煤矿区位置关系见图1-2。 表1-1-2 威信县南风煤矿矿区围拐点坐标 拐点X坐标(54Y坐标(54坐拐点X坐标(54Y坐标(54 1 3089160.35508973. 5 3088510.3550717 2 3088783.35509297. 6 3088925.3550787

地质说明书管理规定

地质说明书管理规定 (暂行) 地质说明书是矿井生产重要的技术基础资料,它直接关系到采掘工程的合理布局,日常生产的合理安排,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和矿井的安全生产。为了使之更好的配合和服务于生产,特制定本办法: 一、一般要求: (一)各矿地测部门所提供的地质说明书的编制格式要符合集团公司下发的统一标准,正式打印。并依据技术程序,有相关人员签字。说明书打印装订整齐美观,无错漏字,文字通顺,表达准确文图一致,附图内容齐全,平剖面图一致,图纸色泽均匀,注字盖印或微机制图。 (二)技术部门所需的采区地质说明书、工作面回采和掘进地质说明书及各类巷道的掘进地质说明书,应根据矿井生产接续安排,提前下达由总工程师签字的编制委托书,其委托编制时间应符合以下要求: 1、采区设计所需地质说明书至少应在设计前二年通知,在正式设计前三个月提交。 2、回采工作面所需地质说明书,应在采面掘出后五天内提交。 3、掘进各类巷道所需的地质说明书应提前一上月通知,在设计前十五天交付。 地测科必须按委托书要求的时间及时提供。 (三)地质说明书编写时,除将根据技术部门设计要求所需的巷道、峒室绘制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外,还应将工作面四邻100m范围内查明的因工作面掘进或回采而影响的地面建筑物、井下巷道、采空区以及各类保护煤柱等绘制在图上,并在说明书文字中予以说明,需采取措施的应叙述清楚。

二、地质说明编制前,地测科应组织地质、水文、测量、通风各专业进行会审,重点查明以下情况: 1、区域内地面建筑物、铁路、公路、河流、水库、大坝及积水坑;对新生产的建筑物和积水塌陷坑应及时测绘,并填到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对需留设的建筑物、巷道和边界保护煤柱进行检查、校核。 2、区域内四周和上覆煤层的采掘状况,揭露的地质构造、煤层及顶底板、陷落柱及岩浆侵入体情况。 3、分析区域内及附近对采、掘有水害威胁的巷道及采空区,重点是掘进工作面上方20m内,回采工作面上方40m内或采掘工作面四周20m以 内有积水(黄泥浆)的巷道和采空区。 4、排查区域内已有的地面钻孔情况,分析对采掘可能造成的影响。 5、区域内岩浆岩侵入、瓦斯、煤尘及自燃发火情况。 三、地质说明书的内容要求 (一)、采区地质说明书 文字部分: 1、简述采区位置、范围、四邻关系,上下限标高及埋深,井上下对照关系、地面高程。 2、简述采区范围内已有的勘探钻孔孔号,见煤及构造情况,水文情况,终孔层位及深度,封孔结论,以及对采掘可能造成的影响。 3、概述相邻采区实见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4、详细叙述采区内煤岩层产状及变化情况,断层及褶皱的产状,分布范围及控制程度,对开采可能造成的影响。 5、详述区内可采煤层的赋存情况,煤层厚度、结构及变化情况,可采范围和可采性预测,评价煤层的稳定性。煤层物理特征及工业指标情况。

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类规范

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类规范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煤矿,亦可在拟建、在建煤矿时参考使用,是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类的依据。 2基本要求根据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的某一特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类,不同类型应具有显著的特点。 应具有普遍性和广泛的实用性。 本规范采用单一分类原则,其概念明确,能确定一个煤矿的水文地质和开采条件。3地质条件分类 具体分类方法是: ①据开采煤层及与其相关的含水层的埋藏深度进行分类; ②根据煤层开采期间的主要充水水源进行分型; ③根据煤矿的富水系数(即矿井总涌水量同产煤量之比)的大小划分其亚型; ④根据潜在的水害因素作出辅助类型的划分。 按埋藏深度分类 裸露类(I类) 煤矿的开采煤层全部处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充水含水层中的水包括:上层滞水、潜水、无压或有压的层间水。矿井清水可依靠排水沟自流排放,一般对矿井不构成威胁。矿井涌水量主要受大气降水控制。 半裸露类(U类) 煤矿开采煤层的上部处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而下部则处在该面以下,与煤层 开采有关的充水含水层中的水包括:上层滞水、潜水、无压或有压的层间水。侵蚀基准面以上含水层中的水基本无压,而基准面以下含水层中的水,具一定压力。矿井涌水对煤层的开采,一般均有影响,如为岩溶水涌出,则有严重影响。采用自流和机械两种排水方式。矿井涌水量受降水季节影响显著。 浅埋类(川类) 煤矿的开采煤层,全部处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且埋深小于500m。煤系地层 的上部,一般均有第四系松散层覆盖,个别地区还有局部的第三系伏于第四系之 下。对采煤工作面而言,含水层中的水都具有一定的水头压力。矿井涌水量的大小,涌水方式,对煤层的开采皆有直接影响。矿井涌水量受降水季节的影响比较明显。 深埋类(W类) 煤矿的开采煤层,全部埋藏在当地侵蚀基准面500m以下。一般在煤系地层以上覆盖着巨厚的松散地层或岩层。煤矿的主要充水含水层是承压的砂岩裂隙水、薄层灰岩岩溶裂隙水,或古岩溶系统构成的厚层灰岩裂隙岩溶水。通常没有现代岩溶发育。煤层开采工作面的顶底板一般均承受较高的水压,未遇导水构造时,矿井涌水量可能不大,且水量稳定,基本不受降水季节的影响。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煤矿,亦可在拟建、在建煤矿时参考使用,是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类的依据。 2基本要求根据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的某一特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类,不同类型应具有显著的特点。

采区地质说明书范本

2、采区地质说明书 2.1文字说明部分 2.1.1采区位置、范围、四邻关系、井上下对照关系及已有勘探钻及地震物探情况。 2.1.2相邻采区实见地质、水文地质情况概述。 2.1.3地质构造区的煤岩产状变化,构造特征,分布范围和对照它们的现有控制程度及它们对开拓开采带来的影响。 2.1.4煤层及顶底板:区内各可采煤层的厚度、结构及其可采范围,分煤层的厚度、结构及其可采范围,分煤层叙述煤层顶底板岩性、厚度、含水性及有关物理力学性质。 2.1.5水文地质:阐明本采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有无突水危险性,对防水煤柱和探放水的要求,并预测采区的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2.1.6储量。 2.1.7针对存在的地质问题,提出注意事项和建议。 2.2附图 2.2.1采区煤层底板等高线预测图,比例尺为1:2000。 2.2.2采区地质剖面图,比例尺为1:2000。 3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3.1文字说明部分

3.1.1工作面位置、范围、面积以及四邻和地表的关系。 3.1.2本工作面各实见点的地质构造,煤层厚度、结构、煤层顶板的岩性及节理、裂隙发育情况。 3.1.3无线电坑的预测报告。 3.1.4储量。 3.1.5对工作面最大涌水量的预计。 3.1.6工作面尚存在的地质、水文地质问题和对今后地质问题的有关建议。 3.2附图 3.2.1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实测图,根据需要填绘探煤厚的等什线图,比例尺为1:2000。 3.2.2与工作面有关的主要地质剖面图,比例尺为1:1000。 3.2.3包括煤层老顶在内的煤层顶底板综合柱状图,比例尺为1:200。4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4.1文字说明部分 4.1.1工作面的范围与邻区及地面的关系。 4.1.2区内煤(岩)层产状和地质构造的主要特征及其对工作面的影响,并预测断层落差。 4.1.3煤层顶底板的岩性、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变化情况。

中国水文地质图说明书

中国水文地质图说明书 前言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展布。地貌形态多变,地质构造、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样。 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在我国具有比较悠久的历史,但对其大规模的开采,还是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在全国范围开展了水文地质普查与勘探工作,对地下水的分布规律、赋存条件开始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各种不同比例尺水文地质图件的编制。在50年代后期,地质部水文地持工程地质局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完成了1 :300万比例尺《中国水文地质分区图》的编制;60年代进行了华北平原、松辽平原等较大的水文地质单元的编图及全国性1:1000万比例尺图件的编制;70年代末,地质部系统各省(区)水文地质队完成了全国大部分地区(除个别边远及高山地区外)1:20万比例尺的水文地质普查任务;1979年在全国地质系统的水文地质工作者及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编制和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此后,各省范围的综合性水文地质图幅和个别省、市的水文地质图集,也相继编制完成。 这次1:400万比例尺《中国水文地质图》的编制,是在上述工作的基础进行的。该图是全国1:400万比例尺水文地质图系的基础图幅。其编制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总结、系统分析我国区域水文地质特征,研究我国全疆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分布规律,为深入探索地下水形成、分布变化规律提供基础资料;对全国各不同区域地下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为国家经济展规划、基本建设部署提供区域性水文地质资料;并供有关院校教学参考及专业间学术交流。 关于编图资料:水文地质方面,主要是依据各省、区、市区域性水文地质资料、水文地质普查成果和中、小比例尺水文地质图件等实际资料;地质资料主要参照了1:400万比例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并应用1:150万比例尺《青藏高原地质图》对青藏高原地区进行了补充;基础底图资料源自中国地图出版社第9版1:400万比例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另外,参考补充了全国性沙漠分布图和冰川冻土图中的有关资料。 图件的编制是在张宗祜所长的指导下,由焦淑琴、戴喜生两同志负责完成编稿,中国地图出版社李兆星同志负责地图编辑。图幅说明书曾由阎锡屿高级工程师审阅。在图件编制过程中秦毅苏主任参加过编制方案的讨论,董凤岐副所长参加了编制方案的拟定和编稿图件的审查。地矿部顾问委员会陈梦熊高级工程师和贾福海高级工程师、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司辛奎德总工程师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任福弘副所长等给予了各方面的指导。另外,在编稿后期,贾建芳同志协助过编稿底图修改稿的清绘,董华同志协助统计资料、制作总色样和校对工作。

矿井水文地质主要图件内容及要求内容

附录一矿井水文地质主要图件容及要求 一、矿井充水性图 矿井充水性图是综合记录井下实测水文地质资料的图纸,是分析矿井充水规律、开展水害预测及制定防治水措施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矿井水害防治的必备图纸。一般采用采掘工程平面图作底图进行编制,比例尺为1/2000-1/5000,主要容有: 1.各种类型的出(突)水点应当统一编号,并注明出水日期、涌水量、水位(水压)、水温及涌水特征。 2.古井、废弃井巷、采空区、老硐等的积水围和积水量。 3.井下防水闸门、水闸墙、放水孔、防隔水煤(岩)柱、泵房、水仓、水泵台数及能力。 4.井下输水路线。 5.井下涌水量观测站(点)的位置。 6.其他。 矿井充水性图应当随采掘工程的进展定期补充填绘。 二、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 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是综合反映矿井充水变化规律,预测矿井涌水趋势的图件。各矿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相关因素绘制下列几种关系曲线图: 1.矿井涌水量与降水量、地下水位关系曲线图。 2.矿井涌水量与单位走向开拓长度、单位采空面积关系曲线图。

3.矿井涌水量与地表水补给量或水位关系曲线图。 4.矿井涌水量随开采深度变化曲线图。 三、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 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是反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图纸之一,也是进行矿井防治水工作的主要参考依据。综合水文地质图一般在井田地形地质图的基础上编制,比例尺为1/2000-1/10000。主要容有: 1.基岩含水层露头(包括岩溶)及冲积层底部含水层(流砂、砂砾、砂礓层等)的平面分布状况。 2.地表水体,水文观测站,井、泉分布位置及陷落柱围。 3.水文地质钻孔及其抽水试验成果。 4.基岩等高线(适用于隐伏煤田)。 5.已开采井田井下主干巷道、矿井回采围及井下突水点资料。 6.主要含水层等水位(压)线。 7.老窑、小煤矿位置及开采围和涌水情况。 8.有条件时,划分水文地质单元,进行水文地质分区。 四、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是反映含水层、隔水层及煤层之间的组合关系和含水层层数、厚度及富水性的图纸。一般采用相应比例尺随同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一道编制。主要容有: 1.含水层年代地层名称、厚度、岩性、岩溶发育情况。 2.各含水层水文地质试验参数。

地质说明书专业资料模板

威远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东风煤矿) 地 质 说 明 书 第一章概况井田 一、交通位置

本井田位于四川省东部威远县城北西305度方向直线距离32公里的威远县两河镇相河村一社境内。新主井口坐标: X=3288251.77, Y=35445558.75, H=641.43m; 回风斜井井口坐标: X=3288314.860, Y=.4, H=639.139M。工业广场至威远县越溪镇公路里程12公里, 至仁寿县汪洋镇公路里程34公里, 至威远县城公路里程59公里。交通较为方便。 二、井田范围 该矿开采的大白炭煤层, 矿区范围由1~8号拐点圈定, 南北倾斜宽约900m, 东西走向长约2500m左右, 开采标高为+480m~535m, 井田范围拐点坐标表 由于本矿为现有生产矿井, 且井田西部已经大面积开采.矿井翼+480m~535m之间的大白炭煤层为本次改建工程开拓范围. 三、地形地貌及水系 区内地形地貌可划分为两部分, 即低山与丘陵各占一半。北半

部为荣( 县) 威( 远) 穹隆低山, 海拔+500~+800M, 相对高差150~300米, 山形成圆弧状, 起伏不大, 但沟谷切割较深。南半部为丘陵, 海拔+300~+400M。区内地貌类型属剥蚀 缓丘谷地貌, 地貌区划属盆中构造剥蚀山丘陵区 矿区位于荣( 县) 威( 远) 穹隆低山区, 地形起伏不大, 山形多呈圆弧状。东部多属方山台地。总体南东高北西低, 矿区范围内最高点海拔+774.8M( 柜子岩) , 最低点海拔+520M( 原井口附近) , 相对高差达250M, 沟谷多呈”V”型谷, 矿区范围内既有悬崖陡壁, 又有宽缓沟谷平台。 矿区内除一条常年性小溪沟外, 矿区地表常年水体主要是位于矿区东侧兰家湾的一个农用堰塘, 无其它大的地表水体。 四、水源 矿井生活用水主要利用地下水和少量泉水, 生产用水水源取自流经矿区的小溪流, 其水量能满足矿井生产所需用水, 是理想的供水水源。 五、矿区内小煤窑 由于本井田煤层埋藏较浅, 开采比较方便, 在本井田内开采的小煤窑较为普遍, 这些小煤窑一般为斜井开拓, 开采深度不大.由于本地区勘探程度较低, 一些小煤窑无正规设计和详细的现场实测资料.因此, 矿井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相邻矿井采空区积水对矿井安全生产构成威胁, 在开采过程中一旦与其沟通, 将造成突水、停产等事故。

读水文地质图样本

1.2.2气象与水文 矿区属温湿多雨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降雨量充沛,是本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每年3-8月为雨季,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5%左右,其中3-5月份多为梅雨季节,阴雨连绵;夏秋之交为台风季节,受台风影响,常会出现连续降雨或暴雨。11月至翌年1月份为旱季,雨量较少。根据气象站多年统计的资料,矿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681.9mm,最大降雨量2495.5mm(1975年),最小降雨量1188.9mm(1958年)。日最大降雨量强度322mm(1965年7月28日),连续累计最大降雨量871mm,多年平均蒸发量1672.2mm。 区水文网发育,主要溪流均向北西汇集注入盆地。较大的溪流有流经矿区西侧的溪马河和北部的中甲河。两条溪流汇合于矿区西北市东山村流入龙津河中,最终汇入九龙江,排向东海。 溪马河发源于本区东南及南部山区。由两条主要支流于合溪村汇合而成。横切矿区南部,经矿区西缘,由南往北蜿蜒流入盆地,区观测站测得平均流量5.258m3/s。马坑矿区就位于溪马河流域围。 矿区除溪马河以外尚发育有三条溪沟。即: I号沟:发源于矿区东南部花岗岩区,汇水面积4.44 km2。从80线东南端流入矿区。从东往西横贯矿区于65线北段流入溪马河。丰水期流量为126 l/s,枯水期流量10.66 l/s,雨后最大流量达3.98m3/s。 Ⅱ号沟:发源于矿区东南部花岗岩区。71线东南端流入矿区,汇水面积为0.21km2。流量为9.23 l/s。于72线附近汇入I号沟。 Ⅲ号沟:由矿段泉水汇集而成。汇水面积0.71km2。源头在67线南东地带,雨季源头高,旱季低。由东往西横贯西矿段于55线北西端汇入溪马河,流程达1200余米。流量一般为5-20 l/s。洪峰流量达809.20 l/s。除上述之外,

矿井水文地质主要图件内容及要求[1]

附录一矿井水文地质主要图件内容及要求 一、矿井充水性图 矿井充水性图是综合记录井下实测水文地质资料的图纸,是分析矿井充水规律、开展水害预测及制定防治水措施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矿井水害防治的必备图纸。一般采用采掘工程平面图作底图进行编制,比例尺为1/2000-1/5000,主要内容有: 1.各种类型的出(突)水点应当统一编号,并注明出水日期、涌水量、水位(水压)、水温及涌水特征。 2.古井、废弃井巷、采空区、老硐等的积水范围和积水量。 3.井下防水闸门、水闸墙、放水孔、防隔水煤(岩)柱、泵房、水仓、水泵台数及能力。 4.井下输水路线。 5.井下涌水量观测站(点)的位置。 6.其他。 矿井充水性图应当随采掘工程的进展定期补充填绘。 二、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 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是综合反映矿井充水变化规律,预测矿井涌水趋势的图件。各矿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相关因素绘制下列几种关系曲线图: 1.矿井涌水量与降水量、地下水位关系曲线图。 2.矿井涌水量与单位走向开拓长度、单位采空面积关系

曲线图。 3.矿井涌水量与地表水补给量或水位关系曲线图。 4.矿井涌水量随开采深度变化曲线图。 三、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 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是反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图纸之一,也是进行矿井防治水工作的主要参考依据。综合水文地质图一般在井田地形地质图的基础上编制,比例尺为1/2000-1/10000。主要内容有: 1.基岩含水层露头(包括岩溶)及冲积层底部含水层(流砂、砂砾、砂礓层等)的平面分布状况。 2.地表水体,水文观测站,井、泉分布位置及陷落柱范围。 3.水文地质钻孔及其抽水试验成果。 4.基岩等高线(适用于隐伏煤田)。 5.已开采井田井下主干巷道、矿井回采范围及井下突水点资料。 6.主要含水层等水位(压)线。 7.老窑、小煤矿位置及开采范围和涌水情况。 8.有条件时,划分水文地质单元,进行水文地质分区。 四、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是反映含水层、隔水层及煤层之间的组合关系和含水层层数、厚度及富水性的图纸。一般采用相应比例尺随同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一道编制。主要内容有:

邱集煤矿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8f2560061.html, 邱集煤矿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作者:张良义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2期 摘要:研究了邱集煤矿勘探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各含水层覆隔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证,通过施工钻孔水文水质情况,查明了勘察区边界的隔水、导水情况。 关键词:水文地质条件;邱集煤矿 中图分类号: [P3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研究区地理及地质概况 邱集煤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其东部及中部属德州地区齐河县,西部属聊城地区东阿县,为全隐蔽的华北型石炭系、二叠系煤田。煤系以中、下奥陶统地层为基底,沉积了中石炭世本溪组,其上覆盖新近系和第四系=井田为走向近东西,倾向北,被断层切割的单斜构造,倾角一般j。-8。,次一级褶曲不甚发育。东北部有岩浆岩侵入构造复杂程鏖中等。 2.井田水文边界条件分析 井田东部边界为F8所层,是一东升西降的正断层,据精补勘探资料,落差20-50 m.造成井田外徐灰、奥灰与井田内四、五灰对口相接。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存在井田外徐灰、奥灰含水层对口补给井田内四、五灰含水层的可能性。井田北部边界为F11断层,该断层落差110 m,位于井田深部,南升北降,使井田内四、五灰含水层与井田外煤系地层对接,可按阻水边界考虑。井田西界F3断层等断层组阶梯式向西断下,经ws5、wx3证实,为水边界;井田南部边界以F2断层和13煤层露头为界,为补给边界。F2断层落差25-160 m.井田内下降,井田外上升,可看作补给边界。井田上部为上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上第三系中部一套200余m 的地层基本为粘土.构成上部隔水边界.从而使第四系含水层与下伏各含水层不存在水力联系。但上第三系局部底砾岩与下伏各灰岩含水层的露头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井田底部为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厚度大,据勘探资料,其补给范围达320 km-以上,因此具有一定的动储量和静储量。该含水层应是井田内各灰岩含水层的补给源,是下部补给边界。 3主要含水层及其水文特征 邱集煤矿为全隐蔽煤田,石炭系地层被新生界地层覆盖,开采煤层时间接、直接充水含水层有底砾岩,风氧化带,太原组一灰,二灰、三灰、四、五灰,本溪组徐灰,奥陶系灰岩。 3.1底砾岩含水层及其水文地质特征

有益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有益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摘要】通过对有益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充水因素及充水机理的分析,确定了该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类型,为矿床开采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 区域地表水系属珠江水系北盘江支流,区域内出露岩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两类,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 碳酸盐岩中富含岩溶水,主要含水地层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三叠系中统关岭组。由于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广,分布区多属裸露及半裸露的基岩山区,地表岩溶洼地、落水洞、溶斗、岩溶潭、岩溶大泉等较发育,地下局部发育溶洞、暗河,大气降水容易通过地表负地形渗入岩溶裂隙、管道、暗河之中,岩层中赋存着丰富的地下水,这些地下水长途径流,最后以岩溶大泉、岩溶泉群或暗河等形式集中排泄于邻区河谷中,富水性强。 碎屑岩中含基岩裂隙水,所在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由于碎屑岩靠近地表时风化作用较强烈,风化裂隙较发育,含风化裂隙水,深部发育构造裂隙地段,以含构造裂隙水为主,碎屑岩区地下水运动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控制,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受地势影响,一般为近源补给、就近排泄,富水性总体较弱。 1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1 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矿区属低中山地形,总体为中部高四周低,以侵蚀溶蚀地貌为主,矿区中西部的连续山头为该矿区的分水岭,标高为1800—2022m,将矿区地下水分为东西两个流向:东部的地表及地下水流入上午小河后流入格所河;西部地表、地下水汇入於泥河。区内无大的河流,只有两条小河,东部为上午小河,西部为於泥河的上游支流,其河水流量均较小,主要发育呈树枝状的沟溪水,均为雨源性溪沟,雨季暴涨,矿区东南部外围上午小河河床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约+1500m。地表水的流向主要受地形和地质构造控制,地下水流向主要受岩性和区域最低侵蚀基准面的控制。 1.2 地表水特征 矿区内无大的河流,沟溪发育,其流程一般0.5~1.5km,流量受大气降水控制,流量一般较小;雨季山洪飞瀑,沟溪水暴涨,枯季流量较小或干涸。 1.3 地下水特征

地质说明书

邢台煤矿地质说明书 1 矿井概况及井田特征 1.1 矿区概况 1.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河北冀中能源集团金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台矿位于邢台市西南部,行政区除南部及东西两侧分别隶属沙河市管辖外,其余均归邢台市管辖。地理坐标为:114°24′15"~114°30′34",北纬36°58′31"~37°03′53"。 邢台矿矿区东侧有京广铁路通过,东北距邢台火车站7km,东距小康庄站4km,并有煤矿专用铁路线与矿区沟通,此外,矿区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非常方便,见矿区交通位置图(图1-1)。 图 1-1 交通位置图 1.1.2 自然环境 邢台矿区位于华北平原西缘,区内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介于+100—+70m。井田及附近分布着李村、悟思、西北留、洛阳等十个村庄,人口14500

余人。 该区属海河流域,区内地表水系不甚发育,主要有七里河、沙河。七里河位于矿区北部,河内常年干涸,雨季偶有流水;历年最大洪水流经量1452m3。据1963年河北省南部特大洪水过后的观察,最高洪水位为+79.5米。工业广场及工人村均为受害。 沙河位于矿区南部,在矿区内属季节性河流。上游分为南北二支流,流至井田附近变为暗流,雨季时水量增大,其他时间水量很小,且上游已筑起水库,水流很少流至下游。在流经井田沙河的流量未进行测定,现已分别在七里河、沙河上游修建了东川水库、朱庄水库和东石岭水库,用于防洪和灌溉,库容量分别为0.09、4.16、0.68×108 m3。 1.1.3 矿区气象 本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最低气温-22.4℃,最高气温41.8℃,年平均气温13.2℃左右。最大年降水量为1269mm,最小年降水量222.9mm,年平均降水量532.7mm,蒸发量年平均为1887.0mm,大于降水量。春末夏初多风,南风为主,北风次之,年平均风速为2.0m/s,最大风速≥17米/秒。矿区内雨季集中在7~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5~75%,丰水年与枯水年降水量相差3~5倍。受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影响,区内年平均气温与蒸发度逐年增高,降水量和相对湿度逐年减少。11月至翌年2月为冻结期,冻土最深400毫米,最大积雪深度150毫米。 1.1.4 水源、电源及建筑材料来源 矿区的工业、生活用水主要以深井方式和井下取奥陶系水,现有的供水井能够充分满足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要。井田周围有华北电力邢台发电厂和一个自备电厂,为确保矿井供电质量及可靠性,设计两个电厂作为矿井双回供电电源,故电源落实可靠。矿区西部的丘陵山区有多家石灰厂、煤矿,市区附近有钢铁、水泥等企业,材料购置便利。 1.1.5 工农业情况

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范例

**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 1 -

概况 煤层名称8#煤水平名称采区名称 工作面名称** 地面标高(m) 1325~1539 工作面标高(m) 1062~1122 地面位置 地面位于沟以东,梁以西。沟位于工作面地表中部,12号钻孔位于工作面以南40米处;盖山厚度:192~469米,平均300米, 间距最小处在。 井下位置 及四邻 采掘情况 井下位于采区轨道巷以西,北面相隔24米实体煤柱邻近***工作面(已采空);西面相隔30~56米实体煤柱为**采区大尾巷;南面相隔 22米实体煤柱为***工作面(尚未掘进)。该面上覆相隔层间距94米左右 为2#煤层,已被小窑大部分回采。 回采对地面 设施的影响 该面地表有高压线路由南向北穿过工作面,回采将对其有一定影响。 回采后应进行观测,有情况及时上报矿调度处理。 走向长 (m) 倾斜长 (m) 面积 (m2) 360064 1856 194 煤层层情况 煤层总厚 (m) 2.80~ 3.85 煤层结构(m) 煤层倾角 (度) 3°~12° 3.19 1.02(0.12)2.05 6° 可采指数 1.00 变异系数(%) 4.30 稳定程度稳定 概况: 该面所采8#煤层节理发育,煤层结构复杂,煤层中部夹一层0.12米左右的薄层页岩,煤层内含黄铁矿结核,煤层厚度变化不大,属稳定煤层。 煤质情况 M A d (%) V daf (%) Q gr。maf (MJ/kg) FC S t。d (%) Y (mm) 工业牌号0.77 13.34 15.54 29.2 / 4.5 / PM 概况: (1)煤质牌号:贫煤。 (2)工业用途:动力煤,为低灰低挥发份高硫特高热值煤(据2004及2000年GB)。 - 2 -

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条件研究

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条件研究 本文分析了煤矿水文地质特征、矿井充水因素,以期望对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条件提供帮助。 标签:煤矿水文特征充水条件 0引言 煤矿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有各种水源会通过各种充水通道在不同的程度下进入矿井。煤矿的充水不仅决定于矿井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还决定与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开采活动对天然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是一系列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共同影响造成的。所以矿井在开采前对其地质和水文条件进行勘探开发是非常必要的。 1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1.1含水层分析 第一,新生界冲洪积层孔隙含水组。新生界冲、洪积层主要由粘土、砂质粘土、粘土夹砾石组成,局部也会有砂砾层。该含水岩组为孔隙潜水含水层,水位的深度一般为1-20m之间,变化较大没有统一的地下水位。该含水层具有较强的富水性,所以对煤层开采充水的意义不大。第二,煤层顶板碎屑岩类砂岩裂隙含水层。滇东地区C1煤层顶板三叠系下统卡以头组为70-130m的的范围内,由8-20层的粗粒及细粒的砂岩组成,一般由10层组成,含煤总厚5-20m左右,该层以细粒砂岩和中粒砂岩为主,含裂隙承压水。该含水层的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因其裂隙发育程度较差补给条件不良,富水性较弱,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对开采造成较大的影响。不过在一些矿区受断层影响,裂隙发育,例如镇雄县局部煤矿区内此地层处于承压水位置,单位涌水量可达0.1-0.5L/s.m,渗透系数为0.01-0.05m/d。第三,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还需要注意的是局部如果受到构造的影响会与下层的灰岩强富水层发生水利联系,这时富水性会增强,在形成灰岩水突入矿坑的通道时就会形成突水淹井事故,例如,位于恩洪矿区中的中能煤矿就因受断层F2导通影响,造成此矿区的埋深600m以下为突水区。第四,二叠系下统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该含水层沉积厚度大,从出露和矿井资料及区域资料可以看出富水性强并且分布不均匀,在镇雄矿区以东玄武岩缺失地区,茅口组灰岩沉积厚度大于200m,岩溶裂隙发育,补给条件较好的地方会对煤矿坑造成突发水事故。地下水水位较为一致,当开采底部煤层时就是底板向矿坑充水的直接充水层。 1.2隔水层分析 第一,二叠系中、上段隔水层。本段煤层下起煤层60m煤层以上的煤层直到基岩剥蚀面,所以在钻探过程中部分钻孔会再该段发生冲洗液不同程度消耗的

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水文地质说明书

一、工作目的及任务 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系北诗镇南村村办煤矿,该矿始建于1991年,1992年正式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为20千吨/年,实际生产能力为60千吨/年,主采3号煤。为进一步查明矿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二OO四年十二月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委托山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一二地质队为其编制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 根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及甲方要求,本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井田内及周边的井、泉等进行详细调查,对煤矿矿坑涌水量进行调查访问,查明井田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最终编制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及其煤矿水文地质图说明书。 二、井田位置及交通 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位于高平市北诗镇南村西南,属高平市北诗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径113°04′26″~113°04′10″;北纬35°48′09″~35°47′24″。据1989年山西省煤炭资源管理委员会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号11—20042,证字【1989】N41178,批准开采3号煤层,井田面积为0.44km2,井田范围由以下来4个拐点坐标连线圈定(6°带): 点号X坐标Y坐标 1 3965400.00 19687500.00 2 3964300.00 19687500.00 3 3964300.00 19687120.00 4 3965400.00 19687120.00 该煤矿主井及风井均为立井,其井口坐标分别为: X坐标Y坐标 主井3965189.00 19687414.00 风井3965146.20 19687428.00 井田北距沁(水)——辉(县)公路仅4km,西距云泉乡4km,东距礼义镇2km,其间均有乡村公路相连,交通十分方便。 三、工作概况 本次工作自2004年12月11~15日开始进行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随后

晋煤四盘区地质说明书

晋城煤业集团 ******四盘区地质说明书 编制单位: 编制: 审核: 科长: 总工程师: 2007年月日

一、概况 地面位置:东四盘区地表总体呈东北部高,中、西南部低,最高点在盘区的东北部,标高为:1105.5m;最低点在盘区的中南部,标高为:743.8m,相对高差为:361.7m。地面北起矿界(王节岭—车街一线),南到小东山风井—半坡一线,西到王街岭—小东山风井一线,东到矿界(车街—郭庄一线)。 井下位置:井下3#煤层标高为:400—620米,井下北起矿界,南至3306工作面33064巷(正掘),西为矿界,东为矿界,与马平头煤矿和祥西煤矿相邻。 二、煤层情况 东四盘区可采煤层主要为3#、15#煤,9#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其中3#煤层为主采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上距K8砂岩平均30.35米,距K7砂岩平均6.05米,煤层厚度在6.02—6.98米之间,平均6.50米。黑色,条带状结构,似金属光泽,半亮型,以亮煤为主。含夹矸一般为2层,煤层结构简单,变异指数为0.09,属于稳定可采煤层。 三、煤层顶底板情况 老顶:灰、深灰色细—中粒砂岩,时见粗粒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含云母,具大型枚状交错层理,呈正粒序夹泥质条带,常变相为粉砂岩与细砂岩互层。厚度在0—20.75米之间,平均7.82米。 直接顶:一般为砂质泥岩,常含有薄层粉砂岩及细砂岩条带,

含植物化石,厚度在0—15.35米之间,平均2.79米。 伪顶:一般为炭质泥岩,呈灰黑色,平均厚度为0.21米。 伪顶与直接顶较松软,开采时呈片状或层状冒落,老顶较稳定,一般不易冒落,在开采后3—5天自然冒落。 直接底:多为灰黑色泥岩,均匀层理,含大量植物化石,局部为砂质泥岩。厚度在0—4.9米之间,平均0.88米。 老底:为泥质砂岩,时为西粒砂岩,含菱铁矿结核及植物化石,常见脉状、波状、透镜状层理。厚度在0—6.13米,平均4.18米。 四、地质构造情况 1、褶皱:盘区内主要构造是一组轴向NS的宽缓褶皱构造(由西向东依次为向阳岩背斜、老母掌向斜、岳城山西背斜、岳城山向斜),岩层波状起伏,倾角不超过13度。 向阳岩背斜:区内延伸0.45公里,轴向N30°E,总体向北西倾伏,轴面近直立,两翼基本对称。 老母掌向斜:区内延伸0.45公里,轴向NS,向北西倾斜,轴面近直立,核部出露上石合子组中、上段,两翼岩层5—13°基本对称、宽缓。 岳城山背斜:区内延伸1.0公里,轴向为NW,向北西倾伏,两翼基本对称,倾角为5—13°。轴面直立,较宽缓,且在3#煤层上反映明显。 岳城山向斜:区内延伸长度为1.0公里,轴向NS,总体向北西倾伏,两翼对称,倾角在3—13°,平均在7°左右,轴面直立,

13.揭煤地质说明书

揭煤地质说明书 巷道名称 概况 掘进地点 及施工情况勘控控制 程度-175运输巷位于三段暗斜井左翼,巷道施工方位237度,运输巷按 3%。施工,截止5月7日已施工32米,该巷道由采煤队施工。 根据21勘探线、钻孔21-3资料分析,3下层1.22米、4上0.71米、4下6.96米、5上层9.3米、5 下层0.47米、6层1.9米。 -175 大巷煤层名称3下、4 层 5 层、 6 层水平名称 采区名称-175石门-150/-200 采区预揭煤控制程度采掘工程 控制程度-175运输巷控制点,1号煤厚2.6米、2号煤厚2.3米、3号煤厚2.0 米。 3 下1.22m 4xx0.71m 4下6.96 m 5xx9.3 m 煤层产状 5 下0.47 m 6层1.9 m3下简单4上复杂4下复杂5上复杂5下复杂6层复杂煤层厚度 50o-70o / 450-/ 750煤层结构 煤层顶底板及

岩性 煤层顶底 板情况伪顶为黑灰色炭质细纱岩含有植物碎片厚度0.3-0.5米左右,煤层直接顶为沥青色、块状泥岩,青灰色矽质胶结的砂岩。煤层底板为灰色砂岩、粉砂岩、泥岩。 煤层倾角较陡,/ 450-/ 750,该区段无3下、4上、4下层煤,5上层煤较稳定,全区可采。由1-4层夹石组成,夹石最大厚度5.51米,最小厚度0.1米,平均0.78米,夹石为灰色细砂岩,黑色炭质页岩。5 下层煤、6 层煤不稳定。 煤层情况 掘进区段地质 特征 地质构造情况 瓦斯地质概况该区从整体看煤岩层呈单斜构造产出,其走向为北东70 度左右,向南东倾斜,倾角最大85度,最小45度,平均55度。 该区煤岩层呈单斜构造产出,无断层构造。 该区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构造,揭煤区瓦斯赋存较小。 1、巷道将穿过炭质细砂岩、页岩、块状泥岩,岩性较破碎,易发生片帮冒顶现象,巷道掘进过程中应根据地质层位的变化,加强顶板管理,保证巷道安全生产。 2、、巷道穿过煤层时,应加强地质观测,巷道距煤层法线距离20 米时停 止施工,施工探放钻孔,探清煤层准确位置,施工卸压、抽采钻孔应采取相应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巷道安全揭开煤层。 问题及建议 亿佳合能源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联谊煤矿 揭煤地质说明书

有效探查煤矿水文地质条件述论文

有效探查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的论述摘要:简述在煤炭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采用的几种水文地质勘探方法,采用综合的水文地质勘探方法可以有效的探查煤矿矿区的水文地质情况,为煤炭资源的后续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勘查;水文地质勘探;煤矿;水文地质 abstract: in the exploitation of coal resources in the course of several hydrologic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methods, using comprehensive hydrogeological exploration method can effectively detect coal min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 of coal resource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follow-up development. key words: exploration; hydrogeology exploration; coal mine; hydrogeology 中图分类号:p331.3 前言煤炭是中国的第一能源,煤炭生产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煤矿深部开采中的水文地质勘探技术是以地球物理方法为先导,其它基础水文地质手段加以配合,依托计算机技术实现水文地质工作的动态管理是煤矿深部开采水文地质勘探的特点。其工作模式可分为三个层面:1)井田范围主要可采煤层开采水文地质条件评价;2)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勘查;3)综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超前探测。而从现今的发展方向来看,煤矿深部开采

地质说明书格式及要求

开拓地质说明编制要求(试行) 一、开拓、准备巷道均要编制开拓地质说明书 开拓地质说明书格式以预想地质平、剖面图(1:1000)、柱状图(1:200或1:500)为主,并在图纸合适位置标注文字说明,图纸右下角附开拓地质说明书及附图审核会签图签。 二、文字部分要求 1、巷道位置及四邻关系 叙述巷道所在采区、开口位置、设计坡度、长度等; 叙述巷道对应地面位置及盖山厚度、四邻及上下井巷工程(或采空区、实体)的位置、间距、生产施工情况。 2、地质情况 叙述巷道开口层位、预计穿过的主要煤岩层和标志层,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叙述预计揭煤位置; 叙述巷道预计揭露的断层(位置、产状、性质、破碎带、含水性等)、陷落柱(位置、胶结情况、含水性等)、褶曲(位置、伴生节理、倾角变化等)等情况; 分析构造、软煤岩层对顶帮管理、支护、煤与瓦斯突出等安全生产方面的影响情况。 3、水文地质情况 叙述对巷道施工有影响的含水层的位置(揭露位置)、间距、厚度、富水性;老空区的位置、间距、积水量、积水高度、水位、与采空区贯通位置等;带压区域叙述巷道标高、奥灰水位、承压大小、隔水层厚度、突水系数等,对构造导水情况进行类比分析;盖山厚度较薄时叙述风氧化带深度、地表水可能影响情况等; 预计巷道施工过程中的涌水形式、正常和最大涌水量,分析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情况。 4、其他隐蔽致灾因素情况 叙述巷道穿过主要层位的物理力学性质; 预计巷道揭煤前后瓦斯地质情况,瓦斯及高瓦斯矿井叙述瓦斯涌出量、自燃情况及爆炸性指数,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另外要预计瓦斯压力等防突指标参数; 叙述周边老空区压力、采掘动压对工程施工的影响情况;

分析工程穿过(相邻)的煤田孔、水文孔、井下瓦斯抽采孔时导水、导气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情况等。 5、避水灾路线 6、措施及建议 针对2—4项中对安全生产有影响的因素提出顶板管理、排水、涌水观测、防治水隐患排查、超前探测、探放水、过交叉巷道等方面的防范措施和建议。 三、图纸部分要求 1、开拓地质说明书附图包括:预想地质平面图、预想地质剖面图、综合柱状图; 2、预想地质平面图和剖面图比例尺相同,设计巷道两侧50-100米范围内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内容均需填绘完整、准确; 3、预想地质剖面图每隔100米左右加绘巷道顶底板岩性小柱状,每隔10或20米加强绘巷道里程位置,巷道内充填穿过的主要层位及标志层;一组开拓、准备巷道不在同一层位时,所有巷道均需绘制预想地质剖面图;一组巷道基本在同一层位(标高)时,绘制先施工巷道(或中间巷道)的预想地质剖面图; 4、局部巷道地质条件复杂时,要绘制1:200局部预想地质剖面图; 5、综合柱状图(1:200或1:500)范围包括巷道揭露层位及其以上4倍巷高、以下2倍巷高,要标注层厚和主要岩性物征; 6、立井开拓地质说明书以预想地质柱状图(1:200或1:500)为主; 7、开拓巷道设计中相关的联络巷、溜煤眼、通风立眼等附助工程的地质水文情况均要纳入主要巷道的开拓地质说明书,均需编制联络巷预想地质平、剖面图,立眼预想地质柱状图; 8、工作面盖山薄、受地表水和风氧化带影响时,要绘制井上下对照图(1:2000或1:5000); 9、各种图纸的内容、符号、注记等要求与《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及其补充规定等规范一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