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天然抗肿瘤药物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

天然抗肿瘤药物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

天然抗肿瘤药物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
天然抗肿瘤药物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

天然抗肿瘤药物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

前言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而列居第二,并且其发病率还在持续上升[1]。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有40余种,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如许多实体瘤尚无有效的药物,肿瘤的抗药性及抗癌药物严重的毒副反应等问题。因此,寻找和开发新的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是医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2]。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天然产物来源的抗肿瘤药物毒副作用小,并且从天然产物中筛选抗肿瘤药物的概率比合成药高得多, 由于天然药物具有这些化学合成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1]。但是如何从数目庞大的天然产物中高效地筛选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分子, 是目前药物研发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肿瘤学的发展,抗肿瘤药物筛选方法经过了多次修改。笔者对近年来几种常见的抗肿瘤天然药物的筛选方法综述如下。

1.细胞水平筛选抗肿瘤药物

采用针对疾病的筛选方法,选取代表各种常见实体瘤的人类肿瘤细胞株,以培养细胞为实验模型,检测天然药物及其提取物或单体的体外抗肿瘤作用。体外实验作为初筛,关键在于测定肿瘤细胞的活力,最常用也是比较快的两种方法是:第一种代谢测定法,细胞还原MTT或XTT产生一种衍生物,其颜色强度与活细胞数成正比,且可用自动分光光度计连续记数;第二种方法是应用蛋白染料sulforhodamine B,颜色强度也与活细胞数成正比[4]。细胞水平的药物筛选模型具有材料用量少、耗时短、成本低和大规模筛选等优点,但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并且不能判断药物的组织特异性[5]。

2.基于肿瘤的产生机理筛选抗肿瘤药物

肿瘤(癌症)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临床病理表现不同、预后各不相同的多种疾病的组合,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突变、多步骤、长时间逐渐演化的过程[6]。现代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肿瘤发病机理正在逐步阐明,针对机理的抗肿瘤活性成分筛选趋势已形成。

2.1诱导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是细胞在一定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由基因调控的主动有序的自我消亡过程。肿瘤与细胞凋亡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细胞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以“凋亡”的形式清除老化的或已受损的细胞时,由于某种因素抑制或破坏了细胞凋亡机制,致使细胞凋亡发生障碍,继而导致细胞继续生存和不断生长,最终演变为肿瘤。许多天然产物就是通过一种或者几种不同机制来干扰肿瘤细胞生长、代谢、增殖等过程,最终触发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7]。

2.1.1阻滞肿瘤细胞增殖周期诱导凋亡

细胞周期分为G1 期(DNA 合成前期) 、S 期(DNA 合成期) 、G2 期(DNA 合成后期) 和M期(有丝分裂期)。此外细胞在完成分裂后有一个G0期(相对静止期),此期决定细胞是再进入G1期继续分裂还是不再分裂而保持静息或进行分化[8]。细胞周期调控的异常是肿瘤产生的一种内因。细胞周期的进展需要大量的胞内外信号的配合,如果缺少适当的信号,细胞将不能从一个阶段转向下一个阶段,这个点称为检定点,这种现象称为周期阻滞,其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9]。

传统中药苦参的主要成分苦参碱(1)具有抗炎、抗病毒、抗纤维化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研究发现苦参碱还具有抗肿瘤作用,其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IC50为1g/L。金艳书[10]等发现,苦参碱可将人肝癌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诱导人肝癌细胞发生凋亡,从而发挥其抗肝癌作用。从金丝马尾连提取的生物碱碱甲hemanzine(2)在体外对各种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 在0.5-1μg/L 之间,可阻断G1期细胞向S 期过渡, 其杀细胞作用有细胞周期特异性。槲皮素(3)近年来也被发现具有细胞周期抑制作用。刘丽娟[11]等发现槲皮素能抑制白血病肿瘤细胞HL-60的生长,IC50为10 mmol/L。它能将细胞周期阻断在G2/M 期,并且这种阻断作用可以随着从培养基中移去槲皮素而发生逆转。崔燎[12]等人从凤尾蕨科植物半边旗(Pterissemipinnata) 中得到新化合物F-A(4),用其对HL-60和K562细胞作用24 h后,对两细胞株的IC50值分别为7. 6 mg/L和9. 1 mg /L,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化合物有G2/ M 期阻滞作用。

(1)(2)

(3)(4)

2.1.2抑制拓扑异构酶的活性

DNA 拓扑异构酶是一种调节DNA 空间构型的重要核酶,与DNA 的复制、转录、重组等密切相关,根据其断裂DNA 单、双链的不同,又分为TOPOⅠ和Ⅱ。由于DNA 的超螺旋程度影响着机体的活动,而拓扑异构酶的作用正是调控DNA 的空间构型,于是DNA 拓扑异构酶顺理成章的成为抗肿瘤药物作用的重要靶点[13]。研究表明,许多天然产物正是以拓扑异构酶为作用靶点,通过影响拓扑酶的活性,干扰DNA复制及基因的表达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Itoh[14]等对从印度萝芙木(Rauwolfia serpentina Benth)中分离得到的27个化合物进行了TopoⅠ和Ⅱ抑制活性研究,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5)具有明显的TopoⅠ和Ⅱ抑制活性,并且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为67μmol/L。Clericuzio[15]等对Leucopaxillus gentianeus的提取物进行Topo Ⅰ抑制活性测试,研究发现7个类似葫芦素的化合物均有活性,这些葫芦素类似物具有很强的活性,其中化合物(6)对NCI-H460肿瘤细胞的活性更是达到了0.011mg/L 与拓扑替康( topotecan) 相当。从Amphimedon海绵中分离得到的pyridoacridine类化合物(7)具有抑制TopoⅠ和Ⅱ的活性,并可以选择性稳定DNA-拓扑异构酶Ⅰ可裂解复合物。在体外该化合物对多种肿瘤细胞株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对黑色素瘤细胞株SK-mel-5的活性最强,IC50为130 nmol

/L[16]。有文献报道,从云南省真菌-地花菌( Albatrellus confluens) 中提取分离到的Albaconol(8)对多种肿瘤细胞生长的平均IC50值在 1.04~2.42μg/ ml 之间,且能明显抑制小鼠肝癌H22和小鼠肉瘤S180的生长。刘明华[13]等后来研究发现Albaconol 的细胞毒活性与其抑制TOPOⅡ的活性有关。

(5)(6)

(7)(8)

2.1.3抑制端粒酶活性

端粒酶是位于细胞核内的一种逆转录酶,由hTR (端粒酶RNA)、hTP1 (端粒酶相关蛋白1)和hTERT (端粒酶逆转录酶)三部分构成[17]。端粒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为它能阻止端粒随细胞分裂而缩短,使细胞绕过衰老而成为永生化细胞,导致人类肿瘤的发生。由此端粒酶成为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的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靶点。

从土壤放线菌中分离出来的雷帕霉素(9)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细胞毒试验结果显示雷帕霉素抗宫颈癌细胞的IC50<50nM。Victoria L[18]等研究发现雷帕霉素能通过抑制hTERT的mRNA转录和阻滞G1细胞循环这两种途径来抑制肿瘤的生长。一直以来作为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的化疗药喜树碱(10),被发现对HaCaT 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先于细胞凋亡的发生,由此表明,喜树碱

抗肿瘤作用机制还与抑制端粒酶活性有关[19]。谢冰芬[20]等对来自天然产物的茶多酚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结果显示茶多酚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A549,IC50为35.76μg/ml。其重要成分EGC(11)的抗肿瘤作用就是以端粒酶为靶点,抑制hTERT的mRNA表达。我国中草药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的有效成分虫草素(12),有直接抗肿瘤功能,对Hep-G2等多种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一直以来作为DNA 延长链的终止剂。随着研究的深入,后有文献报道虫草素也可导致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下降,抑制抗凋亡基因的激活,促进细胞凋亡[21]。

(9)(10)

(11)(12)

2.1.4抑制微管蛋白活性

几乎所有真核细胞的胞质中都有微管存在,它的组合和解体对于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尤其是细胞分裂相当重要,对于这些过程的些许影响都将直接导致细胞分裂失常甚至是细胞凋亡。由于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分裂更快更频繁,因此其对药物作用于微管所带来的影响尤为敏感,这使得微管成为抗肿瘤药物作用的有效靶点之一[22]。天然产物作用于微管有两种方式:促进微管聚合,抑制微管解聚,从而抑制细胞分裂;或是抑制微管聚合,使纺锤体不能形成,从而使细胞分裂停

止在有丝分裂中期[23]。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来自天然产物的微管蛋白抑制剂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紫杉醇(Paclitaxel, Taxol)的发现。紫杉醇(13)是从短叶紫杉中被发现并分离的,属于二萜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抑制肿瘤细胞活性,IC50小于10 nmol/L(耐药细胞株系除外),研究表明紫杉醇可体外诱导微管蛋白在低温、不含GTP 或MAPs 条件下形成超稳定的微管结构,对Ca2+和低温的解聚作用有一定的抗性,因而有抗肿瘤增殖作用,目前已经作为抗肿瘤药应用于临床[24]。从纤维堆囊粘菌Sorangiumcellulosum中分离出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epothilones A 和B(14)有和紫杉醇类似的活性,能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并稳定微管,以非常低的浓度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对MDR细胞株CCRF-CEM/VBL100 的IC50分别为0.02 和0.002 mmol/L。从箭根薯Taccap lantaginea Andr1中发现的甾体类化合物taccalonolide A(15),能抑制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扩散,IC50为2.59 μmol/L,是能使微管增厚并形成异常的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微管稳定剂[25]。从南非海域海绵Hemias-terella minor中分离得到的hemiasterlinA.B(16)是细胞生长强效抑制剂,其人工合成类似物HYI2286对18种肿瘤细胞的平均IC50为0.1~2.1nmol/L,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hemiasterlin的抗肿瘤机理与其诱导环状微管聚集物的形成、去极化以及微管不稳定有关[26]。

(13)(14)

(15)(16)

2.1.5抑制癌细胞DNA与RNA合成

DNA和RNA是细胞繁殖和遗传的物质基础,起着遗传信息贮存、自我复制和控制蛋白质合成的重要作用[27]。由于DNA和RNA是肿瘤细胞增殖的物质基础,所以它们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对肿瘤细胞的一个重要作用靶点,在常用的抗癌药中,有许多是通过嵌入DNA改变DNA的性质或者直接抑制DNA与RNA 合成,抑制肿瘤生长。

从药用植物重楼中分离提取到的重楼皂苷,在体外实验中,对艾氏腹水癌(EAC)、宫颈癌U14、RS615、肝癌腹水型Hep、小鼠肉瘤S180、小鼠肝癌H22等细胞株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主要的药理作用为抑制DNA合成而发挥抗肿瘤作用[28]。紫草具有抗肿瘤作用,艾郁葱[29]等发现其醇提物(LE)也有此作用,其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IC50为1~2.5μg/ml。LE通过抑制DNA合成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并且LE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来自加勒比被囊动物Ecteinascidia turbinata中的四氢异喹啉生物碱ecteinascidins743(17),在体外和动物体内实验均显示出强的细胞毒和抗肿瘤活性,其中对L1210细胞的IC50为0.5 ng/ml,其抗肿瘤作用机理同样也是抑制DNA合成[30]。

2.1.6 作用信号传导通路

细胞的生长主要依赖于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的各种生长因子,当生长因子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以后,信号将以级联放大的方式转导至胞内,从而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因此,生长因子的合成、受体的表达与降解、分泌及数量、以及二者的结合能力都将对细胞的生长产生影响。在细胞内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信号系统中,重要的有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s)系统、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及蛋白激酶C (PKC) 等[31]。若信号传导通路中某

一环节发生异常,可引起细胞生长失控,表现出生长加快、恶性分裂、凋亡受阻、侵袭转移等异常现象,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由于常规细胞毒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抑制其它正常的生长旺盛细胞(如表皮细胞、生殖细胞等)增殖,因此近年来抗肿瘤药物研发热点转向调节肿瘤细胞迷乱的信号转导通路来抑制其生长或促进凋亡[32]。

在天然产物中,儿茶素(18)白藜芦醇[33] (19) 、姜黄素[34](20)均具有明确的抗肿瘤作用,已被证明是某些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的强效抑制剂。儿茶素是绿茶的主要成分,在癌细胞治疗中可以调节众多信号途径,最有可能通过直接抑制ERK1/2和Akt,从而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信号转导途径。白藜芦醇可以抑制人单核细胞白细胞介素-8基因的转录,下调表皮生长因子的分泌,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其对白血病HL-6细胞的IC50值为75. 64μmol/L。而姜黄素已被证明能够抑制配体诱导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磷酸化和基因表达以及抑制细胞周期蛋白D1,来抑制细胞生长,其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作用的IC50值为18. 5μmol/L。

(17)(18)

(19)(20)

2.2 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血管生成在癌症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管生成是指组织利用既存血管产生新血管的过程,绝大多数肿瘤组织在其生长过程中,会诱导新血管的生成,以提供肿瘤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氧气,同时通过血管向其他组织输送转移细胞,并在机体的其它部位继续生长和诱导血管形成,导致肿瘤转移。研究表明,在其生成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酪氨酸激酶受体(VEGFR)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发现有许多天然药物及其有效成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35]。

人参皂甙Rg3(21)是存在于中药人参中的四环三萜皂甙,在体内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潘子民[36]等用人参皂苷Rg3做动物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肿瘤组织VEGF mRNA的表达量、VEGF蛋白表达量和MVD显著低于对照组,从而得到结论Rg3通过下调肿瘤组织中VEGF mRNA和VEGF蛋白的表达量来阻滞肿瘤血管的生成,抑制肿瘤的转移。小檗碱(22)作为抗菌药已有悠久的历史,而娄金丽[37]等研究发现小檗碱在体外能明显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如PG、PAa、A549、BEL-7402、MGC-803及B16-BL6等)的增殖,并进一步指出小檗碱能明显抑制bFGF生成,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促进细胞凋亡。而前文提及的白藜芦醇(19)、姜黄素(20)它们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也包含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姜黄素更是有望被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的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38]。

2.3诱导细胞分化

恶性肿瘤细胞就形态、功能等方面而言与未分化的胚胎细胞很类似。诱导分化治疗是指通过药物诱导,使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同时对正常细胞无杀伤作用,并且几乎没有骨髓抑制等副反应。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及逆转是当前肿瘤分子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文献表明,板蓝根二酮B9(23)能抑制肝癌BEL-7402细胞、卵巢癌A2780细胞增殖,具有诱导分化作用,可降低端粒酶活性的表达[39]。当归多糖能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粒单系细胞分化,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7]。钱军[40]等在进行榄香烯乳(24)对体外培养人肺癌细胞株超微结构的研究中发现榄香烯乳在体外对各种肺癌细胞的IC50 为25-45.5 μg/ml,对

体外肺癌细胞具有一定的诱导分化作用。

(21)(22)

(23)(24)

结束语

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已由过去针对化合物的筛选体系转变为针对疾病的筛选体系,但目前所应用的筛选系统只适合于随机筛选,比较理想的筛选体系应该是以机理为基础的或针对机理的筛选系统[41]。随着肿瘤发病机制被逐步阐明,人们对肿瘤细胞恶化过程中的许多新靶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今,抗肿瘤基因、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蛋白激酶及信号传导通路、DNA 拓扑异构酶和微管蛋白等都是可供利用的抗肿瘤药物的作用靶点,并且针对这些靶点研究和开发了许多新的天然抗肿瘤药物。

尽管近年来在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但无法掩盖其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存在片面性和单一性的不足,所以今后工作重点就是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阐明肿瘤发病机制,为研制新型抗肿瘤药物奠定理论基础;另外鉴于当代科学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综合越来越强的发展趋势,研究人员还需集中多学科优势,通力合作,各显其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快速的筛选出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有效的抑制肿瘤这个人类健康的杀手,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 嵇江宁.天然源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现. 状科技资讯2010,4(12):228.

[2] 郑永仁, 吴德松, 等. 升麻总苷抗肿瘤活性及其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 云

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36(4):17-20.

[3] 周秋菊,李林,等. 天然抗肿瘤分子筛选方法研究新进展. 中国基础科学

2008,4 :13-14.

[4] R. B. Micheal, Proc Am Assoc . Cancer Res 1989,30:652.

[5] 顾琳娜, 顾昊. 天然抗肿瘤药物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 Herald of Medicine

2009 ,28(4):496-498.

[6] 宫思聪, 吴立玲. 病理学网.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141-142.

[7] 金岩李, 海波, 等. 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医研究.

2005,18(3):52-57.

[8] 高枫, 符兆英. 天然产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华肿瘤

防治杂志2011 ,18 (7):557-560.

[9] L. H . Hartwell, T . A. Weinert. Checkpoints: controls that ensure the order of

cell cycle events[J] . Science, 1989, 246∶629~634.

[10] 金艳书, 吴学敏, 等. 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

响. 中国临床康复2005,10(3):107-109.

[11] 刘丽娟, 刘银燕, 等. 葱属植物甾体化合物及黄酮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中国

药学杂志2000, 35( 6) : 367~ 372.

[12] 崔燎, 张晓, 等. 一种新二萜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研究. 中国药理学通报

1998, 14( 1) : 50~ 52.

[13] 刘明华, 章卓, 等. Albaconol 对DNA 拓扑异构酶活性的抑制及对DNA

的直接作用. 四川中医2005 ,23 (3): 19-20.

[14] A . ITOH, T . KUMASH IRO, et al . In dole alkaloids and other constituents of

Rauwolfia serpentina[J]. JN atProd 2005, 68( 6): 848- 852.

[15] M . CLERICUZIO, S . TABASSO, et al. Cucurbitane triterpenes from the

fruiting bodies and cultivatedmycelia of Leucopaxillus gentianeus[J]. J NatProd, 2006, 69( 12): 1796- 1799.

[16] K . MARSHALL, A . KOLLER, et al . AK37: the first pyridoacridine described

capable of stabilizing the topoisomerase cleavable complex[J]. AntiCancer Drugs 2004, 15( 9): 907- 913.

[17] S. Takahashi. ExPression of telomerase component genes in hePa2tocellular

carcinomas. Eur[J]. Cancer 2000, 36.

[18] L. Victoria, Bae-Jump, et al. Rapamycin inhibits Htert Telomerase Mrna

expression, independent of cell cycle arrest[J]. Gynecologic Oncology 2006 100(3): 487-494.

[19] 刘晓明, 包永明, 等. 喜树碱抑制HaCaT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及对端粒酶活

性的影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10(20): 586-601.

[20] 谢冰芬,刘宗潮, 茶多酚细胞毒作用和抗瘤作用的研究[J]. 癌症

1998,17(6):419.

[21] 丁向萍,马力, 等. 虫草素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对端粒酶活性影

响的研究.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8,15(2):109-113.

[22] 黄歆, 杨尚金. 与微管作用的抗肿瘤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0,25(1):1-5.

[23] 崔萍, 霍长虹, 等. 作用于微管的天然产物. 中草药2010 ,41(1):139-146.

[24] S . Rao, G. A. Orr,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tax ol binding site on the

microtubule: 2-( m-azidobenzoyl)tax ol photolabels a peptide ( amino acids 217-231) of tubulin[J]. Biol Chem 1995, 270: 20235- 202381.

[25] T . Tinley , D. A. Randal-Hlubek, et al. Taccalonolides E and A: plant-derived

steroids with microtubule-stabilIzing activity [J]. Cancer Res 2003, 63: 3211-32201.

[26] R . Talpir, Y .Benayahu, et al. Two new cytotoxic peptides from the marine

sponge Hemiasterella minor(Kirkpatrick)[J]. Tetrahedron Lett 1994,35: 4453-44561.

[27] 张珂, 马胜林. 天然药物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26(10): 2345-2347.

[28] 武珊珊,高文远,等. 重楼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草药

2004,35(3):344-347.

[29] 艾郁葱, 闫光志, 等. 紫草萘醌类提取物通过抑制DNA合成诱导肝癌细胞

凋亡.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8(24):2435-2437.

[30] N . Fusetani. Drugs from the sea[M]. Basel: Karger Press 2000: 98-110.

[31] 黄文峰, 郑翠红. 天然产物干扰肿瘤信号转导通路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0,2(2): 93-96.

[32] 陆涛, 卢帅, 等. 肿瘤信号转导通路及相关药物研发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

药科大学学报2008, 39(3): 193- 199.

[33] F . SHEN, S. J. CHEN, et al. Suppression of IL-8gene transcription by

resveratrol in phorbol ester treatedhuman monocytic cells[J]. J Asian Nat Prod Res 2003, 5(2) : 151-157.

[34] A . CHEN, J . XU, et al . Curcumin inhibits human colon cancer cell growth by

suppressing gene expression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hrough reducing the activity of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Egr-1[J]. Oncogene 2006, 25(2) : 278-287.

[35] 蔡小华, 谢兵. 天然抗肿瘤成分筛选的研究进展. 今日药学2011,21(5):

265-268.

[36] 潘子民, 叶大风, 等. 人参皂苷Rg3对荷卵巢癌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的

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 37( 4): 38- 41. [37] J. L. Bruder, T. Hsieh , et al. Induced cytoskeletal changes in boving pulm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 by resveratrol and the accompanying modified responses to arterial shear stress. BMC Cell BIOL 2001,2:1.

[38] 李剑明, 杨和平, 等. 姜黄素可溶性制剂对小鼠结肠癌C26细胞在体诱导

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8,15(1): 56-59.

[39] 彭求贤. 尖尾芋水提物抑制小鼠乳腺癌生长与诱导THP-1细胞分化作用

【D】. 中国知网2012.

[40] 钱军, 秦叔逵, 等. 榄香烯乳对体外培养人肺癌细胞株超微结构的影响[J].

临床肿瘤学杂志1997, 2( 1): 49- 51.

[41] 梁世乐, 元英进. 抗癌药物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J]. 天津大学学

报2001,23(8):56-60.

关于抗癌药物研究发展相关-论文

论文设计 题目抗癌药物的研究发展

摘要 Abstract 前 言 ?????????????????? 4 1、 概 述 ?????????????????? 5 2、 癌症的病因 3、抗癌药物按作用机制的分类,不良发应 ???? 6-8 3.1 、抗癌药物按作用机制的分类 ????????? 6-7 3.2 、抗癌药物的不良反应 ???????????? 8 4、抗癌药 ( Anticancer drugs ) ???????????? 8-9 5、其他抗癌药物 ???????????????? 9-10 6、 基因工程药物 ???????????????? 10 7、 纳米技术的应用 ??????????????? 11 8、 抗癌的辅助药物 ??????????????? 12 9、 结语 ???????????????????? 12 参考文献 ????????????????????? 12-14目录 5-6

摘要 癌症是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主要死因之一。尽管到目前为止已有数十种化疗或辅助抗癌药物可以用于临床治疗,但大多数药物只能使病情缓解,无法达到治愈的目的。虽然一些儿童的癌症或成人皮肤肿瘤有治愈或长期缓解的可能,但大多数死亡率很高而又很常见的癌症如胃癌、食道癌、肺癌等仍缺乏有效的抗癌药物。近年来,各国都在抗癌药物的研究与发展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有所突破。本文的主要内容有抗癌中西药的研究对比,抗癌药物的分类与作用机制及其不良发应,其他抗癌药物等,还有纳米技术的应用和抗癌的辅助药物。 关键词:抗癌药物;研究发展;中西药对比;其他抗癌药物;辅助用药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药物筛选方法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药物筛选方法 09级生科3班余振洋200900140156 一、【实验原理】 1.关于恶性肿瘤和抗肿瘤药物: 恶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质量,被称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多年来人类一直在不断的进行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是整个研究过程中很重要的个环节,而进行药物的筛选首先离不开合理的筛选方法和系统。寻找选择性强、对实体瘤有效的新型抗肿瘤药物,是摆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世界各国对抗肿瘤药物的筛选都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每年都有大量的化合物(合成药、天然产物和微生物发酵产物)待筛,抗肿瘤药物筛选方法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 8O年代中期以前,普遍采用的筛选方法是以体内小鼠白血病/淋巴瘤模型P388和L1210为基础的 J,所有化合物在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之前必须通过这种小鼠肿瘤模型的筛选。即小鼠白血病P388和L1210作为第一轮初筛,能通过第一轮初筛的化合物才能被允许进入第二轮筛选。这种方法有一个很明显的缺陷就是一些在临床上有活性的药物将被筛选掉,无法保证所有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都能通过筛选。鉴于以前的筛选方法存在较大的缺陷,1985年之后以NCI为首的一些研究单位普遍开始采用针对疾病的筛选方法来代替针对化合物的筛选方法,即放弃体内小鼠筛选,代之为体外代表各种常见实体瘤的人类肿瘤细胞株筛选。这种筛选系统是一种高通量的抗肿瘤筛选体系,其主要优势有两点:其一是多种细胞株初筛有可能筛选出对特殊的人类肿瘤或对特殊组织亚型有活性的物质;其二是这种体外筛选尤其适合于复杂天然产物提取物中有效成份的证实,过去动物筛选需较大量的天然产物,而现在天然产物的需要量就大大减少,可以指导有效成份的进一步分离纯化,使得从天然产物中发现新的抗肿瘤药物更加便利。 2.关于筛选方法: 下面为现阶段较为普遍采用的一些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方法的实验原理。 1)以端粒酶活性为作用靶点筛选抗肿瘤药物 端粒是染色体特殊结构,起着保护染色体的完整和稳定性的作用,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返转录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可以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末端。已发现在正常的体细胞和良性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是阴性,而在人体恶性肿瘤组织和人的肿瘤细胞株中都表达了很高的活性。因此,认为端粒酶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靶点。 2)应用快速荧光素测定法筛选抗肿瘤药物 快速荧光素测定法是一种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应用非常广泛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方法,其原理为采用一些特殊的荧光染料,对细胞的特定成份进行染色或标记。或通过细胞酶的作用使无荧光性的材料分解或转换为荧光材料,通过测定荧光强度从而测定出活细胞的量。现在普遍采用一种特殊的荧光染 FDAL1u(Fluoreseein diacetate),在正常情况下它不具有荧光,但当它加人到具有完整细胞膜的肿瘤细胞的营养液中时,由于细胞分泌的水解酶的作用,FDA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_0

---------------------------------------------------------------最新资料推荐------------------------------------------------------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癌变的本质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失调导致的细胞无限增生,随之而来的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理念的重大转变。 研发焦点正从传统细胞毒药物向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众多环节的新药方向发展,这些靶点新药针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差异,可达到高选择性、低毒性的治疗效果,从而克服传统细胞毒药物的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为此,肿瘤药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研发阶段。 目前发现的药物靶点主要包括蛋白激酶、细胞周期和凋亡调节因子、法尼基转移酶(FTase) 等,现就针对这些靶点的研发药物做一综述。 1、蛋白激酶蛋白激酶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蛋白超家族。 蛋白激酶的过度表达可诱发多种肿瘤。 蛋白激酶主要包括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和酪氨酸激酶,其中酪氨酸激酶主要与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是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中心。 蛋白激酶由于突变或重排,可引起信号转导过程障碍或出现异常,导致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和生物学行为异常,引发肿瘤。 研究表明,近 80%的致癌基因都含有酪氨酸激酶编码。 1 / 22

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可以有效控制下游信号的磷酸化,从而抑 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酪氨酸激酶受体分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血管内皮细胞 生长因子受体(VEGFR)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 等,针对各种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开发上市的主要为表 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 抑制剂、血管内皮 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VEGFR-TK) 抑制剂和血小板 源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PDGFR-TK) 抑制剂等。 基于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成为研究重点,具有广 阔的发展前景,其中,包括舒尼替尼和索拉芬尼在内的几个上市新 药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评价结果。 1. 1 EGFR-TK 抑制剂许多实质性肿瘤均高度表EGFR, EGFR-TK 抑制剂是目前抗肿瘤药研发的热点之一。 EGFR家族成员包括 EGFR、 ErbB2、 ErbB3、 ErbB4 等,其家 族受体酪氨酸激酶以单体形式存在,在结构上由胞外区、跨膜区、 胞内区 3 个部分组成,胞外区具有 2 个半胱氨酸丰富区,胞内区 有典型的 ATP 结合位点和酪氨酸激酶区,其酪氨酸激酶活性在调节 细胞增生及分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有多个 EGFR-TK 抑制剂上市,且有不少品种处于研发后 期。 1. 1. 1 代表品种 1. 1. 1. 1 吉非替尼(易瑞沙) 本品是一种选择性 EGFR-TK 抑制剂,由阿斯利康公司开发。

抗癌药物的研究发展历程

抗癌药物的研究发展历程 抗癌药物在国内外古籍中虽早有记载,但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一般认为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1],美国耶鲁大学发现氮芥能治疗恶性淋巴瘤,增强了用药物治疗肿瘤的信心,逐步展开了抗癌药的实验模型和筛选方法来寻找新药的研究。50年代从合成化合物及植物、动物、微生物产物等方面进行大量筛选,找到了有抗癌活性的物质达数十种,60年代已累集了丰富的资料,研发出20多种有效的抗癌药物,对7~8种恶性肿瘤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出现了癌细胞动力学、抗肿瘤药物药理学、肿瘤化学治疗学等新的分支学科。以后抗癌药物不断发展,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抗癌药物的研究历程尚未有系统的论述,笔者从自身经历及接触的一些研究工作进行简要回顾,不可能做到全面,只选择性地整理史料,供作参考。 1 我国抗癌药物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诞生以前,我国抗癌药物的研究处于空白。解放后百废待兴,科研人才奇缺,对防治疾病的药物研究主要侧重于传染病和流行病,抗癌药物无人问津。1955年全国提出向科学进军,抗癌药的问题也开始引起国内医药学界的注意。1955年底在我国举办的一次国际性抗生素学术会议上[2],有人建议要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承担抗癌抗生素类的药物研究任务,那时笔者刚从前苏联留学归国不久,在药物所接受了此任务。1956年全国制定12年科学研究远景规划,抗癌药物研究被正式纳入国家科研规划之中,许多医药院校及科研机构相继参加到此项工作之中。 20世纪50年代末期是我国大跃进开始的年代,那时倡导解放思想,科学研究搞群众运动,抗癌药物的研究迅速升温。人们积极进行抗癌中草药的调查,广泛收集单方、验方、复方及传统的中草药,群众性的抗癌药物筛选活动蓬蓬勃勃,发现了不少苗子药。1966~1976年期间在全国逐渐掀起研究六类抗癌药物的热潮,即对喜树、斑蝥、三尖杉、农吉利、秋水仙及三棱莪术(亦称六匹马)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此时期的工作可算是我国抗癌药的早期研究阶段,经过十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不少知识和经验,为后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全国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国际交往增加,不少人有机会到国外去访问考察,进行合作研究,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了解到国际上的最新动向,学者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药学动态】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癌变的本质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失调导致的细胞无限增生,随之而来的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理念的重大转变。研发焦点正从传统细胞毒药物向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众多环节的新药方向发展,这些靶点新药针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差异, 可达到高选择性、低毒性的治疗效果,从而克服传统细胞毒药物的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为此,肿瘤药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研发阶段。 目前发现的药物靶点主要包括蛋白激酶、细胞周期和凋亡调节因子、法尼基转移酶(FTase)等,现就针对这些靶点的研发药物做一综述。 1、蛋白激酶 蛋白激酶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蛋白超家族。蛋白激酶的过度表达可诱发多种肿瘤。蛋白激酶主要包括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和酪氨酸激酶,其中酪氨酸激酶主要与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是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中心。蛋白激酶由于突变或重排,可引起信号转导过程障碍或出现异常,导致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和生物学行为异常,引发肿瘤。 研究表明,近80%的致癌基因都含有酪氨酸激酶编码。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可以有效控制下游信号的磷酸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酪氨酸激酶受体分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等,针对各种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开发上市的主要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抑制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VEGFR-TK)抑制剂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PDGFR-TK)抑制剂等。基于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成为研究重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包括舒尼替尼和索拉芬尼在内的几个上市新药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评价结果。 1.1EGFR-TK抑制剂 许多实质性肿瘤均高度表EGFR,EGFR-TK抑制剂是目前抗肿瘤药研发的热点之一。EGFR 家族成员包括EGFR、ErbB2、ErbB3、ErbB4等,其家族受体酪氨酸激酶以单体形式存在,在结构上由胞外区、跨膜区、胞内区3个部分组成,胞外区具有2个半胱氨酸丰富区,胞内区有典型的ATP结合位点和酪氨酸激酶区,其酪氨酸激酶活性在调节细胞增生及分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多个EGFR-TK抑制剂上市,且有不少品种处于研发后期。 1.1.1代表品种 1.1.1.1吉非替尼(易瑞沙) 本品是一种选择性EGFR-TK抑制剂,由阿斯利康公司开发。2002年7月在日本首次上市,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本品也是首个获准上市的EGFR-TK抑制剂,属于苯胺喹钠唑啉化合物(anilinoquinazoline),为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本品最常见不良反应是痤疮样皮疹和腹泻,最严重不良反应是间质性肺病,发生率为3%-5%。目前,本品用于前列腺癌、食管癌、肝细胞癌(HCC)、胰腺癌、膀胱癌、肾细胞癌(RCC)、卵巢癌、头颈部癌、恶性黑色素瘤等多种治疗适应证处于Ⅱ期临床研究阶段。 1.1.1.2厄洛替尼(特罗凯) 本品由OSI制药公司开发,2004年11月在美国首次上市,用于治疗NSCLC。本品为口服小分子EGFR-TK抑制剂,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已明确能提高NSCLC患者生存期的靶向药物。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 第29卷第4期 JOURNAL OF T HE GRADUATES VOL129№4 2008 S UN Y AT2SE N UN I V ERSI TY(NAT URAL SC I E NCES、M E D I C I N E) 2008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3 郑晓克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广州510080) 摘 要:综述分析了抗肿瘤药物近年来的新进展,包括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 以细胞信号传导分子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分化诱导剂、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等。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病而位居第 二。随着分子肿瘤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细胞周期失控是癌变的重要原因。细胞内促增殖系统成分的过度表达与抑增殖系统成分的缺失均可引起细胞增殖失控而导致癌变。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飞速进展,恶性肿瘤细胞内的信号转导、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凋亡的诱导、血管生成以及细胞与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等各种基本过程正在被逐步阐明。以一 ,发现选择性作用于特定靶点的高效、低毒、特异性强的新型抗癌药物已成为当今抗肿瘤药物研究开发的重要方向。目前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焦点正在从传统细胞毒类药物转移到针对肿瘤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导致这一转变的本质根源在于:传统细胞毒类药物由于主要作用于DNA、RNA和微管蛋白等与细胞生死攸关的共有组分,致使其选择性低、毒性大。相反,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组分在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及不同类型肿瘤细胞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一差异的存在及阐明使高选择性、高效、低毒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面临历史性的重大机遇。正是上述差异使肿瘤细胞区别于正常细胞,不同肿瘤相互区别。靶向这些组分的抗肿瘤药物不但可望降低毒性,而且可实现个体化治疗,使治疗效益最大化。 3收稿日期:2008-10-08 作者简介:郑晓克,女,1982年生,汉族,河南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2008级药理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细胞的细胞骨架研究,电子邮箱ki2 ki118576@s ohu1com。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复习进程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 专科生毕业论文(设 计) 中文题目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学生姓名何建梅专业药学 层次年级 1003高起专学号 201105982102 指导教师宋冬梅职称医师 学习中心山西公路系统奥鹏学习中心成绩 2013 年 3 月 9 日

摘要: 本文综述和分析了抗肿瘤药物近年来的临床应用现状和研究新进展。包括新的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络铂类化合物、激素类药以及针对关键靶点的新型抗肿瘤药 ,如肿瘤新生血管 (TA) 抑制剂、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以及最具研究热点的基因疗法,大量的临床实验及临床应用结果显示,这一系列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制成功,为人类最终战胜肿瘤开辟了新的途径,标志着人类对肿瘤治疗的研究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 肿瘤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临床应用

目录: 一细胞毒性药物 (3) 1 . 1 烷化剂 (3) 1 . 2 抗代谢药 (3) 1 . 3 有丝分裂抑制剂 (3) 1 . 4 抗肿瘤抗生素 (4) 二络铂类化合 物 (4) 三激素 类 (4) 四拓扑异构酶I 抑制剂 (5) 五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 (5) 六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TA) 抑制剂 (5) 七抗癌中草药 (6) 八基因疗法 (6) 九小结 (7) 八参考文献 (8) 九致谢 (9)

引言:肿瘤仍是当今世界直接危及人类生命的一种最常见、最严重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现有肿瘤患者约7600 万,每年新增700 万,因癌症死亡的达600 万,占总死亡人数的12 % ; 在我国,肿瘤在前十名主要疾病排名中列第二位,死亡率为8 . 58/ 10 万,占死亡总人数的21 . 58 % 。近几年来,肿瘤化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尤其是在对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方面。但仍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尤其是在致命性最强的实体瘤方面。20 世纪初以来,随着人们利用动物模型实验开展对包括生物化学、免疫学、治疗学等领域在内的学科研究,以及对肿瘤基因水平的认识和在生物学领域与技术方面的新进展,药学家和肿瘤学家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 必须从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入手,才能提高疗效,取得突破性进展。现将抗肿瘤药物目前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一细胞毒性药物 1 . 1 烷化剂 这类药有一个或多个活跃的烷化基,能与机体细胞的核酸结合而使癌细胞受到抑制破坏。临床目前常用的仍以传统的烷化剂为主, 如盐酸氮芥、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左旋苯丙氨酸氮芥、噻替哌等。我国自行研制的烷化剂有N -甲酰溶肉瘤素、甲氧芬芥、抗瘤新芥等。这些药物在临床上分别对睾丸精原细胞癌、卵巢无性细胞瘤、多发性骨瘤、乳腺癌、肺癌、恶性淋巴瘤、原发性肝细胞癌、鼻咽癌等有较好的疗效,有效率分别达到41 %、52 %、48 %等。但这些传统烷化剂的缺点是:对实体瘤的疗效差,不良反应严重且易产生耐药性。因此目前正在开发更好的同系物,如开发直接用于缺氧细胞的选择性细胞杀伤剂、可生物降解的亚硝脲氮芥聚合物制剂。用于脑癌手术后在肿瘤附近滞留并持续发挥疗效的药物, 如: adozelesin和carze2lesin等。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华西药学杂志 W C J P S  2008,23(3):364~366 蒙、抗原疫苗等[8] 。中国在从事口服胰岛素方面的研究己有些成果。全球己核准临床使用的近一万多种药物中,生物大分子药物不到 120种。作者实验室提出的“ATTE MPTS ”生物大分子药物 传送系统己证实可以将溶血栓的t -P A 酶类药物的功能限制于治疗心血管疾病,但不产生因药物而引起内出血的不良反应[9,10]。 212 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需克服的困难 生物大分子药物的使用及高效化面临着数项困难。对作用物的靶向选择性低,导致严重的附带性不良反应;多种生物大分子药物(特别是蛋白质存在强免疫原性)可引发宿主免疫系统的过敏反应;大多数蛋白质或基因药物易被体内酶类所降解,需要频繁给药;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形态学复杂,具有多晶型、多构象和多尺度,且不同尺度的晶体准晶的不同型态结构对药物的治疗效果及传送系统的实施有着极重要的影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多依靠次级键维系,稳定性低,且易形成超分子组装的聚合体,可增加净化、分离与复制的困难。因此,从事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的研究,除了致力于传送系统的设计与建立外,还需考虑其在传送系统制备过程中维持药物最佳结晶形态、最高结构稳定性和活性,以及在组织和器官上的分配特性。 3 展望 中国在蛋白质药物、纳米载体药物传送系统、创新口服剂型及透皮释药、抗体研究、药物结晶学和形态学以及给药系统的药代和药动研究的技术平台等方面均具有深厚的基础。基于此,期盼国家能将发展前沿性、创新性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的尖端技术及传送系统的基础研究列入国家在药物方面的重点研究与突破的领域之一,使国内外专家对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研究方向达成 共识,成功地组织一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梯队,促进中国药剂的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中国在国际药物市场的竞争力。参考文献: [1] 李婧.浅谈研究开发医药制剂的重要性[J ].中国药事, 2000,14(5):302-303. [2] 徐铮奎.畅销世界的十大医药制剂及今后几年新药开发动向 [J ].中国制药信息,2003,19(12):33-34. [3] L anger R ,Lund D ,Leong K,et a l .Controlled release ofm acromol 2 ecules :B i o l ogi cal studies[J ].J Cont r ol R eleas,1985,2:331-341. [4] 杜光,刘东.单克隆抗体治疗肿瘤的研究概况[J ].中国药 师,2007,10(6):547-649. [5] YR Duan ,WS Liu,ZR Zhang,et a l .A st udy on PELGE nanop arti 2 cl es as con tr o lleddrug deli very s yste m s for intravenous [J ].Key EngM at er,2005,288,163-166. [6] Xun Sun,You -Rong Duan,Zhi -R ong Zhang,et a l .PE L GE nanoparticles as ne w Carriers for the delivery of plas mid DNA [J ].Che m Phar m B ull,2005,53(6):599-603. [7] Hai -Tao SH I ,Tao GONG,Zhi -Rong Zhang,et al .A ds orp ti on and des orp ti on of insulin on Po r ous Hydroxya p atite M i cros p heres [J ].J Cera m ic Soci J apan,2005,1321(9):579-583. [8] Yang VC ,Park YJ ,S ong H ,et al .App licati on of t he ATTEMPTS for del i very of macr omolecular drugs [J ].J Con tr o ll R el eas e, 2004,101:35-45. [9] Yang VC,Park YJ,Nai k S,et a l .ATTEMPTS :A hepari n /p r o t a 2 m ine -bas ed triggered release syste m for the delivery of enzyme drugs without ass ociat ed side effects [J ].Adv Drug Delivery Rev,2003,55:251-265. [10] Yang VC ,Park YJ .B i oconjugates f o r effective d rug target i ng[J ]. Adv D rug Delivery Revi ews,2003,55:169-170. 收稿日期:2007-10 作者简介刘娱,女,从事医院临床工作。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刘 娱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四川西昌615000) 提要:综述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关键词:肿瘤;药物;应用中图分类号:R97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103(2008)03-0364-03 60年来,新的抗肿瘤药物不断涌现,且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价格适中。文献[1] 统计了国内五省市肿瘤专科医院的 抗肿瘤药物中,植物类药、免疫调节剂、抗代谢类药分别居第 一、二、三位。  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 全球有组织的抗肿瘤药物研发始于世纪5年代中 期。1955年,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NCL )成立了全国肿瘤化疗服务中心,负责协调全国抗肿瘤药的研究工作;随后欧共体联合组成了欧洲肿瘤治疗协作组织(E OR T C );日本的抗肿瘤药研发始于1973年;而中国抗肿瘤药的研究于1958年就已启动。氟尿嘧啶、环磷酰胺的研制是世纪5~6年代抗肿瘤药研制的第一个里程碑(表)。细胞毒性类、激素类 :120020001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有3/5的人死于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 性呼吸系统疾病这4大类疾病,而癌症则是最主要的死因之一。2021年全球死于癌症的患者达760万人,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3%,其中超过70%的癌症死亡案例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预测至2030年,全球将有超过110万人死于癌症。 而我国卫生部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显示,癌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成为我国第二 大死亡原因,占死亡总数的22.32%,并成为我国城市的首位死因,占我国城市死亡人数的1/4。我国的癌症死亡率与美国、英国、法国接近,但高于亚洲国家如:日本、印度和泰 国等。从不同肿瘤死因来看,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死亡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而肝癌、胃癌、食管癌、宫颈癌农村较高。 目前,药物治疗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受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居 高不下的影响,抗肿瘤药物的销售额也逐年上升。 近50年的抗肿瘤药物研究开发工作使肿瘤化疗取得相当的进步,特别是使血液系统 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但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占恶性肿瘤90%以上的实体 瘤的治疗尚未达到满意的疗效,仍有半数癌症患者对治疗无反应或耐药而最终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发现并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仍然是药学家所必须面对的十分艰巨而长期的使命 与挑战。随着分子肿瘤学、分子药理学的飞速发展使肿瘤本质得以逐步阐明和揭示;大规 模快速筛选、组合化学、基因工程等先进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加速了药物开发的进程;抗肿 瘤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当今抗肿瘤药物的发展战略有以下特点: 以占恶性肿瘤90%以上的实体瘤为主攻对象; 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活性成分; 针对肿瘤 发生发展的机制寻找新的分子作用靶点酶、受体、基因; 大规模快速筛选; 新技术的导入 和应用:组合化学、结构生物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基因工程、DNA芯片、药物基因组学等。抗肿瘤药物正从传统的非选择性单一的细胞毒性药物向针对机制的多环节作用的新 型抗肿瘤药物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然而,面对威胁人类生命 健康最严重的、占恶性肿瘤90%以上的实体瘤至今仍然缺乏高效、特异性强的药物,这一 方面反映了抗肿瘤药物研发的艰难,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还需要新理念、 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 抗肿瘤药物的进展,迎合了抗肿瘤药物研发的要求,为个体化治疗奠定了基础,昭示 着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新时代:分子靶向药物提高了部分化疗耐药肿瘤的疗效,在耐受性方 面亦有一定优势,与化疗、放疗的联合,以及靶向药物之间的联合,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这一研究理念已经渗入到全球的抗肿瘤药物开发的各个领域,为提供高选择性、高效、低 毒药物奠定了基础。同时,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既有助于抗肿瘤药物的治疗

抗肿瘤药物体内筛选试验标准操作规程(SOP)

抗肿瘤药物体内筛选标准操作规程概述: 抗肿瘤药物是指能够直接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增殖的一类药物,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肿瘤细胞核酸或蛋白质的合成、干扰大分子物质代谢、干扰微管系统、抑制拓扑异构酶等。 本操作规程包括与抗肿瘤药物申请临床试验和申请上市有关的非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的内容,其中着力强调非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关联性,以及非临床研究和临床试验之间的关联性。旨在一方面为抗肿瘤药物的非临床研究提供技术参考;另一方面,通过技术要求引导科学有序的研发过程,使国内此类药物的研发更趋规范和合理。 本操作规程仅代表目前对抗肿瘤药物非临床研究的一般性认识。具体药物的非临床研究应在本指导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药物的自身特点制订研究方案。 研究目的: 建立一套包括抗肿瘤药物体内作用的药效学研究和评价体系及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以 及抗肿瘤药物安全性和作用新机制的研究。 ①有效性研究 抗肿瘤药物有效性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探索受试物的作用机制、作用强度、抗瘤谱等,为之后的安全性评价以及临床试验中适应症、给药方案的选择提参考信息。 ②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的目的主要包括:(1)估算 I 期临床试验的起始剂量;(2)预测药物的毒性靶器官或靶组织;(3)预测药物毒性的性质、程度和可逆性;(4)为临床试验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研究计划: (a)小鼠急性毒性测试

按照急性毒性测试的常规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通过腹腔注射方式给药,测定体外抗肿瘤活性突出的化合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参考给药小鼠体重变化情况,评价化合物的急性毒性,并确定小鼠体内抗肿瘤活性测试的给药剂量。 (b)小鼠体内抗肿瘤活性测试 根据动物体内抗肿瘤活性测试的标准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皮下接种肉瘤S180或肺癌H22瘤株,选择体外活性突出且急性毒性较低的化合物,设定合适的剂量通过腹腔注射方式给药,以临床常用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作为阳性对照药物,测定肿瘤生长抑制作为体内活性评价指标。 (c)专利保护范围内的化合物的继续合成 申请保护范围较大的专利,合成部分可能具有良好活性的新的化合物,拓展研究范围,发现活性更强的化合物,并申请新的发明专利。并可针对具体化合物申请从属专利,延长高活性化合物的保护期限。 (d)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广泛筛选 采用MTT法或台盼蓝染色法,测定化合物对多种人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确定化合物在不同瘤株间抗肿瘤活性的选择性,为裸鼠模型实验提供依据。 (e)抗肿瘤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 根据抗肿瘤(f)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活性化合物作用机理特征,选用微管蛋白聚合等实验从分子水平确认化合物的作用机理;利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探讨化合物对内皮细胞骨架的影响及诱导凋亡的途经,从细胞水平上阐明化合物的作用机理。 根据抗肿瘤新药审批办法的要求,采用裸小鼠皮下接种模型和/或原位移植瘤模型,以相对肿瘤增值率和生存时间为指标,确定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g)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

多肽类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多肽类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摘要】目前,恶性肿瘤已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不仅选择性低,毒副作用大,且易产生耐药性。而多肽具有良好的靶向性,且分子量小、来源广泛,具有低毒性、易于穿透肿瘤细胞且不产生耐药性的优点。抗肿瘤活性肽可特异性结合并作用于肿瘤组织,与肿瘤生长转移相关的信号转导分子相互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生长或促进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本文将从抗肿瘤多肽药物的来源、作用机制及发展现状进行概述。 【关键词】多肽来源抗肿瘤作用机制 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每年死于癌症的患者约占总死亡人数的1/4,且中国占相当庞大的病例数。药物治疗是当今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目前的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较大。对此,寻找新型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一直是国内外医药研发的热点。随着免疫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生物技术与多肽合成技术的成熟,人们发现多肽类药物不仅毒性低、活性高、易于吸收,还可以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增强抗肿瘤作用,而且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体内,因此,越来越多的多肽药物被开发并应用于临床。 一、抗肿瘤多肽的来源 1、天然来源的抗肿瘤活性肽 天然活性多肽是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体内的一类生物活性肽,可经过特殊提取分离工艺直接得到。近年来,对某些多肽经修饰加工后发现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它们可针对肿瘤细胞发生、发展的不同环节,特异性杀伤、抑制肿瘤细胞,显示出极好的应用前景。 1.1微生物源抗肿瘤多肽 微生物源抗肿瘤多肽主要是指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小分子多肤,它们是非核糖体合成的抗菌肽,如多黏菌素(polymyxin)、杆菌肽(bacitracin)、短杆菌肽(gramicidin)等,主要是由细菌产生,并经结构修饰而获得,这类微生物产生的抗菌多肽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细菌抗菌肽又称细菌素,是最常见的一类抗菌肽,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可分泌。细菌中已发现杆菌肽、短杆菌肽S、多黏菌素E和乳链菌肽(Nisin) 4种类型抗菌肽,能特异性杀死竞争菌,而对宿主自身无害。例如[1],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产生多种抗微生物物质,如表面活性素(surfactin),该物质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支原体、抗真菌活性和一定程度的抗细菌活性。除此之外,人们还发现某些抗菌肽对部分病毒、真菌和癌细胞等有杀灭作用,甚至能提高免疫力、加速伤口愈合。 1.2动物源抗肿瘤多肽 动物源多肽主要是指从哺乳动物、两栖动物、昆虫中分离提取出来的抗肿瘤多肽。如,有些哺乳动物来源的抗肿瘤多肽对淋巴瘤细胞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且免疫原性低;此外,还有Berge [2]等通过体内实验验证来源于牛科动物乳铁蛋白Lfcin B的9肽LTX-302 ( WKKWDipKKWK )的抗肿瘤效果,结果表明其对淋巴瘤细胞A20具有抗肿瘤活性,IC50为16 μmol·L ̄1。 多数研究表明,从天蚕中分离出的天蚕素Cecropins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Cecropin A 和Cecropin B对膀胱癌细胞有选择性细胞毒作用,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对所有膀胱癌细胞系的IC50为73.29~220.05 μmol·L ̄1,它们的作用机制可能是破坏靶细胞膜导致不可逆的细胞溶解和细胞破坏[3]。

抗肿瘤药物体内筛选试验标准操作规程(SOP)

抗肿瘤药物体内筛选标准操作规程 概述: 抗肿瘤药物是指能够直接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增殖的一类药物,作用机制包括抑 制肿瘤细胞核酸或蛋白质的合成、干扰大分子物质代谢、干扰微管系统、抑制拓扑异构酶等。 本操作规程包括与抗肿瘤药物申请临床试验和申请上市有关的非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的内容,其中着力强调非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关联性,以及非临床研究和临床试 验之间的关联性。旨在一方面为抗肿瘤药物的非临床研究提供技术参考;另一方面,通过技术要求引导科学有序的研发过程,使国内此类药物的研发更趋规范和合理。 本操作规程仅代表目前对抗肿瘤药物非临床研究的一般性认识。具体药物的非临床研究 应在本指导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药物的自身特点制订研究方案。 研究目的: 建立一套包括抗肿瘤药物体内作用的药效学研究和评价体系及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以 及抗肿瘤药物安全性和作用新机制的研究。 ①有效性研究 抗肿瘤药物有效性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探索受试物的作用机制、作用强度、抗瘤谱等, 为之后的安全性评价以及临床试验中适应症、给药方案的选择提参考信息。 ②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的目的主要包括:(1)估算I期临床试验的起始剂量;(2)预测药物的毒性靶器官或靶组织;(3)预测药物毒性的性质、程度和可逆性;(4)为临床试验方案的 制订提供参考。 研究计划: (a)小鼠急性毒性测试 按照急性毒性测试的常规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通过腹腔注射方式给药,测定体

外抗肿瘤活性突出的化合物的半数致死量(LD5o),参考给药小鼠体重变化情况,评价化合物的急性毒性,并确定小鼠体内抗肿瘤活性测试的给药剂量。 (b)小鼠体内抗肿瘤活性测试 根据动物体内抗肿瘤活性测试的标准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皮下接种肉瘤 S180或肺癌H22瘤株,选择体外活性突出且急性毒性较低的化合物,设定合适的剂量通过腹腔注射方式给药,以临床常用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作为阳性对照药物,测定肿瘤生长抑制作为体内活性评价指标。 (c)专利保护范围内的化合物的继续合成 申请保护范围较大的专利,合成部分可能具有良好活性的新的化合物,拓展研究范围, 发现活性更强的化合物,并申请新的发明专利。并可针对具体化合物申请从属专利,延长高活性化合物的保护期限。 采用MTT法或台盼蓝染色法,测定化合物对多种人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确 定化合物在不同瘤株间抗肿瘤活性的选择性,为裸鼠模型实验提供依据。 (e)抗肿瘤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 根据抗肿瘤(f)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活性化合物作用机理特征,选用微管蛋白 聚合等实验从分子水平确认化合物的作用机理;利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探讨化合物对内 皮细胞骨架的影响及诱导凋亡的途经,从细胞水平上阐明化合物的作用机理。 根据抗肿瘤新药审批办法的要求,采用裸小鼠皮下接种模型和/或原位移植瘤模型, 以相对肿瘤增值率和生存时间为指标,确定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g )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 选择在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中活性良好的化合物,开展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考查化合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性质。 (h)动物亚急性,长毒实验 根据抗肿瘤新药审批办法的要求,测定动物亚急性、长毒性质,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 基本方法: ①小白鼠的灌胃法

近十抗肿瘤药物进展研究

近十抗肿瘤药物进展研究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近十年抗肿瘤药物进展研究 摘要:癌症是严重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为了攻克这一世界性难题,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希望能早日掌握这种疾病,并找到治愈的方法,为癌症患者带来生的希望。本文主要介绍了肿瘤的简介及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旧药改良、药物联用技术、治疗手段技术三个方面阐述了近十年来抗肿瘤药物的发展。 关键词:抗肿瘤进展改良新药合成靶向治疗 一、肿瘤及抗肿瘤药物的概念 [1]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抗肿瘤药物是指抗恶性肿瘤的药物。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发病前期具有隐蔽性,不易被人发现。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发展到晚期的肿瘤比较难控制其生长,还会有癌细胞转移的致命危险。要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需要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找出能治愈肿瘤的方法,为世界的人民带来福音。 进十年来抗肿瘤药物有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在抗肿瘤药物改良以及靶向治疗方面取得比较大的进展。 二、肿瘤的治疗方法 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治疗。三种治疗手段各有各的特点,互相补充。化学药物治疗是利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分化的一种治疗手段。抗肿瘤药的两大障碍选择性不强,毒性大和耐药性,因此用化疗的方法无法根治。靶向药物治疗的方法可以直接对病灶进行用药,有目标的进行用药治疗,提高抗肿瘤药物的效率。降低要药物对其他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三、进展

抗肿瘤药研究综述

抗肿瘤药研究综述 摘要:目前,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采用化疗、放疗、手术、生物治疗和中西医结合等方法是治疗肿瘤的最有效手段。其中,新型抗肿瘤药的应用,在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延缓疾病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研究发展 2010 年4 月17 日,是第16 个“世界肿瘤日”。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 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常表现为局部肿块。肿瘤细胞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和功能。它生长旺盛, 常呈持续性生长。癌症是一组疾病, 其特征为异常细胞的失控生长, 并由原发部位向其它部位播散, 这种播散如无法控制, 将侵犯要害器官和引起衰竭, 最后导致死亡。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叫癌, 来源于间叶组织(包括结缔组织和肌肉)的恶性肿瘤叫肉瘤。 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肿瘤分子机制研究的逐步深入,全球抗肿瘤药研发硕果累累。自2005 年至今,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和欧洲药物管理局(EMEA)正式批准上市的抗肿瘤药有24个(孤儿药除外)。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球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抗肿瘤新药达470多个,共涉及2760 余项临床研究,其中Ⅲ期临床试验达231项,涉及新药50多个。[1] 1 细胞毒药物 细胞毒药物是经典的抗肿瘤药,疗效肯定。虽然其毒副作用较大,但由于替代性药物缺乏,一直是化疗的基础药物。其主要有以下几类: 1.1 烷化剂 曲贝替定(Trabectedin,强生制药公司)是首个海洋来源抗肿瘤药,为在海鞘中提取的四氢喹啉类生物碱的半合成品。除了可阻滞肿瘤细胞在G1/G2周期的分化外,还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分泌及VEGF受体(VEGFR)- 1 的表达。2004年,其在欧、美已被指定为治疗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软组织肉瘤和卵巢癌的孤儿药。2007年,EMEA正式批准其用于进展型软组织肉瘤的二线治疗。 盐酸苯达莫司汀是携带1个嘌呤样苯并咪唑环的氮芥衍生物,兼具烷化剂和嘌呤类似物的双重作用机制。2003年,盐酸苯达莫司汀在德国上市,2008 年在美国上市。用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和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治疗。[2] 1.2 抗代谢药 奈拉滨(Nelarabine,葛兰素史克公司)为脱氧鸟苷类似物9- β- 阿糖鸟嘌呤(ara- G)的前体药,在体内活化为5- 三磷酸ara- GTP,选择性地在T 细胞中积累从而抑制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导致癌细胞死亡。抗叶酸制剂Pralatrexate(Allos 制药公司)由甲氨蝶呤改进而成,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2009 年,美国FDA 批准其单用于复发/难治性T 细胞淋巴瘤治疗,给药时定期

靶向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靶向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2001年Dennis Slamon等报导抗HER2单克隆抗体trastuzumab(Herceptin, Genentech)治疗乳腺癌开始,靶向治疗作为肿瘤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近年随着肿瘤多步骤理论、DNA修复理论、细胞凋亡理论的形成,细胞周期核心机制、细胞周期启动机制、细胞中多条信号转导途径的阐明,抗肿瘤药物从以往的非选择性的细胞毒药物的筛选转向高选择性的靶向药物的寻找。现就抗肿瘤药物靶点的研究综述如下。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VEGF和VEGFR) 以VEGF及其受体VEGFR为靶点[1],阻断其信号转导通路或耗竭肿瘤细胞产生的VEGF而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治疗策略主要有:①基因治疗:在基因水平用反义寡核苷酸抑制基因的表达是首选的策略。反义基因治疗是肿瘤基因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应用反义核酸在转录或翻译水平阻断某些异常基因的表达,使肿瘤细胞进入正常分化轨道或导致瘤细胞凋亡。实验表明VEGF16反义核酸降低了肿瘤组织中VEGF165表达水平,从而抑制了肿瘤的生长;②封闭VEGF及VEGFR:应用抗VEGF及其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可封闭已分泌的VEGF及VEGFR,从而达到干扰、阻断VEGF与其受体诱发的内皮细胞信号传导,抑制血管形成;③切断信号传导路: VEGF信号传导路可见, VEGF和VEGFR表达时,可以通过某些药物阻断该传导路,抑制内皮细胞的生长和血管渗透性的增加。可溶性的VEGFR(sVEGFR)是通过剪切VEGFR的胞外区或改变胞外区结构而形成,只具备和VEGF结合的能力,不能诱发信号传导;④导向治疗:VEGFR在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中过度表达,而在相邻正常血管内皮细胞中几乎检测不出。VEGF可与其它抗肿瘤药物、毒素、放射性核素等联用,用于肿瘤的导向治疗。 1.1针对VEGF的靶向治疗 1.1.1VEGF单克隆抗体阻止与内皮细胞表面的VEGFR结合[2]。 Hurwitz等[3]进行的随机Ⅲ期临床试验研究了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5-FU/LV(IFL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此外,贝伐单抗在其他肿瘤,如乳腺癌[4],也显示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贝伐单抗的不良反应有高血压(10%~15%)、蛋白尿(3%~5%)、出血和血栓形成(12%),比较严重的是肠穿孔[5]。贝伐单抗、干扰素α联合治疗组均显示出更高的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因此,贝伐单抗联合干扰素α的方案已被推荐作为转移性肾癌的一线治疗方案。 1.1.2HuMV833抗hVEGF-A抗体(HuMV833)可明显减少裸鼠体内肿瘤微血管密度,临床Ⅱ试验即将开展[6]。 1.1.3VEGF-Trap已进行Ⅱ期、Ⅲ期试验、晚期非小细胞性肺癌、晚期结直肠癌二线治疗Ⅲ期试验正在进行中。 1.2针对VEGFR的靶向治疗 1.2.1舒尼替尼舒尼替尼是靶向于VEG-FR-1、VEGFR-2、VEGFR-3、c-Kit、PDGFR-α、PDGFR-β、FLT3及RET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胃肠间质瘤常因c-Kit、PDGFR-α激酶区的特异性突变而产生对伊马替尼耐药,而舒尼替尼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