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前的思考(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前的思考(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前的思考(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前的思考(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工贸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前的思考

前言:

本文名为思考,即属于阶段性的想法总结,包含对过去经验的分析以及对同行做法的提炼。从深度、广度、系统性和可行性上,还达不到“建议”、“报告”、“计划”之类的要求。主要原因是本人水平有限加之时间较为仓促。其中有很多疏漏错误之处,请海涵指正。

上周接到领导通知,要写一份关于工业设计教学改革的建议,当时觉得看过一些其它专业的教学改革或者课程改革资料,都是有理有据、言之凿凿,似乎不难写,便轻松答应周末做好上交。

随着这几天的回顾分析、查阅资料、和本专业及非本专业老师交流,深感此工作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要想提交系统、完整的建议书,还需更长的时间,更细的工作,更多的权衡。所以本文只能以一个思想的交流的形式向领导谈谈做教学改革之前想法。

一、我们为什么要搞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这个问题不谈清楚,其它的也就没有必要去谈。

其实我不知道领导为什么提出这个工作,是大势所趋,还是从校内各方反映的实际出发?我揣摩了一下觉得这两方面原因都是有的。

大势就是国内各高校大约从上世纪末就不断提出工业设计专业改革的呼声,有部分高校如清华美院、无锡轻工而后到北航、广美、广东轻工乃至济南大学、山东大学、深职院。。。一时间,凡是有工业设计专业的,都在改革。究其原因,应该是专业的定位、发展、培养的人才、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专业的肯定度,都存在问题。

一方面学校培养的毕业生70%以上没搞工业设计,跑去做环境设计、CI设计、广告动画等等;另一方面大量制造业企业极度缺乏原创设计,就算招了工业设计生,也是当美术生在用,没能按照企业的需求做出有市场效益的产品。(取自《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国工业设计20年反思》,童慧明,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这反映了目前很多高校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上的不合理,而这种不合理来自于设置专业时盲目跟风,没有详细扎实的做过研究,同时也有我国高校管理制度上的学科要求整齐划一,条条框框规定得太死有关系。

美国设计艺术中心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工业设计类专业数十年来稳居

世界一地的牛校)的王受之教授在《中国设计教育批判》一文中这样写道:“目前的大一统教育体系需要改变。设计教育其实最忌讳大一统体系。美国现在有独立的艺术和设计学院60多所,五年前香港艺术中心的董事局主席刘小康、香港理工大学的梁副校长和当时理工设计学院副院长林衍堂三位来美国考察设计教育,走了一大圈,60多个院校看了一半以上。我问他们的感受,他们的感觉第一点就是没有一所学校的系统是一样的。设计是和市场、社会密切联系的活动,并且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漫说全国一个系统,就是一个城市几个学校共用一个系统都不合适。”

从本校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工业设计专业作为应时势而生的重点发展专业,目前在课程体系上确实是跟着别人的屁股走,走老路。原因主要是刚刚新办,没有基础,从办学理念到硬件条件到师资,都还非常薄弱,暂时只能搞模仿秀。而学生,特别是07级的学生,经过2年的学习,有些颇有怨言了,反映说学的太杂,学完什么都不会。这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缺乏目标、缺乏自学能力,另一方面是我们的课程缺乏整体性、知识零散、没有体现核心能力所致。老实说,作为07工设的班主任,当他们无助的说自己成了学校的小白鼠时,我只能深感愧疚。不管怎么样,我个人是特别希望这个专业能认认真真办好的,07级走了,还有08,09,10。。。

二、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教学改革目标是更好的培养人才,套用“09级人才培养方案”上的话,叫做要培养“培养以产品结构设计为主,外观设计为辅,有工业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应用能力,在企业从事产品设计的高技能人才。”(摘自《09级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规范》,阎汉生,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具体一点这么说:工业设计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并使之成为他们的内动力;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使之具有适应客观世界和创造世界的能力。(摘自《对工科院校工业设计教学的几点思考》,韩敏,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再具体一点这么说: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丰富的创造能力、准确的执行能力、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在实践中自我完善的学习能力等五个方面的能力。(摘自《关于高职高专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桂元龙,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前任副院长)

从各专业人士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工业设计培养的毕业生应该是全面的,这个全面,不仅仅是指会用多种软件、也不仅仅是指会画平面草图、三维效果图、会做模型。这个

全面指的应该是设计综合能力上的全面,不但包括设计流程的熟悉、设计工具熟练、还包括了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增值能力、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等等。

这个综合能力的培养,绝不是把美术类、设计类、计算机类、机械类的课程混合再拌上公共课的就业指导、毛想邓论等课程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这个改革,不能停留在若干课程的课时增减上,不能停留在多聘三五个兼职教师上,不能停留在买多几个仪器,做多几个模型上。它是个综合配套改革,它的层次很高,远远超过了我一个教研室主任的能力范围,需要从学院级别做起。

三、工业设计教学改革的层次和步骤

简而言之一句话,要培养好的学生,得先有好的老师和条件,要有好的老师和条件,得先有好的制度支持。所以这个改革的层次是从上层往下层推进的。步骤是先改制度,再改教师和条件,最后才能培养出好的人才。

有人说,中国不少改革是从下至上的,比如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可那个前提是农民都快饿死了,才逼出来的改革。我们这些底层老师,虽然辛苦一点,倒也还远远没到快要饿死,逼得非改不可的地步,所以从下至上,自发性的改革,在高校是行不通的。制度这东西,在中国很神奇,是个双刃剑,好也是它,坏也是它,推动做事的也是它,推搪做事的也是它。那么我们学校目前的制度,适不适合工业设计改革的需要呢?

我校的制度主流上是适合的,各级领导的重视,各部门的配合,都是有目共睹的。例如上半年由姚院林院带队两个系主任和三个专业老师一行专门到北京考察了3所顶尖的设计类院校中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的办学情况,吸取了不少办学经验。

但目前的具体制度中还是有些地方可以改进,比如:

1.谁来做,做多少的问题

教研室主任的责任和权利不对等,可以说凡是和专业建设、教学教师管理相关的工作任务,经过层层的传达、分配,最后80%以上都由教研室主任亲自完成。但是教研室主任上面对领导不敢说不,下面对老师说不了不,出门办事打不了车,请人洽谈买不了单。除了对自己是个锻炼经历,这个岗位有些鸡肋的感觉。

2.做不做得动的问题

行政管理部门,有些条条框框执行的过于教条,卡的太死。比如对上课来说最重要的教材,按理说,只要内容合适,深浅适度就行,有的老师选的教材挺好,上级部门先拿出版时间来卡一下,再拿是否规划教材来卡一下,结果呢,个别老师坚持非用自己选好不可,更多的老师就听领导指挥,随你们便吧,我再换本达到这两个指标的算了,至于教材内容?管不了那么多了。

3.几时做,在哪里做的问题

一年到头会议不断,但是,真正落实到每个专业的建设,教师交流的会议,没有几个。老师和老师之间,在楼梯走廊碰到了,可以谈谈专业课程的事情,在饭堂碰到了也可以谈几句教学的事情,一起等公交车的时候也能谈几句。可就是没有一个专门的,合适的地方、时间和制度来保证这些非常有益的交流。这都还算是热爱教学,关心学校的老师,交流几次,没有实质变化,热情也就淡了,大家也就只剩下开会睡觉打哈欠的了。

总的看来,我们这些普通老师,不是不关心学校,不是不关心专业发展,实在是目

前没有平台、没有制度可以给我们来说句话,做件事。年轻老师有种“报国无门”的感觉,但再熬多几年,恐怕连这点感觉也会没了。

理想的行政教学管理部门是什么样的呢,是服务型的部门,没记错的话,新闻联播里也是这么说的。

在学校,主要就是应该为教师服务吧。不过,我们的学校,这三年来,从来没人问过我,你有什么要求,你需要学校为你提供什么?这倒是个常象,中国老百姓,一辈子大概也听不到这样的慰问。好了,废话说太多了。。。入正题。

展望未来,在经过部分改良的制度下,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激发、业务能力得到有效的培训提升,在相关教材、设备、地点的使用上,最大化的由教师做主,为教学服务,只有这样的前提下,学生才有可能得到教学改革方案中的优质教育,这才是教改的目的。

目前见得最多的是:不停地改头换面参加各类评比、申报各种项目,这些只是支撑教改的一个方式,却经常被当成教改的目的。有意无意的舍本逐末,实际增大了资源、精力的损耗,大家得到一些的同时,失去了更本质的、宝贵的东西。

四、工业设计教学改革的内容

4.1学校层次上的支持

学校层次上,应有如下这样的支持:

成立一个部门,特殊的部门,直接对院长负责,权利高于各个教学系和各处室,临时可取名工贸社会服务公司。职责如下:

1、外联

负责对外联系,包括与周边中小型企业、地方政府联系。争取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机会。有人问,找校企合作的机会,一直不是各个系自己的工作么?回答是,系不能代表学院,系主任要上下传达政策方针、管理诸多教研室、学生工作,分身乏术,教研室主任同时有大量的教学任务,兼职管理本教研室资料、通知,分身乏术。这种工作,必须是由擅长沟通、懂得交际的专门人才去开展。

2、内调

在系于系之间,在各个处室之间,起协调作用。新加坡南洋理工为什么能搞得起全校各单位之间的“无界化”概念,我们不知道,也许是人家各个系处室之间没有利益冲突,也许是人家校长一个电话就能摆平所有部门,也许是人家道德情操足够高尚,都愿意你帮我,我帮你,不计较内部得失,能集中协调各系优质资源办大事。但在我们这,从已有的经验来看,必须得有这么一个特殊部门,来协调内部关系。

有了这么一个功能明确的部门,才能实现“系部合作无界化”、“校企合作无界化”、“与市场无界化”、“内部资源无界化”、“归宿认同感无界化”。

4.2相关行政后勤教辅部门的支持

其它部门对教学系,教学专业的配合,要更加灵活,管得太死,条条框框太多,只是相互折腾,对办高等教育来说,灵活未必就会出乱,管死未必就出成绩。

具体说来包括:

4.2.1课时、课室的安排可以更灵活,多听取任课教师意见

远到国外的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近到海珠区的广东轻工学院,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具体课程内容形式上,都是完全由教师做主。他们的proe,alias软件可以集中每周两天,每天8小时,两个月上完,他们的广告学、设计心理学可以连上4周,一个月上完,这样不同的课程,安排不同长度的周期来上,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程环境,效率更高,一方面可以留出更多,更自由的时间给学生做设计实践,也让老师自由充电。我们不是非要一步改成跟他们一样,但这个方向是没错的。(资料来自UIAH MA PROGRAMME CURRICULUM2008-2009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轻工职院设计学院教师访谈)

反观我们的现状,几乎所有的课,在上课周数,每周节数,甚至间隔时长上,都加上许多上级部门的人为限制,门门课从学期初拖到学期尾,一周4节的课,得跑两天学校,老师疲惫不堪;学生学了后面忘了前面,讲完理论部分实践又得等好几天才能做,不能当场把理论和实践结合,消化知识点。而学生为了应付所有课程统一的期末考试,最后三四周精神紧张,也影响了临近期末的实践教学周效果。对设计类专业来说,这是完全落伍的课程管理制度。对其他专业来说,这也不是很好的制度,它极大的限制了教师对课程的设计、掌控能力,这本质上和中小学的教学制度有什么差别,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有创造力和个性吗?

4.2.2实验室的管理

不同专业,对实验室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有的专业,确实去上几节课,就可以走了。但对设计类专业,学生一定会时不时有创新的想法需要找个安静的地方来构思表达,或者手绘、或者上机、也可能做模型。不论电脑模型,还是实物模型,都不是严格规范按照45分钟一节课来产生并完成的,有的时候,兴趣来了,灵感来了,就需要马上开始做;有的时候,做模型过程是不能中断的。

工业设计的实验室即使不是24小时开放,也需要做到8:00到22:00随时开放(新

加坡南洋理工的8-22体制)。所谓开放实验室,不是有友人和领导来参观才开放,而是真正让学生百分百的利用起来。2,3年级的学生,应该有自由使用实验室的权利。

将来工业设计实训基地要招聘的实验员,也应该是设计类的毕业生,应该是个懂设计,热爱这行的人。管理员的工作不仅仅是开门关门开机关机,而是要能和老师一起,指导学生,甚至有条件的时候,一起合作设计项目。另外,计划中工业设计专业两处的实验室,都需要用到门禁系统,只允许本专业教师和2,3年级工业设计学生刷卡进入。不知道这种细致的软件系统定制工作,能否得到我校的网络中心较好的配合实现。据说这种智能管理实验室的方法,在新加坡南洋理工是用得非常广泛的,大到国防机密实验室,小到幼儿园游泳池,都支持各种权限的门禁系统。(资料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考察教师回校报告会)

(以上机房和模型工作室照片采自北京理工和清华美院)

反观我们目前的实验室管理,让人相当无语,有很多时候教师、学生用机房实验室是否方便是要看管理员的心情、脸色,要看教师和管理员相互熟悉亲密的程度。比如,调整实验室的单,填完上交教务处,过几天后去实训楼开课室,实训楼那边经常都说没有收到通知,不知哪个环节断了。但只要大家相互熟悉了,心情又阳光的时候,看看安排没有冲突,就让你上了,否则,按程序办事,没有收到通知,就不给你安排,这里面

人为的因素太多了吧。比如某学期A系某门课被安排到B系某实验室上,那实验管理老师的态度,叫一个cool。言下之意就是,除非得到B系系主任的批示,其余部门人都别来烦他,教务处/实训中心也都无权过问。或许对于这个实验室自定的制度而言,这种做法没有错。但管理人员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反映的心态,对于整体教学环境,系与系之间,各部门之间,教师和实验管理员之间的配合融洽来说,是负面的。试问,人总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将来若是你来借用我系的实验室,我能笑脸欢迎吗?

再有,数次专业软件课安排机房后,出这样那样的差错,机位不够啊,软件用不了啊,教辅系统不能广播啊,等等问题,似乎都得任课老师自己去跑各个部门,找各个人员解决,但这些部门人员能爽快承担责任,立马解决的并不多,反而见过几次踢皮球的状况。我们这样的菜鸟老师,谁都得罪不起,只好左求右托,多跑几次。

也有让我们仰慕的实力派教师,做法是:你不给我搞好,没法上我就不上,让学生去闹,这种气度,才是学校主人应有的啊。我想,同时也有大量事实证明过,这不是个别系、个别人的问题,而是整个教辅系统的态度、意识问题,“服务型”政府“服务型”部门,莫非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永远都是一句口号?

这里多谈一个问题:上周参加广东省劳动技能鉴定中心的CAD高级绘图员改卷,集聚了十多所省内高职和几所中职院校的老师。在闲暇时间,华工工业设计及图学研究所的刘林教授谈起他们去香港协助CAD高级考证的事情,给我们推介了一下香港专业教育学院柴湾分校的一些课程改革和实践情况。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柴湾分校这个高职层次的学校,机械制图和AUTOCAD绘图是结合在一门课程中完成的,总共48学时,对机械制图和AUTOCAD软件中不常用的知识,做了大量的删改。例如机械制图摈弃了点、线、面及其投影的知识直接从立体讲起,AUTOCAD 软件不讲三维的部分,三维的部分采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学习和考证。我们是否也要多出去走走看看,把传统课程中可以剔除的内容大胆剔除?在考证上大胆的采用更实用的新软件?

二是刘教授向在座高职院校老师们展示他从柴湾学校带回来的使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的一个蓝色塑料小水杯的时候,其他学校很多老师都对快速成型技术感到十分新奇,对不需要使用模具感到不可捉摸。其实这种设备,我们不但早有一台国产的,而且正计划进口一台美国的,我一方面为我们工贸舍得购买先进的设备感到自豪,一方面为我们如何使用这些设备感到失望。我想,我们学校每年都有几十个学生做出这种类似的产品,但这么好的技术和设备,我们利用的还是太少、宣传的太少、产生的影响力和辐

射效应太少。所以今后,如何利用我们学校已有的先进设备,多开展产品展示、技术培训、代企业做加工这些项目,是个重要的问题。

产学研产学研,长期依靠买企业的设备,才建立合作关系,或者靠个人友情请企业专家来指导一下,这种合作是不长久的,产生的效应也是有限的。老是高校找企业要实践项目,要人家帮我们搞合作基地、校外办学基地、要人家工程师来指导学生实训,双方达不到互利的关系,所以企业界的合作意向从来都不高。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我觉得一定要采取多种形式,比如,我们的三维激光扫描仪,我们的快速成型机,数控中心,不论是做培训还是代工生产,都是有很大合作前景的。这些几十万元一台的机器,很多中小企业没资金购买,但愿意以项目合作的形式使用。虽然有些政策上的问题,但我想只要想做,总会有办法的。

我还记得今年年初,我约了海珠区一家小型产品设计公司的经理来学校参观,寻求合作机会,他对我们的数控加工基地,简直是口水直流,说只差一个抛光机,就是完整的生产线了。走的时候还对我说,如果你们只帮我们做样板,真是杀鸡用牛刀了。

可见,实验室设备的利用方法上如果有所改变的话,对产学研会有重大帮助。

4.2.3财政等政策上的支持

该收的钱就大胆收,能报的钱应该及时报。

很多学校都收学生的设计材料费包括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学院、清华美院、华南理工等等。因为一个手机大小的产品,用快速成型机来做,材料费需要1,200元。如果不收,我们学生将来使用快速成型机,学校成本会很高,然后渐渐限制使用,最后束之高阁,老师用一下,可能还要写申请。

(清华美院设计学院工作室陶瓷材料管理办法)

Tuition(at the moment):

If you are accepted as our MA degree student,you only have to pay for study materials(100-200EUR/term depending on courses)。。。

(以上文字摘自百度网关于赫尔辛基设计学院关于留学费用的回信)

很多学校都适当的报销教师的参考书费用如轻工学院、华师南海学院等,回想起自己当学生时,每年都能在导师那里报1,200块书费。现在自己当老师了,却一分钱书费都不能报,唏嘘感叹。这事我专门问过有关部门,问除了教材之外,觉得有本参考书特别好,能否买,答曰没有这种制度,你可以买三本,然后交给图书馆,然后再借出来看,当然买什么书要和相关部门领导先协商好。我最怕听到的就是“跟领导协商”这个词,领导同意就同意,不同意就是不同意,有得商量吗。与其跑上跑下找领导协商,我和大多数老师一样,选择了少折腾,少看一本书,就讲讲教材就算了,反正学生一般不嫌讲得少。

交通费也是一个例子,去较远的地方开会,一开始说可以报销20元路费,结果贴车费单说非得贴公交车上那种2元一张的小票。的士费20元不能报,我们级别不够打的,哈哈。我不得不想,既然级别不够,报销这么难,以后只要不是领导硬性安排的会议,我就不去了吧。自己去联络协会机构交流会、到处听公司产品推广会,这不是自找的吗,也就菜鸟老师这么傻,实力派老师都懂这道理。这种情况真像最近闹得很起劲的杭州公务员车补,局级补2600一个月,依次下降,到了科员级,补300元一月。科员

们牢骚了,说上级很多事都是安排我们下面的人去跑去办,一个小科员未必就比局长用车用的少。于是乎网友们纷纷猜测,说以后公务员们会不会能不出门就不出门,能不下乡就不下乡,把车补留在自己兜里。一个高校和一个政府的管理如此类似,说明了什么呢?

再有,程序上能简化就应该简化,财务、教务、人事等等部门的同志,最好的表现,就是让来办事的老师们事情顺利办完后,却感受不到您的存在。如果一件事办下来,对各个环节上的同志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不是什么好事。

最近我有个体会,某班的某门课,本校没有条件上,其实也没有安排给我上,但我想,这门课对学生挺重要的,于是跑去母校联络,几番努力,多方配合,顺利完成了一次为期一周的校外办学,学生反映是很好的。但接下来还有各种证件收集、报销手续,在各个部门,各层领导之间又奔波了一个多礼拜,才算把一些杂事给收尾了。心想,教学外的工作原来也挺累的。

(07工设班的一次校外合作实训课)

几天后,不巧旁听到某系领导和某老教师的对话,让我自觉惭愧:领导说:“某某老师,下次的xx竞赛辅导,你是这方面的专家,就由你来主持吧”,该老教师答:“我没什么办事能力,说不上话,要钱很麻烦,要不到的,你再找个能力强的来领头。如果

只是上课,那我可以在培训课程上辅导一下,配合你们工作。”这话真好,不卑不亢,既实事求是,又不得罪领导,也不给自己增加能力之外的麻烦,老教师就是值得我们学习啊。

还有某系老师辛辛苦苦带40多人的考证培训,由于不是正常上课时间培训,所以管理员开了门,但又没麦克风用,只能干喊,腿站软了,喉咙说哑了,最后据说培训费经过分配,能留给系里的几乎没有。这样下来系部单位,想聚个餐也没钱,想搞个活动也没经费,想节假日发个小礼物也没钱,那集体的团队感从何而来,个人归属感从何而来,难得就真的是每年在考核表上自己填一句“参加了xx技能考证培训”,然后安慰自己,我是人民教师,我要奉献,我不能讲求物质待遇,就代表了一切吗?这个问题不只在一个系出现过,大家都说,这些培训,以后让培训处自己去办吧!希望这只是气话。

只能说目前的经验教训就是“最好少办事,不办领导没吩咐的事,不办制度没支持的事”。要不然,即使你不是为自己,而是主动的为学生,为学校,但办事过程一样非常麻烦,折腾死自己。悲哀,可试问,如果所有的人,都不办制度外的事,那还有创新吗?如果所有人,都等着领导吩咐才办事,那还有进步吗?学校制度不创新、教师思想不进步,学生能成为有创造力的设计师吗?

想动一动很难,会发现四周都是软的墙,甚至想表达“想动一动,变一变”的话语,也没地儿让你说,乱说还得罪人,于是大家都选择不动、沉默。这就是我们开各种会议时的众生相。如果不是领导提出要求,上面这些话,我是不敢讲,也不想讲的。其实看法大家都是类似的,但仅限于私下交流,谁都不愿意公开、正式来讲。

有没有一种可能,让想讲话的人能畅所欲言,让想动一下的人,发现四方都是敞亮大道呢?我想这就是我们追求了100多年的民主吧。反映在高校管理上,三四十年代的北大清华“教授治校”就是个例子,但那好遥远了,我们这些年轻小老师只能臆想一下,没有研究过。我并非在宣传鼓动某种大规模改革的观点,那不是我能管的事情,我的工作只是反映一下目前具体的现状,以及在这样现状中想单独做针对一个专业的教学改革可能会遇到的束缚。

4.3教研室层次能做的事

学校和上级部门层面的事情我就说到这,恐怕已经很让领导头疼烦躁了,下面我具体谈针对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上的一些想法:

4.3.1教学的内容

今后的教学体系需要包含市场分析服务、方案构思、草图绘制、效果图绘制、模型

制作、结构设计等过程所需能力全方位的内容。打破常规的课程体系,转为从岗位能力分析知识点、相关技能,再以此构建工业设计职业核心技能课程体系。这方面,已经有不少高校、政府部门做过大量调查研究,我罗列一下必须的课程,今后有时间和精力,再对其做符合我校、本区域的修改。课程应该包括:设计概论、设计表现技法、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造型设计基础、工业设计程序和方法、市场及用户研究、材料与工艺、人机工程学、产品结构设计、工业设计史、产品系统设计、设计管理。(摘自《工业设计师职业标准》解读与制度说明,蒋雯,广东工业大学副教授,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专家组专家)。

4.3.2教学的形式

产学研结合,工学交替,这话从中央到地方,人人都在说,但具体怎么来操作,我们先看看目前的情况。我常常看到其他专业一罗列一大排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合作企业,对工业设计专业这方面的空白我忧心忡忡,难以面对学生的疑问。可仔细一打听,原来很多专业挂的合作办学、实习基地,也就是一个名号,最多把学生带过去参观游历半天一天,真正能做到去企业顶岗实习的很少,能做到把工厂项目结合进课程教学的更少。参考了全国多所高校关于工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文章后,发现这方面还是有些理论、经验可以借鉴。

工业设计专业产学研结合的形式有如下几种:

1.建立同企业界合作的实际项目。

2.仔细挑选和准备一定的模拟设计项目。

3.实际项目和模拟项目共存。

4.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设计大赛。(摘自《对理工类院校中工业设计教育的思考》,史耀军,哈尔滨理工大学)

第一种,建立同企业界合作的实际项目,这是难度最大,但效果最好,影响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种方式,也是我所希望重点发展的方式。

4.3.2.1抓住工业设计本质来改革

有人提出一种观点很好:工业设计既要符合本校实际、区域特色,又不能因为办特色而迷失专业本质。

几乎所有专业人士都认同,工业设计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创造性是工业设计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工业设计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对于任何一件工业设计作品的评价,创新总是第一位的评价要素,没有创新,就没有工业设计的价值。(摘

自《对工科院校工业设计教学的几点思考》),所以工业设计专业的本质,就是创新。

创新,不但是工业设计的本质,而且也是高职学生必须重点培养的素质。高职教育要求体现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并不是要把学生训练成一个只会简单操作的操机手和绘图员,否则与中职教育就没有什么区别。高职教育要求培养能适应一线工作需要的有创造能力的设计师。

社会实践所需要的动手能力除了具体方案细化的执行能力,还应该包含概念性方案的形成能力,其中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工业设计领域本身就是一个以创造力分高下的行业,没有或者缺乏原创能力就不可能设计出好的作品,也就没有特色可言,更谈不上什么发展与壮大。“创造力”的培养是一种深层次生存能力的培养,超越于简单的操作技能之上,这种能力是动态的和可持续发展的,是培养学生后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摘自《关于高职高专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所以由此看来,虽然工业设计流程中岗位较多,对于有的岗位,入门要求的确并不高,对创新的要求也不高,比如做手板模型,操作加工机器,而有的岗位,对创新的要求不高,或是说较难出创新,比如结构设计。对这些岗位而言,教学中应该以培养理解层次的简单技能为主,而把教学的重心,放到充满创意的造型、功能设计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改良和创新设计》这一门课的任务,而是应该贯穿学生三年学习的始终。从一入校的美术类的基本课程开始,就要体现创造性的培养,一直到高年级的设计实践课题,都要突出创造性。

1.课程改革范例一---美术基础课程改革设想

这方面,已经有一些十分专业的文章说明,我们重点来看两篇。一篇是对于美术基础类的课程,有如下的建议(摘自《工业设计专业绘画基础课的改革设想》,李久熙,河北农业大学):

绝大多数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所开设的绘画基础课为素描与色彩。绘画基础课紧紧围绕着对自然物象的研究与再现,并以此培养学生造型的基本技能。这种基本技能就是训练学生如实地反映视觉映像,并将这视觉映像通过手眼的协调性转化为绘画的能力。形象的观察、记忆、加工、眼与手的操作来达到整个作画行为系统的协调,而这恰恰是一个普通人所不具备的能力。所以普遍地认为它是从事美术工作及艺术家进行造型表现和发展才能的必修课。

但是针对设计专业来说,大量对具像对象的描绘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专业进行素描教学和色彩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观察对象与表现对象的

能力,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造型、理解造型的能力,是对创新、求异这一基本设计理念的初步导入,而不是仅仅要求学生通过相当长一段时期的训练,只学会如何把一个对象逼真的表现到画面上而已。当然,并不是说写实性绘画教育就不重要了,它可以为设计表现提供相应的表现手段和技巧,但我们的设计美学教育应该有区别于美术专业的美学教育,应始终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放在一个首要的位置。

美术专业的绘画注重精神世界的体现,很少表现具有一定功效的具体的工业产品,对设计方面则少有涉猎甚至处于相互排斥的状态,因而也就说不上产品设计了。而工业设计的绘画则跨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绘画,不再仅仅是一种技巧与表现方法的训练,也不单单为再现物象来搜集创作素材反映意识。设计绘画注重对形体结构特征准确的理解与表达、对形体外部材质的感知与表达等能力的培养。设计绘画以其特有的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来审视表现对象,从中获取为日后创新而备用的信息。

文中提出了如下的改革方法:(一)、把基础课程的范围扩大。不仅仅包含素描和色彩这样的绘画基础课,还应增设一些美术史论、艺术欣赏、艺术创作等相关课程。工业设计专业涉及到人的文化、心理、思想、情感等"灵性"的特征,是一个由审美、创造和表现结合起来的综合体。它不仅要训练学生造型的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造型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二)、加大结构素描的比重。把传统素描的比重降低,作为设计专业素描的一部分,着重培养学生的明暗表现能力;加大结构素描的比重,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三)、单独把速写课作为一个训练项目。(四)、变传统的写生色彩为设计色彩。设计色彩的核心是教会学生如何探讨各种知识结构的组合和技巧,理解色彩、感受色彩、表现色彩,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一定的表现手段和训练方法。(五)、加大默写的训练比重。绘画基础课中大多采取的是直接对静物或景物描摹的方法,很多学生只是机械的运用手眼配合去进行物体的再现,而没有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对形体结构完整的印象。设计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需要将设计师头脑中的形态表现出来,在这个表现的过程中没有客观具体的形态供我们去描摹和再现。而加强默写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表现的能力,为设计表现打下基础。(六)、针对各高校招生生源不同,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

2.课程改革范例二---工科课程改革设想

另一篇是《职业教育工业设计专业工科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李煜(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深圳设计联合会副主席,2008国家精品课程《产品工学设计》负责人,课程网址https://www.sodocs.net/doc/896362129.html,/2008/cpgxjc/)。文中这样分析:

背景介绍:

《产品工学设计》是深职院工业设计专业五大核心课程之一,另四个是《设计思维与方法》《设计表现》《人因工程设计》《产品设计》。

改革原因:

目前国内职业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开设的课程可以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课三大类。工科类课程如力学、电工学、材料学、工艺学、产品结构设计、机械原理等均属专业基础课,其重要性随着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以及设计领域的扩大,而越来越得到体现。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好的创意真正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物品,全面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就必须对长期以来工业设计专业工科类课程一般采用工程设计专业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工业设计专业的工科类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实现设计创意所必须的技术领域的知识,是设计中的物质要素及技术层面,是设计创意得以成为满足人们需求的实用物品的基础。工科类课程由于其学科性质自身的特点以及长期的教学模式,要求大量的

课时以及学生较强的数理化基础,这对高职高专工业设计专业目前来说都是几乎无法做到的。

工业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既重感性又重理性,目前学生则是感性认识敏锐、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逻辑思维则相对薄弱,表现在学习上就是热衷于设计创意、表现技法以及设计软件的学习,而对需要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工科类课程不感兴趣。笔者就此问题对学生所做的调查显示,在全部所学课程中,只有5%的学生认为“最感兴趣切投入精力最多的课程是工科类课程”,对于“最难学的课程”,80%的学生认为是工科类课程,这种状况表明学生由于学习的困难,而导致对课程不感兴趣,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难以达到培养目标。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必须改变工科课程的常规教学模式,把理论知识的学习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1)教学内容的改革:

工业设计所设及的工科类课程很多,每门课程因自身学科的性质与特点都有其学时的要求以及章节安排,而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对工科知识的需求与工科机械类专业学生不同,学时分配方面无法满足传统工科课程的教学要求,每门课程也不能作为独立的课程安排。必须根据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工科知识的具体特点与相关的教学要求来重新整合,将多门课程整合成为一门“产品工学基础”课程之中,各学科作为一个个章节,每章将应知应会的理论知识融入典型案例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相对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每章安排一个专题训练,每个专题多都作为一个课题可以进一步拓展深入,在课题研究中主动学习理论知识,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体现出研究型课程的多学科理论借鉴,多方法运用的特点。

(2)教学方法的改革:

改革传统工科课程理论教学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做习题、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由于课程是多门课程的整合内容极其丰富,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这样艰巨的教学任务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课前除得到“产品工学基础”教材以外,还有一本“学习指导手册”,其中详细标列出课程每个章节的学习内容、教学时间安排、每一章节教学内容中必读的参考书目、需要完成的作业课题训练与具体规格和形式以及课程考核的方式方法。学生在“学习指导手册”的指引以及教师的辅导下展开主动学习,从而彻底改革被动听教师讲课,理解掌握重点、难点机械记忆相关知识点的传统教学模

式。(注:同样是高职,难道我们工贸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比深职院差这么大?我看,还是一个学习环境和教师引导的问题,不过深职院实际完成情况还有赖于参观交流。)(3)课程作业的改革: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且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改革的做法是通过每个章节的课题训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完成课程训练的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的过程。

例如在“力学与产品”章中课题训练的设计为“支架设计”,指定杆材的规格,要求达到一定的乘受力,形态满足现代审美要求,并能体现绿色设计原则。将力学的基本原理,杆件的强度与刚度分析融入设计之中。在电工知识的学习中课程训练为“简单电器工作原理分析”,要求学生拆卸电熨斗、电烙铁、电饭煲等简单的家用电器,分析电路组成、工作原理画出电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并重新组装,通过拆装训练,学生认识了基本的元器件掌握了电路的基本知识。在材料学章节中,主要让学生了解材料是人类和自然不断磨和的对象之一材料技术的革新和应用意味着人类在征服自然的道路上不停地向前迈进。课题训练“材料改变生活”,要求学生写一篇分析报告,通过分析材料,了解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理解材料是产品设计不可或的先决条件,培养学生关注材料的意识,考虑材料的各种性能,能够扬长避短地用于产品设计之中。

(4)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工科课程通常以闭卷笔试加实验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的考核一般采用全过程考核方式。所谓的全过程考核就是考察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学习情况,学生在学习过成中的态度,对问题的理解以及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产品工学基础”课程中我们采用了全过程考核方式,即:平时课堂表现20%,课堂训练过程30%,课题设计结果评价50%。这样考核的覆盖指标更全面,考核的结果就会更客观合理,能够最大限度的真实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能力水平,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两方面进行综合平价。

(5)总结:

通过对工科课程的系列改革,使学生重拾学习的信心,新的关于“最感兴趣,投入精力最多的课程”,70%的学生认为是“产品工学基础”,认为“最难课程”15%的学生认为是工科课程。整合后的“产品工学基础”构建起学生综合性知识结构,使学生在一个个章节中学到应知应会的知识。

(这里我插一个问题,我们学校也常搞学生给老师打分,搞座谈会,但这些过程的

结果呢,没几个老师知道学生给自己打了多少分,也不知道学生对自己反应如何,除非是被系领导找去单独谈话。这种反馈是不及时的、不公开的,教学管理部门手上有不少原始反馈资料,但任课老师一般看不到,上网也查不到。我和个别老师都试过,上了一段时间课后,让学生写匿名纸条,谈对本课程的看法和建议以方便随时了解学生状态和调整教学,但这毕竟是任课老师个人行为,既有人为因素,也耽误课堂教学时间,有没有一种及时反馈的制度来做这些事呢)

(6)课程改革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重新整合的工科课程“产品工学基础”,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作业、考核方法等方面看是一个比较合乎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特点的课程。课程将各门课程为一体,教学观念的改变,远远超越了课程本身的范畴,课堂变成了学生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设计过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尝到学习的快乐,体会到技术基础对设计的巨大影响,学生能够在专业设计领域中更扎实地进行设计,从而确保培养目标的顺利完成。

在整合后的“产品工学基础”教学改革中仍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方面。一是教学学时的问题,现在60-70学时的课时,很难容纳学科的教学内容,加之多章的课程训练都需要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要使学生将每个课题训练都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必须增加学时到100-120学时。二是教师的知识结构急待改善,目前能够承担此课程的教师为两类,一是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师,另一类为工科出身的教师,这两类教师都有其自身专业的局限性。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师虽然能够把握课程的总体要求,但对各章节的工科内容知识不够深入,知识面不够深广,可能会在教学中遇到一些知识所不及之处,需要对各门工科课程进一步学习与提高。工科出身的教师虽然对各章节的教学内容熟悉,但对每一章节如何有机的结合工业设计的要求进行教学以及引导、启发学生学习方面还要进一步提高。总之,本课程要求教师本身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以期提高教学水平。

在不同专业出身的教师如何融合在一个专业教研室内的问题上,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例如4月底随院长去北京参观北京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时,杨主任就谈到,北理工在发展的早期,也有很多老师是从机械系转行过来的,后来又加入一批美术类教师,到比较晚的时候,才有科班工业设计专业出身的老师加入。在这10多年的过程中,不同专业的老师也经过了比较长时间的融合,在保持自己专业特长的同时,能够结合工业设计专业多做一些了解和调整。让学生能接触到不同类型、不同背景的老师,对学生发展的多样化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浙江个大高校占地面积

个大高校占地面积1.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593亩(规划面积852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 2.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641.5亩,总建筑面积239941平方米 3.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551亩,建筑面积近23万平方米 4.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现占地580多亩

5.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院占地200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 6.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占地318亩,建筑面积1 7.7万平方米 7.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两个校区合计占地面积592亩,建筑面积10.73万平方米

8.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占地面积516亩,建筑面积15.93万平方米 9.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校园规划用地304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10.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学院占地面积518亩,建筑面积逾20万平方米 11.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576.5亩,建筑面积22.1万平方米 12.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一个占地522亩,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

13.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占地575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 14. 浙江育英学院学院现占地280亩 15.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200亩左右 16.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规划占地面积570 亩,现有校舍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17.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占地600余亩(回答很多) 18.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 19.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占地1000亩,规划建筑面积20.56万平方米, 20.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校规划面积3020亩,已开发2216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公布2009年校级科研教研课题项目 结题验收评审结果的通知 院属各部门: 学校在2009年9月29日向全院发出了关于组织开展2009年院级科研教研课题项目结题验收评审工作的通知,在规定的时间内,共收到17项结题申请。其中2004年立项的1项,2005年立项的3项,2006年立项的4项,2007年立项的8项,2008年立项的1项。根据项目结题验收评审的要求和安排,学校于2010年6月17日组织评审专家,对照课题原立项目标计划、立项合同书、中期检查表、项目结题验收申请书以及提交的成果、成果应用情况等佐证材料进行了评审,并形成了书面的评审意见。2010年6月23日学校学术委员会召开了结题验收评审会议,对院级科研教研课题项目进行结题评议评审。会上,学校科研处对申请结题的17个课题项目研究工作开展及完成情况作了汇报,评审专家组组长对申请结题的17个课题项目评审情况作了汇报。学院学术委员会对申请结题的17项课题进行了认真的评审后,经投票表决:17个课题项目均获得通过,准予结题。 请获得通过准予结题的各项目负责人于2010年9月20日前到财务处办理结题经费结算手续,2010年9月21日起,学校科研处将会同审计处对以上项目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科研处对已达到结题时间而2009年又未申请结题的2006年立项的5个项目进行了跟踪检查,情况如下:《基于linux平台的网络流量监控器》项目,因原项目负责人离校出国,项目负责人变更,故申请延期结题;《悠闲元技术在注塑机模板设计及制造中的应用》、《无线微型胃肠道内窥镜图像采集与处理子系统的设计研究》、《企业电子纳税模拟教学系统建设研究》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与实践》4个项目,因项目负责人身体原因或论文发表延后等情况,故申请延期结题。经学院学术委员会讨论表决:同意以上5个项目延期至2010年12月结题。请延期结题的各项目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按照原立项的目标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并于2010年结题。 特此通知! 附件: 1.2009年通过院级验收评审准予结题的课题项目一览表 2.2006年立项申请延期结题课题项目情况一览表 二0一0年六月二十五日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简章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年教师招聘简章 一、学校基本情况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集职工培训一体,涉及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门类学科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位于安徽省铜陵市,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天井湖畔,学院是由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安徽省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举办,形成了以高职教育为主、职工培训为辅的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格局、行业特色鲜明、企业办学背景的高职院校。 学院下设信息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资源开发系、管理工程系、基础部等个系部,开办了金属矿开采技术、选矿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等个专业,学院现有各类在校生余人。 学院先后取得安徽省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有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皖江城市带人才培养基地、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省级基地、安徽省工商管理(中初级)培训基地、三维教育培训基地、铜陵市公共实训基地、铜陵市汽车维修从业人员考试培训基地、、思科网络学院、华为网络学院等多个系列教育培训资质,年承担各级各类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人次以上。 学院坚持“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植根于资源开发业,服务安徽工业和全国有色行业”的办学定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重视实践教学,持续推进产学合作,践行着“服务生产一线”的办学宗旨。学院获省级及以上职业院校

技能大赛各类奖项个,其中国家级一等奖项,省级一等奖项,总成绩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二、招聘专业、人数及学历要求 二、招聘条件 、本硕专业一致; 、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应聘者需提供以下材料:

电力行业精品教材评选结果.doc.pdf

2007—2009年度电力行业精品教材评选结果 序号精品教材名称主编及单位参编及单位1 电路上海电力学院杨欢红上海电力学院杨尔滨刘蓉晖 2 电路分析基础南京工程学院王玫(主编) 宋卫菊田丽鸿(副主编) 南京工程学院郁汉琪 3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华北电力大学李月乔华北电力大学刘向军刘春颖王赟赵莲清陈晓梅文亚凤 4 电子技术(高等学校分层教学B) 兰州交通大学罗映红兰州交通大学陶彩霞赵霞 5 工程电磁场(附光盘)武汉大学杨宪章(主编) 湖北工业大学邹玲(副主编) 武汉大学樊亚东(副主编) 湖北工业大学王东剑刘俐 武汉大学李晓萍 武汉科技大学李文翔张丽 6 电机学华南理工大学陈世元华南理工大学杨向宇程小华何志伟尹华杰梁冠安 7 电机学东北电力大学曾令全东北电力大学李月玲庄旭赵妍李书权 8 微特电机及系统东南大学程明东南大学林明耀 内蒙古工业大学张润和 序号精品教材名称主编及单位参编及单位

9 自动控制原理-理论篇上海电力学院杨平(统稿)翁思义(统稿)郭平 10 自动控制元件哈尔滨工程大学池海红(统稿)单蔓红哈尔滨工程大学刘涛 11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范永胜(统稿) 黑龙江工程学院徐鹿眉(主编)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桂垣(副主编) 黑龙江工程学院宋起超(副主编)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王有春张晓峰 12 检测技术及仪表东北电力大学王建国(主编) 刘彦臣(副主编) 华北电力大学仝卫国(副主编) 东北电力大学沈继忱陈立军张玉财 13 检测与转换技术河南理工大学董爱华(主编) 李良(副主编) 河南理工大学余琼芳苏波吕辉曾志辉 刘群坡仝兆景 郑煤集团谢东力 14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原理及实践黑龙江科技学院付家才(主编) 沈显庆孟毅男(副主编) 黑龙江科技学院韩龙曹小燕周杰孙鹏 潘洪亮孙桂芝 15 过程参数检测及仪表华北电力大学常太华(统稿)苏杰华北电力大学仝卫国 16 自动化专业概论华北电力大学韩璞(统稿)东北电力大学王建国 17 电力工程概论(第三版)上海电力学院韦钢上海电力学院张永健陆剑峰丁会凯序号精品教材名称主编及单位参编及单位

浙江个大高校占地面积---文本资料

个大高校占地面积 1.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593亩(规划面积852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 2.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641.5亩,总建筑面积239941平方米 3.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551亩,建筑面积近23万平方米 4.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现占地580多亩

5.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院占地200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 6.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占地318亩,建筑面积1 7.7万平方米 7.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两个校区合计占地面积592亩,建筑面积10.73万平方米

8.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占地面积516亩,建筑面积15.93万平方米 9.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校园规划用地304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10.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学院占地面积518亩,建筑面积逾20万平方米 11.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576.5亩,建筑面积22.1万平方米 12.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一个占地522亩,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

13.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占地575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 14. 浙江育英学院学院现占地280亩 15.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200亩左右 16.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规划占地面积570 亩,现有校舍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17.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占地600余亩(回答很多) 18.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 19.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占地1000亩,规划建筑面积20.56万平方米, 20.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校规划面积3020亩,已开发2216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教案

部分时 间 教学内容组织教学与要求 强 度 基本 部分 结束部分70 10’ 二.游戏 贴膏药: 全班分三组进行,被 者被拍到后,马上转 逐者 三.初步学习原地单 手肩上投篮。 重难点:腕指控球, 上下肢协调 1.听哨声迅速集合。 2.素质练习: 3.进行本课小结, 宣布下次课内 容。 4.布置收拾器材。 5.下课 教学方法: (一)练习方法 1、原地模仿投篮动作练习。 练习要求:体会正确的投篮动作。 2、学生分成三—四组,一人一球分 别在罚球线后练习原地单手肩上投 篮。 3、学生分成三—四组,进行投篮比 赛。 练习要求:进一步改进投篮技术动作 俯卧撑:男15次 女5次 场地篮球场器 材 篮球10个 练习密度课后小结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课教案 年月日班级人数第周第2 次课教 材内容篮球 教 学 任 务 目 的 1.复习上次课所学内容,学习 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教 学 组 织 形 式 篮 球 部分时 间 教学内容组织教法与要求 强 度 准 备部分基本部分15’ 1.体育委员整队,检 查人数,向教师报 告。 2.宣布本课内容, 安排见习生。 1.慢跑 2.徒手操 篮球: 复习上次课所学内 容,学习双手胸前传 接球技术。 要求:快、静、齐。 200M 要求: 精神饱满,动作整齐。 教学方法: (一)讲解与示范 1、讲解的基本队形 部分时 间 教学内容组织教学与要求 强 度

基本 部分 结束部分70 10’ 动作要点:伸臂迎 球,收臂后引缓冲, 握球于胸腹之间,动 作连贯一致。 重点难点: 传球时翻腕、抖指, 接球时后引。 1.听哨声迅速集合。 2.素质练习: 3.进行本课小结, 宣布下次课内 容。 4.布置收拾器材。 5.下课 2、讲解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概 念、分类、运用 3、讲解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动 作方法。 4、完整示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的动作方法。 5、讲解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要点 (二)练习方法 1、学生原地自抛自接球 练习要求:体会接球的正确手法。 2、两人一组一球,相距3-4米对传 场地篮球场器 材 篮球15只 练 习密度26% 课 后 小 结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手册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 生 顶 岗 实 习 手 册 班级:姓名:指导教师:

目录 1、顶岗实习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1 2、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安全管理规定———————————1 3、关于顶岗实习相关问题解答———————————————————1 4、关于就业相关问题解答—————————————————————1 5、顶岗实习周记记录———————————————————————1 6、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表——————————1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 办法

1顶岗实习目标 为了进一步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充分发挥我院企业办学的优势,实施工学结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尽快将所学专业知识与能力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实现在校期间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使学生快速树立起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按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和要求,学生应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为规范顶岗实习管理,保证顶岗实习顺利进行和顶岗实习质量,特制订本规定。 2 落实顶岗实习的原则 2.1部门指导、统一安排、以系为主的原则。教务处负责学院顶岗实习的计划与协调、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牵头做好顶岗实习单位的联系。顶岗实习原则上由各系统一组织安排,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要求顶岗实习的,学生须提供与实习单位签订的顶岗实习协议、实习单位接收证明(说明实习岗位、实习时间、实习单位人事部门联系电话等)以及学生家长署名同意顶岗实习的书面意见,由系部查实确认后方可参加顶岗实习。 2.2专业对口的原则。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要与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计划确定的就业岗位或岗位群一致。 2.3用人单位与产学合作单位相结合、以用人单位为主的原则。各系落实的顶岗实习企业为用人单位和产学合作单位,要以用人单位为主。 3顶岗实习教学要求 3.1顶岗实习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班学生应根据统一安排完成顶岗实习任务。顶岗实习过程中未完成教学任务或考核不合格者,不能毕业。 3.2各专业在同一单位顶岗实习时间要达到三个月以上。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至少完成一套完整的岗位技能训练项目。 3.3学生的顶岗实习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各专业要与企业共同制定详细的顶岗实习计划,包括顶岗实习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实施计划等。在制定计划时,要认真贯彻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充分体现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导向、以提高学生技能与素质为目标的理念。 3.4顶岗实习过程,也是学生逐步适应企业的过程。学生不仅要接受岗位技能的训练,还要接受和学习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行业标准,接受企业、学校的双重管理。 4顶岗实习组织和管理 4.1顶岗实习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校企共同管理,企业居于主导地位。 4.2学院成立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分管学生的副院长、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学生管理部门负责人、就业部门负责人和各系部主任、书记组成,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任组长,分管学生的副院长任副组长。各系成立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由系主任、分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副主任、教研室主任、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组成,负责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工作,系主任为第一责任人。

2010-2011 浙江省高职高专录取分数线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绍兴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我院 2012 年分省分科类录取分数情况
省份
录取批次
计划数
我院录取最
我院录取最
录取数
我院录取平均分
各省批次线
高分
低分
酒店管理
文 275.4 理
文 219.7 理
校考单录自 文 25 理 15 文 25 理 15
文 235.6 理 235.9
(迪拜实
254
222.2 满分 350
主招生 中职 10 中职 10
中职 255.6
验班)
中职 273.3
中职 243
文 268.7 理
文 188.4 理
校考单录自 文 90 理 60 文 90 理 60
文 222.1 理 215.7
空中乘务
266.1
178.2 满分 350
主招生 中职 40 中职 40
中职 246.4
中职 293.3
中职 212.1
旅游服务
浙江
单考单招 490
490
585

547.6
509
384
烹饪类 单考单招
50
50
590
501.5
470
414
财会类 单考单招 150
150
543
519.1
508
397
计算机类 单考单招
50
50
457
410.2
352
287
电子电工
单考单招
30
30
620

485.4
447
350
退伍士兵 单考单招
70
19
311
170.1
117
111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活动方案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举办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分院: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浙教办学[2018]78号文件精神,为传播和普及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理念,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和就业观,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技能与实践能力,让大学生赢在职场起跑线,成为抢手的职场新人。经研究,决定举办“首届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大赛主题 本次大赛以“规划人生放飞梦想”为主题,以“普及规划知识,提升职业能力,打造优质人生”为宗旨。 二、大赛类别 本次大赛设立以选择具体职业就业为目标的职业规划类和以创业为职业目标的创业规划类两个类别。 三、大赛组织 <一)主办单位:就业指导处、团委; - 1 - / 17

<二)承办单位:就业指导中心、各分院; <三)大赛组委会: 大赛成立组委会,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陈齐苗担任组委会主任,组委会成员由就业指导处、团委和各二级分院党总支负责人组成,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全省大赛的各项工作。大赛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大赛的执行、宣传、协调、推进等日常工作。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组成人员名单见附件1。 四、大赛参赛对象及参赛方式 <一)参赛对象: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在校学生 <二)参赛方式:公开选拔 五、大赛形式 以各参赛者个人书面作品为参赛作品;本次大赛采用“各班选拔→分院选拔→学校预赛→学校总决赛”的形式。各班按班级人数5%<小数点后四舍五入法)的比例公开选拔学生到分院参加比赛;各院按参赛人数15%<小数点后四舍五入法)的比例公开选拔学生到学校参加预赛;学校在预赛基础上选拔20名参加决赛。 六、比赛时间 2018年7月2日至2018年9月25日,具体分五个阶段: - 2 - / 17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行动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强化专业课程育人导向,全面落实“课程思政”的要求,特定本行动方案意见。 第一章实施原则 第一条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工作格局为目标导向,深入挖掘提炼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推动“课程教学”向“课程思政”转化、“专业教育”向“专业育人”转化,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心同向的育人格局,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推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成效。 第二条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体,“课程思政”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学习、成长规律。通过积极调动全体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育人作用,引导和激励全体教师切实承担起工作的主体责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主要内容 第三条“实施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提升计划”,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满意度。抓住教材、教师和教学三大关键要素,立足课程、课堂,深化思政课理论教学模式改革,开展以问题为导向专题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推进思政理论实践教学与学生德育考核深度融合。每学年开展一次思政理论课教学技能大赛,打造思政理论课教学示范课堂,从教学团队、教学组织、课堂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质量评估等环节全面提升示范作用。有效推进教育新技术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用3年时间,完善思政理论课教学资源、教学案例建设。 第四条在全院范围内“实施课程思政行动计划”,每门课程要结合课程特色,设计课程导论环节,强调专业伦理、时政要素、工匠精神等思政内容。每个单元的教学设计要明确体现德育内涵与元素,授课教师要结合当下经济社会形势与时事热点,从育人角度阐述成长与成才关系,学院每学年组织一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或经验交流活动,有效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 第五条每个专业建立系列化的红色案例库,每个案例库至少包括10个案例,其中原创性案例不少于50%学院每年进行一次红色案例库评选活动。所有案例应有效结合社会热点问题、专业领域内重点关注问题,或实践中代表性问题,充满思政元素,具有德育功能,突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第二年起红色案例库评选以增量、原创为主要评价标准。 红色案例库评选成果纳入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第六条学院督导在全面听课的基础上,每年推出1-2门思政功能明显的示范课。示范课不但满足第四条、第五条的要求,而且建设有“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基地,引领学院“课程思政”工作。

电网企业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实践研究——以浙江输变电工程试点为例

电网企业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实践研究 ——以浙江输变电工程试点为例 摘要:以浙江输变电工程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为例,探索研究相关模式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总结试点工程实践成效,摘要: 对突出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建议,为电网企业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电网企业,全过程工程咨询,输变电工程,实践研究 关键词: 1 引言 在19世纪初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工程咨询已经产生。此后经历多轮产业革命,工程咨询服务得到快速的演进与发展,综合服务能力迅速提升并逐步走向国际化,著名的AECOM(艾奕康)、FLUOR(福陆)、SWECO(斯维可)、ARCADIS(凯谛思)、JACOBS(嘉科)等都是典型的国际知名工程咨询企业,拥有先进的管理咨询理念和完善的服务标准体系。在国外,全过程工程咨询已是被实践广泛检验的国际通用的项目组织管理形式。而国内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办 发[2017]19号文在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中提出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这是在建筑工程全产业链中首次明确“全过程工程咨询”这一理念。随后住建部发布建市[2017]101号文,选择8省市和40家企业开展为期两年的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此后伴随着建市[2017]145号、发改委令第9号、发改投资规[2019]515号等国家、地方、行业各层面政策意见的发布和试点工作的落地,全过程工程咨询已成为行业变革的重要契机,是建筑业改革窗口期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全过程工程咨询,涉及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内的策划咨询、可研决策、工程设计、招标代理、造价咨询、工程监理、工程前期、施工管理、竣工验收、总结评价及运营保修等各个阶段的管理,通过集成化的管理,采用多种服务方式的组合,提供综合式、跨阶段、一体化的咨询服务,以加强全过程周期内的统筹协同,有效避免碎片化、条块化管理的弊端,提高建设管控水平和效益。全过程工程咨询可以为项目的决策、实施和运营持续提供局部或整体解决方案以及管理服务。目前,全过程工程咨询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同业的相关执业经验仍不足,本文以浙江省输变电工程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为例,分享试点项目在模式和机制方面的改革与创新经验,并对实践中的突出问题进行探讨,期望为电网企业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提供借鉴与参考。 2 在输变电工程领域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探索 当前,输变电工程建设逐渐显现出各级管控不实、层级流程冗余、合同关系复杂、参建单位脱节、管理界面模糊等诸多问题,且伴随着建设难度和管理要求的提升,依法合规建设的形势和安全生产的任务更加严峻。为解决当下电网基建的困局,国网公司连续下发国家电网人资[2017]1049号、国家电网体改[2017]1054号、国家电网基建[2017]1056号、国家电网基建[2018]381号等文件,明确要求研究和创新全过程管理模式,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实践。国网浙江电力公司作为首批试点单位,依托岙坑和甬港两个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首批试点项目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研究实践。 2.1 工程咨询服务单位的组建 遵循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开展的必然和需要,建立以省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为班底,将省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原有的建设管理中心、技术经济中心(定额站办公室、质监中心站办公室)等支撑工程建设有关的职责机构整体划转共同组建省电力建设分公司(电力建设工程咨询公司)。同时厘清新公司与各单位(省电力公司及发策部、建设部、物资部等,经研院、物资公司、检修公司、各地市公司等)的职责界面,明确业务主要为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涵盖工程前期、工程建设、总结评价等各阶段的全部管理业务,深度参与并配合项目前期相关工作(省经研院主导)。在具体业务划分上,建设公司(咨询公司)主要负责全省50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建设的工程咨询服务。新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针对性设置综合、党建、计财、人资、安监等5个职能部门和变电、线路、监理、技经、监造、后勤、稽查等7个业务机构,业务开展采用矩阵式的组织形式,同时进一步完善咨询、招投标、勘察设计、造价、监理等相关资质结构,最大化实现公司高效的运作,满足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的顺利开展。 2.2 组织模式与委托方式的确定 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1+N”的模式是实践较多也较为被认可的组织模式,以监理或设计等专业牵头开展为主。而考虑输变电工程的现实性和特殊性,提出以建管+监理单位牵头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以输变电工程项目阶段和咨询服务专业两个维度建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业务,实施“1+1+N”模式(“1+1”是指基本咨询服务即全过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监理,“N”是指专项咨询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投资咨询、勘察设计、招标代理、造价咨询、设备监造以及BIM等其他专业咨询),该模式更适合当前电网建设的体制与现状,能够较快实现过渡。 在委托方式上,现阶段仍存在监理、设计、勘察、物资等专业的法定招标要求,并且各专业在招标启动节点、前置条件、招标方法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再加上专业资质的限制,对全过程工程咨询各专业在项目前期的招标与委托形成了较大挑战。综合当前电网建设环境和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阶段,在满足必要资质条件要求下适当采用以直接委托方式开展咨询业务为主。酬金计取是关键而又慎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在优化财务结构和资金使用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实现以按各专项服务酬金叠加后再增加相应统筹管理费用计费或成本加酬金方式,根据服务业绩衡量奖励情况的计费模式,避免恶意低价竞争,体现责权利对等,最大化激发服务水平。 2.3 项目组织机构的变革 按照“压减管理层级、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的原则,在管理组织结构上彻底变革业主、监理、设计、物资等多元主体的管理模式,合并重叠岗位与冗余职责,组建咨询单层级一体化的管理组织,进一步明确责权利,在“上下游”拓展业务服务范围,“前后端”加强工作衔接统一。具体在工程建设阶段的组织结构上,实行咨询“大”项目经理的负责制,专家顾问团队做支撑,下设项目副经理、建设协调部、技术经济部、安全质量部、综合支撑部以及各专业工作组(如 图1),其中各部门设专业负责人,具备部门内各专业的综合素质并按职业资格要求执证上岗。各部门间为非独立设置关系,以工程整体目标为前提协同开展相关工作。咨询项目经理以实现全局目标为职责,领导咨询项目部开展工作,负责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并对各部门进行绩效考核,倒逼相互间的支撑与配合,避免分化独立。指定由具有执业资格的项目副经理承担总监理工程师的法定职责,并专职负责管理安全质量工作,加强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水平。勘察设计专业资质门槛高,工作专业性强,现阶段以项目管理+监理牵头的模式中,设计服务以分包为主。实践中进一步重视设计管理工作,设置专业工作组,最大化发挥设计在全过程工程咨询中的引领与支撑作用。

关于做好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通知

关于做好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 作评估的通知 (教秘高[2009]14号) 各高职高专院校: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精神,我省定于2008年至2012年开展新一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为保证我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顺利实施并取得实际效果,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实际,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制订了《安徽省2008-2009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规划》、《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试行)》和《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操作规程(试行)》(附后)。2008年至2012年,我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组织、实施等按此执行。 二、按照《安徽省2008-2012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规划》的要求,各高职高专院校要在规划评估时间前达到申请评估基本条件,并做好评估准备工作。不按期评估的学校,我厅将依据教育部教高(2008)15号文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三、各高职高专院校要认真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要求,加强对评估工作的领导,统筹安排,加强基础和内涵建没,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草,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评估专家组的考察评估属于专家行为,评估专家、评估学校和有关方面耍严格遵守评估工作纪律要求,执行有关规定。违反规定和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附件:

附件一: 安徽省2008—2012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规划为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简称教育部…2008?5号文)精神及我省实际,制定安徽省2008—2012年高等职业院校(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规划。 一、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形势和任务 我省现有高等职业院校62所,其中高职学院57所,专科学校5所(3所医专,2所师专)。62所院校中,地方政府举办的20所,行业主管部门举办的22所,企业举办的7所,民办的13所。现有高职高专在校生408980人,占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比例达51%。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职业教育发展的龙头,在我省实施“中部崛起”、“861”行动计划、“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担负着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2004年至2008年上半年,我省进行了第一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对2003年及以前成立的院校中的16所进行了评估。通过水平评估工作的开展,完善了评估组织,健全了评估机制。评估工作对于促进我省高职教育科学规范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内涵发展为主,适应需求、优化结构、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特别是要以就业为导向,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但是,我省高等职业教育整体上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区域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类型之间,不同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与办学水平差别还比较大。二是办学模式、管理模式、培养模式创新不够。三是发展个性、特色不突出。四是学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还不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五年一贯制机械专业理论B卷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五年一贯制 《机械专业课理论》试卷 B 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 35.具有互换性的零件,是 。 ( ) A 、相同公差等级的零件 B 、相同规格的零件 C 、相互配合的零件 D 、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零件 36. 游标卡尺主尺的刻度间距为( )。 A 、1mm B 、0.5mm C 、2mm D 、0.1mm 37.下列孔、轴要选择过盈配合的是( )。 A 、既要求对中,又要求装拆方便 B 、工作时有相对运动 C 、永久性结合 38.基本尺寸相同,孔的上偏差小于轴的下偏差的配合,应是( )配合。 A 、间隙配合 B 、过盈配合 C 、过渡配合 D 、间隙或过渡配合 39.表面粗糙度标注时尖端应从( )指向表面。 A 、材料外 B 、材料内 C 、材料外或材料内 D 、任意 40.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轴颈时,应使尺身与轴线保持( )。 A 、平行 B 、倾斜 C 、垂直 D 、任意 41.某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值为0.1mm ,则该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允许偏 离量为( A )。 A 、0.1mm B 、0.05mm C 、0.2mm D 、φ0.1mm 42. 尺寸公差带图的零线表示( )。 A 、上极限偏差 B 、公称尺寸 C 、实际尺寸 D 、极限尺寸 43. 下列测量中属于相对测量的有( ) A 、用千分尺测外径 B 、用游标卡尺测外径 C 、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径 D 、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内径 44. 止规作用是防止孔的实际要素( )孔的上极限尺寸。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D 、大于或等于 45. 标注形位公差时,若被测要素是中心要素,则指引箭头应( )。 A 、与尺寸线对齐 B 、与尺寸线错开 C 、与尺寸线平行 D 、与尺寸线交叉 46.国家规定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是( C )。 A 、因为孔比轴难加工 B 、为了减少孔和轴的公差带数量 C 、为了减少定尺寸孔用刀、量具的规格和数量 D.因为在工艺上,应先加工孔、后加工轴 47.三针法只能测量( ) A 、外螺纹 B 、内螺纹 C 、外或内螺纹 D 、以上都不对 48.塞规上的标记是M20-6H ,表示该塞规用于测量( )公差带代号为6H 的螺纹。 A 、大径 B 、中径 C 、小径 D 、中径或顶径 49.样本是指从母体中随机抽取( )个体的全体的集合。 A 、一部分 B 、全部 C 、大部分 D 、小部分 50.当控制图点子集中在中心线附近时,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 、生产过程异常 B 、分组不当 C 、操作人员弄虚作假 D 工序能力不足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密 学 校 姓 名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寒假干部值班表

任务1 认识人机工程学 1.影响人机系统的因素有、、。 2.研究人机系统中人的各种特性是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范围和内容之一,而人机系统中人的特性是指人的( )和( )。 3.()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英国完成的。 ①美国②德国③法国④英国 4.下列()不符合人机功能合理分配的原则。 ①快速的、持久的、可靠性高的由机器来做 ②研究、创造、决策由人来做 ③单调的、高阶运算的、操作复杂的由人来做 ④笨重的、快速的、持久的由机器来做 5.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即_。 A.以人类为中心—以机械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以系统为中心 B.以机械为中心一以系统为中心一以人类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 C.以机械为中心一以人类为中心一以系统为中心一人机系统环境协调 D.以人类为中心一以系统为中心一人机系统环境协调-以机械为中心 6.提高机械的可靠性便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发生,因此人机关系中的主体是机。 7.凡是机器能够完成的功能都应该用机器代替人。 8.设想你父母或朋友问你:“人机学这门课程讲些什么内容?有什么用途?”有你自己的语言(不要抄书)做出回答,可以概括说明,再举例补充解释。 9.举出实际生活中5-8个存在人机学问题的事物,简要说明问题所在。可以在下列范围中审视寻找:家里、寝室、教室、洗手间、浴室、校园、街道、公交车、文具学具、商业橱窗、广告与招贴、海报、报栏公告栏、…. 10.用你自己的语言说出现代人机学基本理论与早年人机学理论的区别。 11.指出下列器物上的哪些部分属于它的“人机界面”:电视机、洗衣机、微波炉、自动取款机、摩托车、计算器。(每个学生解答其中的2-3种即可) 12.指出下列产品中的哪些部分属于人机工程设计的对象、哪些部分不属于:照相机、电话机、手机、随身听、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挂钟闹表、展柜展板、…(每个学生解答其中的2-3种即可)

安徽省某年高职院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结果

安徽省2010年高职院校专业技术职务 评审结果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教授: 黄诗义 副教授: 王乃举唐学华徐峰房丙午 讲师: 周阳孙利高静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讲师: 王锐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讲师: 刘姝玉陶为明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副教授:时美英耿晓明李炎杨明朱正月卢育发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副教授: 孙艳张友能商杰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副教授: 韦静关杰魏芬张礼国舒文存李如平 讲师: 周丹萍傅士芹王彦龙吴志明张孝君

许淑蕙刘莉雯赵艳胡贵恒章国雁 黄梅娟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教授: 陈小军毛友新 副教授: 周海燕 讲师: 王婷婷汪波何远景徐旻王雯邱竹青何章磊张萍宋庆福张旭刚 苏炎陈静朱晓彦丁俊张丽敏 陈周五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副教授: 刘兵 讲师: 乐海峰郑庆宝段峰范仁杰曾盛琦陈丽莉许志洋黄展华张妤 安徽公安职业学院 教授: 胡训玉 副教授: 夏颖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铜陵分校 副教授: 陈世友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副教授: 华山曹多胜高永琴江铁成

讲师: 孙亚萍马廷陈莉孟景李志强台佳赵惠群林勇肖汉周贾海陶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教授: 丁守宝 副教授: 谢发忠 实验师:王丽秦娟娟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副教授: 凌双英江玲 讲师: 陈璐林发芝胡少林程竞方瑛秦慈枫汪玮炜孙旎余青徐辉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教授: 束路西马进中 副教授: 张守龙陈梅沈则亮王春香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副教授: 沙芳丁舒平齐永生杜琨张丰焰 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教授: 昂永生周业柱朱华锋 副教授: 刘艳尚红敏程瑞汪利平李艳秋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排名】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

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温州市,为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是浙江省首批全国优秀高职院,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首批示范高职院。学院现占地600多亩,在校生规模近7000人,专任教师284人,设有轻工系、信息工程系、汽车与机电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经贸系、管理系、基础部、成教学院、浙江工贸技师学院、瑞立机电学院等10个教学单位。学院拥有温州冶金集团、温州冶金房开公司等非教育产业(经济实体),实现了学院教育资源与非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化配置,形成了校企一体、产学一体、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确立并实践“立足市场、产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和“加强实践、人格本位”的教育理念,以创建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为目标实施品牌战略,走内涵式特色发展之路,办学成效显著。学院在完成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教育任务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形成了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涵盖职业培训、职业鉴定、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在内的产学研一体化的高等职教基地。学院紧贴浙江省及温州地区的支柱产业结构、企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建成了以工科专业为主,工贸并举的专业结构,开设了鞋类设计与工艺、汽车检测与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视光与配镜技术、酒店与宾馆管理、实用英语、应用法语、市场营销、模具技术应用、信息与电子技术、涉外会计、国际贸易、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轻工业设计、材料成型技术、软件工程、眼镜设计与工艺、汽车商务、锁具设计与工艺、印刷技术、房地产营销、动漫设计与制作等28个专业,其中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被评为“国家精品专业”,《皮鞋结构设计》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鞋类设计与工艺、汽车检测与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等三个专业为浙江省高职高专重点专业,并被列入浙江省教育厅高职示范性实践教学重点建设基地;视光与配镜技术、印刷技术、数控技术为温州市重点建设专业,同时,我院被确定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全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项目)、温州市数控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建成了鞋类设计实训中心、鞋类工艺实训中心、视光实训中心、汽车检测实训中心等14个校内专业生产性实训中心,70余个实训实验室,实训设备价值约4000多万元。

电力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 2008.9-2010.6,扬州大学,电子信息技术,大学本科,学士学位 2005.9-2008.7,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大专 2002.9-2005.7,江阴市祝塘中学,高中 一、2011.4.1-至今,江阴胜源华电高压电器有限公司,电气工程师。 ◇广东东源禅子顶风电场110kv升压站,gis(出线与主变间隔) ◇巴彦淖尔临河北郊110kv变电站工程,gis(pt间隔+进线间隔) ◇贵州六盘水110kv双水变,gis(pt间隔) ◇山西潞阳集团寿阳110kv变电站,pass(母联间隔) ◇110kv砂石变电站数字化改造工程,pass(进线间隔) ◇110kv修文马桥变电站工程,pass(进线间隔) ◇龙海丁厝110kv变电站联盛间隔扩建工程,pass(进线间隔) ◇九台66kv羊草沟自备变电站扩建工程,pass(母联间隔) ◇江阴110kv霞客变扩建(双母线pass改单母线使用),pass(进线间隔) ◇江阴海达橡塑股份有限公司110kv变电站,pass(进线及主变间隔) ◇重庆渝利线220kv变电站,pass(主变间隔) ◇盐城东台110kv华丿变智能化改造站,pass(进线及母联间隔) 2、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标书技术审核,投标技术支持; ◇配合设计方设计; ◇编制材料清单及采购单; ◇二次汇控柜生产及物资采购的技术支持; ◇参与物资验收; 二、2007.11-2008.8,实习于西安西开高压开关股份有限公司,装配钳工(培训)。 培训内容如下: ◇126kv gis的总装 ◇ds、es分装 ◇252kv gis分装 ◇正直上进,踏实投入,心细谦和,思维灵敏; ◇力求完美,吃苦耐劳,动手能力佳,处理问题强; ◇学习、分析、理解、沟通、协调和接受新事物能力优。 ◇熟练掌握办公软件及其他现代化办公设备; ◇熟练运用auto cad、solidworks、photoshop等绘图工具; ◇熟练应用金蝶k3 erp系统; ◇熟悉并可绘制电气图、机械图; ◇了解126kv、252kv gis装配工艺,对gis总装、ds/es分装有一定认识; ◇对工程法律法规、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和机电工程相关知识有一些认识; ◆专业技术资格证(助理工程师职称证); ◆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职称计算机证); ◆本科毕业证书。 如若本人有幸进入贵公司服务,本人必以排除万难之决心,为贵公司工作,以符厚望。篇二:电力专业求职简历篇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个人简历模板 姓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