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技术与知觉

技术与知觉

技术与知觉
技术与知觉

伊德的技术哲学主要包括技术现象学、工具实在论、技术文化观和赛博空间与体现现象学四个方面。技术现象学,通常也被称作人一机关系现象学或工具现象学,是伊德技术哲学理论的基石,为其后期的技术哲

学思想开创了基本路线和发展思路。

技术与知觉

——唐·伊德对海德格尔技术哲学的批判和超越

韩连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83)

摘要:海德格尔之后的很多技术哲学家沿着海德格尔开启的思路,将技术哲学的研究逐步引向深入。美国哲学家唐·伊德(Don Ihde)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伊德认为,海德格尔对技术哲学的最大贡献是将现象学引进了技术哲学。但伊德同时也指出了海德格尔思想中的缺陷,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忽视了对技术与知觉关系的认识。伊德借助胡塞尔、特别是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思想,论证了知觉在人的存在中的重要性以及技术是如何改变人的知觉的,从而实现了对海德格尔的批判和超越。

关键词:技术知觉现象学唐·伊德海德格尔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海德格尔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不仅以他的“存在”之思影响了整个二十世纪的哲学和文化思潮,而且他也是首先从哲学的角度关注技术的先驱之一。从早期的《存在与时间》到后期的《技术的追问》,海德格尔的这些著作已经成了这一领域中的经典之作,泽被后世,影响深远。海德格尔之后的许多技术哲学家都是沿着海德格尔的思路,将技术哲学的研究引向深入。美国技术哲学家唐·伊德(Don Ihde)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伊德是从现象学转向研究技术哲学的。他在1979年出版的《技术与实践:一种技术的哲学》(Technics and Praxis: A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一书被美国哲学家卡尔·米切姆(Carl Mitcham)称为“第一部名符其实的英语技术哲学”[1]的著作。此后,他又连续出版了《生存的技术》(Existential Technics,1983)、《技术与生活世界:从伊甸园到尘世》(Technology and Lifeworld: From Garden to Earth,1990)、《工具实在论: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界面》(Instrumental Realism: The Interface Between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1991)、《技术中的身体》(Bodies in Technology,2002)等多部技术哲学方面的专著,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现象学技术哲学体系。同时他还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出版社主编了一套包括多个领域的技术哲学丛书,该丛书已经连续出版了十

几年,在西方技术哲学界影响深远。国外的技术哲学界对他的思想评价甚高,认为他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技术的认识。

伊德的技术哲学思想是从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出发的,他的《技术与实践》的扉页献词就是“纪念马丁·海德格尔”。但是由于他的整个思想背景与美国的实用主义传统更接近,因此有人称伊德为“海德格尔式的杜威”。伊德对海德格尔的解读是从英美哲学传统出发,借助于胡塞尔后期的思想、特别是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实现了对海德格尔技术哲学的批判和超越。

一.

伊德首先批判了海德格尔技术思想中浪漫主义色彩,认为这种浪漫主义典型地表现在海德格尔特别推崇“那些表现了直接与环境有关的身体的、知觉关系的技术”[2],这也就成了海德格尔区分好的技术和坏的技术的标准。在海德格尔看来,古代的风车就是好的,而现代的水力发电站就是坏的。伊德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乡愁病”,没有认识到人与技术之间的多重关系。其次,海德格尔认为像风车这种技术保有了“天、地、人、神”四重根,而像现代的水利发电站这种技术则造成了对自然的“促逼”。伊德认为海德格尔的这种思想主要是与环境保护主义有关,但是却没有看到不仅是现代技术对自然造成了威胁,古代的技术也同样造成了像森林砍伐、过渡放牧等环境破坏,现代技术“只是在力量的范围和扩大方面使它造成的影响是全球性的而不是区域性的。”([2],p.113.)人对环境的破坏既不是现代的发明,也不是历史的结果,而是人的本质的可能结构造成的。海德格尔认为技术和艺术都是作为一种揭示自然的方式以及唯有艺术才能拯救技术的论断,都表明了海德格尔思想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虽然伊德批判了海德格尔思想中的浪漫主义,但是他认为海德格尔技术思想中的积极意义还是主要的。他曾说,“海德格尔论述中重要的一点是,他早在库恩之前就认为技术不仅仅是简单的物的聚集,而是一种看和揭示世界的方式。至少在西方占主导的将自然视为服务于人类目的的资源这一点上,海德格尔是对的。”([2],p.113.)伊德认为海德格尔对技术哲学的最大贡献在于海德格尔首先将现象学引入了技术哲学,并将广义上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y)概念用于技术,认为人通过工具的使用不仅揭示了自身,而且揭示了世界。

现象学的产生是为了克服传统笛卡儿主义的主客两元论。现象学认为,主体和客体并不能独立地存在,人是通过与世界的关系而认识自身和世界的,现象学的意向性概念就是为了阐明这一点。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认为,我们的意识不是以自身为目标,意识总是对某物的意识,这就是意识的意向性结构。但是,胡塞尔的意向性概念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认知领域,是一种“自我-认识-世界”(Ego-cognizing-World)的结构,而海德格尔对意向性的理解是“此在-在世界中-存在”(Dasein-being in-World),这是一种生存的意向性。海德格尔认为,我们与世界的“最切近的交往方式并非一味地进行知觉的认识,而是操作着的、使用着的操劳——操劳有它自己‘认识’。”[3]人存在于世界中的首要方式并不是认识事物,而是使用它们,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揭示了世界和自身。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用意向性概念对这一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海德格尔认为,“严格地说,从没有一件用具这样的东西‘存在’。属于用具的存在一向总是一个用具的整体。只有在这个用具整体中那件用具才能够是它所是的东西。用具本质上是一种‘为了作……的东西’。有用、有益、合用、方便等等都是‘为了作…之用’的方式。”([3],p.80.)例如,带顶棚的月台是为了遮风挡雨,照明设备是为了驱逐黑暗。这样,海德格尔就将意向性引入了实践中。他认为,这种用具的意向性就是上手(ready-to-hand),“切近的上手事物的特性就在于:它在其上手状态中就仿佛抽身而去,为的恰恰是能本真地上手。”([3],p.82.)只有在用具损坏或不合用时,我们才关注用具的存在,海德格尔称这种用具短缺的状态为“在手”(presence-at-hand)。我们对于在手的用具是作为一个对象来认识,这是一种“知觉的认识”,这种对事物的理论化的认识是第二位的,是以上手事物的使用为基础的。伊德从《存在与时间》中看到了海德格尔后期《技术的追问》中的思想要点:既然用具只有在成为上手状态时才成为可通达的,那么“在被使用的用具中,‘自然’通过使用被共同揭示,这是处在自然产品的光照中的‘自然’。”([3],p.83.)这就导致了最终将自然视为“持存物”(Bestand);既然用具都有意向性,对用具的使用先于对用具的认识,那么技术就既不是中性的,也不是科学的简单应用,而是在存在论上先于科学。

二.

伊德认为海德格尔将意向性引入技术哲学中是一大创举,但是却忽视了知觉的重要性和对知觉的分析,认为知觉的认识是第二位的,是以对工具的使用为基础的。但是,对于现象学来说,知觉却是一个主导性的观念。胡塞尔曾明确提出知觉的重要性。在《纯粹现象学通论》中他认为,“一般来讲,原初呈现的知觉,当然特别是外在的知觉,具有对各种再现的优先性。但是这种优先性不只是在一种确定事实存在的经验行为方面,这与此处所论无关,而且也在现象学本质确定的基础方面。外在知觉对以原初样式在其中实际给予的一切对象因素均有完全的明晰性。”[4]在胡塞尔那里,“知觉”(Perzeption)和“感知”(Wahrnehmung)实际上含义是相同的,“胡塞尔在理论上偏向于使用‘感知’概念,这是因为,源于德文本身的‘感知’一词习惯性地带有‘真-’(wahr)的词根。”[5]胡塞尔认为,感知是最具有奠基性的意识行为,所有的意识行为都可以最终回溯到感知上。正是因为胡塞尔是在认知意义上来理解知觉的,海德格尔才从实践层面上认为知觉是第二位的。胡塞尔在后期的《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中,借助于“生活世界”的概念,在实践的意义上强调了知觉的作用,这可以说是对海德格尔强调实践首要性的默认。胡塞尔认为,“最为重要的值得重视的世界,是早在伽利略那里就以数学的方式构成的理念存有的世界开始偷偷摸摸地取代了作为唯一实在的、通过知觉实际地被给予的、被经验到并能被经验到的世界,即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6]在关于“几何学的起源”的一段文字中,他将几何学的源头追溯到前科学的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并认为这是“数学化”世界的基

础:“在直觉地被给予的周围世界中,通过抽象地注视时空形式,我们经验到‘体’——这种体不是几何学的观念的体,而是我们实际地经验到的体,这种体的内容是我们实际经验的内容。”([6],p.1000.)在前科学的日常实践中,我们体验到的是作为知觉材料的体,在此基础上通过逐步地升华,形成了像几何学这类形式化、抽象化的科学。因此伊德认为,胡塞尔的“实践”不是海德格尔的“操作着的实践”,而是一种“对象的直觉材料的、身体的和知觉的世界。”[7]

另一个强调知觉的现象学家就是梅洛-庞蒂,这也是伊德现象学技术哲学的另一个重要的思想来源。梅洛-庞蒂认为,知觉是一切知识的基本层次,是科学和哲学的基础,“知觉是一门刚开始的科学,科学是一种系统的和完整的知觉,因为科学知识无批判地理解被感知物体所规定的认识理想形式”,而“传统科学是一种忘记自己的起源、自以为已经完成的知觉。”[8]因此,对知觉的研究应该先于其他领域的研究,是新的现象学的首要的任务。施皮格伯格认为,“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主要施试图考察我们先于任何科学说明而被给予的世界的体验中的基本层次。知觉就是我们所特有的进入这个层次的通路。”[9]

梅洛-庞蒂反对传统的理智主义和经验主义对感觉的认识,认为它们歪曲了对知觉的分析,因为理智主义和经验主义“都使用感觉的人类学定义,而且也在于两者都持有自然的或独断论的态度”([8],p.67.)。它们都假定有一个由无意义的感觉材料所组成的预先给定的客观世界,经验主义认为人只是被动地接受刺激,理智主义认为人是用概念或判断这些知性活动来整合这些感觉材料。但是梅洛-庞蒂却认为,感性事物不能被定义为外部刺激的直接结果,感觉根本不依赖于外部的刺激,而知觉也不是一种知性活动。在这里,梅洛-庞蒂扩展了“意向性”含义,认为不仅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知觉也总是对某物的知觉。同时,我们所知觉到的事物并不是孤立地出现,它始终是它所在的现象场的一部分。当事物在现象场中向我们呈现时,它总是具有一定的内在意义,这种内在意义是由知觉来把握的,而“知觉正是用大量的已知条件一下子产生把已知条件联系在一起的意义的这种活动——它不仅发现已知条件具有的意义,而且还使已知条件具有一种意义”([8],p.63-64.),感觉正是在此基础上被构成的。

梅洛-庞蒂的知觉不仅是一种身体的知觉,而且是一种有运动感觉的知觉。他认为,“当我的知觉尽可能地向我提供一个千变万化且十分清晰的景象时,当我的运动意向在展开时从世界得到所期待的反映时,我的身体就能把握世界。”([8],p.319.)正是在这种身体与世界的知觉联系中,伊德发现了将现象学应用到技术哲学中的新方法。

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谈到身体本身的空间性时,曾说到一个例子:“一个妇女不需要计算就能在其帽子上的羽饰和可能碰到羽饰的物体之间保持一段安全的距离,她能感觉出羽饰的位置,就像我们能感觉出我们手的位置。”([8],p.189.)伊德认为,梅洛-庞蒂的这个例子说明空间性身体的知觉能够通过一个人工物品得到扩展,并将这种人工品视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但是,这种知觉的扩展并不局限于身体的界限内,而是可以扩展到身体以外。这一点在梅洛-庞蒂谈到“盲人的手杖”中体现地更明显:“盲人的手杖对盲人来说不再是一件物体,手杖不再是为手杖本身而被感知,手杖的尖端已转变成有感觉能力的区域,增加了触觉活动的广度和范围,它成了视觉的同功能器。在探索物体时,

手杖的长度不是明确地和作为中项起作用的:与其说盲人通过手杖的长度来了解物体的位置,还不如说通过物体的位置来了解手杖的长度。物体的位置是由触摸物体的动作的幅度直接给出的,除了手臂伸展的力度,手杖的活动范围也包括在动作的幅度中。”([8],p.190.)伊德认为,这个例子说明对身体之外的物体的知觉,可以通过人工制品或技术工具为中介而得以实现。同时,这也是对海德格尔应用现象学来分析工具使用的补充。因为在海德格尔对工具的分析中,工具为了上手,在使用中仿佛抽身而去,但是在梅洛-庞蒂那里,工具“成为了通过这种抽身而去所达到的世界的一部分”([7],p.40.)。

三.

伊德对技术的现象学分析是以海德格尔的思想为出发点,同时借助了胡塞尔和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虽然这些经典的现象学家并不是以技术作为研究的重点,但是他们这些关于人与技术关系的现象学观点完全可以应用到技术哲学中来。另一方面,海德格尔是从整体上看待技术和技术所产生的后果,缺乏对人与技术关系的具体分析。伊德认为,如果我们仅仅局限在讨论技术产生的后果,那并不仅仅是哲学家的任务,也不能认识到技术的本质和技术与人的关系。他认为哲学的任务是有限的,哲学家不能给提出的问题提供公式化的或简单的答案。在他看来,哲学能做的事情有两件:“它可以为研究领域提供视角——在这里的领域就是技术现象,或更好地说,人类-技术关系的现象。其次,哲学可以为理解提供构架或‘范式’。” ([7],p.9.)由此出发,伊德的现象学技术哲学所关注的就不是作为揭示世界的整体的技术,而是日常生活中的技术,即具体的技术产品。他所关心的技术哲学中的问题就是:“在人类日常经验中,技术起什么作用?技术产品如何影响人类的存在和他们与世界的关系?工具如何产生了转变了的人类知识?”[10]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和暧昧的,而现象学的任务就是要去发现和理清这些关系。

伊德认为,现象学经常被误认为是单纯对主体的分析,但是在他看来,现象学的意向性概念表明现象学是一种强调对人类的经验、特别是对知觉和身体活动的解释的哲学方法。现象学的描述首先关注的是经验者与经验领域的关系,这种人与世界的关联性是所有知识和经验的存在论特征,他称这种描述为人类生存的相对论的描述。这里他用相对论作为理解现象学的一个隐喻。伊德认为是海德格尔发展了这种人与世界关系的相对论的描述。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描述的就是人与世界的空间性、时间性等结构和关系。与海德格尔不同的是,伊德首先是用知觉来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他认为,所有的现象学在深层次上都是知觉的现象学。与胡塞尔和梅洛-庞蒂不同的是,他将知觉分为两种。一种知觉就是胡塞尔、特别是梅洛-庞蒂所说的知觉,即身体范围内的知觉,伊德称词为“微观知觉”(microperception),另一种就是我们借助于技术所实现的知觉,他称此为“宏观知觉”(macroperception):“经常被称为感觉的知觉的(它是

直接的,关注身体的实际的看、听等),我称为微观知觉。但是还有一种被称为文化的或诠释的知觉,我称为宏观知觉。两种都属于生活世界。两种知觉的范围相互连接和渗透。”([7],p.29.)微观知觉和宏观知觉并没有哪一个是基础的问题:没有微观知觉,宏观知觉就不能发生;而没有宏观知觉,微观知觉也不能发生。伊德在这里摒弃了胡塞尔的基础主义和超越论,同时表明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对世界的知觉不能完全脱离技术。他提出宏观知觉的概念,就是要表明在现代社会中,具体的技术是如何改变人类对世界的知觉和由此产生的对世界的新的认知。知觉既然是一切科学的基础,那么改变了的知觉必然会产生新的科学和新的知识。

伊德将人与具体的技术产品的关系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中介的关系”(relations of mediation),第二种是“他者的关系”(alterity relation),第三种是“背景的关系”(background relation)。

在人与技术的中介关系中,人并不是直接地感知世界,而是通过技术产品来感知世界。例如,带眼镜和读温度计。这样,人对世界的知觉就通过技术得到了扩展。没有技术中介的知觉结构是:“人——世界”,而有技术中介的知觉结构是:“人——技术——世界”。前者也就是胡塞尔和梅洛-庞蒂所研究的主题,但却不是伊德所关注的,因为他认为人不能完全脱离技术来感知世界,因此后者才是他的研究重点。在以技术为中介的知觉关系中,伊德又分了两种子关系,一种称为“体现关系”(embodiment relation),另一种称为“诠释关系”(hermeneutic relation)。人与技术的体现关系的典型例子就是带眼镜。当我们带上眼镜时,我们与眼镜是一体的,但是我们关心的不是眼镜,而是通过眼镜所知觉到的世界。体现关系的知觉结构是:“(人-技术)→世界”。在这种知觉结构中,我们所获得的知觉是通过技术实现的。这种意义上的技术也就是海德格尔特别推崇的技术。人与技术的诠释关系的典型例子就是读温度计。当我们读温度计时,温度计和世界是一体的,我们关心的不是世界,而是利用温度计显示出来的对世界的“数字化”的温度知觉。诠释关系的知觉结构是:“人→(技术-世界)”。在这种知觉结构中,我们对世界的知觉需要对技术显示出来的数据进行解释。温度计是比较简单的技术产品,对于卫星传回来的星云图象这些复杂的技术数据,就需要专门的知识做出诠释。人与技术的中介关系表明技术并不是中立性的:一方面它可以扩展我们对世界的知觉,使世界以新的方式向我们呈现;另一方面它又简化了我们对世界的知觉。例如,望远镜可以使我们知觉到更远的范围,但同时又去除了对声音、气味的知觉,仅仅将知觉简化到视觉的层面上,甚至对视觉也进行了简化。伊德称此为技术转化知觉的“放大-简化”(magnification-reduction)结构。这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技术以特殊的方式揭示了世界。

在人与技术的他者关系中,人不是通过技术来知觉世界,而是单纯与技术发生关系,这种关系的结构是:“人→技术(-世界)”。例如自动取款机,人在取款时,已经不是在知觉世界,而仅仅是在跟一台机器打交道。这时的技术具有了某种独立性,成了一个“类似的他者”而与人发生关系。有时我们甚至将人的一些属性投射到这些技术产品中,例如会将计算机称为“电脑”、“人工智能”。这也就是有人认为技术将会脱离人类控制的原因。

在人与技术的背景关系中,技术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已经不处在主要的位置,而是退到了幕后,作为一种背景在起作用。这种关系的结构是:“人(-技术/世界)”。电冰箱和空调是这种技术的典型例子。它们可以无需人的操作而自动调节温度。我们处在这种关系中,甚至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只有这些技术产品发生故障时,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一点很类似于海德格尔所说的用具的“上手”和“在手”。

在对技术产品的使用中,人与技术的这些关系往往是相互交织的。例如在使用电脑时,既有操作键盘时的身体体现关系,也有计算机对我们的指令做出反映的他者关系,更多的是计算机程序中计算机的操作和人的指令之间的诠释关系。在所有这些人与技术的关系中,都隐藏着一种人类的自我意识。人并不是仅仅通过自我反思来认识自我和世界,更大程度上要通过技术来实现。人通过技术扩展了自身对自我和世界的知觉,技术成了人的身体和语言的延伸。这正如伊德所说的,“如果技术只是复制我们直接的和身体的经验,它们将很少有用并最终使我们失去对它们的兴趣。”([7],p.76.)因此,技术本质上是转化我们的知觉。

从追问在人和世界的关系中技术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出发,伊德得出了不同于海德格尔的结论。海德格尔从总体上追问技术,认为技术的本质是“座架”(Gestell),是对自然的促逼和对世界的单向度的解蔽。伊德从具体的技术和技术对知觉的转化出发,认为技术一定程度上虽然简化了我们对世界的知觉,但是更多的是扩展了我们对世界的知觉。当我们把技术融会到文化中来认识时,技术形成的维度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因此,伊德认为,马尔库塞预言的单向度、埃吕尔(Jacques Ellul)预言的技术的胜利、海德格尔预言的单纯计算思维的世界都是错误的。佛瑞比克(Peter-Paul Verbeek)曾对伊德的这些思想评价到:“技术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位置远不仅仅是计算思维,伊德已经开始打造理解我们的技术的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工具了。”([10],p.145.)

四.

从伊德对技术的现象学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西方的技术哲学家们已经脱离了经典的技术哲学家像海德格尔、埃吕尔等人从总体上看待技术的传统,不再局限于仅仅从人文主义的视角对技术进行批判。他们首先接受和承认技术,面对现代社会中具体的技术和技术产品,从哲学的高度来研究技术。正如皮特(Joseph C. Pitt)等人在《哲学与技术》(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文集第11卷《技术哲学的新方向》(New Directions in the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的序言中所说的,“在过去,技术哲学的很多工作是‘技术’(Technology)对人类价值(通常诉诸于人类存在的某些理想的乌托邦状态)的影响(一般总是消极的)。哲学家现在开始研究特殊的技术是如何从物质和观念上影响我们生活的。”[11]由此形成的也就是当代美国技术哲学中的“经验主义转向”(empirical turn)。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当代的美国技术哲学家们并没有完全脱离经典的技术哲学传统,他们只是在前人思想的基础和影响下,将技术哲学向更深层次延伸和发展。因此,美国技术哲学的“经验主义转向”发生的整个大背景是美国的实用主义传统,它的理论基础是欧洲大陆的现象学、诠释学和存在主义,它所面对的是具体的技术产品,而它所用的方法是20世纪在英美哲学中沉淀了一个世纪的分析哲学的方法。这一点在伊德的技术哲学思想中体现地最明显。伊德的现象学技术哲学的思路为技术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而他研究技术哲学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与注释]

[1] 米切姆:《技术哲学概论》[M],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第118页.

[2] Don Ihde, Postphenomenology: Essays in the Postmodern Context [M],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93, p.107.

[3]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 三联书店, 1999, 第79页.中译本在这里译为“觉知的”,

为统一起见,改为“知觉的”。

[4]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M], 商务印书馆, 1995, 第172页.

[5] 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M], 三联书店, 1999, 第332页. 这里的术语标记的都是德文。

[6] 胡塞尔:《胡塞尔选集》[M], 上海三联书店, 1997, 第1027页.

[7] Don Ihde, Technology and the Lifeworld:From Garden to Earth[M],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0, p. 35.

[8]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 商务印书馆, 2001, 第87页.

[9] 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M], 商务印书馆, 1995, 第768页.

[10] Peter-Paul Verbeek, Don Ihde: The Technological Lifeworld, Edited by Hans Achterhuis,

American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the Empirical Turn [C],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p.119.

[11] Edited by Joseph C. Pitt,New Directions in the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C], Kluwei

Academic Publishers, 1995, p. vii.

Technology and Perception

——Don Ihde’s Critique and Transcend of Heidegger’s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

HAN Lian-Qing

Abstract: Following Heidegger, some of philosophers of technology have advanced the study of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along his thought. Don Ihde, a American philosopher of phenomenology, is one of this sort. Ihde argues what the most remarkable contribution of Heidegger to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is that he introduced phenomenology into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But he also shows that Heidegger overlooke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erception and technology. Recurring to Husserl’s and especially Merleau-Ponty’s phenomenology, Ihde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t of perception in our being-in-the- world and how technology transforms our perception.

(原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第5期)

伊德认为,海德格尔对技术哲学的最大贡献是将现象学引进了技术哲学。但伊德同时也指出了海德格尔思想中的缺陷,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忽视了对技术与知觉关系的认识。伊德借助胡塞尔、特别是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思想,论证了知觉在人的存在中的重要性以及技术是如何改变人的知觉的,从而实现了对海德格尔的批判和超越。

正确把握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

正确把握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渗透,不断改变着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面貌,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科技的发展面临着意识形态的挑战,意识形态的发展也面临着推进科技发展的压力,正确的把握和认识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的问题已经得到理论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标签:科学技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经济发展 自近代科技革命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变化,科技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渗透,不断改变着社会主义上层建筑领域的面貌,对于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是当代意识形态理论领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在西方争论基本上分为两种对立的观点,即科学技术的“对立论”“等同论”。“对立论”观点认为二者性质不同,形态各异,功能相反,是绝对对立的。“等同论”认为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已经取代了传统意识形态的作用,成为一种新意识形态,并提出了“新意识形态理论”。然而,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的功能的分析向来都是辩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1〕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对科技的评价和描述可以说成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是一种关系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是有区别的,是不能等同的,同时,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是有联系的,不是对立的。这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过程中应该一直坚持的,不能忽略科学技术的作用,但是绝不能把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等同起来,认为科学技术已然成为新的意识形态。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它一方面涉及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的问题,另一方面又涉及到意识形态的合理性问题。因此,正确把握两者关系,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必须要明确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的关系 现代科技通过控制和满足人们的需要进而支配人们的意识和行为,并为政治合理化提供依据,发挥着意识形态的作用和功能,成为新的统治形式。然而,科技虽然更多地承担起了影响社会和人文发展的角色,但它并不能回答和解释许多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科学技术不能成为与意识形态等同的意识形态。首先,二者的所反映的对象不同,科学技术反应的是自然界的的各种关系,而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第二,二者的属性和功能不同。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属于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意识形态则是一个上层建筑的范畴,它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竖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法律和政治的上

智能感知人体识别

智能感知人体识别 摘要:先对在线视频信息处理降维,判断视频中是否有目标出现,进行视频信 息的存储或背景更新;然后对视频图像当前帧和背景帧差分检测和当前帧Canny 边缘检测,得到视频目标初始差分边缘模板目标检测、随目标在变化更新模板通过形状和色彩差异确认新目标的出现,进而识别分类。减少处理冗余信息的时间,提高视频目标检测识别效率。 关键词:信息处理降维;差分检测;Canny边缘检测;识别效率 0引言 目前生物识别技术已广泛用于政府、军队、银行、社会福利保障、电子商务、安全防务等领域。例如,一位储户走进了银行,他既没带银行卡,也没有回忆密码就径直提款,当他在提款机上提款时,一台摄像机对该用户的眼睛扫描,然后迅速而准确地完成了用户身份鉴定,办理完业务。这是美国德克萨斯州联合银行的一个营业部中发生的一个真实的镜头。而该营业部所使用的正是现代生物识别技术中的“虹膜识别系统”。此外,美国“9.11”事件后,反恐怖活动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加强机场的安全防务十分重要。美国维萨格公司的脸像识别技术在美国的两家机场大显神通,它能在拥挤的人群中挑出某一张面孔,判断他是不是通缉犯。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社会认同度的提高,人脸识别技术将应用在更多的领域。 1、企业、住宅安全和管理。如人脸识别门禁考勤系统,人脸识别防盗门等。 2、电子护照及身份证。这或许是未来规模最大的应用,国际民航组织(ICAO)已确定,从2010年起,其118个成员国家和地区,必须使用机读护照,人脸识别技术是首推识别模式,该规定已经成为国际标准。中国的电子护照计划公安部一所正在加紧规划和实施。 3、公安、司法和刑侦。如利用人脸识别系统和网络,在全国范围内搜捕逃犯。 4、自助服务。如银行的自动提款机,如果用户卡片和密码被盗,就会被他人冒取现金。如果同时应用人脸识别就会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5、信息安全。如计算机登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在电子商务中交易全部在网上完成,电子政务中的很多审批流程也都搬到了网上。而当前,交易或者审批的授权都是靠密码来实现,如果密码被盗,就无法保证安全。但是使用生物特征,就可以做到当事人在网上的数字身份和真实身份统一,从而大大增加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系统的可靠性。 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数字图像技术的发展,数字视频检测和监控系统已经被应用于交通监控、银行系统和流水线产品检测等很多方面。传统的检测和监控是由人在主控室来操纵各路摄像机,或者是摄像机连续不断地工作,将拍摄到的图像视频信号存储起来供以后分析使用。这样就出现以下问题

智能制造背景下的感知系统方案

智能制造背景下的感知系统 目录 摘要 (2) 智能感知技术 (2) 感知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基于人体分析 (3) 基于行为分析 (3) 基于车辆分析 (4) 基于图像分析 (4) 智能感知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5) 我国发展感知信息技术具备有利条件 (6) 我国在发展感知技术方面的不足与改进方法 (7) 世界各国对于智能制造的发展动向 (7) 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10)

摘要:当前,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加速创新、融合和普及应用,一个万物互联智能化时代正在到来。感知信息技术以传感器为核心,结合射频、功率、微处理器、微能源等技术,是未来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性、决定性核心技术之一。尤其是,感知信息技术不同于传统的计算和通信技术,无需遵循投资巨大、风险极高、已接近物理极限的传统半导体的“摩尔定律”,而是在成熟半导体工艺上的多元微技术融合创新,即“More than Moore”/“超越摩尔”。 关键词:智能感知技术互联网 智能感知技术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什么是智能感知技术。所谓的智能感知技术就是重点研究基于生物特征、以自然语言和动态图像的理解为基础的“以人为中心”的智能信息处理和控制技术,中文信息处理;研究生物特征识别、智能交通等相关领域的系统技术。

当前,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加速创新、融合和普及应用,一个万物互联智能化时代正在到来。感知信息技术以传感器为核心,结合射频、功率、微处理器、微能源等技术,是未来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性、决定性核心技术之一。尤其是,感知信息技术不同于传统的计算和通信技术,无需遵循投资巨大、风险极高、已接近物理极限的传统半导体的“摩尔定律”,而是在成熟半导体工艺上的多元微技术融合创新,即“More than Moore”/“超越摩尔”。 PC时期Wintel联盟垄断了整整20年,移动互联网时期ARM+安卓又形成了新一轮垄断。在如今的感知时代,“超越摩尔”是我国一个打破垄断束缚的难得历史机遇,如果加大在此领域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已有的半导体产业基础和市场优势,有很大可能在未来智能时代实现赶超发展,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 感知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其次,我们要重视感知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信息技术从计算时代、通讯时代发展到今天的感知时代经历了三个浪潮:PC的普及产生了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形成了移动互联网,今天传感器的普及将促成物联网。Gartner2014技术趋势报告显示,未来5—10年,物联网技术将达到实质生产高峰期,截至2020年,将有260亿台设备被装入物联网,这将引领信息技术迈向智能时代——计算、通讯、感知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万物互联的时代。一个感知无所不在、联接无所不在、数据无所不在、计算无所不在的万联网生态系统,将全面覆盖可穿戴、机器人、工业4.0、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等。如果把整个智能社会比作人体,感知信息技术则扮演着五官和神经的角色。 感知信息技术是未来智能时代的重要基础。智能时代,物联网、传感器会遍布在生活、生产的各个角落。据《经济学人》预测,到2025年城市地区每4平方米就会有一个智能设备。智能城市、智能医院、智能高速公路等将依靠传感器实现万物互连并自动做出决策;智能制造通过在传统工厂管理环节和生产制造设备之间部署以传感器为代表的一系列感知信息技术以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一直以来,美国、德国、日本等国都非常重视感知信息技术的发展。美国早在1991年就将传感器与信号处理、传感器材料和制作工艺上升为国家关键技术予以扶持,近年来更是每年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传感器基础项目研究。 感知信息技术领域将催生万亿级的市场。感知信息技术领域涉及材料、传感器设备、控制系统以及其上承载的数据增值开发和信息服务。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的广泛普及应用,使传感器设备需求增势迅猛,而无所不在的传感器也将引发未来大规模数据爆炸,到2020年,来自传感器的数据将占全部数据的一半以上。大数据的充分利用和挖掘,还将不断催生新应用和新服务。预计到2020年相关的物联网产品与服务供应商将实现超过3000亿美元的增值营收,并且主要集中在服务领域。 发展安全可控的感知信息技术有利于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我国是网络大国,却不是网络强国,无论是芯片、操作系统,还是应用系统,受制于人的局面依然严峻。未来,在万

网络态势感知技术研究

ISSN 1000-9825, CODEN RUXUEW E-mail: jos@https://www.sodocs.net/doc/823162161.html, Journal of Software, Vol.21, No.7, July 2010, pp.1605?1619 https://www.sodocs.net/doc/823162161.html, doi: 10.3724/SP.J.1001.2010.03835 Tel/Fax: +86-10-62562563 ? by Institute of Software,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络态势感知研究 龚正虎, 卓莹+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南长沙 410073) Research on Cyberspace Situational Awareness GONG Zheng-Hu, ZHUO Ying+ (Institute of Computer,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73, 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zhuoying@https://www.sodocs.net/doc/823162161.html, Gong ZH, Zhuo Y. Research on cyberspace situational awareness. Journal of Software, 2010,21(7):1605?1619. https://www.sodocs.net/doc/823162161.html,/1000-9825/3835.htm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system complexity and uncertainty. Traditional network management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 and it shall evolve to fusion based Cyberspace Situational Awareness (CS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unction shortage and development require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CSA as well as its origin, conception, objective and characteristics. Firstly, a CSA research framework is proposed and the research history is investigated, based on which the main aspects and the existing issues of the research are analyzed. Meanwhile, assessment method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Mathematics model, knowledge reasoning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Then, this paper discusses CSA from three aspects: Model,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and assessment methods, and then goes into detail about main idea, assessment process, merits and shortcomings of novel methods. Many typical methods are compared.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SA in the fields of security, transmission, survivable, system evaluation and so on is presented. Finally, this paper point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CSA and offers the conclusions from issue system, technical system and application system. Key words: cyberspace situational awareness; data fusion; model;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assessment method 摘要: 随着Internet规模的迅速扩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加,基于融合的网络态势感知必将成为网络管 理的发展方向.在分析现有网络管理不足以及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介绍了网络态势感知的起源、概念、目标和特点. 首先,提出了一个网络态势感知研究框架,介绍了研究历程,指出了研究重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将现有评估方法分 为3类:基于数学模型的方法、基于知识推理的方法、基于模式识别的方法.然后详细讨论了模型、知识表示和评 估方法这3方面的研究内容,总结存在的共性问题,着重评价了每种评估方法的基本思路、评估过程和优缺点,并进 行了对比分析.随后介绍了网络态势感知在安全、传输、生存性、系统评价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最后指出了网络态 势感知的发展方向,并从问题体系、技术体系和应用体系3方面作了总结. 关键词: 网络态势感知;数据融合;模型;知识表示;评估方法 中图法分类号: TP393文献标识码: A ?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under Grant No.2009CB32050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the National High-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la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2008AA01A325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Received 2009-02-12; Revised 2009-07-06; Accepted 2010-03-04

机器视觉测量技术

机器视觉测量技术 杨永跃 合肥工业大学 2007.3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 概述 1.2 机器视觉的研究内容 1.3 机器视觉的应用 1.4 人类视觉简介 1.5 颜色和知觉 1.6 光度学 1.7 视觉的空间知觉 1.8 几何基础 第二章图像的采集和量化 2.1 采集装置的性能指标 2.2 电荷藕合摄像器件 2.3 CCD相机类 2.4 彩色数码相机 2.5 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 2.6 照明系统设计 第三章光学图样的测量 3.1 全息技术 3.2 散斑测量技术 3.3 莫尔条纹测量技术 3.4 微图像测量技术 第四章标定方法的研究 4.1 干涉条纹图数学形成与特征 4.2 图像预处理方法 4.3 条纹倍增法 4.4 条纹图的旋滤波算法 第五章立体视觉 5.1 立体成像

5.2 基本约束 5.3 边缘匹配 5.4 匹域相关性 5.5 从x恢复形状的方法 5.6 测距成像 第六章标定 6.1 传统标定 6.2 Tsais万能摄像机标定法 6.3 Weng’s标定法 6.4 几何映射变换 6.5 重采样算法 第七章目标图像亚像素定位技术 第八章图像测量软件 (多媒体介绍) 第九章典型测量系统设计分析9.1 光源设计 9.2 图像传感器设计 9.3 图像处理分析 9.4 图像识别分析 附:教学实验 1、视觉坐标测量标定实验 2、视觉坐标测量的标定方法。 3、视觉坐标测量应用实验 4、典型零件测量方法等。

第一章绪论 1.1 概述 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面临着自身能力、能量的局限性,因而发明和创造了许多机器来辅助或代替人类完成任务。智能机器或智能机器人是这种机器最理想的模式。 智能机器能模拟人类的功能、能感知外部世界,有效解决问题。 人类感知外部世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眼耳鼻舌身 所以对于智能机器,赋予人类视觉功能极其重要。 机器视觉:用计算机来模拟生物(外显或宏观)视觉功能的科学和技术。 机器视觉目标:用图像创建或恢复现实世界模型,然后认知现实世界。 1.2 机器视觉的研究内容 1 输入设备成像设备:摄像机、红外线、激光、超声波、X射线、CCD、数字扫描仪、 超声成像、CT等 数字化设备 2 低层视觉(预处理):对输入的原始图像进行处理(滤波、增强、边缘检测),提取角 点、边缘、线条色彩等特征。 3 中层视觉:恢复场景的深度、表面法线,通过立体视觉、运动估计、明暗特征、纹理 分析。系统标定 4 高层视觉:在以物体为中心的坐标系中,恢复物体的完整三维图,识别三维物体,并 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5 体系结构:根据系统模型(非具体的事例)来研究系统的结构。(某时期的建筑风格— 据此风格设计的具体建筑) 1.3 机器视觉的应用 工业检测—文件处理,毫微米技术—多媒体数据库。 许多人类视觉无法感知的场合,精确定量感知,危险场景,不可见物感知等机器视觉更显其优越十足。 1 零件识别与定位

物联网感知层感知控制信息识别技术(1)

物联网感知层感知控制信息识别技术 文/郭松在物联网的“感知层”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利用现有物品的传感设备组成的系统,以最少的资金投入将物品的感知和控制信息识别出来。 通过物联网综合安全系统的应用例,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物联网的感知层信息识别。 在公共安全系统中有包括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门禁控制系统等的安防系统,消防火灾报警系统、电梯安全报警对讲系统等。这三个安全系统分属安防、消防、电梯三个行业,每种系统都有物联网的应用方案,有些已经开始应用。 而物联网的应用不是单独一种物品或系统的物联网应用,它是可以实现多种类物品或系统能够相互信息交换。物联网综合安全系统就是将用户现有的安防系统、消防系统、电梯安全系统等多种安全系统集成一起,实现感知、控制、管理一体化。 在物联网综合安全系统的“感知层”,视频监控系统的物品或传感设备有摄像机、硬盘录像机、视频矩阵,防盗报警的传感设备是报警探测器,门禁系统的读卡器,消防系统的火灾报警探测器,电梯安全系统的电梯数据采集器、5方报警对讲设备等。这些传感设备有开关量信号传输方式、有RS485总线传输方式、消防24V总线传输方式、DTMF双音多频传输方式等,而每种厂家的传感控制设备传输协议又是不同的。要将这些传感控制设备的感知和控制信息进行统一识别是物联网综合安全系统“感知层”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物联网的应用需要政府支持,但物联网的运营是要通过给用户提供增值的服务,为使用者节省费用、增加收益,来获取收益的。 介绍一种物联网综合安全系统应用方案,在用户现有安全系统基础上,在不影响原有系统的正常使用,只需添加加很少费用的软硬件设备,用一个本地电脑将安防系统、消防系统、电梯安全系统等传感控制器的感知和控制信息的统一识别、统一控制,实现物联网“感知层”的建设。 对物联网的深入理解将助于开阔思路,开发和利用创新技术来实现物联网的应用。本人将介绍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几项专利技术,希望有助于物联网的建设和发展。 物联网应用技术一:《设备数据比对转换系统》,发明专利申请号201120207496.1 如何解决物联网“感知层”物品感知信息和控制信息的识别?尤其是对已经使用中的传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一、阿尔都塞:科学与意识形态是完全对立的 法国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路易;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 , 1918 - 1990) 被誉为当代最重要的“意识形态理论家”,他在1965 年出版的《保卫马克思》一书中阐述了意识形态,特别是意识形态(ideology) 和科学(science) 的关系问题。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与科学是根本对立的,这种对立主要表现在: 第一,科学是真理,它如实地反映客观现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过程,它是在抛弃意识形态问题框架中形成,并在与意识形态的不断斗争中成长起来的;而意识形态则属于“虚假意识”,它以神话的方式反映现实世界,它歪曲现实,掩盖社会历史过程的真实本性。 第二,科学主要是一种认识,它的最基本功能是理论功能;而意识形态主要是一种价值观念,它的最基本功能则是实践功能。 第三,科学作为客观知识,与利益无关,没有阶级性;而意识形态则完全受利益支配,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具有头等重要性。 第四,科学的认识过程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而意识形态的认识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 显然,阿尔都塞看到了科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别,包含着一些合理因素。例如,他认为科学是正确反映外界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正确的认识工具; 而意识形态则是渗透着阶级利益、价值取向以及思想情感的价值观念体系,二者属于不同的理论总问题,不应加以混淆。但是,必须看到,阿尔都塞关于科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观点是有缺陷的。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他夸大了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区别。科学与意识形态是有明显区别的,但二者不是绝对对立的。事实上, 意识形态虽然是经济关系的反映,其中也包括科学的成分;科学虽然并不直接反映经济关系,其中也包括意识形态的成分。特别是对于无产阶级的历史理论,科学和意识形态几乎没有多少差别。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既可以说是科学,也可以说是意识形态。 第二,他割裂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既具有理论职能,又具有实践职能。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而阿尔都塞则否认科学的实践职能,只承认科学的理论职能,这样他就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联系。因为在阿尔都塞看来,科学的职能是理论的,意识形态的职能是实践的。 二、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是一种意识形态 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 ,1929 - ) 在1986 年发表的、为纪念马尔库塞七十诞辰所写的长篇论文《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中也论述了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即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成了意识形态。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成为意识形态,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使得科学技术已成为剩余价值的独立要素,因此,“同这种独立的剩余价值来源相比较,马克思本人在考察中所得出的剩余价值来源,即直接的生产者的劳动力,就愈来愈不重要了。”[3 ] (P62) 这必然导致人们的阶级意识淡化,民众渐渐倾向于非政治化。 第二,由于科学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行政机构都取得了合理化的形式,政治让位于科学技术,“政治不是以实现实践的目的为导向,而是以解决技术问题为导向”[3 ] (P60) ,从而使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具有了统治的合法性功能。 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起到了使公众舆论非政治化的目的,“它不管实践问题,因而也不管关于接受似乎只涉及民主的意识形态的标准的讨论”, “随着实践问题的排除,政治舆论也就失去了作用。”[3 ] (P61)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只关注技术问题,而不关心政治实践问题、人的解放问题,公众舆论只起着投票选举领导人的作用,而不开展对大政方针的公开讨论。 概言之,在哈贝马斯看来,科学技术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合法性提供了意识形态论证,达到了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统治辩护的目的,因此,科学技术成了意识形态,成了理解一切问题的关

机器视觉测量技术

机器视觉测量技术杨永跃合肥工业大学 2007.3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 概述 1.2 机器视觉的研究内容 1.3 机器视觉的应用 1.4 人类视觉简介 1.5 颜色和知觉 1.6 光度学 1.7 视觉的空间知觉 1.8 几何基础 第二章图像的采集和量化 2.1 采集装置的性能指标 2.2 电荷藕合摄像器件 2.3 CCD 相机类 2.4 彩色数码相机 2.5 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

2.6 照明系统设计 第三章光学图样的测量 3.1 全息技术 3.2 散斑测量技术 3.3 莫尔条纹测量技术 3.4 微图像测量技术 第四章标定方法的研究 4.1 干涉条纹图数学形成与特征4.2 图像预处理方法 4.3 条纹倍增法 4.4 条纹图的旋滤波算法 第五章立体视觉 5.1 立体成像 2 5.2 基本约束 5.3 边缘匹配 5.4 匹域相关性 5.5 从 x 恢复形状的方法 5.6 测距成像

第六章标定 6.1 传统标定 6.2 Tsais 万能摄像机标定法 6.3 Weng ’ s 标定法 6.4 几何映射变换 6.5 重采样算法 第七章目标图像亚像素定位技术第八章图像测量软件 (多媒体介绍 第九章典型测量系统设计分析9.1 光源设计 9.2 图像传感器设计 9.3 图像处理分析 9.4 图像识别分析 附:教学实验 1、视觉坐标测量标定实验 2、视觉坐标测量的标定方法。 3、视觉坐标测量应用实验 4、典型零件测量方法等。

3 第一章绪论 1.1 概述 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面临着自身能力、能量的局限性, 因而发明和创造了许多机器来辅助或代替人类完成任务。智能机器或智能机器人是这种机器最理想的模式。 智能机器能模拟人类的功能、能感知外部世界,有效解决问题。 人类感知外部世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眼耳鼻舌身 所以对于智能机器,赋予人类视觉功能极其重要。 机器视觉:用计算机来模拟生物(外显或宏观视觉功能的科学和技术。 机器视觉目标:用图像创建或恢复现实世界模型,然后认知现实世界。 1.2 机器视觉的研究内容 1 输入设备成像设备:摄像机、红外线、激光、超声波、 X 射线、 CCD 、数字扫描仪、超声成像、 CT 等 数字化设备 2 低层视觉(预处理 :对输入的原始图像进行处理(滤波、增强、边缘检测 ,提取角点、边缘、线条色彩等特征。 3 中层视觉:恢复场景的深度、表面法线,通过立体视觉、运动估计、明暗特征、纹理分析。系统标定

浅析关于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823162161.html, 浅析关于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 作者:李瑞青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7年第12期 摘要现代的科学技术已经展现了它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让社会和国家都进入了高速前进的道路。关于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也被不断讨论:科学技术就是意识形态或科学技术是反意识形态等观点争论不断。本文借用马尔库塞悲观的科学决定论和哈贝马斯寻找反思之路的乐观态度,简要探讨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成为一种意识形态这一问题。 关键词科学技术意识形态 作者简介:李瑞青,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哲学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BO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https://www.sodocs.net/doc/823162161.html,ki.1009-0592.2017.04.407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让科技这一词语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科学、高科技运用、高科技推动、科技助力已经十分普遍在人们的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的常用词中。对科学技术的讨论也愈加热烈。科学技术被看作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国家安全、社会保障与公共健康等问题依赖科学的发展与进步,科学知识在被生产出来的过程中依赖于技术的发展也能够促进技术革新。 一、关于科学与技术 在科学从纯科学、好奇地探索发展为科学技术,技术转移以物质为承载,不断发展的技术转化为对生产力的大力推动下,科学转化为技术之后才能更加直观地展现他的力量与能量,发挥更大的作用。而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作为一个经常争论的问题,在科学技术哲学方面也有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下也有对其划分和解读。对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的探讨也十分有必要,通过更加详细的文本阅读对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有一个更加清楚深刻的认识。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研究主题下对科学与技术的探讨一直都在,对于将科学技术称为意识形态的问题领域,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对比下关于科学技术是否是意识形态、科学技术如何称为意识形态、科学技术如何充当起意识形态的问提上都有不同的观点。有些人将哈贝马斯的《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中的内容看作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对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做出的回应。在这里我认为两者都是对科学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潜移默化或逐步普遍等现象进行的分析和预见,人们一直没有放弃对科学进步带来的成果的追求,也一直在注视着科学进步所带来的问题。在本文中则以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为问题,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哈贝马斯的《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两本著作为本文叙述观点的主要参考。

视觉感知与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培训

视觉感知和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培训 课程大纲: 第1章视频监控系统 1h 1.1 模拟视频监控系统 1.2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1.3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1.4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1.5 视频监控系统抗干扰方法 1.6 视频监控系统防雷设计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标准协会培训中心 【协办单位】深圳市威硕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第2章视频传感器 2h 2.1 传感器视频信号 2.2 CCD视频传感器 2.2.1 特种CCD传感器 2.2.2 360度全景摄像机 2.2.3 红外CCD热像仪 2.2.4 CCD传感器镜头 2.2.5 CCD视频时空域采样 2.2.6 ITU656-601规范 2.2.7 ITU1120规范

2.3 CMOS视频传感器 2.4 CIS视频传感器 2.5 视频传感器比较 第3章物理传感器 1h 3.1 雷达传感器 3.2 超声波传感器 3.3 红外传感器 3.4 声音传感器 3.5 振动传感器 3.6 磁开关传感器 3.7 气体传感器 3.8 温度传感器 3.9 湿度传感器 3.10 光电感烟传感器 第4章视频监控网络 1h 4.1 视频远程传输 4.2 视频控制总线 4.3 IP视频传输 4.3.1 流媒体技术 4.3.2 RTP协议 4.3.3 RTSP协议

4.3.4 DDNS协议 4.4 网络摄像机 第5章智能视频监控 1h 5.2 智能视频监控的功能 5.3 智能视频监控的体系结构5.4 智能视频监控的关键技术5.4.1 运动目标检测 5.4.2 运动目标分类 5.4.3 运动目标跟踪 5.4.4 行为分析和识别 5.5 智能视频监控的使用 5.6 智能视频监控的发展趋势第6章运动侦测和目标判别 2h 6.1 运动目标侦测 6.2 运动估计和运动矢量提取6.3 目标判断和分类 6.4 基于物体形状的目标判别第7章人脸检测和识别 2h 7.1 人脸区域检测 7.2 人脸特征提取 7.3 人脸特征匹配 第8章车牌检测和识别 2h

《物联网感知识别技术》

南京邮电大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物联网感知识别技术》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得分1、一维条形码通常由哪几部分构成? 左侧空白区、起始符、数据符、校验符、终止符、右侧空白区 2、EAN-13商品条形码文字字符为693234010515X,计算该条形码的校验符; 10的倍数-(偶数和*3+奇数和) 3、Code39条形码的条形码字符分别为、,请使用二进制表示这两个条空; 01100 0010、11000 1000 4、EAN分配给ISBN系统专用的前置码为978备用码为979国际物品编 码协会分配给ISSN系统的前置码为977。 5、根据下表,将UPC-A条形码001200000657C转换为UPC-E条形码。0126570c

6、主动式电子标签、被动式电子标签、半主动电子标签的区别? 7、读写器工作方式分为读写器先发言、标签先发言? 读写器管理协议分为读写层、消息层、传输层? 8、简述RFID系统的两种耦合方式? 电感耦合。变压器模型,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依据的是电磁感应定律 电磁反向散射耦合:雷达原理模型,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目标后反射,同时携带回目标信息,依据的是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 9、数字通信系统理论框图? 10、反向不归零编码、曼切斯特编码、密勒编码原理,分别采用反向不归零编码、曼切斯 特编码、密勒码对二进制序列10100100进行编码; 11、利用ASK、FSK、PSK对信号进行调制; 12、写出高频中最常用的协议标准

13、ISO/IEC 14443协议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4、ISO/IEC 14443 TYPE A 协议中PCD激活PICC的过程。 15、EPC码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1、无接触读取 2、远距离读取 3、动态读取 4、多数量、品种读取 5、标签无源 6、海量存储量等优势 16、EPC标签可以分为几类?简述每一类标签的特点。 EPC标签是电子产品代码的信息载体,主要由天线和芯片组成。EPC标签中存储的惟一信息是96 位或者64位产品电子代码。为了降低成本,EPC标签通常是被动式射频标签。根据其功能级别 的不同,EPC标签可分为5类,目前所开展的EPC测试使用的是Class l Gen 2标签。 (1)Class OEPC标签。满足物流,供应链管理中,比如超市的结账付款、超市货架扫描、集装 箱货物识别、货物运输通道以及仓库管理等基本应用功能的标签。Class OEPC标签的主要功能 包括:必须包含EPC代码、24位自毁代码以及CRC代码;可以被读写器读取;可以被重叠读取;可以自毁;存储器不可以由读写器进行写入。 (2)Classl EPC标签。又称身份标签,它是一种无源的、后向散射式标签,除了具备ClassOEPC标签的所有特征外,还具有一个电子产品代码标识符和一个标签标识符,Class1EPC 标签具有自毁功能,能够使得标签永久失效,此外,还有可选的密码保护访问控制和可选的用户 内存等特性。 (3)Class 2 EPC标签。也是一种无源的、后向散射式标签,它除了具备Class 1 EPC标签的 所有特征外,还包括扩展的TID(Tag Identifier,标签标识符)、扩展的用户内存、选择性识 读功能。Class 2 EPC标签在访问控制中加入了身份认证机制,并将定义其他附加功能。 (4)Class 3 EPC标签。是一种半有源的、后向散射式标签,它除了具备Class 2 EPC标签的 所有特征外,还具有完整的电源系统和综合的传感电路,其中,片上电源用来为标签芯片提供部 分逻辑功能。 (5)Class 4 EPC标签。是一种有源的、主动式标签,它除了具备Class 3 EPC标签的所有特 征外,还具有标签到标签的通信功能、主动式通信功能和特别组网功能。

最新科学技术及意识形态

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 ,1929 - ) 在1986 年发表的、为纪念马尔库塞七十诞辰所写的长篇论文《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中也论述了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即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成了意识形态。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成为意识形态,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使得科学技术已成为剩余价值的独立要素,因此,“同这种独立的剩余价值来源相比较,马克思本人在考察中所得出的剩余价值来源,即直接的生产者的劳动力,就愈来愈不重要了。”[3 ] (P62) 这必然导致人们的阶级意识淡化,民众渐渐倾向于非政治化。 第二,由于科学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行政机构都取得了合理化的形式,政治让位于科学技术,“政治不是以实现实践的目的为导向,而是以解决技术问题为导向”[3 ] (P60) ,从而使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具有了统治的合法性功能。 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起到了使公众舆论非政治化的目的,“它不管实践问题,因而也不管关于接受似乎只涉及民主的意识形态的标准的讨论”, “随着实践问题的排除,政治舆论也就失去了作用。”[3 ] (P61)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只关注技术问题,而不关心政治实践问题、人的解放问题,公众舆论只起着投票选举领导人的作用,而不开展对大政方针的公开讨论。 概言之,在哈贝马斯看来,科学技术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合法性提供了意识形态论证,达到了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统治辩护的目的,因此,科学技术成了意识形态,成了理解一切问题的关键。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理论,作为当代科技革命及其社会后果的理论反映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科学技术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对人的理性观念和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是科技进步导致人们将其变成了包括人文科学在内的精神领域的终极标准,造成工具理性横行,科学技术成为统治者对人进行统治的有效手段。 应当承认,哈贝马斯的这一理论提出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科学技术的消极影响,并提醒人们对此要有所警惕,这些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把科学技术等同于意识形态则是错误的。 第一,哈贝马斯把科学技术等同于意识形态,混淆了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关系。科学技术对意识形态的作用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条件。哈贝马斯把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混淆起来,把科学技术本身同资本主义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运用混淆起来。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被用来为维护统治服务,成为社会对人进行压抑、操纵的有效工具,这是客观事实。但这一局面不是由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决定的,而是由其现实的社会关系决定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和压抑,表面上看似乎来源于科学技术,而实际上它恰恰来源于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对科学技术的利用。 第二,哈贝马斯把科学技术等同于意识形态, 夸大了科学技术中价值因素的存在,用价值因素取代科学的真理性和客观性。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确存在着某种关系。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社会价值背景,会渗透到科学中,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起着世界观、舆论等导引作

赛博空间态势感知技术研究

doi:10.3969/j.issn.1671-1122.2012.03.012 赛博空间态势感知技术研究 张勇,丁建林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数字技术部,安徽合肥 230088) 摘 要:文章从赛博空间的概念和态势感知的流程出发,构建赛博空间态势感知框架,以安全检测和安全事件分析技术为支撑,提出多层次多角度的态势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预测安全态 势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赛博空间;态势感知;态势评估;态势预测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22(2012)03-0042-03 Research on the Technology of Cyberspace Situation Awareness ZHANG Yong, DING Jian-lin ( Depart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No.38 Research Institute, Hefei Anhui 230088,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s form the concept of cyberspace and the process situation awareness. Then, we build the framework of cyberspace situation awareness. Using security detection and security event analysis techniques, we propose multi-level and multi-angle situation evaluation model. Finally, using time series analysis we forecast the trends of the security situation. Key words: cyberspace; situation awareness; situation evaluation; situation forecasting 0 引言 赛博空间(Cyberspace)一词最早出现在加拿大幻想小说作家吉布森在1981年所写的小说《燃烧的铬合金》,该词随着他1984年的出版的小说《神经漫游者》广为传播,他将微芯片、电脑、网络、黑客和机器人等组合成的空间称为赛博空间[1]。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赛博空间的概念进行了的探讨,当时形成的观点认为赛博空间基本上与互联网同义,将其翻译为网络空间或电脑空间。进入21世纪,赛博空间得到了美国政府和军方的重视,与其相关的研究逐步开展。 目前,对赛博空间的认识还在发展中,其概念和内涵在不断拓展,尚处于边摸索、边研究、边开发、边利用阶段。赛博空间是一个类似于陆、海、空、天的真实存在的可操作的域,由电磁频谱、电子设备和系统、网络化基础设施等组成,以信息的创建、存储、修改、交换和利用为目的,实现对信息系统的控制。赛博空间中的行动成为赛博战(Cyberwar),包括进攻行动和防御行动两个方面,进攻行动包括对敌方关键电子设备的动能打击、电子战、计算机网络攻击等,防御行动包括对己方关键设备的电磁防护、信息保障漏洞评估、通信保密、敌方攻击效果评估和攻击定位等。实现并保持对赛博空间的控制,对于实施有效的作战行动至关重要,是开展各级战斗的基础,可以使己方在战场上达成预期效果,并降低和消除敌方进攻能力。 态势感知(Situation Awareness)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对环境因素的感知、理解以及对其发展趋势的预测,态势感知源于战争中敌我双方攻防态势的估计,态势感知技术最早出现在航天飞行的人因(Human Factors)研究。1988年,Endsley 把态势感知分成感知、理解和预测三个层次的信息处理[2]。态势感知在军事战场、空中交通监管及通信等领域被广泛地研究。1999年,Tim Bass首次提出了网络态势感知的概念,将网络态势感知与ATC态势感知进行了对比,并将空中交通监管中态势感知的成熟理论和技术应用到网络态势感知中[3]。 赛博空间的态势感知(Cyberspace Situation Awareness)是指由赛博空间中所有电子设备和电子系统的运行状况、设备行为以及用户行为等因素所构成的整体安全状态和变化趋势,通过多传感器多手段协同侦察的方式,对能够引起赛博空间态势发生变化的所有环境要素,进行获取、理解和评估,并预测其发展趋势。1)对各种影响系统安全性的要素进行检测获取,安全要素包括电磁信号层、通信与网络协议层、信息层和行为层的安全信息;2)对采集到的多源安全信息采用分类、归并、关联分析等手段 作者简介:张勇(1984-),男,安徽,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赛博空间、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等;丁建林(1965-),男,山东,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网络安全、赛博空间、数字图形图像处理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