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方法与策略浅谈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方法与策略浅谈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方法与策略浅谈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方法与策略浅谈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方法与策略浅谈

因为知识点之多,内容之广,逻辑性之强,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的。那么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地搞好初中数学总复习,方法至关重要。下面我将本人在几年总复习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向各位同仁作一简单汇报说明,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要研究

要研究《课标》,研究考纲,研究教材,研究近几年我省的中考试题,进而把握命题的发展趋势,在全面的基础上,有重点,有区分度地进行复习。在复习中一定要依纲据本,做到心中要有考点,复习要紧扣考点,例证性题目和精选练习题一定要围绕考点,并根据参考性试题和考纲要求精选或自制模拟题。

二要安排

科学安排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精心安排内容,精打细算定好进度,按中考精典的复习方式,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单元复习

这一阶段复习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全面的、系统的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熟悉基本方法,掌握通性通法,形成知识网络,夯实基础知识,渗透思想方法。在这一阶段复习中我是将知识分为几大板块进行的。每节课都是学生先预习,并选用一定量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例题让学生先预习,上课时以题目呈现知识点,依题论法。做到基础知识系统化,基本方法类型化,解题步骤规范化。让学生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和稳定的知识框架,并制定每日20分钟左右的针对性巩固题让学生强化,做到一单元一检测,实行“低起点、高落点、多归纳、快反馈、重反思”的方法。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

这一阶段复习是第一阶段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要瞄准重点,抓住热点,突破难点,并关注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在这一阶段中,我根据初中阶段数学的主要思想方法(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化归转化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等)和初中阶段主要考查的数学能力(图表信息型试题,探索规律型试题,实验操作型试题,阅读理解型试题,运动变化型试题,新定义型试题等)以及近几年压轴题的呈现方式分为几大专题进行复习。在每个专题中选择典型例题,依题型定方法。精讲多练,以达到知识的综合、巩固、完善和提高。

第三阶段:模拟训练

这一阶段复习是全真模拟训练,提高应试能力。以精选的套题为线索,进行答题的速度训练,答题的规范化训练,考试的心里训练,应试的策略训练,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美”的现象,想方设法鼓起学生的自信心,让“优生考优,中等生考好,中下等生考的满意”。让学生了解评分标准,阅卷一定要严格按考分标准打分。考后要加强试卷的讲评。题目要分类讲,要有选择型和针对性的讲,并将较综合型的题目分解为较简单的几个小题目来讲,还要结合方法进行指导和归纳。之后一定要让学生进行纠错、消化和反思。

三要指导

指导学生走出误区,指导学生如何做题,指导学生排除心理压力,提倡课堂教学多样化。

1.在学生的复习中,存在一些误区和不良习惯,应在复习中不断地予以提醒。如:不认真审题,凭印象答题,只做题不总结,答题不规范等。

2.加强学生的做题指导。要以题论法,以题为载体,从题中变题:如可以将题目条件弱化(如:这次模拟考试的最后一大题)、变化条件、变换结论、结论开放,另外还要分析与其它题目的联系与区别,并确定母题。一定要让学生思考一题多解的方法,培养多题归一的能力,进而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发现、去创新,用变式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3.临近中考,部分学生由于家庭压力、成绩波动、身体素质等原因,给学生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压力。作为教师应成为他们的心理医生,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正视自我,减轻压力,轻装上阵,让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最大化地提高复习效率。

4.提倡课堂教学多样化。避免课堂单调,教师吃累,学生欲睡的课堂现象。

浅议初中数学综合题教学策略

浅议初中数学综合题教学策略 随着素质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在当前的初中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内容上的改革策略,成为了不少老师需要认真思考的一项重要命题。在综合题的教学内容上,传统教学讲究单向的灌输,而素质教学则是强调学生学习思维上的突破,本文通过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来对初中数学综合题教学策略展开讨论,希望所得出的结论,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标签:初中数学综合题教学策略探究 一、前言 在新课改思想的影响下,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里,不仅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计算能力,更要对学生的数学解题思想做出进一步的引导。综合题凭借着其多元化的内容,能够对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出有效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综合题的教学方法做出有效的改良,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二、当前初中数学综合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老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由于传统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很多老师认为数学综合题的教学所遵循的原则就是“题海战术”,这种教学方法尽管能够在短期内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发展极为不利。初中阶段的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变得狭窄,这样在后续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难以发挥出更为全面化、多元化的数学学习思想。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开放学生的学习思维,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表现。 (二)学生的解题兴趣比较低下 对于数学内容的学习,初中生大都具备了一定的解题思维,但是在实际的走访研究中却发现,有不少学生,对于综合题的解题缺乏有效的学习兴趣。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在综合题的练习过程中,存在着抄袭的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只是将综合题当作增分的解题项目,对于其实质性的内容,缺乏较为深入的探究,这样也影响了其数学解题思维的养成。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综合题应该成为学生升华自身数学思想的重要内容,而不是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负担。 (三)解题过程中缺乏有效互动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是数理计算和逻辑推理,这也就导致老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足够有效的交流和互动,这一点在综合题教学的过程中表现地

初级中学数学考试答题技巧窍门

初中数学考试答题技巧 一、答题原则 大家拿到考卷后,先看是不是本科考试的试卷,再清点试卷页码是否齐全,检查试卷有无破损或漏印、重印、字迹模糊不清等情况。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监考老师处理。 答题时,一般遵循如下原则: 1.从前向后,先易后难。通常试题的难易分布是按每一类题型从前向后,由易到难。因此,解题顺序也宜按试卷题号从小到大,从前至后依次解答。当然,有时但也不能机械地按部就班。中间有难题出现时,可先跳过去,到最后攻它或放弃它。先把容易得到的分数拿到手,不要“一条胡同走到黑”,总的原则是先易后难,先选择、填空题,后解答题。 2.规范答题,分分计较。数学分I、II卷,第I卷客观性试题,用计算机阅读,一要严格按规定涂卡,二要认真选择答案。第II卷为主观性试题,一般情况下,除填空题外,大多解答题一题设若干小题,通常独立给分。解答时要分步骤(层次)解答,争取步步得分。解题中遇到困难时,能做几步做几步,一分一分地争取,也可以跳过某一小题直接做下一小题。 3.得分优先、随机应变。在答题时掌握的基本原则是“熟题细做,生题慢做”,保证能得分的地方绝不丢分,不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得分,但是要防止被难题耗时过多而影响总分。 4.填充实地,不留空白。考试阅卷是连续性的流水作业,如果你在试卷上留下的空白太多,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印象,会认为你确实不行。另外每道题都有若干采分点,触到采分点便可给分,未能触到采分点也没有倒扣分的规定。因此只要时间允许,应尽量把试题提问下面的空白处写上相应的公式或定理等有关结论。 5.观点正确,理性答卷。不能因为答题过于求新,结果造成观点错误,逻辑不严密;或在试卷上即兴发挥,涂写与试卷内容无关的字画,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胡乱涂写可以认为是在试卷上做记号,而判作弊。因此,要理性答卷。 6.字迹清晰,合理规划。这对任何一科考试都很重要,尤其是对“精确度”较高的数理化,若字迹不清无法辨认极易造成阅卷老师的误判,如填空题填写带圈的序号、数字等,如不清晰就可能使本来正确的失了分。另外,卷面答题书写的位置和大小要计划好,尽量让卷面安排做到“前紧后松”而不是“前松后紧”。特别注意只能在规定位置答题,转页答题不予计分。 二、审题要点 审题包括浏览全卷和细读试题两个方面。

初中数学几何题解题策略浅析

初中数学几何题解题策略浅析 发表时间:2019-08-21T13:33:52.03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3期作者:覃庆尤 [导读]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几何题解题提供了几种有效策略以供同行教师共同讨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大化县羌圩乡初级中学530899 摘要:几何繁、几何难是大部分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体会。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几何题解题提供了几种有效策略以供同行教师共同讨论。 关键词:数学思想几何解题应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于几何知识的学习感到十分困难,思考时不知从何下手,解题时束手无策。笔者认为,数学教学应重在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思想在几何题解题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能揭示数学本质,又能帮助学生探究数学规律,因此在解题中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寻找规律解题 探索规律型的问题往往从特殊情形入手,分析其内在联系,做出合理猜想,再验证猜想是否具有一般性,这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例:(2010丹东中考)已知△ABC是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以Rt△ABC的斜边AC为直角边,画第二个等腰Rt△ACD,再以Rt△ACD的斜边AD为直角边,画第三个等腰Rt△ADE,……,依此类推,第n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______。 分析:先求出第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再求出第二个、第三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从中找出规律。 二、借助方程(组)来解题 有些较复杂的问题,通过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组),问题便简单化,从而能很快求得其解。方程(组)是解决应用问题、实际问题和许多方面数学问题的重要基础知识。在解决问题时,把某个未知量设为未知数,根据有关的性质,定理、公式,建立其未知数和已知数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来解决。 例:如图,△ABC是⊙O的外切三角形,切点分别为D,E,F,若BC=a,AC=b,AB=c,求:AD,BE,CF的长。 分析:设AD=x,BE=y,CF=z,根据切线长定理可知AF=x,BD=y,CE=z。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解这个方程组,即可得其解。 三、数形结合解题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它借助于数与形的转化,最终实现“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这样的做法既可以简化计算过程,也可以达到优化解题的目的。 例:已知正数x与y的和为6,求52+x2+ 32+y2的最小值。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我们来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形(如图1),x和y是变量,要使52+x2+ 32+y2最小,就是求A,D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只需连接A,D。同时作如图2所示辅助线。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D=10。 图1 图2 1.如图2,若M为AD边的中点,(1)△AEM的周长=_____cm;(2)求证:EP=AE+DP。 2.随着落点M在AD边上取遍所有的位置(点M不与A、D重合),△PDM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分析:1.(1)由折叠可知EM=EB,则△AEM的周长=AE+EM+AM=AB+AM。(2)取EP的中点G,连接MG,根据梯形的中位线定理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证。 2.设AM=x,用x表示出AE的长,再由ΔPDM∽△MAE,利用两三角形的周长之比求出的周长是定值。 本题第2题是一道典型问题,将周长转化成已知线段或三角形周长之间的关系,体现出一种化归思想。 参考文献 [1]彭主恩中学数学几何教学存在问题以及相关对策初探.《新一代》,2017年,16期。 [2]佘跃兴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读与写》,2018年,31期。 [3]马玲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数学的创新教学探究.《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年,3期。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归纳训练

初中数学--转化与化归思想解题 一:【要点梳理】 将未知解法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类比、联想等思想的过程, 选择运用的数学方法进行交换,化归为在已知知识范围内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问题思想叫做转化与化归的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实质是揭示联系,实现转化。 除简单的数学问题外,每个数学问题的解决都是通过转化为已知的问题实现的, 化归月转化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思想,解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步步转化的过程,数学中的转化比比皆是,如未知向已知转化,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转化,空间向平面的转化,高维向低维转化,多元向一元转化,高次向低次转化,函数与方程的转化,无限向有限的转化等,都是转化思想的体现。 熟练,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转化的基础;丰富的联想, 机敏细微的观察、比较、类比是实现转化的桥梁;培养训练自己自觉的化归与转化意识需要对定理、公式、法则有本质上的深刻理解和对典型习题的总结和提炼,要积极主动有意识的去发现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抓基础,重转化”是学好中学数学的金钥匙。 二:【例题与练习】 1.已知实数x 满足221 10x x x x +++=,那么1 x x +的值是( ) A.1或-2; B. -1或2; C. 1 ; D.-2 2.如图①,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 三边为直径向外作三个半圆, 其面积分别用S 1,S 2,S 3表示,则不难证明S 1=S 2=S 3 (1)如图②,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 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 其面积分别用S 1,S 2,S 3表示,那么S 1,S 2,S 3之间有什么 关系(不求证明)? (2)如图③,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 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三角形, 其面积分别为S 1,S 2,S 3表示,请你确定S 1,S 2,S 3 并加以证明。 (3)若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 三边为边想外作三个一般三角形, 其面积分别用S 1,S 2,S 3表示,为使S 1,S 2,S 3之间仍具 有与(2)相同的关系,所作三角形应满足什么条件?证明你的结论; (4)类比(1)(2)(3)的结论,请你总结出一个更具一般意义的结论。 3.如图①所示,一张三角形纸片ABC ,角ACB=90,AC=8,BC=6,沿斜边AB 把这张纸片剪成三角形AC 1D 1和三角形BC 2D 2两个三角形(如图②所示),将纸片三角

浅议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浅议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7-07-24T14:53:08.357Z 来源:《素质教育》2017年6月总第238期作者:徐克波 [导读] 结合自己在农村数学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做法,在此谈谈数学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府河镇中心学校441328 我国数学家徐利治先生认为:“数学既是自然美在人类精神上的反映,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数学美给人以思维的启迪,给人以科学美的熏陶”。数学美的富内涵,激起许多爱好者为之奋斗,但是她的抽象性也使许多学生,特别是农村孩子谈数色变,因为农村的初中学生存在着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慢等弱点。如何让农村初中学生得心应手地学习数学?这是许多农村数学教师经常面临的困惑,结合自己在农村数学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做法,在此谈谈数学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一、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结构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给优化数学教学课堂结构指明了方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教师只起导的作用。叶老强调,上课时要让学生“主动求知,主动练习”,“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而要坚决改变那种“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的情景。“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 二、加强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工作中,有的学生很用功 ,但学习效果却不够理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与他们的学习方法不当有关。特别是数学这一科,如果学习方法掌握得好,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事倍功半。 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就要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在学生开始学习数学教材之前,教师必须告诉学生,学好数学需要注意抓好下列环节:制订计划;课前准备;认真听讲;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测试小结;课外学习。在学生刚进入初中时,教师应让学生懂得完成一项数学学习任务,需要分步骤逐项完成,如此,才能牢固掌握知识。 三、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成的一门科学。它的基本特点是应用的广泛性、抽象性和严谨性,没有曲折的故事和生动的形象,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显得枯燥,觉得数学这门课难学,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所以还要从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入手。 1.树立教师威信,提高情感效应。 情感是人的主要心理过程之一,它的形成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动机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故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情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1)教师要树立自己好的形象。要使学生接受数学这门学科,学生必须接受教师,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是激发学生学习本科兴趣的关键。学生如果觉得老师知识渊博,工作热情、积极、负责,课堂教学有艺术感,那学生就会对数学教师有崇拜之情,甚至作为自己的偶像,学生就会从不自觉到自觉,从没兴趣到有强烈兴趣地学习,从而产生情感效应。 (2)要维持这种效应,数学教师要多关爱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农村孩子都很纯良,只要平时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就可以成为他们的贴心人。在课堂上,让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回对应难度的问题,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兴趣。教师工作的整体过程,都要贯穿对学生的“爱”,只有这样,积极的情感效应才能持续发生作用。 2.利用初中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以形式多样化的信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紧跟着媒体内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荷兰著名学者费赖登塔尔对现代数学教学方法的见解是“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 1.让学生自主探索。 教师教学中要适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在《轴对称图形》教学时,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所具有的性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侧正好能够完全重合……”这便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列举生活中的“轴对

浅谈初中数学证明题解题技巧与步骤

浅谈初中数学证明题解题技巧与步骤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中《证明》占三章节,教材这样安排的目地是想:通过对《证明》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对图形的性质及相互关系进行大量的探索,在探索的同时,使学生经历推理的过程,进行了简单的推理训练,从而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树立了初步的推理意识,为严格的推理证明打下了基础。但生活很丰满,现实很骨干,许多学生在实际解决证明题的过程中,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感到无从下手!那如何求解证明题呢?如何让学生不再畏惧证明题呢?通过对教材中《证明》的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解决: [例题] 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1.弄清题意 此为“文字型”数学证明题,既没有图形,也无直观的已知与求证。如何弄清题意呢?根据命题的定义可知,命题由条件与结论两部分组成,因此区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至关重要,是解题成败的关键。命题可以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就是命题的条件,“那么…….”就是命题的结论,据此对题目进行改写:如果在等腰三角形中分别作两底角的平

分线,那么这两条平分线长度相等。于是题目的意思就很清晰了,就是在等腰三角形中作两底角平分线,然后根据已知的条件去求证这两条平分线相等。这样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就一目了然了!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图形对解决证明题,能起到直观形象的提示,所以画图因尽量与题意相符合。并且把题中已知的条件,能标在图形上的尽量标在图形上。 3.根据题意与图形,用数学的语言与符号写出已知和求证。 众所周知,命题的条件---已知,命题的结论---求证,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已知、求证必须用数学的语言和符号来表示。 已知:如图(1),在△ABC中,AB=AC, BD、CE分别是△ABC的角平分线。 求证:BD=CE 4.分析已知、求证与图形,探索证明的思路。 对于证明题,有三种思考方式: (1)正向思维。对于一般简单的题目,我们正向思考,轻而易举可以做出,这里就不详细讲述了。

初中数学规律题解题基本方法

初中数学规律题解题基本方法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 一、基本方法——看增幅 (一)如增幅相等(此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相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6=6n-2 (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 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 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举例说明:2、5、10、17……,求第n位数。 分析:数列的增幅分别为:3、5、7,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那么,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是:3+2×(n-2)=2n-1,总增幅为:[3+(2n-1)]×(n-1)÷2=(n+1)×(n-1)=n2-1 所以,第n位数是:2+ n2-1= n2+1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凑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 (三)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二、基本技巧 (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例如,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 解答这一题,可以先找一般规律,然后使用这个规律,计算出第100个数。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给出的数:0,3,8,15,24,……。 序列号:1,2,3,4,5,……。 容易发现,已知数的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1。因此,第n项是n2-1,第100项是1002-1。

初中数学10大解题方法及典型例题详解

初中数学10大解题方法及典型例题详解 1、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例题: 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1=0,经过配方,得到( ) A.(x+2) 2=5 B.(x-2) 2=5 C.(x-2) 2=3 D.(x+2) 2=3 【分析】配方法:若二次项系数为1,则常数项是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若二次项系数不为1,则可先提取二次项系数,将其化为1后再计算。【解】将方程x2+4x+1=0, 移向得:x2+4x=-1, 配方得:x2+4x+4=-1+4, 即(x+2) 2=3; 因此选D。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例题: 若多项式x2+mx-3因式分解的结果为(x-1)(x+3),则m的值为()A.-2 B.2 C.0 D.1 【分析】根据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先将(x-1)(x+3)乘法公式展开,再根据对应项系数相等求出m的值。

【解】∵x2+mx-3因式分解的结果为(x-1)(x+3), 即x2+mx-3=(x-1)(x+3), ∴x2+mx-3=(x-1)(x+3)=x2+2x-3, ∴m=2; 因此选B。 3、换元法 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例题: 已知(x2+y2+1)(x2+y2+3)=8,则x2+y2的值为() A.-5或1 B.1 C.5 D.5或-1 【分析】解题时把x2+y2当成一个整体来考虑,再运用因式分解法就比较简单【解】设x2+y2=t,t≥0,则原方程变形得 (t+1)(t+3)=8,化简得: (t+5)(t-1)=0, 解得:t 1=-5,t 2 =1 又t≥0 ∴t=1 ∴x2+y2的值为只能是1. 因此选B.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

初中数学十大解题方法

初中数学十大解题方法 下面介绍的解题方法,都是初中数学中最常用的,有些方法也是中学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 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例题: 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1=0,经过配方,得到( ) A.(x+2) 2=5 B.(x-2) 2=5 C.(x-2) 2=3 D.(x+2) 2=3 【分析】配方法:若二次项系数为1,则常数项是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若二次项系数 不为1,则可先提取二次项系数,将其化为1后再计算。 【解】将方程x2+4x+1=0, 移向得: x2+4x=- 1, 配方得: x2+4x+4=- 1+4, 即(x+2) 2=3; 因此选D。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 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 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例题: 若多项式x2+mx-3因式分解的结果为( x-1)(x+3),则m的值为()A. -2 B. 2 C. 0 D. 1 【分析】根据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先将(x-1)(x+3) 乘法公式展开,再根据对应项系数相等求出m的值。 【解】∵x2+mx-3因式分解的结果为(x-1)(x+3), 即x2+mx-3=(x-1)(x+3), ∴x2+mx-3=(x-1)(x+3)=x2+2x-3, ∴ m=2; 因此选B。 3、换元法

方案-浅谈初中数学中等生的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数学中等生的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数学中等生的教学策略 经过多年的观察和反思,我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接受现成的知识,模仿老师讲授的解题方法,自己真正动脑思考的很少,笔记记得多,课后看得少,对问题的本质思考、回味得少.他们亦步亦趋、师云亦云地看书、解题,欠缺思维的积极性与求异性,没有从初中的模仿学习,过渡到“领悟”层次,导致较长时间学不得法,陷入困境,并恶性循环.有时,他们认为的懂,未必就是老师的要求的懂,那么,如何帮助中等生尽快摆脱数学学习困境呢? 一、转变教学理念,以新理念开新局 1.经常关心中等生,改变中等生的数学 畏惧。 经常与中等生谈心,关注他们的学习、思想,关注他们的需要.中下成绩的学生,作业不能按时交,催急了,就照抄别人的.怎么办呢?这时,一定要设法鼓起他们学习的勇气,找他们交谈,抽取时间对他们适当的辅导,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在作业本,或是单元试卷上写下一些激励的话.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作为教师,要有一种执着,对他们的 很难一次凑效,不是一次谈话,就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要有一种韧性和毅力,拒绝放弃,就是要有坚持的精神. 2.改变角色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 把课堂上的时间留给学生,强制自己在45分钟的教学时间里,有至少40%的时间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动”的面能在90%左右;力争让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80%以上的新授内容.让学生在理性思考的层面学习. 3.创设情境活动,让他们在活动学习数学。 比如在探索勾股定理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历代科学家探索“外星人”的小故事为知识学习的切入点,突出了数学与现实世界、与其他学科之间的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和 价值,为教学内容的展开奠定了基础。然后,利用“几何画板”,先做一个动态的直角三角形,通过测量各边长度的平方值并进行比较,让学生对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产生感性认识。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之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从而加深了对勾股定理的认识和理解。这种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的教学活动远比传统教学来的高效,很受学生欢迎。 我曾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鼓励“上课答问、提问自由,不必举手,答案可以突破老师和课本的思路”,深受欢迎.围绕一个主题,“茶馆”式课堂,学生学的主动性得到了激发,课堂也就更有活力、有生机.最大限度地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自己主动构建。 设计 性练习,通过练习一些稍有变化的、比教学内容稍有发展的题目,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的本文由 联盟 收集整理能力。 二、督促中等生改进数学学习习惯。 优秀的数学学习,不只是取决于数学学习行为,而是更是取决于数学学习习惯。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一个耳熟能详的“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中,天生脚快的兔子,做了乌龟的手下败将.乌龟取胜的法宝是什么呢?伊索的描述是“一往直前,毫不停歇”的优秀习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两个哪怕是顶尖的优秀行为终究敌不过优秀的行为习惯.

初中数学解题思路和方法

初中数学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选择题的解法 1、直接法:根据选择题的题设条件,通过计算、推理或判断,最后得到题目的所求。 2、特殊值法:(特殊值淘汰法)有些选择题所涉及的数学命题与字母的取值范围有关; 在解这类选择题时,可以考虑从取值范围内选取某几个特殊值,代入原命题进行验证,然后淘汰错误的,保留正确的。 3、淘汰法:把题目所给的四个结论逐一代回原题的题干中进行验证,把错误的淘汰掉,直至找到正确的答案。 4、逐步淘汰法:如果我们在计算或推导的过程中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步进行,既采用“走一走、瞧一瞧”的策略;每走一步都与四个结论比较一次,淘汰掉不可能的,这样也许走不到最后一步,三个错误的结论就被全部淘汰掉了。 5、数形结合法: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1、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体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2、联系与转化的思想: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数学学科的各部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 在解题时,如果能恰当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如:代换转化、已知与未知的转化、特殊与一般的转化、具体与抽象的转化、部分与整体的转化、动与静的转化等等。 3、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4、待定系数法:当我们所研究的数学式子具有某种特定形式时,要确定它,只要求出式子中待确定的字母得值就可以了。 为此,把已知条件代入这个待定形式的式子中,往往会得到含待定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然后解这个方程或方程组就使问题得到解决。 5、配方法:就是把一个代数式设法构造成平方式,然后再进行所需要的变化。 配方法是初中代数中重要的变形技巧,配方法在分解因式、解方程、讨论二次函数等问题,都有重要的作用。 6、换元法:在解题过程中,把某个或某些字母的式子作为一个整体,用一个新的字母表示,以便进一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换元法可以把一个较为复杂的式子化简,把问题归结为比原来更为基本的问题,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 7、分析法:在研究或证明一个命题时,又结论向已知条件追溯,既从结论开始,推求它成立的充分条件,这个条件的成立还不显然; 则再把它当作结论,进一步研究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达到已知条件为止,从而使命题得到证明。这种思维过程通常称为“执果寻因” 8、综合法:在研究或证明命题时,如果推理的方向是从已知条件开始,逐步推导得到结论,这种思维过程通常称为“由因导果”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史上最全)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史上最全)

初中数学选择题、填空题解题技巧(完美版) 选择题目在初中数学试题中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但是又不能失去这些分数,还要保证这些分数全部得到。因此,要特别掌握初中数学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帮助我们更好的答题,选择填空题与大题有所不同,只求正确结论,不用遵循步骤。我们从日常的做题过程中得出以下答题技巧,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1.排除选项法: 选择题因其答案是四选一,必然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排除法,从四个选项中排除掉易于判断是错误的答案,那么留下的一个自然就是正确的答案。 2.赋予特殊值法: 即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选取某个符合条件的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的方法。用特殊值法解题要注意所选取的值要符合条件,且易于计算。 3.通过猜想、测量的方法,直接观察或得出结果: 这类方法在近年来的初中题中常被运用于探索规律性的问题,此类题的主要解法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通过试验、猜想、试误验证、总结、归纳等过程使问题得解。 4、直接求解法: 有些选择题本身就是由一些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改编而来的,因此往往可采用直接法,直接由从题目的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或推理,直接求得结论,再与选择

项对照来确定选择项。我们在做解答题时大部分都是采用这种方法。如:商场促销活动中,将标价为200元的商品,在打8折的基础上,再打8折销售,现该商品的售价是( )A 、160元 B、128元 C 、120元 D、 88元 5、数形结合法: 解决与图形或图像有关的选择题,常常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有时还要综合运用其他方法。 6、代入法: 将选择支代入题干或题代入选择支进行检验,然后作出判断。 7、观察法:观察题干及选择支特点,区别各选择支差异及相互关系作出选择。 8、枚举法: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把一张面值10元的人民币换成零钱,现有足够面值为2元,1元的人民币,换法有( ) (A)5种(B)6种(C)8种(D)10种。分析:如果设面值2元的人民币x张,1元的人民币y元,不难列出方程,此方程的非负整数解有6对,故选B. 9、待定系数法: 要求某个函数关系式,可先假设待定系数,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待定系数,从而确定函数关系式,这种方法叫待定系数法。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总结有哪些]初中数学动点解题方法总结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总结有哪些]初中数学动点解题方法总结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总结有哪些?学好初中数学好的学习方法一定少不了,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初中数学解题方法总结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总结一、选择题的解法 1、直接法:根据选择题的题设条件,通过计算、推理或判断,,最后得到题目的所求。 2、特殊值法:(特殊值淘汰法)有些选择题所涉及的数学命题与字母的取值范围有关; 在解这类选择题时,可以考虑从取值范围内选取某几个特殊值,代入原命题进行验证,然后淘汰错误的,保留正确的。

3、淘汰法:把题目所给的四个结论逐一代回原题的题干中进行验证,把错误的淘汰掉,直至找到正确的答案。 4、逐步淘汰法:如果我们在计算或推导的过程中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步进行,既采用走一走、瞧一瞧的策略; 每走一步都与四个结论比较一次,淘汰掉不可能的,这样也许走不到最后一步,三个错误的结论就被全部淘汰掉了。 5、数形结合法: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 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总结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1、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 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体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2、联系与转化的思想: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数学学科的各部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 在解题时,如果能恰当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如:代换转化、已知与未知的转化、特殊与一般的转化、具体与抽象的转化、部分与整体的转化、动与静的转化等等。 3、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

浅谈中学数学解题方法(论文) 精品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册 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班级 2006级A班 学生孔祥东 指导教师麻常利

河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编号:数信学院2010届613 论文(设计)题目:浅谈中学数学解题方法 院系:数信与信息科学学院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班级: 06A班 学生姓名:孔祥东学号: 2006012613 指导教师:职称: 1、论文(设计)研究目标及主要任务 深入研究中学(特别是高中)的数学问题,探寻用更短的时间解决更多的中学数学问题,以及掌握处理大多数中学数学问题的通法通解。 2、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本文针对中学的几种典型的数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并以示范性典例和再现性典例的形式加以归纳和再现,以典型题来阐述各数学方法的精妙。 3、论文(设计)的基础条件及研究路线 半年来对中学数学试题的广泛研究,尤其是北京地区高考题的研究,加之对众多教辅资料的研读与分析,结合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加以研究和归纳。 4、主要参考文献 [1] 郑毓信、肖柏荣、熊萍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 [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 陆书环、傅海伦数学教学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 [3] 张雄、李得虎数学方法论与解题研究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 周房安.数学选择题解答策略[J].广东教育,2006,(04).62~63. [5] 傅钦志.高考解题中的优先策略[J].高中数理化,2004,(02).1~2. 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学院审查意见:教学院长签名:年月日

河北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2010 届

初中数学期末考试答题技巧汇总

常青藤真教育初中数学期末考试答题技巧汇总 一、答题原则 大家拿到考卷后,先看是不是本科考试的试卷,再清点试卷页码是否齐全,检查试卷有无破损或漏印、重印、字迹模糊不清等情况。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监考老师处理。 答题时,一般遵循如下原则: 1.从前向后,先易后难。通常试题的难易分布是按每一类题型从前向后,由易到难。因此,解题顺序也宜按试卷题号从小到大,从前至后依次解答。当然,有时但也不能机械地按部就班。中间有难题出现时,可先跳过去,到最后攻它或放弃它。先把容易得到的分数拿到手,不要“一条胡同走到黑”,总的原则是先易后难,先选择、填空题,后解答题。 2.规范答题,分分计较。数学分I、II卷,第I卷客观性试题,用计算机阅读,一要严格按规定涂卡,二要认真选择答案。第II卷为主观性试题,一般情况下,除填空题外,大多解答题一题设若干小题,通常独立给分。解答时要分步骤(层次)解答,争取步步得分。解题中遇到困难时,能做几步做几步,一分一分地争取,也可以跳过某一小题直接做下一小题。 3.得分优先、随机应变。在答题时掌握的基本原则是“熟题细做,生题慢做”,保证能得分的地方绝不丢分,不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得分,但是要防止被难题耗时过多而影响总分。 4.填充实地,不留空白。考试阅卷是连续性的流水作业,如果你在试卷上留下的空白太多,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印象,会认为你确实不行。另外每道题都有若干采分点,触到采分点便可给分,未能触到采分点也没有倒扣分的规定。因此只要时间允许,应尽量把试题提问下面的空白处写上相应的公式或定理等有关结论。 5.观点正确,理性答卷。不能因为答题过于求新,结果造成观点错误,逻辑不严密;或在试卷上即兴发挥,涂写与试卷内容无关的字画,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胡乱涂写可以认为是在试卷上做记号,而判作弊。因此,要理性答卷。

数学几何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教学中几何解题思路分析 【摘要】平面几何在初中数学中一直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而学生在对几何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能够应用到实践中进行解题。正像美国一位著名的数学家曾经所说过的那样:“数学这门学科,真正的组成部分就是问题和解题,在问题与解题中,解题就是数学的心脏所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会解题,能否对一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进行掌握对学生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对教师来说,学生对基本的解题能力进行掌握,也是“双基”教学的一个方面。在数学中对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无疑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还能够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几何;解题思路; 对初中的几何教学来说,初中几何中的重要部分是解题技巧与规律教学。尤其是在初中几何的后期与复习阶段,通过对学生的几何解题技巧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对知识有系统性的掌握,同时能够培养其对知识进行灵活应用的能力。当然,处了解题技巧与规律的培养,还应该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掌握解题技巧与规律。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详细分析初中数学几何题的解题思路, 一、初中数学几何的解题技巧 1、对常见的题型与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初中的几何题中,其实常见的题型并不多,所以这对经常见的几何题型与解题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是初中几何解题一个和实用的解题技巧。初中几何,证明题是最常见的,而证明题中,又以线段或角的一些关系的证明最为常见。对线段的关系的证明通常包括相等及其和差关系等的证明。在这些中,相等关系的证明是学生应该进行的基本掌握,对线段相等关系的证明,在思路与方法上常用的包括“三角形全等”、“比例线段”以及“等角对等边”和对中间量的过渡进行选取等思路。在这些方法中,“三角形全等”是最常用的,也是应该掌握的基本解题方法。对线段不等关系则一般常用“线段公理”,而对线段的和差及其它(如倍、分)关系,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截长、补短等技巧。对常见技巧进行掌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2、注意对辅助线进行添加和使用 在对初中几何进行解题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常用的解题方法与规律进行掌握外,还要对辅助线的添加与使用加以关注。在初中几何题中,当直接解题出现障碍使,添加辅助线是常见的解题技巧,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对常见技巧进行掌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详细进行分析几何证明题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如下图所示,已知:在ABC ?中,?=∠90C ,BC AC =,DB AD =,BF AE =,求证:DF DE =,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之研究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之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作者:郭玉红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86 更新时间:2010/11/24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之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郭玉红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面对数学教育教学中教育教学质量低下;大多学生数学成绩较差,且两极分化严重,学生没有真正得到发展.经过课题组成员的辛勤工作,努力探索研究,课题实验第一阶段已经结束,便于今后深入、有效地开展后期实验,现就本阶段课题研究情况总结如下: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之研究》课题确定为我校数学教研课题组成员明确了方向。为了通过实验达到预期的效果,探索出一套适合数学优化教学中遏制两极分化的有效策略方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创素质教育新局面,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我校数学教研课题组成员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学习、培训,使课题组成员深刻理解了《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之研》课题中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进一步增强科研能力,建立科研信心。 二、健全组织与管理制度 统一思想后,为切实开展课题研究,使课题实验真正做到有组织、有落实、人人参与,工作到位。挑选年富力强、熟悉业务、钻研技术、乐于奉献的数学一线教师为教研课题组成员。并对课题实验工作进行细化分工,对课题组成员明确职责。同时为了加强课题研究工作的管理,结合实验方案分别制定了《课题组学习制度》、《课题组教师制度》、《课题组工作制度》、《课题实验制度》,从制度上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在课题实验上定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题发言人,严格考勤,定期座谈交流。 三、加强学习,增强研究课题的潜力 为了帮助数学教研课题组成员转变更新教育观念,学习科研知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我校数学教研组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了以下方面的学习:1.新课程改革理论学习。学习了课改《纲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说课》、《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案例分析》等书籍和文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