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道教英语主题演讲资料

道教英语主题演讲资料

道教英语主题演讲资料
道教英语主题演讲资料

道教英语主题演讲资料

Taoism

Made by:The first group Main speaker:Jiang peng Taoism is the native religion of China, it also be called Daoism or Taochiao.

Taoism is China’s traditional philosophy

Origin(起源)

Traditionally, Taoism has been attributed to three sources, the oldest being the legendary 'Yellow Emperor', but the most famous is Lao Tse's Tao Teh Ching. According to tradition, Lao Tse was an older contemporary of Kung Fu Tse (Confucius). The third source is Chuang Tse's (untitled) work.

传统上,道教是归因于三个来源,最古老的是“黄帝”传说,但最著名的是老子的《道德经》。依照传统,老子是比同时代的孔夫子(孔子)年长的人。第三个来源就是庄子的作品。

But the original source of Taoism is said to be the ancient I Ching, The Book Of Changes.

道教的最初来源据说是古代的《易经》。

The Tao was written in a time of feudal warfare and constant conflict. Lao Tzu was reflecting on a way which would stop the warfare, a realistic path for humanity to follow which would end the conflict. And so he came up with a few pages of short verses, which became the Tao Te Ching. This is the original book of Tao.

道德经是写在领地战争和持续冲突的时期里面,老子是思考一种停止战争的方式,一种让人类追随,会结束斗争的现实主义道路。因此,他写了几页简短的诗句,后来成为了道德经。这就是道德经的来源。

History (历史)

Taoism's origins may be traced to prehistoric Chinese religions in China. They are found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Tao Te Ching (3rd or 4th century BCE), or amidst the activity of Zhang Daoling (2nd century AD).

道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中国宗教在中国。他们发现在作文的自知者明(第三或第四世纪BCE),或在活动的张Daoling(公元2世纪)。

Laozi received imperial recognition as a divinity in the mid second century CE. Taoism gained official status in China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whoseemperors claimed Laozi as their relative. Several Song emperors, most notably Huizong, were active in promoting Taoism,collecting Taoist texts and publishing editions of the Daozang. Aspects of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were consciously synthesised in the Neo-Confucian school, which eventually became Imperial orthodoxy for state bureaucratic purposes. The Qing Dynasty, however, much favored Confucian classics and rejected Taoist works. During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he imperial

library was constituted, but excluded virtually all Taoist books.

老子收到帝国承认神学在二世纪中期CE。道教在中国获得官方地位,唐朝期间的

皇帝声称老子作为他们的相对。几首歌皇帝,最明显的是Huizong,活跃在促进道教,收集道家经典,出版版本的Daozang。方面的儒家思想、道教和佛教是有意识

地合成新儒家的学校,最终成为国家官僚目的帝国正统。清朝,然而,大部分青睐

儒家经典和拒绝了道教的作品。十八世纪时,皇家图书馆是构成,但排除了几乎所

有的道教的书。

Representative (代表人物)

The primary religious figures in Taoism are Lao Tzu and Chuang Tzu, two scholars who dedicated their lives two balancing their inner spirits. 道教最初的代表是老子和庄子,两位学者献身于平衡内在精神。

Totem (崇拜物)

The most common graphic representation of Taoist theology is the circular Yin Yang figure. It represents the balance of opposites in the universe. When they are equally present, all is calm. When one is outweighed by the other, there is confusion and disarray. The Yin and Yang are a model that the faithful follow, an aid that allows each person to contemplate the state of his or her lives.

道教理论的最普遍图形表示就是阴和阳循环的圆形图像。它代表了宇宙中相反事

物的平衡关系。当它们都平等地呈现出来,所有一切都会平静。当其中一个超过

另一个的时候,就会出现混淆和混乱。阴和阳是信徒追随的原型,有助于让一个

人去凝视他或她的生命状态。

More a mode of living than an actual theology, Taoism asks that each person focuses on the world around him or her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ner harmonies of the universe. It is a kind of religious system heavily focused on meditation and contemplation. The Tao surrounds everyone and one must listen to find enlightenment.

这更加像是一种生命模式,而不是真实的理论,道教要求每一个人都把注意力集

中于他或她周围的世界,以致明白宇宙的内在协调。这是一种信仰体系,重重地

集中于冥想和注视上。道围绕关每一个人,人必须倾听和发现启迪。

Content (内容)

Reverence for ancestor spirits and immortals are also common in popular Taoism. Organized Taoism distinguishes its ritual activity from that of the folk religion, which some professional Taoists (Daoshi) view as debased.Chinese alchemy(including Neidan), astrology, cuisine, several Chinese martial arts,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fengshui, and many styles of qigong breath training disciplines have been intertwined with Taoism throughout history.

对祖先的精神和神仙也普遍流行的道教。道教仪式活动组织区分它与民间宗教,一些专业的道教(Daoshi)认为贬低。中国炼金术(包括Neidan),占星术,美食,一

些中国武术,中医,风水,许多风格的气功呼吸训练学科已经与道教历史上交织在

一起。

(四幅图片)

Principles (道义)

Taoist theology focuses on doctrines of wu wei ("action that does not involve struggle or excessive effort" ) , spontaneity, humanism, relativism and emptiness. This philosophical aspect of Taoism emphasizes various themes found in the Tao Te Ching (道德经) such as naturalness, vitality, peace, "yielding" (wu wei), emptiness (refinement), detachment, the strength of softness (or flexibility), and in the Zhuangzi such as receptiveness, spontaneity, the relativism of human ways of life, ways of speaking and guiding behavior. Taoism is a peaceful religion.

道教理论关注的学说无为(“行动,不涉及斗争或过度的努力”)、自发性、人文主义、相对主义和空虚。这种哲学方面的道教强调各种主题发现在自知者明(道德经)如自然、活力、和平、“屈服”(无为),空虚(细分)、超然,强度柔和(或灵活性),庄子如感受性、自发性、相对主义的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指导行为的讲话方式。道教是一个和平的宗教。

道教经典英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The Tao gives birth to One. One gives birth to Two. Two give birth to Three.

Three give birth to all things.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Iridescent colors cause blindness. Beautiful music causes deafness; delicious food causes loss of taste. Racing and hunting cause madness.

知足之足,常足矣

The with knowing contentment is always contented.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whoever is contented will meet no disgrace, whoever knows when and where to stop will meet no danger.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manifest plainness, embrace simplicity, reduce selfishness, and hold few desires

出家之人,恶衣恶食,不积财,恐害身损福也。

Taoists make light clothing and food and they accumulate no wealth, because these might damage health and fortunes.

Tale(传说)

(四幅图片)

Activity(活动)

(四幅图片)

Glossary(词汇)

八节斋 The Fasts of the Eight Seasons; The Fasts of the Lunar Periods 八仙 the eight immortals

半仙 demigod

避邪符 phylactery [a charm to drive away demon influences]

卜卦用签 lots [used in divination]

财神 God of Wealth

曹国舅 Ts`ao Kuo-chiu

长生不老 agelessness; everlasting life

城隍 City God

赤脚大仙 barefoot immortal [reference to Emperor Sen Tsung of the Sung Dynasty]

道士 Taoist

对签号 checking lots

法术 supernatural feat

返老还童 rejuvenescence; renewing one's youth

符 charm

福神 God of Fortune; God of Blessedings

供斋 to offer a vegetarian meal

韩湘子 Han Hsiang-tzu

何仙姑 Ho Hsien-ku

狐仙 fox spirit; fox fairy

Thank you!!!

道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7公管1班崔惜舜 20173216 道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自于《老子》,应在中国或是华夏子孙,炎黄后代口口中流传。作为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曾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人们常说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之一,更有人以为:中国根蒂全在道教。 在诸多影视作品、志怪小说、远古传奇中都有着关于道家的各种描述,如“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封神榜》、黄巾军张角的传于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道家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蓬勃发展,潜移默化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改变着我们,滋润着我们。 要说道,又不得不说老庄。老子被誉为道家祖师,写出《道德经》的皇皇巨著,其思想主要存于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叫道生万物。这个思想,是为我们中国人,当然也是为世界人,提供了一个解释宇宙的框架。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也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顺服自然。这个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为人处世,治理国家,各个方面提供了一个根本的准则,根本的原则。第三,就是相反相成。我们也用四个字来总结,相反相成。这个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事物的基本法则。第四个方面,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来总结,持盈,盈是盈满,把这杯慢慢的水端在手上这

个叫持盈,持就是把持,持盈守缺以柔克刚。第四个方面可以用这八个字来总结,后面四个字也行,就是以柔克刚。而庄子则是继老子后道家中集大成者“而且是使道家真正成为了一个家派与儒墨鼎足而三的一个人。”《庄子》其书,以落天外的构思,意深旨远的寓言,曼妙朦胧的情致,与天地万物共舞的神采,渊深海涵的襟抱,使其受到了后世文人毫不吝啬的称誉:“其言汪洋自恣”, “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在我的体会中他的文章主要体现了他的生死观,名利观和道德观。 对于我而言,听了关于于丹对庄子的解读,了解了庄子的世界观和生死观,发现他的思想,是我们这些羡慕田园生活、渴望内心宁静的现代人无比向往的。 庄子在逍遥游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尧要将天下让给许由,他对许由说:“日月都出来了,可火炬没有熄灭,对于光亮而言,不是太难堪了吗?应时的雨已经降临,可浇灌还在进行,对于润泽而言,浇水不是多余的吗?如果立先生为天下之主,那么天下定然太平;而今我还身居其位,这不是多余的吗?请让我将天下交给你。”肯将天子之位出让,尧乃是一片公心;也是以天下苍生为念,日月可鉴。但许由不这么认为,他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太平了,还要叫我来接替你,难道我是为了虚名吗?回去吧,君王,天下对我来说没有好处。”

道教画符 符咒大全

中国全真教龙门23代弟子 聂宗信整理编辑 太原关帝庙 真武庙提供 联系方式 QQ374649301 139******** https://www.sodocs.net/doc/844299000.html,/、 教授各种符咒 内丹,道教法术 科仪 出售 各种道教法印 法器 法物

1. 五雷符咒 镇宅护身保平安 ,可用红布 包起,随身携带或者放于枕头底下,钱包内,也可以贴于家中的门 窗 可以化解煞局,破解灾难。 化解白虎煞等

镇一切邪崇符 功用:凡家宅不安,幽灵出现,用此符镇之,无不应验,咒语:天有天将,地有地祗,聪明正直,不偏不私,斩邪除恶,解困安危,如干神怒,粉骨扬灰. 笔顺:先画左方二点,点尾上挑,如画鸟状,前置二小点,然后正中一大点,左方两竖.右方一点,再从中间起笔向左作环形.左下方一点一撇,,右方一竖带勾,竖上写二个夷字,勾旁边画一点一提,画时念咒语三遍.

功用:凡平人家中张贴此符,可以消灾降福,驱除不祥. 咒语:天雷殷殷,地雷昏昏,六甲六丁,闻我关名,不得留停,迎祥降福,永 镇龙神 笔顺:此符先画一篆书的安宁两字,在安字中间写龙神永镇四字,然后在龙字上画一圈,将咒语写入.写至最后一字时顺笔向左圈绕,口中念咒 七遍,念完圈也涂完.. 镇家宅流年不利符

功用: 凡家宅流年冲犯,致人口疾病,怪异出 现者,宜以符咒镇之. 咒语:焚香昭告,家宅六神,各居各位,勿乱勿紊,消灾降福坐镇门庭. 笔顺:先在正中写六神二字,向左作圈涂之,颂咒一遍,涂后向左右二撇,一横一竖,竖下写一镇字,涂没如下法.再从左方起笔徐徐向右方及下方圈去,圈后向左上提,旁加七点,又从右下方向左方作一提笔. 功用:凡一切凶宅或见过鬼怪,或害生人,以此符镇之可以安居. 咒语:杳杳冥冥,天地昏沉,雷电风火,官将吏兵,若闻关名,迅速来临,驱除幽厉,拿捉精灵,安龙镇宅,功在天庭. 笔顺:先在正中写一斗字,由一竖之末,向右圈转,至相交处转向右直下,复折向右上方撇出.左右二竖上各写一火字.左向左撇,右向右撇,末在

道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浅谈道教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道教是在中国本土生长起来的传统宗教,它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它以道和德为教义的核心,吸收了道家哲学的部分内容,以神仙思想为其中心思想,精、气、神的理论是其思想的最高理论。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塑造,对中国古代的文艺思潮都有深远影响,更有甚者,道教的很多题材直接进入文学作品,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塑造所产生的影响 道家与道教的精神做基础,道家与道教的戒条,也就是中国文化教人为善去恶的教育范本,它以天道好还,福善祸淫的因果律做根据,列举许多做人做事、待人接物的条规,由做人做事而直达上天成仙的成果,都以此为标准。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接受了这样的道德观念,于是也相信有一种超越自然力量的“道”存在于世间,而这个“道”在一般人那里就是“良心”,就是一种敬畏观念,而在知识分子那里,便成为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在这样的基础上,一些文人进行文学创作也多半遵循这样一个观念,就是人在世应多行善事,行善事会有好的报应。 在道教观念的影响和塑造下,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的处世哲学也有较强的适应性,他们不仅能入世,也能出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但他们都能安然处之,道教主张轻功名,重生命,道教的主要经典《道德经》大抵以虚静无为、冲退自守为事,这种不与世争的观念使得中国古代文人在失意之时能够得到一种自我解脱,儒教使中国人处于工作状态,道教使中国人处于游戏状态,道教的自然主义,正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的心灵的止痛药膏。在这种处世哲学下,中国文人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在不同的心境下写出不同的作品,李白是这样,苏轼是这样,还有很多的文人都是这样,在一种淡泊的心态下也让他们的文学作品有了更多的风采。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潮的影响 道教对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极大。《庄子》则是一部浪漫主义的寓言哲理著作,寓言故事并非人世间所真正有的事情,一般都是作者通过现实生活中所残留的现象来想象而构成的虚拟世界,庄周在其幻想的国度里构建了自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的理想世界,其丰富瑰丽的想象开启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大门。屈原的《离骚》现实叙述与幻想驰骋相交织,同时蕴含着哲学、宗教、文学等多重因素,是远古神话传说的直接的和完全的继承者,这种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也在后世薪火相传,汉代的辞赋家贾谊、建安时代的曹植、正始时期的阮籍、两晋六朝时的左思、郭璞、鲍照、陶渊明、盛唐的李白、中唐的李贺以至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派以及明代李贽的“童心说”,公安派的“性灵说”,汤显祖的“意趣神色说”等浪漫主义的美学理论,明清的小说家吴承恩、蒲松龄,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发展了这一优良传统,甚至清代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的开端部分也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游幻境”的片断实际上是对人物形象的一次总结,具有强烈的神奇魔幻的色彩。 总而言之,道教的思想观念中崇尚自然“无为”,反对“有为”妄动,反对人为物役,欣赏率性“逍遥”,老庄重视自然,反对人之妄为对自然本性的束缚;孔孟则强调礼教,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老庄的思想影响文艺,使之以追求自然美为最高境界;而受儒家影响的文艺则推崇雕琢美,在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这样两种观念也明显并存,只是在不同的时代各有侧重罢了。 道教题材直接进入古典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受到了道教的影响,甚至还有很多作品直接以道教神话故事为题材,使得中国古典文学表现了丰富多彩的特色,其中魏晋游仙诗、玄言诗、山水诗,唐代山水诗、田园诗、吟咏道教的诗、宋元的话本、元明的戏曲以及明清的小说很多都带有一定的道教色

中国名景欣赏

第二章第二节中国名景欣赏 一、我国的旅游资源概况 (一)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 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山水风光最为重要。(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三分之二的大陆国土都是山地或者地山丘陵)。 (1)名山——主要为地貌景观。我国的名山通常可分为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和其他名山等几类。 (2)水景——水域景观桂林漓江、长江三峡、杭州西湖、苏州无锡太湖、台湾日月潭、新疆的天山天池、青海的青海湖等。 (二)我国的人文旅游资源 (1)文物古迹与古代建筑:万里长城、京杭运河、北京故宫、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苏州园林建筑、敦煌壁画。 (2)风土民情:汉代的春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等。 (3)其他著名的现代工程建筑,各具特色的小镇风光,丰富多彩的地方土特产、工艺品,神奇的中医和养生之道,名扬世界的菜肴等。二.中国的名山 (1)名山——地貌景观。我国的名山通常可分为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和其他名山等几类。 ①五岳: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北岳恒山(山西)、南岳衡山(湖南)、中岳嵩山(河南)。 ②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 ③四大道教名山:武当山湖北、青城山四川、齐云山安徽、龙虎山江西 ④其他名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福建武夷山、湖北武当山。(2)五岳:泰山,是以花岗片麻岩为主的断块山地。花岗片麻岩是由20多亿年前的古老侵入岩经过变质形成的变质岩。自约1亿年前的燕山运动以来,巨大的花岗片麻岩岩体逐渐隆升,被流水侵蚀切割,形成现在的雄伟山地。我国第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泰山○1泰山的自然景观美,突出表现为雄伟壮丽的形象美;泰山还蕴含着奇、秀、险、幽、旷等美的形象。 ○2泰山地区的地质构造及地质发育历史具有独特的科学价值:泰山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地层和岩石,其岩层年龄在20亿年左右。 ○3泰山的文物古迹众多,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帝王的封禅活动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 ○4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论道教自由观念之两重性

2013年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收稿日期〕2013—04—15 〔作者简介〕程群(1972~),男,安徽省肥东县人,闽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系副教授。 论道教自由观念之两重性 程群 (闽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系,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道教具有“入世”与“出世”的双重品格,这种双重品格决定了道教的自由观念同时具有“现世人生自 由”与“出世神仙自由”两个维度。一方面,道教中人深入社会现实生活,在社会生活领域之中苦苦探寻如何实现 人生自由的问题。另一方面,道教人士始终积极致力于身体的修炼,试图使当下沉重之肉身摆脱死亡的羁绊,与 轻盈之精神一道,共同迈向永恒自由与逍遥之境。然而,对于出世自由的追求映射出的恰恰是道教人士对于现 世理想生活的强烈渴望与诉求。道教的自由观对于现代人生、生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现世;出世;自由;两重性;道教 中图分类号:B9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8X (2013)02-18-07 “在没有星光的夜晚,人类将倍受黑暗的煎熬,痛苦期待着黎明曙光的到来。在没有自由的时代,生命之花将收敛灿烂的华光,热切期盼着自由春风的洗礼。”[1](P 19)追求自由的生命状态是人类永恒的梦想,人们只有保持着自由的状态才可能津津有味、诗意盎然的栖居于世,才可能发挥出巨大的创造能力,为整个社会与人类的进步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关于什么是“自由”,人类思想史上的前贤大哲们各持己见,胡适先生曾说:“‘自由’在中国古文里的意思是‘由于自己’,就是‘不由于外力’。在欧洲文字里,‘自由’含有‘解放’之意,是从外力制裁之下解放出来。中国禅宗和尚说‘治病解缚’,自由在历史上意义是‘解缚’。解除了束缚,方才可以自由自在。”[2](P 694)中国道教思想家们对于什么是“自由”以及如何实现“自由”等问题,也曾展开过全面而深刻的思考。道教人士在宣扬出世精神的同时,对于今生现世也怀抱着炽热的情感。可以讲,道教具有“入世”与“出世”的双重品格,这种“入世”与“出世”的双重品格决定着道教自由观念也具有“现世人生自由”与“出世神仙自由”两个维度。 一、对于现世之自由状态的追求 西方哲学家伯林曾说:“自由的基本含义就是免受束缚、免受限制和免受他人的奴役,其他的含义都是这个含义的扩展或比喻。”[3](P 189)也就是说,所谓“自由”的首要含义是人天生的摆脱奴役、不受羁绊、不受制约的倾向。免受奴役与羁绊理所当然应当是“自由”的题中应有之意。我们可以这样讲,人生在世可能遭受的“奴役”、“束缚”或“限制”大致来自两个方面:第一,自然界。第二,社会与他人。如果,人类能够积极地面对人生的种种困境与难题,妥善的处理好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化解掉自然、社会、他人给个体生命带来的羁绊,那么他们就能够在今生现世享有充分的自由与逍遥。道门高道关注社会人生,重视现世生活。他们曾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他人等两个层面,积极思考如何突破种种现世的障碍与奴役,实现人生自由的问题。 “人生的目的就在于与自然和谐相处。”[4](P 4)人的“终极意义也许可以界定为与自然和谐统一地生活,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 JOURNAL OF Z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No.2.2013(总第89期)(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s)General No.89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其主要经典。道教是以先秦道家为思想渊源,吸收、融合其他理论和修持方法,而逐渐形成的我国本土宗教。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道教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人渴求长生不死的心理和行为中。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八千余年前,中国的原始人类就已表现出他们对生命存在的顽强追求,如这一时期的“山顶洞人”曾在死去的同伴身上撒上一些象征生命之红色的赤铁粉,以图唤回逝者的生命。上古时代,已有人开始学仙,历史记载轩辕黄帝“且战且学仙”,“问道于广成子”,后修道成功,于鼎湖白日乘龙升天。记录古代先民生活的《山海经》中,也有关于“不死国”、“不死民”、“不死树”和“不死之药”的记载。战国时期,人们又多相信东海中有蓬莱等神山,由此出现了许多以追求不死成仙为务的方士,被称作“方仙道”。“方仙道”在秦汉时期曾活跃一时,是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方仙道”的活动,多属具体的实践行为,而较少有理论的成份。后世道教的思想理论,主要来自于先秦道家哲学。春秋时期,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阐发了一套关于宇宙

万物产生、存在及运动变化的理论,认为“道”是宇宙万物得以产生的根源及赖以存在的本体,主张人的活动应当遵循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由此开创了道家学派,并为后世道教的发展奠立了理论基础。战国时期,又有不少人依托黄帝、老子之名来阐发养生、治国理论,被称作“黄老道”。“黄老道”的学说,已不仅限于老子道家,同时还吸收了儒、墨、名、法诸家之长。这种融诸家学说于一炉的“新道家”,在秦汉时期影响很大,同属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道教形成和确立的时期。东汉末年,张道陵作《道书》二十五篇,从而创立了天师道。在中原地区,张角创立了太平道,组织民众举行反抗东汉王朝的起义。天师道和太平道的出现,令道教开始成为有严密思想体系和组织制度的教团,被认为是道教成熟宗教形态正式形成的标志。 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中涌现出了大批新的道经,并出现了许多新兴的道派,如灵宝派、上清派、三皇派,以及推崇外丹烧炼的金丹道等等。不仅如此,当时道教中还涌现出了葛洪、陆修静、寇谦之、陶弘景等一大批杰出的大师,对道教思想学说的发展、经典文书的整理、组织制度的完善、神仙谱系的制订等作出了很大贡献。在这些道教领袖的努力下,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无论是在思想观念方面、还是在行为仪范方面,都已显得较为完善。 唐宋时期,道教不仅信徒众多、宫观广布、倍受尊崇,而且在教理教义、修行方法、科仪制度等方面也有了巨大的

儒家与道家性哲学观念之比较

【摘要】儒家、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学派,儒道有关性哲学问题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儒道的性哲学思想同源同质,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旨在通过对儒道两家性观念异同之比较,以增强人们对其性哲学思想的了解。 【关键词】儒家;道家;性哲学 1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pkuhsc, beijing 100083, china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 pkuhsc,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最大的哲学学派,占居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道家强调以“道”为最高信仰,相信人通过某种修炼能得道成仙、长生不死。儒道共同构成中国传统信仰的基本框架,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渗透在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医学、药物学、养生学、气功学、化学以及社会心理、社会习俗、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两种文化体系之间,既有共同点和联系,又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下面仅就二者性哲学观念的异同,做一分析比较。 1性的本体论之同异 1.1同源同质的“阴阳说” 在性哲学本体论上,儒道两家是同源同质,都赞同阴阳天命观,将《周易》之阴阳说作为性哲学的基础。《周易》中明确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把万事万物分成阴阳两个基本范畴,阳象征雄性、光明、主动和渗透,它出现于山中,用连续直线、天蓝色、奇数或龙等表示;阴象征雌性、黑暗、被动和吸附,它出现于河流之中,用六道不连续的短线、红色、偶数或虎等表示。阳与阴都始于太极。为此,天为阳、地为阴,君为阳、臣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互补。世界所有过程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表现。《易》卦中,组成乾卦的阳爻为“―”符号,组成坤卦的阴爻为“--”符号,上面两个符号分别是男女性器官象形之简化,各代表男根和女阴。《老子》中提出:“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指雌性生殖器官),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法自然。”孔子指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认为两性与阴阳相符、相通,性行为符合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1]。 1.2性本体差异:性为“人之本性”与“天地之法” 儒道两家虽都同取法《易》,崇尚“阴阳说”的性哲学本体论,但也有异见。如《孟子•告子上》中说:“食、色,性也”,性被儒家看作是人之本性;而道家则把阴阳、雌雄、男女两性关系推崇到崇高、极致、主导的地位,认为性的结合导致阴阳作用,产生新的生命。如《周易•系辞》中指出:“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老子《道德经》中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即“玄牝门”(雌性或女性生殖器)为天地之根本。“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因而,它是天地之大义、宇宙之大法则的“道”,是一切生命的基础和构成万物、人类、社会的本源。这正是道家性观念的基础和核心[2]。 2性的崇拜分歧:女性生殖崇拜与男性生殖崇拜 随着人类的进化发展,人类性系统、性功能的逐渐完善,人们感受到男女生殖器接触获得的极大愉悦,认识到性、性交与怀孕、生育的关系。同时,中国古代泛灵论哲学认为,每

常识积累:我国名山概览

常识积累:我国名山概览 我国名山各有特色,从全国来看,有所谓西高东低,北雄南秀的特点。从成因来看,中国的名山主要有两大类:以历史文化为主构成的名山和以自然因素为主构成的名山。这些名山主要有五岳、四大佛山、道教名山、风景名山和极高山等几大类型。 一、五岳名山 五岳是以中原为中心,由于历代帝王根据封禅需要,按地理方位加封的五座山。五岳之制始于汉代,较早的记载见《尔雅.释山》:“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衡山为北岳,嵩高为中岳。”后隋炀帝改南岳为衡山,沿袭至今。 在中国,五岳占有显著地位,因为它们不仅自然风景优美,而且在其名山发展过程中,为后世留下大量的诗文名篇、碑碣石刻、历史传说和历代建筑等文化遗产。 (一)泰山 位于山东泰安。泰山又叫岱山、岱宗,为五岳之东岳。是古老的花岗岩和片麻岩构成的断块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因其位于山东丘陵与华北平原之间,相对高差达1300多米,故显得巍峨挺拔,以雄著称。 作为五岳之首,泰山又有“五岳独尊”之美称。《论语》上记载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风景名胜很多,有岱庙、红门宫、经石峪、中天门、五大夫松、南天门、岱顶的唐摩崖、碧霞祠等。 在岱顶还可以欣赏泰山四大自然奇景: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 历史上由于历代君主登泰山封禅,泰山庙宇众多,碑刻林立,人文景观异常丰富,被称为“中国历史的立体画卷”。泰山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紧密融和,是我国名山之精华,已被联合国

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历代文人歌咏泰山的诗文很多,而以杜甫的《望岳》一诗写得最出神入化:“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绝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华山(五岳最高) 位于陕西华阴。为五岳之西岳。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又分别名为朝阳峰、莲花峰、落雁峰、云台峰和玉女峰。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一书中,有“远而望之若华状”之记载,这可能就是华山之名的来源。华山五峰环峙,最高峰南峰海拔2200米,为五岳中最高者。 华山是花岗岩断块山体,山体由平地拔起,四面陡立如削,自古以险闻名。有西岳庙、玉泉院、毛女洞、玉女祠等道教景观,更有百尺峡、长空栈道、老君犁沟、苍龙岭、擦耳崖等险景。 (三)衡山 位于湖南衡山县,为五岳之南岳,是五岳中惟一一座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山体。72峰挺拔秀丽,古木参天,终年苍翠。有“五岳独秀”之称。 祝融峰之高,方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水帘洞之奇合称“衡山四绝”。山上还有著名的南岳大庙、南岳书院等古迹。 (四)恒山 位于山西浑源县,为五岳之北岳。主峰海拔2017米,高居五岳第二。分东西两峰,东为天峰岭,西为翠屏山,两峰对峙,浑水中流,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北岳其景色在五岳中以幽著称。恒山之翠屏峰上有北魏所建的悬空寺,附近还有应县木塔等著名古迹。 (五)嵩山

道教产生的原因与意义

道教产生的原因与意义 智叟 一、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 二、道教与两汉政治 三、道教与儒、佛的关系及其对东方文化的影响 一、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儒道思想都从这里萌发。《周易·观卦彖辞》有“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的思想认识,对儒道两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儒家所谓“神道”,是指神妙变化或曰规律而言。然而对于道教来说,它只是一个远源,直接受《易经》影响并形成学派的是道家。道家才是道教的近源。虽然后来的道教常以易学相标榜。如《周易参同契》等,确实也从中汲取了不少理论资养。但不是道教的直接来源,更不是道教的主要经典,只是借助《易经》阐发自己的思想而已。两者存有精神指向上的原则差异。学术理论上的互相激荡渗透,并没有改变各学派用自己的理解和理论改造原始经典的企图。其实道教对待道家经典何尝不是如此。 道家是道教的近亲,在学术思想上其渊源尤其相近。但道家与道教名虽相近而实际上相差亦甚远。最根本的差异在于一为反对礼仪节文的学术派别;一为专事斋醮科仪的宗教派系。道教的斋醮科仪与儒家的祭祀典礼,尽管在精神实质和具体内容上截然不同,但毕竟在形式上有些近似,而这正是道家所极力反对的。那末,与道家处世原则相反对的道教,又是如何从道家转化而成为道教的呢? 道家转化为道教,至少要经过两个中间环节。第一个中间环节,是黄老之学或黄老之道。道家反对礼仪更不主张预政,提倡无为而治。但道家祸福依伏、奇正相生的辩证观乃至愚民思想,早为轻视群生、善用阴谋的法家所吸取。两者的进一步融合,便产生了兼具道法特点的黄老政术。黄帝首先是政治人物,他在苍梧升天成仙的传说,又使他具有了神秘色彩,黄老道家托始黄帝,为其积极入世预政提供了合法依据,也为其向道教

道教四大名山

四大道教名山 中国道教四大名山 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被称为“道教四大名山”。 龙虎山为中国道教发祥地,道教正一派“祖庭”。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传喻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山状若龙盘,似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灵山秀水被神灵相中,即差两仙鹤导引张道陵携弟子出入于山,炼丹修道。山神知觉,龙虎现身,取代云锦。此后,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武当山的道教信奉“玄天真武大帝”,据说“武当”二字即“非真武不足以当之”之意。现存的36处宫观大多是明代所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道教古建筑群。武当山既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又有黄山之奇秀、雁荡之幽雅。明代张三丰创建的武当派拳术闻名天下。 青城山公元143年,“天师”张道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 齐云山因“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而得名,又称白岳,与黄山比肩而立,是徽州文化的杰出代表。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有诗:“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乾隆说“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三年之内两上齐云山。齐云山下的河流与小村浑不在意地分出了“阴阳”,点出了“鱼眼”,被张三丰看破玄机,成就了道教名山下,世界最宏丽壮观、形神兼备的天然太极图。 注:还有另外一说法:终南山是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因王重阳在此修道而得名) 道教渊源于古代巫术,是中国汉族固有的宗教。由张道陵于东汉顺帝时首创于四川鹤鸣山。该山与龙虎山(江西)武当山(湖北)、齐云山(安徽)合称道教四大名山。 (一)鹤鸣山 张道陵(34--156)东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曾任江州(今重庆市)县令,后弃官与弟子前往鹤鸣山(在今四川省剑阁县郊)修道,于顺帝永和六年(141)创立道教,又称五

张继禹道长:谈道教的重生观念

张继禹道长:谈道教的重生观念 *导读:道教是一个重生乐生的宗教,以修道成仙、长生不老为追求目标,历来注重养生延寿之术。而养生首先要去病,故学道者往往兼学医。历…… 道教是一个重生乐生的宗教,以修道成仙、长生不老为追求目标,历来注重养生延寿之术。而养生首先要去病,故学道者往往兼学医。历代有不少高道成为着名的医药学家,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道教医学流派,对我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 道教不仅重视人的生命,也重视自然界的各种生命,要求人们爱护昆虫草木鸟兽,不要无故伤害任何生命。在道教的许多戒律中,对保护生物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今天,各方面的专家聚集一堂,就中医的发展与珍稀生物的保护进行探讨,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次会议。谨借此机会,向各位专家谈谈道教在发展中医药和保护野生生物方面的理论与实践,以及道教对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的一些建议,以供参考并求指正。 *一、道教对中国传统医学的贡献 俗话说:十道九医。道士讲修炼,而修炼离不开了解人体的奇经八脉、气血运行、阴阳调和、药草疗养等情况,这就促成了道士们自觉研习医术的传统。此外,道教认为修炼成仙必须广行善事,积功累德,只有功德圆满,才能得道成仙,而行医施药正

是积德的重要内容,这也促使道教中人去研习医术,并将方药纳入道法之中,去实现其济世利人的理想。由于道教与医学的密切关系,历代道士中名医辈出,医学成就斐然。下面略举几例予以说明: 东晋葛洪是道医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他广泛收集民间医疗成果,辑集《玉函方》一百卷(已失传)。又作《肘后备急方》三卷,全是验方,药物均用易得的草木,不用贵品,诊治各种急病的方剂都很齐备。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该书中载有以青蒿治愈疟疾的方子。按青蒿为常见的菊科植物,现经研究,含有抗疟新药。 梁代道士陶弘景博学多才,医学造诣颇深。他在整理、补充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基础上写成了《补阙肘后百一方》。他又在系统整理《神农本草经》和全面总结六朝以前药学经验的基础上,撰写了《本草集注》七卷。书中首创的按药物性质分类的药物分类法,为以后的本草着作所继承。该书对药物名称、来源、产地、性状、鉴别、功用、炮制、保管等记述,为我国的本草学留下了珍贵的资料。他还撰有《药总诀》、《效验方》等医学着作多种,在当时社会上发生过很大影响,可惜现在大都已散佚。 唐代道士孙思邈在医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被道教尊为药王。其着作《备急千金要方》收集了东汉以来许多医论、医方、用药、针灸等基本成果,兼及服饵、食疗、导引、按摩等养生方法,记载了他的临床经验和采集的民间单方。全书合方、论5300

道教的神仙体系及神仙级别

道教的神仙体系(原创) 2008-07-22 10:51:17|??分类:默认分类|??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道教的神仙体系(原创) 闲来无事喜欢看看神话,颇感道教神仙体系杂乱,职责不清,就算是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以及后来的《神仙谱系》也不清楚,因而试着理顺一番,作为茶余饭后之笑谈,苦于可参考的材料少之又少,不知道这样的仙事安排如果不妥当,是不是会给天庭带来混乱,如果引起某些仙灵不满,只能算其修为不足,先打下天庭了,哈哈。 一、道教中地位最尊的仙灵 1、玄玄上人——道教的祖爷爷辈 ???? 玄玄上人——道教第一仙,即封神演义中的鸿钧老祖。据说是在天表之外居住,动是流动金光,静是浩淼之气。此仙乃道教中的祖爷爷辈分。暂时把他算做一个企业集团的董事局主席吧。 2、三清——道教的爷爷辈 ?? 懂得一点神话知识的人都会知道,三清为玉清原始天尊、上清太上玉晨大道君、太清太上老君。此三仙皆为大罗金仙,居住之处为天的最高处,而以原始为最尊。 ?? 原始天尊即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天尊,原始真王,原始天王,他应该是无极真王,一把手,主持工作。在封神演义中把他的地位有所降低,这是一种误区。估计原始的地位相当于一个企业集团中的董事长。 ?太上玉晨大道君在道教中总领仙籍,某种意义上讲在仙界是相当于负责管人事的,?他也是古今自学成材的第一人。各种仙术据说都是他研究发明出来。这是一个企业集团中的副董事长。 太上老君,即西游记中的老君,也是周代的老子,仙界中负责管业务,抓培训工作,最大的工作任务是培训生灵成仙、撰写论文、炼丹。这也是一个企业集团中的副董事长。 3、五方五老——比照道教的爷爷辈 东方——扶桑大帝东王公,五行属木,据说居住在大五岳中的方诸山。 西方——西王母,五行属金,据说居住在大五岳中的昆仑山。 南方——赤精大帝即赤精子,五行属火,但非封神演义中的赤精子,居住在大五岳中的长离山。 北方——水精大帝,即孔子,五行属水,居住在广野山。 中央——黄老元君,五行属土,居住在须弥山。 此五老秉五行之气,处自王之位,相当于公司中的五个董事。 4、成名人物——比照道教的爷爷辈 1)玄妙玉女——太上老君(老子)的母亲。 2)道母——据说是天皇大帝的母亲 3)后土元君——据说是地皇的母亲 4)斗姆元君——周天列宿的母亲

道家思想中的地理观念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道家思想中的地理观念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摘要:道家思想首先在我国开始系统地从哲学层面对宇宙万物起源以及世间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在对自然的观察和探索中,道家形成了其独特的自然地理观,这对我国地理思想史的发展产生着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道家思想中的宇宙观、自然环境观、天人合一思想以及道家思想中的人的地理选择等几方面对道家思想中的地理观念进行探讨,并简单讨论道家思想中的地理观念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意义。 关键词:道家思想,地理观,宇宙生成,天人合一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思想在我国的社会发展史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说儒家思想在社会道德层面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准则,那么道家思想则在思想和处世态度上对我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同于儒家对社会里人与人的伦理规范的重视,道家更主要的是从哲学层面上去探索人与人,人与自然宇宙,甚至是世间的万事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从这种相互关系中对我们人类做出定位,指导我们如何处理和自然万物的关系,如何去享受我们的生命过程。 作为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源头,道家首先开始系统地研究宇宙万物的起源,世间万物的相互关系等重大的哲学问题。而这些探索大多又是古人通过自身对自然的观察体验,加上深刻而缜密的思考而进行的。在这些探索中,很自然地形成了古人对一些地理现象的思索和认识,形成了一定的地理观念,而这种观念又对后世的中国人的地理思想以及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这些思想观念对我们现代地理学思想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所以对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古人有关自然地理的思想观念,而且对我们今天的地理学研究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1. 道家思想中的宇宙生成论 1.1.远古的开辟神话时代 对世界来源的追问是古时候人们认识和探索自己所生存的环境的最直接的 一种方式。比如,屈原的《天问》就显示着古时候的人对这个世界来源的好奇与求索。然而,限于当时人的知识以及智力水平,他们仅仅能从这神奇的世间万物背后透出的一种神奇的不可捉摸的力量中去揣摩这个世界。出于对各种自然现象的恐惧,当时的人们更倾向于相信有一个超能力的神主宰着天地万物的运行。所以,早期的人对宇宙起源的理解大多为神及英雄的创世。 这一点在西方文化里体现的尤为明显,《圣经》的第一篇《创世纪》就详细记载了上帝用了六天时间创造世界的故事。在中国虽然没有流传如此之广的创世传说,但早期的中国曾有过不止一种的创世说。各种的图腾崇拜以及祭祀活动都显示着人们对开辟并且控制着这一世界的神秘力量的敬畏。直到今天,在中国的一些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神话传说,诉说着神话英雄创

道教人物陈抟的资料介绍

道教人物陈抟的资料介绍 陈抟作为中国道教的代表人物,是太极文化的创始人,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陈抟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陈抟(871年;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养生家,尊奉黄老之学。 唐咸通十二年(871年),陈抟出生于亳州真源县(今河南省鹿邑县)(或云普州崇龛县,今重庆市潼南区崇龛镇) 。唐文德元年(888年),陈抟受皇帝召见,赐号“清虚处士”。五代吴越宝正七年、后唐长兴三年(932年),陈抟去京城洛阳应考进士,名落孙山。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隐居武当山九石岩,决意从道。著有《龟鉴》、《心相学》等相术专著。后晋天福二年、南唐升元元年(937年),返古蜀,拜邛州天庆观都威仪何昌一学锁鼻术。著有《胎息诀》、《指玄篇》等专著。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游峨眉山讲学,号“峨眉真人”。著有《观空篇》等。并拜麻衣道者为师,从事《易》学研究,著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太极图》和《先天方圆图》等,现流传的著作托名者居多。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陈抟同麻衣道者隐居华山云台观。常游历于华山、武当山之间。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受周世宗柴荣召见,任命“谏议大夫”,不仕,赐“白云先生”。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太宗赵光义召见陈抟。北宋雍熙元年(984年),太宗再次召见陈抟,赐“希夷先生”称号。北

宋端拱初年(988年),仙逝于华山张超谷,享年118岁。 陈抟睡功宋代的陈抟老祖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相传陈抟睡功很厉害,一睡起来数年已过。陈抟是有名的养生专家,他活了一百一十八岁,在关于“睡眠保养”方面有自己的心得。 在世人眼中,陈抟老祖的养生手法非比寻常,居然是“睡功”。他多次被君王请过去传授养生之道,除了给君王一些饮食建议之外,还教授帝王如何练陈抟睡功。 生活中也有不少爱睡觉的人,睡到日上三竿还不起身,但是这种睡懒觉和陈抟睡功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据《唐才子传》记载,陈抟是一旦关门睡觉,十天半个月不起正常,当时有一本小说叫做《贵耳集》,里面记载的更是夸张,传说君王不相信陈抟老祖能够一睡多年,于是把他带到宫中,让人监视着,看他能不能睡那么久。没想到陈抟真的是一睡很久,没吃没喝但是身体无忧。 一些诗歌中也提到了陈抟睡功的好处。《喜睡歌》记载,他喜欢睡觉,呼吸之外没有牵挂,茫茫宇宙都是虚无,人生忙忙碌碌都不如一睡安枕。 陈抟睡功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来的,这与佛教的密宗和印度的瑜伽一样,都是一种修炼的方法。和正常人困了睡觉不一样,陈抟老祖所处的时代是道教盛行的时候,讲究内丹修炼,陈抟睡功只是内丹修炼的一种体现。 陈抟老祖与赵匡胤关系赵匡义与陈抟老祖的故事是民间传说:相传赵匡义在华山避难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卖桃子老头,这个老头就是陈

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化教案

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化教案 第一周:第一课概述 1、何谓道家——道家产生之断代讨论 2、道家与道教之讨论——信仰与追求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道教是在中国形成并传播的一种多神宗教,在中国古代影响仅次于佛教。道教被认为是和儒教和佛教一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道教以道作为其追求目标,道教因此而得名。道教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它主张清静无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3、道家的入世与出世(无为地入世,逍遥地游世) 入世就是参与俗世的活动,道家讲出世是一种修行,要超然世外,无拘无束,逍遥济世,羽化成仙。庄子反对出世与入世,却爱游世。游,若即若离不即不离也,介乎“避”与“入”之间。 4、道家之前时代——上古思想与工艺水平讨论 5、道家与当代文化资源讨论 第二周:第二课道家与上古文化 1、新石器时代——无文字时代之神巫崇拜(神为主体时代) 神话自然观是对自然的神话式的认识,核心是万物有灵和神灵崇拜 2、夏、商、周之神观念(神人交接,人渐为主体,王者为神时代) 天、地、人神系——殷商甲骨文的龟卜 《诗经》、《尚书》中的天——天神 《易经》中的宇宙秩序 3、春秋战国时代的方士与神仙修炼(鬼神观念的转化——道家人格追求神仙的 转化) 4、转化中的基础理论——养生学与中医学(黄帝内经) 道家养生学从广义上说包括道教生命观,神仙理论以及成仙的方术,从狭义上说道家养生学是指通过禁忌,服食,气功,武术等种种具体手段,使人的身心达到一种内外协调的状态,从而延长人的寿命,使人在身心平和的状态下尽享天年。通常所说的道家养生学指狭义上的养生学。理论基础:道家养生学是以道教的宇宙观为理论基础,认为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都是道所化生的产物,因此只有符合道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合一,处於自然的生存状态,才是最佳生存状态。-饮食调养-2---适应环境3-男女双修功法

浅谈道家思想分析

浅谈道家思想 摘要:道家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核心思想为“顺其自然”,主要主张有“天人合一”、“致虚守静”、“无为而治”等,强调“整体论”、“机体论”的世界观,重视人的自由。道家思想已经深刻的融入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道家思想;道;无为;老子;庄子;黄老学派 道家在先秦各学派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这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1.道家思想的发展与构成 1.1道家思想的发展 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但先秦时期并没有道家这一名称。用“道家”一词来概括由老子开创的这个学派是由汉初开始的。这时,道家也被称为“道德家”。司马迁父亲司马谈曾写过名为《论六家要旨》一文,把先秦学派概括为道德、儒、墨、名、法、阴阳六家,并阐述了六家要旨和得失。他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采,事少而功多。”汉初道家思想普遍流行,加之司马谈也是道家思想信徒,所以他给予了道家最高评价。他指出道家兼有其他五家之长,同时避免其短处。用来治国修身,有事半功倍效果。汉代淮南王因谋反而自杀,谋反者使用的理论武器是黄老之学,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受到了严重挑战,使道家思想逐渐走向没落。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从此不再成为中国主流思想。之后道家思想渗透在中国文化各个方面,魏晋玄学是最明显的复兴思潮。 1.2道家思想的构成 先秦各家内部,一般都可以区分出众多派别,道家也不例外。东汉班固所作《汉书?艺文志》共列有道家著作37种、933篇,大多作于先秦时期。道家思

四大佛教名山

四大佛教名山 佛教是人类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放射异彩但尚未完全被人感受到的一种珍品。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去恶从善、去染成净、护生佐世,用“出世”思想表示其“入世”的态度,亦即用“出世法”改造“世间法”。它的关于“众生平等”、人人具有佛性的主张,包含着深刻的人人可以教育、可以造就、布衣可以成圣的思想,认为只要通过戒、定、慧三学(同时也是三个阶段)的修习,便可证菩提、入涅磐,亦即所谓成佛。佛教的最高境界的特点是清净、虚寂。为了便于达到这样的一种境界,僧人往往希望远离尘世之名利场,寻求可以寄身托志之所。而自然界中之山,得阳光雨露的化育,受风霜寒热之洗礼,尤具天地之灵气。林海云涛衬其静,飞瀑流泉见其净,莽莽苍苍显其空,虎踪鹿迹明其虚,自然之风采,天造的神韵,难以状貌。净、静、虚、空在僧人与崇山峻岭之间架起一道无形的桥梁,于是产生了独特的人文与奇特的自然融于一体的佛教名山。 “天下名山僧占多”,僧人选择名山修习是一个方面,而他们一旦住山,便从此成为此山的义务护林员、育林员,而且将文化引进山林,形成人文景观,从而扩大、升华了这座名山的内涵,则是另外一个方面。寺于山得其所,山以寺而扬其名,纯自然之名山变成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双美之

名山。当中国化的禅宗创立之后,这一趋势和作用尤其变得明显。 中国的佛教名山不止千百,其中以“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这四大名山声名及影响为最。 五台山,清凉圣境 五台山在山西省的东北部,其大部分在五台县境内。五台山属太行山一个支脉,为东北至西南走向。有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五大高峰,其中北台叶斗峰,海拔高达3058米,为我国华北地区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座台顶虽峻极云表,峰顶却平坦宽广,“有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又因此山“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广清凉传》卷上),亦称为“清凉山”,并被人们誉为“清凉圣境”。五台山景色宜人,风光秀丽,气候凉爽,是消夏避暑的理想胜地。 自两汉之际佛教传入汉地,到东晋十六国时期,便逐渐弘传至这一地区。从此,五台山佛教历经沦桑,弘传不绝。寺庙林立,香火兴盛,名僧济济,宗派繁多。五台山成为海内外信众虔心巡礼朝拜的佛国圣地,与峨眉山、普陀山和九华山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