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苏关系

中苏关系

中苏关系
中苏关系

一.中苏/俄关系的曲折历程

1.“一边倒”方针下的中苏蜜月期(1949—1960)“不平等的伙伴”战略联盟模式 1949年毛主席访苏,两国于1950年2月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结成政治军事同盟。在当时反帝、反殖和争取缓和紧张局势的斗争中,中苏两国利益一致,行动上相互配合。1957年11月,毛主席第二次访问苏联。在莫斯科举行的12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及64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发表纲领性宣言,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推向了高峰。双方虽有分歧,但两国政府能够顾全大局,求同存异,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

2.中苏对抗:意识形态冲突到武装对峙(60年代—80年代初)战略对抗模式

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产生分歧。此后两国的分歧、冲突进一步发展,分歧的范围更加广泛,冲突也更加尖锐。两党从意识形态分歧上升到两国关系,1969年珍宝岛(苏联称达曼斯基岛)事件,使已经恶化的两国关系走向全面对抗。70年代苏联在印度支那地区大肆扩张,并支持越南反华、入侵柬埔寨。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威胁我国西南安全。苏联的这些行为,使两国关系不断恶化。

3.中苏关系缓和到正常化(80年代初—1991)

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苏两国对国际形势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中国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尤其是良好的周边环境,而缓和、改善中苏关系也就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被提上了议程。1982年中国十二大确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不再把反对某一特点国家作为外交政策的目标,强调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苏联由于在70年代过度扩张,使其丧失了对美国的优势地位,苏联需要收缩战线;中国与日本、美国相继建交,又使苏联在亚太地缘环境中处于不利地位。如果与中国继续全面对抗,苏联的地缘政治环境将迹象恶化,苏联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1982年3月,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干发表讲话,勃列日涅夫在讲话中反复强调,苏联已主动提出再次举行中苏边界谈判。此外,他呼吁中苏应该实现关系正常化。表示愿意就“改善苏中关系的措施达成协议”。1986年7月,戈尔巴乔夫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就苏联的远东政策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愿意在任何级别上,同中国认真讨论关于建立睦邻友好关系问题。双方经过艰难的谈判,在消除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三大障碍(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停止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裁减并撤除部署在中苏和中蒙边境地区的百万驻军)上基本达成一致,为两国关系正常化做了直接准备。

1989年5月,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访华,同邓小平进行了历史性的会晤。按照邓小平提出的“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精神,两国关系和两党关系实现了正常化。双方发表了《中苏联合公报》,为两国建立新型国家关系奠定了法律基础。1991年5月,江泽民访苏。双方签署了《中苏国界东段协定》,发表了第二个《中苏联合公报》。中苏之间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苏两国的国家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 4.中俄关系顺利发展(1991—1999)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俄罗斯成为苏联的继承国,中苏关系变成了中俄关系。苏联解体初期,中俄两国领导人由于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选择等方面存在着根本差异,对中俄关系的发展还处于摸索之中。但是,随着两国领导人交往增多和俄罗斯对西方一边倒政策的失望,两国关系开始平稳发展。1992年12月,叶利钦访华,双方发表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两国宣布“互视为友好国家”,并签署了有关经贸、科技和文化等领域合作的24个文件。这不仅表明中苏关系顺利完成了向中俄关系的过渡,而且也为中俄关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政治和法律基础。

1993年底北约提出东扩计划,俄罗斯意识到自己的战略环境和国际地位在冷战后非但没

有改变,反而更加恶化了。显然,无论是双边关系的发展,还是变化的国际形势,都要求提升两国关系。正是在中俄关系不断升温的基础上,1994年9月江泽民出访俄罗斯。双方发表了《中俄联合声明》,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还从政治关系。经贸和科技关系、军事政治关系和国际关系等四个方面详细规定了中俄两国应当采取的积极步骤,并签署了《中俄国界西段协定》。中俄关系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1995年9月,北约正式公布东扩报告,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随着北约东扩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俄两国也越走越近。1996年4月,叶利钦再次访问中国。双方发表的《中俄联合声明》宣布,把两国关系提高到“平等与信任和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核心是:两国为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为加强两国的全面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为推动世界多极化、民主化和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密切合作。

5.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法律化、长期化(2000—至今)

随着俄罗斯进入普京时代,在中俄双方的共同推动下,特别是在中国“三不”、“三好”政策,即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睦邻友好政策的推动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沿着日臻成熟的轨道不断攀升新的台阶,进入了历史上双边关系交往的最好时期。这主要表现在:两国间的政治互信达到历史上的新高度,影响双边关系发展的现实隐患——边界问题得以最终排除,以能源合作为核心的两国间经贸关系终入正轨,两国间的军事合作向更高水平、更广领域发展。二.中俄两国的合作 1.安全领域

中俄两国在安全领域的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关系的关键内容之一。这种合作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两国政治互信的加深而越来越深化,合作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两国在安全领域合作关系的发展不仅使双边关系超越了历史上和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困境”,而且对冷战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国际和地区安全问题上的合作:积极推动多极化进程,倡导国际新秩序;联合抵制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共同倡导新安全观和地区安全新模式;共同维护周边地缘安全(中亚和东北亚)

中俄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关系:建立和加深军事领域的互信;双边军事交流日益密切和机

制化;联和举行军事演习

中俄在反恐领域的合作: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2001年“9·11”事件后,随着国际恐怖主义对中俄两国的威胁增大,中俄在反恐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也日益加强,构成新时期深化和提升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一个新亮点。 中俄在核心安全利益问题上的合作: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一国安全

的核心利益所在。中俄两国在这个领域有着共同的利益和需要。对俄罗斯而言,主要是抵制车臣的民族分裂主义,维护俄罗斯的统一与完整。对中国来说,就是遏制台独势力,打击西藏、新疆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活动。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相互支持与帮助构成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一个特殊的和核心的内容。

2.上合组织:多边框架内的中俄关系 近年来,中俄关系在多边领域的战略协作主要体现在上海合作组织的协作。上合组织的诞生是21世纪初国际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未来的国际格局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上合组织在2001年成立后,随着机制化建设逐渐完善,该组织迅速完成了初创阶段,进入了平稳发展的新阶段。这与上合组织各成员国政治和安全上的互信与合作,与中俄双边关系走向成熟有着直接关系。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为上合组织夯实基础创造了非常有力的条件,而上合组织合作领域的稳步扩大,也为中俄双边关系在21世纪的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3.中俄经贸与边贸的发展

经贸与边贸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稳步推进以及两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双边经贸和边贸合作快速稳定发展,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能源、科技、通讯、金融、交通等各领域合作全面、深入发展。经过双方共同努力,目前中俄已互为重要的经济技术合作伙伴。从今后长期发展的趋势看,经贸及边贸合作将在两国战略协作关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成为中俄关系中最活跃的催化剂和坚实的物质基础。 4.中俄军事技术合作

军事技术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合作是一种双赢合作,其规模和深度不仅仅受两国总体关系的影响,还直接受俄罗斯对外军技合作政策及相关部门体制变化的影响。简单来说。内政和外交两方面的变化共同决定着中俄军技合作的走向。三.中俄间存在的问题 1.中国威胁论

俄罗斯对中国的担心最集中的表现就是俄罗斯社会一直存在这的所谓“中国威胁论”。这一论调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两方面:(1)中国迅速发展后肯定要试图获取亚太地区的主导权,这个过程很可能要伴随着一些冲突和斗争,从而影响到这一地区的稳定和俄罗斯的安全。不仅如此,中国力量的增长还很可能加强它在与俄罗斯打交道时的地位,迫使后者接受中国的主张。(2)就是“中国扩张论”,这是俄罗斯经常见诸报端以至流传最广的。一个崛起的大国必然在市场、能源和人口聚集地等方面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在一些俄罗斯人看来,进行扩张,攫取更多的领土和资源也许是中国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办法。对俄罗斯远东和下西伯利亚这两大战略区域的有效控制,显然可以通过经济和人口扩张来进行,而无需任何战争。 2.文明对话沟通不足

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明和斯拉夫文明毕竟具有较大差别,这些差异与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权益之争互相交织,再受到国际上一些片面宣称的影响,就导致了不少误解。这些误解有些已成为中俄双方合作的思想和心理障碍。要努力增进相互了解,缩小文明差异,主要途径是推进文化交流,特别是加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因为他们是中俄关系的未来和希望。 3.政热经冷 从长远看,只有中俄经贸合作与其他方面的合作同步进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才有持续前进的动力。中俄经贸合作的潜力一直没有发挥出来,大大滞后于政治与安全合作,成为制约中俄关系深入发展的一个障碍。首先,中俄经贸以货物贸易为主,相互投资规模不大,发展后劲不足;其次,商品贸易水平低,贸易商品结构低度化,局限于产业间贸易;再次,双边贸易秩序不够规范;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服务体系尚未很好建立起来。四.中俄关系发展的未来趋向

在理论上,中俄未来关系有5种可能的模式。它们是(1)战略联盟,(2)战略协作,(3)友好国家,(4)冷淡的国家关系,(5)战略对抗。这5种模式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现实可能性。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可能性不是指两国关系的现状,而是指两国关系中所具有的可能使之转化为其他状态的条件。当然,在外交实践中,这5种模式都不是纯粹的,每一种模式

中都可能有其他模式的元素。判断两国处于何种关系的依据是其基本趋势和特征。 中俄关系的这5种模式都是理论上的假设和推断,但同时也都有一定程度的现实可能性。根据中俄关系的内外环境和可能的变化趋势,这5种模式的可能程度是不一样的,它们从可能变为现实的概率存在很大差别,有的模式可能性较大,而有的模式可能性较小。

在未来中俄关系的5种模式中,战略协作模式最为现实,其次是友好关系模式,再次是冷淡和一般国家模式,而战略联盟和战略对手两种模式的可能性最低。在主观指向上,战略协作和友好国家也应是两国关系的主动选择。这是两国关系的新型模式,符合时代精神和两国关系的需要,是两国应主动追求的模式

2006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接下来的2007年将是俄罗斯的“中国年”。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与北方邻国俄罗斯正走得越来越近。

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俄罗斯占有无可争议的重要地位,而且带有突出的战略色彩。这种战略协作关系对于一级世界造成的重心倾斜具有重要的平衡作用,对于中俄这两个同时处于转型期的国家来说,也具有巨大的安全和经济价值。可以预期,普京的访华将使两国在各领域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向实质化方向发展,并对国际政经局势产生某种新影响。更重要的是,一个模型,困扰两国300年的边界问题彻底解决后和平相处以期共赢的模型正在完整地搭建起来。俄罗斯总统普京说,俄罗斯政府视中国为长期友好国家,两国之间拥有大量的共同利益。他叮嘱俄罗斯新任驻华大使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拉佐夫积极开展与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合作,在双边关系上取得重大进展。

在经过一系列的政治行动后,曾经私有化的俄罗斯石油资源重新掌握到了国家手中。这为俄罗斯以能源增加对国际事务的发言权打下了基础。出于使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在对华石油供应上,俄罗斯一直没有表现出真正的积极态度。表面原因是俄罗斯的能源企业体制没有理顺,实际原因是,日本对俄罗斯石油的兴趣增加了俄罗斯的筹码。然而,日本与俄罗斯在北方四岛归属问题上的争端成了影响俄日关系的痼疾,而中国强大的购买力也足以使俄罗斯在经济发展上不须过于借重日本,这可能会最终决定中国拥有优先权。据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透露,今年俄罗斯准备通过铁路向中国供应1500万吨的原油,普京总统来华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就能源发展问题达成了新的协定。俄罗斯政府已经通过原则决定铺设东西伯利亚到太平洋的原油管道,从拉佐夫的表态看,这一管道首先向中国输油的可能性很大。

在中俄关系中,经济领域的合作一直滞后于政治和军事合作,这与其他大国双边关系的发展轨迹呈反向形状。其中,能源合作进展不畅是重要原因。只有这方面加快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才能走向全面化。随着《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订以及边界问题的解决,为双边关系的长远发展前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俄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经贸关系发展潜力巨大。双方已经商定,要努力使双边贸易额在2010年达到600亿至800亿美元。

中俄在其他领域的合作正在呈现出制度化走向。例如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立场协调及广受瞩目的军事合作。在伊核及朝核问题上,中俄两国配合得非常密切。双方都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都是多边会谈的积极参与者。两国的合作为把问题控制在政治、外交框架之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中俄“国家年”活动项目中包括了多项军事项目。在中俄总体关系当中,军事合作并不是一个规模最大、最重要的方面。不过,两个军事大国的合作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方面,可以增进两军的互信,另一方面,对于包括恐怖主义在内的各种不利于国家安全的

因素,也是巨大的威慑。两国于2005年8月18日至25日举行了代号为“和平使命-2005”大规模中俄联合军事演习。演习在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中国的山东半岛及附近海域举行。中俄双方派出了陆、海、空军和空降兵、海军陆战队以及保障部队近万人参加演习。俄军动用了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参加两国历史上这次最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俄太平洋舰队的“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大型反潜舰、1艘大型登陆舰、1艘驱逐舰和海军陆战队的1个连,17架远程军用运输机和歼击机,普斯科夫第76空降兵师的1个连等部队参加了联合军演。演习取得了圆满成功。

中俄关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两国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双方高层交往密切并已实现机制化,各领域互利合作发展迅速不断深化,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密切沟通与配合。

胡锦涛主席指出,中俄两国都面临着维护和平稳定、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两国互利合作有着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中方高度重视中俄关系,愿同俄方一道,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胡锦涛还说,中俄双方都重视两国立法机构的友好往来,希望中国全国人大和俄罗斯联邦会议及国家杜马充分发挥已有的对口合作关系和相关机制的作用,积极促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发展。与历史上的两国关系不同,目前的中俄关系既没有强烈的针对性,也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既有现实的互利考量,也有缔造长久和平的长远打算。两国共同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理性国家关系,因此有理由相信,这种关系将得到长久的发展.。

中俄应共同努力打造理性国家关系,中俄战略协作关系对于一级世界造成的重心倾斜具有重要的平衡作用,对于中俄两国来说,也具有巨大的安全和经济价值。

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深化和发展,已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希望双方加倍努力,密切配合,推动中俄战略协作在今后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解密

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解密 1960年7月6日,外交部派我去驻苏使馆任首席参赞、使馆党委副书记,做刘晓大使的助手。当时正是中苏吵架的时候,我感到任务很重。为此,我立即着手了解和研究中苏关系的有关情况和我们的对策。 赴任前夕,章汉夫同志找我谈话,他要我赶快去,并说,现在使馆工作很忙,两党会谈马上就要开始,随后还要召开81国党会议。现在去同过去友好的时候不一样,要有两手准备,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尽可能保持正常。这个任务是复杂的,也是艰巨的,但也是个很好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还说陈总不在北京,就不见面了。周总理在中南海接见在京的大使参赞夫妇时,对我夫妇说,你们现在去苏联,日子不好过,苏联连给我国抗美援朝的武.器都要钱。因此,你们去要有思想准备。 我们于9月8日到达使馆。当时使馆共有302人,另有苏联雇员42人。这是我国在国外最大的使馆。 一、赴任前后的中苏关系 斯大林时代中苏关系是好的,是兄弟党兄弟国家的关系,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时需要我国支持,因此注意同我国我党搞好关系。至1958年,他渐渐站稳脚跟后,同我关系开始向坏的方向发展。 1958年4月18日,苏国防部长建议在中国设长波电台。7月21日苏大使又提出建立联合舰队,遭到我拒绝后,赫鲁晓夫大为不满。他看到对我控制不能实现,就开始向我施加压力。1959年6月20日苏军单方面撕毁了国防新技术协定,拒绝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技术资料。9月9日就中印争端发表了偏袒印度的声明。9月15日赫鲁晓夫访美大吹戴维营精神,推行“苏美合作、主宰世界”路线。赫在我国庆10周年大会上讲话,攻击我用武力试探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固性。10月2日两党会谈,他向我提出:1.释放5名美国特务。2.允许两个中国的存在。3.指责我在中印边境冲突中破坏了印度的中立。4.指责我将达赖逃印的责任推给印。毛主席、周总理对此作了批驳。10月6日他回到海参崴发表讲话,说我像“公鸡好斗那样热衷于战争”。 1960年4月,我党发表了《列宁主义万岁》等三篇文章,不点名地批评了赫鲁晓夫。6月下旬,赫在布加勒斯特兄弟党代表会议上,对我党搞突然袭击,攻击我国内外政策,说我国领导是疯子。我代表团采取针锋相对的方针,最后我以中苏团结大局为重,虽在公报上签了字,但同时发表书面声明,阐明了我党的立场。这次会议后,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恶化两国关系。7月16日苏召回在华的1390名专家,片面中止应聘来华专家900名,撕毁了600多项协议和合同。片面撕毁互惠的友好杂志发行协议,并无理要求我政府召回我驻苏使馆一工作人员。同年,又缩减中苏贸易,并第一次在博孜艾格尔山口挑起边界纠纷。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对策是:坚持原则,后发制人;坚持斗争,留有余地;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二、8l国党的会议 1960年9月10日,我党中央对苏共中央6月21日的通知书作了答复,阐述了我们的观点,批驳了他们的错误观点,提出怎佯消除分歧,加强团结,开好各国党的会议的建议。接着,9

二战时期的中苏关系

二战时期的中苏关系 在学习二战史时,我对这期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的中苏关系很感兴趣,想对战前中苏的历史和战后中苏的关系发展有了一探究竟。 一、北洋军阀同沙俄 二战前,中国当时当权的是北洋军阀。北洋军阀同沙俄争夺外蒙的实际主权。 1911年,中国进行辛亥革命,沙俄趁机让外蒙宣布独立,处自己势力之内。1915年,北洋军阀政府与沙皇俄国签定《中俄蒙协约》,中国在外蒙只保存了徒具虚名的领土主权。 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在十月革命(1917年)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建立。 1919年,外蒙向北洋军阀请求取消“自治”,中国驻军入外蒙,正式恢复领土主权。因为直皖战争,中国驻蒙军撤回。1921年,外蒙趁机成立“自治政府”。坊间传言,当时许多来不及回国的在蒙华商被屠杀。 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1922年),中国与苏联纠葛开始了。 列宁执政时期,年轻的苏维埃曾想通过承认蒙古属于中国的方式,来得到北洋军阀对苏维埃的承认。但是因为当时北洋军阀看不起苏维埃,认为得到苏维埃对中国在蒙古主权的承认并不能产生实际作用,所以忽略了列宁抛来的橄榄枝。在斯大林执政期间,由于苏联开始强大,苏联已经在保住自己在俄国的执政地位的前提下,保证苏联对蒙古享有的控制权,所以,在斯大林时期,中国在对苏外交上屡屡受挫。 (一)1924年,在苏联的扶持下,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1925 年,斯大林获得苏联最高权力。 (三)1928年6月,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后,时任外交部长的王正廷在南京发动了一场以修订不平等条约为中心的“革命外交”,将列强在华特权分为五类,革命外交将分为五期进行,包括恢复关税自主权、取消治外法权、收回租界、收回租借地,以及收回铁路利权、内河航行权、沿海贸易权等。 (四)1929年,中东路事件,中苏外交停止。这场冲突持续近5个月之久,双方动用的一线兵力超过20万,使用了重炮、坦克、飞机和军舰等重型装备,是中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冲突,其结局对于东北的局势乃至全国的时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二战爆发前夕 (一)1931年9月18日,日侵东北三省(黑龙江、辽宁、吉林)。同日,日军逼近苏联、蒙古边境。 (二) 1、1932年,满洲国成立。 2、中苏外交恢复。原因如下: (1)国内爆发广泛的爱国主义行动,民众要求国民政府实现中国对苏关系正常化。 (2)日军继续对苏联挑衅。 (3)国民政府想得到苏联的军事援助。

近代中美、中苏、中日的关系

近代中美、中苏、中日的关系 中美关系 ·1843年,以武力逼迫中国签订《望厦条约》,取得《南京条约》以及其附件的特权。·1858年,迫使清朝签订《天津条约》。 ·19世纪90年代,支持日本侵略清朝。 ·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与清朝签订不平定条约《辛丑条约》。 ·一战期间,支持袁世凯复辟王朝。 ·1921-1921年,华盛顿会议期间,支持日本从中国手中收回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使得中国又回到了列强分割的局面。 ·1927年,支持蒋介石夺取政权,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紧侵略中国,美国推出“绥靖政策”,推动日本进攻苏联。·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在英美的支持下,南京国民政府抗战。 ·1942年,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1943年,开罗会议,通过《开罗宣言》,宣布日本占领中国的领土归还中国。 ·1945年,中美英发表《波斯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1945年,美国确立“扶蒋反共”政策,企图在中国建立亲美政权。 ·1946年,在美国的支持下,蒋介石国民党发动全民内战。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实行政治上不承认、经济封锁禁运、军事包围政策,扼杀新中国。 ·1950年,发动朝鲜战争,干涉我国解放军解放台湾,将战火烧到中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英勇斗争,迫使美国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动越南战争,“遏止(威胁)”中国。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中美二十年对抗。 ·1978年,签订《中美建交公报》。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苏关系 ·19世纪中期,通过武装侵略和外交讹诈,强迫清朝签订《中俄天津条约》、《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清朝签订《辛丑条约》。 ·1904~1905年,俄国同日本争夺辽东半岛爆发中俄战争。 ·1921年,在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4年,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黄埔军校。 ·1945年,苏联遵守承诺,出兵中国东北,加速日本法西斯的灭亡。 ·1949年,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派技术人员支持中国建设。 ·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 ·20世纪80年代,中苏关系正常化。 ·20世纪90年代,中俄成为战略伙伴。 中日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关系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关系发展史 新中国建立后,中苏之间的关系成为世人所关注的话题,中苏关系一直在曲折中发展,充满了坎坷,充满了曲折。 一、中苏关系的演变过程 对于中苏关系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 ——50年代,中苏结盟时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对新中国的确立和生存具有关键的意义。苏联诚心帮助了我们,结盟本身表明中国处于被保护的地位,中苏关系是不平等的。回顾1950年初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其中存在着很多不平等因素,斯大林虽然在旧的中苏条约基础上做出了许多让步,但事实上仍然是在不平等的条件下保证了苏联的战略需求。此后,由于中国人民在朝鲜战争中无私无畏的英勇表现,新中国和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阵营乃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地位相对提高,而斯大林的去世又为中苏关系的调整提供了可能性和新的转机,使苏联第二代领导人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1953年9月赫鲁晓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以后,即开始着手调整苏联的对华政策,1954年苏共新的领导集团调整对华政策至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前,中苏关系进入历史上的最佳状态。其对华政策基础的根本性转变,对此期中苏“蜜月”型关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60年代,从分歧到分裂。1956年后到1966年是中苏开始论战并走向决裂的阶段。分歧的开始,固然有思想意识上的关系,但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国家利益的矛盾。苏共二十大以后,中苏双方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开始出现分歧,主要表现在:关于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

问题;关于台湾海峡危机和中印边界冲突问题;关于中东局势的分歧。由于苏联当局坚持大国沙文主义,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致使中苏矛盾凸显。到50年代末,中苏两国由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发展到两国关系上的分歧,由内部争论发展到公开化,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1960年是中苏关系演变的一个决定性年份:1960年7月,苏联片面决定撤走在华的全部专家、撕毁了243个合作书,废除科技合作项目257个。同年9月,81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在莫斯科召开,苏共在会前散发一封长达6万字的粗暴攻击中国共产党的信件,并在会上带头组织对中共代表团的围攻。1962年,苏联当局趁中国经济暂时困难、美蒋敌对势力不断骚扰大陆之机,在中国新疆伊犁、塔城地区进行大规模颠覆活动,策动和胁迫6万多中国公民越境跑到苏联那边,严重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和边境稳定。同年12月,赫鲁晓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指责中国反对印度入侵的战争,并认为中国在加深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把印度往资本主义国家一方推。伊犁叛乱和中印边界战争使中国感到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已受到来自苏联直接或间接的威胁。这一年苏联的对华政策和行为完全没有苏联老大哥的兄弟友谊,反目成仇。1963年,中苏两党举行高级会谈。其间,苏共于7月14日公布了《苏共中央委员会给苏联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指名道姓地全面攻击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1965年3月,苏共单方面发起召开“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协商会晤”的莫斯科会议,中共等7个反对苏共路线的党拒绝参加。1966年3月,中共中央拒绝邀请,没有参加苏共二十二大,从此,中苏两党彻底断绝关系。正是国家利益的根本冲突、苏联大国主义政策与中国的独立自主方针的严重对抗,导致了双方重大方针政策的分歧,这是中

中苏关系

课本所学和资料的查阅以及视频录像的学习对于中苏关系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作个小结: 50年代,中苏结盟时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对新中国的确立和生存具有关键的意义。苏联诚心帮助了我们。结盟本身表明中国处于被保护的地位,中苏关系是不平等的,1950年的中苏条约也是不平等的; 60年代,从分歧到分裂。分歧从何开始,一般认为是思想意识上的分歧,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国家利益的矛盾。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中国首先跳出了两极格局,这是一个创举; 70年代,反帝反修,到反修统一战线。表面上的思想意识分歧,实际上是我国国家安全利益同苏联大国沙文主义之间的对撞; 80年代,关系正常化的十年谈判。中国坚持提出的“三大障碍”问题,是为国家建设创造外部环境的战略考虑。 中苏关系史书写了一部跌宕起伏的曲折史:从50年代的“蜜”,到60年代的“争”,再到70年代的“斗”,最后过渡到80年代的:“缓”,直至平稳过渡到中俄关系的=并形成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稳定”新格局。中苏一路凯歌,一路奋进,为了各自本国也为世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纵观中苏关系,唯有中苏关系之破裂无论对于中国还是苏联都是非同小可的,下面我将对于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阐述我自己的看法: 1.苏联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 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并未彻底清理,十月革命后苏联又长期处于世界革命中心的特殊地位,这使苏联领导人养成了指手画脚、发号施令的习惯,如他们在处理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时,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平等原则,粗暴干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在斯大林时期,中国领导人对苏联一些有损中国主权的做法,不得不咬紧牙关吞下去;但到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古领导人再也不能容忍别人干涉中国内政。1958年的共同舰队事件和1959年关于台湾问题的争论就是突出的例子。 2.意识形态的分歧 苏共二十大后,中苏两国领导人在对待马列主义的认识上产生了一系列分歧。从表面上看,尽管中苏关系的恶化是由意识形态争论开始的,但意识形态分歧并不是导致中苏分裂的根本原因。即使在意识形态论战进入高潮的情况下,在中共先后发表了九篇评论苏共中央公开信的时候,意识形态因素也未成为影响中苏关系的决定因素。但也不可否认,意识形态分歧对加剧中苏关系的恶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3国家利益的冲突 即使在中苏关系最好的几年里,双方的国家利益也是有差别和矛盾的,但中苏双方基本上都能从大局着眼,以维护大局,即以双方的共同利益为重,求同存异,而不是强调彼此之间的矛盾,尽可能避免因为局部性的矛盾而影响大局的事情发生。然而,从1958年春夏开始,中苏之间在国家利益方面的矛盾和争执越来越多,而且逐渐演变为严重的冲突。这种冲突不仅促使意识形态分歧的扩大和升级,而且与意识形态分歧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互为因果,造成了双方的严重对立,致使冲突不仅不可能得到解决,甚至连缓和一下也难以实现,从而最终导致中苏关系的破裂。 讲到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不得不提中苏关系恶化的影响中苏关系破裂的结果,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但客观上是必然的,对中国来讲是

中苏关系史教学大纲重点

《中苏关系史(1945-1969)》课程 教学大纲 课类:本科生选修课 任课教师:沈志华 授课学时:20节(每节45分钟)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讲述战后中苏关系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达到以下目的: 1、引起学生对历史和历史研究的兴趣; 2、让学生了解影响50-60年代中国历史进程的一些基本史实; 3、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4、启发学生思考中苏关系研究的历史启示。 基本参考教材 中文: 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2004年修订再版)李丹慧编:《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对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 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2007年修订再版)沈志华、李丹慧:《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来自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人民出版社,2006年 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新华出版社,2007年 俄文: А.Д.Воскресенский,Россия и Китай:теория и история меж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х отношений,Москва,1999г. А.М.Ледовский,СССР и Сталин в судьбах Китая,Документы и свидетельства участника событий 1937-1952,Москва,1999г. Б.Т. Кулик,Советско-китайский раскол: причины и последствия,Москва,2000г. Т.Г.Зазерская,Советские специалисты и формирование военно-промышленного комплекса Китая(1949-1960годы),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2000г. В.С.Мясников и Е.Д.Степанов,ГраницыКитая:История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Москва,2001г. 英文: S.N. Goncharov,J. Lewis and Xue Litai,Uncertain Partner: Stalin,Mao,and the Korean War,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Odd Arne Westad,Brothers in Arm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ino-Soviet Alliance (1945-1963),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Chen Jian,Mao’s China and the Cold War,Chapel Hill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01 Mercy Kuo,Contending with Contradictions: China’s Policy toward Soviet Eastern Europ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Sino-Soviet Split,1953-1960,Maryland: Lexington Books,2001

冷战时期的中苏关系

冷战时期的中苏关系 冷战是指美国和苏联及他们的盟友在1945年至1990年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冲突和竞争。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对抗双方都尽力避免导致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战争爆发。在美苏冷战中,中国被称为关键性少数派。 中苏关系的发展变化,尤其是中苏双方的论战和对抗,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苏两国国内历史进程和历史面貌的发展,影响了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面貌的巨大变化,而且还影响了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巨大变迁。冷战时期的中苏关系经历了一下的几个阶段。 一、友好合作阶段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在这一阶段,中苏双方进行了亲密的互助合作和互相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二天,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新中国,正式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0年2月,中苏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协定。五十年代前半期,双方分别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进行密切合作。这一阶段中苏双方在政治上互相支持,在经济上密切合作,中苏关系基本上是亲密友好的。 二、苏关系分歧,论战和彻底破裂阶段 从1956年2月的苏共二十大到1965年3月的“19国共产党莫斯科会议”这一阶段的历史又可分为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65年2月的苏共二十大到1960年6月的布加勒斯特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会议。这是内部交换意见阶段。双方主要围绕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提出的“和平过渡”和对斯大林的评价等问题发生了严重分期。此外,双方还在两国内政,对外关系和民族利益等一系列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第二阶段,是从1960年6月的布加勒斯特会议到1963年7月14日苏联共产党《公开信》的发表。这是不点名的论战阶段,双方主要围绕布加勒斯特会议1960年莫斯科会议、苏共二十二大,以及“加勒比海危机”、中印边界冲突、中国公民逃往苏联和苏联撤回专家等一系列事件,发生了尖锐的分歧和争吵。但在这一阶段,双方在报刊上都尽量避免指名道姓地攻击对方。中国方面往往是借攻击南斯拉夫和铁托而影射苏联和赫鲁晓夫;苏联方面往往是借攻击阿尔巴尼亚和霍查而暗指中国和毛泽东。 第三个阶段,是从1963年7月14日苏联发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给苏联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到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这是中苏公开论战阶段。 在这一阶段,双方围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总路线”及所涉及的一切重大问题,进行了指名道姓的、激烈的、公开的论战。在世界范围内,双方围绕着越南问题,美国问题,印巴战争问题,柬埔寨问题,阿富汗问题等,进行了对抗和斗争。 第四个阶段,是从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到1965年3月“19国共产党莫斯科会议”。这是中苏两党关系的彻底破裂阶段。在这一阶段,双方围绕召开不召开世界共产党、工人党会议,以及召开会议的日期和参加会议的成员等一系列问题发生了严重分歧。1965年3月1日至5日,苏联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了由19个共产

中俄中苏关系史

《中俄中苏关系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历史的回顾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1917-1949年中苏关系史的讲述,让学生明白中苏关系的复杂性,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讲清苏联对华关系的复杂性:对北京政府、对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国民党的不同政策,以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的双边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为主,辅以电化教学课件。 第一节一个理想,三条战线 第二节一个目的,两面拉拢。 第三节三国四方,纵横捭阖 复习与作业要求:了解苏俄与国民革命、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及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中俄关系的复杂性。 考核要点:苏俄与国民革命、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及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中俄的双边关系。 辅助教学活动:电化教学课件 第二章社会主义两大国全面合作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讲述,让学生明白中苏结盟的原因,中苏关系的发展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边倒政策的由来,中苏结盟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为主,辅以电化教学课件。 第一节一边倒政策,两大对立阵营间的选择 第二节毛泽东访苏,举世瞩目的兄弟同盟 第三节抗美援朝,中苏同盟的考验 第四节经济援华,一五计划展宏图 第五节全面学习,对苏联模式的反思 复习与作业要求:了解一边倒政策的由来,了解中苏结盟的深层次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考核要点:一边倒政策的由来及评析。对苏联模式的反思。 辅助教学活动: 第三章从内部分歧到两国间的热战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白中苏分歧的多种原因:意识形态、全球战略、国家利益等,提高与扩大学生的视野。 教学重点和难点:中苏分歧、中苏论战、边境冲突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为主,辅以电化教学课件。

中苏关系的四个十年 亲热

中苏关系的“四个十年”:亲热-冷战-热战-回暖 发布时间:2011-08-28 09:14 作者:李景贤/口述,黄薇/整理 回想中苏关系那噩梦般的一二十年,我常问自己: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两大民族,怎么会干出此等荒唐之事,而且还不是一件两件,时间跨度又大,并非一年两年!痛定思痛,深感中俄两个伟大民族,只有以邻为善,以邻为伴,以邻相依,才能扫此荒唐,不让那段不幸历史再次重演。 从新中国1949年成立到苏联1991年解体,中苏关系历经42年零86天。钱其琛外长曾把这段历史概括为“四个十年”:十年友好、十年论战、十年对抗、十年对话。在中国驻苏联(俄罗斯)大使馆工作长达12年之久的李景贤,更愿意改用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说法:十年“亲热”、十年“冷战”、十年“热战”、十年“回暖”。 十年“亲热”:领袖互访 从1949年到1959年这第一个十年,用“亲热”二字形容中苏关系并不夸张。1949年10月2日,苏联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一天,苏联副外长葛罗米柯致函周恩来外长,宣布苏联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0月6日,毛泽东主席任命王稼祥同志为新中国首任驻苏联特命全权大使。12月16日,他乘火车抵达莫斯科对苏联进行国事访问,并为斯大林70岁生日祝寿。 我高考填志愿时,第一个是北京俄语学院,那是1956年,苏联很吃香,“向苏联老大哥学习”、“苏联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等口号满天飞,当时我好想去苏联留学;第二个是北大中文系。结果让俄语学院录取了。1960年秋,我以“全优”(全都是“5”分)毕业。当年,外交部派人去学校选人入俄语翻译班第三期,我被选上,在校培训,为期四年。 1957年4-5月份,苏联国家元首伏罗希洛夫对我国进行了长达25天的国事访问,这是间隔7年后,对毛主席访苏的回访。4月15日,伏罗希洛夫在毛主席陪同下,乘敞篷车缓缓驶向中南海,沿途受到了几十万群众的夹道欢迎,我们外语学院(此时俄语学院已与北京外语学院合并)的学生们也去欢迎伏老,队伍排在北京饭店前面。毛主席陪伏老坐敞篷车经过北京饭店时,我们这帮学生看得真真切切,车队开过后,仍兴奋不已,久久留在原地不肯离去。 十年“冷战”:毛泽东发表“九评” 然而好景不长。1958年,赫鲁晓夫提出要与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毛泽东将赫此举视作要控制中国之图谋,坚决加以抵制。此后,中苏两党关系开始恶化。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决定召回全部1390名在华专家,停止供应中国急需的若干重要设备,停止向中国提供贷款。苏联专家在撤退时,带走了所有的图纸和资料,使中国大批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建设项目陷于停滞状态,造成了很大损失。从1960年到1968年,在将近10年时间里,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渐渐变得冰冷起来。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共产党反目成仇,相互“口诛笔伐”,批判的火力越来越猛。 我在北京外语学院赶上了中苏“大论战”。毛主席指示要发表十篇文章,名为“批修”,

中苏关系的发展历史

对于中苏关系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作这样一个小结: ——50年代,中苏结盟时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对新中国的确立和生存具有关键的意义。苏联诚心帮助了我们。结盟本身表明中国处于被保护的地位,中苏关系是不平等的,1950年的中苏条约也是不平等的; ——60年代,从分歧到分裂。分歧从何开始,一般认为是思想意识上的分歧,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国家利益的矛盾。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中国首先跳出了两极格局,这是一个创举; ——70年代,反帝反修,到反修统一战线。表面上的思想意识分歧,实际上是我国国家安全利益同苏联大国沙文主义之间的对撞; ——80年代,关系正常化的十年谈判。中国坚持提出的“三大障碍”问题,是为国家建设创造外部环境的战略考虑。通过上述回顾,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同苏联的关系,无疑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二战后期,美苏两国就显露出了分庭抗礼的趋势,至战后原先的同盟已经破裂,美苏作为冷战中两大阵营的核心,更是对抗的非常激烈,都把对方视为死敌,随着两国国力的变化和采取策略的不同,互有优劣。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 中美两国也是二战的同盟国,但那个时候美国打交道的重要是国民政府,抗战胜利后,美国支持国民党打内战,又带领所谓联合国军入侵朝鲜,阻挠我们解放台湾,当时我们为了赢得苏联的支持,一边倒的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可以说中美也是势不两立的,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中苏关系破裂,我们在北方有了巨大的安全压力,同时70年代苏联全球扩张,美国势力收缩,需要和中国这样一个国家保持友好关系,加上越战的不利,希望能够迅速从越南撤走。2国利益一致,所以邦交正常化就成为了可能。自中美建交到80年代末,两国关系都是比较平稳的,各领域交往也开展的很好,但是随着苏联解体,中美矛盾体现出来。一直到今天,2国总体关系平稳,偶有摩擦 中苏关系可以说是先好后坏。建国初期苏联给我们巨大的帮助,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苏联的帮助一般都有政治条件,加上苏联大国沙文主义,以及干涉中国内政的作法,引起了中国的强烈不满,中苏破裂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对抗了几十年,后来更是边境陈兵百万大有开战的架势,还支持越南挑起中越边境战争。可以说美国是头号敌人,苏联就是第二。80年代后期苏联开始谋求改善对华关系,中方也有这样的意愿,但人算不如天算,苏联解体了,我们北方巨大的压力消失了,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国际地位,条约,义务等。我国同俄罗斯关系还可以。

中苏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

中苏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 姓名:王骁学号:080606327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1950年2月,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同苏联结盟,成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员,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阵线一边。这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中苏结盟前十年,中苏两大社会主义国家,曾经相互支援和合作。苏联援助中国建设了156项大型工业项目,帮助我们建设起一个工业基础。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不仅得到了苏联的援助。中国也从各方面大力支持了苏联。在此期间,中国和苏联两国人民的友谊得到了很大发展。为什么后来中苏关系恶化并最后走向分裂呢? 中苏关系恶化直至分裂,可以从各方面去探寻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苏共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苏共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就是在两国友好时期,也时有表现。例如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谈判期间,在一些协定谈判中,关于中长铁路,苏方坚持中苏双方轮流任铁路局长,不同意我方提出的由中方任铁路局长的建议;苏方提出,苏联专家在中国犯错误由苏方审理和处理;在苏方要求下,兴办起几个以苏联为主的中苏合营企业;斯大林还提出,不允许第三国居民进入中国东北、新疆地区和在这些地区居留;等等。这些都是苏联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的表现。赫鲁晓夫上台后,执政初期,由于有其政治需要,对中国党还能平等对待,在“反党集团”被贬黜,赫鲁晓夫的领导地位巩固以后,苏联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以我为主、发号施令那一套,越来越明显暴露出来。

第一,1958年4月,苏联国防部长来函要求在中国海岸共同建设长波电台,由于苏方坚持苏方出资一定要占多数,坚持不同意电台主权归中国,结果没有达成协议。赫鲁晓夫极为不满,后来在1960年6月布加勒斯特各国共产党会议上,竟然指责中国共产党说:连一个电台都达不成协议,还算是共产党啊!在他心目中,只要是共产党,就应该牺牲民族国家利益,服从于苏联需要。第二,1958年7月,在我方提出希望在原子潜艇建设方面取得苏方援助之后,苏联驻华大使尤金受苏共中央委托,向毛主席提出,要建立一个共同舰队。说苏联的自然条件不能发挥舰队的作用,而中国的海岸线长,条件很好。毛主席拒绝了这个要求,认为提出搞共同舰队就是要控制中国。赫鲁晓夫于7月底来华,同毛主席会谈,当面否认,说从来没有过共同舰队想法的影子,只是共同研究舰队发展方向问题。这是尤金传达错了,造成了误会。后来毛主席在同外宾谈话中,不止一次提到,同苏联闹翻是在1958年,他们要在军事上控制中国,我们不干。第三,在对美国的政策上,也是只考虑苏联一方的利益,而置中国利益于不顾。例如,1959年9月,赫鲁晓夫访美归来途经中国,举行中苏会谈时,要求中国党在台湾问题上,同苏联制定共同路线对台湾不使用武力,为我拒绝。第四,1960年在布加勒斯特各党会议上,中苏发生争论,苏联不仅在会上组织围攻,而且在会后从中国撤退专家,撕毁合同,停止供应设备,对中国施加政治经济压力,迫使中国听从其指挥。第五,1963年中苏两党会谈期间,苏方发表告党员公开信,全面对我攻击,而且同美、英签订部分核禁试条约,妄图伙同美国垄断核武器,

解放战争时期中苏关系演变原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8e3070593.html, 解放战争时期中苏关系演变原因分析 作者:叶可汗 来源:《世纪桥》2017年第06期 【摘要】抗日战争后的中国充满了各种变数,由于在抗战中美苏对中国的援助,使得战 后美苏想获得各种在华利益。在雅尔塔协定的背景下,苏联获得的相当的在华利益,但是随着局势的不断变化,苏联对国民党与中共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导致这种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从国民党对东北的门户开放政策、中美新约的签订、美苏冷战的爆发和中共的不断胜利这四点,本文拟通过对这四点原因的分析来看中苏关系的演变。 【关键词】解放战争;中苏关系;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6-0009-02 二战使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逐渐从抗战的黑暗中看到了曙光。但是由于美苏对中国抗战的各方面援助,使得美苏深刻影响着战后中国的历史进程。为了获得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并与美国保持长久和平稳定,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在面对中共利用战后有利条件获取更多利益时,采取遏制中国共产党,支持中国国民党的政策,试图以法国人议会斗争的路线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毛泽东并没有按照斯大林的意图行事,中国国民党也在美苏之间进行利益的权衡。最终苏联在与中共与国民党的接触发展中逐渐由初期的“亲蒋疏共”演变到后期的“联共弃蒋”。苏联与中国两个政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其根源应该归结为在雅尔塔协定背景下产生的一些原因。 中共与苏联在战后初期关系的不紧密无疑与雅尔塔协定的签订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只有在这种背景下对中苏关系进行分析才具有合理性。雅尔塔协定于1945年2月4—11日,由苏、美、英三国在乌克兰南部的雅尔塔签订,由此协定形成了战后的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会议解决的主要是对日作战问题,英美希望苏联尽快展开对日作战,以减少自己的伤亡。针对于美英的求助,苏联也开始在国际会议中讨价还价,其交易主要涉及中国的领土及主权。雅尔塔会议中,斯大林提交了一份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政治条件草案。苏联将维持外蒙现状、恢复1904年以前的俄国权益这几个主要方面作为对日作战的条件。同时苏联表示愿与中华民国政 府缔结一份中苏之间友好同盟条约,以便支援中国的解放事业。[1](P.523) 在这份草案基础上,三国签订《三大国关于远东问题的协定》,规定将大连港国际化;恢复租借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设中苏合营公司共同经营通往中东铁路及南满铁路。 雅尔塔协定虽是三国协定,但得益最多的是美苏,受损最大的是中国。蒋介石对这项协定非常不满,试图请美国帮忙抵制苏联,美国为换取苏联对日作战,拒绝了蒋介石的请求,并明确:“雅尔塔协定必须遵守,而且准确地遵守,不多也不少。”[2](P.179)无奈之下,蒋介石

中苏关系从结盟到对抗简述

中苏关系从结盟到对抗简述 1950年2月14日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宣布:“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措施”;“缔约国双方根据巩固和平与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协商”;“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与巩固中苏两国间的经济与文化联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其背景是苏两国、两国共产党在当代世界和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从而使得中苏关系及其影响也在当代世界政治和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因此,中苏关系——无论是友好,还是恶化,都会对当时的世界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重大、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四十余年中苏关系的历史已经表明,中苏关系的发展变化,尤其是中苏双方的论战和对抗,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苏两国国内历史进程和历史面貌的发展,影响了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面貌的巨大变化,而且还影响了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巨大变迁。研究和总结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两个最大的共产党四十余年相互关系的经验教训,这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十分有意义的。 斯大林时代中苏关系是好的,是兄弟党,兄弟国家的关系,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时需要我国支持,因此注意同我国我党搞好关系。至1958年,他渐渐站稳脚跟后,同我关系开始向坏的方向发展。 1958年4月18日,苏国防部长建议在中国设长波电台。7月21日苏大使又提出建立联合舰队,遭到我拒绝后,赫鲁晓夫大为不满。他看到对我控制不能实现,就开始向我施加压力。1959年6月20日苏军单方面撕毁了国防新技术协定,拒绝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技术资料。9月9日就中印争端发表了偏袒印度的声明。9月15日赫鲁晓夫访美大吹戴维营精神,推行“苏美合作、主宰世界”路线。赫在我国庆10周年大会上讲话,攻击我用武力试探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固性。10月2日两党会谈,他向我提出:1.释放5名美国特务。2.允许两个中国的存在。3.指责我在中印边境冲突中破坏了印度的中立。4.指责我将达赖逃印的责任推给印。毛主席、周总理对此作了批驳。10月6日他回到海参崴发表讲话,说我像“公鸡好斗那样热衷于战争”。 1960年4月,我党发表了《列宁主义万岁》等三篇文章,不点名地批评了赫鲁晓夫。6月下旬,赫在布加勒斯特兄弟党代表会议上,对我党搞突然袭击,攻击我国内外政策,说我国领导是疯子。我代表团采取针锋相对的方针,最后我以中苏团结大局为重,虽在公报上签了字,但同时发表书面声明,阐明了我党的立场。这次会议后,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恶化两国关系。7月16

中苏经贸关系史简析

中苏经贸关系史简析 陆南泉 中苏经贸关系,作为两国国家关系的重要内容,曾有过顺利发展的时期,也遭受过挫折。 回顾与总结历史,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去思考与把握未来。人们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研究它可解惑、可益智。 一历史回顾 中苏经贸合作,实际上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就已开始。1949年6月20日,刘少奇率领中共代表团启程赴莫斯科进行秘密访问, 8月14日结束访问回国。其间,双方讨论了由中共代表团提出的9大问题,其中主要是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问题。经过会谈, 7月23日,双方就苏联向中国提供3亿美元的贷款达成初步协议; 7月30日,刘少奇同马林科夫在克里姆林宫签署了贷款协定。考虑中央人民政府还未建立,刘少奇又是秘密访问莫斯科,所以,该贷款协定是以中国东北人民政府的名义与苏联签订的。这笔贷款由苏方以机器设备、各种原料和其他商品形式提供,年均6 000万美元,分5年贷完,年利率1厘。 1950年,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中苏两国就签订了第一个政府间贸易协定和支付协定,从而正式建立了两国贸易关系。1958年,两国签订了通商航海条约,奠定和巩固了两国贸易关系的法律基础。中苏两国的贸易,是以每年一次的国家间的谈判达成的政府协议为依据的双边易货贸易,采用划拨清算的记账和结算方式,缔约国双方不用支付自由外汇,统称为政府协定记账贸易。根据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的第一个政府间贸易协定和支付协定,双方是以国际价格确定大类商品价格的。由于当时国际市场上原材料价格波动小,后来双方就把合

同价格固定下来,称为固定价格。在1970年以前,两国贸易以卢布为计价和结算单位进行结算。从1970年起,经两国政府商定,相互贸易改用瑞士法郎进行结算。从1975年起,两国贸易的作价以国际市场价格为基价。 由于受政治关系的影响,中苏经贸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 20世纪50年代的大发展阶段、60年代的大滑坡阶段、70年代的缓慢回升阶段和80年代的全面恢复与发展阶段。 (一)双方经贸大发展的50年代 从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是中苏经贸关系的大发展时期。中国在50年代初顺利地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从1953年起,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进行经济建设,建立中国工业化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把经济建设的主要力量放在由苏联帮助设计的156项援建工程上[1]。这种大规模的从苏联引进机器设备和其他物资的做法,极大地带动了两国贸易的发展。1950年,两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38亿美元, 1959年增至20.97亿美元,分别约占中国和苏联当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的50%和20%。当时,苏联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 这一时期,中国从苏联主要进口大批机械设备特别是成套设备,主要包括冶金、机械、汽车、煤炭、石油、电力、化工等项目的设备。1950年,中国从苏联进口的机械设备在中国进口总额中占10.6%,其中成套设备仅占0.2%;但到1959年,中国从苏联进口的机械设备占中国进口总额的比重已上升到62.6%,其中成 套设备占41.9% (见表1)。中国向苏联主要出口大豆、大米、茶叶、花生、食用植物油、肉类、服装等生活必需品。另外,中国还向苏联提供了重要的战略物资,如制造尖端武器必不可少的矿石原料和稀有金属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