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临床血尿来源鉴别方法研究进展

临床血尿来源鉴别方法研究进展

综述

健康必读

Healthmust—read2013年6月第12卷第6期中旬刊

临床血尿来源鉴别方法研究进展

徐榕蔓陈巧林仇锦波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2010级检验专业学生江苏镇江212013)

【中图分类号1TP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6723783(2013)06057202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在临床上,对于血尿来源的鉴别特别重视,尤其是肾性与非肾性血尿的鉴定。肾性血尿是累及肾脏实质的病变,一旦筛查结果显示为肾陛血尿,就必须进一步做其他相关检查,包括尿沉渣中的管型、尿蛋白检验、肾功能测定、B超检查以及微量白蛋白、82MG、NAG酶检测乃至肾活检等。肾性血尿至少有两种以上的尿红细胞形态异常和大小改变,常见出芽形、棘形、锯齿形(皱缩形)、环形、口形、靶形等陈旧性红细胞。在临床上,肾性血尿多见于肾小球肾炎。非肾性血尿的确诊则需进一步做腹部平片以及静脉肾盂造影、肾脏超声波检查、CT扫描、逆行肾盂造影、膀胱镜、尿三杯试验等检查,非肾性血尿的尿红细胞形态与大小基本一致,非来源于肾小球。在临床上,非肾性血尿可见于月经期、过度运动、外伤、炎症、结石、结核、肿瘤等。严格区分肾性与非肾性血尿,对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均有重大意义[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探索出鉴别血尿来源的多种方法,现报道如下。

1光学显微镜法

以往,采用普通光学显微镜镜检尿沉渣,通过观察红细胞的形态来判定出血的部位。此法的原理是肾性血尿的红细胞在经过病变的肾小球滤过膜时受到挤压导致红细胞变形,同时红细胞受到肾小管不同pH和渗透压持续变化与介质张力以及代谢产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已受损的红细胞发生形态改变甚至破裂,以致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小圆型、伪足型、镰刀型以及棘形等多形性红细胞。非肾性血尿是由于微小毛细血管壁破裂,红细胞直接释放于尿液中,而红细胞并未受损,同时受pH和渗透压的影响均较小,所以红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

Rath等报道,普通光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对肾小球血尿识别的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91%,与相差显微镜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元显著性[…。杨春光等对同一组标本分别用不染色、油红“O”及甲基绿染色三种方法观察尿红细胞,结果甲基绿染色肾性血尿诊断符合率98.1%,非肾性血尿96.0%;油红“O”染色的符合率稍低,而不染色尿红细胞的诊断符合率最低(肾性血尿94.5%非肾性血尿89.6%)[…。普通光镜检查尿沉渣的优点是操作方便,准确性较高,所需设备简单,能真实地展现红细胞形态,直观可靠,故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此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对操作者的技能要求高,不同的操作者之间存在着主观差异,如观察者对红细胞碎片和轻微畸形红细胞主观判断及识别能力不同将会对检查结果带来较大误差。

2相差显微镜法

早在1971年,Bridy和Fridy等首先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的变化,以鉴别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在相差显微镜下细胞呈现立体状,细胞形态易于观察。Kohler等发现棘形红细胞具有特殊形态,更易于观察识别,其数量大于5%,筛检肾小球肾炎敏感性为52%,而特异性为98%[“。在肾单位环境中,只有发生溶血时才出现此种棘形红细胞,而在健康人或非肾性疾病中,几乎见不到此种棘形红细胞。Chu报道用G1≥5%对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3%和100%,但在酸性浓缩尿中,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99.2%和100%[…。

国内董秀清等报道用晨尿或新鲜尿,G1≥5%诊断肾小球血尿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2.2%和100%,在酸性浓缩尿中,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0.6%和100%[“。艾红梅等报道相差显微镜下异形红细胞所占比率分别是:肾性血尿(83±14)%、非肾性血尿(50±3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鉴别肾性血尿的cutoff值为75%时准确性较好[7I。可见,应用相差显微镜初步鉴定血尿的来源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能对肾小球性红细胞及非肾小球性红细胞做出判断,为临床明确进一步的检查方向奠定了基础。该方法操作简便,无损伤性,并且异形红细胞清晰可见,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鉴别血尿性质的方法。此法对尿液中的红细胞要求有足够数量,否则计数红细胞太少,影响结果判断;并且尿液pH太低或太高均可使尿液中的红细胞形态改变,影响结果。同时操作过程中涂片时的厚薄差异及操作人员本身存在的主观性都影响着相差显微镜的敏感度。

3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法

肾性血尿时红细胞在通过肾小球基底膜时被挤压导致红细胞变形,而非肾性血尿红细胞直接进入尿液,故肾性血尿红细胞的MCV比非肾性血尿的MCV要小,所以可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尿红细胞MCV鉴定血尿的类型。1986年,Shichiri首次应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获得容积分布由线,发现肾小球性红细胞容积分布呈高峰位低容积区的偏态分布,而非肾小球性容积分布呈现高峰位高容积的正态分布。高峰偏于低容积区(约50fl以下)的单蜂为肾小球型;高峰位100fl左右的单峰为非肾小球型[8]。国内学者也对此做出证实。由此可见,利用MCV法检测血尿比较客观,对于血尿的初筛有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还有学者报道:可通过检测血中红细胞MCV和尿中红细胞MCV的比值来区分肾性和非肾性具有更好的效果。谢昭宁报道: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的B

McV/uMCV明显大于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且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以比值≥1.10作为诊断非肾小球性血尿的界限,其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91%,符合率为93%。若结合畸形红细胞≥40%为界限,则结果显示极高敏感性和

基金项目:江苏大学学生科研基金资助课题(项目编号:11A217)特异性,符合率达100%[…。随后,谭春艳以测定BMCV和UMCV差值来鉴别肾性血尿,结果以MCV差值≥9.70fl作为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标准,其敏感度为92.0%,特异性为98.7%,正确率为96.1%。以uMCV值≤70.75fl作为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标准其敏感度为88.0%,特异性为89.9%,正确率为89.1%Do]。王或等报道以MCVBMCVU的平均值大于16fL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小于16fL诊断为非肾小球性血尿,肾小球性血尿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4%和95.5%,非肾小球性血尿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5%和96.4%。与uMCV法相比,MCV差值法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筛检血尿来源的方法之一[11]。由于各实验室所用的仪器不同,故很难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且用贵重的血细胞分析仪测尿液存在污染,会对血细胞计数产生影响。因此,限制了该法的普及和发展。4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法

uF100尿沉渣分析仪基于流式细胞和电阻抗测定原理,用两种荧光染料将尿中有形成份进行染色(菲啶染料和羰花青染料),再检测尿标本中单个细胞的荧光强度(F1)和前向散射光强度(Fsc)及电阻大小来确定细胞的类型和形态;该法具有手工操作无法比拟的重复精度及极低的污染率。韩医昂的研究显示用uF100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敏感性为94.3%,特异性为83.8%F12]。刘承吉等用RBcMFscB与RBCMFscU差值≥29.45ch为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标准,敏感性为98.4%,特异性为98.3%,准确性为99.6%[13]。刘润冰等研究显示细菌、结晶存在条件下,uF100把变异性血尿误认为均一性血尿的可能性不大,与报道敏感性100%相符[14]。uF100对单纯均一性血尿鉴别较准确,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特异性为94.4%,较多细菌或结晶存在时特异性只有62.2%和66.6%,证明细菌与结晶对uF100鉴别血尿来源有影响,使结果的特异性降低。陈巧林等研究显示尿液放置时问长,会影响uF100对红细胞的检测[15]。其主要原因是细菌的大量繁殖,尿结晶形成增多,仪器误计成红细胞,且红细胞形态在体外随时间延长而变形,从而导致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下降。

综上所述,虽然菌尿、结晶尿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放置时间过长、温度过高等会对结果造成影响。但是uF100尿沉渣分析仪鉴别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时直接自动进样,无需离心尿液,方法简便、快速,无主观因素干扰,提供量化的数据报告单,精密度大大提高,检测敏感性增加,结果准确,此法作为血尿来源的初筛方法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5联合检测法

判断血尿来源的方法很多,但各有其优缺点。因此,必须选择联合检测法来降低假阳性或假阴性。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具有检测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等优点,故可作为临床鉴别血尿来源的首选方法。但由于大量细菌、酵母菌、结晶存在尿中,可干扰检测结果。用相差显微镜和uF100联合检测鉴定血尿的同时与干化学法进行了比较,其结果是尿潜血肾性血尿以+~++为主,而非肾性血尿则以+++为主。尿SG和pH值的改变,也可对尿红细胞形态产生影响。所以,陈巧林等认为:尿干化学检测对血尿来源具有辅助鉴别诊断的作用,能弥补镜检不能发现破碎红细胞的不足,特别实用于溶血性血尿诊断。同时,本法还能监测uF100因细菌、酵母菌、结晶等存在而引起尿红细胞假性增高。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肾性血尿的主要特点是:尿红细胞数通常<500个/ul,BLD以+~++为主,PRO常见+~+++,RBcMFsc<70ch时敏感性90.2%、特异性83.6%、诊断符合率92.8%,尿红细胞畸形率84%;非肾性血尿的主要特点是:尿红细胞数通常>500个/ul,BLD以+++为主,PRO常低于+,RBCMFsc>80ch,尿红细胞畸形率14%。肾性血尿与非肾性血尿比较其畸形率、RBCMFsc、RBCFscDW及RBCP70Fs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OrP<0.01)L16I。因此,采用光学显微镜检法和尿沉渣流式细胞仪法及干化学法联合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结合,才能更客观、准确地鉴别血尿来源。由于基层医院难以普及UF

100等较昂贵的仪器,也可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与血细胞分析仪联合检测,以测定尿中红细胞的MCV与RDW,了解尿中红细胞的畸形情况、红细胞的大小以及是否为均一性红细胞。这样,指标更加客观,对于肾小球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性血尿的鉴别都具有重要价值。该方法操作简单,费用低,且可避免对患者的创伤性检查,值得推广应用[17I。

参考文献

Eli严爱华.血尿镜检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05,35(1):3435

EelRathB,TurnerC,HartlyB,eta1.EvaluationoflightmicroscopytolocalisethesiteofhaematuriarJ].ArchDischild,1990,65:338

E3]杨春光,王少敏,屈智慧,等.尿中红细胞形态和电泳时间判定肾性与非肾性血尿的方法及意义[J].自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1,27(4):436

E4]KohlerH,wandelE,BrunckB.AcanthocvturiaAcharacteristicmarkerforglomerularbleedingEJ].KindeyInt,1991,40(1):115

万方数据

2013年6月第12卷第6期中旬刊

健康必读

Healthmust—read综述

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何春阳

(昆明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一科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医院开展健康教育不但可以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身体素质,而且可以使大家掌握自我保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可以影响和改变人们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之达到最佳健康状态。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的控制和改善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存在的问题作分析说明,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1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6057301

1存在的问题

1.1人们缺少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糖尿病初期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未受到任何影响,因此,患者往往不认为自己患了病,也不需要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有些患者只是在体检的时候意外发现的;有些患者经过内分泌科的医师诊断和血糖检查后才引起重视。其实,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患病的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只不过还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他们也认为自己是健康人。因此,许多患者不能正确的对待糖尿病。

1.2患者自我防护意识比较淡薄:临床发现有些患者住院治疗时患病已经3~5年,还有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足等。也有的患者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或低血糖昏迷才被送到医院进行抢救。这些都是缺乏糖尿病知识和自我防护意识的结果。

1.3对糖尿病的理解及其治疗认识上存在误区: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就需要终生治疗,有些人心里不能接受。整天忧心忡忡,担心经济不能承受;很多人对糖尿病的饮食治疗缺乏认识,对于饮食控制的重要性更是认识不足,也不知道如何制定自己三餐的总热量,总认为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具体操作难以掌握;运动对于糖尿病人非常关键,许多患者不知道如何运动,什么时问运动,什么强度的运动是最好的,导致许多人害怕低血糖的发生不敢出门运动;有些人时常担心降糖药吃多了会出现低血糖反应,所以不经医生同意,自行增减药物;还有人对胰岛素的治疗存在误区,认为胰岛素是一种激素,对人体有影响,像鸦片一样会成瘾,因此,不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等等,这些都说明人们对糖尿病的理解及其治疗认识上存在误区。

1.4护士的知识水平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临床上许多年轻护士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发病机制以及一些常规的生化检查一知半解,满足不了患者的需求,护患之间不能进行有效地沟通,不能有效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从而导致许多患者虽然住院治疗,但还是不懂糖尿病的知识。

1.5护理人员换班过于频繁:在临床工作中,管床护士更换过于频繁,对健康教育的连续性有很大的影响,每天更换一名管床护士所教的内容难免有雷同、不连贯,导致患者没兴趣,甚至厌烦。

2对策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是以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自我监测血糖等为主要内容,并且相互穿插进行,这就是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五架马车口。

2.1对糖尿病知识的教育: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尚元根治的好方法,一旦确诊,必须终生治疗。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要因人而异,要遵循个性化的原则进行。如:根据年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如:老年人采用图片、录像等比较直观、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文化程度高者可采用教育手册、教科书等比较系统、深入浅出的方式进行,以达到患者对于糖尿病的分型、症状、治疗及并发症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在生活中能够正确的运用,从而加强自我保护和治疗。

2.2饮食指导:合理的饮食对于肥胖患者来说有利于减轻体质量,对于消瘦的患者来说有利于增加体质量,从而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和防止低血糖的发生,改善脂代谢紊乱和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重点在于向患者介绍控制饮食控制的意义及具体措施,并督促落实,其关键在于控制总热量。了解常用食物的属性,提倡使用粗谷类和适量的杂粮、绿叶蔬菜、豆类及含糖低的蔬菜水果,做到食物的多样化。根据患者的身高、体质量来计算出标准体质量:标准体质量(始)一实际身高(cm)105。其次评估目前体质量状况,[(实际体质量一标准体质量)/标准体质量]×100%一体质量状况。体质量状况±10%内为正常,≥25%为超重,≥30%为肥胖,<10%为消瘦。再根据运动强度得出每日所需的总热量,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适当限制蛋白质,严格限制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动物内脏、鱼子、肥肉及猪肉、牛羊油等,钠盐<69/d,少吃油炸食品,禁烟禁酒及含糖饮料,按营养素的要求来分配三餐:1/5、z/5、e/5或1/3、1/3、1/3[23,还有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或血糖高低分配四餐或是五餐。可以采取加餐的形式,中餐或晚餐,少进主食半两,时间可以选择在二餐之间(上午9:00~10:00)(下午15:oo~16:oo)晚上21:oo左右。

2.3运动指导:运动能促进糖代谢及提高胰岛素在周围组织中的敏感性,降低血糖,增强血管的功能,纠正脂代谢紊乱。空腹运动可引起血糖波动,餐后立即运动又影响消化吸收,所以应在餐后30~60rain进行。依照患者的身体情况选择运动种类。如:慢跑、平地骑车、游泳、散步、跳舞等。最好采取有氧运动,必须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运动量也要因人而异,以运动后不感到疲劳或轻微出汗,每分钟脉搏次数低于(170~年龄)为宜。每周至少3~4次,每次30min,逐步增加到1h。出门运动时要随身携带糖果饼干并佩带糖尿病病人信息卡,以备低血糖时使用。最好结伴运动。血糖高于15mmol/L或者出现各种并发症者不适合运动。

2.4用药指导

2.4.1口服用药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口服降糖药物的药理作用。嘱患者长期坚持规律服药。不要随意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如磺尿类药物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通常在餐前30min服药。双胍类药物,可在餐中或餐后服用。糖苷酶抑制类药物,主要用于降低餐后血糖。在服用该药时必须每餐的第一I—I饭同时嚼碎服下。还有胰岛素增敏剂,主要是通过增强胰岛素作用而降低血糖,每日早餐前1h服药效果最好。

2.4.2胰岛素的应用胰岛素应在进餐前注射,血糖水平维持在4~6mmol/L为宜。必须向患者详细介绍胰岛素使用的目的、必要性、种类、作用及副作用。教会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掌握正确的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要学会选择注射部位,有计划的更换。注射部位皮下组织对于胰岛素吸收率影响是引起血糖浓度波动的主要因素。腹壁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均衡,而且面积大,因此,腹壁下为最理想的注射部位。每次注射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两次注射部位至少相距lcm并有计划的变换部位注射,避免局部皮下脂肪萎缩硬化。

2.5自我监测指导:为了使血糖保持在正常的水平,患者要学会自我监测的方法。除了监测空腹血糖外,还要了解三餐后2h及睡前血糖。了解血糖水平与症状的相互关系,更合理地调整治疗方案。另一个指标是糖化血红蛋白,它的测定结果可以反映出取血前2~3月内的血糖水平,作为近期病情监测的指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6心理护理:有些患者心理比较脆弱,一旦患病就忧心忡忡,对于疾病的治疗或身体的恢复影响很大。糖尿病患者也不例外,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想到疾病将终生治疗心理就产生恐惧、焦虑甚至抑郁。临床医学的实践证明:保持乐观的情绪对控制血糖、控制血压都非常重要。因为,乐观的情绪有利于保持患者内心环境的稳定。焦虑会引起人体一系列应激反应,如肾上腺、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从而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引起血糖升高。不良的生活方式影响人体健康。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很好地控制血糖,而且对于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帮助。同时,能够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增加对糖尿病的认识,提高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的程度和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致残率,节约医疗费用,减轻社会负担。因此,必须广泛、大力开展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卜”—‘卜一—‘卜一—‘卜”—‘卜”—‘卜”—‘卜”—‘卜一—‘卜一—‘卜”—‘卜”—‘卜”—‘卜”—‘卜一—‘卜一—‘卜”—‘卜”—‘卜”—‘卜一—‘卜一—‘卜”—‘卜”—‘卜”—‘卜”—‘卜一—‘卜一—‘卜”—‘卜”—‘卜”—‘卜”—‘卜一—‘卜一—‘卜”—‘卜”—‘卜”—‘卜”—‘卜一—‘卜一—‘卜”—‘卜”—‘卜”—‘卜”—‘卜一—‘卜一—‘卜”—‘卜”—‘卜”—‘卜”—‘卜一—‘卜一—‘卜?5ChuYd,KitamotoY,NakayamaM,eta1.DiffrentiationofhaematuriaUsing用医药,2008,18(3):11011l

auniquelyshapedredcellEJ].Nephron,1993,54(1):3235[12]韩医昂.uF100尿沉渣分析仪与相差显微镜在鉴别血尿来源中的应用[J].[6]董秀清,孙玉玲.用一种独特形态的红细胞鉴别血尿[J].中华肾脏病杂志,江西医学检验,2005,23(2):171172

1999,15:311313[13]刘承吉,吕蕾,顾可梁,等.RBcMFscB与RBcMFscU差值鉴别血尿来源[7]艾红梅,陆克军.实验室检查对血尿来源鉴别意义的探讨[J].检验与临床,评价[J].临床检验杂志,2007,25(5):3573582008,5(5):284285E14]刘润冰,钟树奇.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鉴别血尿来源的影响因素的探讨[J].8ShichiriM.Useofautoanalysertoexamineurinaryredcellmorphology,the广西医学,2004,25(7):2627

diagnosisofglomerularhaematuria[J].Iancet,1986,1l:781[15]陈巧林,顾可梁等.时间、温度对UF100检测尿沉渣结果的影响[J].陕西[9]谢昭宁.测定尿和血MCV比值及观察红细胞形态鉴别血尿来源[J].右江民医学检验,2002,17(1):53

族医学院学报,2001,108E16]陈巧林,顾可梁等.相差显微镜和uF100联合检测鉴别血尿来源[J].临床[10]谭春艳.测定血和尿红细胞平均体积差值鉴别血尿的来源EJ].上海医学检验检验杂志,2005,23(4):281183

杂志,2003,18(6):358359[17]李永祥,吴华军.相差显微镜和血细胞分析仪联合检测鉴别血尿来源EJ].浙[11]王或,姜水.血液MCV与尿液MCV对判断血尿来源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江临床医学,2007,9(2):268269

万方数据

临床血尿来源鉴别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徐榕蔓, 陈巧林, 仇锦波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刊名:

健康必读(中旬刊)

英文刊名:HEALTHMUST-READMAGAZINE

年,卷(期):2013,12(6)

参考文献(17条)

1.严爱华血尿镜检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期刊论文]-青海医药杂志 2005(01)

2.Rath B;Turner C;Hartly B Evaluation of light microscopy to localise the site of haematuria 1990

3.杨春光;王少敏;屈智慧尿中红细胞形态和电泳时间判定肾性与非肾性血尿的方法及意义 2001(04)

4.Kohler H;wandel E;Brunck B Acanthocyturia-A characteristic marker for glomerular bleeding 1991(01)

5.Chu Yd;Kitamoto Y;Nakayama M Diffrentiation of haematuria Using auniquely shaped red cell 1993(01)

6.董秀清;孙玉玲用一种独特形态的红细胞鉴别血尿 1999

7.艾红梅;陆克军实验室检查对血尿来源鉴别意义的探讨[期刊论文]-中国医学文摘-检验与临床分册 2008(05)

8.Shichiri M Use of autoanalyser to examine urinary red cell morphology,the diagnosis of glomerular haematuria 1986

9.谢昭宁测定尿和血MCV比值及观察红细胞形态鉴别血尿来源 2001

10.谭春艳测定血和尿红细胞平均体积差值鉴别血尿的来源 2003(06)

11.王彧;姜水血液MCV与尿液MCV对判断血尿来源的临床价值 2008(03)

12.韩医昂UF-100尿沉渣分析仪与相差显微镜在鉴别血尿来源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江西医学检验 2005(02)

13.刘承吉;吕蕾;顾可梁RBC-MFscB与RBC-MFscU差值鉴别血尿来源评价[期刊论文]-临床检验杂志 2007(05)

14.刘润冰;钟树奇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鉴别血尿来源的影响因素的探讨 2004(07)

15.陈巧林;顾可梁时间、温度对UF-100检测尿沉渣结果的影响[期刊论文]-陕西医学检验 2002(01)

16.陈巧林;顾可梁相差显微镜和UF-100联合检测鉴别血尿来源[期刊论文]-临床检验杂志 2005(04)

17.李永祥;吴华军相差显微镜和血细胞分析仪联合检测鉴别血尿来源[期刊论文]-浙江临床医学 2007(02)

本文链接:https://www.sodocs.net/doc/826262998.html,/Periodical_jkbd-z201306843.asp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