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聚氯乙烯糊用树脂国家标准简介_陈沛云

聚氯乙烯糊用树脂国家标准简介_陈沛云

聚氯乙烯糊用树脂国家标准简介_陈沛云
聚氯乙烯糊用树脂国家标准简介_陈沛云

聚氯乙烯糊用树脂国家标准简介

陈沛云3,孙丽娟

(锦西化工研究院,辽宁葫芦岛125001)

[关键词]聚氯乙烯糊用树脂;标准;简介

[摘 要]介绍了聚氯乙烯糊用树脂国家标准的修订情况,论述和说明了标准变化的内容和项目指标确定的依据,分析了相关标准的改变对聚氯乙烯糊用树脂标准指标确定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TQ32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7937(2008)10-0009-04

Introduction to the N ational Standard for PVC paste resin

C H EN Pei-y un,S U N L i-j uan

(Ji nxi Research Instit ute of Chemical Industry,Huludao125001,Chi na)

K ey w ords:PV C paste resi n;standard;i ntroduction

Abstract:The revision of National Standard for PVC paste resin was introduced.The revised items and ba2 sis f or the determination of item indexes were discussed and explained.Influences of some changes in the stand2 ard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indexes of standard for PVC paste resin were analyzed.

1 工作简况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计划[2006] 48号文“关于下达2006年第一批制修订国家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要求,《糊用聚氯乙烯树脂》(项目编号:20062794-Q-606)国家标准修订计划工作时间为2008年完成。

计划下达后,起草单位查阅了有关聚氯乙烯糊用树脂的国内外标准,经认真研究分析并进行了大量的质量数据收集和试验验证提出了征求意见稿,发送至有关单位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部分修改和补充,提出了标准送审稿。经审查,完成了标准报批稿。

2 修订标准的意义

近年来,国内聚氯乙烯糊用树脂发展迅速,连续从日本、美国、法国等引进了多条生产线,生产企业已达到10家,生产能力达到48万t/a(2007年统计),成为聚氯乙烯的一个主要系列产品。

聚氯乙烯糊用树脂是以乳液法、微悬浮法或混合法等工艺生产的颗粒很细的氯乙烯均聚物,在加工时与增塑剂等混合后以形成的分散糊状物进行成型,故称为糊用树脂。

GB15592—1995《糊用聚氯乙烯树脂》产品标准于1995年制定并发布实施。该标准已实施12年,它对提高聚氯乙烯糊用树脂产品质量,促进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加强内部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对国内自主研发的生产线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随着标准的使用,也逐渐暴露出其中不适宜的情况。由于原标准的一些指标偏低,使企业产品质量水平低于引进时的保证指标,使产品质量降低。如对合格品指标要求过宽,不利于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而且对于残留氯乙烯含量这项涉及人体健康的指标在合格品中未要求,作为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并没有起到鼓励采用先进技术的作用。

另外,相关的测定标准,如黏数的测定、糊黏度(B 式)的测定、挥发物(包括水)的测定、水萃取液p H值的测定等标准均发生了变化。本次标准的修订目的在于提高该产品质量,采用新的检验方法标准,且使该标准更容易使各生产企业执行。修订该标准还可促进贸易与合作,促进技术进步和产品实物质量的提高,消除与国际贸易中检验方法存在的壁垒。

3 编制依据

查阅资料可知:仅有俄罗斯GOS T14039—1978(1984年确认)、美国AS TM D1755—1992、日

第36卷 第10期2008年10月

聚氯乙烯

Polyvinyl Chloride

Vol.36,No.10

 Oct.,2008

3[收稿日期]2008-04-13

[作者简介]陈沛云(1964—),男,高级工程师,1987年毕业于沈阳化工学院,现任化学工业氯碱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常务副主任、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聚氯乙烯产品分会秘书长,多年从事产品质量检验及标准化工作。

本J IS K6720—2:1999等国家标准,其余均为各国的企业标准。

聚氯乙烯树脂产品标准在国际上有两种模式:①以生产方法、用途的符号和性能分类号组成的分类命名法,如美国标准;②俄罗斯和我国的标准采用的分等分级法(西方各公司的企业标准也属于这种类型)。这些国家标准规定的检验项目不一,而在一些企业标准中,如日本钟渊公司、日本三菱化成公司、美国西方化学公司、法国阿托公司等指标规定的项目较多,国际标准ISO1060—1:1998《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第1部分:命名体系和规范基础》中将黏数、表观密度、63μm筛孔筛余物、糊黏度及流变性作为命名体系和规范的基础项目(GB/T 3402.1—2005等都采用了该国际标准)。

GB15592—1995参照采用了俄罗斯标准GOS T14039—1978(1984年确认),本次修订研究决定继续采用该标准,与GOS T14039—1978(1984年确认)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并结合我国的生产实际和使用的需要,保留原标准中的有关项目(增加了“刮板细度”检验项目),调整部分指标,使标准水平达到当今国际先进水平。

4 本标准中有关内容的说明

4.1 型 号

本标准产品的型号是由聚合方法、用途、黏数、标准糊配比、标准糊黏度的代码组合而成。其中黏数代码、标准糊黏度代码与GB/T3402.1—2005《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第1部分:命名体系和规范基础》中的表示不同,原因有两个:①本标准中每个黏数代码所代表的黏数范围比较宽,而GB/ T3402.1—2005的黏数代码代表的黏数范围比较窄,会使原标准中一个型号的产品分为几个型号;②标准糊黏度的测定方法不同,GB/T3402.1—2005中标准糊黏度的测定是采用固定剪切速率的方法,因此本标准中黏数代码和标准糊黏度代码代表的范围与GB/T3402.1—2005不同,且糊黏度的值是糊制备(24±0.5)h后测得的,该方法并不适合我国现在糊用树脂的加工生产状况。因此,本标准仍采用糊制备2h后用固定转子和转速的B rookf ield试验法测定,即GB/T12004.4—2003《聚氯乙烯增塑糊表观黏度的测定B rookf ield试验法》。这两种糊黏度方法测得的数值完全不同。另外,在标准正文3.2条中规定“允许在包装标志和出厂检验报告中的本型号后加括号标出相应的原企业标准中的型号”,该规定主要是由于各个企业每个牌号的产品都具有其特点,而这种特点在黏数和糊黏度的指标上是无法完全

体现的,其特点是由工艺配方和工艺条件控制的,所以允许将原企业标准的牌号注于国家标准型号之后,用于产品用途的指导,从而保证用户使用不受影响。

4.2 标准糊配比

原标准中标准糊配比是按GB/T3402—1994《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树脂命名》规定的,该版标准现已修订为GB/T3402.1—2005《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第1部分:命名体系和规范基础》。GB/T 3402.1—2005等同采用ISO1060—1:1998,对标准糊配比未进行规定。国际标准将标准糊配比规定在ISO1060—2:1998《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第2部分:试样制备及性能检测》中,但ISO1060—2:1998标准的转化工作正在进行中,因此本次修订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引用了ISO1060—2:1998,即引用了其中的标准糊配比。标准糊配比中没有28100∶65的规定,也就是说100∶65不属于标准糊配比,原标准之所以增加了该配比是考虑到我国当时的糊用树脂生产状况及对糊用树脂性能评价的认识状态。12年来,我国糊用树脂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应用也更加广泛,随之对糊用树脂的性能评价的角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标准糊黏度属于性能指标,由糊黏度值来指导该树脂的用途,并不能以标准糊黏度值的大小判定树脂的质量。因此,本次修订决定取消该配比的规定。同时也取消原标准“技术要求”一章中规定的B糊产品无优等品的规定。

4.3 糊制备的仲裁方法

本次修订标准中,引用了两种标准糊的制备方法,即GB/T12004.2—1996《聚氯乙烯糊树脂糊的制备》和GB/T16613—1996《试验用聚氯乙烯(PV C)糊的制备分散器法》。根据ISO1060—2: 1998《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第2部分试样制备及性能检测》的规定,以GB/T12004.2—1996《聚氯乙烯糊树脂糊的制备》制备的糊为仲裁用糊,本方法与此相同。需说明的是这两种制糊方法也都在修订中,GB/T12004.2—1996修订后制备糊的方法分为A法和B法,A法是新增加的。因此本次标准引用GB/T12004.2—1996《聚氯乙烯糊树脂糊的制备》是注日期引用。

4.4 杂质粒子数的校正

本标准规定可使用测定标准糊黏度的试样直接测定杂质粒子数,但由于采用两种标准糊配比,所以产生了杂质粒子数的校正问题。GB/T12004.1—1989采用的是100∶100的配比制糊,本标准中杂质粒子数的指标的制定也基于这一配比,因此本次修订对采用配比A制糊所得结果给出了校正公式:杂质粒子数=实测杂质粒子数×0.8。

科研与生产 聚氯乙烯 2008年

4.5 糊增稠率计算公式的改变

糊增稠率的计算应是测定糊的初始黏度后,将该糊放置24h再测定,糊黏度增加的值与糊的初始黏度值之比(结果以百分数表示)即为糊的增稠率。但原标准是糊黏度增加的值与放置24h后的糊黏度之比,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本次修订改变增稠率的计算公式,由此将牵涉到该项目指标的变化。5 项目指标的确定

5.1 黏数(或K值或平均聚合度)指标的确定

黏数是表征聚合物分子质量的大小,供用户选择制造不同制品的指标,在国际上还有用K值和聚合度表示的,然而,黏数与K值是用同一测试方法而采用两个不同计算公式得到的两个值,两者有对应关系。但聚合度是用另一试验方法(硝基苯稀溶液体系)测得,而经黏数与聚合度两种试验方法的验证试验和有关资料提供的数据已取得了两者的对应关系。为便于国际交往以及生产者与使用者的方便,本标准中的黏数指标可以用相应的K值或相当的聚合度代替。而关于指标划分,其实可以用高、中、低分子质量来划分,实际用途中也是这样划分的(如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但这样划分时具体指标难以确定,而且每个型号的黏数范围很宽,不便于使用。由于各生产企业几乎均有自己的企业标准,具体的型号也很多,每个型号的产品均有各自的特性及用途,因此,本次黏数指标的划分仍采用原产品标准划分的方法,但增加了2个型号,其原因是本标准拓宽了黏数范围。

5.2 标准糊黏度指标的确定

糊黏度指标是用于划分型号、表征产品糊黏度范围的,以便用户选择。测定糊黏度的方法采用B rookf ield试验法。俄罗斯标准在产品型号中分别用B、C、H表示糊黏度的高、中、低,但在此与黏数同样的原因而不能采用这种划分方法。因此,也仍采用原产品标准的划分方法,将糊黏度划分为5个型号,按产品实际检测结果确定产品的型号。

5.3 杂质粒子数指标的确定

树脂中的杂质粒子影响树脂的加工性能,也直接反映了生产企业的工艺管理水平和生产环境条件。根据生产企业提供的17批糊用树脂样品的杂质粒子数的实测数据,该项指标可以满足需要,本次修订对该项指标未做修改。

5.4 挥发物(包括水)指标的确定

通过对生产企业提供的17批样品的测试发现,水分较高的试样“加热1h”与“加热至恒重”结果不同,表明水分较高的试样加热1h不能恒重(恒重条

件是新修订的水分测定标准,连续2次称量,试验结果略)。由此可见,原标准对该项目规定加热时间为1h存在不合理性。本次修订取消了此规定,按GB/ T2914执行。本次修订中对挥发物指标未做修改。

5.5 筛余物指标的确定

通过筛余物的控制可以防止出现大颗粒树脂,糊用树脂粒径越小越好。通过对生产企业提供的17批糊用树脂样品筛余物的实测数据分析,确定本次修订优等品指标不变,一等品指标修改为1.0%,合格品指标不变。

5.6 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指标的确定

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属于安全卫生指标,氯乙烯单体是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公认的致癌性物质,其含量过高将极大地损害树脂生产、加工等接触人员的身体健康。先进国家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而我国尚无相关的法律法规,必须在强制性标准中进行规范。通过调查了解和查阅国内外先进企业标准可知,一般控制残留氯乙烯含量均在10μg/g以下。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参考GB4803—1994《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确定指标优等品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5μg/g,一等品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10μg/g,合格品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10μg/g。

修订后的标准属性为条款强制,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指标属于强制性执行指标。

5.7 糊增稠率指标的确定

糊增稠率是表征糊的稳定性的一项指标。由于糊增稠率的计算公式的改变而使指标的数值发生了变化,优等品指标并未调整。本次修订增加了一等品指标,指标与优等品相同。合格品不要求。

对于按标准糊配比B制备糊用树脂,从搜集到的B糊样品测试结果可知,糊放置24h后糊黏度特别大,不能测出,增稠率也就不能计算,其原因是高黏度聚氯乙烯糊用树脂增塑剂吸收量大,吸收增塑剂较缓慢,即次级粒子“崩解”速度较慢,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形成稳定的糊,个别制品加工时需要将糊制备24h后使用就是这个原因。本次修订由于时间紧,搜集的样品较少,试验数据缺乏,决定对B糊产品的糊增稠率不做要求。

5.8 白度(160℃,10min)指标的确定

白度(160℃,10mi n)是对树脂热稳定性的一种表征。由生产企业提供的17批糊用树脂样品白度(160℃,10mi n)的实测数据对比,本次修订优等品指标不变,增加了一等品白度指标为76%,合格品不要求。

5.9 水萃取液pH值指标的确定

水萃取液p H值的测定是评价树脂酸碱性的一

第10期 陈沛云等:聚氯乙烯糊用树脂国家标准简介 科研与生产

项重要指标,对于树脂在制备复合物时选择添加剂,尤其是选择稳定剂更具有实际意义。

通过对生产企业水萃取液p H值的实测数据的评价,本次修订测定方法仍采用原标准的方法,优等品指标不变,增加一等品指标p H值为9.0,合格品不要求。

5.10 醇萃取物指标的确定

聚氯乙烯树脂由甲醇或乙醇萃取出的物质的主要成分是在聚合过程中所加入的脂肪酸盐类及不挥发性的非聚合成分和低分子物等。原标准的该项优等品指标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因此不再改变,增加一等品指标为4.0%。

5.11 刮板细度项目及指标的确定

用测定刮板细度的方法测定粗粒子在糊用树脂加工中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采用刮涂工艺生产塑料地板革、墙壁纸和钢板涂层等,为防止表面有刮痕,可先采用测定刮板细度的方法进行检验,调整加工工艺条件。在征求意见过程中,有关专家建议将刮板细度列入物化性能要求中。本次修订优等品指标参考日本钟渊公司标准规定为“≤100μm”,一等品和合格品暂不要求,待下次修订时完善。

6 相关标准的改变对本产品标准指标确定的影响

6.1 黏 数

原标准中黏数的测定采用GB/T3401—1987《聚氯乙烯树脂稀溶液黏数的测定》,本次修订采用新版本GB/T3401—2007《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氯乙烯树脂稀溶液的黏度》。由于某些测试条件改变(即GB/T3401—1987中毛细管直径为0.705 mm;GB/T3401—2007中毛细管直径为0.77mm),本次修订进行了两版本试验方法的对比试验。由对比数据可见,黏度计毛细管的微量改变,测定的相对偏差均符合GB/T3401—1987所规定允许差(相对误差≤0.7%)。因此对本产品标准指标确定无影响。6.2 糊黏度(B式)、挥发物(包括水)、水萃取液pH 值的测定

本次修订中,糊黏度(B式)、挥发物(包括水)、水萃取液p H值3个项目方法标准也同时采用了新版本(新版本的技术内容与原版本基本相同)。因此,采用新版本对本产品标准指标的确定无影响。7 本标准与前版标准的差异

7.1 标准名称

根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中第6.2.1条及该行业的习惯,修改了标准名称:由“糊用聚氯乙烯树脂”修改为“聚氯乙烯糊用树脂”。

7.2 物化性能指标

本次修订修改了部分物化性能指标,即:黏数、筛余物、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糊增稠率、白度(160℃,10mi n)、水萃取液p H值、醇萃取物等项目的部分指标,并增加了刮板细度的物化性能要求。

7.3 试验方法

本次修订中相关的测试方法有如下修改,采用了新版本标准的测试方法:黏数、糊黏度(B式)、挥发物(包括水)、水萃取液p H值等,详见本编制说明第7章;并增加了测定“刮板细度”的试验方法。

7.4 样品的保存期限

本次修订删除了样品的保存期限的规定,样品的保存期限是生产企业自行决定的,便于自检自查。另外,许多企业反映,由于规定样品的保存期,对于每天批次较多的生产企业,样品的保存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因此,由企业自行决定样品的保存期限有利于标准的执行。

7.5 包 装

原版本标准在第7.2条“包装”中未规定净含量,规定了允许短缺量,但此规定的方法不符合JJ F 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本次修订根据JJ F1070—2005对净含量和允许短缺量进行了规定,由于JJ F1070—2005对此规定比较复杂,不宜在本标准中逐条详细列出。因此,在本标准第8.1条“包装”中,明示了净含量及净含量的计量要求应按JJ F1070—2005中第4.3条规定执行。该条款为强制性条款。

7.6 其 他

本次修订中修改了黏数代码的范围、标准糊配比、糊增稠率的计算方法,增加了B糊产品糊增稠率项目不要求的规定和采用标准糊配比A测定杂质粒子数的校正公式,还增加了一种标准糊的制备方法,并删除了B糊无优等品的规定。

8 标准水平

修订后的本标准非等效采用GOS T14039—1978(1984年确认),并参考了部分国外先进企业标准,其优等品指标达到了当今国际先进水平。

9 结 语

由于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进度的加快,现已发布并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实施,生产企业必须执行。本文的目的就是使生产企业和使用企业及早地了解该标准的变化情况,以便提前做好相应的前期准备工作。

[编辑:刘玉君]

科研与生产 聚氯乙烯 2008年

PVC糊树脂的颗粒形态

PVC 糊树脂的颗粒形态及粒径分布 聚氯乙烯糊树脂的性质和性能,不仅受分子特征(分子量及其分布、链结构)的影响,而且还与颗粒表面形貌、平均粒径和粒度分布等分子形态学特征有密切的关系。 糊树脂的颗粒形态好,平均粒径适中,粒度分布均匀,有利于聚合物的成型加工。 1 颗粒形态 PVC 糊树脂的颗粒形态是影响PVC 增塑糊粘度和流变性能的主要因素。树脂的颗粒形态主要有两种类型:初级粒子型,次级粒子型。 颗粒形态分类 初级粒子次级粒子 单峰分布型 双峰分布型 松散性 紧密型 图1 颗粒形态的分类 1.1 初级粒子 初级粒子,是在聚合过程中形成的,可分为单峰分布型和双峰分布型。 初级粒子呈连续的、单峰的颗粒窄分布时,增塑糊具有较大的粘度,不利于加工;当初级粒子呈连续的、单峰的颗粒宽分布或双峰颗粒分布时,由于树脂大小颗粒之间的相互填充作用,使树脂颗粒之间的填充增塑剂的量减少,而能自由流动的增塑剂量就会增多,因此增塑糊就具有较小的粘度,比较有利于糊树脂的高质量制品加工。 因此,在工业PVC 糊树脂的生产中,产品的粒子分布一般均为单峰的颗粒宽分布或双峰颗粒分布,以使增塑糊具有较低且很稳定的B 氏粘度。 1.2 次级粒子

次级粒子,是指在喷雾干燥过程中,由次级粒子形成的团聚体,可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 因此,干燥工艺不同,可使树脂的次级粒子颗粒形态发生变化,影响树脂在增塑剂中的崩解程度,从而导致增塑糊流变行为发生明显变化。糊树脂的最大特点是二次粒子在增塑剂中能“崩解”还原成初级粒子,制成稳定的糊料。而普通PVC树脂在增塑剂中只能溶胀,不能崩解成初级粒子,也不能成糊,这是两种树脂最本质的区别。 疏松型的次级粒子,在分散过程中,易崩解成次级粒子,其性能主要由初级粒子的形态决定。 紧密型的糊树脂不易崩解,且在增塑糊中容易沉降,次级粒子的形态对增塑糊性能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得到较好的糊流动性和避免沉降,紧密型糊树脂通常在80~100份增塑剂范围内使用,而且在分散过程中需要的剪切力更大,或者需要较大的搅拌速度,较长的搅拌时间,才能将PVC糊树脂更好的分散到增塑剂中。此外,用紧密型树脂制备的增塑糊,在存放过程中,增塑剂会渗透到次级粒子内部,使糊粘度上升,因导致增塑糊的存放稳定性较差。 1.3 测试方法 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者,通常采用扫描电镜(SEM)研究PVC糊树脂的颗粒形态。 测试方法是用干净的毛笔,将不同样品分别蘸撒在粘有双面胶带的样品台上,用洗耳球轻轻吹掉浮粒,然后于离子溅射仪中镀金一定时间。制样完成后,放入扫描电镜的样品室内,对其进行不同放大倍数的观察分析,进行拍照。 (a)(b) 图1 PVC糊树脂的电镜图片 研究表明,微悬浮法糊树脂的颗粒呈较为规整的圆球型,表面光滑(图a);种

家具GB尺寸大全

家具GB尺寸大全 分享 首次分享者:糊涂精灵已被分享1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 所有家具国家标准尺寸拥有包括餐桌较高而餐椅不配套,就会令人坐得不舒服;写字桌过高,椅子过低,就会使人形成趴伏的姿式,缩短了视距,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脊椎弯曲变形和眼睛近视。为此,日常使用的家具一定要合乎标准。 对于桌椅类的高度,国家已有标准规定。其中,桌类家具高度尺寸标准可以有700mm、720mm、740mm、760mm四个规格;椅凳类家具的座面高度可以有400mm、420mm、440mm三个规格。另外还规定了桌椅配套使用标准尺寸,桌椅高度差应控制在280至320mm范围内。 正确的桌椅高度应该能使人在坐时保持两个基本垂直:一是当两脚平放在地面时,大腿与小腿能够基本垂直。这时,座面前沿不能对大腿下平面形成压迫。二是当两臂自然下垂时,上臂与小臂基本垂直,这时桌面高度应该刚好与小臂下平面接触。这样就可以使人保持正确的坐姿和书写姿式。 如果桌椅高度搭配得不合理,会直接影响着人的坐姿,不利于使用者的健康。为此,国标还规定了写字桌台面下的空间高不小于580mm,空间宽度不小于520mm,这是为了保证人在使用时两腿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至于沙发类尺寸,国标规定单人沙发座前宽不应小于480mm,小于这个尺寸,人即使能勉强坐进去,也会感觉狭窄。座面的深度应在480至600mm范围内,过深则小腿无法自然下垂,腿肚将受到压迫;过浅,就会感觉坐不住。座面的高度应在360mm至420mm范围内,过高就像坐在椅子上,感觉不舒服;过低,坐下去站起来就会感觉困难。 挂衣柜类的高度方面,国家标准规定,挂衣杆上沿至柜顶板的距离为40mm至60mm,大了浪费空间;小了,则放不进挂衣架。挂衣杆下沿至柜底板的距离,挂长大衣不应小于1350mm,挂短外衣不应小于850mm。衣柜的深度主要考虑人的肩宽因素,一般为600mm,不应小于500mm,否则 就只有斜挂才能关上柜门。 对书柜类也有标准,国标规定调板的层间高度不应小于220mm。小于这个尺寸,就放不进32开本的普通书籍。考虑到摆放杂志、影集等规格较大的物品,搁板层间高一般选择300mm至350mm。 家具设计的基本尺寸(单位:厘米) 衣橱:深度:一般60~65;推拉门:70,衣橱门宽度:40~65 推拉门:75~150,高度:190~240 矮柜:深度:35~45,柜门宽度:30-60

国家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1、商品房的楼层空间高度标准国家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第六节层高和净高 第 2.6.1 条住宅层高不应高于 2.80m 。 第 2.6.2 条卧室、起居室的净高不应低于 2.40m ,其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m。 第 2.6.3 条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时,其一半面积的净高不应低于 2.10m ,其余部分最低处高度不宜低于 1.5m。 第264条厨房的净高不应低于 2.20m,卫生间、厕所、贮藏室的净高不应低于2m。 第 2.6.5 条卫生间、厕所内采用蹲式大便器时,其蹲位处地面距上部存水弯的净高不应 低于 1.90m。 以上谈到的层高的国家标准只是层高的最低标准,如果购房合同中买卖双方对层高另有约定(该约定必须高于国家标准,否则无效),则开发商交房时应当达到约定的标准 2、国家商品房交房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5年11月30日住宅应满足下列条件,方可交付用户使用: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工程竣工验收,确认合格;取得当地规划、消防、人防等有关部门的认可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在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小区道路畅通,已具备接通水、电、燃气、暖气的条件。 弱势群体的权利:十种情况下可依法拒绝收房根据《住宅建筑规范》、《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等相关法规,消费者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可不收楼: 1、不具备小区道路畅通,已接通水、电、燃气、暖气的条件的”: 依据:《住宅建筑规范》第11.0.1-2 条 2、未取得《竣工验收备案表》的: 依据:《住宅建筑规范》第11.0.1-1 条 3、不提供《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记录》的: 依据:《济南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 4、开发商无故比原合同约定延迟交楼,经购房人催告后超过三个月交房的: 依据:司法解释第十五条 5、开发商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及合同中约定的配套环境的: 依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 6、开发商经批准改变商品房规划设计未经买家认可的: 依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 7、不能提供有资质的测绘部门房屋面积实测数据的: 依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 8、合同没有约定,且房屋实际交付面积比原合同规定误差比绝对值超过3%(不含3%)的,可拒绝收房,并解除购房合同: 依据:司法解释第十四条 9、经符合资质的质量检测机构核验,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确实不合格的: 依据:司法解释第十二条 10、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的:依据:司法解释第十三条 3、《商品房买卖合同》逾期履行违约金标准 一般原则:按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为标准来计算违约金;合同没有约定的,按逾期履行的天数依逾期贷款利息标准来确定。 4、容积率、绿化率国家标准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化率应不 低于30% 。

家具国家标准尺寸大全

家具国家标准尺寸大全 家具尺寸如何选择? 摆放位置影响空间感受 以卧室为例,卧室空间包括摆放床、床头柜以及剩余空间等。这些数据都需要提前进行测量。拿卧室选床来说,如果想在卧室—侧墙壁的中间摆放—张大床,除非这间卧室的面积达到20平方米或以上,否则会显得空间过于紧凑,—般摆放床的位置不会正对着卧室门,也不会挨在窗户下面,因此几乎可以确定床头—侧的墙壁位置。此时,消费者要清楚地测量这面墙的宽度。选床时,依据这个宽度除去活动空间的范围,就是可选床的宽度。—般说来,卧室的过道宽度应该在60厘米以上才会有宽敞的感觉。 空间大小决定家具尺寸 有—种卧室空间宽度过宽,也就是说在摆放完床具之后,床尾距墙面还有1.5米或更宽的过道。如果在床尾与墙面之间不做其他装饰,整个卧室会显得过于空阔,缺少温馨感;空间过大、不饱满也会让人有不安全的心理感受,影响休息。这时,可选择装饰性较强的床尾塌或合适宽度的装饰柜作为点缀,减少空间的空洞感。 适当保留取物空间

选择衣柜时,要保证衣柜打开后,柜门的边缘距离床的边缘应留有不低于60厘米的空间,这样,拿取衣物才会更方便。柜门有平开和推拉两种。如果卧室不是特别大尽量选择推拉柜门,这样在使用时可以减少—些空间,不影响拿取衣物。衣柜如果不贴墙摆放,要保证衣柜与墙壁缝隙的空间不小于45厘米,—旦掉落什么物品便于拾取。 适当分离干湿空间 选择书桌、卫浴设备时都要考虑到与周围的不可活动物件之间的距离,—般都要在50厘米左右才不会显得局促,同时也不会影响使用功能,最好避免卫生间的门抵在马桶边沿。选择整体浴室的前提是浴室空间—定要够大。在大空间、干湿分区的浴室里安装多功能整体浴室或大型浴缸才能带来最佳的沐浴享受。若在低于10平方米的浴室安装多功能整体浴室,效果会不理想 所有家具国家标准尺寸拥有包括餐桌较高而餐椅不配套,就会令人坐得不舒服;写字桌过高,椅子过低,就会使人形成趴伏的姿式,缩短了视距,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脊椎弯曲变形和眼睛近视。为此,日常使用的家具一定要合乎标准。 对于桌椅类的高度,国家已有标准规定。其中,桌类家具高度尺寸标准可以有700mm、720mm、740mm、760mm四个规格;椅凳类家具的座面高度可以有40

聚氯乙烯糊树脂粉(EPVC)主要用于哪些行业

聚氯乙烯糊树脂粉(EPVC)主要用于哪些行业聚氯乙烯(PVC)糊树脂 顾名思义是此种树脂主要以 制成糊状形式来应用,人们 常用此种糊称作增塑糊,是 未加工状态下的的一种独特 液体形式。糊树脂常由乳液 和微悬浮法制得。 聚氯乙烯糊树脂因粒度 微细,其质地像滑石粉,具有不流动性。聚氯乙烯糊树脂同增塑剂混合后经搅拌形成稳定的悬浮液,即制成PVC糊料,或称作PVC增塑糊、PVC溶胶,而且人们正是以这种形式用来加工成最终制品。在制糊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制品需要,添加各种填料、稀释剂、热稳定剂、发泡剂及光稳定剂等。 PVC糊树脂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仅经加热就变为的一种新型的液态材料。该种液态材料配置方便,性能稳定、易控制、使用方便、制品性能优良、化学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易着色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人造革、搪胶玩具、软质商标、墙纸、油漆涂料、发泡塑胶等的生产。

与传统的悬浮树脂相比,PVC糊树脂具有以下优点: (1)加工设备价廉。(2)模具简单便宜。(3)可制成特别形状。(4)发泡容易。(5)制品受热次数少,并可以少量、多品种进行生产。PVC糊树脂制品的聚氯乙烯(PVC)糊树脂属于的一个产品分枝。PVC糊树脂以其 高分散性的粉料用于糊料加工而得名。由于其成糊性能优良,以及分散性能良好,主要应用于PVC树脂的软材料领域。可适用于涂布、浸渍、喷涂、发泡等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人造革、装饰材料、地板革、墙壁纸、工业用输送带、运动场地、涂料、粘合剂、玩具、医用一次性手套、日用装饰材料、电器仪表和电工工具等诸多材料和制品领域。 PVC糊树脂成型加工具有设备价廉,加工模具简单便宜,可制成特殊形状,发泡容易,制品受热次数少,并可以少量、多品种的生产等优点,因此在人造革、地板革、玩具、壁纸、汽车内饰材料等硬制品中获得广泛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发展趋势 PVC糊树脂(PVC)是聚氯乙烯树脂中的一大类,与悬浮法树脂相比是高分散性粉状物,粒度范围一般在0.1~2.0μm (悬浮法树脂粒度 分布一般在20~200μm)。PVC糊树脂是1931年在德国的法本(IG Farben)工厂开始研究,并于1937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近半个世纪来,全球糊PVC树脂工业发展较快,特别是近十年来,产能与产量呈跳跃式增长,在亚洲地区增长尤为显著。2008年,全球

国家室内标准尺寸

国家室内设计家具标准尺寸 2008-04-10 20:24 餐桌较高而餐椅不配套,就会令人坐得不舒服;写字桌过高,椅子过低, 就会使人形成趴伏的姿式,缩短了视距,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脊椎弯曲变形和 眼睛近视。为此,日常使用的家具一定要合乎标准。 对于桌椅类的高度,国家已有标准规定。其中,桌类家具高度尺寸标准 可以有700mm、720mm、740mm、760mm四个规格;椅凳 类家具的座面高度可以有400mm、420mm、440mm三个规格。 另外还规定了桌椅配套使用标准尺寸,桌椅高度差应控制在280至320 mm范围内。 正确的桌椅高度应该能使人在坐时保持两个基本垂直:一是当两脚平放

在地面时,大腿与小腿能够基本垂直。这时,座面前沿不能对大腿下平面形 成压迫。二是当两臂自然下垂时,上臂与小臂基本垂直,这时桌面高度应该 刚好与小臂下平面接触。这样就可以使人保持正确的坐姿和书写姿式。 如果桌椅高度搭配得不合理,会直接影响着人的坐姿,不利于使用者的 健康。为此,国标还规定了写字桌台面下的空间高不小于580mm,空间 宽度不小于520mm,这是为了保证人在使用时两腿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至于沙发类尺寸,国标规定单人沙发座前宽不应小于480mm,小于 这个尺寸,人即使能勉强坐进去,也会感觉狭窄。座面的深度应在480至 600mm范围内,过深则小腿无法自然下垂,腿肚将受到压迫;过浅,就

会感觉坐不住。座面的高度应在360mm至420mm范围内,过高就像 坐在椅子上,感觉不舒服;过低,坐下去站起来就会感觉困难。 挂衣柜类的高度方面,国家标准规定,挂衣杆上沿至柜顶板的距离为40 mm至60mm,大了浪费空间;小了,则放不进挂衣架。挂衣杆下沿至柜底 板的距离,挂长大衣不应小于1350mm,挂短外衣不应小于850mm。 衣柜的深度主要考虑人的肩宽因素,一般为600mm,不应小于500mm, 否则就只有斜挂才能关上柜门。 对书柜类也有标准,国标规定调板的层间高度不应小于220mm。小于 这个尺寸,就放不进32开本的普通书籍。考虑到摆放杂志、影集等规格较大 的物品,搁板层间高一般选择300mm至350mm。

建筑门窗国家标准

建筑门窗标准、规、图集目录 依据《中华人民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对建筑门窗所涉及到相关现行国家标准、规、图集,本书只列名录和编号供参考,不涉及具体容。 一、建筑设计: JGJ 26-2010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选) GB 50176-199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节选) GB 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选) JGJ 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选) GJG 176-2009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JGJ 129-2000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节选) GB/T 5823-2008 建筑门窗术语 GB/T 5824-2008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 GB/T 5825-1986 建筑门窗扇开、关方向和开、关面的标志符号 JG/T3041-97 平开、推拉彩色涂层钢板门窗 JG/T3051-1998 PVC塑料地弹簧门 二、基础和检测方法 JGJ 205-2010 建筑门窗工程检测技术规程 GB/T 7106-2008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8484-2008 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8485-2008 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9158-1988 建筑用窗承受机械力的检测方法 GB/T 11976-2008 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22632-2008 门扇抗硬物撞击性能检测方法 GB/T 22635-2008 门扇湿度影响稳定性检测方法 GB/T 22636-2008 门扇尺寸、直角度和平面度检测方法 JG/T 192-2006 建筑门窗反复启闭性能检测方法 JG/T 211-20087 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

PVC糊树脂的发展状况及应用

PVC糊树脂的发展状况及应用 【摘要】:聚氯乙稀(PVC)糊树脂由于其众多生产及应用的优点,目前已成为研究领域上的一个大热点。文章从PVC的生产现状及应用进展出发,介绍了其常用的几种制备方法及喷雾干燥技术的关键操作;再全面分析了PVC中增塑剂迁移的影响因素,引入了添加纳米填充剂抑制迁移的新方法;最后立足于国内当前状况,分析现存的问题,提出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PVC糊树脂;生产现状;制备方法;应用进展;增塑剂迁移;现有难题 VC糊树脂成型加工具有设备价廉,加工模具简单便宜,可制成特殊形状,发泡容易,制品受热次数少,并可以少量、多品种的生产等优点,因此在人造革、地板革、玩具、壁纸、汽车内饰材料等硬制品中获得广泛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所以我们将在文章中对它的研究现状、应用进展等方面作一个简单的综述。 PVC糊树脂(PPVC)是聚氯乙烯树脂中的一大类,与悬浮法树脂相比是高分散性粉状物,粒度范围一般在0.1~2.0μm (悬浮法树脂粒度分布一般在20~200μm)。PVC糊树脂是1931年在德国的法本(IG Farben)工厂开始研究,并于1937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目前全世界PVC糊树脂总生产能力约200万t/a。其中,西欧是PVC糊树脂生产厂家最多、产量最大的地区,西欧各国的PVC糊树脂生产能力已达到70万~75万t/a。国外发达国家PVC糊树脂生产企业绝大多数采用乙烯法路线,且规模较大。从生产方法来看,已开发了乳液种子聚台法、乳液连续聚台法、乳液无种子聚合法,微悬浮聚合法、种子微悬浮法、乳液微混合法等;我国PVC糊树脂工业起始于50年代。目前国内PVC糊树脂生产企业近20家,总生产能力约为l7.65万t/a,约占PVC树脂总生产能力的9.6%。生产工艺以种子乳液聚合为主,其它的还有连续乳液、微悬浮法等,绝大多数为电石原料路线。我国虽然先后引进了国外7家公司的35个牌号的PVC糊树脂生产技术,基本上包罗了当代世界上最主要的PVC糊树脂生产方法,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着一定差距。 其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乳液法 乳液聚合配方主要有VCM、水、水溶性引发剂和乳化剂。乳液聚合对搅拌要求很严格,引发作用是在水相中进行的,通常使用的引发剂是水溶性过硫酸盐。一般情况下,乳液聚合得到的乳胶粒径小于0.2μm,为了达到增大乳胶粒径的目的,开发了乳液种子聚合法,使乳胶粒径增大到1.0μm左右。在乳液聚合中,如果有已生成的高聚合物乳胶存在,控制物料配比和条件,原则上VCM仅在已生成的乳胶粒子上聚合,而不再形成新的粒子;这种已生成的高聚物乳胶就好像晶

国家木制家具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木制家具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木家具的技术要求和实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木家具及其它家具的木制件。 2 引用标准 GB/T 3326 桌、椅、凳类主要尺寸 GB/T 3327 柜类主要尺寸 GB/T 3328 床类主要尺寸 GB4893.1~4893.9 家具表面漆膜测定法 GB/T10357.1~10357.6 家具力学性能测试 ZB Y80 002 家具表面软质覆面材料剥离强度的测定 ZB Y80 003 家具表面硬质覆面材料剥离强度的测定 3 术语 3.1 翘曲度 翘曲度是指产品(部件)表面上的整体平整程度。 3.2 平整度 平整度是指产品(部件)表面在0~150MM范围内的局部的平整程度。 3.3 邻边垂直度 邻边垂直度是指产品(部件)外形为矩形时的不矩程度。 3.4 位差度 位差度是指产品中门与框架、门与门、门与抽屉、抽屉与框架、抽屉与抽屉相邻两表面间的距离。 3.5 外表 外表是指产品外部的涂饰或作其它表面处理之处。 3.6 内表 内表是指产品玻璃门内或其他空格(如搁板等)内的涂饰或作其他表面处理之处。 3.7 内部 内部是指产品门内或抽屉内的可见表面。 3.8 隐蔽处 隐蔽处是指产品内外在一般使用中不易见之处。 4 技术要求 4.1 主要尺寸和尺寸公差 4.1.1 桌、椅、凳类主要尺寸应符合GB 3326规定。 4.1.2 柜类主要尺寸应符合GB 3327规定。 4.1.3 床类主要尺寸应符合GB 3328规定。 4.1.4 产品外形宽、深、高尺寸的极限偏差为±5MM,配套或组合产品的极限偏差应同取正值或负值。 4.2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见表1。

建筑门窗国家标准.pdf

. 建筑门窗标准、规范、图集目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对建筑门窗所涉及到相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图集,本书只列名录和编号供参考,不涉及具体内容。 一、建筑设计: JGJ 26-2010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选) GB 50176-199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节选) GB 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选) JGJ 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选) GJG 176-2009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JGJ 129-2000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节选) GB/T 5823-2008 建筑门窗术语 GB/T 5824-2008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 GB/T 5825-1986 建筑门窗扇开、关方向和开、关面的标志符号 JG/T3041-97 平开、推拉彩色涂层钢板门窗 JG/T3051-1998 PVC塑料地弹簧门 二、基础和检测方法 JGJ 205-2010 建筑门窗工程检测技术规程 GB/T 7106-2008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8484-2008 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8485-2008 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9158-1988 建筑用窗承受机械力的检测方法 GB/T 11976-2008 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22632-2008 门扇抗硬物撞击性能检测方法 GB/T 22635-2008 门扇湿度影响稳定性检测方法 GB/T 22636-2008 门扇尺寸、直角度和平面度检测方法 JG/T 192-2006 建筑门窗反复启闭性能检测方法 JG/T 211-20087 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

PVC糊树脂的生产方法

P V C糊树脂的生产方法 目前工业上聚氯乙烯糊树脂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乳液种子聚合法、乳液连续聚合法和微悬浮聚合法3种方法。 1、乳液种子聚合法 将配方要求的软水加入到聚合釜(如永通的悬浮聚合反应釜)中然后按顺序向反应釜中 加入起始的乳化剂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水相的pH值为9.5-10.5加入引发剂。将反应釜内压力抽至0.057MPa开启单体加料阀按配方加入起始单体升温反应约1小时回收单体然后将反应釜内放空阀打开使釜内达到常压向反应釜内加入要求量的乳化剂和聚氧 乙烯蓖麻油搅拌15分钟即得到PVC糊树脂。 微悬浮聚合法就是使用油溶性引发剂在乳化剂中分散稳定的细小氯乙烯单体液滴引 发聚合生成适当粒径的聚氯乙烯乳胶的方法。用氮气置换釜内空气将经由过滤器过滤的无离子水用泵打入聚合釜(如永通的悬浮聚合反应釜)中将溶解好的聚乙烯溶液经过滤用 泵打入反应釜中同时将引发剂及单体氯乙烯经计量加入釜中启动搅拌升温至聚合温度 50℃-60℃然后用5℃水冷却压力由0.7 1.0MPa下降至0.3-0.45MPa出料。未反应的氯乙 烯经泡沫捕集器回收分离聚合物和悬浮液送至碱处理。离心机过滤再经洗涤可得含水量15左右的聚氯乙烯糊树脂。 3、乳液连续聚合法 乳液连续聚合法是在聚乙烯的增溶胶束存在下单体在乳化水溶液中经过引发形成活性 基团而聚合在生成的胚乳颗粒中只要增长链未终止或有活性基团存在聚合反应就一直 会进行下去。在连续聚合反应过程中聚合需要的氯乙烯来自活性基团已生成的胶乳微粒被大量的拥有亲水基团的乳化剂包围处于非常稳定的状态。 4、连续法与间歇法的比较 间歇聚合法为一次或分批加料一次出料而连续聚合法为连续等量加料连续出料。连续聚合法具有劳动生产率高、悬浮聚合反应釜的时空收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和能耗低等特点尤其是劳动生产率高这是包括微悬浮聚合法在内的一切间歇式工艺路线都无法与之相 比的优点。 无论是间歇聚合的方法或连续聚合的方法都能生产出具有良好糊性能的产品都可以 用于氯乙烯糊树脂的各个领域只不过工艺各有特点产品各有专门用途而已。 生产PVC糊树脂所涉及的涂料设备 反应釜悬浮聚合反应釜 PVC糊树脂的发展状况及应用 摘要聚氯乙稀(PVC)糊树脂由于其众多生产及应用的优点目前已成为研究领域上的一个大热点。文章从PVC的生产现状及应用进展出发介绍了其常用的几种制备方法及喷雾干

办公家具国家标准尺寸

办公家具使用的常规尺寸 发布日期:2014-04-27 办公家具既给人提供办公的家具,一套合适办公家具,将给人提供舒适的办公空间。所以办公家具尺寸大小也是尤为重要的。为了满足人体工学尺寸,在安装工程设计和办公家具制作时,必然要考虑室内空间、办公家具摆设等与人体尺度的相关问题,来确定办公家具的相关尺寸。这里介绍一些常见的办公家具的常规的尺寸: 一、大班台:长1400—2000mm 宽800mm 高750mm 二、办公桌:长:1200—1600mm:宽:500—650mm 高;700—800mm。 三、屏风办公桌:矩形:长1200mm 宽600mm 高1200mm 桌面高:750mm L型:长1400*1200mm 宽500 高1200mm 桌面高:750mm 四、办公椅:高;400—450mm长×宽:450×450(mm)。

五、办公沙发:三人位长1800-2000mm 宽880mm 一人位长1100mm 宽880mm 六、茶几;前置型:900×400×400( mm);中心型:900x 900×400(mm)、700×700×400(mm);左右型:600×400×400(mm)。 七、文件柜:高:1800mm,宽:800mm;深:300—500mm。 书架:高:1800mm 宽:1000—1300mm ;深:350—450mm。 八、洽谈桌直径800mm 高750mm

办公家具标准尺寸 员工组合屏风高1100mm 高隔断屏风1600mm~1800mm 前台接待台有双层内高700mm,外高750~1500mm 办公桌高750mm 会议、洽谈桌高750mm、茶几高450mm 文件柜高1800mm~2000mm 关于办公家具的基材 问:什么是标准板? 答:标准板是一种以刨花板为基材,表面经“三聚氰胺”(MELAMINE)专业加工处理,具耐磨,抗刻划,耐高温,易清洁,耐酸碱等优点的复合型饰板,英文简称为MFC(三聚氰胺贴面板)MFC广泛被采用为板式家具,办公家具及厨房家具的主要用材。

关于印发《全国建筑标准(2017年最新版)

遇到污染防治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https://www.sodocs.net/doc/8816276971.html, 关于印发《全国建筑标准(2017年最新版)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全国建筑标准设计管理办法》的通知 1983年4月30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为加强建筑标准设计的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建筑标准设计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了《全国建筑标准设计管理办法》,随文印发,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附:全国建筑标准设计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建筑标准设计的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建筑标准设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建筑标准设计是建筑标准化的组成部分,是加速建筑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它对缩短设计和建设周期,提高设计和工程质量,节约建

材和能耗,提高工程综合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都有重要作用。 第二条建筑标准设计属于建筑产品标准化的范畴。这种标准产品的设计,是从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出发,对不同自然资源、施工水平与产品结构,进行统一考虑和综合处理,使使用、设计、施工等方面均得到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形成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的建筑标准产品的技术文件。 第三条建筑构配件(包括建筑、结构和建筑设备)、建筑物、构筑物、公用设施以及单项工程项目等的设计,凡是通用性强而又具备条件的,都应编制建筑标准设计,并应按照本办法进行管理。 上述各种建筑标准设计均应彼此配合,特别是成套的民用建筑标准设计,应建立在统一模数协调、统一接缝做法和配套的标准构配件的基础上,满足建筑多样化的需要。 第四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技术和自然条件差别较大,应大力发展地方通用的建筑标准设计。全国通用的建筑标准设计重点应放在具有普遍意义、技术难度较大而又必须在全国统一的项目上,以及属于指导性的技术文件。各类建筑标准设计,要相互协调,并都应以高质量作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聚氯乙烯糊树脂粉EPVC主要用于哪些行业

聚氯乙烯糊树脂粉(EPVC)主要用于哪些行业

————————————————————————————————作者:————————————————————————————————日期: ?

聚氯乙烯糊树脂粉(EPVC)主要用于哪些行业聚氯乙烯(PVC)糊树脂 顾名思义是此种树脂主要以 制成糊状形式来应用,人们 常用此种糊称作增塑糊,是 未加工状态下的聚氯乙烯塑 料的一种独特液体形式。糊 树脂常由乳液和微悬浮法制 得。 聚氯乙烯糊树脂因粒度微细,其质地像滑石粉,具有不流动性。聚氯乙烯糊树脂同增塑剂混合后经搅拌形成稳定的悬浮液,即制成PVC 糊料,或称作PVC增塑糊、PVC溶胶,而且人们正是以这种形式用来加工成最终制品。在制糊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制品需要,添加各种填料、稀释剂、热稳定剂、发泡剂及光稳定剂等。 PVC糊树脂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仅经加热就变为聚氯乙烯制品的一种新型的液态材料。该种液态材料配置方便,性能稳定、易控制、使用方便、制品性能优良、化学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易着色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人造革、搪胶玩具、软质商标、墙纸、油漆涂料、发泡塑胶等的生产。 与传统的悬浮树脂相比,PVC糊树脂具有以下优点: (1)加工设备价廉。(2)模具简单便宜。 (3)可制成特别形状。 (4)发泡容易。

(5)制品受热次数少,并可以少量、多品种进行生产。 PVC糊树脂制品的 聚氯乙烯(PVC)糊树脂属于聚氯乙烯树脂的一个产品分枝。PVC 糊树脂以其高分散性的粉料用于糊料加工而得名。由于其成糊性能优良,以及分散性能良好,主要应用于PVC树脂的软材料领域。可适用于涂布、浸渍、喷涂、发泡等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人造革、装饰材料、地板革、墙壁纸、工业用输送带、运动场地、涂料、粘合剂、玩具、医用一次性手套、日用装饰材料、电器仪表和电工工具等诸多材料和制品领域。 PVC糊树脂成型加工具有设备价廉,加工模具简单便宜,可制成特殊形状,发泡容易,制品受热次数少,并可以少量、多品种的生产等优点,因此在人造革、地板革、玩具、壁纸、汽车内饰材料等硬制品中获得广泛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发展趋势 PVC糊树脂(PVC)是聚氯乙烯树脂中的一大类,与悬浮法树脂相比是高分散性粉状物,粒度范围一般在0.1~2.0μm (悬浮法树脂粒度分布一般在20~200μm)。PVC糊树脂是1931年在德国的法本(IG Farben)工厂开始研究,并于1937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近半个世纪来,全球糊PVC树脂工业发展较快,特别是近十年来,产能与产量呈跳跃式增长,在亚洲地区增长尤为显著。2008年,全球

办公家具国家标准尺寸(办公家具常规尺寸)(DOC)

办公家具国家标准尺寸(办公家具常规尺寸)(DOC)

办公家具使用的常规尺寸 发布日期:2016-02-27 办公家具既给人提供办公的家具,一套合适办公家具,将给人提供舒适的办公空间。所以办公家具尺寸大小也是尤为重要的。为了满足人体工学尺寸,在安装工程设计和办公家具制作时,必然要考虑室内空间、办公家具摆设等与人体尺度的相关问题,来确定办公家具的相关尺寸。这里介绍一些常见的办公家具的常规的尺寸: 一、大班台:长1400—2000mm 宽800mm 高750mm 二、办公桌:长:1200—1600mm:宽:500—650mm 高;700—800mm。 三、屏风办公桌:矩形:长1200mm 宽600mm 高1200mm 桌面高:750mm L型:长1400*1200mm 宽500 高1200mm 桌面高:750mm 四、办公椅:高;400—450mm长×宽:450×450(mm)。 五、办公沙发:三人位长 1800-2000mm 宽 880mm 一人位长1100mm 宽 880mm 六、茶几;前置型:900×400×400( m m);中心型:900x 900×400(mm)、 700×700×400(mm);左右型:600×400×400(mm)。 七、文件柜:高:1800mm,宽:800mm;深:300—500mm。 书架:高:1800mm 宽:1000—1300mm ;深:350—450mm。 八、洽谈桌直径800mm 高750mm

您在选择办公家具的时候,对材质、色彩和外观的要求是否超过了尺寸呢?因此提醒您,不合适的家具尺寸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国家根据人体的功能尺寸及舒适程度,对桌椅、柜等部分家具尺寸制订了相应标准:

建筑玻璃系列的国家标准

一、建筑玻璃的标准体系 1、建筑玻璃 平板玻璃是指板状的硅酸盐玻璃。它主要有用垂直引上法和平拉法生产的普通平板玻璃;用浮法工艺生产的浮法平板玻璃;采用浮法工艺生产的,成份中三氧化二铁含量不大于0.015%,具有高可见光透射率比的平板玻璃;用压延法生产的表面带有花纹图案、透光但不透明的压花平板玻璃;用压延法生产的内部夹有金属丝或网的夹丝平板玻璃;并在上述玻璃成份中加入着色剂使玻璃显现一定颜色的着色平板玻璃。 曲面玻璃是在平板玻璃经二次热加工而形成的曲面玻璃也可称为热弯玻璃。 为提高玻璃的强度、保证玻璃的安全性和增加玻璃的使用功能,经二次加工制成防火玻璃;钢化玻璃(钢化玻璃又分为物理钢化玻璃和化学钢化玻璃;物理钢化玻璃又分为半钢化玻璃、钢化玻璃和均值钢化玻璃);镀膜玻璃(可分为离线镀膜玻璃和再线镀膜玻璃);釉面玻璃等。 为了满足建筑的需要直接采用上述玻璃的单片和采用上述玻璃经合成而形成的中空玻璃和真空玻璃。 为了满足建筑的特殊需要而制成的镶嵌玻璃、建筑用U型玻璃、光栅玻璃、防弹玻璃、空心玻璃砖贴膜玻璃、和建筑玻璃制品等。 二、建筑玻璃标准对的技术和质量要求 1、GB 11614-2009《平板玻璃》对平板玻璃质量要求(其中对尺寸偏差、对角线差、厚度偏差、厚薄差、外观质量和弯曲度的要求为强制性的要求,光学特性和特殊厚度或其他要求为推荐性的要求)如下表。

2、JC/T 511-2002《压花玻璃》对用压延法生产的表面带有花纹图案、透光但不透明的平板玻璃(花纹玻璃或滚花玻璃)的技术要求如下表,压花玻璃有无色、有色、彩色数种。

4、GB 15763.2-2005《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份:钢化玻璃》对经热处理工艺之后的玻璃。其特点是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层,机械强度和耐热冲击强度得到提高,并具有特殊的碎片状态的钢化玻璃;GB 15763.4-2009《建筑用安全玻璃第4部份:均质钢化玻璃》对经过特定工艺条件处理过的钠钙硅钢化玻璃(简称HST)的均质钢化玻璃(热浸钢化玻璃);JC/T977-2005《化学钢化玻璃》对通过离子交换,玻璃表层碱金属离子被熔盐中的其它碱金属离子置换,使机械强度提高的化学钢化玻璃的技术要求如下表。

PVC糊树脂的生产方法

PVC糊树脂的生产方法 目前工业上聚氯乙烯糊树脂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乳液种子聚合法、乳液连续聚合法和微 悬浮聚合法3种方法。 1、乳液种子聚合法 将配方要求的软水加入到聚合釜(如永通的悬浮聚合反应釜)中然后按顺序向反应釜中 加入起始的乳化剂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水相的pH值为9.5-10.5加入引发剂。将反应釜 内压力抽至0.057MPa开启单体加料阀按配方加入起始单体升温反应约1小时回收 单体然后将反应釜内放空阀打开使釜内达到常压向反应釜内加入要求量的乳化剂和聚氧 乙烯蓖麻油搅拌15分钟即得到PVC糊树脂。 微悬浮聚合法就是使用油溶性引发剂在乳化剂中分散稳定的细小氯乙烯单体液滴引 发聚合生成适当粒径的聚氯乙烯乳胶的方法。用氮气置换釜内空气将经由过滤器过滤 的无离子水用泵打入聚合釜(如永通的悬浮聚合反应釜)中将溶解好的聚乙烯溶液经过滤用 泵打入反应釜中同时将引发剂及单体氯乙烯经计量加入釜中启动搅拌升温至聚合温度

50℃-60℃然后用5℃水冷却压力由0.7 1.0MPa下降至0.3-0.45MPa出料。未反应的氯乙 烯经泡沫捕集器回收分离聚合物和悬浮液送至碱处理。离心机过滤再经洗涤可得含水量 15左右的聚氯乙烯糊树脂。 3、乳液连续聚合法 乳液连续聚合法是在聚乙烯的增溶胶束存在下单体在乳化水溶液中经过引发形成活性 基团而聚合在生成的胚乳颗粒中只要增长链未终止或有活性基团存在聚合反应就一直 会进行下去。在连续聚合反应过程中聚合需要的氯乙烯来自活性基团已生成的胶乳微粒 被大量的拥有亲水基团的乳化剂包围处于非常稳定的状态。 4、连续法与间歇法的比较 间歇聚合法为一次或分批加料一次出料而连续聚合法为连续等量加料连续出料。 连续聚合法具有劳动生产率高、悬浮聚合反应釜的时空收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和能耗低等特 点尤其是劳动生产率高这是包括微悬浮聚合法在内的一切间歇式工艺路线都无法与之相 比的优点。 无论是间歇聚合的方法或连续聚合的方法都能生产出具有良好糊性能的产

建筑门窗国家标准.pdf

建筑门窗标准、规范、图集目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对建筑门窗所涉及到相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图集,本书只列名录和编号供参考,不涉及具体内容。一、建筑设计: JGJ 26-2010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选) GB 50176-199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节选) GB 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选) JGJ 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选) GJG 176-2009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JGJ 129-2000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节选) GB/T 5823-2008 建筑门窗术语 GB/T 5824-2008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 GB/T 5825-1986 建筑门窗扇开、关方向和开、关面的标志符号 JG/T3041-97 平开、推拉彩色涂层钢板门窗 JG/T3051-1998 PVC塑料地弹簧门 二、基础和检测方法 JGJ 205-2010 建筑门窗工程检测技术规程 GB/T 7106-2008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8484-2008 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8485-2008 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9158-1988 建筑用窗承受机械力的检测方法 GB/T 11976-2008 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22632-2008 门扇抗硬物撞击性能检测方法 GB/T 22635-2008 门扇湿度影响稳定性检测方法 GB/T 22636-2008 门扇尺寸、直角度和平面度检测方法 JG/T 192-2006 建筑门窗反复启闭性能检测方法 JG/T 211-20087 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

建筑门窗国家标准

建筑门窗国家标准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建筑门窗标准、规范、图集目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着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对建筑门窗所涉及到相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图集,本书只列名录和编号供参考,不涉及具体内容。 一、建筑设计: JGJ26-2010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选) GB50176-199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节选) 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选) JGJ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选) GJG176-2009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JGJ129-2000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节选) GB/T5823-2008 建筑门窗术语 GB/T5824-2008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 GB/T5825-1986 建筑门窗扇开、关方向和开、关面的标志符号 JG/T3041-97平开、推拉彩色涂层钢板门窗 JG/T3051-1998PVC塑料地弹簧门 二、基础和检测方法 JGJ205-2010建筑门窗工程检测技术规程 GB/T7106-2008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8484-2008 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8485-2008 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9158-1988 建筑用窗承受机械力的检测方法 GB/T11976-2008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22632-2008门扇抗硬物撞击性能检测方法 GB/T22635-2008门扇湿度影响稳定性检测方法 GB/T22636-2008门扇尺寸、直角度和平面度检测方法 JG/T192-2006建筑门窗反复启闭性能检测方法 JG/T211-20087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 三、塑料门窗及其型材 JG/T263-2010建筑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彩色型材

PVC糊树脂的简介

PVC糊树脂的生产简介 聚氯乙烯(PVC)树脂是重要的通用塑料之一,目前我国的年总生产能力已经超过1500万吨,成为氯碱工业生产中平衡氯气主要的产品之一。聚氯乙烯糊是聚氯乙烯树脂的品种之一。其是指未加工状态下PVC树脂的一种独特形式,粒度范围一般在0.1~2μm(悬浮法树脂粒度分布一股在20~2009m)。其成型加工工艺与悬浮树脂相比,具有加工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模具简单便宜,发泡容易,制品受热次数少,可生产一些特别的制品,如塑胶制品、泡沫人造革、微孔塑料、钢板塑层,汽车用装饰材料、电器材料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人造革、装饰材料、地板革、墙擘纸、工业用输送带、运动场地、涂料、粘合剂、玩具、医用一次性手套、日用装饰材料、电器仪表和电工工具等诸多材料和制品领域。随着加工制品的不断开拓,PVC糊状树脂的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国际市场上对其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一、PVC糊树脂的生产 目前,工业上聚氯乙烯糊树脂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乳液种子聚合法、混合微悬浮法和微悬浮聚合法等 1.1乳液种子聚合法 乳液聚合是氯乙烯(VCM)和水在水溶性引发剂(常用过硫酸盐)和乳化剂作用下得到聚氯乙烯糊树脂。一般情况下,乳液聚合得到的乳胶粒径小于0.2I.tm,为了达到增大乳胶粒径的目的,开发了乳液种子聚合法,使乳胶粒径增大到1.Opm左右。在乳液聚合中,如果有已生成的高聚合物乳胶存在,控制物料配比和条件,原则上VCM仅在已生成的乳胶粒子上聚合,而不再形成新的粒子,这种已生成的高聚物乳胶就好像晶种,因此称为“乳液种子聚合”。但只有合理的粒径还不够,必须具有适当的粒径分布,才能得到性能优良的PVC糊树脂。乳液聚合中乳化剂很重要,所用数量决定了引发剂的粒子数,且对最终的胶乳粒子的大小起了主要作用。特别在进行种子生成时,采用高引发速率和低浓度乳化剂进行生产,能使胶乳微粒尺寸分布变窄。胶乳粒径及其分布是乳液法生产PVC 糊状树脂的关键所在。 1.2微悬浮聚合法 微悬浮聚合制备PVC糊树脂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已工业化。其流程是先将部分vCM(5%) 用机械均化的方法制成稳定的乳状(粒径在1.0肛m左右),然后进行聚合(必须选用油溶性的引发剂)得到聚氯乙烯糊树脂。用这种方法生产的PVC糊树脂的流动性优良,反应比较简单,乳化剂用量少,产品质量比较稳定,一次聚合就可以得到大粒径胶乳(0.1~2.01ma);胶乳含固最高,通常在48%左右,甚至可以达到50%,降低了热能消耗。该生产工艺需特别注意选用合适的复合乳化剂和颗粒改良剂体系,聚合体系组分的均化,搅拌速度,水与单体之比恰当等几个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