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专《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中专《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中专《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中专《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电工基础》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相关中等应用人才所必需的安全

用电、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磁场与电磁感应、变压器、仪器仪

表、元器件等知识和仪表使与制作,元器件识别与检测,常用单

相交流电路的安装与测试等技术。

学时:130

适用专业:电子电工类专业

学分分:100

二、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坚持中职性,体现中职人才培养的特色1.

中职性的内涵包括高素质和技能型。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

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理

实一体化为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2.

坚持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上,课程要从学习内容安排上,在低起点的学生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之间

搭建递进式阶梯。坚持主体性,其次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

力上,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

持主驱力。坚的内习学发潜能,激习极性和学习积学生的学动.

体性,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

习动机、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确定适宜的学

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坚持全面性,培养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能力3.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的诸个环节,注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强调学

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课程还要

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

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坚持综合化,力求实现所学即所用”4.“

通过社会调研,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生产岗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生产岗位任务为基础选定学习项目、组织

学习内容,以具体的生产岗位为单元模块,把电工基础涉及的

内容进行整合,实现整体性地呈现。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

用,以知识拓展的形式,注重补充生产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

新方法。

(二)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

体的模块化专业设计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门课程以形”

成电工电路设计、制作、测试与调试等能力为基本目标,彻底打

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铙工作任务完成的需求来选择

职业学生在让系,联的识与知务程内容,突出工作任组织课和

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

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以电子电工专业学生的就

业为向导,根据行业专家对电子电工专业所涵盖的的岗位群体

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

识规律,紧密集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内容,确定本课程

的工作任务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使工作任务

具体化,产生具体的学习项目。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

工作任务逻辑关系。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中等职业院校

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资格“

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依据各”

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

目的

课时数。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

语来表述。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

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理解电路组成及其基本物理量1.知道欧姆定律的基本内

容以及使用方式 2.理解基尔霍夫定理 3.

程电过容及其充放电理解4.

与楞次定律磁感应理解电 5.

感及其使用电了解6.

路的基本概念电了解正弦交流7.

和平均值路的三要素以及交流电的有效理解正弦交流电8.的概念值

率特性频电路的了解9.

的星形和三角形接法负载电及三相了解三相交流10.(二)能力目标

图路一般电能阅读1.算行分析和计能对电路进2.

感等元件容及电和正确选用电阻、电会识别3.

调试量和进行测对电用和使用测试仪器仪表路会正确选4.行判断并加以进对电路故障行简单电路设计能进能独立 5.解决

(三)素质目标

范和道德思想,熟悉职业规专业巩固1.

精神业取的敬劳、锐意进培养吃苦耐2.

能力组织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计划3.识创业的意和敢于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4.

精神职业敬业、团结协作的爱岗培养5.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及教学设计表

学时教学手段与方法目标任务内容学习情境.

任项目名一、电工实训室安全1了解实训室的电源配作规及其使用注意事项参观讲二、认识电工实训室2熟悉电工实训室安全认识实训作规程

老师讲解,播1了解人体触电的类型安全用短片,学生现常见原因,并掌握触电一、安全用电常安全用电与演习救的方法二、电气防火常了解电气火灾的防范2扑救常识气防火常边讲边练,讲1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一、认识电阻元结性能、主要技术指标、认识电阻、二、认识电容元途等三、认识电感元容与电感元认识常用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2和检测方法路元器认识二极管一、认识二极能用万用表对电子元3二、认识晶体件的性能好坏进行初步晶体断一、电路的组成与电讲边练,讲练1了解电路的组成、作模和三种工作状态认识直流电二、电路的工作状态2理解电路模型的概念特会识读电路图一、电讲边练,讲练1理解电流、电压、电位二、电压与电电动势、电功和电功率学习电路的三、电动概念以及焦耳定律,并四、电路中电压、电熟练地进行电路计算和电动势之间的关2掌握测量直流电流、本物理五、电功与电功压的基本方法讲边练,讲练理解欧姆定律与负载获一、电阻定最大功率的条件,会计学习欧姆定二、欧姆定导体电阻一、电阻的串讲边练,讲练理解电阻串联、并联电二、电阻的并的特点,掌握分压、分学习电阻的三、电阻的混公式的应用万用表电四、电阻的等电位等变接知的组装与△等效变五、电阻讲边练,讲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能练运用各种方法分析与一、电路结构术学习基尔霍算复杂直流电路二、基尔霍夫定

定讲边练,讲练一、电路中电压与电的计分析复杂直二、复杂直流电路的析方法——基尔霍夫电律应讲边练,讲练一、电压了解电压源与电流源的二、电流效变换;理解叠加定理电流源不能开路戴维南定理认识电压源三、实际电压源与电源的等效变电流四、混合电源节点电公式及推导

讲边练,讲练学习叠加原一、叠加原与戴维南定二、戴维南定讲边练,讲练一、磁的基本知掌握磁场的基本知识,解磁场相关物理量的概二、电流的磁认识磁及表示方法三、磁场的基本物理一、磁讲边练,讲练了解磁化现象和磁滞回二、铁磁材料的磁的形成,熟悉铁磁材料认识铁磁材三、铁磁材料的分分类及应用讲边练,讲练理解电磁感应现象,会一、直导体中的感应活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动势和感应电学习电磁感律对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二、电磁感应定行计算三、涡流与趋肤效定讲边练,讲练了解自感现象及影响电大小的因素;理解互感一、自学习自感与象,掌握线圈采用不同二、互绕制小型接形式时电感大小的相计算压讲边练,讲练一、磁路的概了解磁路的概念及相关二、磁路欧姆定理量,掌握磁路欧姆定学习磁路定与磁路基尔霍夫定律三、磁路与电路的比四、磁路基尔霍夫定讲边练,讲练认识磁屏蔽和静电屏蔽其原理和方一、磁屏认识磁屏蔽二、静电屏

静电屏讲边练,讲练掌握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分类与工作原理,能进认识变压器一、变压简单的计算二、电磁电磁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讲边练,讲练一、正弦交流电的三表示方法及同频率正弦认识正弦交流电的合成方法二、正弦交流电的表方讲边练,讲练理解单一参数正弦交流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一、纯电阻电分析单一参理解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二、纯电感电阻抗的概念三、纯电容电正弦交流电照明电路讲边练,讲练掌握单一参数正弦交流路中电流、电压和功率一、电阻、电感、电安装与调计算方法串联电分析复杂负二、电阻、电感、电并联电三、交流电路中的实正弦交流电元讲边练,讲练RL串联电路中理1一、串联谐电压与分电压、电压与分析串、并二、并联谐流的关系。.

1、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机电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既是数学、物理学等科学基础课的后续课程,又是本专业其它后续技术基础课的基础。在数控技师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课程的基本任务: 1.理解电路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实用性; 2.掌握电路中常用元件的性能及它们的应用; 3.掌握电路中的基本定律及常用的其分析计算方法,熟悉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4.熟练运用相量表达式和相量图分析计算正弦交流电路;5.掌握三相电路的计算方法以及它的特性; 6.了解非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其分析计算方法;7.掌握电工实训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初步具有选择、使用与电工实训相关的仪器仪表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 ( 1 )掌握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熟练掌握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及电流源等基本理想元件的参数及其电压、电流关系。牢固掌握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 2 )熟练掌握直流线性电阻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支路法、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 ( 3 ) 熟练掌握正弦量的有效值、角频率、相位与相位差的概念,理解相量的概念,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相量模型,

相量形式的KCL和KVL,熟悉掌握功率的概念及计算。能计算阻抗串、并联电路,做出相量图。掌握串、并联谐振的条件和特点。 ( 4 )熟练掌握三相电路中相电压与线电压、相电流与线电流及中线电流的关系。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和计算,熟练掌握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理解三相不对称电路的分析。 本课程重点介绍电工技术的基本分析方法及基本定律、定理,从简单的元件到一般电路,从基本理论到基本技能。课程结构分为“电工基础”和“电工技术”两大模块。“电工基础”模块包含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电路的分析方法、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非正弦交流电路、线性电路的暂态分析。 2. 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1 ) 熟悉磁场基本物理量,掌握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理解互感系数,掌握互感电路的同名端及测试方法。 ( 2 )理解电路的动态过程、初始值的确定,掌握RC、RL 动态响应及微分电路、积分电路的原理应用,了解三要素法求解动态电路。 ( 3 ) 了解非正弦周期量的谐波分析,掌握其有效值的计算,熟悉非正弦周期信号作用于线性电路的计算。 ( 4 ) 熟悉铁磁性物质的磁化性能、基本磁化曲线,铁心损耗,掌握交流铁心线圈的工作特点。 本模块以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为尺度。电工技术模块包含磁路与铁芯线圈电路、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与可编程控制器(PLC)、电量与非电量测试技术等。本模块是技术基础课,以应用为主,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场合,突出新技术的应用。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应用电子专业必备的专业基础课。其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5、《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生产第一线电气技术员所必须具备的电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初步具有读懂电气原理图,计算电路元件参数,分析判断常见电路故障的能力,并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学习专业课程与新的科学技术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课程教学目标 【职业关键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具有电子、电工设备元件运行现场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开发新产品、使用新设备、机电技术革新的能力;通过各种媒体快速获得最前沿技术信息的能力。 2、方法能力:按电子电工元件、设备运行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工作方案,完成运行任务;进行电器线路管理、维修技术改造的能力;具有进行生产组织管理,开展工作的能力;协调各方面公共关系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主人翁意识。 3、社会能力:能进行科学研究实验、引进、改进生产技术和初步发明创新的能力。 【职业专门能力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2)能借助电工仪器对电子元件进行测试,故障诊断。 (3)能熟练使用烙铁完成电子线路的安装,并能进行故障诊断。 2、能力教育目标 (1)掌握简单交直流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的能力。 (2)掌握常用电子元件的使用方法及电子线路工作原理的分析能力。 (3)熟悉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构成、区别和不同的分析能力。 3、素质教育目标 (1)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2)具有艰苦奋斗、自主立业、开拓创新的精神。 (3)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电工基础教案使用教师:xxx

教学重点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 认识电路 教学章节 学时数 1.1 电路 1.2 电流 1.3 电阻 6 1.4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5 电能和电功率 4 实训课 2 本章总学时 12 1、 “理想电路模型”概念的建立。 2、 理解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线性电阻与非线性电 阻的概念。 3、 理解、欧姆定律(全电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 了解电路的组成、电路的三种状态和电气设备额定值的意义。 2、 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电动势、电流、电压、电位、电阻、电能、电功率。 3、 掌握、欧姆定律、最大功率输出定理,了解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第二章 简单的直流电路 教学章节 学时数 2.1 电动势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2 电阻串联电路 2.3 电阻并联电路 2.4 电阻混联电路 8 习题课 1 2.5 万用表 2.6 电阻的测量 2.7 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 6 习题课 1 本章总学时 16 1、 运用电阻串联分压关系和并联分流关系解决 电阻电路问题。 2、 熟练分析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3、 应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电路。 1、 掌握电阻串联分压关系和并联分流关系。 2、 学会分析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3、 掌握万用表的应用。

第三章 复杂的直流电路 教学章节 学时数 3.1 基尔霍夫定律 3.2 支路电流法 3.3 叠加定理 3.4 戴维宁定理 8 习题课 2 本章总学时 10 1、基尔霍夫定律及其运用,学会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电路。 2、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3、掌握戴维宁定理及其应用 1、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其运用,学会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电路(只含两个网孔)。 2、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3、掌握戴维宁定理及其应用 4、掌握叠加定理及其应用。

《土建力学》课程标准

版本05 修改状态0 名称土建力学课程标准页码1/10 生效日期2010-07-1 《土建力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土建力学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铁道工程技术 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学时:64 学分:4学分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土建力学课程是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在掌握经典力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力求科学地反映当前铁道工程中各类新型结构的力学性能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基本结构受力组成、平衡计算、几何组成、计算简图选取及计算强度、刚度、稳定性等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处理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提高。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应用高等数学、铁道工程测量 本课程的平行课程:工程制图(铁道)、工务水文检测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结构设计原理、铁道桥涵构造与养护、桥涵施工技术、隧道工程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以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本课程按照访问铁道工程结构计算分析的基本顺序即按力学计算模型选取、平衡方程应用、承载能力计算、影响线绘制及应用进行课程内容安排。 (1)设计四个学习情境即:①力学计算模型选取;②平衡方程应用;③承载能力计算;④影响线绘制及应用。每个学习情境分为若干个教学项目,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学习情境”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体现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最新教学理念,采用凸显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最终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要求,即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目标。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可分别采用课堂讲授、行动导向教学法、多媒体教学、任务引领教学、理实一体化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 (3)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4)考核评价设计:课程以典型、具体的工作任务为考核依据,建立以综合职业能力考核为主线的开放式、全过程的课程考核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即采用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即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笔试和口试相结合、个人自主学习与项目任务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方法。考核方案以学习情境为序,考核目标按教学任务分为理解(A)、掌握(B)和综合运用(C)三个层次进行。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 程标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电工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职电子技术应用的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定律、直流电阻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互感耦合电路、线性动态电路、磁路及变压器、谐振电路等有关知识和常用仪器仪表使用元件与电路测试、简单电路设计、电路制作与调试技能。本课程是《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等课程的前修的基本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坚持职教性,体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 职教性的内涵包括高素质和技能型。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理实一体化为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上,课程要从学习内容安排上,在低起点的学生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之间搭建递进式阶梯。坚持主体性,其次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坚持主体性,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3.坚持全面性,培养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的诸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的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课程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4.坚持综合化,力求实现“所学即所用”。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120138 适用专业: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编制单位:电气工程系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120138 ]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分[ ] 参考学时[ 96 ] 课程归口单位[电气工程系] 制定人[ 谭银朝 ] 制定日期[审核人 [ ] 审核日期[批准人[ ] 批准日期[一、适用对象 三年制学生。 二、适用专业 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 技术。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 气自动化技术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依据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 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所 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前导 课程有《高等数学》(130024),后续课程有《单片机与接口技术》(120117) 《船舶电站组建与调试》(120129)。

四、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应该具备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初步了解研究电工与电子技术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应用技术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知识目标 1、能进行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 2、能熟练使用万表、直流稳压电源、信号源、示波器等常用仪器仪表。 3、能进行能进行一般电路的识别、绘制、交直流电路的搭建与测试。 4、能进行常用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常用元件的检测与识别。 (二)技能目标 1、会识别与检测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并较熟练地正确选用电子仪器测试其基本参数,判定元器件的质量。 2、能阅读常用的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电路方框图,并且具有分析排除电路中简单故障的能力,以适应企业的电子产品装配岗位。 3、具有熟练查阅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能力。 4、掌握焊接技术、能组装电路并解决、处理电器及电子设备的一般故障。 (三)素质养成目标 1、增强职业道德意识。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基础样卷试卷及参考答案

XXXXX职业技术学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电工基础》期末考试 命题:XX 校对:XX 考试时间:90分钟 使用年级、专业:2015级XXX专业 (请考生务必将每题答案转入答题卡,成绩以答题卡答案为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共50分) 1、电荷的基本单位是()。 A.安秒B.安培C.库仑 2、产生串联谐振的条件是()。 A.XL>Xc B.XL<Xc C.XL=Xc 3、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电阻串联接在电路中,其阻值较大的电阻发热 ()。 A.相同B.较大C.较小 4、电路主要由负载、线路、电源、()组成。 A.变压器B.开关C.发电机 5、电流是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习惯上把()定向移动的方向作为电流的方向。 A.左手定则B.负电荷C.正电荷 6、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指最大值、频率、()。 A.相位B.角度C.初相角 7、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是有效值的()。 A.1/3 B.1/2 C.根号2倍 8、阻值不随外加电压或电流的大小而改变的电阻叫()。 A.固定电阻B.可变电阻C.线性电阻 9、两根平行导线通过同向电流时,导体之间相互( )。 A.排斥B吸引C.产生涡流 10、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磁通总是企图( )原有磁通的变化。 A.阻止B.增强C.衰减 11、电容器上的电压升高过程是电容器中电场建立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它从( )吸取能量。 A.电容B.高次谐波C.电源 12、串联谐振是指电路呈纯( )性。 A.电阻B.电容C.电感 13、电容器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相当于( )。 A.短路B.开路C.低通滤波器 14、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 )。 A.正比B.反比C.1:1 15、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 )。 A.正比B.反比C.1:1 16、在纯电感电路中,没有能量消耗, 只有能量( )。 A.变化B.增强C.交换 17、磁通的单位是( )。 A.MB B.WB C.T 18、串联电路具有以下特点( )。 A.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电压相等B.各电阻上分配的电压与各 自电阻的阻值成正比C.各电阻上电流不等 19、电容器并联电路有如下特点( )。 A.并联电路的等效电容量等于各个电容器的容量之和 B.每个电容两端的电流相等C.并联电路的总电量等于最 大电容器的电量 20、电场力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为( )。 A.功耗B.功率C.电功率 21、电力系统中以“kWh”作为()的计量单位。 A.电压B.电能C.电功率 22、我国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其周期为()秒。 A.0.01 B.0.02 C.0.1 23、电路由()和开关四部分组成。 A.电源、负载、连接导线B.发电机、电动机、母线 C.发电机、负载、架空线路 24、正弦交流电的幅值就是()。 A.正弦交流电最大值的2倍B.正弦交流电最大值

电工技术基础 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先修课程:高职数学 后续课程:电子技术基础电气控制与PLC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机电一体化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在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上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部分要求。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通过高职数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学习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能力。 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为学生后续课程,如电子技术基础、电气控制与PLC等打下基础,以及对学生今后从事电气操作等提供知识、技能支持。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为后续课程提供知识准备和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结构;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改革课程内容,结合企业电工操作实际案例,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引入课程;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四、课程设计 主要包括该门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核心能力提炼、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课程设计的思路。 该课程是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职业岗位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

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通过对课程内容高度归纳,以电工操作所需知识和技能为中心,概括电路分析、电工安全生产知识、基本元器件和材料选用及运维、识图与设计等相关知识,包含了比较全面的知识点和技能,内容的组织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基本理论知识到提高知识与技能训练。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本课程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机电一体化专业所应具备的电工方面的职业技能以及为后续课程提供知识准备。 五、课程的目标 (一)总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方面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具备安全操作技术技能。 (二)具体目标: 1、知识: (1)掌握电路分析相关知识; (2)掌握电工安全生产知识; (3)了解常用电工工具和测量仪表使用知识; (4)了解常用电工元器件和材料选用方面知识; (5)了解电气原理图识读知识; (6)了解低压配电设计基础知识。 2、能力 (1)能按照安全规程进行电工操作; (2)能正确使用电工工具和测量仪表; (3)能选用电工元器件和材料; (4)能进行电气控制原理图分析; (5)能进行电气控制原理图设计; (6)能进行控制继电控制电路基本故障诊断。 3、素质 (1)热爱本专业技术工作; (2)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与实训大纲

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 适应专业:应用电子专业 开设时间: 学时数:51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电工电子基础》是应用电子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在先导课和后续课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应用电子学生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电学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的建设采取以知识内容的组合为基础的模块化课程建设方式。模块化结构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可拆拼组合适应不同专业的需要。本课程设置电路分析基础、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三个内容模块。这三个模块不仅符应用电子专业的需要,也是可以增设其它模块以满足其它专业的需要。让学生系统掌握电工电子基础,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子设备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一般电子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和维修工作,以及电子产品、元器件的采购和销售工作。也可以从事一些电工相关的行业。分析岗位群对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相关内容的要求确立课程的内容知识点。 本课程设计主要分模块以多媒体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各模块内容的特点施教,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本课程理论性较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面对一个电系统的整体角

度下手分析问题并解决,引导学生能够解决应用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将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结合起来,通过各项目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是应用电子专业学生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电学基础,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工与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学会运用本课程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具体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学会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计算方法 3.掌握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简单计算方法 4.掌握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5.掌握低压电器的基本结构、基本性能和主要工作原理 6.掌握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具有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示波器等)的能力 2.具有正确测量基本电学量(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率、电能)的能力 3.具有正确识读和分析常用电工电子电路图,并完成有关电路参数计算的能力 三、内容标准 (一)学习目标: 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各自独立的知识体系、综合知识的应用,而且能通过学习培养自己的设计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提高,增强创新意识。

建筑结构课程标准.doc

《建筑结构》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建筑结构 课程性质:《建筑结构》属于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学分: 4 适用专业:工程监理专业 1.前言 1.1 课程定位 《建筑结构》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是是工程监理及相关专业学生需要 具有的主要技能和本领的学习领域。本课程涉及的学科较广,综合性强,是高等职业学校工程监理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本课程应在学生在校学习的第三学 期开设,学生应在学习之前应具备《建筑材料》、《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及《建筑构造》等专业知识,是一门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综合性大的课程,主要侧重 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1.2 设计思路 根据建筑工程技术行业专家对本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引进德国职业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方法和任 务推动真实的学习过程,学习者作为行动者成为课堂的中心,在专业、方法及社会能力上,以行动导向式教学培养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格。 2.课程目标 2.1 知识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训项目,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构件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掌握混合结构、框架结构的设计的计算方 法及施工图的绘制,培养学生计算、绘图技能,并训练学生运用结构设计规范、结构设计手册、标准图集等设计资料的能力。.

2.2 能力目标 1.能够对荷载进行分类,并对永久荷载标准值、活荷载标准值、活荷载组合值进行计算,能够在结构极限状态设计中正确取值; 2.能够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压构件、受拉构件进行承载力计算,能够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挠度计算和裂缝宽度计算; 3.能够进行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 4.能够进行单层工业厂房荷载和排架内力的简单计算; 5.能够进行砌体结构刚性方案房屋计算; 6.能够进行钢结构中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偏心受力构件和受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7.能够对常见的结构施工图进行识读。 2.3 素质目标 1.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具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3.具有综合运用知识与技术从事程度较复杂的技术工作的能力; 4.具有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6.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7.具有沟通与交流能力; 8.具有计划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课程内容与要求 建筑结构学习领域( 72 学时,其中课堂教学58 学时,实践教学 14 学时)参考课时能力要求工作任务学习项目序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4349)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编制单位: 1、课程性质 1.1 课程的定位 《电工技术》是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基础技能课程 . 衔接前导基础课及后续专业课的桥梁,对培养职业能力起主要支持作用。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电类应用学科。它不仅是学科教育 , 更是素质教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获得常用电路分析、设计、安装、维护、测量以及故障诊断等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为学习电子技术、机床电气控制、机电设备维修等后续课程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达到维修电工(中级)职业技能资格考证培训要求。 1.2 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1.2.1课程的设计理念 从生产实际出发所学为所用够用为度根据职业能力确定教学目 标根据工作任务整合教学内容 根据工作岗位设计教学情境根据工作流程设计教学过程根据职 业标准设计评价标准 1.2.2课程的设计思路 以项目式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以具体的 电路检测与连接为载体。融合认知、安装、调试和检测等内容,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 性。以学生为主体,践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原则。参考 行业、企业实践经验进行开发知识、技能、素质三目标的实现贯 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 1.2.3职业面向 机电设备维修岗位、机床操作岗位

1.2.4职业拓展 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岗位、机电产品营销岗位、生产管理岗位 2、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 2.1 工作任务 2.1.1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电工技术基础》典型工作任务如表 1 所示。 表1:典型工作任务表 课程名称(学习领域):电工技术基础 一体化教学学时: 75 学时 典型工作任务 序号典型工作任务学习目标 1理解电路的模型及基本物理量 1万用表电路使用 (测负载的电流、 电压(电位)、 电容;测二极管 P N、 2掌握电压与电流的测量 3理解基尔霍夫定律,并能正确应用 4理解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掌握支路 电流法 5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2 3安全用电与触安全用电与触电急救知识 电急救 1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理解有效 值、最大值、瞬时值 白炽灯照明电 2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路安装及测量 方法 3 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瞬时功率的概念,理 解和掌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完整版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120138 适用专业: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编制单位:电气工程系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120138]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分[ 6.0 ] 参考学时[96 ] 课程归口单位[电气工程系] 制定人[谭银朝] 审核人[] 批准人[] 一、适用对象 三年制学生。 二、适用专业 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依据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高等数学》(130024),后续课程有《单片机与接口技术》(120117)《船舶电站组建与调试》(120129)。

四、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应该具备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初步了解研究电工与电子技术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应用技术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知识目标 1、能进行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 2、能熟练使用万表、直流稳压电源、信号源、示波器等常用仪器仪表。 3、能进行能进行一般电路的识别、绘制、交直流电路的搭建与测试。 4、能进行常用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常用元件的检测与识别。 (二)技能目标 1、会识别与检测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并较熟练地正确选用电子仪器测试其基本参数,判定元器件的质量。 2、能阅读常用的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电路方框图,并且具有分析排除电路中简单故障的能力,以适应企业的电子产品装配岗位。 3、具有熟练查阅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能力。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电工基础教案 使用教师:xxx 教学重点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认识电路 1、了解电路的组成、电路的三种状态和电气设 备额定值的意义。 2、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电动势、电流、电压、 电位、电阻、电能、电功率。 3、掌握、欧姆定律、最大功率输出定理,了解 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1、“理想电路模型”概念的建立。 2、理解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线性电阻与非线性电

阻的概念。 3、理解、欧姆定律(全电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教学章节学时数 1.1 电路 1.2 电流 6 1.3 电阻 1.4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4 1. 5 电能和电功率 实训课 2 本章总学时 12 第二章简单的直流电路 1、掌握电阻串联分压关系和并联分流关系。 2、学会分析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3、掌握万用表的应用。

1、运用电阻串联分压关系和并联分流关系解决 电阻电路问题。 2、熟练分析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3、应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电路。 教学章节学时数 2.1 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2 电阻串联电路 8 2.3 电阻并联电路 2.4 电阻混联电路 习题课 1 2.5 万用表 2.6 电阻的测量 6 2.7 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习题课 1 本章总学时 16 第三章复杂的直流电路 1、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其运用,学会运用支路电流

法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电路(只含两个网孔)。 2、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3、掌握戴维宁定理及其应用 4、掌握叠加定理及其应用。 1、基尔霍夫定律及其运用,学会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电路。 2、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3、掌握戴维宁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章节学时数 3.1 基尔霍夫定律

建筑力学大纲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开课部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学时:64 编写: 1. 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还应考虑到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培养他们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力争将建筑工程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及时引入课程教学。因此《建筑力学》课程的构建应注重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注重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工程实际的能力的培养,注重本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和衔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1.1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建筑力学是建筑装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性质。它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几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一般建筑结构的组成方式,对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和必要的基础知识,对结构内力、应力及位移的分析计算问题具有初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对一般的建筑工程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为学习后续的专业如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钢结构等专业课程提供一定的力学基础。学习本课程要求有较好的数学基础知识。 《建筑力学》课程在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本课程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确立课程目标是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现代建筑行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所需要的技术基础理论和技术技能。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必备的基础。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观念。 2.本课程是建筑装饰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诸多学科密切相关,是结构设计、结构工程施工等的理论基础,因此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本课程是在学习了高等数学课程后开设的,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基础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3.本课程还强调学生对本学科所蕴含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分析结果、规范标准的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等的探究,以培养学生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后续专业课程及顶岗实习提供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制定时间:2020年 1月

目录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3) 二、课程目标 (3) 三、课程设计思路 (4)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4) 五、考核标准及成绩评定办法 (7) 六、实施建议 (9) 七、其他必要说明 (10)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运用电工和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对电路进行检测和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为提高学生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与前导、后续课程关系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电学知识,能认识和理解电路中的基本元器件的功能作用,能分析理解电路中的基本单元电路和简单的系统电路功能作用,会正确地使用仪器仪表进行简单的对元器件和电路进行简单检测和判别操作。 (二)具体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够识别和识读常用电子元器的标称值,掌握常用元器件的功能及电气特性; (2)能识别直流电路的主要物理量和主要的电气符号,掌握分析直流电路的方法; (3)能够识别交流电路的主要物理量和主要的电气符号,掌握交析直流电路的方法; (4)能利用逻辑门电路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并能分析简单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 (5)能进行简单的电子电路的焊接及简单电子电路故障的排除,能根据电路图对电路进行故障分析。 2、知识目标 (1)掌握电工与电子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

(2)掌握直流和交流电路的基本分析和测试方法,熟悉基本电路图的识读方法,能对简单电路进行分析; (3)熟悉常见的电子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的基本工作原理、特性、参数与检测方法; (4)理解数字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素质目标 (1)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电学问题; (2)享受快乐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3)形成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具有团队精神; (4)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5)培养编写规划设计文档和阅读技术资料、查找技术规范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能够胜任电子设备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一般电子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和维修工作,以及电子产品、元器件的采购和销售工作。也可以从事一些电工相关的行业。分析岗位群对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相关内容的要求确立课程的内容知识点。 本课程设计主要分模块以多媒体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各模块内容的特点施教,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本课程理论性较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面对一个电系统的整体角度下手分析问题并解决,引导学生能够解决应用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将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结合起来,通过各项目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结构、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电工基础教案 使用教师:xxx 教学重点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认识电路 1、了解电路的组成、电路的三种状态和电气设 备额定值的意义。 2、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电动势、电流、电压、 电位、电阻、电能、电功率。 3、掌握、欧姆定律、最大功率输出定理,了解 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1、“理想电路模型”概念的建立。 2、理解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线性电阻与非线性电

阻的概念。 3、理解、欧姆定律(全电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教学章节学时数 电路 电流 6 电阻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4 电能和电功率 实训课 2 本章总学时 12 第二章简单的直流电路 1、掌握电阻串联分压关系和并联分流关系。 2、学会分析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3、掌握万用表的应用。

1、运用电阻串联分压关系和并联分流关系解决 电阻电路问题。 2、熟练分析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3、应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电路。 教学章节学时数 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电阻串联电路 8 电阻并联电路 电阻混联电路 习题课 1 万用表电阻的测量 6 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习题课 1 本章总学时 16 第三章复杂的直流电路 1、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其运用,学会运用支路电流

法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电路(只含两个网孔)。 2、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3、掌握戴维宁定理及其应用 4、掌握叠加定理及其应用。 1、基尔霍夫定律及其运用,学会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电路。 2、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3、掌握戴维宁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章节学时数 基尔霍夫定律

支路电流法 8 叠加定理 戴维宁定理 习题课 2 本章总学时 10 第四章电容 1、理解电容的概念及其计算。 2、掌握电容器串、并联的性质及等效电容的计算。 3、了解电容充电和放电过程,电容充放电过程中能量转换规律。

(新)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和结构》课程标准 专业名称:建筑工程技术课程名称:建筑力学和结构 课程代码:411B04 所属学习领域:单项职业能力学习领域 课程性质:核心课程 开设学期:第1、2学期 学分学时数:14学分,192学时(理论讲授134学时,实践教学58学时) 修(制)订人:赵维霞修(制)订日期:2014年10月08日 审核人:刘广文审核日期:2014年10月18日 审订人:牟培超审订日期:2014年10月20日 1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让学生对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建筑构件及结构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主要讲授在研究结构基本构件受力特点的基础上,解决材料的强度和变形问题,从而进一步解决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及构件的设计问题,包括结构方案、构件选型、材料选择和构造要求等问题;是集实验、计算、构造、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基本构件验算及设计能力,具备施工中结构问题认知及处理能力。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核心支撑作用。本课程以《工程使用数学》、《建筑识图和构造》和《建筑材料和检测》的学习为基础,同时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基础工程施工》、《施工组织和管理》、《屋面和防水工程施工》、《建筑工程计量和计价》等课程相衔接,共同打造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 2 课程学习要求 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工程使用数学、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及计算机使用的基础知识,能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职业岗位工作经验、丰富教学经验、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该课程是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思想来设计的,重构教学内容,设计了三个模块,分别为力学分析、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房屋设计。每个模块又设计了若干个工作项目,每个项目又下设工作任务,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序化教学内容,并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使学生不再觉得问题那么枯燥,学习目的明确,进而提高学生主动性、积极性。 3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构件的承载能力,为保证结构(或构件)安全可靠及经济合理提供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熟悉建筑结构计算的一般规定和主要要求,具备结构计算的初步能力,为发展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达到施工技术指导和施工管理岗位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养成认真、负责、善于沟通和协作的思想品质,培养学生对结构的大局观和整体感,培养处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及创新意识,树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或岗位方向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群平台课或岗位通用能力课)课程类别:□ A类: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课□C类:实验(践)课课程的作用: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使学生对电路分析和排故有基本的了解,会使用常用仪器仪表进行测量,会进行元件参数的计算和选取,为以后的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机电和电气专业学生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电学基础,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工与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学会运用本课程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分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学生将了解电路分析和模 拟电子技术的一些基本理论及基本应用技巧,能够对线性电路进行基本的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数字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数字电路(组合、时序电路)的基本分析、设计方法;具备灵活应用常用数字集成电路实现逻辑功能的基本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常见仪器仪表进行测量,为以后的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能力目标: (1)能通过对数字集成电路芯片资料的阅读,了解数字集成电路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2)能根据工作要求,完成简单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 (3)能熟练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4)学生能分析和排除电路中出现的简单故障。 (5)会进行电流、电压、功率等电学量的计算。 3.素质目标: (1) 对从事电工技术和相关工作,充满热情。 (2) 有较强的求知欲,乐于、善于使用所学电工电子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具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从战胜困难、实现目标、完善成果中体验喜悦。 (3) 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乐于通过亲历实践实现,检验、判断各种技 术问题。 (4) 在工作实践中,有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4.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为中级维修电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考取打下

中职《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一、说明 1. 课程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技工学校电气维修专业和企业供电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磁场和电磁感应,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以及实验技能。 2.课程的任务和内容 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工基础知识的教育,为学习专业课和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讲授、实验等手段,使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验技能。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2)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 二、学时分配表

三、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序言 教学要求: 1.了解电能和电工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教学内容: 1.电能的特点和应用,电工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3.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 讲课时应结合专业的特点,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 教学要求: 1.理解熟悉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单位及方向规定。 2.熟悉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的关系。 3.掌握欧姆定律。 4.熟悉电功、电功率的概念。 教学内容: §1—1电路及电路图 一.电路及电路的组成 二.电路图 三.电路的工作状态 §1—2 电流 一.电流的形成 二.电流的方向 三.电流的大小 四.电流的密度 §1—3 电压与电位

一.电压 二.电位 三.电压与电位的关系 §1—4电动势 一.电动势 二.电动势与端电压的关系 §1—5电阻与电导 一.电阻 二.电阻定律 三.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四、常用电阻 五、电导 §1—6欧姆定律 一.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二.电压、电流关系曲线 三.全电路欧姆定律 四.电源的外特性 §1—7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分析 一.电位的计算 二.电路中两点电压的计算 §1—8电功与电功率 一.焦尔定律 二.电功 三.电功率 实验一: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实验二:欧姆定律的验证 教学建议: 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加强对概念及定义的理解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第二章直流电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