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事业单位概况

事业单位概况

事业单位概况
事业单位概况

2015陕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概况(一)

一、事业单位的内涵

2004年6月,《国务院关于修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决定》指出事业单位就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按照上述概念,事业单位应当具备四个条件:一是依法设立;二是从事公益服务;三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四是社会组织。我国的事业单位是与行政单位、企业单位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二、事业单位的特征

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的功能实际上就是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是事业单位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科、教、文、卫等领域的事业单位,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运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

属于非公共权力机构:事业单位所从事的事业多是政府职能所派生出来的具体事务,但它却不属于公共行政权力机关.不具有公共行政权力。同类事业单位之间也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它对于行政区划内的其他部门或个人也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它只能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向社会提供诸如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服务。专业性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

属于知识密集型组织: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的主要手段。

经费来源的国家化:我国的事业单位基本上由国家财政统一拨给各项事业经费。这是中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又一个基本特征。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日趋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但来自国家的财政拨款在事业单位的经费中仍然占主导地位。

事业单位范围的广泛性:事业单位的范围涉及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等行业部门和领域,其主体具有多元性,其规模具有宏大性。

三、事业单位的分类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科学地划分了事业单位类别。清理规范现有事业单位。对未按规定设立或原承担特定任务已完成的,予以撤销。对布局结构不合理、设置过于分散、工作任务严重不足或职责相同相近的,予以整合。

(一)划分现有事业单位类别

在清理规范基础上,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二)细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

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具体由各地结合实际研究确定。

四、事业单位存在的社会基础

每一种社会组织的产生都是由于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事业单位既不同于政府行政机关,不同于非政府组织,也不同于企业及人民团体,其存在有着客观的社会基础。事业单位存在的社会基础主要有:(1)满足公共需要;(2)弥补市场缺陷;(3)节制政府失灵;(4)防止契约失效;(5)弥补志愿不足。

2015陕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概况(二)

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概述

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是指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对事业单位人员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法规、制度和措施的总称,它包括对事业单位人员的录用、考核、培训、交流、回避、工资、福利、保险等进行管理的规定。

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1)公开平等原则;(2)竞争择优原则;(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原则;(4)依法管理和精简原则。

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特征

1.国家是事业单位真正的用人主体国家制定统一的人事制度。国家规定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的关系,国家确定事业单位编制,国家制定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制度,国家运用行政与计划手段调配人员。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没有独立的用人权,事业单位仅仅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所,事业单位仅仅代表国家管理其工作人员、执行有关的人事制度与政策。

2.不存在独立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

事业单位与国家机关实行一体化的人事制度。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同属于国家干部.执行与国家机关相同的干部人事制度:事业单位的工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任用关系、奖惩考核、工资分配、福利保障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区别。

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国家的任用关系属于公职关系

从法律观点看.即属于行政法律范畴的行政任用关系,而非平等主体之间形成的劳动雇佣关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属于国家公职人员,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属于国家公职人员人事制度。

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内容

(一)岗位设置管理制度:事业单位的岗位是指事业单位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应具有明确的岗位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事业单位实行特定的岗位设置管理制度。

1.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原赠

(1)事业单位要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2)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国家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宏观调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

(4)国家确定事业单位通用的岗位类别和等级,根据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规模以及隶属关系等情况,对岗位实行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

(5)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工作指导、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人事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有关行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

(6)事业单位根据岗位设置的政策规定。按照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自主设置本单位的具体工作

岗位。

2.岗位类别: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

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3.岗位设置权限

(1)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核准。国务院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备案。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本地区人事厅(局)核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地区人事厅(局)核准。

(3)地(市)、县(市)政府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按程序报地区或设区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二)公开招聘制度:为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规范事业单位招聘行为,提高人员素质,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制度。

1.公开招聘的范围

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范围包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其中,参照公务员制度进行管理和转为企业的事业单位除外。

2。公开招聘的原则(1)公开招聘要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2)公开招聘要坚持政府宏观管理与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相结合,统一规范、分类指导、分级管理。

(三)聘用制度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是用人单位与职工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政策的要求,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明确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与工作有关的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制度。聘用制度主要包括公开招聘、签订聘用合同、定期考核、解聘辞聘等制度。通过实行人员聘用制度,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建立一套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1.聘用制度的基本原则:建立和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要贯彻党的干部路线,坚持党管于部原则;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保证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2.聘用制度的实施范围

事业单位除按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以及转制为企业的以外,都要逐步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对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任用,根据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可以采用招聘或者任命等形式。使用事业单位编制的社会团体录用专职工作人员,除按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以外,也要参照相关法律规章试行人员聘用制度。

3.规范解聘辞聘制度:聘用单位、受聘人员双方经协商一致,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受聘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聘用单位可以随时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1)连续旷工超过l0个工作日或者l 年内累计旷工超过20个工作日的;(2)未经聘用单位同意,擅自出国或者出国逾期不归的;(3)违反工作规定或者操作规程,发生责任事故,或者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4)严重扰乱工作秩序。致使聘用单位、其他单位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的;(5)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收监执行的,或者被劳动教养的。

对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本岗位要求又不同意单位调整其工作岗位的,聘用单位也可以随时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

受聘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聘用单位不得解除聘用合同:(1)受聘人员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2)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的; (3)因工负伤,治疗终结后经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为l至4级丧失劳动能力的:(4)患职业病以及现有医疗条件下难以治愈的严重疾病或者精神病的;(5) 受聘人员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6)属于国家规定的不得解除聘用合同的其他情形的。

受聘人员与所在聘用单位的聘用关系解除后.聘用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调转手续。做好各项社会保险的衔接工作。

(四)工资制度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等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结合规范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实施绩效工资。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对其他事业单位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慎推进的原则.实施绩效工资。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改革进程,探索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绩效工资管理办法,分步实施到位。完善事业单位工资正常调整机制。

1.事业单位工资的分类管理

根据事业单位特点和经费来源的不同,对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三种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

(1)全额拨款单位。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在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70%,活的部分为30%。这些单位在核定编制的基础上,可实行工资总额包干,增人不增工资总额,减人不减工资总额,节余的工资,单位可自主安排使用。

(2)差额拨款单位,按照国家制定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执行。在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活的部分为40%。差额拨款单位,根据经费自立程度,按照国家有关

规定,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有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3)自收自支单位,有条件的可实行企业化管理或企业工资制度,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工资正常调整机制(1)正常增加薪级工资

从2006年7月1日起,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每年增加一级薪级工资,并从第二年的1月起执行。

(2)岗位变动人员工资调整办法

工作人员岗位变动后,从变动的下月起执行新聘岗位的工资标准。岗位工资按新聘岗位确定.薪级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

①由较低等级的岗位聘用到较高等级的岗位,原薪级工资低于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执行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第二年不再正常增加薪级工资;原薪级工资达到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薪级工资不变。②由较高等级的岗位调整到较低等级的岗位,薪级工资不变。③由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之间变动的。薪级工资按薪聘岗位比照同等条件人员重新确定。

(3)调整基本工资标准

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财政状况、企业相关人员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动等原因,适时调整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

(4)调整津贴补贴标准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财政状况及调控收入分配关系的需要.适时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标准。

(五)培训制度

1.培训的内涵培训是指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为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而进行的培养和训练。事业单位的培训,是指对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的以更新、补充、拓展知识,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促进事业单位发展为目的的培养和训练。加大培训工作的力度,更新和充实培训的内容,完善培训制度,是事业单位各类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培训的原则

根据我国事业单位的特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培训应该遵循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和讲求实效的原则。

3.培训的基本内容

(1)培训的对象

事业单位的培训对象就是工作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的工作人员,具体包括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

(2)培训的方式

培训的方式按培训与工作的关系、培训的组织形式、培训的目的等可以有不同的划分。

①从培训与工作的关系来划分,可分为在职培训和非在职培训。

②从培训的组织形式来划分,可分为正规学校培训、非正规学校培训等形式。

③从培训的目的来划分,有学历培训、文化补课、岗位职务培训等。

(3)培训的内容

①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基本素质的培训。

②新知识、新思想、新技能的培训。

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六)考核制度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制度是为了正确评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激励督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高政治业务素质,认真履行职责,对其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成绩及其他素质进行考察了解,作出客观评价,并为其晋升、聘任、奖惩、培训、辞退以及调整工资待遇等提供依据的制度。

1.考核原赠与范围

考核原则: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

考核范围:考核范围包括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所属事业单位的各级各类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

2.考核的内容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德:主要考核政治、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表现。

能:主要考核业务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的运用发挥,业务技术提高、知识更新情况。

勤:主要考核工作态度、勤奋敬业精神和遵守劳动纪律情况。

绩:主要考核履行职责情况、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取得成果的水平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考核的等次及标准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优秀: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表现突出,全面履行岗位职责,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取得显著成绩。服务对象满意度高:

合格: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表现较好,能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服务对象满意度较高;

基本合格: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表现一般,基本履行岗位职责,基本完成工作任务,服务对象满意度较低:

不合格: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表现较差,不能履行岗位职责,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或者在工作中因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

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可以在各等次基本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各岗位类别、等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标准。

4.考核的方法

年度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进行,由事业单位组织实施。各地区、各单位在实施考核过程中。应结合各自实际,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采取综合分析、量化测评等符合岗位特点的方法。

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问题与改革

(一)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各项事业发展还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总体思路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坚持以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管干部”原则,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结合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原则,精简冗员,鼓励竞争,促进流动,提高素质,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优秀人才成长,增强事业单位活力和自

我发展能力.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加速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目标: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科学分类管理体制和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改变用管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办法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做法,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适合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等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符合专业技术,管理和工勤各自岗位规律的具体管理制度: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

总体思路:走“脱钩、放权、分类、搞活”的路子,改变用管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办法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做法,使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与党政机关的人事制度脱钩,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不再按行政级别确定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根据社会职能、经费来源的不同和岗位性质的不同.建立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和不同岗位特点的人事制度.实行分类管理。在合理划分政府和事业单位职责权限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自主权,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用人上的自我约束机制。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搞活工资分配制度,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人事制度。通过制度创新,配套改革,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优秀人才成长。增强事业单位的活力和自我发展能为,减少国家财政负担.加快建设高素质社会化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整体推进,又要突出重点,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包括下面四个:第一,全面推行制度改革,明确事业单位人事关系的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新型的任用关系与用人机制。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等文件要求,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为重点,以搞活内部分配为关键,按照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争上岗来不断深化制度改革。

第二,继续实行分类指导。事业单位情况复杂,种类繁多,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与机构体制改革、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相协调的原则,研究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特点。分类推进改革。

第三,加快制定配套政策。研究制定与聘用制相配套的其他人事管理规定.规范聘用合同的签订,制发聘用合同样本,研究未聘人员安置办法,加快建立人事争议处理机制,配合有关部门完善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要积极研究配套政策措施,把握改革的各个环节,及时总结经验,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第四,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完善整体功能为目标,通过观念变革、制度创新、机制优化,调整、优化事业单位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

(三)建立新型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分类人事管理,依据编制管理办法分类设岗,实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1.建立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

(1)全面推行聘用制度

①破除干部身份终身制,引入竞争机制.在事业单位全面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把聘用制度作为事业单位一项基本的用人制度。所有事业单位与职工都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单位和个人的人事关系,明确单位和个人的义务和权利。

②建立解聘、辞聘制度。事业单位可以按照聘用合同解聘职工,职工也可以按照聘用合同辞聘。通过建立解聘、辞聘制度,疏通事业单位人员出口渠道,增加用人制度的灵活性,解决人员能进能出的问题。

③加强聘后管理。通过建立和完善聘后管理,保证聘用制度的实际效果。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重点是完善考核制度,研究修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把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增资、晋级、奖惩等的依据。

(2)改革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单一的委任制,在选拔任用中引入竞争机制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改进管理方式,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一定程序,可实行直接聘任、招标聘任、推选聘任、委任等多种任用形式。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对任期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任用、奖惩挂钩。

(3)建立符合事业单位性质和工作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

①事业单位要科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任职条件,实行岗位管理。对专业技术岗位,坚持按照岗位要求择优聘用,逐步实现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与岗位聘用的统一。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按照国际惯例,对责任重大、社会通用性强、事关公共利益、具备一定专业技术才能胜任的岗位. 逐步建立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实行执业准入控制。

②通过深化职称改革,强化并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建立政府宏观指导下的个人申请、社会化评价的机制,把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权交给用人单位。

③对管理岗位,要建立体现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业绩、资格经历、岗位需要的等级序列,推行职员制度。对工勤岗位,要建立岗位等级规范,规范工勤人员“进、管、出”等环节的管理办法。

(4)建立选人用人实行公开招聘和考试的制度

要制定具体的招聘考试办法.从制度上规范事业单位选人用人的程序和做法.把优秀人才吸引到事业单位中来,提高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素质,把好选人用人关,防止通过各种非正当途径向事业单位安排人员。

(5)逐步建立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用人制度

改变现有单一的固定用人方式。有条件的单位应积极实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办法。鼓励和支持事业单位的人才流动,促进专业技术人才资源配置的社会化、市场化。

2.建立形式多样、灵活自主的分配激励机制

(1)贯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2)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对转制为企业的,实行企业的分配制度:对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拨

款的,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搞活内部分配;对国家逐步减少经费拨款的,经批准。逐步加大内部分配自主权;对经费完全自理的,允许自主决定内部分配。对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要试行工资总额包干制度,搞活内部分配,同时,积极探索试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

(3)积极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改革。允许各地区、各部门选择有条件的事业单位探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允许事业单位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奖励项目完成人员和对产业化有贡献的人员;允许事业单位经批准高薪聘用个别拔尖人才,实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对有重大科技发明、贡献突出的人才。根据有关规定.实行重奖。

(4)发挥工资政策的导向作用。对到艰苦边远地区事业单位和在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继续在工资待遇上给予优惠政策。事业单位在制定内部分配办法时,对在关键或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应适当给予倾斜。

3.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未聘人员安置制度

(1)坚持以内部消化为主的原则,实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未聘人员安置制度。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现精简冗员,鼓励竞争,促进流动,提高素质的要求,就是要妥善安置未聘人员,这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未聘人员,要以单位、行业或系统为基础,坚持以单位内部消化为主,探索多种形式给予妥善安置,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2)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引导鼓励未聘人员面向基层、农村和企业,使他们在新的领域发挥作用。对专业技术人员,要为他们提供创办或进入企业的优惠条件,引导他们把专业技术应用到社会生产中去。为社会创造新的财富。

(3)要为妥善安置未聘人员创造条件。事业单位的未聘人员为国家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们具有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有专门的未聘人员安置指导机构。为妥善安置未聘人员提供信息、帮助指导、创造条件。

4.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宏观管理和人事监督嗣度

(1)加强对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的监督。要保障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利,保证事业单位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行使用人自主权。要发挥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依法保障事业单位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

(2)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的宏观管理制度。对主要靠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工资调控体系,建立健全各类人员及职务结构比例的宏观管理办法,健全事业单位人员总量的调控体系,建立不同类型事业单位人员增长的调控办法。

(3)做好事业单位人事争议的处理工作。要推进人事争议立法,积极开展人事仲裁工作。要建立健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及时受理和仲裁人事争议案件.切实维护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

(4)健全和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事制度改革发展的需要。当前要抓紧研究制定以《事业单位聘用条例》为基础的政策法规,保障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5.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1)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这项改革的领导,统筹规划,缜密实施。

(2)突出重点,分类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要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抓住重点,分类指导,逐步推进。要以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搞活工资分配为重点,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3)积极稳妥,稳步实施。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地区的机构改革、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摸清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改革现状、人员结构等有关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逐步到位。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015陕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概况(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2011年3月23日)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动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现就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改革,不断创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稳步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体制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奠定了基础。事业单位提供公益服务总量不断扩大,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的任务更加艰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这些问题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以解决。

3.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必须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不移地把这项改革推向深入。

二、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4.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总体设计、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先行试点、稳步推进,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公益服务的需求。

5.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公益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类别事业单位的特点,实施改革和管理;坚持开

拓创新,破除影响公益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和实践;坚持着眼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公益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和提供方式多样化:坚持统筹兼顾,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注意与行业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相衔接,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今后5年,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基本完成,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管办分离、完善治理结构等改革取得较大突破。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实现改革的总体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三、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

7.清理规范现有事业单位。对未按规定设立或原承担特定任务已完成的,予以撤销。对布局结构不合理、设置过于分散、工作任务严重不足或职责相同相近的.予以整合。

8.划分现有事业单位类别。在清理规范基础上.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9.细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具体由各地结合实际研究确定。

四、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

10.严格认定标准和范围。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政策规定,按照是否主要履行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从严认定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11.区分不同情况实施改革。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特别是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涉及机构编制调整的,不得突破政府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额,主要通过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中调剂出来的空额逐步解决。对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认真梳理职能,将属于政府的职能划归相关行政机构:职能调整后,要重新明确事业单位职责、划定类别,工作任务不足的予以撤销或并入其他事业单位。对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可调整为相关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确需单独设置行政机构的.要按照精简效能原则设置。已认定为承担行政职能、但尚未调整到位的事业单位,在过渡期内继续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职责,使用事业编制且只减不增,人事、财务、社会保险等依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实施管理。

五、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

12.推进转企改制。周密制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方案.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清查、财务审计、资产评估,核实债权债务,界定和核实资产,由同级财政部门依法核定国家资本金。转制单位要按规定注销事业单位法人,核销事业编制,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和工商登记.并依法与在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或接续社会保险关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深化内部改革,转变管理机制,并依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原则,逐步与原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其国有资产管理除国家另有规定外.由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负责。

13.完善过渡政策。为平稳推进转制工作,可给予过渡期,一般为5年。在过渡期内.对转制单位给予适当保留原有税收等优惠政策,原有正常事业费继续拨付。在离退休待遇方面,转制前已离退休人员,原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费待遇标准不变,支付方式和待遇调整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转制前参加工作、转制后退休的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和调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保证离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平稳衔接。在医疗保障方面。离休人员继续执行现行办法.所需资金按原渠道解决:转制前已退休人员,转制后继续按规定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障等待遇。有条件的转制单位.可按照有关规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要进一步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

六、推进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

14.明确改革目的。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进一步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健全制度,充分调动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激发事业单位生机与活力。不断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公益事业大力发展.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益服务。

15.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减少对事业单位的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强化制定政策法规、行业规划、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职责,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对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积极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制定机构编制标准,合理控制总量,着力优化结构,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强化监督管理。

16.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管委会等多种形式的治理结构,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提高运行效率,确保公益目标实现。不宜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事业单位,要继续完善现行管理模式。

17.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分类人事管理,依据编制管理办法分类设岗,实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18.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结合规范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实施绩效工资,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对其他事业单位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慎推进的原则,实施绩效工资。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改革进程.探索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绩效工资管

理办法,分步实施到位。完善事业单位工资正常调整机制。

19.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政策,逐步建立起独立于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实行省级统筹,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妥善保证其养老待遇水平平稳过渡、合理衔接,保持国家规定的待遇水平不降低。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统筹考虑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水平。

20.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建立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制度,考评结果作为确定预算、负责人奖惩与收入分配等的重要依据。加强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要建立信息披露制度.重要事项和年度报告要向社会公开.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公益服务事项要进行社会公示和听证。

21.全面加强事业单位党的建设。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及时调整党的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选好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促进事业发展、完成本单位中心任务中的领导核心或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在事业单位的贯彻执行。

七、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

22.大力发展公益服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不断拓展公益服务领域,增加公益服务品种,扩大公益服务供给总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不断增强公益事业发展活力。通过改革.形成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的公益服务新格局,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广覆盖、多层次的公益服务。

23.强化政府责任。按照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优先发展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公益服务,促进公益服务公平公正。加快发展农村、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公益事业,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公益服务水平差距,切实满足广大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医疗、教育、文化等公益服务需求。优化公益服务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布局,科学设置事业单位,打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区划界限,推进资源共享。创新公益服务提供方式。完善购买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24.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完善相关政策,放宽准入领域,推进公平准入,鼓励社会力量依法进入公益事业领域。对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在设立条件、资质认定、职业资格与职称评定、税收政策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与事业单位公平对待,并切实加强监管,引导其健康发展。完善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赠公益事业。大力倡导和发展志愿服务。

25.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市场在公益事业领域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为社会资本投资创造良好环境.推动相关产业加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

八、完善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26.加大财政对公益事业发展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构建财政支持公益事业发展长效机制。制定和完善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财政政策,形成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展公益事业的投入机制。对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评,严格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27.改革和完善财政支持方式。按照国家政策和以事定费的原则,结合不同事业单位的具体特点和财力,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财政支持办法,合理制定标准,实行动态调整,健全监管制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用。对公益一类,根据正常业务需要,财政给予经费保障:对公益二类,根据财务收支状况.财政给予经费补助,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

28.推进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研究建立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强化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与执行.规范政府采购操作执行行为。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严格收费项目和标准审批。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使用规范、安全和有效。

九、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29.加强领导。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任务复杂艰巨。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坚定信心,精心组织,攻坚克难,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为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建立中央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负责交流改革情况、研究共性问题、提出工作建议等工作,具体工作由中央编办承担。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新闻出版等部门要按照现行的领导体制和政策规定,继续推动行业体制改革。中央和国家机关负责组织所属事业单位进行改革。中央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指导做好相关工作。各省(区、市)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的改革负总责,要建立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并抓好组织落实。

30.稳步实施。坚持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注意把握节奏,加强统筹协调,做到条块结合、上下结合,条件成熟的可率先改革,暂不具备条件的允许过渡,不搞“一刀切”。要继续深化改革试点,不断总结试点经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严禁突击提拔干部、严禁超职数配备干部或违反规定提高干部职级待遇。切实加强新闻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营造良好改革氛围。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确保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茶文化旅游概论的介绍

茶文化旅游概论的介绍 2014年11月,全球第一本系统的茶文化旅游专著《茶文化旅游概论》于2014年11月正式面世,该书由中国著名茶文化专家、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江西省茶艺师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主任余悦教授和王柳芳博士合著。 全书共计46万字,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这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本系统的茶文化旅游指导用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很強的实践指导。本书绪论概述了茶文化旅游的理论建构;正文的10章依次为:茶文化旅游概述,中国茶文化旅游的历史概况,当代中国茶文化旅游的理论基础,当代中国茶文化旅游的产生与发展,当代茶文化旅游的类型与开发模式,茶文化旅游的规划与设计,茶文化旅游的营销,中国茶文化旅游热线的提升,全球视野下的江西茶文化旅游,中国港澳台及海外茶文化旅游的资源与特色。 新年伊始,手头得到一书,茶文化专家余悦、王柳芳博士所著《茶文化旅游概论》一书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发行。这是我国第一本系统介绍茶文化旅游的指导书籍。 该书从中国茶文化旅游概述、茶文化旅游的历史概况、当代茶文化旅游的理论基础、当代茶文化旅游的产生与发展、当代茶文化旅游的类型与开发模式、茶文化旅游的规划与设计、茶文化旅游的营销、茶文化旅游热线的提升、全球视野下的江西茶文化旅游、港澳台及海内外茶文化旅游的资源与特色等十个方面对茶文化旅游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当前,茶文化旅游的拓展与提升,是迫在眉睫和亟待创新的关键时期,作者力争对建构茶文化旅游的理论体系作有益尝试,试图努力填补中国茶文化旅游方面的研究空白,并从深层次剖析茶文化旅游的重要意义。 该书指出,中国茶文化旅游作为一个明确概念和专项的特色旅游项目,是茶文化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旅游景区从单纯热衷自然景

事业单位概况

第一节事业单位概述 一、事业单位的概念: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二、事业单位的特征:提供公共服务;属于非公共权力机构;属于知识密集型组织;经费来源的国家化;事业单位范围的广泛性 三、事业单位的分类:(理解)按社会功能;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事公益服务四益一类和公益二类 四、事业单位存在的社会基础主要有:满足公共需要;弥补市场缺陷;节制政府失灵;防止契约失效;弥补志愿不足 第二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概述 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是指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对事业单位人员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法规、制度、和措施的总称,它包括事业单位人员的录用、考核、交流、回避、工资、福利、保险等进行管理的规定。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特征 1.国家是事业单位真正的用人主体 2.不存在独立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 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国家的任用关系属于公职关系 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内容 (一)岗位设置管理制度 1.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原则5点 2.岗位类别3点 3.岗位设置权限3点 (二)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制度 1.公开招聘的范围,原则和程序 2.竞聘上岗内部竞聘 (三)聘用制度要包括公开招聘、签订聘用合同、定期考核、解聘辞聘等制度 (四)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 (五)培训制度 (六)考核制度 (七)奖励和处分制度 (八)人事争议处理 (九)法律责任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2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6-10-21 11:36:14 一、单选题 1. (5 分) ? A. 陈文华 ? B. 吴振铎 ? C. 林治 ? D. 周渝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 茶之序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2. (5分) ? A. 茶 ? B. 水 ? C. 牛奶 ? D. 酒 “清、敬、怡、真”的茶精神思想是( )提出的主要观点。 中华民族的“国饮”是指( )。

得分: 5 知识点: 8 茶之绎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3. (5分) ? A. 赵飞燕 ? B. 文成公主 ? C. 太平公主 ? D. 王昭君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 茶之饮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4. (5分) ? A. 汤色清亮 ? B. 高香持久 ? C. 绿叶红镶边 ? D. 黄汤黄叶 纠错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与酥油茶有着重大关系?( ) 黄茶的最大特点是( )。

知识点: 2 茶之源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5. (5分) ? A. 秦朝 ? B. 明朝 ? C. 唐朝 ? D. 南北朝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 茶之事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6. (5分) ? A. 野菊花 ? B. 金银花 ? C. 茶芽 ? D. 灵芝 古代的茶税和榷茶最初始于( )。 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中的仙山灵草湿行云,其中灵草是指( )。

得分: 5 知识点: 6 茶之韵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7. (5分) ? A. 幽韵 ? B. 雅韵 ? C. 冷韵 ? D. 岩韵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 茶之韵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8. (5分) ? A. 酥油茶 ? B. 三道茶 ? C. 盐茶 ? D. 奶茶 纠错 午子绿茶的茶韵是( )。 藏族同胞特色调饮饮茶方式是( )。

事业单位基本情况简介

基本情况简介 基本情况: XXX是于1991年2月7日,经陈仓区(原宝鸡县)编委“宝县编发(1991)03号”文件,批准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经费实行自收自资”的副科级事业单位,该站现有正式编制5人(其中: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人),法人代表:晁榛。 二、具体职能: “XXXXXX号”文件批准“XXX”承担以下具体职能:1.承担全区乡镇企业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员工培训工作任务。2.对全区乡镇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进行评审与申报工作。3.对全区乡镇企业新“星火计划”项目的实施,产品的开发、引进进行可行性研究。4.为全区乡镇企业经济联合提供服务,会同有关单位对乡镇企业新项目、新产品的投产进行技术鉴定。5.对乡镇企业的质量管理和标准计量工作进行考评。6.对乡镇企业的出口创汇产品、引进外资等工作进行业务指导。7.会同有关单位对乡镇企业的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技术指导。 三、服务情况 XXX,在各有关部门及企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积极实施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开展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组织中小企业参加各级各部门举办各项活动等形式,最大限度地为我区中小企业提供

快捷、方便、高效、全方位的服务,着力为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可研分析、人才交流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健康有益的活动和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各项工作。 曾先后组织开展了以提高全区中小企业员工素质,树立和培育学习型企业、知识型人才为主题的“中小企业大讲堂”、“中小企业员工培训”;以切实服务于我区中小企业,着力解决全区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与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为主题的“中小企业专家咨询会诊”;以改善中小企业与有关部门关系,切实拉近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距离为主题的“银企项目对接会”、“融资贷款报告会”;以大力推介我区中小企业,宣传全区中小企业整体形象为主题,组织企业积极参加省、市、区及其有关单位举办的各类会议、各种经贸展示活动等,极大的增进了我区中小企业与外地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密切了全区中小企业与外地企业间的关系。此外,还积极配合区中小企业局做好有关服务于企业的各项工作,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服务业绩 XXX自成立以来,在社会各界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通过积极开展各类技术服务、技术咨询、职称申报、技术培训、项目可研、会计咨询、财务审计等工作,分期、分批、分区域、分专业等形式,以及组织专家教授开展讲座培训、现场咨询会诊,采取企业现场培训与基地集中培训相结

事业单位概况试题(2)

《公共基础知识》之事业单位概况练习(2)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为了( )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A.人民利益 B.社会利益 C.社会公益 D.国家公益 2.我国事业单位的举办主体是( )。 A.国家机关 B.国有企业 C.社会团体 D.地方政府 3.( )是事业单位与社会团体得以区别的基本特征。 A.行政性 B.社会性 C.服务性 D.实体性 4.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是( )。 A.提供事业产品及专业服务 B.提供社会消费品 C.协助政府进行行政管理 D.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机构属于事业单位的是( )。 A.教会学校 B.防疫站(所) C.公路养护段(站) D.人才交流中心 2.按资金的来源进行分类,事业单位可分为( )。 A.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B.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C.生产经营事业单位 D.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3.以下属于事业单位的特点的是( )。 A.公益性 B.社会服务性 C.实体性 D.营利性 4.事业单位存在的社会基础是( )。 A.市场调节的失灵 B.公共事务的需要 C.政府调控的补充 D.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 5.下列属于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有( )。 A.广播电视台 B.出版社 C.房产管理 D.从事应用技术研究科研院所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事业单位的概念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2.A[解析]我国事业单位的举办主体是国家机关。 3.D[解析]实体性是事业单位与社会团体得以区别的基本特征,因为社会团体是由个人会员或单位会员组成的松散型的社会组织。 4.A[解析]事业单位是专门从事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其目的在于发挥支持、保障和促进作用,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略 2.ABD[解析]略 3.ABC[解析]事业单位的设立宗旨决定其不具有营利性。 4.ABC[解析]“事业单位”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特有的概念,但并非是计划经济的产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概述试题

一、单选题(单选题)共20 题 1、按照社会功能可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 )三个类别。(本题分数:3 分) 存疑 A、全额拨款、财政补贴、自收自支 B、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事公益服务 C、公益性、准公益性、经营性 D、社会公益型、技术与中介型和生产经营型 2、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 )服务体系。(本题分数:3 分)存疑 A、政府 B、公益 C、市场 3、《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以( )作为事业单位的分类依据。(本题分数:3 分)存疑 A、经费来源 B、社会职能 C、管理方式 4、在事业单位受聘人员对相关处分有质疑时,可以依据相关争议仲裁条款进行申诉,一般申请复核、申诉、再申诉的时效期为( )天,针对特殊案件可适当延长。 (本题分数:3 分)存疑 A、10天 B、15天

C、20天 D、30天 5、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最大的变化是将事业单位与职工确定为( )关系。(本题分数:3 分)存疑 A、合同 B、终身雇佣 C、短期雇佣 6、事业单位改革要坚持着眼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公益服务( )。(本题分数:3 分)存疑 A、提供主体多元化和提供方式多样化 B、提供主体的规范化和提供方式多样化 C、提供主体的多元化和提供方式规范化 D、提供主体单一化和提供方式多样化 7、事业单位适用( )合同。(本题分数:3 分)存疑 A、劳动 B、劳务 C、聘用 8、专业技术岗位划分为( )。(本题分数:3 分)存疑 A、正高级、副高级 B、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 C、高级、中级、初级 9、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 )事业单位。(本题分数:3 分) 存疑

中国茶文化知识概述

中国茶文化知识概述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一、茶的起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肖瑶,兴于唐朝,盛于宋代,

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神农本草》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唐代《本草拾遗》指出:?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2)商周时期:饮食茶叶的习惯得到继承和发展。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

长沙市高考地理二轮专题21茶文化(1)C卷

长沙市高考地理二轮专题21 茶文化(1)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1题;共52分) 1. (4分) (2016高二上·广东期末) 造成我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 降水 B . 地形 C . 土壤 D . 热量 2. (6分) (2018高三上·钦州模拟) 2016年5月我国国土资源部宣布,全国106个重点城市中已有89个城市周边划定基本农田。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就此展开专项督察,并重点关注其他城镇周边地区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确保耕地红线,防止城市“摊大饼”式扩张。2017年9月,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总体完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城市周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直接原因是() A . 城市建设占用大量耕地 B . 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C . 我国低产农田急剧减少 D . 粮食总产量逐年下降 (2)确保耕地红线的重要意义是() A . 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问题 B . 控制城市规模,降低服务等级 C . 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

D . 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土壤肥力 (3)城市周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举措,对我国城市建设的有利影响是() A . 促进城市用地集约化,缓解大城市病 B . 有效疏散大城市人口,减少城市住房压力 C . 将重化工企业搬迁到城市边缘,减轻城市环境污染 D . 抑制房价,吸引农民工进城务工 3. (6分) (2016高二下·铜仁期末)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有() ①缺水②台风③凌汛④盐碱化⑤寒潮⑥旱涝⑦风沙⑧低温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⑥⑦ C . ③④⑤⑦

浙江省卫生厅直属事业单位基本情况介绍

浙江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为一体地省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占地面积约万平方米,医疗用房面积万千余平方米,核定床位张,开设有个临床专科,个病区,个临床诊疗中心,个医技科室.医院以老年病及心脑血管疾病地诊治、肿瘤地防治和危重病急救医疗为龙头,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普外科、心外科、胸外科、肿瘤科、骨科、眼科、精神科等颇具特色.目前,医院拥有省医学重点学科个:老年医学和危重病学;省中医重点专科个:颈椎病推拿专科、骨质疏松症专科和中西医结合重症感染专科. 浙江省人民医院是目前浙江省规模最大地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地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之一,隶属于浙江省卫生厅,是浙江大学医学院等医学院校地教学医院. 医院分朝晖和望江山两个院区.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医疗用房万平方米,核定床位张,开放床位张,在职职工余人.目前医院拥有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五个省医学重点学科,八个院级重点学科.望江山院区是省级老干部医疗保健基地.浙江省急救指挥中心等八个省级机构挂设在该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浙江省肿瘤医院是浙江省卫生厅直属事业地单位,创建于年,是国内成立最早地四家肿瘤专科医院之一.浙江省唯一一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医院是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地附属医院,也是绍兴文理学院等所高等院校地教学医院.医院特色鲜明,技术和设备先进,尤其对乳腺癌、甲状腺癌、宫颈癌、鼻咽癌、胃癌、恶性淋巴瘤、肺癌、食管癌、卵巢癌、大肠癌、肝癌等治疗具有较高地水平.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是浙江省卫生厅直属地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为一体地中西医结合三级甲等医院,是首批省、市基本医疗保险和职工子女统筹定点医院,为省级干部保健基地、涉外医疗机构、国家药物临床研究机构和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列入全国重点中医院及浙江省中医名院建设单位.医院有翠苑本部、天目山路和闲林三个院区,占地面积亩.核定床位张,有个病区和张床位地重症监护中心.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直属于浙江省卫生厅地卫生事业单位(纯公益类),承担全省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技术管理和指导工作.对外挂牌浙江省卫生检验监测中心、浙江省中毒控制中心和浙江省预防医学研究中心.中心是中央文明委授牌地全国文明单位.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目前占地面积约亩,总建筑面积约,拥有国内领先地办公及实验用房设施,有优良地工作环境.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是我省最大地综合性医药卫生科研机构,设有病毒病、生物工程、寄生虫病、药物、卫生学、计划生育、保健食品、医学情报、实验动物、安全性评价研究等个研究所(中心),余个研究室.建有世界卫生组织人类蠕虫病合作研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合作研究中心地两个研究合作中心,国家新药安全性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实验动物重点实验室及浙江省医学生物工程疫苗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三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拥有病原分子生物学、药理学、药剂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四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地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也是浙江省惟一独立设置地医学类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由省卫生厅和省教育厅共建,以省卫生厅管理为主,培养医药卫生类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学校位于杭州滨江高教园区,占地亩,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在校生规模余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浙江省医学学术交流管理中心是浙江省卫生厅直属处级事业单位.受卫生厅委托,负责管理协调卫生厅所属个医学卫生社团办事机构地日常工作.承担全省执业医师考试考务工作;承担全省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务工作;承担全省各医学学科学术团体地学术交流、编辑出版相关医学刊物、科普宣传、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负责承办卫生厅交办地厅属社团学术会议学分评定、科技评级等工作;负责厅属卫生社团地筹建、组织、报批工作;反映医学科技工作者地意见及建议;承办省卫生厅交办地其他事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是省卫生厅直属地省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目前全省规模较大地皮肤病、性病防治专业机构,承担全省皮肤病、性病地防治、监测、教学和科研任务.集医疗,教学、保健、疗养为一体地医疗单位,距离杭州市中心公里,省卫生厅直属皮肤病、性病防治专业机构.文档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情况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情况(一) 表号:D01 制定机关: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09号 有效期至:2014年10月29日填报单位:201 年计量单位:万元

单位统计负责人(主管领导):填报部门:部门领导: 填报人:联系电话:报出日期:201 年月日 指标解释: 上年结转和结余指单位上年结转本年使用的基本支出结转和结余、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和经营结余。不包括事业单位净资产项下的事业基金和专用基金。

本年收入合计指单位本年度取得的全部收入。 财政拨款收入指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本年拨付给测绘部门的经费。 基本经费收入指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基本经费。 人员经费指单位用于人员的工资福利与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经费。 离退休经费指单位用于离退休人员的经费。 住房改革经费指单位用于住房改革的经费,包括购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和提租补贴。 日常公用经费指单位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经费。 项目经费收入指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完成特定职能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需要的经费,包括经常性项目经费和一次性项目(专项)经费。 基础测绘项目指为建立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测制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采集各种要素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相应数据库的建设、维护与更新,地理信息成果的推广应用等。 中央指中央财政用于基础测绘项目的拨款。 地方指地方财政用于基础测绘项目的拨款。 航空摄影项目指用于各种比例尺的基础航空摄影、遥感影像数据购置,以及相关的技术设计与业务管理等项目。 测绘专项主要指专项测绘地理信息项目,如海岛礁测绘、灾后重建等项目。 事业收入指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单位对外承接测绘工程、提供测绘劳务等所取得的收入,包含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和部分经财政部门核准不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地理信息开发指地理信息开发的收入。 经营收入指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业务活动之外开展的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包括房屋租赁收入、仪器经销租赁收入、广告收入等。 其他收入指单位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资产处置收入、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资产处置收入指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产权进行转移及核销所取得的收入,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等各类国有资产的出售、转让、置换差价、报损、报废残值变价等收入。 本年支出合计指单位本年全部支出。 工资福利支出指单位支出的在职职工和编制外长期(一年以上)聘用人员的各类劳动报酬,以及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等,包括财政拨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安排的工资福利支出。 商品和服务支出指单位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不包括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的支出、战略性和应急储备支出),包括财政拨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安排的商品和服务支出。 取暖费指单位取暖用燃料费、热力费、炉具购置费、取暖聘用临时工的工资、燃料节约奖以及由单位支付的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宿舍取暖费等,包括财政拨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支出的取暖费。 差旅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出差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干部及大中专学生调遣费,调干家属旅费补助等,包括财政拨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支出的差旅费。 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因公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公杂费、培训费等,包括财政拨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支出的出国(境)费。 劳务费指支付给单位和个人的劳务费用,包括临时聘用人员、钟点工工资,稿费、翻译费,评审费等,包括财政拨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支出的劳务费。 工会经费指单位按规定支出的工会经费,包括财政拨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支出

四川省事业单位综合知识大纲

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 《综合知识》笔试复习大纲 本大纲供参加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非中小学教师岗位、非卫生事业单位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综合知识》笔试的考生复习参考。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 《综合知识》笔试的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简析题和案例分析(含阅读分析)题五类。 第一部分法律 一、宪法 (一)宪法的概念、特征、本质、作用和宪法监督 (二)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我国的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制度(会议),国家的标志和国家的结构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基本概念,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等 (五)我国的国家机关性质、地位、产生、任期、职权等 二、民法 (一)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调整范围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分类、有效要件,无效的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和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代理的概念、特征、种类及代理权的行使,无权代理,表见代理 (四)物权与所有权的概念、特征和分类,所有权的内容,共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善意取得,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五)债的概念、特征及分类,债发生的原因,债的履行和终止,合同的概念、特征,合同的订立,格式合同,合同的效力,违约责任,缔约过失责任以及合同的担保(六)知识产权的概念、内容和特征,著作权的概念、内容及保护,专利权的概念、客体、内容,专利申请原则及期限,商标权的概念、特征、取得、期限和保护(七)人身权的概念、分类和保护方法 (八)财产继承权的概念与特征,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继承权的取得、丧失和保护,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遗产的处理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2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 2016-03-12 12:44:49 一、单选题 1. (5 分) ? A. 吴振铎 ? B. 陈文华 ? C. 林治 ? D. 周渝 得分:5 知识点:1 茶之序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2. (5分) ? A. 茶 ? B. 牛奶 ? C. 水 ? D. 酒 得分:5 知识点:8 茶之绎 “清、敬、怡、真”的茶精神思想是( )提出的主要观点。 中华民族的“国饮”是指( )。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3. (5分) ? A. 文成公主 ? B. 赵飞燕 ? C. 太平公主 ? D. 王昭君 得分:5 知识点:3 茶之饮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4. (5分) ? A. 绿叶红镶边 ? B. 高香持久 ? C. 汤色清亮 ? D. 黄汤黄叶 得分:5 知识点:2 茶之源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5.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与酥油茶有着重大关系?( ) 黄茶的最大特点是( )。

(5分) ? A. 南北朝 ? B. 唐朝 ? C. 明朝 ? D. 秦朝 得分:5 知识点:4 茶之事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6. (5分) ? A. 茶芽 ? B. 灵芝 ? C. 金银花 ? D. 野菊花 得分:5 知识点:6 茶之韵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7. (5分) 古代的茶税和榷茶最初始于( )。 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中的仙山灵草湿行云,其中灵草是指( )。

? A. 幽韵 ? B. 岩韵 ? C. 雅韵 ? D. 冷韵 得分:5 知识点:6 茶之韵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8. (5分) ? A. 三道茶 ? B. 奶茶 ? C. 盐茶 ? D. 酥油茶 得分:5 知识点:3 茶之饮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9. (5分) ? A. 宋徽宗 ? B. 陆羽 午子绿茶的茶韵是( )。 藏族同胞特色调饮饮茶方式是( )。 《茶经》的作者是( )。

事业单位概况与公民道德建设

事业单位概况与公民道德建设 第一章事业单位知识 一、事业单位的概念 事业单位是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二、事业单位的功能特征 1.公益性 公益性是由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在一些领域,某些产品或服务,不能或无法由市场来提供,如教育、卫生、基础研究、市政管理等。 为了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就要由政府组织、管理或委托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从事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公众的需要。我国的事业单位大都分布在公益性领域中,主要从事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有的虽然也从事某些物质产品的生产,但多数不属于竞争性生产经济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 我国的事业单位所追求的首先是社会效益,同时,有些事业单位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为实现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保证社会服务系统的良性循环,根据国家规定也可以向接受服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2.服务性 服务性是事业单位最基本、最鲜明的特征。事业单位主要分布在教、科、文、卫等领域,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如教育事业单位,主要功能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各方面所需要的人才;文化事业单位,主要功能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卫生事业单位,主要功能是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使其享受良好的医疗服务;科研事业单位,主要功能是揭示自然和社会规律,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等等。缺乏这些服务支持或服务支持系统不健全,生产力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并影响社会稳定。经济愈发展,社会愈进步,对服务功能的要求标准也愈高,范围也愈大。 3.知识密集性 在我国现有事业单位中,绝大多数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性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情况自查报告格式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全省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实施方案》之有关要求,我单位对机构编制相关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机构沿革情况 我单位成立于****年(**编委,*编[****]**号文件)。**年我单位机构名称调整为****(加挂****牌子)(*编[****]**号......)。 我单位内设机构共**个(**编委,*编[****]**号文件),分别为......,其中****加挂****牌子。*编[****]**号增加内设机构****......,增加后,我单位内设机构共**个。 2、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 *编[****]**号文件核定我单位编制**名,其中行政(政法专项)编制**名,军转干部编制**名,纪检监察单列编制**名,人大政协单列编制**名,农业税专管员编制**名,群团事业编制**名,工勤编制**名。(事业编制**名)。*编[****]**号文件增加编制**名......。 我单位现有各类编制**名,其中行政(政法专项)编制**名,军转干部编制**名,纪检监察单列编制**名,人大政协单列编制**名,农业税专管员编制**名,群团事业编制**名,工勤编制**名。 (事业单位共有事业编制**名,其中行政管理**名,专业技

术**名,工勤**名。) 我单位实有人员**人,其中使用行政(政法专项)编制**人,使用军转干部编制**人,使用纪检监察单列编制**人,使用人大政协单列编制**人,使用农业税专管员编制**人,使用群团事业编制**人,使用工勤编制**人。 (事业单位共有实有人员**人,其中行政管理岗位**人,专业技术岗位**人,工勤**人。) 聘用、借调等非占编人员**人,其中聘用**人,借调**人,......。 3、领导职数及实际配备情况 *编[****]**号文件核定我单位职数情况为:......。*编[****]**号文件增加**职数**职......。 现我单位领导职数**正**副,纪检组长......(按职务名称详细列出),**级,现实际配备**正**副,纪检组长......(按职务名称详细列出)。 内设机构领导职数**正**副,现实际配备**正**副。 非领导职数**,实际配备**人。 高配领导干部**人,高配至**级。 二、存在问题 经过自查,我单位存在以下问题: 1、未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擅自设立机构**(含临时机构)。 2、未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擅自在**机构对外加挂**牌子,

事业单位 常识(整理版)

1.事业单位的分类?都分哪几类? 我国的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各级党政机关,教科文卫,以及新闻出版、体育、环境监测、城市建设等等,此外,还有一些机关的附属机构和法律服务所等。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时期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事业单位的组织与管理体制具有典型的计划特征———各类事业机构都为公立机构,资产都属国有;政府决定事业单位的设立、注销以及编制,并对事业单位的各种活动进行直接组织和管理;各类事业单位活动所需的各种经费都来自于政府拨款。 在中国,事业单位可以是一个纯粹的行政机关,也可以具有行政机关和公共服务双重职能;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事业单位还可以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投资公司。 “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是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合而为一的常见方式。比如,国家体育总局是国务院直属局,它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前一块牌子代表国家机关,后一块牌子代表“依法成立的非营利社团法人”。 目前,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事业单位的定义主要有两个:一个是1998年国务院发布,2004年修订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将事业单位定义为:“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另一个是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定义为:“依法成立的,从事公益事业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科学研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公共体育机构和社会福利机构等。” 无论如何定位,事业单位的实质就是提供公共服务。“在经济体制改革前后,事业单位都是指政府创设的,提供教育、科研、文化和卫生服务的专门机构,尽管不同时期的法规对它的界定不尽相同,但并没有实质差别。”方流芳说。 因此,许多人认为“事业单位”英文较为准确的意译为:公共服务机构。 目前中国的公共服务主要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以及部分国有企业的下属单位等共同提供。 目前事业单位的分类主要有三大类:公益性、准公益性、经营性。 “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都是公立机构,两者有时需要为特定目的而适度区分,有时应当合二为一。”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概述答案全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概述 事业单位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法人社会组织,承担着( )的职能。 B、为公民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答案:B ( )是事业单位区别于其他单位组织的根本所在。 B、公益性答案:B 《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以( )作为事业单位的分类依据。 B、社会职能答案:B 清理规范现有事业单位。对未按规定设立或原承担特定任务已完成的,予以( )。 C、撤销答案:C 清理规范现有事业单位。对布局结构不合理、设置过于分散、工作任务严重不足或职责相同相近的,予以( )。 B、整合答案:B 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 )类。 A、两答案:A 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的事业单位被细化为( )。 A、公益一类答案:A 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 )事业单位。 B、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答案:B 事业单位岗位可划分为( )三种类型。 C、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答案:C 专业技术岗位划分为高级、中级、初级共( )等级。 B、13个答案:B 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 )工作岗位。 B、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答案:B 专业技术岗位划分为( )。 C、高级、中级、初级答案:C 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 )等职责的工作岗位。 A、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答案:A

事业单位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也可以设置( )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 C、特设答案:C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实行( )管理。 B、岗位答案:B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最大的变化是将事业单位与职工确定为( )关系。 A、合同答案:A 事业单位适用( )合同。 C、聘用答案:C 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 )服务体系。 B、公益答案:B 2011年11月,国务院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规定,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 )相适应。 A、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答案:A 2014年,《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颁布,这一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 )的行政法规。 A、人事管理答案:A 事业单位改革要坚持着眼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公益服务( )。 A、提供主体多元化和提供方式多样化答案:A 按照社会功能可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 )三个类别。 B、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事公益服务答案:B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此类公益性事业单位活跃在高等教育及一些非营利性医疗等领域,允许部分市场资源配置,但要保障其目的的( )。 A、公益性答案:A 根据最高等级和岗位结构比例将管理岗位划分为( )个等级。 B、10 答案:B 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 )。 D、不分等级答案:D

中国茶文化的概述

中国茶文化的概述 中国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 建的乌龙茶等等。 2.唐代是历史上比较兴旺的朝代,陆羽《茶径》系统总结了唐代及其发前的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也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陆羽及其同时代的一些文人,都非常重视饮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而且非常讲究饮茶用具和煮茶的艺术,可以说中国的茶道、茶 艺从此产生。当时比屋皆饮的民间茶俗,乃至豪华隆重的皇室宫廷 茶宴,以及文人的茶诗词与茶书画,都是茶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集中 表现。 3.到了宋代,茶叶生产进一步发展,饮茶更加普及,作为贡品的建州龙团凤饼更是花样翻新。宋徽宗皇帝赵佶著《大观茶论》,这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亲自写茶书的皇帝。跟随其后的不少文人 雅士也纷纷写诗作茶画。同时饮茶艺术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点茶”技艺进一步规范,“斗茶”之风盛行,佛门茶事兴旺,饮茶技 艺也随着佛教的传播而迅速走也国门传至海内外。 以茶会友:客来敬茶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朋友相见,饮茶叙事,新切祥和。 以茶联谊:各种联谊活动,采用茶话会的形式,既庄重又生动活泼。 以茶代酒:从古至今,以茶代酒者不乏其人,现代人际交往,提倡以茶代酒,实在是高尚之举。 以茶倡廉:清茶一杯,以示清正廉洁,是反对铺张浪费,提倡清廉的重要举措。

以茶表德:日本千利休茶道精神是“和敬清寂”,中国当代茶人著名茶学专家庄晚芳先生提倡的中国茶德是“廉美和敬”。 以茶为模:以茶的奉献精神为模,倡导做一个正直清廉的“茶人”。 以茶养性:从古至今不少文人雅士都提倡以茶修心养性,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 以茶为媒:中国历史上茶与婚姻关系密切,以茶联姻、婚嫁用茶的传统流传至今已成习俗。 以茶祭祀:中国民间的丧祭活动,很多仍流传用茶作祭品的习惯。 以茶作禅:自古就有“茶禅一味”之说,寺院茶道的禅茶、普茶、施茶等都是以茶悟道的重要仪式。 以茶作诗:历代诗人作茶诗者很多,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以茶作画:历代描绘茶会、烹茶、饮茶等内容的书画较多,艺术价值较高。 以茶歌舞:以采茶、饮茶等内容的歌舞较多,生动活泼。 以茶献艺:各种流派的茶艺表演具有欣赏价值,不少茶类、地区、民族的饮茶习俗,艺术化以后,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以茶设宴:各地的早茶、夜茶,以饮茶与吃小点心结合的方式,受到普遍欢迎。 以茶制药:将茶叶中具有药效功能的物质分离提取出来,制成防病治病的药物,这是茶对人类健康的新贡献。

事业单位概述

事业单位概述 一、事业单位的含义 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这是2004年6月国务院修改发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对事业单位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事业单位仅指国有事业单位即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 二、事业单位的性质和特点 1.事业单位的性质我国的事业单位是与行政单位、企业单位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行业,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一定形式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改善社会公众的生活,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拨给,受国家机关尤其是政府部门领导的社会组织。 2.事业单位的特点事业单位具有以下特点(1)事业单位不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不具有行政职能(不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从事的事业多是政府职能的延伸和具体化,一般不具有行政职能。这是事业单位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2)事业单位通常以社会公益为主要发展取向,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属性.需兼顾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比如出版单位,出版书籍不能仅仅看重市场,出畅销图书,而更要出版社会效益好的图书。争取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点。(3)事业单位一般以脑力劳动者为主体.如医生、工程师、教授、艺术家等,是人才、知识密集程度较高的社会组织,其劳动成果一般是知识和精神产品。(4)事业单位门类繁多,跨度大,情况复杂:既有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又有经营开发性事业单位;既有党政机关举办的事业单位,又有社会力量举办的事业单位;

既有数万人的大型事业单位,又有几个人的小型事业单位。 三、事业单位的类别 1.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主要指经国家法律和法规授权、受政府委托,承担具体行政行为或具有为政府行政行为提供行政支持、执法监督、行政保障等职能的单位.如各类行政执法机构、独立监督机构等。这类事业单位只允许政府举办.经费来源完全靠财政拨款.有执法收费职能的单位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依照国家有关标准配备编制,严格控制总量和编制规模.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可依照国家机关的体制进行。 2.纯公益类事业单位主要指承担国家交办的发展公益事业任务,面向社会提供普遍服务的单位。如义务教育、基础科研、社科研究、信息统计、公共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文物保护、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公共卫生服务、环境保护、体育运动、社会福利等单位。纯公益类事业单位要严格控制发展规模和增长幅度。在控制总量和编制规模的同时,参照国家有关标准.按照其所承担的社会公益性、基础性和业务项目的多少,核定人员编制和财政补助,实现宏观控制、科学管理和合理布局,适应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需要。 3.准公益类事业单位主要指承担国家交办的发展公益事业任务,面向社会提供普遍服务但不是国家指定性任务.而是国家允许、提倡和鼓励发展的公益事业。如非义务教育、非营利医疗卫生、文化艺术、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基层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等单位。在这类事业单位建立政府补贴和收费 相结合的、非营利的成本补贴机制,按照政府有关部门确定的公益服务价格进行收费,收不抵支时,政府核拨一定经费予以支持。实行

相关主题