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指挥控制系统

指挥控制系统

指挥控制系统
指挥控制系统

指挥控制系统

时间:2011-05-23 15:32作者:admin

第一章.系统概述

系统设计主要针对指挥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指挥控制系统担负着整个项目的指挥、调度、控制、数据处理、存储、综合显示、数据管理等任务,是整个项目的中枢部分。

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

项目指挥控制系统总体设计如下:

1. 指挥控制系统包含通信链路、监视部分、紧急处理部分和数据处理部分;

2. 项目开始前,指挥控制系统通过通信链路为前端设备发送上行指令,控制器上配电设备工作,并接收前端设备和其他分系统的状态确认参数;准备就绪后,指挥控制系统同时向前端设备和其他分系统发送开始指令;项目中,通信链路同时接收前端设备和其他分系统的相关数据,并将其传至数据处理部分;

3. 数据处理部分同时接收前端设备和其他分系统的工作参数或数据,具备对数据的实时显示、分类存储、分析等功能,并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具备对过程的模拟回放演示功能;

4. 监视模块向控制人员提供过程的图像信息;

5. 紧急处理部分具备对过程的紧急停止控制能力,防止在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事故的传播与扩大,紧急处理部分的反应能力小于1s;

6. 前端设备下传的数据存储量大于200Gbits;

7. 通信链路保障单项通道的数据传输速度不小于10Mbps;

8. 相关设备要满足时统要求,时统精度:10ms

第三章.系统设计依据

在进行指挥控制系统设计时遵循的标准包括:

1.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0174-93

2. 《计算机场地技术》GB2887-2000

3. 《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SJ/T10796-2001

4.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5. 《指挥自动化计算机网络安全要求》GJB 1281-91

6. 《指挥控制中心(所)电磁兼容性要求》GJB 3909-99

7. 《计算机房防雷设计规范》GB50174-93

8.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GB5040-1997

9.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10.《指挥自动化系统应用软件通用要求》GJB 4279-2001

11.《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准则》GJB/Z 102-97

12.《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 8566-88

13.《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要求BMZ17-2006

第四章.系统功能分析

指挥控制系统作为项目的中枢部分,与其他分系统存在数据接口,是整个项目的数据中心、控制中枢。根据探测器总体要求进行详细分析,并针对项目的任务及结构特点,确定指挥控制分系统具备以下功能:

1.通信功能

具有与其他各系统的通信功能,并保证专用的数据通道和足够的带宽,通信网络采用冗余设计,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完成指挥控制中心内部各个组合之间的数据通信的任务,保证专用的数据通道和足够的带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接收、处理、分发和控制功能

能够实时接收、存储、处理、分发各系统的数据包信息,并进行数据库管理。

实时处理内容包括:解析、存储、物理量转换、判断、坐标转换、分发、工作模态分析等,要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能够实时接收、存储图像信息。

能够事后接收各系统的数据。

能够事后接收各系统的图像数据。

具有事后图像基本编辑等功能。

能够对关键设备状态数据进行处理,具备报警功能。

能够统一对所有数据和图像进行数据库管理。

数据处理系统重要设备双机热备份工作。

具有对外场相关系统的控制功能,开发相关软件,能够进行状态设置等。

3.回放功能

能够对所有数据、图像进行同步回放。

回放具备选时、慢放、快放等功能。

4.时统中心

具有对其它系统相关设备的统一授时功能。

具有高精度守时功能。

5.指挥调度功能

能够对所有站位进行语音调度,采用有线和无线方式。

具有通播、直播和分组调度功能。

实时记录所有调度口令和回令。

6.数据、图像显示功能

能够将各类数据按照专业需要进行分类实时显示。

以三维立体形式显示工作模态分析的数据。

可以选择显示内容。

能够显示图像信息。

具有大屏幕投影显示数据能力。

具有大屏幕投影显示图像能力。

具有同屏上多画面显示能力。

具有实时画面切换功能。

7.故障检测及实时报警功能

对实施状态、网络运行状态、关键设备运行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测,能进行故障检测和实时报警,具备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完整的、准确的故障判别库,能够准确、及时的进行故障判断,并做出正确的应急操作,紧急处理的反应能力小于1s。

第五章.系统接口分析

1.数据源接口形式

指挥控制系统与其他系统存在数据交换接口。同时指挥控制系统的时统部分负责向各个分系统发布时统信号。指挥控制系统接收的数据主要有:前端设备下行数据、各分系统的状态参数、测量数据和整个过程图像数据及图像数据、安全监控图像数据等。

2.指令与接口分析

指挥控制系统发送的指令主要有:对前端设备的上行指令、开始指令、结束指令、应急中止指令(即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发送紧急关机指令,具备应急处理能力)等相关指令。

开始指令、结束指令、应急中止指令为按钮式发送指令,通过网络发送各分系统。开始指令同时发送给其他各分系统等,作为开始的统一指令。结束指令为正常结束指令同时发送给其他各系统等。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应急中止指令同时发送给其他各分系统等,及时停止项目,避免发生意外。

3.时统信号与接口分析

指挥控制系统通过时统中心向前端设备、各个分系统数据服务器或工作站、显示终端设备发送时统信号,其中前端设备、各个分系统数据服务器或工作站对于时统精确要求高,使用B码授时方式,采用专用时统卡,数据显示终端等时统精度要求低的设备采用网络授时方式。

第六章.系统组成

指挥控制分系统应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从功能上分析包括以下几个功能部分;网络传输部分、数据处理与存储部分、中心时统部分、指挥调度部分、指挥显示部分、综合布线部分、供配电部分(包括防雷与接地设计)、指挥控制系统软件。

指挥控制系统由硬件和软件部分组成,系统由以下八个系统组成:

网络传输分系统

数据处理与存储分系统

指挥显示分系统

时统分系统

指挥调度分系统

综合布线分系统

机房建设及UPS分系统

指挥控制分系统软件

1.网络传输分系统

网络传输部分用于完成各分系统与指挥控制系统的数据传输和指挥控制系统内部数据传输。

网络传输部分采用成熟的网络结构,为了方便业务分为核心层、接入层两层结构。网络设计为双网冗余配置,保证数据传输的高可靠性。具备光纤数据接口,预留部分光纤和网络接口,保障系统的可扩展性,同时在进行设计时应根据其他分系统要求保证专业的数据通道和足够的网络带宽,定制相关机制,确保数据的传输的实时性、准确性、安全性。

指挥控制分系统的核心设备应接入核心层,直接与核心交换机连接;其他分系统数据服务器或工作站与接入层交换机连接;指挥显示部分的显示终端设备应与接入层交换机连接。

2.数据处理与存储分系统

数据处理与存储部分是指挥控制系统的数据和控制指令核心部分,数据处理与存储部分功能是负责接收外部各相关分系统发送回来的数据、状态信息以及图像等。数据处理与存储部分能够对数据精心解析、分类、处理、记录、存入大容量存储设备中,能够进行有效、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工作。同时将处理后的相关数据发送给指挥显示部分进行显示,供参试人员做数据判读和监视。数据处理与存储部分应能够进行相关状态设置,能够进行全系统状态监视,依据故障判别条件完成故障判断,若出现异常,及时发送报警信息,进行及时的应急操作。数据处理与存储部分设置指令发送的设备,负责开始指令,结束指令、应急中止指令等相关控制指令的发送处理。同时具备通讯链路检测、数据仿真能力,用于任务前或者系统调试维护期间,模拟设备的运行状态,产生仿真数据发到网络中,验证指挥中心各设备接口、运行状态的正确性。

3.指挥显示分系统

指挥显示分系统由两个子系统组成,分别为大屏幕显示子系统和视频监控显示子系统。

指挥显示部分包含分配给各分系统的显示终端、大屏幕综合显示设备及配套的控制设备等。指挥显示部分负责接收数据处理与存储部分处理好的数据、接收和存储其他分系统回传的视频信号,并对数据和视频进行显示,指挥显示部分使

用接入层交换机将指挥大厅的公共显示设备、显示终端等设备连接构成功能分布式结构,形成集视音频传输、数据于一体的综合指挥显示信息网,方便人员进行数据监视和判读等。

4.时统分系统

时统分系统负责向整个设备等发送时统信号,能够产生高精度的精确时间,同时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守时。守时方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对于前端采集设备,服务器等对时统精度要求高的设备采用高精度授时方式,对于显示终端等对时统精度要求不太严格的设备采用网络守时模式。

5.指挥调度分系统

指挥调度系统完成对所有站位进行语音调度、指挥的功能。具有统播、直播和分组调度功能,实时记录所有调度口令和回令,同时具备语音记录功能。

6.综合布线分系统

综合布线分系统设计重点从满足用户需要入手,指挥控制中心综合布线分系统主干部分全部采用千兆光纤进行布线,水平布线与工作区布线采用六类屏蔽布线系统,在指挥控制中心大厅调度席设地插型地面信息插座,在日常办公区设置墙插型信息面板,通信可通过电缆或光缆与主配线架或分配线架进行连接。系统主机房设在一层主机及网络设备机房,在指挥中心大楼每层设有一个分配线间。

7.机房建设及UPS分系统

通过对中心机房的建设,达到大楼的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满足信息传输环境的要求,满足信息化建设工程应用开发及系统集成对于机房建设的需求,确保为整个系统运行设备、信息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运行环境。

8.指挥控制分系统软件

指挥控制分系统软件完成项目的下行数据接收、发送上行指令,并且具有数据接收处理、数据记录、数据分发、数据管理、指挥显示控制、总控、故障判断与紧急报警、系统监控管理、网络授时等功能。

学校信息系统集成实施方案完整版

学校信息系统集成实施 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四川省商业服务学校信息系统集成施工方案 一、项目概述 二、本项目为学校中心机房服务器和存储扩容,以及一个云桌面实训机房改造。 三、技术标准 1、 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2、 GB2887-2000《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 3、 GB9361-2011《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4、 GB5071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5、招标文件及合同 四、施工准备 五、?提前准备好设备安装所需的技术资料,安装规程,必要的技术力量,仪器设备和专用工具设备等,指派具有丰富经验的安装现场工程师负责技术指导、质量监督、现场测量和质量控制;针对安装现场的难点和临时出现的问题,主动与业主协商,提出解决方案。 六、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七、1、现场管理 八、??? 严格按业主对施工现场有关规定的要求组织施工建设,做到统一布置,统一安排。做好对安装调试人员文明施工的宣传教育,定期检查,认真记录。搞好施工现场的场容场貌,施工场地拉好隔离带,安全防护网。现场材料堆放合理,摆放整齐,插表持牌,各种材料不乱堆放,任意抛散,不污染周围环境,工作现场做到人走场清,工完料尽,垃圾和余料集中存放,及时外运。开工前,注意保护现场周围的其他设施,设置明显标志,采取相应之保护措施。电动机械加工,切割,焊接等相关区域的地板,墙面做好防护措施。 九、电源施工:

十、敷设电源线:不在同室取电时须布设线管。室外布线由承包施工方负责隐蔽工程布管布线及开挖恢复等施工。施工中须避让其他管线并尽量减少施工面积。正在敷设的线路不得连接电源。安装负责人进行督导。 十一、电源连接:首先确认供电端处于“分断”状态,必须自用电端开始连接(如设备开关或设备配电箱等) 。检查用电端连接无误后方可连接供电端,首先连接保护接地,其次连接零线,最后连接相线。电源连接后:检查用电端开关或设备配电箱电压,确认无误后“分断”电源。电源线须依颜色区分地线,零线及 A,B,C 等相线。无条件以颜色区分时,须在线端挂(套)固定标识区分。 十二、通讯线缆施工: 十三、?屏体和控制系统不在同室时须布设线管。室外布线,隐蔽工程,及开挖恢复等施工中须避让其他管线并尽量减少开挖面积,安装负责人进行督导。 十四、2、进度管理? 十五、???根据施工总体进度做出分部具体施工进度计划表,预计工期为30天。严格控制各作业准时完成。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与作业计划,均衡安排施工力量,减少因工序衔接出现的拖延现象,提高施工效率。 十六、3、消防和安全管理 十七、工程实施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以预防为主,任何行为都要对安全负责,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从意识上,技术上,装备上,管理上来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十八、工程现场配备防火安全员,负责防火和安全工作,并按有关规定配置灭火器,采取防火措施。施工人员不得携带火种进入现场,杜绝施工人员在现场吸烟现象。严格执行现场用火制度,易燃材料(主要是漆类和纸箱)集中管理和存放,在临近使用前进场,并设有明显标志,使用后的余料及时撤出现场。使用焊接设备前向业主和防火主管提出申请,并清理场地;使用中设专人进行监督;使用后检查焊接场地和周围环境,确保不留火险隐患。 十九、加强施工现场的保卫工作,特别是贵重器材和设备保护,对贵重材料,工具及设备及时收回,妥善保管。布置任务与安全教育和提示同步,工序和过程交接必须有安全介绍和说明方面的内容。重视用电安全, 二十、

工业园区VOC在线监测管理系统

工业园区VOC在线监测管理系统 深圳市圣凯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背景介绍 1、项目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染源的种类日益增多,特别是化工区、工业集中区及周边环境,污染方式与生态破坏类型日趋复杂,环境污染负荷逐渐增加,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同时,随着公众环境意识逐渐增强,各类环境污染投诉纠纷日益频繁,因此对环境监测的种类、要求越来越高。 在“十二五”期间,政府着力打造以空气环境监测,水质监测,污染源监测为主体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形成了我国环境监测的基本框架。“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已经明确“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从目前环保部力推的“气,水,土三大战役”的初步效果来看,下一步对于环境质量的改善则是对于现有治理设施和治理手段的检验。而对于三个领域治理效果的检验,依赖于全面有效的环境监测网络。 国务院印发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提出建设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根据调研大部分企业具备简单治理技术,即将生产车间内生产工艺所产生的VOCs污染物通过管道集气罩收集后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以后进行排放,但园区内存在着有组织排放超标和无组织排放的问题,为督促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治理装置,减少无组织排放,建议园区部署网格化区域监控系统。 系统部署可提高各工业工园区污染源准确定位能力,同时快速直观的分析出污染源周边的相关信息,通过整合各类地理信息资源和环境保护业务资源,建立统一的环境信息资源数据库,将空间数据与动态监测数据、动态监管数据、政策法规数据等业务数据进行无缝衔接。为管理者提供直观、高效、便捷的管理手段,提高环保业务管理能力,综合管理与分析的决策能力。同时根据业务应用的不同,对数据进行横向的层次划分,通过应用人员层次的不同,对数据进行纵向的层次划分,明晰信息的脉络,方便数据的管理。 2、建设依据 2.1相关政策、规划和工作意见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42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 《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环发〔2013〕61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应急体系重点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国办函〔2013〕3号) 《关于印发<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环发〔2013〕20号) 《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环发〔2011〕112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的通知》(环 〔2009〕156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12〕54号) 《关于印发<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的通知》(环发〔2010〕146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环发〔2009〕130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2013年全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环办〔2013〕10号) 《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67号) 《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07〕67号) 2.2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1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总局公告2007年第4号)

指挥信息系统

指挥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陈铅3292011001 指挥信息系统是综合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装备,实现对作战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的自动化,保障各级指挥机构对所属部队和武器实施科学高效指挥控制与管理,具有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信息对抗、安全保密以及有关信息保障功能的各类信息系统的总称。 指挥信息系统按功能来分,主要有六大系统: 1、信息收集分系统 由配置在地面、海上、空中、外层空间的各种侦察设备,如侦察卫星、侦察飞机、雷达、声纳、遥感器等组成。它能及时地收集敌我双反的兵力部署、作战行动及战场地形、气象等情况,为指挥员定下决心提供实时、准确的情报。 2、信息传输分系统 主要由传递信息的各种信道、交换设备和通信终端等组成。这几部分构成具有多种功能的通信网,迅速、准确、保密、不间断地传输各种信息。可以说通信自动化是作战指挥自动化的基础,没有发达的通信网,就不可能实现作战指挥自动化。 3、信息处理分系统 由电子计算机及其输入输出设备和计算机软件组成。信息处理的过程,就是将输入计算机的信息,通过按预定目标编制的各类软件进行信息的综合、分类、存储、检索、计算等,并能协助指挥人员拟制作战方案,对各种方案进行模拟、情报检索、图形处理、图像处理等。 4、信息显示分系统 主要由各类显示设备,如大屏幕显示器、投影仪、显示板等组成。其主要功能就是把信息处理分系统输出的各种信息,包括作战情报、敌我态势、作战方案、命令和命令执行情况等,有文字、符号、表格、图形、图像等多种形式,形象、直观、清晰地显示在各个屏幕上,供指挥和参谋人员研究使用。 5、决策监控分系统 主要用于辅助指挥人员作出决策、下达命令、实施指挥。在作战过程中,指挥员可随时针对不同的情况,通过决策监控分系统输入指令。此外,决策监控分系统还可用来改变指挥信息系统的工作状态并监视其运行情况。 6、执行分系统 既可以是执行命令的部队的指挥信息系统,也可以是自动执行指令的装置,如导弹的制导装置、火炮的火控装置等。 在新军事思想和作战理论指导下,军事指挥信息系统的发展呈现出如下较为明显的趋势。 一、加快系统一体化建设,实现三军联合作战。美军认为,未来的作战是在自动化系统的统一指挥控制下实施的系统对系统、体系对体系的全面对抗,因此

部队车辆智能指挥调度管理系统

. 部队车辆智能指挥调度管理系统

济南天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二零一七年十月 页脚 .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军队的发展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靠改革创新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是决定我军前途命运的一个关键。习主席在领导和推进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中,深刻把握世界军事发展大势和我军所处历史方位,着眼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把创新作为大变革大转折时代图强进取的重大战略抉择,以宏阔的战略视野和强烈的使命忧患,把创新摆在我军建设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指出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何高标准筹划推进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破解突出矛盾和瓶颈问题;如何抢占未来军事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培塑战斗力新的增长点,始终是习主席思考的重大问题。要全面实施科技兴军战略,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瞄准世界军事科技前沿,加强前瞻谋划设计,加快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人民军队建设和战斗力发展的贡献率。擘画科技创新蓝图,谋划宏伟战略构想,使创新驱动成为我军的重要发展战略,成为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的一个关键创新能力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有大变局中的大担当,有大融合中的大推力,有大集聚中的大活力,科技创新必定活力四射,科技兴军必然振羽高翔。 对于部队来说,如何做好部队车辆调度指挥运输,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和减少车辆事故,是我军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受到部队各级车辆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尽管在目前的管理工作中已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管理过程中页脚. 出现的种种问题仍然不能忽视。 一、方案背景 1、车辆因素 车辆是汽车分队主要装备,实现分队驾驶员与车辆的最佳结合,才能推动运输战

指挥控制系统

指挥控制系统 时间:2011-05-23 15:32作者:admin 第一章.系统概述 系统设计主要针对指挥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指挥控制系统担负着整个项目的指挥、调度、控制、数据处理、存储、综合显示、数据管理等任务,是整个项目的中枢部分。 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 项目指挥控制系统总体设计如下: 1. 指挥控制系统包含通信链路、监视部分、紧急处理部分和数据处理部分; 2. 项目开始前,指挥控制系统通过通信链路为前端设备发送上行指令,控制器上配电设备工作,并接收前端设备和其他分系统的状态确认参数;准备就绪后,指挥控制系统同时向前端设备和其他分系统发送开始指令;项目中,通信链路同时接收前端设备和其他分系统的相关数据,并将其传至数据处理部分; 3. 数据处理部分同时接收前端设备和其他分系统的工作参数或数据,具备对数据的实时显示、分类存储、分析等功能,并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具备对过程的模拟回放演示功能; 4. 监视模块向控制人员提供过程的图像信息; 5. 紧急处理部分具备对过程的紧急停止控制能力,防止在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事故的传播与扩大,紧急处理部分的反应能力小于1s; 6. 前端设备下传的数据存储量大于200Gbits; 7. 通信链路保障单项通道的数据传输速度不小于10Mbps; 8. 相关设备要满足时统要求,时统精度:10ms 第三章.系统设计依据

在进行指挥控制系统设计时遵循的标准包括: 1.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0174-93 2. 《计算机场地技术》GB2887-2000 3. 《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SJ/T10796-2001 4.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5. 《指挥自动化计算机网络安全要求》GJB 1281-91 6. 《指挥控制中心(所)电磁兼容性要求》GJB 3909-99 7. 《计算机房防雷设计规范》GB50174-93 8.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GB5040-1997 9.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10.《指挥自动化系统应用软件通用要求》GJB 4279-2001 11.《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准则》GJB/Z 102-97 12.《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 8566-88 13.《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要求BMZ17-2006 第四章.系统功能分析 指挥控制系统作为项目的中枢部分,与其他分系统存在数据接口,是整个项目的数据中心、控制中枢。根据探测器总体要求进行详细分析,并针对项目的任务及结构特点,确定指挥控制分系统具备以下功能: 1.通信功能 具有与其他各系统的通信功能,并保证专用的数据通道和足够的带宽,通信网络采用冗余设计,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完成指挥控制中心内部各个组合之间的数据通信的任务,保证专用的数据通道和足够的带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接收、处理、分发和控制功能 能够实时接收、存储、处理、分发各系统的数据包信息,并进行数据库管理。 实时处理内容包括:解析、存储、物理量转换、判断、坐标转换、分发、工作模态分析等,要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能够实时接收、存储图像信息。 能够事后接收各系统的数据。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重点考试必备资料-共20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重点 第1章信息化基础知识 一、信息化基础知识 ·信息: ·信息化: ·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 二、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概念: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和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电子政务的内容: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2G)、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2B)、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G2C)。 三、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战略、行为规范和业务流程。 ·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客户关系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供应链管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 ·电子商务:B2B、B2C、C2C、G2B。 ·商业智能:数据仓库。 第2章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一、信息系统服务管理体系: ·内容:专业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系统集成服务、技术支持服务。 ·推进:资质管理制度、项目经理制度、工程监理制度。 二、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 ·资质认证意义:有利于用户选择项目承建单位;有利于系统集成企业展示自身实力,参与市场竞争,按照等级条件,加强自身建设;有利于规范信息系统集成市场;有利于保证信息系统工程质量。 ·管理办法:管理原则、管理体系、资质评定。 ·资质等级评定条件:综合条件、业绩、管理能力、技术实力、人才实力。 三、信息系统工程监理 ·意义: ·概念与工作内容: 信息系统工程:是指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网络系统、信息资源系统、信息应用系统的新建、升级、改造工程。

检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检测信息管理系统 设计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厦门市检测市场,加强对检测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按照市建设局的要求,决定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法,从检测数据采集、处理、存储等各方面加强管理工作,保证建材检测的权威性,保障工程建筑的质量安全。按照这个目的要求,本站提出如下的检测信息管理方案: 一、信息化技术要求 1.各检测单位所检测工程按照一定的规定统一编 号,建议工程编号与质量监督信息系统统一起 来,以便质量监督人员能够查询到相应的工程 数据。 2.检测报告、报表统一标准:由市监督站检测监 督科制定统一标准的检测报告格式,规定检测 报告的纸质格式、电子格式化标准,其中电子 格式推荐Borland Delphi的QuickReport格式, 该数据格式包含单个或多个工程检测部位(送 检样本)的单个或多个检测原始数据、检测处 理结果等。这样便于各检测单位、检测监督单 位、上级主管部门、其他相关单位等便于查看、 检查、转换、打印等。

3.检测数据上报功能:各检测单位一般上报检测 数据的电子格式的数据,上报方式采用软件系 统自动上报功能或人工上报。检测数据上报后, 由软件系统自动导入或管理人员导入到检测信 息化管理数据库中,便于检测监督人员随时检 查。 4.软件系统自动统计各检测单位的工程检测数 量、不合格报告数量、作废检测数据数量等, 对不正常的检测报告发出报警。统计各施工单 位的检测检测数量、不合格报告数量、作废检 测数据数量等,对超过一定数量不合格检测报 告发出报警。 二、信息化软件功能要求 1.软件开发设计应采用B/S的方式开发:B/S方式 即采用web方式开发,这样,客户端只需要打 开网页浏览器,输入网址就可以处理各种事务 了,不必在客户端安装软件或不断升级软件了, 减少了软件维护麻烦,保证用户能够及时处理 事务。 2.工程编号管理功能:软件应采用一定的方式保 证检测单位所检工程的编号是唯一、不重复的。 3.(预留接口)施工(送检)单位编号:软件应

军事信息系统

聚焦实战为打赢—论我军军事信息系统未来发展方向 新时期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深度应用,基于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联合作战已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样式之一,军队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部队战斗力生成建设的重点内容。军事信息系统作为发挥体系作战能力的基础,其建设问题也始终处于焦点之中。面对新型作战样式的多种新特性,如作战空间广阔、作战力量多元、指挥协同复杂等,必须以新的理念指导军事信息系统建设。 21世纪初,军事信息系统将朝着分布式、环境综合、智能决策、远程监视侦察、无缝通信和全数字化技术方向发展。预计2010年前后,各主要功能分系统的关键技术将达到新水平:决策系统技术使信息的检索、融合和显示过程智能化,可从多传感器、多信息源、多媒体连续获取数据,对这些信息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并生成相关战术景象,为作战人员提供自动实时的决策支持;甚至在信息不确定、不完全的情况下,也能提供决策支持;能对资源进行动态调度协调,使联合作战部队的战术行动协同一致。计算与软件技术从系统总体的发展趋势看,信息系统技术的进步将促进21世纪的军事信息系统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通过一体化的体系结构,实现不同的指挥层次(战略、战役、战术)系统一体化,各军兵种系统一体化,指挥控制、通信、情报侦察、预警探测、电子对抗系统等各种功能一体化,信息系统与主战武器系统一体化;通过发展机动式系统和从数据、软件、硬件到系统全方位的通用标准化系统,支持战场信息系统的柔性重组和灵活运用;通过加快太空信息支援系统建设,扩大信息的感知范围和通信能力;通过发展分布式横向互连结构,建立智能横向路由链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抗毁性和生存能力。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趋势,将全面提高信息感知能力和指挥控制能力,大大提高联合作战水平。 俄军军事信息系统建设的启示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俄军就制定了完善的电子通信网络标准体系。无论是各种通信传输设备还是各种应用终端,无论是模拟技术体制还是数字技术体制,无论是固定还是野战通信网,均使用全军统一的军用技术标准、协议标准和接口标准。因此,俄军各类信息系统设备一体化程度高,电磁兼容性好,互联互通性强。虽然单装运用优势不明显,但一体化综合运用的功能却十分强大。 显然,加强装备技术体制和标准建设,统一技术体制和标准规范十分重要。其中,军事 技术标准应当与国家技术标准相统一;军兵种专装信息装备技术标准应当与全军装备技术标准相统一;野战信息技术标准应当与全军一体化技术标准相统一。对不符合技术体制标准的研发项目,不立项、不定型、不装备,坚决走出“先列装再系统集成”的误区,为实现系统互联、信息互通、功能互操作的一体化建设奠定基础。 长期以来,俄军为适应“现实遏制战略”需要,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通信与指挥自动化系统。借鉴俄军的经验和做法,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对我军信息系统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避免各自为战的“烟囱式”局面按照俄国防部《国家武器发展计划》,拟于2005年前,完成对指挥自动化系统和数据传输处理系统的改造,并为陆军配备新一代战术自动化指挥系统,实现师团营连乃至单兵的网络连接。需要指出的是,俄军十分强调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一体化管理。各类信息化装备建设,均由俄军信息装备系统部门负责组织研究机构和军工企业实施,任何军区、军兵种部队和单位均不承担研制开发任务,更不得擅自随意改动装备,只提出信息化建设需求和进行装备验证。 在管理体制上加强统的力度,尽快制定信息化建设发展战略,形成信息化建设“路线图”,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能够避免出现自成体系、各自为战的现象。为此,应当严格规范各级装备系统研发和使用职责,部队主要是提出建设需求,并对装备系统提出使用和反馈意见,未经允许严禁对在用装备进行改动和开发,更不能搞“大呼隆”、“大忽悠”工程,坚决避免

基于视频的指挥调度系统-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基于视频的指挥调度系统 陈亮,彭栋琦,刘剑锋,张大钢,叶旭鸣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摘要:视频指挥调度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如城市预警、交通、城市管理、安防监控,军事应用等领域,其特点为覆盖广、传输快、清晰度高等。本文以综述的形式,从系统特点、组成、功能以及关键技术方面介绍基于视频的指挥调度系统,从诸多方面描述视频指挥调度系统在应用研究中涉及的技术内容,最后从产品设计角度出发,描述几个底层设计需要面对的扩展性问题,为指挥调度系统的应用概括一个可行方案,更方便地为调度指挥提供丰富的即时信息,提高应对速度,为辅助决策提供帮助。 关键词:视频指挥调度系统;图像智能分析;稳定性;安全性 0引言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的广泛应用,改变了应急指挥调度手段和方式,使得指挥调度更方便、快捷、灵活,性能更可靠、稳定、安全,其应用范围更广泛,如预警、交通、城市管理、地质灾害防治、军事应用等等。采用高效宽带网和视频监控系统,有效的解决了覆盖面狭小、传输速度慢以及清晰度低等问题。在指挥调度系统中引入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对指挥员指挥调度辅助决策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和可靠的手段。 在军事应用中,指挥调度是衡量军队作战指挥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军事训练中重要的环节。视频信息因为其直观、具体、更具准确性等优点,给指挥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正确指挥带来了积极的效果。随着军队光纤通信和宽带网的建设,提供了建立军队视频指挥调度系统的条件,运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视频图像技术,通过创新使指挥调度系统发生质的飞跃。在机械化军事训练向信息化军事训练转变的背景下,视频指挥调度系统的出现将对信息化军事训练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指挥调度系统对视频监控系统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视频监控,还需要基于有效的交互机制来解决各种出现的问题,即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把通常的视频监控进行功能扩展和技术优化,实现对意外或事故提前预防、及时发现和应急处置。 1系统特点 (1)基于高速网络技术和软交换技术,网络互连简单可靠、成本低,满足视频指挥调度的需求,并且能与传统的调度系统、视频会议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综合网管系统互联。 (2)具有视频监控功能,指挥调度的现场图像实时传送,根据不同的带宽采用不同的压缩方式。 (3)具有视频会议功能,各方可视双向通话。 (4)指挥调度全过程的数字化存储,系统存储指挥调度的视、音频及数据信息,作为以后资料备用。 (5)对不同的用户根据其级别提供不同的指挥调度权限,进行有效的信息交互,以及对某些场景的控制功能,合理分配资源。 2系统组成 视频指挥调度系统是综合视频信息平台,不仅具备可视化指挥调度功能,还具备视频会议、视频监控、图像智能分析、视频报警联动等多种视频应用功能。其子功能模块与其他应用系统的集成关系如图1所示。各模块依赖于综合管理控制平台,即相对独立,又可有机结合,其中综合管理控制平台和视频指挥调度模块是系统的基础。

卫生监督监测管理系统(V1.3)

卫生监督监测管理系统 解决方案 北京争上游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

目录 1. 项目背景 (3) 2. 项目目标 (3) 3. 建设原则 (3) 4. 技术方案 (4) 4.1. 设计原则 (4) 4.2. 总体架构 (6) 4.3. 技术架构 (7) 5. 分项设计 (8) 5.1. 监测管理 (9) 5.1.1. 产品登记 (9) 5.1.2. 产品质控 (9) 5.1.3. 产品监测 (9) 5.1.4. 产品复核签发 (10) 5.1.5. 产品评价 (10) 5.1.6. 产品综合查询 (10) 5.1.7. 检验单位信息管理 (10) 5.2. 监督单位管理 (10) 5.3. 统计分析 (11) 5.4. 监督抽检 (11) 5.5. 风险预警 (11) 5.6. 法规标准 (12) 5.7. 系统管理 (12) 6. 售后服务 (12) 6.1. 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的目标 (12) 6.2. ISO9001服务体系和规范 (13) 6.3. 售后服务期 (13) 6.4. 售后服务的方式 (14) 6.5. 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的程序 (15)

1.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卫生监督监测管理工作的内容和难度也随之增大。为了实现对卫生安全的信息化与数字化管理,使我国的卫生监督监测管理工作尽快达到规范化与科学化的管理水平。依照国家及卫生部颁布的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和监督监测工作规范,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建成一套满足现行卫生监督监测业务流程和业务规范的信息系统,实现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电子化管理和区域信息共享。 2.项目目标 通过信息系统应用卫生监督监测和指导,构建卫生监督监测网络,动态掌握管理相对人基本信息和卫生状况,初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卫生监督监测综合评价体系,促进改善卫生状况,实现卫生监督监测的综合管理,为制定卫生政策、法规提供基本数据和科学依据。 3.建设原则 1、以服务监测为中心; 2、以规范业务为主导; 3、以资源共享为手段; 4、以优化管理为目标。

指挥信息系统复习课程

简述指挥信息系统形成及发展趋势 一、基本概念 指挥信息系统是综合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装备,实现对作战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的自动化,保障各级指挥机构对所属部队和武器实施科学高效指挥控制与管理,具有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信息对抗、安全保密以及有关信息保障功能的各类信息系统的总称。 二、形成条件 军事指挥信息系统,是在人类战争不断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是按军队的指挥体系从上到下紧密相联的整体。军事指挥信息系统是一个有机的“人一机”系统,它以军事科学为坚实的基础,以军事指挥体系为其构建框架,以指挥人员为核心,以电子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装备为存在的前提和物质保障,把各种指挥控制手段与指挥人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军事指挥活动的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和使用等环节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指挥员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有了飞跃性的提高,从而使部队的战斗力水平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原子能和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出现,迎来了近代科学史上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人类社会逐步走向信息化时代。战争也开始进入了以高技术为基础

的“信息兵器时代”,即核威慑条件下的高技术信息化战争。在这种条件下,武装力量构成十分复杂,作战样式多种多样,战争的突然性增大,作战空间广阔,军队机动迅速,战场攻防转换频繁而剧烈,情报信息量成倍增加……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对作战指挥控制的时效性、准确性,灵活性等诸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战场情报的信息量激增,要求作战指挥控制系统能对多种战场情报信息进行快速加工和融合处理;作战力量的构成复杂,要求作战指挥控制系统能对诸多兵种的联合作战组织密切协同和配合;作战单元的高技术成分增加,要求对高技术武器装备实施精确使用和控制等。因此,信息化战争中指挥员对部队的指挥控制难度明显加大。 为了使指挥员能根据战场态势作出快速反应、准确判断、果断决策,并能得心应手地指挥控制部队和武器装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作战单元的战斗力,显然仅靠传统的组织形式和指挥手段已难以胜任,必须发展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军事指挥信息系统,使其成为指挥员智力和体力的延伸,辅助指挥员完成诸如情报收集处理,制定作战方案、下达作战命令、控制高技术信息兵器等手工作业难以完成的信息处理和技术性要求高的工作,把指挥员和参谋人员从繁琐的简单作业,事务性作业和重复性作业中解脱出来,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创造性的思维、决策和指挥控制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军事指挥信息系统便伴随着人类战争形态的不断演变而逐渐诞生了。

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

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 军队指挥体系中,采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设备与指挥人员相结合,对部队和武器实施指挥与控制的“人-机”系统。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设备,把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多功能的统一系统。 简史 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的结构是按军队体制、作战编成和指挥配系构成的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它上下逐级展开,左右相互贯通,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图1)。这种结构具有组织指挥灵活,便于协同动作,适应性强的特点。 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从不同角度可分成若干系统。按军种可分成:陆军自动化指挥系统、海军自动化指挥系统、空军自动化指挥系统等。按作战任务范围可分成:战略自动化指挥系统、战役自动化指挥系统、战术自动化指挥系统等。 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一般由下列几个分系统组成:信息收集分系统、信息传递分系统、信息处理分系统、信息显示分系统、决策监控分系统和执行分系统。这些分系统有机结合,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信息收集功能能及时收集敌我双方兵力部署、作战行动及战场地形、气象等情况。信息传递功能能迅速、准确、保密和不间断地传输各种信息,并能自动进行信息交换、加密、解密和选择路由。数据信息能经过信道自动进入计算机,书面或口头情报可由人工格式化后经信道或直接输入计算机。 信息处理功能能对输入计算机的各种格式化信息自动进行综合、分类、存贮、更新、检索、复制和计算等;并能进行军事运筹,协助指挥人员拟制作战方案,对各种方案进行模拟、比较、选优等。 信息显示功能能以文字、符号、表格以及图形、图象等多种形式,直观地显示各种信息。 决策监控功能有的系统可以按预案自动进行决策监控,如武器控制系统;有的系统则由指挥员进行决策监控,如作战指挥系统。 执行检查功能被控对象接收到控制信息后,能自动(或人工)执行指令,如武器控制系统中,能自动(或人工)进行武器控制。部队执行命令情况以及武器的打击效果,又能通过信息收集系统实时地收集上来,以便指挥人员进行检查。 设备硬设备 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通过通信网络与各种终端设备相联接组成的自动化机器系统。其中包括:①信息收集设备。指侦察探测用的各种设备,主要有雷达、声纳、光学摄像机、遥感器及其他探测设备等。②信息传递设备。指用来传递信息的各种信道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和通信用户设备。信道终端设备主要有有线载波、微波接力、散射、卫星通信及光通信设备等;交换设备主要有电话自动交换机、电报和数据自动交换机等;通信末端设备主要有电传机、传真机、汉字终端机和电话机等。通常由这些设备组成具有各种功能的通信网。③信息处理设备。指电子计算机及其输入输出设备。电子计算机是自动化指挥系统各种技术设备的核心,用来进行文字、图形和数据处理。输入输出设备除通用的磁盘机、磁带机、光电输入机、键盘输入机、卡片阅读机、打印机和绘图仪等外,还有文字终端、图形终端、声控终端和真迹手稿终端等。④显示设备。指用来显示信息的设备,可供指挥人员直观地了解情况。显示设备主要有大屏幕显示器、管面显示器、信号显示板、光学投影仪和记录仪等。⑤监控设备。指用来监视系统的工作情况,并向系统输入控制信息的设备。主要有各种功能的监视控制台和工作台等。在监控台上通常设置有管面显示器、键盘输入设备、打印机、电话机和

指挥信息系统

一、基本概念 指挥信息系统是综合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装备,实现对作战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的自动化,保障各级指挥机构对所属部队和武器实施科学高效指挥控制与管理,具有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信息对抗、安全保密以及有关信息保障功能的各类信息系统的总称。 二、形成条件 军事指挥信息系统,是在人类战争不断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是按军队的指挥体系从上到下紧密相联的整体。军事指挥信息系统是一个有机的“人一机”系统,它以军事科学为坚实的基础,以军事指挥体系为其构建框架,以指挥人员为核心,以电子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装备为存在的前提和物质保障,把各种指挥控制手段与指挥人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军事指挥活动的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和使用等环节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指挥员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有了飞跃性的提高,从而使部队的战斗力水平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原子能和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出现,迎来了近代科学史上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人类社会逐步走向信息化时代。战争也开始进入了以高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兵器时代”,即核威慑条件下的高技术信息化战争。在

这种条件下,武装力量构成十分复杂,作战样式多种多样,战争的突然性增大,作战空间广阔,军队机动迅速,战场攻防转换频繁而剧烈,情报信息量成倍增加……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对作战指挥控制的时效性、准确性,灵活性等诸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战场情报的信息量激增,要求作战指挥控制系统能对多种战场情报信息进行快速加工和融合处理;作战力量的构成复杂,要求作战指挥控制系统能对诸多兵种的联合作战组织密切协同和配合;作战单元的高技术成分增加,要求对高技术武器装备实施精确使用和控制等。因此,信息化战争中指挥员对部队的指挥控制难度明显加大。 为了使指挥员能根据战场态势作出快速反应、准确判断、果断决策,并能得心应手地指挥控制部队和武器装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作战单元的战斗力,显然仅靠传统的组织形式和指挥手段已难以胜任,必须发展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军事指挥信息系统,使其成为指挥员智力和体力的延伸,辅助指挥员完成诸如情报收集处理,制定作战方案、下达作战命令、控制高技术信息兵器等手工作业难以完成的信息处理和技术性要求高的工作,把指挥员和参谋人员从繁琐的简单作业,事务性作业和重复性作业中解脱出来,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创造性的思维、决策和指挥控制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军事指挥信息系统便伴随着人类战争形态的不断演变而逐渐诞生了。 三、发展历程

可视化智能安防指挥管理系统

PSIM可视化智能安防指挥管理系统 北京创羿兴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4年7月

目录 一、系统概述 ---------------------------------------------------------------------------------------------------- 4 1. 项目背景 -------------------------------------------------------------------------------------------------- 4 2. 需求分析 ------------------------------------------------------------------------------------------------- 14 2.1.对现有安防监控系统进行完善升级---------------------------------------------------- 14 2.2.对讲系统 -------------------------------------------------------------------------------------- 14 2.3.仓库物资管理系统-------------------------------------------------------------------------- 14 2.4.仓库及重要位置环境监测系统 ---------------------------------------------------------- 14 2.5.视频会议系统-------------------------------------------------------------------------------- 15 2.6.库房钥匙管理系统-------------------------------------------------------------------------- 15 2.7.周界报警 -------------------------------------------------------------------------------------- 15 2.8.报警管理系统-------------------------------------------------------------------------------- 15 2.9.库房门禁管控系统-------------------------------------------------------------------------- 15 2.10.车辆管理系统 ------------------------------------------------------------------------------ 16 2.11.升级哨兵巡查、干部查岗系统--------------------------------------------------------- 16 2.12.新建库区哨所广播系统------------------------------------------------------------------ 16 2.13.设计上级远程控制 ------------------------------------------------------------------------ 16 2.14.综合防雷系统 ------------------------------------------------------------------------------ 16 3. 设计原则 ------------------------------------------------------------------------------------------------- 16 3.1.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16 3.2.应用平台集成统一系统------------------------------------------------------------------- 17 3.3.整个系统实现可视化管理 --------------------------------------------------------------- 17 3.4.各类数据互通共享------------------------------------------------------------------------- 17 3.5.功能设计齐全实用------------------------------------------------------------------------- 17 3.6.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17 3.7.技术特点先进突出------------------------------------------------------------------------- 17 3.8.现有基础综合利用------------------------------------------------------------------------- 17 3.9.设备选型 ------------------------------------------------------------------------------------- 17 3.10.工程施工规范可靠 ----------------------------------------------------------------------- 18 3.11.教育人员安全保密 ----------------------------------------------------------------------- 18 二、系统总体设计 --------------------------------------------------------------------------------------------- 18 1. 系统组成 ------------------------------------------------------------------------------------------------- 18 1.1.一个中心 -------------------------------------------------------------------------------------- 18 1.2.两个基础 -------------------------------------------------------------------------------------- 18 1.3.十三个综合安防监控管理大系统------------------------------------------------------- 18 2. 网络建设 ------------------------------------------------------------------------------------------------- 22 3. 防雷建设 ------------------------------------------------------------------------------------------------- 22 4. 整合利用 ------------------------------------------------------------------------------------------------- 23 5. 系统亮点 ------------------------------------------------------------------------------------------------- 24 三、详细建设内容 --------------------------------------------------------------------------------------------- 27 1. 监控指挥中心的改造建设 --------------------------------------------------------------------------- 27 2. 升级扩建视频监控子系统 --------------------------------------------------------------------------- 29 3. 智能仓库管理系统------------------------------------------------------------------------------------- 2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