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领悟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3.培养学生扣词悟文、阅读批注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齐读课题)《厄运打不跨的信念》。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会读这些词语吗?一起读。

出示词语:

翔实可信鸿篇巨制化为乌有

体弱多病终日奔波名垂青史

3.我们来回忆一下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简单地讲一讲,用上这些词语。

二、学习第2段,感受厄运对谈迁的打击。

1.再读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厄运降临到了谈迁的头上呢?请同学打开课本,读一读第2自然段,找出答案。

2.交流:什么厄运降临到了谈迁的头上?

出示句子:“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偷东西……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齐读。

3.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教师引读句子:“20多年的心血……这对于任何人来说……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三、学习第1段,感受初写《国榷》的不容易。

1.是什么样的一部书稿,能让谈迁这样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呢?同学们,编写这样一部史书容易吗?(生答:不容易)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找一找“不容易”的依据。

2.重点指导理解,相机出示——

“但由于他家境贫寒……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为了抄一点史料,你愿意走一百多里路吗?真是太不容易了。从“有一次”你还能看出什么?还有无数次甚至比这次更辛苦,要想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多么不容易啊!

这句话中有几个数字,数字本身是没有生命的,是枯燥的,但组合到文章中却别有一番意味。从这些数字中,你能理解到什么?

交流:20多年——时间真长啊!

6次——修改的次数真多!

50多岁——几乎用尽了一生!

400多万字——真是一部鸿篇巨制!

是啊,20多年,七千多个日日夜夜,那是一种多么伟大而艰辛的付出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读出数字的生命,读出“不容易”。

4.小结:所以说,小偷偷走的不仅仅是书稿,偷走的更是谈迁的心血啊,因此,对谈迁来说,这该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啊!让我们走进谈迁的内心,再把厄运给谈迁带来的打击读一读。(男女生分别读,再齐读。)

5.那么,面对如此致命的打击,谈迁放弃了吗?他是怎么做的?快速浏览课文,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出示句子并齐读:“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6.谈迁没有放弃,下决心从头撰写,因为他心中有一个信念,就是——

相机出示:“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四、学习第3段,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谈迁的信念。

1.从头撰写,这对年近六旬、体弱多病的谈迁来说,下决心是容易的,真正做起来却是何等的艰难啊。请同学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画出深深打动你的句子,再写一写你读书的感受。

2.学生充分阅读批注。批注后,小组开展合作学习,交流,选出代表发言。

3.交流,随机引导理解:

(1)“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此时的谈迁多大岁数?59岁,对古人来说那已经是风烛残年了,但风烛残年的谈迁没有停下前行的步伐,因为他有——(引读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2)“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指导:你是怎样理解“终日”的?我们读书要把文字想像成画面。看大屏幕。出示:“展开想象”:

“清晨,凉气袭人,当人们_____,他一袭破衫,已经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中午,烈日当空,当人们_____,他一袭破衫,仍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晚上,月黑风高,当人们_____,他一袭破衫,依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谈迁之所以不怕困苦,不怕劳累,就是因为他有——(引读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再读这句话。

(3)“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是啊,他是在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

孤独打不到他,疾病击不垮他,时间和生命也奈何不了他,就是因为谈迁有——(引读课题)“厄运打不跨的信念”。

4.又经过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出示:“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你觉得这句话怎样读才能读好,自己先试一试,读一读。

指导学生自豪地读出“翔实、精彩、不可多得”。齐读。

新写的《国榷》为什么更加翔实、精彩、不可多得,就是因为谈迁有一种——(引读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谈迁之所以名垂青史,令后人敬仰,也是因为谈迁有一—(引读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五、学习第4段,在真情诵读中感受谈迁的信念。

1.是啊,信念对于人生是多么重要啊!

指名读句子——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2.这就是谈迁奋斗一生的写照,齐读。

六、升华认识,拥有像谈迁一样厄运打不跨的信念

1.新《国榷》完成的时候,谈迁已经62岁了,仅仅过了一年,谈迁就离开了人世。《国榷》真正是谈迁用心血、信念乃至生命铸就的鸿篇巨制。

2.谈迁不仅留给后人一部不朽的史书《国榷》,更留给后人一种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像谈迁一样在厄运面前毫不退缩、乐观进取的人。你知道吗?请说一说。

师生交流生活中没有被厄运打不垮的人。

3.此时此刻,老师送大家几句话,与同学们共勉——

只要有信念,就一定会扼住命运的喉咙。

只要有信念,人生就一定会铸就辉煌。

只要有信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有信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模仿完成练习。)

4.信念很重要,有信念就能不畏挫折,从头再来。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刘欢的《从头再来》,联系今天学习的课文,联系我们的生活想一想,你或许能听出全新的感受。

5.同学们,只要大家有像谈迁一样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只要大家在挫折与坎坷面前,能像歌中所唱得一样,从头再来,笑对人生,大家就一定是命运的宠儿,一定是生活幸福的人!

七、课后作业

1.把谈迁的故事讲给小伙伴或父母听一听。

2.收集与信念有关的小故事,先读一读,记一记,再讲给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

《国榷》信念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完整篇.doc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心灵相约 1、解读古诗,引入教学: 记得,前不久我们刚学过一首描写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补衣服的诗,题目是──《游子吟》。对,今天就让我们再满怀深情地来读一读吧。 2、围绕“报”字引入新课: 还记得诗中的“报”是什么意思吗?我突然想到了另一个和“报”有关的词(板书“报酬”),这又是什么意思?(付出劳动后得到酬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报酬”的故事。 3、出示课题:“妈妈的账单”: ⑴陈老师这里就有一份小彼得的帐单(出示帐单)同学想知道这份帐单怎么来的吗?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一读课文。 ⑵你从小彼得为妈妈开的这份帐单里知道些什么呢?(小彼得听话,懂事,或勤劳,) ⑶但是当小彼得把他听话,懂事都标上了价钱,这个时候你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不懂事,爱计较,有经济头脑)提到有经济头脑,将其引入第一自然段,解释其有经济头脑的原因。 二、真情告白 1、但是妈妈看到小彼的帐单后,她却什么话也没有说,她把她想说的话也写进了一份帐单里,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份帐单。 2、当两份分别由母亲和儿子所写的帐单放在你们的面前的

时候,你们的心里有话想说吗?他们到底区别在哪里? 3、引导学生理解两份账单的不同: (学生可能会提到妈妈的爱是无私的爱) 4、那让我们再仔细瞧瞧妈妈的这份帐单,你们说母亲十年来为彼得的辛勤付出就仅仅只有这四条款项吗?如果我请你把这份母亲的帐单再列详细点,还可以列举什么呢? (师引导:从小到大,已经为他洗了数不清的衣服,生病时……) 5、如果妈妈的账单上不写“0芬尼”,你认为该写多少?是10芬尼吗?100芬尼吗?1000芬尼吗?…… 6、既然妈妈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妈妈的账单上写得都是“0芬尼”?(是啊,妈妈为孩子付出的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妈妈的爱不但是无价的,也是无私的,妈妈只是全身心的爱着自己的孩子,从不计报酬。) 三、放飞心愿 1、那小彼得体会到妈妈的爱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仔细读读最后一段。 2、现在,你又对小彼得有什么评价呢? (是啊,小彼得还是个懂事的孩子,看到妈妈的账单,他很快领悟到,妈妈是一直在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着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过报酬。跟妈妈的付出相比,自己所做的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他改正了自己的做法。) 3、是啊,彼得刚才说的这些话就是彼得羞愧万分的表现,他把头深深地埋进了妈妈的怀里,这个时候小彼得的心里有了一个小小的心愿,你们能替他说出来吗? 4、们相信,妈妈这一份充满宽容、怜惜、关怀、挚爱的的

小学语文_20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0、《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和无价,懂得主动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学习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学习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小演讲 张祺妍原创作品《妈妈的爱》 二、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从张祺妍的文章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谈体会) 2、是啊!母爱是伟大的,这节课我们也学习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妈妈的账单》。

请你拿出写字的手,跟老师一起写写这个“账单”。(板书:妈妈的账单)请你观察一下这个“账”字,它的偏旁你发现了什么?(“账”的偏旁是贝字旁,说明和金钱有关系。古时候,人们都用贝壳作为钱币。)什么是“账单”?(出示图片) 3、齐读课题 三、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1、自由读: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词读正确,遇到难读的或不懂的生字词就用圈画出来,尽量把课文读准确。 2、检查生字。 出示词语,认读词语: 报酬款项索取慈爱 羞愧万分芬尼蹑手蹑脚 如愿以偿小心翼翼塞进 A、自由读词语。 B、同桌读。 C、开火车读。 D、男女生轮流读。 3、默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他如愿以偿地拿到了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开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到羞愧万分,他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此环节设计意图:概括课文的主要意思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点,他们往往会选择课文中的一些段落或许多句子来讲述,一般都会说得比较详细。对能主动站起来回答的同学我首先给予肯定,然后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可以通过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再用简要的语言进行概括,以便学生慢慢地接受,慢慢地掌握其方法。) 四、自读自悟,研读两份帐单: 1、这里有几份账单?(生答)

有的人教案(1)

《有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这种用法的好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鲜明的爱憎情感,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死亡的道理。 2.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白自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人名导入新课 1.师说生猜“他一生笔耕不辍,用文学作品带领中国人民前进;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是中国文化的一面旗帜。”(课件出示) 2.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于上海“赶快收殓,埋掉,拉倒”,“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我们真能忘记他吗?十三年后,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来纪念鲁迅先生

二、介绍背景、拉近距离 1.师:用浓缩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是诗的一大特点,因此,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些有关这首诗的作者和写作背景,请同学们将你了解到的有关这首诗和当时社会背景的情况告诉大家 2.教师适当补充 三、初读诗歌,感知特点 1.教师范读全诗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想一想:我能发现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3.小组合作,交流这首诗的特点 4.全班交流汇报 5.归纳总结:这首诗歌在表达上的突出之处就是运用对比和反复的手法诗的每一节都用了对比,把真的、美的、好的、和假的、丑的、坏的作了对比 四、品读诗歌,理解诗意 1.师:诗的小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请大家快速默读全诗,找一找诗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诗人对鲁迅的纪念? 2.同桌互相交流、相互补充 3.讨论以下问题: (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诗句中两个“死”字、两个“活”字的含义有何不同? 归纳点拨:前一个“活”是指“肉体的生存”,后一个“活”是指“精神的永存”;前一个“死”是指“精神死亡”,后一个“死”是指“生命结束” (2)“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使你联想到了什么? 归纳点拨:“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当牛马”,使读者联想起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优化练习 第20课妈妈的账单试题及答案(2)

20*妈妈的账单 快乐大本营 1.我能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画“√”)。 报酬.(cóu chóu)羞愧.(kuì guǐ)收款.(kuǎn kǎn)慈.爱(chí cí) 答案: 2.我能给带点的字注音。 (1)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 (2)有时他得.()到他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瞧。 (3)他渐渐觉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一个小商人。 答案:(1)dé(2)děi(3)de 3.我能把下面的词语写得正确又漂亮。 如愿以偿羞愧万分蹑手蹑脚小心翼翼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我会选字填空。 ()款()责()出胜() ()单()满饱()收() 答案:第一组:付负付负 第二组:账胀胀账 5.我能按原文填空。 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过了一会儿,他怀着一颗()的心,蹑手蹑脚地走近母亲,将小脸蛋()了妈妈的怀里,()地把那60芬尼()了她的上衣口袋。 6.我会答。 (1)妈妈写给小彼得的账单上为什么是“0芬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整篇课文后,你觉得小彼得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因为妈妈的爱是不求回报的。 (2)小彼得是个天真活泼,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轻松加油站 善意的谎言 我的妈妈时常教育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不要说谎。可是,有一次我却发现妈妈在“说谎”。

有段时间,妈妈每天给我吃两个鸡蛋,所以我长得结结实实的,可妈妈还跟原来一样瘦瘦的。一次,我刚做完作业,妈妈就为我端来两个鸡蛋。“来,趁热把鸡蛋吃了”。妈妈说。我边吃鸡蛋边说:“妈妈,你也吃啊!”“我已经吃过了。”妈妈笑着说。我想:奇怪,刚刚煮的鸡蛋,妈妈怎么会已经吃了呢?“妈妈,你骗我。”我说。“你还小,要多吃些营养丰富的东西,身体才会健康。”妈妈说道,“我不吃,没关系。” 原来是这样,难怪每次吃东西时,妈妈总说:“我吃了,你吃吧!”妈妈啊,你为什么自己舍不得吃呢?我呆呆地想着,想着,终于明白了。我鼻子一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转。 我被妈妈善意的谎言深深地感动了,但心里却非常难过。 第一站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善意—()诚实—() 第二站“我呆呆地想着,想着,终于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站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想一想,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站恶意撒谎 第二站提示:妈妈说谎是为了让我吃得更多,让我的身体更健康。妈妈的心里只想着我,却从未想过她自己,妈妈的爱是无私的 第三站提示:懂事的、有孝心的孩子。 妙笔生花 懂事的你,曾经为父母做过什么呢?回忆一下,再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园地 这次习作,我们要用一两件事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感人的事,注意要表达出真情实感。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认真改一改。 写作小锦囊 1.可以重点写一两件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感人的事。 2.把事情写具体,语句通顺。 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范文欣赏 母女之间

20有的人教案及练习题

20#《有的人》教学设计 高场镇青云小学杨运明 教学设想: 这首诗歌是臧克家为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作,不仅仅是单纯怀念鲁迅,而是通过与有的人的对比阐扬了一种人生哲理,容入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学习时,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揣摩、品味,把握诗人感情的脉络,学习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2、学习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3、体会诗歌的结构与表达方式方面的特点。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04年2月5日晚8时35分,著名诗人臧克家老先生却因病离开了人间。臧克家是继郭沫若之后,我国诗坛上最杰出的大诗人之一。他早在30年代初相继出版了《烙印》和《罪恶的黑手》等,以鲜活的生活感受和崭新的艺术风貌,引起诗坛的瞩目。新中国诞生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有的人》便是他这类诗的代表作。这首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诵,同时,注意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诗,注意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然后齐读全诗。 3、鲁迅(臧克家)简介: 为了更好的学习这首诗歌,我们先回顾一下鲁迅先生的生平。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同学们还能说出哪些鲁迅先生的作品?……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国民党反动派血腥镇压人民,不允许人民悼念鲁迅先生,直到1949年,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他。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抒发自己由纪念鲁迅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4、思考讨论: 这首诗可以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明确: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 第二部分(第2、3、4节):从两种人对人民不同态度的对比中,热情颂扬了鲁迅先生战斗而伟大的一生。 第三部分(第5、6、7节):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三、品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学习诗歌第一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2)思考问题:这一节诗有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如何理解它们的含义?第一个“活”指肉体活着,第二个“活”指精神活着;第一个“死”指精神的死亡,第二个“死”躯体的死亡。死生乃是自然规律,不可逾越,也无法逃避。古往今来,多少哲人和诗人对此惆怅过,悲叹过,思考过,议论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种生死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一种生死观,“好死不如赖活”又是一种生死观。而诗人则彻底抛开生死的自然状态,把它幻化为意识形态。生死的界限变做道德的、审美的判断。于是,有的人生即死,有的人死即生。这在科学上是不可思议的,在艺术上确是真实可信的;这里情感的因素起着决定的作用。 2、比较学习诗歌第二、三部分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三部分,思考这两部分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互相照应,2、3、4节分别照应5、6、7节。 (2)这首诗使用了一种很典型的表现手法,那位同学看出是什么?这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2、3、4节每一节的前两句都写反动统治者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每一节的后两句都写像鲁迅这样的人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妈妈的账单

三年级上册20课《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南宁市西乡塘坛洛镇合志小学梁素红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文中的两份账单。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同学们看看这个数学题0<60 0>60 为什么﹖ 明确阅读要求 1.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2.要求为:a.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b.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c.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认真读课文,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对比着思考三个阅读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1.先提出你在读书中发现的问题。(如,词句方面:“报酬”“款项”“如愿以偿”“蹑手蹑脚”“芬尼”“小心翼翼”各是什么意思?妈妈在看到小彼得的账单时为什么什么话也没说?内容方面:课文为

什么用《妈妈的账单》做题目,而不用《账单》或《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算账单吗) 2.出示两份账单。 儿子的账单 妈妈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妈妈的账单 教案教学设计

妈妈的账单教案教学设计 妈妈的帐单教案 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 学习目标: 1、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妈妈的帐单》 2.看老师板书这个课题。

书写课题,写到账字时停下来,对学生说:这个账偏旁是(贝字旁,说明和金钱有关系,要注意他不是巾字旁的帐。) 3读课题。 谁来读一下课题? 能不能读的深情些,你瞧这是一份妈妈的帐单。 齐读课题。(一教就会,相信大家一定能学好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A.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先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1,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轻轻地读,也可以大声地诵读。 2,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把他划下来反复地读,把课文读通顺。 B.检查反馈 1.老师从书里摘了一些大家容易读错的词语,你能读吗?自己试一试。 2.你觉得哪些词语是大家容易读错的,你就当小老师来领读一下这个词语。 小彼得报酬索取收款款项慈爱塞进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如愿以偿羞愧万分怦怦直跳 重点解决:报酬,收款的意思。蹑手蹑脚,怦怦直跳,羞愧万分

的读音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小老师当的不错,如果我请你们再去默读一遍课文,谈谈你读这篇课文的收获,你行吗?我设计了一些问题帮助你们思考:我觉得这篇课文最有意思的地方是() 我最喜欢的地方是()最让我感动的是() 这篇课文最()的是()。最后一个问题请你们随意填,我想听到你们与众不同的回答。 2.交流 师可以试着这样点评:你的理解可真深刻啊;有独特的体会,很欣赏你;用词很准确;你能抓住课文中最重要的内容来谈体会,真不简单;你能抓住主人公的细节来谈,很会读书啊; 四教学两份帐单 过渡:从你们刚才的体会中,我听到你们多次提到这两份帐单,对他充满了兴趣,那么我们就来研究这两份帐单。 1、出示两份账单 2、指名读两份帐单 3、落实“款项”:这里有一个词语出现了两次:款项,请你们读;彼得的帐单列有几条款项?妈妈的帐单也有四条款项;你知道什么是款项?是啊,这两份帐单各有四条款项。 4、请你们默读,边读边比较这两分帐单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想出来了可以在旁边作点记号)

各人眼中的20教案

各人眼中的20 周浦第三小学宋金华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一组一组地计数来构造20。 2、用各种方法来分割20的集合。 3、乘法题的初步建构。 能力目标:1、学会用科学观察的方法来建构知识。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习自信心。 教学难点:建构几个几,为今后学习乘法的意义作铺垫。 教学重点:从不同角度思考,用各种方法分割数的集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双色片、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数数游戏:我来几个几个数 二、探究新知 (一)数6个小圆片

1、师:小胖今天过生日,想请小朋友们吃蛋糕,妈妈买来这些蛋糕(出示6只)(学生操作) 师:你怎么数的?(师板演:2个2个数) 师:数了几次?(3次),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几个一圈?(学生边回答老师边圈)圈了几次呢?(3次)。 用算式表示(2+2+2=6)表示3个2. 2、还有不同数法吗?(生3个一数) 师:数了几次?(2次),几个一圈,圈了几次? 生:3个一圈,圈了2次,是2个3。 (1个1个,6个6个数) 3、小结:这几种数法不同,小朋友们用了不同的方法数出6个蛋糕,真棒。 4、观察得出:每次数的个数一样多,正好数完。 (三)各人眼中的20(出示图) 1、媒体演示20只蛋糕 师:小胖看见了对妈妈说:“不够,不够,太少了”,妈妈又去买了一些,现在有这么多蛋糕,请你们按照:“每次数的个数一样多,正好数完。”这个要求数,先小组讨论一下,有哪些方法,可以用小圆片摆一摆 2、小组活动(讨论,试着摆一摆) 3、展示(一组说其他组补充) (1)10个2是20

小学四年级语文 20.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上课前,请同学们先来看一道数学题,比较0和60的大小,指名说,上完今天的语文课,你说不定会有新的答案呢!好,我们言归正传,准备上课了! 2、师板书“账单”,请同学们看我写这个词,谁来读?注意这个账字是贝字旁,说明了什么了呢? 见过账单吗?见过什么样的账单,?指名说 见过小朋友写的账单吗?出示ppt,彼得的账单 谁来读读这份账单?(师相机说芬尼就是德国的钱币,20芬尼相当于人民币一元) 3读完了账单,你觉得彼得平时是个怎样的孩子?ppt出示:我觉得彼得是(),因为() 4、大家猜猜看,彼得在写这份账单的时候有个什么样的想法?(得到报酬),他如愿了吗?今天我们继续进本单元爱的主题,一起读一篇文章《妈妈的账单》,大家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打开书20课,预习课文了吗?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长句子,碰到难读的多读几遍。 2、老师摘录了些容易读错的词语,能读吗?指名读,正音(评价学生字正腔圆等)

3、再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ppt,你能根据这几个词语来说说吗?(报酬款项如愿以偿羞愧万分) 三、品读课文 1你知道小彼得的愿望实现了吗?课文中怎么写的,指名说。如果用一个词语来说,是什么?(如愿以偿)像这样希望得到满足,梦想得到实现就是----如愿以偿 你有过如愿以偿的体验吗?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指名说,读出如愿以偿的心情 小彼得高兴吗?他的心情怎么样?课文中怎么说的,引出第七段 哪个词在说小彼得的心情?(羞愧万分) 2、什么叫羞愧万分?是一般的羞愧吗?指名说,读出万分的羞愧、 3、本应该是欣喜若狂怎么会羞愧万分呢?指名说,相机出示妈妈的账单 4、品读妈妈的账单 A、请同学们读读这份账单 B、指名读,分款项读,是什么让你的心触动了一下?指名说 C、“0”在数学里代表什么?这里真的是什么都没有吗?这个“0”里有什么?再读账单,哪一条让你最感动?指名说 D、是啊,这个0里有十年的幸福生活,有十年的吃喝,有十年里每逢生病时的护理,十年来慈母的关怀,小彼得读着读着,不禁想起了这十年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同学们,让我们随着彼得的思绪,走进彼得的记忆……(播放来自秘密花园的歌,)

妈妈的账单(教案)

20.妈妈的账单(人教版三下) 一、写账单——牵动学生情 1.板书课题:板书“账”,认识这个字吗?读什么?看这个字的偏旁,想想,这个字与什么有关?板书“单”,这个词读什么? 2.见过账单吗?在什么地方见过?一个小朋友不仅见过账单,还写过账单呢! (点课件) 出示: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 3. 默读账单 (1)这是一个叫彼得的小朋友亲手写的。用心的孩子,静静地读这份账单,你会发现彼得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2)你帮助家长做过哪些事? (3)小结:大家为家长做过许多事,都该值得奖励。老师奖励每人一张小纸片(事先发给学生的),把你为家长做过的事写出两三条来,也标上价钱。注意用上我国的钱币单位。 4.写账单 在写之前要先写上“账单”,然后按小彼得的格式来写。写好后,还要算一下总数。写好了,请大家把这份账单叠起来,不要让别人看见,轻轻地放在课本下面。 5.揭示课题:彼得为什么要写这份账单?结果怎样?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妈妈的账单》。(补充课题) 二、品账单——体味作者情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点课件) 2.检查词语的读音。

3.再读课文,想一想:彼得为什么要写这份账单?结果又怎么样呢? 4.交流: 1)齐读第一、二两节 2)小彼得的心愿是什么呢?母亲给他也写了一张账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5.出示彼得母亲的账单,学生齐读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 6.大家读的字音清楚,声音洪亮,但我觉得不但要用眼读,还要用心读。用心读的孩子会在不经意间为一个词、一个情景让自己的心灵为之一动的。请再用心读一读,看妈妈的账单中哪点最打动你?有心、用心的孩子最先发现。 (数字、十年幸福生活) 7.想象幸福生活: 这“十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想想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时,彼得的妈妈会带他去郊外干什么? ●夏天来临,彼得踢球一身臭汗,回到家,把脏衣服往地板上一扔,妈妈看到大汗淋淋的儿子,会怎么做? ●深夜,当凉爽的秋风吹进窗子时,妈妈会坐在灯下干什么? ●冬天,雪花纷飞,妈妈会带他干什么? ●感情读:再读这十年幸福生活,你会怎样读?看到孩子的幸福生活,你仿佛看到了妈妈脸上露出了什么样的表情?(高兴)那就再带着微笑读一读这句话吧! 8.十年中的吃喝: ●想想,早晨,彼得的餐盘里会有什么? 中午,餐桌上会有什么? 傍晚,还会有妈妈的关爱等着他。就这样,一年,两年,……十年,●再读这句话。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20* 妈妈的账单 上海市闸北区永兴路第二小学蒋文清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0>60 2、质疑: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 3、(在算式下另打一个问号)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里,只要同学们把课文读懂了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随机理解“账单”的意思。 4、出示课题后齐读。 说明:通过特殊算式设下悬念,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5、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媒体出示: 前面读了《可贵的沉默》,我们知道那些同学真的懂事了。下面课文中的小彼(bǐ)得,又是怎样由不懂事变得懂事了呢?让我们读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ní)”;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回答媒体出示: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ní)”? 3、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说明:通过导语的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直接进入课文的学习,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初读课文 1、理解问题1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第一个问题先来自学课文。媒体出示: 自学建议: (1)自由轻声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报酬、羞愧、蹑手蹑脚、如愿以偿。(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媒体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塞sāi进 账单款项索取报酬芬尼 如愿以偿慈爱怀里 羞愧万分蹑手蹑脚小心翼翼 (2)指名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教师解释“芬尼”:原德国的货币单位。100芬尼相当于人民币4.5元。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报酬”,找近义词理解“羞愧、蹑手蹑脚”,抓关键词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 (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运用以下方法概括: 媒体出示: 方法1:可以选用上面这些词语来连起来说一说。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20 妈妈的账单 ——人教版第六册第20课教学设计 中山市古镇六坊小学冉丽蓉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和无价,懂得主动帮助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教时】一课时 【教学理念】 本课是略读课文,预案的设计努力倡导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懂文本,通过说话、朗读等方式,感悟出故事包含着的深刻的人文内涵,使学生润物细无声地受到语言的训练、情感的熏染,去体会母爱的无私和无价,懂得主动帮助父母做事。 【教学过程】 一、课前音乐,诗歌激趣,导入课题: (出示母爱图片) 师问:这张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答:母爱

师问:母爱是伟大的,也是最无私的。你们知道关于母爱的歌曲有哪些? 生答:《世上只有妈妈好》《烛光里的妈妈》…… 师问:大家都会唱吗?(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MTV视频)请大家跟着一起唱。 生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师问:除了歌曲,还有哪些关于母爱的诗歌? 生答:《游子吟》 师:请背出来 生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师: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除了歌曲,诗歌充分体现外,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文章将再次见证这种无私的爱——板书课题:《妈妈的账单》。 2、齐读课题。有没有看见过“账单”?实物照片展示。(对,就是类似这样记载钱物支出和收入事项的单子。)再看看“账”的偏旁你又明白了什么?(账的偏旁是贝字旁,说明和金钱有关系。) 过渡:题目边上加星号表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那今天就让我们自己试着去读懂这篇课文,好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新课,同时也为新课的开展起到预热作用】

六年级安全教育第20课个人信息慎透露教案

六年级《个人信息慎透露》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1、树立个人信息安全意识。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二)行为技能训练 1、上网时,不轻易透露自己真实的个人信息。 2、在网上登记帐号、注册微博、取聊天昵称时,不使用真实姓名作为网名。 (三)知识经验积累 1、知道网络的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存在各种各样的危害。 2、懂得防范网络危害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不轻易透露自己真实的个人信息。 二、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学会在网络中保护自己的真实信息不泄漏。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能防范网络危害,不轻易透露自己真实的个人信息。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 五、教学准备 收集相关的图片、视频和小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课前了解避免泄露自己信息的方法和使用电脑的小技巧。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教学 同学们,你们有过网上聊天的经历吗? 学生之间交流自己的网络生活经历,比如:聊天的地点、时间、内容、感受等等。 讨论:(1)和身边认识的朋友聊天与未见面的网友聊天相比,两者有什么不同? (2)你知道下面列举的那些是个人信息吗? 你的姓名你的住址你的学校地址你的Email地址 你的电话号码你的密码父母的姓名及工作单位 你的照片你的外号你的考试成绩你的考试成绩 小结:一切直接或间接辨别个人身份的信息就叫个人信息。网络的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网络里暴露自己真实的个人信息可能存

在一定的危害。防范网络危害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真实的个人信息。 (二)分析案例,思考明理 在多姿多彩的网络世界里,如果不小心透露了真实的个人信息会有什么后果呢,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平安故事”,读完故事后思考: (1)小明喜欢和人在网上聊天,网友——“西门春雪”找他要真实的个人信息,他给了吗? (2)思考事情的发生、结局以及造成的后果,你有什么想说的? (3)如果在生活中,你在网上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你会怎么处理?(分角色扮演,看谁回答得更安全并且有创意) 分组围绕问题进行谈论、交流。 小组发表观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点评。 小结:像小明这样轻易相信别人,透露了自己的真实信息。结果被坏人利用打电话骗取家人的钱财,给自己和家人都带来了危险的故事。 (三)平安指南,指导生活 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有些坏人为了诈骗、敛财,疯狂收集、倒卖各种隐私信息。所以,在网上,关于个人的一些真实资料和隐私,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第20课《妈妈的账单》同步练习B卷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第20课《妈妈的账单》同步练习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24分) 1. (5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妈妈的账单》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________,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________;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________,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________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________。 2. (10分)比一比,组词语。 疾________ 泛________ 脱________ 希________ 透________ 病________ 乏________ 锐________ 稀________ 秀________ 3. (4分)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索取________ 幸福________ 慈爱________ 经常________ 4. (5分)照样子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的意思。 例: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 我们不能忘记妈妈的爱。 ①我们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②你难道不为你的做法感到羞愧吗?

③你怎么能这样对待你的朋友? 5. (10分)查字典填空。 (1)“款”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2)“索”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6. (8分)看拼音,写词语。 huǒyàn shùn jiān níng jùzhòu rá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óu zhìmáo zhān shùfùtáo cuà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5分)彼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8. (4分)按意思写词语。 ①作为报偿付给出力者的钱或实物。________ ②十分惭愧、害羞。形容做错事后,不好意思的样子。________ ③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________ ④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________ 9. (6分)词语化妆间。 ________的大街 ________地逃跑 ________的日子 ________的表情 ________地说 ________地回答 10. (5分)课文《妈妈的账单》讲了一件什么事?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要让这个对话的过程更加流畅,充满精彩,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找到三者之间的共鸣点。唤醒学生生活中真实的体验,激活生活的记忆是一个有效的策略。本课的教学,力图实践这个理念。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 2、学习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一、导入 1、板书:0大于60,质疑,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 2、板书课题:妈妈的账单。读题,理解"账"字,"贝"字旁,说明这个字与什么有关?你们在哪里见过账单? (了解"账单"一词的含义。)(教师出示各种账单) 3、读题,课题质疑。师:围绕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读自学提示 1、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小黑板出示: (1)妈妈的账单是写给谁的? (2)账单上写着什么? (3)为什么写这份账单?

2、芬尼是什么意思?(德国以前的一种货币单位) 3、自读课文,勾画重点词语和句子 三、学习课文 1、在解决这三个问题前,先让我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索取塞进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如愿以偿羞愧万分怦怦直跳 3、说说词意 4、如愿以偿和羞愧万分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 5、谁如愿以偿了?得到了什么?他的心情怎么样?你生活中有个如愿以偿的经历吗? 6、用横线勾画出让小彼得如愿以偿的账单。 7、出示小黑板。学生读这份账单。 8、读了这份账单,你觉得小彼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看出小彼得一点都不懂事) 9、妈妈看了账单,结果怎么样呢?(给了钱也写了一份账单) 10、用﹋在文中勾出妈妈给小彼得的账单。 11、指名读,齐读妈妈给小彼得的账单。 12、妈妈为什么也要给小彼得一份账单?读了妈妈的账单。小彼得怎么样?师:读带有这个词语的话: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小彼得为什么会这样?此时会想到什么?(因为读了妈妈的账单他已经懂事了。) 13、读了妈妈的账单是啊,小彼得的妈妈认为给儿子付出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三年级语文教案)《20.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20.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识到母爱的无私。 3?结合课文内容,继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文中的两份账单。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说一说你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事,或准备做什么事

明确阅读要求

1?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2?要求为:a.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b.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芬尼” c.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认真读课文,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对比着思考三个阅读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1.先提出你在读书中发现的问题。(如,词句方面:报酬”款项”女“愿以偿”蹑手蹑脚”芬尼”小心、翼翼”各是什么意思?妈妈在看到小彼得的账单时为什么什么话也没说?内容方面:课文为什么用《妈妈的账单》做题目,而不用 《账单》或《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算账单吗) 2.出示两份账单。 儿子的账单 妈妈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 a.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份账单,看你能否解决自己的疑问或别人提出的问题。(如,报酬”就是付出劳动后得到的酬劳,比如小彼得帮妈妈取回生活用品要20芬尼;款项”就是每一个项目多少钱;如愿以偿”就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芬尼”是德国货币单位1马克=100芬尼;蹑手蹑脚”就是轻手轻脚,不弄出一点儿声音;小心翼翼”是特别小心、认真) b.根据两份账单来汇报你读懂的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20 有的人》 优质课教案_0

四步读懂“有的人” ——《有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将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学难点:理解两种人的含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新课 回顾单元主题——初识鲁迅。通过几篇文章的学习说说你对鲁迅先生的了解。(学生畅所欲言) 这样的一位伟人离我们而去了,他在《死》这篇文章中,写下七条“给亲属”的遗言,其中有三句是: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同学们,我们真的可以遗忘他,不去纪念,管自己的生活吗? 著名诗人臧克家在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的纪念日,全国第一次公开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时,挥笔写下的经典诗篇《有的人》。(板书课题) 二、四步学新知 (一)读出诗韵 诗之所以为诗,关键在于韵律。读诗要把握停顿节奏,轻重缓急。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谁能把这首诗读一读? (指名读,纠字音,学生点评。)在这首诗中只有一个字容易读错,就在这一句中“呵”易读错。 读法指导:在每一句诗中,你想把哪个词读得突出一点,就在这个词语的下面加上小圆点,这个点在朗读中叫“重音符号”。一句诗中你认为在哪个词语后面该停顿,就在这个词语后画一条斜线“/”,这条线叫“间隔线”。以第一节为例(课件出示,教师范读。)同学们画出节奏,自由读,课件展示节奏划分。齐读。 (二)、体会诗情 1、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首诗里有很多“有的人”,我们应该把那么多人分成几类呢?(“虽生犹死”和“虽死犹生”。) 这一小节有两个“活”和两个“死”,各有什么含义? 所以对这两类人,你认为作者的态度一样吗?(对虽生犹死的人,作者的态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0课《妈妈的账单》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母爱是个永久的话题。今天的孩子,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太多的爱,因为“易得”,所以“易忘”、“易忽略”,通过引导孩子解读妈妈这份特殊的账单来解读母爱的无私与无价。课堂上,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动听的音乐适度穿插,不单是课堂情感的催化剂,语文课正因为有了别的学科的加盟而从此不再孤单。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练习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通过学生的自学,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题 1、谈话: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账单”吗?(板书并强调“账”字的写法),“账”跟钱有关,所以是贝字旁。板书“账单”。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份"账单”却非同寻常,它有着与众不同的作用! 2、板书:“妈妈的”(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这是一篇带“*”的略读课文,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学习提示”,(“芬尼”是德国以前的货币单位)(出示课件)提示里有几个问题?先记下这三个问题,要想顺利前行我们先一起扫清生字新词障碍。(出示课件)初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新词,并理解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课件) 3、扫清障碍我们继续前行(出示课件)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学生交流并汇报课文主要内容。 三、探究“小彼得的账单”和“妈妈的账单” 1、请在课文中找出“小彼得的账单”和“妈妈的账单”的内容,再读一读。 2、抽生读。(出示课件)再读

3、看看这两份账单,你有什么发现? (自主发现——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4、十年来,妈妈不怕辛苦,精心照顾小彼得,妈妈为小彼得付出了太多太多,妈妈为什么写得都是0芬尼? (1)、学生讨论。(妈妈不要钱、妈妈为小彼得做的事情无法用钱来计算。) (2)、检查汇报。(板书:无价无私) 5、看着这份写满0芬尼的妈妈的账单时,小彼得心里会怎么想? 小结:小彼得已经意识到为妈妈做的是微不足道、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他羞愧万分。 四、朗读文章最后一段,进一步感悟。 1、自由朗读:捧着这份无价的账单,读着这份无私的账单,小彼得的心情又如何呢?请大家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认为哪个词语最能概括小彼得此时的心情?(羞愧万分) 2、自由读,把小彼得的心情表现出来。 3、指名读,评议:什么地方最能说明彼得的羞愧万分? 抓住“怦怦直跳”、“蹑手蹑脚”、“小心翼翼”、“藏”、“塞”等词语朗读感悟。 4、齐读 5、说话练习:小彼得塞进妈妈上衣口袋的仅仅是60芬尼吗? 小彼得不仅把60芬尼塞进了妈妈的上衣口袋,更把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五、拓展练习,升华情感 1、回顾自己的生活,联系生活实际,替自己的妈妈写一份账单。(出示课件) 2、说说自己以后打算为自己的父母做些什么? 3、总结全文:学了《妈妈的账单》,你觉得妈妈的这份账单还是一份怎样的账单?(永恒的账单,爱的账单)板书:爱 《妈妈的账单》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课文把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表现的极为动人。因此,在这堂课的设计中,一是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