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单元第2讲 细胞呼吸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单元第2讲 细胞呼吸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单元第2讲 细胞呼吸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单元第2讲 细胞呼吸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2讲细胞呼吸

1.细胞呼吸(Ⅱ)

2.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细胞呼吸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生命观念)

2.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场所和过程的不同(科学思维)

3.探究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科学探究)

4.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社会责任)

细胞呼吸的类型和过程

1.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有氧呼吸

(1)概念: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2)过程

(3)写出有氧呼吸总反应式(标出氧元素的来源与去向)

3.无氧呼吸

(1)概念:是指细胞在没有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 的过程。

(2)场所:全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3)过程

(4)反应式

①产物为酒精:C 6H 12O 6――→酶

2C 2H 5OH +2CO 2+能量。

②产物为乳酸:C 6H 12O 6――→酶

2C 3H 6O 3+能量。

(5)能量

①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 。

②葡萄糖分子的大部分能量存留在酒精或乳酸中。

(人教版必修1 P 94“小字内容及相关信息”改编)1 mol 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及分解成乳酸时分别释放多少能量?其中有多少能量储存于ATP 中?两者有何差异及共性?热能散失是否是能源浪费?

提示:1 mol 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2 870 kJ 中有1 161 kJ 左右的能量转移至ATP 中,其余能量则以热能形式散失。而1 mol 葡萄糖分解成乳酸时释放196.65 kJ 能量,有61.08 kJ 左右转移至ATP 中。两者的共性是多数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差异是彻底氧化分

解释放能量较多,热能散失是维持体温所必需的,并非能源浪费。

1.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提示:[H]与氧结合生成水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2.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提示:在线粒体中参与氧化分解的是丙酮酸。

3.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提示: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

4.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都能产生大量ATP。(×)提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少量ATP。

5.无氧呼吸不需要O2参与,最终有[H]的积累。(×)提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H],[H]被用于还原丙酮酸。

6.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

2全部来自有氧呼吸。(√)

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项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不同点反应条件需要O2,需要酶不需要O2,需要酶

呼吸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细胞质基质

产物CO2、H2O 酒精和CO2或乳酸

能量释放

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释放

大量能量

有机物分解不彻底,能量释放较少

相同点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

意义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联系第一阶段相同

项目来源去向

[H] 有氧呼吸:C6H12O6和H2O;

无氧呼吸:C6H12O6

有氧呼吸:与O2结合生成水;

无氧呼吸:还原丙酮酸

ATP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产生;

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

用于几乎各项生命活动(除光合作用的暗

反应)

1.据图综合分析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1)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哪一过程?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哪些过程?

(2)粮食储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3)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多少?

提示:(1)②;①②④。

(2)种子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了水。

(3)1∶3。

2.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多数植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有些植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的原因是酶的种类不同,根本上是基因不同。

3.如果是以脂肪为底物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的量要大于产生CO2的量,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与葡萄糖相比,脂肪含H量高,因此有氧呼吸消耗O2的量大于产生CO2的量。

4.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煮熟的蚕豆子叶,B管中加入发芽的蚕豆子叶。在两管中分别加入甲烯蓝溶液(注: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一段时间后倒出溶液,两管中的子叶都呈蓝色,然后,两管分别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适量石蜡油,37 ℃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的子叶蓝色变浅。请思考分析:

(1)B管中子叶蓝色变浅的原因是什么?

(2)A管子叶为什么不变色?实验中设置A管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1)B管中子叶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氢能使甲烯蓝还原。

(2)A管中子叶细胞的酶失活,无呼吸作用。实验中设置A管的目的是作对照实验。

考查细胞呼吸的过程

1.(2019·广州一模)如图为有氧呼吸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②③均可产生ATP

B.过程②产生的CO2中的O均来自甲

C.乙来自C6H12O6、甲和丁

D.丙和丁属于同一种物质

B[过程①②③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阶段,这三个阶段都可以产生ATP,A项正确;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②)产生的CO2中的O一部分来自丁(H2O),另一部分来自甲(丙酮酸),B项错误;乙是[H],一部分来自C6H12O6,另一部分来自甲和丁,C项正确;丙和丁都是H2O,D项正确。]

2.(2019·深圳模拟)如图表示人体中细胞呼吸的过程,数字代表反应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代表人体细胞中糖原或淀粉的水解

B.过程②后,葡萄糖分子中少部分化学能存在于丙酮酸中

C.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中

D.过程④产生的乳酸可在原细胞中再生成葡萄糖

C[人体细胞没有淀粉的水解过程,A项错误;过程②后,葡萄糖分子中大部分化学能存在于丙酮酸中,B项错误;人体细胞中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中,C项正确;肌肉细胞中产生的乳酸能在肝脏细胞中再生成葡萄糖,不能在肌肉细胞中再生成葡萄糖,D项错误。]

细胞呼吸的场所与过程的四点提醒

(1)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但部分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2)无线粒体的真核生物(或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如蛔虫、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

(3)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ATP 中。

(4)人体内产生的CO2只来自有氧呼吸,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CO2。

考查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与综合

3.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有氧呼吸产生CO2,无氧呼吸不产生CO2

B.有H2O产生的细胞呼吸方式一定是有氧呼吸

C.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呼吸已停止

D.分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小

B[无氧呼吸也能产生CO2,A项错误;有H2O产生的细胞呼吸方式一定是有氧呼吸,B 项正确;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也可能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C项错误;分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大,D项错误。]

4.将酵母菌置于20 ℃和40 ℃的条件下,分别培养6 h和12 h后,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的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温度20 ℃40 ℃

培养时间 6 h 12 h 6 h 12 h

CO2产生量+++++++++++++++

2

A.一定条件下,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能同时产生CO2

B.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升高,细胞呼吸酶的活性变大,相同时间内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增多

C.20 ℃条件下,酵母菌在前6 h消耗的葡萄糖的量比后6 h消耗的多

D.40 ℃条件下培养酵母菌6 h,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可能已经被消耗完

C[在一定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无氧呼吸,也能进行有氧呼吸,CO2产生的场所分别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正确;一定温度范围内,呼吸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细胞呼吸速率随之加快,B正确;20 ℃下,随着CO2产生量的增多,酵母菌无氧呼吸速率增大,不知道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比率,因而无法确定消耗的葡萄糖量,C错误;40 ℃条件下,6 h 和12 h产生的CO2量相同,所以可能是葡萄糖被消耗完,D正确。 ]

判断细胞呼吸方式的三大依据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应用

1.温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1)影响(如图):细胞呼吸是一系列酶促反应,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细胞呼吸速率。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一般在25~35 ℃之间。

(2)应用????? ①零上低温储存食品②大棚栽培:在夜间和阴天适当降温

③温水和面发得快

2.氧气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1)影响(如图):O 2是有氧呼吸所必需的,且O 2对无氧呼吸过程有抑制作用。

①O 2浓度为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②O 2消耗曲线与CO 2生成曲线重合以后(图中P 点以后),只进行有氧呼吸。

③O 2消耗曲线与CO 2生成曲线重合之前(图中P 点之前,不包括0点),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④阴影部分的相对值表示不同氧浓度下无氧呼吸中CO 2的释放量。

(2)应用????? ①中耕松土促进植物根部有氧呼吸②无氧发酵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无氧环境

③低氧贮藏粮食、水果和蔬菜

3.水分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1)影响

??

?

?

?①水作为有氧呼吸的反应物可直接参与反应

②水作为生物化学反应的介质影响反应的进行

③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

而加快,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慢

(2)应用

??

?

??①粮食在入仓前要进行晾晒处理

②干种子萌发前进行浸泡处理

4.CO2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1)影响:CO2是细胞呼吸的最终产物,积累过多会抑制细胞呼吸的进行,如图。

(2)应用:适当增加CO2浓度,有利于水果和蔬菜的保鲜。

1.同一叶片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其细胞呼吸速率有差异。(√)

2.严格的无氧环境有利于水果保鲜是因为此条件下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最少。

(×)

提示:无氧环境中,细胞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较多。

3.粮食种子适宜在零上低温、低氧和中等湿度的环境中储藏。

(×)

提示:粮食种子应储藏在干燥环境中。

4.温室大棚中,可以通过夜间适当降温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

5.破伤风杆菌易在锈钉扎过的伤口深处繁殖,原因是伤口深处氧气缺乏。(√) 6.剧烈运动时,氧气供应不足,肌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提示: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

1.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思考。

(1)在12~24 h期间,呼吸速率逐渐增强,在此期间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该呼吸方式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是什么?其产物是什么?

(2)从第12 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有什么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

(3)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明显升高的细胞呼吸方式是哪一种?

提示:(1)无氧呼吸;细胞质基质;酒精和二氧化碳。

(2)减少;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同时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使有机物总量下降。

(3)有氧呼吸。

2.鱼在夏季黎明时分常常浮头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黎明时分水中溶解氧不足。

3.密封地窑能长时间储存水果、地瓜、马铃薯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密封的地窑CO2浓度高,能够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4.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氧气消耗量等于CO2释放量时,是无氧呼吸的消失点吗?

提示:大豆种子富含脂肪,而脂肪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大于CO2释放量,故当二者相等时,大豆种子应该还在进行微弱的无氧呼吸。

考查环境因素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1.(2019·曲靖一中期末)研究发现,冬小麦在秋冬受低温袭击时,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持续的冷害使根生长迟缓,吸收能力下降,但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有明显的提高。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冷害初期呼吸作用增强,有利于抵御寒冷

B.持续低温使根细胞呼吸减弱,吸收矿质营养能力下降

C.低温时细胞内结合水的比例上升,有利于适应低温环境

D.持续低温使线粒体内氧化酶活性增强,促进淀粉分解为可溶性糖

D[冷害初期呼吸作用增强,释放能量增加,利于抵御寒冷,A正确;持续低温使线粒体内氧化酶活性减弱,使细胞呼吸减弱,供能减少,吸收矿质营养能力下降,B正确;低温使细胞内结合水含量增加,自由水含量降低,细胞液浓度升高,有利于适应低温环境,C正确;

持续低温使线粒体内氧化酶活性减弱,使细胞呼吸减弱,氧化酶与淀粉分解无关,D错误。] 2.稻田长期浸水,会导致水稻幼根变黑腐烂。测得水稻幼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时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皆降低

B.Ⅱ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皆升高

C.Ⅰ阶段和Ⅲ阶段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相同

D.为避免幼根变黑腐烂,稻田宜在Ⅱ阶段前适时排水

D[水稻幼根刚开始浸水时即Ⅰ阶段时,由于水中氧气的含量降低,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些细胞开始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在Ⅱ阶段时,有氧呼吸越来越弱,而无氧呼吸强度不断增强,B错误;Ⅰ阶段由于水中氧气含量少,有氧呼吸速率降低,Ⅲ阶段由于无氧呼吸使酒精积累,对植物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导致无氧呼吸速率下降,C错误;水稻幼根变黑腐烂是因为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会毒害幼根,故应在Ⅱ阶段前适时排水,D正确。]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3.(2019·潍坊期中)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稻田需要定期排水,防止幼根缺氧变黑腐烂

B.提倡慢跑有助于避免肌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大量积累乳酸和CO2

C.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的过程需隔绝空气

D.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B[稻田需要定期排水,防止幼根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伤害细胞,使根变黑腐烂,A项正确;提倡慢跑有助于避免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但肌细胞无氧呼吸不会产生CO2,B项错误;乳酸菌是厌氧菌,因此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的过程需隔绝空气,C项正确;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易感染厌氧型破伤风杆菌,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D项正确。] 4.(2019·山西名校联考)细胞呼吸原理广泛用于生产实践中。下表中有关措施与对应目的不搭配的是( )

选项应用措施目的

A 种子贮存晒干降低自由水含量,降低细胞呼吸

B 乳酸菌制作酸奶先通气,后密封加快乳酸菌繁殖,有利于乳酸发酵

C 水果保鲜低温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

D 栽种庄稼疏松土壤促进根有氧呼吸,利于吸收矿质离子

B[种子的贮藏,必须降低含水量,使种子处于风干状态,从而使呼吸作用降至最低,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A正确;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所以整个过程要严格密封,B错误;水果保鲜的目的是既要保持水分,又要降低呼吸作用,所以低温是最好的方法,C正确;植物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是一个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松土,可以提高土壤中氧气的含量,有利于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作用,从而为根吸收矿质离子提供更多的能量,D正确。]

细胞呼吸的相关实验

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1.实验原理

2.实验步骤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分别装入A、B两锥形瓶中。

(2)设计对比实验

①甲组中空气先通过NaOH溶液的目的是去除空气中的CO2。

②乙组中B瓶先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的目的是耗尽瓶中原有的氧气。

③CO2检测:观察两组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④酒精检测:取A、B瓶中滤液各2 mL分别注入两支干净的试管中,向两试管中分别滴加0.5 mL溶有0.1 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3)实验现象

条件澄清石灰水的变化两试管的变化

甲组变混浊快无变化

乙组变混浊慢出现灰绿色

(4)实验结论

①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②在有氧条件下产生CO2多而快,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CO2。

1.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提示: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中都有CO2。

2.在酸性条件下,酒精会使重铬酸钾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提示:应该是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3.检测CO2的产生除澄清石灰水外,还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 4.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可直接向酵母菌培养液中添加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

提示:应各取2 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试管中,加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检测。

5.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可依据澄清石灰水的混浊程度判断细胞呼吸的方式。(√)

1.细胞呼吸速率的测定

(1)实验装置

(2)实验原理:组织细胞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CO2被NaOH溶液吸收,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刻度管内的液滴左移。单位时间内液滴左移的体积即表示呼吸速率。

(3)误差的校正

为排除温度、气压等无关变量的干扰,可设置对照装置。对照装置与上述装置相比,不同点是用等量的死亡的种子代替萌发的小麦种子,其余均相同。

2.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探究

(1)实验装置(以发芽种子为例)

(2)实验原理

①装置一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细胞呼吸所产生的CO2,着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发芽种子细胞呼吸吸收O2的量。

②装置二中着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植物细胞呼吸产生CO2的量与吸收O2量的差值。

(3)实验现象和结论

实验现象

结论

装置一液滴装置二液滴

不动不动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不动右移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左移右移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左移不动进行有氧呼吸或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1.用酵母菌使葡萄汁发酵产生葡萄酒,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试分析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酵母菌在无氧及其他条件合适的情况下,随着发酵产物(如酒精)增多,营养物质的减少及酸碱度发生变化等影响,其繁殖速度逐渐下降,死亡率逐渐上升,酒精发酵最终会停止。

2.为验证酵母菌细胞中线粒体对相关物质的利用情况,现从酵母菌细胞中分离得到的具有活性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组别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

1 加入线粒体加入葡萄糖加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溶

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2 加入线粒体加入丙酮酸

(2)请预期两组实验的实验结果,并简述判断理由。

提示:(1)差速离心法。

(2)第1组溶液为蓝色,第2组溶液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第1组中由于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被利用,所以无CO2生成;第2组丙酮酸可进入线粒体被利用,生成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考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教材实验

1.(2019·衡水金卷)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选择酵母菌为实验材料是因为酵母菌是自养、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易于培养

B.通过设置有氧(对照组)和无氧(实验组)的对照,易于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C.将进气管、排气管与锥形瓶连接后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不漏气

D.实验的因变量是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和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样液的颜色变化C[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选择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酵母菌具有兼性厌氧且易于培养的特点,但它不是自养型微生物,A项错误;在该实验中所设置的有氧组和无氧组都是实验组,是为了相互对比,易于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项错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将进气管、排气管与锥形瓶连接后通常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不漏气,C项正确;本实验的因变量是酵母菌CO2产生的快慢和是否有酒精生成,D项错误。] 2.(2019·宁夏育才中学月考)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如图所示安装好。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组乙组

A.甲、乙两组实验探究的分别是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的呼吸方式

B.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

C.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滴入B瓶中变成灰绿色,证明有酒精产生

D.乙组中B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消耗B瓶中的O2以形成无氧的环境

C[甲组营造的是有氧环境,乙组营造的是无氧环境,A正确;甲组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吸收空气中的CO2,即排除空气中的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B正确;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C错误;乙组中B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消耗B瓶中的O2以形成无氧的环境,D正确。]

考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拓展实验

3.(2019·潍坊期末)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甲乙

A.甲装置有色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B.甲装置有色液滴左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C.乙装置有色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D.乙装置有色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中一定存在无氧呼吸

B[甲装置中放入的是NaOH溶液和酵母菌葡萄糖培养液,NaOH溶液能吸收CO2,有色液滴的移动量代表O2的吸收量。乙装置放入的是清水和酵母菌葡萄糖培养液,清水不能吸收CO2,乙装置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吸收的O2和释放的CO2量相等,有色液滴不移动,乙装置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释放CO2会造成有色液滴右移。]

4.(2019·河南洛阳月考)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 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 ℃温水的烧杯中,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 ℃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 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则液面应该下降

B.该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最适温度”

C.若30 min后液面没有变化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D.需设置一个气球中加入等量煮沸过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相同装置作为对照

A[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吸收氧气,但是释放二氧化碳,因此会导致气球的体积增大,烧杯中的液面应该上升;可设置多个该实验装置,自变量为不同梯度的温度,因变量为烧杯液面上升的高度,用来“探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最适温度”;有氧呼吸过程中吸收的氧气量等于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而无氧呼吸只释放二氧化碳,因此若30 min 后液面没有变化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需设置一个气球中加入等量煮沸过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相同装置作为对照,以校对物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考查细胞呼吸速率的测定及其他实验

5.(2019·淄博模拟)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所用的

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 mm2,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25 ℃水浴中,10 min后关闭软管夹,随后每隔5 min记录一次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位置,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实验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35

液滴移动距离(mm) 0 32.5 65 100 130 162.5

A.图中X为

B.在20~30 min内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6.5 mm3/min

C.如将X换为清水,并向试管充入N2即可测定果蝇幼虫无氧呼吸速率

D.增设的对照实验只需将装置中的X换成清水,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的环境中

B[题图中X为NaOH溶液,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左移动,A项错误;在20~30 min 内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130-65)×1÷10=6.5(mm3/min),B项正确;果蝇幼虫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无论是否进行无氧呼吸液滴都不会移动,C项错误;对照实验中应将装置中的果蝇幼虫换成等数量的死幼虫,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环境中,重复上述实验,D项错误。] 6.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单细胞真菌,某研究小组用它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图甲为在注射器中加入5 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吸入10 mL空气后加塞密闭,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筒内的气体体积增加。图乙为①号、②号试管中均加入3 mL蒸馏水和少许0.1%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溶液,直至溶液呈蓝绿色时为止(当环境偏酸性时,BTB溶液呈黄色)。

甲乙

(1)图甲中,实验起初一段时间内,针筒内的气体体积未发生变化,但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与气泡产生有关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筒内的气体体积开始增加,此时酵母菌细胞开始进行__________呼吸。

(2)图乙中,①号试管内溶液颜色变化是由蓝绿色变成__________,设置②号试管的作用是作为__________。

(3)若要证明甲、乙两组装置中释放的气泡是酵母菌产生的,都需要设置一个对照组同步实验,对照组的设置为另取一相同装置,将容器中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条件相同。

[解析](1)实验起初一段时间内,由于注射器内有足够的氧气,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与消耗的二氧化碳的体积相同,因此针筒内的气体体积未发生变化,但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是由于有氧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产生二氧化碳的结构是线粒体基质。

实验一段时间后,氧气逐渐被消耗,发现针筒内的气体体积开始增加,此时酵母菌细胞开始进行无氧呼吸。(2)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用于检测二氧化碳的,由于酵母菌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能产生CO 2,因此一段时间后①号试管中的溶液由蓝绿色逐渐变成黄色。设置②号试管的作用是作为对照。(3)若要证明甲、乙两组装置中释放的气泡是酵母菌产生的,都需要设置一个对照组同步实验,对照组的设置为另取一相同装置,将容器中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换成等量含灭活酵母菌的培养液,其他条件相同。

[答案] (1)线粒体(基质) 无氧

(2)黄色 对照

(3)等量含灭活酵母菌的培养液

1.有氧呼吸的场所并非只是线粒体: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原核细胞无线粒体,有氧呼吸在细胞质中和细胞膜上进行。

2.葡萄糖分子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被分解,必须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才能进入线粒体被分解。

3.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 ,第二阶段不产生ATP ,还要消耗第一阶段产生的[H]。

4.人体内产生的CO 2只能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CO 2。

5.无氧呼吸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还有大量能量储存在乳酸或者酒精中。

6.O 2浓度为零时,细胞呼吸强度并不为零,因为此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

1.有氧呼吸反应式:C 6H 12O 6+6O 2+6H 2O ――→酶

6CO 2+12H 2O +能量。

2.无氧呼吸反应式:C 6H 12O 6――→酶2C 2H 5OH(酒精)+2CO 2+少量能量,C 6H 12O 6――→酶

2C 3H 6O 3(乳酸)+少量能量。

3.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均能产生ATP ,第三阶段产生ATP 最多。

4.有水产生的细胞呼吸一定是有氧呼吸。

5.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实质都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形成ATP 。

6.不同生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不同的直接原因是所含酶的种类不同。

7.O 2抑制细胞无氧呼吸,促进细胞有氧呼吸。

真题体验| 感悟高考 淬炼考能

1.(2019·全国卷Ⅲ)若将n 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 株黄化苗。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 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 )

A .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

B .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

C .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

D .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

A[种子在黑暗中萌发得到黄化苗,该过程中细胞代谢增强,呼吸强度增加,由于整个过程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且细胞呼吸需要消耗有机物,所以有机物总量减少,A正确,B、C、D错误。]

2.(2019·全国卷Ⅱ)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B[在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第二阶段在相应酶的催化下,丙酮酸转化为乳酸,B选项正确;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葡萄糖是细胞呼吸的原料而不是产物,A选项错误;在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并且释放出少量能量,C选项错误;一般来说,氧气浓度的升高会抑制细胞的无氧呼吸,故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不会增加酸味的产生,D选项错误。]

3.(2019·海南高考)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在白天和黑夜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B.植物细胞中ATP的合成都是在膜上进行的

C.遮光培养可使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素含量下降

D.植物幼茎的绿色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有氧呼吸不需要光照,植物细胞在白天和黑夜都能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植物细胞中ATP不一定都是在膜上合成的,如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也可以合成ATP,B错误;合成叶绿素需要光照,遮光培养会导致光照减弱,会导致叶肉细胞的叶绿素含量下降,C正确;植物幼茎的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所有的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D正确。] 4.(2018·全国卷Ⅲ)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

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

C[植物在黑暗中既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食物链上某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消耗,B正确;对于以糖类为底物的呼吸作用来说,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H2O,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或者酒精和CO2,C错误;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第三阶段以及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都可以合成ATP,D正确。] 5.(2017·海南高考)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小

B.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已停止无氧呼吸

C.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O2与释放CO2的摩尔数不同

C[分生组织细胞进行旺盛的分裂,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大,A错误;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可能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B错误;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C正确;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O2与释放CO2的摩尔数相同,D错误。]

6.(2017·海南高考)某染料(氧化型为无色,还原型为红色)可用于种子生活力的鉴定。某同学将吸胀的小麦种子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并进行染色实验来了解种子的生活力,结果如表所示。

A.甲组的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使染料变成红色

C.乙组胚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能将染料运出细胞

D.种子中胚细胞代谢活动的强弱会影响染色效果

C[依题意染料可用于种子生活力的鉴定,染料若被氧化则呈无色,被还原则呈红色,活细胞有细胞呼吸产生还原剂,染料被还原,故呈红色,死种子没有代谢,不能将染料还原。甲组细胞是活细胞,胚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作为还原剂使染料变成红色,B正确;乙组中的种子煮沸后细胞已经死亡,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变性失活,细胞失去了选择透过性,不能将染料运出细胞,C错误;依题意“染料可用于种子生活力的鉴定”可知,种子中胚细胞代谢活动的强弱会影响染色效果,D正确。]

高中生物必修三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教学设计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网络构建 综合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若从③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解析:图中a为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c为神经中枢、d为传出神经、e为效应器。完成反射活动需保证反射弧的完整性,A正确;从③处剪断神经纤维而刺激①处,效应器不

能产生反应,B错误;图中②突触结构中,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C正确;兴奋可沿神经纤维传导,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而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D正确。 答案: B 2.下图为某一传出神经元与肌细胞形成的突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B.参与突触形成的肌细胞膜面积增大有利于神经递质的作用 C.④兴奋时,其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D.②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会使肌细胞兴奋 解析: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A正确;肌细胞膜的面积增大有利于更好地接受神经递质传递的信息,B正确;神经细胞兴奋时,兴奋部位的电位变化是外负内正,C 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D错误。 答案: D 3.如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通透性减小 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 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D.当兴奋沿b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解析:①为突触小泡,其内容物——递质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A、D错误。②为突触间隙,其间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为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B错误。 答案: C 4.右图为动物的生理过程示意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激素X是促性腺激素,激素Y为雌性激素 B.激素Y到达靶细胞后,其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举 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1 、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2 、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3 重点难点1、重点: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间的关系;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 2、难点: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老师:上课,师生问好。 今天我们进行第五章第一节的学习。首先我们共同欣赏一段优美如画的大自然影像。播放录像,学生观看录像。 录像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下开始学习。 老师板书:第五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刚刚我们看到了许多生态系统,那么生系统的概念类型和结构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进行学习。首先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点击PPT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观看。 我们首先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请快速阅读教材88页进行学习。要注意概念中的关键词。找到概念后请看屏幕上的思考题。老师板书:一、概念 问题:农贸市场里有许多动物植物微生物,也有无机环境。这样的农贸市场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吗?为什么? 问题设置意图:让学生去抓住概念中“相互作用”这一关键词。因为市场里的动物植物是没有相互作用的,所以不能称为生态系统。 提问学生,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表场或指出其不足之处。 老师:那么,生态系统分为哪些类型呢?请看屏幕并用1分钟完成自学任务。老师板书:二、类型 活动设置意图:生态系统的类型这一知识,在教材中是小字,属予了解内容,学生自学就可以自己掌握。. 老师: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常见的生态系统。 点击播放共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圈--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话动设置意图:让学生回顾比较常见的生态系统。 老师:接下来我们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教材89页是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我们的课件是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例来学习。请用3分钟完成屏幕中给出的任务。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对教材进行学习。 板书: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话动设置意图:本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能较好并较快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提问学生。第1题和第2题。并进行适时的评价。 老师:关于第3个问题,四种组成成分的代表生物及其作用,我们下面逐一进行学习。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物质是什么?能量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是否是必备成分?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学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必修3导学案汇编 第一课时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标点击】 1、描述不同细胞生活的环境,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认识到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也 需要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而更好的理解这些细胞的生活环境,并加深对生命世 界的认识。 2、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学习重点: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自主探究】 1、学海导航 知识点观察与思考归纳与结论 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__________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动脉中的血观察课本P2中的两图,思考两 浆沿动脉流入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其中许多物质会种细胞生活的环境有何不 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__________。组织液是存在于 体内细胞生活在同?何为体液?体液与血液 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__________。细胞外液中是否是一个概念?仔细观察 __________是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少部分课本P3中的图1-1,思考组 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 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何为内环境?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 直接环境,叫做__________。 血浆中90%是__________,其余10%分别是认真分析课本P4的血浆的化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 学组成表及图1-2,总结血浆 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细胞外液的成分的主要成分,进而思考细胞外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的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 液的成分。思考血浆与组织 有较多的__________而组织液和淋巴中的液、淋巴的成分有何不同? __________含量很少。 1.为什么医院给病人输血时 所谓溶液渗透压,简单地说,是指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 2.为什么红细胞放在清水或决于溶液中__________。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者浓度较高的以及过酸过碱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 细胞外液的渗透或温度过高过低的情况都无 透压的稳定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压和酸碱度法正常生存?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源于_________和 3.为什么细胞外液适宜于细_________。正常人的血浆pH为__________,其稳 胞的生存?何为渗透压?为 定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人体细胞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案例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是人教版生物必修 3 第五章第一节内容。对本节的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后三节“生态系统功能”打下基础。 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的核心教育价值就在于“有助于学生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本节课的教学恰好是这一价值的最佳实践。这也是这节课的能力目标。 本节课的内容在初中均有所接触,知识上的学习难点容易处理。所以本节课情感目标的达成就格外重要。本节课的情感目标我确定为:让学生从生物与环境是统一整体的角度来理解保护其它生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知识方面,本节正文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范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两部分内容,主要是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一部分包含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分类,这两部分内容在初中都有所学习,基本上没有新的知识。关键是明确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注意生态系统的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所以这部分内容主要在预习学案中以自学的方式进行处理。 第二部分内容是本节课重点学习的内容。由于教材中的池塘图关于各个成分已标示的很明确,所以,在课上我选用了另外一幅更复杂一点、更漂亮一点的池塘图。整节课以该图为主线,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对该池塘生态系统进行分析,从而掌握组成成分及食物链、食物网两部分内容。 具体处理细节见课堂教学部分。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 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重点)尝试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2. 能力目标: 讨论生态系统的结构 3. 情感目标: 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难点) 三、教学设计 音乐图片导入——预习反馈——实例进行概念检查——探究一,自主学习解决第一个问题,小组讨论解决第二个问题,自我检测,知识升华,构建议模型——探究二:自主学 习,教师点拨——学以致用——展示目标,小结——随堂检测——布置作业——点题下课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三《群落的结构》教案

第3节群落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2.教学难点 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三、课时安排 1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本讨论题关注池塘中的生物组成及其有序性,讨论池塘中的种群组成(群落结构),具体有多少个种群并不重要。可以从肉食性鱼、植食性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微生物等方面举例。 2.本讨论题关注池塘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一些小鱼等小型水生动物因天敌减少,数量会大量增加,池塘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数量会大量减少。随时间推移,植食性鱼类等生物也因食物来源减少而数量减少。 〖板书〗第三节群落的的结构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P71。 〖板书〗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三、种间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P72倒数第一段到P73,完成资料分析的“讨论”。 〖提示〗1.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进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这就是竞争。 2.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从多年的调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雪兔是以植物为食,猞猁是以雪兔为食。猞猁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植物→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而且由于植物资源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因而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册)精品导学案汇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册)精品 导学案汇总 生物导学案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学习新知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 【学习目标】 A :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及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 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媒介 B :1.达到A 层要求 2. 准确判断各种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学习重点】描述内环境的组成 【学习难点】内环境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 【学习方法】对比归纳法、图形比较 【完成时间】20分钟 概念:体内大量以___________为基础的液体 2/3细胞内液: 1.体液

阅读教材 【思考】1.泪液、尿液、消化液、汗液是否属于细胞外液? 2.说出下列细胞的细胞外液分别是什么? ①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②毛细血管壁的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的细胞 ③吞噬细胞 ④口腔上皮细胞 阅读教材P4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血浆由哪些物质组成? 2. 3.白细胞、呼吸酶、血红蛋白是否是细胞外液的成分? 4.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哪些含量最高?推测它们可能起到什么作用?HCO 3-和HPO 2-属于碱 性物质,在血浆中可能起到什么作用 血浆: 营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谢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 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激 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关系:_________系统、_______系统、________系统、__________系统间接关系:_________系统、_______系统、________系统

最新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教案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教案 第二章 第一节(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水分和无机盐的调节。 了解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理解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保持人体稳态的生理意义。 [教学重点]下丘脑对水分平衡的调节。 [教学难点] 醛固酮对无机盐的调节。 [板书设计] 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的稳态 三、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1、饮水 来源食物 物质代谢 水的平衡肾脏排尿动态平衡 排出皮肤排汗 肺呼气排出水汽 大肠排便 2、无机盐的平衡摄入:饮食 排出:尿液、汗液、粪便 3、水分的调节 4、无机盐的调节 [教学方式] 学生自学预习,教师精讲与学生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人体产热的原因? 2、人体产热的器官?人体散热的器官? 3、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那里? 4、人体体温过高时,酶的活性,甚至。 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出答案 新课引入: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吃的东西过咸,会感到口渴;夏天尿少,而冬天尿多;“以饮料代水”的做法会适得其反,越喝越渴。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学生看书,预习,完成导学大课堂中的知识预览部分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精讲: 1、饮水 来源食物 物质代谢 水的平衡肾脏排尿动态平衡 排出皮肤排汗 肺呼气排出水汽 大肠排便 2、无机盐的平衡摄入:饮食 排出:尿液、汗液、粪便 3、水分的调节 4、无机盐的调节 水、无机盐平衡的调节,受神经系统和某些激素的调节。如水的摄入量主要由大脑皮层渴觉中枢控制,水的排出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当机体失水时,血浆的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同时渴觉中枢兴奋,引起口渴,主动饮水,增加机体含水量。相反,当机体含水量增加时,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把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恢复到正常水平。这就是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对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基本平衡的原因。此外有效血容量的减少也可以引起渴感。5.水和无机盐在维持细胞渗透压稳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水能够调节体温、促进物质代谢(如溶解代谢废物、排出代谢废物)、起润滑作用(如关节腔的滑液,能减少关节活动时的摩擦;唾液中的水分使食团润滑而易吞咽。);无机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1课时)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三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包括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两部分。其中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内容在初中义务教育教材中有详细介绍,但时隔较长,应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理清反射、反射弧、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因此将其列为本节课要达成的知识目标之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内容是全新知识,兴奋的产生以及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在离子水平的认知上较难,因此将其列为本节难点,而且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综上所述,在本节课的设计上,对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这部分内容的处理,选择以点带面的方式,从一个反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知识。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内容,教材采取了简化处理,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因此教学必须对教材内容做更深层次的探讨和分析。设计上借助多媒体动画,从实验现象观察、分析、再到离子水平上的现代理论解释,层层深入,并以严谨的逻辑分析,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兴奋的概念及兴奋产生、传导的过程,最后以烽火传信原理作为对比,以求对整个兴奋传导过程有更形象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信号形式; 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 2.能力目标 尝试设计实验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能够双向传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烽火传信在原理上的共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及兴奋的概念;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 2.教学难点: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教材课后习题答案汇总

生物必修 3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一、教学内容的结构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资料 二、答案和提示 (一) 问题探讨 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 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 恒定等。 (二)思考与讨论 1 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 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 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 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3.提示: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 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 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 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它 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右图所示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 (三)资料分析 1.提示: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离子(如Na+、K+、Ca2+、Mg2+、Fe2+、Cl-、HPO42-、SO42-、HCO3-)等,有机物包括糖类(如葡萄糖)、蛋白质(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脂质(如各种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胆固醇)、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 2.还含有气体分子(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其他有机物(如 维生素)等。 3.Na+、Cl-含量较多。它们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血浆渗透压。 4.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 5.提示:如血浆中的葡萄糖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糖类。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系统消化后,分 解为葡萄糖,经小肠绒毛吸收后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进入组织细胞后,葡萄糖主要用于氧化分解放能,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排入内环境中。二氧化碳通过血 液循环被运输到肺,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而多余的水主要在肾脏通过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四)旁栏思考题提示: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这样的溶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如果输液时 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 (五)思考与讨论 2 1.提示:Na+和Cl-等直接来自于食物,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 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糖类和蛋白质是两类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系 统的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上述物质在小肠内经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 内的毛细血管中,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中,再通过物质交换过程进入组织 液和淋巴。 2.提示:细胞代谢产生的CO2与H2O结合,在碳酸酐酶作用下,发生下列 反应:CO2+H2O H2CO3H++ HCO3-。 HCO3-通过与细胞外的阴离子交换到达细胞外液, 即组织液、血浆或淋巴中。主要与呼吸系统有关。 3.提示:人体具有体温调节机制以保持细胞外液温度的恒定。详细内容可参考教材第2章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内容。参与体温调节的器官和系统有皮肤、肝脏、骨骼肌、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 4.提示: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皮肤分泌汗液,泌尿系统形成、排出尿液和呼 吸系统的呼气这三条途径来排出,其中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排泄途径为主。例如,血浆 中的尿素主要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血浆中的CO2通过肺动脉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 血管,由于血液中的CO2分压大于肺泡中CO2的分压,CO2就从血液中向肺泡扩散,再通过呼 气运动将其排出体外。 (六)练习基础题 1.C。 2.B。 3.B。 4.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 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高中生物必修3导学案全集(人教版35份)

高中生物必修3导学案全集(人教版35 份)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www.5y https://www.sodocs.net/doc/883641334.html, 生物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授课人: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班级 ) 授课题目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拟 2 课时 第 课时 三维目标 .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重 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难 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m] 课 型 □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师 活 动 设 计 因材施教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 〔生答师提示〕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填空式提问〗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也是如此。 〖问〗单细胞生物是怎样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呢?多细胞生物呢? 一、体细胞生在细胞外液

〖问〗什么是体液? 〖引导提示〗体液——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体夜的成分和组成呢?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 血浆 细胞外液 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3 第三章第2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科学史可以展现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探究活动的本质特征,使人感受科学发展是一个线性累积、不断壮大的过程,领会“变化”才是科学本身具有的惟一不变特性。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正是这样一个很好地展现科学在本质上是相对的、可变的、处在不断修正和发展过程中的素材。因此,本文基于以下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问题为主线、探究为主轴、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问题引导探究、教师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 二、教学分析 ^ 1、教材分析与处理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编入了“达尔文、詹森、拜耳、温特等科学家的实验、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等内容。教材以科学探索过程为脉络来安排教学内容,具有探究性的特点;文本呈现图文并茂,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为教师实施探究式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基于以上设计理念,对教材知识作了适当调整(含顺序调整),本节课只学习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分析、评价实验设计的技能训练。 2、学情分析 曾学习过“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等,有一定的思考方法基础,且学生的观察、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都较强,对植物向光性现象又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实验设计的各种能力(语言表达、实验分析、深入思考等)都有待提高,所以教学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学习任务分析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教学难点:科学实验设计的过程及严谨性分析。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生长素发现的过程,更要掌握对简单实验的设计、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感悟科学发现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辨证过程,需要实事求是和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目标 《 对于以上的教学分析,需达到的教学三维目标(见表1)。

高中生物必修三实验教案

实验一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实验原理】 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常使PH发生偏移。但一般情况下,机体能通过使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目的要求】 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如Na2HPO4、NaH2PO4等的溶液,在加入酸或碱后,能使PH的变化减弱)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实验过程】 一、材料用具 生物材料(肝匀浆、马铃薯匀浆、用水5:1稀释的鸡蛋清、黄瓜匀浆),PH=7的磷酸缓冲液,0.1mol/L HCl(盛于滴瓶中)、0.1mol/L NaOH(盛于滴瓶中)、4副防护手套、50ml烧杯1个、50ml量筒1个,彩色铅笔、PH计或万能PH试纸、镊子、自来水。 二、方法步骤和记录 1、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 2、用PH计成PH试纸测试,并作记录 3、一次加一滴0.1mol/L HCl,然后,加入5滴后再测PH,重复这一步骤直到加入了30滴为止。将PH测定结果记入表中。 4、,并向其中倒入25ml自来水。测定并记录起始PH,再如步骤3,一滴一滴地加入0.1mol/L的NaOH,测定并记录PH。 5、充分冲洗烧杯,用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1至步骤4,记录结果 6、充分冲洗烧杯,分别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1至4记录结果。 三、现象观察 不同实验材料PH变化记录表 四、实验结论 1、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以PH为纵轴,画出自来水PH变化的曲线。以实线表示加入酸后PH的变化,虚线表示加入碱后PH的变化。再用其他颜色的线条分别表示生物材料、缓冲液PH的变化情况。 2、根据实验结果,说出不同实验材料PH变化的特点。 五、实验评价 你的实验测得的不同情况下的PH值是否存在误差?分析误差存在的原因,如何降低误差? [误区警示] 1、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次的“充分冲洗烧杯”请你分析目的是什么? 解析:第一次“充分冲洗烧杯”是为了避免酸性物质HCl与碱性物质NaOH发生中和发应,使实验现象不明显,减少误差。 第二次和第三次“充分冲洗烧杯”是为了防止不同的生物材料混合,影响实验效果。 2、实验过程中腐蚀性物质使用注意事项及解决措施。 解析:HCl和NaOH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它与皮肤和眼睛接触,也不要入口。若有洒落或溅出,要立即用水冲洗15min,并告诉老师。 3、生物材料最好是一种植物材料,一种动物材料。 【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教学目标

《生物3:稳态与环境》教学目标 3.1 植物的激素调节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1)解释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相关实验。 (2)评述科学家的认识过程和科学实验方法。 (3)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2,4—D)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操作,学会设计实验,收集和处理数据,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 (4)说出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5)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6)描述植物顶端优势的现象、原因、解除方法及应用。 (7)列举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8)分析植物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状况。 (8)举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10)列举植物不同器官、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2.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1)简述植物激素的概念。 (2)说出植物激素的种类、产生部位、作用。 (3)解释植物激素的比例对植物的意义。 (4)说出细胞分裂素、乙烯的主要生理作用。 (5)描绘环境信号中温度、光对植物的影响。 (6)说明向性运动的概念、实例、机理。 3.评述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 (1)列出植物激素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实例。 (2)阐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相互作用。 3.2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举例说明一个反射的实例,并阐明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3)简述神经系统的结构和重要功能。 (4)简述神经元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5)辨别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之间的关系。 (6)收集有关利用动物神经调节基本原理的仿生学资料,在查找资料过程中体验合作与分享。 2.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阐明兴奋的本质。 (2)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概述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内外的电位情况。 (3)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概述神经细胞兴奋时,膜电位发生的变化。 (4)解释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对膜电位形成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word学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 作用》word学案 【学习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尝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学习难点: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自主学习】 知识点观看与摸索归纳与结论 一、生长素的 生理作用阅读课本50页1-2自 然段,归纳: 1、生长素的作用特 性: 归纳: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既能 __________,也能____________;既能_________, 也能_____________;既能______________,也能 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本50页3自然 段,归纳: 2、生长素的作用特 点: 归纳: (1)生长素在浓度低时浓度高时 甚至杀死植物。 (2)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老细胞 则。 (3)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锐程度不同, 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分别是:根________; 芽________;茎__________。 阅读课本51页第1自 然段,回答: 1、什么是顶端优势? 2、顶端优势的原理? 结论: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阅读问题探讨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从上可得出的结论有: (1)生长素促进植物不同器官生长的浓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锐程度从强到弱的排列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关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导学案(全册 共188页 附答案)

全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导学案(全册共188页附答案) 目录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目标导航 学习要求 1.描述内环境及其作用 2.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3.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知识网络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1课时(共1课时) 学习导读 学习准备 1.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可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从外界环境获得 ,排出 ;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大多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这些细胞是通过与外界环境进行的物质交换。 2.体液包括和 ,血浆、组织液、淋巴属于。 3.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 4.细胞外液的成分:⑴血浆中含有的水分约占90%,溶质中含量最多的是,约占7-9%,无机盐占1%,剩余部分为血液运送的物质。⑵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而组织液和淋巴中的含量较少。 ⑶细胞外液在本质上是一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

于。 5.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 值为 。温度一般维持在。 6.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的媒介。 破疑解难 一、细胞外液的内涵 l.细胞外液与体液的关系 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是体液的一部分;而体液是指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两者的关系如下: 细胞内液(2/3)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1/3) 组织液 淋巴 2.血浆是血液的一部分,因为血液并不全是细胞外液。 血浆(液体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血浆蛋白等。 血液 血细胞(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其中血细胞不属于细胞外液。 二、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只隔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毛细血管壁,毛细血管壁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当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物质(如血浆蛋白)之外,水和其他小分子的物质(如葡萄糖、无机盐、氧气等),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流入到组织液间隙中,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以后,大约90%的组织液又可以渗回毛细血管,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和C02等也渗回血液中,其余大约10%的组织液则渗入到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毛细淋巴管的一端是盲管,其内的淋巴流动是单向的,淋巴通过淋巴循环,最后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注入血液循环 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高中生物《1.1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必修3

学习重点与难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课前预习导学学案 【思考】①生活在水中的草履虫,如何获取养料和氧,并排出废物? ②组成我们躯体的绝大多数细胞没有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它们直接生活的环境是什么?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提示】①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从水里获取生存所必需的养料和氧,并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②组成我们躯体的绝大多数细胞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①体液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 ____,②体液的组成: ________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 体液 ________ ______ __ ________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 ________ (2)内环境 ①内环境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内环境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各种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 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淋巴管内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肾小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 2.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组成: ________(约90%) ________ 血浆 ________ (约10%) ________ (2)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成分有哪些异同点?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 (1)渗透压 ①定义:溶液渗透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必修三教学计划

生物必修三教学计划 为构建有效(高效)生物教学课堂,更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和生物科学素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快更好落实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以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特制定此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准则,践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基本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目标三个维度课程目标。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把握好重点难点,了解本校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兴趣愿望和发展需求,结合本地课程资源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并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益。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是完成必修三模块《稳态与环境》的内容,具体内容为: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章植物激素的调节、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模块是高考重点考查内容,知识点多,概念抽象,应用性强,是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上通过详讲、精炼来完成本模块的学习。 三、具体措施 1、设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将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的结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地位,积极实践“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模式,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 2、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精心上好每节课。课堂教学采取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做到精讲多练;突出难点,突破重点,澄清疑点;结合教学内容,做好反馈练习,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学扎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使学生懂得如何才能学好生物,要引导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的本质规律,促使学生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习惯。生物教师要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和开展生物学实验课,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物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和活力。 3、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是新一轮改革的一个特点。对生物科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对生物科学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构建知识网络,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重视知识迁移,培养学科能力,是学科能力向综合能力转化的知识基础。要求学生能够解释和说明所学生物科学基本知识的含义,并能用适当的形式(如文字、图或表)进行表达。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仅仅

高中生物《DNA的复制》教学设计必修三

《DNA的复制》教学设计 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生物组周飞彪(225400) Email:zfb0093@https://www.sodocs.net/doc/883641334.html, 一、总体设计指导思想 本节课突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将科学研究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推导结论——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作为本节课的教学主线,以求向学生介绍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工作的能力和方法。 二、教材分析 1、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生物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是遗传学的基本理论。这一课时,在联系DNA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学好这一课时,有利于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规律等知识得理解和巩固,对于学生深刻认识遗传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DNA的复制”又是后面变异部分的基础,学好这一课时,有利于学生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生物进化等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重点难点 DNA的复制方式的发现虽然是选学内容,但是对学生的学会科学的探究,科学的思考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所以把它作为探究的重点之一,但在知识层面上不作为重点。 DNA复制过程完成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对DNA复制过程的研究,蕴含着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教育;DNA复制的过程具有微观、动态、连续、抽象的特点。因此,对DNA复制的过程的探讨既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有了DNA双螺旋结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本课时将要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的本质,属于肉眼看不到的抽象知识。高中学生的认知体系基本形成,认知结构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完善。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认知活动的自觉性,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由于本课时内容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学生们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除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以外,还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四、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记住DNA复制的概念 2、简述DNA复制的过程,并分析、归纳出DNA复制过程的特点。 3、知道DNA复制在遗传上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介绍Meselson、stehl的试验,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培养科学的思维。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拉链和DNA复制的比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猜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 作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