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润物细无声 桃李自成蹊

润物细无声 桃李自成蹊

润物细无声  桃李自成蹊
润物细无声  桃李自成蹊

润物细无声桃李自成蹊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一生为师,三生为父”“师徒如父子”的古训,把老师的地位看的高高在上,而老师也就堂而皇之心安理得地安享着人们的尊重,尤其是学生的顶礼膜拜,容不得学生任何的不尊和挑衅。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师的这种观念越来越受到挑战,老师的困惑越来越多:现在是怎么了?怎么学生都变成这样了,怎么教了几十年越来越不会当老师了,我想这样的问题在很多老师的脑海萦绕过,深思之余,我们是否有了答案呢?我们该如何处好新时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呢?

我想:面对当前形势,面对现代学生,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也更应该进入反思时期,新的要求,新的理念也已渐渐的深入人心,作为教师的我们,传统的观念是否落后了,是否有距离,是否还在一成不变的墨守成规?是否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有被学生“下课”的可能?“我变,故我在”,这是时代的要求。

现在已进入二十一世纪,独生子女已茁壮成长起来,家庭的溺爱,社会的包容,媒体的引导,使他们成为一批注重自我,张扬个性的群体,也不乏娇生惯养自私狭隘的一面。他们柔弱,敏感,易受伤害。他们是温室里的花草,没有经受过风吹雨打,别说百炼成钢,连坚强的躯体都没有。面对如此学生,你还是急风暴雨直言呵斥,他能受的了么?受不了,当然要顶撞。顶撞了,就会造成更大的冲突。如此这般,师生关系的紧张就不足为奇了。作为一名现代老师,我们要做的就是放下架子,以平等心待学生。

其实,现在的学生很不易,时代的要求,将来生存的压力,家长的期望,老师的要求,已经剥夺了很多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诸如爱好,个性,玩耍等等,

他们柔嫩的双肩撑起很多本不该属于他们的重担。他们焦躁,苦闷,心力交瘁,少年老成看破红尘,甚至离家出走,有的还走上轻生的极端……当然,这并不都是老师的错。但老师如果以自己的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主动的充当他们的发泄对象,倾吐对象,充当压力与摩擦的润滑油,教育的效果是不是会大大的改观?所以,老师要爱学生。

“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一句体现了司马迁的思想追求,为道而生,为道而死,这是司马迁人生的真谛,也是后世万千人的人生的信条和准则。当然司马迁也说过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话,比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司马迁在李将军列传中所用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做人要真诚、诚实,这样就能够感动别人收获回报。

教师是学生最重要的榜样之一,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会如何做人的引路人,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对学生最深远、最生动、最具体的教育。一个富于人格魅力的老师,总是用自己的心血、汗水甚至生命,诠释什么是爱心、奉献和责任,什么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论身处怎样的环境,总是承担起作为教育者的社会责任,以高尚的情操和端正的品行去教育、去熏陶、去感化学生,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著名作家雨果先生说过:“世间最的是海洋,比海洋更的是天空,比天空更的是人的心灵”,俗话说,世界是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也更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学生。爱学生才是衡量一个老师师德的一把尺子。教师要对学生宽容、豁达,老师要同情那些缺少天赋,或者学习差,或者犯了错误的学生,用同情心帮助他们排除自卑感、悲观感,以换醒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

特别是初中学生,十四五的年龄,正处于一个叛逆期,青春的萌动,使他

们处于焦躁不安,稍触即发的阶段,如果他们遇到一个视他们为朋友,对他们平等相待,想他们所想,思他们所思,和他们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疾苦的老师,他们是否会少出许多问题,少走许多弯路,在求学路途中,心情是否会更舒畅,效果是否会更佳,成材率是否会更高?“润物细无声”的感觉,难道他们会不铭记心间?所以学生在校即使有万般压力,老师都应该成为减压阀,而不应成为压力器。老师要走进学生的心间,成为他们的朋友。

我们是老师,我们铸就的是人的灵魂,是健康的人格。产品坏了,还能回炉,如果一批人,乃至于一代人在你手里毁了,我们怎么挽回这个损失?我们选择了这一职业,就选择了这一责任,我们责无旁贷。要不人们会把“红烛”“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些崇高而伟大的称号送给我们?要想不误人子弟,业务精良,驾熟就轻固然重要。但用我们正确的人生观去影响他们,引他们沿健康之路成长,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我说,会教课的老师,并不算一个优秀的老师,能成为学生良师益友,让学生热爱的老师才是优秀的。

在这方面,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以及李镇西老师,都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只要我们多看一些,多学一些,更细心些,更尽心些,谁说我们不能成为教育上的大师?不能真正的桃李满天下?祝愿我们的老师都能成为育人的能手,学生的朋友。——这也是我对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粗浅认识,是我对新型师生关系的认知和希望。尽我朝朝暮暮心,唯期收获但耕耘。……。扶抱丝竹谁赏月,芳菲桃李独知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愿我们的老师都能用一颗爱心去沐浴学生,去探索一条新时期师生关系的正确之路。

润物细无声是教育的理想境界。不求高、不求大、不求全、不求完美,务求行动、务求有效、务求有益、务求有效沟通,是教育工作的现实追求,也是教育好学生的根本。

李自成小议

李自成小议 作者:李翰霆明末农民战争,是我国封建社会里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反抗地主阶级暴虐统治的武装斗争。 历史上溯三百六十八年,即1644年,风云突变,闯王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经过16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以摧古拉朽之势横扫大半个中国,顺利攻占北京,结束了明王朝的黑暗统治,建立了大顺农民政权。但也就在这一年,由于李自成没有处理好与吴三桂的关系,致使吴三桂投靠了满清。李自成农民军在山海关惨败于清军,1644年4月26日李自成败逃回北京城,4月29日匆忙称帝,次日便放弃北京城逃往西安,仓皇逃出北京后一蹶不振,一败再败,最后李自成也身死湖北通山县九宫山附近。当然也有传说其出家为僧,隐居石门夹山,终老于此。这样一位转战十余年,能够胜任一支与官军对抗的农民军领袖,明王朝“万金之赏莫能购,十道之师莫能征”的杰出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没有达到他的前辈刘邦和朱元璋的高度,他一度成功,却又迅速失败,他的力量可以摧毁一个腐朽绝望的旧时代,却没法催生一个鲜活的新时代,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迅速获胜而又骤然败亡的悲壮历史,向来为人们所谈论不倦。 农民出身的闯王,始终不忘本色,性格中有艰苦朴素,淡泊财色,宽以待人等许多优点,这是他能够领导并快速发展壮大这支农民起义军的重要因素,另外李自成有不屈不挠,战斗到底的精神,在好几次惨烈的战斗中,他几乎是全军覆没,一次只剩下刘宗敏、李过、高一

功等18人,另外一次最后只剩下50多人突围成功,这要换作别人早就玩完了,可李自成凭着坚忍不拔的意志,竟一次次的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最后拥军百万,并占领了北京。由于没有认清形势,没有能很好地巩固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李自成的大顺皇帝昙花一现,功败垂成,以悲剧英雄结束了人生。 那么,是什么导致李自成最终失败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政治谋略失误 二.军事指挥失当 三.人才缺乏,用人不当 四.流寇作风,忽视建设 归根到底,李自成的悲剧,不仅仅是胜利,是骄傲那么简单,更与其在犬牙交错的政治力量中不能准确为自己定位有关,对一只没有航向的船,任何方向都是逆风。极其偶然杀进北京的李自成一定感觉到了意外,而这种意外,迟钝了他的反应能力,对李自成来说,他能够胜任一支与官军对抗的农民军的领袖。却无法胜任治理一个幅员辽阔国家的君主,更不用说这个君主还需要在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环境下游刃有余地解决各种敌对力量的威胁。 一言以蔽之,李自成适合征战,不适合治国。他是将才而非帅才,更非帝王之才。他趁乱做大了家业,但做大不等于做强。他既无战略规划,又不能有效用兵,走上了楚霸王的老路,终于众叛亲离,越打越小,最后连一伙地主都能轻取其性命,岂不悲哉!——这就是李自成。

浅说张献忠大西军的失败

73 2010年第3期·总第147期 上个世纪末,笔者在写《张献忠——大西皇帝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这部长篇历史小说时,为了得到更多的实感,便去距成都百里开外的广汉房湖公园参观记录有大西政权历史的张献忠“圣谕碑”。“圣谕碑”的质地是红砂石,通高210厘米,宽100厘米,厚19厘米。在一道黑漆栅栏的包围中,它俨然伫立在那里,头顶着一个形似草帽的石亭,脚蹬着朝靴般厚重的石墩。整体看,恍若是一个从乡间走出来的帝王,端坐在那里,隔着历史烟云望着我,显出几分神秘和扑朔迷离。碑眉两边,镌刻装饰着龙纹,很是飘逸。史载:张献忠于大西大顺三年(1646年)焚烧成都后,即引60万大西军,向川北方向败退。一直踞嘉定(乐山)地区与张献忠长期抗衡、对峙的残明大将杨展,则领兵一直追到汉州(今广汉)。那时,偌大个四川,最后只剩下区区八万多人,而这些人又大都集中于嘉定二峨山下的洪雅和川东石柱一带。前者,有号称骁勇的残明大将杨展率家乡子弟兵与之对峙;后者有“巾帼英雄”秦良玉率白杆兵保卫家乡。这样,张献忠两边都过不去。巴蜀大地上的区区八万多人算是硕果仅存。除此而外,在号称“天府之国”的巴山蜀水间的数百万生灵几乎被张献忠斩尽杀绝。 巴蜀书社出版有《张献忠剿四川实录》(2002年)。光看一个“剿”字、一个“实录”,就让人胆战心惊,毛骨悚然。书中有实录多篇。作者大都是过来人,述说得非常具体,详细。有的还是当过张献忠的俘虏,侥幸逃生者。其中的情节凶险万端,是那些非经历者绝对想像不出来的。我还在相关的史料中看到张献忠因为一味嗜杀,迷信武力,到后来饥饿流行,仍不思悔改,竟下令打“人粮”(让他的部队将俘虏和搜捕来的和平居民杀了吃人肉),心灵为之震颤。 当杨展率兵追击张献忠到汉州之时,目睹这里被 破坏得一片狼藉,尸横遍野而不忍,下令不再追击,命部下挖出一个大坑,埋葬了陈尸万人,并亲笔撰写《万人坟记》,要手下匠人勒石于“圣谕碑”后。 圣谕碑上,张献忠下的圣谕是:“天有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在我看来,这里就反映了张献忠的世界观、人生观,也是他杀人理论的根据。这里,他以天子自居。他对他仇恨的人类社会发出了警告,要人们“自思自量”,要小心了!据说成都人民公园(原少城公园)先前曾长期存有张献忠的七杀碑:“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它与这圣谕碑当不仅是一脉相承,而且是张献忠杀人理论的发展、延伸和完善。 明末动乱年间,与李自成、张献忠同时在陕北那片贫瘠的土地上举旗造反,后来成了气候的共有36家,著名农民起义领袖人物多人。然而,最终成了正果的只有李自成、张献忠两人。这两个年龄相近,经历相仿,暗中较劲的农民起义领袖人物,最终命运亦颇相似。当李自成率兵杀进北京,推翻明朝,南面称帝时,张献忠也率军杀进他梦寐以求的成都而称帝。李自成的皇帝梦只做了很短时间——因明朝大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在吴三桂与清军夹击下溃退出北京,最后在湖北九宫山,莫名其妙地、近乎滑稽地死于一个老农锄下。无独有偶。张献忠兵退四川西充凤凰山时,于一个浓雾弥漫的早晨,清军由叛将刘进忠带领前来偷袭。张献忠被清军雅布兰一箭射中,洞穿左乳陨命,年仅41岁。 当李自成保持着头脑清醒时,能节节胜利。特别是他公开打出“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旗帜,这就从根本上喊出了几千年来占中国绝大多数的贫苦农民的心声,顺应了他们的要求,必然得到最广大的 浅说张献忠大西军的失败 田闻一 万方数据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案)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情况,深刻理解李自成农民起义以及明朝灭亡的必然 性;正确认识“均田免赋”的口号,识记明朝灭亡的时间和原因;知道清朝的建立 者和建立时间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明朝统治前期和后期的比较,让学生体会执政者的所作所为将影响国家政权 的稳固,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历史上崇祯帝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帝,但也无法挽救明朝的覆灭,从中认识到明朝 腐败政治的巨大破坏力,从而可以理解现阶段为什么我国反腐力度如此之大;从吴 三桂引清兵入关中得出一个较为正确的历史、人生、民族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末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 教学难点: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了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这本书主要描述了明朝发生的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际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书中开篇说道:“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次岁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明朝中后期的腐败 1.教师讲述:明朝中后期腐败的基本情况。 (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学生根据教材说说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后果。 答案提示: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

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土地的高度集中与田赋剥削的苛重;李自成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口号与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推翻明朝。了解满洲的兴起、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清军人关和农民军的失败。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朽的表现,提髙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满洲的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加深,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明末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满洲贵族和汉族官僚地主的联合进攻,是明末农民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李自成起义推翻明王朝,满洲的兴起。 教学难点明末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口号,丰富了农民战争的反封建内容。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理解满汉地主联合镇压是农民军失败的重要原因。 【教学准备】 《流民图》、李自成像、《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等图片、音像资

料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法) 二、讲授新课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2.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明朝中期以后,君主不问政事,导致奸臣把持朝政。奸臣把持朝政,又加深了政治腐败,加深了社会危机。宦官刘瑾、魏忠贤势倾天下,严嵩把持朝政,都是生动的例证。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怨声载道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案(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领导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2.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人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3.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人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攻

《失败不是成功之母》阅读答案及分析

《失败不是成功之母(20分)》阅读答案 及分析 《失败不是成功之母(20分)》阅读答案及分析失败不是成功之母(20分) 阿元 ①“失败是成功之母”可能是中国最著名的一句格言,它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是相当的高。原因之一 是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失败,原因之二是在失败之后人 们需要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破碎的心灵。 ②但阿元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用来自 我安慰当然不错,但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就未必有效。 ③其实,失败和成功之间,绝对没有无法割裂的联系。关于这一点,历史上有无数的例子可以证明。比如 说项羽,从江东起来,从来没有打过一次败仗,但垓下 之败让他永无翻身之地,因为他自杀了。还有李自成, 现在的历史学家研究表明,李自成占领北京之后,至少 有五次机会可以战胜满清,过足当皇帝的瘾,但最终他 被杀掉了。可能有人会说,这些人的失败之所以没有成 为成功之母是因为,他们失败之后就死了,根本没有机会。那么咱们就举一个失败之后没死的,世界上最著名 的军事统帅——拿破仑。在拿破仑的一生中有两次致命 的失败,一次在莫斯科,一次在滑铁卢。两次失败的主

要原因也差不多,因为拿破仑的扩张让他成为了欧洲的 公敌。就像俗话说的,双拳难敌四手,好虎难顶群狼, 拿破仑的两次失败都是败在了欧洲其它国家的联合上, 一代天骄拿破仑最终是死在了圣赫勒拿岛上。 ④以上的例子充分地证明,失败并不必然就是成功 之母。失败要成为成功之母是需要一些条件的,比如说 失败的当事人要能正确认识失败,合理评估自己。 ⑤美国一个非常著名的推销员在谈到他为什么会成 功的时候,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他在推销《幼儿百科全书》时对一家人说,他的这套书能解答孩子们提出的任何问题。然后他又对那家的孩子说:“小朋友,你随便 问我一个问题,看我怎么从书上找到你想知道的答案。”这个小朋友的问题是:“上帝坐的是什么牌子的车子?”这个推销员说,当时他是面红耳赤,只能收拾起他的书,灰溜溜地走了。 ⑥从这次经历,这个推销员总结出一个经验,话不 能说得太满,牛皮不能吹得太爆,从而他走上了成功之路。 ⑦这个故事说明了,如果你对于失败能够有个理性 的分析.那么失败为成功之母。而在生活中,如果不能 正确认识失败,不能合理评估自己,失败只能带来更大 的失败。

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练习题六十九

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练习题六十九 第1题【单选题】 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 A、焚书坑儒 B、民主与科学 C、八股取士、文字狱 D、闭关锁国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述错误,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由皇帝控制.该机构是( ) A、锦衣卫 B、军机处 C、中书省 D、六部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我国科举制度在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其被废除的时间是( )

A、宋朝末年 B、明朝末年 C、元朝末年 D、清朝末年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实质上反映了( ) A、皇帝的辛劳 B、君权的强化 C、地方的无权 D、仪式的完善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处理军政大事.关于军机处认识正确的是( ) A、军机大臣由议政王大臣会议选派 B、军机大臣有军国大事的决定权 C、军机处的设置降低了办事效率 D、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某校七年级历史活动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搜集了明太祖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东厂,雍正设立军机处等方面的资料。由此可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可能是( ) A、明朝的经济的发展 B、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统一多民族的巩固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实质上反映了( ) A、皇帝的辛劳 B、君权的强化 C、地方的无权 D、仪式的完善 【答案】: 【解析】:

(七年级历史教案)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教案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道明朝后期腐朽统治的表现。 2.分析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了解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和起义军发展壮大以及结果。 【学习重点】李自成起义推翻明王朝。 【学习难点】起义军发展壮大及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大家听说过吗?____年3月20日下午,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彭山举行“张献忠 江口沉银传说遗址水下考古”的阶段性工作新闻通气会。经过两个多月水下考古,现场出水文物超过10000件。除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金册、银册、银锭以及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还首次出水铁刀、铁剑、铁矛、铁箭镞等兵器。张献忠什么人物呢?学完第17课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后你就会得到答案。出示课题。 ●二、学习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并解读。 ●三、一、明朝后期的腐朽统治 (一)、看书P96-97第一个主题,说出明朝后期统治腐朽的表现,按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三个方面,用铅笔在书上把关键词勾划出来,先小组内交流,找一名同学来展示,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板书提纲并适当深化和引申。 ●五、完成学案上的练习。小组内订正。有问题提出。 ●六、看书P97-99第二三主题,说出李自成起义爆发的原因(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开始、 领导人、壮大、结果(起义的胜利结果和起义军的结果),用铅笔在书上把关键词勾划出来,先小组内交流,然后由一名同学来展示,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板书提纲并适当深化和引申。 ●七、完成学案上的练习。小组内订正。有问题提出。 ●八、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 探究一:想想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为什么能迅速发展壮大? 自己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展示。

浅析国民党解放战争失败之原因

得民心者得天下 ——国民党解放战争失败之原因及启示1946年6月至1950年5月,国共两大阵营在军事、政治、经济各战线之间进行殊死较量,在中国这块舞台上演绎出一幕波澜壮阔、充满传奇的历史大剧,短短三年时间,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国民党在大陆政权土崩瓦解,其原因是什么?他的失败给了现在的我们哪些启迪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让我们警醒的。 一、领导无方指挥失策 蒋介石是靠军事起家,打了几十年的仗,但是他没有形成概念的军事思想,而毛泽东有“十大军事原则”。他的军事素质跟毛相比一个地一个天。从纯军事的角度看,蒋的领导无方、指挥失策确是国民党每战必输的主要原因。表现在 (一)错判形势骄傲轻敌。抗战结束,蒋介石拒绝共产党提出的“和平民主”的主张,匆忙发动内战,扬言五个月消灭解放区,八个月到十个月消灭共军。他错误的认为,其一抗战胜利,国民党军队官兵士气高涨。可以一鼓作气,乘胜出击,解决共产党这个心腹之患,其二,日寇投降留下大批武器,美国的支持,其三,对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估计过高。其四、1934年第五次围剿逼迫红军向西突围,1946年春,国名党攻占四平,林彪败退四平街,一直退到哈尔滨。不仅蒋介石,其实国民党许多将领轻视共产党的思想非常严重。他的错误在于只看表面,未见本质,只重有形,忽略无形,他所谓的这些优势在懂辩证法的毛泽东看来,只有一句话,“一切反

动派都是纸老虎”。 (二)防城守地丧失主动。蒋介石非常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及国际观感,这种保城守地、延线据点的战略战术教条死板,造成兵力分散,顾此失彼,成为套在他脖子上的绳索,背在身上的包袱。而共产党正相反,失地存人,在运动战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 (三)越级指挥错着连连。蒋一向喜越级直接指挥,但只要他参与的基本上没有不失败的。白崇禧当时就批评道:蒋“远离前方,情报不确,判断往往错误”,但是军师长因怕受军法审判,有时明知蒋的指令有错也执行。比如四平战役,林彪向北撤退,原想一鼓作气达到哈尔彬的杜聿明被蒋介石的突然下了停战命令。把准备调往东北的两个军调到山东战区。多年以后,国民党军将领一提起内战,都慨叹当年没有乘胜追击林彪将其彻底消灭,以致最终是国民党的政权自东北开始倾覆。 (四)、军心涣散、士气低落。抗战时期,国民党的士兵士气高,原因是有拯救民族危亡的使命感,有保家卫国的目标,内战爆发,他们不知道为了谁去打仗,没有目标。而且许多士兵是被抓壮丁抓来的,所以当逃兵、当俘虏、不会出现向董存瑞那样的战士就很正常了。加之经济崩溃,军官克扣军饷,后勤保障不到位,前线的战士缺衣少吃,到解放区打仗,老百姓坚壁清野,抢也抢不到,这些情况与共产党支部建在连上,进行了诉苦三查新式整军相比,国民党军士气低落,军心涣散,焉能不败。 (五)谍影重重,防间不力。间谍战在国共内战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一个有用的间谍胜过百万雄兵,很多战争的结局根本就是靠间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明末农民起义,明末实际人口已经过亿,陕西、河南、山东等北方各省由于人口太多,已经超出当地土地的供养能力,而两湖产出的粮食倒是可以供应北方,在和平时期问题还显现不出来,当北方遇到天灾粮食减产的时候,南方的粮食供应立刻吃紧,加上落后的道路交通更是使问题雪上加霜,当北方农民为了吃不上饭起来造反的时候,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对国家基层组织破坏极大,大批官员被杀,这一情况反过来更加重和社会的混乱。 当时明王朝的主要精力、人力、财力全部集中在辽东,起义爆发的时候没有及时的做出正确的部署,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但是一个王朝的力量还不是一伙农民能抗拒的,李自成反复失败。但是前面我已经说了,主要问题没有解决,李自成虽然失败了,但是北方流民没饭吃的问题还是得不到根本的解决,所以李自成才能屡败屡战。 李自成最后发展成气候也是北方知识分子看到明王朝大势已去,转投李自成,给李自成带去了发展总战略,李自成才能得到北京,进北京后士人集团对李自成的态度也能证明这一点。至于满清只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在中原王朝处于内乱的时候浑水摸鱼,结果运气好到爆棚,北方被李自成折腾的不成样子,南方由于长年供养北方,牢骚满腹。加上士人集团对李自成在北京搞清算失去信心。种种原因加到一起造就了后来的清王朝。

中原民族失去统治地位的主要原因还是李自成的责任,吴三桂在两面夹击下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就是投降满清,落到李自成手里根本没有活路,吴三桂一家都是李自成杀的,投降李自成根本没有好下场。所以丢失山海关的最大责任人是李自成。在满清进入中原后其实还有两个机会可以光复汉家江山,一个就是满清颁布剃头令,可惜南明没有抓住机会,各路军阀争权夺利。 一个是吴三桂造反,可惜老天对满清太好了,在关键的时期让吴三桂病死,吴氏集团分崩离析,汉族也失去了最后一个光复中原的机会。至于后来的清朝灭亡那就是真正地顺应历史潮流了。所以,明朝亡于粮食,清朝幸于天时,吴三桂倒霉在年龄太大,李自成成功在于满清。明朝8成的国力都在辽东,这就是李自成成功的主要原因,后来崇祯认识到这一点后,调辽东军队入关平叛,但是李自成已经尾大不掉,辽东精锐的辽东铁骑只是暂缓了明朝的灭亡时间而已。

古代驿传制度与李自成起义

古代驿传制度与李自成起义 驿传制度是我国古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通讯手段。始于春秋战国,到秦汉就很完备。用马传送称“驿”,用车传送称“传”。是在政府掌管下,利用固有道路或开辟专门要道并设置馆舍、驿站、人员、车马,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传递公文、军政大事往往都是靠“马上飞递”,一般就是日行300—800里。唐代“安史之乱”,安禄山在范阳起兵,消息就是通过驿传用六天时间从范阳传到长安的。古代驿传相当于现在全国各地的办事处、接待办、招待所、宾馆。各级官员,只要手持“堪合”(相当于路条、疗养证、介绍信等)就可以免费吃住游玩。 汉代有“驿”、“邮”两称。“邮”是边境的驿站,也称邮亭,它建设在主要通道上。每三十里设一邮亭,邮亭也是驿站,驿站有驿马,还有住宿的传舍。到唐代邮亭、传舍名称已不用,驿站称为驿馆。当时有陆驿,水驿、水陆兼办三种。苏州横塘驿站。就是古代的水陆驿。韩愈诗中所形容的:“府西三百里,侯馆同鱼鳞。”既形容驿站之多,也形容驿馆房屋建设之盛。 到了明代崇祯年间,设备更完善,全国共设驿传一千多处。还算老实巴交的农民李自成就是当时银川的一个驿卒。

本来他打算想在驿卒岗位上终老一生,谁知一场意想不到的变故打碎了他的美梦,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同时也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轨迹。 当时有个官员叫毛羽健,湖北省公安县人,在京城任御史。毛羽健是一个敢于说话的人,但他有一大毛病:惧内。那时代,讨小老婆是士大夫常有的亊情,毛羽健碍于河东狮不敢提起。有一年,毛羽健好不容易把夫人哄回老家去探亲,夫人前脚刚走,他马上就偷偷纳了一房小妾。不料风声走漏,这亊还是被远在千里之外的夫人知道了。夫人凭借当时发达的驿站系统,从千里之外火速杀回,给兴头上的老毛来了个措手不及。毛御史郁闷之下,迁怒驿站,以节俭为由,劝崇祯予以取缔。另一个叫刘懋的官员也跟着附和,节俭成性的崇祯皇帝下圣旨撤消了全国驿站,所有驿站工作人员统统下岗。这样被迫下岗的李自成没法再在驿站混下去,要想活命,他就得另谋生路。最终,驿卒李自成变成了明帝国的掘墓人。毛羽健那个历害的夫人,无意之中成为那只引发龙卷风的蝴蝶。打死崇祯帝他也弄不明白,他的行为会给李自成这样一个人带来伤害,更不会想到李自成这样一个人会给自己带来这样的结果。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导学案

第17课《明朝的灭亡》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的表现。 2.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的史实,知道满洲的兴起和入主中原。 【重点难点】 重点:明朝的灭亡。 难点:明朝灭亡的原因。 【自主学习】 一、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1.讨论明末农民起义顺利进军的原因和失败的原因? 2.李自成起义军最大的功绩是什么?如何评价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 【当堂达标】 1.明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在陕北的原因是() ①连年发生大旱②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③官府不顾民众死活④宦官专权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他从小喜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长大后,他足智多谋,武艺超群;他经过三十多年征战,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的事业。他是() A.铁木真 B.阿保机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3.驻守重镇山海关,明朝灭亡后降清,并引清兵入关的明军将领是()

A.李自成 B.吴三桂 C.多尔衮 D.吴应熊 4.决定李自成成败的关键性战役是() A.山海关战役 B.台州战役 C.澶州之战 D.郾城大捷 5.建立清朝的是()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帝 D.乾隆帝 6.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是() A.崇祯帝 B.明神宗 C.朱元璋 D.朱棣 7.阅读材料: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 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回答问题:(1)上述材料中的“闯王”是谁?他有什么功绩? (2)他领导的农民起义提出什么口号?起义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略。 【合作探究】 1.顺利进军的原因:明末农民战争最典型的战术是流动作战,具有优越性,起义军时分时合,神出鬼没,使明军疲于奔命。明军虽然在数量上占优势,但因为军政腐败,军队没有战斗力,且分兵作战,常常失败,起义军军纪严明,战斗力较强,与明军形成鲜明对比。 失败原因:同所有失败的农民起义一样,明末农民起义没有远大的战略眼光,进入北京后,军事首领滋长了腐化思想,政治上处理不当,军队纪律松弛,战斗力下降,在明清军队进攻下功败垂成。 2.最大的功绩是推翻了明朝的统治。评价:明末农民起义推翻了明朝,打击了清朝,在中国农民。起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遏制了土地高度集中的发展,起义中提出均田口号,直接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当堂达标】 1.A 2.C 3.B 4.A 5.B 6.A 7.(1)李自成;1643年攻入西安,建立大顺政权,1644年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 (2)均田免赋;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与清军夹击李自成起义军。

我们身边的名人_李自成的故事

开门迎闯王 崇祯皇帝初年,已是政治腐败,社会危机四伏,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饥民们纷纷揭竿而起,李自成起义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发生的。 李自成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时曾入私塾读书,后因生活所迫,逃为边兵,升至把总。当时,明政府财力不济,西北边境的延绥、甘肃、宁夏等军镇已欠饷3年,军心不稳。 1629年,李自成所在的甘肃镇兵东调。大家推李自成为首,举行武装起义,投奔王左挂领导的农民军。 明朝廷调动延绥巡抚、甘肃巡抚所部围攻农民军。王左挂迫于明军的强大攻势,投降于延绥巡抚洪承畴。李自成率部分义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成为王自用指挥的36营农民军的一部,称八队闯将,有步马700。 1633年初,明朝派重兵进入山西围剿农民军。王自用为避敌锐气,转移入河南,李自成同张献忠则经汉中转入四川。1634年7月,李、张二部由川东越大巴山回陕南,路经兴安(今安康)时,误入绝谷车厢峡。他们向明总督陈奇瑜送重金财宝,声言愿受抚。陈奇瑜批准在官员监督下出峡。农民军出峡后,立即反戈相击。这一举影响颇大,全陕震动。 1635年初,中原农民军由高迎祥率领,召集13家农民军首领在荥阳开会,共商对敌大计,李自成在会上提出“分兵定所向”的作战策略,得到众人赞同。会后,农民军分为5路反击明军。高迎祥、李自成和张献忠率主力东向,以迅猛的攻击,歼敌4000多人,攻占了明中都凤阳,焚毁了明太祖朱元璋的皇陵,给崇祯朝廷以沉重的打击。 凤阳之战后,李自成回师河南,与留在荥阳、汜水间的罗汝才军会师。明军迅速集结于河南,准备围歼农民军。李自成等迅速驰入陕境,与明军周旋于陕甘沿边地区。1637年夏,李自成部受到明军东西两路夹攻,从天水退却南下,转入四川。在四川连克数县,直逼成都。同年10月,李自成率部东入陕西,准备东进河南与“革左五营”会合。途经潼关南原,陷入明军重围,经几昼夜激战,李自成部损失惨重,他本人仅率十几骑突围,潜伏于商洛山中。 在商洛山中,李自成刻苦读书,重新组建部队,操练兵马,积蓄力量,待机再起。崇祯十二年(1639)5月,张献忠在谷城二次起义,李自成立即率部出武关,进入湖北郧阳地区。1640年,东进入河南西部。广大饥民纷纷参军,李自成部扩大到几十万人。李自成重用一些失意的封建知识分子,采纳他们的建议,提出“均田免粮”、“平买平卖”、“劫富济贫”的口号,得到中原农民的拥护。在政治、军事上取得了主动,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1640年底,李自成攻克洛阳,杀宗室福王朱常洵,用福王积存的粮食钱财救济贫穷。随后,他三次围攻开封,与明军决战。明朝廷调集主力20多万集中到朱仙镇,李自成采取“围城打援”的战术,以主力抢先占领朱仙镇南高阜,在东西两面筑炮台,挖壕沟,布下大战阵势。会战开始后,他运用避敌之锐、懈敌之志的策略,集中精锐部队先打垮了明军主力左良玉部。其他路敌军望风而逃,农民军乘胜追击,俘敌数万。 驻守开封的明军等不到援军,竟挖开黄河大堤,以洪水冲击农民军阵地,万名战士,近十万人民被淹死在开封城下。李自成放弃开封,挥兵南下,攻占了襄阳。次年改襄阳为襄京,李

明朝灭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明朝灭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地兼并严重,造成大量流民 明朝初年,朱元璋对土地的管理是比较紧的,贫寒出身的朱元璋当时已经意识到兼并土地会造成农民变成流民,从而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他曾下达诏令,“耕者验其丁力,计亩给之。使贫者有所资,富者不得兼并。若兼并之徒多占田为己业,而转令贫民佃种者,罪之。”朱元璋限令王公大臣们“其山场水陆田地,亦照原拨赐例为主,不许过分占为己业”,他还铁榜九条申诫公侯,严禁功臣和公侯之家倚势强占官民田产。为了让农民安心耕田,朱元璋制定了“路引制度”。路引相当于通行证,需要向官方申请。没有路引,就不能随便离开土地,这种制度将农民的行动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到了朱元璋的后代统治时期,明朝的土地制度渐渐发生了变化。明朝中期开始出现了太监直接管理、收税的皇庄,这样就出现了大规模强占土地的问题。明孝宗年间,有皇庄四处,官田不到两千顷,后来逐渐发展到五处皇庄,占地一万二千八百顷。明武宗年间,皇庄增加到三十六处,占地五万三千多顷。皇室开皇庄占地之风,其他皇亲贵戚纷纷仿效。据《明会要》记载,洪武二十六年,田地总数是八百五十多万顷,到了弘治十五年,减至四百二十二万顷,这减少的一半就是被皇亲贵戚们兼并了,所以这些数字都不在官册。土地的大量被兼并,使得无数农民无地可种,从而流离失所,又因为明朝的路引制度,这些流亡到外地的农民被官府追捕,自然而然成了所谓的“流民”。明末流民的数量到底是多少无法统计,但有一个数字比较能够说明问题,1639年(崇祯12年),躲在商洛山中的李自成带着只有50来人的队伍重出商洛,轻骑走河南。河南流民听说后,纷纷前来投奔,李自成一下子发展到了七、八万人的队伍。说明当时的流民实在是太多了。 二、朝廷赋税增加,农民苛捐杂税沉重 土地少了,朝廷的赋税反而增加了,有地可种的农民担负着更加沉重的苛捐杂税,于是有田的农民也开始大规模弃田出逃,加入了“流民”的队 伍。明朝由于外忧内患,使得军费大幅度增加,朝廷不得不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而更重要的是增加赋税。万历年间,因明神宗的贪婪而加重了对民间的收括,天启年间更是再加赋税,到崇祯时更是大加特加。崇祯末年,加派辽饷900万两、练饷730余万饷,一年之中,单是军费就达到2000万两,而万历初年全国岁出不过400万两左右,国家财政和全国经济在这样大的压力下已濒于崩溃。从明万历四十八年(1618年)至崇祯十年(1637年),明朝的赋税竟然增加了6倍。据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建三》记载:“民田一亩值银七八两者,纳饷至十两。”当时福建的粮食亩产最多三石(不到300公斤),正常年景不过卖一两银子。就算福建粮价疯涨,三石大米也不过卖六两银子,再加上地方各级官员的层层盘剥,一亩产出六两银子的田地,至少要交纳十几两的税。所以到了崇祯末年,盗贼四起,年谷屡荒,人们都以无田为幸运(钱泳《履园丛话》),从而导致流民遍天下的现象。很多史学家认为,过度的征税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明朝的灭亡。另外,由于开支紧张,崇祯皇帝不得不采取紧缩银根的措施。崇祯二年(1629年),崇祯皇帝大规模裁减驿站(相当现在的邮电局兼地方招待所),崇祯三年(1630年),李自成不幸被列入裁员名

中国历史朝代歌

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由夏启开创的父死子继的世袭制王朝,历史上称为夏代。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时代。不过,从司马迁开始,史学家们大多将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 西周从文王到幽王,后平王即位,迁居洛邑,从此,历史进入东周时期。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那时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谁就召开诸侯国会议,强迫大家公认他的“霸主”地位。先后起来争当霸主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把他们称为“春秋五霸”。春秋末年,长江下游和钱塘江流域的吴国和越国,也参加了争霸战争。起初,吴国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后灭掉了吴国。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的战国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经过春秋长期激烈的争霸战争,到战国开始,主要的诸侯国有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七国(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中间三),历史上称之为“战国七雄”。在新兴土地阶级的推动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秦国的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 秦王嬴政当政以后,发动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全国。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末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继起领导秦末农民战争的是项羽和刘邦。秦朝灭亡后,自公元前206年开始,项羽和刘邦为争做皇帝,进行了将近四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战争”。最后,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为了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稳固统治,王莽实行了“改制”。王莽改制加剧了各种矛盾,终于失败。公元17年、18年,爆发了绿林、赤眉大起义。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推翻了王莽的统治。起义军进攻长安时,汉朝皇室刘秀联合地主武装,吞并农民起义军,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公元25年,刘秀自称皇帝,重新建立汉政权。定都洛阳。历史上称为东汉。 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大多年幼无知,中央政权实际上控制在外戚、宦官手中,使得东汉后期的统治异常腐朽黑暗。在张角组织的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下,东汉政权瓦解。 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为争夺地盘,各个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相互混战,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口大量死亡流徙。黄河中下游的袁绍和曹操,在战争中逐渐发展成为北方两个对立的强大军事集团。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此后几年,曹操统一了北方。赤壁之战以后,曹操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得到巩固。刘备占据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和整个四川。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222年,孙权也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渐衰落。 265年,魏国权臣司马炎废魏自立,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西晋末年,许多北方人为逃避战祸,迁往南方。317年,逃到南方的官僚、贵族、大地主,联系江南的大地主,拥戴晋朝皇族司马睿建立政权,建都建康,史称东晋。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导学案(含答案)

第17课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导学提纲 一、明朝后期的腐朽统治 1.原因: (万历)在位48年,20年不上朝听政; 专权,政治黑暗。 2.表现:权贵大量侵占,农民变成了官绅地主的佃户;豪族对佃户进行残酷的剥削;明政府为摆脱,又巧立名目,大肆搜刮 3.影响:政局十分动荡,异常尖锐。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直接原因:明朝末年,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税粮不减。 2.起义爆发:1627年,澄城农民揭竿而起,拉开明末农民起义序幕。高迎祥(牺牲后, 被推为“闯王”)、张献忠等纷纷响应。 3.口号:“”“平买平卖”。 4.建立政权: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建立农民政权,被拥戴为“新顺王”。年初,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国,国号“”,年号永昌。 5.灭亡明朝:1644年,李自成攻克,明朝灭亡。 三、起义军撤离北京 1.原因:李自成东征山海关,被和清军击败。 2.结果:李自成被迫退回北京,1645年,李自成在通山遇难。明末农民起义的高潮结束。巩固训练 1.黄仁宇先生写过一本《万历十五年》,万历皇帝在位48年,竟然有20年不上朝与大臣见面。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A.万历皇帝的昏庸 B.明末政治日益腐朽 C.明朝实现君主立宪制 D.官员结党营私 2.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甚至军队也如此。神宗一次性赐给福王200万亩的庄田。加征“三饷”等。以上史实反映了() A.宦官专权 B.军队军纪松弛 C.政治黑暗、人民苦不堪言 D.豪族侵占民田 3.在明末诸多起义军中,发展壮大的是哪一只( ) A.张献忠 B.李自成 C.王自用 D.罗汝才 4.李自成在起义过程中提出了怎样的口号() A.平均地权 B.打倒土豪 C.均田免粮 D.耕者有其田 5.李自成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于1643年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政权名字是() A.大通 B.大利 C.大顺 D.顺治 6.明末农民起义,遍地开花,此起彼伏,发生如此情景,原因不包括() A.明末政治腐败 B.天灾频发 C内忧外患,加征“三饷” D.崇祯20年不上朝 7.纪录片《公元1644》讲述了明末崇祯帝、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四人的恩怨情仇,其中李自成是被谁打败的() A.后金军和瓦剌军 B.清兵和吴三桂军 C.后金军和吴三桂军 D.清兵和南明军队 8.历史上的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做出了哪些历史贡献( ) ①建立大顺政权②灭亡明朝③打退清兵,阻其于山海关外④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政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材料解析题。

历史研究与“反设事实”

历史研究与“反设事实” 摘要对于历史研究而言,反设事实(或称假设历史)在进行因果分析、区分偶然和必然的过程中起着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并且是史学鉴戒功能的逻辑基础。作为一种独立的方法,大胆假设的前瞻分析与固守事实的回顾分析相配合,能够有效地克服事后观察所带来的认识盲区,建立更具普遍性和开放性的社会理论。 关键词反设事实,因果分析,鉴戒,前瞻分析,回顾分析 反设事实,即虚构或思维实验,也就是对历史事实的假设,假设某一事件未发生或以另外的方式发生,历史会如何演变。“反设实事”是西方经济学探索世界的基本方法之一。在历史学领域,它一向被排除在正式的方法之外。“历史不能假设”是老生常谈。传统“史学崇尚“事实”,致力于恢复“过去的本来面目”,只关心“已经发生的事情”,对“没有发生的事情”不感兴趣。然而, 历史学家的任务是不仅要确定“事实,还要解释它们”,即挖掘事实之间的联系和重建事实背后的“真实结构”。因此,有人戏称“历史学家虽然不编造事实,但编造情节”。在此意义上,历史学与经济学一样,不可避免地要运用反设事实。 本文拟分析反设事实在历史研究中的辅助作用和鉴戒价值,并结合史学的新进展,探讨固守事实的“回顾法”和大胆假设的“前瞻法”相结合的方法论意义。 一 在哲学文献中,反设事实又名“反事实条件”或“颠倒结果的条件”。它受到分析哲学流派的重视,因为哲学家们敏锐地意识到,有关人类活动的因果判断与反设事实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联系。对于历史学而言,这一联系同样重要。“史学的任务在于表明事情何以发生,在于表明一件事情怎样导致另一件事情”,或者说对历史事件进行因果分析。于历史具有不可逆和不可重复的特点,研究者无法从事现场观察和可控试验,要从千头万绪的历史进程中分离出某一事件的原因和后果有着极大的难度,因此不得不求助于反设事实。常用的方法是假设事件不存在,看历史会如何演变,与实际的情形之间有多少不同。这个“不同”就被认为是 > 的后果。简言之,要解释某一件事为何会发生,部分地有赖于一种假设:如果某一项重要的因素不存在时,会有何结果发生, 例如:史学家们在研究西方的冲击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影响时,必需探究明清社会自身的发展前途,问如下的问题:没有西方的冲击,中国会向何处去?这样才能确定西方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如果中国无法通过内部的力量发生积极变化,西方的作用就是根本性的和有益的;如果明清社会孕育着近代的因子,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西方的作用就是有限的 在因果分析的基础上,反设事实的另一个活动领域是区分必然与偶然。小至一段历史的变迁、大到社会发展有无必然的趋势?这是历史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史学的追求就在于剔除种种偶然的因素,使纷繁多变的历史进程变得井然有序。在这里,反设事实是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那些假设没有发生也不会改变事件基本进程的因素属于偶然,不会因各种偶然因素而改变的基本进程(可以有局部和暂时的偏离)属于必然。比如:探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就需要假设没有希特勒会怎样?如果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已经决定了下一次大战的出现,大战就是一个必然的事件,而希特勒只是一个重要的偶然因

明末起义首领马守应

明末起义首领马守应 马守应绰号“老回回”③,陕西绥德人。只知他出身于边兵,家世和生年均不详。他是明末农民大起义中最早起义而又坚持到底的重要领袖之一,在回族人民反压迫斗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明代,回回已遍布全国。陕西北部延安府和马守应的家乡绥德州以及甘肃东部平凉、庆阳等地,曾是回民分布较多的地区。明中叶以后,由于吏治败坏、军政废弛和土地问题严重,导致流民外逃现象愈来愈普遍。这一带的回民,每当麦熟时节便携带妻小辗转流徙,靠拾麦穗或者卖药来维持最低下的生活,遇到灾荒年景更加贫困无依,便纷纷起来暴动,反抗地方官府。回民起义常常同汉民联合,即“与荒民合党”①,而汉族农民起义也有当地回民参加。为此,陕西官府专门对回民规定了不许持兵器、不许群聚、不许抢掠的禁条,而且设法严防汉族军民“附回”造反。这说明在西北回汉杂居地区,回、汉两族人民的联合斗争成为阶级斗争的一种较为普遍的形式。崇祯元年,陕西大旱,草木枯焦,出现了赤地千里、人相食的惨状。而明朝官府却不顾人民的灾难,对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各族农民仍旧“严为催科” ②,毫不留情,这无异火上加油,更加激起反抗的怒火。长时期的民变和兵变,在天启末年和崇祯初年终于在天灾人祸频繁的陕北、陇东地区汇成了农民大起义的洪流。从明统治者所掌握的情况表明,当时陕西流民武装的成份“有饥民,有镇兵,有回夷”③,“回夷”是明统治者对回民的侮辱性称呼,这充分说明回族人民是明末农民大起义最早发难的主力之一。天启七年(1627)十一月,揭开明末农民大起义序幕的白水县民王二掀起的暴动,就与这一带的回民起义有直接关系,王二劫了宜君县狱之后率众投入到白水县苜蓿沟回民起义军营垒里去,而白水县苜蓿沟的回民早在万历年间就已经在这一带坚持抗明斗争了。到了崇祯初年,陕西鄜州、中部、雒川、宜川之间的回民便乘机而起,很快就发展到数万之众。 “老回回”马守应正是在浩浩荡荡的起义洪流里,涌现出的一位杰出的农民英雄。马守应最早是与高迎祥、罗汝才等人以边兵身份共同揭起义旗的。边兵或者叫镇兵,他们的起义主要是由于明朝廷财政困难和军官长期克扣军饷所致,从天启末年到崇祯二年,延绥、宁夏、固原三镇的军饷竟积欠了三十六个月,士兵无衣无食,忍无可忍,纷纷逃散,并与饥民联合起义反抗。而在边兵当中,不仅有汉族,也有回族、蒙古族的成员,所以高迎祥、马守应的这支队伍,就是由所谓“夷汉降丁”组成的“坚甲铁骑,兵有纪律”①的汉、回各族联合的流民武装,开始时他们转战在甘肃东部和陕西北部一带,崇祯三年(1630)三月,马守应与八金刚、王子顺(据说就是白水举义的王二)等几支义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破襄陵、吉州、太平。崇祯四年,马守应与高迎祥都成为以紫金梁(王自用)为首的三十六营农民起义军中的著名首领。崇祯五年,马守应与紫金梁等一度进军河南,活动于清化、修武,不久转入太行山。崇祯六年五月,马守应又与混天王等率军数万出太行山东进河北,逼邯郸、沙河诸县。这一年紫金梁不幸牺牲,三十六营起义军由高迎祥率领,他们又由黄河北岸渡渑池,突出豫西,开辟新的反明战场。 ③据史料记载,当时使用“老回回”绰号的,有马守应、马光玉和孙昂等数家,说明回民参加明末农民起义者不止一支。本文专述马守应一支。此文采自白寿彝主编《回族人物志》。 ①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一。 ②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五。 ③戴笠、吴殳:《怀陵流寇始终录》卷四。 ①谈迁:《国榷》卷九五。 崇祯七年(1634)三月,马守应的一支武装连同过天星、满天星等共五营,以疾风般的速度由豫西进入湖北,经枣阳、巴东,西入四川,攻破川东重镇夔州,远近震动,这是明末农民军最早进入四川的一支武装。马守应与过天星等三万人马在川东停留的时间很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