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7年级科学探究题

7年级科学探究题

7年级科学探究题
7年级科学探究题

二、简答题(第31、32、33题每格2分,其他每格1分,共40分)

21.据报道,雄伟壮丽的三峡二期工程蓄水水位将达到135米,水库面积将达到500平方公里,三峡工程创造了多项水电建设的世界之最:从设想到竣工历时75年;每年发电量为846.8亿度;主体建设物土石挖填量约为1.25亿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为2643万立方米,钢材59.3万吨;最大泄洪能力为每秒10万立方米等等。上述报道材料提及的所有单位中,其中属于长度单位的是(填单位名称,以下同),属于质量单位的是属于时间单位的是。

22.一袋3千克的水放入冰箱内结成冰,则结成的冰的质量将________,若将这些冰由神舟5号航天飞机带上太空,则冰的质量将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23.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

24.如右图: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物体的长度

为厘米,合米。

25.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原

理制成的。南方夏天最高气温高达37℃,读作,

北方冬天最冷有零下40摄氏度,记作。

26.某同学使用天平称量某一物质的质量前,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时,

出现右图所示情况,他应;如果在称量过程中

出现图中所示情况,他应。

27.小王拿了一支读数为36℃的体温计,用口吹了一下玻璃泡就算测体温,结果读数不变,他以为体温计坏了,就把它插到一杯热水中,一会儿“嘭”的一声炸了。小王的操作错误有:⑴___________ _ _ ;

⑵______________ ;

⑶______________ 。

28.某销售商点每天收有大量的1元硬币,营业员清点比较麻烦,就想了一个办法:预先测出100个硬币的质量约为605克,以后只要称出硬币的质量,就可以知道它的数量了。问:每个硬币的质量约为克,如果某一天收到硬币的质量为2.42千克,那么硬币约为元.

29.小李同学所用的计算器开关打开时,没有发现有数字显示出来,不能用了,请你提出两种可能的原因:

①;

②。

针对你提出的可能原因,请你分别说明应采取的解决办法:

①;

②。

30.李刚家里买了一只新的保温瓶,他想研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开水的关系,他进行了猜测,为验证它,在相同温度的环境中,他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实验:

(1)先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为t℃的开水,取水的体积为保温瓶容积的1/3,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温度,共测3次。

(2)第二次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仍为t℃的开水,其体积是保温瓶的2/3。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初温,共测3次。

(3)第三次把保温瓶内装满初温是t℃的开水,重复前次做法。问:

①请你写出李刚的猜测

②从三次的实验记录中,可以得出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入开水多少的关系。你从他

的实验可知,李刚所改变的量是开水的,而其他的量保持相同,请你写出他保持相同的两个量:如、。

31.尽管我们在测量时十分小心,操作步骤也是正确的,但仍会因为人的原因、测量工具的原因,总要存在,通常我们采用的方法可以减少它的值,但不可能完全消除误差。

32.某同学用一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一本书的质量.。他将书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砝码,依次加进1克、2克、2克、5克、10克、20克、50克、100克的砝码各一个,这时指针偏向标尺右边,说明砝码的质量大了,他又依次取下1克、2克、2克、10克砝码各1个,这时天平横梁达到平衡,已知这本书共200页,问:①每张纸的质量是克,这位同学往天平盘里加砝码错误之处是。33.小霞同学收看电视时,荧屏上显示的时间为19﹕30﹕30,同时她看了钟所示的时间为

19﹕25﹕30,知道钟慢了5分钟,并校正了钟的时间继续看电视,晚

上临睡时关掉了电视机,同时看了钟的时间如右图所示,问:小霞总

共看了分钟的电视,以上的4个时间中属于时刻的

是。

三、分析探究题(第34、36题6分,第35题8分,共20分)

34. 有一杯水,你想选用什么工具来测出这杯水的哪些数据?将你选

择的工具和对应的量填入下表中:

35.小明家昨晚买了一条鲫鱼养在院子的脸盆里。第二天早上,小明发现鱼不见了。为知

道鱼失踪的原因,小明问妈妈鱼是不是被杀掉了,妈妈说没有;小明查看脸盆周围的地面,也没发现鱼跳出来痕迹;小明爸爸想起来,昨夜听到家里狗和猫的叫声,小明过去查看,发现狗被锁着,而脸盆周围的桌面上有猫爪印,并且在不远的邻居家的墙脚下找到了被吃剩的鱼尾巴,小明恍然大悟。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写出小明探究的问题

(2)写出小明对鱼失踪原因的另外3种猜测

如:①鱼被妈杀掉了;②

③;④

(3)写出小明获取对应的事实和证据:

如:①小明妈说没杀鱼;

②;

③;

④。

(4)写出小明最后得出的结论:

一、简答题(25、26每空0.5分,其余每空2分,共40分)

21.①计算机的鼠标;②水中的水母;③山上的竹笋;④山洞里的石笋;⑤飞行的蜻蜓;

⑥奔跑的斑马;⑦洋娃娃。以上各项中,请你仔细认一认,其中属于生物的有,

你判断的依据是。22.小明发现阳台上的含羞草一天天的长大了,这是生物在__________;为做实验他给一盆

正常生长的含羞草左侧单侧光照,一月后,他发现该植物的生长情况是向

弯曲生长,表明植物对光的;而用手轻轻触动含羞草的叶,含羞草的叶会_________,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即具有__________性。

23.动物的保护色,是动物适应栖息地环境的一种表现。如青蛙的体色往往与_________的

颜色很相似。保护色可以有利于青蛙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你知道还有哪些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吗?举两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想一想在丛林中作战的士兵为了隐蔽行踪,不被敌方发现,穿的衣服和帽子的颜色最好是色。

在热带的灌林丛中有一种形似竹节的竹节虫,其体色以绿色或褐色为主,一般很难发现它的踪迹,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24.仙人掌具有粗大的茎,而叶呈状。这种结构有利于它(填“增大”或“减

少”)植物的蒸腾作用,从而能适应在的自然条件并存活下来;植物具有艳丽的花是适应环境的表现;比目鱼、孔鳐的身体扁平,眼长在身体头部的上方,是适应环境表现。

25.绵羊适应寒冷和炎热气候环境的特点是:季绒毛多,季绒毛少;从下列选

项中选出骆驼适应沙漠环境的特点是(填序号)①四肢底部有厚皮

②身体表面长有毛③有三个胃④身体高大⑤驼峰内贮有脂肪

26.生物生活在环境中,形态结构、生理等受到阳光、水分、温度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在武夷山(地处亚热带中部)生长的是常绿阔叶树,在黄山(地处亚热带北部)生长的常绿阔叶树和落叶阔叶树,而在泰山(地处温带)生长的几乎都是落叶阔叶树,这种分布特点主要与因素有关。请你把下列现象和与之有关的环境因素联系起来。

①蛇到冬天开始冬眠a.阳光

②沿海和内陆植被分布不同b.温度

③植物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c.水分

④蝶类在白天活动,蛾类在晚上活动d.重力

二、分析探究(第27题6分,第28题10分,第29题4分,共20分)

27.一位农业技术员给我们作了这样的介绍: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于播

种。在播种时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小雨,则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但过于潮湿又容易使种子霉烂。播种时往往还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

(1)请你根据以上介绍,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

(2)小明根据假设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请你指出这个实验设计中应当改正的错误是。从改进后得实验可知:他在研究对大豆发芽的影响。

28.探究鱼鳍的功能

(1)提出问题

鲫鱼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纺锤形,体表有粘液,以减少在水中运动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在水中运动。那么,鱼鳍有什么功能?

(2)建立假设

鲫鱼有胸鳍1对,腹鳍1对,臀鳍1个,背鳍1个和尾鳍1个。鲫鱼的尾鳍可能与鱼体前进的方向有关;鲫鱼的胸鳍和腹鳍可能与鱼体运动时保持身体的平衡有关。

(3)设计实验方案

根据鲫鱼的尾和尾鳍可能与鱼体的前进的方向有关的假设,你的实验方法:

根据鲫鱼的胸鳍和腹鳍可能与鱼体运动时保持身体的平衡有关的假设,你的实验方法:

(4)实验检验

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如果假设成立,将观察到什么现象:

如果假设不成立,又将观察到什么现象:

29.绿色植物的叶大多是绿色扁平的,而且上表皮的颜色比下表皮颜色要深。叶表皮还有许

多气孔,气孔是植物散失水分的通道,叶片气孔的分布上表皮比下表皮要少。

请分析这段话,说明植物叶片的哪些形态、结构与叶的功能相适应的?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什么是科学探究》习题1

《什么是科学探究》习题 一、填空题 1.物理学中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科学探究就是要找出其中的______及其_____。 2.______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 3.小明在探究某一问题的实验过程中,若发现实验的结果与猜想的有很大的出入时,他便将实验的结果进行修改,使其与猜想的基本相符,他这样做______(填“对”与“不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钟摆的奥妙”问题中包括的几个过程分别是_____。 5.钟摆来回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与____________有关。你认为与此因素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活中的机械摆钟,都是根据其摆动一次的______相等的原理制成的。 7.乒乓球的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猜想。(方案不一定非常完美,但因包含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不一定要全部填满5个步骤,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你需要的步骤多少,如果填空格数不够,还可以自己添加。) 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 分析论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册科学试卷

七年级上册科学试卷(总10 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七年级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分) 1.人类认识自然需要借助于一些仪器,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 A.长度单位 B. 质量单位 C. 时间单位 D. 温度单位 2.某校第一节课是7点40分到8点25分,中间经历的45分钟是() A.时间间隔 B.时刻 C.既指时间间隔又指时 D.上述答案全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一铜块熔化成铜水,它的质量减少 B.将一铜块拉成丝,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C.将一铜块从赤道拿到月球,它的质量变小 D.将一粗糙的铜块磨成光滑的正方体,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4.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 米=×1000=1800毫米 B. 米=米×1000=1800毫米 C. 米=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 米=×1000毫米=1800毫米 5.剖开西瓜时,通常会流出一些汁液,这些汁液来自于() A.细胞质 B.细胞膜 C.食物泡 D.液泡 6.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难确定 7.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接近100克() A.一只大公鸡 B.某个初中学生 C.两只鸡蛋 D.一张桌子 8.一本书的厚度为13毫米,这本书共有260页。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A. 毫米 B. 厘米 C. 厘米 D. 毫米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探究》教学设计

第七节:科学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理解猜想和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理解科学探究需要收集、处理信息和相 关技术,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b5E2RGbCAP 能力目标:能根据科学探究的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和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并能 教学设备:自制黑盒子及学生的文具盒、磁铁、台灯、灯泡?
导入新课: 一: (1)讲述关于科学探究真实的故事,看一看他们是如何进行探究的。
李明在一所农村中学读书,学校有一只大的开水桶,冬天为了保温,在桶外裹上了一层棉被,尽管如此,早上灌的是开 水,到了下午还是变得凉凉的。一天早上,李明看见张迪用铝合金饭盒装开水时,滚烫的饭盒只垫了薄薄的一层泡沫塑料就 不烫手了,他突然想到,能否用泡沫塑料代替棉被给开水桶保温呢?(课件)提问学生:第一步是李明做什么?(可以提示)
p1EanqFDPw
(●发现或提出问题) 他将这一想法告诉了张迪。 李明认为,手觉得热,是因为手吸收了热量,温度升高。隔着泡沫塑料拿热饭盒不烫手,说 明泡沫塑料导热性能差。用导热性能差的材料包着开水桶,保温的效果按理说就会好些。张迪随手摸了一下热水桶上的棉被, 暖乎乎的,热量通过棉被传出来了。张迪想,李明可能是对的,泡沫塑料的保温效果可能会比棉被好。(课件)提问学生: 第二步李明做什么?DXDiTa9E3d (●建立或提出假设) 李明告诉张迪,如果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烧瓶,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便可以得出这两种材料保温性 能好坏的结论。“还可能有其他因素影响水温变化,如两个烧瓶中的水是否一样多,水温是否一样高。”张迪说。“是的,” 李明强调:“还需注意放烧瓶的环境是否一样,泡沫塑料与棉被的厚度是否一样等等。” (课件)提问学生:第三步李明做 什么?RTCrpUDGiT (●设计实验方案) 他们决定在两个烧瓶中装质量相等的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分别用两种保温材料包好,放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自然冷 却。 按照这个实验操作,李明和张迪把实验测得的数据填在下表中。5PCzVD7HxA (课件)提问学 生: 第四步李明做 什么 (●进行实验和收 集证据)(检验假设和收集证据)
t/min 0 T1/℃ 80 T2/℃ 80
5 72 65
10 64 56
15 59 48
20 55 43
25 51 38
35 50 32
45 41 28
55 37 26
65 34 24
80 30 22
95 26 22
110 125 140 155 24 21 22 21 21 20 20 20
看看李明和张迪还应该做些什么?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作出解释)(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当时的室温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判断的?(
20℃)
分析表格,我们可以得出那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好?为什么?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第 1 组(泡沫塑料保温)从 80℃降至 40℃所用的时间超过了 45 min,而第 2 组(棉被保温)降低 相同温度只用了不到 25 min,这表明,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确实优于棉被。jLBHrnAILg 分析表格里的数据,有没有同学认为有问题,问题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一问题? 以上表格中,第 35minT1 的数据与 T1 的总的变化趋势有较大的偏差,回想实验的操作,有可能在读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 1.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还缺少的步骤F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 (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 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 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2.张辉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克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汁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 1时间(分) O 2 4 6 8 10 12 14 16 1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1)当时的室温大约为______℃,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______分钟。 (2)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 程……………………………………………………………………………( ) (3)摄氏度是常用的温度单位。在科学上把______的温度定为0℃,______的温度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 成l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l摄氏度。 3.教室的玻璃窗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 板的左侧(如下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上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不当操作有关?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明改进操作方法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厘米) 单层79 78 82 80 73 84 84 82 81 80 80 双层20 23 24 24 24 25 22 22 21 23 23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实验与探究练习题

初一科学期末复习1:探究与实验 班级姓名。 1.如图所示情景 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的关系 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的关系 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的关系 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均正确 2、用尺机向云层喷洒于冰(固态二氧化碳)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 化过程:(1)干冰迅速吸热升华;(2)干冰吸热熔化;(3)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4)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5)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 (6)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融化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有() A、(1)(3) B、(1)(4)(6) C、(2)(3) D、(5) 3、在通常情况下,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零下183℃,液态氮的沸点是零下196℃,液态氦的 沸点是零下268.9℃,利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而先后分离出来的次序是()A、氧、氦、氮 B、氧、氮、氦 C、氦、氧、氮 D、氦、氮、氧 4、某种鸟类在营巢时,若发现巢内有破蛋,会将蛋壳远远弃置于巢外。为了解此种行为是 否与巢的安全有关,科学家将蛋放于野地上,在其旁放置蛋壳,观察其被天敌吃掉的比率,下表为实验结果: 蛋壳与蛋的距离和天敌(乌鸦)吃蛋的比率 根据表中的数据,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蛋壳与蛋的距离越近天敌(乌鸦)吃蛋的比率越小 B、蛋壳与蛋的距离越远天敌(乌鸦)吃蛋的比率越大 C、蛋壳与蛋的距离越远天敌(乌鸦)吃蛋的比率越小 D、蛋壳与蛋的距离与天敌(乌鸦)吃蛋的比率无关 5.小敏同学对蝗虫的呼吸系统在身体的哪一部位进行研究时: (1)提出问题是: (2)建立假设:假设一:蝗虫的呼吸系统在头部;假设二:蝗虫的呼吸系统在腹部。(3)设计实验方案:把甲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把乙蝗虫的腹部浸入水中。 (4)获得证据:10分钟后甲蝗虫仍活着,而乙蝗虫却死了。 (5)得到的结论: 6.我国二级保护动物——镇海棘螈。目前它的数量只有350多尾,比大熊猫还稀少,已濒临灭绝。

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科学(经典汇总情况)

杭州各区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 30.(8分)铁粉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现 有m 1g生锈的铁粉样品,某兴趣小组同学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定该样品中氧 化铁的质量分数(CO气体极难溶于水,铁 锈按氧化铁处理)。 (1)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2)某同学欲通过乙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乙中的最佳试剂是。(选填序号)。 ①水②稀盐酸③氢氧化钠浓溶液④澄清石灰水 (3)上述实验过程中,CO气体除作为反应物外,还能起到的作用是:实验开始时,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停止加热后,防止甲中生成物被氧化,防止乙中的溶液倒吸入甲中等。请你再写出一点CO气体在上述实验中起到的作用。 (4)完全反应后,该同学称得铁粉的质量为m2g,同时测得装置乙增重m3g,则铁粉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31.(8分)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却看不到明显的现象。 以下是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为证明某些反应确实发生而从不同的角度设计的实验方案。 (1)为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甲小组的同学设计的下列四种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选填字母编号)。 (2)为证明NaOH溶液与H2SO4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乙小组同学和丙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两个不同的实验方案。 ①乙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证明二者之间确实发生了反应,所用的试剂有NaOH溶液、 H 2SO4溶液、CuSO4溶液。乙小组同学选择的试剂A的名称 是(并用“少量”、“足量”等指明试 剂的用量);Cu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为。

②丙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H2SO4溶液,并不 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H2SO4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请简述该实验方案中强调“测得pH小于7”的理由 是。 33.(10分)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烧杯内各培养一株植物,烧杯中是全营养液。调节天平两边平衡,此时游码的位置恰好与支点正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全营养液中添加了很多营养物质,下列物质中,所含植物生长需要的主要营养元素种类最多的是。(选填字母编号) A.硝酸钠B.磷酸氢二钙C.硝酸钾D.硫酸镁 (选 (4)某同学移动游码将上述倾斜了的天平重新调节平衡,因横梁标尺上的读数无法看清,该同学测出了游码移动的距离为s,若游码的质量为m,天平的臂长为L,则光照后天平两边的质量差为。 30.(8分)泡菜,佐餐的小菜,烹饪的调料。自制泡菜,原料随意挑,卫生有保障,原料配比随意。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即保存时间稍长,味道变酸,刺激肠胃。那么酸味何来,可有解法? 【原料准备】新鲜的红辣椒、大蒜头、生姜、大白菜。 【制作过程】将原料与适量的食盐、白糖等混合均匀,装入泡菜坛,盖上坛盖,再向荷口装水至一半高度,这一过程叫腌制。 【提出问题】腌好的泡菜时间一长,味道就逐渐变酸。这酸味哪来?怎么控制? 【建立猜想】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经过分析判断, 认为该酸味物质可能是碳酸。理由为 坛内蔬菜是以C和H元素为主的化合 物,与久放菜窖的白菜一样,在密封 的有限空间里CO2浓度大。生物学知 识告诉我们,通过盐、糖腌制的蔬菜 细胞会失水。因此,坛内会出现少量 的液体(主要成分是H2O)。 【评价检测】 (1)坛顶荷口内装水至一半高度的目的是。 (2)请设计证明在做泡菜过程中,坛内CO2浓度大的实验(用 图示或文字表达均可):。 (3)通过探究,你觉得可以如何控制酸味。 (4)有酸味的物质不一定属酸性物质。要测定物质酸性的 强弱,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正确的 测定方法是,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七上科学实验探究题选

15. 蝙蝠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哺乳动物。为了研究“蝙蝠主要是通过什么 器官来发现障碍物的,”科学家在一个大房间内竖起金属丝制成的障碍物,然 后记录撞击或避开障碍物的蝙蝠数量,实验方法和结果见下表。 (1)设计实验A 的目的是 。 (2)从实验A 和B 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3)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蝙蝠是通过 来发现障碍物的。 (4)是什么生活环境促使蝙蝠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功能?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10空,每空2分,共20分) 36.A 同学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克温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他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⑴ 当时的室温大约为 ℃,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 分钟。 ⑵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 实验过程 。 A B C D 实验 实验处理方法 被观察的 蝙蝠数量 避开障碍物蝙 蝠的百分比(%) A 不做任何处理 1000 71 B 蒙住蝙蝠的双眼 1000 70 C 蒙住蝙蝠的双耳 1000 35

(3)B同学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步骤如下: ① 在温度计的液面不再升高时读取示数 ② 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③ 估计液体的温度 ④ 让温度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几分钟。 合理的顺序是:。 37.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①交流②设计验证方案③建立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假设⑥收集事实与证据。正确的步骤应该是:(用数字表示)。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填序号”)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填序号”)38.一天晚饭后,小强在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小强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和你手里的抹布的材料是不同的。小强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以下问题:(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各种规格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4)主要步骤:先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的水,再将三块布分别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一段时间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 (5)小强将现象记入右表,根椐实验现象可知吸水

七年级上科学探究题

依据下表各种动物所描述的特征,并根据表中的分类方法,请将下列脊椎动物填在表中1. 合适的空格处。动物:蛇、青蛙、狐狸、鲤鱼、鸽子。 于是她估计同时伴有咳嗽,2 .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属于。 3..晓丽为研究“影响蜂蜜粘性与温度的关系”,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别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中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 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蜂蜜在冰箱中在室内经微波炉加热 较高度一般较低温 较短流淌时间一般较长晓丽又用其它不同品牌、不同产地的蜂蜜做了相同的实验,实验现象都是如此。 请你回答:(1)晓丽得出的结论是:▲。 (2)这一结论可以用下列图像中的▲来表示。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这种科学方法,晓丽将不能直接测 量的▲这一物理量巧妙的转换成▲这一可测量的物理量。 4.我校有一个“温度计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有关温度计的专题探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17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

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给小塑料瓶,B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经过讨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认真地进行实验探究: 4 / 1 27 温度(℃)21 17 25 19 23 4.2 14.6 9.4 30.0 24.9 19.7 (高度hcm) (相邻高度的高度差△hcm)5.1 5.2 5.1 M 5.2 ,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根h(1)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cm 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格M内的相邻高度的高度差数值为 )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2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①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 瓶往下看,A②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或(选填:“由大到小”“由小到大”依次是由某学校科学兴趣空气质量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而大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5 .他们同时分别在绿小组的同学们希望通过测量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来了解周围的空气质量。分钟后取回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得到实验30片载玻片,树下、道路边放置涂凡士林的10 个。数据:绿树下尘埃粒子数7800个,道路边19200 。(1)根据实验过程,你认为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为排除偶然因素造成的2()他们分别在绿树下、道路边放置载玻片,其目的是______ 。片载玻片用来设置重复组在显微镜计数时,通常采取五点取样法进行抽样检误差,放置10 测。(。3)分析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1(4)通过探究活动对你有何启示?(分) 分)下面一些问题将考察你的科学素养,请用你所学的知识和经验作答。6.(8玻璃罩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观察到图中叙述的现象,1)某同学用老鼠、一盆植物、(。请你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2)研究方法的选择:要了解青蛙与蟾蜍在外形上的异同,应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个细菌,细菌的繁殖3()简单的计算: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分裂,假设你此刻手上有100 速度为每30分钟繁殖一代,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 ▲(4)乙图中①环的外圈与②环的内圈哪个大?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的判断?蝙蝠通常喜欢蝙蝠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哺乳动物,7.几乎所有蝙蝠均于白犬憩息,夜出觅食。栖息于孤立的地方,如山洞、缝隙、地洞或建筑物内。为了研究“蝙蝠主要是通过眼、”科学家在一个大房间内竖起金属丝制成的障碍物,皮肤中的什么来发现障碍物的,耳、然后记录撞击或避开障碍物的蝙蝠数量,实验方法和结果见下表。) 处理方法实验避开障碍物蝙蝠的百分比(%被观察的蝙蝠数量71 不做任何处理 A 1000 70 蒙住蝙蝠的双眼 B 1000 35

七年级上册科学探究题专题训练

七年级上册科学探究题专题训练 1、用托盘天平称水的质量: 将空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后,天平右盘砝码及游码在标尺的位置如图(1)所示。杯中装水后,天平平衡,右盘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根据图填出下表。 2、下面是上海—西安的列车时刻表(4分) 火车从徐州站开出到华山站,共需化费__________分钟。 3、小明想测量一块不规则石块的体积,他进行了以下操作: a.读出液面读数V2 ; b.将石块轻轻放入量筒中,读出液面读数V1; c.量筒内放入适量的水,放在水平的桌面上;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块的体积V =________________ (用题中字母表示) 4、按照实验托盘天平测质量的使用步骤,下列的叙述正确的依次排列为(用序号) ___________。 A.将游码拨至标尺的零刻度线;B.根据天平右盘砝码值,及游在标尺上的位置,读出物体的质量;C.将物体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并移动游码使游码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D.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E.将天平放在水平面上。 5.以下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 A.估计被测物液体的温度; B.取出温度计; C.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及最小分度,选择适当的温度计; D.让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E.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 则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图机械停表的读数是秒。 7、某同学以“绿豆种子的萌发与哪些因素有关”为课题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绿豆种子萌发与哪些因素有关? 已有信息:干燥的绿豆种子不能发芽,完全浸没在水中的绿豆种子也不能发芽,潮湿的种子在合适的温度下能发芽,发霉腐烂的种子不能发芽。请你根据以上信息作出合理 假设。 至少写出三个假设: 假设一:。 假设二:。 假设三:。 8、阅读下文: 新华网内蒙古四子王旗10月17日电 (记者李宣良、黄明) 因与大气的剧烈摩擦而被烧蚀成深褐色的神舟六号返回舱静静地躺在草原上,舱体上还带着上千度高温发热后的余温。着陆场系统总设计师侯鹰告诉新华社记者,飞船返回舱返回最大技术难点之一就是飞船的降温,必须给飞船穿上一件“隔热衣”。当返回舱在距离地面80公里-40公里的高度以数千米每秒的速度穿越稠密大气层时,返回舱表面温度会达到1000-2000摄氏度,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热降温措施,整个返回舱将会像陨石一样被烧为灰烬。这时必须给飞船穿上一层“防热衣”,使飞船内部的温度控制在航天员可以忍受的40摄氏度以下。侯鹰介绍,神舟六号飞船的防热材料,就是从几十种材料中严格筛选出来的。为进一步将质量降下来,在材料的使用上采用了蜂窝格的设计,这种既有密度又有疏松的设计,保证了神舟飞船穿上的是轻薄的“防热衣”。直径2.5米的返回舱表面积为22.4平方米,目前使用的防热材料总质量约500千克。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直径是2米,表面积是17平方米,而它的防热材料达700千克。侯鹰说:“可以看出,我国飞船的防热技术具备了世界先进水平。” 该资料中提到很多我们学过的科学量,请你至少指出其中三个,并说出相应的实验室测量工具。(1)、;(2)、;(3)、。 9、某同学用一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一本书的质量.。他将书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砝码,依次加进1克、2克、2克、5克、10克、20克、50克、100克的砝码各一个,这时指针偏向标尺右边,说明砝码的质量大了,他又依次取下1克、2克、2克、10克砝码各1个,这时天平横梁达到平衡,已知这本书共200张,问: ①每张纸的质量是多少? ②这位同学往天平盘里加砝码有什么缺点? 10、现有一只烧杯、一块不规则形状的小石头、烧杯、量筒、细线、滴管以及适量的水等实验器材,你能利用这些器材测出小石头的体积吗?请写出实验步骤。 11、阅读下文。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有一天,有7个孩子突然病倒了,并伴有腹泻、胃痛、发烧、呕吐等症状。数日后,又有43人出现了相同的症状。化验结果显示,所有的患者都感染了一种能够通过感染菌的肉或蛋传播的细菌。那么孩子们是怎么感染上病菌的呢?为什么有些孩子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习题精选:实验探究题(有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习题精选:实验探究题 一、实验探究题 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 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 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 目的是;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刻度线处,光屏上出现 像(填写像的性质); (3)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将大小如图乙所示的光源放在光具座15cm刻度线处,调节光屏使成像清晰。如果此时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像的形状是右图中的。 2.《北京晚报》曾经报道:“从北京天文馆得知,最近太阳活跃的程度不仅是千年来首 见,甚至是8000年来最活跃的。德国普朗克实验室的SamiSolanki等人预测,这样的黑子活动高峰,将会反常地维持一段很长的时间,可能会有50年之久。”回答: (1)通常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平均约为年,但并不一定,有时会有差异。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预报。根据所 学知识,你认为下列哪些部门应格外重视太阳活动预报。 A.通信部门B.航天部门C.冶金工业部门D.气候研究部门 (3)太阳活动对地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下列现象中,与太阳活动是否强烈没有关系的是 () A.发生日食现象B.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受到干扰 C.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D.地球上某些地方洪涝灾害增多 (4)科学知识很丰富的张明读了这则消息后,忧喜参半,喜的是可以进行黑子峰年的天文 观测,那让他担忧的是什么?为什么? 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 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探究教案

最新2020-2021学年秋季七年级科学上册 主题一科学探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发现并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学会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和预期。 (2)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确定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制定可行的实验方案。 (3)学会处理数据、解释数据。 (4)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2)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 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1、探究活动的基本环节。 2、如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3、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教学难点: 1、如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如何制定探究计划。 教学时间及班级:———————————————————————————————————————– 教学过程: 一、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1、提出问题: 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并表述这些问题。 2、作出假设: 应用已有的知识或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合理的设想和预期。 3、制定计划(设计探究的方案): 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进行。 (1)列出所需要的材料和用具: (2)选出控制变量:在一个探究实验中,变量是唯一的。 也就是说,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在坚持变量唯一的前提下,才能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实验结果,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师生共同复习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

七年级科学 (新教材) 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 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从而改进了蒸气机。 奥斯特在整理实验器材时偶然发现电流使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最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2.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出科学发现。 3.科学研究的方法:仔细观察﹑积极实验﹑认真思考 4.科学技术即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5.学习科学的目的: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练习; 1、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A.调查 B.实验 C.观察 D.阅读 2、下列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 伊拉克大沙漠 B. 伊拉克战争 C. 伊拉克气温高降水少 D. 伊拉克石油蕴藏量丰富 3、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首要工作是() A. 关注现象,提出问题 B. 搜集资料,考察验证 C. 记录结果,分析论证 D. 写论文报告,资源共享 4、在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雨后出现彩虹 B “神州”七号上天 C 流星划破夜空 D 大雁南飞 5、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工作,和我们无关B.科学研究是高深而神秘的,可望而不可及C.科学研究是很复杂的工作,我们没有办法完成 D.只要留心观察,从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世界进行科学研究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学习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成功者往往是善于观察的人 B.单凭我们的感觉,就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 C.借助各种仪器可大大扩大我们的观察范围 D.在实验中,我们常常要用一些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测量 7、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 A.仔细观察 B.积极实验C.认真思考D.以上都是 8﹑牛顿从苹果落地自然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A.实验 B.观察 C.调查 D.阅读 9、科学家有许多发明和创造,其科学研究的首要工作是() A.记录结果,分析论证 B.写论文报告,资源共享 C.关注现象,提出问题 D.搜集资料,考察验证 10、下列不属于科学研究的是() A.小明到杭州旅游,发现西湖十大美景 B.苹果落在地上,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C.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发明了蒸汽机 D.麦哲伦航海探险,发现地球是圆的

浙科版-七年级上-科学《科学探究》教案

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七年级上 案例1“科学探究”教学设计(第一章科学入门第5节) 一.案例背景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从问题着手,让学生从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过程中对科学探究产生直接的体验,把探究的基本思路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强调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 《科学探究》是本章的最后一节,初一的学生抽象理性思维能力较弱,容易形成科学是遥不可及的印象,不利于激发探究的兴趣,但却对科学的探究充满了神秘感及向往。通过学习科学家的探究事例以及亲历身边的小问题探究,向学生打开了科学探究的大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整个初中阶段的探究性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往往对自然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一些事情不再满足于了解是什么,而想深入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怎样通过探究去获取答案。但由于缺乏基本的探究方法,学生在探究中往往感到无从下手。科学探究对于学生比较陌生,因此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需从学生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并有初步体验的实例入手,结合学生初步具有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本节中由于学生对“灯为什么不亮”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这问题学生能进行口头上的探究,而后获得探究的一般过程。然后,通过游戏方式让学生认识黑盒实验的方法,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的本质。进一步通过探究人体身高与脚印长度的关系巩固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步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地运用所学的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今后的科学知识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突出科学探究”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科学探究被列入课程的重要目标;内容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科学探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测试题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2分×20=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不属于物质的特性的是() A、熔点 B、沸点 C、质量 D、溶解性 2、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对以下与之相关的各图,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 B.路面结冰需要交通管制是因为车轮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太小 C.向公路冰面上撒盐是利用降低熔点的方法来化冰 D.竹子被冰雪压“弯了腰”,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高压锅爆炸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牛奶变酸 D、钢铁生锈 4.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 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 )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5、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烟雾缭绕 B、花香怡人 C、雪花飘飘 D、尘土飞扬 6、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7、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 使用了如 图5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8、今年我省发生了特大冰灾,地面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高压电线上凝结了厚厚的冰柱(如图5所 示),很多电线和高压塔因不堪重负而被拉断、压垮。冰灾期间,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 小明发现户外电线上的冰柱变粗了,你认为冰柱增粗的主要原因是: () A.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冰 C.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原冰柱后凝固成冰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干冰 9、下列操作中不会使汽水中已经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逃逸出来的是() A、打开汽水瓶盖,使瓶内压强减小 B、搅拌汽水 C、加热汽水 D、冷冻汽水 10、给冰水混合物加热,则下面叙述的现象都正确的是() A、混合物的体积减小,温度升高 B、混合物的体积不变,温度不变 C、混合物的质量减小,温度升高 D、混合物的质量不变,温度不变 11、下列关于课本用纸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 B、难溶于水 C、可燃 D、易撕碎 12、下列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质量问题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B、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换成“假酱油”

七年级初一科学上册 1.3科学观察-含答案2020

七年级科学上册 1.3科学观察 基础闯关全练 1.(2019浙江嘉兴秀洲高照实验学校月考)下列属于直接观察的是( ) A.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 B.用鼻子闻气体的味道 C.用B超诊断病人的病情 D.用哈勃望远镜观察太空 2.伽利略通过对吊灯摆动的观察,发现了摆的等时性,这主要是因为伽利略( ) A.能用眼仔细观察 B.能用脑进行深入的思考 C.能用耳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D.能仔细观察,并进行深入的思考 3.不借助仪器凭眼睛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可扩大观察范围 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C.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 D.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 4.科学实验中,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用天文望远镜观测遥远的星体。你认为我们在科学研究中借助这两种仪器是为了( ) A.完成观察任务B.得到观察结果 C.延长观察时间D.扩大观察范围 5.(2019浙江台州书生中学期中)如表所示是任思宇同学研究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记录情况,则他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 气体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其他气体 78 21 0.03 0.07 0.9 空气中的气 体/% 78 16 4 1.1 0.9 呼出的气体 /% A.文字描述法B.表格记录法 C.图形记录法D.以上都不对 6.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温度对家蚕卵孵化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取滞留到第二年春天的呈紫黑色(这种颜色的卵是已经受精的卵)的蚕卵放到多功能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实验结果如表。请回答: 组别 A B C 蚕卵数1000 1000 800 培养温度16℃20℃30℃ 培养湿度75% 75% 75% 孵化出蚕蚁所需天数10 9 8 孵化率90% 98% 68% (1)从实验结果来看,最适宜蚕卵孵化的温度是_________。 (2)这个实验的方案存在什么问题?请指出并加以纠正。 7.(2019浙江杭州信达外国语学校月考)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 A.调查B.实验C.观察D.阅读

七年级上册科学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分) 1.人类认识自然需要借助于一些仪器,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 A.长度单位 B. 质量单位 C. 时间单位 D. 温度单位 2.某校第一节课是7点40分到8点25分,中间经历的45分钟是() A.时间间隔 B.时刻 C.既指时间间隔又指时 D.上述答案全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一铜块熔化成铜水,它的质量减少 B.将一铜块拉成丝,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C.将一铜块从赤道拿到月球,它的质量变小 D.将一粗糙的铜块磨成光滑的正方体,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4.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 1.8米=1.8×1000=1800毫米 B. 1.8米=1.8米×1000=1800毫米 C. 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 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 5.剖开西瓜时,通常会流出一些汁液,这些汁液来自于() A.细胞质 B.细胞膜 C.食物泡 D.液泡 6.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难确定 7.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接近100克() A.一只大公鸡 B.某个初中学生 C.两只鸡蛋 D.一张桌子 8.一本书的厚度为13毫米,这本书共有260页。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A. 0.05毫米 B. 0.005厘米 C. 0.1厘米 D. 0.1 毫米 9.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从低倍镜换到高倍镜后,所观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