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孝感雕花剪纸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艺术价值探析

孝感雕花剪纸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艺术价值探析

孝感雕花剪纸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艺术价值探析
孝感雕花剪纸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艺术价值探析

孝感雕花剪纸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艺术价值探析

摘要:孝感雕花剪纸作为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既有北方剪纸的粗犷、大气,又集南方剪纸的灵秀于一身,在荆楚大地上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剪纸流派。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通过设计语言来表达思想的方式,这与孝感雕花剪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本文以孝感雕花剪纸的特征及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民间艺术在现代视觉传达中的价值体现,希望通过视觉传达设计展现孝感雕花剪纸中的民间元素,在增强孝感雕花剪纸生命力的同时,也为推动我国艺术设计的本土化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孝感雕花剪纸;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价值

剪纸是一种具有独特审美情趣和艺术特色的民间艺术,作为中国民间美术中流传最为广泛和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之一,它体现着民间美术的基础和精华。由于地理位置处于南北之间,孝感雕花剪纸在表现形式上也兼具南北的风韵而体现出一种独特的气质。同时孝感独特的地理位置也为孝感雕花剪纸的发展提供了特有的文化空间。

视觉传达设计则是指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正如丹尼尔·贝尔所阐述的一样:“现代美学如此突出的成为了一种视觉美学,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1本文通过探析孝感雕花剪纸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价值,以雕花剪纸的二维平面图形来启迪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使传统的、民族的元素能在现代社会发绽放光彩。

一、孝感雕花剪纸的特点

所谓孝感雕花剪纸,是指运用雕花艺人所自制的一套特殊的道具进行雕刻创作,而有别于其他流派运用剪刀进行剪纸创作的艺术形式。孝感雕花剪纸艺术比北方的剪纸相比,显得娇小灵秀;与南方的剪纸艺术相比则又显得醇厚大方。孝感雕花剪纸的特点则是由于地缘关系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剪纸题材;由雕花剪纸艺人所创的独门刀工;以纯色剪纸表现剪纸张力的独特艺术美感组成。

(一)孝感雕花剪纸的题材别具一格

历史文化的滋养形成了孝感雕花剪纸别具一格的剪纸题材,这不仅体现在孝感雕花剪纸对于凤鸟图案的钟情,也体现在孝感雕花剪纸中对二十四孝故事的重视以及“孝行典故”的表达。

孝感地处古云梦,属于楚国的范围之内。楚人尚巫,而凤鸟在巫术之中被赋予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相传楚怀王死后就化为凤鸟。楚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可以转化为鸟类,因而在楚地的各类艺术之中均有凤鸟的体现,这应当是人类的原始图腾通过物象反映出来而形成的艺术。孝感雕花剪纸受这种传统的信仰影响,也在其创作中大量体现了凤鸟的形象,比如说现存的《凤凰来仪》、《凤穿牡丹》、《丹凤朝阳》等雕花剪纸作品,都反映了孝感剪纸艺人对于凤鸟的特殊感情。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

而孝感雕花剪纸的另一个特殊题材就是“孝文化”,孝感因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动天而得名,中国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中有三个来自于孝感,董永卖身葬父、孟宗哭竹生笋、黄香扇枕温衾的孝行故事在历史典籍中均有记载并广为流传。而自明清以来,史书中有记载的孝感孝子就有493位1,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所以孝感雕花剪纸以孝文化作为创作题材具有历史渊源。孝感雕花剪纸在孝感这片充满孝文化的土地的氤氲中创作出一批优秀的关于孝文化的雕花剪纸作品,体现了地方文化精神。

(二)孝感雕花剪纸的技法独树一帜

孝感雕花剪纸艺术的制作技法与中华大地上存在的其他剪纸流派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体现在孝感雕花剪纸对“绘刻结合”的剪纸艺术的追求以及孝感雕花剪纸艺人所创的独门刀工上。

孝感雕花剪纸主要依靠刀刻,所以要求雕花艺人提前将图案构思好,将图案画于雕刻纸之上。孝感雕花剪纸讲求的绘刻结合,不单要求民间艺人刻得好,而且要求画得好;画得要自然活泼、生动有力,为之后的雕刻奠定良好的基础。

而孝感雕花剪纸的主要技法“刻”,则更为讲究。民间艺人运用刀进行雕刻的能力称之为“刀工”,所谓“握刀要正,下刀要顺,行刀要匀,开片要严。”下刀的顺序是:“从里到外,从小到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行刀要一刀一刀连续不断的移动前进,不要刻一刀拔一刀。”2这是对于孝感雕花剪纸刀工的总结,用极其简单的口诀概括了孝感雕花剪纸艺术对于刀工的极致追求。在雕花剪纸创作过程中,雕刻刀具大小的选择,走刀的速度、力度、弧度都会影响到作品线条的流畅性乃至整个作品的整体效果,因此只有娴熟的刀工才能雕出精妙绝伦的剪纸作品。而值得关注的是,孝感雕花剪纸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树一帜的雕刻技法——“破刀”。这种刀法精妙入微,挺拔有力,工而不腻,纤而不繁,表现力十分丰富。“破刀”这一技法在效果上要求“连而不断、断而不破”,这在全国其他剪纸流派中还未曾发现,具有独特性,是孝感雕花剪纸的一大特色。

(三)孝感雕花剪纸的色彩自成一派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以及审美水平的提高,很多地方的剪纸,都愿意通过为剪纸上色或者彩纸套剪的方法来丰富剪纸艺术的形象。而孝感雕花剪纸却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单色剪纸,因此对其造型的要求更高,既要能抓住物象的特征,又要做到线条的连接贯通;这就不能采用写实的手法,只能在整体上突出形象的轮廓特色,以达到传神的效果;通过单色剪纸充分发挥“雕”和“剪”的特点,以纤细秀丽的线条,配合块面,借助夸张变形的手法,制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单色剪纸纯粹的色彩感也便于直接表现剪纸的用途,比如说用来祭奠的剪纸通常会用蓝色、黑色等冷色调,而装饰家庭,表示喜庆则会选择红色、金色的纸作为雕花剪纸的色彩。孝感雕花剪纸作品虽然色彩寡淡,只有一色;却正好是这纯色的剪纸使孝感雕花剪纸力求在技法上有所突破,通过高超的雕花剪纸技艺来彰显雕花剪纸的本色魅力,成为孝感雕花剪纸的一道亮丽风景。

1郑铮:《记湖北省孝文化研究基地常务干事长李守义》,《孝感日报》,2006年9月10日

2徐惠斌:《孝感雕花剪纸概况》,中国孝南门户网,2014年4月14日,

https://www.sodocs.net/doc/856865727.html,/xnweb/government-getMessageForm.whbs?messageId=W12DDF0D0365D23FD4081 BC1

二、孝感雕花剪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孝感雕花剪纸具体始于何时已无可考,笔者了解到的是:在上世纪改革开放至九十年代中期这一段时间内,由于农民大量闲暇时间的获得,民俗文化本身的全面复兴,孝感雕花剪纸一度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甚至可以说是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时期。当时孝感市出现了一大批专门从事雕花剪纸的艺人,并在市、区政府的带领下成立了相关民间组织、出版了剪纸集、参加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剪纸比赛并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这可能是孝感雕花剪纸在最近几十年最繁华的一段时期。但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孝感雕花剪纸的生存空间被逐渐压缩,创新的步伐也停滞了,导致其发展呈现出一种日渐衰微的态势。

(一)孝感雕花剪纸艺术的生存空间萎缩

孝感雕花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根植于农耕文化之中,具有一种浓郁的乡土气息,而现今工业社会的到来,许多民间文化、民间习俗被所谓的工业文明所冲垮,人们不再眷顾故土生长出来的民间艺术,而转向了以高新科技为基底的新型艺术形式。雕花剪纸本是农民在闲暇时打发时日,装饰庭户的消遣甚至是依靠售卖雕花剪纸谋生的方式。而今,在人们有了更多的可选择的休闲娱乐方式以及谋生方式之后,像雕花剪纸这样的民俗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变得式微。雕花剪纸生存空间的萎缩也体现在对雕花剪纸的消费需求的减少上。工业文明的发展,产生了许多雕花剪纸的替代品,那么以前欣赏、热爱雕花剪纸的群众就有了更多可选择的家居装饰性物品。对于极具乡土气息的雕花剪纸不屑一顾,甚至表现出一种厌恶之情,认为它是一种“下里巴人”的东西,而不再愿意将之至于高堂。

正是工业文明的催化下,人们对于孝感雕花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人们从意识上已经不需要雕花剪纸装饰生活,为以生计了,这时雕花剪纸被创造出来时伴随的使用价值也就消失了,这造成了今天孝感雕花剪纸艺术的衰微。

(二)孝感雕花剪纸创新不足,发展停滞

孝感雕花剪纸艺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复兴得益于国家对于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视,而今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的发掘,使得流传范围有限的雕花剪纸艺术显得式微。而在笔者看来,政府层面的关怀只是外因,孝感雕花剪纸艺术的创新不足,才是其发展最大的阻碍。

孝感雕花剪纸创新不足的原因之一是雕花剪纸艺人自身素质的制约。据调查,孝感雕花剪纸艺人的年纪普片偏大,老龄化十分严重。在王偲、王艳(2012)的《孝感雕花剪纸工艺的历史、现状及特色》一文中,他们统计的9位活跃的孝感雕花剪纸艺人现在年纪最小的李红伟已经40岁,其他基本上年过半百。这些雕花艺人没有经过专门的设计理念教育,主要是通过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学习了孝感雕花剪纸的技艺、制作理念,而缺乏一种从现代社会需求的角度去设计孝感雕花剪纸的思考。他们对于孝感雕花剪纸主要是沿袭先辈的雕花剪纸样式,偶有随时代进行创新的行为,但并未形成一种孝感雕花剪纸的创新风尚。与此同时,由于经营理念的局限性,他们也很难突破普通的将雕花剪纸作品集装成册作为纪念品出售的商业模式。这样丧失了使用价值的孝感雕花剪纸只能作为少数场合的传统礼品进行馈赠或者作为少数爱好者的收藏品,而脱离了创造它的人民群众,失去了普通受众对它的需求。

笔者相信孝感雕花剪纸的现状不止于此,可能政府对于孝感雕花剪纸的关注不够,雕花剪纸艺人生活缺乏来源都会是引起孝感剪纸衰微的因素之一。但在本文中,笔者希望重点突出市场的作用,因而将文化空间的萎缩、创新不足作为孝感雕花剪纸发展停滞的重要原因,

也希望从这两个原因上挖掘更多的可以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能够解决的方式来实现孝感雕花剪纸艺术的复兴。

三、孝感雕花剪纸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艺术价值的实现

孝感雕花剪纸在长期的艺术生命积淀中形成的鲜明的本土文化特色,朴奇的民间艺术特点,丰富的艺术表达和浑厚的艺术意蕴,对于增强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的生命力具有很大的价值。同时能够借助视觉传达设计所提供的新平台,延续孝感雕花剪纸艺术这一民间美术的现代价值,这是一种多赢的局面。本文认为,孝感雕花剪纸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艺术价值探求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依据孝感雕花剪纸特点,寻找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独特价值

站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角度,深入研究孝感雕花剪纸的特点中包涵的民族、民俗文化精神和艺术特点,挖掘其中所蕴涵的独特艺术价值,用以丰富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涵,丰满视觉传达的表现形式。孝感雕花剪纸的特点在前文中已经总结了三点,而这三点确实是发掘孝感雕花剪纸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独特价值的源泉。

从题材上来讲,孝感雕花剪纸突出了对凤鸟的表现,凤凰作为楚地民族的图腾起到的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而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之中,凤鸟的特殊造性则丰富了设计语言;凤鸟所传达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则进一步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涵。同时,孝感雕花剪纸所钟爱的另一个题材“孝文化”则是将中国传统的“孝亲”通过雕花剪纸的形式反映到生活之中,这之于视觉传达设计则是启迪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可以用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充分运用孝感雕花剪纸传统造型提升视觉传达设计内涵,使当代视觉传达设计表达层次更为丰富的内涵。

从技法上来讲,孝感雕花剪纸以“破刀”之功独领风骚,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一方面能将“破刀”的技法移植到设计之中,使设计更富于创造力。另一方面,以独特的技法能够使孝感雕花剪纸艺术区别于其他的剪纸艺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则能够试图突破传统的设计方式,将设计形式转变体现中国设计的独特风韵。

从色彩上来讲,提炼孝感雕花剪纸中的个性化色彩进行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孝感雕花剪纸作品多用喜庆而浓烈、单纯而明快的块面平铺为主,具有极强的视觉效果。孝感雕花剪纸给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以纯色启示,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能够充分运用纯色与对比色的反差,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形成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具有民间艺术气息却不俗气的表现力。

(二)直面现状,实现孝感雕花剪纸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价值

孝感雕花剪纸艺术所面临的困境如前文所分析的是生存空间收窄、创新不足,那么将孝感雕花剪纸元素运用到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之中就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同时也能够为孝感雕花剪纸寻找到新的生存空间。此举能够解决孝感雕花剪纸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同时使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更为多元、丰富。

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之中,一定要表现有价值的艺术元素。孝感雕花剪纸艺术无论是在设计内涵、设计语言还是设计色彩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有必要通过视觉传达设计对孝感雕花剪纸艺术的运用,实现孝感雕花剪纸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价值以及提升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文化艺术价值。本文认为孝感雕花剪纸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现代标志设计之中的运用,二是在现代招贴广告设计中的运用,三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将孝感雕花剪纸元素运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之中,不仅能够提高设计作品的影响力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还能够通过孝感雕花剪纸崇孝、崇尚自然的造型理念提升现代标志设计的内蕴,提高标志设计品位。现代招贴广告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一个重要范畴,将孝感雕花剪纸艺术运用到其中,能够丰富招贴广告的表现力,彰显民族设计的独特性,映射出现代人在新时代对于传统的、经典的民间艺术的精神追求以及文化情怀。孝感雕花剪纸讲求“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这样一种创作理念与现代包装设计不谋而合。在现代包装设计之中,通过对传统的孝感雕花剪纸图形符号的借鉴与运用,不仅能增强产品的产品特色、文化底蕴,还能向表达出产品对于顾客的美好愿景,符合消费心理,能创造出更多的消费需求。

这一系列的创新应用,都能够增进孝感雕花剪纸艺术与现代受众的距离,使人们对于传统的孝感雕花剪纸产生新的看法;民间艺术重返生活,能营造出孝感雕花剪纸新的生存空间、这能使这一民间艺术得到新生。同时,孝感雕花剪纸为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导入了新的设计灵感,使一些设计师从传统艺术中获得新的启发,利用现代设计构成民族元素的重组新生,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实现的传统民间艺术的现代价值;升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理念,形成视觉传达设计与孝感雕花剪纸艺术的双赢发展。

(三)以孝感雕花剪纸艺术为代表的民间艺术所引领的现代设计思潮

现代设计与传统民间艺术血脉相连。把民间艺术精华创造性的应用到现代设计之中,既能够丰富现代设计的设计语言和艺术内涵,又可以使传统民间艺术的到科学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在传统的视觉禅达设计界,西方设计理念一直占据主流,难以撼动。而以孝感雕花剪纸艺术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介入,将唤醒当代设计师的批判意识,从而走出对西方设计盲目崇拜的狭隘局面。我国当代视觉传达设计者应积极从以孝感雕花剪纸为代表的民间传统艺术中汲取设计养分,继承延续民族设计语言特色。对孝感雕花剪纸艺术的研究与保护,深度挖掘其所蕴含的视觉语言特征及文化内涵,为视觉传达提供多元化的设计表达的同时也为其注入民族化的设计精神内核,引领新一代的视觉传达设计思潮。

四、结语

孝感雕花剪纸艺术可能不是中国民间剪纸中最富表现力的,但确是荆楚大地上的一朵艺术奇葩,经受楚文化、孝文化的滋养,孝感雕花剪纸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韵,与众不同;其表现力不逊于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美好的设计造型语言。通过与视觉传达设计的结合,能够充分利用孝感雕花剪纸艺术的特征,突破孝感雕花剪纸发展所遇瓶颈,实现孝感雕花剪纸艺术的现代创新性复兴。同时为中国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提供新的设计元素、设计灵感,使中国设计界刮起中国民俗文化风,形成一种设计风尚;使更多中国民众认识到传统艺术的美感,重新审视中国传统艺术,为传统艺术提供新的生存空间。融本土民间艺术风格与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一方面为弘扬民族文化精髓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对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的多元化、个性化、本土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进而促进中国设计的健康、全面发展,使中国设计更具生命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潜铁宇,熊兴福.视觉传达设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

[2]杜靓,李松林.孝感雕花剪纸研究[J].文化月刊,2010年Z1期

[3]陈青,韩亮.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现代设计创新观念的转化[J].设计理论,2014年第7期

[4]王偲,王艳.孝感雕花剪纸工艺的历史、现状及特色[J].创意与设计,2012年第5期

[5]邢立志.浅论民间剪纸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启迪[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6]王晓玲.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对对平面设计民族风格形成的影响[J].美术大观,2011年第9期

[7]袁玲,方艳.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J].美与时代,2012年第5期

[8]冷敏杰.孝感雕花剪纸艺术生产性保护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9]曾俊平.孝感雕花剪纸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10]池福新.推动剪纸艺术文化产品走向产业化[N].孝感日报,2011年12月29日第004版

[11]徐惠斌.孝感雕花剪纸民间艺术瑰宝[C].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2010年

浅谈对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认识

对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认识和看法 ——剪纸艺术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是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剪纸“美化生活,娱乐身心,启迪智慧,激发创造” ,颇有益处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 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诗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均可看出当时剪纸手工艺术水平已极高,画面构图完整,表达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 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 剪纸是中国民间艺术中最为普及、最为广泛流传的品类之一,而且风格多样,极具地方特色。剪纸艺术的传达方式,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大量使用组合的手法,在造型上合理地夸张变形,从而表现出图案形式的艺术美感。其中对称、平衡、重复、发射是剪纸图案形式中最常用的方式,在这些方式中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平面构成的要素。剪纸就是从传统艺术中提取元素,以现代创造意识和表现技巧进行再创造。 现实生活中从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中寻找设计元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进行有意味的、有形式美感的造型创造,可以将无形的抽象的某种理念和心理状态转化为一种具体形象,引发出抽象意念延伸和连接。剪纸艺术,不管艺术风格如何,其传达方式最显著的特点都是平面结构,也就是以纯粹的平面点、线、面的方式,构成形形色色的艺术作品,是完全意义上的二维空间艺术。剪纸艺术的传达方式,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大量使用组合的手法,在造型上合理地夸

剪纸的简介

河南工程学院《中国民间美术鉴赏》考查课 专业论文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 学生姓名:李飒 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班级:装饰设计1242 专业课程:中国民间美术鉴赏 任课教师:赵云 2014 年6 月24 日

摘要:中国民间剪纸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部分继承了人类的原始思维,一方面在漫长、封闭的空间孕育。民间剪纸图形根植于中国民族性、地域性的传统艺术渊源中。民间剪纸从民族传统中走出来不是简单的重复移位和变异,而是从传统艺术中提取元素,以现代创造意识和表现技巧进行再创造,所创造出来的新的剪纸图形既保留本土艺术的韵味,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全新的视觉形象和视觉效果。 关键字:民间剪纸、历史、样式、用途、艺术形式 剪纸的简介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样式千姿百态,形象普遍生动而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蕴含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 剪纸的历史 起源 专家推断民间剪纸出现与宣帝时期(公元前73一前49年)。战国(公元前476一前221年),形成了剪纸艺术的前身。①河南辉县出土的银箔镂空刻花的弧形装饰物。②湖南长沙黄泥圹出土的晋代金片装饰物。刻制技术和艺术风格上,可以说是已经形成了剪纸艺术的前身。 发展期 北朝(公元386一534年),用纸剪成美丽的图案花纹。目前发现最早的剪纸实物,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公元386一581年)五幅团花剪纸。南北朝对马团花、南北朝对猴团花、南北朝金银团花、南北朝菊花团花、南北朝八用形团花。唐代(公元618一907年)已将剪纸图案应用于其它工艺方面:①1963年一1965年新疆吐鲁番出土的“人胜”剪纸。②1973年西安出土的

剪纸赏析

关于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赏析 民间剪纸,源远流长,是民间劳动者经过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得来,“浸透着人们发自内心的良好祝愿,反映着人们对幸福圆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剪纸是人们为了自身欣赏和实现使用的需要所创造出来的带有自发性和娱乐性的视觉艺术形式。一把小小的剪刀和一张薄薄的纸,就能让剪刀在挥起的一瞬间,将民间艺术家最浓厚的内心情感和最淳朴的审美追求倾注其中。剪纸多以反映民俗风情、传统习俗的题材为主,所以以民俗题材为主的剪纸,就成为了剪纸艺术创作的源泉。 一些民间剪纸作品的艺术赏析: 《百菊图》选图

以上是工艺美术家张永寿的剪纸作品,这些作品均出自张永寿的《百菊图》。张永寿剪纸题材广泛,最擅长花卉,尤以剪菊传神。他年轻时酷爱菊花,每以菊花寄托精神,励志奋进。他剪出的菊花,形神兼备,轻灵自如,各呈娇妍,面对这些栩栩如生的剪纸菊花,人们得到了一种健康的美的享受。剪花卉,要重视线条的掌握,要达到“圆如秋月方如砖,缺如锯齿线如须”。剪口要求整齐、光洁、均匀。《百菊图》剪纸,充分运用了这些技巧,每一幅构图,总要做到疏密相间,繁中有简,虚实相生,静中有动。正是这些高度技巧的发挥,我们看“百菊”,才会有栩栩如生、楚楚动人之感,而越看越爱看。 二龙戏珠凤鸣九天 作为龙的传人,不能对中国的龙文化一无所知。对龙的理解我们基本上有个共识。我们的先人在认识自然现象的时候,对风雷雨电等现象模糊不清,听到了“隆隆”的雷声,便有了“龙”的发音,看到了长长弯弯的闪电,便有了“龙”的基本形状,这些自然的现象人们无法认识,更没有办法解释,这时我们的先人就把龙当作了自然的主宰者,这个时候龙就是万物的神灵,就是万物的主人。民间艺人也就常常以此做为创作的主题,虽然没有真实的龙凤存在,但是在长期的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们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正如前面所说,剪纸艺术本就是贴近民间生活的,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为了剪纸艺术创作的源泉。 十二生肖文化剪纸 岁月的舞台,一年一启幕一落幕。子鼠值岁,丑牛接班,寅虎继任,卯兔候补……此生肖,彼属相,十二年一登台,十二岁一循环。龙蛇马羊乃至猴鸡狗猪,这些生肖依次出场,它们不仅仅将每一年的地支化为灵气飞动的属相,他们还是带着更多的文化含蕴登台的,中国几千年各民族生肖文化长盛不衰的动感活态,同时,它也揭示了亿万人身边司空见惯的十二种动物精灵,却能形成如此规模博大的文化集结,并且能使生肖文化集结和每一个活着的和离去的人的精神、命运和情感,紧紧牵连在一起,构成了每个人永生也剪不断的文化情结。人们将这种文化情结融入到小小的剪纸之中,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这样恰

中国剪纸艺术的历史和分类

中国剪纸艺术的历史和分类 ?剪纸,又叫刻纸,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剪纸的历史 ?。战国(公元前476一前221年) ? ①1950一1952年在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用银箔镂空刻花的 弧形装饰物。 ? ②湖南长沙黄泥圹出土的晋代金片装饰物。这些用银箔镂空而成的装饰物,虽然 不能说就是剪纸,但在刻制技术和艺术风格上,可以说是已经形成了剪纸艺术的前身。 ?北朝(公元386一534年) 用纸剪成美丽的图案花纹。在新疆高昌故城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两张团花剪纸,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中国剪纸作品,该剪纸材料为麻料纸,呈折叠状,供祭祀所用,其艺术表现已相当成熟。 ?北朝团花剪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中国剪纸作品。 ?西汉时,人们开始用麻纤维造纸。传说汉武帝(前156—前87)的宠妃李氏去世后,汉武帝思念不已,于是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影像为其招魂。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 唐(公元618一907年)时期,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 ?唐代已将剪纸图案应用于其它工艺方面: ?①1963年一1965年新疆吐鲁番出土的“人胜”剪纸。 ?②1973年西安出土的皮革帽子,图案是镂空花样。 ?④现藏于日本正仓院唐代的“人胜”刻金箔。 ?⑤1951年湖南省长沙出土的汉代金箔刻花图样。 ?宋代(公元960一1279年)宋代关于剪纸的记载就很多了。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与品种的丰富提供了条件,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还有灯彩、茶盏的装饰。有的将剪纸作为礼品的点缀,有的贴在窗上,有的装饰灯彩,还有的剪成所谓“龙虎”之类。 ?。 ?蓝印花布工艺制作中的镂花制版,是用油纸板雕镂成纹而得的;刮浆印花的花版纹样也采用了剪纸的技法,有阴刻、阳刻之分。 ?宋代周密(1232—约1298)撰写的《志雅堂杂钞》中,记载了一位叫俞敬之的剪纸艺人,他是中国剪纸发展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艺人。 明、清时期剪纸艺术走向成熟,并进入鼎盛时期。民间剪纸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

[剪纸艺术,插画,民间]浅谈民间剪纸艺术在插画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民间剪纸艺术在插画设计中的应用 0引言 美术艺术不仅是世界艺术中的瑰宝,在我国艺术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除了阳春白雪的国画、雕塑美术艺术等,我国还存有着大量来自民间,继承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慧和质朴品质的美术艺术,民间剪纸艺术就是其中的代表。 1民间剪纸艺术 1. 1民间剪纸艺术的形式 民间剪纸艺术是民俗文化的产物,采用剪刀和纸张,使用纸张的实和被减掉的部分的虚,以自然的生活实物作为背景,来体现剪纸美术的画面感。我国不同地区的剪纸艺术是不一样的,其中,黄土高原地区的民间剪纸艺术最为著名,已经成为我国民俗艺术研究中的一大派别。 1.2民间剪纸艺术的艺术价值 民间剪纸艺术发源于古代普通劳动群众的日常生活,是人们将对生活的渴望、希望,对美好未来的想象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纪念,通过最常见的家常事务表达出来的形式。因此,民间剪纸艺术具有浓厚的生活艺术价值,承载了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理解。通过剪纸艺术中的内容变化,我们也很容易能观察到不同时代的平民文化的变化。 2民间剪纸艺术在插画中的应用 2. 1在特殊节日中的应用 民间剪纸艺术中最常用的纸张颜色是红色,这种颜色自有的热烈、喜庆的含义,加上剪纸作品所展现的具体形象,使剪纸艺术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艺术形式。如今,很多针对传统节日所设计的插画作品,大量地应用民间剪纸艺术,以剪纸艺术团作为插画的背景,来凸显传统节日的民族气息。例如在春节的时候,插画中经常出现贴窗花的画面,这实际上就是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应用;在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时候,大量插画都以红灯笼剪纸作为背景来烘托节日气氛等。 2. 2在突出插画风格方面的应用 民间剪纸艺术是我国固有的传统艺术,无论是西方,还是日本和韩国这些流行插画的国家,都没有这样历史悠久的剪纸艺术。许多插画都以中国风为基调,但在形象设计、技法应用方面却流露出日韩风格,受到欣赏者的质疑,但是,一旦在插画中应用剪纸艺术元素,无疑就标示了插画的中国风风格,欣赏者对插画作品的认同度会大大提升。 2. 3在插画细节诠释方面的应用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 阅读答案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就是一种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一体,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广泛表现在民间信仰和生活习俗之中,鲜明地反映出我国民间广大民众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的民俗文化之一。因此,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从艺术的角度看民间剪纸艺术是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它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出来,反映了我们民族的集体表象的一种文化模式。民间剪纸的作者们在创造时,从来没有任何政治功利,但有生活方面的功利意识潜入在其中。他们在创造时,往往让人(包括创造者自己)从中感受到一种审美情趣。这是由于它们适合于人的审美经验的审美心理而形成的美感。所以,自中国民间产生剪纸以来,人们一直将其作为一种象征性装饰物,尽管历代在造型样式和利用形式上不断发生更新和变化,可民间大众所赋予它的造型思维方式和特定的深层寓意内涵,却一直不变地流传至今。因此,可以说民间剪纸是一种大众艺术。从客观上说,中国民间剪纸是一种物承文化现象。它不仅有它的造型形式的传承,而且还有着它自身深层独有的特定内涵。从中国民间剪纸的纹饰寓意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中反映出来的中国民间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的传承,以及当地民众的心理特征、生活追求和审美情趣。它是我们探寻本民族的民族渊源和原始文化的活证。例如蛙这一形象在民间剪纸中屡见不鲜,民间常将它视为一种威力的象征,看作是生活中最可靠的保护神,并将蛙这一自然中丑陋的动物形态,运用民间美术中的互渗造型手法,将其变为神圣、稚拙、亲切、动人、给人美感的剪纸花样,缝绣在孩童的枕头、围涎、肚兜、香包等衣物上,以希望孩子在蛙的保护下,茁壮成长,美满幸福。需要指出的是,蛙这一图腾物产生以来,因为囿于民间文化而没有上升到中国的上层文化之中,所以也就得不到龙凤那样由皇权所推崇的中华文化象征的地位。但是,作为一种原始图腾物,蛙这一形象虽然在中国上层文化中没有得到它应有的地位,却在民俗文化中得以流传,并保持了它的原始崇拜敬仰之地位。就这一文化现象看,开展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探索原始文化的演变。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和世界各地的许多民间艺术一样,都是原始文化的嫡传物。它作为民俗文化中的元素,紧紧地依附于当地的民俗活动之中。在它的意象符号中,不仅赋予了原始艺术符号对美好生活的祈求和追求美的质朴情感,而且有着强烈的生命繁荣旺盛的审美理想。这个审美理想来自民族、人类群体的基本追求,人们歌颂生命,赞美生的欢乐,追求着人生的幸福圆满、健康长寿,祈求家庭和睦多子、丰收安乐。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中国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艺术意象符号,如凤穿牡丹莲花多子鸳鸯戏荷福寿双全瓜瓞绵绵如意似锦葫芦五毒等等花色纹样的剪纸,并将这些民间剪纸融入到各种民俗事象活动中,来满足广大民众精神心理上的需要,以扶持人类的生存,充实人类的生活。6.下列关于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植根于我们民族土壤,广泛表现在民间信仰和生活习俗之中,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一体。B.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它鲜明地反映出我国民间广大民众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价值观念。C.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一种大众艺术,从其产生就是象征性的装饰物,作者在创造时,从来没有任何功利目的。D.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模式,能反映我们民族的集体表象,从艺术角度看,它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民间剪纸的作者们在创作时,往往让人从中感受到一种审美情趣,这种情趣的获得是因为剪纸适合于人的审美经验的审美心理而形成的美感。B.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一种物承文化现象,物就是民间剪纸这一载体,承载着艺术上造型形式的传承和其自身深层独有的特定内涵。C.蛙作为一种原始图腾物,虽然得不到龙凤那样由皇权所推崇的中华文化象征的地位,但在民俗文化中保持着原始崇拜敬仰的地位。D.蛙因其丑陋的形态常被视为一种威力的象征,也被认为是最可靠的保护神,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题材,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民间剪纸是我们探寻本民族的民族渊源和原始文化的活证,开展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研

浅谈中国剪纸艺术

浅谈中国剪纸艺术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中国剪纸艺术是中国民族艺术家的抒情诗, 是中国民间艺人浪漫情怀的艺术表述方式; 同时, 剪纸艺术渗透了广大劳动人民对大自然、对生命、对人间理想的无比深沉的感情。剪纸艺术作为一门既现代又传统的艺术表现载体, 以其独有的艺术品质、文化魅力, 让世人赏心悦目、神游于美的天国。这种民族文化艺术的深厚文化积淀, 是广大设计者学习和研究现代图形设计艺术, 进行现代艺术创作的重要艺术文化源点。因此, 潜心于中国剪纸艺术创作的海洋, 作一些崭新、鲜活的艺术尝试, 是获得视觉艺术新发现、新灵感的重要途径。 一、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 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 年到1100 年。“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利用薄片材料剪刻镂花,在有纸以前就已经不乏,如汉代的金银箔刻花。但确切意义上的剪纸,是在有纸以后。利用纸便于剪刻镂空的性能符合民俗所需的剪纸艺术,随之在民众之中产生。然而,目前发现最早的剪纸物,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公元386-581 年)五幅团花剪纸。这几幅剪纸,采用重复折叠的方式和形象互不遮挡的处理手法,与今天的民间团花剪纸极其相似。唐代以后的剪纸实物已属罕见。有皮革刻花冠饰和漏版印花图案可作佐证。宋代出现了行业性质的剪纸和用于工艺装饰的剪纸,其较为多见的例子是吉州窑宋代瓷器上的剪纸纹样。

“五福临门”团花剪纸瓷器上的剪纸图样 二、民间剪纸艺术的精神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艺术形式美方面, 强调物象的典型化特征、大气的动态美表现; 其艺术格调呈现出满而不乱、多而不散、静中求动、动静相间、平易而质朴的艺术特征, 这是典型的中国式视觉艺术的装饰美。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中, 无不体现出这种精神品质, 大气神采、装饰韵味、象征意义等让中国剪纸艺术光彩四射。讲究一种空灵之美,丰富之美,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美, 注重一种理想化了的神似之特征这种艺术精神品质, 是现代艺术设计特别需要追寻的潜在东西, 是当今时尚化设计艺术精神之所在, 也是现代图形艺术美所要去积极把握的精神内涵。唐代时期艺术趋向丰满、繁华、博大壮美之格调, 宋代时期艺术趋向清新、洒脱、淡雅、生活情趣化之格调, 两者相济相生, 相得益彰, 使中国剪纸艺术中情与理之交融发挥着潜在的内聚力, 为中国剪纸艺术走向成熟, 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民间剪纸与民俗文化的渊源 剪纸扎根于民众,与人民生活密切相联,它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民

剪纸的艺术特点

.剪纸的艺术特点: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样式千姿百态,形象普遍生动而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 画画主要通过视觉和触觉感受进行,感觉是人发展认识的前提,儿童的认知能力大多靠形象思维获得。因此,发展器官,促进智力发展是画画不可替代的优势。 1.培养丰富的情感。情感是学习的动力,画画有利儿童情感宣泄,使身心发展得到平衡。同时,美育又能陶冶情操,使儿童情感境界得到升华。艺术能使人充实和完美。 2.培养创造意识。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未来社会的人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心理品质,画画通过创作来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力,周密的思考与计划能力,独特与变通能力。 3.发展思维能力。儿童通过观察进行的视觉思维,是儿童早期的思维活动,他们通过创造视觉符号表现认识,发展智慧,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促进逻辑思维发展。艺术活动可以激发多种感知和思维方式 舞蹈是在无限延伸的时空中的一种流动的造型艺术,她像一束艳丽的奇葩,对观众敞开着舞者的心扉, 表现着舞者的艺术品位和艺术功力。舞者创造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前提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舞蹈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样式。这门即古老又充满青春活力的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繁衍不息,流传至今。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较,舞蹈的显特性是,它的表现和传播的媒质不是外屋,而是具有生命与感情的人本身。也就是说,舞蹈是以人体的姿态动作作为媒介传递感情的艺术。所以舞蹈是诸多艺术门类中表达人类感情最直接,最炽热,最激昂的一种。所谓“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唱歌是释放压力、缓解心情的有效方法,其实,经常唱歌还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放声歌唱不但可以增加面部肌肉运动,改善颈部、面部血液循环,还能增加人体的肺活量,减慢心肺功能衰退,被誉为“增氧健身法”。国外科学家曾将20名老歌手与不经常唱歌的同龄人进行对比,发现歌手的胸壁肌发达、心肺功能好,而且心率缓慢。研究证实,唱歌是呼吸肌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运动,好处不亚于跑步、游泳、划船等,许多职业歌手的寿命比普通人长10余年。

中国剪纸动画赏析

中国剪纸动画赏析 1958年中国动画增添了一个新的品种——剪纸动画,所谓的剪纸动画就是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运用到美术片设计制作的一种中国特有的美术片类型,其影评色彩明快,造型具有民间剪纸风格。其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受到一致好评。 剪纸动画又称剪纸片, 术电影样式。它的制作材料主要是纸,它的造型可以用平面雕镂的手段制成平面关节纸偶造型,也可以用手绘方法制作剪影效果,还可以用传统的剪纸工艺剪出动态变化过程再逐格摆拍。但由于纸质的区别产生了两种风格的剪纸动画,一种使用普通的纸张做材料,用小刀雕刻,用剪刀剪边,富有刀味的剪纸动画,有着浓厚的阳刚之美,其轮廓表现的刚强而有力,黑白分明,顿挫清楚。在画面效果上有较强的形式感和整体性,尤其是表现人物侧面的整体造型上,人物的线条、外形会显示和表现出强烈的剪纸艺术特色;另外一种是采用了纤维细长,质地松软而柔韧的皮纸作为材料,因为皮纸的质地松软,具有能吸水能挥墨的特点,人物的边缘外轮廓,也不再用刀剪刻,而是用手持外形撕出来,这样就形成了水墨拉毛效果,这是我国剪纸动画在创作上的新突破,是另类风格的剪纸动画。 拍摄时,将纸偶平放在玻璃板上用纸剪成或刻成人物形体和背景道具,描绘色彩,装配关节。摄制时,按剧情需要,将人物和景物的活动,分解为若干个循序渐进的不同姿态,平放在玻璃上,由人操纵,依次扳动关节,采用逐格摄影的方法拍摄下来,通过连续放映而形成活动的影像。 剪纸动画片的造型设计以侧面像为主,同时按照需要制作人物的正面、半侧面标准造型。根据剧情需要可能会制作几套不同大小的造型以适应不同景别的拍摄。造型完成后,根据剪纸人物造型画稿、动态画稿,按人物特点进行关节解剖,再使用人物各部位所需的彩色纸张进行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特点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特点

优美、粗犷有力、流畅生动、拙朴古雅等不同的特点。如张永寿创作的“百菊图”,许多地方都是运用刀法的技巧:刻一种“罗汉须”的菊花,由于它初开时是直瓣,盛开时就卷曲,形成螺丝圈,剪这种菊 花,要一瓣一瓣从里往外圈剪,剪成后花瓣卷曲自如,才能组成一朵形象殊异,风味别致的菊花。刻一种叫“鹭鸶羽”的菊花,由于它开花时一瓣套着一瓣,一瓣勾着一瓣,剪这种菊,要运用“掏剪法”,剪起的地方要片片相连,瓣瓣相随,花瓣之间的粗细,大小才能参差有致,变化不同,剪成的花才能像鹭鸶的羽毛一样丰满而美丽。 当同时刻制数量比较多的剪纸时,民间艺术家们在刀法的运用上,要切不要划,切出来的剪纸比划出来的剪纸要显得厚实。用刀时必须要像手拿钢锯一样,上下来回切动,用力要刚劲、均匀,否则,刀在手里就会失去灵活性。注意不要左右来回摆动,握刀上下必须垂直,刻出的剪纸才会准确。在刻纸时,下刀和起刀必须做到准,特别是在刀与刀们连接的地方,说下就下,说起就起,否则,线条就容易被刀刻断或者刻不断而把剪纸撕坏。剪纸造型的许多特点和风格都由刀法上的一定技巧而产生。用剪流畅,自然通顺,变化多端,走剪或方或圆,或实或虚,阴去阳留,这些都需要艺人对纸性的把握,对剪的运作恰到好处,这样就能形成剪纸艺术独具的“刀味纸感”。 三、线条与装饰剪纸很讲究线条,因为剪纸的画面就是由线条构成的。扬州著名剪纸老艺人张永寿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把剪纸的线条归纳为五个字:“圆、尖、方、缺、线”,要求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剪纸所用的材料,性娇柔,

易起皱,易断损,剪完后要“提得起,贴得上”,所以就形成了阳纹剪纸线线相连,阴纹剪纸线线相断的特点,由此就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剪纸艺术的目的决定了它的装饰性。一幅优秀的剪纸艺术作品应该强调装饰味,应构图平视对称,画面均衡大方,线条粗细相宜,色彩鲜明柔和。另外由于工具和材料的关系,剪纸作品中一些特有的技法如“月牙”,“锯齿纹”等也是必不可少的。高明的民间艺人很懂得这一特性。剪人物,很留意衣纹的花饰;剪黄牛,很留意牛毛的旋涡纹;剪一只小兔子,可以替·lO8·它加上一朵桃花;也可在鹿角间配一朵梅花等等。装饰的方法可谓千变万化。 四、写意与寓意剪纸的写形方式是想象的,不是直接的模拟客观对象,而是凭印象中对表现对象的理解,强调动势情态的整体表现。所以剪纸造型趋于传情而不在写形,重于写意而不在写实。远近人物可以等大,人与鸟可以同高,一只眼可以装饰整张脸,甚至人物鸟兽都可以摆脱原本形态,而只抽象为一帧帧点、线、面的组合结构。现实的客观对象完全服从于艺人手中的剪刀和那一方小纸片。 民间剪纸的题材大都是人物、动物、草木花卉。然而它们却能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过谐音、象征的手法,构成寓意性的艺术画面。《龙凤吉祥》、《凤凰戏牡丹》象征婚姻的美满和神圣。《柿子和如意》表示四时如意、平安幸福。《喜鹊登枝》寓意喜上眉梢,喜事盈门。肥猪身上的装饰花纹,用一群小猪组成,象征“多子”。《老鼠嫁女》寓意人丁兴旺,多子多孙等等。在剪纸艺术天地里,民间的能工巧手尽可以凭借她们的想象描绘出理想的一切,以形传神,表达出巧意、新意、美意。有人说,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有其道理的。

浅谈民间剪纸艺术的民俗文化

论文关键词:民俗文化剪纸艺术 论文摘要: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剪纸艺术的兴盛源自民间老百姓对美的追求,源于生活的需要。论述剪纸的民俗文化及其产生和根植于爱的审美活动,阐明剪纸的应用、造型观念和美学内涵,详尽分析剪纸艺术的符号及其作品的文化内涵。 剪纸艺术是中国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态,大多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求而进行的一种朴素的表意创造。剪纸存在于劳动人民生活、生产中,从而体现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虽然它的材料——纸的发明只有两千年的历史,但它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却是中华民族从原始社会到今天长达六七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它的价值也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剪纸艺术本身,不仅美化生活、装点人生,在一年四季的各种节庆及人生礼仪中,负载着百姓对蓬勃生命的热烈寄托,已积淀成民族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 一、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 民间剪纸是附和民间习俗必不可少的一项艺术活动,它的存在就必定依附于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礼记·月令》中就有记载入冬以后要祭祖宗,还要祭祀门、户、溜、灶、行五位家神,这些灵位的装饰更新,正是后来门神、窗花、挂笺、顶棚花及灶台花的最早雏形。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东方朔传·岁时节》中说:天地初开、一日鸡、二日狗、三日猪、四日羊、五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盛,阴则灾。八日之中,尤以人日为重,又称“人胜节”,是民间人际交往互相问候的节日,“人日”剪赠“华胜”,表示亲朋好友之间的祝福。据传,汉武帝对死去的李夫人思念不已,求方士招魂。等到晚上,汉武帝坐于床榻,方士制作出李夫人的剪影,并摇晃灯光,隔帐观之,尤如李夫人,这种剪纸招魂的习俗历久不衰,其意义已经扩展有了更多的含义。民俗内涵大致包括吉庆纳福,驱邪避灾,追求繁衍等意义。 (一)生命与繁衍的主题 生命与繁衍是宇宙万物一切生物的本能,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也是人类的基本文化意识。实际上繁衍意识也是生命意识,繁衍是生命的无限延续,要达到人类的永生,只有繁衍,即子孙延续,万世不殆。由原始社会文化到民间剪纸中,植物的观物取象表现在以多子的瓜果蔬菜象征繁衍人类万物的宇宙母体上,最早出现的葫芦、南瓜、葡萄、梨、白菜都是母体多子的繁衍符号。 阴阳相合是人类表现的繁衍造型观,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原哲学宇宙观。婚俗中寓意子孙繁衍的阴阳相交的“阴阳鱼”“鱼咬莲”“莲里生子”剪纸。鱼是多子象征的神祗动物,以鱼喻多子,以双鱼喻阴阳相交子孙繁衍。 “喜娃娃”被贴在陕北结婚洞房窑窗中心,抓髻娃娃双手抱双鱼的大幅红、绿圆形团花,陕北叫“转花”,喻环天旋转生生不息,窑窗下部中央是三十六个格窗,中央四格贴上一个大幅的图腾动物剪纸或虎或羊或鹿,四角四格是角花,其他每个方格贴上“扣碗、对鱼、鱼戏莲、鱼唆莲、莲里生娃、老鼠吃南瓜、松鼠吃葡萄、猴石桃、兔吃白菜、金鸡探莲花等五颜六色的窗花剪纸,组成斗方形态的”三十六格窗云子,在这里以老鼠、松鼠、兔儿、金鸡喻男性;以莲花、南瓜、葡萄、白菜、桃喻女子;以动物与植物的合一,喻男女相交多子。 (二)自然物象、神灵的崇拜 在宗教领域中发生了自然崇拜和关于人格化的神圣以及关于人主宰的模糊概念。因此我们一方面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原始人类中包含着大量的愚昧观念和迷信行为;另一方面,要明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 篇一:中国传统文化之剪纸 中国传统文化之剪纸艺术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累所形成的一种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思 想理念。剪纸艺术与其他的传统艺术一样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不仅在创作题材上,而且在创作 理念、艺术表达形式以及制作技法上也都流露出传统文化的特征。 关键词:剪纸艺术,传统文化。 “正月里剪彩灯,彩灯高挂堂屋中。彩灯光芒照客庭,一年四季都安宁。二月里剪条龙, 放在门前大河中,风调雨顺太平世,来年一定好收成。三月里剪桃花??”这是一首曾在中原地 区广为流传的《十二月剪纸歌》。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与其他的传统艺术一样,受几千年中国传 统文化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民众基础。过去,一到 农闲,当地的妇女便聚在一起,边剪边唱,一幅幅充满着祈福、吉庆色彩的作品便跃然纸上。 直到今天,剪纸仍是河南,尤其是豫西地区流行最广的民间艺术之一。 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 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还被用作祭 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这一习俗现在在农村的葬礼上还比较普遍。现在,剪纸更多 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 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是民族文化哲学观、审美观、道 德观、价值观的反映,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物化体现,也是深受民众广泛喜爱和认知的艺术 形式。创作者不仅在内容方面喜欢选用中国传统题材,在创作理念、艺术表达形式以及剪刻技 法上也自然地流露出传统文化的特征。这种流露是基于中华民族传统的宇宙观、世界观和方法 论。剪纸中的感情表达方式源于中华民族传统的宇宙观中“天人合一”思想以及方法论中的“五 行运化”。即把对周围事物深刻的了解和体验高度升华到意念,注入艺术自我情感,表现大自 然、大天地的需要。在精神领域里让人与山水、自然界的动植物产生某种情感 的交流,也就是让人在欣赏自然时得到启示,从而精神得到升华与净化。这种人和自然的 情感交流在剪纸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尤为突出。 人的情感基本可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这七种情感可归结为五大类: 喜,包括快乐、舒畅;怒,包括愤怒、威严、至尊至上;忧思,包括忧愁、思虑、远见卓识、 思想;悲,包括悲痛、伤心,没落;惊恐,包括惊吓、恐惧、害怕、畏缩。这七种(五类)情 感的表达在剪纸制作中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中华民族传统的五行运化理论,从客观上解释了 自然界和人体中生克制化的关系。在剪纸艺术的情感表达上也同样适用。五行运化理论的基本 观点是:世界上的物质分为五种,即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的分类是根据客观上的 物质、物体或生命体的所有属性综合起来分类的。 1 / 7

民间剪纸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及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856865727.html, 民间剪纸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及影响作者:张武志 来源:《大观》2016年第08期 摘要:我国民间的传统剪纸艺术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本身包含着我国劳动人民在不同时期的物质与精神追求,也正是由于这种追求,我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本身艺术性才能得到不断提高。在我国当下的社会发展中,民间的传统剪纸艺术虽然没有没有较大的发展,但其本身的艺术形式却融入了我国现代设计行业之中,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就民间的传统剪纸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及影响进行具体研究,希望能够以此推动我国平面设计的相关发展。 关键词:民间剪纸艺术;现代平面设计;启示;影响 前言:在我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中,其本身与民间的传统剪纸艺术的艺术架构与色彩构成有着一定相似之处,这种相似使得现代平面设计能够从民间的传统剪纸艺术中吸取养分,推动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对民间的传统剪纸艺术对平面设计的启示及影响进行研究,就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 由于我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本身是一种通过裁剪获得特定图案的艺术形式,这就使得民间剪纸艺术具有平面性与装饰性两方面的特点。所谓平面性特点,是特点则是由于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大多被用于我国民众的生活装饰中。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民间传统剪纸艺术本身是一种平面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但通过我国劳动人民的巧手设计,民间传统剪纸艺术作品由于民间传统剪纸艺术本身对于图案的表现运用的是一种平面化形式;而装饰性往往能够体现出一种较为丰富的层次感[1]。 二、我国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现代平面设计在近些年得到了较为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其发展历程较短,这就使得我国现代平面设计在当下的应用中还存在着一定不足之处,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 (一)民族元素缺乏 在我国当下的现代平面设计中,民族元素的缺乏是平面设计主要的问题之一,这种问题的出现与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有着很强的联系。在互联网中,我国平面设计人员往往能够轻松的进行西方优秀平面作品的模仿与借鉴,这种情况造就了我国现代平面设计过于国际化,缺乏民族元素的特点[2]。 (二)脱离实际

浅谈中国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浅谈中国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谈到中国的民间艺术,用博大精深一言以蔽之绝不为过。无论是书法、绘画、陶瓷或是皮影戏等等无一不独具中国特色,而在民间手艺人精湛的技艺后面,也都是蕴含着深邃悠远的历史文化。 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却是在清朝中期以后。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刀铰出为主,趣味浑朴天然,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参入剪纸艺术,而千家万户拥挤在一起,相郊成习,需要颇巨;剪纸艺人为了省工,一刀多张便改为刻刀雕刻为主,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然而,时代更迭生活改变和审美转化,传统民间艺术渐渐不能适应现实需要,所以现代新兴剪纸艺术孕育而生。 剪纸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艺术,它用手工刻制,再点染以明快鲜丽的色彩而成。劳动人民把它作为年节的装饰,贴在纸窗上,所以又叫做“窗花”。传统的窗花所表现的内容,主要有戏曲人物,翎花花卉、草虫鱼兽,以及一些吉详谐音的物象,洋溢着欢快,健康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深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中国民间剪纸集中而全面的体现了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识、造型规律、审美情趣,释放着特有的艺术魅力。剪纸艺术中的图形、色彩都是劳动人民对现实生活进行感悟、升华而形成 的民间艺术语言,它是用在形式宣泄内在情感的某种艺术行为。 剪纸图形种类繁多,寓意丰富。它从劳动人民生活中来,并广泛运用到生活中去。丰富的图形有用意地组合,无不反映出民间劳动者多彩的情感生活。表达出他们对生命的崇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剪纸艺术中总是主张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所以图形的组合运用总是要有积极向上的含义。无论是作者与观者都能从中体会出一种文化意蕴,这是人们在长期生存过程中所达成的思想共识。例如“春”字,基本用于春节之际,意在新春来临,又是崭新的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这是个令人振奋愉悦的时节,因而,在选择剪纸的颜色时,多用红色或者绿色,表现这种喜庆或者春意盎然之意,而在设计春字的形状时,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设计的或圆润或棱角清晰。又例如在设计“喜”时,方案更是层出不穷。“喜”是民间剪纸中常见的图案,而由于多用于结婚这类喜事,因而常常是双喜,预示着双喜临门,这包含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和对幸福的强烈期盼。除此之外,民间剪纸也充分顾及到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具有良好的室内装饰效果。形形色色的剪纸本着美善相兼的原则既体现了良好的实用性,又注意形式渲染的装饰效果,以美丽的图案体现直观的美和装饰效果。构成了中国民间剪纸丰富的视觉文化景观和深隧的民俗文化内涵。 因而如何做好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是十分重要的。在21世纪,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可能有三种生存方式。一种是整体的传承。除了少数自然生存的品种外,还要从文化生态学的高度人为地保护最优秀的品种和大师级人物,使之不失传。一种是传统的技艺和现代风格的结合,即用现代审美意识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再创造,使之与现代生活环境相适应,如现代陶艺,它在造型、釉色、彩绘和肌理方面的变化都与现代派以及现代派之后的艺术有千丝万楼的联系。一种是将风格从技艺中分离出来,使之与现代材料和工艺结合。只有风格的移植,没有技艺的传

民间剪纸艺术赏析

民间剪纸艺术赏析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民间大众为了满足自身的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视觉形象艺术,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中,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性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美术形态之一。虽然它的材料纸发明只有两千年的历史,但是她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却是中华民族从原始社会到今天的长达六七千年历史的沉淀。 民间剪纸是中国本原哲学的文化载体,他全方位地表现与民俗文化之中,剪纸的纹样大致可以分为:人物、鸟兽、文字、器用、鳞介、花木、果菜、昆虫、山水等。又中国剪纸的特点,表现为题材的寓意,所以寓意可作为分来的依据,由此可分为:纳吉祝福、怯邪、除恶、劝勉、警戒、趣味。 (生命树) 其中有居民的剪纸窗花、图腾门神等;生活用具中的瓮花、缸花和民瓷剪纸等;婚俗中寓意子孙繁衍的阴阳相交的“阴阳鱼”“鱼咬莲”“莲里生子”剪纸;丧俗丧葬中寓意灵魂不死,生命永生的“生命之树”剪纸(如图);节日剪纸中寓意天地相交、万物萌生、子孙繁衍、五谷丰登的“扣碗”、“鼠咬天开”剪纸;端午节驱邪消灾的“爱虎”等。其全部意义,总是与人类的生存需要和愿望(求安、趋利、辟邪)紧密相连。剪纸“天地神”、“求雨”、“谷神”,就表现出庶民百姓无法与天灾人祸抗争时,仰仗神灵、魔力来驱邪避害,以求家室安宁,五谷丰登。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剪纸材料(纸)和所用的工具(剪刀和刻刀)决定了剪纸具有它自己的艺术风格。剪纸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反映了农民那种朴实无华的精神。如山西民间剪纸:姥爷送外孙(如图)。 (姥爷送外孙)

归纳前人的经验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1.线线相连与线线相断剪纸作品由于是在纸上剪出或刻出的,由于镂空,就形成了阳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连2.构图造型图案化在构图上,剪纸不同于其他绘画,”它较难表现三度空间、场景和形象的层层重叠,对于物象之间的比例和透视关系也往往有所突破。它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较多使用组合的手法,由于在造型上的夸张变形,又可使用图案形式美的一些规律,作对称、均齐、平衡、组合、连续等处理。3.形象夸张、简洁、优美,富有节奏感由于受到工具和材料局限,要求剪纸在处理形象时,既要抓住物象特征,又得做到线条连接自然。因此要求抓注形象的主要部分,大胆舍去次要部分,使主体一目了然。形体要突出,形成朴实、大方的优美感,物象姿态要夸张,动作要大,姿势要优美,就像舞台上的亮相动作一样,富有节奏感。4.色彩单纯、明快剪纸的色彩要求在简中求繁,少作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的配置。要求在对比色中求协调。5.刀法要”稳、准、巧”。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间剪纸的地域和民族特色鲜明。从艺术风格来看,北方地域剪纸粗犷纯朴、古拙随意;南方剪纸工细优美、华丽明快。另外在民间剪纸总体风格中剪纸艺术的代表作者都具个人风格与独特创造。如陕西劳动妇女库淑兰的多层次色彩剪纸拼贴,大副剪纸华丽无比(如图);河北民间艺人王老赏独创的宣纸镂刻染色的戏剧人物个性鲜明,色彩华贵,造型严谨。 (剪花娘子) 剪纸艺术是历史的活化石,至今在民间剪纸和民俗艺术中,仍然保存着丰富而古老的历史文化遗产。民间剪纸作为民俗的陪衬,在民间独自顽强地生长,延续到了今天的时代,显示了它生命力的旺盛不衰。正是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乡村巧手,他们的祖祖辈辈都在谱写着民族艺术史中无声的乐章。

《中国民间剪纸》阅读答案

《中国民间剪纸》阅读答案 《中国民间剪纸》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就是一种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为一体,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广泛表现在民间信仰和 生活习俗之中,鲜明地反映出我国民间广大民众最基本 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的民俗文化之一。因此,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从艺术 的角度看民间剪纸艺术是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它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出来,反映了我们民族的集体表象的一种文化模式。民间剪纸的作者们在创造时,从来没有任何政治功利,但有生活方面的功利意识潜入在其中。他们在创造时,往往让人(包括创造者自己)从中感受到一种审美情趣。这是由于它们适合于人的审美经验的审美心理而形成的 美感。所以,自中国民间产生剪纸以来,人们一直将其作 为一种象征性装饰物,尽管历代在造型样式和利用形式上不断发生更新和变化,可民间大众所赋予它的造型思维方式和特定的深层寓意内涵,却一直不变地流传至今。因此,可以说民间剪纸是一种大众艺术。 从客观上说,中国民间剪纸是一种物承文化现象。它

不仅有它的造型形式的传承,而且还有着它自身深层独有的特定内涵。从中国民间剪纸的纹饰寓意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中反映出来的中国民间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的传承,以及当地民众的心理特征、生活追求和审美情趣。它是我们探寻本民族的民族渊源和原始文化的活证。例如“蛙”这一形象在民间剪纸中屡见不鲜,民间常将它视为一种威力的象征,看作是生活中最可靠的保护神,并将“蛙”这一自然中丑陋的动物形态,运用民间美术中的互渗造型手法,将其变为神圣、稚拙、亲切、动人、给人美感的剪纸花样,缝绣在孩童的枕头、围涎、肚兜、香包等衣物上,以希望孩子在“蛙”的保护下,茁壮成长,美满幸福。需要指出的是,“蛙”这一图腾物产生以来,因为囿于民间文化而没有上升到中国的上层文化之中,所以也就得不到龙凤那样由皇权所推崇的中华文化象征的地位。但是,作为一种原始图腾物,“蛙”这一形象虽然在中国上层文化中没有得到它应有的地位,却在民俗文化中得以流传,并保持了它的原始崇拜敬仰之地位。就这一文化现象看,开展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探索原始文化的演变。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和世界各地的许多民间艺术一样,都是原始文化的嫡传物。它作为民俗文化中的元素,紧紧地依附于当地的民俗活动之中。在它的意象符号中,不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