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Qt移植学习之路 QT4.5.3至mini2440

Qt移植学习之路 QT4.5.3至mini2440

Qt移植学习之路 QT4.5.3至mini2440
Qt移植学习之路 QT4.5.3至mini2440

Qt移植学习之路 QT4.5.3至mini2440(1)

本文介绍的是Qt移植学习之路QT4.5.3至mini2440,终于成功移植QT 4.5.3至mini2440,并能运行QT自带的应用程序,总得来说还算很顺利,下面是我移植的全部过程。

首先,我交待一下我的开发环境:

宿主机:Fedora9

主机Gcc:gcc 版本 4.3.0 20080428 (Red Hat 4.3.0-8) (GCC)

交叉编译器:arm-linux-gcc-4.3.2 (友善光盘自带)

开发板:mini2440(NAND 128M SDRAM 64M)

移植步骤:

1.准备源码包

从ftp://https://www.sodocs.net/doc/8e6014875.html,/qt/source/ 下载:

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3.tar.gz和

qt-x11-opensource-src-4.5.3.tar.gz

前者是移植到开发板上运行的,后者是方便在X86机上开发应用程序,待一切调试成功再经交叉编译后下载到开发板上运行。

从网上下载tslib-1.4.tar.gz包,这包用于管理触摸屏,例如可用于它来校正触摸屏,并保存校正数据。

2.编译安装tslib-1.4

把tslib-1.4 COPY到Fedora9的 /opt下,在Fedora9的终端下执行:

1.#cd/tmp

2.#tarzxvftslib-1.4.tar.gz――――――――(最后在/tmp下解压生成

tslib)

3.#cdtslib

4.#./autogen.sh

5.#./configure--prefix=/home/mytslib/--host=arm-linuxac_cv_func_m

alloc_0_nonnull=yes

6.#make

7.#makeinstall

成功后可在/home下生成mytslib,进入mytslib可以看到有bin include lib etc 四个文件夹。我们暂时先不理它,在接下来的移植过程中才用到这些文件夹。

3. 编译安装QT-X11-

4.

5.3

QT-X11-4.5.3是运行于linux平台下用于仿真QT应用程序的软件,这样你便可以在linux平台下把你应用程序都调试好,然后再利用QT4.5.3把应用程序编译成ARM版本下载至开发板,这样你就可以在开发板上运行你的QT应用程序了。

下面是安装步骤:

首先把qt-x11-opensource-src-4.5.3.tar.gz 拷贝到Fedora9下的/tmp目录下,接着执行:

1.#tarzxvfqt-x11-opensource-src-4.5.3.tar.gz

2.#cdqt-x11-opensource-src-4.5.3

3.#./configure

4.#gmake//一般用时2-3小时,如果你的机子配置不太低的情况下

5.#gmakeinstall

安装OK后,在/usr/local/目录下生成Trolltech目录,这就是我们要用于在

x86平台(Fedora9)下开发应用程序时所依赖的一些目录。现在你可以进入

/usr/local/Trolltech/Qt-4.5.3/examples下,进入一个例子,比如进入

/usr/local /Trolltech/Qt-4.5.3/examples/widgets/analogclock下,你会发现,这个例子都已经编译好了,在 Fedora9的终端下直接运行:

1.#./analogclock–qvfb

则在Fedora9的屏幕上出现下图:

也许你会想,我是否能重新编译一遍analogclock呢?因为analogclock目录下有一个Makefile,于是执行:

1.#makeclean

2.#qmake–project

唉,你会发现,提示说找不到命令“qmake”,怎么办呢?很简单,因为我们还没有设置环境变量,当然会找不到命令啦。

让我们来设置一下QT-X11-4.5.3的环境变量,首先进入你的安装QT-

x11-4.5.3目录:

1.#cd/opt/qt-x11-opensource-src-4.5.3

在此目录下建立一个名为:qt_x11_setenv.sh的shell文件,内容如下:

1.#!bin/bash

2.PATH=/usr/local/Trolltech/Qt-4.5.3/bin:$PATH

3.QTDIR=/usr/local/Trolltech/QT-

4.

5.3

4.MAINPATH=$QTDIR/man:$MAINPATH

5.LD_LIBRARY_PATH=$QTDIR/lib:$LD_LIBRARY_PATH

6.exportPATHQTDIRMAINPATHLD_LIBRARY_PATH

7.echo"setqt-x11env.successful"

保存退出,在终端执行:

1.#sourceqt_x11_setenv.sh

终端回显:set qt-x11 env. successful

1.#echo$QTDIR

终端回显:/usr/local/Trolltech/QT-4.5.3 ――――――说明:环境变量设置成功。

在这之后,我们再执行一下:

1.#qmake–project(建立*.pro文件)

2.#qmake(产生Makefile文件)

3.#make(编译产生可执行程序)

如果没有错误将生成analogclock可执行程序,终端执行:

1.#./analogclock–qvfb

看看是否出现画面了~~~~~~~~~~

注意一点:

在每次进入qt-x11-linux-opensource-src-4.5.3目录中要 #source

setenv-x11.sh

把环境变量设置好,否则又会出现无法编译。

成功后,是不是有点迫不及待地想自己试验一个QT程序呢,让我们来编写一个hello程序吧!

1.#cdqt-x11-linux-opensource-src-4.5.3//opt/qt-x11-opensource-src

-4.5.3/examples/

2.#mkdirhello

3.#vihello.cpp

然后把下列源程序COPY到hello.cpp中。

1.#include

2.nclude

3.intmain(intargc,char*argv[])

4.{

5.QApplicationapp(argc,argv);

6.QPushButtonb("HelloWorld!");

7. b.show();

8.QObject::connect(&b,SIGNAL(clicked()),&app,SLOT(quit()));

9.returnapp.exec();

10.}

进入前记得执行source setenv-x11.sh

1.#qmake–project(产生hello.pro文件)

2.#qmake(产生Makefile文件)

3.#make(执行Makefile以生成可执行程序)

如果不出错在当前目录下生成hello可执行程序,既然生成了,那还等什么,执行吧。

1.#./hello–qvfb

我执行后就出图了,你的呢?

其实图是可以拉大的,你试试!

4.编译安装QT4.

5.3

首先我们建立两个目录用来存放接下来编译出来的一些目标文件,在Fedora9

的根目录下建立mini2440 和 tslib两个目录,终端执行:

1.#cd/

2.#mkdirmini2440

3.#mkdirtslib

接下来我们把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3.tar.gz COPY到/tmp 下, 终端执行:

1.#cd/tmp

2.#tarzxvf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

3.tar.gz

3.#cd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

4.

5.3

1.#./configure-prefix/mini2440-release-shared-fast-pch-no-qt3supp

ort-qt-sql-sqlite-no-libtiff-no-libmng-qt-libjpeg

2.-qt-zlib-qt-libpng-qt-freetype-no-openssl-nomakeexamples-nomake

demos-nomaketools-optimized-qmake-no-phonon-no-nis

3.-no-opengl-no-cups-no-xcursor-no-xfixes-no-xrandr-no-xrender-no

-xkb-no-sm-no-xinerama-no-xshape-no-separate-debug-info

4.-xplatformqws/linux-arm-g++-embeddedarm-depths16-no-qvfb-qt-gfx

-linuxfb-no-gfx-qvfb-no-kbd-qvfb-no-mouse-qvfb-qt-kbd-usb

5.-confirm-license-qt-mouse-tslib-I/home/mytslib/include-L/home/m

ytslib/lib

上面最后一句“-I/home/mytslib/include -L/home/ mytslib/lib ”指明我们刚才编译出来触摸屏的库文件及头文件存放路径。它前面的“-qt-mouse-tslib”表示将使用触摸屏。

然后执行:

1.#gmake

2.#gmakeinstall

上面编译时间较长,一般要2到3个小时。

这样,嵌入式版本的qt4装成功了,若想进行交叉编译,首先也得改变环境变量,所以也可以在当前目录下建一个环境变量的文件setenv-embedded.sh 如下:

1.#geditsetenv-embedded.sh

这时跳出一个编辑文本输入:

1.PATH=/mini2440/bin:$PATH

2.QTDIR=/mini2440

3.MAINPATH=$QTDIR/man:$MAINPATH

4.LD_LIBRARY_PATH=$QTDIR/lib:$LD_LIBRARY_PATH

5.exportPATHQTDIRMAINPATHLD_LIBRARY_PATH

保存退出。每次进行qt4-embedded的交叉编译前先# source

setenv-embedded.sh,注意我们在编译QT应用程序时要用到上述变量。下文会提到。

4. 移植相关库文件至开发板

首我们得准备一个文件系统,我是根据友善提供的文档制作了一个文件系统,路径为/opt/studyarm/rootfs, 其中rootfs就是我的根文件系统。

首先在rootfs 的根目录下建立两个目录:

在开发板的终端下执行:

1.#cd/

2.#mkdirmini2440

3.#mkdirtslib

接下来我们要COPY我们刚才编译生成的一些库文件及配置文件至开发板上的mini2440, tslib。我是用NFS方式挂载文件系统的,当然你可以用其它下载方式把目标库文件等下载到你的开发板就行。

因为是用NFS挂载方式,所以我在Fedora9终端上执行:

1.#cp–rf/home/mytslib/lib/opt/studyarm/rootfs/tslib/

2.#cp–rf/home/mytslib/etc/opt/studyarm/rootfs/tslib/

3.#cp–rf/mini2440/lib/opt/studyarm/rootfs/mini2440/

4.#cp–rf/home/mytslib/etc/opt/studyarm/rootfs/tslib

5.#cp/home/mytslib/bin/ts_calibrate/opt/studyarm/rootfs/bin

6.#cp/home/mytslib/bin/ts_test/opt/studyarm/rootfs/bin

7.编辑开发板/etc/profile,用来在在开发板上设置环境变量,开发板终端

输入内容如下:

8.Cat>>/etc/profile/<

9.(当然也可以一个一个变量敲入,但是这种方法设置的变量在断电重新上

电后又得设置一遍很麻烦,所以把变量直接写入/etc/profile后,系统启动时会自动更新变量,很简便)

10.exportQTDIR=/mini2440

11.exportT_ROOT=/tslib

12.exportPATH=$QTDIR/bin:$PATH

13.exportTSLIB_CONSOLEDEVICE=none

14.exportTSLIB_FBDEVICE=/dev/fb0

15.exportTSLIB_TSDEVICE=/dev/event0

16.exportTSLIB_PLUGINDIR=$T_ROOT/lib/ts

17.exportTSLIB_CONFFILE=$T_ROOT/etc/ts.conf

18.exportTSLIB_CALIBFILE=/etc/pointercal

19.exportQWS_MOUSE_PROTO=tslib:/dev/event0

20.exportLD_LIBRARY_PATH=$T_ROOT/lib:$QTDIR/lib

21.EOF

终端输入上述变量设置后,再执行一下:source /etc/profile使系统更新一遍刚设置的系统环境变量。

验证变量设置是否成功:

在开发板终端下执行:

#echo $QTDIR 如果显示#/mini2440,则说明设置成功了,在QT的移植过程中环境变量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设置的不正确会出现很多问题。

比如说:在参考别人QT移植的文章时,有人环境变量设置与我的不同,主要有如下几个:

1.exportTSLIB_FBDEVICE=/dev/input/fb0

2.exportTSLIB_TSDEVICE=/dev/input/event0

3.exportQWS_MOUSE_PROTO=tslib:/dev/input/event0

注意到没有:他们的环境变量中,fb0,event0设备都在/dev/input下,而我查看了我的/dev下没有input目录,所以这点要根据自已所做文件系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这些变量。

接下来我们还得设置一下触摸屏的配置文件ts.conf. 它在哪里呢?前面我们把mytslib下的etc目录COPY到了开发板的/tslib/下,那么tslib一共就有bin 及etc两个目录,而 ts.conf就在etc目录下,开发板下用vi

/tslib/etc/ts.conf

把# module_raw collie 前面的“#”号去掉,然后把该行移至行首,最后我的配置文件如下:

1.module_rawcollie

2.modulepthrespmin=1

3.modulevariancedelta=30

4.moduledejitterdelta=100

5.modulelinear

自执行source /etc/profile后,开发板的环境变量就完全设置好了,并且QT4.5.3的移植也基本完成了,这所以说基本,是因为现在可以运行QT程序了,

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做一些移植,比如说字库,中文显示等等。接下来将验证tslib及QT4.5.3是否移植成功。

5. 测试触摸屏校正

在开发板终端下执行:

1.#ts_calibrate---------触摸较正程序

运行该程序后,屏幕将出现五点校正画面,依次点击五点后,将生成触摸屏校正数据文件/etc/pointercal.

1.#ts_test----------触摸屏拖曳测试程序

运行后屏幕出现drag,draw 依次选择后进行测试,同时终端下出现拖曳后的取点数据。

6.运行QT应用程序以验证QT4.5.3是否移植成功

我们要编译一些例子程序,同时将它们下载至开发板运行。

在终端下首先检测一下环境变量,因为在

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3下编译应用程序要依赖于它所生成的一些库,我们在前面第3步,不是在主机/mini2440下生成了一些库和其它文件么?其中/mini2440/lib我们移植到了开发板,这些库和其它目录中的文件我们编译QT应用程序时也是要依赖它们的,所以环境变量路径是否设置正确直接影响应用程序编译是否成功。

主机终端执行:

#echo $QTDIR ――――回显为“/mini2440”则说明环境变量设置OK,如果回显为空,或者为其它路径,则要source setenv-embedded.sh一下,不明白的请回到第3步再看一遍。

环境变量测试没问题,那么就可以编译QT程序了。

1.#cd……/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3/examples/mainwin

dows/application/

2.#qmake–project(如果提示无“qmake”命令,则肯定是你的环境变量的

路径设置不正确,或者sourcesetenv-embedded.sh一下即可)

3.#qmake(成生Makefile)

4.#make(生成可执行程序)

至此,如果你没发生什么错误应该可以在application下看到“application”的可执行程序了,把它下载到你的开发板下并执行:

1.#./application–qws

现在可以看到屏幕上的对话框了吧?可能显示的不是很“正”,(但可以用触摸笔把它拖到屏中央),并且字也不是看得很清。

你可以编译其它自带的例子运行试试看。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把修正字体等其它工作。但初步移植算是成功了。

7. QT自带例子运行出现错误

编译

home/qt-4.5.3/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3/examples/widgets

/imageviewer

成功后,下载板子后运行,出现:Segmentation fault,但多运行几次发现可以运行,也就是说偶尔会出现不能运行的错误,这是一个经典问题。很多文章介绍说是编译器的问题。

有的网友说:EABI的编译器编译出来的Qt-4.5的程序都会出现段错误。原因不明。这个我不敢苟同,因为我试了很多自带的例子,用带EABI的编译器

arm-linux-gcc-4.3.2-EABI是可以运行的。

百度了一下,发现有价值的文章不多,下引自一网友的BLOG:

https://www.sodocs.net/doc/8e6014875.html,/blog/static/52609270200993015132315/

c/c++/qt中的段错误(segment fault)

关于内存的那些话就不说了,被一帮会装会转载的人说烂了,这里只说我在写程序时遇到段错误的原因,如何解决的,总之一句话,涉及到指针的,你不能在未定义,未初始化,未“new” 之前使用,否则等待你的肯定是 segment fault,然后程序直接退出

1. 类A在执行中可能会几次用到用到类B,也可能只有一次用到,也可能一次

都不用,这种情况下我的习惯就是在类A的构造函数中初始化B类对象为NULL,然后在用的地方先判断B是否实例化,未实例化,实例化,然后使用,delete B 类对象时也要先判断下B是否实例化

因为这里已经初始化了类B的对象,使用时容易出的错误是在判断是否实例化时,如果在判断类本身是否实例化之前,判断了(或者说使用了)类B的成员函数/

成员变量,出现段错误,因为这个类不存在,其成员函数/变量也不存在

例子:

A 的构造函数中有这样一句this->m_b = NULL;//将B类对象 m_b初始化为NULL ,此处B类为QThread的子类使用中

1.voidnew_b()

2.{

3.if(!this->m_b)

4.{

5.this->m_b=newB;

6.this->m_b->start();

7......

8.}

9.}

10.voiddelete_b()

11.{

12.if(this->m_b||this->m_b->isRunning())//deleteB类对象时判断条件

13.{

14.while(!this->m_b->isFinished())

15.{

16.this->m_b->quit();

17.this->m_b->wait(500);

18.}

19.deletethis->m_b;

20.this->m_b=NULL;

21.}

22.}

这样使用时,在只调用一次delete_b()时,可能不会出问题,因为这个时候m_b 可能已经实例化了,所以程序只要判断到 this->m_b 为真,就会认为if条件为真,然后往下执行,但是问题是,如果调用了两次 delete_b()或者在调用之前m_b没有 new_b(),那么判断时this->m_b为假,程序就会继续判断

this->m_b->isRunning()是否为真,这就出现段错误了,因为m_b未“new”

2.两个线程共用缓存

我们的项目中音频的发送和接收是用两个线程实现的,线程的结束时间是不可控的,线程达到结束条件时肯定需要做清理工作,比如缓存的释放,设备关闭,如果一个线程结束时没有判断另外一个是否结束,清理了共用的缓存,而另外一个线程又去访问了这个缓存,就出现了段错误

在友善ARM9论坛上发现一篇可能可以解决段错误的文章:

https://www.sodocs.net/doc/8e6014875.html,/read.php?tid-2993-fpage-0-toread--page-2.html

程序

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0/src/gui/embedded/qscreenlinuxf b_qws.cpp

作如下修改:

1.410行:

2./*//EmbedSky_delstart20091208

3.canaccel=useOffscreen();

4.if(canaccel)

5.setupOffScreen();

6.*///EmbedSky_delend20091208

7.canaccel=false;

8.

9.706行:

10./*//EmbedSky_delstart20091208

11.if(canaccel){

12.*entryp=0;

13.*lowest=mapsize;

14.insert_entry(*entryp,*lowest,*lowest);//dummyentrytomarkstart

15.}

16.*///EmbedSky_delend20091208

17.canaccel=false;

可能解决segmentation fault问题,请大家测试

[ 此帖被lpc2292在2010-03-24 14:37重新编辑 ]

有网友试验过上面修改embedded/qscreenlinuxfb_qws.cpp的方法,并成功解决此错误,我暂时没有去试,因为要重新编译一遍QT,几个小时下来,够让人等的。

下面引自一网友的文章,简单的说明了一下段错误的产生原因,及调试方法。

qt 段错误,简单调试方法

如果Qt程序不大也不小,有些地方难免会出现声明指针后没有具体实现的情况。这种情况下Qt在编译阶段是不会出现错误的,但是运行的时候会出现“段错误”,其他什么都不会显示。

而段错误就是你的指针访问了没有分配地址的空间,或者是指针为NULL。

在这种情况下想快速确定是哪个地方出现的错误应该用gdb调试debug信息,但是我对那东西还不熟悉,还没具体研究过(等我程序写的大体像个样子再说)。不过懒人我找到了一个简单的方法......

在主程序中加入qDebug("Msg");一步一步跟踪进实现函数,就会知道到底是哪个地方出现问题了。这个东西还挺管用的,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就足够了。

小结:关于Qt移植学习之路 QT4.5.3至mini2440的内容介绍完了,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嵌入式蓝牙文件传送方案的实现

嵌入式蓝牙文件传送方案的实现 摘要:针对蓝牙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需求,基于ARM9微处理器S3C2440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并实现了蓝牙文件传送方案。系统已经通过板级验证及实际应用测试,完全实现系统设计功能。关键词:嵌入式;蓝牙;单点传送;多点传送 蓝牙是一种低成本、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工作频段使用全球统一开放的2.4 GHz的ISM 频段[1],并将此频段分为79个跳频点,采用跳频技术,增强了蓝牙通信的可靠性。蓝牙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中,如个人无线通信设备、无线网络通信以及各种传宣系统[2]。利用蓝牙技术实现不同类型的文件传送是蓝牙通信的重要应用,而传统的基于蓝牙1.0规范的蓝牙通信只支持单点传输,随着蓝牙技术的发展,蓝牙 2.0规范中增加了EDR(Enhance Data Rate)技术,提高了蓝牙数据传输的吞吐量,为蓝牙多点通信提供了条件。本文依据蓝牙2.0规范,结合TDD技术,在实现了单点文件传送的基础上,成功完成了嵌入式系统对远程蓝牙设备的多点文件传送方案,并应用个人区域网络技术实现了嵌入式系统与PC机之间的网络文件传送,扩展了蓝牙通信在网络领域的应用。蓝牙文件传送和网络文件传送功能为广告产业及其他信息发布相关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1 方案设计概述方案设计以ARM嵌入式系统作为硬件实现平台,并基于Linux操作系统,完成蓝牙文件传送方案。文件单点传送方案依据对象交换协议OBEX(Object Exchange),利用蓝牙官方协议栈BlueZ以及openobex上层应用函数库实现对象推送功能,从而完成对远程设备的文件单点传送。文件多点传送方案将在底层应用全双工时分复用(TDD)技术以及EDR (Enhance Data Rate)技术实现蓝牙数据通道共享和宽带、高吞吐量数据发送,在上层以文件单点传送方案为基础,辅以嵌入式技术建立并管理多个文件发送进程,完成文件向多个远程设备的同时发送,加入了重发机制以保证文件多点传送的可靠性。此外,基于个人区域网络技术的网络文件传送功能,使用户可在PC机端以FTP方式访问并更新嵌入式系统中的文件。 2 方案硬件架构本方案基于ARM硬件开发平台,以SAMSUNG S3C2440作为核心处理器,并与64 MB SDRAM和64 MB Flash共同组成核心嵌入式系统,运行ARM-Linux-2.6.12内核操作系统,其中内核配置蓝牙子系统,可为USB蓝牙适配器提供驱动。蓝牙适配器作为系统的核心通信部件接至USB Device接口,并通过适配器完成文件传送功能。同时本硬件系统易于功能扩展和系统移植,开发人员可通过USB Host接口将操作系统内核以及上层应用程序下载到SDRAM或烧写至Flash中,并通过RS232串口对应用程序进程调试。硬件整体架构。 3 方案软件框架软件框架主要由蓝牙核心协议、会话层协议以及上层应用程序构成,。其中蓝牙核心协议包括:RF协议、基带(Baseband)协议、LMP、L2CAP,主要完成蓝牙数据由逻辑链路层到实际物理通道的控制和处理。 会话层协议将建立对应功能的模型描述,并定义相关操作方法,为上层应用程序提供接口。其中RFCOMM协议提供对基于L2CAP协议的串口仿真,基于ETSI07.10,可支持在两个蓝牙设备之间同时保持高达60路的通信连接。其次,本方案利用服务发现协议(SDP)获取周边蓝牙设备服务信息,并自动筛选出带有对象推送服务的远程设备作为发送目标,此协议由BlueZ 所提供的接口函数实现。而OBEX作为实现文件传送的核心协议,将为被传送文件建立对象模型,并面向对象及传送过程定义对应操作方法,以实现文件传送。PAN协议用于建立蓝牙无线网络与以太网之间的访问点,以完成与TCP/IP之间的无缝连接。上层应用程序将基于应用层协议所提供的接口函数,主要依据对象交换协议(OBEX)实现对象推送(OBEX PUSH)功能,从而完成文件的单点传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Linux多进程技术实现文件多点传送。此外,利用BlueZ提供的PAN工具实现嵌入式系统与PC机之间的组网,完成网络文件传送功能。4 文

qt程序在linux console模式下运行

Qt程序在linux Console模式下运行 原文链接:在x86非图形界面下运行QtEmbedded程序 众所周知,一般我们在桌面环境下可以使用qvfb这个工具作为运行QtEmbedded程序的模拟器环境,但我们今天不讲这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回顾一下QtEmbedded对系统以及硬件的要求,一般来说只有下面少少的几点: 1、 Linux内核+ framebuffer驱动+ socket支持 2、 /tmp可写 3、有合适的键盘和鼠标(触摸屏)驱动并做好与Qt的集成 4、合适的编译器和交叉编译工具链(toolchain) 那么聪明的同学已经想到了,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在桌面的linux系统中运行QtE程序呢?似乎QtE的要求我们的桌面系统一样可以满足亚。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一条一条来说的话, 1内核支持framebuffer和socket这一条大部分发行版默认的内核就可以; 2就不用说了;3在QtE的源码里自带了对普通桌面鼠标和键盘硬件的驱动;4对于X86系统,普通的gcc就可满足,一般linux发行版带的gcc版本也基本可以满足QtE编译的要求。 那么,怎么才能实现我们的想法呢?还是要一步一步按部就班来做。以笔者的Ubuntu 为例,介绍一下设置的具体步骤。 编译QtEmbedded 这一步编译和编译qvfb版本区别不大,只是不再需要configure的时候加-qvfb参 数,只用不加参数的configure足矣。 # tar -zxvf qt-em 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1.tar.gz # cd qt-em 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1 # ./configure -embedded x86 –qvfb // 我的编译情况是: ./confignre –prefix /work/Trolltech/QtEm bedded-4.5.1–no-o penssl # gmake # gmake install qt-em bedded 被安装在这个目录下/usr/local/Trolltech/QtEmbedded-4.5.1 设置环境变量: # vi ~/.bashrc 把下面的加上去 export QTEDIR=/usr/local/Trolltech/QtEm bedded-4.5.1 export PATH=/usr/local/Trolltech/QtEm bedded-4.5.1/bin:$PAT H export LD_LIBRARY_PATH=/usr/local/Trolltech/QtEm bedded-4.5.1/lib:$LD_LIBRA RY_PATH

蓝牙协议栈BlueZ的移植与开发

蓝牙协议栈BlueZ的移植与开发* 欧阳鑫 于红岩 吕杨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昆明,650051) 摘要:蓝牙技术是当前国内外科技界和产业界研究开发的热点技术,其应用范围包括手机、PDA、信息家电设备等领域,蓝牙技术在嵌入式系统上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而要在嵌入式系统上提供蓝牙开发支持,蓝牙协议栈的移植是关键。本文分析了蓝牙协议栈BlueZ体系结构,详细介绍了在S3C2410开发板上移植BlueZ的步骤,建立了嵌入式蓝牙应用开发平台,并提出了用BlueZ 开发蓝牙应用程序的思路。 关键字:蓝牙技术;蓝牙协议栈BlueZ;移植;S3C2410;Linux 中图分类号:TP368.1 文献标识码:A BlueZ Porting and Programming Ou Yangxin,Yu Hongyan,Lv Ya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650051,China) Abstract: Bluetooth technology is the focused on by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research institutes. This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mobile phone, PDA, and Information Appliance devices. In the future,bluetooth technology will be widely used in embedded system. Built some bluetooth applications on embedded system,the key technology is porting bluetooth protocol suites to platform. In this paper,we study the BlueZ architecture,describe the steps of Porting BlueZ to S3C2410 Platform in detail,and build the embedded bluetooth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platform. In the end, we also give the idea of bluetooth programming. Keywords: bluetooth technology,bluetooth protocol suites BlueZ,porting, S3C2410, Linux 1引言 蓝牙技术是一项低价格、低功耗的射频技术,它能使蓝牙设备实现近距离无线通信。由于蓝牙技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科技界和产业界研究开发的热点技术。Linux 操作系统的开放的蓝牙协议栈主要包括IBM公司的BlueDrekar,Nokia公司的Affix, Axis公司的OpenBT和官方协议栈BlueZ[1]。BlueZ是公布在Internet上的免费蓝牙协议栈,由于它结构简单,应用方便,具有灵活、高效和模块化的特点且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因此BlueZ已经成为Linux操作系统下的官方的蓝牙协议栈。 S3C2410x是三星公司推出的一款高性价比32位的RISC处理器,内含一个由ARM公司设计的ARM920T核,具有低功耗高性能的特点,适用于对价格及功耗敏感的场合。本文使用的S3C2410开发板主要包含以下部件:S3C2410x芯片,32MB Nor Flash,64MB SDRAM,IIC存储器接口,LCD控制器,UART接口,一个USB(Host)接口。 利用S3C2410开发板上的USB接口,可以外扩蓝牙适配器,但S3C2410开发板上没有实现蓝牙设备驱动。本文对蓝牙协议栈BlueZ进行分析,移植BlueZ到开发板上实现蓝牙设备驱动,提出了使用BlueZ开发蓝牙应用程序的基本思路。 *基金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4F0024M)。

linux蓝牙驱动代码阅读笔记

导读: linux蓝牙驱动代码阅读笔记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联系方式 作者联系方式:李先静 昨天看了一下介绍蓝牙协议文档,今天索性对照看了看kernel里的代码(bluez),这里记点笔记,还是继承了老毛病,只关注整体流程而忽略细节,先了解个大概,等真正需要时再仔细分析。 net/hci_core.c HCI在主机端的驱动主要是为上层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让上层协议不依赖于具体硬件的实现。HCI在硬件中的固件与HCI在主机端的驱动通信方式有多种,比如像UART、USB 和PC Card等等。hci_core.c相当于一个框架,用于把各种具体通信方式胶合起来,并提供一些公共函数的实现。 hci_cmd_task是负责发送CMD的任务,它从hdev->cmd_q队列中取CMD,然后调用hci_send_frame把CMD发送出去,hci_send_frame又会调用实际的HCI驱动的send函数发送数据。 hci_rx_task是负责接收数据的任务,它从hdev->rx_q队列中取数据,然后根据数据的类型调用上层函数处理。数据包有三种类型: HCI_EVENT_PKT:用于处理一些通信事件,比如连接建立,连接断开,认证和加密等事件,这些事件控制协议状态的改变。 HCI_ACLDATA_PKT:异步非连接的数据包,通过hci_acldata_packet提交给上层的L2CAP协议处理(hci_proto[HCI_PROTO_L2CAP])。 HCI_SCODATA_PKT:同步面向连接的数据包,通过hci_scodata_packet提供给上层的SCO协议处理(hci_proto[HCI_PROTO_SCO])。 hci_tx_task是负责发送数据的任务,发送所有connection中的ACL和SCO数据,以及hdev->raw_q中的数据包。 HCI为上层提供的接口主要有: hci_send_sco:发送SCO数据包,把要发送的数据包放入connection的发送队列中,然后调度发送任务去发送。 hci_send_acl:发送ACL数据包,把要发送的数据包放入connection的发送队列中,然后调度发送任务去发送。 hci_send_cmd:发送命令数据,把要发送的数据包放入hdev->cmd_q队列中,然后调度命令发送任务去发送。 hci_register_proto/hci_unregister_proto:注册/注销上层协议,HCI会把接收到的数据转发给这些上层协议。 hci_register_dev/hci_unregister_dev: 注册/注销设备,HCI会把要发送的数据通过这些设备发送出去。 其它一些公共函数。 net/hci_conn.c 提供了一些连接管理,论证和加密的函数。 net/hci_event.c 事件处理函数,负责状态机的维护,这些事件通常会使连接从一个状态转换另一个状态。 hci_si_event:用于发送事件。 hci_event_packet:用于处理底层上报的事件,从hci_rx_task处调用过来。 net/hci_sock.c

Linux-Ubuntu 下 Qt 4.7.1静态编译

Qt的静态编译是本文介绍的内容,相比较来说windows的Qt静态编译比较容易,相反对于linux编译网上的文章实践下来都有这样那样的错误,这里简要小结一下自己的编译成果。 一、实验环境 1Ubuntu 10.04 2qt-x11-opensource-4.7.1.tar.gz 二、前期准备 在安装好Ubuntu 10.04后默认是没有安装程序编译软件包的,所以我们首先是要配置ubuntu。 配置方法:(推荐全程root用户模式) 1、首先调整网络设置使得机器可以上网(具体做法因人而异,这边就忽略不计) 2、需要配置的安装包:输入命令: 3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libpcap0.8-dev libx11-dev libfreetype6-dev 4libavahi-gobject-dev libSM-dev libXrender-dev libfontconfig-dev libXext-dev 三、静态编译Qt 1、下载qt-x11-opensource-4.7.1.tar.gz 2、解压缩qt-x11-opensource-4.7.1.tar.gz 3、配置path 输入命令: 5export PATH="$PATH:/usr/local/Trolltech/Qt-4.7.1/bin" 4、进入qt解压目录,配置configure命令:./configure -static -nomake demos

-nomake examples -nomake tools -no-exceptions 5、分别输入“o”和“y”以后进入编译阶段 6make 7make install 慢慢等吧…… 四、静态编译Qt程序 1、建立文件夹,然后写程序文件XX.cpp 2、qmake -project 3、生成pro文件后在里面加入CONFIG += static 4、qmake 5、生成Makefile后在cxxflags的=后插入-static 6、make 小结:实现Ubuntu 下Qt4.7.1静态编译的内容介绍完了,希望本篇的静态编译读你有所帮助。 【编辑推荐】 8Qt中根据不同版本号使用不同源码 9解析Qt资源文件使用 10深度解析QT 介绍跨平台界面库 11Windows下Qt 静态编译连接 12浅谈Qt 静态编译 原文参考:https://www.sodocs.net/doc/8e6014875.html,/symbian-270510.htm

bluez how to

Linux BlueZ Howto Bluetooth protocol stack for Linux Jan Beutel j.beutel@https://www.sodocs.net/doc/8e6014875.html,,Maksim Krasnyanskiy maxk@https://www.sodocs.net/doc/8e6014875.html, 14th November2001 1Introduction BlueZ is the of?cial Linux Bluetooth stack.It provides support for core Bluetooth layers and protocols. Bluez has many interesting features: Flexible,ef?cient and modular architecture Support for multiple Bluetooth devices Multithreaded data processing Hardware abstraction Standard socket interface to all layers Currently BlueZ consists of(see also?gure1): HCI Core HCI UART,USB and Virtual HCI device drivers L2CAP protocol module Con?guration and testing utilities 2Setting up BlueZ 2.1Obtaining BlueZ Y ou can download the BlueZ source from https://www.sodocs.net/doc/8e6014875.html,.There is also an up to date CVS tree available there.

【IT专家】Qt程序发行Linux版,软件打包知识(patchelf 工具修改依赖库,确认 qmake

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推荐下载,如有疑问,请与我司联系Qt程序发行Linux版,软件打包知识(patchelf 工具修改依赖库,确 认qmake 2017/06/02 449 patchelf 工具可以修改已编译运行程序的依赖库位置和指定库链接器 ?patchelf --set-rpath ?patchelf --set-interpreter ?通过这个工具https://github/probonopd/linuxdeployqt如果自己编译不了,也可以下载现成的 ?https://github/probonopd/linuxdeployqt/releases ?运行./linuxdeployqt-2-x86_64.AppImage ShanbayDict 并为成功,生成的lib目录下的so文件很少。 ?运行./linuxdeployqt-2-x86_64.AppImage ShanbayDict -appimage 也未成功,但lib 生成了很多so文件 ?使用patchelf --set-rpath /opt/Qt-5.7-static/lib/:./lib ShanbayDict 修改rpath后,ShanbayDict可以独立运行了,连同lib一起拷贝到新安装的Ubuntu 16.04系统中,也能运行了。 ?ldd ShanbayDict 显示,rpath已经指向./lib目录 ?patchelf可以通过sudo apt installpatchelf 安装 ?2017年2月24日 ?Qt 5.8编译的Qt程序 ?设置环境变量,确认qmake -v 是自己使用的Qt版本,如果不是,解决办法是: ?export PATH=/home/lieefu/Qt5.8.0/5.8/gcc_64/bin:$PATH ?创建qml目录,把/home/lieefu/Qt5.8.0/5.8/gcc_64/qml 目录下用到的模块复制过来,我的app用到了三个QtQuick、QtQuick.2、QtMultimedia。 ?增加plugin中platforminputcontexts 包括libfcitxplatforminputcontextplugin.so文

Linux蓝牙协议栈OpenBT及其应用程序开发

2003.10 电子设计应用  www.eaw.com.cn52 引言 Linux蓝牙协议栈主要有三个:OpenBT、BlueDrekar、BlueZ,其中OpenBT被认为在性价比上超过BlueDrekar和BlueZ,可运行于X86、ARM、MIPS、PowerPC等硬件平台,与任何2.x版本的Linux内核兼容,支持JAVA。本文介绍了OpenBT的 体系结构及其对互操作性的影响,并以客户机/服务器(C/S)实例说明如何在OpenBT上开发蓝牙应用程序。 OpenBT的体系结构 使用不同蓝牙协议栈的设备在通信时往往会遇到互操作性问题。开发者需要了解各种协议栈的体系 结构并考虑其差异。通过分析源 码,本文给出了如图1所示的OpenBT的体系结构。OpenBT包括HCI、L2CAP、SDP、SP、Networking、OpenBT Utility、后台 程序、内核接口8个模块,分别解释如下: * HCI模块由Driver、Transport子模块构成。Driver负责HCI命令、HCI事件和HCI数据接口;Transport提供USB、RS-232、UART的驱动。 * L2CAP模块由State Handle、Security子模块构成。State Handle负责运行L2CAP的状态机和数据的分段组装;Security负责L2CAP级别安全管理。 * SP模块由RFCOMM、串口仿真子模块组成。RFCOMM负责完成蓝牙RFCOMM协议中所描述的内容,核心是一个RFCOMM状态机;串口仿真负责提供接口。 * SDP模块负责完成蓝牙SDP协议中所描述的内容,在功能上分为XML文件管理、SDP查询处理和SDP响应处理三部分。 * Networking模块由PPP、Modem Emulation、TCS子模块构 Linux蓝牙协议栈OpenBT 及其应用程序开发 ■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 马毅华 冯恩信 摘 要:本文分析了OpenBT软件体系结构,根据客户机/服务器模型的实例,介绍了OpenBT应用程 序的开发,并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开发模式。 关键词:蓝牙技术;Linux;OpenBT

【IT专家】《Linux与Qt程序设计》知识框架

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推荐下载,如有疑问,请与我司联系 《Linux与Qt程序设计》知识框架 本文主要是通过一本书来大致了解Qt开发的框架,不对具体内容做详细分析。?1.首先弄清楚概念:定义- 以自己的话理解是什么- 实现的是什么功能- 用在哪些地方 ?2.前面认识到的知识点的特点- 代码实现- 工程代码分析 ?第一部分Linux基础知识第二部分Qt程序基础第5章OtCreator下载与安装5.1 QtCreator下载5.1.1 使用软件中心下载QtCreator5.1.2 访问Qt网站下载相关资源5.2 第一个Qt程序5.3 QtCreator介绍5.3.1 QtCreator界面介绍5.3.2 编译、调试、发布设置5.4 QtDesigner介绍第6章Qt基础6.1 Qt概述与特性6.1.1 Qt简介6.1.2 Qt特性 ?Qt SDK包括:Qt库、Qt Creator IDE、Qt工具:Qt Designer、Qt Linguist(消除国际化流程障碍)、Qt Assistant. ?6.2 Qt与Xll的关系6.2.1 什么是X116.2.2 Qt与Xl16.3 Qt与KDE的关系6.3.1 KDE简介6.3.2 Qt与KDE6.4 Qt库和组件 ?Qt SDK中主要包括类库、开发工具、平台相关支持、授权许可等。 ?其中类库包含了Qt的所有对外发布的功能组件: ?1)Core: Qt4的基本模块,定义了其他模块使用的Qt核心的非GUI类,所有其他模块都依赖于该模块。 ?2)GUI: 定义了图形用户界面类 ?3)WebKit:提供了一个在Qt中使用Web Browser的渲染与解析引擎。 ?4)Graphic View:提供的是一种Qt Model-View编程模式,既可以管理大数量的定制2D graphical items,又可以与它们交互,由于一个视图窗口可以把这些项绘制出来,并支持旋转与缩放。 ?5)Scripting:提供了对脚本(如:Java、Python、Perl、Ruby)的支持。 ?6)OpenGL ?7)XML: 定义了处理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语言的类。

bluez 交叉编译--测试通过(参考了网上的教程,并做了修改)

bluez 交叉编译--测试通过(参考了网上的教程,并做了修改) arm-linux-gcc 4.3.3 ========================================== 我用到的几个库: bluez-lib-3.36.tar.gz expat-2.0.1.tar.gz dbus-1.2.16.tar.gz glib-2.22.4.tar.bz2 libusb-0.1.12.tar.gz bluez-utils-3.36.tar.gz ==================================================== /opt/libs 和/opt/utils是我自己编译时用的路径,你可以随便的选取。 1,编译安装bluez-lib-3.36.tar.gz 这个库不需要什么依赖,直接解压,配置,编译然后安装即可。 #tar zxvf bluez-lib-3.36.tar.gz #./configure --prefix=/opt/libs --host=arm-linux --target=arm-linux CC=arm-linux-gcc #make #make install 2,编译安装expat-2.0.1.tar.gz 这个库是后面的dbus依赖的,你也可以用libxml2来代替expat,官方网站上说dbus必须依赖于他们中的一个,我这里用的是expat-2.0.1.tar.gz。 #tar zxvf expat-2.0.1.tar.gz #./configure --prefix=/opt/libs --host=arm-linux --target=arm-linux CC=arm-linux-gcc #make #make install 3,编译安装dbus-1.2.16.tar.gz #tar zxvf dbus-1.2.16.tar.gz #echo ac_cv_have_abstract_sockets=yes>arm-linux.cache #./configure --prefix=/opt/libs --host=arm-linux --target=arm-linux CC="arm-linux-gcc -I/opt/libs/include -L/opt/libs/lib" --cache-file=arm-linux.cache --with-x=no #make #make install ======================================================= 4,编译安装glib-2.22.4.tar.bz2 #tar -zxjf glib-2.22.4.tar.bz2 #echo ac_cv_type_long_long=yes>arm-linux.cache #echo glib_cv_stack_grows=no>>arm-linux.cache #echo glib_cv_uscore=no>>arm-linux.cache #echo c_cv_func_posix_getpwuid_r=yes>>arm-linux.cache #echo ac_cv_func_posix_getgrgid_r=yes>>

QT程序,如何在ARM板上运行

QT程序,如何在ARM板上运行写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说明怎么让PC机下编译好的QT程序移植到板子上运行。在说明之前,我们要了解一个事情,就是QT。QT是一个跨平台的开发工具,具有很好的移植性,它所依赖的库文件在PC机上和在ARM上是不一样的,那么我要怎么做呢? 很简单,就是重新编译已经写好的QT程序。为什么需要重新编译,第一,ARM的CPU的指令集和PC的CPU指令集肯定是不一样的,也就是需要交叉编译。第二:由于QT所依赖的库文件不一样,在不同的指令集得CPU里,库是需要移植的。我这里假设ARM板的文件系统里已经移植好了QT相关的库文件(具体怎么移植,我会再写一篇文章),移植好后,在开发板上就可以移植QT程序了。 那么,具体我要怎么编译呢?我们都知道,编译好的QT的程序,一般会有几个.CPP\.h文件,这么多的文件我们要怎么样编译。首先,我们需要安装QT版本的库,一定要注意,这个库文件一定和开发板上的是同一个库。我们假设这个库名字叫qtembed450-arm。以下步骤一定要注意: 1.安装目录一定要在“/usr/local/”下; 2.安装成功后,这步非常关键,一定要设置环境变量,而且,我们要设置三个环境变量,这样做有三个目的:①可以在任何路径下用库里的命令②编译时候可以指定编译规则为 arm-linux-g++③编译时候可以指定到所需要的库文件。那么安装后,输入一下命令:gedit /root/.bashrc.这个命令执行后就进入到设置环境变量的地方,我们要加入以下三个环境变量的设置: export PATH=$PATH:/usr/local/qtembed450-arm/bin export LD_LIBRARY_PATH=$LD_LTBRARY_PATH:/usr/local/qtembed450-arm/lib export QMAKESPEC=/usr/local/qtembed450-arm/mkspecs/default 以上设置非常的重要,非常的关键。呵呵,先照着设置,具体原因我会细谈。注意,我编译用的很重要的qmake-arm 命令,就在/usr/local/qtembed450-arm/bin下,可以打开看看哦!环境变量设置好后,用which qmake-arm 命令来确认下是否成功,呵呵。 3.准备工作做到这里,算是进行一半了,哎,真累啊!还要接着写呢。接下来我们要把我们的编译好的QT程序的文件夹打开,把里面的 .CPP/.h文件拷贝出来,新建立一个文件夹; 4.把以上的文件里的.cpp .h文件复制后新建立一个文件夹。 5.新文件夹建立后,在linux终端中进入到该文件夹所在目录下,执行这个命令:qmake-arm -project命令,千万注意,-project 和arm之间一定要有空格啊!该命令执行后,会生成一个.pro文件,紧接着呢,执行qmake-arm命令,该命令执行后呢,会生成一个Makefile文件,这步很关键哦,没有这步就不会有Makefile文件,一般在这步会出现很多错误,就是库没有发现之类,这个时候,一定要检查前面的步骤,仔细检查看是否是错误。我们这个时候打开Makefile文件看一下,会发现,里面的编译已经变成 arm-linux-g++。这个时候,就踏实,接下来怎么办?还用问吗,直接make下就好了,哈哈,简单吧!看到上面的qtmyjpg文件了吗?这个是可以在开发板上运行的哦!接下来

linux 蓝牙编程 bluez

linux蓝牙编程bluez 收藏 从别的地方转了一篇蓝牙编程的,感觉比较详细,接下来自己慢慢验证一下。 实战Linux Bluetooth编程 实战Linux Bluetooth编程(一)协议栈概述 前言:随着嵌入式系统的飞速发展,很多嵌入式平台上需要Bluetooth设备和应用。但在Linux 下如何对 Bluetooth编程,一直没有一份很好的中文文档。Sam结合自己的工作,一步一步将一些有用的东西记录下来 ,希望对其它Linux下Bluetooth编程的朋友有点帮助。 一:Bluetooth基本概念: Bluetooth是爱立信、诺基亚、东芝、IBM和Intel 5家公司在1998年联合推出的一项无线网络技术。其宗旨 是提供一种短距离、低成本的无线传输应用技术。在行业协会筹备阶段,需要一个极具有表现力的名字来命 名这项高新技术。行业组织人员,在经过一夜关于欧洲历史和未来无限技术发展的讨论后,有些人认为用 Blatand国王的名字命名再合适不过了。Blatand国王将现在的挪威,瑞典和丹麦统一起来;就如同这项即将 面世的技术,将标准不一的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统一起来。 Intel负责半导体芯片和传输软件的开发,爱立信负责无线射频和移动电话软件的开发,IBM 和东芝负责笔记 本电脑接口规格的开发。 蓝牙是无线数据和语音传输的开放式标准,它将各种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终端设备、各种数字数据系统、 甚至家用电器采用无线方式联接起来。它的传输距离为10cm~10m,如果增加功率或是加上某些外设便可达 到100m的传输距离。它采用2.4GHz ISM频段和调频、跳频技术,使用权向纠错编码、ARQ、TDD和基带协议。

01.linux下搭建opencv并在qt中使用

linux下搭建opencv并在qt中使用 作者:vmezr 由于最近要着手做pcduino上的视频聊天的项目,从未接触过pcduino,经过讨论决定使用qt来实现。其实qt和opencv 我都没有接触过,也打算趁机学习一下。言归正传,首先得搭建好需要的环境,第一步是安装配置opencv,然后在qt中使用opencv的库。 (opencv的安装方法部分参考雷雨同鞋哒~) 首先,在官网https://www.sodocs.net/doc/8e6014875.html,/中下载opencv原码,选择linux版本进行下载。 以opencv2.4.8为例:(我用的是opencv2.4.13) 1.将压缩包解压到/usr/local/ 2.直接使用sudo apt-get install cmake下载并安装cmake 3.为了方便后续摄像头捕捉等功能还需要下载opencv依赖的一些包: apt-cache search opencv 使用此命令可以直接查到需要下载的依赖包 leo@leo-virtual-machine:/usr/local/opencv/release$ apt-cache search opencv libcv-dev - Translation package for libcv-dev libcv2.3 - computer vision library - libcv* translation package libcvaux-dev - Translation package for libcvaux-dev libcvaux2.3 - computer vision library - libcvaux translation package libhighgui-dev - Translation package for libhighgui-dev libhighgui2.3 - computer vision library - libhighgui translation package libopencv-calib3d-dev - development files for libopencv-calib3d libopencv-calib3d2.3 - computer vision Camera Calibration library

bluez编译移植

Dbus移植步骤 1.进入dbus的目录运行./configure --host=arm-linux --prefix=/bluetooth/dbus 2.出现错误can not run test program while cross compiling [mystic@moolenaar]$ . checking for getpeereid... no checking abstract socket namespace... configure: error: cannot run test program while cross compiling See `config.log' for more details. 执行./configure时要在宿主系统中运行一些测试程序,因为是交叉编译所以这个测试是一定通不过的。不过没问题,我们可以在configure 时指定cache-file文件来屏障掉测试程序,在下面编译glib包时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处理方法: 在源码包根目录下执行 [mystic@moolenaar]$ echo ac_cv_have_abstract_sockets=yes > arm-linux.cache 或者自己新建一个文件,vim arm-linux.cache 在里面输入:ac_cv_have_abstract_sockets=yes

[mystic@moolenaar]$ ./configure --host=arm-linux --prefix=/bluetooth/dbus --cache-file=arm-linux.cache 参数解释:--prefix指定编译好的文件存放的路径,默认会放到/usr/bin 下 --host 指定编译器的类型,这里指定为arm-linux交叉编 译,默认是本机的gcc编译 --cache 指定测试的信息写的地方,这里是写到了 arm-linux.cache里面 一会会提示缺少xml库,下载libxlm2,解压后: ./configure –-prefix=/bluetooth/libxml –-host=arm-linux make ->make install 编译完成后一定要检查libxml/lib下的库文件的格式是否是ARM的,否则不能用。查看的方式是file libxml.so.2.6.so(库名),出现ARM 表示是交叉编译的,出现i686等信息表示是本机编译的。 2. 编译dbus,cannot find -lX11 [mystic@moolenaar]$ make arm-linux/bin/ld: cannot find -lX11 collect2: ld returned 1 exit status make[2]: *** [dbus-launch] error 1 make[2]: Leaving directory `/3.3.2/dbus-1.0.2/tools'

Linux下用QT进行软件开发的流程

Linux下用QT进行软件开发的流程 QT 2009-11-20 17:09:49 阅读6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1.用QT Designer开发非GUI的C/C++软件 1)建立工程:双击上图中的C++ Project; 2)新建源程序并添加到工程中:新建hello.cpp后会自动加入到工程, hello.cpp如下: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cout<<"Hello! this program is created by QT Designer !"<

DHCP客户端程序移植笔记(全)

DHCP程序运行与调试 实现的目标: 开机时自动获取IP地址,若没有可用的IP地址,选用autoip;或者选用静态配置的ip 地址。 DHCP客户端程序有多种,本系统选用的busybox下的dhcpc。 [1]修改内核配置;在内核中添加以下选项: Networking ---> [*] Networking support Networking options---> <* > Packet socket //添加.配置CONFIG_PACKET [ * ] IP: DHCP support //添加 [ * ] Network packet filtering (replaces ipchains)---> //添加,后面子选项可不选,配置CONFIG_NETFILTER ?--- Network packet filtering framework (Netfilter) 说明:若没选<* > Packet socket, [ * ] Network packet filtering (replaces ipchains)--->选项,在执行udhcpc命令时出现如下错误: ~ # udhcpc udhcpc (v-pre) started udhcpc[208]: udhcpc (v-pre) started FATAL: couldn't listen on socket, Address family not supported by protocol udhcpc[208]: FATAL: couldn't listen on socket, Address family not supported by protocol [2]修改busybox配置,Busybox中添加以下选项: Networking Utilities ---> udhcp Server/Client ---> [] udhcp Server (udhcpd) //在此不作服务端,故不选。生成udhcpd命令 [*] udhcp Client (udhcpc)//生成udhcpc命令 [ ] Lease display utility (dumpleases) [ ] Log udhcp messages to syslog (instead of stdout) [ ] Compile udhcp with noisy debugging messages 若busybox没编译相应选项,也可从网上下载相应文件,用arm-linux交叉编译得到udhcpd,udhcpc命令copy到usr/sbin下就可以了。 我从网上下的udhcp_cvs20050303.orig.tar.gz文件 解压后修改Makefile文件 在19行添加CROSS_COMPILE=arm-linux- 注释12行的COMBINED_BINARY=1,否则不生成udhcpc命令 [3]运行程序: up-tech:/sbin #./udhcpc udhcpc (v1.15.3) started Sending discover... Sending select for 192.168.1.1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