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路面病害处理维修的重难点自己总结

路面病害处理维修的重难点自己总结

路面病害处理维修的重难点自己总结
路面病害处理维修的重难点自己总结

一、路面病害治理

1、路面病害治理原则

本路段主要病害类型为横纵向裂缝。

(1)纵向裂缝

处治原则:①对于没有处理的纵向轻度裂缝,清除缝内杂物并吹干缝内水份,灌注热沥青,以减少水份的渗入。对于已处理过得凸起较高的固结沥青,罩面之前,应对表面进行整平。对现有道路灌缝采用灌缝胶彻底清除。

②对于没有处理的重度纵向裂缝,清除缝内杂物并吹干缝内水份,灌注热沥青,最后用抗裂贴进行处治,以减少水份的渗入;对于己进行灌(封)缝处理的重度纵缝,罩面之前,应对表面进行整平。对现有道路灌缝采用灌缝胶彻底清除。

③对于密集型裂缝原则上宜采用连片铣刨,铣刨厚度视裂缝及其它病害严重程度及下承层情况而定。铣刨后下承层裂缝根据单条裂缝的处治原则进行处理。

(2)横向裂缝

处治原则:①对于没有处理的轻度横向裂缝,清除缝内杂物并吹干缝内水份,灌注热沥青,以减少水份的渗入。对已进行灌(封)缝处理的现有裂缝,对于表面凸起较高的固结沥青,罩面之前,应对表面进行整平,对现有道路灌缝采用灌缝胶彻底清除。

②对于没有处理的重度横向裂缝,清除缝内杂物并吹干缝内水份,灌注热沥青,最后用抗裂贴进行处治,以减少水份的渗入;对子已进行灌(封)缝处理的重度横缝,罩面之前,应对表面进行整平,并对现有道路灌缝采用灌缝胶彻底清除。

③对于密集型裂缝原则上宜采用连片铣刨,铣刨厚度视裂缝及其它病害严重程度及下承层情况而定。铣刨后下承层裂缝根据单条裂缝的处治原则进行处理。

(3)网裂

对因纵、横向裂缝的不断发展或沥青混合料因疲劳产生的较大面积的龟裂和块裂,本项目通过现场调查发现主要是块裂,如果裂缝病害较轻(初期的块裂,缝细,无散落,裂区无变形),可以按照单条裂缝处治方法进行处理;如果病害程度较高(裂块明显,缝较宽,产生散落和变形),已经使路面发生松动时,宜先将松动部分清除,然后用热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修补,如果修补的面积较大,则

应分层修补,注意沥青混合料磨耗层层的压实度应超过93%(最大理论密度),修补至与原路面高程一致。

(4)路面回填混合料

根据本项目特点并结合以往类似成功设计经验,原沥青路面回填混合料类型有AC-13C、AC-20C,结构层粗集料采用石灰岩石料,细集料采用石灰岩机制砂。填料采用石灰岩矿粉。

(5)特别说明

目前该项目是正在运营使用中的高速公路,日常养护不可避免,且设计中裂缝治理的长度、病害严重程度等会随时间而变化,项目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设计原则做适当调整。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时,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进场后对设计方案进行校验,经发包人、监理人、承包人、设计代表对病害范围进行确认后,合理调整治理范围和深度,方可进行施工。

2、路面加铺方案

对K248+604~K269+383段宣化方向路面病害严重路段进行铣刨回铺治理后,对全断面加铺4cmAC-13C改性沥青混凝土,在加铺罩面层前洒布一层SBS 改性沥青防水层,撒布量控制在l.8kg/m2,并均匀撒布9.5mm~13.2mm单一粒径玄武岩碎石,碎石撒布量覆盖率控制在55%-60%。为保证施工质量,应对两次摊铺间施工缝进行回铣,宽度为10~15cm。纵向施工缝应设置在标线一侧。

本次工程范围包括阳原互通、深井互通及宣化互通匝道路面,罩面方案与主线段一致,路面病害治理后全断面加铺4cmAC-13C改性沥青混凝土。

3、相关问题解决方案

路面罩面层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增加,必然涉及一系列相关问题,如上跨结构物净空的限制、桥面与路面在伸缩缝处的衔接、纵横断面的恢复与调整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分别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1)对拦水带的影响

经现场调查,本项目施工范围内拦水带高度为12cm,罩面后对拦水带没有影响,因此对拦水带不进行更换和调整,仅对损毁处进行局部修复。

(2)上跨结构物净空的限制

上跨结构物净空的限制包括上跨分离式立交、互通区上跨匝道桥、龙门架或

单悬臂式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志及电子警示屏等一切由于铺筑上面层可能影响净空要求的结构物。

本次工程范围内仅阳原互通匝道有净空限制,经现场调查,最小净空为5.11m,铺筑上面层后为5.07m,满足最小净空5m的要求。

(3)对护栏标高的影响

现行规范中规定:当不设路缘石时,护栏高度(指护栏板中心至路面的距离)为60cm;当设有路缘石时,护栏板中心至路缘石顶为60cm,距路面一般为72cm。根据宣大高速公路现有波形梁钢护栏的设置高度情况,能够满足高速公路的防撞性能要求。

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施工范围内罩面后护栏高度符合使用要求。本次不对波形梁钢护栏的标高进行调整。

(4)桥梁结构物伸缩缝处铺筑上面层顺坡衔接

K248+604~K269+383段在“白改黑”工程中路面厚度增加了14cm,桥头顺坡范围为50m,纵坡坡度较大,影响了行车舒适度,本次罩面后路面厚度又增加了4cm,因此本次罩面对于不进行罩面的大中桥,采取铣刨顺坡的方式进行处理,顺坡范围为l00m,降低纵向坡度,修正后顺坡坡度为1.8%0。

对于直接进行罩面的小型构造物,

对于设有异型钢伸缩缝的桥梁,采取桥头铣刨顺坡的方式进行处理。顺坡长度为40m。

对于无异型钢伸缩缝的中小构造物,在切缝位置增加抗裂贴处治,然后进行罩面。铺筑后在板端与背墙间切0.5cm缝隙,缝隙上开槽1.5×1.5cm,灌注热沥青的同时分层撒布小石子。

(5)服务区贯穿道路等路面部位与沥青路面衔接处理

服务区贯通车道路面不在本次罩面工程范围内,因此在与沥青路面衔接部位一定范围内采取顺坡方式予以处理,具体做法为:

沿匝道方向8m范围内的路面铣刨一定的厚度,厚度取罩面层厚度,以满足沥青混凝土结构层施工最小厚度要求,然后铺筑上面层。

(6)停车港湾

本次工程范围内共包括14个停车港湾,本次工程对停车港湾采取相同的处

理方式,即在原路面铺筑一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层后,加铺4cmAC-13C改性沥青混凝土。

(7)超高段排水

本次工程罩面厚度仅为4cm,且为单侧加铺,对路面排水影响不大,故本次对超高段暂不进行处理,待大同向加铺后一并处理。

(8)沥青路面施工接缝的处理

为了增加沥青混凝土的密实性,降低雨水对路面的水损坏,应在路面病害治理过程中的侧壁涂刷SBS热改性沥青,以及对罩面层的纵向施工缝顶面处涂刷10cm宽的SBS改性沥青进行封缝处理,用量控制在l.5kg/m2。

(9)路面边部处理

中央分隔带两侧及道路外侧衔接处,用沥青混凝土铺筑,保证不留倒角,雨后不能积水,同时还用保证压实度满足要求。

罩面过程中,由于路缘石所引起的衔接问题—即产生不规则倒角(如下图),应当用沥青混凝土填充,当机械施工不便时,采用人工摊铺.并采用小型机械进行压实。

(10)交通工程

本项目标线方案同原路面标线的设置相同:标线均为白色热熔标线。标线施工应与加铺层工程同步进行。

(11)铣刨料的再利用

相关研究证明,在集料中掺入不大于10%的铣刨废料,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尤其是耐久性方面影响非常小。本项目的铣刨废料可以经过筛分分级之后加入新的集料中在本项目中再利用,但考虑到铣刨废料的沥青含量及级配等问题无法确定,具体掺配比例需经过相关的试验检验之后才能确定。

4、特别说明

目前该项目是正在运营使用中的高速公路,日常养护的零散挖补不可避免,使其结构层发生改变。且设计中病害治理的长度、宽度、位置及深度均会随时间而变化,项目实施则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按照设计原则做适当调整。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时,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进场后对设计方案进行校验,经项目工程师、监理、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对病害范围进行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路面施工应根据铣刨后病害状况,合理调整下层病害治理范围和深度,确保路面病害彻底治理。

二、附属工程方案设计

1、部分段落路缘石改造工程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宣大高速公路K170+000~K201+000段路缘石整体状况较差,由于融雪剂的腐蚀作用,大部分路段路缘石以出现破碎、松散等现象,局部路段路缘石几乎腐蚀干净,造成路面散碎砂石较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因此结合本次病害治理工程,对本路段范围内路缘石病害进行治理,总长度为25436m。

具体改造方案为:为减少路缘石松散砂砾对路面行车安全的影响,本次改造工程在路缘石上加设沥青砂拦水带,以减缓路缘石的腐蚀速度。

此路段路缘石主要有两只形式,一种为平路缘石,一种为凸起的路缘石。对于平路缘石,对松散的部位进行清理后,在原路缘石表面涂刷一层粘层油,然后做沥青砂拦水带;对于凸起的路缘石,清理松散的骨料后,在平整位置涂刷粘层油,然后做沥青砂拦水带。沥青砂每隔5m设置10cm的间隔开口,以方便中间带的排水。

其中K186+485—K190+244段为超高段,考虑路面排水需求,且中间分隔带施工不易等因素,此段落暂不进行改造。

2、拦水带改造工程

宣大高速公路K174+000~K183+000及K205+728~K205+978等路段为水泥混凝土拦水带,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经过多次罩面处理,部分拦水带几乎与路面平齐,丧失拦水功能,由于融雪剂的腐蚀作用,部分拦水带已腐蚀松散,粒料剥离,亟需进行治理。本次工程同时对宣大高速公路K174+000~K183+000及

K205+728~K205+978筹路段的拦水带进行改造工程,由现有的水泥混凝土拦水带改造为沥青砂拦水带,工程总长度为8919m。对原水泥混凝土拦水带进行凿除整平,然后在原位置涂刷一层粘层油后,设置沥青砂拦水带。

3、收费站广场维修

宣大高速公路目前正在使用中的收费站包括宣化、深井、化稍营、东城、阳原、晋冀主线站,经现场调查,收费站广场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经过长期使用,目前各收费站广场混凝土板均有不同程度的裂缝、麻面、板角断裂、错台、边角剥落等病害。

(1)方案设计

本次工程拟对宣化、深井、化稍营、东城、阳原、晋冀主线站等六个收费站广场进行混凝土阪维修工程,对破损严重的混凝土板块进行更换。更换混凝土板的厚度为26cm。

混凝土面板设置钢筋网,采用C16 HRB400钢筋,横向钢筋间距为25cm,纵向钢筋间距为25cm。

混凝土路面所有纵缝处均设拉杆,长度80cm,间距50cm,采用直径C16 HRB400钢筋;所有的横缝处均设传力杆,最小长度45cm,间距30cm,采用直径Ф32光圆钢筋。与原路面相接处的水泥面板设置边部加强钢筋。

三、交通工程恢复

该项目中所涉及的路面标线,根据现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 1-3-2009)重新进行喷涂。

标线采用白色热熔反光涂料,并掺有玻璃珠,其材料及配比应符合JT/T280《路面标线涂料》的规定。热熔标线厚度为2.0+0.2mm,涂料中应混合总重18~25%的玻璃微珠,在喷涂时标线表面还应均布0.3~0.34kg/m2的璃微珠。

振动标线涂料采用热熔型反光振动标线涂料,内含玻璃微珠22%,面撒玻璃微珠应在涂料喷涂后立即进行,以0.34kg/m2的用量加压撒布在标线上。面撒玻璃微珠采用非镀膜珠,应干净无杂质,折射率为 1.5—1.64。振动标线施工前必须用电扫帚彻底清扫路面,清除孔隙中的泥砂、灰尘后,喷涂热熔型下涂剂,喷涂宽度每边宽出振动标线10mm,涂布量为0.2kg/m2,待其干燥后施划振动标线。振动标线采用划线机分两次完成,第一遍施划基准标线,厚度不小于2mm,第

二遍施划凸起部分,厚度不小于5mm,振动标线总厚度不小于7mm。

四、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一般要求

1、对于路面边缘、加宽、路肩及横向裂缝处理等大型压路机难于碾压的部位,宜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振动夯板作补充碾压。

2、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严把原材料质量关,保证砂石材料规格、质量的稳定性与均匀性,以及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无离析、花白料现象,确保铺筑质量、压实度达到相关要求。

3、沥青混凝土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并在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4、需要对原路面结构层铣刨时应做到处理彻底,采用配备钢丝刷的清扫设备结合高压空气吹风机进行清扫,将发生松散、破碎的层位彻底清除,避免出现“软夹层”等薄弱层位。

5、在进行罩面施工前,必须对原路面进行清理(包括:清除浮尘、泥土、碎屑及可见水分等)。

6、铺筑上面层施工时,严格控制大中桥头标高,摊铺机应设自动找平方式。

7、沥青混凝土路面推铺应尽可能保证摊铺的连续性。

8、施工时采取四分之一幅施工,将施工缝留在行车道中间位置,罩面施工结束后采用热沥青封缝,封缝宽度为10cm。

(二)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要求

1、施工准备

铺筑沥青层前,对下承层应彻底清扫(冲洗)干净,并均匀洒布黏层沥青。

2、施工温度

(1)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应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的表5.2.2-3的规定。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应不低于160℃。

3、拌合

(1)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合场采用拌合机械拌制,宜采用间歇式拌和机。

(2)粗、细集料应严格分类堆放和供料。不同料源即使粒径相同的集料也应分开堆放,且不能混合使用。每个料源的材料应进行抽样试验,取样应符合试验规程的要求。从沥青混合料运料车上取样时必须在设置取样台分几处采集一定深度下的样品。

(3)应严格控制拌和温度,不得超过195℃;超过时必须废弃。烘干集料的残余含水量不得大于1%。

(4)沥青料拌和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经试拌确定,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间歇式拌和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45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5-10s).(5)间歇式拌和机宜北邮保温性能好的成品储料仓,贮存过程中混合料温降不得大于10℃,且不能有沥青滴漏。改性沥青混合料储存时间不应超过24h。

(6)出厂的沥青混合料应逐车用经过标定地磅称重,同时测量其温度,签发运料单,归档备查。

4、运输

(1)热拌沥青混合料宜采用较大吨位的运料车运输,但不得超载运输,或紧急制动、急转弯掉头,使透层、封层造成损伤。

(2)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扫干净,在车厢板上涂一薄层防止沥青粘结的隔离剂或防粘剂,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

(3)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粘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脏物。

(4)运料车每次却料必须倒净,尤其是对改性沥青混合料,如有剩余,应及时清除,防止硬结。

5、摊铺

(1)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在喷洒有粘层油的路面上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宣采用履带式摊铺机。

(2)应做到匀速、连续(不停地)摊铺。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机产量、运力配置情况、摊铺宽度和厚度等条件,通过试验段确定。一般为2~4m/min,改性沥青混合料宜放慢至1~3 m/min。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3)气温10℃以下或雨天不得进行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未压实而被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应铲除废弃,不得回收利用。

(4)在摊铺过程中应跟踪检测质量,发现缺陷应“趁热”修补;修补不好的应刨除重铺。

6、压实

(1)混合料摊铺后无明显质量缺陷时,应随即用通过试验段确定的压实设备和工艺进行碾压,防止因降温而影响压实密度。改性沥青混合料一般应在温度降至120℃前结束碾压作业。不得在低温状态下作反复碾压,使石料棱角磨损、压碎,破坏集料嵌挤。

(2)沥青混合料的初压应符合下列要求:初压应紧跟在摊铺机后碾压,并保持较短的初压区长度,以尽快使表面压实,减少热量散失。通常宜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初压后如有严重缺陷时进行修整乃至返工。

(3)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进行,且不得随意停顿。碾压长度通常不超过60~80m。对路面边缘、加宽及港湾式停车带等大型压路机难于碾压的部位,宜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振动夯板作补充碾压。

(4)碾压时,压路机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紧急制动。当压路机来回交替碾压时,前后两次停留地点应相距10m以上,并应驶出压实起始线3m以外。

(5)碾压轮在碾压过程中应保持清洁,有混合料沾轮应立即清除。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三)抗裂贴施工技术要求

(1)抗裂贴宽48cm,铺设前必须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铺设前使用钢丝刷和吹风机对选择使用抗裂贴的裂(接)缝进行清洁,干燥处理,裂(接)缝表面须平整,无突起,无洼陷,无松散,无碎石,油脂及其它污物,如有坑槽,必须填补。

(3)抗裂贴施工时,其表面温度应在等于或大于21℃的条件下使用,表层温度低于21℃时,要使用温火烤抗裂贴的胶面,注意不得过烤,胶面熔化即可。或者使用常规的乳化类粘层油,用量在0.5~1.0kg/m2。

(4)在铺设前不得将隔离膜(纸)揭开。

(5)在铺设抗裂贴时应将成卷材料拉紧,铺设后的抗裂贴应平整、不起皱、不翘边。

(6)在铺设过程中若出现重叠时,重叠长度为50-125 mm。不能超过两层

以上的重叠。

(7)建议在铺设抗裂贴后用胶轮滚筒进行滚压至少三遍。

(8)铺设完成后,车辆即可通行。但是,与上面层铺设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9)以下情况不能施工:雨水天气;路面或建筑物表面布满霜冻或水雾;环境温度低于摄氏4度;路面或建筑物内在结构存在严重变形。

(10)抗裂贴正确铺设后,应紧密结合上面层的施工,避免受潮和雨淋。

(11)压实过程中,应将压路机调整到最低振幅和最高频率的位置,如果压路机振幅过大,可能会在抗裂贴的位置出现少量剥落。

(12)其他未尽事宜,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执行。

(四)收费站广场维修旋工要点

对换板部位基层顶面进行清理维护,换板部分基层调平层由新浇筑的水泥混凝土面板一次进行,不再单独选择材料调平。传力杆按原水泥混凝土面板的设置情况进行设置。凿除原水泥混凝土板时,注意对周边板块的影响,尽量利用原有传力杆。

对于需设置拉杆、传力杆的,对植筋钻孔表面进行凿毛处理,注胶时,将搅拌头插入孔的底部开始注胶,逐渐向外移动,直至灌满孔体积的2/3即可。将备好的刚劲旋转着缓缓插入孔底,按照固化规定时间进行安装。

对于需要切缝、灌缝的部位,切缝、灌缝应当符合有关施工技术标准要求。切缝时间控制在砼终凝后3~6小时为宜;切缝深度不小于基础厚度2/3,切缝线平直,在一般情况下不得破坏原有基础切缝线位置。灌缝前,应清除切缝内粉末,保证缝内干燥洁净后按施工技术要求施灌填缝料。

(五)道路标线施工要求

l、标线施工前应将路面清扫干净,路表应清洁干燥,无松散的颗粒、灰尘、沥青、油污或其他有害的物质;标线施工应在白天进行,雨天、尘埃大、风大、温度低于10℃时应暂停施工。

2、所有标线应具有顺直、平顺、光洁、均匀及精美的外观,湿膜厚度符合图纸要求,特殊标线的图案、地面文字标记及导向箭头的尺寸等应按图纸要求和国标(GB 5768 1-3-2009)的规定施工。

3、由于标线施工是在不中断交通,不改变交通流方向的情况下进行的,施工时要分段封闭某个车道,因此,标线工程的施工应与主线病害治理施工密切配合,分段、分车道的进行,且施工时,应与交通管理部门密切配合,采取交通安全措施,设置适当的警告标志,摆放锥形交通标志疏导交通,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应身着安全服装。在确保施工人员及交通安全的同时,还应阻止车辆及行人在施工作业区内通行,以防止碾脏、碾坏标线,污染路面。

4、标线施工过程中,除按施工图纸喷涂外,还应注意在超高路段位置处,为确保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车道分界线应设置为实线,待超高路段结束后,再喷涂成虚线。

5、用于标线的各种材料的性能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的规定。

6、原有标线必须进行清除后才能实施罩面工程。

其他未尽事宜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 1-3-2009)、设计图纸及技术规范施工。

(六)交通标志施工要求

l、为适应夜间行车,标志板面底衬及文字均采用三级反光薄膜(高强级)。其色度座标应符合《视觉信号表面色》(GB8416-2003)中有关规定,其反光膜的逆反射系数和亮度系数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为保持美观,标志板的所有字符、图案均应是整张反光膜,严禁拼凑。

2、标志版面应符合交通部行业标准JT/T 279-2004《公路交通标志板》的规定。标志板采用LF2铝合金板材配合LC4铝合金滑动槽钢制作。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应标准。版面采用3mm厚的铝板。标志版面一般应要求一块铝合金板加工成型,但对较大版面,一般只允许有一条横向接缝,不允许纵向接缝,所有接缝处应背衬加强。

3、铝合金板材与铝合金滑动槽钢采用铝合金锚钉铆接,铆距为100—120mm。为增加标志板自由边的刚度,同时不破坏铝合金板面,应优先采用卷边技术。

五、环境保护

旧路养护维修施工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施工中应注意对环

境的影响,加强环境保护措施。采取必要措施减少铣刨旧路面和弃运废料过程中的扬尘对空气的污染。对于施工中产生的污水、废料、生活垃圾等应进行适当处理,以保护施工沿线水源、农田及村庄不受污染。

对于铣刨的旧路面沥青混凝土等废料,应本着不污染环境并可二次利用的原则予以处理。尽量在养护施工中充分利用,不能利用的部分应选择适宜的弃料场地存放,并加强对弃料场地周边环境的保护,注意掩埋和复耕,做好排水防护。

六、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特点

旧路面病害治理工程除了常规的施工作业,还具有病害范围大小不一,治理段落长短不同,病害治理挖补的深度也不同,点多、分散、施工期间不断交、工期紧等干扰因素多等特点,加大了施工组织难度。

(二)施工方案

1、施工组织

(1)交通控制:施工期间不断交,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序作业及区段,保证施工车辆及其他过往车辆畅通无阻。

(2)总体安排

路面施工以机械化作业为主,人工辅助机械作业。作业方法总体采用平行流水作业。相同的工序在不同的施工段上平行作业,不同的工序采用流水作业。

2、主要机械设备

(1)拌和设备

本项工程所采用的沥青混合料要求由厂拌法生产。拌和厂与工地现场距离应充分考虑交通堵塞的可能,确保混合料的温度下降不超过要求,且不致因颠簸造成混合料离析。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场、站)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械拌制,并应满足该项工程和相关规范的要求。沥青材料应采用导热油加热。沥青拌和设备额定功率应保证不小于220吨//小时,配有不少于五个冷料仓,填料仓应有两次计量,设备部件齐全,技术状况完好,计量装置、除尘装置、油石比控制系统准确、正常。拌和厂应具有完备的排水设施。各种集料必须分隔贮存,细集料应设防雨顶棚,料场及场内道路应作硬化处理,严禁泥土污染集料。

(2)运输设备

热拌沥青混合料宜采用较大吨位的运料车运输,标准载重不宜小于15吨。运料车应用篷布覆盖,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对于改性沥青混合科运输,运料车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加盖苫布,以防运料车表面混合料降温结成硬壳,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扫干净,在车厢板上涂一薄层防止沥青粘结的隔离剂或防粘剂,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装料时,应多次挪动汽车位置,平衡装料,以减少混合料离析。运料车运输混合料宜用苫布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运料车的运力应稍有富余,施工过程中摊辅机前方应有运料车等候。宜待等候的运料车多于4辆后开始摊铺。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脏物,否则宜设水池洗净轮胎后进入工程现场。

(3)摊铺设备

沥青混合料必须采用摊铺机械施工。摊铺机应部件齐全,性能良好,能根据修补的需要宽度进行收缩和调整,正常施工气温不宜低于10℃。沥青混合料正常施工摊铺温度不低于130℃,改性沥青混合料不低于160℃。

(4)压实设备

沥青混合料碾压设备应根据规范要求采用钢筒式及轮胎压路机进行组合式碾压。压路机应保证雾化喷嘴完好,机械运转正常,以湿润碾轮为度,不应有多余水分流行路面,并严格控制碾压温度、遍数和速度,在作业期间,不得中途因故停顿,应保持连续不间断作业。

(5)小型施工设备

由于该项工程为养护工程,涉及到一些纵、横向裂缝治理和一些零星局部的边角等不便于正常大兴机械摊铺碾压部位的施工,承包人应配备先进足够的各类小型铺筑、压(夯)实设备,如手扶振动压路机、振动夯板、火夯(方烙铁)等,以便进行特殊部位的施工。

3、工程施工的安排和做法

旧路病害的处理,情况复杂,要取得高质量的处理效果,治理工作应分作两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为本次设计的道路病害的普查、调研,提出方案性治理设计。第二阶段为施工单位进驻现场后,施工前的现场放样、对照,结合实地挖验,从布局上具体划定,做出恰当地增减、修订与调整。挖补既不应过于零碎,能连则连,便于机械作业。同时也不应追求工程量,盲目扩大。每挖一处,均应

得到“四方”技术人员确认之后,方可“破土”动工。

开挖翻修应以机械化作业为主、人工辅助机械作业。各项工序的施工,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

挖除旧有沥青路面采用铣刨机铣刨,自卸汽车运输,按照监理指定的地点清出场外,并与其它废料分开堆放。

旧有路面基层采用铣刨机铣刨,机械无法作业处,采用人工风镐作业,自卸汽车运输。

挖除或铣刨旧路面结构层时,应注意在各层间设置纵、横向台阶。

沥青混合料应在拌和场集中拌和,自卸汽车运输,机械摊铺、碾压。

4、拌合站及料场布置

沥青混合料拌和站宜设置在阳原互通出口附近。

七、交通组织设计

通过对省内外多条高速公路养护维修工程项目的交通组织方式的全面总结分析,借鉴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工程的经验,本着“安全、畅通、确保工程质量”的原则,根据相关法规、规程的要求,针对该路路面病害治理工程中各项施工作业的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提出该路路面病害治理工程施工的交通组织方式。

本项目病害挖补和罩面阶段原则上均采用“不改变交通流方向,封闭部分车道施工”的组织方式。在有全断面挖补的段落、全幅罩面时,可采用“改变交通流方向,封闭半幅车道施工”的组织方式即利用中央分隔带紧急开口绕行改变交通流方向。

由于实际情况中外界干扰因素很多,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15)及《高速公路养护作业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化的要求》(冀高养【2012】456号)对人员、机械、施工组织的有关规定进行公路养护作业施工。车道养护作业时,在封闭车道一侧的警告区应布设施工标志和限速标志,在费封闭车道一侧的警告区应布设施工标志,并宜布设警告频闪灯。同一行车方向不同断面同时进行养护作业时,相邻两个工作区净距不宜小于5km,封闭车道养护作业控制区与被借用车道上的养护作业控制区净距不宜小于10km。

施工期间应做好交通组织和疏导工作,严格限制车速,并及时处理车辆故障、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保证道路畅通。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与交管部门协商解决

交通疏导和交通安全等有关问题,并应取得交管部门的支持。

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方案

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方案 (一)、施工准备工作 1、主要人员、机械配置 工程师1人,施工员1人,技术员1人,普通工20人。 切割机4、破碎机2、钻孔机4台,压浆机1台,灰浆搅拌机1台,75KW发电机1台,洒水车1台。 2、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调查,确定需进行处理砼板块,分类做好标记。仔细检查板块上裂纹、破损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并保留图片资料,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备案。 (二)、施工方法: 1、水泥路面接缝处理 水泥混凝土沥青路面加铺沥青层之前,应将水泥板间纵横向接缝处杂物清理干净,并采用沥青玛碲酯进行灌缝,之后喷洒粘层油,加铺聚酯玻纤布,最后加铺沥青层。 2、水泥砼板裂缝修补 A、宽度小于3mm轻微裂缝 采用扩缝灌浆法,方法如下: (1)顺着裂缝扩建成1.5-2.0mm的沟槽,槽深可根据裂缝的宽度确定,最深不超过2/3板厚; (2)清除砼碎屑,吹净尘土,用0.3-0.6的清洁石屑回填; (3)采用热沥青灌缝,待固化达到强度后,即可进行统一沥青罩面。 B、贯穿全厚的大于3mm小于15mm的中等裂缝

采取条带进行补缝,方法如下: (1)在裂缝两侧切缝时,应平行于缩缝,且裂缝距离不小于150mm; (2)凿除横缝内混凝土的深度70mm; (3)每隔500mm打一对耙钉孔,耙钉孔的大小应略大于耙钉直径2-4mm,并在两耙钉孔之间打一对耙钉孔直径相一致的耙钉槽; (4)耙钉宜采用φ16螺纹钢筋,使用前予以除锈处理,耙钉长度不小于200mm,弯钩长度为70mm; (5)耙钉孔可采用环氧砂浆填充,必须满填砂浆,方可将耙钉插入孔内安装;(6)切割的缝内壁应凿毛,并清除松动的混凝土碎块及表面尘土、裸石;(7)浇筑混凝土应振捣密实、抹平,并喷洒养护剂; (8)修补面板两侧,应加深缩缝,并灌注填缝料; (9)待灌缝材料达到强度后,即可进行统一沥青罩面。 3、水泥混泥土面板断角处置 对于水泥砼路面板断角病害,为了保证加铺后复合路面的整体强度,应将断面角处破除重新现浇混凝土板,并在相邻板块间增设Ф25拉杆。 4、水泥混凝土面板错台处置 错台高差小于10mm,则磨平错台后即可按照设计要求加铺沥青层;若错台高差大于10mm,应采用C15细石混凝土填补错台位置,然后在加铺沥青层。 5、水泥混凝土板断板、破碎处治 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断板、破碎病害,为保证加铺后复合路面的整体强度,应破除碎的板块,在槽壁上均匀涂抹改性乳化沥青层,之后重新浇筑混凝土板,并在相邻板块之间增设传立杆或拉杆。

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成因及养护措施 邓壮荣

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成因及养护措施邓壮荣 发表时间:2020-03-11T12:35:27.803Z 来源:《建设者》2019年21期作者:邓壮荣[导读] 伴随着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增多,随之而来的是物资交换的增加,各地区之间的交通量更是逐年增长,大型车辆、重载车辆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由于这种情况,对于路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山西交控集团运城北高速公路分公司山西运城 044000摘要:伴随着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增多,随之而来的是物资交换的增加,各地区之间的交通量更是逐年增长,大型车辆、重载车辆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由于这种情况,对于路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建的城市交通系统中,路面的承载力需要进行提高,使用期限也应 进行提高。对于高速公路,目前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路面结构的科学性,路面病害问题如何解决,使用性能能否满足目前交通的需求,这些问题都应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成因;养护措施 1 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成因 1.1 车辙病害成因 在高速公路其路面常见的病害当中,车辙病害主要表现在沥青路面长期承受着车辆荷载作用之下逐渐形成的处于沥青路面的一种永久性变形。若高速公路的路面出现了车辙病害,则就会加大车辆行驶期间的颠簸度,伴随着车辙病害的不断加深,轮迹带位置沥青层也会随之变得越来越薄,路面就会出现坑槽或裂缝情况,最终会导致雨水不畅通的排水或车辆不受控制之下的变道等问题,安全隐患重重,对于高速公路业带来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那么,结合以往的路面施工建设经验,高速公路的路面出现车辙病害的根本原因主要包含着气候及交通条件、路面整体结构的承载力、沥青的结构层实际厚度、施工材料的抗车辙性、施工质量等各方面因素。那么,以施工材料的坑车辙力为例,基于该沥青材料自身就具有着较高粘结力,该混凝土施工操作在高温的环境下粘结力相对较好。因此在施工期间,就需在混凝土的施工材料当中适当加入一些抗车辙剂,以促进混凝土材料粘结力的有效提升,还需择取较低蜡含量及较高软化点的一些沥青施工材料,谨防高速公路的路面出现车辙病害。 1.2 坑槽病害成因 路面坑槽同样是高速公路常见的病害之一,且道路一旦出现坑槽,就会严重影响到路面的行驶质量、通行效率和通行安全。坑槽病害的产生一方面是在道路施工中,由于沥青混凝土材料之间粘结力的缺失(沥青过度加热、摊铺前未彻底清理下层的泥灰等脏污)、道路面层的厚度不符合设计的要求以及路面碾压密实度不足等原因,就会导致在行车和雨水、温差等的共同作用下,带来松散、翻浆、裂缝等道路病害,进而逐步发展到坑槽。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养护及时度和有效度的不足,从而造成病害产生和加深,最终形成坑槽。 1.3 裂缝病害成因 在众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中,裂缝病害最为常见,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病害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龟裂病害、横向裂缝病害与纵向裂缝病害,如果沥青路面出现严重的裂缝病害,外界的水分会不断渗入到路面基层当中,路面基层软化,使得路面开裂范围不断扩大,严重影响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如果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较大的横向裂缝,很可能是由于路面施工人员没有按照相关施工流程进行施工或是沥青路面施工材料质量不过关,当外界温度较低时,沥青路面出现严重的收缩,形成大面积裂缝。 1.4 路面泛油病害成因 路面泛油多指的是沥青材料上浮问题,上浮的沥青材料集聚在高速公路路面位置,让人们感受到路面泛油的效果。出现这一问题与车辆载荷作用具有一定的联系。除车辆载荷因素以外,路面出现泛油还有可能是因为路面结构黏层油含量超过工程项目既定质量标准、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是由于沥青薄膜脱落所导致。 2 高速公路养护的重要性 公路养护工作主要针对公路中存在的病害问题进行必要的维护与处理,充分保证其达到安全运营的要求。首先,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可以大大提升公路的运行效果与服务水平,使得交通运行环境更具安全性。其次,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可以有效预防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再次,高速公路养护有助于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提供舒适的行车体验。总之,公路养护关系到人们的正常安全出行,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3 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措施 3.1 常规性养护技术 也被称之为日常养护方法,局部填充法可以处理路面上的裂缝,操作方法是将乳化沥青或者热油直接灌入裂缝中,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如果裂缝比较宽,可以先向其中填充沥青混合料,再进行振捣密实,最后用熔铁封口,撒上砂石就可以了。罩面法适用于车辙病害,使得路面抗滑能力提高,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方法是在路面铺上一层 4cm-8cm 的混合料。撒铺法可以提高路面的防水性能,使得平整度得到有效改善,将聚合物改性沥青及相关配料,通过撒铺的方式摊铺在面层上。路面再生法是高速公路在长期使用之后,面层会出现开裂、老化、变形等现象,要采用再生技术,包括厂拌再生法和就地再生法,运用的时候要结合实际情况而定。和其他养护方法比较而言,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2 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 3.2.1 高速公路检修 高速公路养护单位需要严格按照养护计划开展检修工作,尽可能利用预防性手段减少路面病害,确保路面的使用年限。高速公路养护单位也需要增加巡查路线的次数,一旦发现病害需要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处理,防止后期严重病害的形成。 3.2.2 铣刨重铺

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分析 郭浩然

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分析郭浩然 发表时间:2020-02-24T11:10:47.8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作者:郭浩然 [导读] 摘要:自从我们国家进入21世纪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各行各业都发展的愈发欣欣向荣,其中道路基建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山东联泰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省滨州市 256600 摘要:自从我们国家进入21世纪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各行各业都发展的愈发欣欣向荣,其中道路基建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不过就目前阶段来看,我们国家的道路工程路基路面依旧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道路病害。如果不及时的加以制止,很有可能在未来酿成不可逆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下文,便简要介绍关于工程路基路面治理相关的一些问题,并逐步探索关于道路常见病害的具体治理方法。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 1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治理相关问题简介 关于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治理问题,其实很难在只言片语之间描述清楚。在现实当中导致道路工程出现路基路面病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了诸如地质、气候环境、车辆荷载等等,而且有些路面路基病害根本就无法避免。具体的路面路基治理方法,也要灵活的根据路面状况来进行灵活的变通,要在日常的治理工作当中对道路工程作出各种科学严谨的检测与预判。为了有效的提高道路工程的稳定通行能力,减少因为后期治理路面路基病害而耗费的大量经济与人力成本,相关道路承建部门一定要在工程开展之初就确保道路工程的结构质量足够过关。而关于之后无法避免的一些路基路面危害,要尽量用科学的技术方案来进行道路维护与治理。 2我国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常见病害的分析 2.1路面出现的麻面或蜂窝问题 现在会发现有些道路的路面出现麻面或者蜂窝的现象,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时技术不到位造成的。比如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使用沥青的比例不合理,一些填充型材料加水量的计量不准确,路基上填充料搅拌的时间不足,搅拌得不均匀,或者是由于员工在振捣时不到位,导致振捣不密实,这样会使填充材料里面含有空气,另外,道路养护人员在道路养护上使用方法错误或者道路养护时间不够,这一系列的施工技术问题都非常容易导致沥青路面上出现严重的麻面或者蜂窝等问题,这样会使道路的承受载重能力减弱,使道路使用寿命大大减少。 2.2路面出现裂缝现象 路面出现裂缝也是道路工程建设路基路面上一种常见的病害,发生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①使用的原材料的质量不够标准,甚至使用假冒伪劣材料,水泥、碎石、砂等是在道路的建设工程上使用最多的材料,假如使用的这些最基本的原材料都不合格,工程质量肯定会出严重问题。②工作人员在工程施工时技术不到位,施工时失误较多或者施工工艺不正确,致使道路路面出现裂缝,使道路安全性降低。 2.3路面的平整度不够 如果在道路建设施工时没有严格控制基层的平整度,那么路面的平整度也会不达标,导致路面平整度不够。比如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负责压路机和铺路机的员工的专业水平不够,工作时思想不够集中造成失误,或者负责监管的部门敷衍了事不严格检查路面,就会造成路面的平整度不够,严重的话也会使道路变得高低起伏不平,十分危险。 2.4发生边坡滑塌 一般边坡滑塌分为两种情况:①塌方,另外一种是滑坡。虽然这两种情况的产生原因都是由于土质疏松,但是土质疏松上也有很大的区别,第一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施工的过程中工作的失误以及水的损坏导致的。②主要是因为破坏了的地质条件所引起的。 3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常见病害治理方法 3.1路面裂缝治理方法 很多时候,路面之所以会出现各种类型的裂缝,基本都是因为板下基础不够牢靠引起的,也有极少部分是因为混凝土结构强度不够引起的。遇上混凝土结构不强,则需要打掉重新铺筑路面;而由基础部分引发的路面裂缝,利用水泥灌浆进行基础加固处理就可以解决。另外还有一类是就是利用沥青、混凝土进行表面材料的临时性修复。如若碰上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到期出现裂缝的情况,那就要对原本的混凝土结构进行粉碎处理,并将其作为基层处理,在其上层铺上沥青层或者重新浇灌混凝土。另外还有一种治理办法,就是将旧的混凝土作为骨料再生利用。 3.2路面坑槽治理方法 分三个层面来进行路面坑槽的治理:其一、选用原材料的时候一定要遵从科学、严谨的原则,路面用到的矿粉必须是石灰岩生产的,断不可使用酸性石屑。其二,大力落实对于环境污染以及车辆超载的治理工作,要增强社会各界司机对于道路的防护保护意识,同时要对车流维修过程当中的各类油渍对路面的伤害与污染。与此同时,要将各种人为因素的路面破坏降至最低。其三,加强对路面上层沥青混合料的防水性能,在今后的道路工程中突破传统的沥青结构路面设计,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道路技术来创新新的路面工程施工,同时还要对路面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与防护工作。 3.3路基沉陷治理方法 对于路基沉陷的治理方法,其实也有很多种类,这里分别归纳了如下几种方法:其一,如果遇上原路面土质为柔软土层的情况,要根据路堤的实际高低状况来进行填料更换,与此同时,要把原有的软层土质去除,然后在原本的高度来进行路基夯实。其二,在填料的选择上,应用渗水性能比较好的填料,一定不能使用有腐殖土或者带树根以及草的土壤,并且要在铺筑路基的时候注意地面水的排查工作。其三,对于某些因为铺筑方法以及填料不实的路基状况,要及时的进行原材料清除,然后在重新填充好沥青沥水,并且将低下水位进行控制。 3.4路基翻浆治理方法 对于道路工程当中出现路基翻浆病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治理工作:其一,排水开渠。当路面长期处于潮湿的状态,这时候的路基部分就会开始发软,伴随翻浆的情况出现。这时候应该立刻在路肩的位置进行横沟的开挖,要将表面的积水进行有效的排

路面病害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一)、基本情况 2 (二)、既有路面及路基病害处理方式 2 二、编制依据及执行的技术标准 3 三、路面病害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3 (一)、人员配备 3 (二)、机械情况 3 (三)、材料准备 4 (四)、施工方案 4 四、质量保证措施 6 五、安全保证措施 6 六、环境保护措施 8 七、工期保证措施 9 ++++++工程(+++旧路改造工程) 原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基本情况 +++旧路改造工程,路线起点位于海景大酒店原+++,起点沿东展线,然后沿北方向展线,沿线经下山村、妈祖文化影视城、东海卧佛园,然后沿东方向展线,终点位于湄洲镇植树示范基地附近,接上新建环岛东路。 本次++++++旧路改造段落为K9+020~K11+544.864,全长2.524864km。其中 K9+520~K10+710段(长1.19km)保留旧的混凝土路面,只在旧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完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以改善行车条件。 (二)、既有路面及路基病害处理方式 1、原混凝土路面缩缝、胀缝和施工缝处理前,应清除缝内一切杂物,然后用道路专用填缝料进行填缝。 2、当混凝土面板只有一般的小裂缝时,清除缝内一切杂物,然后用环氧砂浆进行灌缝。 3、当混凝土面板内只有一条贯穿裂缝,或一个角破损,且破损板角的面积小于四分之一块板的面积时,只进行板块的局部更换。 4、当混凝土板块内有两条以上的裂缝或该板块有两个以上的角损坏,或者一个角的损坏面积大于四分之一板块,但基层完好,按基层完好进行换板。 5、当混凝土板块内有两条以上的裂缝或该板块有两个以上的角损坏,或者一个角的损坏面积大于四分之一板块,同时出现了错台或沉陷,或混凝土板破损后基层已损坏,针对这几种情况,先对基层进行处理和恢复标高,在进行换板处理,用C15混凝土修补基层。 6、当混凝土板弯沉测试不合格时,视为脱空,应对混凝土板进行灌浆处理。

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病害+解决方法

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病害+解决方法,不敢说很全,至少很实用! 路基路面是公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公路养护的重点内容和部位,由于病害的经常发生,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功能,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处置约占养护费用的80%以上,而且往往效果甚微。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路基路面常见的一些病害以及相应的处置技术都有哪些吧! 一、公路路基路面病害处置的相关问题 公路路基路面处置的基本原则 准确分析病害成因 基于病害成因的路基路面处置方案的确定 ? 路基路面的病害处置,必须从病害成因入手,遵循有的放矢的针对性原则。 ? 路基路面病害处置是一个系列工程,往往具有综合治理的特点。在分析路面病害成因、制订处置方案时,要考虑有无路基因素;

要考虑路面各层次的影响。对于水损坏引起的病害,往往具有综合性病害的特点,必须采取彻底的防治水根治措施。 ? 确定病害处置方案,还应与病害处置者的资源配置相协调。 公路路基的基本要求 公路路基不满足上述任何一种要求,就可能产生路基病害。 公路路面的基本要求 路面不满足前述两项基本要求,则可能产生病害。对于路面平整度和抗滑性能,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和提高,以提供给顾客安全、通畅、舒适的行车条件。 公路路面的结构型式与病害类型 ? 公路路面按结构型式,分为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两大类。沥青路面又称黑色路面,行车舒适性好 沥青路面病害(损坏)分为裂缝类、变形类、松散类、其他类四种。 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白色路面,行车舒适性不及沥青路面。其力学性能好、抗水破坏能力强,具有造价低、刚度大、强度高、使用耐久和养护工作量小的优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病害包括断板、脱空唧泥、表面裂缝、起皮、坑洞和平整度差等。

道路病害的防护及治理措施

道路病害的防护及治理措施 随着我国各种科技和工艺水平的飞速发展,在道路的建设中也涌现了不少的新产品、新方法,有效提高了道路的施工效率,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更好的为人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但是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多,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道路病害,威胁着道路的使用安全,也妨碍了人们出行的方便和人身安全。 道路常见病害 无论是道路路面还是路基,都会出现一些的病害,下面我们将对沥青混凝土路面一些常见病害进行分析: 路面塌陷、平整度差 由于沥青混凝土的材质在压实系数上是不同的,在铺垫的时候会出现薄厚程度的不同,因此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后,由于车辆和行人对路面的作用力,会使得薄厚不同的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压实,使得整体路面的平整度受到影响,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同时,在摊铺或者碾压的过程中,在进行机械作业的过程中,由于机械本身的原因或者操作人员的原因会对路面的平整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摊铺和碾压材料密度和温度不同,也会对平整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裂缝 裂缝是道路常见的病害之一,无论路面基层是何种材质的,在道路使用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裂缝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类

型:即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其中,常见的是横向裂缝,横向裂缝主要是顺着道路的横向裂开,与道路的中心基本呈现垂直的状态,其长度可能横穿部分路面也可能横穿整个路面。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与沥青混合料的性质有关,由于沥青混合料会随着温度的下降而转变成较脆的质地,因此在冬季或者温度较低的天气路面就会有所收缩,其拉力会导致沥青路面的开裂。 坑槽 路面坑槽指的是在行车作用下,路面骨料局部脱落而产生的坑洼。路面坑槽对路面的损害非常严重,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也十分巨大。产生路面坑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沥青混合的时候比例失调,使沥青的质量出现了问题,在外力的作用下出现了沥青的剥离,使得坑槽现象出现。同时,行驶车辆的漏油现象也对坑槽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由于汽油对道路路面腐蚀之后,会使路面松散,最终出现路面坑槽的现象。 泛油 道路泛油是由于沥青混凝土层的内部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向上移动,最终使表面的沥青因过多而堆积,持续高温是引起泛油现象的主要原因。其次,当道路建设完毕之后,正式投入使用第一年的夏季,持续的高温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发生变化,再加上车辆行驶中产生的压力,也会使得内部的沥青逐步向上移动,从而出现了大规模沥青堆积的现象发生,使得道路表面出现不平整的现象,再加上泛油的现象

公路病害处理方案

路面大中修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一、对施工工作人员的教育与管理 对现场作业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工人掌握本工种的技术要点、作业中的各种安全隐患;提高其自身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观念,同时做好作业人员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做到作业现场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禁止各类违规作业、违章指挥事件的发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对新员工工作前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后方可安排施工作业。 2、不因为工期紧,环境特殊,省略工前、工中、工后安全教育。 3、狠抓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由安全科负责人负责管理监督现场安全员、现场协管员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明确安全作业责任人。 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5、进行严格和细致的分项工作安全技术交底,在未交底的情况下不得作业。 6、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穿戴工作服,未按要求做的,责其改正。当场不能改正的,令其退出作业现场。 7、遇上级检查工作或外来人员参观作业现场,由接待部门负责,准备好相关的安全设施,各项安全防护用品配戴整齐并在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说明有关安全注意事项后方可进入现场。

二、路面大中修专项施工方案 在取得高速交警、路政和业主的施工审批后,项目部将进行不改变交通流方向的单车道封闭交通施工。封闭交通后,人员、机械设备按序进场,开始路面大中修施工。路面大中修施工的范围、深度、处理方法将严格按照业主代表及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并符合《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病害部位先实地标出,经监理工程师检验确认后,进行分层铣刨或开挖后,每次铣刨后由监理工程师根据下承层的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加深和扩大处理范围,并确定处治方案。进行规范开槽,槽壁、槽底垂直平整,槽内任何松散物及废料将清除干净。对铣刨层的清扫是路面路面大中修施工的重要环节,铣刨层是否清扫干净,直接影响路面大中修施工质量。为此专门配备美国产山猫多功能清扫车和大容量空压机,铣刨后先用山猫多功能清扫车将铣刨层清扫干净,再用大容量空压机把铣刨层角落的零星浮土、灰尘及松散石子全部吹净,确保坑槽内无任何松散物及废料。再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并丈量了病害坑洞的尺寸以后,立即洒布改性乳化沥青,并按规定分层回填沥青混凝土。施工结束后,打扫清理现场,组织人员、机械设备撤离现场。待沥青路面摊铺层自然冷却,混凝土表面温度低于50o C后,方可恢复交通。 三、路面大中修施工基本原则 1、少刨多加,经局部病害处治后的路段为提高路况等级时可实施周期性全幅罩面的原则。 2、坚持封(堵)排结合,以封(堵)路面水为主的原则, 3、修补部分的路面材料的弹性模量和组成设计原则上与原路

高速公路常见的四大病害成因分析

高速公路常见的四大病害成因分析 高速公路病害种类有很多,主要为裂缝、车辙和推移、坑槽和泛油四大类。 一、裂缝 裂缝病害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裂三种形式,以下将分别介绍。 (一)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一般有两种:一种主要发生在紧急停车带或路肩部位,其形状是沿路肩边缘向内逐步扩大,呈月牙形,这种裂缝容易使路基发生滑移,危险性很大;另一种是发生在行车道部位,多为纵向条带状,裂缝两端未延伸到路堤边缘。 1.纵向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地基原因。有些路段处于丘陵低洼、河谷处,地基土天然含水量较高,在设计及施工时未做处理,在高填土后,由于地基承载能力的差别出现不均匀沉降,造成路面纵向开裂。 纵缝1 (2)路基施工原因。如果土基施工时天气干燥,局部路堤填料土块粉碎不足,路基压实不均匀,暗埋式构造处因构造物长度限制,路基边缘不能超宽碾压,致使路基边缘压实度不够,或者混合料摊铺时纵向施工搭接质量不好,都会造成纵向裂缝。

纵缝,形成宽缝,后期会形成坑洞 (3)水的渗透破坏。中央分隔带、路表、边坡等渗水,使局部路基受水浸泡后承载力值降低,在动静荷载的作用下,路基滑动产生裂缝,另外填料若为弱膨胀土,如施工中未做处理,渗水后含水量变化,也会导致裂缝产生。 (二)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是与路面中线近于垂直的裂缝,裂缝起初大多出现于路面两侧的硬路肩,逐渐发展而贯通全路幅。贯通裂缝沿路面大致呈均匀分布。 1.横向裂缝通常不是由于荷载作用引起的。其成因主要有三个: (1)材料收缩引起横向裂缝。一方面在基层成型过程中,因基层材料失水收缩而形成规则的横向裂缝,另一方面基层材料因温度骤降而发生低温收缩开裂。这两种收缩变形使面层底面承受拉力,当拉力超过沥青面层的抗拉强度时就使沥青面层底部拉裂,并随着温湿的循环变化及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而导致沥青面层低面裂缝。

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方案

中修工程 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方案(初稿) 一、横、纵向裂缝 1、横、纵向裂缝现象的原理: 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收缩引起的裂缝的主要原因。横向裂缝是 2、对横向裂缝的处理方法: 针对上述裂缝现象,如裂缝宽度在5mm以下,可不进行处理,直接封层罩面;如缝宽在5mm—10 mm,采用乳化沥青灌缝处理;对于大于10 mm的裂缝,采取开V型槽,用乳化沥青灌缝后填补沥青砂处理。 3、灌缝技术要求 灌缝适用于土基、基层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并无下陷,且无路基翻浆的纵、横向裂缝等病害。 (1)10mm以下裂缝的灌缝施工要点 1)根据路况调查情况,在图纸上确定灌缝范围(里程桩号)。 2)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规定和交 通组织设计方案要求,设置安全标志,专人指挥交通,并根 据实际进度随时移动标志牌,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3)清扫灌缝区内的路面,避免扬尘污染,影响灌缝质量。 4)清理缝内杂物及尘土,以免影响沥青与缝壁黏结或灌缝不密 实,出现渗漏水现象。 5)由于缝隙较小,应选用稠度较低的沥青,灌缝应从一端开始,

由低到高、缓慢地向前灌缝,以使灌缝饱满均匀。 6)采用沥青灌缝时,冷却后开放交通;采用乳化沥青灌缝时, 完全破乳后开放交通。 (2)宽深裂缝的灌缝 1)根据路况调查结果,在图纸上确定灌缝范围(里程桩号)。 2)根据路面裂缝的具体情况,确定裂缝填封的方案。 3)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规定设置安全标志,专人指挥交通,并根据工程进度随时移动标志牌,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4)清扫灌缝区内的路面,避免扬尘污染,影响灌缝质量。 5)缝宽在5mm以内的裂缝,由于尚未发生结构性损坏,通常不对裂缝作更多的处理,可用不同性质的沥青灌缝,目的是防止由于雨水、冰雪通过裂缝向下渗入而继续扩大,属于预防性养护的范畴。 a、机械设备准备。灌缝机、清缝设备,并应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技术状况良好。 b、材料准备。稠度较低的热沥青、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密封胶、石屑或粗砂等。密封胶应边搅拌,边加热,加热至193℃,不宜超过204℃。 c、先用高压气泵对着裂缝处从一端开始,慢慢吹至另一端,直至缝内无杂物及尘土,并清扫干净。 d、用灌缝机自带的具有刮平装置的压力机喷头将密封胶、稠度较低的热沥青、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均匀灌入缝内。密封胶灌入深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分析与处治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分析与处治 对策探讨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分析与处治对策探讨 摘要: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对于行车速度、安全及舒适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四大类病害: 断裂类病害、竖向位移类病害、接缝类病害、表层类病害,对各类病害的类型及轻重程度分级进行了详细讨论,而后探讨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处治对策,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建议。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治 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概述 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可分为: 断裂类、竖向位移类、接缝类和表层类四种类型。断裂类主要指纵、横、斜向裂缝和交叉裂缝、断裂板等;竖向位移类主要指沉陷和胀起;接缝类主要指裂缝的填缝料损坏、唧泥、错台和拱起等;表层类主要指坑洞、露骨、网裂和起皮、粗集料冻融裂纹、修补损坏等。 2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处治对策 2.1裂缝修补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型式多样,处治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缝宽不足 0.5mm的非扩展性表面裂缝,采用压注灌浆法;局部性裂缝,且缝口较宽时,采取扩缝灌浆法;对贯穿全厚的裂缝,采用条带罩面法。对裂缝宽度大于3mm的裂缝,用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搅拌均匀后直接灌注。

2.2接缝修补 接缝施工时,为保证清缝质量,对杂物充填较多的纵缝,必须用切缝机切割,其它缝也应用铁铲对杂物和老化的填料进行清理,然后用高压气体吹净。对加热型填缝材料,按规定进行熔化,使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加热温度不宜过高、过低,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材料老化或流动性较差。用黄油枪或扁嘴铁壶沿缝方向均匀浇灌加热后的填缝料至缝填满为止(不宜过高或过低),灌缝深度至少应大于 1.5cm。灌缝应在路面干燥及路面板下没有积水时进行,保证填料与缝壁粘接牢固且不被高压水剥离、挤出。根据填缝料性质,做好施工交通控制工作,待填缝料冷却后开放交通(一般需30min),以免其被行车粘掉。 坚持周期性养护,根据填料有效使用寿命,对全部构造缝进行全面清缝和普灌,其后每年入冬和雨季之前进行补灌,保证构造缝全部密封。 2.3局部修补 对出现错台的板块,先采用压浆调整,恢复平顺,调整后仍有高差,且错台量小于10mm,可用建筑磨平机打磨掉高出的部分或人工凿除高出部分,凿除(打磨)宽度一般为10~30cm。错台量大于10mm的,在低的一侧用沥青砂或细粒式沥青碎石衬平,衬补长度按高差的1~2%,也可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薄层修补。修补前应用钢丝刷将原路面清理干净。大面积麻面、露骨、平整度差等结构性病害, 常采用沥青混凝土罩面处理,处理厚度应大于 2.5cm,罩面前要对破碎板及整个路面进行修补和压浆处理。一般的麻面可不作处理,只对露骨严重部分作整段处理,可用聚合物砂浆作薄层处理。 2.4破碎板块修补 采取换板方式处理水泥混凝土路面严重破碎板,即挖除整块破碎板,然后浇筑水泥混凝土,板厚与原面板厚度一致,但一般不宜小于24cm,否则可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修复。板角断裂等破损采用局部修补方式,即对板角断裂的部分渐除成正方形或矩形,在原板壁上加装传力杆后,在凿除位置浇筑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措施 随着水泥混凝土路面修筑技术的日臻完善,水泥混凝土路面发展的速度较快,在技术、经济上也将显示出明显的优势。然而水泥路面的迅速增长,水泥路面的许多病害也逐渐体现出来。主要现象为裂缝、沉陷、严重破碎板、板角断裂、唧泥、错台、接缝材料破损等。引起各种病害的原因是不相同的,有外界因素,设计缺陷、施工问题及养护等原因,现在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分析如下:。 一、水泥路面常见病害的成因 水泥路面破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板、基层、路基的缺陷引起的。这些缺陷除了设计因素及施工质量的原因之外,一般是在行车和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而水和超重荷载是主要因素。 (一)水是形成病害的主要原因 前几年水泥路面的横缝均是采用沥青灌缝,纵缝为施工缝不灌缝,路肩盲沟排水的设施基本没有设置。特别是“先行工程”建设期间对水泥路面性能认识不足,相当一部分排水设施配套不到位。如果养护不及时,经过多年的行车作用,一种是路面板块间相互挤压,原路面横缝接缝的填缝料老化剥落破损。路面的雨水通过裂缝接缝渗入基层,造成基层软化。另一种是低洼地水排不掉,两侧就会产生积水,积水向路基渗透,通过毛细作用逐渐向上,使路基上部土层变湿。在车辆荷载的重复作用下,出现基层承载力不足,地基不均匀下沉。产生唧泥将基层细料冲走导致板端脱空、路面板块松动、错台、板角冒浆,最后出现断板破碎。 (二)车辆超载也是造成水泥路面断板、碎板的主要原因 由于经济的发展,车流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市场竞争急烈,运输户只雇经营利益,绝大部分的货车进行改装,加高车厢,加厚大梁等等,严重超载,据路政部门检测统计双轴车辆总重量均在23~24t、三轴车辆总重均在35~45t,荷载大大超过路面设计荷载,造成混凝土板块疲劳,形成水泥板断裂、破碎,大大缩短正常使用年限。 (三)施工控制质量不严,造成水泥路面破损 路基密实度不足造成不均匀沉降,病害大部分布在路基填挖交界,高填方路段和路面与桥涵等构造物交接处,因为路基不均匀下沉造成路面的沉降,在行车的冲击作用下造成错台渗水、唧泥导致水泥路面破损。路面材料质量控制不佳,配合比达不到要求,拌和不

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措施

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措施 公路常见病害——翻浆、松散、坑槽、裂缝、泛油和波浪产生的原因及其处治措施翻浆是指路面出现弹簧、破裂、冒浆的现象。我国北方季节性冰冻地区,在地下水位较高或地表排水不良情况下,冬季路基开始结冻,不断向深处发展,上下层形成了温度坡差,由于气候的变化,零度等温线不断下移,形成一层、两层或多层聚冰层。土基中水分冻结后体积膨胀,由于土质不均匀,使路面冻死或冻胀隆起。春季气温回升,由于路面导热性大,路中的溶解速度较两侧快,水分不易向下及两侧排泄。土基土层便呈现过湿状态,当容解到聚冰层时,土层的湿度有时会超过液限。土基承载力极低,在车辆通过时,稀软的泥浆会沿着汗裂的路面裂缝挤出或形成较深的车辙和鼓包,形成翻浆。翻浆-防护和治理措施公路翻浆病害公路翻浆病害影响路基路面的水的类型治理翻浆的基本途径是:防止地面水、地下水或其他水分在冻结前或冻结过程中进入路基上部。基本施工步骤:场地排水——场地清理——翻浆土挖除——分层摊铺——洒水并碾压。提高路基加强排水根据实际情况加高路基,使路基上部土层远离地下或地表水面。路基加高的数值,应根据当地冻土深度,路基土质和水文情况,以路基最小填土高度及临界高度确定,一般应保证路基处于干燥状态。良好的路面路基排水可防止地面水或地下水侵入路基,使路基土体保持干燥,从而减轻冻结时水分聚流的来源,这是预防和处理翻浆的重要措施。降低地下水位设置渗沟。在翻浆路段的中心和边缘,每隔 4,6m 挖 30,40cm、深至聚冰层以下 10cm左右的小坑,定期将坑中水分掏出。如在未摸清翻浆情况前可在 100m 左右先开挖试验坑。翻浆消失后再用原来土壤或掺拌石灰土回填,回填时不要用砂砾回填,防止形成“水囊”和翻浆传染。路肩盲沟。盲沟应用渗水性良好的碎砾石填充,沟底宜做成 4至 5的坡度。在翻浆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 4,10m 开挖横向明沟,宽 30,40cm,深根据冻融情况逐渐加深,保持在化

高速公路常见的四大病害成因分析

高速公路常见的四大病害成因分析 槽和泛油四大类。 一、裂缝 裂缝病害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裂三种形式,以下将分别介绍。 (一)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一般有两种:一种主要发生在紧急停车带或路肩部位,其形状是沿路肩边缘向内逐步扩大,呈月牙形,这种裂缝容易使路基发生滑移,危险性很大;另一种是发生在行车道部位,多为纵向条带状,裂缝两端未延伸到路堤边缘。 1.纵向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地基原因。有些路段处于丘陵低洼、河谷处,地基土天然含水量较高,在设计及施工时未做处理,在高填土后,由于地基承载能力的差别出现不均匀沉降,造成路面纵向开裂。 纵缝1 (2)路基施工原因。如果土基施工时天气干燥,局部路堤填料土块粉碎不足,路基压实不均匀,暗埋式构造处因构造物长度限制,路基边缘不能超宽碾压,致使路基边缘压实度不够,或者混合料摊铺时纵向施工搭接质量不好,都会造成纵向裂缝。 纵缝,形成宽缝,后期会形成坑洞 (3)水的渗透破坏。中央分隔带、路表、边坡等渗水,使局部路基受水浸

泡后承载力值降低,在动静荷载的作用下,路基滑动产生裂缝,另外填料若为弱膨胀土,如施工中未做处理,渗水后含水量变化,也会导致裂缝产生。 (二)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是与路面中线近于垂直的裂缝,裂缝起初大多出现于路面两侧的硬路肩,逐渐发展而贯通全路幅。贯通裂缝沿路面大致呈均匀分布。 1.横向裂缝通常不是由于荷载作用引起的。其成因主要有三个: (1)材料收缩引起横向裂缝。一方面在基层成型过程中,因基层材料失水收缩而形成规则的横向裂缝,另一方面基层材料因温度骤降而发生低温收缩开裂。这两种收缩变形使面层底面承受拉力,当拉力超过沥青面层的抗拉强度时就使沥青面层底部拉裂,并随着温湿的循环变化及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而导致沥青面层低面裂缝。 横缝 (2)沥青及混凝土的温缩引起的裂缝。因沥青是一种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的粘弹性材料,温度下降时,沥青混合料逐渐变硬变脆,并发生收缩变形.当收缩拉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沥青路面表面就会被拉裂,并逐步向下发展,形成上宽下窄的横向裂缝,这种温缩裂缝在北方温差较大地区初冬一般宽度为3~5mm,到严冬可加宽到10mm,最宽达到20mm,而到春季则又缩回。 横缝,贯穿全车道 (3)差异沉降引起的横向裂缝。在软土地基与非软土地基交界处、软土地

路基路面常见病害及治理措施

路基路面常见病害及治理措施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不同地区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的一些病害以及治理措施,分析其病害原因,并作相应处理,以确保道路工程中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保证路基和路面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确保国防安全,必须有一个四通八达且完善的道路运输系统。而最重要的运输道路就是铁路和公路。对于公路安全质量而言最主要的就是路基和路面的安全稳定性。 路基是天然地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和横断面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是道路的基础,更是保证路面质量的关键。路面是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材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物。在现实中,路基和路面都要反复承受各种荷载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会导致路基路面的形状、边坡坡度发生改变,严重影响了路基和路面的质量和稳定性。由于所处地区和自然气候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路基和路面的破坏程度和破坏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因素大的方面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就是地形、气候、水文及水文地质、土质、地质以及植物覆盖;人为因素又分为荷载作用、路基结构、施工方法、养护措施等。最常见的路基破坏形式有边坡崩塌、滑塌,路基变形等,产生的原因涉及土质、人为的破坏、养护和管理等因素。彻底的控制路基病害的产生是不现实的,因此,只能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并做好防范,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将其产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 一、不同地区公路路基病害的类型及其危害 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以及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会造成多种公路路基病害,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我国西北部黄土沙土地区 我国西北部黄土地区公路路基病害类型及其危害。黄土土壤中土颗粒比较松散,且无层理,而且这些地区的平均降水量比较少,所以土壤的含水量较小,而土壤的含水量却是路基路面稳定性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沙土具有很大的湿陷性和易溶蚀等特征,因而容易产生路基的局部塌陷和整体沉降。另外还有路基边坡面的剥落、冲蚀和整体失稳;填方路基不均匀沉陷;沥青面层的裂缝等。这些普遍存在的路基病害,会严重影响这些地区的路基路面破坏,从而导致各种病害的发生。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处理方案

xxxx环路三期工程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方案延吉中环路三期工程主体已经通车,目前仅剩余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尾留工程。由于去年的工程工期短,任务重。在沥青面层施工时,已进入低温季节。 由于施工现场受温度影响,给沥青面层施工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 沥青面层在低温环境下施工后,很快进入了冬歇期。经过一个冻融期作用,使原本在低温环境下完成的沥青路面,出现了诸如裂缝、松散、坑槽等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现象。针对以上病害现象,项目部已成立了以项目总工为首的沥青路面病害处理小组,由专人负责沥青路面的善后处理工作。经过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特此制定了《延吉中环路三期工程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方案》,作为沥青路面病害处理的施工指导。 现场的沥青路面主要存在裂缝、松散、坑槽三种病害现象,下面分别对此三种病害的成因及处理方式做详细介绍。 一、横向裂缝 1、横向裂缝现象的成因: 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收缩引起的裂缝的主要原因。沥青是一种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的材料。在去年沥青路面施工时,由于温度较低,摊铺后的沥青混合料表面温度迅速下降,使沥青表面逐渐变硬变脆,并发生收缩变形。当收缩拉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沥青路面表面就会被拉裂,并逐步向下发展,形成上宽下窄的横向裂缝。 2、对横向裂缝的处理方法: (1)针对上述裂缝现象,如裂缝宽度在3mm以下,可将缝隙刷扫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净尘土后,采用热沥青封堵。如缝宽在3mm以上,则需沿横缝两侧各10cm范围开槽,挖除沥青上面层,然后沿裂缝加铺玻璃格栅,而后在其周围及底面上喷洒乳化沥青粘层油,使玻璃格栅能够黏贴在底层上。继而采用细粒式(AC-10)热拌沥青混合料填补,填补高度应略高于原有地面高度,以保证压实效果。填补后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并采用热沥青灌缝封口。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处理措施

一、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 1.变形类 车辙属变形类,是指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深度 1.5cm 以上。车辙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永久性变形积累形成的带状凹槽。车辙降低了路面平整度,当车辙达到一定深度时,由于辙槽内积水,极易发生汽车飘滑而导致交通事故。产生车辙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设计不合理以及车辆严重超载导致的。影响沥青路面车辙深度的主要因素是沥青路面结构和沥青混凝土本身的内在因素,以及气候和交通量及交通组成等的外界因素。 车辙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沥青混合料油石比过大;(2)表面磨损过度;(3)雨水侵入沥青混凝土内部;(4)由于基层含不稳定夹层而导致路面横向推挤形成波形车辙。 2.裂缝类 裂缝主要有三种形式: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裂。沥青路面建成后,都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初期产生的裂缝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基本上没有影响,但随着表面雨水的侵入,导致路面强度下降,在大量行车荷载作用下,使沥青路面产生结构性破坏。沥青路面裂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裂缝从表现形式可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影响裂缝的主要因素有:沥青的品种和等级、沥青混合料的组成、面层的厚度、基层材料的收缩性、土基和气候条件等。 坑槽(裂缝类)是常见的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指路面破坏成坑洼深度大于2cm,面积在0.04㎡以上。形成坑槽主要是车辆修理或机动车用油渗入路面,污染使沥青混合料松散,经行车碾压逐步形成坑槽。 3.松散类 沥青路面的松散是指路面结合料失去粘结力、集料松动,面积0.1 ㎡以上。松散是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的路面病害,松散可能出现在整个路面表面。也可能在局部区域出现,但由于行车作用,一般在轮迹带比较严重。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局部路基和基层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破坏;(2)碎石中含有风化颗粒,水侵入后引起沥青剥离;(3)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多,沥青结合料本身的粘结性能降低,促使面层与轮胎接触部分的沥青磨耗,造成沥青含量减少,细集料散失;(4)机械损害或油污染。 脱皮(松散类)沥青路面脱皮是指路面面层层状脱落,面积0.1 ㎡以上。

路面病害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一)、基本情况 (2) (二)、既有路面及路基病害处理方式 (2) 二、编制依据及执行的技术标准 (3) 三、路面病害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3) (一)、人员配备 (3) (二)、机械情况 (3) (三)、材料准备 (4) (四)、施工方案 (4) 四、质量保证措施 (6) 五、安全保证措施 (6) 六、环境保护措施 (8) 七、工期保证措施 (9)

++++++工程(+++旧路改造工程) 原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基本情况 +++旧路改造工程,路线起点位于海景大酒店原+++,起点沿东展线,然后沿北方向展线,沿线经下山村、妈祖文化影视城、东海卧佛园,然后沿东方向展线,终点位于湄洲镇植树示范基地附近,接上新建环岛东路。 本次++++++旧路改造段落为K9+020~K11+544.864,全长 2.524864km。其中K9+520~K10+710段(长1.19km)保留旧的混凝土路面,只在旧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完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以改善行车条件。 (二)、既有路面及路基病害处理方式 1、原混凝土路面缩缝、胀缝和施工缝处理前,应清除缝内一切杂物,然后用道路专用填缝料进行填缝。 2、当混凝土面板只有一般的小裂缝时,清除缝内一切杂物,然后用环氧砂浆进行灌缝。 3、当混凝土面板内只有一条贯穿裂缝,或一个角破损,且破损板角的面积小于四分之一块板的面积时,只进行板块的局部更换。 4、当混凝土板块内有两条以上的裂缝或该板块有两个以上的角损坏,或者一个角的损坏面积大于四分之一板块,但基层完好,按基层完好进行换板。 5、当混凝土板块内有两条以上的裂缝或该板块有两个以上的角损坏,或者一个角的损坏面积大于四分之一板块,同时出现了错台或沉陷,或混凝土板破损后基层已损坏,针对这几种情况,先对基层进行处理和恢复标高,在进行换板处理,用C15混凝土修补基层。 6、当混凝土板弯沉测试不合格时,视为脱空,应对混凝土板进行灌浆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