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3.3学案设计

3.3学案设计

3.3学案设计
3.3学案设计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本章小结

学习目标

对本章知识进行总结,对重点、热点题型进行归纳梳理.

合作学习

一、知识分析 (一)公式归纳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1)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2)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3)sin(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4)sin(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5)tan(α-β)=

tan α-tan β

1+tan αtan β

?(tan α-tan β=tan(α-β)·(1+tan αtan β));

(6)tan(α+β)=

tan α+tan β

1-tan αtan β

?(tan α+tan β=tan(α+β)·(1-tan αtan β)).

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1)sin 2α=2sin αcos α?1±sin 2α=sin 2α+cos 2α±2sin αcos α=(sin α±cos α)2; (2)cos 2α=cos 2α-sin 2α=2cos 2α-1=1-2sin 2α ?升幂公式1+cos α=2cos 2α2

,1-cos α=2sin 2α2

?降幂公式cos 2α=cos2α+1,sin 2

α=1-cos2α; (3)tan 2α=

2tan α

1-ta n 2α

. 3.万能公式: (1)sin 2θ=

2tan θ

1+ta n θ

; (2)cos 2θ=1-ta n 2θ

1+ta n 2θ

;

(3)tan 2θ=

2tan θ

1-ta n 2θ; (4)sin 2θ=ta n 2θ

1+ta n 2θ; (5)cos 2θ=

1

1+ta n θ

. 4.半角公式: (1)cos α

2=± 1+cos α

2

; (2)sin α2=±

1-cos α

2

;

(3)tan α

2

1-cos α1+cos α

=sin α

1+cos α

=

1-cos α

sin α

.(后两个不用判断符号,更加好用) 5.a sin θ+b cos θ=2+b 2θ+φ)(其中辅助角φ与点(a ,b )在同一象限,且tan φ=b a

). (二)要点概述

1.求值常用的方法:化弦法,升幂、降幂法,辅助元素法,“1”的代换法等.

2.要熟悉角的拆拼、变换的技巧,倍角与半角的相对性,如2α=(α+β)+(α-β),α=(α+β)-β=(α-β)+β,α

3是

2α3的半角,α2是α4

的倍角等. 3.要掌握求值问题的解题规律和途径,寻求角间关系的特殊性,化非特殊角为特殊角,正确

选用公式,灵活掌握各个公式的正用、逆用、变形用等.

4.求值的类型:

(1)“给角求值”:一般所给出的角都是非特殊角,从表面来看较难,但仔细观察非特殊角与特殊角总有一定的关系.解题时,要利用观察得到的关系,进行适当角的配凑、升降幂公式将非特殊角转化为特殊角并且消降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而得解.

(2)“给值求值”:给出某些角的三角函数的值,求另外一些角的三角函数值,解题关键在于“变角”,使其角相同或具有某种关系.

(3)“给值求角”:实质上可转化为“给值求值”,关键也是变角,把所求角用含已知角的式子表示,由所得的函数值结合该函数的单调区间求得角.

5.灵活运用角和公式的变形,如:2α=(α+β)+(α-β),tan α+tan β=tan(α+β)(1-tan αtan β)等,另外重视角的范围对三角函数值的影响,因此要注意角的范围的讨论.

6.化简三角函数式常有两种思路:一是角的变换(即将多种形式的角尽量统一),二是三角函数名称的变化(即当式子中所含三角函数种类较多时,一般是“切割化弦”),有时,两种变换并用,有时只用一种,视题而定.

7.证明三角恒等式时,所用方法较多,一般有以下几种证明方法:①从一边到另一边;②两边等于同一个式子;③作差法.

二、典例分析,性质应用 (一)求值题

【例1】已知α∈(π4,3π4),β∈(0,π

4

),且cos(π4-α)=35,sin(54π+β)=-12

13,求cos(α+β).

(二)化简题 【例2】化简:(1+sin α+cos α)(sin α

2-cos α

2)

2+2cos α

,其中π<α<2π.

(三)证明题

【例3】求证:1-2sin x cos x

cos 2x-sin 2x =1-tan x

1+tan x

.

(四)与向量、三角形等有关的综合题

【例4】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点P(1,cos x),Q(cos x,1),x∈[-π

4,π4 ].

(1)求向量OP与OQ的夹角θ的余弦;

(2)求cos θ的最值.

(五)恒等变换综合应用

【例5】已知函数f(x)=sin x cos x-2x+3

2

.

(1)求f(x)的最小正周期及f(π

12

);

(2)求函数f(x)在[-π

4,π

4

]上的值域;

(3)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4)求函数的对称轴及对称中心.

三、章末巩固

(一)选择题

1.sin15°+cos15°

sin15°-cos15°

的值为()

A. 3

3

B.

2+ 6

4

C.

2- 6

4

D.-

2.12

cos α- 3

2

sin α可化为( ) A.sin(π6

-α) B.sin(π3

-α) C.sin(π6+α)

D.sin(π

3+α)

3.若α,β∈(0,π

2),且tan α=4

3,tan β=1

7,则α-β的值是( ) A.π

3 B.π

4 C.π6

D.π8

4.函数y=8sin x cos x cos 2x 的周期为T ,最大值为A ,则( ) A.T=π,A=4 B.T=π2

,A=4 C.T=π,A=2

D.T=π2

,A=2

5.已知1

cos α?1

sin α=1,则sin 2α的值为( ) A. 1 B.1- C.2 2-2

D.2-2 2

6.已知tan θ=13

,则cos 2θ+12

sin 2θ等于( ) A.-6

5 B.-4

5 C.45

D.65

7.设f (tan x )=tan 2x ,则f (2)等于( ) A.4 B.4

5 C.-23

D.-43

8. 2-sin 2

2+cos4的值是( ) A.sin 2

B.-cos 2

C.- 3cos 2

D. 3cos 2

9.在△ABC 中,若2cos B sin A=sin C ,则△ABC 的形状一定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10.要使斜边一定的直角三角形周长最大,它的一个锐角应是( )

A.30°

B.45°

C.60°

D.正弦值为1

3的锐角

11.已知向量OB =(2,0),向量OC =(2,2),向量CA =( 2cos α, 2sin α),则向量OA 与OB 的夹角范围为( )

A.[0,π

4] B.[π4,5π

12] C.[

5π12,π2] D.[π12,

12

] 12.已知3cos(2α+β)+5cos β=0,则tan(α+β)tan α的值为( ) A.±4 B.4 C.-4 D.1 (二)填空题

13.已知sin α+cos α=13

,则cos 4α= .

14.函数y=2sin x cos x-2sin 2x+1的最小正周期为 .

15.已知α+β=π

6,且α,β满足关系式 3(tan αtan β+a )+2tan α+3tan β=0,则tan α= .

16.已知f (x )= 1-x 1+x ,若α∈(π

2,π),则f (cos α)+f (-cos α)可化简为 .

(三)解答题

17.求值:tan 70°cos 10°·( 3tan 20°-1).

18.已知函数f (x )=sin 2x+ 3sin x cos x+1

2.

(1)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

(2)求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时自变量x 的集合; (3)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并指出在每一个区间上函数的单调性.

19.若已知cos(π4+x )=35,17π12

x 1-tan x

的值.

20.已知α,β为锐角,且3sin 2α+2sin 2β=1,3sin 2α-2sin 2β=0.求证:α+2β=π

2.

参考答案

二、典例分析,性质应用

【例1】解:由已知α∈(π4,3π4),得-α∈(-3π4,-π

4

), ∴π4-α∈(-π

2,0), 又cos(π

4-α)=35

, ∴sin(π4-α)=-4

5,

由β∈(0,π4),得π4+β∈(π4,π

2),

又∵sin(54π+β)=sin[π+(π4+β)]=-sin(π4+β)=-1213

, ∴sin(π4+β)=12

13, ∴cos(π4+β)=5

13, 由(π4+β)-(π4

-α)=α+β,得 cos(α+β)=cos[(π4+β)-(π

4-α)] =cos(π4+β)cos(π4-α)+sin(π4+β)sin(π

4-α) =513×35+1213×(-4

5) =-33

65. 【例

2】解:原式=(2cos 2α

2+2sin α2cos α2)(sin α2-cos α

2)

4cos 2

α2

=

2cos α2(cos α2+sin α2)(sin α2-cos α

2)

2|cos α

2|

=cos α

2(sin 2α

2-cos 2α

2)|cos α

2|

=

-cos α

2·cos α|cos α

2|

,

∵π<α<2π,∴π

2<α

2<π,∴cos α

2<0,

∴原式=

-cos α

2·cos α-cos α

2

=cos α.

【例3】证明:证法一:右边=1-sin x

cos x

1+sin x

cos x

=cos x -sin x

cos x +sin x

=(cos x -sin x )2

(cos x -sin x )(cos x +sin x )

=cos 2

x+sin 2

x -2sin x cos x

cos 2

x -sin 2

x

=

1-2sin x cos x

cos 2

x -sin 2x

=左边,

∴原命题成立. 证法二:左边=sin 2x+cos 2

x -2sin x cos x

cos 2

x -sin 2

x

=(cos x -sin x )2

cos 2

x -sin 2

x

=

cos x -sin x

cos x +sin x

=

1-tan x

1+tan x

=右边, ∴原命题成立. 证明三:左边-右边=(cos x -sin x )2

cos 2

x -sin 2

x

?1-tan x

1+tan x

=cos x -sin x

cos x +sin x ?1-tan x

1+tan x =

1-tan x ?1-tan x

=0, ∴左边=右边, ∴原式成立.

【例4】解:(1)∵OP ·OQ =2cos x ,|OP ||OQ |=1+cos 2x , ∴cos θ=OP ·OQ |OP

||OQ

|=

2cos x

1+cos 2

x

.

(2)cos θ=f (x )=

2cos x

1+cos 2

x

=

2

cos x +1

cos x

,

∵x ∈[-π4,π

4

],∴cos x ∈[ 2

2

,1],

又∵2≤cos x+1

cos x ≤3 2

2

, ∴

2 23≤f (x )≤1,即2 2

3

≤cos θ≤1, ∴cos θmin =

2 2

3

,cos θmax =1. 【例5】解:f (x )=sin x cos x- 3sin 2x+ 3

2 =1

2sin 2x- 3·

1-cos2x 2+ 3

2

=1

2sin 2x+ 3

2cos 2x

=sin(2x+π

3).

(1)f (π

12)=sin(π

6+π

3)=sin π

2=1;T=2π

2=π.

(2)根据题意得到-π

4≤x ≤π

4,则-π

2≤2x ≤π2,-π

6≤2x+π

3≤5π6

, 由图可知,-1

2≤sin(2x+π3)≤1,

故函数f (x )在[-π4,π

4

]上的值域为[-12

,1].

(3)单调递增区间:-π

2+2k π≤2x+π

3≤π

2+2k π(整体法求解), 即[-5π

12+k π,π

12+k π](k ∈Z ). 单调递减区间:π

2+2k π≤2x+π

3≤3π

2

+2k π, 即[π

12+k π,7π

12+k π](k ∈Z ).

(4)对称轴:2x+π

3=π

2+k π,即x=π

12+kπ

2

(k ∈Z ); 对称中心:2x+π

3=k π,即x=-π

6+

kπ2,对称中心为(-π6+kπ2

,0)(k ∈Z ). 三、章末巩固

(一)选择题

1.D

2.A

3.B

4.D

5.A

6.D

7.D

8.C

9.A 10.B 11.D 12.C (二)填空题 13.-47

81

14.π 15. 3(1+a ) 16.2 (三)解答题 17.解:原式=

sin70°cos70°·cos 10°( 3sin20°

cos20°

-1) = 3cos 10°-cos 10°·sin70°

cos70°

= cos 10°-cos10°·cos20°

2sin10°·cos10°

=

3sin20°-cos20°

2sin10°

=sin20·cos30°-cos20°·sin30°

sin10° =

sin (20°-30°)

sin10°

=-1. 18.解:f (x )=

1-cos2x 2+ 3

2sin 2x+12

= 3

2sin 2x-1

2cos 2x+1 =sin(2x-π

)+1. (1)T=

ω=

2

=π. (2)当2x-π

6=2k π+π

2(k ∈Z ),

即x ∈{x|x=k π+π3

,k ∈Z }时,f (x )max =2; 当2x-π6

=2k π-π2

(k ∈Z )

即x ∈{x|x=k π-π6

,k ∈Z }时,f (x )min =0. (3)当2k π-π

2≤2x-π

6≤2k π+π

2(k ∈Z ), 即k π-π

6≤x ≤k π+π

3(k ∈Z )时,f (x )单调递增. 当2k π+π2

≤2x-π6

≤2k π+3π2

(k ∈Z ),

即k π+π

3≤x ≤k π+5π

6(k ∈Z )时,f (x )单调递减. 故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k π-π6

,k π+π3

](k ∈Z ); 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k π+π

3,k π+56π](k ∈Z ). 19.解:方法一:∵cos(π

+π)=3,17π

, ∴

3π5

<π4

+x<2π,则sin(π4+x )=-45,

从而cos x=cos[(π4

+x )-π4

] =cos(π4+x )cos π4+sin(π4+x )sin π

4 =35×

2

2

+(-45)× 2

2 =- 2

10.

∴sin x=- 1-cos 2x =-7 2

,tan x=7.

故原式=2sin x cos x +2sin 2

x

1-tan x

=

2×(-7 210)×(- 210)+2×(-7 2

10)2

1-7

=-28

75.

方法二:原式=2sin x cos x +2sin 2

x

1-tan x

=

2sin x cos x (1+tan x )

1-tan x

=sin 2x tan(π

4+x ), ∵17

12π

4, ∴5π

3<π4+x<2π, 又cos(π

4+x )=3

5, ∴sin(π

4+x )=-4

5, 即tan(π

4+x )=-4

3,

则sin 2x=sin[2(π4

+x )-π2

]=-cos 2(π4

+x ) =-[2cos 2(π4

+x )-1]=725, 故原式=7

×(-4

)=-28

.

20.证明:证法一:由已知3sin 2α+2sin 2β=1, 3sin 2α-2sin 2β=0,

∴3sin 2α=1-2sin 2β=cos 2β, sin 2β=3sin 2α=3sin αcos α, cos(α+2β)=cos αcos 2β-sin αsin 2β =cos α·3sin 2α-sin α·3sin αcos α =0,

∵α,β为锐角,

∴0<α+2β<3π

2,∴α+2β=π

2. 证法二:由已知条件得: 3sin 2α=cos 2β ① 3sin αcos α=sin 2β ②

①÷②得sinα

cosα=cos2β

sin2β

,

即sin αsin 2β-cos αcos 2β=0, ∴cos(α+2β)=0,

又∵α,β为锐角,

∴α+2β=π

2

.

猫学案导学案教学案

夏津实验中学课型:新授主备人:肖坤审核人:班级:姓名:日期:序号:() 16.猫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一)明确目标: 1.学习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对比的写法。 (2)学习生动的细节描写。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2.学习重难点: (1)理解课文,品味作者深情 (2)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3.背景链接: 《猫》最初发表在1925年11月间出版的《文学周报》(文学研究会会刊)第199期上。它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在此之前他的其他作品,其内容已经触及到五四时期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是对不会说话的猫,因为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从而感到自己的良心受了伤。这些深表忏悔的话,表明了作品中主人公我有知错求改和实事求是之心,表明了作者受到了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某些人生观念如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等观念的影响。 (二)自主探究 1.基础巩固 (1)本文选自《郑振铎文集》,文体是,作者是,现代、、。 (2)全文用人称叙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从中表现出作者、、等不同的感受。 2.探究文本。 争做公正小法官,审判:芙蓉鸟被害案 芙蓉鸟被害案[森林153号刑事案] 案发现场情况: _____ 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①案发前的表现现: ②案发后的表现:_____________ 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_____ ____ 案件定性: 定性依据: 杀死鸟的真正凶手是 假如你就是那只猫,当时你会怎样为自己辩护呢?(请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语言要符合身份和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件反思: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在原文划出并品读) 反思篇:请你以作者的口吻为第三只猫写一段哀悼性的文字,表达“我”的忏悔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训练达标。 达标测试 1.文章共写了只猫,即自家喂养的只猫和偷吃芙蓉鸟的黑猫。重点写了第只猫,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2.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反思:

学案设计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学案 温故而知新: 一、原电池原理: 1、原电池是的装置。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反应。 2、观看下面的实验装置图,电极反应式已经写出,请标出电池的正极、负极电极材料、电子转移的方向和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移动的方向。 ① Cu—Zn稀硫酸原电池 Zn极:Zn - 2e-==== Zn2+ Cu极:2H+ +2e-==== Cu + H2 总反应:Zn + 2H+==== Zn2++ H2 正极:发生反应;负极:发生反应 电子转移方向:由极流向极。 离子移动方向:阳离子移向极;阴离子移向极。 ②Mg— C 稀盐酸原电池 Mg极:Mg -2e-==== Mg2+ C 极:2H++2e-====H2 总反应:Mg +2H+ ==== Mg2+ + H2 正极:发生反应;负极:发生反应 电子转移方向:由极流向极。 离子移动方向:阳离子移向极;阴离子移向极。 【小结】1. 电极反应: 负极:物质发生反应,电子转移 正极:物质发生反应,电子转移 二、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1.有两种的金属(或金属与导电的非金属单质或金属氧化物)作电极; 2.电极材料必须与溶液接触; 3.两极相连形成电路; 4. 能发生反应。 三、新知识探究: 实验探究: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原电池并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 实验材料:锌片铜片烧杯万用表导线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等材料 画出实验装置图:

正极是,其电极反应为:该反应是反应; 负极是,其电极反应为 ,该反应反应. 总反应方程式 , 实验现象: , 原因: , 问题探究: 【问题】如何阻止Cu2+在负极锌片上直接得电子析出铜单质? 在原有实验基础上进行改进,画出实验装置图设计成一个能产生持续稳定电流的原电池。 知识应用:利用Cu + 2 AgNO3 = Cu(NO3)2 + 2Ag 反应原理,设计一套可以持续供电的原电池。 总结归纳: 1.你对原电池原理和原电池形成条件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如果将实验室研究的原电池装置真正使用到实际生活中,你还要继续研究哪些方面?

技术与设计一第一课时学案

技术与设计一第一课时 技术及其性质 学习目标: 1.理解技术的内涵及其性质。 2.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3.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 4.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5.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6.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学习重点: 1.理解技术的性质。 2.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 3. .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考点一技术的内涵 自主学习 1.技术的内涵: 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或人工环境的、和的总和。 2.技术的价值 (1)技术与人 技术具有、、的作用。 (2)技术与社会 a. 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b. 技术丰富社会文化的内容。 c.技术改变社会生活的方式。 (3)技术与自然 a.利用技术,人类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 b.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自然应有合理的尺度。

1.有人说:“技术及其应用有点像锤子和锤子的使用,给小孩一把锤子,他会无 论什么都用锤子去敲。当我们有了一把奇巧的技术锤子时,我们当中就会有这样 的小孩。我们必须谨防自己受不住诱惑,而拿它敲敲这敲敲那,什么都用它来敲。 我们需要锤子,但是不能滥用锤子。”你能对这段话的理解是() A.我们只要有了技术这把锤子,就可以做任何事情。 B.小孩不会使用锤子 C.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技术 D.技术的未来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 2.中国内地的免疫手段是世界上最先进和效果最好的,去年初投入使用的禽流感——新城疫苗重组二联活疫苗,是中国最新自行研制的疫苗,既价格低廉又使用方便,可以用滴鼻,饮水,点眼等多种方式实施,减轻了免疫工作的劳动强度,减少了免疫的风险,更利于免疫工作的开展,这说明技术具有的作用。 A.保护人 B.发展人 C.防范人 D. 限制人 3.1912年,在电灯发明50周年的时候,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500多名社会名流在华盛顿隆重集会庆祝。爱迪生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出场,他激动的说:“倘若我做的工作给这个社会哪怕只带来一丝的幸福,那我也就因此而满足了……”这主要说明 A.爱迪生对自己的发明很满意 B.技术活动能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C.技术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D.技术解放了人 考点二技术的性质 自主学习 技术的性质: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1.技术的:技术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 2.技术的 (1)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2)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 (3)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地历程。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技术发明是创造自然界从来没有的事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技术革新本身并不是发明,而是在别人的技术发明的基础上,进行某些改进,使其逐步完善、提高,以适应更新的需要。 三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它的主要标志是的发明。它带动的主要工业产业有:棉纺织工业、钢铁工业。 第二次技术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它的主要技术标志的发明。主要的工业部门有:电力、化学、石油开采和加工及汽车与飞机制造等工业。 第三次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它的主要技术标志是原子能、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由此兴起的新兴产业有:电子工业、核工业、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几点心得体会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几点体会 一、导学案的作用 主要在导学式教学,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把学会学习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正是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设计和展开教学过程,它既是学习的路线图,又是思考问题的路标,把发现问题、研究和初步解决问题置于全过程,把导学指向学生的自我建构。同时,它是一种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服务,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导学案应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在思维方式上给学生以引导,使学生真正完成从“要我学”——“我要学”——“我学会”——“我会学”的过程的重大改变。 二、导学案的关键是编制 (1)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课标、备好课堂流程。备好学生是目标、基础和关键,即教给谁学,如何去学的引领;备好教材,是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课标是正确把握对学习的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的需要;备好课堂流程,是对教学的一个初步设计设想。(2)知识问题化 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要精心设计,最好是填空。使学生通过学案学会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3)问题层次化 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探究或学习的内容要清晰明了,

每一部分要做什么,必须是能动的,必须是一目了然的,不能含糊不清,不能无从下手,不能雾里看花。各层次之间的衔接要自然和谐,即由此可以及彼。一般地讲,要做到依托学案并阅读教材,就可以了解概念,推演定理,应用定理,完成典型例题,基本做好目标检测。(4)情感----潜移化 三、导学案的使用 学生如何使用导学案: 1.课前必须按导学案的要求去自主学习,才能保证课上充分的互动。使用导学案必须坚持三个原则: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2.课上互学、高效利用:课堂交流离不开导学案、课堂展示离不开导学案、课堂生成离不开导学案、课堂引导、点拨离不开导学案、学后反思离不开导学案、复习备考离不开导学案。 3.学案检查、及时到位 课下必须依据教师点拨,课堂互动成果修订导学案,要在学案后的空白处写后记。每隔一段时间,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1.教师在拿到学案以后,必须进行二次备课,备课要达到两个目的:(1)是针对本班学习情况对学案进行修订,达到学案的最优化;(2)是将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方法、技巧写入学案,将教学案真正个性化。 2.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五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重点和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一) 一、概念的范畴不同 教案是教育科学领域这的一个基本概念,又叫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元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案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学进程,内含教学纲要和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和各种组成部分的时间分配等。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分支,形成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它包括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再现性和操作性。 课堂教学设计属于微观教学设计的范畴。 二、对应层次不同 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所以教学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也可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运用最多的一个层次。 教案: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也是考察一个教师备课的一个依据。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三、设计的出发点不同 教案是教材意图和教师意图的体现,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为依据的一种纯粹的“教”案。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设计是“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掌握程度为依据,教师在设计中既要设计教,更要设计学,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四、包含的内容不同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难点分析,教学进程,教具的使用,课型,教法的具体运用,时间分配等因素,从而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和安排。 教学设计从理论上来讲,有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学习重点目标阐明、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媒体的分析使用及教学评价等七个元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讨论比较多的是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主要元素。 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内容对比 (1)目的与目标 教案中称之为教学目的,多来源于教学大纲的要求,比较抽象,可操作性差,使课程重视了整体性、统一性,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淡漠了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修养。 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可由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制定,教学目标更加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目标更加具体,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2)重难点分析与教学内容分析 教案中的重难点分析主要由教学大纲指出,是教师上课讲解的主要内容和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内容结合学习者进行分析,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分析得到的重点和难点常常是媒体设计时所针对解决的对象。 (3)教学进程与新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教案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怎样讲好教学内容的过程。重视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不同的课型教学过程的设计流程不一样。但是一定要体现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这一主要特点。 (4)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 教案中的教具使用比较简单,多为模型、挂图等公开发行的教具,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 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媒体的选用和使用,而且注意使用时的最佳作用和最佳时机,有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1.1.3学案设计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3课时 核素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的构成。 2.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3.掌握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习过程 一、原子的组成 2.质量数: 3.质量数(A )= + [思考]1.碳14中的14指什么? 2.原子的质量数是否就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氧原子的质量数为16,质子数为8,那么它的中子数是多少? 4.硫的二价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8,中子数为17,那么它的质量数是多少? 二、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1.Z A X 的含义: 。 2.613C 、818O 、92238 U 三种原子的中子数各为多少? 三、三个概念 1.元素: 。 2.核素: 。 3.同位素: 。 4.三者的关系: [练习]1.下列各组粒子属于同位素的是( ) A.35Cl 和37Cl B.40K 和40Ca C.O 2和O 3 D.H 2O 和D 2O 2.1H 、2H 、3H 、H +、H 2可以表示( ) A.氢的五种同位素 B.五种氢元素 C.化学性质不同的氢原子 D.氢元素的五种不同粒子 四、相对原子质量 [思考]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一回事吗? 1.原子(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2.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3.原子(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4.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练习]已知氯元素有两种天然同位素,并测得35Cl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为75.77%,相对原子质量为34.969,37Cl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为24.23%,相对原子质量为36.966,则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多少? 随堂检测 222Rn),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该核素核内 1.据报道,某些花岗岩中含有具有放射性的氡( 86 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A.86 B.136 C.50 D.222 2.在①36Li②714N③1123Na④1224Mg⑤37Li⑥614C中: (1)和互为同位素。 (2)和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3)和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3.某元素一种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 C.若碳原子的质量为W g,则此原子的质量为(m+n)W g 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 4.用字母填写下列空格。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E.电子层数 (1)同位素种类由决定; (2)元素种类由决定; (3)某元素有无同位素由决定; (4)核素相对原子质量由决定; (5)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决定; (6)核电荷数由决定; (7)碱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相对强弱由决定; (8)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相对强弱由决定。 5.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下列有关稀土元素62144Sm与62150Sm的说法正确的是() A.62144Sm与62150Sm互为同位素 B.62144Sm与62150Sm的质量数相同 C.62144Sm与62150Sm是同一种核素 D.62144Sm与62150Sm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 6.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粒子不显电性 B.该粒子质量数为4 C.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 D.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 7.铜有两种天然同位素2963Cu和2965Cu,已知铜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63.5,则2963Cu的原子个数百分数是() A.75% B.25% C.50% D.45% 参考答案 学习过程 一、1.(1)原子呈电中性,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2)原子的质量集中在

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难点 1..定语从句where、when、why(The Attributive Clause --- where, when, why.) 2.学会使用定语从句(Use the Attributive Clause with prep.﹢which or the Relative Adverbs: where, when,and why.) 3 学会写一篇关于伟大人物的文章( .Learn to write a passage about a great person.) 3.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词汇:period, advise…on, continue, fee, fare, gold, be worried about, out of work, stage,vote, position, accept, violence, as a matter of fact, blow up, put in prison, equal,make + O + adj, imagine, in one way, blankets, degree, allow sb to do, guard, stop from, educated, come to power, beg for, terror, fear, cruelty, reward, rights, be proud to do. ②句子※The time when I first met Nelson Mandela was a very difficult period of my life. P34 ※Sadly, I did not have it because I was not born there, and I worried about whether I would become out of work. ※He told me how to get the correct papers so I could in Johannesburg. P341. ※We were put in a position in which we had either to accept we were less important, or fight the Government. ※Only then did we decide to answer violence with violence(only then 此处引起倒装句) ③语法:when, where, why引导定语从句 where 表示地点,只能跟在表地点或场合的名词后。 when表示时间,只能跟在表时间的名词后。 why表示原因,通常跟在reason后引导定语从句。 ④话题:◎谈论Nelson Mandela ◎谈论学生自己心中的名人是怎么样的 2.过程与方法:①问一些关于名人的问题,展示一些名人的图片和资料,引出主题;

导学案和教学设计有什么区别

导学案和教学设计有什么区别? 2011-11-25 22:24 一江春水正人生|分类:学习帮助|浏览6022次 分享到: 2011-11-28 16:12 网友采纳 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教案是为教师设计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而导学案的着眼点与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求得能力。一般,一个完整的导学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目标点击 包括三维目标及重点、难点。其中,我们在写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时候,不要直接把教参上的直接搬过来,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这些词语,要把这些语言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的“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例如:了解理想实验和归纳推理的研究方法。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所运用的理想实验和归纳推理的研究方法. 二、科学探究(文本解读) 把本课内容分成若干知识点,比如讲《压强》这节,我可以把 本节分为三部分:压力、压强、改变压强的方法,然后依据这三部分内容依次展开。 如果说展示的内容里边包括演示实验,可以分成1、大胆猜想2、设计并进行试验3、观察并记录现象4、归纳总结5、反思交流6、学以致用这几个环节。比如说:燃烧条件的探究,1、大胆猜想,燃烧具备什么样的条件?2、设计并进行实验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试管中的白磷红磷,说明水中的白磷说明。这些内容可以以天空的形式来填。4、归纳总结:燃烧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5、反思交流:水火不相容,那为什么白磷可以在水里燃烧?6、学以致用:南极考察队员在南极考察时忽遇暴风雪,将火柴丢了,如何生火做饭?在这里咱们还可以有个温馨提示:利用透镜聚光。这样学生针对学案进行观察,总结,这是学生自己学到的东西。 若为文本性的知识,可以通过联系生活,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接着解读文本将课本上的知识点转化成一个个探究性的问题,通过对知识点提问、解答、应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比如说讲解压力,咱们可以这样来写:你想过这些事么:你站在水平地面上,你对地面有力的作用么?当禅把口器插入树皮时,

《咬文嚼字》导学学案 教案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导学学案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分析评价课文. 2. 借鉴吸收其中精华. 重点难点: 1. 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2. 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 预习点拨: 1. 研读两遍,初步了解文意. 2. 筛选重点字词,查阅工具书予以掌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熟习课文,把握结构,分析评价课文观点,注意筛选重点语句,尝试借鉴吸收其中精华。 导读学练: 一. 诵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 1. 了解有关常识: 作者朱光潜,著名 , .主要著作有 和 . 2. 从文中找出生僻的字词加以解决:

正音: 锱铢镞岑牍下乘蕴藉付梓 了解词义: 咬文嚼字---- 推敲——— 蕴藉———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二. 概括,分析: 1. 口头归纳概括本文主要意思(用一两句话): 2. 分析结构,归纳要点: 不同,意味不同. 第一部分:阐明的密切关 系 ,意味不同. ,意味不同. 正面: 第二部分:讲的使用 负面: 三. 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1. 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思想观点的语句并摘录下来: 2. 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和认识:

3. 文章标题与观点的关系是怎样的,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提示:先看作者就二者关系的论述,再注意标题的基本义与在文中的意思的不同,然后联系个人的学习及写作情况来谈): 四.分析.借鉴: 1. 作者在阐述”炼”字的道理时与郭先生的观点有哪些不同,他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 2. 文中”咬文嚼字”的意思包含几点,侧重于那个范畴,它的精髓在什么方面? 巩固训练: 1.研读课文,结合个人平时学习及写作情况,深入理解作者观点。 2.进一步从文中筛选出重点语句,加以理解并借鉴吸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进一步分析筛选,借鉴吸收. 重点难点:结合文意深入理解. 预习提示: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见解认识的语句加以体会. 导读导练: 一、进一步分析借鉴:

学案设计

学案设计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潍坊一中李宗彪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描述核糖体的形态结构和成分。 2.简述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过程。 3.能够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的现象和结果进行推理和判断。 4.简述蛋白质分选、运输。 5.学会用实验资料探究结论的方法。 二、预习内容 1.蛋白质的合成 阅读课本P32蛋白质的合成,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有关核糖体的问题: (1)蛋白质的合成场所________________ ,核糖体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核糖体在细胞中的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核糖体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糖体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蛋白质的合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进行________ 的复杂过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的。 探究活动: 根据豚鼠胰腺蛋白的分泌过程,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1)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依次经过哪些结构? (2)各部分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作用?(阅读课本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将不同的氨基酸按照特定的顺序连接成肽链,________________都能对新生肽链进行修饰。蛋白质的修饰主要是指为新生肽链添加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对其_______________等,这些修饰对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成为_________________ 有着重要意义。

五个学时教学设计

《打电话》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打电话》这篇课文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年轻人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却啰里啰唆聊了老半天,浪费了别人不少时间。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教学思想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读、演相结合,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抓住典型语句,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3、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主要内容,学说相声,了解相声的语言特点。 教学准备 相声音频、课件。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下列两组成语,让学生朗读。 啰里啰唆废话连篇拐弯抹角婆婆妈妈寡淡无味 简明扼要斟字酌句直截了当言简意赅风趣幽默 师:读了这两组成语,你有什么发现?如果有人和你谈话,你喜欢怎样的表达?为什么? 2、师:看来,说话得讲究艺术。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文——《打电话》,再次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板书课题:打电话。 二、初读课文,了解相声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文章内容。 2、师:读过课文了吗?文章里出现了几个不太常见的词语,你会读吗?课件出示: 嗞嗞呃耗子啰嗦嘚儿啷甭 指名读。 师:“嗞嗞”是象声词,老式电话拨号声音。“呃”是语气词,“耗子”是什么意思? 师:“甭”这个字最有意思,是个会意字。看到它。你能猜出它的意思吗? 齐读。 3、师:老师也读了这篇课文,觉得它有点怪,跟我们以前的课文不一样!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 生:都是人物对话!文章的内容是一段相声。

teacher的教学设计及学案

T eachers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Module 5 Unit 15 Learning Lesson 3阅读课 (一)学生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快速阅读和精读课文的技巧,同时也储备了一定的单词,这有利于课文的阅读的进行;对于以往口语训练中有关采访活动的积极参与,使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另外,他们对本单元的话题Learning兴趣浓厚,本课有关师生互相评价的主题也是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相当紧密的联系,这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在采访部分也有话可说。 (二)教材分析: 1.本设计处于Unit 15 Learning Lesson 3 Teachers的第一课时。 2.对教材的处理意见: (1)开始时通过让学生猜测本班同学在老师眼中的表现和学生对本人(学生的英语老师)的表现评价来引入,意在引起学生的对话题的兴趣,及其运用所学过的表示人物性格的confident, extremely bright, lazy等形容词来描述,同时通过情景引出lack confident, particularly willing and cooperative, rebellious等词汇,为下面的阅读作好铺垫。 (2)接下来的快速阅读和细节阅读理解部分设计呈梯度的回答题及选择题等练习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其中的题目如The sentence “I know I shouldn’t be rebellious ”shows that______和From“The government should give more money for science education.”We know that _______等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全面理解,为学习本课语法wish和should 表示后悔和建议作出铺垫。 (3)为了帮助学生有效获取、分析、归纳课文所蕴涵的信息,本人将课文My inspiration 和My pupil分解阅读,每一篇都设计fast-reading通过individual work,;further reading通过pair work 逐让学生对课文有清晰的理解。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实际,summary部分通过group work设计了问答题以学生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进行,目的是帮助学生回忆和巩固课文的内容,让他们有信心参与逐步深入的活动,为下一步的采访活动作好铺垫。 (4)Output部分主要提供给学生采访常用的句型如: W--Welcome to our“School time Programme”. G:-- Thanks

学案设计的要求

学案设计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学案的设计十分重要,如何设计一篇实用有效的学案才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学,我认为应遵循如下几点。 一、学习目标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对整个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控制的依据。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学习目标,能使学生明确方向,减少学习的随意性,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学习目标一般包括知识目标和学能目标,描述这些目标的语言最好使用便于操作的行为动词,切忌将教案中教的目标直接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用。如初中化学上学期《氧气的性质》一节的学习目标可这样设计: 1、知识目标:(1)、能说出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知道氧气化学性质很活泼,能正确描述氧气的主要化学性质。 (3)、会熟练书写常见金属、固态非金属和可燃性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符号式,能清楚描述相关现象。 2、能力目标:学会用实验探索研究氧气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 二、学习方法设计要具有科学性 学案导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乐学、善学、会学。能有效地培养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九年级学生由于学习时间紧、任务重,要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学情,与教学内容同步,由浅入深分阶段进行学法设计。 第一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化学思想、学习方法的启蒙指导,侧重于学习过程中各环节常规方法的设计,如阅读、观察、练习、思维、实验操作、想像、记忆等方法。 第二阶段:主要是巩固、提高第一阶段的成果,初步掌握各环节的学习方法,并做到学以致用,侧重于化学学习中常用的对比、归纳、演绎、联想、记忆等方法的设计。 第三阶段:通过学习,学生的化学意识将出现一个质的飞跃,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因此,这一阶段学法设计要特别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都得到优化。 三、学习活动设计要具有开放性

教学设计包括对本课时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设计包括对本课时教学过程的设计,一般有情景设置(引课)、新课、巩固等环节,不做统一规定,是否选用表格形式自定。要写出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意图,以及教学中注意的问题和说明。注意:教学设计(教案)不同于教学实录。请教研员和一线的教师给下面的教学设计(教案)打分或评价。】 一、教材简析 这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语文第四册第四组的课文。本组教材的四个小故事,都是围绕动手动脑来选编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画风”这个题目引起了课文中的小朋友思考。风看不见也摸不着,怎么画?陈丹、赵小艺、宋涛三个好朋友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结果他们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 二、教学理念 1、架设教学与生活的桥梁。“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让生活走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识世界和情感世界,也让语文教学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而显得丰富多彩,富于生趣。 2、倡导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朗读为重要手段,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自由读、分组读,分角色朗读,表演示范读等)语言实践中,培养语言的感悟能力,尤其引导学生抓住人物个性化的句子,读懂课文,把握人物情感,切身体会到遇事善于质疑、思考、解疑带来的无穷乐趣,并树立起自信,同时培养交流合作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学生来自海边农村,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吹着海风长大的,对风特别熟悉,理解文中人物对话较容易,但语言的感受、感悟性还不够敏捷,因而在体会人物情感与心情方面会比较困难。所以在教学中,我以指导朗读为主,来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体验提问题、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情感与乐趣。 四、学习资源 跨越式资源网站(补充《小水滴的一天》、《小水滴旅行记》、《小水滴的梦想》等阅读资源;补充灌溉、浇水、洪水等图片);生字词语卡片、故事录音、反映水的变化的录像片或课件。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打写创作的留言版。 五、教学设计 (四)、朗读感悟,体验情感

《中国建筑的特征》学案导学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学案导学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学案导学教案 一、导入新走近本 1导入新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化灿烂的国家,她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雄伟的古代建筑艺术,比如北京故宫、苏州园林、佛塔、道观等,(多媒体出示相关的图片)中国的建筑是独具特色的。那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使得中国的建筑独立于世界建筑之林呢? 今天我们就学习梁思成的,共同领略中国建筑的永恒魅力吧。(板书题)。 2.走近作者(多媒体演示,略) 3明确目标(多媒体出示) ①.了解的行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的结构层次。 ②.理解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③.学习本科普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或议论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二、阅读本整体感知 初步感知 【问题设置】主要讲的是中国建筑的特征,那么什么是中国建筑?【学生活动】自由朗读本,思考并回答。 【教师点拨】在第一段中找。

【整合答案】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出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看,公元前1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这样的鉴定反映了作者宏观开阔的历史观和化观,从世界化史的角度讨论中国建筑的特征,构成了这篇小论的独特视角。 三、自读梳理理清结构 【问题设置】作者一共概括了中国建筑的几大特征?请分别找出。【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点拨】注意从三个方面去概括 【整合答案】 作者概括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①(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②(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简案与详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对学习行为目标、学生学习特征分析,学生学情分析、学习环境分析,、选择策略手段、制定教学流程、评价教学效果、以达到课堂最优化的编制教学预案的过程。 教案——堂教学的实施方案,即教师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教案一般有表格式、描述式、画图式和画图加表格式课堂实录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体现怎么设计。 一、教案和教学设计的相同之处 1、两者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确定,都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制定。 2、计划性:它们都是根据一堂课涉及的所有因素而设计的教学内容。为了保证教学目的的完成,一般老师都对教材进行过研究和钻研。 3、程序相同:对教材的钻研,确定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选定教学过程的方式、课型、方法、教具、时间等。 二、区别 1、教案和教学设计上存在不同:教案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根据老师安排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思考、模仿等过程。而教学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学情、智力等水平出发,学生学什么,老师教什么。所以两者的设计上刚好相反。教案一般多半以教材、教参为主,而教学设计把教学本身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运用系统方法来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即把课堂教学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使之成为具有最优,不但使学生学会所要求的知识,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目标和价值观得到丰富。课堂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2、指导思想不同教案是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的体现,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教师怎样讲好教学内容,使学生要掌握的所学知识,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导致的后果是便于学生的知识增长,但是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缺乏,很多学生缺乏创造力、思维不活跃、模仿能力强,不能体现现在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堂教学设计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更重视学

2.3.1学案设计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验证及操作注意事项。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你知道哪些方法能够制得氧气吗? 合作探究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原理):。 2.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装置):是根据和而决定的。 收集方法:实验室能够采用法和法收集氧气,这是根据氧气和的性质而决定的。 3.注意事项 (1)给固体物质加热时,管口要,防止。 (2)铁夹从部套入且夹在试管即离管口处。 (3)导气管只应,便于。 (4)必须用加热,先再。 (5)试管内外壁都要干燥。 (6)药品应铺开,以增大受热面积。 (7)加热高锰酸钾时管口应,防止。 (8)用排水集气法收集要有才开始收集。 (9)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时应先,再熄灭,防止。 4.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 (2)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 (3)用铁架台上的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5)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氧气 (6)将导管移出水槽 (7)熄灭酒精灯 小结步骤:。 5.验满方法:。 6.验证方法:。 学以致用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 A.二氧化锰 B.氯酸钾

C.空气 D.氧化镁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以下实验步骤:①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②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将导管移出水面。准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③①②④⑤ D.③①②⑤④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受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稍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⑦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其中准确的是( ) A.全部 B.除④以外 C.除⑥⑦外 D.①②③④ 4.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发现水槽液体变红色,请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A.没有使试管均匀受热 B.试管口忘了放团棉花 C.导管太粗 D.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参考答案 自主研学 水通电分解能够得到氧气。 合作探究 1.高锰酸钾 (KMnO4)锰酸钾 (K2MnO4) +二氧化锰 (MnO2) +氧气 (O2) 2.反应物是固体条件是加热向上排空气排水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 3.(1)略向下倾斜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2)底上端三分之一 (3)稍稍露出橡胶塞气体排出 (4)外焰预热固定药品部位加热 (7)放一团棉花高锰酸钾堵住导管 (8)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 (9)移出导管酒精灯水倒流进入试管炸裂试管 4.将导气管末端插入水中,用手焐热试管或用酒精灯微热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冷却后在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检—装—定—点—收—移—灭 5.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则已满 6.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学以致用 1.C 2.D 3.B 4.B

ieueer第一课时学案设计

ieueer第一课时学案设计 ieueer第一课时学案设计 ieueer第一课时学案 教学目标: 3.播放古筝曲,学生自己试着在四线三格中进行书写,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执笔方法。 师:耳朵能帮我们干什么呢?(听故事,听老师讲课……) 师:看哪位小朋友用好自己的小耳朵了,认真听了。 2.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最后一位拼音朋友就是er,耳朵的“耳”读第一声就是它的名字。请小朋友们跟我读er(生读) 3.出示特殊韵母er,讲解: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我们之前学的复韵母都是由两个单韵母组合而成的',但这位小er很特别,它是由 e和r组合在一起,他不像其他韵母喜欢跟声母交朋友,他喜欢独来独往我们叫它“特殊韵母”。它发音时舌头要往上卷。 4.指导学生跟读,练读,指名读,正音,开火车读。 5.师:瞧,他带着帽子走来了。(带调读er的四声) 出示:ērérěrèr 6.你能选择其中一个联系生活来说话吗? ①老师上课经常说:“小耳朵,仔细听。” ②我们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③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 7.小结:er发音时舌头往上卷,是个卷舌音。它只能单独做音节,不和声母相拼,用法很特别,所以叫它“特殊韵母”。 四、巩固练习 1.师:今天,咱们在拼音乐园认识了不少拼音朋友,该回家了。咱们来点一下名,送他们回家吧。出示:ieeereue开火车读,齐读。 2.加入新成员的《拼音休息操》是什么样的呢?一起背一背吧! 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拼音休息操。 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b、p、……、w。 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a、、e、i、u、ü、ai、ei、ui、a、u、iu、ie、üe、er。 站要直,做要正,我们来整体认读音节表zhi、chi、shi、ri、zi、ci、si、i、wu、u、e、ue。 专心听,勤动脑,学好拼音基础牢。 3.下面的韵母都是双胞胎,看谁很快地认识认识它?比一比,读一读。 ie---eiei--eriu---uiie---üe 4.游戏:“看谁听得清,找得快”。拿出自制的复韵母卡片,老师找一位同学读韵母,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剩余没有写完的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