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校图书馆馆藏管理模式的思考] 北大图书馆官网

[高校图书馆馆藏管理模式的思考] 北大图书馆官网

[高校图书馆馆藏管理模式的思考] 北大图书馆官网
[高校图书馆馆藏管理模式的思考] 北大图书馆官网

[高校图书馆馆藏管理模式的思考] 北大图书馆官网

[摘要] 随着“以用为主”的图书馆藏管理理念的传入和大学新校区大规模的建设,高校图书馆实行的“藏阅合一”管理模式渐成趋势。但这种管理模式在民办院校和规模较小的高职高专院校被实践证明存在许多问题。通过“藏阅合一”与“藏阅分离”模式的比较,依据“二八定律”和“长尾理论”,提出了依据“藏用互补”的理念,实行“藏阅兼顾”管理模式的大胆构想。[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馆藏管理模式问题一、“藏阅合一”是当前高校图书馆盛行的一种管理模式我国早期的高校办学规模小,在校生少,图书存量不大,图书馆延用历史上的“藏书楼”布局,图书一般不外借,多用锁链拴在台式桌子上或书架上,供读者就室阅读。这就是早期封闭式、小范围的“藏阅合一”模式。20世纪初,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图书馆活动中“二八定律”的提出,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开始向“藏阅分离”转变――书库和阅览室分开,书库不再放置阅览桌椅,而专门用于存放图书,阅览室仅配备一些常用的参考书,馆藏管理实行三线典藏制:利用率很高的图书存放在一线书库,实行全开架借阅;利用率较高的图书存放在二线书库,实行半开架或闭架借阅;而那些利用率最低的图书则存放在三线书库,实行闭架管理。“藏阅分离”模式根据图书的利用率进行分类管理,减少了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管理效率,但拉远了读者与图书的距离,同时也使那些占有80%高比例的非常用书籍,因被闭锁在三线书库里不易被读者发现和利用,而成了“长尾资源”,造成了馆藏资源的浪费。充分挖掘馆藏长尾资源的利用价值,让读者在“长尾资源”中找到所需资料,一直以来是图书馆界力求解决的课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图书馆藏“以用为主”的理念传入我国,与之相适应的书库和阅览室合一的“藏阅合一”管理模式,随着高校新校区的大规模建设而渐具条件。所谓“藏阅合一”,指的是根据“以用为主”、“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大开架”的方式,让读者可以在近距离接触图书的同时,就近读物、自取自用,使“藏、借、阅、管”的空间融为一体,让馆藏图书最大限度地零距离接触读者,实现图书馆藏利用效益的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模式。“藏阅合一”模式从理论上说拉近了读者和书的距离,使

读者更方便地利用图书,从而达到提高图书利用率的目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人们发现这种全开放的、大范围的“藏阅合一”模式,在提高图书利用率方面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相反,还出现了“藏阅分离”时代未曾出现的问题和弊端。同时,人们也发现,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向“藏阅合一”方向发展的同时,西方一些先进国家的大学图书馆却反而向“藏阅分离”的方向发展。例如,美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新馆建筑的布局规划,就将所有350万册书刊馆藏全部置放到地下储藏式书库里,实行闭架管理,而阅览室则建得宽敞、明亮、典雅、舒适,且基本不配备纸质书刊文献。二、相比“藏阅分离”,“藏阅合一”仍存在许多弊端高校图书馆“藏阅合一”管理模式的实践经验以及东西方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的巨大反差,引起众多同仁的关注,对当前及今后高校图书馆“以藏为主”抑或“以用为主”理念的选择,对“藏阅合一”抑或“藏阅分离”管理模式的走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笔者以为,单纯的“藏阅合一”管理模式至少对于民办院校和办学规模相对较小的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来说,实际上是不很适用的,存在着许多困惑和问题。其一,是理论与实践的偏离。“藏阅合一”试图通过藏、阅合于一室,拉近读者和图书的距离,一方面,让读者更方便地利用图书,以体现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另一方面,则根据“长尾理论”,试图让80%的非常用图书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读者群,以达到提高图书利用率的目的。应该说,这在理论上看无疑是一个好办法。但是,原来“藏阅分离”模式根据图书利用率的高低分别进行开架或半开架、封闭式管理的方式,在“藏阅合一”的模式中变成不论利用率高低,一概放置在大开间里进行开架管理,其结果是,80%的普通读者为了寻找其需要的20%常用书刊,就必须多花5倍的时间和精力,从全部(100%)的书刊中去“大浪淘砂”。由于取书过于方便,也为了节省时间,就难怪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读者干脆一次性从书架上取下整摞书籍,发现不合用的就随手丢置,即便有心将书本归架也因取书量太大而力不从心或干脆随意归架。我们精心准备的代书板,原想让读者在书架上取书时用于标识书籍的位置,方便阅后书籍的归位,结果也形同虚设。这样一来,乱架、错架的现象在整个图书馆里随处可见。显然,“藏阅合一”模式方便了读者取书阅读,但却未必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相反,还为图书馆的管理增添了大量不必要的麻烦。其二,是人力资源上的浪费。“藏阅分离”模式按照”三线典藏”的原则,根据图书利用率的高低配置不同数量的图书管理人员进行分别管理。贮存书库所置放的书刊的数量是最多的,但因为利用率不高,因此配备的人员是最少的;而“藏阅合一”模式中,由于大开架管理,每个这样的场所均要配备相同数量的工作人员,这根本就在人力资源上造成了浪费。同时为了要让这20%的常用书更好地服务

于80%的读者,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又要花费5倍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清架、整架,以整理这些乱架、错架的图书。据统计,在采用“藏阅分离”模式时,书刊管理(包括接待读者)的工作人员一般仅占图书馆总人数的1/3左右,而在采用“藏阅合一”模式时则要占到1/2左右。显而易见,“藏阅合一”模式相较于“藏阅分离”模式更加消耗人力资源,这对于讲求精兵简政、追求经济效益的民办院校和规模不大的高职高专院校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其三,是建设资源上的浪费。为适应“藏阅合一”管理模式,图书馆在建设之初的单体设计中,就要考虑按照统一柱网、统一层高、统一荷载的“三统一”标准进行设计建造。这样一来,图书馆内部原本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空间,全部采用同一个标准:大空间、高采光通风的阅览区与原本可以小空间、低采光通风的图书存放区便有了一样的大柱网,一样的大层高,一样的楼层板高荷载,甚至配备一样的消防设施。正因如此,整个图书馆的内部建设标准全部就高不就低,建筑造价由此大幅提高,而在空间使用上却又多有浪费。为了弥补这种布局由于建筑空间利用率低对藏书容量的限制,我国近年来新落成的图书馆的面积一般超出3万平方米,超过4万平方米的也并不罕见,比20世纪80年代落成的图书馆馆舍面积增长了一倍多。例如,福建师范大学建于1991年的适用于“藏阅分离”模式的老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仅1.8万m2,而收藏的图书就已达到163万册;而建于2006年的适用于“藏阅合一”模式的新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达到3.85万m2,设计图书收藏量却仅能达到300万册。另据了解,上海某大学建筑面积4万m2的图书馆,在夏季仅一天的电力运行费用就要1万元。可见,为了维持“藏阅合一”的管理模式,高校付出的基建和设备维护成本是巨大的,这对建筑用地和办学资金紧张的民办院校和规模不大的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建设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其四,不利于育人环境的形成。“藏阅合一”强调以读者为本,要求为读者提供最人性化的服务,图书馆做为一个服务机构,这本无可厚非。然而,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作为一个教育机构,首先应是帮助广大学生读者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对于学生素质原本就不如重点大学的民办院校和一些高职高专院校来说,过多的人性化管理只会滋长学生的惰性、助长自由散漫的不良习气,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自然也就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三、提倡“藏用互补”理念,实行“藏阅兼顾”的管理模式不论是遵循“二八定律”采取三线典藏的“藏阅分离”模式,还是依据”长尾理论”采取大开架的“藏阅合一”模式,图书馆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提高馆藏的利用率,都是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对于教学型的民办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来说,由于办学资金有限,图书馆的经费紧缺,其馆藏利用更应遵循“以用为主”的方

针,重点是发挥好20%常用图书的作用,满足80%的学生读者教学的需要,完全没有必要一味地跟风追求图书馆的“大而全”。基于这个思路,笔者认为,教学型的民办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二八定律”和“长尾理论”共生应用的原理,提倡“藏用互补”的理念,实行”藏阅兼顾”的管理模式,走“复合型”图书馆的建设道路。在馆藏建设方面。应充分发挥纸质图书在“藏”的方面具有的携带方便、清晰度高、便于长期保存的优势,重点保证利用率高的20%的核心资源入藏,以满足80%读者的基本需求。而对于利用率不高的80%非核心资源,则可以通过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其他方式进行补充,同时发挥数字化图书在“用”的方面所具有的检索方便、不受时空限制、存贮空间小的优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电子馆藏的数据库的建设,以丰富馆藏资源。在馆藏布局方面。将利用率(借出率)高的纸质图书,和新购置的图书,按照“大开架”的原则采取“藏阅合一”的模式,实行“借、阅、藏一体化”的“一门式服务”。对于利用率(借出率)一般和较低的纸质图书,则分别按照“半开架”和“全封闭”的原则,采取“藏阅分离”的模式进行管理。对于数字化图书,则通过电子阅览厅和图书网络借阅平台的建设,建立图书信息关联推荐和资源导航系统,进行流通数据分析,引导读者发现自身的潜在需求,从而更好地开发利用图书馆的“长尾资源”。在馆舍合理改造使用方面。对于新建、拟建和改建的馆舍,应根据自身的用地条件、资金条件和功能需要进行规划设计,不要一味地追求“三统一”的建设标准。对于已经按照“三统一”标准建设好的馆舍,可以根据管理理念的定位和管理方式的实际需求,采取布局调整和局部改造的办法。重点是书库的改造利用,例如,可以将拟实行“藏阅分离”模式的密集书库,安排到地面层,以避免因荷载的增加引起楼板的塌陷;也可以在层高允许的前提下,在地面层的书库内加层改造,或者加高藏书架,购置取书自动升降梯等,以提高空间利用率。总之,高校图书馆无论采取何种管理模式,都应根据办学的实际条件和实际需要,不应一味求同,更不宜一刀切。参考文献: [1]刘艳苏,桂秀梅.二八定律与长尾理论在现代图书馆的共生应用[J].现代情报,2009,(8). [2]吴志荣.“藏阅分离”模式或将回归[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6). [3]孙红卫.长尾理论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J].情报杂志,2008,(8). [4]肖雨滋.论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建筑设计[J].图书馆,2008,(4).

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管理工作

2012年5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M ay2012 第9期总第259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9T o tal N o.259浅议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管理工作 黄钰新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海口 571158) 摘 要:根据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实际情况,对目前办公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管理;现代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09—0113—02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办公室就是为教学、科研长期服务的窗口。随着现代信产业的迅猛发展,图书馆办公室的工作范围不断扩大,由过去单一的行政事务管理向多元化管理发展,其内容既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又有一般的事务性工作,它的基本任务是从本馆的读者、文献资源和服务设施出发,服务于高校的教师和学生。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和主要的公共学习场所,办公室工作上任何的不足最终都直接影响着广大读者的切身利益,并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就目前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 1 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办公室作为图书馆的综合性部门,集行政、业务、后勤、管理于一身,起着沟通内外关系,协调馆内各部门的重要作用。但是,办公室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某些已经影响到图书馆作用的发挥以及图书馆自身的形象。 1.1 工作责任感问题 馆办人员无法充分认识图书馆办公室工作的重要性,总认为在图书馆办公室工作没面子,而且办公室的特点是事杂、面广,因此很多馆办人员有着明显的态度不端正、办事拖沓不积极、服务意识淡薄等不良现象。由于缺乏竞争机构和有效的监督管理,致使惰性滋生,办事拖拉,能推则推,工作一点不主动。这种现象其他地方也不鲜见,但这不能作为逃避责任的借口。学校是个神圣的地方,影响着一代代学子的健康成长,大学更是学生走入社会前的最后试练塔。馆办人员的工作作风将会对学生造成直接影响,会影响到他们将来对待工作的态度与责任感。 1.2 业务素质及操作能力问题 现代化办公室管理工作要求图书馆办公室工作人员不但要通晓教育行政管理知识,还要懂得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室设施办公,有时甚至要有一定的理工科专业知识。然而,有些馆办人员仗着自己资格老,硬是拉不下面子向别人学习最基本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习惯自己老一套的办事方式。当他们的旧式办事方式与新的高效方式冲突时,他们会强硬地要求别人依照他们的思路办事,甚至会在公共场合争吵,让正在看书的学生看到这极不和谐的一幕。这已经严重影响到图书馆的效率和风气,损坏了高校图书馆的形象。社会的高速发展要求馆办人员有更高的职业技能,这是不可阻挡的需求,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1.3 整体观念缺乏创新勇气不足 有些馆办人员在工作上过于计较局部的得与失,不能从全馆全局出发,在与馆领导想法不能达成共识或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时,不及时与领导沟通,甚至将自己的不满发泄在工作中,故意拖沓、推诿,损坏图书馆整体形象和效率。还有一部分馆办人员缺乏开拓精神和面对问题的勇气,上级怎么安排就怎么做,能让其他人做的就尽量自己不做。不求无功但求无过,能缓的就缓,不积极处理。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尽量绕着走,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探求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结果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了瓢,治标不治本,问题一直存在着。2 改进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工作的对策 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对图书馆办公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日新月异的文化冲击,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应转变服务观念,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和人员的学习能力,强化创新意识,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和设施,使得馆办能够发挥出其服务性和教育性。 2.1 加强团队协作,做好对外沟通 图书馆办公室的管理服务在管理服务模式、观念、重点等方面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学校图书馆要对外开放,为社会服务,离不开社会有关方面的 ? 113 ? 收稿日期:2012-03-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海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海师图书馆OA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Q N1112)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黄钰新(1980—),女,研究生,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要素与传导机制_1484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要素与 传导机制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知识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的知识管理充分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比如,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技术化、柔性管理、创新适应等。同时根据知识管理产生的基本特征又成为知识管理的重要经验积累,逐渐引领着世界范围内知识管理的大趋势,作为知识管理的典型机构高校图书馆逐渐成为知识信息资源的专门机构,成了知识管理研究和经验借鉴的典型。但是面对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现状,管理人员仍需要对高校图书馆知识进行有效的规划管理,从而跟上时代潮流的步伐。 一、知识管理的内容 所谓知识管理是指组织机构为了应对日新月异的外部环境变化时,从而获得在生存竞争中的特别优势而采取的有效措施。这是一种以知识为内容的新的管理模式。虽然目前人们对于该管理的内容,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该知识管理的模式发展进程,对知识经济中的数据和信息处理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在该组织机构的演进过程中,还要在知识管理中融入发明创造能力,从而提高相关组织机构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的能力。

二、高校图书馆进行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一)知识管理是知识信息时代发展的趋势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知识经济逐渐兴起,以电子计算机及高科技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取得巨大发展,信息技术不仅方便了人与人之间联系,同时还蕴含了大量的知识信息宝藏,在这种背景下,对于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来说,应当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新的知识为主体,加强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在知识创新中掌握未来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水平。 (二)知识管理可以推动核心要素的创新 在知识管理中,其核心要素是提供信息服务工作,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工作,就是将这些服务工作做到极致。而在具体的知识管理中,就是将这些信息资源通过新技术、新的服务方式,更好更便利的传达给师生。这就要求图书馆服务工作方式要不断创新,以促进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的有效挖掘、整理和传播。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图书馆的知识资源整理并不是简单的对图书资源的整理,而是对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整合出新的知识点。另外,在高校图

高校图书馆的特色建设高校图书馆建设方案

高校图书馆的特色建设高校图书馆建设方案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高校图书馆的特色建设高校图书馆建设方案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图书馆,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高校图书馆的特色建设高校图书馆建设方案,以供大家参考! 高校图书馆的特色建设高校图书馆建设方案 摘要:高校图书馆特色建设是新时期满足读者需求的必然要求。构建特色图书馆,要以学校发展历程及发展方向为前提,以学科建设需求为依据,并充分发挥图书馆现有的资源优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特色数据库,为高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特色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0-0227-01 特色化建设是指图书馆依据馆内已有的信息资源,根据用户对信息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对馆藏资源进行特色化管理。高校图书馆只有依据图书馆的特色、本地的特色或者本校的重点专业特色,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数据库,充分地反映图书馆藏书的信息资源和数据资源,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一、高校图书馆特色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特色数据库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需求。大多数高校都具有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及权威学科、重点学科,这是高校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也是高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高校图书馆在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时首先要树立好定位,应围绕学科专业特色来进行,只有这样高校图书馆才能针对性地开展深层次服务和特色服务,进而更好地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其次,服务教学与科研的需要。为适应高校的知识传播、知识创造与服务社会的特殊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立足于学校类型特色开展馆藏建设、提供服务等工作,开展特色服务,以满足学校对信息、文献的多样化需要。第三,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各地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即集中在某一产品或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地区经济发展对信息资源的需要与日俱增,因此图书馆只有针对地方需要把信息资源进行特色化、专题化建设,才能不断服务于本地区经济、文化建设。最后,高校图书馆特色建设是图书馆增强竞争力的内在需要。只有根据学校专业特色和强项来提供特色服务,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高校才能与社会其他信息资源机构竞争。 二、高校图书馆特色建设的几点建议 1、依据地方特色进行馆藏建设。地方特色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且具有鲜明个性特征、能够与其他地区区别开来的

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简介:张晓珏(1963-),女,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馆员。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在许多高校,现行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读者的需求,由此暴露出许多问题,影响了图书馆其服务职能的发挥。因此,如何对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性改革以及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成为了众多高校图书管理工作者竞相研究的课题。另外,对引入学生组织、辅助做好图书馆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 标签: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性;服务;学生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思想、新知识层出不穷,人们对新知识、新信息的渴求日益增多。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信息资源,是集聚信息和知识的重要基地。图书馆作为学生与教职员工主要信息获得的渠道,在高校中充当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然而,在许多高校中,无论是从图书馆管理理念、管理模式,还是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思想观念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必须要在管理模式上创新,提出新的思路。本文首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提出一系列创新性的改进措施,旨在优化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1 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从事图书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短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读者对于获取的信息量和服务能力有了更多的需求,这就对图书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需要的不再是单纯的图书保管员,而是具有较高信息技术水平的人才,这就需要对馆员进行培训与再教育,同时吸引更多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加入图书馆的人才队伍中来。 1.2 高校图书馆之间缺乏资源共享 目前,很多地区形成了以大学城为模式的高等教育办学特色。但是由于受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等因素的限制,各高校之间缺乏交流,图书馆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多的影响,导致各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资源相对封闭,无法互通共享。因此各高校图书馆出现试图建立相对全面、完善的图书体系的局面,浪费了很多资源,也给读者带来很多不便。 1.3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意识欠缺 不少高校图书馆都会把馆藏资料齐全、服务设施完备、借阅环境舒适作为建设目标,但是在注重硬件条件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其作为服务机构的软件条件。

浅谈几种规则在高校图书馆馆藏分布中的应用

浅谈几种规则在高校图书馆馆藏分布中的应用 【摘要】以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馆藏分配基本方式、根据流通量分配方式、计算机预测架分配方式,旨在了解公共图书馆读者的阅读需求、为今后更加科学、合理地调整馆藏结构,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中文图书;流通数据;馆藏文献;调整策略 目前,信息筛选技术在图书馆导读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对于图书馆而言,怎样使得读者获得简捷、明快的服务。这是图书馆服务的宗旨和要求。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身边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怎样进行筛选很重要。那么信息筛选技术很重要的要求就是要针对读者的要求进行合理的、针对性的提供目标资源。那么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它的服务对象相对单一,这其中不得不说馆藏分布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 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 该政策不仅是对信息资源建设的某一方面作规定,而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囊括发展的目标、发展的基本原则、馆藏级别、馆藏发展组织、经费分配和控制、馆藏组织与布局等,体系内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配合。 1.1 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的概念 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Collection Development Policy,简称CDP)是说明图书馆的馆藏范围,确定馆藏优势及馆藏特色,规划馆藏发展方向,保证图书馆发展的规划性和规范性文件。其目的是为图书馆馆藏的发展和维护提供政策框架文件,用以保证馆藏发展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最终使馆藏发展为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服务。 1.2 制定馆藏发展的基本原则 馆藏发展必须以学校的发展方向、目标、价值和重点为发展原则。保持馆藏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和加强特色化资源建设。馆藏发展要根据学科专业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综合考虑资源的本身价值、使用价值以及本馆经费情况等因素以确定馆藏复本。注重电子文献和印刷文献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发展。 2 馆藏分布的重要性 2.1馆藏体系 图书馆所积累的文献的整体。从本质上说,馆藏体系是经过长期的精心选择和馆藏组织而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知识体系。图书馆根据各自的服务对象和任务,搜集、筛选、整理不同学科、不同水平、不同文种、不同载体、不同出版时间的文献,构成有主有从、有专有博、互相依赖、互相配合,具有特定功能的藏书整体,形成各具特色的馆藏体系。 馆藏体系所反映的知识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不断进行知识的补充与更新活动,既有输入(收集)又有输出(剔除)。图书馆的性质任务,用户对象和需求状况,本地区资源分布和协调共享的状况,原有的文献基础、收藏特点和经费、设备状况,以及一定地区或国家的文献出版发行状况等,它们都从不同的方面影响和决定着馆藏体系。 2.2 馆藏分布在高校图书馆中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在服务的对象方面相对单一,主要是学生、教师及科研人员,他们对文献的需求量要相对于其他人来讲要大,而且他们要求是既要信息的准确性

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摘要文章概括和总结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现状,对一些工作流程进行了简单的描述,旨在客观地阐述现状,为之后基于现状开展问题研究和对策分析提供依据。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目前具有馆藏资源丰富、服务理念逐渐成型、信息服务开始深入且文献信息服务模式多样化的特点。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分析 一、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现状概述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料室历来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师、学生最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获取来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成熟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越来越期待图书馆能够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建设还相对落后,文献资源建设进度缓慢、周期长,工作效率较低,导致服务效率低下,严重的滞后于师生的文献信息资源需求。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图书馆的职能和文献传输方式也逐步的发生变化,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 (一)馆藏资源多样化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一直以来基本都是主要以纸质

文献信息资源、纸质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文档资源等现实馆藏构成。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应用日益普及,带来了样式多变的网络信息资源,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信息含量庞大,形式多样,逐渐的受到图书馆的重视和关注,从而与现实馆藏一起构成了高校图书馆目前馆藏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开放式的信息服务理念逐渐成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额日渐成熟,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日益标准化,物质基础极大改善,硬件基础设施的水平日益提高,然而,由于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仅对高校教师和学生群体开放,图书馆的基本工作内容仅限于对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科研、学习和工作的文献信息保障,导致其几乎大多处于半封闭状态,造成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较为低下,没有充分的体现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价值,无法充分的满足社会大众对于信息时代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高校图书馆也在信息技术变革的不断推动下,逐渐的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模式,“重藏轻用”的传统信息服务管理思想逐渐得到转变。国内的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以及暨南大学等高校逐渐的把图书馆传统的“以藏为核心”、“重藏轻用”的管理理念转向“藏用并举”,正日益改变着传统封闭式的“小而全”、“大而全”的管理方法,逐步的带动了广东地区部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方式的现

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实践

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实践 【摘要】高校图书馆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的文献情报平台,为高校教学与科研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在高校的发展建设中是不容忽视的重点。然而在当前我国高校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却暴露出了诸多弊端,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促进图书馆先进管理模式的形成,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引进知识管理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实践 高校图书馆是一个巨大的知识聚集地与集散中心,充分发挥着知识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保障了文献知识得以保存与利用,促进了隐性知识的转化利用与科学管理。高校图书馆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其与知识管理理念不谋而合,因此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提高对知识管理的重视度,并且将其在日常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予以实践,进而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实力。 一、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 高校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便是对其馆藏知识进行整理、分类以及数据处理,便于读者进行知识查阅,其工作性质刚好与知识管理理念不谋而合。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之下,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管理人员要充分掌握管理书籍、先进服务以及相应的信息技术,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知识管理在高校图书馆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对知识管理的高效实践,能够有效提升图书馆的竞争实力,并且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为人性化的知识服务。(一)满足拓展服务功能的需求。在高校图书馆当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应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渗透知识管理理念,能够满足当前高校图书馆深化及拓展服务功能的需求,进而提高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质量水平。此外,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模式,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拓展自身服务功能,凸显出知识服务功能的优越性,进而促进自身的发展。(二)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共享。所谓隐性知识,是指潜藏在工作业务当中以及人的大脑当中还未发掘的经验与知识,相反,显性知识就是以各种形式载体表达的数据、文献资料、研究报告等等。而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则是通过采集信息、放大潜在知识、发掘信息资源中所隐藏的潜在知识单元,进而实现其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过渡,也有效实现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共享。(三)助推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在当前的知识经济背景之下,高校图书馆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如信息更为复杂、资源环境多变以及技术条件有所提升等等。此外,随着通信技术、存储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传播手段、馆藏资源建设以及建馆模式方面都逐渐呈现出虚拟化、网络化以及数字化的特征。同时,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图书馆读者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与扩招,这些变化都要求高校图书馆应该对知识进行快速且准确的整理、处理、储存与传递,同时还要重视对知识的创新,来满足不断发展的读者需求,进而在激烈的竞争出保持足够的竞争实力,助推高校图书馆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当前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实践的相关对策 (一)遵循知识管理理论,引导图书馆服务。利用知识管理理论对当前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进行引导,具体可从以下两点予以实践:1.丰富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的知识性。当前的知

高校图书馆十三五规划

某高校图书馆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十三五”规划的依据与目标 (一)规划的依据 1.教育部、建设部等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通知》(教高 [2002]3号);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 [2004]2 1号); 《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中明确规定: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综合性本科院校生均图书100册/生;生均年进书量4册;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明确规定:5 000学生规模的综合性大学图书馆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为生;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修改稿)》规定:阅览座位与学生数之比(1: 4)。 2. 我校转型发展的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 3. 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4. 我馆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二)总体目标 坚持“资源、管理、服务”三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将图书馆建设成资源配置合理、馆藏布局科学、服务功能完善、技术保障有力、员工素质全面、管理工作有序、阅览环境优美, 能够适应我校“应用型、综合型”办学需要的现代化图书馆。 二、“十三五”期间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改扩或新建图书馆馆舍,强化图书馆服务功能 1.现状:馆舍面积不达标,功能不全

图书馆大楼现有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与我省高校图书馆相比处于居后的位置。见表一。 表一我省部分高校图书馆馆舍面积情况 学校馆舍面积(平方米) 江西财经大学万 南昌大学6万余 江西师范大学5万 井冈山大学万(正建新馆) 九江学院万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万 江西理工大学万 上饶师范学院万 新余学院万 萍乡学院万 (数据来源:2015年6月检索各高校图书馆网站) 阅览座位紧张,经常出现一座难求的状况。 书库的承受能力已饱和,导致有些图书无法上架。 教育培训、学术研究、讨论交流、展览、休闲等现代图书馆功能缺失。 2.建设目标 通过选择新址新建图书馆或在现有图书馆的左-后-右侧面扩建新馆舍万平方米,使图书馆的总馆舍面积达到4万平米以上。 3.建设内容 扩大书库藏书容量,设立密集书库,使新馆的藏书目标在200万册 以上。 增加阅览座位,设立考研阅览室等,使其总数达到5000座以上。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 进入21 世纪,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社会日趋信息化,信息成为人类进步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把信息看作是推动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投入,为此,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水平日益显示其重要性[1]。如今,信息社会的挑战,市场经济的驱动,网络化、数字化的冲击以及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加速进步,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探索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规律和发展趋势,更好的确保图书馆发挥自身作用和功能,我们有必要在这一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 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创新包括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方法创新和管理目标创新。在管理体制方面,我国图书馆一直是以行政隶属关系为基础,按照图书馆的领导系统组合的多元管理体制,形成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及重复建设、重复劳动的资源浪费现状。创新管理可使图书馆管理体制趋于多元化,如一馆两业,一馆多制,合作办馆,联合办馆,私人办馆,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等。 内部管理机制包括理顺内部关系、转换运行机制、调整结构、优化队伍、改善条件、提高待遇、调动积极性和增强内在活力等方面。要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就必须充分发挥能本管理的作用,使被管理者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知识创新的关键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大学图书馆更应根据本校学科专业特点,合理引进人才,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对于已有馆员,大学图书馆的管理者应根据馆员的个人特点和工作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馆员进行全面知识培训,培养具备特定岗位技能的馆员。 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是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对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人员来说,需要不断学习、紧跟社会和科技发展新潮流,掌握全球最新的专业理论、最新的专业技术,结合本馆与本国专业发展的特点,开拓新局面 新形式下的图书馆服务业要贴近读者,做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开展多种服务方式、如馆内服务,网上服务、定向服务、专题服务、咨询服务等,本着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读者服好务,强度服务的效果,强调图书馆信息服务业的文化含量和知识含量。 现在我国许多高校图书馆还保留样本书库,由于样本书库不对外开放,样本书库的书也成为“死书”。同时,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制定了严厉的赔偿制度,损坏、污染、丢失图书,予以最高3 倍到10 倍的价格赔偿。因为图书馆的经费有限,管理者认为图书馆花了这么多钱来丰富馆藏,必须保管好以减少损失。这种观念的驱使下,大多数图书馆没有走出封闭的圈子,还是执行“以书为本:而非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生活在海量的网络信息环境下,可获取到的资源纷繁复杂。图书馆是人们获取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以及个人身心修养的地方。高校图书馆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的教学、科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信息时代给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挑战。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质量。 标签: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 一、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行业、各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与之前的发展速度产生了较大差距。而图书馆往往由于资金、管理制度等的限制忽视了馆藏资源的扩展,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及时更新图书资源,使图书资源共享难以实现。 第二,图书管理工作人员思想观念落后,工作过于被动。图书管理人员在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中经验丰富,但由于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有限,使得在网络环境下的工作效率难以提高。此外,工作人员对待借阅者态度生硬,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 第三,在当前的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中没有完善的图书管理体系,缺乏科学化的管理水平以及对图书馆资源共享推行不到位。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一般为在校师生,相对比较封闭,校外人要想入馆借阅程序非常烦琐,这就致使图书馆的资源利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提升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措施 1.树立图书馆服务新理念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各种媒体平台的使用日益频繁。然而,新媒体阅读已成为过往,数字阅读将成为全民阅读新的推动力。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图书馆应转变服务理念,不断向着多功能、多角度、多载体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如根据用户借阅习惯开发个人数字图书App、QQ群、微信群、微博、建设数字阅读平台以及数字检索等功能,为读者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图书资源服务。 2.及时更新图书馆馆藏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网络环境下开展高校图书管理工作要不断更新图书资源,使广大读者获得最全、最新的资源。因此,学校要建设信息化图书馆,就要不断加强与其他学校及领域的图书馆合作,实现数字图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此外,学校还可以为学生

探讨一种适合高校图书馆馆藏的新模式

探讨一种适合高校图书馆馆藏的新模式 摘要:针对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传统藏书布局的弊端,从方便读者的目的出发,提出建立密集书库,合理配置与优化馆藏文献,构建复合型馆藏模式。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密集书库复合型馆藏模式 随着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馆藏布局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馆藏能否被充分利用。针对库容量不断增大,几近饱和状态。由于图书密集,造成读者寻书时间延长,甚至找不到所需图书。探讨一种更加科学的便于读者借阅,易于馆员管理的馆藏模式,势在必行。 1 传统藏书布局弊端凸显 传统藏书主要是以纸质为载体的印刷型资源为主体。自高校评估以来,图书馆事业发展突飞猛进,藏书量急剧增加。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目前自然科学领域内基础学科约有500多个,技术学科有400多个分支,现在全世界每年出版的图书近80万种,期刊月10万种,估计科技文献年增长率为13%,其中某些学科的文献增长量每10年左右翻一番[1]。书库出现书满为患现象,书架上图书已涨满,只能重复倒架,馆员无法从繁重的倒架工作中解脱出来。读者也由于库内书籍量过大形成寻书困难。由于图书排列过密,部分读者抽书后,无法放回原位,只能随意乱丢,周而复始产生恶性循环,即随意乱丢图书→图书无法在短时间内复位→下一位读者能检索到此书却找不到此书→与馆员产生矛盾,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无法实现。 2 密集书库的建立与管理 密集书库(Compact Stacks),是以密集型排架法排列、采用密集书架收藏文献资料的书库[2]。密集书库是三线典藏制的一种具体体现:一线藏书,一般是利用频率最高的图书,一般采用室内阅览和外借的方式;二线藏书,利用率较低的图书,多为提供外借服务用书;三线藏书,利用率极低的书, 由于读者不多,适宜密集架存放,放入密集书库。通常密集书库可将藏书量增至两倍。 2.1 图书进入密集书库的标准 一般图书馆将15年以前的图书全部进入密集书库,这些图书具有流通量小、出版年代长久.但是还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珍藏价值,不能够丢弃,将这些书集中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在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人们获取知识资源的方式和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情况的变化对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图书馆必须要转变服务职能,深化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工作,从而促进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发展。 标签: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管理;发展 学校师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高校圖书馆,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质量关系着全校师生的发展情况,目前来说,学校对于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利用率逐渐重视,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有所促进,但是,在发展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由于长期的落后造成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阻碍,并且图书资源也在不断的改善和变化,这就对校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1 现阶段图书馆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图书馆馆藏需要不断丰富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各个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与以前的发展速度产生了极大的差距,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也需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然而,由于图书馆发展受到资金、制度等方面的限制,图书资源的扩充空间有限,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急需扩大图书馆的资金投入,扩充图书馆馆藏。 1.2 各地图书馆资源共享推行不利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图书馆主要是纸质图书作为资料信息的传递方式,并且校图书馆与外界图书馆没有什么联系,校图书馆较为封闭,主要服务对象是在校师生,这就造成了图书馆资源利用率不能有效的提高,例如,我国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各级图书馆,而每地的图书馆资源也仅仅局限在本地的财政承受范围内,而无法进行更多的资源扩充。此外,重复的图书资源购买,既浪费了资金,又造成图书资源使用率极低的情况,无法发挥图书资源的作用。因此,在信息网络背景下,应积极推进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从而为图书馆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1.3 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工作过于被动传统的图书馆发展模式对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也有影响,这就造成工作人员的工作无法适应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工作人员工作态度较为被动,只是单纯的提供借阅服务和对图书的整理工作,图书馆的不断发展,图书资源的快速增多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仅仅停留在以往的方式上已经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这就需要积极进行转变。 2 完善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措施及发展 2.1 树立图书馆服务新理念在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各种电子设备和多媒体载体的使用越来越频繁。毋庸置疑

浅谈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浅谈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2-11-30 08:07:00 ] 作者:熊桂芳编辑:studa1211 论文摘要: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得到了扩展。从高校图书馆基本特征、新时代下高校图书馆新特征、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三个方面论述了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通过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提升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教学科研方面的服务功能,使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建立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新模式,从而提高高校教学科研水平。 论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时代,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储存、管理和传播的载体机构,对高校教学与科研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信息时代下现代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图书情报行业的发展,同时对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强信息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一、高校图书馆的基本特征 1.文化特征 高校图书馆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高校图书馆不仅是人类文明和信息知识的载体,更是体现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历程。图书馆文化是集人类之大成者,是人类不断探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结晶,也是传播文明的重要场所。 2.学科特征 高校图书馆建设始终是围绕高校学科建设服务的,也是图书馆为适应新的信息环境的需要。学科研究和学科发展始终是高校提升质量和迅速发展的主题。因此,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科研究和学科建设需要,按照学科专业建设和文献工作流程,组织存储和编辑文献科技信息,使文献获取、检索、传递信息化,从而使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学科化,优化文献服务职能。在图书馆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需按照学科专业需求对文献信息进行科学编辑,整理成信息化的文献信息图书馆,开发学科专业数据库,建立学科种类系统化学科数据库体系。优先建设学科专业相关文献和重点建设学科文献数据库,通过学科专业文献数据库建设,促进各个学科教学科研快速发展,充分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的文献库资源,提高图书使用效率。 3.教育特征 高校图书馆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教育功能。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因此,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和学生知识传授的需要进行专业知识教育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要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高校图书馆在教学、科研工作方面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因此,高校图书馆建设需要适应高校专业教育教学、科研需求,以及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和教学实践需要,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 4.信息特征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科学知识体系日趋庞大,而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人的一生不可能对所有的知识加以获猎,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各自学习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知

[高校图书馆馆藏管理模式的思考] 北大图书馆官网

[高校图书馆馆藏管理模式的思考] 北大图书馆官网 [摘要] 随着“以用为主”的图书馆藏管理理念的传入和大学新校区大规模的建设,高校图书馆实行的“藏阅合一”管理模式渐成趋势。但这种管理模式在民办院校和规模较小的高职高专院校被实践证明存在许多问题。通过“藏阅合一”与“藏阅分离”模式的比较,依据“二八定律”和“长尾理论”,提出了依据“藏用互补”的理念,实行“藏阅兼顾”管理模式的大胆构想。[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馆藏管理模式问题一、“藏阅合一”是当前高校图书馆盛行的一种管理模式我国早期的高校办学规模小,在校生少,图书存量不大,图书馆延用历史上的“藏书楼”布局,图书一般不外借,多用锁链拴在台式桌子上或书架上,供读者就室阅读。这就是早期封闭式、小范围的“藏阅合一”模式。20世纪初,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图书馆活动中“二八定律”的提出,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开始向“藏阅分离”转变――书库和阅览室分开,书库不再放置阅览桌椅,而专门用于存放图书,阅览室仅配备一些常用的参考书,馆藏管理实行三线典藏制:利用率很高的图书存放在一线书库,实行全开架借阅;利用率较高的图书存放在二线书库,实行半开架或闭架借阅;而那些利用率最低的图书则存放在三线书库,实行闭架管理。“藏阅分离”模式根据图书的利用率进行分类管理,减少了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管理效率,但拉远了读者与图书的距离,同时也使那些占有80%高比例的非常用书籍,因被闭锁在三线书库里不易被读者发现和利用,而成了“长尾资源”,造成了馆藏资源的浪费。充分挖掘馆藏长尾资源的利用价值,让读者在“长尾资源”中找到所需资料,一直以来是图书馆界力求解决的课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图书馆藏“以用为主”的理念传入我国,与之相适应的书库和阅览室合一的“藏阅合一”管理模式,随着高校新校区的大规模建设而渐具条件。所谓“藏阅合一”,指的是根据“以用为主”、“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大开架”的方式,让读者可以在近距离接触图书的同时,就近读物、自取自用,使“藏、借、阅、管”的空间融为一体,让馆藏图书最大限度地零距离接触读者,实现图书馆藏利用效益的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模式。“藏阅合一”模式从理论上说拉近了读者和书的距离,使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服务研究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服务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内涵,阐述了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的内涵、特征、实现条件、实现措施,并进一步分析了图书馆知识管理与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研究。 关键词:知识管理;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知识逐步发展成为最宝贵的资源,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逐步渗入到各行各业中。知识管理是提供知识服务的基础,知识管理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服务并进行知识创新。图书馆是教育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图书馆的任务是在对信息进行获取、管理、存储、创新、传播,从而为用户提供一条获取知识的通道。对高校的图书馆来说,一方面要与时俱进,找准定位,要有自己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能够满足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不断涌现先进的信息技术,信息资源膨胀增长,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使读者快速得到专业、深入、准确的信息,从而得到理想的个性化知识服务,满足高校人才的知识需求,加快高校培养人才的步伐,适应社会的发展进程,这是当前探讨的热点问题。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也是知识管理的检验成果,更是一个图书馆发展成熟的重要指标。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管理这个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由DEC在联合国国际劳工大会上提出,1994年知识管理的概念正式产生,但是至今为止知识管理的定义还不统一。不同的学者对知识管理的内涵有不同的定义,T.H.Davenport认为知识管理分为知识的创造和利用两个部分;Rademacher的看法为知识管理是对知识内容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如收集、存储、加工、使用等。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包括:第一,对显性知识进行管理和挖掘隐性知识并进行管理。对显性知识管理的措施包括建立中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电子资源数据库等。馆员和用户的隐性知识需要挖掘并进行管理,建立一种机制对其进行编码,从而进行知识的合理利用。

新时期如何优化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图苑论坛 办公室业务?office opertions 77 办公室业务2012?12 文/甘肃省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 祁艳琴 新时期如何优化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摘要】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人类知识宝库的高校图书馆在高校科研和教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但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文就新时期如何优化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有利于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知识经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支 柱,承担着信息搜集、加工、存储、传播的重要任务,是高校文献信息中心,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知识宝库,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高校的科研和教育。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依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下面,本文从高校图书馆管理实践出发,就新时期如何优化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进行浅要的探讨。 一、优化高校图书馆管理必须转变观念 图书馆起源于藏书楼,这一渊源使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以馆藏数量来对图书馆进行评价,时至今日,很多图书馆都还在以馆藏数量作为自身的资本。实际上,以馆藏数量来评价图书馆,是由于传统图书出版受到纸张和印刷技术制约的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印刷品已经不再只是唯一的信息载体,高新技术促使信息载体日益多样,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载体类型也更为丰富。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理念,主要是基于印刷品馆藏资料的管理,是一种“以藏为中心”的图书馆管理理念,而今天,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已经不再仅是印刷品,还包括影音、视频、图像等多种资源,再用传统的“以藏为中心”的图书馆管理理念,已经完全不附合图书馆管理的需要。 新时期,评价图书馆的标准,已经不再是“藏书量”,还包括“数字资源”,包括图书馆自身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包括图书馆提供服务的能力。读者希望通过图书馆获取更多的信息,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必须树立起“以读者 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紧密围绕读者进行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提升图书馆馆藏资料的使用价值,而不是馆藏价值。当前,高校图书馆应当明确自身的定位,明确高校图书馆是为读者服务的,而不是为了藏书存在的,紧密围绕读者如教师、学生等,应当认真分析读者需求,主动满足读者需求,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二、优化高校图书馆管理必须改变管理手段 由于传统图书馆以“馆藏”为主的管理理念,从馆藏资源的采编、整理、查验、流通等都管理都由人工进行,这种管理手段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程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整体管理手段还倾向于传统的人工管理,真正数字化管理水平还较低。要优化图书馆管理工作,必须进一步引进先进的管理设备,对管理设备进行革新,并进行实质性的应用尽最大可能的取代人工管理,如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图书馆网络管理、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等,从硬件和软件上优化图书馆的管理手段。 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储备、流通和服务能力。除了根据高校学科特点、科研方向、发展趋势等建立特色化数字化资源馆藏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目录检索、文献检索、主题检索等机制,建立更为强大的文献搜索引擎,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将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网络进行资源共享,面向校外提供信息服务,使校内校外读者都可以利用网络获得信息服务需求,实现无时空限制的信息服务。 三、优化高校图书馆管理必须优化管理 方法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是一种“藏书—借书—还书”的管理方法,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但在新时期很多管理方法都已经完全落后,当前高校图书 馆急需现代管理方法,除了收集储存流通信息资源外,高校图书馆还必须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这种管理方法实质上已经不再只是对信息资源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强调人的价值和意义,对内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作为核心,对外以读者作为核心。 从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中,中高级职称人员较少,尤其是专业的图书馆管理人员更少,拥有现代图书管理管理技术,拥有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力的馆员极为紧缺,这一情况直接影响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当前应当积极改革高校体制,明确认识到高校图书馆并非是安排闲散人员的地方,而是开发和传递信息资源的重要阵地,通过引进和培养具有现代图书馆管理技术的工作人员,来解决我国高校图书馆专业人员不足、信息化技术人才不足、高学历人员不足的问题,打造复合型图书馆管理人才队伍。 四、结束语 新时期,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知 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图书馆从传统的“藏书”向新时期的“用书”发展,如何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但是,我国高校图书馆还普遍存在着观念落后、管理工具陈旧、管理方法缺失等现象,这些问题影响着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并将在一段时间里继续对我国高校图书馆职能的转变造成影响。高校图书馆应当从转变观念入手,建立起基于新时期现状的高校图书馆管理观念,改进管理工具和服务模式,建立起面向读者,以读者为中心的新的图书馆管理体系,提升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高媛媛.浅析新时期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工作[J ].才智,2011 (29).[2]林回清.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竞争策略[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 (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