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鄂教版二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鄂教版二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鄂教版二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鄂教版二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7、数星星的孩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张衡热爱科学、刻苦钻研精神。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张衡热爱科学、刻苦钻研精神。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你们知道古时候我过有那些著名的科学家吗?

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有许许多多亮晶晶的星星,你们有谁数过星星吗?天上的星星数得清吗?在1900年以前,有个像你们这么大的孩子,特别喜欢数星星,他从小热爱天文,长大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就是我国汉朝的张衡(板书课题)。

2、教师介绍张衡及他发明的地动仪。

3、出示课题并朗读。这节课,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张衡小时侯的故事,你们想听吗?板书课题,指名读题,全班齐读。

二、学生初读课文。

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可以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自由读课文,看看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5、手势表示有几个自然段。(6)

6、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的第一段,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7、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

8、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

9、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三、自主学习。

1、初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各人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朗读,再读给小组的伙伴听,请小组成员评价。

(3)朗读展示。

“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在碧玉盘里。”(读到这时可观察插图)“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让学生谈谈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象一把勺子,叫北斗星。勺口对着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

北斗七星总是饶者北极星转。”(讲解是怎样运转的)

“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的转动。”(让学生通过读“一夜”“几次”“果然”等词语体会张衡是怎样观察星空的)

(4)小结。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张衡,是汉朝人,正因为他从小爱好天文,长大后又刻苦钻研天文,所以在天文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才能,创造了世界上瞩目的浑天仪和地动仪。

2、再读入情。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课外阅读科普方面的文章,了解身边的科学常识。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张手抄报。

4、课后习题三。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了《数星星的孩子》讲的是张衡小时侯善于观察、善于动脑,长大后刻苦钻研天文终于成为一名杰出的天文学家的故事。谁愿意把这个小故事讲给同学和老师听?

1、配乐,讲故事。

2、口头完成课后练习题。

张衡听了爷爷的话以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二、复习词语。

1、让老师带领大家读词卡。

2、摘苹果游戏。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四、完成课后练习

1、读一读。

(1)比较句子(2)说说有什么不同点。

2、同桌互读。

五、拓展活动。

1、合作交流,学生组内交流。

2、各组选派代表展示。

3、班级可开展一次手抄报评比活动。

六、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

2、感情朗读课文。

3、你还知道谁的故事?回家找一找,讲一讲。

4、预习第十课。

板书设计:

7、数星星的孩子

数得清数不清

一夜没睡——北斗星

教学反思:

8、徐悲鸿画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徐悲鸿热爱绘画、刻苦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徐悲鸿热爱绘画、刻苦的精神。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挂图

2、提问:大家知道这幅图是谁画的吗?

3、教师介绍徐悲鸿。

4、徐悲鸿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大画家,他擅长画马,大家想知道他为什么能把马画的这么出神入化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课。

5、板书课题,指名读。

二、学生初读课文。

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可以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出示词语。坑坑洼洼一望无际举世闻名

5、自由读课文,看看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6、手势表示有几个自然段。(5)

7、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的第一段,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8、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

9、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

10、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三、读通课文,整体感悟。

1、全班齐读课文第一段。

2、徐悲鸿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大画家,他擅长画马,难道他是天生会画马吗?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

3、学生自由读第二段。

4、自由汇报读懂的内容。

5、指导读句子“有一次,他因为只顾观察奔跑的马,忘记了脚下道路的坑坑洼洼,结果摔了一跤,手、脚、脸上的皮都擦破了。”体会徐悲鸿观察马的艰辛。

6、遇到这样的困难徐悲鸿退缩了吗?指导读下一句。

7、徐悲鸿这样认真的观察马,相信他练习画马时也肯定一点也不含糊,自己读读第三段,看看他是怎么画马的呢?

8、全班齐读。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跟着仔细心态破了

2、请同学们说说徐悲鸿是怎样练习画马的?

3、全班读2、3自然段。

4、那么我们看看徐悲鸿如此认真画出来的作品究竟是怎样的?

二、朗读感悟。

1、师读第四段。

2、学生谈谈听后的感想。

3、请你带着这样的感情自己练习读读第四段。

4、师介绍徐悲鸿作品。

5、师读《奔马图》的一段,学生想象作品的画面。

6、全班齐读。

7、小结:正因为徐悲鸿这样认真的画马,之后“徐悲鸿的骏马图成了世界公认的艺术珍品。”

三、课后练习。

读一读举世闻名一望无际功到自然成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

2、感情朗读课文。

3、预习十一课。

板书设计:

8、徐悲鸿画马

举世闻名

擅长画马

功到自然成

教学反思:

9、爱问的霍金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非常、特别、十分”的意义。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霍金遇事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的感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霍金遇事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的感情。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非常、特别、十分”的意义。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徐悲鸿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大画家,他从小就非常刻苦,才有了后来的成就。今天我们要来了解一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我们看看他小时候又是怎样的?

2、简单介绍霍金的生平。

3、出示课题“爱问的霍金”

4、指名读课题,全班齐读。

二、学生初读课文。

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可以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自由读课文,看看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5、手势表示有几个自然段。(6)

6、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的第一段,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7、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

8、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

9、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课题是爱问的霍金,请同学们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霍金是很爱问的?

2、学生在小组里自由组合,自由讨论。

3、学生汇报。

4、学习课文。

(1)小时侯的霍金就很爱问,第一段里就说了。出示句子“他还特别喜欢问这问那”

(2)霍金都爱问什么问题呢?自己找出霍金的问题仔细读读。

(3)学生找出问题后,教师出示相应的卡片。

(4)学生自由练读。

(5)爸爸妈妈对待霍金的问题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自己找出来。

(6)同座位互相练读。

(7)男女生练读。

(8)师生对读。

(9)霍金听了爸爸的话后,他有什么感想呢?

5、全班齐读第六段。

6、学生谈感受。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

2、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去拼音生字学生认读。

2、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二、朗读课文。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霍金小时侯是个非常爱问问题的孩子,他经常问爸爸、妈妈各种问题,现在就请你们在小组里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在小组里朗读课文。

3、分小组汇报朗读。

4、学生评议。

5、小结:同学们读的真不错,霍金从小就是一个爱问问题的孩子,正因为他这么爱动脑筋,从小就爱探求科学知识,长大了才成为一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希望同学们也象霍金那样,爱动脑筋,多提问题。

三、课后练习。

1、出示三组句子

张衡非常认真地数星星。

霍金特别喜欢问这问那。

徐悲鸿画马十分刻苦。

2、自由读句子。

3、比较这几组句子里带点的词语。

4、教师讲解。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

2、感情朗读课文。

3、同步练习。

4、预习古诗诵读。

板书设计:

9、爱问的霍金

特别喜欢问这问那

教学反思:

古诗诵读:《长歌行》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朗读诗歌,读出感情。

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思想感情。

2、朗读、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我们的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哪位同学能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请同学样闭上眼睛,想想我们的校园里有哪些美的存在?(从小草,小树叶,到桃花…)然而秋天的到来会带走许多美好东西,季节的交替我们无法阻挡。其实每个人都会从少年走向老年,那么在这短暂的人生路上我们该怎么做,才能使自己不留下遗憾呢?古诗《长歌行》里面提到了一点,非常重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板书课题,读题,释题)

二、感知诗意

小学阶段我们接触了不少的古诗,谁能说说平时你是怎么学习古诗的?(读通,释意,查找资料,根据古诗的内在联系)1、自学古诗(出示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懂诗意;写下体会)检查自学情况:指名,朗读,说说自己对诗的理解和发现的问题。

2、这首诗中描绘了许多美好的事物,请大家从诗中圈出,并说说你的理由。

3、这一首诗展示了许多美好的事物,那么这首诗只是在展示这些吗?(看文中的插图,看着奔腾而去的流水,你们会想到什么?)它表达了怎么的思想感情的?又是怎么表达的?(出示小黑板,前后桌的同学互相讨论。)

美好的东西虽然很快地消失了,可他们留给大地的是美,是生机与活力,它们没有辜负短暂的生命。人生也一样,只要我们珍惜时光,让一生活得有价值,到了白发苍苍时,我们就可以坦然地面对那句歌词,最美不过夕阳红。

三、指导朗读

大家都体会得很好,那你们能否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朗读中,把这首诗读好呢?(先听一段录音,细细品味,想想该怎么朗读?)同学们学了这首古诗后,你想告诫谁,想对身边的朋友,亲人说些什么?

四、指导背诵

想想,怎样背诵背得快,记得牢?(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记得快;抓住能引起联想的重点词语背得快,如可抓住“园中葵”“百川”等词语帮助记忆)在课的最后,请让我们以古诗的最后一句话共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五、作业:预习《七步诗》

板书设计:

古诗诵读长歌行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教学反思:

语文乐园三

教学内容:1、按照偏旁归类组词。2、会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

3、会根据图意,用正确流利的语言表达。

4、会用自己喜欢的边框画上自己喜欢的画。

教学重难点:1、会根据图意,用正确流利的语言表达。2、会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来试试。

1、读一读。

(1)出示三个偏旁(2)出示词语(3)找找规律

2、查一查,认一认。

(1)教师教部首查字法的步鄹(2)以一个字为例。(3)学生联系用这种方法查字

3、读一读,比一比。

(1)出示两句话

徐悲鸿获得了惊人的成功。

徐悲鸿终于获得了惊人的成功。

(2)比较2句话有什么不同

(3)哪句更好。

4、读一读。(1)自由读短文

(2)说说短文蕴涵的含义

二、探究与发现。

1、出示四幅图。

2、展开想象,分组交流。

3、小组汇报。

三、我的作品。

1、出示画好的我的作品

2、学生先搜集自己喜欢的句子3 将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上漂亮的花边。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正确、流利的语言描述出秋天的树叶。

2、指导学生用图画和优美的词句来描绘秋天,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用正确、流利的语言描述出秋天的树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请三名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乐乐、文文和兰兰。

2、再现文中的对话。

3、他们描述的秋天的树叶可真美啊。秋天到了,同学们今天你们也带来了自己收集的树叶,我们也学这三个小伙伴一样来说说这美丽的树叶吧。

二、小组交流。

1、自由组合小组。

2、师:同学们在小组里你可以仔细观察自己收集的树叶,可以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画一画,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同学介绍你最喜欢的树叶,说完后,请在小组里自己评一评,选出说的最好的在全班交流。

3、小组交流。

4、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棵光秃秃的大树,小组里说的最好的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树叶贴在树上,向全班同学介绍。

三、教师小结。

四、综合性学习。

1、我们看到了秋天美丽的树叶,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秋天还有着美丽的色彩,桃花红,柳叶绿,那是春天的色彩。秋天的色彩又是怎样的呢?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你会发现,秋天也是五颜六色的。秋天有蓝蓝的天空,有金黄的稻田,有火红的高粱````

2、仔细观察,看那些颜色在秋天是常见的,再找一找描写这些颜色的词句,并抄下来。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识字(二)

教学目的: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字,学会本课生词。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一年中不同月份开什么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字,学会本课生词。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背诵课文。

2、了解一年中不同月份开什么花,激发学生对大

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

2、你认识哪些花,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的花是什么?

二、初读诗歌。

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再读课文,这次要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

5、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6、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

7、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

8、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三、学习儿歌。

1、分句指名读儿歌。

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质疑。

3、分组讨论。

4、指名回答。

四、全读儿歌。

五、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范写“霜”。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六、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生字。

2、一字开花。

3、指名读词。

二、指导有感情读儿歌。

1、自由读。

2、思考: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3、你能读出喜爱之情吗?

4、自由练读。

5、同桌对读。

6、指名读、评议。

7、男女分读。

三、指导背诵。

1、自由练习背诵。

2、指名背诵。

3、会背的同学关上课本,不会的可以看看书,一起试一试。

四、学习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范写“菊”。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五、布置作业。

1、回答把诗歌背给父母听。

2、给生字找朋友。

3、预习10课。板书设计:

识字(二)

教学反思:

《石灰吟》《竹石》教学设计

《石灰吟》、《竹石》教学设计 培新学校李艳红 【教学目标】 1、读诗时抓住关键词,了解石灰和竹石的特点。 2、知人论诗,体会诗人托物言志抒发自己清正、廉明,正直、坚韧不拔的品质与高尚情怀。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 2、联系作者生平,体会作者的志向。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三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经学过贺知章的咏柳,有谁能来背诵一下。 2、咏物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历代诗人把在自然中得到感染与启迪,还有自己的感情凝注于自然景物,写出了一首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咏物诗的殿堂,学习鉴赏咏物诗两首《石灰吟》、《竹石》。 二、对比诗题,感悟题意。 1、自读诗题,领悟题意。 石灰吟竹石 2、找题目的相同点。预设:都是咏物、都有赞美的意思…… 三、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吟读,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 2、译读,找出两首诗的相同点。 四、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一)石灰吟。 1、抓住关键词,体会石灰的特点

(1)从诗题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吟诵的是石灰,那么石灰有什么特点呢?诗中用哪些词描写了石灰的经历? ①自学指导自由读诗,请从诗中找出描写石灰经历的词语。(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 ②选择其中一个词,结合自己的想象,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①千锤万凿 A、学生谈体会。 B、千锤万凿是不是把石头锤一千次,凿一万次呢?这里的千和万都是形容次数很多,是虚词。你还知道哪些含有虚词的四字词语?(千山万水千言万语三言两语)那我们古诗中还有哪些诗句,也有类似使用虚词的呢?课件出示:竹外桃花三两枝桃花潭水深千尺千里江陵一日还 ②烈火焚烧 A、学生谈体会。 B、看,这就是被烈火焚烧的石灰石(出示相应的图片)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块石头,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③粉骨碎身 A、学生谈体会。 B、学生能说到,就总结:是呀!石灰石经过烈火的焚烧,变成浑身雪白 的块状石灰后,还要把水泼在上面,使它粉骨碎身。(出示相应的图片)总结:哦,原来石灰就是先,然后,最后。 同学们,请再次默读这首诗,想一想面对如此的磨难,石灰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④若等闲 A、学生汇报。 B、如果学生答到“若等闲”就引出:说到“等闲”这个词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哪句诗?毛泽东的《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而在石灰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1课各种各样的天气 教学目标: 1.天气会影响和改变我们的家园。 2.会区分不同的天气 3.知道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会区分不同的天气 教学难点:天气会影响和改变我们的家园。 教学方法:实验法、交流法、观察法 教学准备:天气图片。 教学过程 一、聚焦 天气会影响和改变我们的家园。天气有那些呢? 二、探索 1.说说我们知道的天气 2.我们如何区分不同的天气? 3.说说天气对我们的影响? 三、研讨 阴、晴、雨、雪、风等天气对动植物和人类有哪些影响? 四、拓展 查阅资料,了解地球上的极端天气和它们产生的后果。 板书设计板书 各种各样的天气 阴、晴、雨、雪、风

第2课天气与生活 【教学目标】 1、能简单描述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能说出应对天气变化,保护人身安全的常识。 3、能与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与本课有关的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导入 师:教室外面下雨,我们不能去外面玩、跑步了。同学们想一想天气对生活有哪些影响? 二、探究与发现 1、课前观察上节课结束后要求学生观察近一周的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留个问题“应对不同天气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人们在不同的天气里会做些?” 2、观察教材图片,结合近一周的观察,小组讨论“应对不同天气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人们在不同的天气里会做些?” 3、交流生:好天气可以出去玩耍。提示从阴、晴、雨、雪、风、雾等天气多角度观察。提示从衣、食、住、行等多方面交流。生:刮风的时候出门要戴口罩、眼镜;夏天太热阳鼓励学生善光很强的时候容于思考,观察生易晒伤,要穿防晒活。衣、戴防晒帽下雨的时候出门要带雨伞,穿雨衣;下雪天要多穿衣服,穿防滑鞋。生;下雪天少 三、结论出门,雷雨天也少天气变化对出门。人们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应用与拓展师:天气变化付人类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面对一些特殊的天气,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身安全? 板书: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教鄂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一、全册教材分析 《科学》二年级下册由“了解天气”、“太阳月亮四季”、“观察小动物”、“从自然世界到人工世界”四个单元组成。。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了解天所》单元以学生的生活中所见到的自然现象为线索展开,通过观察活动,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的材料进行探究,发现自然科学的秘密;《太阳月亮四季》单元以“学生对太阳和月亮的感知”为引子,以一年四季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让学生探究感受太阳所发出的光和热,观察月相,了解春夏秋冬季节变化;《观察小动物》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搜集整理信息等手段,使学生了解动物生存需要的环境,懂得环境的重要性;《从自然世界到人工世界》单元从学生身边的动植物实例入手,使学生认识并了解我们身边的食物、衣服和动植物资源,认识到我们身边的动植物资源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以学生对生活中各种常用工具的了解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并会动手操作,从而使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方便我们的生活。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下学期是学生们进行科学殿堂的第二学期,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很浓厚,因为科学课的材料大都需要学生们自己准备,二年级的学生的积极性都很好,每节课都能较好的将所带的东西准备好。而这五个班又各有特点,有的班的学生所看的科普书比较多,他们的思维比其他几个班都活跃,许多在别的班不会出现的想法、做法在这个班都会出现;有的班的学生比较天真,他们会惊讶于自己的发现,年龄悄大的学生比年龄悄小的学生相比接受能力高一些;还有的班的学生课上很活跃,他们的动手能力比较强,接受新知快。这是这几个班的特点,这学期的重点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上还要加强他们的表达交流和观察理解能力。 三、全册学习目标 1、本学期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科学就是要把精力集中在调查研究上,通过各种调查和分析和科学问题的活动,逐步积累经验、理念概念和培养探究能力。 2、需要培养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3、在本册的各个单元中,都加强了这方面活动的设计,切实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四全册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石灰吟教案公开课

《石灰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诗中“千锤万凿、若等闲、浑不怕、清白”等词的意思。 引导并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在学习中培养、提高理解诗句的能力。 通过查阅历史资料、联系时代背景,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背诵,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意境,体会情感。 想象法:借助课本插图,或运用多媒体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直指所吟事物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石灰吟,齐读。 师指出,吟是古诗的一种形式,准确地说叫一种体裁。往

往含有一种什么意思?(赞颂)我们有接触过关于“吟” 这一形式的古诗吗? (预设:《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赞颂母爱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赞颂日落时分江上的美景。 2.所以今天,我们学的《石灰吟》是在赞颂——石灰。 3.这首诗的作者是? 了解作者:于谦号节庵,字廷益,浙江钱塘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汉族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他是永乐年间进士。传说这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 二、初读诗句,读出诗歌韵味(读诗) 1.理解了诗题,现在就让我们先看看《石灰吟》,咱们经过预习,能不能提醒大家,这首古诗哪些地方容易读错的? 预设:“粉骨碎身”与“粉身碎骨”意思差不多,但我们要看清楚,能不能读一下。 2.现在,你能正确地把诗读下来了吗?自由读,指名读。 评价语:字字响亮,字正腔圆。谁还来读读?什么叫抑扬顿挫,谁再像他的样子再读读。 3.指名读,师生、男女生配合读, 4.全班齐读。

石灰吟教学设计教(学)案

石灰吟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焚”。能结合工具书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 2、能较为通顺地说出整首古诗的意思。 3、凭借资料,体会作者借吟石灰抒发自己理想、志向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4、学会探究。了解探究型学习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了解石灰 1、今天我们这节课上,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石灰。见过石灰吗?没见过吧,那我们来见识一下,石灰吧。(看石灰生产的画面,了解。) 2、谁来说一说,石灰给你留下的印象。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 3、其实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诗关于石灰的诗。 板书:《石灰吟》 石灰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你懂这个词的意思吗? 老师这里有三种关于吟的解释,你看一下,应该选择哪一种? ◎唱,声调抑扬地念叹息;◎痛苦的声音;◎鸣叫 这里应该认为是哪一种?(板书课题)。朗读课题。 联起来解释一下课题? 对石灰唱的赞歌。

顺便过渡:是啊,司空见惯的石灰有什么值得赞颂的?赞颂了它的什么呢?读一读这首诗,我们一起走近石灰。 二、指导朗读,初步感知 1、自由读 2、指名读,正音, 要求读出诗的节奏, 3、评价(1)读得正确流利(2)读得声音响亮 (3)他试图在寻找一种读诗的感觉,这种大胆尝试的精神值得肯定。) 4、集体齐读。 三、了解古诗大意,了解石灰生产过程 1、于谦笔下的这首诗,简练地展现了石灰的生命历程。老师这儿有一份资料,具体描述了石灰的制作过程。对照古诗,读读网页,你了解了石灰的哪些生产过程?用诗中的一些词来概括。 石灰自述: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埋藏在深山之中,相当坚硬,人们将我开采出来,运出了深山老林。然后,将我与焦炭混合在一起,放在高达1500度烈火的石灰窑中煅烧,这时,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虽然,这时的我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已经浑身雪白,白得十分耀眼,轻轻一捏,就容易破碎。人们还要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于是我变成了熟石灰,这时的我很像一块软软的洁白的年糕,人们将我涂在墙上,既能保护墙面,又能美化墙面。 2、学生对照材料与古诗,寻找制作过程的联系点。

古诗诵读:石灰吟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石灰吟》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石灰的特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生平,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 3.自学《竹石》一课。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三、教学重点: 在有层次的品读中明诗意、悟诗情,理解托物言志写法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 借助资料,体会于谦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五、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石灰吟》(板书课题)。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这首古诗作者是(于谦)。课前,老师为大家布置了一项预习任务,了解一下于谦。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了哪些关于于谦的知识? 预设找两到三个同学来回答。 (二)感知理解 1.初读 那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将古诗朗读三遍,注意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出节奏,第三遍理解诗的意义。 学生自由朗读 找三名同学示范读 教师和学生合作朗读 2.理解 通过以上多次阅读,我们不难发现诗人所吟咏的对象是(石灰)。那课前,老师还有一个小任务是搜集石灰的相关知识。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搜集成果? 预设:说出古代和现代石灰的炼制方法;石灰的组成成分;石灰的特点。 那结合同学们搜集的资料,谁能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于谦吟咏的事物就是石灰的呢? 预设:千锤万凿、烈火、粉骨碎身、清白。 是呀,就是这些地方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吟咏的就是石灰。那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同桌两个

人说说诗的大意。 同桌自由交流。 那谁愿意尝试着来说一下:采自深山的石灰石经过一次次锤打,经过烈火无情的焚烧,但他把 这都看成是平常的事。(同学集体读前两句)哪怕是让他粉骨碎身也不怕,因为它要把清白留在人间。(同学集体读后两句) 3.感知 这首诗句意比较容易理解,但有一点我比较疑惑,诗中很多地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石灰是有人 的思想和感情。你在读读诗中哪些词句让你也有这样的感受。自己默读一下,找一找画一画。 预设:若等闲,全不怕,清白。 这是拟人化的表达,用石灰的特点,突出人的品质。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的是石灰更是作者。 这就是古诗中“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那于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志向呢? 老师给大家讲讲于谦小时候的故事:于谦像同学们这样大的时候,他的学堂里挂着一幅画像。 有一天,他正出神的凝视着画像中的人。教书先生问他这是何故呀?于谦应声回答我要成为像他那 样的人。画像中的人是谁呢?他就是南宋灭亡时,面对元世祖许给他的高官厚禄严词拒绝,并写下 了《过零丁洋》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于谦一次次吟诵着这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汗青。他一次次在心里许下承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把文天祥视作自己的偶像。于是在他17岁那年,他面对石灰有感而发,写下了自己坚定的志向读(《石灰吟》全诗)。那么,于谦在成年后又有怎样的人生际遇呢?请同学们拿出资料纸边读边想哪个故事让你想到了哪个诗句。在旁边标注一下,读完可以交流一下,你对诗句有了怎样更深的理解。 预设:清白、坚定的志向、誓死的决心…… 配乐:这一天的北京乌云压城,北风凛冽。但城中的百姓们,扶老携幼为于谦送行。此刻于谦 回首自己光明磊落的一生,不禁感慨吟诵到:生读石灰吟。于谦感慨此行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百姓,无愧于国家,无愧于天地。死亦何惧?他分明听到身后的百姓也在轻轻的吟诵着《石灰吟》。生命一开始就是坚强的,完全战胜了对当权者的恐惧。因为他,人越聚越多,那声音也越来越高昂(生再 读《石灰吟》)。于谦走了,他的鲜血洒在大地上。他再也听不到了,但男女老少们感天动地的吟诵 声却仍在天地间久久回荡着(生再读《石灰吟》)。那声音变得越来越轻,越来越远(生再读《石灰吟》)。这声音成为天地间的回音,这声音永不消失。几百年来,这声音一直萦绕在人们心中,久久 回荡。 (三)自学《竹石》 于谦的一生,正如他在诗中写的一样清清白白。而石灰这种清白的特点,也借由这首托物言志

石灰吟教学设计

石灰吟教学设计 《石灰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石灰吟》是苏教版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第20课的教学内容,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 喻,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表达自己为国尽忠, 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 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石灰吟》,背诵《石灰吟》。 2.学会2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 .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让学 生明白本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让学生 了解本首诗是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看老师用洁白的粉笔写字。 【板书:石灰吟明?于谦】 2、知道“石灰”是什么吗? 3、【石灰的前身叫石灰石,埋藏在深山大岭之中,经过千锤万凿开采 出来之后,它被运到石灰窑里,又经受高温焚烧,变成了生石灰,却仍然非常坚硬,又经过冷水浸泡,就成了粉末状的洁白的石灰。】 3、“吟”又是什么意思呢? 【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有吟诵、赞美的意思。】 4、本诗的作者是(明代的于谦)有谁了解他呢? 5、【于谦:1398—1457,浙江杭州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 诗人。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山西、河南巡抚,兵部尚书等职。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公 元1457年,被奸官诬陷杀害。1465年,明朝政府为于谦平反昭雪,并赐谥号忠肃。】

石灰吟教学设计

《石灰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学会生字“锤、凿、焚”,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古诗,体会石灰经历艰辛却不改变其本色的形象。 教学难点:联系诗人生平,体会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吟”出诗题,弄清题意 1.出示“吟”字,引出诗题 师:同学们,古人写诗经常在题目中用上这样一个字“吟”(课件出示)。它是个形声字,从口,今声。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有吟诵、赞美之意。我们曾经学过题目中带有“吟”字的古诗,如白居易的《暮江吟》、孟郊的《游子吟》,谁能给大家背一背?(抽生背诵)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明代诗人于谦在12岁写的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出示课件并板书),《石灰吟》可以说是一首石灰的赞歌,齐读诗题。 3.看着这个诗题,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呢?(生质疑) 过渡:是啊,司空见惯、平平凡凡的石灰(展示石灰实物)有什么值得赞颂的?我想学了这首诗你就知道了。

二、读好诗句,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要求:边听边关注老师读书的节奏、停顿、语气的变化。(可边听边画出节奏) 2.听了老师朗读你是不是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呢?那就放开声音,自由读一读吧!检查生字的读音。 3.指名读古诗。老师有两个低得不能再低的要求:①、能读下来;②、声音响亮地放开来读。 4.下面,就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师生齐读) 5.好,这次我再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评价:有板有眼,已经不再是读字了,而是在读诗了) 6.集体齐读。 三、走近石灰,了解古诗大意 1.于谦笔下的这首诗,简练地展现了石灰的生命历程。老师这儿有一份资料,具体描述了石灰的制作过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了解石灰的制作过程。 石灰自述: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大部分埋藏在深山之中,和珊瑚礁、大理岩的成分一样,将我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焚烧,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经过这次沸腾后,我又变成了熟石灰,模样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这时,把我和水混合就成了石灰水。你们看,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 2.同学们,了解了石灰的制作过程,想必这首诗的意思你也基本上清楚了,借助我们的工具书,先自己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同桌同学再相互说一说。 3.组织交流,教师提升 (1)主要埋藏在深山之中——千锤万凿 因为石灰石大部分都埋藏在深山之中,所以必须要先开采出来,这就需要——千锤万凿(相机

《石灰吟》版教案

《石灰吟》 教材简析:《石灰吟》是苏教版小语第十二册课文。 这首诗托物言志,在赞颂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同时,更以此表现诗人不怕磨难的精神,抒发诗人不怕牺牲的气概,进而表达诗人坚守高洁情操的信念。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通篇流露作者磊落刚直的英雄正气。诗作者于谦,为明代名臣,民族英雄,其仕途坎坷。《石灰吟》是诗人一生之写照。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生字“焚”,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了解作者生平事迹。 2、能力目标:学生能凭借诗歌语言文字,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结合作者生平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并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组。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今天将学习一首古诗:石灰吟(师板书课题) 2、(1)看题目你觉得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吗?(咏物诗) (2)理解“吟” “吟”在字典里的解释有1,唱,声调抑扬地念,2,叹息,痛苦的声音,3,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4鸣,叫。请在括号里写出合适的解释: 呻吟()、吟诵()、猿吟()、石灰吟()。(是一种文体, 有赞扬、称颂的意思) (3)师小结:这是一首赞颂(石灰)的诗。 3、大家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书:于谦 于谦12岁时,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了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的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看看到底赞颂了石灰的什么?

鄂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 7拉力 教案设计

7 拉力 教材分析:拉力为人鄂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推和拉》中的第一课。本课是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体验活动感受拉力的存在,认识拉力的作用效果。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每天都与一些力打交道,对生活中拉力有一定的体验。对运用事实归纳拉力的作用效果的认识是模糊的。虽然力是一种看不见的抽象物质,但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1、知道拉力是常见的力。2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位置和形状发生改变。 科学探究能在教师指导下,体验对物体施加拉力时自身的感受和发现。 科学态度愿意从多个角度认识拉力及其作用效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生活中利用拉力工作的装置,体会这些装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物体受到拉力时,形状与位置发生改变的现象。 教学难点:归纳分析出拉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准备:每组1个魔方、带参照物和标尺的活动图,“捕鸟”学具,几根橡皮筋、1根弹簧、课件,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拉力 (一)、开展我说你做的游戏。 1、师说动词(拉托推压),学生做动作。 2、小结:做这些动作都需要力。今天我们就选择一种拉力来研究。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展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引入本课。 二、科学实践收集证据 (一)、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拉人游戏。 1、学生与教师互拉,同时讲解游戏规则。 (1)像图片中的人物那样,两人一组,两脚分开站立,相邻的脚抵在一起,用相邻的手拉住对方,慢慢用力拉,用力一定不要过大过猛,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2、指导学生分组活动,体验拉力。 小组中每两个同学为一对进行拉人的游戏。 (1)组织学生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 你是怎样用力的,朝哪个方向用力?你的手和脚有什么感觉?活动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 (2)小结:像拉人游戏这样朝着自己的方向用的力叫拉力。 设计意图:该活动是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拉人的体验与感受,在描述与交流中发现两人互拉时彼此都要用力,而且都要往自己这个

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石灰吟》教案

16.古诗三首 《石灰吟》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石灰吟》,背诵《石灰吟》。 2.学会2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指名读题,问:以前还学过哪些古诗?你们是怎么学习古诗的? 2.释题: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在这里指吟诵,赞颂,赞扬的意思。 3.简介作者: 作者于谦,明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为官清廉,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他曾率领京城军民击退外族入侵,后却因此受屈被杀。他的诗歌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坚贞的情操。 (二)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借助汉语拼音,学生自读课文。 3.了解石灰的烧制形成过程,对石灰的初步感知。 (1)指名读,指导学生按古诗的音韵节奏读好诗句。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正音:焚fen,是前鼻音,不是后鼻音。锤chui,是卷舌音,不是平舌音。 (三)精读课文《石灰吟》 1.指导学生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重点理解“千锤万击”、“焚烧”、“若等闲”“浑不怕”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第1、2句 (1)逐字逐句理解,难以理解的可联系上下文理解。锤:敲打。击:撞击。若:好像。等闲:平常事。 (2)同桌之间交流,把省略的词语补充进去,调整词语顺序,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3)从“千锤万凿”、“烈火焚烧”中你读懂了什么?(4)这两句诗赞颂了石灰什么?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3.学习第3、4句 (1)同桌交流这两句诗句的意思。 (2)这两句诗中,哪几个字可以看出石灰不怕艰辛?用词语形容石灰面对这些困难时的态度? (3)读到这,你的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石灰形象?(四)、品读 1.朗读诗句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小组读——齐读 (4)这首诗理解完了,谁能说说整首诗的意

人教鄂教版《科学》二年级 下册教案

##镇第二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 全册简析

第一单元简析

1.各种各样的天气 教学目标: 1.知道自然界的天气现象包括阴晴雨雪风等。 2.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天气现象的兴趣。 3.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天气现象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4.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天气。 5.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观察到的天气现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各样的天气。 教学难点:设计并记录天气符号。 活动准备: 有关天气预报录象资料,自制的天气图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欣赏《雨中即景》MTV,通过直观的影像了解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想不想听啊? 师:(播放MTV) 师:欣赏完这首好听的歌曲之后,谁想说说她看到了些什么?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呢? 师:那么除了大雨,你还知道哪些天气呢? 二、活动1: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 师:天气除了可以用文字来表达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师:看图片,猜一猜它表示什么天气。 1、猜一猜:课件出示各种天气图标,学生猜。 课件:晴、多云、阴、雨、雷阵雨、雪 晴:当艳阳高照的时候,就是晴。 多云:太阳跟我们捉迷藏的时候,就是多云。 阴:太阳生气了,躲在云里不出来了。 雨:下起了丝丝小雨,我们用一条雨线来表示。

雷阵雨: 看,下雷雨的时候,不光会打雷,还有闪电。 雪: 雪的形状就像一朵朵小白花 师:现在请同学们利用小卡片学习一下各种天气。 2.小组利用自制的天气图标合作学习 师:认识了天气图标,它们有什么用呢?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一段天气预报吧!(播放录像) 3.观看天气预报录象资料 4.活动:小小天气预报员 师:现在谁愿意上来当小小天气预报员,为我们预报一下天气? 三、活动2:遇上天气变化,我们该怎么办? 师:刚才天气预报说要下雨了,我们该怎么做呢?请打开课本第35页,看看课本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想一想,要是你,你会怎么做? 1.看课本插图,想一想。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2.请个别学生说一说。 师:现在把你的想法写下来。不懂的字可以问老师。 3.填一填,遇上天气变化,我们该怎么办。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天气,还知道了遇上天气变化该怎么办。希望同学们在天气变化的时候,能照顾好自己,不让爸爸妈妈担心。 五、课后思考题: 出了汗怎么办?淋了雨怎么办?大家一起出出主意吧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人教版鄂教版修订版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人 教版鄂教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第1课时教学内容:1、养植物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生长在哪里,需要哪些条件。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的条…… 教学难点:植物长得好需要条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菜园里,有的植物长得好,有的长得不好,植物生长需要什 么呢? 二、新课教学 1、怎样才能让植物长得好?让我们养一盆植物来研究吧! 2、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想一想植物生长在哪里?找一片绿地,观察上面 有什么,哪些是有生命的。 3、栽一盆植物,说一说,栽种植物前需要准备什么怎样将植物栽到花盆里 怎样养护植物,把我们的做法记录正业。 4、 5、教师引导归纳:植物生长需要土、水、空气、阳光、肥料等。 三、拓展与应用:思考,植物没有泥土可以生长吗? 第2课时 教学内容:2、谁的植物长得好 教学目标:进一步了解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

教学难点: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我们养的植物长得怎么样?大家交流一下,并说一说长得好 的原因。 二、新课教学 1、比一比,大家养护植物的方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说一说,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3、教师引导归纳:植物生长需要水、阳光、土壤、空气、肥料等。 4、看样使植物长得更好?制订一个改进方案。 三、拓展与应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有什么不同为了维持生存,它们需要哪些相同的条件(水和阳光) 第3课时 教学内容:3、我们离不开植物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对我们人类有哪些用途。 教学重点:植物的用途 教学难点:植物的用途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我们的许多食物来自植物。 2、新课教学 1、哪些食物来自植物这些植物长什么样如: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等。 2、 3、植物还有哪些用途?穿的、用的、住的、行的、治病的、玩的等等。

《石灰吟》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石灰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2.能力目标: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知 同学们,我国是四大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因此,我们从小一直学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齐读诗题。 2.提问:你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3.简介作者,为理解诗情奠下基础。 二、看诗句,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或录音读。 2.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质疑。 3.指名读。读出韵味和节奏。 4.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你展开了哪些想象?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 (讲解词语时顺便讲“锤”、“焚”的写法,指导写字、描红。) 5.引导学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 6.动画显示石灰的形成。 7.见到此情此景,作者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讨论交流。 8.再读诗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 三、朗读指导,领悟诗情。 1.诗中哪些词突出了石灰的高贵品质,我们朗读时应怎么读?

部编版《石灰吟》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石灰吟》教学设计 课前先学: 1、搜集有关于谦的资料(老师也做适当的准备,可以准备一些书面资料) 2、了解石灰的一些知识、石灰的原料,大概的生产过程等。 一、直接揭题 1、我们今天将学习一首古诗:石灰吟(师板书课题) 2、大家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简介于谦。 (1)学生自己说一说。 (2)老师做适当小结、概括。 3、释题: (1)看题目你觉得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吗? (2)理解“吟”(是一种文体,有赞扬、称颂的意思) (3)师小结:这也就是一首赞颂(石灰)的诗。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看看到底赞颂了石灰的什么? 二、读准古诗 1、学生自由读一读,老师行间指导。 2、指名试读,老师、学生相机更正、强调。 3、齐读 三、理解诗意、读懂古诗、读好古诗 【1、2句: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小组交流 2、师先重点指导“千锤万击”、“烈火焚烧”(主要表现了石灰的制造过程的艰辛、困难重重) 3、指导“等闲”的意思(结合《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或者《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学生自由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5、这两句是赞颂石灰的什么呢?读了这两句诗有何感受呢?(生自由说说) 6、那我们应该如何读这两句诗呢?(指导朗读) 【3、4句: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运用刚才理解诗句的方法,小组来交流一下这两句的意思。 2、学生自由说说,(相机说说这是赞扬石灰的什么?) 3、我们再来读这两句诗(指导读一读) 4、读好整首诗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小组读——齐读 四、深化古诗,升华情感 1、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在赞扬石灰吗?(不是)那你觉得他是在写谁呢?(自己) 2、透过这首诗我们一起来推测或者是说去猜想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或者他对人生的价值看法(据说写这首时他才7岁)(学生自由说说) 3、这不得不让我们想起了一些人,谁呢?(指名说) 4、这还让我们想起了一些关于生命意义的名言(学生说说) 5、师做小结 五、作业布置 1、搜集以下一些古诗,读一读背一背(1)《在狱咏蝉》骆宾王(2)《梅花》王安石(3)《青松》陈毅(4)《竹石》郑板桥(5)《墨梅》王冕 2、读读“千锤万击”“粉骨碎身”等词语,在到其它的诗句中找一找类似的出自诗文的成语。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人教版、鄂教版)

学习内容:1、养植物 学习目标:了解植物生长在哪里,需要哪些条件。 学习重点:植物生长的条…… 学习难点:植物长得好需要条件。 学习过程: 一、引入新课:菜园里,有的植物长得好,有的长得不好,植物生 长需要什么呢? 二、新课学习 1、怎样才能让植物长得好?让我们养一盆植物来研究吧! 2、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想一想植物生长在哪里?找一片绿地, 观察上面有什么,哪些是有生命的。 3、栽一盆植物,说一说,栽种植物前需要准备什么?怎样将植物 栽到花盆里?怎样养护植物,把我们的做法记录正业。 4、教师引导归纳:植物生长需要土、水、空气、阳光、肥料等。 三、拓展与应用:思考,植物没有泥土可以生长吗?

学习内容:2、谁的植物长得好 学习目标:进一步了解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学习重点: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 学习难点: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学习过程: 一、引入新课;我们养的植物长得怎么样?大家交流一下,并说一 说长得好的原因。 二、新课学习 1、比一比,大家养护植物的方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说一说,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3、教师引导归纳:植物生长需要水、阳光、土壤、空气、肥料等。 4、看样使植物长得更好?制订一个改进方案。 三、拓展与应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有什么不同?为了维持生存,它们需要哪些相同的条件?(水和阳光)

学习内容:3、我们离不开植物 学习目标:了解植物对我们人类有哪些用途。 学习重点:植物的用途 学习难点:植物的用途 学习过程: 1、引入新课:我们的许多食物来自植物。 2、新课学习 1、哪些食物来自植物?这些植物长什么样?如:玉米、水稻、小 麦、大豆等。 2、植物还有哪些用途?穿的、用的、住的、行的、治病的、玩的 等等。 3、植物对我们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和保护植物?学生思考 作答,教师认真小结归纳。 三、拓展与应用:神奇的植物——黄花蒿。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活 第 1课时 教学内容:1、养植物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生长在哪里,需要哪些条件。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的条件 教学难点:植物长得好需要条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菜园里,有的植物长得好,有的长得不好,植物生长需要什么呢? 二、新课教学 1、怎样才能让植物长得好?让我们养一盆植物来研究吧! 2、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想一想植物生长在哪里?找一片绿地,观察上面有什么,哪 些是有生命的。 3、栽一盆植物,说一说,栽种植物前需要准备什么?怎样将植物栽到花盆里?怎样养 护植物,把我们的做法记录正业。 4、教师引导归纳:植物生长需要土、水、空气、阳光、肥料等。 三、拓展与应用:思考,植物没有泥土可以生长吗? 第 2课时 教学内容:2、谁的植物长得好 教学目标:进一步了解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 教学难点: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我们养的植物长得怎么样?大家交流一下,并说一说长得好的原因。 二、新课教学 1、比一比,大家养护植物的方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说一说,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3、教师引导归纳:植物生长需要水、阳光、土壤、空气、肥料等。 4、看样使植物长得更好?制订一个改进方案。 三、拓展与应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有什么不同?为了维持生存,它们需要哪些相同的条件?(水和阳光) 第 3课时 教学内容:3、我们离不开植物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对我们人类有哪些用途。 教学重点:植物的用途 教学难点:植物的用途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我们的许多食物来自植物。 2、新课教学 1、哪些食物来自植物?这些植物长什么样?如: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等。 2、植物还有哪些用途?穿的、用的、住的、行的、治病的、玩的等等。 3、植物对我们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和保护植物?学生思考作答,教师认真小结 归纳。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人教版鄂教版

第1课时教学内容:1、养植物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生长在哪里,需要哪些条件。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的条…… 教学难点:植物长得好需要条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菜园里,有的植物长得好,有的长得不好,植物生长需要什么呢? 二、新课教学 1、怎样才能让植物长得好?让我们养一盆植物来研究吧! 2、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想一想植物生长在哪里?找一片绿地,观察上面有什么,哪些 是有生命的。 3、栽一盆植物,说一说,栽种植物前需要准备什么?怎样将植物栽到花盆里?怎样养护 植物,把我们的做法记录正业。 4、教师引导归纳:植物生长需要土、水、空气、阳光、肥料等。 三、拓展与应用:思考,植物没有泥土可以生长吗? 第2课时 教学内容:2、谁的植物长得好 教学目标:进一步了解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 教学难点: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我们养的植物长得怎么样?大家交流一下,并说一说长得好的原因。 二、新课教学 1、比一比,大家养护植物的方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说一说,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3、教师引导归纳:植物生长需要水、阳光、土壤、空气、肥料等。 4、看样使植物长得更好?制订一个改进方案。 三、拓展与应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有什么不同?为了维持生存,它们需要哪些相同的条件?(水和阳光) 第3课时 教学内容:3、我们离不开植物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对我们人类有哪些用途。 教学重点:植物的用途 教学难点:植物的用途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我们的许多食物来自植物。 2、新课教学 1、哪些食物来自植物?这些植物长什么样?如: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等。 2、植物还有哪些用途?穿的、用的、住的、行的、治病的、玩的等等。 3、植物对我们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和保护植物?学生思考作答,教师认真小结归 纳。 三、拓展与应用:神奇的植物——黄花蒿。 第4课时

六年级语文下册《石灰吟》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石灰吟》教案 教学理念: 从诗歌的特点出发,通过梳言、造境、显象和抒情引领学生步步深入诗的意境与诗人的情感,并让吟诵之声萦绕始终,使学生不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而且体悟到诗歌的意境美、形象美和情感美。 教学目标: 1.理解石灰的形象和特点,体会诗人的崇高品质。 2.了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 3.有气势、有节奏地诵读,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教学流程: 一、梳言:理解诗歌的意思 1.导入解题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墨梅》,体会到了墨梅的纯洁、高尚。记得画家王冕这样赞颂道(学生接背):“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把迷人的清香与纯洁的品质留给了人间。这节课,我们还要去认识一位的诗人――于谦,他同样吟诵出这样的诗句……(屏幕出示全诗,师范读) (2)诗的题目读作……(生读诗题)“吟”在这里指的是古代诗的一种体裁,如《暮江吟》、《游子吟》、《女儿吟》等。 2.读通诗句 (1)通过自由读、抽读、齐读,让学生能读准每一个字的音。 (2)师生相机正音,重点提示平舌音和翘舌音。

3.理解诗意 (1)讨论:学生同桌讨论,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不明白的画出来。 (2)解疑:请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字词,师生解答。(重点讲解“若等闲”的含义:“若”是“好像”的意思,“等闲”是平常的,整句诗的意思是烈火焚烧好像是很平常的事。) (3)讲述:让学生完整地说说全诗的意思,不恰切的地方师生补充。(全诗意思:石灰经受了千锤万凿才从深山里出来,烈火焚烧也好像是很平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全然不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 (4)吟诵:这就是石灰的一生,平平凡凡,轰轰烈烈,难怪于谦如此敬佩地赞颂道……(诵读全诗) 二、造境:走进石灰的世界 1.信息共享:石灰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了人间。只要我们细心留意周围的墙壁,到处可见洁白的石灰身影。石灰怎么会如此洁白呢?它究竟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让学生交流有关石灰的知识) 2.石灰自述: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和珊瑚礁、大理岩的成分一样,将我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焚烧,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经过这次沸腾后,我又变成了熟石灰,模样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这时,把我和水混合就

鄂教版(人教)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鄂教)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养植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植物生长在哪里,需要哪些条件。 (2)了解一些水培植物。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结合生活体验,说出一些水培植物。 (2)尝试栽种植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植物。 (2)培养勤劳的意识。 【教学重点】 植物生长的条件。 【教学难点】 植物长得好需要条件。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菜园里,有的植物长得好,有的长得不好,植物生长需要什么呢? 学生:水,土壤,阳光,肥料。 二、新课教学 1.怎样才能让植物长得好?让我们养一盆植物来研究吧! 2.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想一想植物生长在哪里? 学生:水里,土里。 找一片绿地,观察上面有什么,哪些是有生命的。 学生:小草,小树,小花。 3.栽一盆植物,说一说,栽种植物前需要准备什么? 学生发言,老师总结:花盆、营养土、陶粒、喷水壶、铲子,石头等。 4.怎样将植物栽到花盆里? (1)加土 放一块石头在花盆底下,用铲子往花盆里加土; (2)移栽 挖个洞,将植物种进去,把附近的土拍结实; (3)浇水 给植物浇水; (4)做标签 做好标签,记录植物的名称和种植人的姓名。 5.怎样养护植物?把我们的做法记录下来。 (1)盆栽植物不宜浇水过多;室内摆放盆栽植物的浇水应坚持“见干见湿,浇则浇透”的原则,切勿零星浇水或浇水过多。 (2)盆栽植物不宜施肥过多或不足:盆栽植物长期不施肥或施肥不足,会引起叶黄的现象;施肥过多,盆栽植物吸收不了把根系烧伤,不能吸收水份也会导致叶黄凋落。通常室内盆栽植物施肥选择在春季末施一次稀薄肥,夏季、秋季每隔周施一次稀薄肥,切勿多施浓肥。 (3)盆栽植物光照不宜过多或光照不足:要视盆栽植物的生长特性而定光照不宜过多或光照不足。一些性喜阳光的盆栽植物,如石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