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数据库知识点整理(全)

数据库知识点整理(全)

数据库知识点整理(全)
数据库知识点整理(全)

UNIT 1

四个基本概念

1.数据(Data):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2.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DBMS):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系统软件)。

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主要功能: 数据定义功能; 数据操纵功能; 数据库的运行管理;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

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DBA)和用户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人工管理阶段

文件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的特点如下

(1) 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少;(2) 数据结构化;(3) 数据独立性高;(4) 由DBMS进行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数据模型

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的工具。通俗地讲数据模型就是现实世界数据的模拟。

数据模型三要素。

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它是刻画一个数据模型性质最重要的方面;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数据允许执行的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主要有查询和更改(包括插入、修改、删除);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的约束条件:数据及其联系应该满足的条件限制

E-R图

实体:矩形框表示

属性:椭圆形(或圆角矩形)表示

联系:菱形表示

组织层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

网状模型

关系模型(用“二维表”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

基本概念:

●关系(Relation):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

●元组(记录): 表中的一行

●属性(字段):表中的一列,给每一个属性名称即属性名

●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分量为最小单位,不可分

●主码(Key):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

●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一般表示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关系模型的数据完整性约束

实体完整性

参照完整性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DBS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UNIT 2

在进行数据库的操作时,会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数据冗余;

2. 插入异常;

3. 删除异常;

4. 更新异常

好的关系模式应避免以上问题

函数依赖

设有关系模式R(A1,A2,…,An),X和Y均为{A1,A2,…,An}的子集

如果X→Y,但Y不包含于X,则称X→Y是非平凡的函数依赖。

如果X→Y,则称X为决定因子。

如果Y函数不依赖于X,则记作X Y。

如果X→Y,并且Y→X,则记作X ?Y。

范式

从外到里依此增加

模式分解的准则:

模式分解具有无损连接性;模式分解能够保持函数依赖

规范化理论主要是研究关系中各属性之间的依赖关系,根据依赖关系的不同,我们介绍了不包含子属性的第一范式,到消除了属性间的部分依赖关系的第二范式, 再到消除了属性间的传递依赖关系的第三范式,最后到每个决定因子都必须是候选码的BCNF。

范式的每一次升级都是通过模式分解实现的,在进行模式分解时应注意保持分解后的关系能够具有无损连接性并能保持原有的函数依赖关系。

对于一般的数据库应用来说,设计到第三范式就足够了。因为规范化程度越高,分解得越细,表的个数越多,则在检索操作时会因连接而降低检索效率。

例:S-D-L(Sno,Dept,Loc)有函数依赖:

Sno→Dept,Dept→Loc

不是第三范式的。至少可以有三种分解方案,分别为:

方案1:S-L(Sno,Loc),D-L(Dept,Loc),将S-D-L分解投影得到S-L和D-L关系

方案2:S-D(Sno,Dept),S-L(Sno,Loc)

方案3:S-D (Sno ,Dept ),D-L (Dept ,Loc )

UNIT 3

Sql 功能 命令动词

数据定义 CREATE DROP

ALTER 数据查询 SELECT

数据操纵 INSERT UPDATE DELETE 数据控制

GRANT REVOKE

SQL 的数据类型:数值型;字符串型;日期时间类型;货币类型

数据定义功能

建立表CREATE TABLE

例1.为SC表添加“修课类别”列,此列的定义为:XKLB char(4)

ALTER TABLE SC ADD XKLB char(4) NULL

例2.将新添加的XKLB的类型改为char(6)。

ALTER TABLE SC ALTER COLUMN XKLB char(6)

例3.删除Course表的Period列

ALTER TABLE Course DROP COLUMN Period

索引:聚簇索引、非聚簇索引:

复合索引是将两个字段或多个字段组合起来建立的索引,而单独的字段允许有重复的值。建立索引

格式:create [unique] [clustered] index 索引名on 表名

(<列名1>[asc | desc] [,…])

●unique:用于指定为表创建唯一索引,即不允许存在索引值相同的两行。

●clustered:用于指定创建的索引为聚簇索引。默认是非聚簇索引。

●asc升序,desc降序,默认为asc

例1:为学生表建立按学号升序索引

create indexstudent_sno on student(sno)

例2:为选课表按学号升序和课程号降序建唯一索引

create unique index SCI on sc(sno,cnodesc)

例3: 为学生表按系升序建立聚簇索引。

create clustered index TI on student (sdept)

删除索引

语句基本格式:drop index <表名.索引名>

例4 :删除表SC的索引SCI。

drop index SC.SCI

注:索引名前一定要加:表名

SELECT <目标列名序列>

FROM <数据源>

[WHERE <检索条件表达式>]

[GROUP BY <分组依据列>]

[HAVING <组提取条件>] [ORDER BY<排序依据列>]

[ORDER BY <排序依据列>] -- 需要哪些列

-- 来自于哪些表

-- 根据什么条件查询-- 对查询结果进行分组-- 指定组的选择条件

-- 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

简单查询(单表查询)

例1. 查询全体学生的学号与姓名

SELECT Sno,Sname FROM Student

比较大小

例8.查询所有年龄在20岁以下的学生的姓名及年龄。

SELECT Sname, 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age < 20

或:SELECT Sname, Sage FROM Student WHERE NOT Sage >= 20

确定范围

BETWEEN…AND和NOT BETWEEN…AND

确定集合(IN)

IN是一个逻辑运算符,可以用来查找属性值属于指定集合的元组

使用IN的格式为:列名[ NOT ] IN (常量1, 常量2, …常量n)

IN的含义为:当列中的值与IN中的某个常量值相等时,则结果为True,表明此记录为符合查询条件的记录;

NOT IN的含义正好相反:当列中的值与某个常量值相同时,则结果为False,表明此记录为不符合查询条件的记录;

例12.查询信息系、数学系和计算机系学生的姓名和性别。

SELECT Sname, Ssex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IN ('信息系', '数学系', '计算机系')

此句等价于:SELECT Sname, Ssex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 ‘信息系’OR Sdept = ‘数学系’OR Sdept = ‘计算机系’

字符匹配

LIKE用于查找指定列名与匹配串常量匹配的元组(模糊查询)

匹配串是一种特殊的字符串,它不仅包含普通字符,还可以包括通配符。

通配符用于表示任意的字符或字符串。

_:匹配任意一个字符;

%:匹配0个或多个字符;

[ ]:匹配[ ]中的任意一个字符;

[^ ]:不匹配[ ]中的任意一个字符。

LIKE运算符的一般形式为:列名[NOT ] LIKE <匹配串>

在LIKE运算符前边也可以使用NOT运算符,表示对结果取反。

例14.查询姓‘张’的学生的详细信息。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 LIKE ‘张%’

例15.查询学生表中姓‘张’、姓‘李’和姓‘刘’的学生的情况。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 LIKE ‘[张李刘]%’

例16.查询名字中第2个字为‘小’或‘大’字的学生的姓名和学号。

SELECT Sname, Sno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 LIKE '_[小大]%'

例17.查询所有不姓“刘”的学生。

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 NOT LIKE '刘%'

例18.从学生表中查询学号的最后一位不是2、3、5的学生情况。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no LIKE '%[^235]'

涉及空值的查询

判断取值为空的语句格式为:列名IS NULL

判断取值不为空的语句格式为:列名IS NOT NULL

例19.查询无考试成绩的学生的学号和相应的课程号。

SELECT Sno, Cno FROM SC WHERE Grade IS NULL

不可写为WHERE Grade = null

多重条件查询

在WHERE子句中可以使用逻辑运算符AND和OR来组成多条件查询

用AND连接的条件表示必须全部满足所有的条件的结果才为True

用OR连接的条件表示只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结果即为True

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

排序子句的格式为:ORDER BY <列名> [ASC | DESC ] [ ,…n ]

ASC表示对列进行升序排序,DESC表示对列进行降序排序。默认为升序排序。

使用计算函数汇总数据

例26. 计算9512101号学生的考试总成绩之和

SELECT SUM(Grade) FROM SC WHERE Sno = '9512101'

对查询结果进行分组计算

一般形式为:GROUP BY <分组依据列> [,…n ] [HAVING <组提取条件>]

例28.统计每门课程的选课人数,列出课程号和人数。

SELECT Cno as 课程号, COUNT(Sno) as 选课人数

FROM SC GROUP BY Cno

多表连接查询

1.内连接

内连接的格式为:SELECT <属性或表达式列表>

FROM 表1 [ INNER ] JOIN 表2 ON <连接条件>

例32.查询每个学生及其修课的情况

SELECT * FROM Student INNER JOIN SC ON Student.Sno = SC.Sno

外连接

外连接是只限制一张表中的数据必须满足连接条件,而另一张表中数据可以不满足连接条件。ANSI方式的外连接的语法格式为:

FROM 表1 LEFT | RIGHT [OUTER] JOIN 表2 ON <连接条件>

例39.查询学生的修课情况,包括修了课程的学生和没有修课的学生。

SELECT Student.Sno, Sname,

Cno, Grade FROM Student

LEFT OUTER JOIN SC

ON Student.Sno = SC.Sno

也可以用右外连接实现:

SELECT Student.Sno, Sname,

Cno, Grade FROM SC

RIGHT OUTER JOIN Student

ON Student.Sno = SC.Sno

使用子查询进行基于集合的测试

例40.查询与“刘晨”在同一个系学习的学生。

SELECT Sno, Sname, Sdept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IN

(SELECT Sdept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 = '刘晨')

使用子查询进行基于集合的测试

例41.查询成绩为大于90分的学生的学号、姓名。

SELECT Sno, 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no IN ( SELECTSno FROM SC WHERE Grade > 90 )

使用子查询进行比较测试

通过比较运算符(=、<>、<、>、<=、<=),将一个表达式的值与子查询返回的值进行比较。例43.查询修了‘c02’课程且成绩高于此课程的平均成绩的学生的学号和成绩。SELECT Sno , Grade FROM SC

WHERE Cno = 'c02' and Grade > (

SELECT AVG(Grade) from SC

WHERE Cno = 'c02')

使用子查询进行存在性测试

例44.查询选修了‘c01’号课程的学生姓名。

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EXISTS

(SELECT * FROM SC

WHERE Sno = Student.Sno AND Cno = ‘c01')

数据更改功能

插入数据

INSERT语句的格式为:INSERT [INTO] <表名> [(<列名表>)] VALUES (值列表)

例1.将新生记录(9521105,陈冬,男,信息系,18岁)插入到Student表中。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9521105’, ‘陈冬’, '男', 18, '信息系')

更新数据(UPDATE)

UPDATE语句的语法格式为:UPDATE <表名> SET <列名=表达式> [,…n] [WHERE <更新条件>] 例2.将‘9512101’学生的年龄改为21岁。

UPDATE Student SET Sage = 21 WHERE Sno = '9512101'

删除数据(DELETE)

DELETE语句的语法格式为:DELETE [ FROM ] <表名> [WHERE <删除条件>]

例3.删除计算机系不及格学生的修课记录

用子查询实现:

DELETE FROM SC

WHERE Grade < 60 AND Sno IN (SELECT Sno FROM Stude WHERE Sdept = ‘计算机系’) 用多表连接实现:

DELETE FROM SC

FROM SC JOIN Student ON SC.Sno = Student.Sno

WHERE Sdept = ‘计算机系’AND Grade < 60

定义视图

CREATE VIEW <视图名> [(视图列名表)]AS 子查询语句

例1.建立信息系学生的视图。

CREATE VIEW IS_Student

AS

SELECT Sno, Sname, 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 '信息系'

例4.定义一个反映学生出生年份的视图

CREATE VIEW BT_S(Sno, Sname, Sbirth)

AS

SELECT Sno, Sname, 2006-Sage

FROM Student

删除视图

DROP VIEW <视图名>

视图可简化查询语句

例:将信息系学生的视图中学号为9512102的学生姓名改为“刘呈”

UPDATE IS_Student SET Sname=‘刘呈’

WHERE Sno =‘9512102’

例:在信息系学生的视图中找出年龄小于20岁的学生

SELECT Sno, Sage

FROM IS_Student WHERE Sage <20

Unit 4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需求分析阶段(信息要求、处理要求、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概念结构设计阶段——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物理结构设计阶段——数据库实施阶段——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DBMS常用存取方法:索引方法,目前主要是B+树索引方法

聚簇(Cluster)方法

HASH方法

UNIT 5

DBMS对数据库的安全保护功能是通过四方面实现的,即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并发性控制和数据库恢复。

完整性控制

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防止错误的数据进入数据库造成无效操作。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

对于违反实体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规则的操作一般都是采用拒绝执行的方式进行处理。完整性约束条件的作用对象可以是表、元组和列。

并发控制

数据库的并发操作导致的数据库不一致性主要有以下四种:

丢失修改(Lost Update):当两个事务T1和T2读入同一数据做修改,并发执行时,T2把T1或T1把T2的修改结果覆盖掉。

污读(Dirty Read):事务T1更新了数据R,事务T2读取了更新后的数据R,事务T1由于某种原因被撤消,修改无效,数据R恢复原值。事务T2得到的数据与数据库的内容不一致,这种情况称为“污读”。

不可重读(Unrepeatable Read):事务T1读取了数据后,事务T2更新了T1读取的数据,当事务T1再读取数据以进行相同操作时,得到的两次值不一致,这种情况称为“不可重读”

产生“幽灵”数据:指当事务T1按一定条件从数据库中读取了某些数据记录后,事务T2删除了其中的部分记录,或者在其中添加了部分记录,则当T1再次按相同条件读取数据时,发现其中莫名其妙地少了(对删除)或多了(对插入)一些记录。这样的数据对T1来说就是“幽灵”数据或称“幻影”数据。

并发控制的主要方式是封锁机制,即加锁(Locking)。

?排它锁(Exclusive Lock,又称写锁,简称为X锁)-----事务T对数据对象A 加了X锁,则允许T读取和修改A,但不允许其它事务再对A加任何类型的

锁, 直到T释放了A上的锁。

?共享锁(Share Lock,又称读锁,,简称为S锁)-----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了S锁,则事务T可以读A,但不能修改A,其它事务只能再对A加S锁,而

不能加X锁,直到T释放了A上的S锁。

三个封锁协议的主要区别在于

预防死锁

两种方法:一次封锁法、顺序封锁法

数据库的恢复

数据库运行故障:事务故障(可以利用日志文件撤消此事务对数据库已进行的修改)

系统故障

介质故障(重装数据库,然后利用备份或镜像设备恢复数据库。)

UNIT 6

使用Transact-SQL语言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ON

[ <文件格式> [ , …n ] ]

]

[ LOG ON { <文件格式> [ , …n ] } ]

例2:创建一个数据库,数据库名称为:“人事信息数据库”,此数据库包含一个数据文件和一个事务日志文件。数据文件只有主数据文件,其逻辑文件名为“人事信息数据库”,其物理文件名为“人事信息数据库.mdf”,存放位置在默认目录下,其初始大小为10MB,最大大小为30MB,自动增长时的递增量为5MB。事务日志文件的逻辑文件名为“人事信息日志”,

物理文件名为“人事信息日志.ldf”,也存放在默认目录下,初始大小为3MB,最大大小为12MB,自动增长时的递增量为2MB。

CREATE DATABASE 人事信息数据库

ON

( NAME =人事信息数据库,

FILENAME = '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Data\人事信息数据库.mdf ', SIZE = 10,

MAXSIZE = 30,

FILEGROWTH = 5 )

LOG ON

( NAME =人事信息日志,

FILENAME = '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Data\人事信息日志.ldf ',

SIZE = 3,

MAXSIZE = 12,

FILEGROWTH = 2 )

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删除数据库

语法格式为:DROP DATABASE 数据库名[ , …n ]

例:用SQL语句删除Test1和Test2数据库:

DROP DATABASE Test1, Test2

使用Transact-SQL语句修改数据库(ALTER DATABASE)

创建触发器(CREATE TRIGGER)

使用SQL语句管理权限

(1)授权语句GRANT

例1:为用户user1授予Student表的查询权。

GRANT SELECT ON Student TO user1

例2:为用户user1授予SC表的查询权和插入权。

GRANT SELECT,INSERT ON SC TO user1

例3:授予user1和user2具有创建数据库表和视图的权限。

GRANT CREATE TABLE, CREATE VIEW TO user1, user2

(2)收回权限语句REVOKE

例1:收回用户user1授予Student表的查询权。

REVOKE SELECT ON Student FROM user1

例2:收回授予user1创建数据库表的权限。

REVOKE CREATE TABLE FROM user1

(3)拒绝权限语句DENY

例1:拒绝用户user1对Student表的修改权。

DENY UPDATE ON Student TO user1

例2:拒绝user1创建视图的权限。

DENY CREATE VIEW TO user1

使用Transact-SQL的备份语句进行备份

(1)备份数据库的语句格式为:

BACKUP DATABASE 数据库名TO { <备份设备名> } | { DISK | TAPE } = {‘物理备份文件名’}[ WITH [ DIFFERENTIAL ][ [ , ] { INIT | NOINIT } ]]

(2)备份数据库日志的语句格式为:

BACKUP LOG 数据库名TO { <备份设备名> } | { DISK | TAPE } = {‘物理备份文件名’} [ WITH[ { INIT | NOINIT } ][ { [ , ] NO_LOG | TRUNCATE_ONLY | NO_TRUNCATE } ]]

例1.对学生管理数据库进行完全备份,并备份到MyBK_1备份设备上(假设此备份设备已创建好)。

BACKUP DATABASE 学生管理数据库TO MyBK_1

例2.对学生管理数据库进行完全备份,并覆盖掉备份设备上已有的内容

BACKUP DATABASE 学生管理数据库TO MyBK_1 WITH INIT

例3.对学生管理数据库进行事务日志备份,并备份到MyBKLog1备份设备上。

BACKUP LOG 学生管理数据库 TO MyBKLog1

DIFFERENTIAL:表示进行差异备份;

INIT:表示本次备份数据库将重写备份设备,即覆盖掉本设备上以前进行的所有备份;

NOINIT:表示本次备份数据库将追加到备份设备上,即不覆盖掉本设备上以前进行的所有备份;

使用Transact-SQL语句实现恢复

例1.假设已对学生管理数据库进行了完全备份,并备份到MyBK_1备份设备上,假设此备份设备只含有对学生管理数据库的完全备份。则恢复学生管理数据库的备份的语句为:RESTORE DATABASE 学生管理数据库FROM MyBK_1

Oracle数据库基本知识点

1、数据库基本语句 (1)表结构处理 创建一个表:cteate table 表名(列1 类型,列2 类型); 修改表的名字 alter table 旧表名 rename to 新表名 查看表结构 desc 表名(cmd) 添加一个字段 alter table 表名 add(列类型); 修改字段类型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列类型); 删除一个字段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column列名; 删除表 drop table 表名 修改列名 alter table 表名 rename column 旧列名 to 新列名; (2)表数据处理 增加数据:insert into 表名 values(所有列的值); insert into 表名(列)values(对应的值); 更新语句:update 表 set 列=新的值,…[where 条件] 删除数据: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删除所有数据,不会影响表结构,不会记录日志, 数据不能恢复--》删除很快: truncate table 表名 删除所有数据,包括表结构一并删除: drop table 表名 去除重复的显示:select distinct 列 from 表名 日期类型:to_date(字符串1,字符串2)字符串1是日期的字 符串,字符串2是格式 to_date('1990-1-1','yyyy-mm-dd')-->返回日期的 类型是1990-1-1 (3)查询语句 1)内连接 select a.*,b.* from a inner join b on a.id=b.parent_id

(整理)SQLServer数据库基本知识点.

SQL Server 数据库基本知识点一、数据类型

二、常用语句 (用到的数据库Northwind) 查询语句 简单的Transact-SQL查询只包括选择列表、FROM子句和WHERE子句。它们分别说明所查询列、查询的 表或视图、以及搜索条件等。例如,下面的语句查询Customers 表中公司名称为“Alfreds Futterkiste”的ContactName字段和Address字段。 SELECT ContactName, Address FROM Customers WHERE CompanyName='Alfreds Futterkiste' (一) 选择列表 选择列表(select_list)指出所查询列,它可以是一组列名列表、星号、表达式、变量(包括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等构成。 1、选择所有列 例如,下面语句显示Customers表中所有列的数据: SELECT * FROM Customers 2、选择部分列并指定它们的显示次序查询结果集合中数据的排列顺序与选择列表中所指定的列名排列顺序相同。 例如: SELECT ContactName, Address FROM Customers 3、更改列标题 在选择列表中,可重新指定列标题。定义格式为: 列标题 as 列名 列名列标题如果指定的列标题不是标准的标识符格式时,应使用引号定界符,例如,下列语句使用汉字显示列标题: SELECT ContactName as 联系人名称, Address as地址 FROM Customers 4、删除重复行

SELECT语句中使用ALL或DISTINCT选项来显示表中符合条件的所有行或删除其中重复的数据行,默认 为ALL。使用DISTINCT选项时,对于所有重复的数据行在SELECT返回的结果集合中只保留一行。 SELECT DISTINCT(Country) FROM Customers 5、限制返回的行数 使用TOP n [PERCENT]选项限制返回的数据行数,TOP n说明返回n行,而TOP n PERCENT 时,说明n是 表示一百分数,指定返回的行数等于总行数的百分之几。 例如: SELECT TOP 2 * FROM Customers SELECT TOP 20 PERCENT * FROM Customers (二)FROM子句 FROM子句指定SELECT语句查询及与查询相关的表或视图。在FROM子句中最多可指定256个表或视图,它们之间用逗号分隔。在FROM子句同时指定多个表或视图时,如果选择列表中存在同名列,这时应使用对象名限定这些列 所属的表或视图。例如在Orders和Customers表中同时存在CustomerID列,在查询两个表中的CustomerID时应 使用下面语句格式加以限定: select * from Orders,Customers where Orders.CustomerID =Customers.CustomerID 在FROM子句中可用以下两种格式为表或视图指定别名: 表名 as 别名 表名别名 select * from Orders as a,Customers as b where a.CustomerID =b.CustomerID SELECT不仅能从表或视图中检索数据,它还能够从其它查询语句所返回的结果集合中查询数据。 例如: select * from Customers where CustomerID in (select CustomerID from Orders where EmployeeID=4) 此例中,将SELECT返回的结果集合给予一别名CustomerID,然后再从中检索数据。 (三) 使用WHERE子句设置查询条件 WHERE子句设置查询条件,过滤掉不需要的数据行。例如下面语句查询年龄大于20的数据:select CustomerID from Orders where EmployeeID=4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知识总结

关系范式: 1.设有关系模式:学生修课管理(学号,姓名,所在系,性别,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成绩)。 设一名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号,一门课程号可以被多名学生选修;一名学生有唯一的所在系,每门课程号有唯-的课程名和学分。 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上述规定写出关系模式R的基本函数依赖; (2)找出关系模式R的候选码; (3)试问关系模式R最高已经达到第几范式?为什么? (4)将R分解成3NF模式集。 答: (1)学号> (姓名,所在系,性别) F 课程号> (课程名,学分) F (学号,课程号) >成绩F (学号,课程号) > (姓名,所在系,性别) P (2)候选码:学号,课程号 (3)存在部分函数依赖,R达到第一范式 (4) Student (学号,姓名,所在系,性别) sc (学号,课程号,成绩) Course (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2.t-sql语句: (1)删除数据库drop database

(2)修改数据库alter database (3)使用SOL语句创建读者信息表,并设置读书编号的主键,读者姓名取值唯一。 Create table 读者信息表 (读者编号varchar(13)primary key, 读者姓名varchar(10)unique, 性别varchar(2)not null , 年龄int , 证件号码varchar (30)not null ); (4)使用SOL语句创建图书信息表、图书馆借阅表。 Create table 图书信息表 (图书编号varchar(13)primary key, 图书名称varchar(40)not null, 作者varchar(21)not null, 译者varchar(30), 出版社varchar(50)not null, 出版日期date not null, 图书价格money not null); Create table 图书借阅信息表 (图书编号varchar(13), 读书编号varchar(13),

数据库知识点整理(全)

UNIT 1 四个基本概念 1.数据(Data):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2.数据库的定义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DBMS):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系统软件)。 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主要功能: 数据定义功能; 数据操纵功能; 数据库的运行管理;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 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DBA)和用户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人工管理阶段 文件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的特点如下 (1) 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少;(2) 数据结构化;(3) 数据独立性高;(4) 由DBMS进行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数据模型 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的工具。通俗地讲数据模型就是现实世界数据的模拟。 数据模型三要素。 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它是刻画一个数据模型性质最重要的方面;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数据允许执行的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主要有查询和更改(包括插入、修改、删除);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的约束条件:数据及其联系应该满足的条件限制 E-R图 实体:矩形框表示 属性:椭圆形(或圆角矩形)表示

联系:菱形表示 组织层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 网状模型 关系模型(用“二维表”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 基本概念: 关系(Relation) :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 元组(记录): 表中的一行 属性(字段):表中的一列,给每一个属性名称即属性名 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分量为最小单位,不可分 主码(Key):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 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一般表示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关系模型的数据完整性约束 实体完整性 参照完整性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DBS三级模式结构: 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目录未找到目录项。 一数据库基础知识(第1、2章) 一、有关概念 1.数据 2.数据库(DB)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Access 桌面DBMS VFP SQL Server Oracle 客户机/服务器型DBMS MySQL DB2 4.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库(D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 概念模型 一、模型的三个世界 1.现实世界

2.信息世界:即根据需求分析画概念模型(即E-R图),E-R图与DBMS 无关。 3.机器世界:将E-R图转换为某一种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与DBMS相关。 注意:信息世界又称概念模型,机器世界又称数据模型 二、实体及属性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属性: 3.关键词(码、key):能唯一标识每个实体又不含多余属性的属性组合。 一个表的码可以有多个,但主码只能有一个。 例:借书表(学号,姓名,书号,书名,作者,定价,借期,还期) 规定:学生一次可以借多本书,同一种书只能借一本,但可以多次续借。 4.实体型:即二维表的结构 例 student(no,name,sex,age,dept) 5.实体集:即整个二维表 三、实体间的联系: 1.两实体集间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2.同一实体集内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四、概念模型(常用E-R图表示) 属性: 联系: 说明:① E-R图作为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中间语言。 ② E-R图可以等价转换为层次、网状、关系模型。 举例: 学校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 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程有若干学生选修。用E-R图画出概念模型。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3)

目录未找到目录项。 一数据库基础知识(第1、2章) 一、有关概念 1.数据 2.数据库(DB)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Access 桌面DBMS VFP SQL Server Oracle 客户机/服务器型DBMS MySQL DB2 4.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库(D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 概念模型 一、模型的三个世界 1.现实世界 2.信息世界:即根据需求分析画概念模型(即E-R图),E-R图与DBMS无关。 3.机器世界:将E-R图转换为某一种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与DBMS相关。

注意:信息世界又称概念模型,机器世界又称数据模型 二、实体及属性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属性: 3.关键词(码、key):能唯一标识每个实体又不含多余属性的属性组合。 一个表的码可以有多个,但主码只能有一个。 例:借书表(学号,姓名,书号,书名,作者,定价,借期,还期) 规定:学生一次可以借多本书,同一种书只能借一本,但可以多次续借。 4.实体型:即二维表的结构 例student(no,name,sex,age,dept) 5.实体集:即整个二维表 三、实体间的联系: 1.两实体集间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2.同一实体集内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四、概念模型(常用E-R图表示) 属性: 联系: 说明:①E-R图作为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中间语言。 ②E-R图可以等价转换为层次、网状、关系模型。 举例: 学校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程有若干学生选修。用E-R图画出概念模型。

数据库原理(王珊)知识点整理

目录 1.1.1四个基本概念1 数据(Data)1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1 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1 基本特征1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1 数据定义功能1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1 数据操纵功能1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1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1 其它功能1 数据库系统(DBS)2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2 数据管理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2 人工管理特点2 文件系统特点2 1.1.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3 数据结构化3 整体结构化3 数据库中实现的是数据的真正结构化3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3 数据独立性高3

物理独立性3 逻辑独立性3 数据独立性是由DBMS的二级映像功能来保证的3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3 1.2.1 两大类数据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4 1.2.2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4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4 1.2.7 关系模型4 关系数据模型的优缺点5 1.3.1 数据库系统模式的概念5 型(Type):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5 值(Value):是型的一个具体赋值5 模式(Schema)5 实例(Instance)5 1.3.2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5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5 模式[Schema](也称逻辑模式)5 内模式[Internal Schema](也称存储模式)5 1.3.3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功能与数据独立性6 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6 模式/内模式映象: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6 1.4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6 数据库管理员(DBA)职责:6 2.1.1 关系6 域(Domain):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6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模型的三个世界 1 ?现实世界 3 ?机器世界:将 E-R 图转换为某一种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与 注意:信息世界又称概念模型,机器世界又称数据模型 二、实体及属性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 .属性: 3 .关键词:能唯一标识每个实体又不含多余属性的属性组合。 一个表的码可以有多个,但主码只能有一个。 4 .实体型:即二维表的结构 数据库系统概述 一、有关概念 1.数据 2 .数据库(DB ) 3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 ccess 桌面DBMS SQL Server 客户机/服务器型 DBMS Oracle MySQL DB2 4 .数据库系统( DBS ) 厂数据库(DB ) J 数据库管理系统 幵发工具 DBMS ) 应用系统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 ?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2)文件系统阶段 (3 )数据库系统阶段 概念模型 2 ?信息世界:即根据需求分析画概念模型(即 E-R 图),E-R 图与 DBMS 无关。 DBMS 相关。

5?实体集:即整个二维表三、实体间的联系:

1.两实体集间实体之间的联系 1:1 联系、 1:n 联系、 m :n 联系 2.同一实体集内实体之间的联系 1:1 联系、 1:n 联系、 m :n 联系 1.重要术语: 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个二维表; 元组:二维表的一行,即实体; 关系模式:在实体型的基础上,注明主码。 关系模型:指一个数据库中全部二维表结构的集合。 数据库系统结构 数据库系统的 模式结构 三级模式 1.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①模式只涉及数据库的结构;模式既不涉及应用程序,又不涉及数据库结构的存储; ② 外模式:是模式的一个子集,是与某一个应用程序有关的逻辑表示。 特点:一个应用程序只能使用一个外模式,但同一个外模式可为多个应用程序使用。 内模式:描述数据库结构的存储,但不涉及物理记录。 外模式 /模式映象:保证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 /内模式映象:保证数据库的物理独立性; 使数据库与应用系统完全分开,数据库改变时,应用系统不必改变。 数据的存取完全由 DBMS 管理,用户不必考虑存取路径。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的功能:负责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与控制。 数据定义:即定义数据库中各对象的结构 数据操纵:包括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插入、删除、修改等操作。 数据控制:包括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一、层次模型: 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二、网状模型: 用图结构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三、关系模型: 用二维表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数据模型 2. DBMS 的组成: DDL 4五 厶" 语言 DML 语言 2. 两级映象 3. 两级映象的意义 1.

数据库原理王珊知识点整理

目录 1.1.1 四个基本概念 (1) 数据(Data) (1)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 (1) 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1) 基本特征 (1)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1) 数据定义功能 (1)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1) 数据操纵功能 (2)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2)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 (2) 其它功能 (2) 数据库系统(DBS) (2)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3) 数据管理 (3)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3) 人工管理特点 (3) 文件系统特点 (4) 1.1.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4) 数据结构化 (4) 整体结构化 (4) 数据库中实现的是数据的真正结构化 (4)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 (5) 数据独立性高 (5) 物理独立性 (5) 逻辑独立性 (5) 数据独立性是由DBMS的二级映像功能来保证的 (5)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5) 1.2.1 两大类数据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6) 1.2.2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7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7)

关系数据模型的优缺点 (8) 1.3.1 数据库系统模式的概念 (8) 型(Type):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 (8) 值(Value):是型的一个具体赋值 (8) 模式(Schema) (8) 实例(Instance) (8) 1.3.2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9)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 (9) 模式[Schema](也称逻辑模式) (9) 内模式[Internal Schema](也称存储模式) (9) 1.3.3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9) 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10) 模式/内模式映象: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10) 1.4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0) 数据库管理员(DBA)职责: (10)

数据库原理知识总结和期末试卷

数据库知识要点归纳 第1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1.数据库(DB)是一个按数据结构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数据两个特征:1.数据整体性 2.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数据共享性 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专门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软件 3.数据库应用系统是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支持下建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简写为DBAS。数据库应用系统是由数据库系统、应用程序系统、用户组成的。 例如,以数据库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成绩查询系统等等。 4.数据库系统DBS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存储介质、处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它通常由软件、数据库和数据管理员组成。 5.数据库中数据独立性数据和程序之间的依赖程度低,独立程度大的特性称为数据独立性高。1、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对数据存储结构的依赖程度。2、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对数据全局逻辑结构的依赖程度。 6.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是模式、外模式、内模式。1.模式(Schema)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2.外模式(External Schema)一个数据库有多个外模式。3.内模式(Internal Schema)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7.数据库系统的二级映象技术 第2章数据模型与概念模型 1.实体联系的类型:一对一联系(1:1)一对多联系(1:n)多对多联系(m:n) 2.E-R图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提供了表示实体集、属性和联系的方法。 长方形表示实体集椭圆形表示实体集的属性菱形表示实体集间的联系 3.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条件 数据结构分为:层状结构、网状结构和关系结构 常见的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层次模型用树形结构来表示各类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

数据库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

数据库基础知识试题 部门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DELETE语句用来删除表中的数据,一次可以删除( )。D A .一行 B.多行 C.一行和多行 D.多行 2.数据库文件中主数据文件扩展名和次数据库文件扩展名分别为( )。C A. .mdf .ldf B. .ldf .mdf C. .mdf .ndf D. .ndf .mdf 3.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或视图中导出的()。A A 表 B 查询 C 报表 D 数据 4.下列运算符中表示任意字符的是( )。B A. * B. % C. LIKE D._ 5.()是SQL Server中最重要的管理工具。A A.企业管理器 B.查询分析器 C.服务管理器 D.事件探察器 6.()不是用来查询、添加、修改和删除数据库中数据的语句。D A、SELECT B、INSERT C、UPDATE D、DROP 7.在oracle中下列哪个表名是不允许的()。D A、abc$ B、abc C、abc_ D、_abc 8.使用SQL命令将教师表teacher中工资salary字段的值增加500,应该使用的命令 是()。D A、Replace salary with salary+500 B、Update teacher salary with salary+500 C、Update set salary with salary+500 D、Update teacher set salary=salary+500 9.表的两种相关约束是()。C

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数据库(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娇小的冗余度、交稿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间的数据管理系统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物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其他功能。 数据库系统(DBS):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目的:存储信息并支持用户检索和更新所需的信息。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概念模型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的共同的特征和性质。 实体集,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联系 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 关系模型关系,元组,属性,码,域,分量,关系模型 关系数据模型的操纵与完整性约束关系数据模型的操作主要包括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新数据。这些操作必须满足关系完整性约束条件。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包括三大类: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模式:(逻辑模式)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数据库原理(王珊)知识点整理

目录 1.1.1四个基本概念 (1) 数据(Data) (1)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 (1) 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1) 基本特征 (1)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1) 数据定义功能 (1)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1) 数据操纵功能 (1)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1)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 (1) 其它功能 (1) 数据库系统(DBS) (1)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1) 数据管理 (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1) 人工管理特点 (1) 文件系统特点 (1) 1.1.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2) 数据结构化 (2) 整体结构化 (2) 数据库中实现的是数据的真正结构化 (2)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 (2) 数据独立性高 (2) 物理独立性 (2) 逻辑独立性 (2) 数据独立性是由DBMS的二级映像功能来保证的 (2)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2) 1.2.1 两大类数据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2) 1.2.2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3)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3) 1.2.7 关系模型 (3) 关系数据模型的优缺点 (3) 1.3.1 数据库系统模式的概念 (3) 型(Type):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 (3) 值(Value):是型的一个具体赋值 (3) 模式(Schema) (3) 实例(Instance) (3) 1.3.2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3)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 (3) 模式[Schema](也称逻辑模式) (3) 内模式[Internal Schema](也称存储模式) (3) 1.3.3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3)

数据库模型基础知识及数据库基础知识总结

数据库模型基础知识及数据库基础知识总结 数据库的4个基本概念 1.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2.数据库(DataBase,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 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data model)也是一种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数据模型的分类 第一类:概念模型 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完全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实体(Entity):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或联系 ?实体集(Entity Set): 同类型实体的集合。每个实体集必须命名。 ?属性(Attribute): 实体所具有的特征和性质。 ?属性值(Attribute Value): 为实体的属性取值。 ?域(Domain): 属性值的取值范围。 ?码(Key): 唯一标识实体集中一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学号是学生的码?实体型(Entity Type): 表示实体信息结构,由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表示。如:实体名(属性1,属性2,…) ?联系(Relationship): 在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些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型内部的联系(各属性)和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各实体集)。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 第二类: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逻辑模型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组织方式

数据库系统基本知识讲解

三、数据库的概念与用途 数据库的概念 什么是数据库呢当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这一概念时就有不同的定义(当然是描述性的)。例如,称数据库是一个“记录保存系统”(该定义强调了数据库是若干记录的集合)。又如称数据库是“人们为解决特定的任务,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的数据的集合”(该定义侧重于数据的组织)。更有甚者称数据库是“一个数据仓库”。当然,这种说法虽然形象,但并不严谨。严格地说,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在经济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把某些相关的数据放进这样“仓库”,并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常常要把本单位职工的基本情况(职工号、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工资、简历等)存放在表中,这张表就可以看成是一个数据库。有了这个“数据仓库”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询某职工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查询工资在某个范围内的职工人数等等。这些工作如果都能在计算机上自动进行,那我们的人事管理就可以达到极高的水平。此外,在财务管理、仓库管理、生产管理中也需要建立众多的这种“数据库”,使其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财务、仓库、生产的自动化管理。 给数据库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

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无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余,并为多种应用服务;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对数据库插入新数据,修改和检索原有数据均能按一种公用的和可控制的方式进行。当某个系统中存在结构上完全分开的若干个数据库时,则该系统包含一个“数据库集合”。 数据库的优点 人事基本档案 使用数据库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如减少了数据的冗余度,从而大大地节省了数据的存储空间;实现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等

数据库知识点总结

期末复习顺便总结下,书本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数据库系统概论》。 第一章知识点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之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1,数据库数据特点P4 永久存储,有组织,可共享。?2,数据独立性及其如何保证P10,P34 逻辑独立性: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互相独立。(内模式保证) 物理独立性: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相互(外模式保证) 3,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P13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 4,用ER图来表示概念模型P17 实体、联系和属性。联系本身也是一种实体型,也可以有属性。 第二章 1,关系的相关概念(如关系、候选码、主属性、非主属性) P42-P44单一的数据结构----关系。现实世界的实体以及实体间的各种联系均用关系来表示。 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 关系模式的所有属性组是这个关系模式的候选码,称为全码 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 候选码的诸属性称为主属性 不包含在任何侯选码中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 2关系代数运算符P52

自然连接是在广义笛卡尔积R×S中选出同名属性上符合相等条件元组,再进行投影,去掉重复的同名属性,组成新的关系。 给定关系r(R)和s(S), S? R,则r ÷s是最大的关系t(R-S) 满足tx s?r 3,关系代数表达式 第三章

1,SQL的特点P79-P80 1. 综合统一 2. 高度非过程化 3. 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 4.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多种使用方式 5. 语言简洁,易学易用 2,基本表的定义、删除和修改P84-P87 PRIMARY KEY PRIMARYKEY (Sno,Cno) UNIQUE FOREIGN KEY(Cpno) REFERENCES Course(Cno) ALTER TABLE <表名> [ ADD <新列名><数据类型>[完整性约束] ] [ DROP<完整性约束名>] [ALTER COLUMN<列名> <数据类型> ]; DROP TABLE<表名>[RESTRICT|CASCADE]; 3,索引的建立与删除P89-P90 CREATE [UNIQUE] [CLUSTER]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列名>[<次序>][,<列名>[<次序>] ]…); 唯一索引UNIQUE、非唯一索引或聚簇索引CLUSTER

数据库基础知识考试及答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参考题 一、选择题 1、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 B ) A) 信息 B) 数据 C) 记录 D) 记录集合 2、( A )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A) 数据库管理系统 B) 数据库系统C) 数据库 D) 数据库运用系统 3、在人工管理阶段,数据是( B )。 A) 有结构的 B) 无结构的 C) 整体无结构,记录有结构 D) 整体结构化的 4、在文件系统阶段,数据是(B )。 A) 无独立性 B) 独立性差 C) 具有物理独立性 D)有逻辑独立性 5、在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是(D )。 A) 有结构的 B) 无结构的 C) 整体无结构,记录内有结构 D) 整体结构化的 6、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 D )。 A) 具有物理独立性,没有逻辑独立性 B) 具有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C) 独立性差D)具有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 7、(B )属于信息世界的模型,实际上是现实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A)数据模型 B)概念模型C) 物理模型 D) 关系模型 8、在对层次数据库进行操作时,如果删除双亲结点,则相应的子女结点值也被同时删除。这是有层次模型的( C )决定的。 A) 数据结构 B) 数据操作C)完整性约束 D) 缺陷 9、( A )是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A)关系模型 B) 关系 C) 关系模式 D) 关系数据库 10、在关系模型中,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称为( D ) A) 关系 B) 属性 C) 分量 D)域 11、关系是------。( D ) A) 型 B) 静态的 C) 稳定的 D)关系模式的一个实例 12、数据结构设计中,用E—R图来描述信息结构但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这是数据库设计的( B )阶段。 A) 需求分析 B) 概念设计 C) 物理设计 D) 逻辑设计 13、非关系模型中数据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C )。 A) 两个记录型间的联系 B) 记录 C) 基本层次联系 D) 实体间多对多的联系 14、在数据模型的三要素中,数据的约束条件规定及其联系的( A ) 。 A) 制约规则 B) 动态特性 C) 静态特性 D) 数据结构 15、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 B )。 A) 唯一码 B) 候选码 C) 主属性 D) 外码 16、候选码中的属性成为( B )。 A) 复合属性 B) 主属性 C) 非主属性 D) 码属性 17、候选码中的属性成为( B ) A) 复合属性 B) 主属性 C) 非主属性 D) 码属性

access数据库知识点总结

SELECT查询包括条件项、内连接、分组汇总(含HAVING)、排序、简单子查询(不考EXIS TS)及一些输出选项。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特点(1)数据结构化(2)数据共享性好、冗余度低、(3)数据独立性强(4)DBMS统一管理。 数据库(DB),就是相关联的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系统(DBS),是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由计算机软硬件、数据库、D BMS、应用程序以及数据库管理员(DBA)和数据库用户构成。 关系模型是一种数据模型关系模型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关系。关系(Relation),直观的看,就是由行和列组成的二维表,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 关系中的一列称为关系的一个属性(Attribute),一行称为关系的一个元组(Tuple)。 组称为候选键(Candidate Key),从候选键中挑选一个作为该关系的主键(Primary Key)。一个关系中存放的另一个关系的主键称为外键(Foreign Key)。并不是任何的二维表都可以称为关系。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关系中的每一列属性都是原子属性,即属性不可再分; ?关系中的每一列属性都是同质的,即每一个元组的该属性取值都表示同类信息; ?关系中的属性间没有先后顺序; ?关系中元组没有先后顺序; ?关系中不能有相同的元组。 关系模型,就是对一个数据处理系统中所有数据对象的数据结构的形式化描述。将一个系统中所有不同的关系模式描述出来,就建立了该系统的关系模型。 关系数据库,是依据关系模型建立的数据库,是目前各类数据处理系统中最普遍采用的数据库类型。依照关系理论设计的DBMS,称为关系DBMS。数据库设计指:对于给定的应用环境,设计构造最优的数据库结构,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有效地存储数据,对数据进行操作和管理,以满足用户各种需求的过程。 联系有三种类型,转化为关系模式后,与其他关系模式可进行合并优化。 1:1的联系,一般不必要单独成为一个关系模式,可以将它与联系中的任何一方实体转化成的关系模式合并(一般与元组较少的关系合并)。 1:n的联系也没有必要单独作为一个关系模式,可将其与联系中的n方实体转化成的关系模式合并。 m:n的联系必须单独成为一个关系模式,不能与任何一方实体合并。

数据库原理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 1.四大基本概念: 数据: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它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种类有:文字、图形、图象、声音等。特点是: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其特点是: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可为各种用户共享;冗余度较小;数据独立性较高;易扩展。(特点:永久存储、有组织、可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物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其他功能。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 2.数据管理技术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人工管理阶段:特点:1、数据不保存。 2、没有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 3、这一时期没有文件的概念,数据的组织方式必须由程序员自行设计。 4、一组数据对应一组程序,数据是不共享的。 5、数据不具有独立性,当数据结构发生变化时,应用程序要变化。 文件系统阶段:特点:1、数据可以长期保存。 2、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3、数据共享性差, 冗余度大—文件是面向应用的。 4、数据独立性差—是不具有弹性的无结构的数据集合,文件之间是孤立的,不能反映事物间联系。 数据库系统阶段:特点:数据的管理者:DBMS 数据面向的对象:现实世界 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高 数据的独立性: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 数据的结构化:整体结构化 数据控制能力: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3、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有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4、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5、概念模型: 基本概念: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具有的共同的特征和性质,即: 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

数据库基础理论知识复习资料

数据:数据是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就是一种对客观事物抽象化的表现形式。分为(层次模型,关系模型,网络模型) 数据库: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系统: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数据库优点: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能为多个用户所共享。 为什么要使用数据库?(1)数据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是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在文件系统中独立的文件的记录内部是有结构的。传统文件的最简单形式是等长同格式的记录集合。在数据库系统中,实现了整体资料的结构化,把文件系统中简单的记录结构变成了记录和记录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结构化资料。在描述资料的时候,不仅要描述资料本身,还要描述资料之间的联系,把相关的资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2)资料共享性好,冗余度低,易扩充。(3)数据独立性好:数据库系统有三层结构:用户(局部)资料的逻辑结构、整体资料的逻辑结构和资料的物理结构。在这三层结构之间数据库系统提供了两层映象功能。首先是用户资料逻辑结构和整体资料逻辑结构之间的映象,这一映象保证了资料的逻辑独立性;当数据库的整体逻辑结构发生变化时,通过修改这层映象可使局部的逻辑结构不受影响,因此不必修改应用程序。另外一层映象是整体资料逻辑结构和资料物理结构之间的映象,它保证了资料的物理独立性:当资料的存储结构发生变化时,通过修改这层映象可使资料的逻辑结构不受影响,因此应用程序同样不必修改。(4)资料存取粒度小:文件系统中,资料存取的最小单位是记录;而在数据库系统中,资料存取的粒度可以小到记录中的一个数据项。因此数据库中资料存取的方式非常灵活,便于对资料的管理。(5)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对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DBMS不仅要有基本的数据管理功能,还要有如下的控制功能:①资料的完整性:保证资料的正确性,要求资料在一定的取值范围内或相互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②资料的安全性:让每个用户只能按指定的权限访问资料,防止不合法地使用资料,造成资料的破坏和丢失。比如学生对于课程的成绩只能进行查询,不能修改。③并发控制:对多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协调和控制,防止多个进程同时存取、修改数据库中的资料时发生冲突、造成错误。④数据库的恢复:当数据库系统出现硬件软件的故障或者遇上误操作时,DBMS应该有能力把数据库恢复到最近某个时刻的正确状态上来。(6)为用户提供了友好的接口:用户可以使用交互式的命令语言。第 2 章 关系数据库 一、关系模型的组成:关系模型是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基础模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