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邮政储蓄※

※邮政储蓄※




※邮政储蓄※

■■世界邮政日的由来
世界邮政日是万国邮政联盟的世界性邮政纪念日。
1874年10月9日,22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第一个国际性的邮政条约《伯尔尼条约》,“邮政总联盟”自此诞生。由于加盟国家迅速增加,“邮政总联盟”于1878年正式更名为“万国邮政联盟”,并从1948年起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为了广泛地宣传邮政在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万国邮政联盟在1969年召开的第16届代表大会上通过决议,将每年10月9日定为“万国邮联日”,并要求各会员从1974年起,于每年的“万国邮联日”组织各种宣传和纪念活动。在1984年召开的万国邮政联盟第19届代表大会上,又通过决议,将“万国邮联日”更名为“世界邮政日”,使这一纪念日有更广泛的影响。
■■邮筒的由来
邮筒是供邮信人投寄信件的信箱。国内邮筒大多用铸铁、铁板或水泥等材料制成,国外的邮筒还有木制的、塑料的及有色金属的,尽管它们种类颇多,样式各异,但履行的职责却都相同。可最早的邮筒并不是现在这样,而是一只靴子。
相传在1488年,由葡萄牙一位名叫迪亚士的航海家率领的船队在海上遇险,除他本人乘坐的那只船得以幸免外,其余的船只全部覆没,一些船员下落不明。迪亚士返航前命令部下给可能生还的同胞写了一封信,放在一只靴子里,挂在海边一个枯树枝上。一年以后,葡萄牙的另一位航海家途经此地“收”到了“邮筒”里的那封信。于是,便在当地修建了一座小教堂,纪念遇难的同胞。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教堂附近兴起了一个村镇,靴子“邮筒”的故事被传为佳话。此后,利用邮筒投寄信件这一形式也被传了下来。
■■邮编
邮政编码是实现邮件机器分拣的邮政通信专用代号,是实现邮政现代化的必须工具,最终目的是使您的信件在传递过程中提高速度和准确性,因此在交寄信件、包裹时务必写明邮政编码。
为了实现邮件分拣自动化和邮政网络数字化,加快邮件传递速度,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先后实行了邮政编码制度,并以此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通信技术和邮政服务水平的标准之一。
我国目前采用的邮政编码为“四级六码”制。即每组编码由六位阿拉伯数字组成,这六位数字分别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邮区、县(市)邮电局和投递局(区)四级。六位数的前两位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位代表邮区,第四位代表县(市)邮电局,最后两位是投递局(区)的编号。
■■邮戳
邮戳是邮政戳记的简称。邮戳是邮政部门加盖在邮件和邮政业务单上表示收寄、投递局名和时间的

戳记。它的广义含义是指邮政部门在其业务范围内使用的加盖在邮件或邮政业务单式上的各种戳记的总称;它的狭义含义仅指邮政日戳及可以用来盖销邮票的戳记。
由于邮戳是邮政部门在处理某项业务而留下的印记,因此,邮戳对邮政部门而言,其作用主要是反映了邮政系统作业的规范性、严肃性、可靠性和资料性。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枚邮政日戳,则是在1661年4月由英国邮政总局局长科罗尼·亨利·比绍普发明的(又称比绍普邮戳),但是这种邮戳仅表明邮件到达邮局的月份和日期,其作用相当于现在的落地戳。
■■邮票
邮票是邮政机关发行,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邮票是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形式。发送者会将邮票贴在信件上,再由邮局盖章消值,以用于在邮件被寄出前,证明寄邮人已支付全部或部分传递费用。
邮票的雏形最早出现于17世纪中叶。165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区开办邮政的物权赐给维拉叶。维拉叶在巴黎设立了“小邮局”,还在街道设立了邮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递信件。维拉叶采用一种名为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出信给用户。寄信人把邮资付讫证套在或贴在信封上,写明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邮局收取信件以后便把邮资付讫证撕毁,然后把信件投送给收信人。这种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可说是邮票的前身。
随着当代盖邮戳机的应用与电子邮件的迅速普及,邮票的使用量在不断减少。即便如此,邮票的每年世界使用量还是数以十亿计的。
■■世界第一枚邮票
世界第一枚邮票是黑便士。1840年5月1日,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在英国问世,5月6日开始使用。邮票图案是维多利亚女王18岁即位时的侧面像,由弗莱德列克·希思(Frederick Heath)雕制印版,承印者是派金斯·巴肯公司,面值1便士,用有王冠水印的纸印黑色,所以通称“黑便士邮票”。
■■中国第一枚邮票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印制以龙为图案的一套3枚邮票发行,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橘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集邮界习惯称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军邮
军邮,又称公事邮票、公用邮票或公文邮票,是免费或折价供政府机关寄递公事邮件的一种专用邮票。
最早使用的公事邮票当属西班牙,于1854年发行。目前仍在发行公事邮票的国家和地

区有30余个,主要是英语国家和法语国家。英语国家的公事邮票,多半是在小型票幅的普通邮票上加盖“公务”字样。我国最早的军事邮票是1938年晋察冀边区发行的抗战军人纪念邮票。1953年,我国邮政部门曾印制一套有“军人贴用”字样的军事邮票,主图为“八一”军徽,分黄、蓝、紫三种,但未正式发行。
■■邮票齿孔
为了方便邮票的撕开,在整张邮票的各枚之间用打孔器打出孔洞,分撕后,单枚邮票边缘凹进的半圆形部分称孔,凸出的部分称齿,合称为齿孔。
根据齿孔的形态,齿孔分为:光齿、毛齿、盲齿和漏齿。光齿:是在邮票打孔后,齿孔中的圆形纸屑完全脱落,孔洞边缘光洁,称光齿。毛齿:齿孔中纸屑未完全脱落,孔洞边缘不光洁,呈毛状,称毛齿。盲齿:在邮票打孔后,只有印痕,齿孔中的纸屑没有脱落,孔未通透,称盲齿。漏齿:应该打孔而漏打齿孔的,称漏齿。
齿孔度数,是表示齿孔的量度,测量方法是把邮票放在量齿尺上,在2厘米的长度内有几个齿和几个孔。如一枚邮票有12个齿和12个孔,那么这枚邮票的齿孔度数就是12度。我国邮票的齿孔大多数是11度、11.5度、12.5度和14度。
■■错体邮票
错体邮票是指由于邮票设计者知识欠缺、粗心大意和审查部门的马虎,邮票上存在一些不符合历史事实、违反科学或文字不准确的错误。
1968年11月25日发行的《全国河山一片红》主题邮票就属于错体邮票。然而就在邮票首发日就有人指出票题概念不准确(涉及台湾地区),容易引起误解,于是邮电部急电各地停止发售。但由于少数邮局未能及时通知营业员停售。致使“一片红”成了中国最出名、最热门的错票。
国外也有很多错体邮票。例如,1903年西班牙发行的哥伦布纪念邮票,邮票上的哥伦布正拿着望远镜,遥望远方,这是不符合史实的,因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时候,望远镜还没有发明。
■■变体邮票
变体邮票是指邮票印制时由于印刷技术上的错误而造成图案、刷色、文字、齿孔、纸质等方面与发行部门公布的资料不相同,与正品有差异。
变体邮票必须是从邮票发行渠道流入社会的;而通过某种非正常渠道偷盗出来的印刷废品,不被承认为变体邮票。对变体邮票的成因、出售、使用情况的探讨,是邮票爱好者和集邮家以及高层次集邮者的一项研究内容。对变体邮票的收集和研究,有利于提高传统集邮的水平。
变体邮票主要有以下几种:
错位:即移位。如印刷错位,齿孔错位等。
倒印:套印时把图案或文字印倒了。
漏印:将邮票的一部分图案没有印出。
漏齿:邮票上应该打成齿孔的地方却忘记打孔了

称“漏齿”。
倒盖:将加印、加盖的文字或图案印倒,称为倒盖。
■■无面值邮票
无面值邮票,是在票面上未印邮资面值的邮票。
早在1901—1903年,哥伦比亚的巴巴多斯就发行过没有特定面值的临时邮票,它的面值是在出售时用钢笔填上去的。
1946年,晋绥解放区曾发行五种单位邮票,也是无面值的,供寄平信、挂号和印刷品贴用。这套无面值单位邮票现在已成了我国解放区邮票中极其难得的珍品。
■■首日封
首日封指在邮票发行首日,贴用该种邮票并盖有首日普通邮戳或纪念邮戳的信封,信封上可贴一枚、数枚或全套邮票,最好使所贴邮票和应贴邮资相符或尽可能相近。
从邮票诞生以后,就有在邮政通信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首日封。出于集邮目的而专门邮寄的最早的首日封,是美国于1909年9月25日发行赫德森·富尔顿2分邮票时,一位私营文具商为此专门制作的首日信封。
1957年11月7日中国发行《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纪念邮票时,中国集邮公司首次正式印制发行了首日封。自此,中国集邮公司开始系列发行纪、特邮票首日封。
■■第一封航空邮件
1784年11月23日,美国医师杰弗里斯与驾驶员布兰查尔特乘坐气球,首次研究上层大气并给朋友塔耶尔空投一封信,这可算是最早一封航空邮件,现存于安麦斯特大学。
■■中国邮票的“四珍”和“五宝”
中国邮票的四珍:红印花票加盖“当一元”邮票;红印花票加盖“当五元”邮票;红印花票倒盖兼覆盖“暂作洋银二分”邮票;红印花税票四方联。由于这四种邮票存世较少,因此每种邮票的市场价格很高。
中国邮票的五宝是指民国时期的五种珍贵邮票:北京一版“宫门倒印”两元邮票;北京一版壹元误盖“限省新贴用”邮票;北京一版帆船图三分倒盖“暂作二分”邮票;北京二版帆船图四分倒盖“暂作三分”邮票;纽约版中心倒印孙中山像两元双色邮票。
■■附捐邮票
附捐邮票也叫慈善邮票,这和邮票既用于邮政,也用来为某些慈善事业筹款。依照万国邮政公约的规定,邮票的面值写在前面,附加金在后,而且它的字体应较前者为小。
世界上最早的慈善邮票是1897年在澳大利亚发行的,以比邮票面值高12倍的价格出售,所得收入除去邮票面值的金额外,全部用于慈善事业。
我国第一套附捐邮票发行于1920年12月1日。1919年黄河决口,沿岸泛滥成灾,为了赈济灾民,中华民国邮票发行了我国邮票史上的第一套慈善邮票——附收赈捐邮票。全套共计三枚,是由当时的财政部印刷局用早年发行的《帆船》普通邮票中的三枚,加盖“附收赈捐壹分”字样而成。
新中国

最早发行的附捐邮票是1984年2月16日发行的《儿童》特种邮票,一套2枚。面值均为八分,附捐金额均为两分。每枚邮票的金额写为8分+2分,邮局按一角出售,其中8分作为邮资,另外的2分则为邮政局收集起来后,捐赠给“中国儿童福利基金会”。这套邮票全部售出后,可以为儿童的福利事业征集120万元的基金。
■■中国邮政标志
中国邮政标志为绿色。采用绿色作为中国邮政标志专用颜色,是1949年12月10日至28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邮政会议上决定的,象征着和平、青春、茂盛和繁荣。
中国邮政标志是“中”字与邮政网络的形象互相结合、归纳变化而成,并在其中融入了翅膀的造型,使人联想起“鸿雁传书”这一中国古代对于信息传递的形象比喻,表达了服务与千家万户的企业宗旨,以及快捷、准确、安全、无处不达的企业形象。标志造型朴实有力,以横与直的平行线为主构成,代表秩序与四通八达;稍微向右倾斜的处理,表现了方向与速度感。
■■万国邮政联盟
万国邮政联盟(Universal Postal Union)简称“万国邮联”或“邮联”,它是商定国际邮政事务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其前身是1874年10月9日成立的“邮政总联盟”,1878年改为万国邮政联盟。万国邮联自1948年7月1日起成为联合国一个关于国际邮政事务的专门机构,总部设在瑞士首都伯尔尼,宗旨是促进、组织和改善国际邮政业务,并向成员提供可能的邮政技术援助。
万国邮政联盟大会是邮联的最高机构,每5年召开一次。大会休会期间由执行理事会作为邮联的执行机构,由40个成员组成,每年举行一次年会。联合国组织的所有会员国均可加入邮联,不是联合国会员国的任何主权国家,可以申请准予参加邮联,但它需得到至少2/3邮联会员国的同意,方可取得会员国资格。截至2004年9月,万国邮联有成员190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于1914年加入该联盟,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中国台湾占据了席位,中国政府1953年与该联盟断绝往来。1972年4月在万国邮政联盟承认中国为该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后,与该组织关系恢复正常。同年11月,中国作为邮政研究咨询理事会理事国,派代表参加了在伯尔尼举行的该理事会的年会。从此,中国履行了接受邮联有关法规的手续,参加了1974年至1994年历届邮联大会,并4次当选为大会副主席和历届邮政经营理事会的理事国。
■■万国邮政公约
万国邮政公约是指万国邮政联盟制定的一项有关处理国际邮政业务的基本法则的条约。
1874年9月15日至10月9日,德国、法国、英国、罗马尼亚、瑞士、美国等22个国家的代表在瑞士伯尔尼举行全权代表大会,签署了第一个国际性的

邮政公约,即《伯尔尼条约》,成立邮政总联盟。
公约包括以下4部分:
1.适用于国际邮政业务的共同规则。
2.关于函件业务的规定。如函件的种类、交付邮资和尺寸的限制、国际回信券、函件的撤回和应寄件人的要求更改姓名和地址、禁寄物品、海关监管、查询和补偿、邮资的归属、转运费和终端费的结算等。
3.函件的航空运输规则。如使用航空运输函件的加快航空附加费和不收航空附加费、航空函件的优先处理、航空函件的改寄和退回、航空运费的原则、航空运费的计算和结算等规定。
4.最后条款。规定了公约的生效日期和有效期限。
■■纪念邮票
纪念邮票是为纪念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知名人物以及其他值得庆祝、纪念或广为宣传的事物而发行的邮票。它在作为邮资凭证的同时,又是很有意义的纪念品和宣传品。这种邮票票幅一般都比较大,图案和印刷都比较精美。
中国第一套纪念邮票是1894年清政府发行的“慈禧寿辰”邮票,共九枚。
我国解放区的第一套纪念邮票是1938年9月晋察冀边区发行的“抗战军人”邮票,只有一枚,红色,无齿孔,无面值,是供战士免费邮寄家信用的。
新中国的第一套纪念邮票是1949年10月8日发行的“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航空邮票
航空邮票是专供航空邮件贴用的邮票。世界上最早发行航空邮票的国家是意大利。1917年,为都灵——罗马航线试航,在一种普通邮票上加盖了意文“航空”字样而成为航空邮票。
我国第一套航空邮票是1921年7月1日由北洋政府发行的,共五枚,图案是老式的双翼飞机掠过长城。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航空邮票是1951年5月1日发行的,共五枚,图案都是飞机与天坛祈年殿,邮票上有“中国人民邮政航空邮票”的字样。
■■加盖邮票
加盖邮票又称改值邮票,即采用加盖方式改变原邮票的面值。加盖改值邮票最早出现在美国,1846年,纽约市专差快递信局将一枚面值3分的市内专差快递邮票,加盖改值为2分使用,开创了改值邮票的历史。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简称全国集邮联。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1982年1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集邮协会和全国行业性集邮组织联合组成的群众文化团体,是依法登记的社团法人,属非营利性社团组织,现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团体会员31个以及体育、二炮、石油、航天、煤炭、海员、水利、航空等8个全国行业性集邮组织,基层集邮组织4.1万个,会员350余万,集邮爱好者达1400万。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于1983年7月27日—28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

的国际集邮联合会第52届代表大会上加入了国际集邮联合会组织;于1983年8月12日在泰国曼谷召开的亚洲集邮联合会第5届代表大会上加入了亚洲集邮联合会组织,至此成为国际集邮联合会和亚洲集邮联合会的会员国。
■■邮递员
邮递员是在邮局之间运送邮件的人。世界上最早的邮递员被称为信使或邮差。
最初,还没有发明邮票,也没有设置邮筒,当时的邮递员是上街收集信件的,他们头戴礼帽,身穿鲜艳的红色外衣,摇动手中金光闪闪的小铜铃,人们一听到清脆的铃声,便拿着信件和邮资从四方八面赶来交给邮递员。
说到邮递员的交通工具,用得最多的应该是自行车。在我国,据记载,大约在1906年,北京城内的邮局使用了自行车,但骑自行车的并不是邮递员,而是检查投递及开筒情况的稽查员。
到1909年,北京城才开始有邮递员骑上自行车,这之后,上海、天津、武汉、南京等城市的邮递员也陆续配置了自行车。发展到今天,大部分邮递员也还是骑自行车投递的。1974年5月,我国发行的《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纪念》邮票,第一枚《人民邮递员》展现的是一位骑摩托车的邮递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邮政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邮票十要素
一枚邮票的组成,有以下“十要素”:水印(包括无水印);纸质(包括用其他物质印制的);图案;国志;面值;种类(包括分类、编号);版别;票型;齿孔(包括无齿票);背胶(包括背面文字等)。
■■集邮的必备工具
在集邮活动中需要一些专用的用具,这些工具主要是:
镊子:用来移动邮票;
放大镜:2~5倍的就可以了;
齿孔尺:用来测量邮票齿孔的密度;
水印器:用来观察邮票纸张上的水印;
小剪刀:主要在整理邮票时使用;
地图:用来查找自己不熟悉的国家和地区;
邮票目录:对于整理和了解邮票都是十分有用的参考资料;
集邮书刊:是集邮者的良师益友。
■■如何识别假邮票
通常情况下,收藏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识别假邮票。
1.纸质
真邮票使用的都是专用纸张,有的还采用带金属丝的印钞纸,一般不含增白剂,而假邮票一般都使用普通纸张。同时,真邮票纸质坚韧不易破损,不怕水浸泡,假邮票发脆易破。
2.印刷工艺
真邮票多采用复杂的印刷工艺,根据邮票的印刷工艺,通常分为雕刻版邮票、影写版邮票、胶版邮票和胶雕版邮票等。
识别雕刻版邮票最主要的方法是:用眼看。邮票正面油墨的线条呈凸起状,而纸张背面有凹进去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图纹上的线、点都凸起在纸面上,其最深处在光线照映下呈现出阴影。
伪造邮票则多

为普通印刷工艺,或采用彩色复印机、打印机印制,正面发亮,手感发滑。
3.邮票刷色
真邮票刷色纯正清晰、有层次;假邮票图案不整或层次模糊。
4.邮票齿孔
真邮票齿孔目测自然,间距均匀,大小一致,可看出是机器打孔;假邮票齿孔边缘不整齐,齿孔大小不一。
5.邮票背胶
真邮票一般都有背胶,假邮票几乎没有背胶。
■■活期储蓄
活期储蓄存款是一种没有存取日期约束,随时可取、随时可存,也没有存取金额限制的一种储蓄。
活期储蓄1元起存,由储蓄机构发给存折,凭存折存取,开户后可以随时存取的一种储蓄方式。外币活期储蓄起存金额为不得低于20元或100元人民币的等值外币(各银行不尽相同),多存不限。开户时由银行发给存折,凭折存取,每年结算一次利息。
活期储蓄适合于个人生活待用款和闲置现金款,以及商业运营周转资金的存储。
■■定期储蓄
定期储蓄指存款户在存款后的一个规定日期才能提取款项或者必须在准备提款前若干天通知银行的一种存款,期限可以从3个月到5年,10年以上不等。一般来说,存款期限越长,利率越高。传统的定期存款除了有存单形式外,也有存折形式。
定期储蓄有以下几种形式。
1.整存整取。 2.零存整取。 3.整存零取。 4.存本取息。
■■定活两便储蓄
定活两便储蓄是一种事先不约定存期,一次性存入,一次性支取的储蓄存款。例如资金有较大额度的结余,但在不久的将来须随时全额支取使用时,就可以选择“定活两便”的储蓄存款形式。
定活两便储蓄存款是银行最基本、常用的存款方式。客户可随时存取款,自由、灵活调动资金。该种储蓄具有活期储蓄存款可随时支取的灵活性,又能享受到接近定期存款利率的优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