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茶马古道的意义

浅析茶马古道的意义

浅析茶马古道的意义
浅析茶马古道的意义

茶马古道

对于我国的对外贸易通道,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有两条,一是通过我国西北到达欧洲的丝绸

之路;另一条则是起源于我国南方,经过海路到达中东、欧洲的“海上丝绸之路”,虽然

作为我国对外贸易通道的两条“丝绸之路”,运输和对外贸易的商品包括茶叶,但不是茶

叶运输和贸易的专用通道,而早在公元六世纪左右,我国还有一条专门的茶的运输和贸易

的通道滇藏茶马古道,又被称为“南方的丝绸之路”。

“茶马古道”是唐宋至民国时期,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

茶叶与西藏的马匹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茶马古道”连接川滇藏,延

伸入不丹、尼泊尔、印度境内,直抵西亚、西非红海岸。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思茅、普洱,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和丽江、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抗日战争中,当沿海沦陷和滇缅公

路被日寇截断之后,“茶马古道”成为中国当时唯一的陆路国际通道。

亚洲大陆历史上是最为庞大和复杂的古代商路。它不仅是西藏与今川滇地区之间古代先民

们迁移流动的一条重要通道。同时也是今川、滇、藏三地间古代文明传播和交流的重要通道,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通行难度最大的高原文明古道。

茶马古道的形成,首先是茶叶生产和贸易的大力发展,宋代东南、西南的四川、云南地区

茶叶产量巨大,西南地区又与西藏为邻,茶是藏族“不可一日无茶”的生活必需品,为茶

马贸易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同时,茶马古道的行程,并不仅仅是茶叶运输

和贸易的需求。茶是商品,但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它的政治属性远远超过商品属性,在

我国宋代,由于国家加强战备,渴求战马,积极开展茶马贸易,成为边陲要政,宋代把茶

叶和战争捆在一起,茶马贸易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

茶马古道异常艰险,其作用不仅仅是茶叶运输与贸易,通过茶叶的贸易,更是藏传佛

教在茶马古道上的广泛传播,还进一步促进了各兄弟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了经济。与

此同时,沿途地区的艺术、宗教、风俗文化、意识形态也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茶马古道》阅读答案

茶马古道 今天人们所说的茶马古道,源自古代的茶马互市,即先有互市,后有运送茶、马的古道。茶马互市是我国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以茶易马的一种传统的贸易形式,唐代文献中就已经有所记载。 到宋代,内地茶叶生产飞跃发展,其中一部分茶叶用于博(注:换取)马,实行官营,在四川的名山等地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茶马司。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当时契丹、西夏和女真等少数名族的崛起对两宋政权造成严重威胁,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人非常喜欢饮茶。招待客人,首先端出来的就是茶;外出旅行,必带的也是茶;累了,饮几口热茶能消除疲劳;病了,饮一口浓茶能解毒去病;用煮过的茶叶喂牲畜,马吃了长膘快,牛吃了增加奶量。尤其是藏族平时食用肉、乳较多,喝茶可以解油腻、助消化。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外界共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汉族人民之间通过茶马互市建立起来的友谊,从唐、宋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元代为了加强对藏区的管理,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从此茶马古道既是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又是治藏之道。 到了清代,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地平线上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边茶贸易制度。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区马匹的需求虽然减少,却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骡铃声声,马蹄阵阵,茶马古道沿线的民间贸易更加繁荣。 茶马古道作为连接内地与康藏地区的交通动脉,历经唐、宋、元、明、清,虽然最终消失,但它对促进康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汉藏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不容低估。 19.文意把握――根据全文内容,简洁说明什么是茶马古道。 20.作品感受――试写出表示本文说明顺序的关键词语。 21.要点概括――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 22.段落分析――第四段中说明元代在茶马古道发展史上重要举措的句子是: 23.文句理解――文中点明茶马古道重要作用和意义的句子是:

茶马古道的文化

“茶马古道”参考资料 【茶马古道历史文化渊源】 一、茶马古道的起源 茶马古道起始于秦汉时期,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唐朝后期饮茶的风气盛行,制茶业具有相当的规模。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等地区则出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二、茶马古道的发展和历史作用 茶马古道发展繁荣于唐宋以后,发展繁荣的原因在于以茶叶为载体的边地商贸的兴起与发展。到了唐代,随着吐蕃王朝的崛起,藏族和南亚、西亚人大量饮茶,大西南的茶叶从这条古道沿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横断山脉走向青藏高原,走向印度以及更远的西亚、东非。到了清朝,由于清政府力图控制西藏这样的政治背景,就开设了官驿的方式,使茶马贸易规范和制度化,使这条古道得到又一次的重视与发展。茶马古道是一条政治、经济纽带,促进了西藏与祖国的统一和藏汉人民唇齿相依、不可分离的亲密关系,茶马古道带动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第2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日本法西斯控制了中国所有的海上交通,又截了滇缅公路运输后,国际援华物资便只剩下这条通道进入中国。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茶马古道也进入了一个最辉煌鼎盛的时期。 【丽江古城的兴起与茶马古道的关系】 丽江古城,始建于唐末宋初,它的兴起与茶马古道有着必然的直接的关系,它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围绕着茶马古道里的主体——马帮展开的,因此与茶马古道互生互补形如孪生兄弟。

茶马古道的历史

今日我们所谓“茶马古道”,实为源自古代的“茶马互市”,即先有“互市”,后有“马道”或“古道”。它主要穿行于今藏、川、滇横断山脉地区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是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一条古代商道。也是我国古代西部地区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中心内容的汉藏民族间的一种传统的贸易往来和经济联系之道。这种贸易有悠久的历史,远在唐朝就已有文献可考。中唐以后,茶不但在内地有广大的市场,而且运销塞外。据史籍记载,早在唐中期,“世界屋脊”上就盛行饮茶之风,汉地物产在藏族地区惟茶叶一项最为人民所喜爱。当时输入藏区的茶种应有尽有。如李肇《国史补》下卷中说: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诸者,此薪门者,此昌明者,此琶湖者”。足见唐代已有各种茶叶从内地输进藏区。 宋时内地茶叶生产有了飞跃的发展,“茶马互市”也成为一种经常性的贸易。政府明文规定以茶易马。元丰“四年(1081年),群牧判官郭茂询言:`承诏议专以茶市马,以物帛市谷,而并茶马为一司。臣闻顷时以茶易马,兼用金帛,亦听其便。近岁事局既分,专用银绢、钱钞,非蕃部所欲。且茶马二者,事实相须, 请如诏便’。奏可。仍诏雅州名山茶为易马用。自是蕃马至者稍众。”(《宋史》《兵十二·马政》)。 宋朝统治阶级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南宋人张展曾指出“内以给公上,外以羁诸戎,国之所之,民恃为命”(见《宋会要·食货)))。几句话是否回答了这个问题?具体地讲,“茶马互市”除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的茶利收入解决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茶马贸易,既维护了宋朝在西南地区的安全,又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契丹、西夏和女真等的崛起,及其对两宋政权的严重威胁,迫使朝廷保持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维持西南地区的和平安宁,不致腹背受敌,能够腾出手来集中力童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在这种情况下,同西部的藏族搞好关系,对两宋政权的防务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另一方面,没有藏族人民的重视和支持,“茶马互市”和“茶马古道”也就无法形成。那么,藏族为什么重视“茶马互市”呢?首先藏族人民对饮茶的爱好是任何其他的爱好都无法与之比拟的。有人形容藏族人民爱茶“倚为性命”。这种说法一点也不过分,无论任何时候,藏族人民招待客人首先端出来的就是茶,送的礼物第一项就是茶叶加哈达,购买东西首先要买的就是茶,出外旅行必带的也是茶,家务繁多,最重要的是煮茶。总之,藏族人民的生活中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饮茶。他们渴了喝一点茶比什么都甜蜜;累了饮几口热茶能立即消除疲劳,提起精神;冷了喝一碗油茶(碎骨熬的茶)立刻暖遍全身,病了饮一口浓茶能解毒去病。难怪唐代皮日休为陆羽的《茶经》写的序中说:“命其煮饮者,除瘩而病去,虽疾医之不若也。”藏族用茶,确实是煮饮。有些地方,也像古代汉族人民那样把茶当药物服用。在藏族牧区,用煮过的茶喂牲畜,马吃茶长膘快,牛吃茶增加奶量。尤其藏族人民平时食用肉食乳汗较多,喝茶可以解油腻,助消化。因此,对于长期以来过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的藏族人民来说,虽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的东西,但是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正如南宋人阎苍舒所说:“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续文献通考》卷二二)。对于这一点,历代的中原统治者最清楚不过了。因此,茶叶自宋以来不但成为中原王朝与西北、西南地区藏族之间的大宗经贸产品,而且也成为与藏族之间保持友好关系的物质力量和进行政治控制的经济手段。 四川是全国著名的产茶区。其中名山的蒙山以夏禹足迹所至而有“禹贡蒙山”之称,以入贡“仙茶”久负盛名并列诸经史。早在蜀国望帝以前,四川先民就发现了茶叶,经过药用、食用,发展成为重要饮料。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厉史。到了唐代,蒙山之茶列为贡茶之首,于是有了大诗人白居易:“茶中故旧是蒙山”之说。据《元和郡县志》记载:“严道县(汉代设荣经,唐代雅安”南十里有蒙山,今岁贡茶蜀之最”。到了宋代,茶叶生产已遍布川西各地,名茶四起,品名众多,其中一部分“用于博马,实行官营”。据文献记载宋代熙宁十年(1077年)前设置的二十个买茶场,都在成都府辖区的眉、蜀、彭、绵、汉、嘉、邓、雅等州境内(《宋会要·食货》),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的文化芬芳(上) 茶马交易治边政策始于唐代,止于清代。在茶马市场交易的漫长岁月中,中国商人在中国西北和西南边陲,凭借着勤劳与勇敢,踏出了一条险峻崎岖、绵延万里的茶马古道。 回溯茶马古道的历史,可以看出茶马古道不只是一条贸易通道,还是一条人文精神得以升华的荆途。茶马古道沿途不仅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更有让人啧啧称奇的人文景观。时至今日,在这条由千年前古人所踏出的茶马古道上,我们已经看不到成群结队的马帮,听不到清脆悠扬的铃声,但时时能在一些留存下来的印记里,感受到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着的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本版将分上、下两篇,带领读者“呼吸”茶马古道的文化芬芳。 【茶马古道的起源】 在中国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有这样一条崎岖艰险的通道,承运着云南、四川、西藏交流沟通的使命,这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道——“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在历史上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世代居住在高寒地区的藏族人民是以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等食品作为主食的。居住在这个平均海拔三四千米以上地区的藏民需要摄入高热量的脂肪,但是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需要能够分解脂肪的茶叶来帮助消化,同时茶叶还能防止糌粑带来的燥热。因此尽管藏区并不产茶,但是藏民在长期生活中,仍然养成了喝酥油茶的习惯。这也形成了藏区对内地茶的需求。而在内地,无论是民间劳役还是军队征战都会用到大量的骡马,这就对藏区和川、滇边地所产的良马有了很大的需求。双方各取所需,一种互补性的贸易——“茶马互市”就开始了。 由此,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特产被送往内地,而四川、云南二省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则运到藏区,两地的贸易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日渐频繁、川流不息,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交流而日趋繁荣,形成了这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一条有着特定历史含义的交通要道,简单来说,茶马古道主要分为滇藏道和川藏道这南、北两条道。滇藏道起自云南西部西双版纳、思茅等产茶地,向西北经由云南大理、丽江、中旬、德钦、芒康、察雅至西藏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川藏道则从今四川雅安一带产茶区出发,首先经由泸定进入康定,再从康定又分为南、北两条支线:北线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直至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北线);南线则是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抵达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南线),最终南北两线都要再由昌都进入卫藏地区。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主干线之外,茶马古道还有很多支线来完善川滇藏之间的交通。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并非只有一条,而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茶马古道是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加上众多的支线、附线共同构成的道路系统。它连接着四川、云南、青海、西藏四省,再向外则延伸到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等地,甚至远达欧洲。三条主线中,川藏道开通得最早,运输量最大,历史作用也较大。 川藏道还可分为南道和北道两条。南道:从西康(今四川)雅安翻过二郎山,路过康定、昌都将四川茶区的砖茶运往拉萨。北道:从雅安茶区出发,经过康定、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最后抵达昌都。南北两道在昌都会合后还可以分别经由南北二支前往拉萨。 青藏道也有两条:一条是曾经的唐蕃古道,途经秦州(甘肃天水)、渭州(甘肃陇西)、临州(狄道县)、河州(临夏,或者经过兰州到鄯州)、鄯州(今青海乐都)、赤岭(日月山)、大非川城(薛仁贵城、切吉古城),共和县恰卜恰、大河坝、玉树、唐古拉山查午拉山口、索曲(西藏索县)、那曲、羊八井,最后到达拉萨;一条是元朝时的“驿道”,即从甘肃临洮到青海西宁、玉树,中转四川德格,再到西藏昌都、索县、那曲、当雄,经过羊八井,到拉萨为止。 茶马古道沿途仿佛一幅山水画。在这幅山水画中,有着动人心魄的苍茫和旷世不遇的

茶马古道上的历史

茶马古道上的历史 茶马古道因为道路艰险闻名于世。茶马古道有两条主干道,一条从四川进入西藏,一条从云南进入西藏。到达拉萨后,继续向前直到印度和巴基斯坦,最后和丝绸之路交会。西藏人视茶叶为生命,马帮走在运送生命的道路上走出了茶马古道,对于居住在深谷里的人来说,茶马古道就是他们的生命之道。 观看了韩国人拍的茶马古道,除了欣赏,还有惊奇、心痛、佩服之情。从云南进藏的茶马古道,又被称为鼠与鸟之路。意思是只有老鼠和飞鸟能走的路。路在几乎不可能被穿越的地方延伸,路像是在悬崖上挖出来的,艰险的程度可想而知。路很艰险,马蹄铁三四天就要换一次。商队五月开始旅行,看着繁花似锦的草地,也会危机四伏。沼泽地就隐藏在那些漂亮的花下。印象最深的是如何用绳索过江。穿越怒江大峡谷的方式是在峡谷两边拉上绳子,藏民叫它溜索。人从绳子上滑过去,货物从绳索上滑过去,连马也从绳子上滑过去。李东村是商队到达的一个村庄,村民用酥油换粮食和盐,李东村的牦牛吃的都是丰富的药草,所以产出来的酥油质量很高。商队会在山里呆上一个月,每天上山挖一种叫百合草的的珍贵草药,它长在植物根部一种小浆果。一天只能挖到十几颗。西藏的察瓦容村,因为地处偏僻,种的粮食不能自给自足,村民们夏天挖蘑菇晒干,用盐渍,10月份一起卖,然后换粮食。这个村子里有很多村民是两兄弟或三兄弟一个老婆,因为这样可以节约生活成本,尽快的富起来。以前曾在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过这个村庄的介绍。印象最深的就是三兄弟同时拥有一个老婆,家里的房子修得挺漂亮的。10月份是马帮托运货物的最佳时期,这个时间雪已经化完了,但危险并没有完全消失,村里的男人们将蘑菇从西藏往云南运,走过梅里雪山后将蘑菇卖掉。 供给西藏的茶叶一是从云南运过去,一是从四川运过去。云南运过去的是普洱海,四川运过去的是砖茶,质量比云南普洱差很多,供给大多数藏民饮用。 在普洱海的哈尼族阿妈,每年三月都要祭神,用活鸡血酒在茶树下,以祭祀他们的神,他们的神--千年古茶树,在那个地方有很多茶树有四五米高,妇女们爬到高大的茶树上采茶叶。最老的古茶树有1800年了。

茶马古道观后感

所谓茶马古道,实际上就是一条地道的马帮之路。它代表的是中华民族敢于创新,不断探索的大无畏精神。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 茶马古道从来都是民族融合与和谐之道,它见证着中国乃至亚洲各民族间千百来因茶而缔结的血肉情感。藏族史诗《格萨尔》说“汉地的货物运到藏区,是我们这里不产这些东西吗?不是的,不过是要把藏汉两地人民的心连在一起罢了”,这是藏族人民对茶以及茶马古道最深刻的理解。西北游牧民族同样如此。 茶马古道是民族迁徙的走廊,它为人类寻找永恒的家园提供了许多实证。正是在澜沧江流域出产的云南大叶种茶叶的远征,联动了中外民族之间的经济以及文化交流,我们可以从中找到诸多文化的渊源。尽管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茶马古道上有众多的民族,但这些民族的第二语言统一在西南官话下,这是世界文明传播史上罕见的实例,无疑是茶马古道又一大贡献。 在古道上是成千上万辛勤的马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风餐露宿的艰难行程中,用清悠的铃声和奔波的马蹄声打破了千百年山林深谷的宁静,开辟了一条通往域外的经贸之路。在雪域高原奔波谋生的特殊经历,造就了他们讲信用、重义气的性格;锻炼了他们明辨是非的勇气和能力。他们既是贸易经商的生意人,也是开辟茶马古道的探险家。他们凭借自己的刚毅、勇敢和智慧,用心血和汗水浇灌了一条通往茶马古道的生存之路、探险之路和人生之路。 马帮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与死的体验之旅。茶马古道的艰险超乎寻常,然而沿途壮丽的自然景观却可以激发人潜在的勇气、力量和忍耐,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从而衬托出人生的真义和伟大。 随着现代交通的兴起,这条自唐宋以来延续达一千多年并在汉、藏之间发挥过重要联系作用的茶马古道虽已丧失了昔日的地位与功能,但它作为中华民族形成过程的一个历史见证,作为今天中华多民族大家庭的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却依然熠熠生辉,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凸显其意义和价值。如今,在几千年前古人开创的茶马古道上,成群结队的马帮身影不见了,清脆悠扬的驼铃声远去了,远古飘来的茶草香

论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茶马古道——陕甘茶马古道(一)-茶贵人

[转载]论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茶马古道——陕甘茶马古道(一) _茶贵人 从宋代以来,特别是明代实行“茶马交易”政策以来,陕甘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茶马古道,它对于促进西部经济发展,保证边疆安全和民族团结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陕南从汉唐以来就形成以金州(今安康)为中心的紫阳茶区(包括紫阳、汉阴、石泉、西乡、城固、汉中以及四川保宁府的部分产茶区县)。在冷兵器时代,战马是主要的作战工具,为了防范边外西番等少数民族的侵扰,维护边疆安全,获取战马,从宋以来就实行用陕西茶产换取边外少数民族战马的“茶马交易”政策。到明代更上升为国家安边的基本政策,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为运送陕西茶产到边疆,遂形成经紫阳-汉阴-石泉-西乡-城固-汉中-略阳、风翔-河州、兰州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茶马古道。研究这一问题,不仅对于阐明陕西在宋明以来的战略地位,而且对于廓清宋明以来北中国茶叶贸易网络结构,论证中国历史上“以绿色换和平”的发展思路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一、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茶马古道兴起的原因 1紫阳茶区的产生和发展 陕西是全国饮茶和植茶最早的地区之一。“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 [1] ,说明饮茶自陕人始。迄至秦汉,秦并巴蜀,使饮茶开始在

民间风行。顾炎武《日知录》说“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 [2] 。到了隋唐时代,饮茶更是以陕西为中心遍及全国郝封愆著《封氏闻见录》记述长安的饮茶风气是 “自邹、齐、沧、隶,渐至京师,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3] 。因此,陕西也是全国植茶较早的地区。到唐代,唐王朝在陕西汉江流域设金州,其境内“西城、安康二县山谷”为唐代陕南茶区的一部分。 宋代,全国茶叶产量35000吨以上,而包括今紫阳茶区在内的利州路和成都府路11州“岁产茶2102万斤” [4] ,占全国总产60.1%,“秦司置司兴元,属官一员掌之职,在收宕昌、高峰、贻峡、文州所买马,类聚发纲,及受本府南郑、城固、洋州之西乡茶引钱,及利洲路军博马,按帛发马,一岁凡一百三十纲六千五百匹” [5] 。 而陕西植茶的大发展则主要是在明清两代。明承宋制实行“茶马法”。由于地理位置和茶叶品质方面的原因,朝廷十分重视陕、川之茶。《明史·茶法》除末尾一段提到其他茶区以外,几乎全部篇幅都记载了陕、川茶叶史实。当时,“中茶易马,

茶马古道话普洱历史

茶马古道话普洱历史 2014年10月17日07:16 中华工商时报 茶马古道 明清代,云南藏销茶主要经丽江进入古宗西藏(今中甸和德钦县)和康藏。进入康藏的茶,部分在木里、乡城、稻城、理塘销售,部分到打箭炉(今康定)将云南的竹筐包装换为牛皮包装后继续前进,走康藏线运至拉萨等地。长路漫漫,险障重重,沿途既有土司、寺院设卡收过路费,又时常因动乱引起茶路阻塞。这时,商人们就要寻找其他运茶路。他们探寻出从德钦经碧土——邦达——工布江达——墨竹工卡——拉萨的进藏线路。每年春季他们赶着骡马,满载蜂蜡、牦牛尾、麝香、虫草等物,在茶市交换茶叶后返回西藏。 除背夫外,红河、石屏、江城的马帮也大量进入茶山运茶。尽管驮运的前期成本较低,但由于驮运量小,行路速度较慢,因此单量运费就较高,后渐渐被马帮所取代。 明清时期以普洱为中心向国内外辐射出五条“茶马古道”: 一是官马大道。由普洱经昆明中转内地各省,或经思茅——车里(今景洪)——佛海(今勐海)——打落,而后出国至缅甸的景栋,其后再转运到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香港等地。这是茶马古道中最重要的一条。

二是关藏茶马大道。从普洱——下关——丽江——中甸(今香格里拉)进入西藏,再由拉萨中转到尼泊尔等国,主力是藏胞的大马帮。 三是江莱茶马道。从普洱——江城,入越南莱州,而后再转运到西藏和欧洲等地。 四是旱季茶马道。从普洱——思茅糯扎,渡过澜沧江,再经孟连出缅甸。 五是勐腊茶马道。从普洱——勐腊,然后销往老挝北部各地。 在今天的普洱县境内,仍保留有三处较完整的茶马古道遗址:一是位于宁洱镇民主村茶庵圹的“茶马古道遗址”,长约2公里的山石古道,在一片半原始森林中徒仄而上;二是位于磨黑镇孔雀坪的“官马大道遗址”;三是位于同心乡的“旱季茶马大道遗址”,那山石古道上清晰可见的马蹄印,记述了昔日“茶马古道”的繁荣。“茶马古道”使普洱茶行销国内各省区,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法国、英国、朝鲜、日本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和世界名著《战争与和平》等作品中,都有喝普洱茶的描述。今天,普洱茶已为世人所认知、接受和喜爱。

回忆茶马古道,称赞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商业文化--茶马古道》结课论文论文题目:回忆茶马古道,称赞历史人物

回忆茶马古道,称赞历史人物 摘要 回味悠久的历史,茶马古道是不得不说的故事,它在古代贸易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让历史流传的还有那些突出的贡献者,本论文中讲述为茶马古道的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各个历史人物,讲述了他们的努力奋斗的结果,其中有藏族饮茶习俗的开创者文成公主、川藏道茶马贸易推动者朱元璋、丽江纳西族商人赖要彩、丽江“四大家族”之一的“达记”号商人李达三、爱国侨领-著名商人马铸才、喜洲商帮严子珍等,让历史辉煌的是他们,推进历史的也是他们。 关键词:茶马古道历史人物贡献 一、茶马古道的背景 “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地域称谓,指我国西南地区伴随茶马交易和马帮运输业的发展而形成的陆上商贸通道。它的开拓,起源于唐代以来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茶马互市是由藏区和中原王朝各自对茶和马的需求而产生的。 由于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在三四千米以上,寒冷、缺氧、干燥,藏民以高热量、高脂肪的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为主食,缺少富含维生素的蔬菜,而茶便于长期保存且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成分。 茶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解渴、提神、消食的功效,既能够化解脂肪,又防止燥热,因此藏民对茶有特别的需要。正所谓“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和“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说法,但受气候、地域等因素藏区不产茶。 藏区和内地所产的商品各有互补。藏区产马不产茶,内地产茶不产马。藏川滇等高原地区出产的良马可满足中原地区对马匹的需求,但因气候地形限制,不出产茶叶,四川云南等地由于地形和气侯开展农耕型生产,是我国茶的主要产区,也可满足藏区对茶的需求,但不产马。在茶马古道上,虽然以茶马为主要商品,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流通的商品是有所变化的。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马互市贸易应运而生,并在军事战争需求较为迫切的宋代实现了制度化,茶和马成为茶马古道上最主要的两种商品。 二、茶马古道的历史人物 (一)藏族饮茶习俗的开创者--文成公主 平时喜好喝茶的文成公主进藏没多久,很不习惯以肉食和牛羊奶为主的一日三餐,常常食欲不振。于是文成公主想出一个办法,把解油腻、助消化的茶和奶掺在一起喝,这样既可以解油腻又有营养,松赞干布品尝后觉得味道确实不错,并以此招待群臣,风靡一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件,对汉藏两民族交往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文成公主也是推进藏族 发展的一位重要人物。 (二)威猛治国,重典行天下--朱元璋 有一个人犯了案子走私茶叶,这个人是驸马欧阳伦,是朱元璋的女婿,他动用公家车辆走私茶叶,到了关口,依仗自己是皇亲国戚要闯关,并且殴打了把手关口的官吏,这个官吏

论_茶马古道_的形成_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论“茶马古道”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Ξ 木永顺 (丽江教育学院,云南丽江674100) 摘 要:“茶马古道”是唐宋以来汉藏等民族之间进行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它主要穿行于今藏、川、滇横断山脉地区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是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一条古代商道。它是中国藏区连接祖国内地,并外延至南亚东南亚的重要纽带,是中国西南民族自古以来相交往、融合的走廊,是一条中国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和文明传播中起过重要作用的古老驿道。 关键词:茶马古道;商品交换;文化传播;民族迁徙;佛教东渐;城镇兴起 中图分类号:K29714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406(2004)04-0050-03 一、“茶马古道”的形成和发展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的“茶马古道”。 11“茶马古道”的形成 伟大的史学家班固在其《汉书》中讲述到:公元前 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大月氏,在大 夏见筇竹杖及蜀布,经详细询问,知道有一条商路经身毒(印度)通往云南和四川。张骞被囚10年之后,回到汉朝,向汉武帝禀报了西域诸国的各种情况,并告诉汉域版图中的云南及四川同印度、波斯有着商贸往来。汉武帝雄才大略,身毒道的发现,引发了其开发西南夷的雄心。于是汉武帝遣四路使臣前往云南寻找“蜀身毒道”(云南、四川通往印度的古道),不幸的是使臣纷纷受阻或被杀于洱海区域的昆明。为讨发阻杀者,汉武帝在长安仿云南洱海外形开凿昆明池演习水兵,从此云南历史上有了“汉习楼船”的故事。张骞出使西域,确认了云南很早就和南亚、西亚、中亚的交往,而汉武帝遣使者的寻访,让中原接触到了西南边疆的文化。此故事讲述的是商品贸易通道的发现,它促成了中原与边地的粘合,至此云南成为汉版图中的一员,于是老百姓便唱着歌,行进在这商旅之道上。“茶马古道”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我国是世界上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起初茶只是作为一种药材,到了西汉时期开始作为饮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普遍形成饮茶习惯。唐朝后期饮茶的风气盛行,一些城市出现了茶馆,茶树的种植遍及南方各地,制茶业具有相当规模。康藏属高寒地 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21“茶马古道”的发展 到了唐代,随着吐蕃王朝的崛起,藏族和南亚、西亚人大量饮茶,大西南的茶叶从这条古道沿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横断山脉走向青藏高原,走向印度以及更远的西亚、东非。抗日战争期间,日寇封锁了滇缅公路,海上交通也被截断,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1942年,美国的驼峰飞行计划付诸实施,成群的飞机日夜飞行,从重庆、昆明、丽江、横断山脉和野人山地到加尔各答,但完全服务于战争的需要。大后方物资紧缺,于是,茶马古道负起了历史的重任,数万匹骡马组成的马帮和藏区的牦牛运输队,浩浩荡荡,络绎于途,创造了茶马古道的辉煌,也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为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今日,人们建立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现代交通运输路线已经延伸到许多地方。但是,横断山地带地 ? 05?第十九卷第四期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ol 119 No 142004年8月 J OURNAL OF CHUXION G NORMAL UN IV ERSIT Y Aug 12004 Ξ收稿日期:2004-05-29 作者简介:木永顺,丽江教育学院教师。

茶马古道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茶马古道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摘要:茶马古道是一条主要穿行于今藏、川、滇横断山脉地区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是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它作为一条连接内地与西藏的古代交通大动脉,历经唐、宋、元、明、清,其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不可低估。它在历史上不仅促进了“茶马古道”沿线高原城镇化的发展,为汉、藏以及其他民族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更重要的是历代中央王朝通过“茶马互市”和“茶马古道”,更加巩固了西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在今天,茶马古道无论在自然资源还是文化资源上都是一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古道,因此它同样具有巨大的国际旅游市场潜力。 关键词:茶马古道历史意义经济文化政治 茶马古道的由来与线路形成 茶马古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茶马古道尽可以上溯到青藏高原与低地社会有交流开始,譬如先秦商周旧石器时代,是以云南为中心的中国西南滇、川、藏、湘、黔、桂等省区及其与毗邻省市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古代交通运输干线。 狭义的茶马古道是指中国唐代汉族产茶区的茶和吐蕃良马的交易,史称茶马互市或茶马互易,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了。商人在官方指定的交易地点,茶和马互相交易,时间久了就有了相对固定的茶马互易通道。值得一提的是,茶马古道四川到西藏部分是古代唐蕃古道的路线,而且茶马古道与古丝绸之路在甘肃天水、兰州等地交叉、重叠,可以看到,茶马古道与中国其他几条古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茶马古道在中国境内主要有两条(一说有三条,即西宁至拉萨的唐蕃古道①属于茶马古道): 第一条是以云南产茶区西双版纳、普洱为中心的路线,走向是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保山、大理、怒江、丽江、迪庆到四川的甘孜及西藏的昌都、察隅、波密、林芝,最后到达拉萨,从拉萨出境,再进入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

《茶马古道》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茶马古道》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七、茶马古道 今天人们所说的“茶马古道“,源自古代的“茶马互市”,即先有“互市”,后有运送茶、马的“古道”。“茶马互市”是我国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以茶易马的一种传统的贸易形式,唐代文献中就已经有所记载。 到宋代,内地茶叶生产飞跃发展,其中一部分茶叶“用于博(注:换取)马,实行官营”,在四川的名山等地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茶马司”。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当时契丹、西夏和女真等少数名族的崛起对两宋政权造成严重威胁,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人非常喜欢饮茶。招待客人,首先端出来的就是茶;外出旅行,必带的也是茶;累了,饮几口热茶能消除疲劳;病了,饮一口浓茶能解毒去病;用煮过的茶叶喂牲畜,马吃了长膘快,牛吃了增加奶量。尤其是藏族平时食用肉、乳较多,喝茶可以解油腻、助消化。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外界共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汉族人民之间通过“茶马互市“建立起来的友谊,从唐、宋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元代为了加强对藏区的管理,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从此“茶马古道”既是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又是治藏之道。 到了清代,“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地平线上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边茶贸易”制度。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区马匹的需求虽然减少,却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骡铃声声,马蹄阵阵,“茶马古道”沿线的民间贸易更加繁荣。 “茶马古道”作为连接内地与康藏地区的交通动脉,历经唐、宋、元、明、清,虽然最终消失,但它对促进康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汉藏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不容低估。 1.文意把握――根据全文内容,简洁说明什么是“茶马古道”。 2.作品感受――试写出表示本文说明顺序的关键词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