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XX掀起新一轮兴产业促发展热潮

XX掀起新一轮兴产业促发展热潮

XX掀起新一轮兴产业促发展热潮
XX掀起新一轮兴产业促发展热潮

XX掀起新一轮兴产业促发展热潮

2 做强立县支柱产业加快县域经济转型

——XX掀起新一轮兴产业促发展热潮

今年以来,XX县认真践行“产业是支撑、项目是载体”的发展理念,跳出就农业抓农业、就工业抓工业的传统模式,明确提出了“做强产业升位、全力招商提速、大上项目加劲”的新思路,助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培育壮大了能源、机械冶金、农产品加工三大工业支柱,培育形成了生猪、薯类、水果、蚕桑四大特色农业。1—8月,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1.6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5.8亿元,工业增加值8.7亿元,工业增长速度首次超过农业增长速度。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立县支柱产业,XX县在8月下旬开展了“加快县域经济转型与推进产业化建设”等一系列活动,掀起了新一轮兴产业促发展的热潮。

一、开展“洗脑”活动,更新兴产业促发展的观念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没有立足长远求发展的常新观念,就没有开拓眼界抓发展的超常举措。为解决广大干部群众观念上不适应加快发展的问题,XX县围绕“提高抓产业的认识,树立抓产业的理念,学习抓产业的方法,明确抓产业的任务,落

实抓产业的责任”这一主题,组织县委中心学习组成员、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县级部门负责人、龙头企业法人举办了为期四天的“加快县域经济转型与推进产业建设”培训班,通过看、听、议、讲等形式,让参训人员认识到了发展上的差距,找准了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明确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举措。一是外出考察找差距。8月27日,全体参训人员到合川市参观考察了古楼镇枇杷基地、马岭村葛业基地、云门山大正PIC种猪场、德佳食品有限公司、五洋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产业化基地和龙头企业。28日,参训人员又参观考察了武胜县百坪甜橙科技示范园、广安万千猪业公司扩繁场、德民猪业合作社、乐善镇正兴优质肉猪养殖小区、广安万千(集团)公司、安泰茧丝绸(集团)公司等产业化基地和龙头企业。通过参观考察,让参训人员切实看到了XX在抓产业化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学到了抓产业的方法。二是听专家讲座树理念。29日上午,XX县邀请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副主任、省委农村工作调研咨询小组成员、四川省科学技术顾问团副主任、省农办原主任赵文欣为中心学习组成员、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县级部门副科级以上干部、涉农部门全体干部职工作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专题讲座;,通过专家详细、生动的讲解,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在日益激烈的新一轮发展竞争中,产业的竞争是最核心的因素,树立了抓大产业、促大发展的理念。三是广泛讨论查问题。27日下午和28日上午,县委中心学习组成员和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龙头

企业主要负责人分别在县委二楼会议室和县政府三楼会议室举行了“加快县域经济转型与推进产业化建设”专题讨论活动,大家围绕“抓产业的差距在哪里、滞后的根源在哪里、发展的障碍在哪里”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找准了机制不灵活、力量不集中、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四是领导讲要求明方向。29日下午,在相如会场召开了“加快县域经济转型与推进产业化建设”动员大会,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就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在产业支撑上求突破讲了具体意见,要求全县各级干部进一步增强加快产业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狠抓落实,再掀高潮。

二、突出规模优势,调整兴产业促发展的思路

当前,XX县域经济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总量较小,城乡二元结构还未从根本上改善,工农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互惠互利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完善,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针对这一问题,XX县将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进一步在规模上求突破,在项目上抓落实,进一步壮大三大工业支柱产业群和四大特色农业。一是强力打造特色产业。充分挖掘水能资源丰富、农特产品荟萃的优势,重点发展水电、机械冶金和农产品加工。加快金溪航电枢纽工程建设步伐,全力做好库区淹没安置补偿工作,督促业主单位加快施工进度,确保首台机组年底投产发电;全力做好北京荷田、四川七环两大龙头企业建厂房的相关工作,做好薯业产业基地的规划和备种工作;整合四川七环、齐祥食品的加工优势,全力推进猪肉深加工,积

极协助两家企业申报进出口自主经营权,打造“外汇农业”。二是优化产业区域布局。立足优势和特色,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制定了工业、农业五年发展规划。依托北京荷田、四川七环、天华普杰、兴贵机械、金坛电化等企业落户工业园区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饲料兽药生产、机械制造和冶金冶炼五类产业,并再引进2—3个农产品加工、机制制造项目,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发挥巨农实业、北京荷田、四川七环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国道318线、仪华路、河罗路、河会路沿线建立12个DLY优质肉猪养殖基地,力争20XX全县饲养DLY优质肉猪100万头;在西片的巨龙、睦坝、两路等乡镇规模发展薯(葛)类产业,力争20XX上全县薯(葛)类种植突破10万亩;新培育一批优质水果苗,在南片、北片的25个乡镇规模发展以锦橙100号为主的水果生产,力争20XX上全县水果产量达到10亿公斤;在兴旺、会龙、正源等乡镇规模发展蚕桑业,在嘉陵江沿江乡镇新建6 个市级蚕桑生产基地,力争20XX上全县产茧150万公斤,形成农业产业化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大产业格局。三是全力抓好“项目经济”。牢牢把握四川核电站首选厂址落户XX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对项目库125个项目进行了筛选,淘汰了一批劣势项目,精选了一批优势项目,包装了一批新项目。挖掘燕山古寨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包装申报了投资8000万元的古寨旅游项目;利用下河街明清古建筑保存完好的资源优势,包装申报了投资1亿元的下河街明清古民居开发项目;

乡镇猕猴桃产业发展规划修订稿

乡镇猕猴桃产业发展规 划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谷堡乡猕猴桃产业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我乡猕猴桃产业,促进区域经济高速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县级猕猴桃产业发展规划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形势 (一)基本情况 猕猴桃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须的17种氨基酸,是当今国际流行的一种高营养、高保健水果,素有水果之王、Vc之冠美称。谷堡乡是修文猕猴桃原产地,也是全县最大的集中产区。2011年,全乡猕猴桃面积已发展到10000亩,产量8500吨,分别占全县猕猴桃面积和产量的55%和60%。谷堡乡在全县猕猴桃生产格局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该区从1990年开始引进、栽植猕猴桃,到现在已有二十年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全乡猕猴桃面积1万亩,亩均效益5000余元。近两年来,在市场效益的拉动下,我乡猕猴桃栽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存在问题 虽然谷堡乡猕猴桃发展历史较长,但与市场的需求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发展速度慢,规模小;二是技术力量薄弱,果园管理标准化水平低;三是基础设施薄弱,产业投入严重不足;四是产业化程度低,服务体系不健全,贮藏、加工能力弱,无产品深加工企业,品牌建设滞后。另外,对产业还缺乏整体的规划和引导。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谷堡乡猕猴桃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发展优势和潜力

1、具有优越的自然资源优势。全乡地势从东向西倾钭。海拔最高点为长冲村梭米山1492米,最低点为大寨村悬棺岩猫跳河出境外850米,大部分地区在1000米至1200米之间。地貌属黔中丘陵区,山高谷深,水域少,旱地多,岩溶分布较广,形态复杂多样。森林覆盖率达52%,累年平均气温 13.6℃,平均降雨量1179.5毫米,无霜期265天,日照时间1336.8小时;壤腐殖质丰富,PH值较低,土质松散,通透性好,非常适宜于猕猴桃的生长。 2、具有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目前,全球猕猴桃产量150万吨,仅占世界水果总产的0.2%,占世界苹果产量的1/60。世界猕猴桃的年贸易量为100万吨左右,仅欧洲市场每年需求就达80万吨。我国猕猴桃产量目前尚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每年仍需从新西兰大量进口,以满足京、津、沪等大中城市居民消费。与新西兰、意大利、智利等世界猕猴桃生产大国相比,我国猕猴桃具有成本较低的价格竞争优势、距离中东及东南亚市场较近的区位优势、同一品种成熟时间差异大的销售季节差优势,在国际国内市场都有较强的竞争力。 3.具有强力的政策支持。修文县已被列入全省猕猴桃产业发展规划区。为扶持规划区猕猴桃产业发展,市、县先后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为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各级政府也把发展猕猴桃产业作为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的突破口,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来抓,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猕猴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4.具有快速发展的良好基础。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果区群众已经掌握了猕猴桃常规管理技术。近两年来,在市场带动和效益驱动下,群众对种植猕猴桃前景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通过今年以来各级果业部门的政策宣传和技术培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哲觉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为加快哲觉镇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两年提速发展目标,结合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立足我镇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在广泛征求干部和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一、基本现状与发展需求 (一)基本现状 哲觉镇位于乌蒙山脉腹地的威宁县,被称为威宁县“南大门”,距县城98公里,东邻麻乍乡,南边、西边接云南省,北靠黑石镇。总面积277.91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132个村民组,10678户,44448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05元。 我镇属典型的农业乡镇,实有耕地面积68000亩,林地面积38874亩,森林覆盖率56.7%。有机肥充足,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地势落差大,最高海拔哲觉村大竹箐梁子2290米,最低海拔新营村马家湾1576米,政府所在地哲觉镇车站组海拔2260米。根据山高谷深地形分为凉山、半凉山、河谷地带。农业立体气候明显,水资源丰

富,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为主。 我镇政府和群众结合土地资源及市场行情,广泛发展中药材种植,极力打造“国药之乡”。2011年种植半夏1663亩,鱼腥草3359亩,百合3316亩,魔芋2592亩,党参1395亩。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近15000亩。 (二)制约因素 1、发展意识滞后。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交通限制、信息闭塞等因素,哲觉镇农民谋事、创业的意识还不高,学科技、用技术的积极性还较低,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理念有待加强。 2、发展能力不足。一是发展资金不足。哲觉镇多项优势产业现已初具规模,规模化、产业化已经成为产业发展壮大的迫切需求,相应的资金需求量也日益增长,自筹能力的有限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二是产业化组织能力不强。村民普遍产业发展意识不强,对产业化的认识尚停留在表面,特别是产业化的组织能力欠缺,没有形成整体优势。 3、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全镇26个村集体经济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资金积累,难以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三)发展需求

县村乡村振兴规划方案

XX县XX村乡村振兴 战略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村民增收、脱贫致富为目标,按照农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最终达成:农村产业—强、乡村环境—美、乡风文明—淳、乡村治理—安、农民增收—富的乡村振兴蓝图。 二、发展原则: 1.尊重现状·合理布局 2.整体推进·重点先行 3.设施配套·技术可行 4.传承历史·突出特色 5.注重文化内涵 三、发展目标: 搞活农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早日实现村民脱贫奔小康。实施村庄土地环境整治,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造提升村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和生产生活条件。最终将李家源、阿东村建成布局合理、产业突出、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文明和谐、安居乐业的幸福乡村,成为陕西省深度贫困村整治振兴的示范村。

四、资金来源:整合各种项目资金,捆绑使用。 1.移民搬迁工程:XX万元×300户=XXXX万元 2.土地增减挂钩指标收益约XXXX万元 3.旱改水项目:XXXX元×XXXX亩=XXX万元 4.乡村道路建设项目 5.城乡发展建设项目 6.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 7.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8.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扶持项目 9.乡村教育文化体育发展项目 10.其他政策性扶持项目 五、特色产业: 1.建立万亩新品种苹果基地 2.美丽生态乡村体验基地 3.种植业 4.养殖业 六、乡村新格局: 新农村居住区、村民委员会、乡村超市、医疗站、文化站、接待站、食堂、幼儿园、图书馆、公共浴室、文化体育广场、3A级公厕、沼气池、涝池、养殖场等。 村庄道路、居民区实现绿化、美化。 七、创新机制:

产业发展与规划的内容

产业发展与规划的内容 产业规划内容与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面临的发展问题等有密切的关系。产业发展与规划内容体现创新、特色和区域一体化等理念。立足行业和区域,但又要跳出行业和区域自身的限制,从长远来设计和确立产业发展蓝图,构建创新型的产业体系。产业规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产业发展现状和特征的分析、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定位、产业发展重点方向、产业空间引导和产业发展政策等。 一、产业发展现状和特征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发展可分为不同的阶段,产业发展在各个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发展的驱动因素、产业政策、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区域经济影响作用明显不同。因此,产业发展和规划的前提条件是要立足不同行业的总体发展态势,从更广阔的区域背景条件出发,搞清楚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特征。 (一)产业发展水平的判断 产业发展水平需要从行业和区域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首先要从不同行业的国际和国内发展趋势和特征出发,分析该行业在国际或国内同行业中的发展地位和优势,判断和分析该行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其次要在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分析各行业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水平。有时从行业角度来看,某行业并不代表本行业发展趋势和最高水平,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却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相反,有些行业在区域发展中地位不一定突出,但它也许代表着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对产业发展水平的判断,应该从行业自身和区域视角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和判断。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准确分析和把握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不同行业在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制定产业发展和规划的基础。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需要跳出区域或行业自身的束缚,从更广阔的区域和行业视角来分析产业整体、不同产业之间、产业内部等在发展水平、产业关联、资源利用、区域优势发挥、生态和环境保护、产业用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三)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的基本格局及其特点分析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 发 展 规 划 二○一四年三月五日 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的背景 宣汉县庙安乡地处位于宣汉西南部,是达州市高效农业基地、达州市30强进步乡之一,也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示范乡,距达州市21公里、宣汉县城23公里,交通便捷。目前,全乡通车里程达90余公里,有4条出境公路,即庙磐路、庙东路、庙洋路、庙天路。2014年完成了对庙磐路的拓宽,正在进行其它三条路的拓宽;对全乡实现了100%的村、100%的社通水泥路。庙安乡乡域区位优势明显,平均海拔700米,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适宜种植水果。 二、农业产业概况 庙安乡辖1个农村社区,5个行政村,总人口约7000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近年来,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庙安乡党委、政府的具体操作下,宣汉县庙安乡不断探索经济发展道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抓了西瓜、脆红李、梨等特色产业,特别是2011年以来,脆红李产业在全乡得以突破性发展,已成为全乡的特色支柱产业,2013年,全乡脆红李销售收入突破300万元,创历史新高。2014年全乡脆红李扩种3000亩,15万株,连片种植猕猴桃500亩,为做大做强水果产业,组建成立了庙安乡水果专业合作社,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作用,在庙安水果专业合作社的努力

下,庙安水果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并正在进行有机食品认证,成为展示庙安的平台与名片。与此同时,庙安乡的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认可,给庙安乡带来了水保工程项目,依托产业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通过招商等办法建乡村酒店、露营地、绿林居拟把庙安乡打造成为“春观花、夏品瓜、秋摘果、冬赏雪”和“山乡李海、瓜甜心醉”的“巴山特色花果山、乡村旅游体验区”。 三、规划目标 加大特色农业产业建设项目的推介、宣传,发挥特色农业产业龙头项目的幅射、示范作用,进一步转变农户的经营理念,丰富庙安特色产业种类,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规划的期限、范围和建设内容 规划期限:2014年至2017年。 规划范围:庙安乡1个农村社区,5个行政村。 建设内容: 1、特色种植业。扩种脆红李2000亩,,种植黄瓜2000亩,种植西红柿3000亩,优质小麦育种4000亩,种植脱毒马铃薯、红薯2000亩,大路蔬菜2000亩。 2、经济林。规划种植107杨树3000亩,种植花卉、苗木1000亩。 3、中药材。规划种植金银花1000亩,种植牛蒡1200亩,种植

乡镇产业发展规划 精品-xx镇产业发展规划

昌乐县朱刘街道产业发展规划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指导思想 (1) 1.2规划原则 (1) 1.3规划依据 (1) 1.4规划年限 (1) 1.5规划范围 (1) 第二章产业发展基础 2.1地理位置 (2) 2.2自然环境 (2) 2.3旅游资源 (3) 2.4综合经济 (3) 2.5基础设施 (3) 2.6劣势分析 (4) 第三章朱刘街道发展战略 3.1总体目标 (5) 3.2发展策略 (5) 3.3总体布局 (6) 3.4分区布局 (6) 第四章第一产业发展规划 4.1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 (10) 4.2农业标准化稳步推进 (11) 4.3发展农业主导产业 (12) 4.4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 (13) 第五章第二产业发展规划 5.1发展现状 (9) 5.2发展目标 (9) 5.3建设内容 (9) 5.4重点建设项目 (9)

第六章第三产业发展规划 6.1发展现状 (11) 6.2发展定位 (11) 6.3旅游规划 (11) 6.4物流规划 (12) 第七章现代化新型社区规划 7.1规划概要 (13) 7.2规划内容 (13) 第八章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8.1对外交通规划 (14) 8.2道路交通规划原则 (14) 8.3路网结构规划 (14) 8.4城镇广场、停车场规划 (15) 8.5给水工程规划 (15) 8.6排水工程规划 (15) 8.7电力工程规划 (16) 8.8通信工程规划 (16) 8.9供热燃气工程规划 (17) 8.10管线综合规划 (17) 8.11城市防灾规划 (18) 8.12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 (19) 8.13绿化景观规划 (20) 第九章投资及效益分析 9.1投资估算 (21) 9.2效益分析 (21) 第十章实施步骤 10.1实施进度 (22) 10.2近期重点 (22) 第十一章保障措施 11.1维护总体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3) 11.2增强规划实施过程中不定因素的应对能力 (23)

金刚台乡金刚台村茶产业发展规划

金刚台乡金刚台村 2011-2020茶产业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加快我村茶产业发展,促进茶农收入增加、茶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村按照市、县壮大发展茶产业的要求,充分利用本村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无性系茶,强力推进茶产业, 打造茶叶专业村,为群众发家致富开辟了一条好路子 (一)拥有明显的产业优势 1、生态条件好。我村地处大别山河南境内最高峰金刚台北麓,水源洁净,土壤肥沃,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环境优美,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优质绿色有机茶的 自然生态条件。 2、茶叶品质优。我村茶叶产区主要分布在 200 - 700 米的丘陵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茶树病虫害少,所产茶叶 具有香浓、味纯、耐泡、有效成份含量高,无污染的内在品质。 3、发展空间大。我村组组宜茶,户户产茶,发展空间大。无公害茶叶基地2400 亩。 4、政策机遇好。县委、县政府近年来连续出台鼓励茶产 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初步形成茶产业发展 的良好态势。 5、富余劳力多。我村有农村劳动力 780 人,完全可以保证茶叶发展的劳动力需要。加之茶农种植茶叶历史悠久,基本 技能较熟练,为茶叶健康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具有扎实的产业基础

1、生产基地初具规模。目前,全村茶叶基地面积达到 3000 亩,茶叶年产量45 吨,总产值 1500 余万元。 2、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我村不断引进“竹叶青”“乌牛早”等优良无性系茶叶品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认真学习种茶、制茶的先进技术,不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标准化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茶叶生产技术水 平,名优茶比率由原来的8% 提高到 30% ,茶叶在全乡人均纯 收入中的贡献率已达到10% 。 3、群众积极性高。从 2006 年至今,群众腾田种茶,每亩收入平均达到 5000 元左右,最高的地块可达 12000 元。目前,山上山下、田间地头种的全部是茶叶,并且全部是群众自发种植。 4、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近年来,我村通过优化、 整合茶叶资源,完善管理体制,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全村茶叶生产人员已达220 人,茶叶专业加工大户10 余户,建成茶叶生产合作社2 个,初步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茶叶产业化经营格局。 5、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注册了“金刚碧绿”、“龙山碧芽、”“信阳红”红茶等一批茶叶商标,多次在国家、省、市获奖。 二、存在的问题 1、基地规模不大,发展速度不快。全乡8.96 平方公里, 茶园面积仅3000 亩(其中还包括部分零星茶园),茶叶原料 生产不足,每到春茶上市,总会出现加工企业抢鲜叶、消费者抢茶叶的现象,由于面积小、发展速度慢限制了茶叶产业的快

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发展规划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丹口镇三年产业精准扶贫规划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分六大部分来完成。 一、产业扶贫现状分析 发展现状。种植业是我镇重要的和主导的传统产业,贫困户多以栽种茶叶、竹林为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我镇茶叶、笋竹林产业起步较快,目前已经初具规模。此外,我镇地处县西南山区的地理现状,适合家庭畜禽养殖方式,畜禽养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贫困户增收重要途径。我镇自然生态环境良好,促进了休闲农业的发展。 存在问题。我镇地理位置偏远,山高路陡,交通不便,一直是制约我镇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很多较好的农产品无法及时运往外地销售,也缺乏企业进驻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同时,贫困户自身文化程度和专业产业知识不强,技能、渠道和资金缺乏问题突出,品牌意识和特色优势不明显,严重影响了我镇产业发展。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各级各部门对产业扶贫工作重视程度加深,政策倾斜明显,网络信息、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为我镇传统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同时,如何引导贫困户转变发展观念,鼓励带头示范大户,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又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中央和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围绕“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五大发展新理念为引领,以产业精准扶贫项目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和能人大户带动作用,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加大帮扶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优质特色产业。 (二)基本原则。坚持聚力到户、受益精准,因地制宜、产业精准,科学设计、项目精准,保护生态、绿色发展,帮贫脱贫、联动联考等原则。 (三)主要目标。到2018年,扶持建设一批高质量的设施蔬菜、优质茶叶、畜禽标准化养殖、水产健康养殖、生态休闲农业等产业,增强特色产品加工能力,初步形成特色产业体系。加强镇、贫困村的“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建设,培育特色产业的知名品牌,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全镇有能力发展的贫困人口通过产业精准扶贫如期实现脱贫。 三、产业扶贫重点任务 根据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按照精准扶贫目标,我镇选择蔬菜、茶叶、竹林、畜禽、水产、休闲农业等六个精准扶贫的产业。各村因地制宜择优安排有关项目,从种养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全产业链进行规划。 四、政策保障 主要包括在土地、金融、产业支撑服务、保险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广汉市松林镇果树产业化发展规划

广汉市松林镇果树产业化发展规划(2008—2012年)松林镇有100多年种植水果的历史,素有“水果之乡”的美称。到2006年底,已形成了以桃、梨、柚三大主栽为主的水果专业镇,现有水果面积23480余亩,年产鲜果30000余吨,销售收入5000万元,人均种果收入达25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8%。近年来,松林镇的水果发展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先后荣获“德阳市优质水果基地”、“德阳市水果专业镇”称号,2002年荣获四川省农业厅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004年松林桃、松林柚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品”证书,2005年成功注册“川西松林”水果商标,2007年9月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暨一村一品发展现场会把松林镇列为了现场参观考察点之一。 虽然松林镇水果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规模偏小,树种、品种结构不合理,商品化、产业化程度低,技术、资金投入不足,旅游农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为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使松林水果产业走上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特制定全镇2008—2012年五年果树产业化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松林镇位于广汉市最东部,与金堂县、中江县和广汉市的连山镇接壤,介于东径104°06′43″—104°21′36″,北纬30°32′45″—31°08′38″之间。 (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1、地形地貌 松林丘陵区属龙泉山脉余脉派生的岭岗区,海拔高程在

550—750米之间,由西向东逐渐增高。地貌构成有绵远河河漫滩、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及宽谷园项中丘,沟谷发育呈树枝状,谷底开阔平坦,宽度可达100—200米。 2、土壤质地 丘陵山前冲积扇:为紫色冲积母质发育的紫色冲积水稻土和紫色冲积土。丘陵区内从山脚到坡顶,土壤分布的顺序依次是红紫色泥土—红紫二泥土—红紫半砂泥土—红紫石骨子土。 3、气候及水资源 全镇常年平均气温16.6℃,最高气温36.5℃,最低气温-1.5℃。年日照时数1290小时,无霜期平均为295天。年均降雨量650mm。 (三)社会经济状况 1、土地利用现状 松林镇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有计税耕地15400亩,果树种植面积23480亩,林地面积2.85万亩,宜果宜林地0.5万亩。 2、人口及收入状况 全镇有总人口19159人,辖有一个居委会,15个行政村,134个合作社。2006年农业总产值6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37元。 3、交通状况 松林镇距广汉城区18公里,距德阳城区15公里,距成都市55公里。全镇道路总长100公里,其中硬化路面30公里(含10公炒没路),己实现村村通公路,并且村道均已硬化,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二、水果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乡镇发展规划思路

乡镇发展规划思路 乡镇发展规划思路 奋力拼搏创一流努力实现新跨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区委九届八次会议精神,围绕“十一五”期间,我镇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全区平均水平,“十一五”期末,gdp、财政收入和投入总量在“十五”基础上实现“三个倍增”,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下一步我镇将着力谋求“四新”: 一、以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打造经济发展新平台 针对“规模体量偏小、产业集聚不高”的现状,我镇将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寻求差别发展,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 做精城郊型农业。坚持“基地化、市场化、品牌化、生态化”的发展方向,加

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实施万亩土地整理工程,确保按时间高质量完成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田林网等建设内容,改变丘陵地区土地零碎、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成本高效益低的现状,为农业现代化夯实基础。二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建设优质、高效农业生产基地。着力打造万亩花卉苗木园、豆制品加工销售、生猪养殖、无公害蔬菜、特种林果加工等农业生产基地,加速推进市场农业建设。三是加大品牌农业建设的力度,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实施品种创新、品质创优、品牌创响工程,强化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培植有规模、上档次、品牌响的农产品,让特色更特,优势更优。 做强支柱型产业。以培植规模、科技创新、品牌战略促优势企业扩容增量,促优势产业集聚膨胀。一是培植规模推

动。将各类优惠政策、各类生产要素优先向规模大、科技型企业倾斜,力争明年培植产值规模3亿元以上企业2个,亿元以上企业5个,5000万元以上企业15个。二是科技创新推动。围绕旅游用品、玩具服装、机械五金、橡塑化工等4个支柱型产业,以及华联电器、奥力威汽车传感器等科技型企业,把产品创新、技术升级、联合开发作为产业提升的重点,力争“十一五”期末4个支柱型产业规模达60亿元,科技型企业“上水平、上档次”。三是品牌战略推动。通过“创品牌、打品牌”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在巩固现有“寒鸟”、“兰特”、“毅力”、“南阳”等市级知名商标的基础上,明年争创2个省级名牌、3个市级名牌。 做大服务业份额。扬州城市快速扩张给我镇带来了难得机遇,扬天公路拓宽改造为我镇带来了更多商机。为此,我镇将在对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着力“培植一个产业、构建一个中心、打造一个景观”,力争到“十一五”期末三

西湖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西湖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文件精神,加快建设“生态型经济强镇”步伐,进一步促进我镇农业产业提档升级,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更好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我镇实际,现制定以下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扩规模、培基地、树品牌、提档次”的整体思路,以特色、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为主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我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二、总体思路 坚持以规模、特色、优质为取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对食用菌、观光采摘、生态农业三大主导产业提档升级。在巩固以桑蚕、特色蔬菜等为主的传统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做大中部以盛世天源、五彩湖、乐丰为龙头的食用菌主导产业带;拓展东部沿库以花仙子为引领的休闲观光、采摘休憩带;提升西部以润禾为龙头的特色农业带,种植蓝莓、绿茶、玫瑰、黑枸杞等。

三、发展目标 今冬明春,计划重点培植3个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7个食用菌标准化种植基地、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5家以上,其中,省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2家,5个特色休闲观光采摘园,栽植有机蓝莓及各类干鲜杂果1600亩。确保2017-2018年,在大石村东南部沿河区域打造1000亩的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镇食用菌栽培总量达到1亿苞以上,打造食用菌品牌3个,扩建、新上食用菌深加工企业5个以上,加工量占总产量的30%以上;完成沿库17个村的特色采摘项目的开发工作,拓展环库采摘休憩带至9000亩;硬化大花崖到大石头村的道路2.1公里,打通圈村到大石西山宽6米的经济路3.92公里,规划高效农业产业园区2600亩用于招商引资;蓝莓、绿茶、玫瑰、黑枸杞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9000亩,实现产值过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4000元以上,全力将西湖镇打造为集食用菌生产加工与销售、休闲旅游观光与采摘、农家乐于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生态镇。 四、工作重点 (一)做大中部以五彩湖、盛世天源、乐丰为龙头的食用菌主导产业。按照“一轴四区六基地”的规划布局,以花崖河流域为重点,总体规划1.5万亩的食用菌产业园区,并对其进行配套升级,以五彩湖、盛世天源、乐丰为龙头,

XX镇关于产业发展和项目策划包装

XX镇关于产业发展和项目策划包装 情况报告 一、产业发展 (一)第一产业。目前,我镇主导产业是第一产业,主要还是以种植热带经济作用为主。全镇种植橡胶38000亩、种植槟榔16000亩、种植荔枝6500亩、种植冬季瓜菜10190亩,种植常年瓜菜3000亩。母猪养殖约5000头、肉猪养殖4.6万头、林下养鸡年出烂量预计达160万只。 存在问题:农业现代化水平仍然不高,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缺少龙头企业,产业化组织规模普遍偏小,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差,附加值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 (二)第二产业。我镇基本上没有工业,主要还是以民营的手工加工业为主,全镇共有大米加工厂3家、花生油加工厂6家、萝卜菜加工厂6家,目前只有2家萝卜干注册了商标,但仍没有起品牌效应,而且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规模较小。 存在问题:缺少大型龙头企业,没有形成品牌优势,主导产业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产业化发展缓慢,从而缺乏进入市场的竞争力。 (三)第三产业。XX镇旅游资源丰富,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但由于交通条件还不成熟,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品牌,没有相对稳定的游客群体,旅游市场缺乏定位,没有清晰明确的

旅游空间格局。近几年,久温塘冷泉名声在外,使慕名而来的游客流量迅速增加,旺季客流量日均可达2000人,给XX镇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目前我镇几个旅游项目还没有得到落实,没有具备接待能力、功能齐全的旅游项目,只有在“百里百村”建成了几家农家乐,客流量也比较小。 存在问题:1、宏福公司现在推进项目缓慢,项目还没有真正启动,主要由于县里在土地政策方面和公司期望存在的矛盾造成的。如:宏福公司摘牌200多亩土地建设产权酒店项目,需要对地块附着物和青苗进行清理,到目前为止,由于坟墓迁移问题得不到解决,造成项目还无法推进;冷泉保护性开展项目,由于规划调整问题,造成项目无法开展。2、旅游项目功能比较单调,配套设施不完善,人流量也比较小,旅游资源缺乏深层次开发,大部分仅限于低层次的观光旅游,吃、住、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二、项目策划包装 (一)推进永基公司项目和龙腾农牧产品批发市场及物流中心项目 推进永基公司项目:县政府引进永基公司在我镇用地300亩,建设定安富硒鸡产业园,产业园包括屠宰加工场、孵化场、养殖场等。项目建成将形成产销一体化的养鸡产业。 推进龙腾农牧产品批发市场及物流中心项目:该项目区位优势明显,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带动我镇农产品流通和畜牧业发展,

村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3篇

村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3篇 篇一:凤凰镇某某村产业发展规划 ××区××镇某某村民委员会 ××镇某某村产业发展规划 (20xx-20xx年) 为了加快结构调整、加快发展转型,实现我村“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农村、实现富民强村”总体目标,我村将集中精力,加大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步伐,努力把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镇委、镇政府提出的“强禽畜、攻林特、带旅游、兴工贸”发展思路,结合本村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某某村位于××镇北部,距离镇政府×公里,东临××河,西接××村,南与本镇××村交界,北与本镇××村接壤。全村版图面积×平方公里,现有×个村民小组,×户,农业人口×人,主要居住在×个自然湾,劳动力×人。共有耕地×亩,其中:水田×亩,旱地×亩,山林面积×亩,水面×亩。××年度农村经济总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局,按照“产业化富民”战略要求,立足实际,充分发挥本村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

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产业化水平,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规划原则: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立足本村特点,从 本村实际出发,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主导产业的重要手段,加强规划,分类指导,实现产业富民,科技兴村,生态和谐,全面发展。 2、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面向市场选择和培育主导产品,大力发展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产品。 3、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原则。以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核心,挖掘农业自身的增收潜力,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做精做细特色产业,拓展农村内部的增收空间。同时,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技术、经验和项目返乡创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4、科技为先,合作经济带动的原则。切实把加(转载于:书业网:村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快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根本途径。按照特色产业和农业产业发展需要,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实施一批农业科技项目,引进示范和推广动植物新品种,品种改良、节本增效、产后加工增值、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等重点技术,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以带动力强的专业合作社对本村产业发展的带动和支撑,强化专业合作社为农户的服务功能。 5、整合资源,重点突破的原则。统筹安排,优化资源配置,适度整

xx村农业产业三年发展规划

大南峪乡花庙村农业产业三年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花庙村位于窑坪河畔,距乡政府4公里,全村4个合作社130户576 人,现有耕地亩(其中水浇地亩)劳动力人。该村有优越的光热水土资源,是我乡农业综合开发示范点和全县唯一的稻油种植基地,2010年末全村人均纯收入2450元。 二、目标及任务 2011年规划起步实施,2012年全面推进建设,2013年完善提高,力争经过3年努力,将优质水稻和冬播洋芋种植发展成为花庙村的主导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到2013年,全村农业特色产业生产总值达到200万元,年均递增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0%,达到2800元,其它收入180元。 二、建设重点 (一)继续发展核桃产业 按照“整县核桃、南茶北桑”的发展思路,结合本村实际,因地制宜,以栽植核桃促增收的良性循环生态路子,积极发展乡村农家乐,形成多业并举的产业体系。强化特色产 业支撑。以建设绿色无公害核桃生产基地为目标,大力推广核桃栽植技术的力度,确保核桃生产各项关键技术措施实施到位。不断提高核桃树综合管理水平,精心打造核桃产业专业村。到2013年,建成示范300亩,亩产值达到4500元以

上。大力开发核桃深加工项目,以形成明显的区域特色和产 业特色,推进特色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一体化,在做大 做强上下功夫。 (二)大力促进养殖业发展 目前,该村已有6户专业养殖大户,均已成规模,基于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势头,经村委班子商讨决定大力发展养殖业。重点发展生猪养殖,在政策和资金、技术上给予扶植,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在2013年达到出栏仔猪1000头,土鸡年存栏达20000只,带动群众发展养殖业,促进农民增收。 (三)培养新型农民,推动产业开发 结合“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工技能培训”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1、提升农业技术培训水平。按照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围绕李家庄村农林、养殖两大产业和休闲经济发展要求,针对关键技术环节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通过与繁殖场和农技部门合作,聘请技术人员争取每年举办1-2期农业技术培训班,每个劳动力至少掌握1门专业技术。开展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培训、配方施肥、沼液沼渣沼气综合利用、畜禽科学饲养及疫病防治技术培训等。到2013年,使关键技术得到全面普及。

村级2019-2021产业发展规划

官庄镇沟渠头村2019-2021产业发展规划 (草案) 一、沟渠头村基本情况: 沟渠头村位于官庄镇西南3公里处,总人口165户698人,包含两个自然村,俱家自然村和沟渠头自然村,三个村民小组。村庄南北布局,主干街道东边为居民区,其他区域为耕地,总面积2352.17亩,耕地面积2172亩,果园面积1032亩,全村主导产业为苹果产业,品种分为红富士和秦冠两种。全村共18名党员,贫困户共计30户105人。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9600元,2017年底共完成1.5公里水泥路铺设,2000米自来水管道改造,3200米排水渠铺设,安装光伏太阳能路灯50盏,建文化广场一个,沿村主干路建花园20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目前,沟渠头村集体经济薄弱、来源渠道单一狭窄,无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依赖于向上争取资金。 二、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沟渠头村发展经验总结 沟渠头村2015年以前原本属于一个软弱涣散村、贫困村,自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官庄镇党委政府,县上扶贫农发办、各级政府部门以及郭氏基金会(淳化脱贫奔小康协会)对沟渠头村的发展倾注了不少心血,沟渠头村经过2015-2017年摘掉了软弱涣散和贫困村这两顶帽子,这几年各级政府在沟渠头村累计投资超过300多万元,总结沟渠头

村这几年的发展经验可以概括为:沟渠头村的发展得益于精准扶贫工作大局,得益于镇党委政府、县扶贫农发办、基金会等外部资源的及时介入和强力刺激,使得沟渠头村在基础设施、民风民俗、产业发展等民生工程方面得到了根本转变,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摘掉了历史包袱,成为一个有发展后劲的村庄。 三、沟渠头村未来几年发展规划 站在沟渠头村新的历史起点,村“两委”班子由刚开始的被带着工作到如今的主动工作,作为“两委”会班子的领导他们个人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思想斗争,逐渐成熟起来,决定抢抓机遇,积极迎接挑战,以党建为引领,以精准扶贫工作为统揽,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主线,抢抓乡村振兴机遇,决定从2019年开始做以下工作: (一)是以党建为引领,加强村庄治理。 强化的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纯洁性建设等,积极吸纳青年人入党,强化中年党员教育,发挥老年党员积极性,打造一支铁的党员队伍,为沟渠头村发展奠定人才之基。准备建设村史馆、党建馆、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消费扶贫产品展示区等加强村民和党员的教育,让大家知道沟渠头村的发展历史,让党员知道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二)是以精准扶贫工作为统揽,抓好产业富民。

产业园区规划与发展

产业园区规划概述 目录 一、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 二、产业园区规划服务内容 三、产业园区规划基本框架 四、产业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模式 五、产业园区的规划方法和新的规划理念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园区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产业基地、特色产业园、孵化器、加速器等以及近期各地陆续提出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等。长期以来,我们围绕园区的发展与运营等问题,帮助地方政府或地产商在园区产业发展问题上明确方向与重点。 产业园区可以说是某产业的聚集区或是技术的产业化项目,简而言之,孵化平台,是企业走向产业化道路集中区域。“产业园区”是执行城市产业职能的重要空间形态,园区在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引进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经济等方面发挥积极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成为城市经济腾飞的助推器。 大多数大城市在实现工业化后,都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催化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创意产业已不仅是一个发展的理念,

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实。只有促进创意成果转化为经营资源,通过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产业链的整合与延伸,进行深度开发,才能充分获取创意产业的效益。 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载体,其主要构成应有相关文化创意设计方面的企业,有提供高科技技术支持(如数字网络技术)的企业,有国际化的策划推广和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还有从事文化创意产品生产的企业和在文化经营方面富有经验的经纪公司等。这种相互接驳的企业集群,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环,对提高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都具有实际意义。而目前以行政区域划分或行业分割方式构建的创意产业园区,毕竟会受到传统利益格局和资源配置的影响,难以达到理想的要素组合和产业的深化。 园区规划是园区建设的龙头,规划决定园区建设的规模、方向和品位,所以园区在基础建设过程中也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指导原则。中研普华通过整合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要素,以前瞻的眼光、科学的理论、客观的实践和详实的数据,对产业项目作宏观的、方向性的计划、筹划和谋划。 一、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 如何从产业链的角度对现有的区域产业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寻找缺失环节和关键环节; 如何结合区域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进行产业定位和产业规划布局,选择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乡镇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8年乡镇“十三五”发展规划 编制好“十三五”发展规划,对于实现我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X政办【2015】XX号文件精神要求,我乡党委、政府结合乡情,经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立足实际,特制定XXX乡“十三五”发展规划如下: 一、“十二五”期间发展情况回顾 “十二五”期间,我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二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一)科学规划,中心集镇与美丽乡村建设效果显著。XXX乡位于XXX西北部,距县城35公里,伏牛山东麓,纯山区乡镇。境内省道鲁姚路(S239)贯穿南北。依路兴街,自然历史形成了XXX街、神林、焦庄、双桥、维摩寺五个传统小集镇。XXX乡党委、政府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确定了创建特色卫星集镇的目标。一是注重乡情,高标准规划。依据XXX乡乡情,在集镇发展上作出“一体五翼”的总体思路。“一体”即XXX街;“五翼”即指神林、焦庄、双桥、维摩寺和以湾潭水库为中心的旅游区。“一体五翼”中重点是“一体”,即发挥XXX街在特色卫星集镇中的主体作用。目前,已经完成了对XXX街区总规的修编工作,形成了“一河两区三园”的发展格局。“一河”即澧河;“两区”即新老街区并举;“三园”即鹿角山游园,北山游园,南山游园,三山环绕。二是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开通建设了和平街、丰收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了滨河路,修建了长约2800米的澧河带状游园,极大地改善了集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三是因地制宜,打造美丽乡村工程。选择XXX 村西庄组、王三沟村、街村村、秦家庄村等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村,总投资150万元。硬化道路550米,辅设污水管道1200米;建设垃圾和杂物处理场各一处;绿化美化居住环境,制作文化长廊三处,栽植冬青树1000余棵。试点村的环境有了极大的改观,为全乡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四是注重资源优势,做强做大支柱产业。新型城镇化的创建需要产业支撑。XXX乡有丰厚的矿产资源,乡党委、政府正确处理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

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

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2)

府谷县农业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十二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时期,是调结构、转方式、促增长的关键时期,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为进一步加快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结合我县农业发展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公司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立足实际,团结拼搏,理清工作思路,全面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园区为基础,以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为突破口,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全面提高我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农村经济整体素质。 (二)发展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优势产品和龙头企业,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加快产业发展速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走外延扩展与内涵提高相结合的路子,经过市场营销和产品研发,拓展发展空间和开发领域。 2、科技创新原则。提高企业和农民的科技素质,用先进实用技

术武装农业产业化经营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不断提高整个产业链条的科技含量和最终产品档次。把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现代化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农业在较高水平上跨越式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3、可持续发展原则。把保护资源和环境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条基本方针,贯穿到农业产业化的各个环节。坚持发展企业与基地建设协调一致,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建设与农产品相适应的原料基地。将农业企业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和谐统一。 4、以人为本原则。以服务“三农”为根本,以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落脚点。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的绿色产品。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职工的技能和素质,以此推动和保证行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发展目标 根据上述思路,规划到,我县农业产业化实现下列目标: 1、农业总产值由的4.5亿元提高到8.29亿元,年递增13%,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元左右,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由现在的20%提高到50%。 2、培养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即“十二五”期末全县要建成3个年销售收入过1000万元的种养加企业,建成8个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种养加企业,使全县规模以上种养加企业个数由现有家增至家,市级龙头企业由现在的家发展到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